一、建筑物外墙装饰应以涂料为主(论文文献综述)
党平华[1](2002)在《适应重庆市气候特点的外墙涂料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作者首先对重庆市装饰材料市场和重庆市大量的新旧建筑进行了仔细的调研工作,从而得出“重庆市外墙涂料的应用十分有限”这一实际情况。从作者对大量的新旧建筑物调研结果发现:从1997年至现在,重庆市的建筑及构筑物又几乎都采用瓷砖、花岗岩、铝合金板、玻璃幕墙等作为外墙饰面材料,只有极少数样板建筑(如龙湖花园,锦绣山庄等)的部分工程外墙面采用建筑外墙涂料;而且作者了解到影响重庆市外墙涂料不能大量推广应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酸雨、湿度和悬浮颗粒。根据“重庆市外墙涂料的应用十分有限”这一调查结果和重庆市环境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酸雨、粉尘、SO2),作者对收集的20种外墙涂料依据基料(即主要成膜物)的不同进行分类,主要包括纯丙烯酸外墙涂料、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外墙涂料(简称硅丙外墙涂料)、氟树脂外墙涂料三大类型。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对比分析这三种类型的外墙涂料的优劣,进而优选出性能较好的外墙涂料品种。为了解决重庆市外墙涂料不能大量推广应用外墙涂料的重大难题,本文主要试验研究三种不同主要成膜物(纯丙、硅丙、氟树脂)的外墙涂料的耐酸雨性、耐沾污性、耐人工加速老化等三大技术性能指标,其中耐酸雨性实验是根据重庆市环境质量数据进行的酸雨模拟实验,pH 值分别为0.690、0.610、0.613、0.453。耐老化实验由于实验条件、财力等的限制,只对3种外墙涂料进行了实验。此外,外墙涂料的耐碱性、耐水性、耐温变性等其它次要技术指标也做了研究,以满足重庆外墙涂料市场的需求,为装饰、保护建筑和美化城市,树立直辖市新形象做出贡献。
公晓莺[2](2013)在《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时代,如何面对历史建筑及历史文化街区日益消失和支离破碎的形势?如何在保护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过程中尊重建筑原有的风貌和历史街区原有的色彩肌理?本文对建筑色彩的研究也许可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本文以广府地区传统建筑的色彩为研究对象,以广府传统建筑发展的历史路径来分析传统建筑色彩的脉络,运用考古学、建筑学、色彩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时期广府传统建筑色彩的梳理,系统研究其演化过程中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内涵,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建筑技术水平、建筑材料、人文因素的差异对建筑色彩的影响,得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型建筑的色彩特征和规律,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广府文化传统与建筑色彩的内在关系,希望能对当今建筑创作中对建筑色彩的运用提供借鉴意义,并能对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或重修提出指导性的原则,使得对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的保护能更加尊重历史、尊重原貌。本研究基于以下三点意义来展开:第一、本研究以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主线,重点区分古代与近代,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广府传统建筑色彩作了详细分析,总结出广府建筑色彩在不同时期受本时期多因素影响下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超越时代的与广府地区独特的地域人文特征相呼应的建筑色彩的稳定特质,对广府地区乃至岭南地区建筑研究基础理论体系中色彩研究的空白起到一定程度的补充作用,从内容上也丰富和完善了现有建筑历史理论研究成果。第二、建筑色彩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文物建筑之风格、年代、等级、功能、设计思想分析的重要依据。研究可为广府地区历史建筑保护与维修、提供参考依据,对保护灰塑、砖雕等民间传统工艺起到推动作用。同时,本研究提出适用于历史建筑色彩保护的原则,可供广府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制定保护、维修、改造策略提供参考,使之更接近尊重历史原貌。第三、建筑色彩是城市色彩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城市色彩秩序的主要抓手。本研究既追溯过往,又关照当下,将传统建筑的色彩研究与城市特色、景观规划等当前各城市的关注热点结合起来,探索区域传统建筑色彩的选择中与气候环境、自然生态美结合的规律,为我们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继承和创新理念提供参考依据,对当今城市色彩的规划、改善人居环境、延续历史文脉、提高区域文化竞争力的探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贻鑫[3](1998)在《建筑物外墙装饰应以涂料为主》文中认为建筑物外墙装饰应以涂料为主。本文就超耐候性丙烯酸外墙漆、高耐候性丙烯酸有机硅共聚树脂涂料、溶剂型丙烯酸酯外墙涂料和丙烯酸系列外墙乳胶漆等外墙涂料的性能特点、配方举例及原材料作了详细介绍。
朱传瑾[4](2011)在《耐沾污弹性外墙乳胶涂料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弹性外墙乳胶涂料作为一种功能性的高档建筑装饰产品,由于能够遮盖墙体的毛细裂缝和防止混凝土炭化,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但其耐沾污性差的缺点,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它的推广使用。本文以涂膜表界面原理及耐沾污理论为指导,重点围绕改善弹性乳胶涂膜的耐沾污性,通过选择具有不同表面性质的弹性成膜物质体系、优化乳液配比、控制PVC含量、添加功能性助剂等方法,进行非罩面单层耐沾污弹性外墙乳胶涂料的配方设计;通过对硅溶胶溶液稀释比例、粘度、pH值等条件的研究,制备出了适用于复层弹性外墙涂料体系的高耐沾污性罩面清漆产品。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类型的弹性涂膜,高耐沾污性依然由涂膜的综合表面性质所决定;对于单层亲水性丙烯酸及硅溶胶丙烯酸复合弹性涂膜,降低涂膜的吸水率,有利于耐沾污性的改善;户外暴晒实验证明,亲水性罩面涂膜的实际耐沾污效果优于疏水涂膜;所制备的亲水丙烯酸、疏水含氟丙烯酸、硅溶胶丙烯酸复合弹性涂料三个产品的综合性能均较竞争对手的弹性丙烯酸、聚氨酯产品有所改善,户外暴晒一年的实际耐沾污值降低了2-12;、普通弹性丙烯酸涂膜经硅溶胶罩面,户外暴晒一年后的实际耐沾污值仅为13,较空白未罩面涂膜提高了66%,耐沾污改善值明显高于竞争对手其他类型的罩面产品;硅溶胶罩面普通弹性丙烯酸涂料体系以极佳的耐沾污性、较好的综合性能、相近的造价成本,成为弹性外墙乳胶涂料最佳的耐沾污解决方案。
田宇[5](2020)在《北京市住宅外立面色彩设计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色彩作为人们视觉感知的主导要素,在住宅建筑立面塑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到自身功能的限制,相较于其他城市建筑,住宅立面往往以大面积单调重复的形象出现在城市环境中,在立面设计与表达的手法上有着较强的局限性。住宅通过对立面色彩的搭配和设计,可以起到丰富自身立面层次,美化立面形象的作用,在较强的限定条件下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由于住宅在城市中的广泛分布,其立面色彩是城市色彩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色彩学在城市住宅建筑中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营造舒适和谐的居住空间,同时可以美化城市景观环境,协调城市建筑色彩风貌。然而在目前对住宅立面色彩的设计上,由于缺乏城市整体对立面色彩的管控,住宅往往基于自身色彩个性的考虑,通过丰富的色彩,放大突出造型特点,忽视了与城市色彩、区域环境的周边关系。不仅自身没有一个好的立面色彩效果,同时对城市和区域色彩环境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本文强调住宅色彩不仅需要从单体层面进行设计,更应该结合所在城市的自然地域环境、人文特质以及城市形象整体定位和规划来进行城市色彩层面的系统考虑。通过采用类型建筑色彩研究方法,主要以北京市住宅建筑立面色彩作为研究对象,从色彩美学、城市色彩规划,建筑色彩设计的基础理论入手,探究住宅建筑立面色彩设计与管控的原则和方法,系统全面的解决北京市住宅立面色彩在目前的城市发展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论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对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明确论文研究的内容,解释研究的相关概念,梳理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介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情况与实践案例。第二,主要对色彩的相关基础理论加以概述,从色彩的基本理论、城市色彩规划理论、住宅色彩搭配理论三个方面上,为论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有力支撑。第三,对北京市住宅色彩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对住宅立面色彩的实地调研,梳理北京市住宅的分类及演变,分析住宅立面色彩现状,最后根据对调研结果的研究总结住宅外立面色彩的影响因素,归纳北京市住宅色彩产生问题的原因,评估住宅外立面色彩对城市的影响。第四,作为本文的核心部分,根据以上对北京市住宅色彩的分析研究,总结制定立面色彩价值的标准,从城市、区域、单体三个层面归纳总结出立面色彩设计要点和控制原则。力求在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城市住宅建筑色彩设计方法和原则的指导下,归纳设计出北京市住宅立面色彩选用色谱。第五,选取北京中心城区住宅立面色彩的典型区域,根据实地调研,通过论文总结的设计要点和原则对该区域进行区域内的住宅立面色彩规划与提升,以此验证设计要点与原则的合理性。
周秀峰[6](2019)在《陕南地区乡村民居更新设计中现代材料的地域性表达研究》文中认为陕南地区的传统建筑材料如石、木、土等取自于秦巴山区,造就了以石板房、夯土房、木板房为代表的典型陕南乡村民居。近些年,随着陕南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及移民搬迁政策的影响,该地区的乡村呈现出“千村一面”的现象。这样现象的产生,其根本原因是陕南地区乡村民居在更新过程之中地域性表达的不合理。现代材料得益于其优良的性能,在陕南乡村民居建设中受到广泛青睐。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现代材料在陕南乡村民居之中的应用缺乏对于地域性的考虑,导致陕南乡村民居的地域特征逐渐消失、传统地域风貌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对于陕南地区乡村民居更新设计中现代建筑材料的地域性表达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现代材料的地域性表达为研究对象,探究现代材料在陕南乡村民居更新中的地域性设计方法。论文从建筑地域性、建筑材料及建筑设计方法等基础理论出发,主要采用文献查阅、田野调查和归纳演绎等基本研究方法,通过分析陕南地区乡村民居传统材料和现代材料的应用现状,揭示现代材料在地域性表达方面的缺陷与误区,提出现代材料在陕南乡村民居更新中的地域适宜性选取,同时对陕南地区乡村民居的更新模式进行探究并进行具体的设计,最终提炼与总结现代材料在陕南地区乡村民居更新设计中的地域性表达方法。首先,论文对陕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乡村民居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对比二者在选址、形制、结构、空间、风貌等方面的特征与现状,得出目前陕南地区乡村民居更新面临的问题;同时对传统材料及现代材料在民居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梳理,总结出目前陕南地区乡村民居在更新过程中传统材料以及现代材料地域性应用存在的问题。其次,论文在对于民居更新问题分析的基础之上,对陕南乡村民居的更新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三类民居更新模式:修缮型民居更新、改造型民居更新、新建型民居更新;在现代材料地域性应用问题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解决方案,即现代建筑材料回应陕南地域自然环境、传承陕南地域社会文化的设计原则;现代建筑材料保护陕南传统民居风貌、延续陕南传统民居风貌、打造新现代陕南风貌民居的设计策略;现代材料基于材料地域特征、基于材料地域适宜性选取、基于材料地域表现的设计方法,形成系统的现代材料在陕南地区乡村民居更新中的地域性表达设计方法。最后,论文从三类民居更新模式的更新内容以及更新目标出发,建立不同类型的陕南乡村民居更新模式与现代材料地域性表达设计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形成更具针对性的、更具体的现代材料在修缮类、改造类、新建类三类民居更新中的地域性表达方法,并进行相关案例实践。
刘永川[7](2019)在《北方明清仿古建筑构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所关注的对象为北方地区明清时期仿古建筑。中国古建筑历史悠久,每个时期的建筑都各有不同,都有其独有的特点。需要掌握不同时期建筑的特点,才能设计出不同时期的仿古建筑。从上古时期直至明治维新,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深远持久。日本吸收中国古建筑的精华,然后发展出自身独特的建筑风格,并且日本建筑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借鉴的地方。仿古建筑的构造设计需要熟悉传统木结构,了解古建筑的构造尺寸比例和造型准则,对现行规范了解通彻,这些方面缺一不可。设计仿古建筑时,还要根据所处环境,所处人文特点来设计,使仿古建筑与自然有机结合。通过立足北方地区的建筑状况和自然气候条件,以明清时期古建筑为模板,设计符合时代与地方特点的仿古建筑,对仿古建筑的构造进行可行性研究。先要对古建筑木结构及各部位细部构造做法进行充分了解,然后再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对仿古建筑台基、墙柱梁架、屋顶三大部分的构造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每一大部分又可划分为许多细部构造,如台基部分包括地面、台阶、栏杆、基础、柱础等;屋身部分包括墙体、梁架、柱体、门、窗等;屋顶包括屋脊、屋面、瓦件、椽飞、斗栱等,如此才能更加准确的再现传统建筑的风貌特征。如仿古建筑构造中屋面部分利用焦渣背来代替泥背,利用防水卷材代替苫背,利用聚苯板保温,利用混凝土仿木椽等代替原木椽,利用混凝土等预制斗栱代替原木斗栱;墙柱构架部分利用青砖片等做法代替原青砖墙,利用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进行墙体保温,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替原木结构梁架,利用混凝土等预制雀替代替原木结构雀替,利用钢筋混凝土柱面层贴木板等代替原木柱;台基部分利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砌筑等,利用现代台阶做法代替古建筑台阶做法,利用树脂材料或玻璃纤维强化水泥(GRC)材料等代替原石材栏杆,利用现代基础做法代替古建筑基础做法,等等一些列做法。并通过实例西塔大雄宝殿对仿古建筑构造进行了研究说明。通过以上观点可以看出,我们应将现代新技术新材料,融入时代精神和古典设计中的精髓,与现代的生活方式相结合,满足审美及心理需求。并且当今时代各种新技术新材料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而层出不穷,人们仍不断研究进取,研究出更加适宜的仿古建筑构造。古建筑中有很多不符合现代规范之处,还需要我们在设计仿古建筑时去改进创新,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和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优秀的古典美与现代美和谐统一的仿古建筑。本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图文分析、实际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来最终完成课题。
张磊[8](2018)在《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山地草原,地势海拔高,植被呈垂直分布,地形起伏大,气候环境恶劣,生态体系复杂。这些地区既是我国重点自然保护区和西部内陆主要河流的水源地,又是我国少数民族牧民主要聚居地。在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牧民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水平、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和保护民族文化的背景下,该地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的生态化、现代化和地域性建设显得十分必要。但现有牧民定居点内居住建筑出现了直接照搬城市住宅的现象,并存在应对自然生态环境措施不足、建筑空间功能不完善、传承地域文化方式单一和逐渐失去牧区居住建筑内涵等问题。因其自身的缺陷和局限,制约了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工程的良性建设。新的居住要求与现实条件决定了定居点内居住建筑必须更新来解决其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本文以西部山地草原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其建立一套适合的建筑模式理论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从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环境出发,系统分析出影响本地区居住建筑的外部环境因素,并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和环境决定理论,分析了居住建筑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该地区现有定居点居住建筑进行了深入的现场实地调研和仪器测试数据分析,发现建筑空间适应性差、能耗高、室内热舒适性不足、太阳能利用方式不够和地域建筑文化缺失等现象,牧区传统建筑所蕴含的草原文化生态营造智慧被现代工业化的建造方式所完全取代。对于上述问题不能仅按照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去解决还要从地区建筑学方法论出发,按照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探索该地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化的解决方案。通过对牧民定居点聚落的演变及居住建筑演变历程、建筑空间、形态、技术的演变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综合的提出了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的演变影响要素和规律。从分析建筑内涵出发,找到决定本地区居住建筑形式及演变的系统关系和居住建筑原始模型为定居建筑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将西部山地草原牧区发展背景及定居点居住建筑存在的问题为依据,以居住建筑拥有地域性特征并符合时代性为要求;以符合地域环境特征、满足牧民现代生产生活需求、降低建筑能耗并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健康的物理环境作为原则,论文提出了西部山地草原牧区定居点居住建筑设计策略。具体为顺应自然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设计策略、建筑空间的适应性设计策略、适宜性技术利用的优化性设计策略和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再生性设计策略。进而通过模式理论的建构后提出从建筑选址布局模式、建筑空间模式、建筑技术模式、地域语言模式四方面的建筑模式,通过四者之间共同作用,实现建筑功能、技术、文化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具有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双适应的特征。建筑选址布局模式是综合考虑地域气候及地形条件以及顺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建筑选址和总体布局;建筑空间模式是从内部空间构成入手,按照空间功能进行分类并明确模块化的布局模式;建筑技术模式是从建筑建构方式、建筑构造和资源利用三方面相关及时提出模式;地域语言模式主要是从建筑形体语言、色彩与装饰二方面,总结其表现方式,从而找到实现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与传承的方法。结合西部山地草原牧区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理论和设计方法,通过肃南康乐牧民定居点示范工程项目上进行了建筑方案创作实践,通过计算机定量模拟方式对方案的生态性能进行评定,以验证该建筑模式理论和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论文旨在推动西部山地草原牧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完成该地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生态化、现代化、地域性的建设目标。
刘俊厚[9](2013)在《秦岭河谷型乡镇建筑材料生态化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对于乡镇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尤其是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适当引导乡镇建设的健康发展是当前的首要任务。秦岭河谷型乡镇的发展受到河谷地形及其周围山地或者丘陵的限制,具有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独特内涵,区域发展、布局、演化都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建筑结构形式以及材料的选用都是以当地独特的建筑形式和传统的材料为主,建筑风格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乡镇建筑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环境因素,因地制宜统一规划设计。本文以秦岭河谷型乡镇建筑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走访,收集调研资料进行汇总,分析该区域建筑材料的应用情况所存在的问题,针对乡镇建筑的主体材料、围护材料及装饰材料的应用及性能对问题剖析,并通过乡镇建筑材料生态化理论解析和应用方法对建筑主体材料,围护材料和装饰材料这三个方面进行策略研究,研究不同材料的做法和和装饰材料的效果。用工程应用实证来对建筑材料的生态化进行有理有据的利用,并以数据、表格、图纸的形式为乡镇建设提供相应的数据,用软件分析得出哪种材料保温材料更适合该地区。因此,乡镇建筑材料要以当地材料为主,挖掘建筑材料在该地区的合理应用。论文在研究方法及主体材料、围护材料、装饰材料的选用及改造方面对秦岭河谷型乡镇建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有利于推动城乡建筑的生态平衡及环境保护。
成帅[10](2011)在《近代历史性建筑维护与维修的技术支撑》文中研究表明近代历史性建筑是近代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形成,是历史的见证。随着建筑遗产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近代历史性建筑的价值得到认同,对其保护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这类建筑大多已百岁,自然衰退与人为的不当损害或忽视使部分建筑表现出明显的劣化迹象,因此对其进行维护与维修也逐渐成为减缓其劣化进程的要求。但目前近代历史性建筑的维护与维修却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的错位与不平衡。本文试图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通过研究近代历史性建筑的材料、要素与构建方法,常见的检测技术,探讨近代历史性建筑的劣化迹象与成因,进而针对具体劣化问题,归纳保护维修实践的案例,寻求常用的、合宜的维护与维修技术。借鉴国内外较先进的保护维修理念与技术,结合我国特点来兼收并蓄的分析采纳国际上常见的维修技术,并分析部分以往不恰当的维修方法及后果,为将来成功的维护与维修提供技术参考。论文中穿插结合作者参与的天津望海楼天主教堂与原浙江兴业银行的维修工程实践,作为重要的案例,同时针对建筑材料与建筑组成部分的特点,兼收国内外的部分保护修复案例进行研究,进一步完善近代历史性建筑维护与维修的技术支撑。通过上述工作,对维护与维修技术相关的问题与注意事项进行讨论,对具体操作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与提示。当然由于近代历史性建筑的维护与维修技术包含范围广泛,设计领域诸多,庞大复杂,其难度非常大,故本文主要还是择取较广泛常见的建筑材料与要素的维护与维修技术来择要分析论述,希望为今后的保护实践有借鉴作用。
二、建筑物外墙装饰应以涂料为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物外墙装饰应以涂料为主(论文提纲范文)
(1)适应重庆市气候特点的外墙涂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概述 |
1.1 外墙饰面材料在建筑业中的重要地位 |
1.1.1 外墙饰面材料的定义 |
1.1.2 外墙饰面材料在建筑业中的重要地位 |
1.1.3 外墙饰面材料的种类 |
1.1.4 外墙饰面材料的功能 |
1.2 国内外外墙饰面材料的发展趋势 |
1.2.1 化学建材代替传统材料已成为一种必然 |
1.2.2 国外外墙饰面材料的发展趋势 |
1.2.3 国内外墙饰面材料的发展趋势 |
1.3 重庆市建筑外墙饰面材料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装饰石材-花岗石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2 玻璃幕墙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3 外墙饰面砖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4 铝塑板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5 陶瓷锦砖(马赛克)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6 外墙涂料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 重庆市不能推广应用外墙涂料的主要原因 |
2.1 客观原因—气候条件 |
2.2 主观原因 |
2.2.1 思想与观念上 |
2.2.2 外墙涂料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 重庆市推广应用外墙涂料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3.1 推广应用外墙涂料的必要性 |
3.1.1 从国内外外墙饰面材料发展的趋势来看 |
3.1.2 从减轻建筑物的自重来讲 |
3.1.3 从绿化环境、美化城市来讲 |
3.1.4 从安全性、经济上考虑 |
3.1.5 从建筑节能的角度 |
3.2 推广应用外墙涂料的紧迫性 |
3.2.1 从重庆作为直辖市,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来讲 |
3.2.2 从国外市场对我国装饰材料所带来的冲击来看 |
4 外墙涂料的实验研究 |
4.1 耐酸性实验 |
4.1.1 实验方法 |
4.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3 结论 |
4.2 耐沾污性实验 |
4.2.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3 结论 |
4.3 耐老化实验 |
4.3.1 实验理论基础 |
4.3.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4 结论 |
4.4 其它实验性能 |
4.4.1 耐碱性试验 |
4.4.2 耐温变性试验 |
4.4.3 耐水性试验 |
4.4.4 其它辅助新性能 |
5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目的和意义 |
1.1.1 从“中国红”说起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2.1 研究范围 |
1.2.2 广府传统建筑的概念 |
1.2.3 建筑色彩的概念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3.3 广府传统建筑研究 |
1.4 研究意义和方法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古代营造技术中的色彩应用与广府区域自然人文特征 |
2.1 传统色彩观念 |
2.1.1 阴阳五行观 |
2.1.2 封建等级观 |
2.2 古代营造技术中的色彩应用 |
2.2.1 宋代《营造法式》中的彩画色彩 |
2.2.2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的色彩 |
2.3 广府地区自然环境及人文特征 |
2.3.1 自然环境 |
2.3.2 人文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府地区早期建筑色彩:基于考古资料的考察 |
3.1 秦汉时期 |
3.1.1 南越王墓 |
3.1.2 宫殿遗址 |
3.2 魏晋至隋唐时期 |
3.2.1 随葬品 |
3.2.2 建筑遗存 |
3.3 南汉时期 |
3.3.1 王宫遗址 |
3.3.2 南汉王陵及其它建筑遗址 |
3.4 宋元时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清时期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特征 |
4.1 官式建筑 |
4.1.1 学宫建筑 |
4.1.2 宗教建筑 |
4.2 广府地区民间建筑色彩 |
4.2.1 民居建筑 |
4.2.2 祠堂建筑 |
4.2.3 祭祀建筑 |
4.2.4 古典私家园林 |
4.3 传统建筑色彩特征和影响因素 |
4.3.1 传统建筑色彩特征 |
4.3.2 影响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化过程中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变迁 |
5.1 广府地区近代化过程中建筑发展概述 |
5.1.1 近代早期(1840 年之前) |
5.1.2 初始期(1840 年-1911 年) |
5.1.3 兴盛期(1911 年-1938 年) |
5.1.4 停滞延续期(1938-1949) |
5.2 西式建筑形式与色彩 |
5.2.1 殖民地外廊式建筑 |
5.2.2 早期教堂建筑 |
5.2.3 西方古典主义 |
5.3 从“中国古典复兴”到“中国固有形式” |
5.3.1 “中国古典复兴”——以岭南大学建筑群为例 |
5.3.2 “中国固有形式” |
5.4 从“西洋化”到中西合璧式建筑 |
5.4.1 城市骑楼建筑的色彩 |
5.4.2 市居住建筑——以广州东山官邸和侨宅(东山洋楼)为例 |
5.4.3 侨乡建筑:开平碉楼 |
5.5 近代广府地区建筑色彩特征和影响因素 |
5.5.1 近代广府地区建筑色彩特征 |
5.5.2 影响因素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保护策略与城乡色彩规划 |
6.1 广府传统建筑色彩特征及演变脉络 |
6.2 关于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
6.2.1 广府地区历史建筑色彩保护的现状 |
6.2.2 适用于建筑色彩保护的历史建筑保护原则 |
6.2.3 历史建筑色彩保护的方法和步骤——以 2009-2010 年沙面整饰工程为例 |
6.3 关于建筑色彩与城市规划 |
6.3.1 广府地区城市色彩现状 |
6.3.2 城市色彩规划的原则 |
6.3.3 有关特色城市色彩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耐沾污弹性外墙乳胶涂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建筑涂料的定义及分类 |
1.3 建筑外墙涂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4 弹性外墙涂料的特点及现状 |
1.5 弹性涂膜表界面原理 |
1.6 弹性外墙乳胶涂料耐沾污性的影响因素 |
1.6.1 弹性外墙乳胶涂料沾污的途径 |
1.6.2 弹性外墙乳胶涂料耐沾污性的影响因素 |
1.6.3 弹性外墙乳胶涂料耐沾污性的改善措施 |
1.7 弹性外墙乳胶涂料延伸率的影响因素 |
1.8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试验原材料及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及步骤 |
2.2.1 弹性外墙乳胶涂料的基本配方 |
2.2.2 弹性外墙乳胶涂料的生产工艺 |
2.3 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基于亲水原理的丙烯酸耐沾污弹性外墙乳胶涂料 |
3.1.1 乳液的选择 |
3.1.2 乳液配比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3.1.3 PVC含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3.1.4 助剂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3.1.5 最终产品主要技术性能 |
3.2 基于疏水原理的氟碳改性丙烯酸耐沾污弹性外墙乳胶涂料 |
3.2.1 含氟聚合物特点 |
3.2.2 乳液的选择 |
3.2.3 PVC含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3.2.4 助剂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3.2.5 最终产品主要技术性能 |
3.3 硅溶胶复合耐沾污弹性外墙乳胶涂料 |
3.3.1 硅溶胶简介 |
3.3.2 硅溶胶丙烯酸复合耐沾污弹性外墙乳胶涂料 |
3.3.3 硅溶胶罩面涂料 |
3.4 各类弹性涂膜综合性能比较及成本分析 |
3.4.1 各类弹性涂膜综合性能比较 |
3.4.2 弹性涂料涂装造价成本分析 |
3.4.3 弹性外墙乳胶涂料应用推荐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
(5)北京市住宅外立面色彩设计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相关概念 |
1.2.3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3.1 系统研究法 |
1.3.2 实地调研及实例分析 |
1.3.3 归纳总结法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住宅外立面色彩相关理论 |
2.1 色彩基本理论 |
2.1.1 色彩三要素 |
2.1.2 色度学理论 |
2.1.3 色彩心理学理论 |
2.2 城市色彩规划理论 |
2.2.1 色彩地理学理论 |
2.2.2 其他色彩规划理论 |
2.3 住宅色彩搭配理论 |
2.3.1 住宅立面色彩构图方式 |
2.3.2 住宅立面色彩调和方法 |
第3章 北京市住宅外立面色彩现状分析 |
3.1 住宅立面色彩调查研究 |
3.1.1 调研对象和调研方式 |
3.1.2 北京市住宅立面色彩选择 |
3.1.3 北京市住宅外立面材料选择 |
3.2.北京市住宅外立面的色彩变化 |
3.2.1 “老北京”传统住宅色彩风貌 |
3.2.2 新中国首都住宅色彩风貌 |
3.2.3 改革开放后的住宅色彩风貌 |
3.2.4 当代首都的住宅色彩风貌 |
3.3 北京市住宅外立面色彩的影响因素 |
3.3.1 物质因素 |
3.3.2 功能因素 |
3.3.3 自然环境因素 |
3.3.4 人文社会因素 |
3.4 北京市住宅外立面出现的色彩问题 |
3.4.1 立面色彩色相选择不当 |
3.4.2 立面色彩用色比例及搭配不当 |
3.4.3 立面色彩与周围环境不协调 |
3.5 住宅立面色彩问题产生的影响 |
3.5.1 对城市人文环境的影响 |
3.5.2 对人视觉生理的影响 |
3.5.3 对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市住宅立面色彩控制原则与设计方法 |
4.1 城市层面整体协调 |
4.1.1 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
4.1.2 与人文环境相协调 |
4.1.3 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
4.2 区域层面有机控制 |
4.2.1 分区管控 |
4.2.2 分级管控 |
4.3 单体层面精细设计 |
4.3.1 色彩搭配设计 |
4.3.2 比例搭配设计 |
4.3.3 立面细部设计 |
4.4 北京市住宅立面色谱制定 |
4.4.1 孟塞尔色彩体系推荐色谱 |
4.4.2 中国建筑色卡国家标准色彩推荐色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市阜成门区域立面色彩设计研究 |
5.1 区位选取 |
5.1.1 区位范围 |
5.1.2 区位背景 |
5.2 阜成门区域色彩分析 |
5.2.1 区域色彩现状调研 |
5.2.2 区域住宅立面色彩问题分析 |
5.3 区域色彩规划与管控 |
5.3.1 区域住宅立面色彩管控 |
5.3.2 区域层面住宅色彩推荐色谱 |
5.4 .住宅单体立面色彩优化 |
5.4.1 控制中高艳度色彩的选用 |
5.4.2 控制立面色彩的明度关系 |
5.4.3 控制立面色彩的比例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表1.北京住宅外立面主体色推荐色卡表(194 色) |
附录2:阜成门区域住宅立面色彩推荐色卡(103 色) |
附录3:北京市住宅立面色彩搭配优秀案例(图片来源: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
(6)陕南地区乡村民居更新设计中现代材料的地域性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1 我国乡村建设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陕南乡村民居更新过程中地域性的丧失 |
1.1.3 现代建筑材料的地域性表达与应用成为趋势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解析 |
1.4.1 地域性相关概念 |
1.4.2 乡村民居相关概念 |
1.4.3 材料相关概念 |
1.4.4 设计方法、材料特性、地域性表达三者之间的关系 |
1.5 论文研究的对象、范围 |
1.5.1 论文研究对象的确定 |
1.5.2 论文研究的对象 |
1.5.3 论文研究的地域范围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陕南地区乡村民居及建筑材料现状 |
2.1 陕南地区地域环境背景 |
2.1.1 陕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 |
2.1.2 陕南地区社会人文环境 |
2.2 陕南地区建筑材料现状 |
2.2.1 陕南地区传统材料 |
2.2.2 陕南地区现代材料 |
2.3 陕南地区乡村民居及其材料应用现状 |
2.3.1 调研对象、调研内容及方法 |
2.3.2 传统民居案例及其材料应用 |
2.3.3 现代民居案例及其材料应用 |
2.4 陕南地区乡村民居地域特征 |
2.4.1 传统乡村民居地域特征 |
2.4.2 现代乡村民居现状特征 |
2.5 陕南地区乡村民居建筑材料地域特征 |
2.5.1 传统材料地域特征 |
2.5.2 现代材料现状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3 陕南地区乡村民居及建筑材料现状分析 |
3.1 陕南地区乡村民居建筑材料应用现状分析 |
3.1.1 影响陕南地区材料应用的因素 |
3.1.2 陕南乡村民居传统材料应用问题分析 |
3.1.3 陕南乡村民居现代材料应用问题分析 |
3.2 现代材料在陕南乡村民居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
3.2.1 对于地域环境的忽视 |
3.2.2 缺乏对地域适宜性的考虑 |
3.2.3 材料肌理、尺度、色彩的不合理应用 |
3.2.4 对民居地域风貌的破坏 |
3.3 陕南地区乡村民居更新面临的问题 |
3.3.1 民居建筑质量较差 |
3.3.2 民居地域风貌不协调、建筑环境有待提升 |
3.3.3 民居地域特征的消逝 |
3.3.4 现代材料介入下陕南乡村民居的地域性更新目标 |
3.4 陕南地区乡村民居更新模式的提出 |
3.4.1 修缮型民居更新 |
3.4.2 改造型民居更新 |
3.4.3 新建型民居更新 |
3.5 本章小结 |
4 现代材料在陕南地区乡村民居更新设计中的地域性表达方法 |
4.1 设计原则 |
4.1.1 回应陕南地域自然环境 |
4.1.2 传承陕南地域社会文化 |
4.2 设计策略 |
4.2.1 保护陕南民居传统地域风貌的设计策略 |
4.2.2 延续陕南民居传统地域风貌的设计策略 |
4.2.3 打造新现代陕南民居风貌的设计策略 |
4.3 设计方法 |
4.3.1 基于材料地域特征的设计方法 |
4.3.2 基于材料地域适宜性选取的设计方法 |
4.3.3 基于材料表现方式的设计方法 |
4.4 民居分类更新模式中现代材料的地域性表达 |
4.4.1 修缮型民居更新设计方法 |
4.4.2 改造型民居更新设计方法 |
4.4.3 新建型民居更新设计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陕南地区乡村民居更新设计中现代材料的地域性应用 |
5.1 现代材料在修缮型民居更新中的应用 |
5.1.1 修缮型民居更新设计说明 |
5.1.2 建筑结构修缮 |
5.1.3 设计案例 |
5.2 现代材料在改造型民居更新设计中的应用 |
5.2.1 改造型民居更新设计说明 |
5.2.2 建筑风貌改造 |
5.2.3 设计案例 |
5.3 现代材料在新建型民居更新设计中的应用 |
5.3.1 新建型民居更新设计说明 |
5.3.2 形制更新 |
5.3.3 结构更新 |
5.3.4 空间更新 |
5.3.5 形式更新 |
5.3.6 设计案例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一 :陕南地区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及名目 |
附录二 :调研选取民居数量及案例名目 |
附录三 :民居调研案例调查表(25例) |
附录四 :修缮型、新建型、改造型民居更新设计案例附图 |
(7)北方明清仿古建筑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我国古建筑的历史发展背景 |
1.1.2 仿古建筑的发展历程 |
1.1.3 选题的主要意义 |
1.1.4 我国古建筑对日本建筑形式的影响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仿古建筑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日本仿古建筑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3 其他国家仿古建筑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新材料新技术在仿古建筑构造上的应用 |
1.3.2 通过实例对仿古建筑构造进行研究说明 |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北方明清仿古建筑概述 |
2.1 北方明清仿古建筑与古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
2.1.1 北方明清仿古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
2.1.2 北方明清古建筑的特点 |
2.2 北方明清古建筑的形式 |
2.2.1 北方明清古建筑的主要建筑形式 |
2.2.2 古建筑的主要用材分类 |
2.3 北方仿古建筑的建筑形式与气候特点的关系 |
2.3.1 北方仿古建筑的主要形式 |
2.3.2 北方气候特点对建筑形式的影响 |
2.3.3 明清仿古建筑与古建筑的区别 |
第三章 北方明清仿古建筑构造的设计方法 |
3.1 北方明清仿古建筑构造设计中的问题与重难点 |
3.1.1 北方明清仿古建筑构造设计中的问题 |
3.1.2 北方明清仿古建筑构造设计中的重难点 |
3.2 北方明清仿古建筑构造的创作方法 |
3.2.1 北方明清仿古建筑构造的设计理念 |
3.2.2 北方明清仿古建筑构造的设计手法 |
3.2.3 北方明清仿古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
3.3 北方明清仿古建筑的结构形式 |
3.4 北方明清仿古建筑围护结构特征与节能设计 |
3.4.1 北方明清仿古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做法 |
3.4.2 热桥部位的保温构造设计 |
第四章 北方明清仿古建筑构造的应用探究 |
4.1 屋顶部分 |
4.1.1 屋面面层 |
4.1.2 瓦件 |
4.1.3 山花 |
4.1.4 椽飞 |
4.1.5 斗栱 |
4.2 墙柱构架部分 |
4.2.1 墙体 |
4.2.2 外墙保温 |
4.2.3 梁枋 |
4.2.4 雀替 |
4.2.5 柱 |
4.3 台基部分 |
4.3.1 台明 |
4.3.2 地面 |
4.3.3 台阶 |
4.3.4 栏杆 |
4.3.5 基础 |
4.3.6 柱础 |
4.4 装修部分 |
4.4.1 天花藻井 |
4.4.2 门窗 |
4.4.3 隔墙 |
4.5 油饰彩绘部分 |
4.5.1 外墙涂料 |
4.5.2 饰面涂料 |
4.5.3 彩画 |
第五章 西塔大雄宝殿仿古建筑构造设计 |
5.1 大雄宝殿工程设计概述 |
5.2 大雄宝殿屋顶部分 |
5.2.1 屋面 |
5.2.2 檐头 |
5.2.3 斗拱 |
5.2.4 山花 |
5.2.5 脊 |
5.3 大雄宝殿墙柱构架部分 |
5.3.1 墙体 |
5.3.2 梁枋 |
5.3.3 雀替 |
5.3.4 门窗 |
5.4 大雄宝殿台基部分 |
5.4.1 台明 |
5.4.2 地面 |
5.4.3 台阶 |
5.4.4 基础 |
5.4.5 柱和柱础 |
5.5 大雄宝殿油饰彩绘部分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2 西部山地草原牧区居住建筑的发展转型 |
1.1.3 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的问题与发展困境 |
1.2 研究对象的释义、界定及内涵 |
1.2.1 研究对象的释义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3 研究对象的内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与课题来源 |
1.6.1 研究主要结构框架 |
1.6.2 课题来源 |
2.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环境状况 |
2.1 自然环境 |
2.1.1 气候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 |
2.1.4 土壤与植被 |
2.2 生态环境 |
2.2.1 生态环境现状 |
2.2.2 生态环境恶化成因分析 |
2.3 社会环境 |
2.3.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2.3.2 生产生活方式 |
2.3.3 文化宗教及习俗 |
2.4 小结 |
3.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牧民定居点现状 |
3.1.1 形成的背景 |
3.1.2 类型特征 |
3.1.3 聚落特征 |
3.2 居住建筑现状 |
3.2.0 建筑类型 |
3.2.1 建筑用地 |
3.2.2 空间特征 |
3.2.3 建构特征 |
3.2.4 室内物理环境特征 |
3.2.5 建筑用能特征 |
3.3 存在的问题 |
3.4 小结 |
4.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的演变及内涵 |
4.1 社会变革 |
4.1.1 社会经济发展 |
4.1.2 生产关系及方式的变化 |
4.2 居住形态的转变 |
4.2.1 演变历程 |
4.2.2 新型城镇化建设 |
4.2.3 房屋建设政策的变化 |
4.2.4 居住人口与家庭的变化 |
4.3 聚落演变 |
4.3.1 位置的变化 |
4.3.2 规模的变化 |
4.3.3 功能的变化 |
4.4 建筑空间演变 |
4.4.1 空间功能关系的变化 |
4.4.2 平面布局的变化 |
4.4.3 空间特性的变化 |
4.5 建筑技术演变 |
4.5.1 建筑材料的更替 |
4.5.2 建造方式的更新 |
4.5.3 资源利用方式 |
4.6 演变分析 |
4.6.1 人的需求 |
4.6.2 社会发展 |
4.6.3 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
4.6.4 生态保护要求 |
4.6.5 发展趋势 |
4.7 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内涵的剖析 |
4.7.1 牧区定居点居住建筑的基因 |
4.7.2 “人、草、畜”的关系对定居点居住建筑的影响解析 |
4.7.3 西部山地草原牧区定居点居住建筑的原始模型 |
4.8 小结 |
5.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设计策略 |
5.1 策略的依据及原则 |
5.1.1 策略依据 |
5.1.2 策略原则 |
5.2 顺应自然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设计策略 |
5.2.1 避风向阳、近水沿路的建筑选址 |
5.2.2 集中式的群体布局、集合式的建筑布局 |
5.2.3 建筑用地的红线控制 |
5.2.4 就地就近取材,使用可再生能源 |
5.3 建筑空间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
5.3.1 明确化的空间功能 |
5.3.2 适宜性的空间布局 |
5.4 适宜性技术利用的优化性设计策略 |
5.4.1 选择地方材料的现代化建构方式 |
5.4.2 太阳能资源的多级利用 |
5.4.3 选用适宜的节能措施 |
5.5 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再生性设计策略 |
5.5.1 传统建筑形态的现代功能化运用 |
5.5.2 传统建筑内部中心化空间的现代营建方式 |
5.5.3 传统建筑色彩装饰的现代表达 |
5.6 小结 |
6.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研究 |
6.1 模式的理论建构 |
6.1.1 居住建筑模式理论关系图示 |
6.1.2 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的形成 |
6.2 建筑选址布局模式 |
6.2.1 建筑选址 |
6.2.2 总体布局 |
6.3 建筑空间模式 |
6.3.1 功能空间 |
6.3.2 附加阳光间 |
6.3.3 空间组合方式 |
6.4 建筑技术模式 |
6.4.1 建构方式 |
6.4.2 建筑构造 |
6.4.3 资源利用 |
6.5 地域语言模式 |
6.5.1 建筑形体语言 |
6.5.2 装饰与色彩 |
6.6 小结 |
7.建筑实践 |
7.1 项目概况 |
7.1.1 康乐乡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状况 |
7.1.2 项目介绍 |
7.2 康乐乡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现状与分析 |
7.2.1 背景条件 |
7.2.2 聚落形态 |
7.2.3 单体建筑 |
7.2.4 居住时态调研及存在问题 |
7.3 康乐乡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方案设计 |
7.3.1 总体规划布局 |
7.3.2 建筑平面设计 |
7.3.3 建筑造型设计 |
7.3.4 结构体系 |
7.3.5 围护结构构造 |
7.4 康乐乡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方案模拟 |
7.4.1 软件模拟 |
7.4.2 生态性能模拟与分析 |
7.5 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9)秦岭河谷型乡镇建筑材料生态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区域概况 |
1.1.2 研究范围 |
1.1.3 区域所处的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4.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乡镇建筑材料调研分析 |
2.1 调研概况 |
2.1.1 调研地点 |
2.1.2 调研方法 |
2.1.3 调研主要内容 |
2.2 乡镇建筑调研 |
2.2.1 渭南镇 |
2.2.2 石佛镇 |
2.2.3 新阳镇 |
2.2.4 中滩镇 |
2.2.5 甘谷县礼辛乡 |
2.2.6 平南镇 |
2.2.7 花牛镇 |
2.2.8 秦安县中山乡 |
2.2.9 秦安县莲花镇 |
2.2.10 商洛市沙河子镇 |
2.2.11 商南县清油河镇 |
2.2.12 商南县试马镇 |
2.2.13 商南县任家沟村 |
2.2.14 商南县青山镇 |
2.2.15 商南县白浪镇 |
2.2.16 淅川荆紫关镇 |
2.2.17 蓝田华胥镇 |
2.2.18 蓝田焦岱镇 |
2.2.19 蓝田辋川镇 |
2.2.20 蓝田玉山镇 |
2.3 乡镇建筑综合分析 |
2.3.1 乡镇建筑的选址及发展阶段 |
2.3.2 乡镇建筑功能及建筑风格 |
2.3.3 乡镇墙体材料及装饰材料 |
2.3.4 乡镇建筑特征汇总 |
2.4 材料应用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镇建筑材料问题剖析 |
3.1 主体材料 |
3.1.1 主体材料应用及性能分析 |
3.1.2 主体材料问题剖析 |
3.2 围护材料 |
3.2.1 围护结构材料应用及性能分析 |
3.2.2 围护材料问题剖析 |
3.3 装饰材料 |
3.3.1 装饰材料的应用分析 |
3.3.2 装饰材料问题剖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镇建筑材料生态化理论解析 |
4.1 影响因素 |
4.2 生态化材料的特征 |
4.3 建筑材料保温软件模拟 |
4.3.1 软件介绍 |
4.3.2 建筑材料保温模拟 |
4.4 材料应用的目标 |
4.4.1 适用性 |
4.4.2 安全性 |
4.4.3 经济性 |
4.4.4 美观性 |
4.4.5 生态性 |
4.5 材料应用的原则 |
4.5.1 材料的应用原则 |
4.5.2 材料的艺术表现 |
4.5.3 资源保育原则 |
4.5.4 回收利用原则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乡镇建筑材料生态化应用方法 |
5.1 总体策略 |
5.1.1 概念 |
5.1.2 基本要求 |
5.1.3 策略 |
5.2 主体结构材料 |
5.2.1 支承结构 |
5.2.2 屋盖结构 |
5.2.3 工程措施 |
5.3 围护结构材料 |
5.3.1 墙体材料 |
5.3.2 门窗材料 |
5.3.3 屋顶材料 |
5.4 建筑装饰材料 |
5.4.1 外墙饰面 |
5.4.2 内墙饰面 |
5.4.3 门窗装饰 |
5.4.4 屋面装饰 |
5.5 建筑材料生态化应用 |
5.5.1 主体结构生态化应用 |
5.5.2 围护结构生态化应用 |
5.5.3 装饰材料生态化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应用实证—以新阳镇商业街设计为例 |
6.1 规划布局 |
6.2 单体设计 |
6.3 建筑材料的生态化应用 |
6.3.1 主体材料 |
6.3.2 围护材料 |
6.3.3 装饰材料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近代历史性建筑维护与维修的技术支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概念释义 |
1.1.2 研究对象与框架 |
1.1.3 目前研究存在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方法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近代历史性建筑维护与维修的相关理论 |
2.1 近代历史性建筑的价值评估 |
2.1.1 近代历史性建筑的价值 |
2.1.2 近代历史性建筑的价值评估 |
2.2 近代历史性建筑保护的干预层级与原则 |
2.2.1 近代历史性建筑保护的干预层级 |
2.2.2 近代历史性建筑的维护与维修原则 |
2.3 近代历史性建筑的维护与维修的材料与技术选择 |
2.3.1 历史建筑维护与维修的材料选择 |
2.3.2 历史建筑维护与维修的技术选择 |
第三章 近代历史性建筑屋顶维护与维修技术 |
3.1 近代历史性屋顶的意义 |
3.2 近代历史性屋顶形式、要素与覆面材料 |
3.2.1 近代历史性建筑屋顶的类型 |
3.2.2 近代历史性建筑屋顶的主要要素与细部 |
3.2.3 近代历史性建筑坡屋顶的覆面材料 |
3.3 近代历史性建筑屋顶的检查与劣化迹象 |
3.3.1 近代历史性建筑屋顶的检查 |
3.3.2 近代历史性建筑屋顶的劣化迹象与成因 |
3.4 近代历史性建筑屋顶的维护、维修与替换 |
3.4.1 屋顶维护、维修与替换的方式选择 |
3.4.2 屋顶的历史研究 |
3.4.3 历史性屋顶维护措施 |
3.4.4 历史性屋顶的维修与替换 |
第四章 近代历史性建筑砖砌外墙维护与维修技术 |
4.1 建筑用砖的历史 |
4.2 近代建筑砖砌体的特征认识 |
4.2.1 砖的类型 |
4.2.2 砖的形状、尺寸与色彩 |
4.2.3 砖砌体的砌筑方式 |
4.2.4 灰缝砂浆和外形 |
4.3 近代历史建筑砖砌外墙的劣化问题的识别 |
4.3.1 砖砌外墙的检查 |
4.3.2 砖砌外墙的劣化迹象 |
4.3.3 砖砌外墙的检测技术 |
4.3.4 砖砌外墙的结构问题 |
4.3.5 砖砌外墙的劣化成因 |
4.4 近代历史建筑砖砌外墙的维护与维修技术 |
4.4.1 砖砌外墙的结构缺陷处理与加固措施 |
4.4.2 砖砌外墙的维修措施 |
4.4.3 砖砌外墙的清洗技术 |
第五章 近代历史性建筑外墙石材的维护与维修技术 |
5.1 外墙石材的分类与性质 |
5.1.1 天然饰面石材分类 |
5.1.2 砌筑石材 |
5.2 外墙石材的类型及相关问题 |
5.2.1 实心石质墙 |
5.2.2 饰面厚石板 |
5.2.3 饰面薄石板 |
5.3 外墙石材劣化病害与检测技术 |
5.3.1 石材劣化病害 |
5.3.2 石材检测技术 |
5.4 近代历史建筑外墙石材的维护与维修 |
5.4.1 维修工作的说明 |
5.4.2 外墙石材的维修措施 |
5.4.3 外墙石砌体重嵌灰缝 |
5.4.4 石材墙面的清洗技术 |
5.4.5 外墙石材的加固保护 |
第六章 近代历史性建筑木构件与铁件维护与维修技术 |
6.1 木构件的维护与维修技术 |
6.1.1 识别保护的特征 |
6.1.2 木构件检查与检测 |
6.1.3 木构件的替换与维修技术 |
6.2 铁质构件的维护与维修技术 |
6.2.1 识别保护的特征 |
6.2.2 历史性铁质构件的维护与维修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建筑物外墙装饰应以涂料为主(论文参考文献)
- [1]适应重庆市气候特点的外墙涂料性能研究[D]. 党平华. 重庆大学, 2002(02)
- [2]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研究[D]. 公晓莺. 华南理工大学, 2013(11)
- [3]建筑物外墙装饰应以涂料为主[J]. 张贻鑫. 新型建筑材料, 1998(01)
- [4]耐沾污弹性外墙乳胶涂料的研制[D]. 朱传瑾.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5)
- [5]北京市住宅外立面色彩设计与控制研究[D]. 田宇.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6]陕南地区乡村民居更新设计中现代材料的地域性表达研究[D]. 周秀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北方明清仿古建筑构造研究[D]. 刘永川.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8]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研究[D]. 张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9]秦岭河谷型乡镇建筑材料生态化应用研究[D]. 刘俊厚. 长安大学, 2013(06)
- [10]近代历史性建筑维护与维修的技术支撑[D]. 成帅. 天津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