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内存结构及应用

PC内存结构及应用

一、PC机内存结构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段宝燕[1](2020)在《智慧灯杆为载体的边缘智能网关研发》文中认为智慧灯杆正逐渐成为促进智慧城市快速发展的最佳载体之一,其通过部署“端、管、云”的物联网系统架构为现代社会提供智能服务。集多功能为一体的智慧灯杆的感知层包含多而不同的智能模块、传感节点,网关可通过协议转换等手段实现感知层与云平台的交互。但目前以云平台为中心的智慧灯杆物联网系统中,网关仅完成数据转发和协议转换,数据分析、计算以及网络管理工作均交由云平台,必然会造成计算资源过于中心化、数据传输时延严重、网络易拥塞等不足之处。和云计算为互补协同关系的边缘计算,通过在边缘侧构建具有智能计算、数据管理等能力的平台,可弥补上述存在的缺陷。但边缘计算节点常常会出现基础资源层单一、虚拟化层缺失及边缘虚拟功能缺失的问题,对极大化利用硬件资源、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以及完成功能业务隔离还存在不足。因此,本研究在纵向项目的支持下,研发了一个以智慧灯杆为载体的边缘智能网关,其通过硬件虚拟化的方式实现功能业务隔离,支持多协议转换、管理及本地边缘计算,可在网络边缘侧完成检测、计算、决策等实时处理运算工作。本地计算为根据多种实时环境参数决策出合适的灯光参数,包括亮度和色温值。亮度调节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对路灯的色温调节还处于简单的分级方式,且针对多环境参数调节协同调节色温和亮度较少。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边缘智能网关设计。设计基于边缘计算的智慧灯杆物联网系统,采用云、边协同的三层部署模型,在边缘智能网关上部署智能资产、智能网关;设计边缘智能网关的功能框架和系统结构,明确在实现边缘智能网关硬件虚拟化的基础上,实现总线协议适配、资产管理、优化计算等边缘虚拟服务。(2)边缘智能网关的嵌入式平台虚拟化设计与实现。对虚拟化技术基础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不同嵌入式微处理器架构所存在的差异,选定了适合嵌入式微处理器的虚拟化技术,确定采用多业务部署多虚拟机的模式,完成智能网关的Xen嵌入式虚拟化设计。分别选用ARMv8架构及ARMv7架构的嵌入式微处理器主机板,独立完成了Xen虚拟化的实现,通过实验验证,证明了Xen虚拟化平台的成功搭建,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明确了边缘智能网关的硬件选择ARMv7架构的主机板来作为后续轻量级应用的开发平台。(3)智能网关与智能资产研发。在智能网关层,设计网络拓扑,为边缘智能网关支持的以太网、ZigBee和RS485通信设计协议,并完成以太网转ZigBee/RS485报文的多协议转换。针对智能资产,提出采用通信分层思想实现对实时检测数据的汇集,设计数据管理框架和存储映射表,为智能网关和传感节点设计配置流程。最后搭建实验平台,验证边缘智能网关的多种通信、协议转换、实时数据汇集、系统配置的功能。(4)色温调节参数边缘计算。在实现边缘智能网关Xen虚拟化的基础上,为色温调节参数边缘计算业务创建DomU,设计边缘智能网关Xen的域间通信模型。再根据温度、湿度、光照度及PM2.5浓度4种实时环境参数,设计多输入双输出模糊计算系统,基于多环境参数实时计算当前灯光最佳亮度和色温。通过对系统模型进行仿真,以及对实际开发的应用程序测试,结果均表明,所设计多参数模糊计算系统能够在网络边缘侧完成预期的路灯参数计算任务,具有更好的实时性。

郭照杰[2](2020)在《实时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类型的电子系统、自动化设备的结构日趋复杂,需要实现的功能也越来越多。铁路现场常用的信号测量设备存在采样率低、存储深度有限、可扩展性不强及缺乏智能化等问题。本文基于自动化测试的工程背景,以数字示波器为下位机,PC机为上位机,设计开发了一套实时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该系统通过计算机与数字示波器的双工通信,在铁路现场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实现了对信号的实时采集、高采样率、长存储深度以及对铁路现场偶发瞬态脉冲信号的自适应测量,提高和完善了现有测量设备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本文首先从实时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实际应用需求出发,对系统的组成和总体框架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利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实现了系统的通信模块、采集模块、存储模块、自适应测量模块以及信号分析与处理模块五大部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接口技术提高了设计的灵活性。系统改善了现有的测量设备无法根据被测信号大小来进行自适应测量的问题。第二,借助于系统的通信模块与采集模块,完成了对示波器参数的初始化配置与自适应调整,同时深入分析了示波器死区时间的产生机理,采用控制多台示波器交替进行采集的方法,达到降低示波器的死区时间的预期目的。系统的自适应测量模块则实现了对铁路现场瞬态脉冲等偶发突变信号的精准测试需求。数据存储模块方面,在控制数字示波器对信号进行实时采集的基础上,能够同步将示波器采集到内存中的信号传递给PC机,弥补了数字示波器存储深度不足的缺陷。信号分析与处理平台则用来实现对信号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等操作。第三,对信号自适应测量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多种自适应测量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设计并实现了对未知信号的自适应测量方法。第四,通过实验,对系统的存储深度、存储速度、自适应测量以及对示波器死区时间的优化等系统指标进行了逐一的验证。该系统已应用于阳泉北站轨道电路设备干扰信号的现场测量,基本实现了预定功能。论文包括图34幅,表13个,参考文献44篇。

刘军[3](2019)在《面向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软PLC系统软件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软PLC技术作为一项现代工控领域的热点技术,常被集成于工业控制现场以替代传统的PLC控制方法。本文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借助实时操作系统平台,通过软件模拟并实现传统PLC控制功能,完成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设计并集成软PLC子系统,同时对软PLC系统软件集成设计中运用到的关键技术作出研究。以期改善传统机器人控制器开放性、兼容性不足以及性价比低等问题。首先,本研究给出了面向机器人的软PLC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即对软PLC系统技术模型和机器人控制系统框架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参照软PLC系统组成结构,基于层次和模块化思想对开发系统(编程系统)和运行系统进行设计。其次,对面向机器人的软PLC编程系统进行具体研究与设计,即根据IEC61131-3标准相关内容,以及深入研究编程系统功能组成模块,对软PLC编程系统代码编辑器和编译器两个部分依次进行研究与设计。该系统先是利用MFC软件丰富的WIN32 API函数和图形化资源,在示教器上集成代码编辑软件;接着约定目标机器代码格式;最后重点描述了编译器的设计实现过程,以及编程系统代码编辑器和编译器两者之间如何通过TCP/IP协议实现数据的下发和上传。然后,对面向机器人的软PLC运行系统展开研究和设计。该系统主要是使用RTOS32-WIN软件对Windows系统的实时性进行扩展,以解决多任务调度的关系复杂性、实时性等问题。其中,运行系统加载编程系统处理生成的目标机器代码文件后,启动虚拟机任务解释并执行指令代码。同时,本文对多任务通信机制展开研究和设计,通过共享内存区域与机器人控制器其他系统模块进行数据交互,完成复杂场景下逻辑与顺序控制以及I/O设备输入输出管理。最后,搭建工业机器人硬件测试平台,集成软PLC系统平台,以测试该系统软件的基本功能,验证本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面向机器人的软PLC系统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即改善了传统机器人控制器开放性、兼容性不足以及性价比低等问题。

周勇[4](2018)在《嵌入式居家监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视频监视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监视系统逐渐向多功能集成化、网络管理化、操作便捷人性化等方面融合。顺应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嵌入式应用在智能家居中日益深入,针对居家安防设计出低成本、易操作、网络化的视频监视系统市场前景广阔。本文采用S3C2440A核心处理器,并搭载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对居住家庭内部区域进行视频监视的研究与设计。首先对系统核心处理器进行了选型,然后围绕核心处理器,对存储电路、外设接口电路、温湿度检测模块电路、气体检测模块电路以及电源电路、进行了分析设计。以系统硬件为基础,并基于Red Hat交叉编译平台,针对具体的S3C2440A核心处理器型号,对U-Boot、Linux内核、Yaffs根文件系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配置、编译生成了对应的可执行镜像文件,然后将生成的镜像文件依次加载到S3C2440A的主控板中,构建了Linux操作系统。并在操作系统基础上对DM9000网卡驱动、摄像头驱动进行了开发移植,完成了系统软件平台的搭建。为实现用户与S3C2440A主控板之间的人机交互:(1)基于B/S架构,采用HTML网页编程技术,对Web网页主界面进行设计;采用Java Applet应用程序,对网页中动态视图的交互操作进行设计;采用CGI技术,对网页中用户安全认证登录进行设计。由HTML、Java Applet以及CGI三大技术,完成了系统Web网页的视频监视。(2)基于B/S架构,采用V4L2接口驱动、TCP/IP传输协议、JPEG压缩技术,对室内监视区域进行了视频图像数据的采集、传输、压缩处理,并通过mjpg-streamer视频服务器对视频数据进行最终处理,将处理后的视频数据流通过网线传送到PC机浏览器中,完成了居家有线网络视频监视的设计。(3)通过S3C2440A主控板的USB接口,接入AR9271无线网卡模块,并移植相关驱动程序,完成了手机用户或PC机用户通过Wi Fi网络登录浏览器,对家庭内部区域进行无线视频监视。本文设计的具有B/S模式的嵌入式网络监视系统,用户能够通过web浏览器,方便的对居家环境进行监视,对室内区域进行实时监视。系统采用可移植性强的Linux操作系统开发完成,在系统基础上进行扩展,可方便的实现智能家居系统。本系统对居家安防监视系统具有实际的参考意义。

刘上昌[5](2017)在《遥感卫星图像模拟器中多中断高速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近年来,遥感卫星发展迅速,在军用和民用领域起到了突出作用。由于航天试验费用昂贵,与在轨卫星联调成本大、难度高,与遥感卫星相匹配的卫星图像数据传输系统的研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调研了卫星图像传输系统的研究现状并总结了其发展趋势,结合本课题的具体要求,提出了遥感卫星图像模拟器的多中断高速传输系统方案。该卫星图像模拟器包含众多功能模块,为解决多幅图像连续高速传输问题,针对模拟器采用的PCIE接口和FPGA芯片的硬件架构,设计了包含收发引擎和DMA寄存器控制逻辑的DMA传输控制器;为解决系统的多中断冲突以及确保多幅图像数据有序连续传输,设计了多中断控制器;然后结合DMA传输控制器详细制定了实时连续传输的具体方案。为了模拟图像数据传递到后续处理电路的过程,且实现对传输的实时控制,在Windows XP平台下设计了WDM驱动程序和MFC应用程序,实现了图像的显示、保存及对图像数据收发过程的控制。最后,对软、硬件模块功能进行了测试。硬件测试包括DMA传输控制器、多中断控制器和图像连续传输的功能验证。软件测试验证了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具体功能的正确性,并测试了该系统的传输速率。结果表明,该卫星图像模拟器传输系统各模块功能正常,软硬件正常协同工作,传输速率高于技术指标要求,整个传输系统达到了课题的要求,并为系统后续设计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赵玉祥[6](2016)在《高速多通道采样系统数据接口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数据采样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国防,民生,工业等领域,数据采样系统的身影无处不在。具有高采样率和强吞吐能力的高速采集系统拥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基于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对采集系统的数据接口进行了进行了研究和实现。在整个社会迈向智能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设备与计算机相连,由计算机获取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而数据量的剧增,也使得对传输速度要求越来越高。在传输接口的选择方面,PCI-E总线接口无疑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它传输速度快,使用单-双工传输方式,并且向下兼容PCI接口。系统接口的稳定工作不仅与硬件的开发设计相关,驱动程序的有效支撑也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计算机I/O总线的发展和PCI-E总线的特征进行介绍,对于在驱动程序的调试过程中使用到的PCI-E事务进行了解释。其次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结构和驱动程序开发框架开发框架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介绍了驱动程序在Windows下工作的原理,探讨Windows操作系统中驱动程序的实现方法。再次,对高速数据采样系统的系统需求进行了需求分析,介绍了采样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硬件设计,详细设计了采样系统的三种工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接口驱动的设计流程。接着在深入研究Windows驱动实现的基础上,根据对驱动程序的设计要求,并且从驱动程序初始化,I/O请求处理、中断处理、DMA操作等方面出发介绍了采集卡驱动程序的实现过程。最后,针对高速数据采集卡的特点,提供了驱动程序的安装、测试方法,对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验证和测试。经过测试分析表明,本文介绍基于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PCI-E接口技术的研究实现。能够很好地和数据采集卡相结合,成功实现了计算机对数据采集卡的控制和通过DMA方式将采集到的数据准实时传输至计算机并存储的功能。通过大量测试,验证所开发的驱动可以在Windows下稳定运行,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顾宇轩[7](2017)在《基于PCI-E总线的高速遥感卫星图像传输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遥感卫星技术目前发展迅猛,广泛应用于军民领域。但在开发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系统初期,与在轨卫星联调成本较大、难度较高,所以开发与卫星系统相匹配的卫星图像传输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调研了卫星图像传输系统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发展趋势,并根据系统需求的各项技术指标,制定了高速遥感卫星图像传输硬件系统方案。卫星图像传输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在对各模块的速率需求进行分析后,本文对当下各类外设与PC机互连的总线接口进行了调研分析与比较,确立了基于PCI-E总线的高速遥感卫星图像传输硬件系统的方案,之后根据系统特点进行了FPGA选型,并制定了以Xilinx公司ML605开发板中的Virtex-6系列芯片作为主控芯片的方案,提出了硬件系统的整体电路架构。在接口方案上,本文利用Xilinx公司提供的PCI-E2.0 IP硬核,设计了与之相匹配的DMA逻辑控制器,实现了PC机与板卡之间的高速图像数据传输;设计了中断控制器,实现了板卡与PC机实时通信;设计了与其它模块的接口以及中断请求产生逻辑,实现了板卡与PC机高速实时连续DMA传输,同时基于系统升级考虑,提供了中断控制器的其它接口,保证了系统的可扩展性。最后,本文对硬件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针对DMA控制器和中断控制器的功能、连续实时DMA传输结果、系统资源消耗和DMA速率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卫星图像传输硬件系统功能符合预期,传输速率达到技术指标要求,连续传输硬件逻辑功能正确,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并为系统后续的研究设计工作奠定了基础。

单飞[8](2010)在《PC机系统资源侦测软件的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主要工作是以目前32位PC机为开发平台,设计和开发一个针对PC机各个资源进行读写和访问的侦测软件。从系统资源对象的角度将PC机内部资源分为:PCI总线,ISA总线, I/O资源,系统内存资源以及BIOS空间这几个大类。划分为相应的功能模块进行实现。通过此软件,可以访问各个资源中的设备,并可以改动资源中的数据,现实对这些资源上各个设备的工作状态的调整。本软件的创新点是使用人性化的操作界面,方便使用者操作。并划分出BIOS和Bus Scan两个独立的功能模块,这两个功能模块实现的是用户频繁调用的内容,这样在访问这两种总线上的设备时可以直接调用功能模块而不用频繁的输入访问地址,显得更为方便和人性化。数据的实时读取是本软件的一个亮点,利用用户输入的访问地址,多次间歇性读取相应的数值,并实时显示于软件界面之上。让操作者能更为快速的观察被访问数据的变化过程。本软件使用汇编语言进行编写和开发,针对PC机底层的硬件访问,汇编代码开发的软件更加稳定可靠,而且扩展性好,不仅适合PC机用户学习使用,还可以用作计算机兴趣爱好者的二次开发平台。

李锴[9](2009)在《加速PC存储系统的新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PC机是以其低廉的价格、灵活的架构、不错的性能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在各行各业中。近十几年来,PC机性能飞速发展。但是PC机重要的存储部件——硬盘的性能发展速度缓慢。而人们对存储需求从容量和速度上的需求越来越大,现有的存储系统面临着挑战。如何有效地加速存储,使之跟上PC机发展的脚步,是我们现在面临的紧迫课题。本文通过分析PC存储性能问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改进存储性能,提出加速存储的设计原则,根据现有的三个方案提出一个以固态盘为核心的新方案,最后对新旧方案进行测试实验并对比各个方案。本文以JMF602为存储主控芯片,以闪存芯片K9GAG08U0M为存储芯片,构成一个高性价比的简易固态盘。利用两个简易固态盘的RAID0阵列构成PC机存储系统的主盘,再次提高了存储性能。利用原有的普通硬盘作为PC机存储系统的辅助盘,补充了主盘容量的不足。利用RAMDISK技术虚拟一个速度更快的内存盘,解决简易固态盘内部没有CACHE和闪存芯片写次数有限的问题。整个存储方案针对普通固态盘成本高、容量不足、技术复杂等问题提出的。通过测试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案使PC机存储系统性能提高17.5%,瓶颈问题得到改善。

何逸越[10](2007)在《拼接式等离子显示系统音视频获取处理和网络传输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拼接式等离子显示板(Title Screen Plasma Display Panel,简称TSPDP)以其数字化驱动、大视角、高对比度、无缝拼接、无X射线辐射、显示面积易于扩展等诸多优势脱颖而出,成为实现高清晰、高画质的超大屏幕显示终端的最佳选择之一。但传统的拼接式等离子显示系统中存在着信号源单一、信道传输距离短、可操作性差、与用户交互不够等缺点。本文在系统的分析了传统的拼接式等离子显示系统的问题后,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PC机软件、TCP/IP协议网络信道和ARM9嵌入式系统的新型TSPDP整机系统的架构,克服了以上的缺点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系统以运行着音视频采集处理和网络传输软件的PC子系统和运行着音视频接收处理和回放软件的嵌入式子系统为硬件平台。在系统设计中引入并实现了多线程、并行算法、流水线、socket控制等几项新技术,构建了音视频信号采集-处理-传输的并行运行的结构,提高了程序的性能和网络发送的效率。本文分别对这两个子系统设计的流程、方法和采用的新技术和方法做了详细的论述。所设计的两个子系统已经过联合调试,工作稳定,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显示和播放效果。本文最后对系统设计和调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也作了相应的归纳和总结。

二、PC机内存结构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C机内存结构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智慧灯杆为载体的边缘智能网关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技术特色
    1.4 本文主要内容和工作安排
第2章 智慧灯杆承载的边缘智能网关设计
    2.1 常规智慧灯杆物联网技术体系
    2.2 边缘计算的智慧灯杆物联网系统设计
    2.3 边缘智能网关的系统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嵌入式平台虚拟化的设计与实现
    3.1 虚拟化技术基础
    3.2 嵌入式平台Xen虚拟化的设计
        3.2.1 主流ARM架构差异性分析及优选
        3.2.2 Hypervisor及配置方式的选定
        3.2.3 边缘智能网关嵌入式平台虚拟化设计
    3.3 嵌入式平台Xen虚拟化的实现
        3.3.1 ARMv8 平台Xen虚拟化实现
        3.3.2 ARMv7 平台Xen虚拟化实现
        3.3.3 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智能网关及智能资产研发
    4.1 智能网关通信设计
        4.1.1 以太网通信
        4.1.2 ZigBee通信
        4.1.3 RS485通信
        4.1.4 多种实时通信协议转换
    4.2 智能资产研发
        4.2.1 实时数据汇集及存储管理
        4.2.3 智能网关配置及管理
        4.2.4 传感节点配置及管理
    4.3 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4.3.1 基本功能检测
        4.3.2 平台搭建及功能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色温调节参数边缘计算
    5.1 色温参数边缘计算虚拟机
        5.1.1 创建色温计算虚拟机
        5.1.2 虚拟机之间数据交互
    5.2 色温参数智能计算算法设计
        5.2.1 模糊控制技术原理
        5.2.2 基于多环境参数的模糊系统设计
        5.2.3 算法程序设计
        5.2.4 算法测试及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实时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概述
        1.2.2 研究现状
        1.2.3 现存问题
    1.3 论文主要工作
2 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设计需求
    2.2 系统设计思路
    2.3 系统开发环境
    2.4 系统顶层设计
        2.4.1 功能和软件概要设计
        2.4.2 顶层数据流设计
        2.4.3 功能层级划分
    2.5 本章小结
3 系统功能实现
    3.1 通信功能
    3.2 采集功能
        3.2.1 采集初始化
        3.2.2 连续采集
        3.2.3 参数查询
    3.3 存储功能
    3.4 自适应测量功能
    3.5 信号分析与处理功能
        3.5.1 信号重建
        3.5.2 信号的FFT分析
        3.5.3 缺失信号剔除
    3.6 本章小结
4 信号自适应测量方法的研究
    4.1 自适应测量的意义
    4.2 模糊控制理论介绍
    4.3 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自适应测量
        4.3.1 论域的确定
        4.3.2 设计隶属度函数
        4.3.3 模糊规则与解模糊方法
        4.3.4 自适应测量程序设计
    4.4 自适应测量其他方法
        4.4.1 步进控制法
        4.4.2 二分查找法
    4.5 自适应测量方法的比较应用
    4.6 本章小结
5 系统验证与指标分析
    5.1 测试目的
    5.2 测试结果与记录分析
        5.2.1 存储深度
        5.2.2 存储速度
        5.2.3 死区时间优化
        5.2.4 系统误差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面向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软PLC系统软件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软PLC的整体方案设计
    2.1 IEC61131-3 标准
        2.1.1 IEC61131-3 的主要内容
        2.1.2 结构化文本语言ST
    2.2 工业机器人系统框架研究
        2.2.1 机器人控制系统框架分析
        2.2.2 机器人控制系统软件框架分析
    2.3 软PLC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2.3.1 传统的PLC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2.3.2 软PLC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2.4 软PLC系统的需求分析与整体方案设计
        2.4.1 软PLC需求分析
        2.4.2 软PLC系统环境分析
        2.4.3 软PLC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软PLC编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开发环境搭建
    3.2 示教器端页面设计
    3.3 软PLC系统目标文件格式设计
    3.4 ST语言编译器设计
        3.4.1 ST语言分析器设计
        3.4.2 目标代码生成器设计
    3.5 示教器与PC机通信方式以及断线重连机制
        3.5.1 通信方式
        3.5.2 断线重连机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PLC运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运行环境搭建
    4.2 系统运行相关任务规划
        4.2.1 系统任务优先级划分
        4.2.2 系统任务运行调度
    4.3 任务间通信接口设计
        4.3.1 软PLC与机器人控制任务通信接口设计
        4.3.2 软PLC与设备接口任务通信接口设计
    4.4 软PLC虚拟机任务设计
        4.4.1 输入采样程序设计
        4.4.2 目标文件解释执行器设计
        4.4.3 输出刷新程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PLC系统软件集成运行测试
    5.1 系统硬件平台的搭建
    5.2 系统功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嵌入式居家监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视频监视系统的发展
        1.2.1 本地模拟信号监视系统
        1.2.2 基于PC机的数字监视系统
        1.2.3 嵌入式的网络视频监视系统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2.1 系统设计方案
        2.1.1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2.1.2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2.2 嵌入式处理器的选型
    2.3 摄像头选型
    2.4 存储电路设计
        2.4.1 SDRAM设计
        2.4.2 Flash存储设计
    2.5 外设接口电路设计
        2.5.1 以太网接口电路设计
        2.5.2 摄像头接口电路设计
        2.5.3 USB接口电路设计
        2.5.4 串口电路设计
        2.5.5 JTAG接口电路设计
    2.6 温湿度检测模块电路设计
    2.7 气体检测模块电路设计
    2.8 报警模块电路设计
    2.9 电源及复位电路设计
    2.10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软件平台的搭建
    3.1 嵌入式系统选择
    3.2 嵌入式Linux系统环境搭建
        3.2.1 嵌入式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3.2.2 U-Boot移植
        3.2.3 Linux内核移植
        3.2.4 YAFFS文件系统的移植
    3.3 设备驱动开发
        3.3.1 DM9000网卡驱动程序设计
        3.3.2 摄像头驱动程序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监视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4.1 基于B/S模式的网页界面控制设计
        4.1.1 HTML网页编程设计
        4.1.2 Java Applet应用程序设计
        4.1.3 CGI编程设计
    4.2 基于B/S模式的视频监视设计
        4.2.1 视频采集设计
        4.2.2 视频压缩设计
        4.2.3 视频网络传输设计
    4.3 无线WiFi视频监视设计
        4.3.1 AR9271 无线WiFi模块
        4.3.2 AR9271无线网卡驱动分析及移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web网页监视界面测试
        5.1.1 测试准备
        5.1.2 网络通路及Boa服务器测试
        5.1.3 web监视测试
    5.2 视频监视测试
    5.3 WiFi无线监视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二 部分原理图
附录三 S3C2440A部分管脚分配
附录四 部分程序代码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遥感卫星图像模拟器中多中断高速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2 多中断高速传输设计分析
    2.1 系统设计总体目标和功能描述
    2.2 传输速率与中断需求分析
    2.3 传输系统软件设计需求分析
    2.4 传输系统设计方案
    2.5 本章小结
3 硬件系统方案设计与实现
    3.1 PCIE接口电路设计
    3.2 基于PCIE的DMA传输方案设计
    3.3 基于PCIE的多中断控制器的设计
    3.4 多幅图像连续传输方案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传输系统软件方案设计与实现
    4.1 WDM驱动程序设计
    4.2 应用程序设计
    4.3 连续传输过程中软件流程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与性能分析
    5.1 硬件测试与分析
    5.2 软件测试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高速多通道采样系统数据接口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计算机I/O总线技术
        1.2.1 I/O总线的发展历程
        1.2.2 PCI-E总线的特点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PCI-E总线原理和Windows驱动技术研究
    2.1 PCI Express总线层次结构
        2.1.1 事务层
        2.1.2 数据链路层
        2.1.3 物理层
    2.2 PCI-E事务
    2.3 Windows下驱动程序设计研究
        2.3.1 Windows系统框架结构
        2.3.2 WDF框架介绍
    2.4 I/O传输模型及地址传输方式
        2.4.1 I/O传输模型
        2.4.2 应用程序向驱动程序传递缓冲区地址的方式
    2.5 中断请求的级别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速数据采样系统控制传输方案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和设备的选择
    3.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3.3 系统控制模式设计
        3.3.1 采样模块和存储模块控制模式
        3.3.2 单次数据传输控制模式
        3.3.3 连续数据传输控制模式
    3.4 接口驱动的实现流程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速数据采样系统接口软件部分的实现
    4.1 高速数据采样系统接口驱动程序的实现
        4.1.1 驱动程序的入口函数
        4.1.2 驱动程序初始化流程及实现
        4.1.3 获取设备配置资源
        4.1.4 I/O请求的处理
        4.1.5 DMA操作
        4.1.6 中断处理
    4.2 高速数据采样系统应用程序的开发
        4.2.1 连接设备
        4.2.2 应用程序与驱动程序的通信
        4.2.3 断开设备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速数据采样系统接口软件部分的测试
    5.1 驱动程序的安装
    5.2 接口驱动基本功能的测试
        5.2.1 寄存器读写测试
        5.2.2 DMA传输测试
    5.3 系统传输速度的测试
        5.3.1 采集卡到公共缓冲区的速度测试
        5.3.2 采集卡到用户空间的速度测试
        5.3.3 采集卡到PC机硬盘的速度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基于PCI-E总线的高速遥感卫星图像传输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卫星图像传输系统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2 系统总体需求与方案设计
    2.1 系统设计目标与技术指标描述
    2.2 系统接口需求分析
    2.3 系统设计方案
    2.4 系统各模块速率需求分析
    2.5 系统连续传输和跨时钟域同步需求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总线选型
    3.2 FPGA选型与接口方案设计
    3.3 硬件电路架构设计
    3.4 基于PCI-E的DMA控制器设计
    3.5 基于PCI-E的中断控制器设计
    3.6 与多端口控制器模块接口设计
    3.7 实时连续DMA传输设计
    3.8 本章小结
4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4.1 DMA控制器测试与结果分析
    4.2 中断控制器测试与结果分析
    4.3 连续实时DMA传输测试与结果分析
    4.4 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PC机系统资源侦测软件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PC 机侦测软件的总体设计方案
        1.1.1 PC 机侦测软件的设计思路
        1.1.2 PC 机侦测软件的开发对象
    1.2 软件开发对应的硬件和软件结构
        1.2.1 硬件部分
        1.2.2 软件部分
    1.3 软件开发对应的系统结构
    1.4 开发侦测系统资源软件的目的与意义
    1.5 本文工作和结构
第二章 PCI功能模块设计
    2.1 PCI功能模块的开发对象
        2.1.1 PCI设备连接
        2.1.2 PCI设备特点
        2.1.3 PCI设备的优缺点
    2.2 PCI功能模块的应用范围
    2.3 PCI模块的功能设计和代码实现
        2.3.1 PCI模块的读写方式
        2.3.2 PCI模块的开发代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ISA功能模块设计
    3.1 ISA功能模块的开发对象
        3.1.1 ISA外接设备功能模块
        3.1.2 ISA内部设备BIOS&CMOS功能模块
        3.1.3 BIOS&CMOS模块设计的重要性
    3.2 ISA 模块的功能开发和代码实现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C机可分配资源模块设计
    4.1 I/O资源功能模块设计
        4.1.1 I/O资源功能模块的开发对象
        4.1.2 I/O接口的功能
        4.1.3 I/O接口的控制方式
    4.2 I/O资源模块的功能开发和代码实现
        4.2.1 I/O资源模块的读写方式
        4.2.2 I/O资源模块的开发代码
    4.3 系统内存资源功能模块设计
        4.3.1 系统内存资源功能模块的开发对象
        4.3.2 系统内存功能模块的应用范围
    4.4 系统内存资源的功能开发和代码实现
        4.4.1 内存寻址的操作数分类
        4.4.2 内存寻址方式
        4.4.3 内存模块的开发代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件的整合与调试
    5.1 PC机侦测软件设计步骤
    5.2 PC机侦测软件功能模块的设计实现
        5.2.1 界面显示模块的设计
        5.2.2 数据输入及转换模块的设计
        5.2.3 数据显示空间的设计
        5.2.4 软件功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加速PC存储系统的新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PC存储的瓶颈在于硬盘
        1.2.1 存储的需求不断扩大
        1.2.2 系统性能存储存在瓶颈
    1.3 目前的三种应对方案
        1.3.1 RAID硬盘冗余方案
        1.3.2 SSD固态盘方案
        1.3.3 RAMDISK内存盘方案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结果
第二章 新方案的设计思路
    2.1 新存储的整体设计思想
        2.1.1 可以迁移现有的服务器上的技术
        2.1.2 可以迁移现有其它与计算机有关的半导体技术
        2.1.3 可以对现有PC存储结构进行革新
    2.2 整合技术的应用
    2.3 新存储方案应遵守的原则
        2.3.1 高性价比原则
        2.3.2 可靠性原则
        2.3.3 实用性原则
        2.3.4 环保性原则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方案的模型及可行性分析
    3.1 新方案的存储模型提出
    3.2 方案的存储模型
        3.2.1 本方案SSD性能和容量标定
        3.2.2 模型中的存储层次关系
    3.3 新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3.3.1 性价比原则分析
        3.3.2 可靠性原则分析
        3.3.3 实用性原则分析
        3.3.4 环保性原则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方案的实现
    4.1 软硬件平台
        4.1.1 硬件平台的选择
        4.1.2 操作系统的选择
    4.2 简易SSD的制作
        4.2.1 主控芯片的选择
        4.2.2 闪存芯片架构的选择
        4.2.3 SSD组成的设计
        4.2.4 SSD接口与电源的设计
    4.3 SSD构成RAID 0
        4.3.1 SSD的安装
        4.3.2 RAID的设置
        4.3.3 操作系统的安装
    4.4 RAMDISK的实现
        4.4.1 内存的选择
        4.4.2 RAMDISK容量标定
        4.4.3 RAMDISK的安装与配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针对新方案的性能对比测试及分析
    5.1 性能测试软件的选择
        5.1.1 公平性原则
        5.1.2 测试软件及版本选择
        5.1.3 测试项目的选择
    5.2 新方案与其它方案测试结果对比
        5.2.1 测试实验结果
        5.2.2 实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SSD的进展
    6.3 未来的单极存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10)拼接式等离子显示系统音视频获取处理和网络传输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拼接式等离子显示系统的现状
    1.3 拼接式等离子显示系统的特点
    1.4 传统的拼接式等离子显示系统中存在的不足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拼接式PDP(TSPDP)系统总体设计
    2.1 TSPDP整机系统
        2.1.1 改进后的TSPDP系统架构图
        2.1.2 改进后的TSPDP系统的优点
    2.2 TSPDP音视频获取处理与网络传输系统
        2.2.1 PC机多信号源获取处理和网络传输子系统
        2.2.2 嵌入式音视频接收处理和回放子系统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PC机多信号源获取处理和网络传输子系统
    3.1 软件的开发环境
        3.1.1 Win32应用程序设计
        3.1.2 应用程序框架和MFC
        3.1.3 集成开发环境Visual C++
    3.2 多信号源获取处理和网络传输软件的总体设计
        3.2.1 软件的总体框架图
        3.2.2 软件的整体实现
    3.3 屏幕图像捕捉模块
        3.3.1 模块的功能及其接口
        3.3.2 Windows GDI子系统
        3.3.3 功能实现
    3.4 摄像头捕捉模块
        3.4.1 模块的功能及其接口
        3.4.2 Windows VFW子系统
        3.4.3 功能实现
    3.5 卢卡及麦克风音频数据采集模块
        3.5.1 模块的功能
        3.5.2 Windows Multimedia系统及Waveform Audio
        3.5.3 功能实现
    3.6 视频处理模块
        3.6.1 模块的功能及其接口
        3.6.2 功能实现
    3.7 网络发送模块
        3.7.1 模块的接口
        3.7.2 OSI模型和TCP/IP协议
        3.7.3 Windows Socket网络编程接口
        3.7.4 功能实现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嵌入式音视频接收处理和回放子系统
    4.1 嵌入式音视频接收处理和回放子系统软硬件选型
        4.1.1 ARM920T架构的MPU—S3C2410
        4.1.2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4.2 嵌入式音视频接收处理和回放子系统的总体设计
        4.2.1 系统的总体框架
        4.2.2 嵌入式音视频接收处理和回放子系统的开发流程
    4.3 嵌入式LINUX下的软件开发
        4.3.1 设备驱动程序开发
        4.3.2 应用程序开发
    4.4 嵌入式音视频接收处理和回放软件设计
        4.4.1 软件流程图
        4.4.2 嵌入式LCD编程
        4.4.3 嵌入式声卡编程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TSPDP音视频获取处理与网络传输系统联合调试
    5.1 PC机多信号源获取处理和网络传输子系统的调试
    5.2 TSPDP音视频获取处理与网络传输系统的联合调试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四、PC机内存结构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智慧灯杆为载体的边缘智能网关研发[D]. 段宝燕. 西南大学, 2020(01)
  • [2]实时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郭照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面向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软PLC系统软件研究与开发[D]. 刘军.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4]嵌入式居家监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周勇. 广西科技大学, 2018(03)
  • [5]遥感卫星图像模拟器中多中断高速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上昌.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3)
  • [6]高速多通道采样系统数据接口技术研究与实现[D]. 赵玉祥.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
  • [7]基于PCI-E总线的高速遥感卫星图像传输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顾宇轩.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8]PC机系统资源侦测软件的开发[D]. 单飞. 苏州大学, 2010(06)
  • [9]加速PC存储系统的新方案研究[D]. 李锴. 中南大学, 2009(04)
  • [10]拼接式等离子显示系统音视频获取处理和网络传输系统的研制[D]. 何逸越. 浙江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PC内存结构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