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机、绿色、无公害三类农产品的概念区别(论文文献综述)
易文燕[1](2021)在《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全球消费急速增长,一系列由消费而引发的环境和社会弊病突显。大众开始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并越来越多地关注消费的伦理属性,重视自身购买行为对身体健康、环境保护和社会长远发展带来的影响。购物已经成为与伦理相关的决策过程。在农产品领域,消费者对伦理因素的重视尤为明显,伦理危机感也更加紧迫。我国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的焦点逐渐从数量和种类转向安全、健康、生态、社会责任、可持续等伦理因素方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表示会选择对身体、生活和社会更有益的伦理农产品。然而,那些持有伦理态度和意图的消费者却很少进行真正的伦理购买,农产品伦理消费存在着一定的“意图-行为”差距。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我国消费者的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问题尤为必要。本研究在梳理相关经典理论和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模型,探讨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的构成维度及测量,对模型变量间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并分别从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角度对促进农产品伦理购买提出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内容一: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模型构建研究本研究对伦理消费领域和消费者行为与决策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了回顾,以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和Hunt-Vitell的伦理决策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农产品消费特征和中国文化背景,构建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模型。研究模型共包含农产品伦理购买态度、伦理依从、面子意识、伦理行为控制、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农产品伦理购买计划、伦理情境、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8个变量。其中农产品伦理购买态度、伦理行为控制、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这4个变量是计划行为理论和Hunt-Vitell的伦理决策理论框架下的原始变量;伦理依从、面子意识这两个变量是本研究依据中国特色对计划行为理论进行修正后的变量;农产品伦理购买计划、伦理情境这两个变量是本研究引入的新解释变量。研究内容二: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构成维度及测量研究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是一个独特而复杂、具有多重属性的概念。它并不是纯粹的经济行为,而是集合了公共康健、生态环境、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综合性行为,其内涵十分丰富。本研究系统探讨了我国消费者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的内涵维度及测量量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确认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包括生态安全伦理购买、营养健康伦理购买、认证标识伦理购买、社会责任伦理购买、自然渠道伦理购买5个维度共17项指标。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本研究得出受访消费者在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中各个维度的均值。其中,营养健康伦理购买维度得分排在首位,其次是生态安全伦理购买维度,再接下来是认证标识伦理购买维度和自然渠道伦理购买维度,得分最低的是社会责任伦理购买维度。研究内容三: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实证研究本研究根据规范的量表设计流程进行了问卷设计,根据科学的调查流程实施了问卷的发放和数据的收集整理,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确定了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提出的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模型进行了验证和假设检验。研究的结果显示: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受到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的作用。(1)直接效应: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受到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伦理行为控制、农产品伦理购买计划的正向直接作用。其中作用力最大的是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其次是伦理行为控制,再次是农产品伦理购买计划;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受到农产品伦理购买态度、伦理依从、面子意识、伦理行为控制的正向直接作用。其中,作用力最大是伦理依从、其次是面子意识,再次是农产品伦理购买态度,最后是伦理行为控制;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对农产品伦理购买计划产生正向直接作用。(2)中介效应:农产品伦理购买态度、伦理依从、面子意识、伦理行为控制通过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正向作用于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研究内容四: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行为”差距形成研究消费者声称会进行伦理购买,但并没有恰当地反映在销售中。本研究表明,农产品伦理购买“观念-行为”差距确实存在,鸿沟的形成同时受到内部因素(包括消费者自我效能和农产品伦理购买计划)和外部因素(包括购买行为可控性和伦理情境)的综合影响。研究的结果显示: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行为”差距的形成会受到三类效应的作用:(1)二因子因果中介效应: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和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会受到农产品伦理购买计划的中介。农产品伦理购买态度、伦理依从、面子意识、伦理行为控制通过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正向作用于农产品伦理购买计划继而正向作用于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2)调节效应:农产品伦理购买计划与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之间并非只是简单的相关关系,而是受到了伦理情境的调节。具体而言,在实体环境较好和伦理营销刺激较大的购买情境中,农产品伦理购买计划对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的影响要高于在实体环境较差和伦理营销刺激不佳的购买情境中的影响。(3)直接效应: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除了受到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的直接作用之外,还受到伦理行为控制的直接作用。基于主要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实践建议:(1)消费者需要建立伦理消费的价值观和态度;培养伦理消费的生活方式和购物模式;提升自身伦理购买能力。(2)企业需要提升伦理农产品感知价值,加大消费者伦理购买意图;合理制定伦理农产品价格并完善分销渠道,提升消费者感知行为控制;加大农产品伦理购买促销力度,提升伦理营销情境的作用;协助消费者完成农产品伦理购买计划;将成就与伦理消费联系起来。(3)政府需要加强宣传引导,构建伦理社会规范;加强伦理消费的教育与培训;完善信任机制,建立伦理认证;提供技术支持和给予政策倾斜。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对现有的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内涵维度和测量进行了新的发展和丰富。在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提炼出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分为5个维度,共17个测量题项。其中,认证标识伦理购买和自然渠道伦理购买是本研究提炼的两个新维度,这使得现有的研究更符合我国市场的特有属性和伦理消费的动态发展。(2)将消费者伦理理论与行为理论相结合,构建并实证研究了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模型,完整展现了消费者农产品伦理购买“态度-意图-行为”的全过程。在模型的8个变量中,农产品伦理购买态度、伦理行为控制、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4个变量是计划行为理论和Hunt-Vitell的伦理决策模型框架下的原始变量。伦理依从、面子意识是本研究依据中国特色对计划行为理论进行修正后的变量。农产品伦理购买计划、伦理情境是本研究引入的新解释变量。从模型分析的结果来看,计划行为理论和Hunt-Vitell的伦理决策模型在农产品伦理消费领域是适用的,依据中国文化特色对原有理论的修正是非常必要的,引入的新变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原有理论在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解释中的不足。(3)采用单一乘积指标方法,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模型中的调节效应进行检测。本研究的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均为潜变量,且调节变量为题项数量较多的连续性潜变量。相对于传统的SPSS分层回归分析,在应对复杂变量间关系模型时,采用单一乘积指标方法对于分析变量之间的交互效用更加有效。
李晓静[2](2021)在《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绿色生产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然而当前,绿色生产面临着产品“优质不优价”、消费者信任关系缺失、制度激励不足等现实困境,使得农户进行绿色生产的动力不足,也成为限制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物流体系的完善,农村电商变成了绿色消费的重要引擎,实现了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有效衔接,提升了绿色农产品的贸易效率。与此同时,来自消费端的绿色需求和农产品质量信息,通过数据共享机制,反馈到生产端,不仅为农户提供了新的盈利点,而且会推动农户生产方式的绿色变革。但就现实而言,农村电商依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电子商务渗透到农村地区仍需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且受电商意识不足、销售经验匮乏等因素的制约,农户参与电商难度较大,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能否通过农村电商传递给生产者,进而影响农户转变生产方式已成为学术界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何种因素影响了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参与电商是否会影响猕猴桃种植户的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是否会促进猕猴桃种植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进而推动其绿色生产转型?其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又是什么?此外,参与电商是否能进一步提升猕猴桃种植户的绿色生产绩效?上述问题的回答,对政府出台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相关政策,吸引猕猴桃种植户积极参与电商销售,促进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提高猕猴桃产品质量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农户行为、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农业技术采纳等理论为指导,基于陕西省、四川省1036户猕猴桃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对样本区域内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现状及绿色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BFG两步法、内生转换模型、中介效应模型、Tobit模型及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等多种数理模型和实证分析方法,考察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绿色生产转型、绿色生产绩效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驱动其实施绿色生产行为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样本区域中,参与电商的猕猴桃种植户有398户,未参与电商的猕猴桃种植户有638户。在参与电商的猕猴桃种植户中,有70户参与平台电商模式,有328户参与社交电商模式,在638个未参与电商的猕猴桃种植户中,有494户猕猴桃种植户希望能够通过参与电商渠道销售猕猴桃,可见猕猴桃种植户普遍参与电商销售的意愿较高,但实际参与电商销售行为的总体水平较低。不同猕猴桃种植户的绿色生产技术认知存在明显差异,且政府对推动种植户采纳不同绿色生产技术的支持力度也存在明显差异。此外,有机肥施用技术、套袋技术、无公害农药使用技术在猕猴桃种植户样本中均得到了较高程度的采纳,但物理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种植户采纳率较低。从参与电商决策、参与电商模式及参与电商程度三个维度挖掘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的内在动力。研究结果显示加入合作社、接受农技培训次数较多、家中有村干部、互联网获取信息频繁能够促进猕猴桃种植户参与平台电商模式;户主年龄越小、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家中劳动力人数越多、经营规模越小、种植专业化程度越高、人情往来支出较大、亲戚好友数量较多、对电商政策感知高、有网购经历、村庄有快递点能够促进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社交电商模式。(2)从绿色农产品价格感知、销量感知、消费者认可感知、政府支持感知、风险感知五个维度分析参与电商决策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与电商决策能够提升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且五个分维度均通过显着性检验;从参与电商模式来看,平台电商模式和社交电商模式均能促进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而分维度中部分变量不显着;在398户参与电商的猕猴桃种植户中,随着参与电商程度的加深,猕猴桃种植户对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有所提升,从分维度看,参与电商程度越高,猕猴桃种植户对销量、消费者认可、政府支持的信心均有所增强。(3)实证检验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发现,对猕猴桃种植户而言,绿色生产技术的重要性依次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套袋技术>无公害农药使用技术>有机肥施用技术。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有显着促进作用,参与电商的猕猴桃种植户倘若未参与电商,其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为62.07%;参与电商后,其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增加到65.99%,增长率为6.32%。不同参与电商模式的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有差异,采纳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交电商模式>平台电商模式>传统销售模式。参与电商程度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也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从机理分析看,参与电商通过经济激励、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产品标准化、消费者正向激励四条传导机制促进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另外,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信息资本等资源禀赋均在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中发挥重要作用。(4)根据猕猴桃种植户的生产指标特性,可以将猕猴桃种植户生产方式划分为绿色生产方式和传统生产方式两类,绿色生产方式的有机肥施用率、生物农药使用率、节水灌溉设备使用率、物理防治技术投入、包装物回收率均显着高于传统生产方式。就参与电商促进猕猴桃种植户转变生产方式而言,参与平台电商模式的转变概率大于参与社交电商模式的转变概率,且两者均大于参与传统销售模式的转变概率。参与电商程度对不同生产方式下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程度具有差异。(5)通过检验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绩效的影响发现,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效益和绿色生产效率均有显着提升作用。就绿色生产效益而言,在控制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异质性后,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家庭年收入、猕猴桃收入、家庭人均收入、每亩猕猴桃收入均有重要的提升作用,平台电商模式的收入效应大于社交电商模式的收入效应,且两者均大于传统销售模式的收入效应。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在参与电商与猕猴桃种植户收入之间发挥重要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介于9.62%~11.18%之间,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在参与电商与猕猴桃总收入之间的中介作用最大。就绿色生产效率而言,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效率普遍偏低,平均值仅为63.92%,参与电商会促进猕猴桃种植户的生产技术效率,且平台电商模式下猕猴桃种植户生产技术效率更高。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在参与电商与猕猴桃种植户生产技术效率之间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绿色生产转型;增强电商政策宣传,提高电商参与意识;适度引导电商参与,注重电商多元发展;优化平台监督机制,打通信息披露机制;完善绿色生产管理,优化产品交易环境;增强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市场竞争能力。
于冬菊[3](2020)在《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优惠政策的扶持、科技的进步以及市场的蓬勃发展为蔬菜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发展环境不断向好。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蔬菜产业,不仅符合国家“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推进、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倡导,并且能够使蔬菜产业的发展势头保持良好稳定的状态。2019年2月5日起施行、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涵盖了食品安全全链条、全过程监管,政府督促地方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长效机制,对食品安全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社会背景下,在当前资源与环境的冲突和矛盾愈发明显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实现蔬菜产业逐渐由“大”变“强”,并进一步由“强”变为“更强”的目标,成为当前蔬菜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供应链的相关研究聚焦工业和制造业领域,以生产、加工、运输等系列环节为主的蔬菜产品供应链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很多地区不仅存在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难保障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蔬菜产品供应链效率低下造成的压力,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蔬菜产业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蔬菜质量安全和供应链管理受到学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随着质量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深入研究,将供应链和质量管理相结合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发展前景良好。目前虽有相关探讨,但大多集中于蔬菜产品国际竞争力、出口能力以及蔬菜产品国际贸易等方面,对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研究甚少,如何保障我国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这一问题没有有效的解决。且目前业缺乏系统分析方法和理论体系和完整的蔬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因此,本文以寿光市蔬菜产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博弈论分析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融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生态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博弈论和质量安全可追溯理论的基础上,从供应链角度出发,建设“自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体系,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保证“体系健全、管理科学、风险可控、共赢共享、群众满意”的蔬菜产品质量,同时提高蔬菜产品供应链管理效率。依据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建设“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追溯,全面合作”的整体管理体系,并针对四个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操作性阐述。即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预警系统、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过程控制系统、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追溯系统和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合作系统。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生态理论、供应链理论、质量安全可追溯理论和博弈理论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的整体框架,并深刻剖析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以寿光市为例,通过对寿光市蔬菜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实地调研,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获得反映寿光市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情况的指标体系。(2)深入研究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首先,明确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基本组成、结构及工作流程。其次,确定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并设计出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再次,确定各风险预警指标的赋值方法,并结合预警模型计算总风险值。最后建立了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体系。(3)深入研究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过程。对蔬菜供应链全过程各环节进行分析,围绕蔬菜的生产、运输、销售三个环节设计三类调查问卷,并分别针对蔬菜生产商、蔬菜运输商、蔬菜销售商及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将蔬菜供应链中所有上下游经营者的诚信状况公开共享,消除蔬菜供应链各环节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4)根据追溯系统的发展现状、不足和需求,设计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完整的蔬菜供应链闭环,达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全面质量管理,责任明确,有效保证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5)运用博弈分析法探究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合作,了解蔬菜供应链的现状,利用价格杠杆的作用,从质量博弈的角度对蔬菜质量安全进行分析。在明确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主体基础上,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中的信号博弈模型,根据博弈模型得出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设计了“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综合模型,丰富了供应链、食品安全和质量安全领域的研究。目前关于蔬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出口能力以及蔬菜产品国际贸易等方面,对蔬菜产品供应链结构和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研究还存在较大探索空间。我国蔬菜产品供应链结构需要优化,然而针对该方面的研究较为零散,不系统不深入,缺少“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跨界融合。因此,本研究系统全面地探索了以寿光市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关键原因及影响机理,以蔬菜供应链为主体,进行了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针对目前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探索和优化,设计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综合模型,弥补了蔬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不足。(2)以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聚焦于单个企业如何整合各个部门的资源以提供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本研究拓展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范围并且引入了质量生态的视角。在供应链视角下,全面质量管理不再局限在一个企业中,而是贯穿蔬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本研究将PDCA循环的思想在供应链情境下发展为“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追溯、全面合作”的体系框架。(3)信号博弈模型和产品可追溯都强调信息的透明共享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即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但少有研究将博弈论中的信号博弈模型和产品的可追溯性进行整合研究。本研究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将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与信号博弈模型指导下的合作联盟打通。(4)从实用性角度出发,丰富了多部门集成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以往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多从供应链协调契约、信息不对称下的供应链管理、闭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中决策行为研究等角度进行研究,虽然开始关注多部门集成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但集成程度不够,本研究立足蔬菜行业,在更大的范围内研究供应链管理中运作管理、安全效率、合作等领域的集成优化问题并提出了系统整合的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预警系统、过程系统、追溯系统和合作博弈四个部分,对应的研究结论如下。(1)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预警系统是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构建了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首先,对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的重要性进行阐释,指出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的工作流程。其次,明确如何设计蔬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确定相应的原则并且进行设计。再次,对蔬菜供应链进行风险评估,对蔬菜供应链的风险预警指标进行赋值,结合本研究的模型进行计算,得出蔬菜产品供应链的总风险值。最后,使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管理得以形成,该体系将包括三种模式,即日常监测、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从而达到对蔬菜产品供应链的预警管理;(2)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过程应着眼于蔬菜的生产、运输、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立足于供应链条中每一个环节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从而确保消费者所购买到的蔬菜是安全可靠的;(3)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涉及不同的参与主体,主要参与主体包括了生产者、政府、第三方物流和终端市场等,供应链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得蔬菜质量安全的监管失灵。政府和市场都应该有所作为,如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提供蔬菜质量安全虚假信息的个人和企业,加强对蔬菜种植企业的引导和规范,从而提升蔬菜产品市场的信息透明度,进而为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政策保障;(4)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需要优化蔬菜供应链追溯流程,建立以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的追溯系统,实时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的协同,实现传统蔬菜供应链向有机低碳的新型蔬菜供应链模式转变。本研究立足于目前现实问题,将提高蔬菜产业发展的效率和保障蔬菜质量安全统筹纳入考虑之中,研究蔬菜产品供应链结构的优化和整合。这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提升蔬菜产品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效率,进一步优化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另一方面,为我国政府农业部门等相关决策机构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支持,以便其进行蔬菜产品政策的制定,并最终为蔬菜产业供应链管理在部分地区的引入提供实证支持。
王晴[4](2020)在《文登区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文登区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者持续增加,但当地有机农产品市场却一直不温不火。为了解当地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和购买意愿,以便改善市场情况,促进当地有机农业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通过在文登区大型商超、农贸市场以及生活小区等购买情境地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数据,得出研究结果。调查发现,78.3%的文登区消费者表示有意愿购买安全健康的有机农产品,这说明有机农产品拥有一定市场前景;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和关注程度处于较低水平,真正了解有机农产品特性及优势的购买者仅占12.83%,25.08%的消费者不信任有机农产品;研究表明消费者的认知程度、信任程度、产品价格、食品安全意识、购买便利性、产品外观、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文登区消费者有机农产品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性别、年龄、口感体验、商家可信度等因素对文登区消费者有机农产品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的影响不显着。结合文登区有机农产品行业发展与当地市场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政府积极作为,加大对有机农业的扶持和倾斜;企业严控质量,实施有效的定价策略;政企合作,加强有机农产品宣传力度,提升消费者的认知水平,扩大市场需求。
翟亚东[5](2020)在《方城县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绿色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我国高度重视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应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不断推进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近年来,我国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区域布局趋向合理。然而,我国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也仍然面临诸多难题:政策规划制定执行不到位,扶持资金不足,科技人才短缺等等。因此通过全面检视我国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其解决路径,无疑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调研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介绍了方城县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剖析了方城县在推进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据此提出了若干可行性对策与建议。河南省方城县是河南省省级绿色农业示范县,其绿色农业发展水平高,绿色农业生产技术较为成熟。方城县农林牧渔农业产业总量长期处于南阳市全市前列,该县致力于发展绿色农业,通过运用先进生产技术和培育优良品种,增加农业产量,提高农业总产值,全县在发展绿色农业过程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巩固绿色农业示范县的发展成果。但方城县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仍受到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发展过程面临诸多问题。故此,本文选取以河南省方城县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方城县农业局等相关数据,重点呈现了方城县绿色农业产业化实施的现状,并针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较为成熟的企业进行细致调研,在综合各类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方城县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主要包括政策执行不到位、企业融资困难等相关问题,并提出了要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多元投资体系等完善绿色农业产业化的若干可行性对策与建议。
于艳丽[6](2020)在《地理标志保护下茶农绿色生产行为及其收入效应研究 ——以茶农施药环节绿色生产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茶农的绿色生产行为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标的主要实现路径。绿色生产不仅可以保护环境,打造“绿水青山”,在“优质优价”市场体系完善的条件下,还可以有效提高绿色生产的茶叶价格,实现农户收入的“金山银山”。而且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是将农产品质量导向放在首位的时代,而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是缓解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恶化风险的关键途径之一,严格控制农户施药行为成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生态产品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经之路。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尤其是茶叶等经济作物尤为突出,农业部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对农药的消费量仍居世界首位,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是发达国家的一倍以上,农药利用率也远低于发达国家50%~65%的平均水平。如何有效推进农户施药减量化、确保在安全间隔期内采茶及采取物理防治措施,使绿色生产成为农户的自觉行动,实现政府以最低监管成本达到最优监管效果的目标,是理论界和政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地理标志保护区地方政府、社区等基层组织对小规模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监督管理更为规范,因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声誉主要来源于原产地,为了维护共有的品牌效应,农户必须要严格按照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规范进行生产,也为保证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要求和品牌价值,社区等基层组织必须更加重视对生产者生产行为的监督。因此,利用地理标志保护来提升茶农的绿色生产行为,在提升绿色生产行为的同时提高茶农的收入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基于地理标志保护视角,利用陕西、四川、浙江及安徽四个省份的818户农户数据、45份村级数据、8份茶叶产业管理部门数据、98个合作社数据及131份茶厂数据,考察了地理标志保护主体对茶农绿色生产行为影响的内在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并提出推动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及提升农户绿色生产收入效应的对策建议。由此,本文的重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空间集聚现象明显,对不同地区其绿色生产行为的集聚状况不同,陕西省农户的减量施药行为概率集聚比较明显,而安徽省和浙江省的农户在减量施药行为方面的集聚效应不明显;确保在安全间隔期采茶方面,安徽省与浙江省的集聚现状较为明显,而陕西省的茶农未能确保在安全间隔期采茶的行为集聚较多;安徽省农户采取物理防治措施的概率较多一点,而浙江省茶农未能采取物理防治措施的行为集聚最明显。(2)通过地理标志保护对农户绿色生产认知影响实证分析可知:在没有其他地理标志保护主体参与的情境下,政府保护力度有力地提升了茶农的绿色生产认知;当有社区保护加入时,政府保护力度无显着影响,而社区保护力度则会有力提升茶农的绿色生产认知;收购商保护力度对茶农绿色生产认知有负向显着影响。农户收入分化对茶农绿色生产认知有显着负向影响,而职业分化对茶农绿色生产认知有正向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具有兼业化的农户一般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因此兼业化对茶农绿色生产认知有正向影响,但因兼业带来的茶农绿色生产素养差异不大,因此影响不显着。(3)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对茶农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地理标志保护中的社区保护力度能显着促进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水平,社区保护力度对农户减少施药量、保证在安全间隔期内采茶均有显着正向影响;而合作社保护力度对农户物理防治措施的采纳有显着促进作用;绿色生产认知能显着影响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尤其是安全风险认知能显着促进农户减量施药行为、在安全间隔期内采茶及提高农户物理防治措施采纳率;而绿色生产标准认知对农户确保在安全间隔期采茶有显着抑制作用,但对减量施药行为有显着促进作用;绿色生产认知在政府保护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影响中有显着的中介效应。(4)地理标志保护对农户非绿色生产中的无知与无良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如下:有过量施药行为的茶农中,69%的茶农是一种无良行为,无知行为仅占31%,但未按安全间隔期采茶的茶农中,65%的茶农是一种无知行为,无良行为占35%;而且不同地区茶农非绿色生产中的无知与无良行为存在差异化的空间聚集现象;依据政府、社区及收购商保护力度对无知与无良行为的差异化影响程度,针对不同的无知与无良行为分布,在不同区域采取差异化的地理标志保护策略。(5)本文通过对茶农绿色生产的收入效应实证分析可得以下结论:茶叶种植户不同安全间隔期内采茶行为决策对茶叶收入产出效应影响显着,减量施药组的茶农茶叶收入水平低于未减量施药组的茶农收入水平,但确保在安全间隔期采茶或采取物理防治措施组的茶农茶叶收入水平均高于未能确保在安全间隔期采茶或未采取物理防治措施组的茶农茶叶收入水平。
黄琬迦[7](2020)在《基于钻石定位模型的SW公司生态农产品电商平台市场定位研究》文中指出农产品是居民生活中不可获取的部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速度在不断的提高、加速,更健康、更绿色、更营养的生态农产品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和选择,生态农产品的消费能力和发展空间潜力巨大,被市场看好。目前,传统的农产品销售途径,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高速、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在“互联网+”和市场需求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但是,多数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没有对电商平台或产品进行市场定位,不能准确把握市场,找准目标客户,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利益获取。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钻石定位理论模型中找位、选位、到位三步骤,对绵阳SW公司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市场定位研究分析,帮助公司生态农产品电商平台找准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明确发展方向,在生态农产品电商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分析确定SW公司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目标客户的主要特征为事业有成、收入较高的中青年家庭,追求高产品质量、高营养价值、高品质体验的群体。再结合营销组合要素,找出目标客户群体关注的利益、价值、属性特征,结合公司实际和市场环境,确定SW公司生态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利益定位点为“安全放心、快捷省心、服务舒心”,价值定位点为“为中国家庭提供高品质的食品服务”,属性定位点为“来自现代化生态农场,专业的售后服务团队”。通过定位可以判断SW公司生态农产品电商平台的主要定位点在产品要素的服务因素上。最后,结合营销组合要素,从产品要素、价格要素、渠道要素、沟通要素四个方面进行营销到位规划,让产品要素的服务因素这一定位点优于竞争对手,其他非定位点达到行业平均水平,为定位点做出贡献。
袁雪霈[8](2019)在《合作社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农业产业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粗放无序的增量生产模式也带来诸多问题。“毒韭菜”、“毒豇豆”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一方面使得国内农产品供销间的矛盾日趋激化,消费者对国内农产品和农业消费信心不足,导致国内农业经济下滑和农民增收困难;另一方面,质量安全问题业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抑制了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也破坏了国际形象。供给侧改革客观要求农业实现由增量到提质导向的转变,保障安全农产品生产;但纠正生产和流通中的信息不对称非一日之功,市场结构的不完善和政府管理中寻租的双失灵情况会加剧农产品质量安全困境。生鲜农产品质量控制是保障安全农产品供给的难点,苹果作为对我国经济发展、贸易增长、国际竞争力提升有重要意义的生鲜农产品,其质量安全理应受到重视,苹果种植户增收和苹果产业增效也急待解决。如何合理引入新型经济主体提升质量控制的效果,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合作社作为链接小农户和大市场的有效载体,在促进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中表现出优于企业和其他经营组织主体的优点,符合现阶段中国特殊国情。合作社自身的委托代理结构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质量安全委托代理问题使合作社处于多重委托代理结构中并承担多重委托代理身份。因此,合作社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有其必然性,即合作社有动力和动机控制管理农户安全生产行为;且其影响过程具有在特殊性。鉴于此,本文从委托代理关系入手,探讨合作社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机制。首先,在系统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基础上,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进行定义并构建合作社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理论框架。其次,以山东、陕西1001户苹果种植户调研数据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讨论苹果种植户的禀赋特征和安全生产行为现状;选取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指标并使用熵值法建立了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水平衡量的指标体系。再次,使用内生转换模型首先验证合作社对农户安全生产的正向影响。接着,按照合作社的特殊影响路径,以委托代理中参与约束、激励相容问题等的解决方式,分别讨论合作社服务功能、监管职能、治理结构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过程。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本文得出如下重要结论:(1)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指苹果种植户生产安全苹果的行为,即苹果种植户依据苹果生产规范,合理、适量、规范、安全施用农药、化肥,并采用相关技术例如套袋技术等保证苹果质量安全和苹果生产环境安全的行为。虽然目前种植户的安全生产认知和意愿虽已有较大提升,但安全生产的实际行为过程仍存在较多问题和困难。以熵值法计算的苹果种植户病虫害管理、肥水管理、套袋管理和土壤管理等方面的安全生产综合指标结果显示,样本种植户安全生产水平均值为0.601,范围为0.143-1.887;其中合作社社员种植户安全水平均值为0.623,非社员种植户均值为0.560。(2)种植户加入合作社的决策和种植户加入合作社的行为都对其安全生产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基于内生的处理效应显示现有社员农户退出合作社会导致其安全生产水平降低。除合作社因素外,种植户禀赋也是影响安全生产行为的关键;种植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种植特征都会对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产生影响。其中,年龄、土地流转、苹果劳动力兼业会负向影响农户安全生产水平;而风险态度、自身经历、社会网络、种植规模等会显着改善其安全生产行为。此外,政府对产业的引导也有助于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实施。(3)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的生产和社会性服务解决了其安全生产能力问题,有助于种植户实现收益最大化。合作社提供的众多服务中,产前物资供应、产中技术培训和指导、产后销售服务能够显着提升种植户的安全生产行为实施水平,但贯穿生产各环节的信息服务对种植户的安全生产行为无显着影响。合作社不同的服务组合对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不同,相对于单一服务而言,合作社提供的“产前+产中”和“产中+产后”服务以及更加全面的生产经营过程服务对种植户综合安全生产行为有非常明显的促进效果。(4)合作社的监管职能能对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产生有效激励。合作社田间档案管理、认证管理和品牌管理能抑制种植户逆向选择行为从而实现对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促进作用。合作社产前管理中的统一农资、规定农药化肥清单,产中管理中的生产检查和村民监督,产后产品管理如农产品检测等,通过减少道德风险概率均会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产生显着影响;产中管理中合作社检查和村民监督两种手段需要互相配合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溯源管理目前对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无显着影响。(5)合作社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带来的农户参与治理结构的异质性,是合作社对于农户的选择性激励,也导致不同农户获得的安全生产额外激励不同。合作社治理结构须转换为农户参与治理结构的程度才能真实反映“核心-普通”结构带来的激励差异。农户拥有股权、决策权,缴纳会费、享有合作社分红、补贴和安全生产行为的经济激励都利于种植户遵守安全生产行为。组织制度规范对重要角色或核心种植户和大规模种植户的安全生产行为影响更大,而权利实际拥有和经济激励对普通角色种植户和中小规模种植户的影响更加明显。
陈忠明[9](2019)在《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数量得到充分的保障,在满足数量需求后,农村居民对食物的质量需求逐渐增加。而当前农村食物市场安全问题严重,引起了农村居民的广泛关注,农村居民的食物安全消费意识不断增强,安全性已经成为农村居民食物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过程中的安全行为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果的安全性,因此,研究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重点是研究农村居民食物消费过程的安全行为。通过研究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认知现状、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选择、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传导路径,能够梳理出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特征和规律,找出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利于改进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中国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又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既有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又有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通过对这两种行为的研究,能够丰富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研究。论文首先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演进入手,总结出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演进的规律和特征,并对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认知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效用理论对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选择进行分析,阐述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和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产生的机理,并分析两种行为选择的食物品种的差异。再次,分析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消费的演变以及不同个体特征、不同家庭类型和不同地域类型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的变动趋势;从购前、购中和购后等几个阶段来分析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然后,基于前人的研究,并结合实地深度访谈,找出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解释模型;对相关变量进行界定并设计量表,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传导路径进行分析。最后,对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改进进行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演进来看,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安全性已经成为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一个主要特征。通过微观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居民对食物安全处于关注的状态,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居住地点、家庭婴幼儿情况和收入等因素影响了农村居民食物安全关注程度。农村居民对自身健康与食物安全认知情况会影响其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当农村居民对食物安全与自身健康认知充分时,就会积极主动地获取食物安全方面的信息;当农村居民对食物安全与自身健康的认知不足时,平时就不会太关注食物安全方面的信息。另外,农村居民对安全性食物和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认知存在不足。(2)农村食物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商品性食物市场不安全问题的出现,商品性食物市场不安全问题的出现一方面会增强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意识,另一方面也会促使农村居民出现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这样,农村居民就出现了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和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决策行为的选择需要考虑预期总效用最大化,总预期效用等于预期收益效用和预期安全效用的乘积。当预期收益效用和预期安全效用都高时,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总的预期效用才高;当预期收益效用和预期安全效用有一个较低时,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总的预期效用就会低;当预期收益效用和预期安全效用都处于中等时,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总的预期效用处于中等。在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决策时,个人风险偏好不同,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决策不同。风险规避型农村居民在购前、购中和购后行为均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风险中性的农村居民在购前、购中和购后行为表现的安全性一般,喜欢冒风险的农村居民在购前、购中和购后行为表现的安全性较弱。对于生产技术要求较高、生产周期较长、本地气候不适宜、耗费大量劳动等类型的食物需要靠市场予以满足,对于生产技术简单、周期较短、本地气候适宜和耗费劳动较少等类型的食物往往靠自给性生产予以满足。(3)当前农村居民对自给性食物的消费一共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种层次的需要,安全需求是现阶段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消费中表现最广泛、最迫切的需求。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均纯收入、家庭劳动力兼业程度、家庭婴幼儿情况、家庭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了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从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来看,主要受到城镇化进程的负向影响。进一步从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支出比重之间的相互影响来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未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会进一步下降,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会进一步提高,因而,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需要重点关注。(4)对于不同类型商品性食物,农村居民在决策过程中介入的程度不同,进而行为的安全性程度也不同,高介入购买决策、一般介入购买决策和低介入购买决策这三种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购买决策类型受到食物的价值、消费习惯和食用食物人群对家庭的重要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同一类的食物在不同情境,不同时间的购买决策类型又有所差异。在商品性食物购买前,农村居民意识到商品性食物存在安全问题后,会主动从家人、亲戚、朋友、邻居、媒体、政府、商业宣传等渠道搜集食物安全信息,也会通过个人过去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来获取食物安全消费信息,农村居民还通过比较辨别来获取食物安全信息。在商品性食物购买中,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主要体现在渠道的选择、品牌的关注和标识的关注等方面,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消费渠道的选择行为、品牌关注行为和标识关注行为主要受到商品性食物价值、消费习惯、生活方式的变化、临时情况、商家促销活动、商家导购宣传以及消费某一食物人群对家庭的重要程度的影响。农村居民对于价值较高、食用者对家庭较为重要的商品性食物的食用与保存能够按照食用说明及保存要求来做,对于价值较低的商品性食物食用与保存很少或者不能按照要求来做。在商品性食物购买后,农村居民如果发现有质量安全问题,不同情况采取的行为不同。对于一次购买数量较多并且单价低的食物来讲,由于数量较大,一般不会选择丢掉,而是要求赔偿或者换货。而对于单价低并且购买数量少的食物来讲,如果发现有质量问题,大部分农村居民选择丢掉,其次选择换货或者赔偿。对于价值较高的商品性食物来讲,购后发现质量问题,大部分会要求赔偿,有些会选择投诉,有些会要求换货。(5)通过文献综述法和深度访谈法确定了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解释模型和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解释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行为传导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态度、主观规范、习惯和知觉行为控制都显着影响了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意向。其中,主观规范的路径系数最大。行为意向、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习惯对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有显着的影响。知觉行为控制和习惯部分通过中介变量影响行为,部分直接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过去行为和知觉行为控制都显着影响了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意向。其中,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的标准化路径系数最大。行为意向、知觉行为控制和过去行为对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有显着的影响。知觉行为控制和过去行为部分通过中介变量影响行为,部分直接影响行为。(6)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是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的主要方面,而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是在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的一种被迫选择。因此,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改进的重点是对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改进。首先应该改进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认知,其次应该改进农村食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再次应该改进农村食物市场结构,最后应该改进农村食物市场公共服务。与己有的研究相比,本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新探索和尝试:第一,本文主要研究了农村居民食物消费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安全行为,给出了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概念,将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分为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和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分析了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形成机理,为学术界研究中国特色的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提供一个思路。第二,基于恰亚诺夫农民模型构建了农村居民家庭商品型农业生产—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模型和农村居民家庭获取收入型劳动投入—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模型,进一步丰富恰亚诺夫农民模型。将激励理论运用到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效用分析中,丰富和扩展了预期效用理论和风险偏好理论。第三,将习惯这一变量引入到计划行为理论中,增强了计划行为理论用于分析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解释能力,将过去行为这一变量引入到计划行为理论中,增强了计划行为理论用于分析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解释能力。分析了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与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传导路径,丰富了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理论。
李梦燃[10](2019)在《耕地多功能供需错位与协同机制的多尺度研究》文中认为耕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除了生产功能之外、还具有景观、文化及生态等功能。当前全球耕地退化和生态安全问题突出,面临的生态安全危机和农地资源保护形势非常严峻。耕地功能的实际供给持续下降,与公众逐步增强的功能需求存在错位,制约了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加强耕地多功能供需错位及协同机制研究。目前国内国际主要侧重于宏观尺度上统计分析耕地多功能供给或潜力研究,从宏观尺度或微观尺度上人类对耕地多功能需求的研究已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对耕地多功能供需错位及协同机制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本文在综述国际上耕地多功能分类文献的基础上,考虑研究区武汉城市圈的耕地环境及其现实背景,将耕地多功能分为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景观文化功能,从空间和主体两个角度,分析探讨研究区耕地多功能供需错位及协同机制。首先,构建耕地多功能供给和需求错位及协同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分别从武汉城市圈、市、县、乡镇等四个空间尺度测度识别耕地多功能供给与需求的空间错位,并选择一个典型区域-武汉市蔡甸区,利用468份问卷调查数据,从主体的认知、意愿与行为三个维度,进一步测度分析耕地多功能供给与需求的主体错位。最后,探讨耕地多功能供需错位空间协同的规划机制与主体协同机制。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宏观空间尺度的研究结果显示,(1)总体上研究区耕地生产功能供给小于需求,其供需错位存在尺度的差异。市级尺度,生产功能供需赤字区主要分布在武汉、鄂州等2个城市,其余7个城市为供需盈余;区县尺度,生产功能供需赤字区主要分布在武汉市主城区、东西湖区、黄石市辖区、汉南区等4个区县,浠水县、安陆市、麻城市等其余32个区县为供需盈余;乡镇尺度,生产功能供需赤字区主要分布洪山乡、江汉、花山镇、徐家棚街道、九峰街道、青山等21个乡镇,生产功能供需平衡区主要分布在蒲圻街道、园林街道、蔡甸街道、南湖街道、洪港镇5个乡镇,桃花冲林场、木梓乡、邹岗镇等其余440个乡镇为供需盈余区。(2)总体上研究区耕地生态功能供给大于需求,其供需错位存在尺度的差异。市级尺度,生态功能供需赤字区主要分布在仙桃市,生态功能供需平衡区主要分布在天门市、咸宁市、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生态功能供需盈余区主要分布在孝感市、潜江市;区县尺度,生态供需赤字区主要分布在武汉市主城区、东西湖区、鄂城区、汉南区等10个区县,生态供需平衡区主要分布在武穴市、浠水县、黄梅县、阳新县、黄石市辖区等10个区县,潜江市、汉川市、蕲春县等19个区县为供需盈余;乡镇尺度,生态功能供需赤字区主要分布在洪山乡、江汉、花山镇、徐家棚街道、九峰街道、青山、陆水湖街道、沌口街道等36个乡镇,生态功能供需平衡区主要分布在蔡店乡、桂花泉镇、多祥镇、九资河镇等53个乡镇,桃花冲林场、木梓乡、邹岗镇、桐湖农场、朱湖农场等其余337个乡镇为供需盈余区。(3)武汉城市圈耕地景观文化功能供需错位存在尺度上的差异。市级尺度,景观文化功能供需赤字区主要分布在武汉市,其余8个城市为供需盈余;区县尺度,景观文化功能供需赤字区主要分布在武汉市主城区,生态供需平衡区主要分布在东西湖区和蔡甸区,其余36个区县为供需盈余;乡镇尺度,景观文化功能供需赤字区主要分布在洪山乡、江汉、九峰街道、青山等7个乡镇,景观文化功能供需平衡区主要分布在沌口街道和东西湖街道,桃花冲林场、陶家河乡、高枧乡等其余457个乡镇为供需盈余。(2)微观主体尺度的研究结果显示,公众在认知、意愿、行为三个维度对耕地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景观文化功能的供给和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具体表现为:(1)公众对耕地多功能的认知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景观文化功能,其中市民作为耕地多功能的需求主体,其认知程度高于供给主体农民的认知程度;(2)农民既是供给主体也是需求主体,作为耕地多功能供需的同一主体,农民对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景观文化功能的需求意愿/行为大于供给意愿/行为;将农民和市民作为需求主体,农民作为供给主体时,不同主体对耕地三种功能的需求意愿/行为同样大于供给意愿/行为,但同一主体供需意愿/行为的差异小于不同主体。即,市民的需求意愿/行为显着大于农民的供给意愿/行为。(3)将市、县、乡镇三个空间尺度的耕地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景观文化功能供需错位图进行空间叠加,划分耕地的生产功能区、生态功能区和景观文化功能区;耕地生产功能区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以及周边低区平原区,包括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安陆市、孝感市;耕地生态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咸宁市、黄冈市;耕地景观文化功能区分布在武汉市和黄石市及其周边辐射城市近郊区的乡镇,提出差异化的空间协同机制。另外,论文提出,加强公众对耕地多功能的认知,尤其是农民对于耕地生态功能和景观文化功能的认知;加大技术支持、扩展和延伸耕地多功能产品服务网络,提高公众的供给/需求意愿转化为行为;创建生产者—消费者联合组织,激励发展新业态农业,促进耕地功能供需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有机、绿色、无公害三类农产品的概念区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机、绿色、无公害三类农产品的概念区别(论文提纲范文)
(1)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伦理消费主义的蓬勃发展 |
1.1.2 农产品消费观的转变 |
1.1.3 农产品伦理购买的“意图-行为”差距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 |
1.3.2 专家访谈 |
1.3.3 问卷调查 |
1.3.4 统计分析法 |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框架和内容安排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重要概念的界定 |
2.1.1 伦理 |
2.1.2 伦理购买行为 |
2.1.3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 |
2.1.4 伦理农产品 |
2.1.5 伦理消费者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伦理的两大基本理论 |
2.2.2 Hunt-Vitell的伦理决策理论 |
2.2.3 理性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3.1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构成维度与测量的相关研究 |
2.3.2 消费者伦理决策模型的相关研究 |
2.3.3 计划行为理论在伦理购买中应用的相关研究 |
2.3.4 消费者伦理购买“意图-行为”差距的相关研究 |
2.3.5 文献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模型构建研究 |
3.1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因素的提取 |
3.1.1 计划行为理论和伦理决策理论研究框架下的变量 |
3.1.2 中国文化背景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修正变量 |
3.1.3 引入可能的新解释变量 |
3.2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假设的提出 |
3.2.1 修正的计划行为理论下的假设路径 |
3.2.2 购买意图、购买计划、购买行为的假设路径 |
3.2.3 购买意图和购买计划的二因子因果中介效应假设路径 |
3.2.4 伦理情境的调节效应假设路径 |
3.3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研究模型 |
3.3.1 研究模型的架构 |
3.3.2 研究模型的描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构成维度及测量研究 |
4.1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的价值导向与核心价值原则 |
4.2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测量初始问卷的设计 |
4.2.1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量表初始测量题项的提出 |
4.2.2 小组讨论 |
4.2.3 专家访谈 |
4.2.4 小范围调查 |
4.2.5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初始测量问卷的确定 |
4.3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量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1 前测的数据收集 |
4.3.2 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测评方法和标准 |
4.3.3 项目分析的结果 |
4.3.4 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 |
4.3.5 信度分析的结果 |
4.4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构成维度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4.4.1 正式调查的数据收集 |
4.4.2 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测评方法与标准 |
4.4.3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量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4 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 |
4.4.5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的结果 |
4.4.6 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 |
4.5 结论与讨论 |
4.5.1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正式量表与题项的讨论 |
4.5.2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被删除题项的讨论 |
4.5.3 中国消费者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概况统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实证研究 |
5.1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实证研究设计 |
5.1.1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解释变量的测量 |
5.1.2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问卷的设计 |
5.1.3 小规模访谈 |
5.1.4 前测与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量表的调整 |
5.2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问卷的数据收集 |
5.2.1 正式问卷样本单位数的确定和发放 |
5.2.2 样本概况 |
5.3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模型分析与检验方法介绍 |
5.3.1 结构方程模型 |
5.3.2 AMOS分析工具 |
5.4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模型数据分析 |
5.4.1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量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4.3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5.4.4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5.5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模型拟合与假设检验 |
5.5.1 模型的初始拟合评价 |
5.5.2 模型拟合度修正与检验 |
5.5.3 潜变量的路径分析 |
5.5.4 直接效应的假设验证结果 |
5.5.5 直接效应的结果讨论与作用机制分析 |
5.6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模型的中介效应分析 |
5.6.1 中介效应的界定和分析方法 |
5.6.2 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的中介效应检验 |
5.6.3 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的中介效应假设验证结果 |
5.6.4 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的中介效应结果讨论与作用机制分析 |
5.7 人口统计因素的检验 |
5.7.1 性别对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影响的差异性检验 |
5.7.2 受教育程度对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影响的差异性检验 |
5.7.3 收入对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影响的差异性检验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行为”差距形成研究 |
6.1 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行为”差距形成因素模型 |
6.2 二因子中介效应:购买意图和购买计划对差距形成的作用 |
6.2.1 二因子因果中介效应的界定 |
6.2.2 购买意图和购买计划的二因子因果中介效应检验 |
6.2.3 二因子因果中介效应假设的验证结果及作用机制分析 |
6.3 调节效应:伦理情境对差距形成的作用 |
6.3.1 调节效应的界定和分析方法 |
6.3.2 伦理情境的调节效应检验 |
6.3.3 调节效应假设的验证结果及作用机制分析 |
6.4 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行为”差距形成研究结果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确认了我国农产品消费朝着伦理消费的方向发展 |
7.1.2 明确了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内涵及其度量 |
7.1.3 构建了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模型 |
7.1.4 剖释了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 |
7.1.5 剖析了农产品伦理购买“意图-行为”差距的形成 |
7.2 实践与管理应用 |
7.2.1 应用于消费者的策略建议 |
7.2.2 应用于企业的策略建议 |
7.2.3 应用于政府和相关组织的策略建议 |
7.3 研究局限和展望 |
7.3.1 研究的局限性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调查问卷 |
附录B 中介效应检定语法编写 |
附录C 调节效应检定中Ping (1995)计算公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2)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涉农电商的相关研究 |
1.3.2 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研究 |
1.3.3 农户绿色生产转型的研究 |
1.3.4 农户绿色生产绩效的研究 |
1.3.5 农村电商对农户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 |
1.3.6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影响机理分析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鲜农产品 |
2.1.2 猕猴桃种植户 |
2.1.3 涉农电商 |
2.1.4 农产品电商模式 |
2.1.5 绿色生产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4 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理论 |
2.3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 |
2.3.1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的影响分析 |
2.3.2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 |
2.3.3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分析 |
2.3.4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绩效的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样本区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现状分析 |
3.1.1 世界及中国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 |
3.1.2 中国电子商务和农村电商的发展历程分析 |
3.1.3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3.1.4 样本区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现状 |
3.1.5 参与电商与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行为的相关关系推断 |
3.2 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3.2.2 计量模型设定、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3.2.3 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决策的影响因素 |
3.2.4 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模式的影响因素 |
3.2.5 猕猴桃种植户参与电商程度的影响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的影响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4.2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4.2.1 计量模型设定 |
4.2.2 变量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
4.3 参与电商决策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的影响分析 |
4.4 参与电商模式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的差异分析 |
4.5 参与电商程度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的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5.2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5.2.1 计量模型设定 |
5.2.2 变量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
5.3 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的度量 |
5.4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分析 |
5.4.1 参与电商决策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 |
5.4.2 参与电商模式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 |
5.4.3 参与电商程度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 |
5.5 作用机制检验:中介效应分析 |
5.6 异质性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6.2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6.2.1 计量模型设定 |
6.2.2 变量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
6.3 猕猴桃种植户生产方式判定 |
6.3.1 猕猴桃种植户生产方式数目的确定 |
6.3.2 样本属于潜在类别的概率分析 |
6.3.3 两类猕猴桃种植户生产方式的特征分析 |
6.4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分析 |
6.4.1 参与电商决策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分析 |
6.4.2 参与电商模式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分析 |
6.4.3 参与电商程度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分析 |
6.5 内生性检验 |
6.5.1 参与电商决策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影响的内生性检验 |
6.5.2 参与电商模式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影响的内生性检验 |
6.5.3 参与电商程度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影响的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绩效的影响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7.1.1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效益的影响 |
7.1.2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
7.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7.2.1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7.2.2 模型设定 |
7.3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效益的影响 |
7.3.1 参与电商决策、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对收入的影响 |
7.3.2 参与电商模式、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对收入的影响 |
7.3.3 参与电商程度、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对收入的影响 |
7.3.4 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在参与电商影响收入中的中介作用 |
7.4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
7.4.1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计 |
7.4.2 参与电商决策对生产效率影响中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中介作用 |
7.4.3 参与电商模式对生产效率影响中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中介作用 |
7.4.4 参与电商程度对生产效率影响中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中介作用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猕猴桃种植户基本特征 |
8.1.2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农产品价值感知的影响 |
8.1.3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 |
8.1.4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 |
8.1.5 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绩效的影响 |
8.2 政策建议 |
8.2.1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绿色生产转型 |
8.2.2 加强电商政策宣传,提高电商参与意识 |
8.2.3 适度引导电商参与,注重电商多元发展 |
8.2.4 优化平台监督机制,打通信息披露机制 |
8.2.5 完善绿色生产监管,优化产品交易环境 |
8.2.6 增强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市场竞争能力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1.2 博弈理论 |
2.1.3 供应链管理理论 |
2.1.4 质量安全可追溯理论 |
2.1.5 质量生态理论 |
2.2 食品安全相关研究 |
2.2.1 食品安全的界定 |
2.2.2 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的关系 |
2.2.3 食品追溯系统 |
2.2.4 危害分析临界控制点(HACCP) |
2.3 关于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
2.3.1 供应链界定、特征与管理研究 |
2.3.2 食品安全供应链的研究 |
2.4 关于蔬菜质量安全与管理的研究 |
2.4.1 关于蔬菜质量安全的研究 |
2.4.2 关于蔬菜供应链的研究 |
2.5 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框架构建 |
3.1 理论框架 |
3.2 构建目标 |
3.3 构建思路 |
3.4 构建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影响因素 |
4.1 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
4.1.1 问卷设计方法 |
4.1.2 指标设计与开发 |
4.1.3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4.2 数据分析与讨论 |
4.2.1 数据分析方法 |
4.2.2 问卷信、效度检验 |
4.2.3 对比矩阵的构造和一致性检验 |
4.2.4 各因素层对目标层合成权重的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预警系统分析 |
5.1 预警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流程 |
5.1.1 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 |
5.1.2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工作流程 |
5.2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5.2.1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5.2.2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立 |
5.3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估 |
5.3.1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的赋值 |
5.3.2 综合评估蔬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 |
5.4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管理系统 |
5.4.1 日常监测系统 |
5.4.2 组织保障系统 |
5.4.3 制度保障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过程控制分析 |
6.1 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6.2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生产管理系统 |
6.2.1 农民专业合作社 |
6.2.2 投入品污染治理系统 |
6.2.3 技术研发与应用 |
6.2.4 产品认证与质量标准 |
6.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流通管理系统 |
6.3.1 运输与存储系统 |
6.3.2 分级质量检测系统 |
6.4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消费保护系统 |
6.4.1 终端消费市场中影响蔬菜质量安全的问题 |
6.4.2 消费者保护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追溯系统分析 |
7.1 追溯系统的结构 |
7.1.1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参与主体 |
7.1.2 蔬菜供应链追溯流程 |
7.2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功能设计 |
7.2.1 基于频射识别技术的信息采集 |
7.2.2 追溯链条信息处理结构 |
7.3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的构建 |
7.3.1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的总体框架 |
7.3.2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的开发和建设 |
7.3.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合作系统分析 |
8.1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合作主体 |
8.2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中合作各方的信息不对称 |
8.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中的信号博弈模型 |
8.3.1 信号博弈模型描述 |
8.3.2 蔬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信号博弈的完美贝叶斯均衡 |
8.3.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号博弈分析结论 |
8.4 蔬菜供应链合作联盟构建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文登区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基本概念 |
2.1.2 食品安全基本概念 |
2.1.3 有机认证与有机标签 |
2.2 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 |
2.2.1 有机农产品价格因素 |
2.2.2 有机农产品的消费者偏好理论 |
2.2.3 消费者个体及家庭因素 |
2.2.4 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 |
第三章 文登区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购买意愿统计分析 |
3.1 调查问卷设计 |
3.1.1 调查说明 |
3.1.2 问卷内容 |
3.2 文登区消费者有机农产品购买意愿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文登区消费者个体特征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3 文登区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及态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4 文登区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购买意愿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四章 文登区消费者有机农产品购买意愿的回归分析 |
4.1 回归模型假设 |
4.2 变量赋值 |
4.3 实证分析结果 |
4.4 购买意愿的回归模型检验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扶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与发展 |
5.2.2 严把有机农产品质量关 |
5.2.3 实施有效的有机农产品定价策略 |
5.2.4 拓展有机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
5.2.5 加强对有机农产品的宣传力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工作 |
(5)方城县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方城县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
3.1 绿色农业产业规模 |
3.2 主导产业及知名产品 |
3.3 区域分布 |
3.4 绿色农业经营类型 |
第4章 方城县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1 政策执行不到位,发展推动力不足 |
4.2 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渠道有限 |
4.3 产业发展不均衡,区域分布不合理 |
4.4 产业化实体运行不规范,联结机制不够完善 |
4.5 知名品牌少,龙头企业带动不足 |
第5章 推进方城县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5.1 发挥政府职能,规范绿色农业市场机制 |
5.2 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保证绿色农业资金需要 |
5.3 提高绿色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优化绿色农业产业结构 |
5.4 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市场功能 |
5.5 培育龙头企业,扩大产业规模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6)地理标志保护下茶农绿色生产行为及其收入效应研究 ——以茶农施药环节绿色生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1.3.1 地理标志保护研究 |
1.3.2 多主体协同治理研究 |
1.3.3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研究 |
1.3.4 绿色生产收入效应研究 |
1.3.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地理标志保护 |
2.1.2 茶农绿色生产认知 |
2.1.3 茶农绿色生产行为 |
2.1.4 绿色生产收入效应 |
2.1.5 无知与无良行为 |
2.2 理论分析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多主体协同治理理论 |
2.2.3 经济地理学理论 |
2.2.4 计划行为理论 |
2.3 理论框架构建 |
2.3.1 地理标志保护对农户绿色生产影响的理论分析 |
2.3.2 地理标志保护下茶农绿色生产行为及效应的作用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理标志保护区茶农绿色生产行为现状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3.2 茶农基本特征 |
3.3 样本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现状 |
3.3.1 样本农户绿色生产认知现状 |
3.3.2 样本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现状 |
3.3.3 不同地理标志品牌下样本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状况 |
3.3.4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空间分布状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理标志保护力度的测度及解析 |
4.1 地理标志保护指标体系建立 |
4.1.1 数据说明 |
4.1.2 各类指标设计原则 |
4.2 地理标志保护的测度过程 |
4.2.1 测度方法 |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3 因子分析结果 |
4.3 地理标志保护力度的特征分析 |
4.3.1 各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原始表征指标的分析 |
4.3.2 各地理标志保护力度的区域差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理标志保护对茶农绿色生产认知的影响分析 |
5.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5.2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1 数据来源 |
5.2.2 绿色防控认知测度 |
5.2.3 不同特征农户样本描述性统计 |
5.2.4 总体样本描述性统计 |
5.3 计量经济模型与实证分析结果 |
5.3.1 计量经济模型 |
5.3.2 实证分析结果 |
5.3.3 农户分化的调节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理标志保护对茶农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分析 |
6.1 理论基础及模型设立 |
6.1.1 理论基础 |
6.1.2 模型建立 |
6.2 数据来源、样本描述性统计 |
6.2.1 样本选择来源及数据来源 |
6.2.2 样本描述性统计 |
6.3 估计结果与分析 |
6.3.1 模型估计结果 |
6.3.2 中介效应检验 |
6.3.3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地理标志保护下茶农绿色生产行为收入效应分析 |
7.1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对茶叶收入效应影响机理分析 |
7.2 茶叶收入效应计量模型设定 |
7.2.1 计量模型设定 |
7.2.2 平均处理效应估计 |
7.3 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性统计 |
7.4 绿色生产行为效应估计结果 |
7.4.1 减量施药行为效应的估计结果分析 |
7.4.2 在安全间隔期采茶效应的估计结果分析 |
7.4.3 采用物理防治措施效应的估计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地理标志保护下茶农绿色生产完善路径分析 |
8.1 数据来源 |
8.2 农户无知与无良视角下的地理标志保护完善路径 |
8.2.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8.2.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8.2.3 “无知”与“无良”概率空间分布 |
8.2.4 “无知”与“无良”行为的实证分析 |
8.3 优质优价视角下的地理标志保护完善路径 |
8.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8.3.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8.3.3 实证分析结果 |
8.4 地理标志保护主体下绿色生产完善路径 |
8.4.1 理论机理 |
8.4.2 地理标志保护实现路径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完善现有制度环境,提高茶农绿色生产水平 |
9.2.2 多方主体普及茶叶绿色生产知识,提高茶农绿色生产认知 |
9.2.3 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力度,提升茶农绿色生产行为水平 |
9.2.4 制定因地制宜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有效规制非绿色生产行为 |
9.2.5 完善“优质优价”市场体制,提升茶农绿色生产的收入效应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地理标志保护下茶农绿色生产行为及其效应研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钻石定位模型的SW公司生态农产品电商平台市场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拟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农产品 |
2.1.2 电子商务 |
2.1.3 农产品电子商务 |
2.2 市场定位理论 |
2.2.1 定位理论的提出 |
2.2.2 定位理论的发展 |
2.3 文献综述 |
2.3.1 定位理论综述 |
2.3.2 钻石定位模型综述 |
2.3.3 生态农产品电商平台市场定位研究综述 |
3 我国生态农产品电商市场定位现状 |
3.1 我国生态农产品电商市场概述 |
3.2 我国生态农产品电商市场定位存在问题 |
3.3 我国生态农产品电商市场定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 SW公司生态农产品电商市场细分分析 |
4.1 SW公司基本概况 |
4.1.1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4.1.2 SW公司生态农产品电商市场定位的问题 |
4.2 SW公司生态农产品电商的找位 |
4.2.1 调查问卷设计 |
4.2.2 问卷数据分析 |
4.2.3 SW公司生态农产品电商的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 |
5 SW公司生态农产品电商的市场定位分析与定位实现 |
5.1 SW公司生态农产品电商的选位 |
5.1.1 利益定位 |
5.1.2 价值定位 |
5.1.3 属性定位 |
5.2 SW公司生态农产品电商的到位 |
5.2.1 产品规划 |
5.2.2 价格规划 |
5.2.3 渠道规划 |
5.2.4 沟通规划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合作社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1.5.1 数据来源 |
1.5.2 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产品质量安全 |
2.1.2 苹果种植户 |
2.1.3 农户安全生产行为 |
2.1.4 合作社 |
2.2 相关理论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理论 |
2.2.3 组织理论 |
2.3 合作社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影响的机理分析 |
2.3.1 合作社组织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必然性 |
2.3.2 合作社组织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特殊性 |
2.3.3 合作社组织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可能性 |
2.3.4 合作社组织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有效性 |
2.3.5 合作社组织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差异性 |
2.3.6 合作社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逻辑框架 |
第三章 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概况及其测度 |
3.1 样本苹果种植户基本情况 |
3.1.1 区域苹果种植户基本情况 |
3.1.2 社员与非社员苹果种植户基本情况比较 |
3.2 样本苹果种植户生产情况 |
3.2.1 种植户安全生产认知和意愿较强 |
3.2.2 种植户的实际安全生产行为仍有待加强 |
3.2.3 种植户安全生产面临的困难较多 |
3.3 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测度 |
3.3.1 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指标测度方法梳理 |
3.3.2 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测度指标和方法选取 |
3.3.3 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测度指标描述统计 |
3.3.4 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测度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苹果种植户加入合作社对其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 |
4.1 加入合作社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机理分析 |
4.2 实证模型设计: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 |
4.2.1 ESR模型在本文中的适用性以及模型建立 |
4.2.2 基于ESR的处理效应估计 |
4.3 变量选取与描述统计分析 |
4.3.1 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 |
4.3.2 变量选取 |
4.3.3 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
4.4 农户加入合作社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4.4.1 ESR模型结果分析 |
4.4.2 农户入社行为的决策方程 |
4.4.3 基于不同模型的农户加入合作社的处理效应比较和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作社服务功能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 |
5.1 合作社服务功能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机理分析 |
5.1.1 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内容和供求 |
5.1.2 合作社服务功能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类别 |
5.1.3 合作社服务功能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过程分析 |
5.2 合作社服务功能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选取与描述统计分析 |
5.2.3 实证结果分析 |
5.3 合作社不同服务功能组合对于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 |
5.3.1 合作社不同服务功能组合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影响的机理分析 |
5.3.2 合作社不同功能组合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影响的模型 |
5.3.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合作社监管职能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 |
6.1 合作社监管职能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机理分析 |
6.1.1 农户安全生产行为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
6.1.2 合作社抑制逆向选择的方式 |
6.1.3 合作社控制道德风险的途径 |
6.2 模型建立、变量选取和数据描述统计 |
6.2.1 合作社职能基于逆向选择管理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模型 |
6.2.2 合作社职能基于道德风险管理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模型 |
6.2.3 相关变量描述及统计分析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合作社管理职能基于逆向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 |
6.3.2 合作社管理职能基于道德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合作社治理结构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 |
7.1 合作社治理结构影响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机理分析 |
7.1.1 合作社治理结构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同质性影响 |
7.1.2 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深层差异来源 |
7.1.3 合作社治理结构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异质性影响 |
7.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描述统计 |
7.2.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7.2.2 变量描述统计 |
7.3 合作社治理结构对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7.3.1 全样本种植户结果分析 |
7.3.2 “核心-普通”社员种植户实证结果分类比较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扶持合作社新建并引导农户加入合作社 |
8.2.2 完善服务体系,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提高服务水平 |
8.2.3 明确监管地位,加大监管力度,强化监管职能 |
8.2.4 改善治理结构,规范合作社发展,实现相对“公平”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概念框架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演进分析 |
2.1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数量不足到基本充裕阶段(1978—1985 年) |
2.2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基本充裕到充裕阶段(1986—2000 年) |
2.3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充裕到多样化阶段(2001—2012 年) |
2.4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多样化到安全阶段(2013 年至今)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认知分析 |
3.1 农村市场食物安全现状分析 |
3.2 农村居民对食物安全的态度及其与自身健康的认知 |
3.3 农村居民安全性食物认知水平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选择分析 |
4.1 信息不对称下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选择 |
4.2 消费与生产双重身份的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决策分析 |
4.3 预期效用与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决策分析 |
4.4 农村居民自给性和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选择差异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分析 |
5.1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消费行为的演变分析 |
5.2 不同个体特征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差异分析 |
5.3 不同家庭类型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差异分析 |
5.4 不同地域类型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差异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影响因素及变动趋势分析 |
6.1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支出变化 |
6.2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4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变动趋势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分析 |
7.1 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决策过程:购前行为 |
7.2 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决策过程:购中行为 |
7.3 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决策过程:购后行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解释模型的构建 |
8.1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确定 |
8.2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解释模型的构建 |
8.3 变量的定义与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传导路径分析 |
9.1 样本特征分析 |
9.2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传导路径分析 |
9.3 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传导路径分析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改进 |
10.1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认知的改进 |
10.2 农村食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改进 |
10.3 农村食物市场结构的改进 |
10.4 农村食物市场公共服务的改进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
11.1 研究结论 |
11.2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11.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耕地多功能供需错位与协同机制的多尺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采用的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
2.1 耕地多功能内涵与分类研究 |
2.1.1 耕地多功能内涵 |
2.1.2 耕地多功能分类 |
2.2 耕地多功能供给和需求研究 |
2.2.1 耕地多功能供给研究 |
2.2.2 耕地多功能需求研究 |
2.2.3 耕地多功能供需匹配研究 |
2.3 耕地多功能的多尺度研究 |
2.4 研究文献述评 |
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3.1 概念界定 |
3.1.1 耕地多功能 |
3.1.2 耕地多功能供给 |
3.1.3 耕地多功能需求 |
3.2 理论基础 |
3.2.1 供给与需求理论 |
3.2.2 计划行为理论 |
3.2.3 协同理论 |
3.2.4 人地关系理论 |
3.2.5 可持续利用理论 |
3.3 耕地多功能分类 |
3.3.1 耕地生产功能 |
3.3.2 耕地生态功能 |
3.3.3 耕地景观文化功能 |
3.4 耕地多功能供需分析框架 |
4 武汉城市圈研究区概况 |
4.1 自然地理概况 |
4.2 社会经济概况 |
4.3 武汉城市圈耕地资源利用状况 |
5 耕地多功能供需空间错位识别 |
5.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 耕地生产功能供需空间错位识别 |
5.2.1 耕地生产功能供给的空间分布 |
5.2.2 耕地生产功能需求的空间分布 |
5.2.3 耕地生产功能供需空间错位识别 |
5.3 耕地生态功能供需空间错位识别 |
5.3.1 耕地生态功能供给空间分布 |
5.3.2 耕地生态功能需求空间分布 |
5.3.3 耕地生态功能供需空间错位识别 |
5.4 景观文化功能供需空间错位识别 |
5.4.1 耕地景观文化功能供给空间分布 |
5.4.2 耕地景观文化功能需求空间分布 |
5.4.3 耕地景观文化功能供需空间错位识别 |
5.5 耕地多功能供需空间错位识别 |
6 耕地多功能供需主体错位识别 |
6.1 问卷调查 |
6.1.1 研究区域的选择 |
6.1.2 问卷设计与数据调查 |
6.1.3 个体特征统计 |
6.2 耕地生产功能供需主体错位识别 |
6.2.1 耕地生产功能供需主体认知错位 |
6.2.2 耕地生产功能供需主体意愿、行为错位 |
6.3 耕地生态功能供需主体错位识别 |
6.3.1 耕地生态功能供需主体认知错位 |
6.3.2 耕地生态功能供需主体意愿、行为错位 |
6.4 耕地景观文化功能供需主体错位识别 |
6.4.1 耕地景观文化功能供需主体认知错位 |
6.4.2 耕地景观文化功能供需主体意愿、行为错位 |
7 耕地多功能供需协同机制研究 |
7.1 耕地多功能供需空间协同机制 |
7.1.1 耕地生产功能区供需空间协同 |
7.1.2 耕地生态功能区供需空间协同 |
7.1.3 耕地景观文功能区供需空间协同 |
7.2 耕地多功能供需主体协同机制 |
8 结论、讨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农民版本调查问卷和市民版本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成果及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四、有机、绿色、无公害三类农产品的概念区别(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产品伦理购买行为形成机制研究[D]. 易文燕.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2]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D]. 李晓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 于冬菊. 山东大学, 2020(09)
- [4]文登区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王晴.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5]方城县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D]. 翟亚东. 长江大学, 2020(02)
- [6]地理标志保护下茶农绿色生产行为及其收入效应研究 ——以茶农施药环节绿色生产为例[D]. 于艳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基于钻石定位模型的SW公司生态农产品电商平台市场定位研究[D]. 黄琬迦.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8]合作社对苹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D]. 袁雪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9]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研究[D]. 陈忠明.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10]耕地多功能供需错位与协同机制的多尺度研究[D]. 李梦燃.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