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和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赖玉璇[1](2019)在《基于纳米材料的肿瘤标志物检测信号增强电化学传感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通过生物大分子(抗原、抗体、酶、激素等)之间的特异性识别将目标分子与其反应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流、电位、阻抗、电容等),实现对生物大分子的定性或定量的检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成本低廉等特点,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的检测,而研究快速、灵敏、准确分析检测肿瘤标志物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临床癌症筛查,疾病诊断和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用夹心型双重电信号放大法和特异性识别的分子印迹法构建癌胚抗原和甲胎蛋白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夹心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壳聚糖/金纳米粒子(rGO/CS/AuNPs)作为感应平台和聚硫堇-金纳米颗粒(PTh-AuNPs)复合物作为信号标记,制备了夹心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癌胚抗原(CEA)的灵敏检测。依次在玻碳电极(GCE)上修饰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壳聚糖(CS)、金纳米颗粒(AuNPs)、一抗(Ab1)、牛血清白蛋白(BSA)、癌胚抗原(CEA)、二抗(Ab2)所得到的夹心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癌胚抗原。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癌胚抗原的浓度在0.3 ng/mL30 ng/mL范围内,DPV峰电流与癌胚抗原的浓度呈正相关,其线性方程为:Ip(μA)=0.4900 logC+11.09,线性相关系数R2=0.9972,检出限低至0.1471 pg/mL。将这种夹心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分析检测癌胚抗原,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夹心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Ab2-PTh-AuNPs/CEA/BSA/Ab1/AuNPs/CS/rGO/GCE具有高灵敏度、良好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选择性等优异性能,为早期癌症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平台。2、分子印迹聚合物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制备了两种新型分子印迹聚合物(MIP)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一种是癌胚抗原-MIP(CEA-MIP)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癌胚抗原的检测,一种是甲胎蛋白-MIP(AFP-MIP)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甲胎蛋白的检测。MIP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聚硫堇(PTh)和金纳米颗粒(AuNPs)作为电极改性的纳米材料,有效地增强检测电信号。以癌胚抗原(甲胎蛋白)为模板分子,多巴胺(DA)为功能单体,通过电聚合,得到“PDA-CEA”(“PDA-AFP”)复合物,洗脱液洗脱功能单体,所形成的特定的空腔可以吸附目标分子。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检测。对于CEA-MIP电化学生物传感器,DPV峰值电流随着癌胚抗原的浓度的增加而降低,MIP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001 ng/mL1000 ng/mL,其线性方程为:Ip(μA)=-0.9158 lgC-1.912,线性相关系数R2=0.9984,检出限低至0.2589 pg/mL。而对于AFP-MIP电化学生物传感器,DPV峰电流随着甲胎蛋白的浓度的增加而降低,AFP-MIP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响应范围为0.001 ng/mL800 ng/mL,其线性方程为:Ip(μA)=-2.4344 logC-9.3309,相关系数R2=0.9905,检出限为0.8138 pg/mL。这两种MIP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人血清样品中分析检测癌胚抗原和甲胎蛋白,所得的结果令人满意,为检测肿瘤标志物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
张从晓[2](2015)在《DNA生物传感器及其在微流控芯片实验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无论疾病的有效预防抑或治疗,都迫切需要便捷低廉、灵敏快速的人体医学检测手段;另一方面,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恐怖袭击等带来的问题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对环境污染物、食品添加剂、病毒细菌等目标的现场检测,也需要微型便携、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的检测分析设备。因此,便携便捷、低耗低廉、灵敏快速的生物学、化学检测分析手段是医学、环境、食品、反恐等多个社会领域的热点需求。生物传感器是以生物材料或其衍生物作为分子识别元件的分析器件,具有专一性强、灵敏度高、分析过程简便等优势;微流控芯片实验室是在数平方厘米的芯片上构建的具有混合、分离、反应、检测等实验室操作综合功能的一体化平台,具有微型化、集成化、自动化、试剂能源低耗化等优势。本文旨在通过DNA生物传感器的方式,利用纳米技术、核酸适配体技术,实现对病毒基因、细菌细胞的快速检测,通过“非标记检测”、“完整细胞检测”等理念的实现,简化检测过程,提高检测效率;进一步地,分别将纳米DNA生物传感器、核酸适配体DNA生物传感器与微流控芯片实验室技术相结合,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以期实现便携便捷、低耗低廉、灵敏快速的分析检测目标。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包括纳米DNA生物传感器与核酸适配体DNA生物传感器在内的两类DNA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结合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的应用。一方面,以基于碱基特异识别功能的DNA分子为分子识别元件,以纳米材料氧化石墨烯为换能元件,共同组成纳米生物传感器,实现对病毒基因的特异性检测;在此基础上,将纳米生物传感器作为检测模块,耦合到微流控芯片上,结合微流控芯片的进样、混合等模块,实现对病毒基因的低耗、快速检测。另一方面,以DNA分子空间立体识别功能为基础,建立Whole-cell SELEX的方法,筛选获得细菌细胞核酸适配体,实现对细菌完整细胞的高特异性、高亲和力识别;在此基础上,将核酸适配体固载到微流控芯片上,实现对细菌细胞的选择性捕获与检测。一、研究了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的纳米DNA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病毒基因的快速检测。以目标基因的互补DNA分子荧光探针作为分子识别元件,以纳米材料氧化石墨烯作为换能元件,共同组成纳米生物传感器。氧化石墨烯能够吸附单链分子荧光探针并发生FRET效应导致荧光猝灭,当目标基因存在时,与分子荧光探针发生特异的碱基配对,形成双链复合物并从氧化石墨烯表面脱落,从而使荧光恢复。整个过程无需对目标分子进行标记,实现Analyte Label-Free (ALF)检测模式。通过研究氧化石墨烯浓度对分子探针荧光猝灭的依赖关系,确定了纳米生物传感器构建过程中二者的最优组成为50μg/mL:20nM。纳米传感器构建完成后,分别对目标基因和具有错配碱基的对照基因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纳米传感器对目标基因的检测具有特异性;通过对梯度浓度目标基因的检测信号的研究,表明纳米传感器对目标基因的检测具有定量能力,并取得基因浓度与检测信号的定量数学公式。更进一步,利用多聚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优化提升了纳米生物传感器对基因分子的检测能力,检测限从62.35nM降低到1.56nM,降低近50倍。此外,还通过研究纳米生物传感器检测目标基因的反应动力学,推测了纳米生物传感器检测基因分子时可能存在的物理化学机制。二、将纳米生物传感器耦合到微流控芯片实验室,实现对病毒基因的快速检测。发挥纳米生物传感器对病毒基因的特异性、非标记的快速检测优势,作为分子识别检测模块耦合到微流控芯片上,结合微流控芯片的进样、混合等功能模块,实现对病毒基因的低耗、快速检测。建立了多层三维精细结构光胶芯片的制作工艺,研究了芯片制作过程中镀铬载体、接触式光刻、复印式曝光、压力紫外联合键合等多项关键技术,保证了多层三维精细结构的成功构建,并实现了芯片加工制作的高效性和高成品率。芯片构建了进样、混合、检测、出样等不同功能区,其中在混合区设计制作了被动式Zigzag与Chaotic耦合微混合器,实现微流控芯片样品试剂的自动混合。芯片面积微小,仅有5.40cm2,并设有多个平行单元,能够完成多组样品的同时检测。将样品与检测液同时加入到微流控芯片中,完成进样、混合、检测、出样等实验流程,实现对病毒基因的快速检测。研究了在微流控芯片实验室中氧化石墨烯浓度与分子探针荧光猝灭效率的相关性,确定了纳米生物传感器构建过程中氧化石墨烯与荧光分子探针的最优组成为300μg/mL:1μM。微流控芯片实现对目标基因、碱基错配基因、对照样品等的同时测定,结果表明基于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微流控芯片对目标基因检测具有特异性;通过对梯度浓度目标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基于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微流控芯片对目标基因检测具有一定的定量能力。三、通过建立Whole-cell SELEX方法,完成大肠杆菌活细胞核酸适配体的筛选与表征。Whole-cell SELEX方法直接以自然状态下的活细胞为目标,通过多轮进化式筛选,从寡核苷酸文库中筛选富集得到对细菌表面分子有高特异性及亲和力的核酸适配体。在Whole-cell SELEX核酸适配体筛选过程中,通过对竞争分子数量的调节,不断提高筛选进化的压力,使核酸适配体的特异性增强;同时在每一轮筛选完成后,对富集得到的核酸适配体文库进行质量监测和亲和力监测,保证SELEX的效果。Whole-cellSELEX筛选进行了八轮,对核酸适配体文库与大肠杆菌的亲和力监测显示,亲和力随筛选轮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到第六轮时到达峰值64.7%。将亲和力最高的第六轮筛选富集到的核酸适配体库进行克隆与测序,最终获得40条理想的核酸适配体序列。通过模拟的方法对核酸适配体的序列和高级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核酸适配体形成了茎环类及G-四链体的立体结构,推测核酸适配体可能通过茎环、G-四链体或复合结构与细菌细胞表面分子相互作用,发生特异性识别与结合。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了核酸适配体的亲和力与特异性,表明核酸适配体对目标细菌普遍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最高到达62.3%,而且相比于其他细菌,核酸适配体对目标细菌具有更强的亲和力,这表明了核酸适配体对目标细菌的识别结合具备相当的特异性。此外,通过测定梯度浓度的核酸适配体对目标细菌的亲和力,拟合计算出核酸适配体与大肠杆菌结合的解离常数为24.8±2.7nM,定量反映了核酸适配体对目标细菌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四、将核酸适配体耦合到微流控芯片实验室,实现对细菌细胞的选择性捕获与检测。发挥核酸适配体对细菌细胞特异性识别与结合的优势,作为细胞识别捕获元件固载到微流控芯片上,结合微流控芯片的优势,实现对细菌细胞的选择性捕获与检测。整个过程直接以自然状态下细菌的整细胞为检测目标,无需复杂的分离提纯过程,有助于检测过程的简化和效率的提高。建立了PDMS-Glass杂合微流控芯片的制作工艺,研究了芯片制作过程中等离子氧化处理的时间及高深宽比条件下微通道宽度对芯片键合的影响。研究了通过生物素-亲和素高亲和力固载核酸适配体的方法,考察了核酸适配体在微流控芯片上的固载效果,实验证实了核酸适配体固载数量与浓度的相关性。通过微流控芯片、进样装置、检测装置等的组装,完成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的构建。然后通过模式蛋白的检测,对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微流控芯片进行了性能测试,验证了装置的可行性。完成了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微流控芯片对细菌细胞的选择性捕获与检测,结果显示目标细菌细胞在微流控芯片上被捕获的数目比对照细胞高2个近数量级,表明固载有大肠杆菌核酸适配体的微流控芯片能够选择性地捕获大肠杆菌,实现对大肠杆菌的选择性捕获与检测;通过对梯度浓度的目标细菌检测的研究,表明微流控芯片对目标细菌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定量能力,并取得细菌与检测信号的定量数学公式。总之,基于FRET的纳米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大肠杆菌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将有助于从基因水平、细胞水平对目标物的快速、灵敏、特异检测;而纳米生物传感器、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结合微流控芯片实验室技术的研究,将助于实现便携便捷、低耗低廉、灵敏快速的分析检测手段,在医学诊断、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反恐检测等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
曹淑瑞[3](2013)在《纳米复合材料固载生物氧化酶构建高灵敏电流型酶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文中认为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将电化学分析方法与酶生物技术相结合的生物传感器,其既拥有酶的专一催化性,又具备生物传感器灵敏、快速、操作简便的优点,已在过氧化氢、尿酸、葡萄糖、胆固醇、有机磷等物质的检测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这些检测物质中,过氧化氢作为许多高选择性氧化酶的催化反应产物和食品、药物、环境分析中的重要成份,对其进行灵敏而精确的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等疾病,这主要是由于日常饮食中胆固醇摄入过多而引起的。因此,对食品和血液中的胆固醇进行测定,以指导人们合理搭配饮食,调节胆固醇平衡,保持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分别以过氧化氢和胆固醇为目标检测物构建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以期将它们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检测中。在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的制备过程中,能否有效的固定各种生物氧化酶,最大化的保持其生物活性和稳定性是制备的关键步骤,其将直接影响酶生物传感器的稳定性、灵敏度和选择性。因此,选择适宜的固载材料和固定方法就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从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的研制以及其用于酶蛋白的固定和固酶方法等方面开展了以下几点探索和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综述简要概述了生物传感器与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详细介绍了了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着重评述了酶传感界面的固定化技术以及多种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详细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第二章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固定于带正电的纳米金和L-半胱氨酸修饰的金电极表面,制得用于检测过氧化氢的无电子媒介体的电流型生物传感器。首先制得了不同粒径的带正电荷的纳米金,并通过透射电镜(TMF)和微量电泳技术对不同粒径正电荷纳米金的粒径和带电量进行了表征。方法的新颖性在于制得了不同粒径的带正电荷的纳米金并用其有效的吸附辣根过氧化物酶,从而构建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带正电荷的纳米金提供了吸附生物大分子适宜的微环境,降低了电子传递的阻抗,实现了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直接电化学行为。与带负电荷的纳米金相比,带正电荷的纳米金能固载更多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对过氧化氢的还原起到更好的催化作用。通过交流阻抗技术、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和计时电流法考察了电极表面的电化学特性,并对影响传感器性能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第三章构建了以氨基核壳型磁性纳米粒子为载体固定血红蛋白的核壳型磁性纳米粒子体系,并用来制备碳糊修饰电极(CPE)以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氨基核壳型磁性纳米粒子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血红蛋白固定材料。核壳型磁性纳米粒子体系是由血红蛋白和复合氨基核壳型磁性纳米粒子(NH2-SiO2-CoFe2O4)以纳米金(AuNPs)为桥梁构建。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考察了电极表面的电化学特性,并对影响传感器性能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第四章采用自组装法将胆固醇氧化酶固定在铂钯-壳聚糖-石墨烯(PtPd-CS-GS)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成一种新型的高灵敏的电化学传感器,实现了低电位下对胆固醇的检测。通过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方法对电沉积法形成的PtPd-CS-GS复合纳米材料进行微观结构分析和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PtPd-CS-GS复合纳米材料不仅能够促进电子在胆固醇氧化酶与电极表面之间的传递,还能提高胆固醇氧化酶的固载量。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胆固醇浓度在2.2×10-6-5.2×10-4mol·L-1范围内与其峰电流的增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75μmol·L-1(S/N=3)。响应时间低于7s,米氏常数为0.11mmol·L-1。此外,该传感器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性能稳定,且对胆固醇的选择性好,可以避免样品中抗坏血酸(AA)、尿酸(UA)和葡萄糖的干扰。第五章首先制备了二氧化钛-石墨烯-铂钯(TGPHs)复合纳米材料,并以其为集成传感平台制备胆固醇传感器。二氧化钛-石墨烯-铂钯复合纳米材料可以增大传感器的比表面积和加快电子传递。其次,纳米金(AuNPS)和胆固醇氧化酶(ChOx)被成功的自组装到二氧化钛-石墨烯-铂钯复合纳米材料表面,并很好的保持了其生物活性。基于二氧化钛-石墨烯-铂钯复合纳米材料和纳米金优良的催化性能,制得的胆固醇传感器对胆固醇的线性范围为5.0×10-8-5.9×10-4mol·L-1,检测限为0.017μmol·L-1(S/N=3),表观米氏常数为0.21mmol·L-1。制得的传感器可用于鸡蛋、肉、人造奶油和鱼油等食品样品的检测,为食品中胆固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史建国,李一苇,张先恩[4](2015)在《我国生物传感器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文中认为生物传感器是一个内容广泛、多学科介入和交叉的研究领域。本文以固定化酶传感器为重点,对我国生物传感器技术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在生物活性元件的种类、固定化策略和推广应用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影响我国生物传感器实用化进程的主要问题是传感器酶品种缺乏、稳定性差以及检测底物范围受限等。以此为基础,在酶分子元件、生物电子器件、传感器制造技术及市场开发等几个方面,对今后发展重点和方向进行了探讨,建议加强新型酶分子元件、生物电子器件的标准化和分析系统的集成技术研究。
张家一[5](2019)在《农业用水中汞离子检测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研究》文中指出二价的汞离子(Hg2+)是毒性较强的重金属离子,而且在自然环境中不会被微生物降解。水中的Hg2+会通过灌溉残留在土壤或农作物,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引起农作物枯萎甚至死亡,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减少和质量降低,造成农业经济的损失。因此,对农业用水中Hg2+的含量进行检测很有必要,它可以为水质量评估和后续处理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减少因为Hg2+所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对于Hg2+的分析,传统的检测方法具有仪器设备昂贵、操作技术严苛和预处理繁琐等局限性,因此,发展一种简便、灵敏、成本低的新型检测技术成为必然的趋势。本论文的工作主要研究简便、灵敏、成本低的电化学发光(ECL)生物传感器用于Hg2+的检测,为研究直接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便携式检测器件提供基础。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两部分:(1)首先利用固相反应法制备氮化碳量子点(g-C3N4 QDs),并通过酰胺反应,将氨基修饰的DNA1和DNA2分别与羧基化三联吡啶钌(Ru(dcbpy)32+)、g-C3N4 QDs结合。基于Ru(dcbpy)32+和g-C3N4 QDs复合材料构建了一种新型的ECL生物传感器。当加入Hg2+后,DNA1和DNA2通过T-Hg2+-T配对结合,使Ru(dcbpy)32+与g-C3N4 QDs距离变近,ECL信号增强。基于以上原理构建的ECL生物传感器实现了Hg2+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分析。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对Hg2+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00×10-14 mol·L-11.00×10-9mol·L-1,检测限为3.30×10-15 mol·L-1(S/N=3),并成功用于京杭大运河水中Hg2+检测,为ECL传感技术在农业用水中Hg2+检测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2)为了缩短发光体与共反应物电子传递的距离,减少反应能量损耗,提高发光效率,将发光体三联吡啶钌(Ru(bpy)32+)和共反应物g-C3N4 QDs通过静电吸附作用结合,利用反相微乳法将复合物包裹在二氧化硅(SiO2)纳米球中,制备自增强ECL探针(Ru-QDs@SiO2)。基于自增强ECL探针,引入富含T碱基的DNA作为识别元件,构建了一种简便、新型的自增强ECL生物传感器。单链DNA可以吸附在Ru-QDs@SiO2纳米球的表面,在发光材料和电极之间形成屏障。当目标物Hg2+存在时,单链DNA通过T-Hg2+-T配对结合形成刚性双链结构,不能吸附在纳米球表面,此时发光材料可以直接与电极接触,ECL信号增强。该ECL生物传感器对Hg2+的分析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较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在最优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对Hg2+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00×10-10 mol·L-11.00×10-5 mol·L-1,检测限是3.30×10-11 mol·L-1(S/N=3)。利用构建的ECL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京杭大运河水中Hg2+含量的检测,回收率在97%106.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84%5.4%之间。
陈章[6](2012)在《新型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环境和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生物传感器是一种由生物感应元件和信号处理元件组成,用于对各种生物、化学物质进行检测的分析系统,其基本原理是生物感应元件与检测目标物相互作用后产生响应信号,信号处理元件对响应信号进行接收、加工、转换、输出,以此实现对目标物的定性、定量检测。鉴于生物传感器具有传统分析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生物传感器已成为分析检测领域的重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检测、生物医学研究、食品检测、发酵工业生产等众多领域。近年来,对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成为环境评估、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对生物分子的检测成为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环境污染物和生物分子进行快速、灵敏检测的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成功构建了5种新颖的生物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环境污染物重金属二价铅离子、三硝基甲苯、苯并(а)芘及生物小分子含巯基氨基酸。1、基于谷胱甘肽能够保护银纳米颗粒抵抗盐诱导的聚集原理构建了检测重金属Pb(Ⅱ)离子的生物传感器。谷胱甘肽通过Ag-S键结合到银纳米颗粒表面能够增强银纳米颗粒稳定性,协助银纳米颗粒抵抗盐诱导的聚集;重金属Pb(Ⅱ)离子可竞争性与谷胱甘肽结合,以此削弱谷胱甘肽对银纳米颗粒的保护作用从而导致银纳米颗粒在盐诱导下发生聚集。银纳米颗粒分散、聚集的不同状态导致其紫外可见吸收值的不同即可定性、定量反映不同浓度的Pb(Ⅱ)离子。该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Pb(Ⅱ)离子的特异性检测,检测线性范围在0.5-4μM,检测下限为0.5μM。同时该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实际水样中Pb(Ⅱ)离子的检测,说明该生物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本论文首次发现谷胱甘肽能够保护银纳米颗粒抵抗盐诱导的聚集,增强银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并将这一原理应用于构建可视化、定量检测Pb(Ⅱ)离子的生物传感器。该生物传感器利用盐溶液放大检测信号,可以实现高灵敏度、特异性检测Pb(Ⅱ)离子。该研究方法为检测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提供了一条可能的思路:通过寻找与不同重金属特异性结合的配体,结合银纳米等纳米材料在分散、聚集条件下呈现不同颜色所带来的紫外可见吸收值的变化,实现对环境中重金属的特异性检测。2、利用TNT能够淬灭银纳米簇荧光的原理构建了检测TNT的生物传感器。银离子与单链DNA中胞嘧啶结合后,在硼氢化钠还原作用下生成高质量、稳定的荧光银纳米簇。三硝基甲苯(TNT)是一种较强电子受体,可以有效淬灭银纳米簇的荧光。TNT通过疏水作用结合到银纳米簇表面,淬灭其荧光,随着TNT浓度的增加,TNT荧光淬灭效率增加,银纳米簇荧光强度减小,以此可以实现TNT检测。该生物传感器检测TNT线性范围在0.5-6μg/mL,检测限为0.5μg/mL。通过对土壤和河水添加样中TNT的检测,证明该生物传感器能够实现对环境实际样品中TNT的检测。本论文首次发现三硝基甲苯可以淬灭ssDNA保护的银纳米簇荧光效应,并将其应用于构建检测TNT的生物传感器,为将荧光纳米材料应用于TNT检测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3、基于斑点杂交原理构建了可视化、半定量检测多环芳烃代表物苯并(а)芘的生物传感器。该生物传感器利用苯并(а)芘与苯并(а)芘抗体、吸附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的苯并(а)芘抗原之间发生竞争性免疫反应特性,使用感光胶片对检测信号进行收集。通过对感光胶片的曝光、显影,该生物传感器可以对浓度低至5ng/mL的苯并(а)芘进行可视化检测。使用专业分析软件对检测信号强度进行分析,该生物传感器可以实现半定量检测苯并(а)芘。使用该生物传感器对固相萃取法富集的河水样品中的苯并(а)芘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说明该生物传感器能够应用于实际检测。本论文通过将斑点杂交原理应用于构建检测苯并(а)芘的生物传感器,在不使用任何检测仪器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对环境样品中苯并(а)芘的定性、半定量检测。该生物传感器操作简单、检测特异性强,为环境有毒污染物检测方法的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思路。4、应用单链DNA能够通过碱基与银纳米颗粒之间形成的范德华力吸附到银纳米颗粒表面帮助银纳米颗粒抵抗盐诱导的聚集原理构建了检测含巯基氨基酸的生物传感器。含巯基氨基酸通过巯基结合到银纳米颗粒表面,阻碍了单链DNA的吸附,失去单链DNA保护的银纳米颗粒在盐的诱导下发生聚集,纳米颗粒的紫外可见吸收值发生改变,以此可以实现检测含巯基氨基酸。该生物传感器对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谷胱甘肽的检测线性范围分别在在10-500nM、50-500nM、100-500nM,检测限分别为10nM、50nM、100nM。对模拟血清和尿液样品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成功检测证明该生物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本论文基于单链DNA保护银纳米颗粒抵抗盐诱导的聚集原理,根据含巯基氨基酸通过Ag-S键结合到银纳米颗粒表面替代单链DNA的实验现象,创新性的将两者有机结合构建了特异性检测含巯基氨基酸的生物传感器。通过盐溶液放大信号作用,该生物传感器能够实现高灵敏度检测含巯基氨基酸。通过分析银纳米颗粒分散、聚集状态下不同紫外可见吸收值,该生物传感器可以实现可视化、定量检测含巯基氨基酸。该生物传感器设计简单、新颖,检测快速、高效,为生物小分子物质检测提供了新颖的研究思路。5、基于单链DNA保护的金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增强并能够有效抵抗盐诱导的聚集原理构建了检测半胱氨酸的生物传感器。单链DNA通过碱基与金纳米颗粒之间形成的范德华力吸附到金纳米颗粒表面,增强金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半胱氨酸通过巯基以Au-S键结合到金纳米颗粒表面将单链DNA从金纳米颗粒表面排开,失去单链DNA保护的金纳米颗粒在盐诱导条件下发生聚集,导致纳米颗粒的紫外可见吸收值发生改变,以此实现检测半胱氨酸。该生物传感器检测半胱氨酸线性范围在0.1-5μM,检测限为0.1μM。通过对模拟血清样品中半胱氨酸的检测,证明该生物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该生物传感器简单、高效,检测灵敏度高,为将纳米材料用于构建检测生物小分子物质的生物传感器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朱赫,纪明山[7](2014)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酶抑制法、免疫分析法和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本研究详细介绍了酶抑制法、免疫分析法和生物传感器这3种方法的检测原理、研究现状及实际应用情况,并对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韩雪清,杨泽晓,林祥梅[8](2008)在《极具应用前景的生物学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文中认为生物传感器是近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新生物学分析检测技术,它将生物学或仿生学信号感应部件紧密连接或整合到传感系统内,具有特异、敏感、快速、便携以及操作简便等优点,发展非常迅速,并且被应用到医疗保健、食品工业、畜牧兽医等多个领域,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概述了生物传感器的概念与工作原理、分类、与主要领域的研究应用,分析了生物传感器的产业现状,优点与现存问题,并对其应用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宋晓蕾[9](2019)在《基于DNA等温信号扩增检测水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生物传感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农业和生活等人为性质的活动增加,重金属在水环境中富集情况逐渐加剧,人们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为了有效控制重金属离子污染的危害,一系列较为传统的重金属离子分析技术,如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等,在水体检测中展开了大规模应用。然而,这些方法所需仪器较为精密,操作过程比较繁琐,需要专业科研人员操作,无法进行实际现场检测,急需一种快速、高特异、低检测限、低成本的分析技术来弥补这一不足。在此背景下,具有便捷、高效、低耗费等优良性能的生物传感器获得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因此,本课题利用汞离子(Hg2+)特异性的T-Hg2+-T结构以及铅离子(Pb2+)对应的“8-17”DNAzyme,结合DNA等温信号扩增技术,构建了三种高灵敏和高识别效率的生物传感器,并成功应用于自然水体痕量重金属离子的检测中。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内容一:以T-Hg2+-T所特异的错配结构作为目标物汞离子的识别探针,在纯均相的环境中,构建了基于链置换反应以及核酸外切酶Ⅲ的汞离子比色生物传感器。本工作体系中,预先进行稳定杂交的双链由一条富含T碱基的单链和一条可与纳米金表面DNA短链结合的单链组成。汞离子存在时,另一条富含T碱基的单链通过错配的T-Hg2+-T结构与双链发生链置换反应,诱导核酸外切酶Ⅲ所辅助的双重信号扩增过程。随着汞离子浓度增高,纳米金表面DNA短链大量减少,颗粒之间距离得到拉近。由于纳米金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此时的样品溶液颜色逐渐地由酒红色变为蓝色。测得的吸收光谱中,吸收波长发生红移,吸光度逐渐降低。通过与已报道的汞离子分析方法比较,设计的比色生物传感器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1 nM到10μM)、较低的检测限(0.90 nM)、较快的检测时间(30分钟)和较为简便的操作步骤(一步反应过程),可用于实际水体痕量汞离子的检测分析中。内容二:反应的界面由纯均相转移到了电极表面,并继续利用核酸外切酶Ⅲ良好的酶切活性,构建了标记型的汞离子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形成T-Hg2+-T特异识别结构的其中一条DNA链被巧妙地设计为发夹构型(尾端含有大量T碱基)。汞离子加入后,发夹链的尾端通过T-Hg2+-T结构与单链杂交,诱导核酸外切酶Ⅲ催化的双重信号扩增过程。最终,大量亚甲基蓝远离电极表面,电化学信号大幅度降低。通过优化实验参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目标物汞离子的检测限低至0.227 nM(检测范围为500 pM到5μM),重现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在实际水样中的检测精度也与原子荧光光谱法有着较好的一致性。因此,基于目标物诱导以及酶辅助的标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平台具有用于实际水样检测分析的潜力。内容三:沿用了第二项工作的电化学生物传感检测技术,基于催化发夹组装和纳米金架桥功能,构建了无核酸酶辅助和非标记型的铅离子电化学生物传感器。“8-17”DNAzyme的底物链被设计为稳定的发夹构型(切割位点位于发夹的环部),尾端通过10个腺嘌呤(A)在纳米金颗粒表面进行共轭连接。铅离子将底物链切割为两条DNA单链(一条单链游离,另一条单链继续连接在纳米金表面)。游离链与体系中的三个处于亚稳定状态的发夹探针交替杂交完成催化发夹组装过程,形成的分支的DNA聚合体与纳米金表面的DNA单链结合生成三维的DNA/纳米金网络体系并固定在电极上。电极表面的这些带有负电的DNA链能够依靠静电作用吸附带正电的三氯六氨合钌,带来强烈的电化学信号。与其他已经报道的检测铅离子的分析手段相比,以“8-17”DNAzyme特异识别诱导的三重信号扩增策略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目标物铅离子在100 pM到5μM的浓度范围内的检测限可达到0.095 nM。因此,在没有任何核酸酶参与的条件下,设计的铅离子特异的非标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为实际水样中痕量铅离子的分析检测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力的新平台。
陈平[10](2013)在《基于丝网印刷技术的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摘要:在生物医学检测、临床诊断以及环境分析等领域一直寻求一种快速、准确、廉价及简便的分析方法,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以及能用于实时检测等特点,尤其是基于丝网印刷技术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能实现大批量工业生产、制作简单、测量快速准确,适合医学床旁检测(POCT)。因此,本论文基于丝网印刷技术,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探讨了丝网印刷工艺中网版的制备、碳浆印刷等工艺过程对丝网印刷电极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通过测定不同批次电极的电阻对电极进行表征,确定丝网印刷电极的质控方法,并利用循环伏安技术(CV)对电极进行电化学测试。发现铁氰化钾(K3[Fe(CN)6])在丝网印刷电极表面能进行较好的氧化还原反应,电极具有较好的电子传递性能。(2)构建了双工作丝网印刷电极,利用含有葡萄糖氧化酶的酶浆印制的酶工作电极检测催化葡萄糖氧化的电流和干扰电流,利用非酶工作电极来测定氧化还原物质干扰电流,而该双工作电极的电流差值即为葡萄糖的氧化电流,该电极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当葡萄糖浓度在0.5-50mmol·L-1时,其浓度(C)与双工作电极的电流差值(△i)成正比,其线性方程为△i(μA)=0.69C(mmol·L-1)+0.24(R=0.9986),检测限为0.05mmol.L-1(S/N=3)。已成功应用于血糖实际样品的检测,与市售生化仪结果一致。该传感器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在3个月后酶的活性保持原来的98%。同时,还可应用于尿酸的检测,发现当尿酸氧化酶修饰电极后,酶电极的响应电流与尿酸浓度(5μmol·L-1-10mmol·L-1)成正比,检出限是1μmol·L-1,且在实际样本的测试时具有较好的回收率。该方法制备的传感器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为丝网印刷电极生物传感器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3)制备了掺杂二茂铁甲醇(Fc-OH)的丝网印刷电极,以Fc-OH作为氧化剂,研究了尿酸(UA)在丝网印刷电极的电化学氧化行为,建立了一种新的用于检测UA的方法。该方法无需使用尿酸氧化酶,且能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并且利用抗坏血酸氧化酶催化抗坏血酸(AA)的氧化来排除血液中AA的影响。利用计时电流法(I-t)测试0.3V处的氧化峰电流与UA浓度在10μmol·L-1-1.5mmol·L-1的范围内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μmol·L-1。该电极制作简单,重现性好,能有效的排除AA、对乙酰氨基酚(ACP)等的干扰,并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中UA的检测。(4)制备了一种肌酐水解酶,肌酸氧化酶,肌氨酸氧化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修饰的掺杂二茂铁甲醇(Fc-OH)肌酐丝网印刷电极生物传感器。以Fc-OH作为催化剂,研究了肌酐在丝网印刷电极的电化学氧化行为,建立了一种新的用于检测肌酐的电化学方法,探索了样本加载后静置不同时间对测试结果的影响,通过计时电流法(I-t)测试肌酐浓度在5μmol·L-1-1mmol·L-1的范围内,肌酐传感器还原电流与肌酐浓度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4μmol·L-1,并研究了传感器对肌酐响应的选择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并应用于实际全血样本的测试,其检测结果与自动生化分析仪所得的数据高度一致。(5)制备了掺杂亚铁氰化钾(K4[Fe(CN)6])的尿素氮传感器,以K4[Fe(CN)6]作为电子传递剂,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脲酶和谷氨酸脱氢酶与尿素氮(UN)反应,研究了UN在丝网印刷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一种检测UN新的方法。研究了尿素氮传感器反应的机理,讨论了pH、温度、电位、反应静置时间、NADH和金属离子对尿素氮传感器的影响,采用计时电流法(I-t)测试0.2V处的氧化电流,发现:UN浓度在50μmol·L-1-40mmol·L-1的范围内,与电流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2μmol·L-1。且该传感器能有效的排除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A)、尿酸(UA)和对乙酰氨基酚(ACP)的干扰,具有稳定性和重现性好等优点,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血尿素氮(BUN)的检测。
二、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和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纳米材料的肿瘤标志物检测信号增强电化学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肿瘤标志物 |
1.1.1 癌胚抗原 |
1.1.2 甲胎蛋白 |
1.2 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 |
1.2.1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
1.2.2 放射免疫测定法 |
1.2.3 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测定法 |
1.2.4 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测定法 |
1.2.5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测定法 |
1.3 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进展 |
1.3.1 碳纳米材料 |
1.3.2 贵金属纳米材料 |
1.3.3 聚合物纳米材料 |
1.4 本课题的创新点、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本课题的创新点 |
1.4.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PTh/AuNPs纳米复合材料夹心型电化学免疫生物传感器检测癌胚抗原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纳米金的制备 |
2.2.3 AuNPs/CS/rGO修饰GCE的制备 |
2.2.4 聚硫堇-AuNPs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5 免疫探针的制备 |
2.2.6 夹心型电化学免疫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
2.3 结果讨论 |
2.3.1 修饰电极的表征 |
2.3.2 免疫探针的表征 |
2.3.3 优化夹心型免疫生物传感器反应条件 |
2.3.4 夹心型免疫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 |
2.3.5 分析实际样本 |
2.4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AuNPs/PTh修饰GCE的MIPs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癌胚抗原和甲胎蛋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纳米金的制备 |
3.2.3 AuNPs/PTh修饰GCE的制备 |
3.3 CEA-MIP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 |
3.3.1 CEA-MIP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
3.3.2 CEA的检测 |
3.3.3 结果讨论 |
3.3.4 CEA-MIP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3.3.5 分析实际样品 |
3.4 AFP-MIP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 |
3.4.1 AFP-MIP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
3.4.2 AFP的检测 |
3.4.3 结果讨论 |
3.4.4 AFP-MIP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3.4.5 分析实际样品 |
3.5 CEA-MIP生物传感器与AFP-MIP生物传感器对比分析 |
3.6 结论 |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
4.1 本论文的工作总结 |
4.2 本论文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DNA生物传感器及其在微流控芯片实验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微流控芯片实验室及其发展历程 |
1.2.2 微流控芯片加工材料与制作工艺 |
1.2.3 DNA 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发展 |
1.2.4 FRET 技术的研究发展 |
1.2.5 纳米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发展 |
1.2.6 核酸适配体发展历程及 SELEX 筛选方法 |
1.2.7 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的研究发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 FRET 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对基因快速检测的研究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1.3 溶液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氧化石墨烯猝灭单链 DNA 荧光的浓度优化 |
2.2.2 纳米生物传感器基于 FRET 原理实现目标基因的检测 |
2.2.3 纳米生物传感器检测目标基因过程的反应动力学 |
2.2.4 纳米生物传感器对基因检测的特异性 |
2.2.5 纳米生物传感器对基因检测的定量分析 |
2.2.6 利用 PVP 提高纳米生物传感器的检测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传感器设计思路 |
2.3.2 氧化石墨烯猝灭单链 DNA 荧光的浓度优化 |
2.3.3 纳米生物传感器基于 FRET 原理对目标基因的检测 |
2.3.4 纳米生物传感器检测目标基因过程的反应动力学 |
2.3.5 纳米生物传感器对基因检测的特异性 |
2.3.6 纳米生物传感器对基因检测的定量分析 |
2.3.7 利用 PVP 提高检测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微流控芯片对基因的快速检测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仪器设备 |
3.1.3 溶液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多层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
3.2.2 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
3.2.3 微流控芯片实验室氧化石墨烯猝灭荧光的优化 |
3.2.4 基于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微流控芯片实验室对基因的检测 |
3.2.5 基于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微流控芯片实验室对基因检测的特异性 |
3.2.6 基于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微流控芯片实验室对基因检测的定量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微流控芯片的设计 |
3.3.2 纳米传感器的设计 |
3.3.3 被动式 Zigzag 与 Chaotic 耦合微混合器 |
3.3.4 纳米传感器微流控芯片的组装 |
3.3.5 微流控芯片检测平台氧化石墨烯浓度对荧光猝灭的影响 |
3.3.6 基于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微流控芯片实验室对基因的特异性检测 |
3.3.7 基于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微流控芯片实验室对基因的定量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 WHOLE-CELL SELEX 的细菌核酸适配体筛选的研究 |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仪器设备 |
4.1.3 溶液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ssDNA 的制备 |
4.2.2 基于 Whole-cell 的 SELEX 过程 |
4.2.3 ssDNA 的扩增 |
4.2.4 筛选过程中核酸适配体库亲和力的检测 |
4.2.5 核酸适配体的克隆测序及结构分析 |
4.2.6 核酸适配体亲和力的测定 |
4.2.7 核酸适配特异性的测定 |
4.2.8 核酸适配体解离常数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大肠杆菌核酸适配体 Whole-cell SELEX |
4.3.2 筛选过程中核酸适配体库亲和力的监测 |
4.3.3 核酸适配体的克隆及测序 |
4.3.4 核酸适配体的序列与结构分析 |
4.3.5 核酸适配体的亲和力 |
4.3.6 核酸适配体的特异性 |
4.3.7 核酸适配体与大肠杆菌结合的解离常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的微流控芯片对细菌细胞的检测 |
5.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1.1 实验试剂 |
5.1.2 仪器设备 |
5.1.3 溶液配制 |
5.2 实验方法 |
5.2.1 PDMS 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
5.2.2 核酸适配体在微流控芯片上的固载 |
5.2.3 基于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的微流控芯片装置的搭建 |
5.2.4 基于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的微流控芯片性能的测试 |
5.2.5 细菌数量标准曲线的测定 |
5.2.6 基于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的微流控芯片对细菌细胞的检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实验设计思路 |
5.3.2 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
5.3.3 微流控芯片检测装置的建立 |
5.3.4 核酸适配体在微流控芯片上的固载效果的考察 |
5.3.5 基于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的微流控芯片的性能测试 |
5.3.6 基于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的微流控芯片对细菌细胞的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3)纳米复合材料固载生物氧化酶构建高灵敏电流型酶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传感器 |
1.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3 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 |
1.3.1 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概述 |
1.3.2 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发展历程 |
1.3.3 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敏感界面的构建方法 |
1.4 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
1.4.1 金属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1.4.2 半导体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1.4.3 碳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1.4.4 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1.5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
1.6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辣根过氧化物酶/带正电的纳米金/L-半胱氨酸修饰的H_2O_2生物传感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材料 |
2.2.2 仪器 |
2.2.3 正电荷纳米金的制备 |
2.2.4 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正电荷纳米金和负电荷纳米金的表征 |
2.3.2 不同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响应的影响 |
2.3.3 HRP/正电荷纳米金/L-半胱氨酸修饰电极的交流阻抗表征 |
2.3.4 HRP/正电荷纳米金/L-半胱氨酸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
2.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3.6 生物传感器的性能 |
2.4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氨基端基核壳型磁性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构建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AuNPs/NH_2-SiO_2-CoFe_2O_4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 |
3.2.3 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生物传感器的交流阻抗表征 |
3.3.2 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 |
3.3.3 pH和工作电位对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响应的影响 |
3.3.4 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的计时电流响应 |
3.3.5 生物传感器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
3.3.6 生物传感器的选择性 |
3.4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Pt-Pd合金功能化石墨烯的复合纳米材料构建胆固醇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材料 |
4.2.2 仪器 |
4.2.3 传感器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表征 |
4.3.2 不同合金对电流响应的影响 |
4.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4.3.4 ChOx/PtPd-CS-GS/GCE电极的电催化活性 |
4.3.5 生物传感器的重现性、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
4.3.6 实际样品分析 |
4.4 结论 |
第五章 基于二氧化钛-石墨烯-铂钯复合纳米材料和纳米金固定胆固醇氧化酶的生物传感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 |
5.2.2 仪器 |
5.2.3 石墨烯/二氧化钛(TGH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4 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纳米复合材料的XPS和SEM表征 |
5.3.2 生物传感器的制备过程表征 |
5.3.3 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响应比较 |
5.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5.3.5 传感器对胆固醇的响应性能 |
5.3.6 传感器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
5.3.7 实际样品检测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我国生物传感器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传感器发展历程及应用现状 |
1. 1 发展历程 |
1. 2 应用现状 |
2 固定化酶传感器研究现状 |
3 未来发展重点和方向 |
( 1) 酶分子元件的研究与开发 |
( 2) 酶分子器件的标准化 |
( 3) 生物传感分析仪器制造技术的研发 |
( 4) 传感器集成与在线检测技术的发展 |
4 结论 |
(5)农业用水中汞离子检测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Hg~(2+)的简介 |
1.2.1 Hg~(2+)的来源 |
1.2.2 Hg~(2+)的危害 |
1.2.2.1 Hg~(2+)对农业的危害 |
1.2.2.2 Hg~(2+)对环境的危害 |
1.2.2.3 Hg~(2+)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
1.3 Hg~(2+)含量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3.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1.3.2 原子吸收光谱法 |
1.3.3 原子荧光光谱法 |
1.3.4 荧光法 |
1.3.5 比色法 |
1.3.6 电化学法 |
1.4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概述及其在检测Hg~(2+)中的应用 |
1.4.1 电化学发光 |
1.4.1.1 电化学发光的原理 |
1.4.1.2 电化学发光的主要体系及反应机理 |
1.4.2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 |
1.4.2.1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简述 |
1.4.2.2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
1.4.3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在检测Hg~(2+)中的应用 |
1.4.4 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选题思路 |
1.5.3 研究内容 |
1.5.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Ru(dcbpy)_3~(2+)/g-C_3N_4 QDs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灵敏检测水中汞离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纳米材料的制备 |
2.3.2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g-C_3N_4 QDs的表征 |
2.4.2 Ru(dcbpy)_3~(2+)-DNA1和g-C_3N_4 QDs-DNA2 复合材料的表征 |
2.4.3 Ru(dcbpy)_3~(2+)/g-C_3N_4 QDs的电化学发光行为及反应机理研究 |
2.4.4 传感器对Hg~(2+)检测可行性探究 |
2.4.5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4.6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
2.4.7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
2.4.8 实际样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u(bpy)_3~(2+)/g-C_3N_4 QDs自增强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检测水中汞离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缓冲溶液的配制 |
3.3.2 Ru-QDs@SiO_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3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Ru-QDs@SiO_2 复合材料的表征 |
3.4.2 Ru(bpy)_3~(2+)/g-C_3N_4 QDs的电化学发光行为研究 |
3.4.3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对Hg~(2+)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
3.4.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4.5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
3.4.6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选择性和重现性 |
3.4.7 实际样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6)新型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环境和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生物传感器导论 |
1.2 生物传感器的结构 |
1.2.1 生物感应元件 |
1.2.2 信号处理元件 |
1.3 生物传感器的优缺点 |
1.3.1 生物传感器的优点 |
1.3.2 生物传感器的不足 |
1.4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
1.4.1 根据生物感应元件对生物传感器分类 |
1.4.2 根据信号处理元件对生物传感器分类 |
1.4.3 根据检测物与生物感应元件反应特点对生物传感器分类 |
1.5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1.5.1 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
1.5.2 生物传感器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
1.5.3 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
1.5.4 生物传感器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 |
1.5.5 生物传感器在发酵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 |
1.6 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
1.7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8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基于谷胱甘肽保护的银纳米颗粒检测重金属 Pb(Ⅱ)离子 |
2.1 前言 |
2.2 实验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重金属 Pb(Ⅱ)离子检测原理 |
2.3.2 谷胱甘肽对银纳米颗粒的保护作用 |
2.3.3 重金属 Pb(Ⅱ)离子浓度检测 |
2.3.4 EDTA 对重金属 Pb(Ⅱ)离子检测的影响 |
2.3.5 重金属检测特异性 |
2.3.6 环境模拟样品中重金属 Pb(Ⅱ)离子检测 |
2.4 小结 |
第3章 荧光银纳米簇检测三硝基甲苯 |
3.1 前言 |
3.2 实验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NT 检测原理 |
3.3.2 荧光银纳米簇特性 |
3.3.3 甲醇对银纳米簇荧光的影响 |
3.3.4 NaCl 对银纳米簇荧光的影响 |
3.3.5 孵育时间对 TNT 检测的影响 |
3.3.6 不同浓度 TNT 的检测 |
3.3.7 TNT 检测特异性 |
3.3.8 实际样品中 TNT 的检测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斑点杂交原理可视化、半定量检测多环芳烃代表物苯并(а)芘 |
4.1 前言 |
4.2 实验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苯并(а)芘检测原理 |
4.3.2 多环芳烃抗原合成 |
4.3.3 抗原稀释倍数对苯并(а)芘检测的影响 |
4.3.4 抗原与抗体反应时间对苯并(а)芘检测的影响 |
4.3.5 抗体稀释缓冲液对苯并(а)芘检测的影响 |
4.3.6 曝光时间对苯并(а)芘检测的影响 |
4.3.7 不同浓度的苯并(а)芘检测 |
4.3.8 苯并(а)芘检测特异性 |
4.3.9 芘修饰的 ssDNA 作为半抗原检测苯并(а)芘 |
4.3.10 实际样品中苯并(а)芘的检测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单链 DNA 保护的银纳米颗粒检测含巯基氨基酸 |
5.1 前言 |
5.2 实验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含巯基氨基酸检测原理 |
5.3.2 盐放大信号检测同型半胱氨酸 |
5.3.3 盐浓度对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影响 |
5.3.4 ssDNA 长度对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影响 |
5.3.5 先加入 ssDNA 和后加入 ssDNA 对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影响 |
5.3.6 含巯基氨基酸检测特异性 |
5.3.7 模拟实际样品中含巯基氨基酸的检测 |
5.4 小结 |
第6章 基于单链 DNA 保护的金纳米颗粒检测半胱氨酸 |
6.1 前言 |
6.2 实验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6.2.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半胱氨酸检测原理 |
6.3.2 不同盐浓度对半胱氨酸检测的影响 |
6.3.3 不同长度的 ssDNA 对半胱氨酸检测的影响 |
6.3.4 ssDNA 浓度对半胱氨酸检测的影响 |
6.3.5 ssDNA 二级结构和序列特异性对半胱氨酸检测的影响 |
6.3.6 核酸与金纳米颗粒孵育时间对半胱氨酸检测的影响 |
6.3.7 不同 pH 对半胱氨酸检测的影响 |
6.3.8 不同浓度半胱氨酸的检测 |
6.3.9 氨基酸检测特异性 |
6.3.10 模拟实际样品中氨基酸的检测 |
6.4 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酶抑制法 |
1.1速测卡法(纸片法) |
1.2比色法(分光光度法) |
2免疫分析法 |
2.1放射免疫分析(RIA) |
2.2酶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IA/ELISA) |
2.3荧光免疫分析(FIA或PFIA) |
2.4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 |
3生物传感器 |
3.1酶生物传感器 |
3.2免疫生物传感器 |
3.3全细胞(微生物/组织)生物传感器 |
3.4基因生物传感器 |
4展望 |
(8)极具应用前景的生物学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传感器的概念与工作原理 |
2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
3 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应用 |
3.1 医学领域 |
3.2 食品安全检测 |
3.3 畜牧兽医领域 |
3.4 环境监测领域 |
3.5 发酵工程领域 |
3.6 军事科学领域 |
4 生物传感器的产业化 |
5 生物传感器的优点与现存问题 |
6 展 望 |
(9)基于DNA等温信号扩增检测水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重金属离子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
1.2 重金属离子检测技术 |
1.2.1 传统检测技术 |
1.2.2 生物传感器 |
1.3 等温信号扩增策略研究 |
1.3.1 酶辅助信号扩增策略 |
1.3.2 无酶辅助信号扩增策略 |
1.4 课题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基于酶辅助纳米金聚沉的汞离子比色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2.3 纳米金与DNA-纳米金的制备 |
2.2.4 比色生物传感器构建过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比色生物传感器工作原理 |
2.3.2 纳米金和DNA-纳米金的表征 |
2.3.3 比色生物传感器可行性分析 |
2.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3.5 比色生物传感器性能分析 |
2.3.6 实际样品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酶诱导DNA循环的汞离子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2.3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预处理和构建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工作原理 |
3.3.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行性分析 |
3.3.3 均相中汞离子诱导酶切放大反应的验证 |
3.3.4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3.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6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性能分析 |
3.3.7 实际样品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DNAzyme诱导的铅离子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设备 |
4.2.3 纳米金和DNA-纳米金的制备 |
4.2.4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预处理和构建过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工作原理 |
4.3.2 纳米金与DNA-纳米金的表征 |
4.3.3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行性和三重信号放大反应的验证 |
4.3.4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4.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
4.3.6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性能分析 |
4.3.7 实际样品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基于丝网印刷技术的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
1.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类型 |
1.2.1 电位型传感器 |
1.2.2 电导型传感器 |
1.2.3 电流型传感器 |
1.3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电极 |
1.3.1 酶电极 |
1.3.2 化学修饰电极 |
1.3.3 丝网印刷电极 |
1.3.4 微电极 |
1.4 丝网印刷技术 |
1.4.1 丝网印刷工艺过程 |
1.4.2 丝网印刷电极的发展 |
1.4.3 丝网印刷电极的应用 |
1.5 POCT技术的发展 |
1.5.1 POCT的概念及与临床传统分析方法对比 |
1.5.2 POCT发展的技术基础 |
1.6 本文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丝网印刷电极的制备和表征 |
2.1 引言 |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2.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丝网印刷电极的制备 |
2.3.2 丝网印刷电极的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工艺的选择 |
2.4.2 电极表征 |
2.5 小结 |
第3章 双工作丝网印刷电极应用于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3.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双丝网印刷电极的制备 |
3.3.2 电化学方法 |
3.3.3 实际样品的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行为 |
3.4.2 双工作丝网印刷电极的抗干扰性 |
3.4.3 葡萄糖在双工作丝网印刷电极的电化学响应 |
3.4.4 酶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3.4.5 血糖实际样品的测试 |
3.4.6 双工作丝网印刷电极应用于尿酸的检测 |
3.5 小结 |
第4章 掺杂二茂铁甲醇丝网印刷电极在尿酸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4.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样品丝网印刷电极的制备 |
4.3.2 电化学方法 |
4.3.3 实际样品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丝网印刷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4.4.2 UA在丝网印刷电极的电化学响应 |
4.4.3 丝网印刷电极的抗干扰性 |
4.4.4 丝网印刷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4.5 小结 |
第5章 掺杂二茂铁甲醇丝网印刷电极对肌酐的灵敏检测 |
5.1 引言 |
5.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5.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掺杂二茂铁甲醇丝网印刷基础电极的制备 |
5.3.2 肌酐丝网印刷电极的制备 |
5.3.3 电化学方法 |
5.3.4 实际样品的测定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肌酐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 |
5.4.2 肌酐在丝网印刷电极的电化学响应 |
5.4.3 肌酐丝网印刷电极的抗干扰性 |
5.4.4 肌酐丝网印刷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5.4.5 肌酐生物传感器的回收率 |
5.4.6 实际样品的测试 |
5.5 小结 |
第6章 基于丝网印刷电极技术的尿素氮传感器研究 |
6.1 引言 |
6.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6.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尿素氮传感器丝网印刷基础电极的制备 |
6.3.2 尿素氮传感器电极的制备 |
6.3.3 电化学方法 |
6.3.4 回收率测定 |
6.3.5 实际样品的测定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尿素氮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 |
6.4.2 pH和温度对尿素氮传感器影响 |
6.4.3 NADH对尿素氮传感器影响 |
6.4.4 金属离子对传感器稳定性的影响 |
6.4.5 反应时间对尿素氮传感器影响 |
6.4.6 尿素氮在丝网印刷电极的电化学响应 |
6.4.7 尿素氮传感器电极的抗干扰性 |
6.4.8 尿素氮传感器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6.4.9 尿素氮传感器的回收率 |
6.4.10 实际样品的测试 |
6.5 小结 |
第7章 论文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和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纳米材料的肿瘤标志物检测信号增强电化学传感器研究[D]. 赖玉璇.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2]DNA生物传感器及其在微流控芯片实验室中的应用研究[D]. 张从晓.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7)
- [3]纳米复合材料固载生物氧化酶构建高灵敏电流型酶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 曹淑瑞. 西南大学, 2013(02)
- [4]我国生物传感器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 史建国,李一苇,张先恩. 山东科学, 2015(01)
- [5]农业用水中汞离子检测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研究[D]. 张家一. 江苏大学, 2019(03)
- [6]新型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环境和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陈章. 湖南大学, 2012(03)
- [7]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J]. 朱赫,纪明山. 中国农学通报, 2014(04)
- [8]极具应用前景的生物学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J]. 韩雪清,杨泽晓,林祥梅.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8(05)
- [9]基于DNA等温信号扩增检测水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生物传感器研究[D]. 宋晓蕾. 济南大学, 2019(01)
- [10]基于丝网印刷技术的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 陈平. 中南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