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作经济与市场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闫芳[1](2013)在《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演进逻辑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农业组织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个体农户,到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再到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双层经营”的家庭承包制,农业组织结构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中国农业组织结构的变迁不仅与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也隐含着中国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的制度选择。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农村家庭承包制的确立,中国农村经济开始了市场化的进程,同时也启动了农村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作为农村经济最主要的微观经济主体——农户,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的被卷进了现代市场体系,他们的生产、生活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农民和农村经济不仅受到了国内市场的强烈影响,而且还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强烈影响。一方面,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组织结构在农业生产环节的效率完全释放之后,在经营环节方面的消极作用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与市场体系中农户分散性相对应的是政治体系中利益表达的分散性和治理结构的残缺性。在“乡政村治”模式下,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组织结构无法获取高效的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也无力承担大型公共设施的供给。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整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也就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然而国家无法与近2亿个农户直接进行对接,必须要寻找新的组织结构来降低国家政策成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开始重新关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这一重要的组织制度资源。然而,现阶段由农民自发和政府推动建立的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历史上的合作组织都有着本质的差别,它的产生、发展有着特殊的制度环境,它的演变方向也直接影响着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革以及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因此,本研究以社会转型期为分析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治理理论等理论为分析工具,沿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什么演变——怎么演变——演变的方向”这一逻辑线索,探讨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演进规律。论文共分为8个章节。第一章“导论”,主要阐释本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以此揭示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并通过梳理国内外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现状,来阐释本研究视角的独特性;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与框架。第二章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和合作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对两种理论在制度变迁的分析方法、动力源泉以及变迁方式方面的迥异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三章主要对1949年以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历史轨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第四章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揭示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变迁的动因,并通过对两种解释逻辑的比较分析,深刻剖析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和变迁主体问题。第五章在总结分析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第六章重点介绍了发达国家几种重要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起源、运行机制、类型以及与政府的关系等,从而归纳出当前国际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某些共同趋势,以此总结出指导我国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几点启示性经验。在以上几章的基础上,第七章形成了对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变规律的总体性判断。第八章进一步归纳总结本文研究的重要结论,并提出推进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最后在检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的创新点有三。第一,在研究视角方面。本论文对新时期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什么演变——怎么演变——演变方向”进行了深入研究,突破了以往局限于组织内部制度安排变迁的研究视角,形成了对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逻辑研究的清晰脉络。第二,在理论工具方面。本研究打破固有的学术边界,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两种不同理论视角的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变迁的逻辑轨迹,并将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引入研究之中,从而增强了对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逻辑研究的解释力。第三,在研究成果上。在回答本文研究问题的基础之上,对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构建、传统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也做了详细阐述,为推进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谭贵华[2](2012)在《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法律制度完善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改革以来所确立并至今仍在坚持实行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尽管历经30余年的改革发展,该体制得到了极大的巩固和完善,并被实践证明仍是符合农业生产特点以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但亦须正视的是,其所处的内外部制度环境及所服务的核心目标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在运行中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对此,学界虽然予以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并且在一些问题的研究上达到了极为深入的程度,但这方面的探讨也还存在一些缺陷,除了以“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为主题展开的直接特别是系统性研究较少外,其中尤为明显的不足是,这些研究更多是从经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视角展开,而从法学角度进行的研究相对欠缺,尤其是从法学视角展开的系统性研究可谓尚付阙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改革主要是靠党和国家的政策来推动的;在此过程中,法律制度供给严重不足,这使得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缺乏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尽管在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国家适时制定了一系列直接和间接涉及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法律法规,为其稳定和完善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法制保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方面的法律制度供给仍不同程度地存有不足。对此,虽不应抹杀政策所具有的功用,但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的今天,更需要重视法治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完善提供保障,一方面将行之有效的政策适时地上升为法律规定,另一方面根据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创制推动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改革与完善的法律制度,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法律与政策的良性互动。本文即是针对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既有研究的不足并基于以上认知,站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立场,通过综合运用历史、规范、实证、比较等分析方法,在对我国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形成与确立,以及其确立后的制度变迁历程加以全面、系统爬梳的基础上,立足新时期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所处的内外部制度环境,对其当前所存在的突出法律问题予以重点剖析,进而提出尽可能具体的完善对策。全文除绪论和结论,主体部分由以下5章构成。第一章——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形成与确立,乃是要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尤其是中央出台的政策立法文件的梳理,力图清晰地揭示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是如何逐步形成的,以及该体制最初被正式确立时体现的是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就总体而言,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乃是对我国20世纪50年代实施农业集体化以来所形成的高度统一经营体制尤其是人民公社体制的扬弃,并且在其最初确立时体现的是“家庭(联产)承包经营+集体统一经营”的制度架构。具体而言,一方面,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摈弃了以往具有高度集中管理特点乃至是以各种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一经营主体的经营形式;另一方面,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又传承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土地改革基础上通过农业集体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所形成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一些重要构成要素,如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可以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在一种宽泛意义上的“双层经营”格局中不断调适的,只是由于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集体统一经营长期占据着绝对地位,直至问题积累日深并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才得以在正式层面确立起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第二章——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确立后的制度变迁及现存法律问题,旨在通过对国家所出台的相关政策立法文件的梳理和解读,系统揭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正式确立后历经30余年的改革发展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形成了哪些较为重要的制度安排,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法制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予以揭示。就总体来看,一方面,决策层基于实际情势的变化对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内涵不断予以修正,如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取代“家庭联产承包为主”,并形成了至今延用的正式表达,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另一方面,决策层亦充分肯定并切实支持统一经营方式的机制创新,如今在实践中总体上形成了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组织依托的三种较为典型的统一经营机制。与此同时,随着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的提出,国家逐步重视依靠法律治理农业和农村,并出台了一系列直接和间接涉及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立法,为其稳定和完善提供极为重要的法治保障。不过,尽管这方面的改革及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官方既有对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内涵的界定与实际情况不甚契合,尤其是统一经营的内涵有待拓展和予以更加正式和科学的界定;旨在落实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和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政策进而健全家庭承包经营机制的法律制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旨在培育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组织发展进而健全统一经营机制的法律制度供给亦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第三章——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改革与完善的总体分析,旨在通过结合前两章对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历史回顾、现状审视,就我国当前乃至今后改革与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在一个较为宏观的层面上展开分析,以期更为清晰地勾勒出在探索健全该项体制以及完善相应法律制度安排时可为之努力的方向以及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与此同时,亦为本文后两章的基本逻辑架构及相应阐述的展开作出铺垫。本章的基本结论是:其一,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内涵总体上应当界定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并与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或是多样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为载体的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意味着:一方面,需要在坚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相关立法让农民享有长期稳定、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另一方面,健全农村统一经营机制及其法律制度不应狭隘地理解为仅重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完善其相关法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多元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进而以此为依托提高农民组织化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亦是落实农村统一经营机制的重要途径。其二,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深化改革总体上需要遵循以下三项基本原则:在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协调农民权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在坚持市场化导向改革的基础上协调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的关系;在重视法治的保障作用的基础上协调法治保障与政策导向的关系。第四章——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法律制度的完善,乃是从具体法律制度完善的角度对前文梳理得出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现存法律问题予以回应。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核心无疑是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而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关键又在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基于此认知,本章着重分析提出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有关农村土地承包期限、农村承包地调整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的法律制度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应在予以适当规制的基础上,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和放宽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限制;通过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及登记的基本立法、统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及登记机构、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及登记的法律效力、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及登记程序和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法律制度等,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及登记法律制度。第五章——农村统一经营法律制度的完善,亦是从具体法律制度完善的视角对前文所揭示的农村统一经营现存法律问题予以回应。经济组织制度建设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其他各项基本经营制度发挥功能的极为必要的组织载体和制度保障。有鉴于此,并结合农村统一经营机制的创新发展方向,前文选择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济组织制度建设的视角梳理了农村统一经营法律制度所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章着重分析提出了以下对策:其一,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及相关法律制度。具体而言,适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专门和基本法律,重新认识和清晰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以及尽快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法人)地位。其二,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立法及相关法律制度。一是拓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态法定化立法,重点在于明确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以农村资金互助社为代表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法律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健全相应的法律运行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立法及相关法律制度,如增加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法律规定,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法律机制以更好地保障社员和交易相对人的利益,以及建立健全扶持政策的法制化实施机制。其三,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农业经营的相关法律制度。关键在于通过完善立法以合理引导和规范龙头企业参与农业经营的形式和范围,以及建立健全龙头企业扶持政策的法制化实施机制。
张世敬[3](2014)在《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与财政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0年以来,尤其2006年农业税费取消之后,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越来越多,2011年已近万亿,但它并没有根本解决或缓解我国大量小农与大市场对接这一“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放眼世界,如何借鉴国际上这一问题解决好的经验,将小农有效动员组织起来,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加强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统”的成分,不仅是农业发展本身所面临的问题,更是关乎我国全面小康社会能否顺利建成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夙愿能否早日实现的重大历史课题。关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与财政支持这一论题,本文试图建立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来研究这一论题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这一框架至少应弄清楚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农业与政府的关系来延伸说明财政对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支持的依据;二是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与具体财政支持方式的适合性;三是在繁芜复杂的财政支农政策中找寻出对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最需要、最有效的重点支持环节。一、论文的主要内容与观点全文含导论共分为六章,约15万字。第一章,导论。该部分交代了论文选题背景、意义与研究目的,及研究前提、方法、逻辑与内容结构。同时,主要完成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简评:(一)社会主义与合作社的关系理论;(二)资本主义与合作社的关系理论;(三)国内农村合作经济思想的发展等三部分内容。第二章,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必然性。该章主要探讨四方面的内容:(一)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紧迫性,呼应导论部分选题背景与意义;(二)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含义、原则、作用与分类,分8项说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对“三农”发展的主要作用,引申出合作经营方式相对小农经济方式的优越性;(三)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与传统农村合作经济的区别与联系,指出新型合作经济发展的不同背景;(四)新时期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现状。这四部分内容,目的是说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是什么、能干什么的问题,为以后章节内容作铺垫。第三章,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本章有两大块内容构成,目的在于构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借以分析后面的现状、问题。第一块内容是解决新形势下为什么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与政府财政为什么要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的问题。该部分首先从新形势下农业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出发,利用第2章中提出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作用这个“工具”,分析小农经济在“三农”方面及国家农业政策与“三农”结合方面产生弊病的原因;接着,基于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改革与发展的“两个飞跃”论断与全国“明星村”的实践经验这两个方面,演绎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这种经营形式的必要性;接着,论证农村合作经济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与政府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再接着,导出政府财政积极组织引导、重点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第二块内容是解决政府财政如何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问题。该部分首先从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一个新的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形式或模式——构建以党政主导的群众路线为保障、村两委基层组织为依托、多样性乡土社会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农民综合合作社为重点支持对象,这“四位”服务于作为“一体”美丽村庄的、可持续发展的、合作社综合、联合发展模式;紧接着分别对这“四位”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阐释,最后接合本文财政支持合作社发展这一主体思路,分析了财政支持的方式、着力点、主要形式等内容。第四章,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核心问题是总体支持不足、力度不够。本章第一部分从两个方面对该问题展开分析:(一)政府对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态度与行为方面;(二)财税、金融、农业人才培训等具体支持政策方面。第二部分是利用第二章建立的分析框架对这几方面问题进行分析。第五章,财政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域外经验借鉴。本章是对美国、法国、台湾、日本、韩国三类政府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分析。重点是围绕台、日、韩政府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的经验介绍与概括。他们发展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农村合作经济,政府所给予的支持范围广、力度大、深入细致,不是浮于面上,点到为止,政府在其中真正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正是他们成功的关键所在。第六章,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政策的完善。本章是结合第三、四、五章的内容,主要从两个大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一)政府观念与行动;(二)财税、金融、农业与合作社人才培训等支持政策。二、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与财政支持研究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庞杂,且可直接参阅使用的资料不多,系统地研究财政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问题,其难度之大超出笔者预想,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常感力不从心。尽管如此,本文仍尽力在主要观点方面做到有所创新:(一)由政府主导提高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化水平是走出“三农”困境的重要途径。但目前,财政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中存在放任自流与心存顾虑的情况,并未形成一种必要性的支持态度与认识。因此,本文不仅仅是政府支出分类上,财政对农业的简单投入或投资支持,而是从组织农民开展合作经营角度对农业发展问题作更深层次思考,提出以下观点:(1)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不同于传统农村合作经济的特点: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缓解小农所随时面临的市场、自然、经济和其它风险的有效形式;它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向着大农业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种养加生产购买销售甚至金融服务一体化的农村综合合作经济,从而拉长产业增值链,保障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富裕起来的有效载体;它是重振乡村基础组织,改善党和政府与农民关系,移风易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支柱。(2)尤其是财政大力支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既是落实党和政府一再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着力点;也是提高庞大财政支农资金效益,深化和完善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真正缓解“三农”问题,稳定农业大局,保证粮食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提出今后财政支农资金的调整方向和具体措施。(二)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发生利益冲突时,存在社会经济组织资源(如龙头企业、供销社、信用社等)与合作社、农户不易结成利益同盟的问题;二是存在“大农吃小农”、假的合作社,数量占优小农参与合作社不足的问题;三是专业合作社综合业务与联合社发展不足,不能解决卖难与农业低效的问题。正是基于此种情况,提出构建以党政主导的群众路线为保障、村两委基层组织为依托、多样性乡土社会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农民综合合作社为重点支持对象,这“四位”服务于作为“一体”美丽村庄的、可持续发展的、合作社综合、联合发展模式。
赵玉石[4](2019)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农”问题是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最大发展难题,表明在新的资源环境下农村原有的发展模式出现了适应性问题,需要探求破解发展困境、推进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径。这一方面离不开国家建构力量,需要政府在宏观层面主导农村的发展、建设,另一方面离不开农村内生力量,由熟悉农村、对农村有着特殊情感的农民来担任农村发展、建设的主体,才能将农村建设成为农民想要的样貌。然而自人民公社解体后,以家户为经营基本单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进一步“原子化”(1),特别是随着人口流动的加速,农村呈现出较大的动态变化性,农村内生力量的聚合愈发困难。“将农民组织起来”成为增强农村内生力量、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作为全新的组织载体,新型农村合作社是分散经营的农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运用组织化手段降低风险的理性选择,相比于传统合作社具有自发性、民主性、服务性、独立性等特点,不仅承担着发展农村经济、保障农民利益的责任,而且在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提升农村民主化水平方面被寄予厚望,已经被列为国家着力培养的重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之一。但由于我国农民善分不善合的特性和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国家权力强势整合农村产生的权力惯性,新型农村合作社在产生和发展初期对政府有较强的依赖性,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制度嵌入的结果,因此,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之间必然存在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政府扮演着规划者、服务者、协调者、规范者的角色,但基于压力型体制下的政绩考核、利益权衡、人情关系等因素,政府行为却往往有着更加复杂的展现,有时甚至背离了公共角色的内在要求。本文以合作社经典理论和政府行为基本理论为理论依托,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与政府行为间的深刻关联为逻辑基点,运用文献研究、规范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新型农村合作社生长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作用模式、行为机制,并着重对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做了现实考量,提出“以法治为根基,以需求为导向”的政府行为优化路径,力图客观还原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全貌,寻找政府作用于合作社的适当行为着力点。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阐明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设计、创新与不足等内容。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共分六章。第一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系统梳理了合作社理论和政府行为理论,明晰了本文的核心概念,为后续研究确立了理论支撑和分析框架。第二章重点剖析了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内在生长机理及对政府行为的类型化需求,通过分析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概念、性质、特点、社会基础等生长机理,对合作社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型合作社的政府行为需求进行了类型化分析。第三章主要分析和提炼出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的作用与行为机制。在回溯建国后政府行为对农村合作组织作用变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合作社发展实际,提炼出政府行为对新型农村合作社的不同作用模式,以及包括动机、方式、内容、绩效在内的政府行为机制。第四章基于对政府行为的现实考量和个案分析,阐述了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互动的非均衡现状,并揭示政府在新型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困境。第五章比较分析了国外农村合作社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行为,总结各国政府基于不同国情下的行为差异和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第六章在前面各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优化的路径,必须理清政府行为的“度”,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划清政府行为边界,并将政府行为由供给主导向需求主导转变,以增效为目标取向,通过搭建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的互动平台,统合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各种行为,凝结成契合合作社需求的政府行为合力。第三部分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得出相关结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新型农村合作社根据生发模式、资源与运营环境的差异可以分为企业带动型、大户带动型、村治组织带动型和政府带动型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对政府行为既有着共性需求,又存在个性差异需求。第二,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基于不同的作用程度和实施方式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模式,即国家主义模式、放任主义模式和混合模式,不同模式各有其形成机制,是一定条件、环境下的产物,需要依据不同地域环境、农村合作社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评判政府行为模式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第三,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是一个涵盖动机、方式、内容、绩效的有机系统。在行为动机上,行政环境的差异会使不同层级的政府在行为的内外动机上存在较大差异,出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动机的层级分化;在行为方式上,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存在正向和反向两种方式,即“政府规制”行为和“政府俘获”行为;在行为内容上,政府行为涵盖制度建构、服务供给、监管规范等多方面、各环节;在行为绩效上,政府行为绩效由行为因素、能力因素、环境因素三个变量构成的函数关系所决定,必须依靠三个因素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才能实现整体提升。第四,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非均衡的博弈地位使政府时常出现越位、错位、缺位行为,越位行为挤压了合作社发展的空间,造成合作社独立性的丧失;错位行为使合作社混淆了发展内源动力和外部助力的边界,增加了合作社内外整合的难度;缺位行为造成了政府对农村合作社治理出现“真空”,导致合作社发展乏力。第五,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面临“上热下冷”、条块管理、制度不足、村庄空壳化等带来的行为困境,一些基层政府还缺乏为新型农村合作社提供扶持和帮助的权能和资源,这些现实困境成为政府作用发挥的掣肘,影响了政府在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能力。第六,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优化的路径要“以法治为根基,以需求为导向”,一是在法治政府建设这一宏观语境之下规范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明确其行为依据、原则,梳理“行为清单”,同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二是实现政府行为和职能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的转变,拓宽农村合作社需求表达渠道,并通过制度设计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增进政府行为与合作社需求融合的可能性;三是凝合政府行为与合作社发展的目标取向,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理念下建构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互动平台,将互动、服务意识输送至政府的行为理念中,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为优化。
薛继亮[5](2012)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传统的集体经济制度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自从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以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功能和发展途径都发生了显着的根本性变化。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结合逐渐构成了“土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也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在功能上具有很大的重合。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在广大农村地区,依靠兴办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集体经济有过较快的发展时期,如“苏南模式”、“诸城模式”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全面实施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行社区股份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村集体所有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近几年来,一些地区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从过去直接兴办集体企业,转变为主要发展集体物业和实施土地流转,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力量薄弱,在提供农村公共设施和服务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成为化解当前农业农村社会经济矛盾的关键。而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必须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从集体经济发展的起源来看,农村集体经济经历了产生、发展、曲折、复苏、增长、调整以及完善的演化过程。从集体经济发展的形态来看,有中心城区的集体经济、郊区的集体经济和农区的集体经济;从区域分布来看,又分为发达地区和后发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从发展的组织形态来看,也是多种多样的。这样的一种历史演化和现实使得寻找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面临较大的挑战。对此,本文从分工不足、契约不完全和市场发育不均衡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假设出发,深入探索农村能人型、政府主导型和契约型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并解释了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趋势,探索传统农区和近郊以及城中村的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发展模式及其治理机制,最后在总结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发展的经验教训后,提出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制度设计。本研究的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分工、市场化程度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的三大原因。多样化形式的根本原因在于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在不改变公有制经济根本性质的前提下,使农村集体经济公有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多样化,形成了多种实现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2)农村能人成长具有典型的外生特征,但是内生性的农村人才成长机制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经济方面,农村能人人力资本通过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政治方面,农村能人的努力程度和代理能力水平分离可以有效利用市场激励和弥补市场失灵,从而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经济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剥离。从这两个角度,提出了村级集体企业管理层收购(MBO)和建立“职业村长”市场等两条能人主导型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实现路径。(3)从农业园区和社会服务功能的视角探索政府主导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农业园区作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集群的集聚性和扩散性可以为农民创业提供便利的场地及其他基础设施,可以形成资本、资源的集聚,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容易产生样板的示范效应,鼓励和激励农民创业;通过对蒂布特模型的验证发现:集体经济和政府公共支出的差异以及政府公共支出的区域差异导致当前农民的跨区域迁移,政府主导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要关注社会公共服务。(4)从产业的角度分析契约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时发现,农业前向一体化程度在食品制造业和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中最高,农业产业后向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是食品制造业。这就需要农业发展要立足这些产业,进行农业模块化分工,促进农业产业合作发展,最终形成现代化大农业。从组织的角度分析契约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时得出农业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是由交易效率决定的,但是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特质决定了组织和农户合作不仅是资本和技术的合作,更是监督合作。监督合作的缺失是组织和农户之间的机会主义行为和敲竹杠行为泛滥的原因。因此,完善契约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关键在于培育市场主体的契约观。(5)未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关键在于化解国家对集体土地权利的限制和集体对土地权利的争取和保护的产权分配以及农户以何种方式把土地以其价值参与到农村社区合作社中来。考虑到未来工商资本和金融资本可能会涌入农村和农业,围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可能会出现某些国有化特征。未来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趋势可能会围绕发展循环农业,实行中央管农垦和超大型龙头企业,省管大宗农产品基地和大型龙头企业等一定程度的国有化来实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
冯道杰[6](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逐渐走上了一条不同于人民公社体制下农业集体化的发展道路,多数村庄以家庭个体分散经营为主要组织形式,集体经济日益消弱,集体经济组织日益虚化,村庄资源日益分散化,个体私营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分散化程度较高的“分散型村庄”。然而,正如在集体化时期也有单干和包产到户的个案一样,在大多数村庄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的同时,许多村庄却坚持以集体经营为主导,以集体经济为基础,以组织化、合作化、集体化为组织形式,依靠集体化和组织化的力量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集体化发展道路,这类村庄呈现出另外一番发展景象,我们把这类村庄称为“集体化村庄”。中国是一个村庄大国,村庄构成了中国农村的基本单位,不同村庄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可以折射出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发展脉络。新中国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村庄和分散型村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在中国大地上并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基础和环境对它们进行深入、系统、客观的分析和研究。集体化村庄和分散型村庄是中国农村社会不同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缩影。然而,由于政治的、意识形态的、文化的原因等,关于小岗村、华西村、南街村等村庄发展模式的许多研究成果常常陷入“非左即右”的误区,站在一种立场上否定另一种发展模式。“左”的一方认为过去人民公社体制和集体化时代是农村最好的时期,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断了中国农村走向社会主义更高阶段和更好发展前途的历程。“右”的一方则基本否定集体化时期的所有做法和历史成绩,认为是分地到户推动了中国农村的发展,解决了吃饭问题,要想彻底解决“三农”问题,需要进一步私有化。哲学上,主观超越客观谓之“左”,主观落后客观谓之“右”;无论“左”或“右”,都是主客观背离、不相符。两种模式、两条道路并非水火不容、非左即右,出发点都是为了人民利益,只是在采用何种方式和道路能够更好地发展、更好地实现人民利益方面产生分歧,它们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和演化规律。本研究拟超越“左”“右”的争论,突破“非左即右”的思维范式,从继承和发展,而不是替代和对立的角度,客观地、辩证地、全面地分析不同时期村庄发展的历史变迁及其经验教训,对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村庄与分散型村庄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和比较,对两种发展模式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本研究着眼于城乡统筹发展大局,准备在对南街村、华西村、蒋店村等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后集体化村庄和分散型村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历史、现状、未来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对它们的联系与区别进行对比研究,深入剖析它们各自发展的经验教训、主要影响因素、内在规律和演化趋势,在融合两种模式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新道路,对于扭转城乡二元格局,促进‘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可操作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共分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集体化村庄与分散型村庄的内涵界定及其变迁轨迹无论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时期,“三农”问题都是我国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影响农业、农民、农村发展的主要有两个大问题,一是土地为核心的农业生产资料产权的变动;二是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动。土地为核心的农业生产资料产权制度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决定着村庄主导经济成份,决定着村庄的基本发展状况与演化趋势。本部分重点阐述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农业经营方式的不同和主要经济成份的不同而形成的集体化村庄与分散型村庄的内涵界定及其基本依据,在分别描述土地改革时期、合作化运动时期、人民公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大部分村庄的发展轨迹和演化趋势的基础上,阐述不同时期农村生产方式和发展道路的主要特征和发展绩效。第二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村庄的发展演变与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在大部分村庄家庭承包经营的同时,一部分村庄坚持完善集体层面统一经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景象和发展态势。本部分在归纳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不同类型集体化村庄发展轨迹的基础上,结合典型村庄为研究案例,分析这些村庄集体化发展模式的个性特征和共性规律,并着重剖析集体化村庄发展的内在动因、发展现状、发展特征、发展困境、发展经验,及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第三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发展演变与发展现状本部分对分散型村庄发展模式既选取小岗村、蒋店村等为典型个例,又进行分类描述,力求从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农民组织化水平、村庄公共生活、村容村貌、社会管理、社区福利、价值观念等方面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的发展现状、发展困境,以及产生问题的根源;并着重从农民组织化、村庄集体经济、基层民主政治等方面深刻剖析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分散型村庄发展模式的优缺点,揭示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演化趋势。第四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发展因素与发展能力比较本部分在对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的发展演变及其发展现状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剖析和比较两种类型村庄的内在发展因素和发展能力。本研究把由村庄内在发展因素和发展能力不同所构成的村庄发展力,解构为村庄发展组织力、发展文化力、发展经济力、发展政治力、发展服务力、发展生态力五部分,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和展现了村庄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发展。本章试图通过对集体化村庄和分散型村庄发展组织力、政治力、经济力、文化力、生态力五种发展因素的比较研究,全面展现和比较两种类型村庄基于主要的经济成份、产业结构不同,农民的组织化知识化程度和水平不同,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异同,分析两种类型村庄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其相互联系,进一步揭示影响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活力、能力及其规律性因素,以更好地认识和驾驭规律。第五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和对策分析——基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集体经济大一统不好,家庭经营一刀切同样有缺陷,应当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不动摇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增强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本部分突破“非左即右”的思维范式,基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集体化村庄可持续发展、分散型村庄的良性演化,以及财政支农惠农背景下激发村庄内生发展动力与活力等进行分析,力图在融合两种村庄发展模式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道路、新模式,并提出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张静[7](2018)在《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合作是生活在现实经济社会关系中的人自觉主动联合起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共同行动。中国特色经济合作是一个波澜曲折的发展历程,从建国初期轰轰烈烈的合作化运动,个体农民实现了由分到合的嵌入,再到改革开放后由分到合的新发展,这一过程折射出中国改革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脉络。今天,重新梳理和反思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厘清中国特色经济合作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而构建合理的经济合作框架,不仅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所必需,也为新时代中国实现更高发展所必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经济合作的模式选择是经济关系的重要变革,而任何经济关系的变革都是利益关系的调整。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合作必然是以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的利益需求为逻辑起点,与此相适应,有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就成为经济合作的核心问题。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经济合作的实践历程,可以看到,最大程度和范围上满足农民主体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需求是一以贯之的基本价值追求。无论经济合作的产权制度、分配制度、管理制度,还是经济合作的组织原则,处处都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尊重主体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原则。本文借鉴当前经济合作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刻剖析经济合作的一般机理,运用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法,深入阐释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点、目标追求、核心本质、制度安排以及组织原则,系统分析和梳理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生动描绘和勾画了中国特色经济合作创新实践与发展的巨幅画卷,并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展望中国经济合作的发展前景。这一研究旨在为把握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理论实质、分析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演进特征,把握其变迁逻辑及发展规律,进而为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合作理论为指导推进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合作发展提供一个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解释框架和理论支撑。本论文包括七章内容,具体思路如下:第1章绪论,概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第2章经济合作的基础性分析。从经济合作的概念入手、对经济合作的生成基础、功能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合作经济、合作制、合作化等与经济合作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以此作为论文展开的基础和原点。第3章从思想和理论上进行溯源。首先,梳理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经济合作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思想源头;其次,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经济合作的伦理价值原则,这是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重要理论资源;最后,从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中吸纳经济合作的动力机制和实现机理,这是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参考。第4章深入阐述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本章从经济合作的理论前提、目标追求、逻辑起点、核心问题以及组织原则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分析和阐释,提出对于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新的见解,以期深化和充实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理论内涵,澄清思想误区,为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合作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根据。第5章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法,分三个时期考察中国经济合作的历史变迁。具体包括建国初期经济合作的初步探索(1949-1956年);传统计划经济时期“集体化”经济合作的曲折探索(1957-1978年);改革开放后经济合作的创新实践与发展(1978-现在),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经济合作起承转合的路径特征和内在发展逻辑。第6章总体反思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演进历程,概括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转向特征和原则要求。可以得出,中国特色经济合作在批判吸收和借鉴中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正渐趋成熟,经济合作的目标取向由政治偏好向经济理性复归,功能定位由一元向多元扩展,利益分配由平均主义转向公平与效率统一,动力机制由强制转向引导和扶持等,并在历史的渐进发展中生成了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和反映经济合作一般规律的逻辑体系。第7章本章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合作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当前中国经济合作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各类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已经成长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主体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新时代中国经济合作发展优势与阻力并存,推动经济合作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合作思想为指导,以理论创新推动顶层设计,以深化改革突破制度和机制束缚,以政策法规完善优化经济合作外部环境,以思路转换推动经济合作主体构建。
翟新花[8](2015)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历史变迁中的农民发展》文中提出人的发展既是一个历久弥新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人是发展的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衡量指标和价值尺度。从人的社会实践出发,凸显人的发展的主体地位,把握人的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促进人的活动的丰富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追求的价值目标。在持续、快速发展的当代中国,人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内在要义,并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农民发展是当代中国人的发展中的特殊部分,是人的发展在农民这一群体的具体体现。农民是当代中国人数众多,发展相对滞后,需要反哺和扶持的最大弱势群体,农民发展在当代中国占据特殊的地位和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之故,农民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尺,农民群体的发展状况标志着中国人的整体发展程度与水平,昭示着中国人真正的和充分的发展。然而,农民发展既是历史的、延续的,也是动态的、曲折的,更是现实的、具体的,它不是在想象的、理想设定范围内的孤立存在物,而是在现有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受现实物质利益关系和现行经济体制制约之下的合理存在。这意味着农民的发展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现实社会关系的全面性和丰富性,即在与特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不同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作用下,农民的本质力量和本质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以及农村集体经济体制调整和变动影响下农民在主体性的确立、自主意识的提升、劳动范围的拓展、劳动方式的变化、社会交往的改变、需要的满足、需求层次的提高等方面所呈现出的不同发展内容。现阶段,对农民发展的关注和研究,毕竟与我国的“三农”问题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关于“三农”问题,研究日趋深入和细化,至今已有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多种解决思路,可是理论研究向政策实践的转化却并不尽如人意。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体,农民发展是农村社会稳定的核心和基础,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和钥匙在于农民发展,这样一个看似简单而基本的逻辑,多年来并未达致一种理想的状态。无论在历史还是现实中,农民群体虽然得到高度重视、普遍关注和大力扶持,但他们至今依然受到诸多体制因素的限制而并未获得平等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仍然处于社会发展的底端,并未走出相对贫困的境地,甚至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因此,凸显农民发展问题探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选取中国的农民发展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分析和综合相统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农民发展内嵌于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历史变迁的维度之中,以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确立、演进、改革、发展的清晰脉络为背景,阐述历史变迁中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对农民发展的影响;探究农村集体经济演变的不同时期农民发展的主要方面;挖掘农村集体经济体制与农民发展的关联性和规律性,进而探索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调整以促进农民发展的具体路径。全文共分为导论和六章内容。导论重点阐述研究的缘起和意义,梳理与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发展问题相关的国内外理论,分析评述与之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确定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内容和研究重点、难点,论述所采用的主要研究和分析方法,指出论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农村集体经济体制与农民发展的概念解析。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概念界定,必然是以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理解为基础的。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概念内涵,是目前争议较大、分歧较多、理解多元,故而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内涵、理论内涵和现实内涵的一个概念。厘清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质内核,需要对其相关理论、历史演化、实践创新做全方位考察,以形成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关于农民发展的基本概念,是从对“农民”的多元认识开始梳理,以此为基础,进而提出农民发展的内涵。并结合学界现有的研究成果,对农民发展的主要内容、层次体系、理论依据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同时,对农村集体经济体制与农民发展的关系予以归纳和概括,以奠定全文的理论研究基础。第二章,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初建时期的农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选择和建立有其内在的历史必然性,本章重点探寻农村集体经济体制诞生和逐步形成的源头,考察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在初步确立时期对农民发展的影响。建国前,农村集体经济的萌芽是基于广大农民生产劳动需求基础之上的农村互助合作。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实现了广大农民“耕者有其田”的社会理想。在内忧外患的社会历史条件影响下,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促使互助组向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不断升级转变。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由初级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标志着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由萌芽到雏形,直至完全确立。此间,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由旨在解决困难农户基本生存需求的简单劳动互助向提高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加强劳动协作的转变,农民实现了由传统分散小农向集体农民的转变,获得了初步发展。第三章,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固化时期的农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稳定持续、单一刚性演进是在人民公社时期,人民公社借助“政社合一”的组织形式,以强大的组织动员力量将广大农民“联合”起来,蕴含着促进农民发展的合理性。方面,集中统一的经营模式提高了农村生产力和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激发了农民“战天斗地”的革命意志,调动了农民饱满的建设热情,肯定了农民参加生产劳动所获得的生存体验和生命意义,赋予农民更加明确的存在价值、尊严和体面感,以集体主义意识和精神感召农民,奠定了农民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但人民公社体制的合理性并未得到有效实现,不仅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强化了生产的组织性和计划性,盲目追求“一大二公”和“一平二调”,而且忽视和违背了农民的意愿与要求,形成农民对集体和国家的全面依附等,事实上阻碍了农民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第四章,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农民发展。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确立,标志着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发展进入改革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极强的灵活性和包容性,赋予农民相对独立的经营权利和财产权利,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农民潜力的合理挖掘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发展。然而,由于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过分强调了“分”,而忽视了“统”,导致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关系失衡。一方面,集体统一经营的日渐“衰微”,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服务功能的缺失,削弱了保护农民的集体实力,无法成为农民发展的有效“保护伞”;另一方面,家庭承包经营的日益“薄弱”,经营规模过小、组织程度较低、资源配置低效、市场信息较少、交易成本过高等加大了农户所需面对的市场风险,势单力薄的农户无力承担市场风险所引发的后果。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在改革初期释放了蕴藏在广大农民之中的巨大潜力和生产热情,然而,其自身在实践中的推行演进,也对现实中的农民发展造成了重要影响。第五章,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创新时期的农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突破双层经营体制“统”与“分”失衡的困局,不断寻求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以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和创新型的实现形式将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通过“规模经营”和“纵横联合”,培养和造就了农民新的发展。农民自主意识提高,利于克服人的依附关系,增强农民的个性独立;经济价值取向增强,利于强化社会地位的平等,促进农民独立人格的形成;价值实现途径多元化,利于扩大社会交往范围,增强农民的社会交往能力。与此同时,农民发展也面临着新的现实困境,农民的发展目标模糊,自主意识和主体意识淡薄,主体性尚未完全确立;与传统小农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农民意识长期存在,与市场经济相吻合的先进理念和思维方式长期缺位,阻碍着农民的市场化步伐;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农民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较低,劳动技能、素质的制约,决定了农民难以获得更高层面的发展;农民的发展权益未得到有效的、合理的保护,致使农民发展困难重重。总之,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发展,既给当前的农民发展带来了“福音”,也使农民发展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困惑,亟需探索和解决。第六章,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变迁中农民发展的现实反思。通过对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历史变迁的深刻考察,以及不同体制下农民发展状况的详细梳理,形成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历史变迁中农民发展的深度反思,即农村集体经济地位不容置疑,不容否定,其体制调整的核心并非是所有制关系越高越纯就好,就会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健康发展,而必须坚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自信”。农民发展是“三农”问题的靶心,其理性追求需不断实现。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民发展需良性互动才能相得益彰。与此同时,总结了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历史变迁中促进农民发展的重要启示,即必须深化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理解,坚持农民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夯实农民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重视人的因素,确保农民发展的核心地位;必须以多样化的实现形式,构筑农民发展的重要舞台;必须正视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明确的政府责任保障农民发展的基本权益。最后,提出了以“利益”为核心调整农村集体经济体制以实现农民“内源发展”的现实路径。
冯蕾[9](2014)在《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最初确立的本意就是要充分发挥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两个层次的积极性。然而在后来的农村经济发展实践中,对“分”的强调虽然释放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与此同时,对“统”的过于忽视却使得家庭分散小规模经营的弊端日益凸显。伴随农村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统一经营层的弱化使原子化的小农户被推进了波涛汹涌的市场大潮中,毫无保护的小农户在与市场的博弈中很快沦为弱势群体。如何在千变万化的市场面前有效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仅关系到农民自身的发家致富,更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所以,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就构成了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党中央提出的“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是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内在要求”,为我们解决农户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通过发展和振兴农村集体经济来有效聚合万千分散小农户,从而达到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提高农民市场交易地位保护其利益之目的,这才是统一经营层的实至名归。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以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讨论,得出只有构建起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内在机制,才能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进而激发出农业、农村发展的活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在第一章导论部分,阐述了本文选择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这一论题的原因,并对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做了文献综述,同时还对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及存在的创新点、研究上存在的不足做了说明。论文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主要介绍和阐述论文中所涉及到的一些核心词汇和概念。对容易产生混淆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等做了比较和界定,进而给出了农村集体经济及有效实现形式的相关概念,这些基本概念是论文展开论述的理论原点。论文第三章是理论溯源,不仅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特色理论两方面对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展开理论上的追溯,而且还从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挖掘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途径和方法,这是本文进行研究的理论依据。论文第四章是对建国以后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基本梳理和总结,从农业合作化时期、人民公社时期到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时期,重点阐述了农村集体经济主要的实现形式并对其发展做出了相应评价。通过纵向梳理这些不同时期的实现形式,总结出农村集体经济衰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有效的实现形式,农村集体经济要大力发展其实现形式而且应该是多样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力多层次的发展水平。论文第五章是介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主要找到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衰弱的原因,并指出如果任由农村集体经济不断衰弱不仅会阻碍农村生产力的进步、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更为重要的是会动摇社会主义在农村发展的根基。因此,提出在集体所有制不能触动的根本前提下,只有探索和创新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总结其内在机制才能真正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复兴。论文第六章主要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国内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践中所出现的几种典型形式和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践的基本特点。根据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得出几点启示:农村集体经济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途径;农村集体经济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具体形式应与时俱进;各种有效实现形式在发展上有其内在的共性;保障农民的财产权利,维护农民利益是各种实现形式的根本;政府在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发展中要有合适定位。论文第七章主要是构建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内在机制,其是上一章内容的延续。由于各种有效实现形式在发展上有其内在的共性即有内在机制,所以可以根据这些有效实现形式总结出其中的内在机制,主要是:明晰的产权动力机制、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良好的外部保障机制,并针对有效实现形式内在机制的构建提出了相关原则和对策建议。论文第八章是对研究问题所做出的总结,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农村集体经济既是农村组织运转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也是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民有、民管、民享”是农村集体经济的本质特征;农村集体经济与其实现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有效实现形式的内在机制及其构建是振兴农村集体经济的关键。
阎占定[10](2011)在《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兴起,并以其组织的感召力,经济利益的联结和吸引力,汇集和带动了大批农户,积聚了丰富的社会资本,成为乡村治理新兴主体,并影响和改变着乡村治理的存在生态。对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研究,既是破解当前“三农”问题的实践需要,又是直面乡村治理中难题的理论回应。由于对乡村治理的研究,旨在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乡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保证乡村社会的和谐,实现乡村社会的善治;而对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目的在于改革创新现有的农村经营体制和生产组织方式,探索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农村的发展和实现农民的增收。如果基于对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考察和理论解析,那么一种有别于当前法定的“乡政村治”的新型乡村治理模式就诞生了,因此也产生了一个崭新的交叉研究领域,并且极大地拓展了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乡村治理的实践空间,丰富了二者理论研究的内容。本论文正是基于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视角,借助于农村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在借鉴国内外关于合作经济组织研究和乡村治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合作组织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制度理论和博弈论,以及文献研究、田野调查、数理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嵌入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乡村治理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探析。首先,论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合作理论,回顾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演变的历程,实证考察分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生长的背景、条件、作用、特征、组织类型、制度机制;扼要阐释了乡村治理的有关理论,描述了我国乡村治理的现状,回顾发展历史,总结实践经验,分析现时态乡村治理的困境和困惑。其次,论文对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所引起的乡村治理机制、乡村治理内容的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论文凝练出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特征、路径、机制、模式和趋势,并提出了完善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规范其乡村治理参与,加快二者有序融合,创建新型乡村治理模式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论文研究了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必要和可能。研究认为,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更成为现实。文章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分析了在家庭承包经营、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村组织经济功能不断弱化、农民自主性和选择性愈来愈强的背景下,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如何得以迅猛发展,如何不断扩大在乡村社会中的经济影响力,并把这种影响力从经济领域的影响,逐步扩展延伸到政治、社会和其他领域,从而实现了它从乡村治理的可能主体向现实主体的转变。(2)论文对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地位的研究。研究认为,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乡村治理“三足鼎立”主体中的重要一极。在当前乡村治理多元主体格局中,乡镇政府、村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三个重要的治理主体。其中,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市场催生的新兴的治理主体,并对前两个法理上治理主体进行制衡,三者之间形成了博弈、冲突与合流的关系。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如此地位,是由主客观因素决定的。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速度和规模,自身具有的市场服务功能、增收益贫功能、政治参与和维权功能、产业推进功能,以及利益联结机制等,是其定位的内在条件和优势,而“乡政村治”模式存在的制度设计与实践的悖论和日益凸显的弊端,是其位置确定的外部因素和机遇。事实上,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其提高农民的市场驾驭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强农民民主政治意识等现实作用和效果也真正地显露出来。一句话,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乡村治理的新兴主体,在改变乡村经济体制的同时也改变着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在拓展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活动空间的同时也延展了乡村治理的活动内容。(3)论文对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用于乡村治理的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逐步改变着乡村治理的存在生态。论文构建了一个包括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乡村治理绩效和理论分析工具在内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田野调查、数理统计,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博弈论等理论分析工具,实证分析了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所产生的影响,揭示了二者之间的逻辑关联。研究认为,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后,逐渐改变了乡村治理的存在生态:乡村治理主体格局位移,乡村权力资源重新分配,乡村治理机制重构,乡村治理的经济生态、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都发生了化学式裂变反应,传统的、单一的、相对稳固的乡村治理格局被打破,新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乡村治理模式和机制在孕育、形成。研究还认为,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控制着乡村经济资源,影响乡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而且也由经济控制力渐进性地渗透到农村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影响甚至左右乡村民主政治和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方向和态势,并逐步完成了由乡村治理的配角向乡村治理主角的角色转换,成为乡村社会的“第三种力量”或“影子村组织”(4)论文对嵌入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新型乡村治理模式进行探析。研究认为,乡村治理生态的变化需要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融入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因素的乡村治理模式,就是一种创新。研究认为,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涌现,乡村治理制度设计与实践的悖论日益凸显。我国现有的法理性的“乡政村治”模式因存在生态的变化,其存在方式也必须不断创新。尽管“乡政村治”模式在当今农村政治体制保护下在总体上依然是治理的主流,乡镇政府和村组织也依然是治理的主导,但以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代表的非政府组织,以及乡村精英群体正在形成,并参与到乡村治理中。乡村治理是在以乡村正式组织为主导,多种力量参与、竞争与合作、冲突与合流中,推进乡村治理的背景、理念、方式、制度机制等发生一系列的裂变。在局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地方,乡镇政府和村组织的主导作用在弱化,渐失主导的地位,而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用和功能在加强,嵌入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乡村治理模式逐步成为主流。因此,破解当前乡村治理中难题,探索新型乡村治理机制,构建新型乡村治理模式,都是当前乡村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必须要回应的问题。(5)对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分析。研究认为,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是一个渐进的、非均衡的过程。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经历的是一个实践在先,理论其后,不断渗透,不断嵌入的生长过程。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具有经济优势,但短时内不可能在全国整体处于优势地位,“乡政村治”模式弊端不少,但暂时也不需要也不可能全面替代它。因此,无论从事物发展规律的哲学思考,还是从实践的现实考察,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并形成新型乡村治理模式,只能是渐进的、非均衡的量变过程。从参与内容看,先以经济存在,再到政治和社会的渗透;从参与路径看,走的是嵌入--嵌合--融合的过程;从参与形式看,采取的是凝聚社员、带动农户,影响村民选举、竞选村干部、村民矛盾调解、乡村公共事业等介入方式;从参与效果看,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逐步融入到乡村治理中,并实现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本身发展和乡村治理进步的双赢效果;从参与特点看,表现为时间上的渐进性,空间性的非均衡发展。这种转换是通过市场媒介、竞争推手和政府的扶手,在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代表的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共同推动下,经历一个由个别到整体、由局部到全局的渐进的、非均衡的发展过程。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就是如此从开始的经济存在,到一定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逐步实现了由乡村治理“局外人”、一般参与者的角色向乡村治理中的主角的角色转变。(6)论文对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趋势的探讨。研究认为,嵌入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乡村治理呈阶段性的发展趋势。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并对乡村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客观存在的。尽管这种参与程度和影响力因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数量、规模、组织化程度,以及现行乡村政治体制的限制,还没能够在整个农村社会治理中占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但是从发展的趋势来看,其作用会不断增强。因此,研究和把握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现状、特点、规律,以及发展趋势,对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通过对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速度和参与乡村治理的现实研判,发现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呈阶段性的发展趋势。从短期来看,随着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数量的增加、队伍的扩大、组织的规范,在乡村社会中重要位置的确立,“乡政村社”模式或“村政社经”模式将是一种现实的存在和选择,从长远来看,最终会转向“市场主导(合作经济组织)、政府引导、村组织指导、多元治理的”乡村治理格局。论文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1)研究视角的创新。论文选择了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乡村治理交叉的领域进行研究,这是一个比较前沿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这种基于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视角下研究乡村治理,不仅突破传统的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思维,拓展了乡村治理研究的视野和空间,而且也丰富了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的内容。本研究借鉴了其他学科研究乡村治理的成果但又不囿于其研究的局限,也不囿于非政府组织和乡村社会精英单一视角研究治理,而是用大市场大治理的视野,从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乡村治理互动的视角来探究新形势下的乡村治理、二者之间的融合,以及政府主导的多元治理结构向市场主导的多元治理结构转换问题。(2)研究方法的创新。论文在研究方法上,重视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同经济管理科学研究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在坚持传统的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定性分析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把经济管理学科的实证分析、数理分析、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引入和运用到乡村治理研究中,把综合分析与个案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极大地拓展和充实了乡村治理的研究方法体系,使研究更具全面性、理论性和实践操作性。(3)研究内容的创新性。论文在研究内容方面也有许多独到之处,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比如,关于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地位、作用的研究,认为它是乡村治理“三足鼎立”主体中的重要一极;关于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的研究,认为它在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逐步改变着乡村治理的存在生态;关于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机制、模式、过程和趋势的研究,认为它参与乡村治理形成了新的乡村治理机制和模式,这种参与是一个渐进的、非均衡的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趋势。
二、合作经济与市场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作经济与市场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演进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合作社与农业合作社 |
1.3.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
1.4 既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的梳理 |
1.4.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4.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4.3 简评 |
1.5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5.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
2.2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
2.3 两种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 |
2.4 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 |
3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的历史轨迹 |
3.1 历史的遗产:1949~1978 年国家实施的合作化与集体化 |
3.1.1 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演变 |
3.1.2 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的演变 |
3.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 |
3.2.1 农村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的演变 |
3.2.2 农村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发展 |
3.2.3 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变迁 |
4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变迁的动因解析 |
4.1 “小农经济”变革的内在需求 |
4.1.1 “现代小农”:生产关系的进步还是倒退 |
4.1.2 “小农”与合作经济组织:替代还是互补 |
4.2 相关利益主体获取“潜在利润”的需要 |
4.2.1 决策者的价值偏好 |
4.2.2 农民改善利益受损地位的迫切要求 |
4.3 两种解释逻辑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
4.3.1 变迁动力:生产关系还是相关者的利益驱动 |
4.3.2 变迁主体:农民还是政府 |
4.3.3 启示 |
5 新时期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方式的解析 |
5.1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的特征 |
5.1.1 行政推动在制度变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5.1.2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比较明显 |
5.1.3 合作经济组织形式日益多元化 |
5.2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的新趋势 |
5.2.1 “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渐凸显 |
5.2.2 传统合作经济组织引领合作制度变迁 |
5.2.3 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 |
5.2.4 由协会型的松散团体逐步向企业型经营实体提升 |
5.3 农民、市场、政府的在组织演进中的互动博弈 |
6 发达国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经验及启示 |
6.1 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几种模式 |
6.1.1 美国农合模式 |
6.1.2 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农合模式 |
6.1.3 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农合模式 |
6.2 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变的总体趋势 |
6.2.1 专业性合作社与综合性合作社并存 |
6.2.2 合作社逐步向企业化方向演变 |
6.2.3 合作社集中过程加速,逐步走上集团化 |
6.2.4 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日益密切 |
6.3 经验与启示 |
6.3.1 组织发展模式由本国具体国情所决定 |
6.3.2 完善的组织体系是保证组织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 |
6.3.3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前提 |
6.3.4 政府的支持和推动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保障 |
7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变规律的梳理 |
7.1 组织演进与生产关系变革密切相关 |
7.1.1 合作经济推动农村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
7.1.2 合作经济推动新型联结机制的形成 |
7.1.3 合作经济加速新型分配关系的建立 |
7.2 从分散走向联合与合作 |
7.2.1 合作与联合的必然性 |
7.2.2 合作与联合的价值取向 |
7.2.3 合作与联合的组织结构体系 |
7.2.4 合作与联合的组织监管体系 |
7.3 从经济合作拓展到社会公共领域的合作 |
7.3.1 基于治理理论视角的分析 |
7.3.2 基于中国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现状的分析 |
7.3.3 基于合作经济组织制度绩效的分析 |
8 总结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2)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法律制度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二、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研究现状述评 |
(一) 研究现状综述 |
(二) 现有研究的特点及不足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逻辑架构 |
(一)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二) 本文的逻辑架构 |
四、 关于本文的几点说明 第一章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形成与确立 |
一、 土地改革时期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
(一) 土地私有基础上的农民家庭经营的延续和转变 |
(二) 土地私有基础上的农村集体统一经营的萌芽——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初步兴起 |
二、 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
(一) 农业合作化: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纵深发展 |
(二)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基础上的集体统一经营的确立——从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三) 农业生产合作社统一经营体制下农民家庭经营的式微 |
三、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
(一) 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
(二) 人民公社体制的整顿与调整——从单一公社所有制到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 |
(三) 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家庭经营的进一步式微 |
四、 人民公社体制解体与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确立 |
(一) 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兴起与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 |
(二)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确立 第二章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确立后的制度变迁及现存法律问题 |
一、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确立后的制度变迁 |
(一)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内涵表述的演变 |
(二) 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变迁 |
(三) 农村统一经营制度的变迁 |
二、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现存法律问题 |
(一)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内涵表述所存在的问题 |
(二) 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法律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
(三) 农村统一经营法律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改革与完善的总体分析 |
一、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内涵的重新认知与界定 |
(一) 关于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内涵解读 |
(二) 关于农村统一经营的内涵拓展 |
(三) 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涵界定 |
二、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改革与完善的基本准则 |
(一) 在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协调农民权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
(二) 在坚持市场化导向改革的基础上协调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的关系 |
(三) 在重视法治的保障作用的基础上协调法治保障与政策导向的关系 |
三、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法律运行机制的总体完善思路 |
(一) 关于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法律制度的完善思路 |
(二) 关于农村统一经营法律制度的完善思路 第四章 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 关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 农村土地承包期法律制度的完善 |
(二) 农村承包地调整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法律制度的完善 |
二、 关于拓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的法律制度的健全 |
(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许可及其适当限制 |
(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限制的适当放宽 |
三、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及登记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及登记的基本立法 |
(二) 统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及登记机构 |
(三) 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及登记的法律效力 |
(四)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及登记程序 |
(五) 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制度 第五章 农村统一经营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 适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专门和基本法律 |
(二) 重新认识和清晰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 |
(三) 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法人)地位 |
二、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立法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 |
(一) 拓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态法定化立法 |
(二) 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立法及相关法律制度 |
三、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农业经营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 合理引导和规范龙头企业参与农业经营的形式和范围 |
(二) 建立健全龙头企业扶持政策的法制化实施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与财政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意义和研究目的 |
1.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相关课题的研究动态 |
1.2.1 社会主义与合作社发展的理论 |
1.2.2 资本主义与合作社的关系理论 |
1.2.3 国内农村合作经济思想的发展 |
1.3 研究前提、方法、逻辑与内容结构 |
1.3.1 研究前提 |
1.3.2 研究方法 |
1.3.3 逻辑与内容结构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理论与现状分析 |
2.1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紧迫性 |
2.1.1 农民增收困难 |
2.1.2 农业的边缘化 |
2.1.3 农村的衰落化 |
2.1.4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紧迫性 |
2.2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含义、原则、作用、分类 |
2.2.1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定义 |
2.2.2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原则 |
2.2.3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作用 |
2.3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与传统农村合作经济的区别 |
2.3.1 传统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简要回顾 |
2.3.2 农业合作化的经验与教训 |
2.3.3 新型与传统农村合作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
2.3.4 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
2.4 新时期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现状 |
2.4.1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条件与可能 |
2.4.2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现状 |
2.4.3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3. 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
3.1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理论演绎 |
3.1.1 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
3.1.2 小农经济的弊病 |
3.2. 政府财政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
3.2.1 政府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主客观依据 |
3.2.2 充分认识政府财政支持的必要性 |
3.2.3 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小结 |
3.3 财政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 |
3.3.1 现有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分析 |
3.3.2 构建村庄层面“四位一体”的农民综合、联合合作经营模式 |
3.4 财政支持着力点与主要形式 |
3.4.1 农业再生环节与财政支持 |
3.4.2 财政支持的主要形式 |
4. 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 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现状 |
4.1.1 政府组织、引导农户开展合作经营的行为支持 |
4.1.2 政府对合作社的法规建设支持 |
4.1.3 政府财政对合作社发展的支持 |
4.1.4 税收政策对合作社的优惠支持 |
4.1.5 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及合作社的资金支持 |
4.1.6 政府对农业人才培训的支持 |
4.2 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 |
4.2.1 政府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理念上的问题 |
4.2.2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3 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匮乏 |
5. 财政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域外经验借鉴 |
5.1 美国政府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情况 |
5.1.1 美国的农业及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概况 |
5.1.2 美国农村合作经济的类型、作用与特点 |
5.1.3 政府与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关系 |
5.2 法国政府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情况 |
5.2.1 法国的农业及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概况 |
5.2.2 法国农村合作经济的类型、作用与特点 |
5.2.3 法国财政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
5.3 台湾、韩国、日本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情况 |
5.3.1 台湾、韩国、日本的农业发展概况及农村合作经改造情况 |
5.3.2 台湾、韩国、日本的农村合作经济类型、作用与特点 |
5.3.3 台湾、韩国、日本财政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 |
5.3.4 台湾、韩国、日本财政支持农村合作经济小结 |
6. 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建议 |
6.1 积极发展“四位一体”的农村综合合作经济 |
6.1.1 转变政府观念,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四位一体”的农村综合合作经济 |
6.1.2 财政大力支持发展“四位一体”的农村综合合作经济 |
6.1.3 合作社发展与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 |
6.1.4 重建乡土社会文化促进农村综合合作经济发展 |
6.2 财政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重点方面与主要措施 |
6.2.1 法律法规建设 |
6.2.2 财政税收政策 |
6.2.3 政策性金融支持 |
6.2.4 合作社人才培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述评 |
(二)国内研究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的相关理论 |
一、关于合作社的经典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合作社理论 |
(二)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合作社理论 |
(三)博弈论对合作社理论的创新发展 |
(四)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社理论 |
二、政府行为的基本理论 |
(一)政府行为的内涵 |
(二)近代政府行为理论 |
(三)现代政府行为理论 |
第二章 新型农村合作社生长的内在机理及对政府行为的类型化需求 |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生长的内在机理 |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概念 |
(二)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性质和特点 |
(三)新型农村合作社生长的社会基础 |
(四)影响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的因素 |
二、新型农村合作社对政府行为需求的类型化分析 |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的类型 |
(二)不同类型新型农村合作社对政府行为需求的差异 |
第三章 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作用与行为机制 |
一、建国后政府行为对农村合作组织的作用变迁 |
(一)农业合作化时期:由自发到行政主导的农村合作社 |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国家对农村合作社的全面控制 |
(三)改革开放后:主体意识觉醒下的农村合作社 |
(四)新农村建设时期:市场导向型农村合作社的萌芽 |
二、政府行为对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的作用模式 |
(一)国家主义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
(二)放任主义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
(三)混合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
三、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机制 |
(一)行为动机 |
(二)行为方式 |
(三)行为内容 |
(四)行为绩效 |
第四章 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现实考量 |
一、政府扶持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尝试与努力 |
(一)以政策法规引导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 |
(二)以资源输出帮扶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 |
(三)以监督管理规范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 |
(四)以宣传教育助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 |
二、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互动的非均衡现状 |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博弈地位的失衡 |
(二)越位行为导致新型农村合作社丧失独立性 |
(三)错位行为影响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有序运作 |
(四)缺位行为致使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乏力 |
三、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困境 |
(一)“上热下冷”夹缝中的尴尬 |
(二)条块分割体制下的权力虚化 |
(三)制度供给不足引起的行为失范 |
(四)农村社会流动增加与村庄空壳化 |
四、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个案研究 |
(一)J省CL乡玉米制种专业合作社个案简介 |
(二)J省 CL乡玉米制种专业合作社个案分析 |
第五章 国外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比较与借鉴 |
一、国外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互动的基本经验 |
(一)美国经验 |
(二)日本经验 |
(三)以色列经验 |
二、各国农村合作社发展与政府行为互动关系的差异 |
(一)美国——松散外源型关系 |
(二)日本——致密主导型关系 |
(三)以色列——混合交互型关系 |
三、各国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主要启示 |
(一)政府角色不可或缺,政府行为须兼顾共性与个性 |
(二)市场机制是主要动因,政府行为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
(三)社员需求是价值归宿,政府行为须尊重“人”的意愿 |
第六章 以法治为根基,以需求为导向的政府行为优化路径 |
一、以法治规范行为,限定政府行为的“度” |
(一)法治政府建设语境中政府行为的规范与梳理 |
(二)实践回应视角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审视与完善 |
二、以需求引导扶持,建构需求导向的政府行为模式 |
(一)“发声”与“倾听”——构建合作社需求表达的有效机制 |
(二)“约束”与“激励”——促进双重角色下政府行为的优化融合 |
(三)“理念更新”与“制度设计”——推动基于需求导向的政府职能转变 |
三、以扶持增强绩效,统合政府行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发展 |
(一)政府行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互动基础的变化 |
(二)政府行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互动机制的目标取向 |
(三)政府行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互动平台的建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调研样本B市典型合作社发展情况汇总 |
附录二:历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农村合作社的政策内容 |
附录三:“十五”以来国家出台有关农村合作社的政策文件 |
附录四:地方政府出台有关农村合作社的法规及指导性文件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数据来源说明 |
1.5.1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1.6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假设 |
2.1 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经济形式区别 |
2.1.1 农村集体经济的宪法基础和产权基础 |
2.1.2 合作经济的历史基础和组织渊源 |
2.1.3 集体经济起源于合作经济 |
2.1.4 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差异 |
2.2 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中国式融合 |
2.2.1 契约型组织(企业、合作社)模式 |
2.2.2 政府主导的社区股份制 |
2.2.3 能人主导的农业产业模式和村庄治理模式 |
2.3 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实现形式的存在的原因与假设 |
2.3.1 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实现形式存在的根本原因 |
2.3.2 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实现形式存在的假设 |
第三章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与现实 |
3.1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实现形式发展历程 |
3.1.1 农业互助合作的渊源 |
3.1.2 农业合作化时期 |
3.1.3 人民公社时期 |
3.1.4 农村改革时期的新型合作化 |
3.1.5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时期 |
3.2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发展现实 |
3.2.1 农村集体经济的收支情况 |
3.2.2 资产与负债 |
3.2.3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村治理 |
3.3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可持续问题 |
3.3.2 农村集体债务化解问题 |
3.3.3 农村集体公共服务供给问题 |
3.4 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模式 |
3.4.1 土地流转下的农民自主模式——陕北孟岔模式 |
3.4.2 县域经济下的政府组织+农户运行模式 |
3.4.3 循环产业园区模式 |
3.4.4 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
3.4.5 杨凌高新示范园区模式 |
3.4.6 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比较 |
第四章 农村能人主导型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 |
4.1 内生型中国农村能人成长机制 |
4.1.1 农村能人的能力 |
4.1.2 农村能人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 |
4.1.3 农村能人成长的干中学模型 |
4.1.4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
4.2 能人主导型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一般均衡研究——经营能力、个人财富与 集体资产 |
4.2.1 能人主导型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基本模型 |
4.2.2 个人财富和集体资产的均衡:多目标博弈 |
4.2.3 民营和集体的选择:博弈均衡 |
4.2.4 能人主导型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一般均衡持续措施 |
4.3 村级集体企业管理层收购与农村集体经济实现 |
4.3.1 村级集体企业 MBO 的理论基础 |
4.3.2 村级集体企业的发展演变 |
4.3.3 模型设计和数据来源 |
4.3.4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
4.4 “职业村长”与农村集体经济实现 |
4.4.1 村长能力及其构成 |
4.4.2 村长、组织能力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型 |
4.4.3 职业村长促进集体经济实现 |
4.5 农民集群创业 |
4.5.1 农业集群 |
4.5.2 农民集群创业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优势 |
4.5.3 农民集群创业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演进 |
4.5.4 农民集群创业的培育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府主导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 |
5.1 农业园区模式 |
5.1.1 农业园区的研究基础 |
5.1.2 农业园区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的要素构成及其作用 |
5.1.3 农业园区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实践——以杨凌国家农业示范园为例 |
5.2 基于社会服务功能视角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 |
5.2.1 政府与公共产品供给 |
5.2.2 蒂布特(Tiebout)模型及其扩展 |
5.2.3 蒂布特扩展模型的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
5.3 完善政府主导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建议 |
第六章 契约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 |
6.1 宏观契约观的农业产业一体化 |
6.1.1 农业一体化研究基础 |
6.1.2 理论与方法 |
6.1.3 样本说明与数据来源 |
6.1.4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
6.2 产权异化、微观一体化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
6.2.1 产权异化 |
6.2.2 新型组织的出现 |
6.2.3 新型组织模块化和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创新 |
6.3 分工演进视角下的农业产业合作组织发展 |
6.3.1 散户生产到农业产业合作 |
6.3.2 实证研究 |
6.4 契约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的治理:监督与合作 |
6.4.1 农业产业组织理论基础 |
6.4.2 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合作模型 |
6.4.3 农业产业组织和农户的双重违约 |
6.4.4 监督合作的提出与实现 |
第七章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现实需要及其发展趋势 |
7.1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宏观解释 |
7.1.1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背景 |
7.1.2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博弈 |
7.1.3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具体路径 |
7.1.4 未来展望 |
7.2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微观解释:来自陕西的经验 |
7.2.1 当前陕西农村典型村经济发展现状 |
7.2.2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微观需求 |
7.2.3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出路 |
7.3 传统农区及近郊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创新 |
7.3.1 农业多功能的内涵 |
7.3.2 农业多功能开发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路径 |
7.3.3 农业多功能开发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案例 |
7.4 城中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 |
7.4.1 城中村改造的现状 |
7.4.2 城中村改造的核心问题 |
7.4.3 根源与症结 |
7.4.4 化解逻辑与对策 |
7.5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的技术改造 |
7.5.1 农村集体经济改造的目的和设计 |
7.5.2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制度设计及其对策支持 |
8.1 制度依赖和诱致性变迁 |
8.1.1 来自农村改革的经验 |
8.1.2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验 |
8.2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制度设计思路 |
8.2.1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制度设计的原则 |
8.2.2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的制度设计框架 |
8.3 实现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制度设计的持续措施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综述,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一) 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
(一)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本研究的基本观点 |
(三)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 本研究的特色说明以及问题与不足 |
第一章 集体化村庄与分散型村庄的内涵界定及其变迁轨迹 |
一 集体化村庄与分散型村庄的内涵界定 |
(一) 分散型村庄与集体化村庄的内涵 |
(二) 关于集体化村庄与分散型村庄内涵界定的依据及其说明 |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村庄变迁轨迹及其发展绩效研究 |
(一) 土地改革时期土地农民所有、家庭经营 |
(二) 农业合作化时期土地农民所有、合作经营 |
(三) 人民公社化时期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 |
(四) 家庭承包经营时期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 |
三 农业集体化时代农村发展绩效及其评价 |
(一) 农业集体化时代发展绩效分析 |
(二) 农业集体化时代发展绩效的原因探析 |
(三) 农业集体化体制的缺陷与不足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村庄的发展演变与发展现状 |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类型集体化村庄的发展演变 |
(一)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村庄发展的不同类型 |
(二)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村庄发展的共性特征分析 |
(三) 改革开放新时期与人民公社时期集体化村庄发展比较分析 |
二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村庄发展的内在动因与困境分析 |
(一)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村庄发展的内在动因分析 |
(二)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村庄的发展困境与问题分析 |
三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村庄的发展经验及其质疑与困惑 |
(一)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村庄发展经验分析 |
(二) 关于集体化村庄发展的质疑与困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发展演变与发展现状 |
一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的发展演变——以蒋店村为例 |
(一) 从蒋店村看分散型村庄的发展演化及其现状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发展的不同类型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发展的共性特征 |
(四)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与传统小农村庄比较分析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家庭经营制度下个体农民的博弈困境 |
(一)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承包经营的绩效分析 |
(二) 个体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弱势博弈困境 |
(三) 个体农民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中的博弈困境 |
(四) 个体农民在乡村公共事业发展和基础建设中的博弈困境 |
(五) 个体农民在基层政权体系和乡村社会治理中的弱势困境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农民的生活现状及其组织化困境 |
(一)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农民的生活现状及其问题——以蒋店村为例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与集体化村庄生活比较分析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组织化困境分析 |
四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与困境 |
(一)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经济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发展集体经济的必要性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
(四)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集体经济发展困境与主要障碍 |
五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村民自治的现状与问题 |
(一)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村民自治的形成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分散型村庄村民自治的现状与问题 |
(三) 人民公社体制与乡政村治体制的比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内在发展因素与发展能力比较 |
一 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发展因素与能力解构及其内在联系 |
(一) 村庄发展因素解构 |
(二) 村庄发展因素的内部联系 |
二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发展组织力比较 |
(一)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水平的比较 |
(二) 集体化村庄与分散型村庄发展组织力差异的原因探析 |
(三)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农民组织化路径和模式的比较2( |
(四)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农民组织化载体和效果的比较2( |
三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发展经济力比较 |
(一)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发展经济力衡量指标研究 |
(二)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农业经营方式比较 |
(三)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经济成份和产业发展的比较 |
四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发展政治力比较 |
(一) 村庄发展政治力的内涵及其衡量 |
(二)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治理能力比较 |
(三)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公共服务能力比较 |
五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发展文化力比较 |
(一) 村庄发展文化力的作用及其特有属性 |
(二)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及其原因探析 |
六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发展生态力比较 |
(一) 村庄发展生态力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分析 |
(二)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和分散型村庄发展生态力的差异及其原因探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对策分析 |
一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方向与路径选择 |
(一) 城乡差异化非均衡发展探析 |
(二)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方向选择:差异性一体化发展 |
(三) 城乡差异性一体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内外结合、标本兼治 |
二 集体化村庄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路径探讨 |
(一) 集体化村庄发展可持续的根本物质保障 |
(二) 集体化村庄发展可持续的核心要素 |
(三) 集体化村庄发展可持续的关键要素 |
(四) 集体化村庄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
(五) 推进集体化村庄可持续发展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
三 不同农业经营体系的选择与分散型村庄的未来 |
(一) 当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及其演化趋势分析 |
(二) 不同类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选择及其构建 |
(三) 基于不同类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分散型村庄的未来发展 |
四 完善集体层面统一经营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 |
(一)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点是完善集体层面统一经营 |
(二) 构建集体层面统一经营为主导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三) 完善农村集体层面统一经营的路径与对策 |
五 财政支农与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培育 |
(一) 土地财政与村庄整治 |
(二) 财政支农与新农村建设困境分析 |
(三)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改革与方向选择 |
本章小结 |
本项目调研数据信息说明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3 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论文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经济合作的基础性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合作及其生成基础 |
2.1.2 经济合作与合作经济 |
2.1.3 合作制与合作化 |
2.2 经济合作的功能 |
2.2.1 规模经济效益功能 |
2.2.2 对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 |
2.2.3 对经济运行的整合提升功能 |
2.3 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 |
2.3.1 主体的合作能力和愿望 |
2.3.2 组织的规模、结构 |
2.3.3 组织内部的制度安排 |
2.3.4 外部制度环境 |
2.3.5 作为非制度性规范的文化 |
第3章 中国特色经济合作思想溯源 |
3.1 马克思主义经济合作思想的源起与传承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合作思想 |
3.1.2 列宁的经济合作思想 |
3.1.3 毛泽东的经济合作思想 |
3.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合作思想 |
3.2 经济合作的中国传统智慧与启示 |
3.2.1 “和合”精神——经济合作的理念原则 |
3.2.2 “义利统一”——经济合作的价值取向 |
3.3 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合作的相关理论及评述 |
3.3.1 古典经济学的自由主义合作观 |
3.3.2 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 |
3.3.3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效用最大化合作理论 |
3.3.4 公共选择理论的集体行动逻辑 |
第4章 中国特色经济合作基本理论 |
4.1 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点和目标指向 |
4.1.1 理论基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
4.1.2 目标指向:“自由人联合体” |
4.2 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逻辑起点、核心问题和价值追求 |
4.2.1 最大限度满足主体的利益需求是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逻辑起点 |
4.2.2 利益关系协调是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核心问题 |
4.2.3 利益共享是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价值追求 |
4.3 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制度基础和组织原则 |
4.3.1 资本产权制度:劳动联合还是资本联合? |
4.3.2 分配的基础和原则:按劳分配还是按资分配? |
4.3.3 组织原则:自愿互利、平等民主 |
第5章 建国后中国经济合作的历史变迁 |
5.1 建国初期经济合作的初步探索与成就 |
5.1.1 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路径特征及效果评价 |
5.1.2 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要成就 |
5.2 传统计划经济时期“集体化”经济合作的曲折探索 |
5.2.1 “集体化”经济合作的路径特征 |
5.2.2 “集体化”经济合作的低效根源 |
5.2.3 经济合作回归正轨 |
5.3 改革开放后经济合作的创新实践与发展 |
5.3.1 改革开放后经济合作的产生背景与发展阶段 |
5.3.2 改革开放后经济合作的创生形式 |
第6章 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发展转向和原则遵循 |
6.1 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发展转向 |
6.1.1 目标取向——由政治偏好转向经济理性 |
6.1.2 功能定位——由一元向多元扩展 |
6.1.3 利益分配——由平均主义转向公平与效率统一 |
6.1.4 动力机制——由强制转向引导和扶持 |
6.2 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原则遵循 |
6.2.1 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确定经济合作的组织形式 |
6.2.2 体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分配原则 |
6.2.3 坚持尊重主体自愿与政府合理引导相结合 |
6.2.4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
第7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合作前景展望 |
7.1 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 |
7.1.1 合作模式更加多样 |
7.1.2 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
7.1.3 合作层次不断提高 |
7.2 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合作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
7.2.1 为培育新型市场主体促进生产力发展提供新动力 |
7.2.2 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利益共享提供有效制度安排 |
7.2.3 为扶贫开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新力量 |
7.3 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合作发展的优势和阻力 |
7.3.1 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合作发展的优势 |
7.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合作发展的阻力 |
7.4 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合作发展的路径选择 |
7.4.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理论为指导 |
7.4.2 以深化改革突破经济合作制度和机制束缚 |
7.4.3 以政策法规完善优化经济合作外部环境 |
7.4.4 以思路转换推动经济合作主体构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科研成果 |
致谢 |
(8)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历史变迁中的农民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与农民发展概述 |
1.1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内涵 |
1.1.1 农村集体经济的多元内涵 |
1.1.2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概念 |
1.2 农民发展的内涵 |
1.2.1 农民发展的理论依据 |
1.2.2 农民发展的概念界定 |
1.2.3 农民发展的主要内容 |
1.3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与农民发展的关系 |
1.3.1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是实现农民发展的重要形式 |
1.3.2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是规制农民发展的要素载体 |
1.3.3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是决定农民发展方向的现实依据 |
第二章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初建时期的农民发展 |
2.1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初建 |
2.1.1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初建的社会历史条件 |
2.1.2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 |
2.2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初建前的农民发展 |
2.2.1 土地改革前的农民发展 |
2.2.2 土地改革后的农民发展 |
2.3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初建时期的农民发展 |
2.3.1 农业合作化对农民发展的正面提升 |
2.3.2 农业合作化对农民发展的负面影响 |
2.4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初建时期的农民发展评析 |
2.4.1 集体化道路突破了个体小农的历史局限 |
2.4.2 农业合作社提供了农民发展的坚实平台 |
2.4.3 梯级组织化夯实了农民发展的物质基础 |
2.4.4 优先工业化弱化了农民发展的主体地位 |
2.4.5 “赶超”冒进超越了农民发展的实际需求 |
第三章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固化时期的农民发展 |
3.1 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村集体经济的演变 |
3.1.1 人民公社体制的形成背景 |
3.1.2 人民公社体制的主要特点 |
3.1.3 人民公社体制的基本调整 |
3.2 人民公社体制蕴含着促进农民发展的价值诉求 |
3.2.1 农业工业化开辟农民发展的新途径 |
3.2.2 “以粮为纲”、综合经营强化农民发展的物质基础 |
3.2.3 社内供销、信用合作构建农民发展的服务保障 |
3.2.4 多层次教育普及承载农民发展的智力支持 |
3.2.5 集体福利普遍推行惠及农民发展的基本需求 |
3.3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固化时期的农民发展 |
3.3.1 人民公社体制促进农民发展的现实性 |
3.3.2 人民公社体制阻碍农民发展的局限性 |
3.4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固化时期的农民发展评析 |
3.4.1 人民公社体制促进农民发展的合理性 |
3.4.2 人民公社形式超越农民需求的阶段性 |
3.4.3 忽视经济规律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
3.4.4 拔高生产关系制约农民发展的能动性 |
第四章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农民发展 |
4.1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改革 |
4.1.1 “包产到户”的实践探索 |
4.1.2 “双层经营体制”的宏观设计 |
4.1.3 “家庭承包制”的稳固发展 |
4.2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农民发展 |
4.2.1 双层经营体制对农民发展的正负影响 |
4.2.2 家庭承包制对农民发展的重要影响 |
4.3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农民发展评析 |
4.3.1 变革集体所有制结构打破农民发展体制束缚 |
4.3.2 尊重农民发展意愿有效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
4.3.3 增强经济自主性实现农民社会地位理性复归 |
4.3.4 兼业经营的多种形式鼓励农民的多样化发展 |
4.3.5 良性互动体制创新形成农民发展的激励机制 |
第五章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创新时期的农民发展 |
5.1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创新发展 |
5.1.1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创新的历史必然 |
5.1.2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多样化创新 |
5.2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创新时期的农民发展 |
5.2.1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利农民发展的促进因素 |
5.2.2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面临农民发展的现实困境 |
5.2.3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影响农民发展的制约因素 |
5.3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创新时期的农民发展评析 |
5.3.1 “人的独立性”不断增强 |
5.3.2 社会理性追求日趋鲜明 |
5.3.3 多元深度分层持续加速 |
5.3.4 社会心理交融推进变迁 |
第六章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变迁中农民发展的现实反思 |
6.1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变迁中农民发展的深度反思 |
6.1.1 农村集体经济地位不容置疑,其具体体制需不断完善 |
6.1.2 农民发展是“三农问题”靶心,其理性追求需不断实现 |
6.1.3 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民发展需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
6.2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变迁中农民发展的重要启示 |
6.2.1 必须深化理解农村集体经济,坚持农民发展的正确方向 |
6.2.2 必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夯实农民发展的物质基础 |
6.2.3 必须重视经济发展中人的因素,确保农民发展的核心地位 |
6.2.4 必须依托灵活多样的实现形式,构筑农民发展的重要舞台 |
6.2.5 必须正视发展中的集体经济问题,保障农民发展的基本权益 |
6.3 调整农村集体经济体制促进农民发展的现实路径 |
6.3.1 满足经济利益,奠定农民发展的物质根基 |
6.3.2 维护政治权利,保证农民发展的共富方向 |
6.3.3 增进社会福利,提供农民发展的制度保障 |
6.3.4 丰富文化需求,孕育农民发展的价值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承诺书 |
(9)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1.4.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基本理论概述 |
2.1 集体经济 |
2.1.1 集体经济的概念界定 |
2.1.2 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的关系 |
2.2 农村集体经济 |
2.2.1 农村集体经济的概念界定 |
2.2.2 农村集体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
2.3 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 |
2.3.1 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概念界定 |
2.3.2 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内容 |
2.3.3 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的意义 |
第3章 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理论溯源 |
3.1 国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思想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合作化思想 |
3.1.2 列宁的农民合作社思想 |
3.1.3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 |
3.2 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西方经济学思想 |
3.2.1 交易费用理论 |
3.2.2 制度变迁理论 |
3.2.3 产权理论 |
3.2.4 现代企业理论 |
3.3 中国特色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思想 |
3.3.1 毛泽东的农村集体经济思想 |
3.3.2 邓小平的“两个飞跃”思想 |
3.3.3 江泽民的“两个联合”思想 |
3.3.4 胡锦涛的“两个转变”思想 |
第4章 建国以来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变迁 |
4.1 农业合作化时期(1949 年—1955 年上半年) |
4.1.1 农业生产互助组 |
4.1.2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4.2 传统农村集体经济时期(1955 年下半年—1978 年) |
4.2.1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4.2.2 人民公社 |
4.3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时期(1978 年—至今) |
4.3.1 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实现形式的萌芽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 |
4.3.2 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实现形式的探索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 |
4.3.3 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实现形式的发展阶段(2000 年以后) |
第5章 当前中国农村集体经济衰弱的原因及其消极影响 |
5.1 农村集体经济的衰弱 |
5.1.1 农村集体经济整体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
5.1.2 “空壳村”现象普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支撑 |
5.1.3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 |
5.2 农村集体经济衰弱的原因 |
5.2.1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没有赋予农民个人有效的集体财产权 |
5.2.2 农村集体经济内部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有失规范 |
5.2.3 分配制度既没体现公平又没抓住效率 |
5.2.4 政府对农村集体经济缺乏持续有效具体的政策支持 |
5.3 农村集体经济衰弱带来的消极影响 |
5.3.1 阻碍农村生产力进步 |
5.3.2 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
5.3.3 动摇社会主义在农村发展的根基 |
第6章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典型案例及国外相关经验 |
6.1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典型案例分析 |
6.1.1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 |
6.1.2 土地股份合作社 |
6.1.3 农民专业合作社 |
6.1.4 企业化合作 |
6.2 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 |
6.2.1 美国的农业合作社 |
6.2.2 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 |
6.3 相关启示 |
6.3.1 农村集体经济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途径 |
6.3.2 农村集体经济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并且具体形式应与时俱进 |
6.3.3 各种有效实现形式在发展上有其内在的共性 |
6.3.4 保障农民的财产权利维护农民利益是各种实现形式的根本 |
6.3.5 政府在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发展中要有合适定位 |
第7章 构建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内在机制 |
7.1 构建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内在机制的原则 |
7.1.1 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稳定和完善 |
7.1.2 尊重农民意愿 |
7.1.3 坚持循序渐进的推进 |
7.1.4 坚持具体方式方法的灵活多样性 |
7.2 构建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内在机制 |
7.2.1 明晰的产权动力机制 |
7.2.2 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 |
7.2.3 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 |
7.2.4 良好的外部保障机制 |
第8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现状 |
1.2.2 乡村治理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农民合作的逻辑与现实: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与变迁 |
2.1 引言 |
2.2 农民合作的理论依据 |
2.2.1 西方合作理论介绍 |
2.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合作经济理论 |
2.2.3 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
2.3 建国以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演变 |
2.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3.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阶段 |
2.4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发展的背景和条件 |
2.4.1 实践背景 |
2.4.2 政策制度环境因素 |
2.4.3 农业产业产品特性 |
2.4.4 乡村组织和经济能人的带动作用 |
2.5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架构和类型 |
2.5.1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架构 |
2.5.2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 |
2.6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和作用 |
2.6.1 市场服务功能 |
2.6.2 增收益贫功能 |
2.6.3 权益维护功能 |
2.6.4 农业产业化推进功能 |
2.6.5 政治监督功能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乡村治理的时序演进:理论构建与实践模式 |
3.1 引言 |
3.2 乡村治理理论的阐释 |
3.2.1 治理的内涵 |
3.2.2 乡村治理内涵和特征 |
3.2.3 乡村治理理论的意义 |
3.3 中国乡村治理的历史演进 |
3.3.1 乡村治理的历史回溯 |
3.3.2 乡村治理的历史评析 |
3.4 新中国乡村治理的理论嬗变:1949~2010 |
3.4.1 乡村治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3.4.2 制度性理论——"乡政村治" |
3.4.3 非制度性理论——多种治理学说 |
3.5 新中国乡村治理的实践轨迹 |
3.5.1 建国以来乡村治理的实践模式 |
3.5.2 建国以来乡村治理的实践经验 |
3.5.3 乡村治理的现实态观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与乡村治理的变化: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
4.1 引言 |
4.2 理论与理论分析工具 |
4.2.1 多中心治理理论 |
4.2.2 社会资本理论 |
4.2.3 博弈分析理论 |
4.2.4 制度理论及其制度变迁理论 |
4.3 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及阐释 |
4.3.1 理论分析框架 |
4.3.2 乡村治理评价指标体系 |
4.3.3 理论分析研究对象的视角 |
4.4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理论假定 |
4.4.1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 |
4.4.2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乡村治理博弈中改变乡村治理生态 |
4.4.3 嵌入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新型乡村治理模式的兴起 |
4.4.4 乡村治理呈现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换的趋势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乡村治理机制的影响:来自乡村的观察 |
5.1 引言 |
5.2 乡村治理机制理论 |
5.2.1 乡村治理机制内涵和功能 |
5.2.2 乡村治理机制要素构成与运行 |
5.2.3 "乡政村治"机制分析 |
5.3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乡村治理主体格局的影响 |
5.3.1 多元治理主体的形成 |
5.3.2 多元治理主体角色定位 |
5.3.3 乡村治理主体的位移 |
5.3.4 乡村治理主体位移原因简析 |
5.4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乡村权力资源分配的影响 |
5.4.1 乡村权力资源的内涵和构成 |
5.4.2 乡村权力资源配置的变化 |
5.5 基于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的村治机制建构 |
5.5.1 单核心治理机制向多核心治理机制的转换 |
5.5.2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乡村治理运行中的关系分析 |
5.5.3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下的村治机制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证分析 |
6.1 引言 |
6.2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动力机制分析 |
6.2.1 动力系统和动力机制 |
6.2.2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正式组织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 |
6.2.3 基于委托代理视角的博弈模型 |
6.3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乡村经济影响的分析 |
6.3.1 乡村治理的经济指标内容 |
6.3.2 对乡村农业资源支配状况分析 |
6.3.3 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6.3.4 对农户生活水平的影响 |
6.3.5 经济效应——基于案例的方差分析 |
6.4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乡村政治影响的分析 |
6.4.1 乡村民主政治内涵与机制 |
6.4.2 乡村政治参与的必要和可能 |
6.4.3 乡村政治参与动机和态度 |
6.4.4 乡村政治参与的方式和途径 |
6.5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乡村社会建设影响的分析 |
6.5.1 乡村社会建设的内涵 |
6.5.2 对乡村公共事业的影响分析 |
6.5.3 对乡村社会秩序的影响分析 |
6.5.4 对乡村社会保障的影响分析 |
6.6 新型农民合经济组织对乡村治理影响的差异分析 |
6.6.1 乡村治理参与的地区性差异分析 |
6.6.2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6.6.3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和行业差异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嵌入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乡村治理模式的构建 |
7.1 引言 |
7.2 新型乡村治理模式解析 |
7.2.1 新型乡村治理模式的涵义 |
7.2.2 新型乡村治理模式的特征 |
7.3 新型乡村治理模式形成过程分析 |
7.3.1 新型乡村治理模式形成的必要和可能 |
7.3.2 新型乡村治理模式形成的路径 |
7.3.4 形成的特征:渐进性、非均衡性 |
7.4 新型乡村治理模式的构建 |
7.4.1 村社重叠型治理模式 |
7.4.2 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治理模式 |
7.4.3 经济能人牵头型治理模式 |
7.4.4 龙头企业牵头型治理模式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趋势和对策建议 |
8.1 引言 |
8.2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下的多元治理发展态势 |
8.2.1 多中心治理理论——理论依据 |
8.2.2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
8.2.3 政府主导治理依然必要 |
8.2.4 其他社会力量在乡村治理中的参与作用 |
8.3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村组织的融合重叠发展 |
8.3.1 融合重叠发展的条件 |
8.3.2 村社融合重叠发展的机制 |
8.4 政府主导治理向市场主导治理的渐变趋势 |
8.4.1 市场主导治理的涵义和特征 |
8.4.2 市场主导治理的量变和非均衡转变过程 |
8.5 完善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
8.5.1 建立完善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 |
8.5.2 鼓励发展规范的、有竞争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8.5.3 着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的转换 |
8.5.4 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村组织之间联动机制 |
8.5.5 整合运用乡村治理中各种力量和要素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乡村治理新兴和重要的主体 |
9.1.2 乡村治理生态的变化需要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 |
9.1.3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并改变着乡村治理机制 |
9.1.4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并影响着乡村治理内容 |
9.1.5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是一个渐进的、非均衡的过程 |
9.1.6 嵌入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乡村治理呈阶段性发展趋势 |
9.2 研究展望 |
9.2.1 对新型乡村治理机制和模式的创新研究 |
9.2.2 对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理论系统化研究 |
9.2.3 对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乡村政治参与的规范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乡村政治社会参与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3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生活状况调查表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合作经济与市场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演进逻辑研究[D]. 闫芳.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4)
- [2]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 谭贵华. 西南政法大学, 2012(07)
- [3]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与财政支持研究[D]. 张世敬.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4]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赵玉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5]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研究[D]. 薛继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6]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化与分散型村庄发展比较研究[D]. 冯道杰. 山东大学, 2016(10)
- [7]中国特色经济合作理论研究[D]. 张静. 吉林大学, 2018(12)
- [8]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历史变迁中的农民发展[D]. 翟新花. 山西大学, 2015(02)
- [9]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研究[D]. 冯蕾. 吉林大学, 2014(09)
- [10]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D]. 阎占定.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