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章算术》暨刘徽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徐泽林[1](2020)在《东亚数学史研究需要区域文化视野》文中指出东亚传统数学史作为科学史重要研究领域已有百余年发展历程,在东亚各国现代数学与科学史学科建制化过程中不断走向繁荣,从为民族科学文化辩护的研究取向走向多元化研究取向。东亚各国民族本位立场的数学史研究,削弱了汉字文化圈传统文化间的原生文化与次生文化关系,对一些历史问题产生误识。中国改革开放后,高举科学主义旗帜的李约瑟、薮内清和吴文俊的数学史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影响了中算史研究,但文化民族主义仍然持续影响中算史研究。文章通过一些具体研究案例,说明中算史研究对和算史研究之意义和作用,和算史研究对中算史研究也有重要作用;笔者认为以汉字文化圈整体视域研究东亚数学史,不仅历史资料互补,能够澄清一些历史疑难问题,而且可以深化对各国传统数学的理解与认知。
张冬莉[2](2020)在《中国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设置变迁研究(1902-1949)》文中研究指明正如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所言:“几何学有两件伟大的瑰宝:第一件是毕达哥拉斯定理,第二件是黄金分割。”勾股定理作为平面几何中最基础的定理,它是联系数学中数与形的第一定理,导致不可公度量的发现,揭示了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勾股定理开始把数学由计算与测量的技术转变为论证与推理的科学。千百年来人们给出勾股定理的证明至今已有五百多种,是证明方法最多的一个定理,其中蕴含了大量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技巧。自徐光启翻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以来,中国不仅对古希腊算学史有了新的认识,又更深层次地了解勾股定理在中西文化中的价值。尤其在清末民国时期,勾股定理已成为中学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以1902-1949年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的勾股定理内容为研究对象,以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将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在1902-1949年的发展历程依照学制和课程标准的颁布,分为清末时期(1902-1911)、民国初期(1912-1922)、民国课程纲要时期(1923-1928)、民国课程标准时期(1929-1949)四个发展阶段,旨在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勾股定理在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发展特点,分析影响及其变迁的因素,力求为当今的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的编写提供借鉴和启示。本研究从如下五个部分论述,具体内容如下:一、清末时期(1902-1911)中学几何教科书的勾股定理。这一时期,学制初订,中国的中学数学教育主要以学习日本数学教育为主,几何教科书的编写主要是翻译和编译日本以及一些欧美国家的几何教科书。首先从纵向上分析在这十年中几何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的证明方法以及定理表述上的变迁特点;其次横向的分别选取翻译日本和美国的几何教科书进行个案分析,从教科书编撰理念、编排形式、内容设置结构等维度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便从微观上详细了解这一时期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的变迁特点及教育价值。二、民国初期(1912-1922)中学几何教科书的勾股定理。这一时期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理念、制度模式和知识体系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开始了艰难的转型,同时也影响几何教科书的发展。民国初期的教育继承了清末教育改革的成果,中学数学教科书的发展也日新月异。此时,自编教科书也在逐步成熟。这一时期,虽然中国自编几何教科书,通常是参考欧美教科书并加以适当筛选和增删,但是知识内容的组织与呈现,都有了显着的改进。但是其中勾股定理内容的编排上特点并不明显,还没有彻底摆脱之前教科书中的内容和形式,仍然有清末时期几何教科书的痕迹。分别选取该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教科书《共和国教科书平面几何》、《民国新教科书几何学》以及汉译本《温德华士几何学》中勾股定理内容的编排设置进行详细对比分析。三、民国课程纲要时期(1923-1928)中学数学教科书的勾股定理。1922年的“新学制”颁布后,中小学实行六三三制。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科书的编写,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变革,凸显着美国数学教育的影响。中学教科书把代数、几何、算术和三角等内容融合在一起混合教学,将原来的几何教科书架构完全打破。中国首次采用混合编写教科书的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明白各科之间的内在联络,而且可以建构知识的统一体系。也正是在混合教学的风靡下,勾股定理内容的编排也因此受到极大的影响,无论是在章节的设置上,还是定理证明的方法、课后习题的设置上都与以往不同。故分别选取该时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数学教科书《布利氏新式算学教科书》、《初级混合数学》、《新学制混合算学教科书》和《现代初中教科书几何》中勾股定理内容的编排设置内容特点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四、民国课程标准时期(1929-1949)中学数学教科书的勾股定理。在此阶段我国又进行了三次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这一时期颁布的初中和高中课程标准中都要求学习平面几何。勾股定理内容则分别出现在初中和高中教科书中,但是由于对定理掌握的目标要求不同,故所在章节不同,导致使用的证明方法、表述方法和难易程度也不同。另外1932年首次设置了实验几何课程,明确实验几何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无论是在理解几何还是实验几何中都编排了勾股定理内容。虽然重视程度和教学目标都不同,但是分别从代数和几何的角度体现了勾股定理的重要性以及在教科书中有重要的地位。故选取《复兴中学教科书》和《实验几何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编排进行详细分析。在该部分中,又将1912-1949年间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编排变迁进行了特点分析。五、以上研究中,在简要呈现各阶段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同时,适当地介绍了代表性教科书作者的生平及数学教育贡献。六、结论。首先,从宏观和微观上归纳1902-1949年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编排特点;其次,分析了影响1902-1949年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勾股定理编排变迁的因素;再次,阐明了1902-1949年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勾股定理证明方法编排变迁的特点;最后,总结了勾股定理的编排变迁为当今数学教科书编写提供的启示与借鉴。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以1902-1949年为时间域,研究了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的编排之变迁。根据各学制、课程标准(或课程纲要)对中学数学教科书的编写背景、编撰理念的要求不同,选取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教科书中勾股定理的编排形式、证明方法等方面进行个案分析,总结了勾股定理内容编排之特点。厘清了1902-1949年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勾股定理内容的编排,揭示了勾股定理编排的变迁特点和影响变迁的因素,展示了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勾股定理内容的设置、编排、内容选取等诸特点对当今教科书建议和教学改革的借鉴作用。
熊易文[3](2020)在《从“中国古代有无数学”之辩究思中国古代数学的核心理念及历史价值》文中指出中国古代数学历史悠久,从公元前后至公元14世纪,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先后历经了三次高峰,创作出了举世瞩目的数学成就。中国古代数学史料丰富,但由于与西方数学的差异,导致学界对其评价不一,“中国古代有无数学”的争论就是其中之一。以刘钝和吴国盛的观点为代表:刘钝认为中国古代数学“有术有学”,即中国古代有数学;吴国盛认为中国古代数学“有术无学”,即中国古代无数学。这场争论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我们可以从争论中究思中国古代数学的核心理念和历史价值。论文以“中国古代有无数学”之辩为切入点,究思中国古代数学的核心理念和历史价值。通过刘钝和吴国盛关于“中国古代有无数学”的不同观点的分析,发现探讨“中国古代有无数学”还需回到中国古代数学本身。中国古代数学史料丰富,诸如“算术十经”等数学古籍。研究中国古代数学史料,探究中国古代数学的核心理念有三:一、中国古代数学以实用理性为观念前提;二、中国古代数学以天人合一为观念基础;三、中国古代数学以格物致知为思维方式。通过对中国古代数学核心理念的研究,挖掘中国古代数学的历史价值及其当代意义。中国古代数学在实用理性、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的观念引导下,中国古代具有构造性、机械化的特点。正是机械化的中国古代数学,带来了数学发展的算法化倾向,使中国古代数学在算法化的今天焕发出生命与活力。论文通过“中国古代有无数学”之辩,挖掘中国古代数学的核心理念和历史价值。通过对中国古代数学史料理念与价值的研究,正视中国古代数学、展望数学当代发展、增强中国文化自信,中国古代数学正在中华文明史中彰显其独有的文化价值。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孙晶[5](2019)在《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五年级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单元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小学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都开始注重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作为数学文化中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史,并十分肯定数学史在教育中体现的价值。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课堂的数学史料、融入的方式以及HPM(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视角下的成熟课例并没有太多参考。随着课改的深化,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提出将研究目光聚焦于单元教学设计,本文选取了小学五年级几何模块中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单元进行研究,其中涉及三个教学内容,分别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本单元内容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空间几何中抽象概念的计算,平面图形也是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起点,在小学几何内容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对于这个单元的内容,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存在重计算轻文化,重技巧轻思想,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况。所以,通过查阅史料,选取合适的历史素材,笔者期望形成在HPM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通过三节课例的开发研究,解决上述问题,为本单元内容的教学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问题为:1.数学史融入平面图形面积单元的教学对学生知识理解与运用水平有何影响?2.数学史融入平面图形面积单元的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态度有何影响?通过三节课例的实施,笔者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数学史融入本单元数学教学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1.知识学习方面:通过数学史融入单元的整体教学,学生对出入相补原理有较为深刻的体会,提高了解决面积问题的能力。2.学习态度方面: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使学生肯定数学的有用性、增强了数学学习动机及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焦虑感。在此研究基础上,对于小学数学单元教学、HPM研究提出了想法与建议。希望本研究能对数学史融入小学单元教学设计提供帮助。
黄婕[6](2019)在《HPM视角下基于化归思想的教学设计 ——以祖暅原理的应用为例》文中认为化归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本文以立体几何为载体,考查空间想象力同时,重点考查了在教学中渗透化归与转化思想。通过广泛的调研显示,立体几何概念的建立是学生学习几何的一块“硬骨头”,其难度系数着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较高;二是对于祖暅原理中的等积原理较难理解。本研究建立在HPM视角下,首先对中西方关于立体几何的书籍进行剖析,整理出一定的历史发展顺序,并根据历史的相似性,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由此设计了相应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来说,灵活运用化归思想对学习是大有裨益的;对教师来说,合理地运用数学史知识,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使整个数学过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本文旨在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学生对祖暅原理的认知程度及障碍是什么?2.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将数学史融入几何体积的教学?3.哪些与立体几何有关的数学史料素材适合作为教学材料?通过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研究,研究主要基于课堂实时录像、调查问卷和课后师生访谈,经科学的分析之后,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对祖暅原理这一知识点的认知和对它学习的兴趣基本上呈现了一个正相关的关系。在解题的过程中,没有认识到数学史融入学习的重要性,也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2.针对在高中阶段甚至在高考中立体几何的重要性,教师们都保持了一个积极的态度,但关于数学史内容的编写是有待改进的。越来越多的教师会使用一些教育软件以此来辅助教学,例如在祖暅原理这一部分用几何画板、GeoGebra等。3.数学史的选取应该做到范围之广、影响之大、意义之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才能使数学教学更加蓬勃地发展。综上所述,数学史融入立体几何的教学是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值得推广和实践。
柳俊雅[7](2018)在《HPM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数学历史源远流长,数学文化博大精深。作为数学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数学史是体现数学美的重要形式。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19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密切关系,直到1972年,HPM的建立,使得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成为了新的学术研究领域。研究者们发现,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可为数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习数学家们的刻苦钻研精神。然而,在一线中学教学中,数学史真正融入课堂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原因在于教学任务繁重和紧张的学习压力下,数学史教学占用了有限的教学时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这也为数学史融入课堂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本论文便是通过教学设计和实践研究如何利用微课这个媒介更好地将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实现HPM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等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查找各类文献资料,梳理国内外有关HPM和微课的研究现状和理论,找到研究的立足点和方向,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同时,笔者也梳理出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相关的数学史知识,找到HPM微课与数学教学结合的突破口。经过上述理论准备,笔者制定出相应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法,笔者对金华市目前的HPM微课教学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为本论文的研究做铺垫。经过上述前期准备,本文提出了HPM微课设计的几个原则,并具体阐述了研究方法和方案。在具体实践阶段,论述了HPM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方法,根据理论研究和问卷调查设计教学方案,并进行实践验证,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根据上述实践进行总结分析,得出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并进行了研究展望。从研究结果上看,HPM微课能够使数学史更为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的印象得以改观。同时,学习数学史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吃苦精神,综合能力得到了相应提升。在制作HPM微课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本文的研究为今后更多HPM微课的制作做好了铺垫,也为继续深入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HPM微课定能得到大量普及和推广,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余翰飞[8](2018)在《基于发生教学法的中国传统数学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72年,数学史与数学教学关系国际研究小组(HPM)的成立,使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成为一个世界性课题。从国内来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特别是2005年以来,HPM逐渐为国内数学教育界所熟悉,数学史的教育价值越来越得到中学教师的认同。然而,受制于所谓的“课上无时间,手中无资料,考试无要求,学生无基础”的“四无”困境。尽管相关学术研究方兴未艾,也出现了一批教学案例和数学文化读本,但因为这些相关教学参考资料还很不全面,也未成系列,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仍然处于“高评价,低应用”的窘境。本研究的目的是进行基于发生教学法的中国传统数学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和现状调查,并在基础上进行中国传统数学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学设计,以期对中国传统数学融入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理论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历史相似性和发生教学法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从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生物发生律”到教育上的“历史相似性”,到“发生教学法”,再到波利亚的“重新发现”学习方法和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教学方法,这是一个从生物学上的一般科学原理到教育学原理再到数学教学方法的逐渐演绎的过程,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二是对中国传统数学及其教育价值的研究。中国传统数学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用性,构造性和机械化的思想方法则是其与西方数学形成鲜明对照的最主要的特色。除了具有一般数学史知识的教育价值之外,中国传统数学还有自身独特的教育价值,有助于开阔眼界、转变观念、拓展思维、陶冶情操。中国传统数学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调查表明:师生对中国传统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很少;教师极少采用中国古算题作为例题或习题,导致大部分学生对古算题看不懂,失去兴趣;开发更多教学案例、提供更多数学史资源是改变“高评价,低应用”现状的当务之急;突出故事性是提升学生对数学史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中国传统数学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是本研究的落脚点。在进行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设计时,应该精选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数学算法思想和独特方法的课题,采取基于“发生教学法”的教学设计模式,尽可能采用中国古代数学典籍中的原题进行问题呈现,并运用中国传统数学基本原理(如出入相补原理)解决问题。本研究以出入相补原理在相似三角形中的应用为课题进行教学设计,从问题(古算题)到方法(出入相补原理,相似勾股形比例理论)再到习题均采用中国古代数学的原始材料。对于某些中国传统数学特色非常明显、优势非常突出的课题,这种全过程中国传统数学浸润式的教学设计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与一般的古今中外结合的大杂烩式的教学设计相比,无疑可以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王静[9](2018)在《晚明儒学与科学的互动 ——以徐光启实学思想的构建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明朝社会政治走向衰落之时,儒学却在外在刺激和内在发展的逻辑中进行着自我更新与转型,即从通经、修德、经世致用的实学传统中发展出以经世致用为中心的实学思潮。当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历经曲折终于踏上中国土地时,实学思潮中的经世致用搭建了儒学与西方科学沟通的桥梁,长达三百多年的儒学与科学的互动就此拉开历史序幕。在晚明士人对经世致用的迫切追求,以及利玛窦等制订附儒、补儒、合儒的学术传教策略的共同促动下,诸多儒士参与到晚明儒学与科学的互动过程中,徐光启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为学而优则仕的儒家,徐光启深受通经、修德、经世致用实学传统的浸染,是经世致用实学思潮的主要倡导者。同时他还是西学东渐以来接触、传播、译撰西方科学着作的先行者。可以说,徐光启实学思想的构建与实践过程亦是晚明儒学与科学互动的具体呈现。简要而言,徐光启实学思想的构建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内核确立阶段。传教士本想通对《几何原本》严密的逻辑结构和其经世致用的功能吸引中国士人走向信仰上帝的道路,但徐光启却结合自身的文化背景重新解读。在他看来,《几何原本》是“度数之宗”,是“不用为用,众用所基”的典范。因此,徐光启一方面注重《几何原本》经世致用的功效,另一方面则把《几何原本》中体现出的公理化体系和对求其故的重视强调为“不用为用”的“大用”。这就为此后徐光启将度数之学视为实学的内核提供了内在的支持。徐光启将度数之学确立为其实学的内核主要是通过对算学的正本清源,为度数之学进入实学核心扫除了障碍;通过对度数之学贵义重证的阐释,为度数之学成为实学内核提供了方法保障;通过对度数之学的拓用旁通,为度数之学进入实学内核搭建内容框架三方面的努力而实现。(2)框架搭建阶段。徐光启实学思想主要是以“度数旁通十事”为框架搭建起来的。在“度数旁通十事”的思想来源上,徐光启受到了中国古代算学和西方几何之学的共同影响。徐光启对“度数之学”的定位和理解也在此基础上形成。“度数旁通十事”的构建中显现出了内容确立上的融会古今中西、展开次序上的对国情国势的关联以及在补充推广上友人门徒的支持的特点。最终徐光启的实学内容框架涵盖了测量、农业、律吕、会计、与地、医药、军事、历法等十个领域。(3)实践展开阶段。徐光启实学的实践展开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其中明线表现为基于晚明社会政治需要的急迫程度而呈现的时间先后顺序:因勾股测望“广其术而以之治水、治田之为利巨,为务急也,故先之”;水利失修造成水旱灾害频发时,翻译《泰西水法》对西方水利知识和工具的介绍与引进便成为应对之举;面对后金对明朝威胁的加重,徐光启又将他的实学关注点转移到军事领域,强调西洋火炮和铳台引进和仿制。最后当历法误差已经不得不顾时,徐光启又担负起改历的重任,主持修订了《崇祯历书》。暗线则体现了徐光启对西方科学认识的逐步全面与深化的过程。《几何原本》的翻译让徐光启认识到度数之学“不用为用,众用所基”的基础地位,他在勾股测望、农田水利、军事领域实学实践的开展则是对西方科学知识、方法、技术的全面运用。崇祯改历时对尽用西法的坚持则显示了徐光启对西方科学内容、方法、思维方式的深刻认同。两条线索并行不悖,互为促进。(4)逻辑完成阶段。徐光启制订了与大统历“会通归一”的改历方案但却“尽用西法”,看似矛盾实则是晚明儒学与科学张力下徐光启的选择与应对。在科学强大张力下,徐光启在对中西历学进行了客观比较、对逻辑自洽性与一致性思维方式的深刻认同和对历学重新划界后,改历尽用西法成为他的必然选择。而“会通”为名的改历方案扫除了“分曹而治”提议的弊端且避免了议用西历所引发的南京教案类似事件的发生,显示了他应对儒学张力的智慧。这一结果不但在时间上处于最晚,徐光启对儒学与科学关系的处理也最为全面、成熟,所以崇祯改历成为徐光启实学构建的最终呈现和逻辑完结。而且徐光启在崇祯改历中“尽用西法”与“会通为名”之间的圆融应对也表明儒学与科学间的张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弱化或转化。简而言之,徐光启实学思想的构建是以中西相遇为时代背景,以度数之学为构建内核,以“旁通十事”为内容框架,以崇祯改历为逻辑完成,注重经世致用的同时又强调“求其故”的一种过渡型学问形态。他在儒学与西方科学的具体互动中实现了对儒学知识的更新、对诸如格物穷理等儒学核心概念的突破,也将西方科学方法、思维方式等融入到儒学传统中。从以徐光启为代表的晚明儒学与科学互动的一系列丰硕成果的取得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来看,晚明儒学与科学的关系在整体上呈现良性互动态势。经世致用中的实理型致用在实学思潮中的发展也为儒学与科学提供了学理上亲和的内在依据。时至今日,中国经历了近代化的阵痛,科学已在中国扎根生长,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经历了发展低潮后也迎来了复兴契机。儒学与科学的张力虽然客观存在,但通过对晚明儒学与科学互动过程的历史考察,有理由相信儒学与科学在现代同样可以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王晓慧[10](2018)在《HPM视角下高中立体几何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研究已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HPM案例的开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高中教学中,立体几何既是初中平面几何的拓展,也是大学解析几何的基础,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国数学史和立体几何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过程,整理了课标和教材中立体几何相关内容,调查教师和学生对于数学史进而立体几何数学史的了解、关注程度,设计了HPM视角下的《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点》教学设计并进行了教学检验。给出了教学建议:组建HPM研究小组;关注HPM理论和研究的发展;关注学生在立体几何方面的困难;针对这些困难,结合数学史料,探索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包括七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论述了国内外HPM研究的现状、国内外HPM实验研究、立体几何的教学实践、HPM的教育价值,以及本文的理论基础“历史相似性”,并进行小结。第三部分是立体几何历史研究。主要论述了中国古代数学史,《几何原本》的引入过程。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西学东渐第一人利玛窦所做的贡献。第四部分是现行课标和教材中的立体几何。整理了课程标准中对立体几何的要求和人教A版教材中立体几何的内容。第五部分是实证研究设计。主要进行了三项调查:针对教师和学生的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融入情况调查,以及针对学生的数学史在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融入情况调查;一项访谈:针对教师的高中立体几何教学过程中数学史的融入情况。根据结果分析得到,教学实践中数学史的地位令人担忧、教师和学生的数学史素养亟待提高。第六部分是数学史融入棱柱、棱锥、棱台的教学设计。将《几何原本》中的定义与教材中的定义相比较,论述了相关概念的发展过程。注重学生为本,设计了《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点》教学设计,并通过前测、即时后测和一周后后测,对教学设计进行了检验,得到数学史的融入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结论。第七部分是结论。论述了数学史融入立体几何教学的必要性与方法。从教师角度,数学史的融入丰富了教师的知识素养,坚定了教师的数学信念。从学生角度,数学史的融入激发了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思维能力,培养了数学情感。进而,可以通过及时建立数学知识网络和注重揭示数学概念、定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方法,融入数学史。反思了论文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的方向。
二、《九章算术》暨刘徽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九章算术》暨刘徽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东亚数学史研究需要区域文化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1 东亚国别数学史研究诸阶段 |
1.1 民族主义的东亚国别数学史研究的兴起 |
1.2 二战后的和算史研究 |
1.3 改革开放后影响中算史研究的李钱传统与三面旗帜 |
2 和算汉源:中算史研究对和算史研究的作用 |
3 汉算和续:和算史研究对中算史研究的作用 |
3.1 和算内容引发中算史研究之论题 |
3.2 和算方法有助于解释中算史研究之疑难 |
3.3 和算家注释有助于解明中算立术之理 |
4 东亚数学史研究需要区域文化视野 |
(2)中国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设置变迁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清末中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勾股定理 |
2.1 历史背景 |
2.1.1 “癸卯学制”的中学数学教育 |
2.1.2 清末中学数学教科书编译概况 |
2.2 翻译日本的几何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个案分析 |
2.2.1 编译者简介 |
2.2.2 编写理念及编排形式 |
2.2.3 勾股定理内容的结构 |
2.2.4 特点分析 |
2.3 翻译美国的几何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个案分析 |
2.3.1 编译者简介 |
2.3.2 编写理念及编排形成 |
2.3.3 勾股定理内容的结构 |
2.3.4 特点分析 |
2.4 清末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的结构及其特点(1902-1911) |
2.4.1 编写理念及编排形式 |
2.4.2 勾股定理内容设置的形式 |
2.4.3 勾股定理的内容表述之变迁及特点分析 |
2.4.4 勾股定理证明方法特点及教育价值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民国初期中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勾股定理 |
3.1 历史背景 |
3.1.1 “壬子癸丑学制”的数学教育 |
3.1.2 中学数学教科书编译概况 |
3.2 《共和国教科书平面几何》中“勾股定理”内容编排概述 |
3.2.1 编者简介 |
3.2.2 编写理念及编排形成 |
3.2.3 勾股定理内容的结构 |
3.2.4 特点分析 |
3.3 《民国新教科书几何学》中的“勾股定理”内容编排概述 |
3.3.1 编译者简介 |
3.3.2 编写理念及编排形成 |
3.3.3 勾股定理内容的结构 |
3.3.4 特点分析 |
3.4 汉译本《温德华士几何学》中的“勾股定理”内容编排概述 |
3.4.1 编译者简介 |
3.4.2 编写理念及编排形成 |
3.4.3 勾股定理内容的结构 |
3.4.4 特点分析 |
3.5 小结 |
3.5.1 勾股定理证明方法无明显差异 |
3.5.2 从面积和射影角度讨论钝角和锐角三角形的不同情形 |
3.5.3 习题数量参差不齐 |
3.5.4 对几何作图的认识逐渐加强 |
第4章 课程纲要时期的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 |
4.1 历史背景 |
4.1.1 “壬戌学制”下的数学教育 |
4.1.2 中学数学教科书编纂概况 |
4.2 混合教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勾股定理” |
4.2.1 《布利氏新式算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编排概述 |
4.2.2 《初级混合数学》中“勾股定理”内容编排概述 |
4.2.3 《新学制混合算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的编排概述 |
4.3 《现代初中教科书几何》中“勾股定理”内容的编排概述 |
4.3.1 编译者简介 |
4.3.2 编写理念及编排形成 |
4.3.3 勾股定理内容的结构 |
4.3.4 特点分析 |
4.4 小结 |
4.4.1 勾股定理内容分布在多个章节中 |
4.4.2 证明方法由一到多,割补法逐渐成为主要方式 |
4.4.3 由勾股定理向任意三角形推广 |
4.4.4 习题中理解型题目与作图题目相结合 |
第5章 课程标准时期的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 |
5.1 历史背景 |
5.1.1 中学算学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教育 |
5.1.2 中学数学教科书编译概况 |
5.2 复兴中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编排概述 |
5.2.1 部分编撰者简介 |
5.2.2 编写理念及编排形成 |
5.2.3 勾股定理内容的结构 |
5.2.4 特点分析 |
5.3 实验几何教科书中的勾股定理—以《初级中学实验几何学》为例 |
5.3.1 编撰者简介 |
5.3.2 编写理念及编排形式 |
5.3.3 勾股定理内容的结构 |
5.3.4 特点分析 |
5.4 课程标准时期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变迁之特点分析 |
5.4.1 数学史的融入 |
5.4.2 定理证明实验法与演绎法并重 |
5.4.3 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方法 |
5.5 民国时期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编排变迁特点分析(1912-1949) |
5.5.1 定理证明以方法为经,以教材为纬 |
5.5.2 三角形内对锐角或钝角之三边情况贯穿于教科书中 |
5.5.3 从正方形到任意相似图形 |
第6章 结论 |
6.1 清末民国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编排特点 |
6.1.1 数学教科书中定理命名的演变 |
6.1.2 作为小节内容编排在单元中 |
6.1.3 定理表述以“形的勾股定理”为主 |
6.1.4 结构体系独特,勾股定理的推广内容丰富 |
6.1.5 自编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史料贯彻爱国精神 |
6.2 影响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编排的因素 |
6.2.1 外部因素 |
6.2.2 内部因素 |
6.3 清末民国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证明方法编排之变迁 |
6.3.1 欧几里得证法始终贯穿在教科书中 |
6.3.2 证明方法由一变多,从演绎法过渡到拼补法 |
6.3.3 中国古代“赵爽弦图”仅在课后习题中出现 |
6.3.4 实验几何时期证法主要以综合法为主 |
6.3.5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勾股定理编排中存在的问题 |
6.4 清末民国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变迁的启示与借鉴 |
6.4.1 编排形式与内容体系应力求严谨 |
6.4.2 勾股定理内容编排重视趣味性、启发性与探究性 |
6.4.3 实验证明和理论证明相辅相成 |
6.4.4 从勾股定理到我们的思想 |
6.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从“中国古代有无数学”之辩究思中国古代数学的核心理念及历史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与评论 |
(一)“中国古代有无数学”争论的相关文献 |
(二)中国古代数学的一般研究文献 |
(三)中国古代数学理念价值的研究文献 |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特色 |
(二)创新之处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有无数学”的争论及其影响 |
一、“中国古代有无数学”之辩的背景研究 |
(一)“中国古代有无数学”问题的提出 |
(二)“中国古代有无数学”的相关研究 |
二、“中国古代有无数学”之辩的代表性观点 |
(一)刘钝:有体有学 |
(二)吴国盛:有术无学 |
(三)两种观点的差异性和合理性 |
三、“中国古代有无数学”争论的影响 |
(一)引发对中国古代数学理念的思考 |
(二)引发对中国古代数学价值的思考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中国古代数学的核心理念 |
一、实用理性:观念前提 |
(一)实用是中国古代数学的存在前提 |
(二)实用理性是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观念 |
二、天人合一:观念基础 |
(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数学的思想观念 |
(二)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数学的理论基础 |
三、格物致知:思维方式 |
(一)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数学的数学内涵 |
(二)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数学的逻辑方法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中国古代数学的历史价值及当代意义 |
一、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 |
(一)构造性 |
(二)机械化 |
二、中国古代数学的历史价值 |
(一)数学发展的算法化倾向 |
(二)数学研究的史证化趋势 |
三、中国古代数学的当代意义 |
(一)以史为镜,正视中国古代数学 |
(二)以史为脉,展望数学当代发展 |
(三)以史为体,增强中国文化自信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5)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五年级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单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重要性 |
1.1.2 课标、教科书中“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单元”相关内容和要求 |
1.1.3 “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单元”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1.1.4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意义 |
1.1.5 单元教学的现状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HPM相关理论 |
2.1.1 HPM简介 |
2.1.2 HPM教学设计的原则 |
2.1.3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方式 |
2.2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相关研究 |
2.2.1 单元教学的理论研究 |
2.2.2 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 |
2.3 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相关研究 |
2.3.1 概念的教学 |
2.3.2 公式的教学 |
2.3.3 运算的教学 |
2.3.4 问题解决的教学 |
2.4 数学知识理解与运用的相关研究 |
2.5 数学学习态度的相关研究 |
2.6 文献综述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研究方法 |
3.1.1 案例研究 |
3.1.2 问卷调查 |
3.1.3 访谈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3.1 数学知识量表前测问卷的设计 |
3.3.2 数学知识量表后测问卷设计 |
3.3.3 数学态度量表设计 |
第四章 课例研究过程 |
4.1 准备阶段 |
4.1.1 问题聚焦 |
4.1.2 单元教学目标 |
4.1.3 确立单元教学重点 |
4.1.4 学情分析 |
4.2 设计阶段 |
4.2.1 历史文献中的平面图形面积相关知识 |
4.2.2 数学史料的选取与运用 |
4.2.3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
4.2.4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
4.2.5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
4.3 实施阶段 |
4.3.1 案例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4.3.2 案例二:三角形的面积 |
4.3.3 案例三:梯形的面积 |
4.4 反思与总结阶段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数学知识量表前测问卷反馈 |
5.2 数学知识量表后测问卷反馈 |
5.2.1 概念性知识 |
5.2.2 程序性知识 |
5.2.3 问题解决的表现 |
5.3 数学态度量表反馈 |
5.4 学生访谈反馈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1.1 数学史融入平面图形面积单元的教学的方式 |
6.1.2 数学史融入平面图形面积单元的教学对学生知识理解与运用水平的影响 |
6.1.3 数学史融入平面图形面积单元的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影响 |
6.2 教学启示 |
6.2.1 对多边形面积教学的启示 |
6.2.2 对单元教学的启示 |
6.2.3 对小学HPM课例研究的启示 |
6.3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面积单元前测问卷 |
附录二 :面积单元后测问卷 |
附录三 :数学学习态度问卷 |
致谢 |
(6)HPM视角下基于化归思想的教学设计 ——以祖暅原理的应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科书中的数学文化 |
1.1.2.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价值 |
1.1.3. 立体几何中化归思想的重要性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HPM理论 |
2.1.1. HPM简介 |
2.1.2. HPM的教育取向 |
2.2. 化归思想 |
2.3. 理论框架 |
2.4. 国内外HPM视角下立体几何的教学研究 |
第3章 研究方法和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1.1. 文献研究法 |
3.1.2. 问卷调查法 |
3.1.3. 访谈法 |
3.2. 对象选择 |
3.3. 研究工具 |
3.4. 实施过程 |
第4章 中西方早期关于化归思想的运用 |
4.1. 柱体及锥体的体积公式 |
4.1.1. 《几何原本》中棱柱体积的推导 |
4.1.2 圆柱体积的等比性质 |
4.1.3. 棱锥及圆锥的体积公式 |
4.2. 球类体积的历史发展过程 |
4.2.1. 《九章算术》中球体积的问题 |
4.2.2. 阿基米德的发现 |
4.2.3. 刘徽的“牟合方盖” |
4.2.4. 祖暅原理的由来及推导 |
第5章 研究过程 |
5.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5.2. 平面图形面积的转化 |
5.3. 立体图形体积的化归 |
5.3.1. 求解牟合方盖 |
5.3.2. 球台体积的辅助教学 |
5.3.3. 球体积公式推导 |
5.4. 高考视角下的化归思想 |
5.4.1. 案例一: 祖暅原理的应用 |
5.4.2. 案例二:多次运用化归思想 |
5.5. 基于祖暅原理的拓展运用 |
5.5.1. 求球体积的两种辅助设计 |
5.5.2. 求椭球体积的三种辅助教学设计 |
5.5.3. 探究一类几何旋转体的体积 |
第6章 结论和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2: 教师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HPM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数学学科特点 |
1.1.2 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要求 |
1.1.3 HPM微课是大势所趋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微课 |
1.2.2 HPM |
1.2.3 HPM微课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HPM微课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历史相似性原理 |
2.2.2 发生教学法 |
2.2.3 再创造理论 |
3 HPM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设计 |
3.1 前期问卷调查分析 |
3.1.1 问卷设计与实施 |
3.1.2 问卷结果分析 |
3.1.3 调查结论 |
3.2 HPM微课的设计原则 |
3.2.1 真实性原则 |
3.2.2 实用性原则 |
3.2.3 启发性原则 |
3.2.4 可操作性原则 |
3.3 HPM微课的设计流程 |
3.3.1 研究问题 |
3.3.2 研究方法 |
3.3.3 研究方案 |
4 HPM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 |
4.1 在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
4.2 在新授课教学中的应用 |
4.3 在习题课教学中的应用 |
4.4 在拓展课教学中的应用 |
4.5 应用效果分析 |
4.5.1 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4.5.2 教师访谈 |
4.5.3 学生学习效果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获奖情况 |
致谢 |
(8)基于发生教学法的中国传统数学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发生教学法研究综述 |
2.1 关于“历史相似性”的研究 |
2.2 关于“发生教学法”的研究 |
2.2.1 从生物发生律到发生教学法 |
2.2.2 波利亚的“重新发现”学习方法 |
2.2.3 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再发现)教学方法 |
第3章 中国传统数学及其教育价值 |
3.1 中国传统数学概述 |
3.1.1 中国传统数学的内涵 |
3.1.2 中国传统数学的发展历程 |
3.1.3 中国传统数学的主要特征 |
3.2 出入相补原理及其应用 |
3.2.1 出入相补原理的内涵 |
3.2.2 出入相补原理的两个简单应用 |
3.2.3 出入相补原理证明相似勾股形对应勾股成比例定理 |
3.3 中国传统数学的教育价值 |
第4章 中国传统数学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调查 |
4.1 中国传统数学融入初中数学教材的现状调查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方法 |
4.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1.4 数学史融入教材的研究结论 |
4.2 中国传统数学融入数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 |
4.2.1 研究目的 |
4.2.2 研究方法 |
4.2.3 调查对象 |
4.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5 师生问卷调查研究结论 |
4.3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章 中国传统数学融入初中数学的教学策略 |
5.1 基于“发生教学法”的教学模式研究 |
5.1.1 发生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 |
5.1.2 发生教学法中数学形态的转化 |
5.1.3 发生教学法中数学史的运用方式 |
5.1.4 发生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 |
5.2 中国传统数学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 |
5.2.1 融入中国传统数学的课题选择策略 |
5.2.2 融入中国传统数学的教学设计策略 |
5.2.3 中国传统数学问题及方法的呈现策略 |
第6章 中国传统数学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学设计 |
6.1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第2课时)教学设计 |
6.1.1 教学任务分析 |
6.1.2 教学过程设计 |
6.2 案例分析 |
6.2.1 选题分析 |
6.2.2 教学设计分析 |
6.2.3 教学特色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英文文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传统数学融入初中数学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B 中国传统数学融入初中数学教学调查问卷(教师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9)晚明儒学与科学的互动 ——以徐光启实学思想的构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
四、论文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晚明儒学与科学互动的开端 |
第一节 儒学中的实学传统 |
一、通经之实学 |
二、修德之实学 |
三、经世致用之实学 |
第二节 经世致用实学思潮的兴起 |
一、实学思潮兴起的内外因探察 |
二、经世致用上升为实学思潮的核心 |
第三节 实学转型对西方科学的接引之功 |
一、开辟空间之功 |
二、搭建桥梁之功 |
三、推动传播之功 |
小结 |
第二章 徐光启实学与西学互动基础的奠定 |
第一节 文化环境与徐光启早期实学品格的积累 |
一、家庭文化环境与徐光启实学思想的陶冶 |
二、儒学教化作用与徐光启实学思想的积淀 |
三、结社文化环境与徐光启实学思想的形成 |
第二节 徐光启早期着作中的实学因子 |
一、《毛诗六帖讲意》与《诗经传稿》简介 |
二、通经中的审慎考据 |
三、修德相关的思想继承 |
四、经世致用思想的初步显露 |
第三节 徐光启与西人、西学的早期互动 |
一、徐光启与西人、西学的交往 |
二、以实学的态度审视西学 |
小结 |
第三章 《几何原本》与徐光启实学内核的确立 |
第一节 实学传统中的明代算学 |
一、新增算学书籍数量较多 |
二、算学教育普及范围日广 |
三、算学地位缓慢隐性上升 |
第二节 《几何原本》“四进三止”的翻译历程 |
一、由器物扩展为知识的首次翻译尝试 |
二、以知识扩大声望的第二次翻译 |
三、心有余力不足的第三次翻译尝试 |
四、内容形式全面展现的第四次尝试 |
第三节 《几何原本》的“不用”与“众用” |
一、西方传统中的《几何原本》之“用” |
二、徐光启选择、调整后的《几何原本》之“用” |
第四节 度数之学在徐光启实学思想中内核地位的确认 |
一、正本清源:为度数之学进入实学内核扫除障碍 |
二、贵义重证:为度数之学进入实学内核提供方法保障 |
三、拓用旁通:为度数之学进入实学内核搭建内容框架 |
小结 |
第四章 度数旁通与徐光启实学框架的搭建 |
第一节 徐光启的“度数之学” |
一、《几何原本》中的“几何”与“度数” |
二、徐光启选用“度数之学”的原因 |
第二节 徐光启“度数旁通十事”的思想来源 |
一、“度数旁通十事”的中国古代算学思想来源 |
二、影响“度数旁通十事”形成的西方数学思想来源 |
第三节 徐光启“度数旁通十事”的特点 |
一、融汇古今中西的内容确立 |
二、依据国情国势的次第开展 |
三、依托友人门徒的补充推广 |
小结 |
第五章 富国强兵与徐光启实学实践的展开 |
第一节 度数之学与徐光启对勾股“义”的增补 |
一、《测量法义》中的度数之“义” |
二、《测量异同》中对中西测量的比较 |
三、《勾股义》中对勾股之“义”的系统总结 |
第二节 《泰西水法》与徐光启农学知识的更新 |
一、水利与徐光启重农富国思想的结合 |
二、勾股测望与水利兴修 |
三、《泰西水法》对西方农业水利知识的引进 |
第三节 火炮、铳城与徐光启军事实学技术的引进 |
一、中国古代算学与军事实学的结合 |
二、度数之学与徐光启对西洋火炮、铳城的认识 |
三、徐光启对西洋火炮的引进和仿制 |
小结 |
第六章 崇祯改历与徐光启实学构建的逻辑完成 |
第一节 明朝《大统历》沿革 |
一、《大统历》的制订与修正阶段 |
二、《大统历》的守成与僵化阶段 |
三、《大统历》的弊端爆发及历学研究的复兴阶段 |
第二节 崇祯改历之前徐光启的历学积累 |
一、对中西历算知识的不断了解 |
二、对治历仪器的知识学习和操作运用 |
三、对中西历学理论的接触 |
第三节 崇祯改历中徐光启的实学实践 |
一、对西方宇宙论和历学基础理论的引入 |
二、度数之学在历法修订中巨大功用的彰显 |
三、对西方历法测量仪器的介绍与制造 |
第四节 文化张力下徐光启实学的逻辑完成 |
一、徐光启崇祯改历设想与成果之间的“矛盾”剖析 |
二、历学西化:中西比较后的必然选择 |
三、“会通”为名:应对历学中文化张力的圆融举措 |
小结 |
第七章 晚明儒学与科学关系总论 |
第一节 晚明儒学与科学的关系表现为良性互动 |
一、即时呈现方面:晚明儒学与科学多层面的互有调适 |
二、后世影响层面:近代科学的扎根与儒学的近代转型 |
第二节 儒学与科学互动视野下“经世致用”再思考 |
一、经世致用的类型划分 |
二、后世偏颇理解经世致用的原因及反思 |
第三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HPM视角下高中立体几何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访谈法 |
1.4.4 实验法 |
1.5 创新之处 |
2.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HPM研究现状 |
2.1.1 国外HPM研究现状 |
2.1.2 国内HPM研究现状 |
2.2 国内外HPM实验研究 |
2.2.1 国外HPM实验研究 |
2.2.2 国内HPM实验研究 |
2.3 立体几何的教学实践 |
2.4 HPM的教育价值 |
2.4.1 HPM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数学素养 |
2.4.2 HPM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
2.5 HPM的理论基础:历史相似性 |
2.6 文献综述小结 |
3.立体几何历史研究 |
3.1 中国数学简史 |
3.1.1 萌芽时期 |
3.1.2 体系形成时期 |
3.1.3 发展时期 |
3.1.4 繁荣时期 |
3.1.5 中西融合时期 |
3.2 《几何原本》的传入与翻译 |
4.现行课标与教材中的立体几何 |
4.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的立体几何 |
4.1.1 必修课程主题三立体几何初步 |
4.1.2 选择性必修课程主题二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4.1.3 课标中的立体几何小结 |
4.2 人教A版教材中的立体几何 |
4.2.1 数学2 中的立体几何 |
4.2.2 选修2-1中的立体几何 |
4.2.3 教材中的立体几何小结 |
5.实证研究设计 |
5.1 调查一: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融入情况调查(教师) |
5.1.1 调查目的 |
5.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5.2 调查二: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融入情况调查(学生) |
5.2.1 调查目的 |
5.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5.3 调查三:数学史在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融入情况调查(学生) |
5.3.1 调查目的 |
5.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5.4 访谈:高中立体几何教学过程中数学史的融入情况(教师) |
5.4.1 访谈目的 |
5.4.2 访谈结果与分析 |
5.5 实证研究结论 |
6.数学史融入棱柱、棱锥、棱台的教学 |
6.1 历史概述 |
6.1.1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原着主要内容 |
6.1.2 .相关定义的历史考究 |
6.2 《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教学设计 |
6.2.1 学情分析 |
6.2.2 教学内容分析 |
6.2.3 教学目标 |
6.2.4 重点难点 |
6.2.5 教学过程 |
6.3 《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前测 |
6.4 《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即时后测 |
6.5 《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一周后后测 |
6.6 HPM视角下《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效果良好 |
7.研究的结论、建议、不足及后续研究 |
7.1 数学史融入立体几何教学的必要性 |
7.1.1 丰富了教师的知识素养 |
7.1.2 坚定了教师的数学信念 |
7.1.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数学课堂气氛 |
7.1.4 经历知识发展过程,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 |
7.1.5 品味丰富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积极数学情感 |
7.1.6 学生的立体几何学习符合历史相似性 |
7.2 数学史融入立体几何教学的方法 |
7.2.1 建立数学知识网络 |
7.2.2 注重揭示数学概念、定理的发生发展过程 |
7.3 关于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一些建议 |
7.4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1 :数学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融入情况调查(教师) |
附录2 :数学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融入情况调查(学生) |
附录3 :数学史在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融入情况调查(学生) |
附录4 :高中立体几何教学过程中数学史的融入情况——(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5 :前测、即时后测、一周后后测试卷及问题 |
附录6 :问卷、访谈若干则 |
四、《九章算术》暨刘徽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东亚数学史研究需要区域文化视野[J]. 徐泽林.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20(03)
- [2]中国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内容设置变迁研究(1902-1949)[D]. 张冬莉.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7)
- [3]从“中国古代有无数学”之辩究思中国古代数学的核心理念及历史价值[D]. 熊易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五年级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单元为例[D]. 孙晶.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6]HPM视角下基于化归思想的教学设计 ——以祖暅原理的应用为例[D]. 黄婕.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7]HPM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柳俊雅.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8]基于发生教学法的中国传统数学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D]. 余翰飞.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8(02)
- [9]晚明儒学与科学的互动 ——以徐光启实学思想的构建为中心[D]. 王静. 山东大学, 2018(11)
- [10]HPM视角下高中立体几何的教学研究[D]. 王晓慧.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