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教学的几点体会

汉语拼音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汉语拼音教学的点滴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邱夏琦[1](2019)在《指向“学趣”的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设计研究 ——以统编版教科书汉语拼音声母教学为例》文中指出“学趣”一词来源于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指学习兴趣,一是指学习趣味性。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于情绪状态,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可以是学生学习的原因,也可以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学习的趣味性,即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教材本身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有趣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和方法,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两者具有辩证统一性。本研究着眼于“学趣”,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部分为例进行教学设计研究,探讨指向“学趣”的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设计的一般框架和教学思路。将“学趣”融入于现实的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之中,开拓拼音教学的新方向,优化目前的拼音教学设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以及西方教育思想中的兴趣学说,都为指向“学趣”的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设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厘清教学设计的一般思路与框架,将指向“学趣”的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设计分为前期分析和设计过程两大部分。在前期分析的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实际的拼音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发现当下汉语拼音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拼音学习基础差异较大,普遍缺乏拼音学习的兴趣,拼音教学效率低下,课后回生现象严重。从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两方面深入分析了解小学汉语拼音的教学内容,结合对一线教师的访谈调查和现有拼音教学设计的文本分析,得出在教学设计中要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立足三维目标,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课堂拼音教学的趣味性。基于此,着眼于“学趣”,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小学汉语拼音进行了具体、可操作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通过对课堂实录和教学设计的实施进行效果分析,可以发现,指向“学趣”的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拼音学习的趣味性,提升了学生拼音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最后,通过对整个教学设计研究和教学实录的反思,可以知道,在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设计中,要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丰富积极情感体验;要创设更丰富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多种经验;注重分层教学,关照每一位学生;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加强课堂互动。

王文[2](2011)在《人文价值教育与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整合的行动研究》文中认为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中也应该体现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然而,在以往的许多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发音方法和拼读技巧,不注重思想感情等方面的教育,使汉语拼音教学处于相对抽象和枯燥的状态,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在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效率,同时也丧失了对学生开展其他教育的良好时机。如何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渗透人文性,让学生真正乐于学习并学好汉语拼音是笔者在对人文价值教育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并由此尝试将人文价值教育与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进行整合的行动研究。本研究运用人文价值教育既有的几种教学方法——“静思”、“音乐及歌曲”、“故事或轶事”、“励志小语”和“团体活动”,将人文价值教育提倡并推行的理念与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进行有机整合,由此在逐步改变以往小学汉语拼音教学重工具性而轻人文性的倾向上做出一定的尝试和努力。本论文共包括六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绪论,包括研究缘起、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就汉语拼音教学的已有研究成果及人文价值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成果做出了详细综述;第三部分进一步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并对整个研究进行了设计,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工具的设计、研究的信度、效度和推广度、研究的伦理问题;第四部分通过对小学汉语拼音教学问题的发现与分析进而探讨和拟定了具体的行动研究方案;第五部分行动研究方案的实施,包括人文价值教育与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人文价值教育与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整合的教学实施,后访谈与后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对人文价值教育与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整合的方法及实施效果做出了总结,以期能够得更多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和推广。

刘莹[3](2015)在《小学汉语拼音与儿歌整合的教学实证探究》文中提出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的拐杖,也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小学生进入一年级首先面临的学习内容就是汉语拼音,它也是很多小学生学习生涯中遇到的第一只“拦路虎”。长期以来,汉语拼音面临着教学负担重、学生学习兴趣低、学习效果差的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教育工作者。儿歌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知识性的特点,本文着力于将儿歌融入到汉语拼音的教学中,开展小学汉语拼音与儿歌整合的教学实践研究,把学拼音、识字,朗读,积累语言有机整合起来,最大化地利用儿歌教学,构建以儿童语言发展为核心的拼音教学模式。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儿童学拼音的畏难心理,让学生轻松学会拼音、快乐学习语言,也能促进学生言语实践的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的整体素养。本文以行动研究法的实证教学为依托,通过教学对象的选择、工具的设计和数据的提取,教学前后融入观察、测试、访谈和整理分析,在尝试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汉语拼音与儿歌整合教学的部分成功范式。文章由五部分组成:首先是绪论部分,涉及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相关概念及汉语拼音教学研究的述评;第二部分对相关研究方法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三部分对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进而制定出具体行动研究方案,第四部分整合教学行动研究方案的实施,包括小学汉语拼音与儿歌整合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总结对照、资料对比和分析;第五部分为研究结论和总结。总之,本研究力图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给当下的汉语拼音教学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同时,为传统的拼音教学带来的一些积极变化,让更多的学龄儿童受益。

白雁滨[4](2019)在《信阳方言区小学生拼音学习问题及教学干预研究 ——以潢川县农村小学生为例》文中提出汉语拼音是认读汉字字音的基础,是学习普通话的基石,也是学习语言的重要工具。因此,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不仅要求学生要学会汉语拼音,而且能够在完全掌握的基础上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然而由于我国各地方存在方言,对初学汉语拼音者正确发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根据自身实际工作情况,经过对潢川县农村小学生拼音学习问题现状调查研究之后,试图利用心理学方法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并设计一套适合潢川县农村小学生的拼音教学策略,并检验该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本研究主要涉及两个研究阶段,分别为研究一和研究二。研究一,通过前期访谈并结合《小学生拼音学习动机问卷》以及《小学生拼音测试卷》的前测,对潢川县农村小学生的拼音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学生的发音存在几方面的系统性语音错误,学习拼音困难,并且学习动机不高。研究二主要分为两个实施阶段,即干预阶段和后测阶段。研究对象选取潢川县白店乡三所农村小学的六个三年级班级,每所学校两个班,其中一个班级为控制组,另一个班级为实验组。在干预阶段,基于前测结果,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动机的理论基础,制定并实施教学干预策略。在后测阶段,主要利用《小学生拼音学习动机问卷》和《小学生拼音测试试卷》检验教学干预策略的效果,运用协方差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这套干预策略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当地小学拼音教学效率。研究一的结果显示:1.潢川县拼音学习者主要出现的语音现象有:47.6%的学生平翘舌音不分;51.3%的学生声母fh不分;42.6%的学生没有鼻音n,只有边音1;59.3%的学生前后鼻音不分等。2.研究地区小学生认为拼音不仅难学,而且枯燥,同时他们还认为拼音的用处并不大,会识字就行,对学习拼音的动机不强。研究二结果显示,把前测数据作为协变量进行了统计控制之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小学生拼音学习动机问卷》和《小学生拼音测试试卷》的后测得分均有显着差异,实验组学生在经过干预策略训练之后,不仅汉语拼音的学习水平有了显着提高,而且对拼音的学习动机明显增强。对以上研究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针对潢川县农村地区拼音教学现状,结合儿童的认知心理特征和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并将游戏教学融入其中,所制定的教学干预策略,能够增强当地小学生学习拼音的动机,并有效提高拼音的教学质量。

姚丽娜[5](2016)在《民族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游戏教学探究 ——以云南省迪庆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逐步更新与完善,汉语拼音教学建议的比重逐年增加,国家于2011年公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其中关于汉语拼音的实施建议是“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于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汉语拼音的使用已经普及到整个小学课堂中,而且人们对汉语拼音的趣味性更加看重,这是汉语拼音教学发展的新方向。这项研究将探讨三个问题:第一,民族农村地区汉语拼音游戏教学现状;第二,怎样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汉语拼音的困难;第三,适合农村民族地区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游戏,围绕这三个问题,通过对民族农村小学维西县白济汛中心完小的语文教师进行调查,从师资水平、学生情况、游戏教学情况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这项研究的主要结论是:民族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游戏教学的实施不够广泛,民族语言、师资水平、教学方法都成为影响汉语拼音游戏教学的客观因素。学生的学习动机没有提升到意识层面,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游戏教学法的使用不够广泛,对游戏教学的方法、应用技巧等方面亟待提升。针对教师发展方面提出:增强民族农村地区教师自我认同感;提高教师实施游戏教学的水平。针对学生方面提出:培养学生喜爱学习的心里倾向;拿出汉语拼音难点学习攻坚破难的策略。针对汉语拼音游戏教学方面提出: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游戏;让汉语拼音回归生活;针对民族特色编制汉语拼音教学游戏。希望通过此项研究,能够真实反应出目前民族农村地区汉语拼音游戏教学情况,成为汉语拼音游戏教学的一手资料;也希望通过这项研究可以为民族农村地区的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思考。

陈倩倩[6](2016)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汉语拼音的百年流变研究》文中认为小学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凭借,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而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它是小学生认读字音、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汉语拼音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自1920年汉语拼音以注音字母的形式出现在小学国语教科书中,就一直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拐杖”。所以,回望百年来汉语拼音演变的历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等方法,先是梳理了百年来汉语拼音方案演变的历史,在此基础上考察百年里不同时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功能的认识,以及不同时期代表性教科书中汉语拼音的呈现方式的演变,最后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和展望,旨在总结经验,更准确地认识汉语拼音的价值,恰当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本论文的主体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汉语拼音方案的百年发展。本部分主要写了注音字母、国语罗马字、拉丁化新文字、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的产生背景和制定过程,从整体上把握汉语拼音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分析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功能流变。按照历史分期,选取不同时期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归纳出汉语拼音的功能然后举例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小学语文教科书,详细分析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汉语拼音呈现方式。第三部分:汉语拼音教学方法的演变。自注音字母进入课堂,相应的汉语拼音教学方法就产生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汉语拼音的教学方法有很大不同,它经历了由单一到多元、从呆板到有趣性的变化,本部分主要阐述百年里汉语拼音教学方法的发展。第四部分:这一部分是本论文的总结。通过总结前三章节,分析汉语拼音方案、课程功能、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流变,期望汉语拼音在语文教学、信息等领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石巧红[7](2015)在《小学汉语拼音的有效教学研究》文中提出汉语拼音是识字、学习普通话、阅读以及写作的有效工具。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最先教学的内容,因其字母符号的形状抽象而很难被六七岁的孩子接受。而拼音学习的效果会对学生后期的语文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拼音教学的研究对于语文课程教学研究来说有重大意义。语文教学改革历经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汉语拼音教学改革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仍存在形式化、低效化的现状。拼音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教学效果差、社会反映大、研究突破难的现状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教育者和学习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部分学校教师的素质差,英语学习带来的干扰,教学内容设计陈旧,教学反馈不及时以及社会使用欠规范造成的。为了解决目前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现实困境,笔者以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为指导,遵循整合三维目标、体现学生主体、提升学生层次、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等“有效教学”原则,充分借鉴国内众多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汉语拼音教学经验和大批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提高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提升教师的语言素质;深入理解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优化教学过程。科学优化教学过程方面,又提出可以从七个方面入手:运用直观手段,突破发音难点;引入课堂游戏,激发语言思维;运用现代媒体,掌握拼读技巧;紧密联系实际,教学回归生活;消除方言障碍,追求发音纯正;渗入人文教育,加深拼音记忆;结合古诗古韵,巩固发音规律。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与研究表明,采用以上策略与方法,可以突破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瓶颈”,实现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由低效向高效的转化。

彭志刚[8](2019)在《大同市城区示范小学汉语拼音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拼音是有效的识字、阅读和写作工具,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一年级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第一道难关。在方言环境下,依然有许多问题存在于小学拼音教学之中。本篇论文以大同市城区三所示范小学为调查对象,从汉语拼音教学入手,找到前期的不足,针对小学拼音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对应策略,以期更好地指导拼音教学。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综述汉语拼音教学的前期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概述了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指出研究的意义和研究方法。在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通过后不久,汉语拼音内容就被编入了小学语文课本。在有关领导、一线老师、专家学者的共同研究下,小学拼音教学在教材、教法、过程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汉语拼音教学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特别是方言区拼音教学的资料少,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第二部分指出大同方言区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改进的理论依据。以语文新课标、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和中介语理论为依据,选出方言区小学拼音教学的合适方法。第三部分剖析大同方言区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在越来越多的方面,汉语拼音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随着学习汉语拼音的热情越来越高,人们对汉语拼音教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与此同时,虽然汉语拼音教学发挥着很大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教师的专业水平问题、学生的自控能力问题、受方言影响声母、韵母、声调教学中的问题等等,都迫切需要进一步的实践探索以及深入的理论。第四部分针对以上问题,探讨方言区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方法及提出改进对策。如何改变教师范读、演示,学生模仿记读的传统拼音教学方法,把学生从乏味枯燥的抽象字母中解脱出来,怎样积极地发现乐趣无穷的知识,探索生动有趣的方法,作者认为一方面要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更应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创设合理的声母,韵母,声调的教学方法。第五部分结语,总结论文研究成果,并指出其研究的价值。这是在方言环境下改善拼音教学的一些探索,理论还需应用到实践当中,这是本文研究的最大意义。

李欣梅[9](2021)在《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行动研究》文中认为汉语拼音在语文教学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因其符号化的特征不符合儿童的学习规律,使得初入学的儿童易产生畏难情绪。彝族学生的母语并非汉语,长期缺乏汉语交流的语境使得汉语拼音的学习更加艰难,许多学生到了小学毕业时汉语拼音水平依然不过关。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拼音教学应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那么将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究竟能否提高彝族儿童拼音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参与的老师和学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游戏适合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些疑问,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将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进行了研究。本研究意在从宏观的理论视角转向中观或微观的实践层面,以小学的拼音课堂为研究的切入口,依托“游戏教学法”,试图让彝族小学传统的汉语拼音教学方式在新时期重新焕发活力。在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理论学习之后,本研究针对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开展了两轮行动研究。第一轮行动研究为汉语拼音教学的基础阶段,根据学生汉语拼音学习中所反映的基础性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主要为声母、韵母、声调、整体认读音节和拼音书写的教学;第二轮行动研究为汉语拼音教学的巩固和提升阶段,主要聚焦于学生最突出的问题,即音节的拼读。两轮行动研究环环相扣,每一轮皆分为“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四个步骤和过程,前一轮的行动研究将为后一轮的行动研究提供借鉴,后一轮的行动研究是对前一轮的改进,经过2轮的实践,最终得出研究结论。本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将游戏教学法运用于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和效率;参与行动研究的师生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围绕“语境”展开的游戏设计对彝族小学汉语拼音的教学有积极影响;角色游戏最受彝族儿童的喜爱。研究者通过回顾和总结,对未来游戏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对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

兰欣[10](2019)在《部编本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识字教学从汉字产生之日就伴随之,至今已有很长的历史,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滋养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对汉字教育的重视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国家的传统。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1)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识字教学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和阅读紧密结合,提前阅读、大量阅读等主张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并且也已见诸教学实践。”(2)从“部编本”语文教材中对识字教材编排的变化也可看出教育研究对识字教学的重视程度,部编教材将识字教学提前,综合了许多识字教学方法,这些变化也将要求教师在识字教学中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如何处理拼音与识字的关系,做好一年级入学的首门识字教学课,提高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效率等都是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笔者基于此做了本论文。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来论述部编本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策略,第一部分介绍本论文选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文献综述等内容,第二部分主要是根据识字教学的相关理论,从教学实际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成都市5所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且对现行的识字教材进行认真分析,第三部分针对调查结果分析存在的相关问题,第四部分是对教学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识字教学是开启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等教学板块的钥匙,在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识字是首要目的,识字兴趣的培养以及识字习惯的养成也是其重要的方面,有兴趣的事物远胜于其他的东西,只有激发了他们对汉字认识的兴趣,他们才会自主去学习。良好的识字习惯是提高识字效率的重要保障,除了要养成好的识字习惯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掌握有效的识字方法,这些方面都是识字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起重视的。

二、汉语拼音教学的点滴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语拼音教学的点滴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指向“学趣”的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设计研究 ——以统编版教科书汉语拼音声母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小学汉语拼音在语文教学中的功能和定位研究
        (二)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方法研究
        (三)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问题分析研究
        (四)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设计研究
        (五) 对现有相关研究的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指向“学趣”的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设计的理性思考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 学趣
        (二)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
        (三) 指向“学趣”的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设计
    二、指向“学趣”的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教学设计要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
        (二) 兴趣教育学说——教学设计要指向学生的兴趣
    三、指向“学趣”的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
        (一) 前期分析
        (二) 设计过程
第二章 指向“学趣”的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
    一、学习者分析
        (一) 学习者汉语拼音学习现状调查分析
        (二) 汉语拼音学习现状对教学设计的启示
    二、学习内容分析
        (一) 课程标准分析
        (二) 统编版教材“汉语拼音”内容分析
    三、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 教师教学现状访谈
        (二)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设计的分析
第三章 指向“学趣”的汉语拼音教学设计——以声母为例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 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依据
        (二) 确定汉语拼音教学目标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设计
        (一) 教学内容的设计理念
        (二) 教学内容的具体设计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二) 情境、活动相结合,增趣、促学授新知
    四、教学评价的设计
        (一) 教学评价的设计理念
        (二) 教学评价的具体设计
第四章 指向“学趣”的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
    一、教学设计的实施
        (一) 实施对象的选取
        (二) 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
    二、教学设计实施的效果分析
        (一) 课堂观察
        (二) 课后访谈
    三、指向“学趣”的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设计反思
        (一) 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丰富积极情感体验
        (二) 创设更丰富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多种经验
        (三) 注重分层教学,关照每一位学生
        (四) 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加强课堂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人文价值教育与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整合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背景
        一、理论背景
        二、实践背景
    第三节 研究问题
    第四节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的价值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意义
        二、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及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人文价值教育
        二、汉语拼音
        三、整合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汉语拼音教学文献综述
        二、人文价值教育与课程整合的文献综述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确定
        一、“行动研究法”的确定
        二、研究数据收集的方法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研究工具的设计
        三、研究的信度、效度和推广度
        四、研究的伦理问题
第四章 行动研究方案的制定
    第一节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问题的发现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概况
        二、对教师的前访谈及分析
        三、对学生的前访谈及分析
    第二节 行动研究方案的讨论和制定
        一、行动研究的目标
        二、行动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
        四、行动研究的预期成果
        五、行动研究小组成员说明
第五章 行动研究方案的实施
    第一节 人文价值教育与小学汉语
        拼音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
        一、对所用教材的分析
        二、组内交流和讨论
        三、教学设计
    第二节 人文价值教育与小学汉语
        拼音教学整合的教学实施
        一、教学实施阶段1
        二、教学实施阶段2
    第三节 后访谈与测试
        一、后访谈
        二、测试
    第四节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课堂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二、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三、测试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小学汉语拼音与儿歌整合的教学实证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汉语拼音
        1.3.2 儿歌
        1.3.3 整合
    1.4 关于汉语拼音教学研究的述评
        1.4.1 汉语拼音教学定位
        1.4.2 汉语拼音教材编排的研究
        1.4.3 汉语拼音教学方法的研究
        1.4.4 汉语拼音教学时间的研究
2 研究方法与设计
    2.1“行动研究法”的确定
        2.1.1“行动研究法”的定义
        2.1.2“行动研究法”的确立
        2.1.3 行动研究法的实践
    2.2 行动研究数据的收集
        2.2.1 观察法应用
        2.2.2 访谈法应用
        2.2.3 测验法的应用
    2.3 研究设计
        2.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3.2 研究工具的设计
    2.4 研究的信度、效度和推广度
        2.4.1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2.4.2 研究的推广度
        2.4.3 研究的伦理问题
3 整合实践行动研究方案的制定
    3.1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研究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1 研究对象概况
        3.1.2 整合教学前对教师的访谈和分析
        3.1.3 整合教学前学生的访谈和分析
        3.1.4 对学生教材应用的分析
    3.2 整合实践行动研究方案设计
        3.2.1 行动研究实践的开展步骤
        3.2.2 行动研究期望取得的成绩和结果
        3.2.3 行动研究合作小组的确定及分工
4 整合行动研究方案的实践
    4.1 小学汉语拼音与儿歌整合的教学设计
        4.1.1 相关儿歌初选类型的确定
        4.1.2 教学设计
    4.2 小学汉语拼音与儿歌整合教学的实践
        4.2.1 教学实践第一阶段
        4.2.2 教学实践第二阶段
    4.3 整合教学后访谈与测试
        4.3.1 整合教学后访谈
        4.3.2 测试
    4.4 资料的对比和分析
        4.4.1 课堂观察资料对比和分析
        4.4.2 访谈资料对比和分析
        4.4.3 测试资料对比和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摘要
Abstract

(4)信阳方言区小学生拼音学习问题及教学干预研究 ——以潢川县农村小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方言对语音学习的影响研究
        1.1.1 方言对语音学习的影响
        1.1.2 信阳地区语音特点
    1.2 汉语拼音教学策略研究
        1.2.1 汉语拼音一般教学策略研究
        1.2.2 针对方言地区拼音教学策略研究
    1.3 拼音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
        1.3.1 学习动机的激发
        1.3.2 拼音学习动机激发策略
    1.4 小结
2.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2.1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
    2.2 研究意义
3. 研究一 潢川县农村小学生拼音学习问题调查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区域
    3.3 研究方法
        3.3.1 被试
        3.3.2 研究工具的制定
        3.3.3 研究程序
    3.4 研究结果与分析
        3.4.1 语音方面
        3.4.2 拼音学习动机方面
    3.5 讨论
4. 研究二 拼音教学干预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
        4.2.2 研究工具
        4.2.3 干预过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动机干预结果分析
        4.3.2 教学策略干预结果分析
    4.4 讨论
5. 总讨论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主导部门应当注重小学生拼音教学工作
        6.2.2 教育部门应当延长拼音教学的课时时长
        6.2.3 教师应转变拼音教学思维,丰富拼音教学方法
        6.2.4 家长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7. 不足与展望
    7.1 不足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A: 教师及学生访谈提纲
    附件B: 小学生拼音测试试卷
    附件C: 小学生拼音学习动机问卷
致谢

(5)民族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游戏教学探究 ——以云南省迪庆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术语及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研究的内容
        三、研究的范围
        四、研究的对象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的工具
        四、研究的伦理
        五、论文的结构
    第四节 文献研究综述
        一、文献搜集的途径
        二、国外关于游戏教学的研究
        三、国内关于游戏教学的研究
        四、国内汉语拼音游戏教学的研究
        五、评述与小结
第二章 汉语拼音游戏教学现状的分析
    第一节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二、学生基本情况调查数据分析
        三、教师采用汉语拼音游戏教学情况
    第二节 学生测试卷结果分析
        一、学生测试卷成绩统计
        二、具体题目学生错误率统计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汉语拼音游戏教学案例研究
    第一节 汉语拼音游戏教学“优质课”案例分析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
        四、使用教具
    第二节 汉语拼音游戏教学“常态课”案例分析
        一、“常态课”案例一
        二、“常态课”案例二
    第三节 汉语拼音“优质课”和“常态课”的特征
        一、汉语拼音“优质课”特征
        二、汉语拼音“常态课”特征
第四章 民族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游戏教学策略的讨论
    第一节 民族农村小学教师发展策略的讨论
        一、心系民族农村地区教师所想提升教师自我认同感
        二、通过培训、进修提升民族农村地区教师的教学能力
    第二节 民族农村小学生学习策略的讨论
        一、主动思考、探究——增强民族地区学生学习动机
        二、民族农村小学汉语拼音难点的学习策略
    第三节 民族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游戏教学的策略的讨论
        一、在民族农村小学汉语拼音课堂教学中使用游戏
        二、让汉语拼音回归民族农村小学生生活
        三、针对民族特色编制汉语拼音教学游戏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一、以多元游戏理论作为民族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支持
        二、充分挖掘民族农村地区文化资源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以游戏教学作为民族农村地区汉语拼音教学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 研究结论的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的反思
        二、研究的展望
    第三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教师问卷调查表及统计表
附录B 学生汉语拼音测试卷及错题统计表
附录C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D“常态课”课堂教学照片
附录E“优质课”教学案例
附录F“常态课”教学案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汉语拼音的百年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对百年汉语拼音代表性教科书的研究
        (二)对汉语拼音字母的研究
        (三)对汉语拼音教学的研究
    四、基本概念界定
        (一)小学语文教科书
        (二)汉语拼音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文本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第一章 汉语拼音方案的百年流变
    一、注音字母产生背景与制定过程
        (一)注音字母产生背景
        (二)注音字母制定过程
    二、国语罗马字产生背景与制定过程
        (一)国语罗马字产生背景
        (二)国语罗马字制定过程
    三、拉丁化新文字产生背景与制定过程
        (一)拉丁化新文字产生背景
        (二)拉丁化新文字制定过程
    四、汉语拼音字母产生背景与制定过程
        (一)汉语拼音产生背景
        (二)汉语拼音制定过程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功能的流变
    一、民国前期注音字母在小学国语课程中的功能
        (一)民国前期教学大纲对注音字母的课程要求
        (二)民国前期国语教科书中注音字母的呈现方式举隅
    二、国民政府时期注音字母在小学国语课程中的功能
        (一)国民政府时期课程标准对注音字母的课程要求
        (二)国民政府时期国语教科书中注音字母的呈现方式举隅
    三、新中国成立后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功能
        (一)文革前期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课程要求
        (二)文革前期教科书中汉语拼音的呈现方式举隅
        (三)文革时期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课程要求
        (四)文革时期教科书中汉语拼音的呈现方式举隅
        (五)改革开放后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课程要求
        (六)改革开放后教科书中汉语拼音的呈现方式举隅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语拼音教学法的演变
    一、民国前期小学国语注音字母教学指导
    二、国民政府时期小学国语注音字母教学法
    三、新中国成立后汉语拼音教学法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语拼音百年发展的总结与展望
    一、汉语拼音百年演变的特点
        (一)汉语拼音方案在调整中趋于稳定
        (二)汉语拼音教学功能定位趋于合理
        (三)汉语拼音教学方法更适于小学生学习
    二、汉语拼音未来发展展望
        (一)汉语拼音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发展
        (二)汉语拼音在信息领域中的发展
        (三)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发展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7)小学汉语拼音的有效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由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的缘由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拼音教学研究综述
        1.2.2 有效教学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理论依据与条件
    2.1 研究的理论依据
        2.1.1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1.2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2.2 研究遵循的“有效教学”的原则
        2.2.1 整合三维目标
        2.2.2 体现学生主体
        2.2.3 提升学生层次
        2.2.4 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第三章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低效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
        3.1.1 教师教得累
        3.1.2 学生学得苦
        3.1.3 教学效果差
        3.1.4 社会反映大
        3.1.5 研究突破难
    3.2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低效现状的原因分析
        3.2.1 教师素质差
        3.2.2 英语干扰大
        3.2.3 教学内容设计陈旧
        3.2.4 教学反馈不及时
        3.2.5 社会使用程度差
第四章 提高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4.1 提升教师语言素质
        4.1.1 关注师资“源头”,把握高校学生语言质量
        4.1.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习普通话的热情
        4.1.3 建立各项制度,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4.1.4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培训力度
    4.2 深入理解教学目标
    4.3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4.3.1 改编拼音字母的学习顺序
        4.3.2 重整韵母教学内容
        4.3.3 分层次进行声母教学
    4.4 科学优化教学过程
        4.4.1 运用直观手段,突破发音难点
        4.4.2 引入课堂游戏,激发语言思维
        4.4.3 运用现代媒体,掌握拼读技巧
        4.4.4 紧密联系实际,教学回归生活
        4.4.5 消除方言障碍,追求发音纯正
        4.4.6 渗入人文教育,加深拼音记忆
        4.4.7 结合古诗古韵,巩固发音规律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大同市城区示范小学汉语拼音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前期汉语拼音教学研究成就
        1.2.2 前期研究不足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法
        1.3.2 理论运用法
        1.3.3 实践法
第2章 大同方言区小学汉语拼音改进教学的理论依据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 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
    2.3 中介语理论
第3章 大同市城区示范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3.2 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学生自控能力不强
    3.3 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受大同方言环境的影响,声母、韵母以及声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3.1 声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3.2 韵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3.3 声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大同市城区示范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改进对策
    4.1 教师方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特别是对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学习
        4.1.1 声母的差异
        4.1.2 韵母的差异
        4.1.3 整体认读音节
    4.2 学生方面: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和自主性
        4.2.1 延伸“大生活”体验学习
        4.2.2 多种感官丰富学习
        4.2.3 坚持“游戏中”学习
        4.2.4 编创口诀,形象学习
        4.2.5 多媒体技术辅助学习
    4.3 教学方面:克服大同方言环境的影响,对声母、韵母以及声调教学的改进
        4.3.1 对声母教学的改进
        4.3.2 对韵母教学的改进
        4.3.3 对声调教学的改进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基于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1.1.2 基于彝族地区汉语拼音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
        1.1.3 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的实施建议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游戏
        1.4.2 游戏教学法
        1.4.3 彝族小学
        1.4.4 汉语拼音
    1.5 文献综述
        1.5.1 关于游戏教学法的研究
        1.5.2 关于汉语拼音教学的研究
        1.5.3 关于游戏教学法应用于汉语拼音教学的研究
    1.6 理论基础
        1.6.1 沉浸理论
        1.6.2 认知发展游戏理论
        1.6.3 语境理论
2 研究方法与设计
    2.1 行动研究法的确定
    2.2 资料收集与处理
        2.2.1 访谈法
        2.2.2 实物研究法
        2.2.3 观察法
        2.2.4 测验法
3 行动研究方案的制定
    3.1 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3.1.1 研究场域分析
        3.1.2 教师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3.1.3 学生测试卷结果分析
    3.2 行动研究方案的讨论和制定
        3.2.1 行动研究思路
        3.2.2 行动研究过程
    3.3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4 第一轮行动研究
    4.1 问题和分析
        4.1.1 问题提出
        4.1.2 问题分析
    4.2 计划与实施
        4.2.1 准备工作的开展
        4.2.2 教学活动的实施
    4.3 观察和反思
        4.3.1 观察
        4.3.2 反思
5 第二轮行动研究
    5.1 问题和分析
    5.2 计划与实施
        5.2.1 计划
        5.2.2 实施
    5.3 观察和反思
        5.3.1 观察
        5.3.2 反思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学生前后测结果分析
        6.1.1 笔试成绩分析
        6.1.2 口试成绩分析
    6.2 教师与学生后访谈分析
        6.2.1 教师访谈及分析
        6.2.2 学生访谈及分析
    6.3 研究的主要结论
    6.4 教学建议
        6.4.1 围绕汉语语境,展开拼音游戏设计
        6.4.2 完善游戏设计,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6.4.3 以积极鼓励为主,保护学生自尊心
        6.4.4 健全奖励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
        6.4.5 注重课堂管理,维护课堂秩序
    6.5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部编本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对识字教材的研究
        1.2.2 对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
        1.2.3 对识字教学策略的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2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2.1 学生问卷分析
        2.1.1 学生基本情况
        2.1.2 识字兴趣
        2.1.3 识字能力
        2.1.4 识字途径和方法
        2.1.5 识字态度和习惯
    2.2 教师问卷分析
        2.2.1 教师基本情况
        2.2.2 识字教学目标的把握
        2.2.3 识字教学方法的运用
        2.2.4 识字教材的认识
    2.3 部编本识字教材分析
        2.3.1 识字量的编排
        2.3.2 汉语拼音的编排
        2.3.3 识字方法的编排
3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的问题
    3.1 “教”的问题
        3.1.1 教材研究粗浅
        3.1.2 教学方法僵化
        3.1.3 识字内容局限
    3.2 “学”的问题
        3.2.1 错别字泛滥
        3.2.2 识字能力弱
        3.2.3 识字习惯差
    3.3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问题的成因分析
        3.3.1 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影响
        3.3.2 教师主动研究精神的缺乏
        3.3.3 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4 学低段识字教学策略
    4.1 基于“教”的识字教学策略
        4.1.1 紧跟课标,研读教材
        4.1.2 巧妙设计,激发兴趣
        4.1.3 学习汉字文化知识
    4.2 基于“学”的识字教学策略
        4.2.1 顺应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4.2.2 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四、汉语拼音教学的点滴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指向“学趣”的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设计研究 ——以统编版教科书汉语拼音声母教学为例[D]. 邱夏琦. 扬州大学, 2019(02)
  • [2]人文价值教育与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整合的行动研究[D]. 王文. 青海师范大学, 2011(06)
  • [3]小学汉语拼音与儿歌整合的教学实证探究[D]. 刘莹. 宁波大学, 2015(05)
  • [4]信阳方言区小学生拼音学习问题及教学干预研究 ——以潢川县农村小学生为例[D]. 白雁滨.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5]民族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游戏教学探究 ——以云南省迪庆州为例[D]. 姚丽娜.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6]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汉语拼音的百年流变研究[D]. 陈倩倩.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7]小学汉语拼音的有效教学研究[D]. 石巧红. 湖南科技大学, 2015(03)
  • [8]大同市城区示范小学汉语拼音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 彭志刚.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02)
  • [9]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行动研究[D]. 李欣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10]部编本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策略研究[D]. 兰欣.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汉语拼音教学的几点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