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食品工业的前景

21世纪食品工业的前景

一、21世纪的食品工业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刘雪薇[1](2020)在《中国含磷废物产生格局与资源化潜力》文中指出磷是地球上生命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磷循环与粮食安全、环境污染等全球性关键问题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磷循环,人口增加、化肥的广泛使用、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张导致大量含磷废物(简称“磷废物”)的产生,未被循环利用的磷废物排放到环境介质中,一方面造成了磷矿石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水体的污染负荷。缓解这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是提高磷废物的循环效率。但目前缺少磷废物的定量分析框架,磷废物产生量、循环量以及资源化潜力不明晰,因此有必要弥补这一知识空白。本研究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原理构建了磷废物核算模型(P-WAM)。该模型采用“产品流-废物流-循环流”的磷流划分方法,按照磷矿石供应链上各人类活动类别梳理磷废物种类,核算各磷废物的产生量、循环量与排放量。接着,使用P-WAM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1900~2015年的磷废物产生与循环格局的历史演变趋势,并分析磷废物产生与循环的影响因素。构建磷废物预测模型,设定不同调控情景,使用预测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2020~2050年磷废物的产生、循环与排放格局以及磷矿石消耗量,并分析不同的废物资源化路径对磷矿石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的影响。最后开展磷废物资源化技术评估研究,构建了适用于磷废物资源化技术的评估方法,建立了涵盖经济、环境、资源三个目标层以及14个指标的评估体系。基于相同系统边界与功能单位对35种资源化技术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各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结果作为环境效益指标,在资源效益评估中包含了“减少磷矿石消耗”这一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TOPSIS方法对各指标值作标准化确定最终评价结果,并根据评估结果筛选出优先推广的技术。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使用P-WAM对中国1900~2015年磷废物产生、循环与排放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国各类含磷产品量显着增长。从1950年到2015年,磷肥消费量增长了两千多倍,磷矿石消费量则增长了上万倍。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导致粮食单产的提高,农作物磷从1900年到2015年增加了3倍以上。从1900年到2015年,磷废物年产生量增长了近7倍,从1.2 Mt P y-1增加到8.7 Mt P y-1。在1950年以前增长速度缓慢,1978年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在过去一个世纪,畜禽养殖是磷废物产生量最大的系统,由于猪和家禽的养殖量迅速增加,马、驴、骡在总量中的占比持续下降,畜禽养殖磷废物产生强度(PWI)呈下降趋势。磷矿采选和磷化工生产的磷废物增长速度最快,两个系统最主要的磷废物分别是磷尾矿和磷石膏,随着磷化工工业对矿石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磷矿采选与磷化工生产的PWI不断提高。水产养殖系统PWI远高于其他系统,以及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张,导致近年来水产养殖磷废物增长迅速,并且目前尚未出现减缓趋势。各子系统磷废物产生量的演变趋势主要受到经济发展、城市化率提升、农业种植方式改变以及居民饮食结构变化的影响。从1900年到2015年,磷废物的循环量从0.9 Mt P y-1增长到4.6 Mt P y-1。总体磷废物循环率(PWR)先缓慢上升在逐年下降,从75%下降到53%。磷废物循环量较大的子系统是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种植,占磷废物循环总量的90%。农业种植的PWR从50%逐渐下降到不足20%,畜禽养殖则是在1990年以后快速下降。由于城镇人口比例大幅上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迅速提升,居民消费系统的PWR下降最为显着,从91%下降到15%。磷化工生产和废物处理系统的PWR均呈现上升趋势。在20世纪早期,最重要的磷汇是内陆水体,其次为大气,约70%的磷排放进入内陆水体,30%损失到大气中。耕地土壤磷盈余量从1960年开始迅速增加,目前耕地已经成为最大的磷汇,非耕地磷排放量则从1990年开始大幅增加,成为第二大磷汇。1950年之前,90%的非耕地磷排放来自居民消费系统,但在过去几十年非耕地磷汇从单一贡献者向多个贡献者转变,居民消费的贡献比不断下降,逐渐被磷矿采选、磷化工生产、畜禽养殖和废物处理系统取代。在20世纪早期,80%的内陆水体磷排放来自农业种植,但其贡献比逐年减少为29%,水产养殖的贡献比则从1990年起迅速上升,目前已经成为内陆水体磷的最大贡献者。农业种植是最大的磷排放源,虽然1980年之后在总量中的占比逐渐下降,但目前依然贡献了超过一半的磷排放量。畜禽养殖是第二大排放源,占总量的12%。在过去30年,磷矿采选和磷化工生产的磷排放量增加最为迅速,二者在总排放量中的占比分别达到9%和7%。水产养殖排放量也显着增长,目前占比达到9%。居民消费对总排放的贡献比不断下降,从1900年的7%下降到目前的2%。各系统向不同磷汇的排放情况也发生较大变化。农业种植的主要磷汇从内陆水体变为耕地,畜禽养殖则从内陆水体变为非耕地。水产养殖向海洋的排放量迅速增加。含磷废物调控情景分析的结果表明更加健康平衡的饮食结构显着增加了磷废物的产生量,增加磷产品进口与控制农田磷输入可有效减少磷废物的产生。提高废物循环率以及减少农田磷输入可以大幅削减磷的排放量。磷废物循环是实现磷矿石资源可持续性最为有效的途径。在综合措施情景中2050年磷肥消费量下降到不足2Mt P,磷矿石则降至3.3 Mt P。在资源化率相同的情况下,提高肥料化利用比例将大幅减少磷矿石消耗量,但磷肥消费量和磷排放量将增加,提高饲料化利用比例将显着减少磷排放量。从保障磷矿石资源可持续性角度来看,肥料化是最优的资源化路径,从环境减排的角度来看饲料化利用更好。基于多标准决策分析框架构建了资源化技术评估方法,评估体系包含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资源效益三个目标层和14个底层指标。根据三个目标层分数以及总评分数筛选出经济、环境效益均表现良好的适宜优先推广的技术,T03尾矿生产钙镁磷肥,T30黑水虻协同餐厨垃圾厌氧发酵,T25生活垃圾全组分回收,T35污泥厌氧消化+农业利用。而在三方面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的技术有T09秸秆热解多联产系统,T11秸秆制乙醇,T12秸秆直燃发电,T15秸秆制颗粒燃料,T16秸秆造纸,T28地下土壤渗滤,T32污泥制水泥,因此这需要更深入的分析以确定其推广价值并开展现有技术改进以及新技术研发。秸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资源化技术种类较为丰富,但各技术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差异十分显着,因此未来可以获取更详尽的技术参数对这类资源化技术进行深入评估。

刘欣[2](2017)在《中国磷循环格局演变及其资源与环境效应》文中认为磷是地球上生命系统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并且具有不可替代性。磷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关乎着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质量。中国人口规模大,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磷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在全球磷矿资源分布极度不均衡的背景下,中国亦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断推动全球磷资源再分配。然而,当前中国的磷循环已经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状态,一方面磷矿资源消耗量大,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保障不容乐观;另一方面过量的磷排入地表水环境,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因此,系统把握中国磷循环格局演变及其资源与环境效应,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磷循环过程机制,为制定我国磷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提供新思路和决策依据,对保障农业和粮食安全、改善水环境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本研究从磷资源开发利用全生命周期过程的角度出发,统筹考虑磷元素的资源属性和环境属性,将磷资源开发利用与磷废物处理排放归一化考虑,建立了具有拓扑结构的中国磷循环全景分析模型,重建了 1600-2012年中国磷循环格局演变过程;其次,本研究改进了区域涉磷活动的富营养化潜势空间化评估方法,量化了“涉磷活动-磷排放-磷环境归趋-生态系统损害”之间的响应关系,基于磷循环格局刻画了 2012年人类活动向水体磷排放的空间格局和富营养化潜势图谱,识别富营养化潜势的“热点”区域;最后,本研究将国际贸易理论从商品层面延伸到元素层面,构建了全球磷贸易与供需分析模型,解析了 1988-2012年全球及中国磷资源可获得性随供应链贸易再分配的过程。具体结果及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建立了具有拓扑结构的中国磷循环全景分析模型,包括10类主要人类活动过程和4类环境介质(陆地、海洋、大气、水体),并基于独立核算优先原则构建了 102条主要磷流的核算方法。该模型是迄今为止基于过程质量守恒原理建立的、时间范畴跨度长、涉磷过程涵盖丰富、磷流路径剖析深入的国家层面磷循环分析模型,在全面性、细致性、科学性上具有突出的优势。(2)本研究运用自主研发的中国磷循环全景分析模型,首次重建了中国近四个世纪(1600-2012年)的磷循环格局演变过程,发现中国磷循环已从1600年左右以自然活动为主导的简单稳态模式转变为当今以人为活动为主导的复杂格局,磷贸易格局已经由净进口变成净出口,农田土壤中磷赋存量从“耗竭态”转变为“蓄积态”,农业面源已成为重要的地表水体磷负荷来源。(3)为了验证长时间尺度磷循环测算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对磷流的替代计算方法进行互动式交叉检查,验证了独立型核算磷流活动水平数据和涉磷参数的准确性。磷流核算结果对比前人研究,尽管存在一些不一致性,但总体结论基本一致。蒙特卡罗模拟的结果显示,早期磷流结果的不确定性更大,活动水平数据的不健全是造成大部分磷流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4)2012年中国人类活动向水体磷排放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的东部与中部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尤为明显,其中,最大单位网格磷排放量达到286吨,位于上海。相比于向水体磷排放的实物量,富营养化潜势的空间差异性更加明显,其中,长江中下游区域的富营养化潜势显着。究其原因在于,该区域不仅向水体排磷量大,并且水网密集,水生态系统对总磷浓度的变化也较为敏感。(5)全球磷资源可获得性从1988年的25.8 Tg-P yr-1增长到2012年的30.8 Tg-P yr-1。其中,中国的磷资源可获得性随磷净出口不断下降,但其全球占比上升快速。在磷供应链末端,约62%的磷资源可获得性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美国和巴西。公平性分析结果表明,全球磷资源可获得性空间分配的不公平程度随着时间和国际贸易的发生得到改善。

慕亚芹[3](2017)在《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肥料被称为“粮食”的“粮食”,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施肥是增加农作物单产的重要措施。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在肥料使用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由习惯经验施肥转变为科学施肥,由只施氮肥转变为平衡施肥。这些转变是众多科研工作者几十年工作的结果,是植物营养学发展的见证,更是中国肥料政策转变的佐证。朱兆良,1932年8月21日生于山东青岛。1949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农艺系,1950年转入化学系,1953年毕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至今。1993年获得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术委员。朱兆良在植物营养研究领域硕果累累,多项研究成果或者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或者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以朱兆良为线索对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发展史进行研究,可以很好地认识植物营养学发展历史轨迹,这对于了解和掌握我国土壤化学肥料的科研、施肥技术推广发展过程与成就,了解我国肥料政策的变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朱兆良中小学接受的都是先进西式教育。1949年,他以同等学力资格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农学院,四年大学生活让他养成了理性思考问题的习惯。1953年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工作到今天。期间,他经历专业与职业的磨合期,服从安排到古巴援建一年,还在泗阳做了几年农民。从1974年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研究土壤氮素,他用20多年的时间让自己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土壤氮素研究领域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花甲之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在参政议政的道路上踏出别样的浪花。从懵懂少年成长为院士,离不开家庭影响、学校教育、名师的指导,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爱护,更离不开朱兆良本人所拥有的独特内在气质。朱兆良对土壤氮素的研究可以概括为“提高化学氮肥利用率,减少其损失”。他以“任务带学科”的研究模式和同事主要围绕着作物高产及环境友好的总要求,研究土壤氮素转化与迁移,着力于作物(以水稻为主)高产中氮肥合理施用的理论和技术的探索。提出并论证了以“区域平均适宜施氮量作为宏观控制的基础,结合田块具体情况进行微调”的推荐作物适宜施氮量的建议;为追求氮素的农学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他在太湖地区和黄淮海平原等地区系统研究农田作物系统化学氮肥的去向;他根据田间观测和文献数据总结得出:中国农田中氮肥的当季作物表观利用率较低、损失率较高,降低氮肥施入农田后的损失率是提高其当季作物表观利用率的潜力之所在,也是减轻面源污染的着力点和关键。朱兆良积极推动植物营养学发展。组织编写《中国土壤氮素》、《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等专着。他借鉴国内外已有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的设计经验并结合国情,于1986年与钦绳武同志合作,在河南封丘试验站建立独具特色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他两次组织土壤氮素研究领域全国会议,朱兆良不仅自己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还推荐学生和同事参加中外合作项目,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平台。朱兆良和国内外同行利用参加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2003年启动“农业面源污染项目”的机会,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经过调查,加之多年科研工作中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深刻认识,他指出,造成中国地表水氮、磷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集约化养殖场畜禽排泄物,其次才是农田中氮肥的不合理施用。作为一名植物营养专家,朱兆良深知肥料对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可是伴随着粮食产量成倍增长的同时,化肥施用量在逐年增加,氮肥的当季利用率只有约35%。为缓解中国粮食安全压力,也为节约农业经营成本和保护环境,他从不同的层次、不同视角思考如何保障中国粮食数量充足、品质优良、结构合理,以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朱兆良在几十年的研究工作中取得卓越的成绩与他在研究工作过程中注意形成自成一体的学术风格分不开。对研究对象的热爱和坚持、本人的个性特征和植物营养学研究范式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了朱兆良学术风格。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深入理论、简化技术,敢于挑战、创新,对象专一,广泛涉猎是朱兆良学术风格的主要内容。

王程韡,李振国[4](2016)在《我们是否需要一种“需求侧创新政策”——来自“先进”国家的经验》文中研究指明OECD《需求侧创新政策》报告的发布,引起了我国政策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也留下了如何学习"先进"国家经验的政策难题。通过回溯需求侧创新政策及其代表性政策工具创新型公共采购的学术渊源,本文指出:对需求的不同理解、把握和反应能力从理论上构成了"先进"国家对该政策认知和实践迥异的原因。进而在样本有限的情况下,借助MVQAP方法实证了这种知行之间的张力并揭示了其背后所可能存在的"理性"。进而在回顾主要政策企业家埃德勒(Jakob Edler)博士政策倡导工作的基础上,澄清欧盟国家推行"万灵药"式需求侧创新政策的核心,在于为探索不同于美国式/技术推动型线性创新模型的发展道路提供必要的合法性基础。因此对于中国而言,还市场更大的空间去通过自身界定需求,以及重拾发现和解决创新激励与扩散问题的自信,才是真正需要我国学习的"最佳实践"和当务之急。

沙淼[5](2012)在《2011年世界乳业形势》文中研究指明[IDF公报451/2011]0概述2010年,全球各种乳产量再度出现增长,但是,奶牛乳和水牛乳产量增长仍低于平均水平。2010年,奶牛乳产量增幅(1.6%)高于2009年水平(0.9%),而水牛乳产量增幅3.1%,低于2009年的3.9%。奶价提高促进了产量的增长,但是气候条件与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乳产量产生了不利影响。2010年,山羊乳产量稳定增长,绵

高毅[6](2007)在《国际钢铁产业转移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中国钢铁产业视角》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50年代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国际产业转移现象开始出现。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国经济不断开放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受到技术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国际贸易追逐利益的影响,国际资本不断地从高成本国流向低成本国,由此带动了产业其他资源的转移,发达国家开始主动调整产业结构,以减轻由于产业结构失衡而导致的结构性危机的打击和损失,发展中国家则开始迎接来自发达国家的产业。钢铁产业作为重要的工业部门,其在世界范围内的转移受到国际产业界、政府、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国经济的崛起同样不可缺少钢铁产业的支持,而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亦无法脱离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宏观背景。如何迎接与面对国际钢铁产业转移的机遇与挑战成为中国钢铁企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在这种背景下,对国际钢铁产业转移进行研究。本研究将国际产业转移与世界钢铁产业紧密结合,从世界钢铁产业转移的实践出发,梳理出市场需求、知识转移、政府管制、跨国公司等理论,从而构建国际钢铁产业转移模型。主要探讨以下问题:1.国际钢铁产业的特点、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的关联性?2.市场需求在国际钢铁产业转移中所担当的角色?3.知识转移在国际钢铁产业转移中所担当的角色?4.政府管制在国际钢铁产业转移中所担当的角色?5.跨国公司在国际钢铁产业转移中所担当的角色?本研究分十一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动机、研究思路、研究范围、研究框架和创新点等。第二章对世界钢铁产业的特点进行阐述,然后结合世界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实际情况来梳理影响世界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关键因素,并对国际钢铁产业转移的路径进行归纳与总结。第三章对国际钢铁产业转移相关理论进行综述,首先对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进行综述,随后对国际钢铁产业相关的市场需求理论、知识转移理论、政府管制理论、跨国公司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第四章到第八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首先构建了国际钢铁产业转移的理论模型,然后分别对国际钢铁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市场需求、国际钢铁产业转移的推动力——知识转移、国际钢铁产业转移的控制力——政府管制、国际钢铁产业转移的平台——跨国公司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九章中作者选择钢铁产业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在前面五章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际钢铁产业实际情况,将市场需求、知识转移、政府管制、跨国公司融入到国际钢铁产业转移之中,构建出国际钢铁产业转移的实证模型,提出实证假设,并在随后的第九章中对此进行实证研究。第十章以宝钢集团为案例,对国际钢铁产业转移中的企业进行研究,从而对国际钢铁产业转移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诠释。第十一章中作者从世界钢铁产业转移的视角出发,对中国钢铁企业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及贡献在于:(1)融合产业经济学、经济学、资源基础理论、跨国公司理论、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对国际钢铁产业转移进行研究。(2)本文将国际产业转移的研究具体到钢铁产业。(3)本文利用市场需求、知识转移、政府管制、跨国公司等四个范式对国际钢铁产业转移进行诠释。(4)构建国际钢铁产业转移理论模型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国际钢铁产业转移的重要要素。并辅以中国宝钢集团的发展为案例对国际钢铁产业转移进行说明。

王瑞元[7](2005)在《突飞猛进的中国油脂工业》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成立于1985年10月5日,学会成立20年来,中国的油脂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我国油脂、油料生产与消费的快速增长、油脂工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食用油脂产品、大型化油厂建设、油料资源综合利用、油脂机械装备水平、油脂科研和教育等7个方面分别对学会成立20年来,在促进我国油脂科技进步、油脂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方面所做的贡献进行了全面而客观的回顾,并对2004年油脂工业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展望了我国油脂工业的美好前景。

王瑞元[8](2005)在《突飞猛进的中国油脂工业》文中研究指明

王瑞元[9](2005)在《突飞猛进的中国油脂工业》文中指出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成立于1985年10月5日,学会成立20年来,中国的油脂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从我国油脂、油料生产与消费的快速增长、油脂工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食用油脂产品、大型化油厂建设、油料资源综合利用、油脂机械装备水平、油脂科研和教育等7个方面分别对学会成立20年来,在促进我国油脂科技进步、油脂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方面所做的贡献进行了全面而客观的回顾,并对2004年油脂工业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 展望了我国油脂工业的美好前景。

王征南[10](2005)在《新时期我国饲料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文中提出饲料工业是现代养殖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既有效地利用了现有农业资源,又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物性食品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保障。饲料产业决定着畜牧业的发展前途,是发展畜牧养殖业、实现畜牧养殖业现代化、商品化的重要手段,同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饲料工业上连种植业,下连养殖业,因此发展饲料工业对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缓解我国粮食安全压力、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发展饲料产业有着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新的形势下,饲料工业的发展有着新的内容,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对新形势下饲料工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结合国内外饲料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对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做了全面的分析,并研究了饲料工业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本研究主要包括八章的内容。第一章:饲料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本章节主要说明饲料工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其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有序运行、增强我国养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章:国外饲料工业发展历程。本章节主要对国外饲料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了分析说明。第三章:国内饲料工业发展现状、主要经验、取得成就及存在问题。本章节比较全面的分析了国内饲料工业的发展现状,同时总结了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并提出了现在仍旧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国内饲料工业面临的形势和发展趋势。在加入WTO,饲料工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有新的发展趋势,本章节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五章:饲料市场供需分析与发展预测。本章节在分析了我国畜牧业发展趋势、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变化趋势以及饲料工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对我国饲料市场的供求平衡做了分析研究,并预测了饲料市场的需求增长。第六章:“十一五”期间饲料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及主要任务。第七章:“十一五”期间饲料工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及相关建议。本章节分析了饲料工业发展的一些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有用的建议。第八章:“十一五”发展战略的效益分析。本章节分析说明了饲料工业发展战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21世纪的食品工业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的食品工业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含磷废物产生格局与资源化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科学问题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1.4.研究内容
    1.5.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论文框架
2.研究综述
    2.1.人类活动驱动的磷循环
        2.1.1.磷流定量核算
        2.1.2.磷资源耗竭期估算
        2.1.3.磷排放的环境影响
    2.2.磷管理的研究进展
        2.2.1.磷管理策略研究
        2.2.2.磷素管理定量研究方法
    2.3.磷废物资源化研究进展
        2.3.1.资源化技术
        2.3.2.技术评估方法
    2.4.小结
3.磷废物核算模型与数据
    3.1.系统边界
    3.2.磷废物核算模型
        3.2.1.P-WAM框架
        3.2.2.核算原则
        3.2.3.流核算方法
    3.3.磷废物分析指标
    3.4.数据来源
4.中国含磷废物产生格局演变
    4.1.磷资源消耗与磷产品生产
    4.2.磷废物产生量总体格局
        4.2.1.磷矿采选子系统(PM)
        4.2.2.磷化工生产子系统(CP)
        4.2.3.农业种植子系统(CF)
        4.2.4.畜禽养殖(AH)
        4.2.5.水产养殖(AQ)
        4.2.6.农产品加工(AP)
        4.2.7.居民消费系统(HC)
        4.2.8.废水处理与固废处置系统
    4.3.磷废物产生的影响因素
    4.4.本章小结
5.中国磷废物循环利用与环境排放的演变
    5.1.磷废物的循环利用
        5.1.1.磷矿采选子系统(PM)
        5.1.2.磷化工生产子系统(CP)
        5.1.3.农业种植子系统(CF)
        5.1.4.畜禽养殖子系统(AH)
        5.1.5.水产养殖子系统(AQ)
        5.1.6.农产品加工子系统(AP)
        5.1.7.居民消费子系统(HC)
        5.1.8.废水处理(WW)与固废处置子系统(SW)
    5.2.磷废物的环境排放
        5.2.1.磷汇
        5.2.2.磷源
    5.3.结果验证
    5.4.磷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因素与政策建议
    5.5.本章小结
6.磷废物趋势预测与调控
    6.1.磷废物预测模型
        6.1.1.预测模型框架
        6.1.2.情景设定
        6.1.3.变量预测
    6.2.预测结果分析
        6.2.1.总量结果
        6.2.2.分系统结果
        6.2.3.资源化路径模拟结果
        6.2.4.预测模型验证
    6.3.本章小结
7.磷废物资源化技术的评估
    7.1.磷废物资源化技术简介
    7.2.磷废物资源化技术评估方法
        7.2.1.底层指标的计算
        7.2.2.多目标决策
    7.3.磷废物资源化技术评估结果
    7.4.本章小结
8.结论与展望
    8.1.主要结论
    8.2.主要创新点
    8.3.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国磷循环格局演变及其资源与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科学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论文框架及主要章节说明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磷循环格局刻画方法
    2.2 磷循环的环境效应评估方法
    2.3 磷循环的资源保障评估方法
第3章 中国磷循环格局演变过程重建方法
    3.1 中国磷循环全景分析框架构建
    3.2 主要磷流梳理及核算模型构建
        3.2.1 大气(N_1)
        3.2.2 非耕地(N_2)
        3.2.3 内陆水体(N_3)
        3.2.4 海洋(N_4)
        3.2.5 磷矿采选(N_5)
        3.2.6 磷化工生产(N_6)
        3.2.7 农业种植(N_7)
        3.2.8 畜禽养殖(N_8)
        3.2.9 水产养殖(N_9)
        3.2.10 农产品加工(N_10)
        3.2.11 居民消费(N_11)
        3.2.12 废水处理(N_12)
        3.2.13 固废处置(N_13)
    3.3 中国磷循环测算系统边界与数据来源
        3.3.1 时空范畴
        3.3.2 活动水平数据来源
        3.3.3 涉磷参数来源
    3.4 中国磷循环全景分析模型的优势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近四个世纪磷循环格局演变分析
    4.1 中国磷资源开发与利用
    4.2 中国磷进出口贸易平衡
    4.3 中国农业-畜禽-人类食物链特征
    4.4 中国含磷废物及其环境排放
        4.4.1 土壤磷库存变化
        4.4.2 向水体磷排放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磷循环测算结果的准确性验证
    5.1 磷流交叉检查
    5.2 自然磷流对比
        5.2.1 大气沉降
        5.2.2 风蚀
        5.2.3 入海径流
        5.2.4 海洋飞沫
    5.3 人为磷流对比
    5.4 未考虑磷流总结
        5.4.1 燃烧
        5.4.2 生物气溶胶颗粒
        5.4.3 火山爆发
        5.4.4 磷化氢
    5.5 不确定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磷循环的富营养化潜势评估
    6.1 人类活动向水体磷排放的空间格局刻画
        6.1.1 空间分配方法原理
        6.1.2 空间分配因子数据来源
    6.2 富营养化潜势空间化评估方法
        6.2.1 环境归趋因子
        6.2.2 生态损害因子
    6.3 中国2012年向水体磷排放格局
    6.4 中国2012年富营养化潜势图谱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球背景下的中国磷资源可获得性
    7.1 全球磷资源贸易与供需分析模型构建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1 数据来源
        7.2.2 国家分类
    7.3 全球背景下的中国磷贸易格局
    7.4 全球背景下的中国磷资源可获得性格局
    7.5 磷资源可获得性的公平性评价
        7.5.1 公平性分析方法简介
        7.5.2 磷资源可获得性的公平性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磷循环测算的编程代码
    1.1 基础数据准备过程
    1.2 底层磷流运算代码
    1.3 磷流结果整合代码
    1.4 磷流运算执行命令
    1.5 蒙特卡罗模拟代码
附件2: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3)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二、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主要内容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朱兆良求学及工作经历简介
    第一节 求学之路
        一、小学被迫学习日语
        二、中学打下坚实基础
        三、职业学校苦练技术
        四、大学时期专攻化学
    第二节 主要工作经历
        一、入职土壤研究所
        二、援建古巴科学院
        三、安家淮阴南园大队
        四、潜心科学研究
        五、积极参政议政
    小结
第二章 朱兆良对土壤氮素研究
    第一节 农民丰产施肥经验研究
        一、学习农民丰产施肥经验
        二、研究丰产施肥的科学规律
    第二节 熟制改革与适宜施氮量研究
        一、调查与研究熟制改革后土壤肥料问题
        二、测试水稻全生育期非共生固氮量
        三、研究推荐适宜施氮量方法
    第三节 农田系统化学氮肥迁移研究
        一、太湖地区稻田化学氮肥去向研究
        二、黄淮海平原潮土化肥经济施用研究
        三、农田化学氮肥损失途径的定量研究
    第四节 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研究
        一、科学研究与农业生产新矛盾
        二、农田氮肥行为与高效利用研究
    小结
第三章 朱兆良对治理农业污染研究
    第一节 考察与分析农业污染现状
        一、考察农业污染现状
        二、分析农业污染产生原因
    第二节 探寻与解决农业污染问题
        一、精准定位中国农业污染治理难点
        二、总结国际控制农业污染经验
        三、提出治理农业污染建议
        四、朱兆良的环保理念
    小结
第四章 朱兆良对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第一节 发现与认识粮食安全危机问题
        一、粮食安全内涵演变
        二、朱兆良对粮食安全危机根源认识
        三、朱兆良对保障粮食安全的路径分析
    第二节 朱兆良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学术思考
        一、粮食生产中的肥料问题
        二、粮食的供给问题
        三、粮食的品质问题
    小结
第五章 朱兆良对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学科建设的贡献
    第一节 人才培养与机构建设
        一、培养学科发展后备人才
        二、筹建及带领学术课题组
        三、建立新型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第二节 编写学术专着
        一、主编《中国土壤氮素》
        二、主编《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
    第三节 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一、国内学术交流
        二、国际学术交流
    小结
第六章 朱兆良科学贡献与学术风格
    第一节 朱兆良主要的科学贡献
        一、学术研究贡献
        二、经济及社会效益贡献
    第二节 学术风格研究
        一、学术风格形成原因
        二、学术风格构成内容
    第三节 朱兆良学术成功因素分析
        一、家庭的影响
        二、李庆逵的引领
        三、于天仁等重要他人的帮助
        四、个人才智品德与兴趣爱好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朱兆良的学习、工作简历及所获奖励
附录二: 《南京宣言》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4)我们是否需要一种“需求侧创新政策”——来自“先进”国家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需求侧创新政策的理论溯源与实践难题
2 OECD“先进”国家对“需求侧”的知与行
3 打开“黑箱”:政策企业家的视角
4 结论与启示

(5)2011年世界乳业形势(论文提纲范文)

0 概述
1 乳产量
    1.1 概况
    1.2 奶牛乳
    1.3 水牛乳
    1.4. 绵羊乳、山羊乳和其它动物乳
    1.5 2011年发展趋势
2 乳加工
    2.1 送交乳品厂的牛乳
    2.2 乳制品产量概述
        2.2.1 液体乳和鲜乳制品
        2.2.2 黄油和其它乳脂
        2.2.3 工业生产干酪
        2.2.4 乳粉
        2.2.5 炼乳
        2.2.6 乳清产品、酪蛋白和其它乳配料
3 乳品工业
    3.1 2010年总体恢复
    3.2 2010年和2011年前期产业重组速度再次加快
4 消费
    4.1 全球乳制品消费
    4.2 地区消费水平
    4.3 各类乳制品消费量
        4.3.1 液体乳
        4.3.2 黄油
        4.3.3 干酪
5 全球乳制品贸易
    5.1 概述
    5.2 经济改善推动了全球乳制品贸易量增长
    5.3 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5.4 贸易量增长超过产量增长
    5.5 不同种类乳制品的贸易量
        5.5.1 干酪
        5.5.2 非脱脂乳粉 (全脂乳粉)
        5.5.3 脱脂乳粉
        5.5.4 黄油和乳脂
        5.5.5 乳清粉和乳清产品
6 价格
    6.1 乳制品市场价格
        6.1.2 2011年发展趋势
    6.2 奶价
        6.2.1 2010年
        6.2.22011年
        6.2.3 奶价波动
7 展望
    7.1 短期
        7.1.1 FAO食品产业展望
        7.1.2 美国农业部全球乳业市场与贸易报告
    7.2 长期
        7.2.1 经合组织-FAO2011-2020农业展望
        7.2.2 食品和农业政策研究学会2010年全球农业展望

(6)国际钢铁产业转移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中国钢铁产业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
        1.1.1 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
        1.1.2 国际钢铁产业转移研究的理论源流
        1.1.3 研究的动机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 跨国公司
        1.2.2 国际产业转移
        1.2.3 钢铁产业
    1.3 研究的问题及思路
        1.3.1 研究的问题
        1.3.2 研究的思路
    1.4 研究范围与框架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的框架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世界钢铁产业
    2.1 世界钢铁产业特点
        2.1.1 钢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1.2 世界钢铁产业的周期性
        2.1.3 世界钢铁产业的发展特点
        2.1.4 钢铁产业经济技术特征
    2.2 世界钢铁产业:从结构调整到产业转移
        2.2.1 世界钢铁产业结构调整
        2.2.2 影响世界钢铁产业转移的关键因素
        2.2.3 世界钢铁产业转移的轨迹
第三章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3.1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3.1.1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论
        3.1.2 中心论
        3.1.3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3.1.4 其他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3.2 市场需求理论
        3.2.1 市场结构理论
        3.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3.3 知识转移理论
        3.3.1 知识
        3.3.2 知识转移
    3.4 政府管制理论
        3.4.1 政府管制
        3.4.2 政府管制的原因
        3.4.3 政府管制的分类
    3.5 跨国公司理论
        3.5.1 垄断优势理论
        3.5.2 内部化理论
        3.5.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3.5.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3.6 对研究现状的评价和本研究的立足点
        3.6.1 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3.6.2 本研究的立足点
第四章 国际钢铁产业转移理论模型
    4.1 国际钢铁产业转移理论模型
    4.2 国际钢铁产业转移中的市场需求
        4.2.1 市场需求
        4.2.2 市场竞争
    4.3 国际钢铁产业转移中的知识转移
        4.3.1 科学技术
        4.3.2 知识转移
    4.4 国际钢铁产业转移中的政府管制
        4.4.1 外部不经济
        4.4.2 政府管制
    4.5 国际钢铁产业转移中的跨国公司
        4.5.1 产业国际化
        4.5.2 钢铁业跨国公司
第五章 市场需求:钢铁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5.1 钢铁市场的发展与现状
        5.1.1 世界钢铁市场的发展
        5.1.2 世界钢铁市场全球层面分析
        5.1.3 世界钢铁市场地区层面分析
    5.2 市场需求与产业转移的关系分析
        5.2.1 市场需求与产业的关系
        5.2.2 市场需求主导市场竞争
        5.2.3 市场需求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5.3 全球视角的钢铁产业需求分析
        5.3.1 全球钢铁产业需求
        5.3.2 中国钢铁产业需求
第六章 知识转移:钢铁产业转移的推动力
    6.1 知识转移
        6.1.1 企业知识分类
        6.1.2 国际知识转移的经济学解释
        6.1.3 竞争视角的知识转移
    6.2 知识转移与产业转移的关系分析
        6.2.1 知识转移与产业转移关系的经济学解释
        6.2.2 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质
    6.3 钢铁产业的知识转移分析
        6.3.1 钢铁产业的知识特性分析
        6.3.2 钢铁产业知识转移的具体形式
        6.3.3 钢铁产业国际转移的路线、特点及其与知识的关系
    6.4 阿塞勒钢铁公司案例:知识转移与全球扩张
第七章 政府管制:钢铁产业转移的控制力
    7.1 政府管制的经济理论综述
        7.1.1 公共利益理论
        7.1.2 管制俘虏理论
        7.1.3 利益集团理论
    7.2 政府管制与产业转移
        7.2.1 政府管制、市场结构与产业转移
        7.2.2 政府管制、产业外部性与产业转移
    7.3 政府管制与我国钢铁产业转移的关系分析
        7.3.1 环境保护政策与我国钢铁产业布局
        7.3.2 循环经济与钢铁产业转移
        7.3.3 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对国际钢铁产业转移的影响
        7.3.4 案例:中国“两控区”与区内的钢铁企业布局
    7.4 政府管制与国际产业转移博弈
        7.4.1 母国政府在本国产业转移中的收益与损失
        7.4.2 东道国政府在国际钢铁产业转移中的收益与损失
        7.4.3 母国政府、东道国政府与跨国公司的博弈
第八章 跨国公司:钢铁产业转移的载体
    8.1 跨国公司
        8.1.1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8.1.2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8.2 世界钢铁产业与跨国钢铁公司
        8.2.1 世界钢铁产业的现状
        8.2.2 世界钢铁产业的发展趋势
        8.2.3 跨国钢铁企业
    8.3 钢铁产业转移的路径分析
        8.3.1 跨国公司全球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8.3.2 跨国钢铁公司产业转移路径
第九章 国际钢铁产业转移实证研究
    9.1 国际钢铁产业转移实证模型构建
        9.1.1 国际钢铁产业转移因变量
        9.1.2 国际钢铁产业转移实证研究假设
    9.2 描述统计部分
    9.3 效度与信度
        9.3.1 因素分析
        9.3.2 信度分析
    9.4 相关分析
    9.5 回归分析
        9.5.1 钢铁产业国际转移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9.5.2 控制变量的作用分析
    9.6 变量直接作用的假设检验汇总
第十章 国际钢铁产业转移案例研究:宝钢集团
    10.1 市场需求
        10.1.1 国内市场需求
        10.1.2 国际市场需求
    10.2 知识转移
        10.2.1 机器设备
        10.2.2 生产工艺
        10.2.3 技术创新
        10.2.4 管理水平
    10.3 政府管制
        10.3.1 政府激励政策
        10.3.2 政府限制政策
    10.4 跨国公司
        10.4.1 新设投资
        10.4.2 战略联盟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11.1 研究的理论贡献与实践应用
        11.1.1 研究的理论贡献
        11.1.2 研究的实践应用
    11.2 研究中的不足
    11.3 后续研究建议
    11.4 对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的建议
        11.4.1 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市场需求
        11.4.2 努力技术创新,加快知识转移
        11.4.3 引导产业发展,加强政府管制
        11.4.4 构建钢铁集团,发展跨国公司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附录
    国际钢铁产业转移研究问卷
    International Steel Industry Transfer Questionnaire
后记

(7)突飞猛进的中国油脂工业(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料、油脂生产与消费快速增长
2 油脂工业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3 琳琅满目的油脂产品
4 油厂规模日趋大型化
5 油料资源综合利用有了长足发展
6 油脂机械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7 飞速发展的油脂科研及教育
8 2004年我国油脂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我国油脂工业的发展前景展望
    8.1 2004年我国油脂工业的发展特点
    8.2 今后我国油脂工业的展望和建议

(8)突飞猛进的中国油脂工业(论文提纲范文)

一、油料、油脂生产与消费快速增长
二、油脂工业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三、琳琅满目的油脂产品
四、油厂规模日趋大型化
五、油料资源综合利用有了长足发展
六、油脂机械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七、飞速发展的油脂科研及教育
八、2004年我国油脂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我国油脂工业的发展前景展望
    1.2004年我国油脂工业的发展特点
    2.今后我国油脂工业的展望和建议

(10)新时期我国饲料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饲料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1.1 饲料工业关系到食物的数量和质量安全
    1.2 饲料工业发展推动了人民膳食结构改善,提高了营养水平,节约了粮食
    1.3 饲料工业发展推动了食物安全相关行业的发展
    1.4 饲料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
第2章 国外饲料工业发展
    2.1 发展现状
    2.2 发展趋势
        2.2.1 企业数量减少,生产规模扩大
        2.2.2 产品专业化生产
        2.2.3 产业链条延伸,企业联合发展
        2.2.4 饲料原料及添加剂向绿色、天然、安全方向转化
第3章 国内饲料工业发展现状、主要经验、取得成就及存在问题
    3.1 国内饲料工业发展现状
        3.1.1 产量及产值
        3.1.2 发展特点与基本评价
        3.1.3 科技对饲料工业发展的贡献
    3.2 国内饲料工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3.2.1 适应养殖业发展需要是饲料工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3.2.2 集团化企业自主增长能力增强是带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3.2.3 科技创新与推广是推动饲料工业发展的强大支撑
        3.2.4 强化饲料安全监管工作是促进饲料工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3.2.5 政策扶持是推动饲料工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3.3 国内饲料工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3.3.1 有力支撑了养殖业的发展
        3.3.2 有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3.3.3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3.3.4 推动了行业管理制度和能力建设
    3.4 国内饲料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国内饲料工业面临的形势
    4.1 饲料工业面临的形势
        4.1.1 饲料产品市场广阔
        4.1.2 饲料原料供给还有增加潜力
        4.1.3 非常规饲料资源非常丰富
        4.1.4 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
    4.2 饲料工业面临的新问题
        4.2.1 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冲击
        4.2.2 部分饲料原料仍有较大的缺口
        4.2.3 饲料质量安全问题还比较突出
        4.2.4 支持保障体系不完善
        4.2.5 投入不足,饲料资源严重浪费
第5章 饲料市场供需分析与发展预测
    5.1 我国畜牧业发展趋势
    5.2 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变化趋势
    5.3 我国饲料工业发展趋势
        5.3.1 饲料工业保持稳步发展
        5.3.2 饲料原料紧缺局面近期内仍难以改变
        5.3.3 安全优质高效饲料将成为今后饲料生产的主攻方向
        5.3.4 饲料添加剂将是今后饲料工业生产的重头戏
        5.3.5 饲料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5.3.6 企业整合重组有利于促进规模化生产的发展
    5.4 饲料市场供求平衡分析
        5.4.1 饲料工业产量增长预测
        5.4.2 饲料市场需求增长预测
        5.4.3 饲料供求平衡分析
第6章 "十一五"期间饲料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及主要任务
    6.1 指导思想
    6.2 战略目标
        6.2.1 总体目标
        6.2.2 主要饲料产品发展数量目标
        6.2.3 质量安全目标
        6.2.4 科技目标
        6.2.5 环境目标
    6.3 主要任务
        6.3.1 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6.3.2 强化饲料安全监管以促进饲料工业健康发展
        6.3.3 依托秸秆养畜发展循环经济
        6.3.4 有力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第7章 "十一五"期间饲料工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及相关建议
    7.1 "十一五"期间饲料工业发展重点领域
        7.1.1 进一步完善法规标准和饲料产业政策体系
        7.1.2 采取立足"自力更生",辅以进口平衡对策保障饲料原料供给
        7.1.3 推行"退耕还草"政策,加强草地建设
        7.1.4 优化资源配置,调整饲料工业产业结构
        7.1.5 进一步完善饲料安全评价及监测体系,全面推行HACCP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7.1.6 建立适应饲料工业发展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共性科技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7.1.7 加大科研投入,继续强化应用基础的攻关研究
        7.1.8 加快饲料工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7.2 "十一五"期间应该发展的重大工程
        7.2.1 优质饲料作物基地建设
        7.2.2 非常规饲料资源研发中心建设
        7.2.3 秸秆养畜、过腹还田项目
        7.2.4 氨基酸工程建设
        7.2.5 饲料安全工程建设
        7.2.6 饲料工业共性技术研究实验室
        7.2.7 饲料技术孵化与转化基地
        7.2.8 饲料工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7.2.9 饲料基准物质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7.3 投资概算
    7.4 相关政策与建议
        7.4.1 进一步完善饲料法规和标准体系
        7.4.2 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
        7.4.3 加强饲料安全监管
        7.4.4 大力推进饲料工业科技进步
        7.4.5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7.4.6 提高饲料产业化经营水平
第8章 "十一五"发展战略的效益分析
    8.1 经济效益分析
    8.2 社会效益分析
        8.2.1 增加劳动力就业
        8.2.2 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8.2.3 扩大畜产品出口
        8.2.4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8.3 环境效益分析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21世纪的食品工业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含磷废物产生格局与资源化潜力[D]. 刘雪薇. 南京大学, 2020(09)
  • [2]中国磷循环格局演变及其资源与环境效应[D]. 刘欣. 南京大学, 2017(06)
  • [3]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D]. 慕亚芹.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4]我们是否需要一种“需求侧创新政策”——来自“先进”国家的经验[J]. 王程韡,李振国. 科学学研究, 2016(12)
  • [5]2011年世界乳业形势[J]. 沙淼. 中国乳品工业, 2012(08)
  • [6]国际钢铁产业转移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中国钢铁产业视角[D]. 高毅. 复旦大学, 2007(06)
  • [7]突飞猛进的中国油脂工业[J]. 王瑞元. 中国油脂, 2005(10)
  • [8]突飞猛进的中国油脂工业[J]. 王瑞元.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5(10)
  • [9]突飞猛进的中国油脂工业[A]. 王瑞元. 2005'北京国际油脂研讨会暨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14届年会)论文选集, 2005
  • [10]新时期我国饲料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 王征南.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05)

标签:;  ;  ;  ;  ;  

21世纪食品工业的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