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业病虫害发生动态及防治对策

江西省农业病虫害发生动态及防治对策

一、江西省农业病虫灾害的发生动态及其治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余宁霞[1](2021)在《精准扶贫领域村干部腐败问题研究 ——基于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840起腐败典型案例的样本分析(2017-2020年)》文中研究表明腐败就像一颗社会毒瘤长期存在着,而反腐败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了持续8年的脱贫攻坚战任务,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然而不得不注意到,伴随着精准扶贫出现在基层的腐败余毒并未完全根除,滋生腐败的病毒随时都有可能潜入,因此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位于精准扶贫这一神经末梢的村干部,在扶贫项目款项和物资上“动手脚”的腐败问题易发频发,这不仅损害了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更是增加了国家反腐败工作的负担。基于此,深入探究和回顾精准扶贫领域村干部腐败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以国务院扶贫办(现更名为国家乡村振兴局)网站上公布的2017年到2020年精准扶贫领域村干部腐败案例为研究样本,搜集整理出840起村干部腐败典型案例建立样本库,通过介绍样本案例基本情况,对样本案例的数据展开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围绕腐败主体基本信息、腐败案件事实信息、腐败行为发生信息和腐败案件处置信息这四个维度进行具体分析,归纳出精准扶贫领域村干部腐败的类型主要表现为:精准扶贫中优亲厚友、私自挪用扶贫专项资金、贪污受贿违规收费、侵占骗取扶贫款项物资以及扶贫工作中失职失责等五种。结合数据图表呈现得出精准扶贫领域村干部腐败普遍具有以下特征:涉案主体以村两委“一把手”为主;涉案地区分布广泛且西部更为严重;涉案领域多样且以“低保兜底”和“危房改造”为主;涉案金额差距悬殊且以“微腐败”为显着特征。进而运用制度预防腐败理论和权力制约监督理论,考虑从腐败动机角度分析村干部个人思想主观方面原因,包括村干部个人文化素养和法纪意识不足、“官本位”思想以及社会心态不平衡等因素。从腐败机会角度考虑有内外权力监督体系的不健全以及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存在漏洞等客观原因,内外权力监督体系的不健全包括上级党政部门以及纪检监察机关监督的失灵、村务监督机构等同级监督的缺位以及人民群众、舆论媒体和社会团体等社会监督的不足;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存在漏洞包括贫困信息识别不精准、扶贫信息公开不透明以及扶贫资金管理不规范等因素。因此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想腐、不敢腐和不能腐的“三不”反腐机制建设为核心主线,有针对性地提出深化思想教育防范机制、健全权力制约监督机制以及整治扶贫工作机制漏洞等对策来有效遏制村干部腐败问题,从而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提供参考。

葛银银[2](2020)在《昆虫病原真菌对蚜虫的田间防效及与异色瓢虫的联合控制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蚜虫是众多农林植物的重要害虫,具有繁殖力强,世代多,分布广泛,危害性强的特点。大面积、高强度的化学防治,又带来了蚜虫的抗药性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昆虫天敌与昆虫病原真菌在蚜虫控制上的应用潜力已充分得到证实。本文利用前期研究筛选得到的蚜虫高毒力菌株玫烟色虫草(Isaria fumosorosea)Ifu13a菌株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b202菌株,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及智能人工气候室自然环境模拟技术,从昆虫病原真菌对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的生态安全性及Ifu13a菌株与异色瓢虫对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的联合控制作用两个角度,探讨昆虫病原真菌与天敌昆虫联合控制蚜虫的效率与可能性;同时对两种昆虫病原真菌防治蚜虫效果的影响因子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球孢白僵菌Bb202菌株和玫烟色虫草Ifu13a菌株对异色瓢虫的生态安全性是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其对异色瓢虫各虫态的侵染能力而确定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25±1℃,RH(95±5)%,1.0×106、1.0×107和1.0×108孢子/ml各接种浓度条件下,Bb202菌株和Ifu13a菌株对异色瓢虫的幼虫和成虫无侵染;但异色瓢虫卵的校正孵化率随着Bb202菌株孢悬液接种浓度由低至高分别依次降低1.9%、43.4%和62.2%,蛹的校正羽化率依次分别降低5.3%、17.7%和25.8%,随着Ifu13a菌株孢悬液接种浓度由低至高,异色瓢虫卵的校正孵化率依次降低41.2%、58.5%和70.5%,蛹的校正羽化率依次降低17.7%、22.1%和27.9%。研究结果表明对蚜虫高毒力的球孢白僵菌Bb202和玫烟色虫草Ifu13a菌株即使在高湿和适宜温度环境下,其对异色瓢虫的幼虫和成虫也是生态安全的,但它们对蛹和卵有一定的侵染,而且这种侵染能力与昆虫病原真菌的接种剂量呈正相关。通过智能人工气候室内气象因子的拟合设定,模拟自然环境下玫烟色虫草Ifu13a菌株与异色瓢虫二龄幼虫联合控制甘蓝蚜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单一的低密度异色瓢虫二龄幼虫不能完全实现对甘蓝蚜种群的有效控制,甘蓝蚜种群仍呈现出上升趋势,第9d蚜虫种群密度上升了4.0%;在单独使用玫烟色虫草Ifu13a菌株防治甘蓝蚜的试验中,在孢悬液喷雾接种浓度分别为1.0×106、1.0×107和1.0×108孢子/ml时,甘蓝蚜的校正防治效果分别为37.2%、58.9%和80.4%;若将玫烟色虫草Ifu13a菌株与异色瓢虫二龄幼虫联合控制甘蓝蚜,则在以上3种接种浓度下,甘蓝蚜的校正防治效果分别为37.3%、100%和100%。玫烟色虫草与异色瓢虫联合控制甘蓝蚜,其控制效果要明显优于单一使用玫烟色虫草或异色瓢虫,表现出昆虫病原真菌和天敌昆虫联合应用的巨大潜力,而本试验条件下,玫烟色虫草Ifu13a菌株的最佳联合应用浓度为1.0×107孢子/ml。田间试验超低量喷施球孢白僵菌Bb202菌株和玫烟色虫草Ifu13a菌株孢悬液防治田间海桐上的棉蚜种群。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球孢白僵菌Bb202菌株的接种浓度由1.0×106孢子/ml上升至1.0×107和1.0×108孢子/ml时,棉蚜的校正防治效果为由19.95%上升至39.64%和41.75%。若在喷雾防治后的前2d进行环境湿度的调控,即每天2次蒸馏水喷雾以保持环境相对湿度维持在RH(90±5)%,则接种浓度较高的1.0×107和1.0×108孢子/ml处理组的棉蚜校正防治效果提高至64.24%和75.96%,但1.0×106孢子/ml低浓度处理的蚜虫校正防治效果提升不明显;此时各浓度的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10.09d、5.50d和4.49d,对棉蚜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3.50×107孢子/ml。与球孢白僵菌Bb202菌株相比,Ifu13a菌株对棉蚜具有更好的田间防治效果。当Ifu13a菌株的田间喷雾浓度由1.0×106孢子/ml上升至1.0×107和1.0×108孢子/ml时,棉蚜的校正防治效果为由27.24%上升至46.3%和62.91%,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10.00d、7.25d和5.61d,此时菌株对棉蚜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4.86×107孢子/ml;若在田间喷雾处理后的初始2d,通过调控保持环境相对湿度在RH(90±5)%,则在以上3个应用浓度下,Ifu13a菌株对棉蚜的校正防治效果分别提高至50.00%、84.63%和85.45%,致死中时LT50减少到7.12d、4.51d和4.35d,而对棉蚜的致死中浓度LC50减小到9.93×106孢子/ml。田间试验证明球孢白僵菌Bb202菌株和玫烟色虫草Ifu13a菌株对棉蚜在田间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与真菌的应用剂量呈正相关。若进行环境中的湿度调控,可以明显提升防治效果,更充分地发挥昆虫病原真菌对蚜虫的防治潜力。

付彩青[3](2020)在《西藏小菜蛾对常用药剂抗药性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小菜蛾(Plutellda xylostella L.)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繁殖能力强,生活周期短,世代较多,分布于世界各地,是世界性的害虫。在农业上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常年大量使用同种药剂,造成小菜蛾抗性快速发展,防控比较困难。西藏地区十字花科蔬菜的种植量大,小菜蛾发生普遍且严重,但对小菜蛾的抗性程度尚不明确。本次研究采用叶片浸药法对西藏6个地点的小菜蛾田间种群进行常用药剂的抗性测定,并进行了马来酸二乙酯、增效醚、磷酸三苯酯这三种增效剂与阿维菌素混配的室内毒力测定,以便杀虫剂发挥最佳药效。在抗药性测定结果基础上,通过对两种不同药剂混配的试验,筛选出具有增效作用的合理组合。本次研究明确了西藏6个地点对常用药剂的抗性现状,为田间防控小菜蛾制定合理可行策略,从而降低农药的过量使用,使杀虫剂的药效得到更好的发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室内采用叶片浸药法测定了西藏地区谢通门县、西藏农牧学院农场实习基地、日喀则市、林芝镇、米林县、拉萨市6个地点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氰戊菊酯、吡虫啉、噻虫胺、高效氯氰菊酯5种药剂的抗药性程度。结果表明:6个地点小菜蛾田间种群对生产实践中常用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程度各不相同。西藏农牧学院农场实习基地、谢通门县、林芝镇、拉萨市、米林县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氰戊菊酯产生高水平抗性。日喀则市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氰戊菊酯的抗性达极高水平,抗性倍数达224.872倍;各地小菜蛾种群对噻虫胺抗性最低,谢通门县、米林县种群对噻虫胺抗性水平表现为敏感下降,其余4个地点对噻虫胺的抗性均属于低水平抗性;对吡虫啉的抗性,农场实习基地种群属低水平抗性,为15.178倍,谢通门县、日喀则市、米林县、林芝镇、拉萨市种群处于中等抗性;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日喀则市、谢通门县、米林县种群呈高水平抗性,农场实习基地、林芝镇、拉萨市种群呈中等水平抗性;林芝镇、米林县、谢通门县、日喀则市4个地点小菜蛾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均处于高水平抗性,拉萨市、农场实习基地种群处于中等抗性水平。(2)测定西藏农牧学院农场实习基地小菜蛾田间种群对马来酸二乙酯(DEM)、增效醚(PBO)、磷酸三苯酯(TPP)3种增效剂与杀虫剂阿维菌素复配后的增效作用,筛选出理想增效剂的最佳复配比例组合。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马来酸二乙酯(DEM)混配时,有效成分比为1:1时,毒效比最大,为2.08,且具有明显的增效效果,增效倍数可达2.53。阿维菌素分别与磷酸三苯酯(TPP)和增效醚(PBO)混配,有效成分比都为1:5时,毒效比最高,且都为2.00。阿维菌素与PBO有效成分比为1:5混配时,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增效效果不太明显,增效比仅为1.01。(3)在6个地点小菜蛾田间种群都处于高水平抗性的氰戊菊酯杀虫剂,与其它3种(噻虫胺、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杀虫剂进行混配组合,对西藏农牧学院农场实习基地小菜蛾田间种群进行联合毒力测定,初步选取具有增效作用的配比组合,并且作进一步筛选,找到两种杀虫剂的最佳复配比例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氰戊菊酯与吡虫啉两种杀虫剂混配后各处理组对小菜蛾的毒力均表现为相加作用。氰戊菊酯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处理组(2)(5)(有效成分含量为1273.324+34.646、848.882+138.584)对小菜蛾3龄幼虫表现为相加作用,剩余9组处理均表现为拮抗作用。而氰戊菊酯与噻虫胺混配时,处理组(4)(6)(9)(10)(有效成分含量为990.363+50.473、707.402+84.122、282.961+134.595、141.480+151.420)这4个处理组对小菜蛾3龄幼虫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因子分别为81.69、60.15、67.74、86.89。其中氰戊菊酯+噻虫胺(141.480+151.420)、氰戊菊酯+噻虫胺(282.961+134.595)两种药剂混用对小菜蛾田间种群增效作用较明显,共毒系数分别为126.23、130.25。

黄靖雯[4](2020)在《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基层腐败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时间节点的临近,国家扶贫工作也有条不紊逐步推进。基层作为扶贫政策执行的最终落实单位,承担着扶贫工作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任。但与此同时总有不法分子在扶贫资金诱惑下选择贪污腐败,不仅损害人民利益,还污染政治环境、阻碍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央纪委在2018年开展的专项调查展示国家对腐败问题的重视和治理扶贫领域基层腐败的决心,为扶贫领域基层反腐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人民主体理论及中国共产党人治腐理论为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通过案例汇总、整理和剖析七省扶贫腐败专项治理曝光案例,总结现象规律,寻求扶贫领域基层腐败产生原因,并以此思考预防治理基本对策。整理发现,当前扶贫领域基层腐败主要表现为厚亲待友、挪用资金、侵占骗取以及收费受贿等类型,体现出腐败主体集中于村级干部、牵涉领域范围较为广泛、分布地区差距较大、涉案金额数目差距较大且小额居多等特征。扶贫中基层腐败的主要原因在思想素质层面主要表现为思想腐朽落后、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政治和文化素质水平有待提高等;政治层面主要表现为监督以及公开制度不够明确、法律法规设计留白、基层扶贫的管理体系设计有待完善等;经济层面主要表现为薪酬及激励体制设计有待改进等。针对扶贫领域基层腐败问题,基于以上观察结果和原因分析,本文从思想素质、政治体制设计、经济激励三个维度构建预防和治理扶贫领域基层腐败对策体系。首先在思想素质层面主要建议提高干部党性修养和思想素质、弘扬民主法治思想;其次在基层反腐机制层面主要建议健全扶贫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公开力度、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力度;最后在经济激励层面主要建议科学设计薪酬体系和激励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及管理。

葛佩琳,王凌云,莫明浩,段剑[5](2019)在《鄱阳湖滨流动沙丘不同类型沙障土壤改良效应分析》文中指出为探讨鄱阳湖滨湖不同类型沙障对流动沙丘土壤的改良效应,设置了玉米秸秆和单叶蔓荆两种不同材料的沙障类型,以裸露沙丘为对照,2年后分析两种类型沙障对流动沙丘土壤含水率和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叶蔓荆沙障对于0—40 cm土壤含水率的提高具有显着效果,玉米秸秆沙障对于土壤含水率无明显作用效果。两种沙障内0—20 cm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是裸露对照的3.62,22.24倍,两种沙障对表土均具有显着的改良效果(p<0.05),单叶蔓荆沙障的改良效果更好;而在20—60 cm深层次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未表现出显着差异。单叶蔓荆沙障除对土壤全氮无明显作用外,能有效提高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分别是裸露对照的3.58,8.14,8.86倍,玉米秸秆沙障对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均无明显作用。综上,认为单叶蔓荆沙障是该地区流动沙丘土壤改良效果较理想的沙障材料。

陆晴,闫冰,赵东升[6](2019)在《1961-2016年江西省气候时空变化特征》文中指出利用中国气象数据网提供的江西省及周边地区30个气象站点的月气候数据,采用ANUSPLIN软件对各气象要素进行插值获得江西省空间数据,通过对1961—2016年江西省地区降水量、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高气温进行了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56年来,江西省气候变化特征以增温为主,特别是20世纪80时代之后更为显着,最低气温是平均气温增温的主要贡献者;降水量呈波动变化趋势,20世纪60年代为枯水期,而90时代为丰水期;夏季气候变化以降水增加为主,增加速率为20.0 mm/10 a(p<0.05),其他季节以增温为主;空间上,江西省北部地区增温增湿趋势更为显着;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在季节上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性,春、秋、冬季在江西省北部地区表现为显着增温趋势,夏季在江西省东北部地区增湿增温显着。

陈辉[7](2019)在《季节性大气环流对白背飞虱春夏季北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昆虫迁飞,是昆虫生物学特性和环境特征的综合反映,其迁飞过程往往依赖气象条件。季节性大气环流是空气大范围尺度的迁移,常常覆盖成千上万平方千米甚至是地球的很大一部分,将持续影响较大范围的天气现象,如降水和风,进而影响昆虫迁飞。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pressure,WPSH)是影响我国气象条件最重要的半永久性的环流系统。近期研究结果表明,褐飞虱在我国的夏季北迁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位置及其相关的风、雨格局有关。与褐飞虱相比,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具有相似的食性、相似的体型和较强的远距离迁移能力,因此可以推测白背飞虱具有相似的迁飞模式。然而,目前还鲜有关于白背飞虱长时间尺度的迁飞模式的研究,也少有这种模式如何与气候条件相关响应的描述。为此,本文根据近三十年的数据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 白背飞虱在我国东部的春夏季北迁过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显着相关每年4月份,西南气流将中南半岛的白背飞虱带到我国华南地区。随着副高的缓慢北移,西南气流逐渐加强并北移,冷暖气流在华南相遇,华南进入了华南前汛期。该时段白背飞虱主要分布在华南区域,东部沿海省市(如浙江、福建等)白背飞虱数量显着增多。直到6月中下旬,副高第一次北跳之后,雨带移至长江中下游,西南风再次加强并北移,白背飞虱也迁入了长江中下游流域。7月中下旬,副高第二次北跳之后,白背飞虱迁入江淮流域一带。2 白背飞虱在我国华南地区的迁飞过程受到华南前汛期的影响华南地区是我国白背飞虱最重要发生为害地区之一,是白背飞虱进入我国的第一站,影响着我国后期白背飞虱的虫情发生量。同时华南前汛期既影响我国华南地区的雨量情况,也影响着我国白背飞虱北迁的历程。白背飞虱在5月中下旬开始从华南地区迁出,但本研究结果表明,此时白背飞虱虫量最多的地方位于华南区域。5月中旬-6月中旬时间段内,华南地区的虫量与降雨量显着正相关(R2=0.54,p<0.005),相关区域范围的累积降雨量越多,华南地区的虫量越多。并且,在5月16日-6月15日这段时间内,计算白背飞虱距离分布与虫量多少时,发现该时段白背飞虱的距离分布与无华南前汛期的时间段(6月16日-7月15日)距离迁出相比显着较短。同时,该时段虫量随距离变长下降速度较快。本研究旨在长时间尺度上探索研究白背飞虱春夏季在我国东部的迁飞动态,明确白背飞虱的迁飞规律,探索白背飞虱大范围、长时间尺度的迁飞过程及与季节性大气环流的关系。不仅仅有助于理解白背飞虱在我国发生发展规律、昆虫迁飞生态适应性及进化意义,还能为白背飞虱的预测预警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控防技术提供参考。

杨帆[8](2018)在《可行能力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测度与生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反贫困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从历史纵向来看,绝对贫困长期困扰人类,且至今不绝;从全球范围来看,相对贫困问题将长久普遍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直到共产主义社会真正实现。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已经走到了需要全面着手应对相对贫困问题的历史发展阶段。首先,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持续深入推进,我国即将在2020年完成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以来的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其次,在绝对贫困得到整体消除的情况下,我国的减贫治理体系将面临新的调整,相对贫困治理将被提上国家议事日程,以应对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所造成的矛盾;再次,财富分配体系的不健全导致社会收入差距扩大,阶层固化趋势有增无减,弱势群体处境状况堪忧,社会相对贫困问题日益凸显,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最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公共意志、公共资源有必要、有能力在改善相对贫困者生存境遇上提升,让全体人民一起共享改革发展的繁荣成果,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愈来愈突出的相对贫困问题。本文界定的新生代农民工是指1975年及以后出生、年满16周岁、户籍身份在农村、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现已进入城市务工或经商达6个月及以上的流动人口。实践表明,中国已经取得的现代化建设成就,包含着农民工群体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当之无愧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老一代农民工逐渐离城返乡,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民工群体中的中坚力量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从2013年开始,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民工群体总量中的占比一直呈上升趋势,到2017年达到50.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在农民工群体总量中的主体地位明显。受到个体、环境、制度等内外综合因素的影响,包括新生代在内的部分农民工在城镇工作、生活期间陷入了贫困。该群体相对贫困问题的存在性得到了前人研究的预测和初步的实证调查检验;而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下,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新的产业形态如“互联网+”等的出现对知识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对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形成了巨大的劳动力市场潜在冲击,该群体相对贫困问题存在着加剧的可能性。新生代农民工陷入相对贫困状态,不仅直接影响该群体的个体福利,而且,借鉴欧洲难民潮等的经验教训,极有可能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产生影响。因此,在以上的背景之下,理论界深入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对贫困问题,以为实践界开展缓解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的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显得非常必要而迫切。那么,作为流动人口的新生代农民工,其相对贫困的识别体系如何设定、相对贫困标准如何确定?该群体面临怎样的相对贫困状态?其相对贫困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生成机理是怎样的?本文正是带着学术界需要深入探讨的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围绕主要研究目标,将历史文献回顾、定性分析、微观抽样调查与数据分析等相结合,遵循“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政策建议”和“宏观分析—微观考察”的研究思路,首先,从理论上辨析相对贫困与不平等的关系,并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不平等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为本研究提供学理依据;其次,在可行能力的分析框架下,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贫困临界判断标准;然后,利用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状况数据,对其相对贫困展开实证测度与比较研究;再次,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探索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的生成机理;最后,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的特征、成因与生成机理,提出缓解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勾勒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框架,说明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以及凝练本文的创新、总结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章为核心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在对本文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回顾与述评,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创新轮廓和创新空间;第三章着重阐述了本文的理论视域——可行能力视域,本文认为,可行能力贫困理论是一种拓展了传统贫困认知的更为先进的理论,是一种新的贫困观,能够为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问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可行能力缺失且恶性循环-可行能力贫困-提升可行能力”的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研究分析框架;第四章在可行能力贫困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针对包括能够适用于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流动人口多维相对贫困识别指标体系,为测度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对贫困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五章在对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状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具体测度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包括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多维相对贫困指数,以及各指标和各维度对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度。第六章从贫困的代际传递视角探索了新生代农民工经济相对贫困和多维相对贫困的生成机理,包括识别显着的影响因素、影响大小以及影响方向。第七章继续从贫困的恶性循环视角探索了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的生成机理,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各可行能力之间存在着不规则的循环机制,该机制是其相对贫困与否的重要解释机制。在此基础上,第八章构建了针对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流动人口相对贫困精准识别与帮扶管理机制。第九章对全文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缓解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的对策建议,并针对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对该领域未来研究进行了前瞻性展望。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可行能力贫困理论对贫困的本质作了独到、深入的阐释,是一种拓展了传统贫困认知的更为先进的贫困认知理论,能够为新生代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问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20世纪80年代,着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提出并发展了可行能力(capability)理论,从反贫困的最终目的——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出发,认为提升可行能力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和关键。可行能力包含了两部分,即功能性活动和可行能力集。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区别在于,一是,二者的显露性状态不同,功能性活动是外显的、可直接观测的,而可行能力集的显露性状态则是一部分外显一部分内隐,因此不可能实现全部直接的观测;二是,从二者的从属关系来看,可行能力集包含了功能性活动;三是,从实现程度来看,功能性活动已经完成了实现,而受时间的唯一性限制,可行能力集中仅有部分成就得到了实现。二者的联系在于,功能性活动是可行能力集的外显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可行能力的强弱;可行能力集内隐的部分则是虽未实现但有自由实现的功能性活动。可行能力理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关于“生活质量”的论述,也可以追溯到“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关于“生活必需品”的理论,还可以追溯到“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阿马蒂亚·森通过可行能力理论对贫困的本质特征作了独到的见解,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评价和识别贫困较有影响力的方法。在该理论中,传统意义上的收入低下仅仅是贫困的一个外在表征,而贫困的真正含义则是贫困对象的可行能力缺乏。这是一种多维贫困,也是一种相对贫困。可行能力的贫困思想表现出多元性、异质性和主体性的创新特征,实现了对收入贫困观、资源贫困观、效用贫困观、权利贫困观以及人力资本贫困观的丰富和发展。可行能力理论对贫困治理具有众多启示意义,表现在贫困识别、贫困帮扶、扶贫管理以及脱贫评估等方面,该理论在贫困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贡献,能够为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问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从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防护性保障和政治权益等5个维度出发,结合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具体特征,构建的新生代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识别指标体系,全面、系统、具有针对性地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多维贫困的各个潜在方面,能够为准确测度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对贫困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依据可行能力理论着重强调的5种权利和机会,从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防护性保障和政治权益等5个维度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识别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各指标相对贫困的临界判断阈值,提供了指标数据获取和贫困表达的途径与方式,为新生代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测度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些权利和机会能直接扩展新生代农民工的可行能力,帮助他们更自由地生活并提高他们的整体能力,同时它们也相互补充,相互强化。贫困的多元性决定了提出一个贫困识别的完整清单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本文在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识别指标体系时着重抓住新生代农民工潜在多维相对贫困的重要方面,力争实现指标体系的全面性、系统性、客观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确保能够为准确测度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对贫困提供理论依据。第三,实证测度表明,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相对贫困。从单维来看,技术培训(贫困发生率为86.84%,后同)、专业技术(86.72%)、失业保险(81.55%)、工伤保险(76.02%)、闲暇时间(55.84%)、现代技能(39.48%)和工会加入(31.37%)等指标的贫困发生率较高。从多维来看,将3个指标被剥夺界定为多维相对贫困,则新生代农民工的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达到61.30%,多维相对贫困指数达到25.10%;将5个指标被剥夺界定为多维相对贫困,则新生代农民工的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达到35.80%,多维相对贫困指数达到17.70%。该群体中的一部分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的事实得到了数据的支撑。各指标对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度大小不一,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从各指标对多维相对贫困指数贡献度的走势来看,大致存在4种不同的走势:第一种是一直保持高贡献度;第二种是随着多维相对贫困临界值(cutoff)的增加,贡献度由高降低;第三种是随着多维相对贫困临界值的增加,贡献度由低升高;第四种是一直保持较低贡献度。从均值来看,各指标对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度位列第一的是工会加入,第二是劳动合同,第三是收入水平,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分列第四、第五位。各维度对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度大小不一,差异明显。随着多维相对贫困临界值的增加,各维度对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度不断变化,总体呈现出两种变化趋势:一种是贡献度波动上升,一种是贡献度波动下降。从各维度对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度均值来看,贡献度最大的是政治权益,其次是防护性保障,再次是透明性保证,第四是社会机会,经济条件位列末位。以上结果表明,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相对贫困。第四,贫困代际传递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可行能力相对贫困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并不充分。本文首先从贫困的代际传递视角来探索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的生成机理。为了弥补既有研究将“父辈”概念捆绑使用的局限,本文将“父辈”概念拆分,从父亲和母亲的异质性视角来探索父辈禀赋对子辈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对贫困影响,探讨父辈状态对子辈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影响机理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父亲和母亲的禀赋均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相对贫困产生显着影响;第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性别、是否拥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人口统计学特征和人力资本特征对其经济相对贫困与否产生了显着影响,其中,专业技术的影响最大;第三,父亲教育和父亲政治面貌显着影响子辈新生代农民工的多维相对贫困,而母亲禀赋依然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多维相对贫困产生显着影响。第四,教育水平、语言技能、专业技术等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人力资本特征是决定其是否陷入或摆脱多维相对贫困的重要因素。综上可见,父辈禀赋对子辈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对贫困具有一定的影响,父亲和母亲对新生代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存在着显着的异质性,但是,父辈的禀赋对子辈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的影响是有限的,表现在父亲和母亲的禀赋均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相对贫困产生显着影响,同时,只有父亲禀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多维相对贫困产生显着影响,而母亲禀赋则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多维相对贫困产生显着影响。因此,通过提升可行能力,新生代农民工完全有可能摆脱父辈资源禀赋的影响,摆脱相对贫困陷阱;同时可见,贫困代际传递不足以完全解释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对贫困生成机理。第五,可行能力之间的恶性循环能够有效解释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对贫困生成机理,但这种循环并非规则的完整性循环,而是不规则的非完整性循环。本文以健康、现代技能和收入三项可行能力之间的因果累积循环关系为例,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来验证新生代农民工可行能力之间恶性循环的贫困生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现代技能和健康水平均在1%的水平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相对贫困与否产生显着性影响;第二,健康水平在1%的水平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现代技能相对贫困与否产生显着正向影响;第三,收入和现代技能均在1%的水平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相对贫困与否产生显着正向影响。综上,各可行能力之间互为因果的累积循环关系在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问题中得到基本验证,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在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的生成机理中再次得到了印证,该理论对贫困生成阐释强大的理论生命力也再次得到了证明。第六,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城市流动人口相对贫困识别与精准帮扶管理需要以提升可行能力为基本目标,构建政府、市场、社区、社会和贫困者自身协同推进的贫困治理格局。本文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等3个维度,设计了包括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城市流动人口相对贫困识别与精准帮扶管理具体实施措施。根据贫困的环境嵌套理论,本文认为,城市流动人口相对贫困识别的标准应坚持以城市基本生活水平为依据;城市流动人口相对贫困帮扶应坚持内容全面、分类施策的基本原则,重点从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障、防护性保证、政治权益等可行能力入手;流动人口脱贫精准管理需要坚持有进有出、策随人动的基本原则。本文认为,城市流动人口贫困治理工作需要结合我国国力、国情循序渐进地推进。近期急需开展的工作,是将流动人口真实纳入我国贫困救助的范围里。这项工作需要主要在城市而非农村完成。从长远来看,建立起一张密不透风的社会保障防护网,同时改革户籍制度,从源头上去除户籍对享受社会保障的不公正约束,是防止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所有潜在贫困个体跌入贫困陷阱的最根本保障。这需要国家从战略层面对社会财富分配方案做出适当调整,是一场触及全体国民利益、涉及国民待遇平等性的深度改革。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本研究从可行能力视角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遵循经典的贫困研究范式——“测度-解释-行动”,即贫困识别、贫困归因和贫困治理研究范式,本研究提出从可行能力维度识别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对贫困,从可行能力恶性循环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形成机理,从提升可行能力的角度帮助贫困的新生代农民工摆脱贫困这一理论分析框架,为相对贫困研究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和更为体系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本文还检视了贫困研究领域两大经典理论——即贫困代际传递理论和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在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的适用性,在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不规则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对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做出了一定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本研究将可行能力的5个重要维度与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具体特征相结合,创新性地构建了具有针对性的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识别指标体系,利用国内专业社科调查机构数据,率先测度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对贫困状况,为该群体相对贫困治理实践提供了数据支撑;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探索出了可行能力各维度在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中的交互作用,以新生代农民工为观察样本,为人们从可行能力的恶性循环视角认知贫困生成机理提供了边际知识贡献。第三,在政策层面上,针对目前我国反贫困政策对新生代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缺失,提出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区主力、社会参与、激发活力”的基本原则,从可行能力的5个重要维度,改善经济条件,拓展社会机会,赋予透明性保证,给予防护性保障,保障政治权益,加强对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代表的流动人口相对贫困治理思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贫困治理体系的调整和转型提供了前瞻性的决策参考。

韩术合[9](2018)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果收益分配模式与激励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在保障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必然产生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我国正逐步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相关制度,并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了一系列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依然严峻,治理投入依然不足,社会参与度不高,如何利用好现有成果和潜在治理成果,通过合理的收益分配,激励各投资主体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以往系统研究较少,开展专题研究将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文献研究、概念界定、理论支撑和国内外经验借鉴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框架,开展了治理成果收益特征、收益潜在价值、收益分配主体和激励机制探索等相关分析和研究,构建了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果收益分配模式,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进行应用,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根据矿业权及责任主体存续状况,将矿山类型重新划分为在期矿山、无主废弃矿山和有主废弃矿山,有利于分类研究和实践管理。(2)结合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实际,针对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矿山废弃地等不同权属性质,以土地使用性收益、土地政策性收益、景观资源使用性收益和余留矿产资源使用性收益等为“引力”,将“以治理获收益”和“以收益促治理”为实现途径,系统构建了由政府主导或政府与企业合作的9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果收益分配模式,为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收益分配实践提供有效指导。(3)研究认为,影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果收益分配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所属地区、治理情况、权属情况、矿山性质、区位条件、政策条件、经济发展条件、治理投资条件等。(4)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开采方式、不同矿山类型和不同治理状态等四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情况,进一步探讨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果收益分配模式选择及适用类型,为实践应用明确方向。(5)以内蒙古为例,对建立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果收益分配模式进行选择和应用实践,验证了研究框架和收益分配模式的有效性,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成果收益分配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为建立和完善内蒙古乃至全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果收益分配激励机制提供指导。

孙思思[10](2018)在《大气低频振荡对中国稻飞虱迁入的影响》文中指出稻飞虱主要包括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和白背飞虱 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是对亚洲水稻危害极其严重的迁飞性害虫。每年春季,大量稻飞虱从境外迁入我国,迁入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年稻飞虱的发生为害程度,而迁入量不仅受到虫源地基数的关键影响,还在迁入过程中受到大气环流背景的极大影响。以往国内外学者在短期大气动力过程和长期气候变化对稻飞虱迁飞的影响做了较多的探讨,但对中期天气变化以及10-90d大气低频振荡对稻飞虱迁飞的研究知之甚少。本文从该角度出发,详细阐释了准双周大气低频振荡(10-20d)和准双月大气低频振荡(30-60d)对稻飞虱迁入的影响。另外,针对稻飞虱的早期迁入,本研究揭示了早期迁入种群动态变化特征以及虫源地的分布,并阐明了 2012年白背飞虱早期迁入大暴发的原因。因此,本文不仅从气象方面着手探讨了低频大气环流对稻飞虱迁飞的影响,更紧扣种群本身,明确近年来种群迁飞规律以及暴发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稻飞虱的灾变预警能力和保障水稻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飞虱前期迁入量的低频特征研究我国东半部47个站点2007-2016年平均褐飞虱前期迁入量可知,两广南部稻区站点主要表现为10-20d低频振荡特征;南岭稻区主要有10-20d或10-30d低频振荡周期;岭北稻区也主要表现为10-20d低频特征,但还有两站存在30-60d低频特征;沿江稻区主要存在10-20d、20-30d和30-60d的低频振荡周期。研究华南稻区20站2011-2016年平均白背飞虱前期迁入量低频特征得出,华南稻区大多站点表现为10-20d的低频振荡特征,还有少量站点存在20-30d或30-50d的低频振荡周期。2.准双周大气低频振荡对湘赣稻区褐飞虱迁入的影响2007-2016年4-6月湖南省和江西省褐飞虱迁入量主要存在10-20d的低频振荡特征,而与低频虫量显着相关的850hPa大气环流量场为低频风场和低频位势高度场。在褐飞虱迁入高峰时期,低频风场盛行西南风和西风,这有利于褐飞虱的北迁;低频位势高度场形势位于脊前槽后,产生的下沉气流有利于褐飞虱迁入至研究区。总之,准双周大气低频振荡从动力方面影响了褐飞虱的北迁过程。3.准双周大气低频振荡对华南白背飞虱迁入的影响2011-2016年3-5月华南稻区白背飞虱迁入虫量的主要低频周期为10-20d和20-30d,其中10-20d振荡周期更显着,各低频大气环流要素场中低频纬向风、经向风、位势高度场与低频虫量之间有显着正相关。分析准双周低频风场可知,迁入量上升期,华南主要受盛行的偏南风控制,随后西南风逐渐增强,直到迁入量峰期时达到最强,表明西南风有利于种群的北迁并对迁入起到关键作用;准双周低频高度场上可以发现,在研究区处于低频高度场正异常的形势下,容易产生下沉气流,有利于白背飞虱的迁入和降落;而当研究区处于负异常的形势下,整个环流形势不利于白背飞虱迁入,迁入量减少。4.准双月大气低频振荡对江岭稻区褐飞虱迁入的影响利用2007年江岭稻区13站褐飞虱逐日灯诱资料为个例分析了准双月大气低频振荡对我国江岭地区褐飞虱迁入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7年夏季(6-8月)江岭稻区褐飞虱迁入虫量有10-20d和30-60d两种低频振荡周期,其中30-60d准双月大气低频振荡更为显着。(2)影响30-60d褐飞虱迁入虫量低频振荡的关键因素是同频域850hPa风场和高度场的低频振荡。(3)北半球准双月低频振荡在经向上有从低纬度热带向中高纬地区传播的特征,而纬向上的自东向西传播加强其北传,有利于华南稻区的褐飞虱向江岭地区北迁,继而导致7月中下旬江岭稻区褐飞虱的大量迁入。(4)分析各个位相的低频大气环流形势后发现,2007年夏初,控制或影响我国东半部的西风带低压槽东移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北移西伸增强,此时,我国东南部地区处于槽前脊后,来自南海地区的偏南暖湿气流不断加强并向江岭地区输送,非常有利于褐飞虱种群从华南稻区向江岭稻区的迁入。(5)对迁入江岭地区的褐飞虱作回推轨迹分析,振荡高峰期褐飞虱借助此时强劲的西南风进行远距离北迁,虫源地主要分布在两广南部和湖南中南部,与低频环流形势相对应。5.两广南部褐飞虱早期迁入及虫源地分析选取了两广南部褐飞虱有代表性的8站2007-2016年3-5月逐日灯诱数据分析其种群早期迁入的动态变化规律和虫源地分布可知:(1)两广南部大部分站点褐飞虱的平均始见期都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之间.(2)近年来两广南部迁入量较早年有所回落,一般3月开始有迁入发生,4月时迁入峰次较少,到5月时峰次逐渐增多,5月是主要迁入时期。(3)两广南部早期迁入的境外虫源地主要都分布在越南中部、老挝中部,以及少量来自泰国东北部,而国内的虫源地最主要在海南岛还有两广最南端部分地区。虫源地3-5月常年盛行西南风,特别在主迁入期5月西南风十分稳定,稳定的西南风有利于中南半岛的褐飞虱北迁进入我国。6.华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虫源地及2012年大暴发原因分析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规模是影响我国暴发成灾的一个重要原因。早期迁入中国华南的白背飞虱种群量具有显着的年际波动,特别是2012年春季华南出现大范围同期突增且规模宏大,降虫峰次之多范围之广迁入量之大历史罕见。因此,本研究以2011-2016年华南和越南稻区的灯诱数据为基础,通过轨迹模拟可知华南早期迁入白背飞虱的虫源主要来自于越南中北部、老挝及泰国东北部。对种群生长、迁飞过程和相关气象因子的分析,揭示了早期迁入种群大暴发的原因:(1)虫源地的扩大可作为一个前提条件(2)秋季回迁种群规模的巨大和越南南部和老挝冬季温度的偏高增加了初始虫源基数;(3)在种群主迁期时,连续盛行的西南气流有利于种群的北迁。因此,2012年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大发生是其周期性迁飞过程中各个环节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江西省农业病虫灾害的发生动态及其治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省农业病虫灾害的发生动态及其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扶贫领域村干部腐败问题研究 ——基于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840起腐败典型案例的样本分析(2017-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1.核心概念
        2.相关理论
    (三)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可能的创新点
        2.研究不足之处
一、对840 起精准扶贫领域村干部腐败典型样本案例的分析归纳
    (一)样本案例基本情况分析
        1.案例选取情况描述
        2.样本案例库信息描述
    (二)样本案例数据分析
        1.腐败主体基本信息维度分析
        2.腐败案件事实信息维度分析
        3.腐败行为发生信息维度分析
        4.腐败案件处置信息维度分析
    (三)样本案例的主要类型分析
        1.优亲厚友,谋取私利显失帮扶公平
        2.雁过拔毛,截留挪用私分扶贫资金
        3.吃拿卡要,行贿受贿盘剥群众钱财
        4.虚报冒领,侵占骗取扶贫款项物资
        5.失职失责,履职不力违反群众纪律
    (四)样本案例的普遍特征归纳
        1.从涉案主体来看,村两委中“一把手”成为腐败高发人群
        2.从涉案地区来看,地区分布广泛且西部情况更为严重
        3.从涉案领域来看,涉及面广且主要集中在危房改造和低保领域
        4.从涉案金额来看,腐败金额悬殊且呈现出“微腐败”特征
二、从样本案例分析精准扶贫领域村干部腐败的成因
    (一)村干部作为扶贫政策执行主体的缺陷
        1.村干部文化素养不高,法纪意识淡薄
        2.村干部生活待遇偏低,社会心态失衡
        3.村干部“官本位”思想重,权力观念扭曲
    (二)内外权力监督体系不健全
        1.上级监督失灵
        2.同级监督空缺
        3.社会监督不足
    (三)精准扶贫领域工作机制存在漏洞
        1.贫困信息识别不精准
        2.扶贫信息公开不透明
        3.扶贫资金管理不规范
三、治理精准扶贫领域村干部腐败的对策
    (一)深化思想教育防范机制,营造“不想腐”氛围
        1.加强村干部文化素养和法纪教育,自觉践行“两个维护”
        2.建立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充分激发工作热情
        3.强化村干部正确权力观和服务意识,大力推进清廉建设
    (二)健全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强化“不敢腐”震慑
        1.明确职能部门监督责任,突出政治监督
        2.发挥村务监督机构作用,落实民主监督
        3.加强社会监督制约力量,强化党外监督
    (三)整治扶贫工作管理机制,扎紧“不能腐”笼子
        1.优化贫困信息识别方法,实施动态管理机制
        2.严格执行村务公开制度,确保信息公开透明
        3.规范扶贫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昆虫病原真菌对蚜虫的田间防效及与异色瓢虫的联合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昆虫
        2.1.3 PDA培养基制备
        2.1.4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 两种昆虫病原真菌对不同虫态异色瓢虫的侵染能力测定
        2.2.1 孢悬液配置
        2.2.2 两种真菌对异色瓢虫卵的室内生物测定
        2.2.3 两种真菌对异色瓢虫幼虫的室内侵染测定
        2.2.4 两种真菌对异色瓢虫蛹的室内侵染测定
        2.2.5 两种真菌对异色瓢虫成虫的室内侵染测定
    2.3 玫烟色虫草与昆虫天敌异色瓢虫联合防治甘蓝蚜效果检测
        2.3.1 孢悬液配制
        2.3.2 人工气候室的自然环境模拟
        2.3.3 玫烟色虫草与异色瓢虫二龄幼虫对甘蓝蚜的联合防治
    2.4 Bb202 菌株和Ifu13a菌株对棉蚜的田间防效及影响因素
        2.4.1 孢悬液配置
        2.4.2 两种菌株对棉蚜的田间防治试验设计
        2.4.3 试验地设置
        2.4.4 田间喷药时间
        2.4.5 田间喷雾量监测及防效调查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两种昆虫病原真菌对异色瓢虫的致病力
        3.1.1 两种不同昆虫病原真菌对不同虫态异色瓢虫侵染的形态学观察
        3.1.2 玫烟色虫草Ifu13a菌株对不同虫态异色瓢虫的致病性
        3.1.3 球孢白僵菌Bb202对异色瓢虫不同虫态的致病性
    3.2 玫烟色虫草与异色瓢虫对甘蓝蚜的协同控制
        3.2.1 人工气候室智能模拟自然环境下的温湿度测定
        3.2.2 玫烟色虫草Ifu13a菌株对甘蓝蚜的独立防治效果
        3.2.3 昆虫天敌瓢虫与玫烟色虫草对甘蓝蚜的联合控制作用
    3.3 两种昆虫病原真菌对棉蚜的田间防治效果
        3.3.1 田间防治时期自然环境中的气象因子监测
        3.3.2 田间防治试验的喷雾量监测
        3.3.3 两种昆虫病原真菌对棉蚜田间防治的侵染观察
        3.3.4 两种昆虫病原真菌对棉蚜防治的剂量效应
        3.3.5 环境湿度调控对棉蚜田间防治效果的影响
4 讨论
    4.1 昆虫病原真菌与天敌昆虫异色瓢虫的协同作用
    4.2 两种昆虫病原真菌对棉蚜的田间应用潜力及影响因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西藏小菜蛾对常用药剂抗药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小菜蛾的基本概况
    1.2 小菜蛾的饲养
        1.2.1 叶片离体法
        1.2.2 甘蓝苗活株法
        1.2.3 结球甘蓝饲养法
        1.2.4 萝卜苗蛭石法
        1.2.5 人工饲料法
        1.2.6 小菜蛾饲养环境的研究
        1.2.7 寄生天敌对小菜蛾的影响
    1.3 小菜蛾抗药性的研究
        1.3.1 目前小菜蛾的抗药性概况
        1.3.2 小菜蛾对有机磷类药剂的抗药性
        1.3.3 小菜蛾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的抗药性
        1.3.4 小菜蛾对氨基甲酸酯类药剂的抗药性
        1.3.5 小菜蛾对沙蚕毒素类药剂的抗药性
        1.3.6 小菜蛾对抗生素类药剂的抗药性
        1.3.7 小菜蛾对苏云金杆菌类药剂的抗药性
        1.3.8 小菜蛾对植物源杀虫剂的抗药性
    1.4 农药混配对于防治小菜蛾的应用
        1.4.1 农药混配研究现状
        1.4.2 农药混配的原则
        1.4.3 溴氰菊酯与有机磷农药的混配效果
        1.4.4 阿维菌素和乙酰甲胺磷的混配效果
    1.5 农药增效剂的应用
        1.5.1 农药增效剂的研究进展
        1.5.2 植物油
        1.5.3 生物碱类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菜蛾饲养
    2.1 饲养小菜蛾植物的栽培
    2.2 供试虫源
    2.3 人工饲养条件
    2.4 饲养过程
        2.4.1 幼虫饲养
        2.4.2 成虫饲养
第三章 西藏地区小菜蛾的抗药性测定
    3.1 供试虫源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供试药剂
    3.2 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3.3 数据计算方法
    3.4 抗药性测定结果与分析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增效剂对阿维菌素防治小菜蛾的增效作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虫源
        4.1.2 供试药剂
        4.1.3 毒效比与增效比的测定
        4.1.4 数据计算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三种增效剂对阿维菌素的毒效比
        4.2.2 三种增效剂对阿维菌素的增效作用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两种杀虫剂复配对小菜蛾增效作用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虫源
        5.1.2 供试药剂
    5.2 联合毒力测定方法
        5.2.1 初步筛选两种药剂混配的增效组合
        5.2.2 两种药剂最佳配比筛选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初步筛选2种杀虫剂混配的增效组合
        5.3.2 两种杀虫剂混配最佳配比组合的筛选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基层腐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3.1 思路与方法
        1.3.2 创新点与难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贫困与基层扶贫工作
        2.1.2 基层腐败与腐败治理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理论与人民主体理论
        2.2.2 中国共产党治腐基本理论
第3章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现状分析
    3.1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基本状况及案例选取说明
        3.1.1 基层腐败基本状况
        3.1.2 案例数据选取说明
    3.2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问题分类
        3.2.1 精准扶贫中厚亲待友的腐败
        3.2.2 精准扶贫中挪用资金的腐败
        3.2.3 精准扶贫中侵占骗取的腐败
        3.2.4 精准扶贫中收费受贿的腐败
    3.3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问题的特征
        3.3.1 腐败主体趋于村级干部
        3.3.2 腐败涉及领域较为广泛
        3.3.3 腐败分布地区差距较大
        3.3.4 小额资金腐败较为频发
    3.4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危害性分析
        3.4.1 腐败频发危害基层政治建设
        3.4.2 腐败问题制约基层经济发展
第4章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原因
    4.1 基层扶贫领域文化及政治素养有待提高
        4.1.1 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党性修养及理想信念有所欠缺
        4.1.2 部分基层工作人员文化及民主法治素养有待提高
    4.2 基层权力运行过程中监督体系有待完善
        4.2.1 基层权力运行过程中内部监督有待完善
        4.2.2 基层权力运行过程中外部监督有待加强
    4.3 基层扶贫工作中法律与公开制度有待完善
        4.3.1 基层扶贫工作中法律与查处机制有待改进
        4.3.2 基层扶贫工作中信息公开和管理有待增强
    4.4 基层扶贫工作中薪酬与激励方式尚有欠缺
        4.4.1 基层扶贫工作中薪酬设计造成失衡心理诱发腐败
        4.4.2 基层扶贫工作中保障与激励措施的效力有待提升
第5章 治理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的对策
    5.1 提高文化及政治素养
        5.1.1 提升党性修养和思想素质
        5.1.2 提高文化和民主法治素养
    5.2 健全权力运行中的监督体系
        5.2.1 完善基层扶贫工作内部监督
        5.2.2 增强基层扶贫工作外部监督
    5.3 完善扶贫相关法律体系和公开制度
        5.3.1 加强扶贫领域法治建设和查处力度
        5.3.2 优化扶贫工作信息公开和跟踪管理
    5.4 改进基层扶贫工作人员薪酬及激励设计
        5.4.1 合理设计基层扶贫工作人员薪酬标准
        5.4.2 科学设计基层扶贫工作人员激励方式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鄱阳湖滨流动沙丘不同类型沙障土壤改良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采样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3.2 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3.3 对土壤氮、磷含量的影响
4 讨 论
5 结 论

(6)1961-2016年江西省气候时空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1.3 研究方法
        1.3.1 ANUSPLIN插值
        1.3.2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江西省多年月均值气候要素特征
    2.2 近56 a江西省气候要素时间变化特征
        2.2.1 年变化特征
        2.2.2 季节变化特征
    2.3 近56 a江西省气候要素空间变化特征
        2.3.1 年变化特征
        2.3.2 季节变化特征
3 讨 论
4 结 论

(7)季节性大气环流对白背飞虱春夏季北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昆虫迁飞
        1.1 昆虫迁飞系统
        1.2 昆虫迁飞现象
        1.3 昆虫迁飞与大气环流
    2 季节性大气环流
        2.1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
        2.2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昆虫迁飞
        2.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华南前汛期
    3 白背飞虱迁飞规律研究进展
        3.1 白背飞虱迁飞高度
        3.2 白背飞虱迁飞条件
        3.3 白背飞虱迁飞路径
    4 分析工具及路线
        4.1 分析工具
        4.2 技术路线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白背飞虱春夏季北迁与副高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白背飞虱北迁过程的迁入量和迁入中心
        1.2 自然领域法插值
        1.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指数
        1.4 风场、降雨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背飞虱春夏季北迁与副高影响下的气象条件
        2.2 白背飞虱春夏季北迁与副高位置
        2.3 白背飞虱春夏季迁飞北界纬度与副高脊线纬度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白背飞虱春夏季北迁与华南前汛期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华南代表站点选取及站点显示
        1.2 自然领域法插值
        1.3 降雨相关空间场选取
    2 结果与分析
        2.1 华南白背飞虱代表站点的选取
        2.2 华南白背飞虱与华南前汛期的相关区域范围
        2.3 白背飞虱虫量与华南前汛期降雨量之间的关系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不同时间段白背飞虱春夏季北迁的距离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站点之间的距离的计算
        1.2 副高脊线的计算
        1.3 相关性分析
        1.4 广义线性模型建立及模型检验
        1.5 Fligner-killeen检验及相关显着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时间阶段白背飞虱的站点选择
        2.2 白背飞虱虫量与距离分布之间的关系
        2.3 模型参数检验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1 结论
    2 不足与创新
        2.1 创新
        2.2 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致谢

(8)可行能力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测度与生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论文框架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3.1 数据来源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之处
        1.4.2 研究不足之处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农民工
        2.1.2 新生代农民工
        2.1.3 可行能力
        2.1.4 贫困
        2.1.5 绝对贫困
        2.1.6 相对贫困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移民贫困问题研究
        2.2.2 我国农民工贫困问题研究
        2.2.3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
        2.2.4 文献述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可行能力视域下的相对贫困:一个分析框架
    3.1 可行能力理论概述
    3.2 可行能力理论溯源
        3.2.1 亚里士多德关于“生活质量”的论述
        3.2.2 亚当·斯密关于“生活必需品”的思想
        3.2.3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3.3 可行能力视域下的贫困内涵
    3.4 可行能力贫困观的创新特征
        3.4.1 强调贫困致因的异质性
        3.4.2 强调贫困治理的多元性
        3.4.3 尊重贫困对象的主体性
    3.5 可行能力贫困观对传统贫困观的发展
        3.5.1 对收入贫困观的发展
        3.5.2 对资源贫困观的发展
        3.5.3 对效用贫困观的发展
        3.5.4 对权利贫困观的发展
        3.5.5 对人力资本贫困观的发展
    3.6 可行能力贫困观在贫困治理中的运用
        3.6.1 可行能力与贫困识别
        3.6.2 可行能力与贫困援助
        3.6.3 可行能力与治贫管理
        3.6.4 可行能力与脱贫评估
    3.7 对可行能力贫困观的评价
        3.7.1 可行能力贫困观的学术贡献
        3.7.2 可行能力贫困观的实践贡献
    3.8 可行能力恶性循环:一个贫困归因理论的拓展
    3.9 本文的分析框架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行能力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识别指标体系构建
    4.1 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
    4.2 指标选取
        4.2.1 经济条件
        4.2.2 社会机会
        4.2.3 透明性保证
        4.2.4 防护性保障
        4.2.5 政治权益
    4.3 相对贫困剥夺临界判断标准
    4.4 数据获取与贫困表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可行能力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测度
    5.1 测度方法与数据
        5.1.1 测度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1 样本的基本情况
        5.2.2 样本工作状态的自我认知
        5.2.3 样本生活状态的自我认知
        5.2.4 样本的社会参与和支持
        5.2.5 样本的保险情况
        5.2.6 样本的精神状态
        5.2.7 样本的未来计划与预测
    5.3 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测度结果分析
        5.3.1 单维相对贫困发生率
        5.3.2 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
        5.3.3 多维相对贫困指数
        5.3.4 各指标对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度
        5.3.5 各维度对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生代农民工可行能力相对贫困生成机理——探索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
    6.1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6.2 理论分析
    6.3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6.3.1 数据来源
        6.3.2 变量选择
        6.3.3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6.4 模型选择
    6.5 结果分析
        6.5.1 父辈禀赋对新生代农民工经济相对贫困的影响
        6.5.2 父辈禀赋对新生代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
    6.6 稳健性检验
        6.6.1 替换被解释变量
        6.6.2 分样本回归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生代农民工可行能力相对贫困生成机理——基于可行能力恶性循环视角
    7.1 理论分析与问题提出
    7.2 方法、变量和数据
        7.2.1 研究方法
        7.2.2 变量选取
        7.2.3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7.3 结果分析
        7.3.1 现代技能、健康对收入的影响
        7.3.2 健康、收入对现代技能的影响
        7.3.3 现代技能、收入对健康的影响
    7.4 稳健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可行能力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帮扶管理机制设计
    8.1 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帮扶管理的基本目标
    8.2 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帮扶管理的基本原则
        8.2.1 政府主导
        8.2.2 企业主体
        8.2.3 社区主力
        8.2.4 社会参与
        8.2.5 激发活力
    8.3 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帮扶管理措施
        8.3.1 精准识别
        8.3.2 精准帮扶
        8.3.3 精准管理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启示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有关可行能力的表述
    附录2 研究样本的出生年份
    附录3 按收入五等分分组的样本收入
    附录4 多维相对贫困临界(CUTOFF)赋值及含义
作者简历

(9)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果收益分配模式与激励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第3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激励制度建设及经验借鉴
    3.1 国外环保项目激励制度建设经验借鉴
    3.2 我国矿山环境治理激励制度建设与经验
第4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果收益分配模式研究
    4.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果收益分析
    4.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果收益价值核算
    4.3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果收益分配相关主体分析
    4.4 探索构建收益分配激励机制
    4.5 治理成果收益分配模式构建
    4.6 治理成果收益分配模式选择
第5章 内蒙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果收益分配模式与激励机制研究
    5.1 研究区域概况
    5.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5.3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果收益分析
    5.4 治理成果潜在收益价值概算
    5.5 治理成果收益分配相关主体与策略分析
    5.6 治理成果收益分配模式选择及应用
    5.7 治理成果收益分配模式选择与应用问题分析
    5.8 构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果收益分配激励机制的建议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成果与认识
    6.2 存在问题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个人简历

(10)大气低频振荡对中国稻飞虱迁入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稻飞虱迁飞规律
        1.2.2 气象条件对稻飞虱迁飞的影响研究
        1.2.3 大气低频振荡研究
        1.2.4 稻飞虱虫源地研究
        1.2.5 稻飞虱迁飞的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1.1 虫情数据
        2.1.2 气象资料
    2.2 低频振荡研究方法
        2.2.1 Morlet小波分析
        2.2.2 Butterworth带通滤波
        2.2.3 位相合成分析
    2.3 稻飞虱迁飞研究方法
        2.3.1 稻飞虱始见期、迁入高峰日选择
        2.3.2 轨迹分析方法
        2.3.3 虫源地概率分布计算
第三章 稻飞虱前期迁入量的低频特征
    3.1 褐飞虱前期迁入量的低频特征
    3.2 白背飞虱前期迁入量的低频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准双周大气低频振荡对湘赣稻区褐飞虱迁入的影响
    4.1 褐飞虱早期迁入量的低频特征
    4.2 褐飞虱迁入量与大气环流特征量的关系
    4.3 准双周大气低频振荡对湘赣稻区褐飞虱迁入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准双周大气低频振荡对华南白背飞虱迁入的影响
    5.1 华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虫量的低频特征
    5.2 华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与大气环流特征量场的关系
    5.3 准双周大气低频振荡对华南白背飞虱迁入量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准双月大气低频振荡对江岭稻区褐飞虱迁入的影响
    6.1 研究区概况
    6.2 2007年江岭稻区褐飞虱迁入量的低频变化特征
    6.3 褐飞虱迁入与大气环流特征量场的关系
    6.4 准双月低频振荡的传播特征
    6.5 准双月大气低频振荡对褐飞虱迁入的影响
    6.6 研究区褐飞虱迁入的轨迹验证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两广南部褐飞虱早期迁入及虫源地分析
    7.1 研究区概况
    7.2 两广南部褐飞虱早期迁入分析
        7.2.1 始见期变化分析
        7.2.2 早期迁入量与迁入峰次分析
    7.3 两广南部褐飞虱虫源地分析
        7.3.1 两广南部各站虫源地分布
        7.3.2 两广南部各月虫源地分布
        7.3.3 虫源地风场分析
    7.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华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虫源地及2012年大暴发原因分析
    8.1 研究区概况
    8.2 华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分析
    8.3 2012年华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分析
    8.4 华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虫源地分布
    8.5 2012年白背飞虱早期迁入大暴发原因分析
        8.5.1 2011年白背飞虱秋季回迁分析
        8.5.2 2012年虫源地越冬温度分析
        8.5.3 2012年春季白背飞虱种群发展分析
    8.6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和特色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江西省农业病虫灾害的发生动态及其治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扶贫领域村干部腐败问题研究 ——基于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840起腐败典型案例的样本分析(2017-2020年)[D]. 余宁霞. 吉林大学, 2021(01)
  • [2]昆虫病原真菌对蚜虫的田间防效及与异色瓢虫的联合控制作用[D]. 葛银银.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3]西藏小菜蛾对常用药剂抗药性的初步研究[D]. 付彩青. 西藏大学, 2020(12)
  • [4]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基层腐败问题研究[D]. 黄靖雯.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20(06)
  • [5]鄱阳湖滨流动沙丘不同类型沙障土壤改良效应分析[J]. 葛佩琳,王凌云,莫明浩,段剑.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6)
  • [6]1961-2016年江西省气候时空变化特征[J]. 陆晴,闫冰,赵东升.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5)
  • [7]季节性大气环流对白背飞虱春夏季北迁的影响[D]. 陈辉.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8]可行能力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测度与生成机理研究[D]. 杨帆. 四川农业大学, 2018
  • [9]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果收益分配模式与激励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D]. 韩术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3)
  • [10]大气低频振荡对中国稻飞虱迁入的影响[D]. 孙思思.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江西省农业病虫害发生动态及防治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