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支农再贷款使用效果和存在问题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张丹[1](2020)在《人民银行XT中支支农再贷款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
闫瑞[2](2020)在《浅析支农再贷款管理工作的风险识别与控制》文中认为支农再贷款管理是人民银行实施国家宏观调控目标,支持"三农"发展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优化信贷产业结构的关键环节,也是基层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本文结合近几年来支农再贷款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谈谈支农再贷款管理工作的风险识别和控制。
王宇[3](2020)在《景德镇市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支农支小再贷款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一环,在货币政策传导、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涉农、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改善宏观调控,规范支农支小再贷款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和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本文从支农支小再贷款的含义及其管理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出发,充分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以文献理论研究、调查统计分析和定量定性结合作为研究方法,基于银行视角,结合支农支小再贷款的管理和使用、政策发挥等情况,探析支农支小再贷款业务的管理应用。在理论研究上,通过阅读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文献,总结相关研究成果,从中发现支农支小再贷款如何通过管理,来引导银行使用再贷款资金改善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并提供理论指导方向;在实践研究上,通过对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现状的描述,分析我国中央银行支农支小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认识到再贷款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的有效措施。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支农支小再贷款的管理和使用,为其他基层央行、地方政府等机构在政策制定和管理上提供参考、借鉴,同时,对进一步改善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在充分对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着重梳理了近年来景德镇市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的现状,通过描述景德镇市再贷款的投放、成本水平、期限管理以及资金投向等情况来了解再贷款的具体发放使用现状,从基层央行的管理措施、地方政府的政策措施了解再贷款政策的管理情况,从银行的角度来了解再贷款政策的落实情况。其次,对再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分别从再贷款使用管理以及贷后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银行办理再贷款的意愿、银行发放再贷款对象的抵押担保、银行使用再贷款的利润空间、再贷款的使用期限、再贷款的贷后管理落实等情况进行问题分析,进而提出建立正反激励机制、搭配多种政策、差异化定价机制、优化再贷款期限配置、建立安全机制等再贷款管理的优化措施。随后,对再贷款管理优化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阐述。最后,得出我国中央银行支农支小再贷款的有效管理,能够较好地引导银行发挥信贷投放作用,促进实体发展,改善经济结构、维护地区稳定的结论,并对未来基层央行在落实支农支小再贷款的管理提出不足与展望。
许峻桦[4](2020)在《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农村金融作为现代农村经济资源配置的核心,是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要素。而涉农信贷作为当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金融扶贫工作的关键举措,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针对“三农”发展的金融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涉农信贷的规模、增量以及服务的广度与深度都明显得以拓展。但是,现实的农村金融需求仍然存有较大缺口,实体农业依然面临贷款难、贷款贵的现实困境,很难获得信贷支持。我国农业信贷中风险管控能力弱、信贷供给与多样化金融服务相结合的创新乏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亟待完善以及信贷抵押资产处置变现困难等现实问题仍旧十分严峻,究其缘由,其症结主要为现行的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未能充分发挥绩效功能,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合理的制度安排和配套机制建设对于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降低金融风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几经变迁,已形成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工协作、共同发展且金融组织、信贷管理、金融监管、金融法治及信贷配套保障等机制日趋完善的格局。存在这样的制度安排有其现实的客观合理性,对促进我国“三农”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通过考察发现现行制度对在促进银行业涉农信贷发展的金融实践中遭遇障碍,与当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还不相适应。本文通过对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主体的行为博弈、制度绩效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的总体效率不高、增长缓慢且各省份间存在不平衡,涉农信贷供给乏力,并认为其各方参与者的决策对涉农信贷制度效率有较大影响。因此,科学评价我国当前银行业的涉农信贷制度在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效用、判定政策预期是否得以实现、准确把脉信贷制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以为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优化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这也是破解当下金融扶贫课题的应有之义。本文立足经济法基本原则及对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有机统一的思考,基于制度与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史料佐证与数量模型测度等分析方法,对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建设的现状及制度低效的成因进行了深入探析,进而提出促进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发展的制度体系的构建策略,这对丰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健全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机制,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较高的理论与现实价值。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绪论。本章开篇从论文的背景意义及拟研究的基本问题切入,通过归纳整理国内外研究综述,确立研究的基本问题,明确本文的研究目标、路径及方法,进而勾勒出全文的内容架构,指出其力图实现的创新和未来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一章,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理论基础。通过对银行业涉农信贷、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效率等基本概念进行廓清,进一步在学理上清晰地阐释了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供给的现实条件与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发展经济学、农村金融学、法律与制度经济学、经济法学等领域相关的资本形成、金融发展、制度变迁及国家适度干预等相关理论,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历史变迁。本章从历史发展的视角,依据前章阐释的涉农信贷制度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以时间维度为脉络,探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银行业涉农信贷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制度变迁,深刻剖析制度变革的时代特征。第三章,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现实考评。本章通过查阅大量全国各省市农村金融的统计文献和数据资料,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及座谈询问等方法,分别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对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及其实效进行全面深入考察。通过考察发现,我国发展银行业涉农信贷的制度绩效不甚明显,“金融抑制”仍然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并认为当前涉农信贷政策和相关制度在金融供给、信贷管理、监管考核、金融法制及配套保障等方面存在不足,以致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信贷制度机制改革滞后的制约,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信贷制度供给难以适应和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第四章,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经济学分析。通过博弈论视角,对监管部门、涉农银行业机构、涉农信贷借款人(农业企业及农户)等主体间的决策行为进行分析,揭示涉农信贷融资背后的内在履约机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农村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机制运行的投入与产出因子进行分析,全面客观评析涉农信贷制度运行绩效;运用Tobit方法,对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影响涉农信贷制度效果的关键因素。在直面制度低效问题基础上深入剖析,认为农业天然的弱质性与银行持续经营的“三性”冲突,涉农银行信贷管理脱离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金融监管定位偏离支农目标,“法制先行”理念缺失致使涉农信贷法制建设滞后,以及多重关系叠加博弈致使涉农信贷制度执行异化,影响涉农信贷制度效率。第五章,国际经验借鉴。本章分别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中具有涉农信贷制度实践的成功经验的代表进行考察,系统梳理了关于涉农信贷制度建设的典型国家的经验做法及其特点,探索其实现机制与成长模式,以期为改革完善我国银行业促进涉农信贷的制度构建提供经验借鉴。第六章,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体系机制的构建。本文在我国农村金融信贷实践及国际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我国农村地区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运行机理,探索制度优化的框架构建路径。整体而言,构建涉农信贷制度,应当坚持“公平与效率并重、规制与激励并举”的总体思路,以规范涉农信贷市场、助力三农发展、促进城乡实质公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基本目标,以经济效率、适度干预、实质公平及可持续发展等为规制原则,并充分考虑农村经济特点,高度重视涉农信贷制度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以提出构建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体系的基本策略建议。本文的创新性研究主要在于从制度层面揭示了我国涉农信贷供给低效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由于自身存在不足而难以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在探索构建农村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框架中,不仅关注金融抑制问题的描述性研究,更侧重借助交叉学科丰富的理论资源,凭依法经济学的理论视角,从经济学的效率与法学的公平正义两个维度,评判分析农村银行业涉农信贷的制度供给效果,剖析影响因素,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银行涉农信贷制度运行效率的评价体系;既注重法学的规范性研究方法,又注重经济学的实证量化分析,避免单纯地对制度、办法及法律规制进行主观价值判断。此外,试图通过新制度经济学中博弈论方法运用,探究涉农信贷主体间交易行为动机,实现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融合化。
李禾[5](2020)在《Z市金融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如期完成精准脱贫目标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金融精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以“插花式”贫困地区的Z市为例,围绕Z市金融精准扶贫的目标与主要做法,结合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扶贫对象在金融精准扶贫的职责定位,开展金融精准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新公共服务理论”、“普惠金融理论”、“金融资源配置理论”等为指导,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结合Z市贫困状况和社会经济特点,以Z市金融精准扶贫的目标、主要内容为切入点,明确主要参与主体的职责定位,深入研究Z市金融精准扶贫现状,梳理金融精准扶贫典型模式,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开展金融精准扶贫效果评价,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扶贫对象层面剖析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继续深入推进Z市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从本文研究情况看,近年来,Z市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形成了以政府部门统筹主导、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扶贫对象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制定了金融精准扶贫专项方案,创新多项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取得较好成效。实践表明,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对扶贫对象脱贫致富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同时,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也得出类似结论,即小额扶贫贷款等金融扶贫产品对辖区贫困户脱贫具有积极正向作用,能大幅提高脱贫效率。研究也发现,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中,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扶贫对象层面仍存在较多问题与不足:一是地方政府对金融精准扶贫的统筹协调不够到位,金融精准扶贫政策落实不够到位,农村金融环境建设较为滞后,制约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二是参与金融精准扶贫的金融机构主体较为匮乏,金融扶贫方式较为传统单一,金融机构积极性普遍不高。三是扶贫对象金融知识匮乏,金融素养较低,信用意识不强,难以获得金融支持。经过深入分析,发现思想认识不够到位、缺乏有效激励约束机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对扶贫对象金融宣传和技能培训不到位是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本文从发挥好政府金融精准扶贫统领作用、全力推进金融机构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提高扶贫对象金融脱贫能力三个维度就深入推进Z市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对策及建议:一是建立完善多维联动的金融扶贫协调机制,完善金融精准扶贫考核评价体系,持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二是完善金融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体系,积极探索多样化金融精准扶贫方式,加大金融扶贫产品创新力度,充分调动各类金融机构金融扶贫的积极性,提升金融扶贫效率。三是加大农村地区金融知识普及力度,借助金融资源加强贫困户技能培训,完善贫困户金融保障体系,增强扶贫对象金融支持的可获得性。
万里鹏,曹国俊,翁炀杰[6](2019)在《结构性货币政策有效吗?——基于支农再贷款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为了应对市场机制缺陷和金融结构性问题,中央银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践大量增加。本文在分析结构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约束条件的基础上,通过PVAR模型对支农再贷款及相关变量面板数据开展实证分析,发现支农再贷款在西部地区总体有效,对涉农贷款、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等有显着促进效应。而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支农再贷款政策效应越差。但研究未发现支农再贷款对金融机构净息差、不良贷款有长期负面影响。文章建议现阶段中央银行进一步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解决金融结构性问题,但长期而言仍需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建设来解决结构性问题。
李颖哲[7](2019)在《货币政策对A农商银行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制定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的职责之一,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操作目标产生作用,通过操作目标作用于中介目标,最终引起经济中各指标的变化,实现最终目标。近年来,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种类,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特定领域的支持力度,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反哺作用。在政策层层传导的过程中,央行分支机构对政策的执行程度会影响政策最终的效果。在当前流动性水平整体充裕的情况下,要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必须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本文首先从货币政策基本理论入手,介绍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模式。以A商业银行为例,对近年来信贷结构、信贷增量和利率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横向、纵性比较,分析央行分支机构的货币政策运用是否起到特定政策效果,验证央行资金是否真正起到引导信贷流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功效。并分析其中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传导效应弱化的原因,讨论实际可行的改善方案。提出扩大合格抵押品范围;创新激励方式,引导降低小微贷款利率;引入财政资金,增强金融对扶贫领域的支持力度;建立央行资金全流程监管,使央行资金落到实处;丰富创新盈利模式;价格型工具可优化银行经营效率等建议,对中央银行的日常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来阐述货币政策传导路径,通过对具体货币政策工具引起基层信贷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并使用大量数据和实例予以论证和说明。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当前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从实际工作出发,提出相关建议和结论。
张伟锋[8](2018)在《欠发达地区支农再贷款基层效应研究——以陕西宝鸡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宝鸡辖区再贷款发放使用情况一直居于陕西省前列,为增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优化信贷结构、降低"三农"融资成本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近期调查显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金融机构运用支农再贷款发放涉农贷款意愿有所下降。支农再贷款发放相对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贷政策支持作用的有效发挥。
王军峰,张烽,夏振洲[9](2017)在《优化运用再贷款发放贷款定价机制研究——以河南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河南的调研,本文厘清了金融机构的贷款成本、合理利润率,并根据最高加点幅度把金融机构对再贷款的需求分为红灯区、黄灯区和绿灯区,从而更直观地描摹了金融机构对再贷款的中间需求强度。再贷款的最终需求方最重要的关切是贷款的数量,但金融机构即使运用再贷款提供低利率的信贷,亦有可能因金融机构的"撇脂"式选择而导致支持目标的偏离。2017年以来,河南省开展优化运用扶贫再贷款发放贷款定价机制试点工作,利率加点限制政策的小幅放松,再贷款使用量和对目标群体支持的精准性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加点幅度提高后,使用再贷款发放贷款的利率仍处于偏低水平,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结合当前扶贫攻坚以及支农、支小的战略要求,本文认为把金融机构使用再贷款发放贷款的利率上限提高至县域涉农贷款平均利率水平,更能发挥再贷款定向支持和调结构的效能。
岳东学[10](2017)在《支农再贷款使用效果、问题、建议——基于日照市的实践》文中研究说明为更好地发挥支农再贷款促进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基于日照市支农再贷款的实践,阐述了支农再贷款使用效果,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二、关于支农再贷款使用效果和存在问题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支农再贷款使用效果和存在问题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2)浅析支农再贷款管理工作的风险识别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支农再贷款管理的风险点按照性质可分为三类 |
(一)根据贷款管理的时间顺序划分为贷前调查风险、贷中管理风险和贷后管理风险 |
(二)按照贷款管理的合规性可以分为操作风险、程序风险和决策风险 |
(三)资金风险和政策风险 |
导致支农再贷款管理风险的几个因素 |
(一)制度机制管理不完善,导致支农再贷款管理无章可循,无规可依,操作随意性较强,隐含道德风险 |
(二)支农再贷款申请贷前审核程序不规范导致贷前调查形同虚设 |
(三)支农再贷款贷中管理不规范导致贷款不能按期收回 |
(四)支农再贷款监督管理不规范导 |
(五)依法行政执行不规范导致支农再贷款管理缺乏严肃性,不能做到令行禁止,增加支农再贷款的道德风险 |
支农再贷款管理的风险控制 |
(一)加强支农再贷款贷前调查工作,增强支农力度 |
(二)完善支农再贷款申请审核程序,规范支农再贷款档案管理 |
(三)加强支农再贷款贷中管理,防范支农再贷款管理风险 |
(四)加强支农再贷款贷后政策效果评估,提高支农再贷款政策实施效果 |
(3)景德镇市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研究创新、难点与重点 |
1.3.1 研究创新 |
1.3.2 研究难点 |
1.3.3 研究重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再贷款的理论基础 |
2.1.1 再贷款的内涵及转型 |
2.1.2 支农支小再贷款的含义 |
2.2 国外研究论述 |
2.2.1 企业融资论述 |
2.2.2 金融机构信贷论述 |
2.2.3 货币政策传导论述 |
2.3 国内研究概述 |
2.3.1 支农支小再贷款的作用 |
2.3.2 再贷款政策的传导机制 |
2.3.3 再贷款的管理使用研究 |
2.3.4 再贷款管理的实施效果 |
2.4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价 |
第3章 景德镇市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的现状 |
3.1 再贷款发放使用情况 |
3.1.1 再贷款的投放情况 |
3.1.2 再贷款的成本水平 |
3.1.3 再贷款的期限管理 |
3.1.4 再贷款的资金投向 |
3.2 再贷款政策管理情况 |
3.2.1 基层央行的管理措施 |
3.2.2 地方政府的政策措施 |
3.3 银行对再贷款政策落实情况 |
3.3.1 再贷款的管理机制 |
3.3.2 再贷款的授信模式 |
3.3.3 再贷款的贷后管理 |
第4章 再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1 再贷款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银行办理再贷款意愿不强 |
4.1.2 银行发放再贷款对象的抵押担保不足 |
4.1.3 银行使用再贷款的利润空间不高 |
4.2 再贷款贷后管理存在的问题 |
4.2.1 再贷款的使用期限不匹配 |
4.2.2 再贷款的贷后管理落实难 |
第5章 再贷款管理的优化措施 |
5.1 建立正反激励机制增强贷款意愿 |
5.1.1 贷款存量和贷款增量的正向激励 |
5.1.2 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余额的反向激励 |
5.2 搭配多种政策补足增信措施 |
5.2.1 与政府或担保公司建立合作机制政策 |
5.2.2 建立扶贫群或行业龙头联保互保政策 |
5.3 差异化定价机制提高利润空间 |
5.3.1 差异化定价机制中的再贷款数量 |
5.3.2 差异化定价机制中的再贷款质量 |
5.4 优化再贷款的期限配置 |
5.4.1 支小再贷款期限配置的优化 |
5.4.2 支农再贷款期限配置的优化 |
5.5 建立安全机制降低贷后管理难度 |
5.5.1 强化和规范贷后监管 |
5.5.2 建立尽职免责和风险补偿机制 |
5.5.3 不良资产的打包转让 |
第6章 再贷款管理优化措施的实施效果 |
6.1 银行投放再贷款意愿增强 |
6.2 抵押担保不足问题得到解决 |
6.3 银行盈利空间得以优化 |
6.4 再贷款期限匹配度持续提高 |
6.5 再贷款贷后管理落到实处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文献评述 |
四、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概念廓清 |
一、银行业涉农信贷 |
二、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 |
三、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效率 |
第二节 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缘起 |
一、资本形成理论:涉农信贷与经济增长内在关联的逻辑原点 |
二、金融发展理论:二元金融结构框架下涉农信贷发展的理论主张 |
三、制度变迁理论:需求与供给维度下的涉农信贷制度机制设计的路径依赖 |
四、国家适度干预理论:涉农信贷的保护与规制的经济法学最佳诠释 |
第三节 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一、对农村经济产出“量”的扩张的作用机理 |
二、对农村经济发展“质”的提升的作用机理 |
三、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机制运行与农村经济发展互动机理 |
第二章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重构与完善(1979-1993年) |
一、农业银行的第四次组建重启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
二、完善农村合作性金融职能的初步改革尝试 |
第二节 “三足鼎立”涉农信贷供给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994-1997年) |
一、农业发展银行的组建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信贷供给体系 |
二、农村信用社顺应合作性金融改革承担涉农信贷重任 |
三、农业银行转变经营模式加快商业化改革步伐 |
第三节 银行业涉农信贷市场化制度变革的实质性推进(1998-2003年) |
一、银行业机构向商业化转型并逐渐撤离农村 |
二、政策性金融收缩涉农信贷业务步入专营化运营 |
三、农村信用社继续深化改革成为支农信贷供给主力 |
第四节 以工促农新时期的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变革(2004年至今) |
一、扶持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力度进一步增大 |
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壮大支农信贷力量 |
三、银行业涉农信贷组织体系引入“新鲜血液” |
四、银行业涉农信贷的相关配套制度逐步完善 |
第五节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变革的特征 |
第三章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现实考评 |
第一节 国家层面的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 |
一、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的金融政策 |
二、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的财税政策 |
三、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的监管制度 |
四、我国现行主要涉农信贷法律制度 |
五、我国现行的主要涉农信贷配套制度 |
第二节 地区层面的银行业主要涉农信贷模式 |
一、“政府+银行+担保”模式 |
二、“政府+银行+保险”模式 |
三、“银行贷款+风险补偿金”模式 |
四、“农村信用社无抵押、无担保小额信贷”模式 |
第三节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执行 |
一、基于信贷供给:供给乏力,支农力度有待加强 |
二、基于金融机构:覆盖率低,支农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
三、基于金融支农:金融离农,支农目标轨道有所偏离 |
第四节 当前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金融供给管理方面 |
二、信贷管理机制方面 |
三、金融监管考核方面 |
四、金融法制建设方面 |
五、信贷配套保障方面 |
第四章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主体行为分析 |
一、模型假设 |
二、政府管理部门与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博弈分析 |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涉农信贷借款人的博弈分析 |
第二节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绩效的实证评估 |
一、基本思路 |
二、评估方法 |
三、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四、实证评估结果与讨论 |
五、影响因素估计与讨论 |
第三节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低效的原因探寻 |
一、农业天然的弱质性与银行持续经营的“三性”冲突 |
二、涉农银行信贷管理脱离农村经济发展实际 |
三、涉农信贷金融监管定位偏离支农目标 |
四、“法制先行”理念缺失致使涉农信贷法制建设滞后 |
五、多重关系叠加博弈致使涉农信贷制度执行异化 |
第五章 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建设的典型做法 |
一、美国的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建设 |
二、法国的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建设 |
三、日本的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建设 |
四、韩国的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建设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建设的典型做法 |
一、印度的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建设 |
二、孟加拉国的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建设 |
第三节 国外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模式梳理与经验借鉴 |
一、国外银行业涉农信贷发展的模式梳理 |
二、国外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建设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六章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构建 |
第一节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构建思路 |
一、市场调节涉农信贷服务供给 |
二、国家引导涉农信贷资源配置 |
三、激励与规制并举推进涉农信贷 |
四、公平与效率并重保障制度运行 |
第二节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构建的基本目标 |
一、规范涉农信贷市场 |
二、助力“三农”发展 |
三、促进城乡实质公平 |
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第三节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
一、涉农信贷经济原则 |
二、涉农信贷公平原则 |
三、涉农信贷安全原则 |
四、涉农信贷可持续原则 |
五、适度干预涉农信贷原则 |
第四节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制度框架 |
一、基本结构 |
二、综合模式 |
三、核心内容 |
第五节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实施保障 |
一、动力维持保障 |
二、人才供给保障 |
三、风险防范保障 |
四、测评监督保障 |
第六节 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运行的法律与政策协同 |
一、基本思路 |
二、基本方式 |
三、我国的制度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Z市金融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用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文的难点和创新点 |
1.5.1 本文的难点 |
1.5.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精准扶贫 |
2.1.2 金融精准扶贫 |
2.2 相关理论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普惠金融理论 |
2.2.3 金融资源配置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Z市金融精准扶贫的现状 |
3.1 Z市贫困状况 |
3.1.1 Z市的基本情况 |
3.1.2 Z市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 |
3.1.3 Z市贫困的特点 |
3.2 Z市金融精准扶贫的目标、主体和内容 |
3.2.1 Z市金融精准扶贫目标 |
3.2.2 Z市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主体 |
3.2.3 Z市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内容 |
3.3 Z市金融扶贫的措施 |
3.3.1 Z市主要金融精准扶贫产品 |
3.3.2 Z市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Z市金融精准扶贫效果评价 |
4.1 对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样本特征 |
4.2 评价方法介绍 |
4.2.1 Logistic回归模型含义 |
4.2.2 构建Logistic回归方程 |
4.2.3 构建变量指标体系 |
4.2.4 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的方法步骤 |
4.3 评价分析过程 |
4.3.1 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 |
4.3.2 调整后的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 |
4.4 结果分析 |
4.4.1 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效果检验 |
4.4.2 评价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Z市金融精准扶贫创新案例分析 |
5.1 案例分析 |
5.1.1 “银政企+贫困户”四方联动模式 |
5.1.2 “支农再贷款+银政企+贫困户”模式 |
5.1.3 金融系统定点扶贫信用奖励模式 |
5.2 创新案例的启示 |
5.2.1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财政支持、担保功能 |
5.2.2 充分发挥人民银行信贷政策引导和金融机构政策落实作用 |
5.2.3 充分发挥扶贫对象诚实守信的信用杠杆撬动作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Z市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6.1 政府层面存在的问题 |
6.1.1 地方政府对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统筹协调不够 |
6.1.2 地方政府落实金融精准扶贫政策不够到位 |
6.1.3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
6.2 金融机构层面存在的问题 |
6.2.1 参与的金融机构主体较为匮乏 |
6.2.2 金融精准扶贫方式较为传统单一 |
6.2.3 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不高且信贷管理薄弱 |
6.3 扶贫对象层面存在的问题 |
6.3.1 扶贫对象金融知识匮乏 |
6.3.2 扶贫对象发展生产能力较弱且金融扶贫效益较差 |
6.3.3 扶贫对象难以获得信贷支持 |
6.4 Z市金融精准扶贫问题的成因分析 |
6.4.1 各方对金融精准扶贫的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
6.4.2 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引导各方协同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 |
6.4.3 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有效供给不足 |
6.4.4 提升扶贫对象金融素养和技能培训工作做得不到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做好Z市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
7.1 发挥好地方政府金融精准扶贫统领作用 |
7.1.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多维联动的金融扶贫协调机制 |
7.1.2 完善金融精准扶贫考核评价体系,推动金融扶贫政策落实 |
7.1.3 持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
7.2 全力推进金融机构金融精准扶贫工作 |
7.2.1 完善金融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体系,扩容农村金融组织 |
7.2.2 积极探索多样化金融精准扶贫方式,扩大金融支持覆盖面 |
7.2.3 加大金融扶贫产品创新力度,加大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力度 |
7.2.4 充分调动各类金融机构积极性,提升金融扶贫工作的效率 |
7.3 提高扶贫对象金融脱贫能力 |
7.3.1 加大农村地区金融知识普及力度,提升贫困户金融信用意识 |
7.3.2 借助金融资源加强贫困户技能培训,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 |
7.3.3 完善贫困户金融保障体系,增强金融支持的可获得性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结构性货币政策有效吗?——基于支农再贷款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人民银行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情况 |
(一)政策背景和原因 |
(二)主要政策工具 |
(三)政策传导机制和约束条件 |
三、关于支农再贷款的实证检验 |
(一)实证检验的主要思路 |
1. 研究对象和内容 |
2. 模型选择 |
3. 变量和数据选择 |
(二)省级面板数据检验 |
(三)地市面板数据检验 |
(四)支农再贷款政策效应分析 |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
(一)支农再贷款政策效果良好但地区差异明显 |
(二)支农再贷款对县域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效应更明显 |
(三)支农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负面效应仍需高度关注 |
(四)从激励和约束两方面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机制设计 |
(五)从财政政策和监管政策等方面提升结构性政策合力 |
(六)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建设解决结构性问题 |
(7)货币政策对A农商银行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的研究 |
1.3.2 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对策的研究 |
1.3.3 对央行分支机构货币政策传导的研究 |
1.3.4 文献小结 |
第2章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2.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模式 |
2.1.1 经济变量传导模式与微观经济主体传导模式 |
2.1.2 内部传导机制和外部传导机制 |
2.2 货币政策调控与转型 |
2.3 中国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演变 |
2.3.1 2003年-2008年第3季度的适度从紧 |
2.3.2 2008年4季度-2010年的适度宽松 |
2.3.3 2011年至今的回归稳健 |
2.4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手段介绍 |
2.4.1 数量型工具 |
2.4.2 价格型工具 |
第3章 货币政策对A农商银行经营的影响 |
3.1 相关背景资料 |
3.1.1 A市经济发展概况 |
3.1.2 A农商银行发展概况 |
3.2 货币政策对A农商银行经营的影响 |
3.2.1 数量型工具的影响 |
3.2.2 价格型工具的影响 |
第4章 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支小再贷款对商业银行吸引力不足 |
4.2 再贴现对引导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
4.3 扶贫再贷款对扶贫贷款的促进作用不强 |
4.4 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缺乏相应约束条件 |
第5章 相关建议 |
5.1 扩大合格抵押品范围 |
5.2 创新激励方式,引导降低小微贷款利率 |
5.3 引入财政资金,加大扶贫贷款投入 |
5.4 建立央行资金全流程监管 |
5.5 丰富创新盈利模式 |
5.6 价格型工具可优化银行经营效率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欠发达地区支农再贷款基层效应研究——以陕西宝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三、陕西宝鸡支农再贷款发放情况及存在问题 |
四、欠发达地区支农再贷款发放缓慢原因分析 |
五、提高欠发达地区支农再贷款基层效率的建议 |
(9)优化运用再贷款发放贷款定价机制研究——以河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限投向”到“利率、投向双限”的嬗变 |
二、设定贷款利率上限有悖于市场化改革 |
三、对“限利率”后果的研究 |
四、“限利率”对再贷款中间需求的影响 |
五、“限利率”对最终需求的影响 |
六、增加利率定价弹性的成效 |
(一) 商业可持续性增强, 中间需求趋强 |
(二) 使用再贷款发放的贷款利率上升, 扶贫精准度提高 |
(三) 再贷款使用量扩大, 带动整体扶贫融资成本降低 |
七、政策建议 |
(一) 适当提高加点弹性 |
(二) 建立再贷款“事前承诺-事后评估”制度 |
(三) 创新再贷款使用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四) 用好宏观审慎评估 (MPA) 激励约束机制 |
(10)支农再贷款使用效果、问题、建议——基于日照市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日照市支农再贷款发放情况 |
2 支农再贷款发挥的作用 |
2.1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大幅增加 |
2.2 促进了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
2.3 带动了农村金融服务方式的持续改进 |
2.4 农村金融竞争更加充分 |
3 支农再贷款存在的问题 |
3.1 支农再贷款“加点制”行政色彩浓厚 |
3.2现行制度下支农再贷款投向无从考量 |
3.3支农再贷款在微观利益分配上出现扭曲 |
2.4银行逐利性导致涉农贷款数据真实性存疑 |
3加强和改进支农再贷款管理的建议 |
3.1 明确支持重点, 深入发掘“三农”资金需求 |
3.2 以现有手段为基础, 改进现场监测方式 |
3.3 完善运作体系, 提高支农再贷款投放双向效益 |
3.4 改革支农再贷款加点浮动机制 |
四、关于支农再贷款使用效果和存在问题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银行XT中支支农再贷款管理问题研究[D]. 张丹. 湘潭大学, 2020
- [2]浅析支农再贷款管理工作的风险识别与控制[J]. 闫瑞. 黑龙江金融, 2020(07)
- [3]景德镇市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研究[D]. 王宇.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4]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研究[D]. 许峻桦. 西南政法大学, 2020
- [5]Z市金融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禾. 西南大学, 2020(01)
- [6]结构性货币政策有效吗?——基于支农再贷款的实证研究[J]. 万里鹏,曹国俊,翁炀杰. 投资研究, 2019(07)
- [7]货币政策对A农商银行的影响分析[D]. 李颖哲.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8]欠发达地区支农再贷款基层效应研究——以陕西宝鸡为例[J]. 张伟锋.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9]优化运用再贷款发放贷款定价机制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王军峰,张烽,夏振洲. 时代金融, 2017(29)
- [10]支农再贷款使用效果、问题、建议——基于日照市的实践[J]. 岳东学. 农技服务, 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