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道路工程机械化施工课程的重点(论文文献综述)
王艺伟[1](2020)在《CG建筑公司联络通道项目成本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建筑行业市场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建筑市场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施工企业间的竞争渐趋于白热化。对建筑公司来说,成本控制直接影响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他贯穿于公司的整个管理过程中。因此成本管理的好坏会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同时对项目能否顺利推进具有很大的影响。挣值法是一种分析目标实施与目标期望之间差异的方法。本文围绕成本控制这一主题,以CG建筑公司联络通道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项目成本控制现状,并根据现状提出优化措施,明确论文研究意义与价值。首先,本文结合联络通道的特色,利用项目传统成本控制方法对联络通道项目成本控制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将现状概括为成本控制制度、项目组织体系、资金管理、物资设备管理和人员分配五部分;再利用挣值法计算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数据差异,制作图表,将项目成本与施工进度相关联,将成本控制问题进行细化,结合项目实际施工情况点对点分析;最后对项目成本控制从管理体系、施工组织方案、物资设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提出保障措施。从而为各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与参考。
黄雯[2](2020)在《基于成本的高速公路总承包设计方案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速公路投资建设具有耗时长、投入大、技术难度高等特点,项目管控不足,会对投资方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近几年,公路行业引入了工程总承包模式,并对其管理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由于总承包商的身份及合同计价方式都发生改变,成本管理成为了该模式下项目管理的关键。在设计阶段实施系统化的成本管理,提高后续工作的可行性和易行性,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成本优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高速公路设计阶段的各专业工程设计要素,与采购阶段、施工阶段和试运营阶段的成本影响关系,提出一种对设计方案进行成本影响因素量化评比的方法,在项目设计阶段,视因素重要程度,为总承包商选择设计方案。希望该方法对总承包商深化高速公路总承包项目成本管理、提高项目盈利水平、强化行业内竞争力,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运用工作分解结构,分解项目各专业工程的设计,与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影响关系,调查相关文献和项目资料,找出对项目各阶段成本产生影响的设计关键因素。结合德尔菲法和逼近理想解法(TOPSIS),对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和权重分析,为方案评价提供依据。应用变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设计阶段的关键成本影响因素,构建设计方案评价体系,评价设计方案对全过程成本控制的优劣,为总承包商选择兼具经济性、安全性、可操作性的设计方案提供建议。
崔建卫[3](2020)在《超大粒径水稳破口砾石路面基层混合料改性与配比试验分析》文中提出公路路面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水稳定性和抗裂性等路用性能。传统的路面半刚性基层往往在温度或湿度交替变化时容易产生收缩开裂,形成温缩裂缝及干缩裂缝,最终导致路面反射裂缝,造成严重的路面病害。本文试图以超大粒径破口砂砾石为粗细集料,控制低剂量水泥,并外掺适量粉煤灰及聚丙烯纤维进行混合料改性,形成具有较好抗裂性能的超大粒径嵌挤骨架密实结构水稳砂砾石新型半刚性路面基层。同时开发半刚性路面基层设计与施工的新材料。在研究半刚性基层裂缝产生机理与基层抗裂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超大粒径嵌挤结构水稳砂砾石材料室内物理特性试验、力学特性试验和混合料配比试验等,对超大粒径水稳破口砾石混合料进行了较系统的综合试验分析。采用调整与控制胶凝材料(水泥、粉煤灰)、细骨料和聚丙烯纤维的配比,分析混合料密实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回弹模量与掺加不同配比粉煤灰、不同长度聚丙烯纤维、不同龄期之间的关系,以有效改善基层混合料的密实结构与抗裂性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超大粒径水稳砂砾石混合料配比的基础上,掺加一定量的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可使改性混合料压实后的结构更加密实,无侧限抗压强度明显提高,抗裂性能得到有效改善。(2)水泥掺量控制在3%,改性混合料中粉煤灰掺量为水泥掺量的30%时,各龄期强度增幅最大;纤维长度12mm,掺量为水泥掺量的1.33%时,各龄期强度增幅最大。(3)综合考虑最大干密度、回弹模量、抗压强度和试件破坏后裂缝特征,可以确定改性混合料粉煤灰掺量合理范围在20%30%;聚丙烯纤维的合理掺量为1.33%左右,合理长度范围在9mm12mm。以重点解决半刚性路面基层普遍存在的裂缝问题为研究目标,改善基层混合料密实结构与抗裂性能为研究思路,对不同配比改性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为超大粒径砾石材料更好地应用于道路基层提供科学依据。
王岳珩[4](2019)在《基于装配式技术的模块化智能变电站设计》文中认为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衔接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等环节,是实现电能转化和控制的核心平台。装配式变电站是智能变电站的一种新颖的形式,该类型变电站采用装配式技术,先对相关设备进行生产、组装,然后再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安装。该类型变电站具有装拆灵活性强、施工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本文以延吉太东66kV变电站工程为设计背景,对装配式变电站的相关技术、方案设计、装配细节以及管理方法等进行分析与研究。(1)与传统变电站进行比较,对比分析装配式变电站的特点,主要从装配式变电站的设计理念、建筑模式、模块化设备组成以及模块化建设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该类型变电站由于采用了新工艺、新方法、新设计理念和新材料,具有设备高度集成化、具有占地面积小、环保节能、工期短、检修维护便捷、安全性高等优点。(2)不同于传统变电站的现场湿式浇筑作业模式,太东66kV装配式变电站采用钢结构,其形式新颖、结构简洁、外型美观,柱体用柔性法兰连接,构架基础连接模式变为柱脚与基础法兰连接,有效降低节点尺寸、数量和焊接任务。墙体屋面使用防火材料,多应用钢结构和螺栓连接,多运用机械化、环保化施工技术,减少噪音和废物料,有效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针对传统变电站工程施工工序串联作业,工期较长的问题,本文通过运用项目管理理论中的关键线路法对传统变电站建设模式的工期进行分析,确定工程的关键线路,然后运用管理学中的“PDCA”通用模型理论,基于计划(Plan)、计算(Do)、诊断(Check)及改进(Action)四个阶段,对整个工程关键线路中的每一个工作进行模拟,在不牺牲质量和增加费用的前提下,通过优化作业间的关系,压缩关键路径的工作时间,从而降低工程总工期。(4)以延吉太东66kV变电站工程为例,详细研究了装配式围墙、装配式电缆沟等建筑物设计,然后对室内接地网平面布置图、等电位接地网平面布置图、66kV GIS室基础平面布置图、电气平面布置图、二次设备室布置图以及设计效果图进行设计,最后对具体施工细节和工程实施特色进行阐述。
李明明[5](2019)在《垃圾焚烧灰渣在水泥稳定碎石层应用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境风险控制及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是影响垃圾焚烧灰渣在路基中应用的两个主要方面。尽管焚烧底渣(MIBA)在某些性能方面与天然骨料类似,但受限于垃圾原料组成、焚烧方式、焚烧炉类型和空气污染控制系统设计等差异,焚烧灰渣成分亦不尽相同,导致国内焚烧灰渣在路基应用方面尚未有统一的规范标准。为探索焚烧灰渣特性对于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焚烧灰渣应用于路基可行性方案,进而为北京地区的焚烧灰渣的路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某垃圾焚烧有限公司焚烧灰渣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做了以下研究:(1)开展宏观、微观多尺度试验对垃圾焚烧灰渣理化及工程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较天然骨料,MIBA具有比重低、孔隙率高、含水率大、压碎指标大等特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作为骨料后的抗压强度值。但二氧化硅、氧化钙及三氧化二铝等含量较高可以为其提供较高的抗压强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抗强酸强碱。MIBA热灼减率以及有机质含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使得MIBA可以作为骨料替代材料。然而,由于灰渣中Zn及Pb等重金属含量较高,在二次工程应用中需进行环境风险评估。(2)通过正交试验对水泥稳定灰渣碎石的配合比进行了研究,考虑水泥含量、MIBA替代率及MIFA替代率三种因素,设计了九组配合比试验,将7天、14天、28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正交试验评价指标,同时设置了三种不同水泥含量的水泥稳定碎石试样作为标准对照。通过击实试验发现:在水泥含量相同时,MIBA、MIFA替代率对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影响较大,且水泥含量与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呈正相关;(3)采用极差、方差两种分析方法分别对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7天、14天、28天的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最优方案分别为AK3BK3CK1,AK3BK3CK1,AK3BK3CK1。根据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给出综合最优方案为AK3BK3CK1,即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为水泥含量5.5%,底渣掺加量25%以及飞灰掺加量为8.5%。通过试验测得重金属浸出不超标,满足相关环境指标。
徐小棠[6](2018)在《建筑工业化质量政府监管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传统建筑生产方式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暴露出劳动力短缺、管理难度大、投资周期延长、高成本低利润、环境资源浪费严重等各种问题,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需求亦不能满足建筑行业的成长步伐。发达国家对建筑工业化的研究表明通过实现设计标准化、构配件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管理科学化,建筑工业化能够成为有别于传统建筑形式的全新的建筑生产方式,为建筑行业带来进步与活力。相较传统建筑生产方式,建筑工业化的诸多优势包括缩短建造工期、提高施工安全性、提升工程质量、实现环境友好等,与此同时,生产方式的差异性也带了工程质量监管的差异性。从现在的工程监管效果看,不适应的监管工作对建筑工程产品的质量埋下众多隐患,比如监管重心偏离、缺少专业规范标准、监管信息滞后、信息技术未能普及等,研究政府质量监管,并改善质量监管工作势在必行。因此,本文以建筑工业化理论、建筑工程质量政府监管理论为基础,分析并识别建筑工业化生产全过程质量政府监管缺陷,创建一套建筑工业化质量政府监管效果评价体系。首先,本文使用知网、万方等学术平台搜集整理大量相关文献,在回顾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及政府质量监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了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建筑工业化质量特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政府管理职能及政府质量监管等基础理论。揭示了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与传统建筑工程生产方式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认识到了建筑工业化质量政府监管存在缺陷。然后介绍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优缺点和计算过程,得到了联合运用层次分析-熵权法能够使评价结果更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结论,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计算奠定了基础。其次,从工程全寿命周期出发,对工程各生产阶段中建筑工业化质量政府监管缺陷进行了识别,从工程决策设计阶段监管缺陷、构配件工厂化生产阶段监管缺陷、现场施工阶段监管缺陷、工程竣工运营阶段监管缺陷四个方面建立了建筑工业化质量政府监管效果评价体系。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确定了各指标因素权重,得到了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并提出将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联合使用,得到了复合权重,其中复合权重的偏好系数α由最优组合赋权法得到。将指标进行复合权重排列,得到建筑工业化质量政府监管效果中的关键缺陷指标因素,并针对性的给予关键缺陷相应改进意见,旨在科学评价建筑工业化质量政府监管效果,并寻找政府质量监管改进方向。
李俊[7](2017)在《广州市居住区园林工程常见施工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园林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是园林工程项目实施的核心,是决定园林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它对提高园林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园林行业发展,我国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搞好园林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人民生活的需要,只有保证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使园林景观达到预期的效果。园林施工企业是园林建设的直接实施者,大量的园林建设项目和雨后春笋般滋生出的众多园林施工企业推动着园林行业快速向前发展。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保证质量,才能确保景观效果,达到园林建设的初衷,园林施工企业只有以质量求生存和发展。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体会,总结居住区园林中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方面常见的不良现象和问题;分析这些不良现象和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探讨居住区园林中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思路、途径和具体措施。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与综合分析对以下内容进行论述:以广州市6个居住区园林工程施工为研究前提,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概念及内容进行阐述与说明,根据园林施工的流程与工序,分析目前广州市居住区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和根源.最后,提出改进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和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园林建筑及构筑物工程:原材料质量把控不严,施工操作不规范,工人质量意识不强。水电工程:施工放线不合理,安全、质量意识不强。水景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没有做到因地制宜,施工规范不明确,水体受到污染,硬质铺装问题多,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园路工程:裂缝与凹陷,啃边,翻浆和施工缝的处理不到位。种植工程:种植设计没有充分考虑立地条件,施工及后期养护水平低,质量监管力度不足,园林养护水平不高。2)施工质量控制难点:本研究得出的居住区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大部分应该归因于园林施工质量管理力度不足。居住区园林施工长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投资方在园林工程方面预留的时间和资金都比较有限,因此对施工质量控制造成了一定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施工经费不足,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工期时间紧张,普遍存在赶工现象;人工成本提高,高水平管理人才缺乏;后期维护经费少,养护队伍专业性不足;施工质量意识不足,质量管理方式落地性差。3)造成施工质量问题的主要成因:园林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法更新不及时,园林机械化施工程度有待提高;设计与施工交接工作不明确;缺乏科学的原材料把控标准;施工技术化程度不高。4)居住区园林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园林施工过程中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责任制度,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PDCA循环管理体系,规范施工现场管理和选用优秀人才。
郑晓光[8](2017)在《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进行了历史考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水电事业,注重延揽、重用民国时期有留美背景的水电科技精英群体,派遣优秀青年赴苏联学习水电工程科技,同时注重自行培养人才,为水电科技精英从事水电开发创造了一系列良好的条件。从而激励起水电科技精英群体为国为民奉献、掀起水电建设新高潮的热情和干劲,新中国大中型水电站建设迅速迎来高潮,取得卓越的成就。本文着重探讨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科技实践分布、群体特征、科研创新活动及成果,评述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中的历史作用。力图以水电科技精英群体的实践活动为主线,从一个新的视域展示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事业发展的脉络,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认为,民国时期培养的水电人才为新中国水电开发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科技精英在水电开发体制的创立、政策的制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水电科技精英在河流泥沙、高速水流、高含沙水流等水电基础科研方面,成果卓越,部分科技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水电科技精英在岩溶等复杂地质环境下,主持建造多种坝型的高坝,使中国坝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水电科技精英的艰苦创业、不懈努力下,中国自行建造的大中型水电站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为改革开放后水电开发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霖[9](2017)在《余树勋先生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风景园林构建良好人居环境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之下,风景园林最终成为一级学科,这与诸多专家学者的奋力助推不无关系。余树勋先生自20世纪50年代初归国后,直到2013年离世前,都致力于我国的风景园林事业,其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涉及风景园林诸多领域,专业性强,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学术成果,余先生为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用尽毕生心血的过程,正是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科曲折前进壮大至今的发展轨迹。从人物研究的视角对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发展进程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在全面构建和完善风景园林学科体系的当下尤为必要。余树勋先生基于自身丰厚的园艺学和造园学背景,以及常年从事植物园建设的工作经历和丰富的科研经验,在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中有许多首开先河之举,涉及园林工程、园林文化、园林美学、园林艺术、学科教育、刊物编辑、园林营造,极具远见卓识,在学界亦是备受瞩目与推崇。本研究以余树勋先生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风景园林及相关的着作、论文及信函等文献资料为基础,包括其进行的教学实践,以及其参与规划设计的园林绿地实例为内容,将其分为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理论与历史、园林植物及应用、园林美学与艺术、学科教育与普及、行业动态与发展6个方面,藉此分别论述余树勋先生庞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并以时间发展作为研究的动线,阐释余树勋先生在各研究阶段中研究内容之时序的关联和侧重的差异,观察现代风景园林建设发展的过程。本文还关注余树勋先生在风景园林学术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的思想动态和表象特征,并以其重要的综合性学术着作为例,试图解读余先生学术研究和实践的社会背景和真实意图,重新审视其研究成果在新时代背景之下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余树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研究的梳理和探讨,首先,明确余树勋先生在风景园林学术研究方面的重要历史地位,突出其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和贡献;其次,梳理余树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研究内容发生变动的节点,揭示其受到的时代影响,强调其理论研究的前瞻性对风景园林实践的指导意义;再次,归纳风景园林学术研究拓展的过程,展现其对本学科科普工作开展的促进,以及对人们植物审美情趣的提高;最后,总结其学术理论应用于现代风景园林建设中的特点,反映其在美化城市环境,和促进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张勇[10](2017)在《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在历史上,开封曾经是七朝古都,且自元、明、清、中华民国以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都是河南的政治中心。但自清始,其省会地位曾发生过动摇。清初,迫于明末黄河决口造成的破坏,开封各级衙署被迫迁出。晚清时期,由于黄河水患,道光皇帝曾提出迁移河南省会之议。抗战时期,迫于日寇的威胁,河南省会被迫迁出开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全国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历史背景下,由于郑州市具有位于河南省适中位置、处于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矿产资源丰富等发展经济的优势,而开封则面临诸多发展瓶颈,比如资源匮乏、处于黄泛区中心位置、面临黄河水患威胁等。两市的发展前景反差巨大,为了发展河南地方经济、实现工业化,方便对全省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城市工作的领导,河南省地方领导向中央提出省会由开封迁郑州请求,并获得批准。河南省政府在1950年就开始将郑州市作为未来省会进行规划,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还未开始,国家没有大的建设任务,河南省以及郑州市只能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小规模建设。1952年9月19日郑州市被中央批准为河南省会,自1953年开始,省政府聘请苏联专家对郑州市进行了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下,郑州市开始了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为省会迁移做准备。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郑州。省会的迁移给开封市的经济以及群众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开封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才克服了困难。郑州市为迎接省会迁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市政建设、整顿交通秩序、加强物资供应等,保证了河南省直机关顺利迁郑州。河南省委为省直机关的迁移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对因省会迁移而产生的人事与组织关系变更,省委组织部也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省会迁走后,为了解决开封市的城市定位问题以及尽量减轻省会迁离对开封市经济的影响,河南省委决定将郑州地委专署由荥阳迁往开封市;在开封市的帮助下,郑州地委专署顺利入驻开封市,并改名为开封专区。河南省会迁移后留下的房产以及场地由开封市负责接收,开封市接收后作了相应处置,并在接收过程中积极维护本市利益。省会迁移郑州促进了该市的快速发展。其经济蒸蒸日上、技术工人队伍迅速成长壮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医疗卫生事业日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增强,从而使该市迅速成长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新省会郑州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时期中央与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以及随省会迁来的大批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力量的充实。开封市失去了省会地位,其经济发展缓慢,教育事业萎缩,文化事业衰落,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人口数量增长迟缓、结构也趋向不合理。导致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大批省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随省会迁离开封,极大地削弱了开封市城市发展的能力。一五期间,开封市属于非重点建设城市,其建设得不到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开封市还必须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的发展。河南省会变迁对河南省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方面,省会变迁改变了河南省的城市布局,形成了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历史基础;同时省会变迁也导致了开封市经济发展滞缓。在文化方面,省会变迁使河南传统的文化中心发生转移,从而产生双面性作用,对河南省的文化传播产生影响。在教育方面,省会变迁也是导致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名校缺失的原因之一。总之,省会作为一个区域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它的变迁必将对该区域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我国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型国家,故全国政治中心享有支配资源的绝对优势,然后依次是省级区域政治中心、地区级区域政治中心、县级区域政治中心等。每级行政中心在本辖区内享有支配资源的相对优势。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意味着城市发展资源集聚中心的转移。因此,成为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往往各方面发展较快,而失去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则发展缓慢,或者从此衰落。同时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会对该区域整体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浅谈道路工程机械化施工课程的重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道路工程机械化施工课程的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1)CG建筑公司联络通道项目成本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建筑公司工程成本概述 |
2.1.1 建筑公司工程成本概述 |
2.1.2 建筑公司工程成本构成 |
2.2 建筑公司工程成本控制概述 |
2.2.1 成本控制的概念 |
2.2.2 成本控制的分层次分析 |
2.2.3 成本控制遵循的基本原则 |
2.3 建筑公司成本控制理论方法及分析 |
2.3.1 定额法 |
2.3.2 价值工程法 |
2.3.3 全面成本控制法 |
2.3.4 挣值分析法 |
2.3.5 成本控制理论方法比较分析 |
第三章 CG建筑公司联络通道项目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
3.1 CG建筑公司概况 |
3.1.1 CG建筑公司简介 |
3.1.2 CG建筑公司组织结构 |
3.2 联络通道项目建设概况 |
3.3 联络通道项目的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
3.3.1 项目成本控制制度与方法现状分析 |
3.3.2 项目组织体系与现场管理现状分析 |
3.3.3 项目资金管理与使用制度现状分析 |
3.3.4 项目物资设备管理与使用现状分析 |
3.3.5 项目人员分配与施工进度现状分析 |
第四章 基于挣值法的联络通道项目成本控制流程设计及分析 |
4.1 基于挣值法的联络通道项目成本控制设计 |
4.1.1 工作结构分解和建立成本监控体系 |
4.1.2 建立挣值测量基准和成本统计模式 |
4.1.3 基本参数数据收集 |
4.1.4 项目曲线的绘制 |
4.2 基于挣值法的联络通道项目成本控制偏差分析 |
4.2.1 四个绩效评价指标的运算 |
4.2.2 项目实际成本偏差分析 |
第五章 联络通道项目成本控制保障措施 |
5.1 项目管理体系方面成本控制保障措施 |
5.1.1 建立项目成本管理体系 |
5.1.2 建立项目成本分析制度 |
5.2 施工组织方案方面成本控制保障措施 |
5.2.1 优化施工组织方案 |
5.2.2 严控项目进度管理 |
5.3 物资设备管理方面成本控制保障措施 |
5.3.1 加强材料管理 |
5.3.2 机械设备管理 |
5.4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成本控制保障措施 |
5.4.1 项目成本控制意识全员化 |
5.4.2 施工人员管理高效化 |
5.4.3 实行绩效工资制度 |
5.4.4 建立成本控制奖惩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基于成本的高速公路总承包设计方案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现存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高速公路成本管理现存问题 |
1.2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1 公路行业的工程总承包 |
1.4.2 高速公路实施工程总承包的特点 |
1.4.3 高速公路设计阶段的成本定义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二章 评价方法的设计及理论基础 |
2.1 评价方法的设计思路 |
2.2 指标筛选、权重分析及评价方法相关理论 |
2.2.1 德尔菲法的应用 |
2.2.2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原理 |
2.2.3 基于惩罚-激励变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原理 |
第三章 设计阶段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
3.1 成本影响因素的文献研究 |
3.1.1 项目前期调查、勘察的影响 |
3.1.2 工程实体设计的影响 |
3.1.3 设计阶段与前后阶段工作衔接的影响 |
3.2 项目成本影响因素工程变更实例分析 |
3.3 影响因素的分解 |
第四章 设计方案评价方法的确定 |
4.1 设计方案评价指标的确定 |
4.1.1 运用德尔菲法筛选评价指标(第一轮) |
4.1.2 运用德尔菲法筛选评价指标(第二轮) |
4.1.3 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分析 |
4.2 TOPSIS最优常权和变权模糊评价模型 |
4.2.1 TOPSIS法确定最优权重 |
4.2.2 分级标准与模糊评价矩阵 |
4.2.3 引入变权权重的评价模型 |
第五章 设计方案评价方法实证研究 |
5.1 总承包联合体及项目概况 |
5.1.1 总承包联合体概况 |
5.1.2 高速公路项目概况 |
5.2 设计方案评价方法的运用和结果 |
5.2.1 确定评价对象和最优常权方案 |
5.2.2 确定变权权重 |
5.2.3 模糊关系矩阵与评价结果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问卷) |
附录B(问卷) |
附录C(方案评价表) |
致谢 |
(3)超大粒径水稳破口砾石路面基层混合料改性与配比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重点解决的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重点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半刚性基层裂缝及形成机理 |
2.1 半刚性基层分类 |
2.2 半刚性基层裂缝形成过程 |
2.3 半刚性基层开裂的应力分析 |
2.3.1 温缩应力 |
2.3.2 干缩应力 |
2.4 水泥稳定混合料半刚性基层裂缝的分类 |
2.4.1 混合料内固有裂缝 |
2.4.2 载荷型裂缝 |
2.4.3 干缩裂缝 |
2.4.4 温缩裂缝 |
2.5 反射裂缝形成机理 |
2.6 小结 |
第3章 半刚性路面基层特性及抗裂机理 |
3.1 半刚性路面基层材料概述 |
3.1.1 水泥稳定类粒料特性 |
3.1.2 石灰粉煤灰稳定类粒料特性 |
3.2 半刚性基层强度形成机理 |
3.2.1 水泥水化作用 |
3.2.2 石灰解离作用 |
3.3 半刚性基层强度的影响因素 |
3.3.1 混合料的性质与组成 |
3.3.2 水泥成分和剂量 |
3.3.3 水的用量 |
3.3.4 粉煤灰活性 |
3.4 半刚性基层特征及致裂因素 |
3.4.1 半刚性基层强度特征 |
3.4.2 收缩特征 |
3.4.3 半刚性基层致裂因素 |
3.5 半刚性路面基层抗裂机理 |
3.5.1 嵌挤结构抗裂机理 |
3.5.2 低剂量水泥抗裂机理 |
3.5.3 粉煤灰的抗裂机理 |
3.5.4 聚丙烯纤维抗裂机理 |
3.6 小结 |
第4章 原材料基本性质试验 |
4.1 砂砾石颗粒分析 |
4.2 砂砾石的表观密度 |
4.3 砂砾石的堆积密度和空隙率 |
4.4 砂砾石针片状和压碎值 |
4.5 砂砾石的含水率 |
4.6 砂砾石的液塑限 |
4.7 粗砂击实试验 |
4.7.1 粗砂击实试验过程 |
4.7.2 粗砂击实试验曲线 |
4.7.3 粗砂击实试验曲线分析 |
4.8 小结 |
第5章 改性混合料配比试验 |
5.1 改性混合料击实试验与振动压实试验 |
5.1.1 改性混合料击实试验与振动压实试验配比方案 |
5.1.2 击实试验过程 |
5.1.3 振动压实试验过程 |
5.1.4 改性混合料(掺粉煤灰)击实与振动压实试验曲线 |
5.1.5 改性混合料(掺粉煤灰)击实与振动压实试验曲线分析 |
5.1.6 改性混合料(掺粉煤灰和纤维)击实与振动压实试验曲线 |
5.1.7 改性混合料(掺粉煤灰和纤维)击实与振动压实试验曲线分析 |
5.2 改性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5.2.1 改性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配比方案 |
5.2.2 试件的制备 |
5.2.3 试件的养护 |
5.2.4 试验过程 |
5.2.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改性混合料破坏试件裂缝及表层脱落对比分析 |
5.3.1 原配比与掺加粉煤灰混合料破坏试件裂缝对比分析 |
5.3.2 掺加纤维与未掺加纤维混合料破坏试件裂缝对比分析 |
5.3.3 不同配比混合料破坏试件表层脱落对比分析 |
5.4 回弹模量 |
5.4.1 回弹模量的概念 |
5.4.2 回弹模量试验 |
5.4.3 回弹模量(掺粉煤灰)试验数据曲线及分析 |
5.4.4 回弹模量(掺聚丙烯纤维)试验数据曲线及分析 |
5.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装配式技术的模块化智能变电站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装配式变电站综述 |
2.1 装配式变电站特点 |
2.2 装配式变电站建筑模式 |
2.2.1 传统变电站模式 |
2.2.2 模块化变电站模式 |
2.3 变电站模块化建设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式变电站技术 |
3.1 综合楼钢结构 |
3.1.1 钢结构设计 |
3.1.2 钢结构基础施工 |
3.1.3 钢结构安装 |
3.2 装配式电缆沟及围墙 |
3.2.1 装配式电缆沟 |
3.2.2 装配式围墙 |
3.3 电气模块化设备安装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配式变电站工程实例 |
4.1 快速建设管理方法 |
4.1.1 “PDCA”模型 |
4.1.2 关键路径法 |
4.1.3 优化流程管理 |
4.2 设计思路 |
4.2.1 太东66kV变电站建筑物设计 |
4.2.2 太东66kV变电站装配式围墙设计 |
4.2.3 太东66kV变电站装配式电缆隧道 |
4.3 太东66kV变电站总平布置及效果图 |
4.3.1 太东66kV变电站总平布置 |
4.3.2 东66kV变电站效果图 |
4.4 太东66kV变电站配电装置选择 |
4.4.1 66kV太东变电气一次基本设备 |
4.4.2 66kV太东变电气二次基本设备 |
4.4.3 66kV太东变装配式装配方案 |
4.5 太东66kV变电站特点 |
4.5.1 太东66kV变电站项目实施图片 |
4.5.2 太东66kV变电站工程竣工效果图 |
4.5.3 太东66kV变电站工程建经验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垃圾焚烧灰渣在水泥稳定碎石层应用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工艺概述 |
1.3 国内外灰渣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1 自然风化 |
1.3.2 分选技术 |
1.3.3 固化/稳定化技术 |
1.3.4 热处理技术 |
1.4 MIBA在水泥稳定碎石层中应用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垃圾焚烧灰渣物理及力学特性 |
2.1 概述 |
2.2 试验方法及依据 |
2.3 原材料理化特性 |
2.3.1 焚烧底渣 |
2.3.2 焚烧飞灰 |
2.3.3 水泥及其他材料 |
2.4 底渣工程特性 |
2.5 灰渣的重金属含量测定 |
2.6 本章小结 |
3 水泥稳定灰渣碎石配合比试验设计 |
3.1 概述 |
3.2 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正交试验 |
3.2.1 试验目的及正交试验参数选择 |
3.2.2 正交试验设计 |
3.2.3 正交试验评价指标 |
3.3 试验准备 |
3.3.1 备料 |
3.3.2 击实试验 |
3.4 试件制作与养护 |
3.5 本章小结 |
4 水泥稳定灰渣碎石宏细观性能试验研究 |
4.1 概述 |
4.2 灰渣配合比对混合料力学性能影响 |
4.2.1 混合料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4.2.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
4.2.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3 水泥稳定灰渣碎石层重金属浸出性能测试 |
4.3.1重金属浸出实验 |
4.3.2 浸出金属离子测定 |
4.3.3 浸出特性试验结果分析 |
4.4 混合料扫描电镜微观形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建筑工业化质量政府监管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建筑工业化研究现状 |
1.3.2 建筑工程质量政府监管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建筑工业化 |
2.1.1 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 |
2.1.2 建筑工业化质量特征 |
2.2 建筑工程质量政府监管 |
2.2.1 工程质量管理 |
2.2.2 政府监管职能 |
2.2.3 政府质量监管 |
2.3 层次分析-熵权法 |
2.3.1 层次分析法 |
2.3.2 熵权法 |
2.3.3 层次分析-熵权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工业化质量政府监管效果评价体系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功能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
3.2 建筑工业化质量政府监管效果中缺陷识别 |
3.2.1 工程决策设计阶段监管缺陷 |
3.2.2 构配件工厂化生产阶段监管缺陷 |
3.2.3 现场施工阶段监管缺陷 |
3.2.4 工程竣工运营阶段监管缺陷 |
3.3 建筑工业化质量政府监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工业化质量政府监管效果评价 |
4.1 监管缺陷指标权重 |
4.1.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1.2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
4.1.3 层次分析-熵权法确定复合指标权重 |
4.2 建筑工业化质量政府监管效果关键缺陷及优化建议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文章总结 |
5.2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7)广州市居住区园林工程常见施工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缘起 |
1.1.1 住区园林建设趋于成熟但工程质量问题比较普遍 |
1.1.2 园林工程质量问题既影响建设效果也不利于园林可持续性 |
1.1.3 园林工程质量监督机制未完全奏效 |
1.1.4 投资方或主管单位常常不规范介入园林建设 |
1.1.5 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尚需完善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关于园林工程质量问题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
1.3.1 国外对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和实践 |
1.3.2 国内对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和实践 |
1.4 重要概念界定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选择 |
2.2 研究对象及基本情况 |
2.2.1 星汇文华 |
2.2.2 云山诗意 |
2.2.3 万科红郡 |
2.2.4 时代倾城 |
2.2.5 时代外滩 |
2.2.6 时代南湾 |
2.3 研究过程和方法 |
2.4 研究数据采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调查项目的工程质量问题统计 |
3.1.1 星汇文华 |
3.1.2 云山诗意 |
3.1.3 万科红郡 |
3.1.4 时代倾城 |
3.1.5 时代外滩 |
3.1.6 时代南湾 |
3.2 调查项目在园林建设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做法 |
3.3 调查项目在园林工程维护管理方面的做法 |
3.4 文献资料中提取的居住区园林工程质量问题类型和成因统计 |
3.5 其他途径获取的居住区园林工程质量问题类型和成因统计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居住区园林建设常见的工程质量问题及其危害 |
4.1.2 居住区园林建设常见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和机制 |
4.1.3 居住区园林建设中一般工程质量控制的做法及其不足 |
4.1.4 居住区园林建设质量控制措施的改进思路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三、本论题研究方法和主要依据的资料 |
四、本论题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国水电开发事业肇始的人才基础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工程实践 |
第二节 国民政府与美国合作培养水电人才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培养水电人才的发端 |
第二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起步 |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始创 |
第二节 培养新中国的水电人才 |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建设中的探索 |
第四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建国初期水电科技创新 |
第三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水主火辅”政策的出台 |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大跃进”及调整时期的水电科技创新 |
第四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的余波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水电科技精英群像 |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三线建设中的水电开发 |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水电建设中的成就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余树勋先生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3.1 对于中国风景园林前辈人物研究的学术意义 |
1.3.2 对于中国风景园林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意义 |
1.3.3 对于完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体系的借鉴意义 |
1.3.4 对于中国当代风景园林行业实践的指导意义 |
1.4 研究目的 |
1.4.1 认识与明确余树勋先生在风景园林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
1.4.2 分析与解读余树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和实践的思想源流 |
1.4.3 展现与总结中国现当代风景园林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现状特征 |
1.4.4 梳理与归纳中国现当代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发展的历史过程 |
1.5 研究对象 |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6.1 对余树勋先生的介绍和访谈 |
1.6.2 对余树勋先生的追忆和悼念 |
1.6.3 国内其他前辈人物的研究 |
1.6.4 国外其他前辈人物的研究 |
1.7 研究内容 |
1.8 研究方法 |
1.9 研究框架 |
2 兼容并蓄:风景园林的学习、从业与研究 |
2.1 潜心笃志的学习经历 |
2.1.1 国内求学的波折 |
2.1.2 国外经历的积累 |
2.2 丰富多样的从业经验 |
2.2.1 学科教育的传道者 |
2.2.2 行业发展的亲历者 |
2.2.3 学术杂志的主持者 |
2.3 全面综合的研究与实践 |
2.3.1 研究与实践成果概况 |
2.3.2 研究文献统计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3 浓荫犹绿: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与实践 |
3.1 “自然美”的风景区 |
3.1.1 自然的原则与定义 |
3.1.2 风景区规划的建议 |
3.1.3 风景区规划实践与评议 |
3.2 “植物的天下”的公园 |
3.2.1 “文明的量度”的释义 |
3.2.2 “植物为主角”的分区与分类 |
3.2.3 “空地皆公园”的植物造园 |
3.2.4 公园植物园化 |
3.3 “系统布局”的桥头绿地 |
3.3.1 武汉长江大桥桥头绿地设计概况 |
3.3.2 绿化美化并举的风景构图 |
3.3.3 实用结合美观的设计原则 |
3.4 “文明城市的标志”的植物园 |
3.4.1 科研与科普 |
3.4.2 景观与风格 |
3.4.3 分区理念 |
3.4.4 规划实践 |
3.5 其他园林设计理念 |
3.5.1 花园 |
3.5.2 水景园 |
3.5.3 园中园之“窗园” |
3.6 本章小结 |
4 先知先行:学科教育的探索、筹划与践行 |
4.1 模仿中摸索特色 |
4.1.1 学习苏联的城市及居民区绿化专业 |
4.1.2 为我国风景园林专业奠基 |
4.2 开拓园林工程教学及实践 |
4.2.1 《园林工程》相关内容概述 |
4.2.2 工程实践个案详解 |
4.3 引领园林艺术教学 |
4.3.1 《园林艺术》章节概述 |
4.3.2 重点内容详解 |
4.4 落实园林设计教学 |
4.4.1 《园林设计初步》讲义评述 |
4.4.2 《园林规划设计》讲义评述 |
4.4.3 重点教学内容解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百花争妍:园林植物的解析、欣赏与应用 |
5.1 园林植物之解析 |
5.1.1 “地以树为衣”的作用 |
5.1.2 花开百类的释义 |
5.1.3 栽培与生产 |
5.2 园林植物之欣赏 |
5.2.1 园林色彩的主角 |
5.2.2 人化精神的寄托 |
5.3 园林植物之应用 |
5.3.1 植物应用史话 |
5.3.2 植物种植与造景 |
5.4 本章小结 |
6 师法自然:美与艺术的探讨、追求与造诣 |
6.1 “美”的探讨 |
6.1.1 “美”的哲学思辨 |
6.1.2 “自然美”的要义 |
6.2 园林美的追求 |
6.2.1 自然美+艺术美=园林美 |
6.2.2 形成园林美的三个来源 |
6.2.3 创造园林美的四个方面 |
6.3 园林艺术的造诣 |
6.3.1 造型与造景 |
6.3.2 地形:人工造山八法 |
6.3.3 建筑:园林之配角 |
6.3.4 水景:源流之经营 |
6.3.5 园路:形式之骨骼 |
6.4 本章小结 |
7 源头活水:风景园林的历史、动态与发展 |
7.1 园林的考源与释义 |
7.1.1 “园林”的源流 |
7.1.2 “可入的古董”之“帝王园林” |
7.1.3 文人与“私园” |
7.1.4 “公园”的出现 |
7.1.5 “采药圃”到“植物园” |
7.1.6 “花园”的嬗变 |
7.2 园林要素与风格的评述 |
7.2.1 品读《园冶》 |
7.2.2 “山石”史话 |
7.2.3 祈仙的“台”与“岛” |
7.2.4 意与形的“水景” |
7.2.5 园林“形式”论 |
7.3 园林前沿理论的探索 |
7.3.1 初探园林设计心理学 |
7.3.2 倡导研究城市生态学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各阶段成果丰硕,至晚年笔耕不缀 |
8.1.2 多学科的综合,新领域的探索 |
8.1.3 以植物为主角,以植物园为标志 |
8.1.4 汲取传统精华,力图与时俱进 |
8.1.5 学术研究的局限性 |
8.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研究回顾与分析 |
(一) 有关中国城市史的研究 |
(二) 国内有关中国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研究 |
(三) 海外及港台相关研究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点 |
四、研究对象与概念说明 |
(一) 研究对象 |
(二) 概念说明 |
第一章 河南省会变迁动因 |
第一节 开封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清、民国开封省会地位的动摇 |
一、清初驻开封各级衙署的被迫迁出 |
二、晚清时期的迁省会之议 |
三、民国时期河南省会的迁移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动因 |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的国内经济背景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行政区划调整及省级行政中心变迁 |
三、郑州成为河南省新省会的优势 |
四、开封发展的瓶颈 |
五、河南省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契合 |
小结 |
第二章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与初步建设 |
第一节 郑州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 |
一、郑州市新省会的初步规划 |
二、苏联专家与新省会城市规划 |
第三节 新省会郑州市的初步建设 |
一、新省府工程 |
二、郑州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相关建设机构的变化 |
三、郑州市的全面建设任务 |
四、迅速壮大的基本建设队伍 |
五、坚持勤俭节约的建设原则 |
第四节 城市扩建中的征地 |
一、郑州市留用土地以及建设征地概况 |
二、郑州市土地征用相关政策及调整 |
三、郑州市征地使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省内外积极支援新省会建设 |
一、郑州市各界的大力支援 |
二、郑州市群众积极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
三、来自省内外的支援 |
小结 |
第三章 河南省会迁移过程及相关问题解决 |
第一节 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及政府应对 |
一、省会迁郑的部署 |
二、省会迁郑前开封市政府的调查工作 |
三、开封市受影响群众对省会迁移的反映 |
四、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 |
五、开封市政府应对民生经济困难的对策 |
第二节 郑州市迎接河南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一、省会迁郑筹备机构的成立 |
二、郑州市迎接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三、欢迎迁郑委员会对筹备工作的检查与督促 |
四、郑州市民众对筹备工作的积极响应 |
五、省会迁郑筹备工作的基本完成 |
第三节 省会迁移中的组织工作与组织关系调整 |
一、河南省委的动员与组织工作 |
二、留汴与迁郑:省委及政府的人事组织调整 |
第四节 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 |
一、郑州专区由荥阳迁开封 |
二、开封专区的成立以及专市关系 |
三、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的影响 |
第五节 开封市政府接收迁郑单位移交房产场地及其处置 |
一、开封市政府对迁郑单位房产的接收 |
二、开封市对房产的处置与分配 |
三、房产及场地移交中的问题及解决 |
小结 |
第四章 新省会郑州市的崛起 |
第一节 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与技术工人成长 |
一、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 |
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
三、工人技术力量的成长 |
第二节 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 |
一、郑州市城市建设概况 |
二、郑州市快速发展的市政建设 |
三、郑州市政建设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与日俱进的教育事业 |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 |
二、从无到有的高等教育 |
三、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及体育事业的发展 |
四、稳中有进的基础教育 |
五、郑州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日趋繁荣的文化事业 |
一、省级文化科研机构迁郑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繁荣 |
二、文化娱乐基础设施的兴建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发展 |
第五节 日益改善的医疗卫生事业 |
一、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概况 |
二、郑州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
三、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原因分析 |
第六节 郑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原因分析 |
一、职工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 |
二、职工住房条件的改善 |
三、人民幸福感增强 |
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开封省会地位丧失与发展的滞缓 |
第一节 发展滞缓的经济 |
一、开封市与郑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比较 |
二、开封市与郑州市投资额对比 |
三、作为非重点建设城市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 |
四、发展缺乏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投资 |
第二节 总体萎缩的教育事业 |
一、发展迟缓的基础教育 |
二、停滞的职业教育 |
三、萎缩的高等教育 |
四、开封市教育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文化发展走向衰落 |
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随省会迁郑州 |
二、文化娱乐设施发展的停滞 |
三、文艺表演团体的缩减 |
四、开封市文化发展衰落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卫生事业发展缓慢 |
一、发展滞缓的卫生事业 |
二、缩减的卫生事业经费 |
三、开封市卫生事业发展滞缓原因分析 |
第五节 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 |
一、开封市人口增减变化 |
二、开封市人口结构变化 |
三、开封市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以郑州市为中心的老工业城市的发展 |
二、郑州市周围发展较快的中小城市 |
三、郑州市周边因资源而兴起的新兴省辖市 |
四、河南省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基地 |
五、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一、文化中心的转移及其双面性作用 |
二、高等教育发展滞缓、名校缺失的缘由之一 |
三、省会变迁对河南省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分析 |
小结 |
结语 |
一、国内外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历史考察 |
二、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关系 |
附录 |
附表一: 清代黄河决口次数与河南河患纪要表 |
附表二: 民国开封黄河水患情况 |
附表三: 省直机关迁郑影响情况综合调查表 1954年7月5日 |
附表四: 郑州市城市人口调查表 |
附表五: 郑州市幼儿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基本情况(含3个表格) |
附录一: 省府迁郑后对救济工作的安排 |
附录二: 关于欢迎省会迁郑各项筹备工作的报告 |
附录三: 郑州市欢迎迁郑委员会的三次筹备工作检查情况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浅谈道路工程机械化施工课程的重点(论文参考文献)
- [1]CG建筑公司联络通道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 王艺伟.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2]基于成本的高速公路总承包设计方案评价方法研究[D]. 黄雯. 广西大学, 2020(02)
- [3]超大粒径水稳破口砾石路面基层混合料改性与配比试验分析[D]. 崔建卫.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4]基于装配式技术的模块化智能变电站设计[D]. 王岳珩.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3)
- [5]垃圾焚烧灰渣在水泥稳定碎石层应用试验研究[D]. 李明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6]建筑工业化质量政府监管效果评价研究[D]. 徐小棠.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7]广州市居住区园林工程常见施工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D]. 李俊.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8]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D]. 郑晓光.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9]余树勋先生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D]. 宋霖.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10]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D]. 张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