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利率下调后寿险公司的应对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杨琳,郭祥,蒋亚男,张祖贤[1](2021)在《低利率时代的保险资金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受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对货币政策过度依赖等影响,全球低利率环境或将延续。经济增长放缓叠加利率市场化改革等因素,我国或进入利率水平长期下行通道。保险资金以追求绝对收益为主,为应对低利率冲击,海外保险公司采用拉长资产久期、提高信用风险溢价,提升优质权益资产配置比例,增配海外资产等方式提高长线资金回报水平,并降低组合波动。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保险资金运营面临的监管环境,我国未来保险资金的配置或仍以固收类产品为主,低利率环境下可通过固收配置策略拉长产品久期并增厚回报;此外,可适当增加权益类产品中符合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行业以及龙头公司的配置;非标资产后续占比或有下滑,海外资产配置仍需审慎。
李倩[2](2021)在《费率市场化视角下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分析》文中提出费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亦是提升我国保险业健康发展的核心路径,严格的费率管控制约了保险市场的发展。2013年8月5日,保监会正式放开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2.5%上限,从此我国寿险业费率市场化正式开始,随后2015年万能险的保证利率和分红险预定利率相继放开,进一步推动了费率市场化进程,对寿险行业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费率市场化的推进,促进了市场竞争,带来了产品创新,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随之发生变化,费率市场化对于经营效率的影响如何值得分析与探讨。首先,本文对寿险费率市场化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寿险业费率市场化的演变过程。并对比分析了费率市场化前后寿险行业的发展状况。其次,选取我国代表性的30家寿险公司2011-2019年的财务数据,运用DEA方法测算了经营效率值,并从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三个方面对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然后,将DEA得出的经营效率值当做被解释变量,费率市场化为核心解释变量,公司规模、员工素质等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并通过交乘项的方式进一步探讨费率市场化下控制变量对经营效率的影响,运用面板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与费率市场化负相关,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也与费率市场化负相关。(2)经营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与公司规模呈正相关关系,且随着费率市场化的推进公司规模越大,寿险公司经营效率越高。(3)所有权性质与纯技术效率负相关与规模效率显着正相关,且随着费率市场化的推进中资寿险公司比外资寿险公司规模效率更强。员工素质和公司年龄对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影响不大。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优化产品设计以应对费率市场化冲击、合理规划经营费用进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利用费率市场化优势提升公司规模、中外资寿险公司差异化应对费率市场化。
马维凌,程轶,胡莹[3](2021)在《中国人身险产品趋势观察》文中研究说明为更好地理解当今产品格局的历史形成过程以及中国人身险市场的历史特点,本文首先对人身险市场主要产品进行梳理,回溯过往四十年产品的演变过程,并对人身险市场各参与方特点进行分析,通过调研总结新一代人身险消费者的主要特征,在科技、政策、监管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基础上,提出对中国人身险产品未来走向的洞见和预判,希望借此为人身险公司的经营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陈博钰,刘馨荷,谢荻帆[4](2020)在《我国人身保险行业利率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的背景下,低利率甚至负利率趋势在全球蔓延,我国市场利率中枢也面临下行压力。利率风险对金融业持续稳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对经营长期业务的人身险行业影响尤为突出。本文分析了利率下行对人身险公司的多重影响,评估了影响利率风险的主要因素,采用了压力测试初步度量了行业在极端假设下累计形成的利差损风险敞口,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经验教训从公司、行业、监管等不同层面提出了建议。
郝梦泽[5](2020)在《H寿险公司健康保险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
占晓杰[6](2020)在《“偿二代”下中国人寿举牌对其偿付能力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15年爆发险资举牌浪潮后,经过银保监会的进一步约束,近几年来险资举牌事件明显减少,但险资每次举牌依然会引发社会热议。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正式启动“偿二代”监管体系,银保监会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险公司也将偿付能力作为公司持续经营的重点考核指标。由于“偿二代”体系在我国正式实施的时间较短,数据较为局限,鲜少有学者对险资举牌引起的偿付能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但是,险资举牌行为不仅关乎被举牌方上市企业股价、股权和经营等问题,也与举牌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有着莫大关系,而衡量保险公司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偿付能力水平,这也是投保人在选择保险公司时所要考虑的因素。因此,险资举牌行为引发的偿付能力变化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偿二代”的监管环境,选取在保险行业内具有代表性且近期举牌较为频繁的公司中国人寿为例,研究险资举牌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问题。本文第一章绪论部分,通过阅读大量历史文献,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第二章举牌影响偿付能力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部分,介绍了险资举牌和偿付能力的有关概念,以及羊群效应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企业持续经营理论等,同时分析了险资举牌对偿付能力影响的两种作用机制,理论分析为后文实证研究做好铺垫。第三章中国人寿举牌双方经营特征分析部分,对中国人寿公司情况、财务状况和举牌资金来源进行分析,再对举牌双方主体分别进行研究。第四章举牌对中国人寿偿付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部分,通过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中国人寿偿付能力相关问题做了实证研究和财务数据分析,纵向利用熵值法研究举牌后公司内部因素对其偿付能力影响,横向对比四家险资举牌公司,分析举牌反映的经营模式和流动性对其偿付能力的影响。第五章结论及建议,继前文理论和实证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经营和资本结构与负债情况是影响偿付能力主要方面;二是险资举牌资金来源单一,偿付能力相对较高;三是险资举牌占用资金越少,流动性相对较好。最后针对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是加强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和经营管理;二是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三是严格管理保险公司流动性风险。本文研究结论对保险公司来说,在利用保险资金进行举牌增资行为时,能够平衡未来的投资效益和风险挑战,险资的合理运用将保证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水平满足企业持续经营的要求。本文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保险公司在战略投资和自身经营方面提供参考。
李红[7](2020)在《我国寿险公司资金运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国内经济运行平稳,寿险业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给我国保险行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压力和挑战。虽然我国保险行业在发展规模和速度上都不断实现快速增长,资金运用余额增速明显,更多利好政策进一步拓宽了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但资金运用效率低下、资本市场安全性降低、保险公司管理能力不足等弊端日益暴露,给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和监管带来了难题。为进一步促进保险业和经济的发展,寿险公司如何转变模式不断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提高投资收益,以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值得探讨。本文以我国寿险公司中最具代表性的45家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这些样本公司2011-2017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数据。首先,选取保险资金、人力资本、营业费用作为投入指标,投资收益作为产出指标,成立时间、市场份额、股权性质和有无资产管理公司作为环境变量;其次,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出在剔除环境变量影响之后的样本公司的资金运用效率;最后,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角度,选取资产配置方式、资产规模、营业费用率等自变量,以资金运用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为因变量,构建Tobit模型。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得出:我国寿险业资金运用效率整体水平较低,规模效率拉低了资金运用效率水平;中资寿险公司的效率明显高于外资寿险公司,且受环境变量的影响较小;调整前后,寿险公司的规模效率变化更明显,其中外资公司的规模效率变化更大。本文根据我国寿险资金运用的现状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1)坚持以固定收益为主和差异化的配置策略;(2)提高风险防控和应对能力,保持审慎稳健的投资策略;(3)建立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5)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实行差别化的监管方式。
葛忱[8](2020)在《保险资金入股对被投资公司的经济后果研究 ——基于南玻集团和久远银海的双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证券市场成立以来,保险资金入股事件不断引发大众关注,特别是从2014年起,险资举牌事件频发,与此同时带来的是股价的涨跌、股权的争夺、产业的重组等结果。在经历2017年的金融严监管之后,2018年保险资金股权投资已经趋于理性,业内人士认为保险资金进行战略性投资已经具备条件。那么,保险资金入股上市公司究竟起到了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若险企真是“野蛮人”,那么政府为何提倡其进行权益投资?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对保险资金入股上市公司的行为进行研究,以期判断这一行为的影响路径及经济后果。目前已有学者分析了险资入股涉及的相关问题,但其研究大都采用的是理论分析或者实证分析。而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认为险资入股带来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因此,不同于以往的研究形式,本文采用双案例分析的方式研究其带来的经济后果,选取宝能系入股南玻集团和平安系入股久远银海两个案例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从中寻求规律,为我国保险资金入股行为提供建议。本文站在被入股上市公司的视角来分析保险资金入股引发的经济后果,主要从四个角度分析:公司治理、经营决策、财务绩效与市场反应。公司治理从股权结构、公司章程、管理层人员变动三个角度考虑;经营决策从经营政策、投资政策和筹资政策三个层面考虑;财务绩效则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分析。本文研究表明,由于保险资金入股的目的、方式和资金来源等都有所不同,导致险资入股上市公司会引发消极和积极两种不同影响:一方面,由于我国部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极度分散、缺少实际控制人、存在章程上的缺陷,导致其易被保险资本获得控制权,从而致使公司管理人员变更、经营活动和发展战略发生改变,进一步损害了其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给上市公司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某些保险公司的入股行为是基于战略合作或财务投资的目的,对于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以监督为主而非主导控制,再辅以其投资资金来源的合理性,能够有效发挥保险资金的特性,为实体经济提供长期资金支持,一方面可以减少被投资公司的经营压力,另一方面也能引导广大投资者进行价值投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市场资产荒的困局。
张寰[9](2020)在《M银行社区支行零售产品服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恶化、银行竞争加剧,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迫使银行从原有粗狂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与营销转变,银行的竞争不再是单一存贷款规模的竞争,零售业务成银行“战场”,因此零售产品服务营销策略研究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发现M银行社区银行零售产品服务营销暴露出来的问题,寻找问题成因,并对零售产品服务营销策略进行优化,对M银行社区支行零售产品服务营销有指导价值,同时也对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零售产品服务营销具有参考价值。M银行社区支行零售产品包括理财、基金、保险、贵金属、信用卡,多为银行传统产品,种类单一、产品创新和产品组合不足。由于服从于总行的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价,因此没有过多的定价权,只能在总行授权的情况下,在特定时期对部分产品、部分客户实行差别定价。M银行社区支行主要有线下营销与线上营销两种渠道,促销活动包含促销增资、讲座沙龙、贵金属展销、扫楼宣传、公益活动等形式。为了培养出优秀的服务营销人员,M银行社区支行定期开展大、中、小型培训,但服务营销过程中主动性及服务营销的有形展示有所欠缺。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整理、归纳M银行社区支行零售产品服务研究现状,发现其中存在产品筛选不到位、销售渠道单一、促销推广不足、服务营销技能欠缺等问题,并进一步挖掘出服务营销思路混乱、发展重视和资金投入不足、人员培训与人才储备不足、考核机制与激励制度不合理等问题成因。根据7PS服务营销策略,本文从产品优化、渠道拓展、促销多元化和服务提升方面,对M银行社区支行零售产品服务营销策略进行优化。从产品优化策略方面,提出重点产品筛选、零售产品组合及零售产品创新;从渠道拓展策略方面,提出升级改造传统渠道,以及建设拓展合作渠道;从广告促销、人员推销、公共关系促销和营业推广四方面,提出促销多元化策略;从服务流程再造、服务技能提升、服务环境美化方面,提出服务提升策略。本文制定M银行社区支行人员与资金保障措施、组织与制度保障措施、信息与技术保障措施,以保障产品优化策略、渠道拓展策略、促销多元化策略和服务提升策略的实施。
黄升[10](2020)在《偿二代下万能险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寿险公司在资本市场上频频举牌,用来撬动保费的万能险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对万能险的监管和整改也随之而来,“保险姓保”则成了行业的主旋律。一方面,万能险可以快速提高保费规模,是寿险公司做大的捷径;另一方面,万能险带来的偿付能力问题则是寿险公司做强的隐患。相比起注重规模的“偿一代”,风险导向的“偿二代”更注重公司的资产配置和负债结构,具有较强投资属性的万能险可能会对寿险公司在“偿二代”下的偿付能力造成不利影响。考虑到经整改后万能险的新增规模出现明显反弹,在“偿二代”下合理地发展万能险已成为当前寿险公司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偿二代”下万能险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也就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总结了我国万能险的特点和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因素,从万能险的规模扩张和到期给付、最低资本以及投资损失三个角度分析了“偿二代”下万能险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路径。在现实分析部分,本文梳理了我国万能险的发展历程,结合万能险的影响路径分析了“偿二代”下相关指标与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关系。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收集了“偿二代”实施后55家寿险公司年报和偿付能力报告的数据,以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被解释变量,以新增万能险市场份额、万能险占比和投资依赖度为关键解释变量,并选取净资产率、投资收益率、赔付率、经营费用率和公司规模等多个控制变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全样本和按公司规模划分的部分样本进行回归分析。通过上述分析,本文的结论是:就万能险给付率和投资收益率而言,大型寿险公司较中小型寿险公司更具优势;对全体寿险公司而言,“偿二代”下新增万能险市场份额与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呈负相关;对中小型寿险公司而言,“偿二代”下万能险占比和投资依赖度与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呈负相关。基于结论本文认为,在“偿二代”下,为了提高偿付能力,寿险公司应控制新增万能险规模,中小型寿险公司应降低万能险占比及投资依赖度;监管部门应坚持“保险姓保”的政策方向,对万能险进行更严格的限制与规范。本文有以下两个创新点:(1)结合“偿二代”下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计算方法,分析了万能险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路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2)设计了两个关键解释变量,一是用来表示万能险增量的“新增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市场份额”,二是用来表示万能险存量的“保户储金及投资款比率”,这样能更全面地分析“偿二代”下万能险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数据总量较少,以及控制变量的设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论利率下调后寿险公司的应对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利率下调后寿险公司的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低利率时代的保险资金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1.综合经济发展及货币政策走向,全球利率或低位徘徊 |
2.海外利率长期下行环境下,保险机构运营受到较大挑战 |
3.中国利率中枢偏低,后续随利率趋势下行,保险公司盈利或受影响 |
(二)研究意义 |
二、低利率环境下,各类资产回报表现 |
(一)低利率环境下,利率下行阶段权益资产估值溢价或提升 |
(二)长期低利率环境压低固收产品收益,高收益品种相对稀缺 |
(三)未上市股权投资总量回到五年前水平,保险资金有限合伙人(LP)逐渐发力 |
(四)海外低利率提振房价,而我国低利率对房价影响尚不显着 |
三、低利率环境下,美国、英国、日本及中国台湾的应对 |
(一)美国:债券市场发达,增厚固定收益资产回报率,提升回报率 |
(二)英国:监管环境宽松,高比例权益资产配置提升保险资金回报水平 |
(三)日本:通过拉长资产久期、调整盈利模式等,稳定投资回报 |
(四)中国台湾:保险机构平稳发展,离不开监管部门的引导和支持 |
(五)我国寿险投资政策法律与海外有别,参考时应当因地制宜 |
四、我国保险资金配置及监管政策的发展 |
(一)保险监管环境的变化,以及对我国保险资产配置的影响 |
(二)监管政策变化下,我国保险资金配置更趋多元化,久期更长 |
五、海外保险公司成功应对低利率的启示 |
(一)在海内外资本市场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我国保险资金配置的可能路径 |
(二)海外保险资金配置启示和国内保险公司因地制宜的应对之策 |
1.保险资产投资期限较长,对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要求较高 |
2.固定收益类产品或仍是主要配置资产,拉长久期、提高回报是关键 |
3.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渐完善,加大优质权益资产配置比例 |
4.非标资产是我国保险资金配置主要特色,后续占比或也下滑,发展趋于规范 |
5.在监管要求的可能范围内,进行资产国际化布局以降低波动 |
(2)费率市场化视角下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保险费率市场化的研究 |
1.2.2 关于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研究 |
1.2.3 基于不同视角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寿险业费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及行业经营变化分析 |
2.1 寿险业费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
2.1.1 寿险业费率市场化含义 |
2.1.2 寿险业费率市场化的演变 |
2.2 费率市场化改革前后我国寿险行业经营变化状况 |
2.2.1 保费收入增速变化较大 |
2.2.2 行业集中度下降 |
2.2.3 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不断上升 |
2.2.4 寿险产品结构优化 |
第三章 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测算与分析 |
3.1 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测算 |
3.1.1 模型的建立 |
3.1.2 指标体系的选择 |
3.1.3 样本的选择 |
3.2 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分析 |
3.2.1 技术效率分析 |
3.2.2 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 |
第四章 费率市场化对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变量的选取 |
4.1.1 被解释变量 |
4.1.2 核心解释变量 |
4.1.3 交乘项变量 |
4.1.4 控制变量 |
4.2 模型的选取 |
4.3 单位根检验 |
4.4 描述性统计 |
4.5 回归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寿险公司经营效率整体不高,中资优于外资 |
5.1.2 费率市场化对寿险公司经营效率产生负面冲击 |
5.1.3 费率市场化提升大型寿险公司的纯技术效率水平 |
5.1.4 费率市场化提升中资寿险公司的规模效率水平 |
5.1.5 中资寿险公司和外资寿险公司在经营效率上优势各异 |
5.2 对策建议 |
5.2.1 优化产品结构,应对费率市场化冲击 |
5.2.2 合理规划经营费用,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
5.2.3 利用费率市场化优势,提升公司规模 |
5.2.4 中外资寿险公司差异化应对费率市场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人身险产品趋势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身险产品历史沿革 |
(一)寿险类产品主要发展阶段和产品竞争模式 |
1.发展阶段 |
(1)1982—1998年:百废待兴——以传统型产品为主体的市场恢复期。 |
(2)1999—2015年:百舸争流——以理财功能为主题的市场狂奔期。 |
(3)2016年至今:追本溯源——以回归保障为主旋律的市场转型期 |
2.竞争模式 |
(二)健康险类产品主要发展阶段和产品竞争模式 |
1.重疾险 |
(1)发展阶段。 |
(2)竞争模式。 |
2.医疗险 |
(1)发展阶段。 |
(2)竞争模式。 |
二、中国人身险市场各参与方特点 |
1.消费者——重储蓄,轻保障 |
2.保险公司——重规模,轻利润 |
3.监管者——由行政性监管转为前瞻性、导向性监管 |
4.投资者——忽视长期价值、追逐短期规模 |
三、人身险市场消费者偏好的变迁 |
(一)对保障型保险产品接受程度高 |
(二)喜好可随生命周期叠加延展的灵活购买策略 |
(三)信息获取渠道多,自主产品攻略意识强 |
(四)崇尚简单便捷的投保体验 |
四、科技、政策、监管因素对人身险市场的推动 |
(一)科技因素 |
(二)政策因素 |
(三)监管因素 |
五、中国人身险产品未来方向 |
(一)人身险公司的策略变革 |
(二)人身险产品未来方向 |
1.寿险类产品 |
(1)纯保障类。 |
(2)混合型产品(保障与理财功能并重)。 |
2.健康险产品 |
(1)医疗险。 |
(2)重疾险。 |
(3)护理险。 |
六、结语 |
(6)“偿二代”下中国人寿举牌对其偿付能力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偿二代”监管体系下险资举牌相关文献 |
二、“偿二代”监管体系下偿付能力相关文献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之处 |
二、本文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举牌影响偿付能力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 |
第一节 险资举牌概述 |
一、险资举牌概念 |
二、险资举牌主体特征 |
三、险资举牌市场概况 |
第二节 偿付能力概述 |
一、偿付能力概念 |
二、偿付能力评价内容 |
三、“偿二代”下偿付能力监管要求 |
四、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现状 |
第三节 举牌影响偿付能力的理论基础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羊群效应理论 |
三、企业持续经营理论 |
第四节 举牌影响偿付能力的作用机制 |
一、保险公司举牌后其信息披露对偿付能力的作用机制 |
二、保险公司举牌后其经营情况对偿付能力的作用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人寿举牌双方经营特征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经营概况 |
一、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简介 |
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基本财务数据分析 |
三、中国人寿保险举牌资金来源 |
第二节 中国人寿举牌的宏观环境特征分析 |
一、经济增速下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涨 |
二、“偿二代”下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要求趋严 |
三、市场低利率表现,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 |
四、国家政策利好,激发保险业活力 |
第三节 中国人寿举牌的上市企业特征分析 |
一、上市企业所处行业分布特征 |
二、上市企业资产规模特征 |
三、险资举牌后上市企业股价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举牌对中国人寿偿付能力影响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偿付能力影响纵向分析 |
一、模型选择 |
二、熵值法介绍 |
三、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
四、模型估计结果 |
五、综合评估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偿付能力影响因素横向分析 |
一、险资举牌反映的经营模式对偿付能力的影响 |
二、险资举牌流动性风险对偿付能力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经营和资本结构与负债情况是影响偿付能力主要方面 |
二、险资举牌资金来源单一,偿付能力相对较高 |
三、险资举牌占用资金越少,流动性相对较好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加强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和经营管理 |
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三、严格管理保险公司流动性风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寿险公司资金运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效率测度的文献综述 |
1.2.2 关于保险资金运用的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保险资金运用的相关理论 |
2.1.1 保险资金运用的基本概念 |
2.1.2 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理论 |
2.1.3 资产组合管理理论 |
2.2 效率的测算方法 |
2.2.1 随机前沿分析法 |
2.2.2 数据包络分析法 |
第3章 寿险公司资金运用现状分析 |
3.1 我国寿险业规模变化 |
3.1.1 寿险公司总资产持续增长 |
3.1.2 寿险公司保费收入不断增长 |
3.1.3 寿险机构数量不断增加 |
3.2 保险资金运用结构变化 |
3.2.1 保险资金投资结构逐渐优化 |
3.2.2 寿险公司资金运用结构稳健 |
3.3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3.3.1 险资运用收益率水平较低,波动明显 |
3.3.2 受利率下行影响,资产负债管理匹配难度加大 |
3.3.3 “爆雷”事件频发,债券类资产安全性下降 |
3.3.4 保险公司自身风险管控能力有待加强 |
第4章 寿险公司资金运用效率分析 |
4.1 模型构建 |
4.2 数据来源和指标选取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指标选取及描述性统计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投入与产出的相关性分析 |
4.3.2 第二阶段SFA回归结果 |
4.3.3 寿险公司资金运用效率的结果分析 |
4.3.4 寿险公司资金运用效率的分解分析 |
第5章 寿险资金运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1 指标选取及研究假设 |
5.1.1 内部影响因素及研究假设 |
5.1.2 外部影响因素及研究假设 |
5.2 寿险资金运用效率实证分析 |
5.2.1 模型构建 |
5.2.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5.2.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保险资金入股对被投资公司的经济后果研究 ——基于南玻集团和久远银海的双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保险资金入股概念 |
2.1.2 经济后果范围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恶性循环理论 |
2.2.3 协同效应理论 |
2.2.4 信息传递理论 |
2.2.5 羊群效应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保险资金运作特点研究相关文献 |
2.3.2 保险资金入股动因相关文献 |
2.3.3 保险资金入股经济后果相关文献 |
2.3.4 文献评述 |
3 保险资金入股对被投资公司的经济后果理论分析 |
3.1 保险资金入股对被投资公司公司治理的影响 |
3.2 保险资金入股对被投资公司经营决策的影响 |
3.2.1 保险资金入股对被投资公司经营政策的影响 |
3.2.2 保险资金入股对被投资公司投资政策的影响 |
3.2.3 保险资金入股对被投资公司筹资政策的影响 |
3.3 保险资金入股对被投资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 |
3.4 保险资金入股对被投资公司市场反应的影响 |
3.5 保险资金入股引发的风险 |
3.5.1 资产负债金额错配风险 |
3.5.2 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风险 |
3.5.3 资金来源不明增加杠杆风险 |
3.6 本章小结 |
4 宝能系入股南玻集团案例分析 |
4.1 案例介绍 |
4.1.1 投资方——宝能集团 |
4.1.2 被投资方——南玻集团 |
4.1.3 入股历程 |
4.2 宝能系入股南玻集团的动因分析 |
4.2.1 宏观层面动因 |
4.2.2 微观层面动因 |
4.3 宝能系入股南玻集团的经济后果分析 |
4.3.1 公司治理分析 |
4.3.2 经营决策分析 |
4.3.3 财务绩效分析 |
4.3.4 市场反应分析 |
4.4 案例小结 |
5 平安系入股久远银海案例分析 |
5.1 案例介绍 |
5.1.1 投资方——中国平安 |
5.1.2 被投资方——久远银海 |
5.1.3 入股历程 |
5.1.4 战略合作内容 |
5.2 平安系入股久远银海的动因分析 |
5.2.1 发展健康险业务 |
5.2.2 完善PPP生态布局 |
5.2.3 研发能力相匹配 |
5.2.4 投资利润回报高 |
5.3 平安系入股久远银海的经济后果分析 |
5.3.1 公司治理分析 |
5.3.2 经营决策分析 |
5.3.3 财务绩效分析 |
5.3.4 市场反应分析 |
5.4 案例小结 |
6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启示与建议 |
6.2.1 上市公司 |
6.2.2 监管部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M银行社区支行零售产品服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与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论文创新与不足 |
一 论文创新 |
二 论文不足 |
第二章 M银行社区支行零售产品服务营销环境分析 |
第一节 M银行社区支行及其零售产品简介 |
一 M银行及M银行社区支行简介 |
二 M银行社区支行零售产品简介 |
第二节 宏观环境分析 |
一 经济因素 |
二 政治因素 |
三 科技因素 |
四 需求因素 |
第三节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一 行业竞争对手分析 |
二 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
第三章 M银行社区支行零售产品服务营销策略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M银行社区支行零售产品的服务营销策略现状 |
一 产品与价格策略现状 |
二 渠道与促销策略现状 |
三 服务策略现状 |
第二节 M银行社区支行零售产品服务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一 产品筛选不到位 |
二 销售渠道单一 |
三 促销推广不足 |
四 服务营销技能欠缺 |
第三节 M银行社区支行零售产品服务营销问题的成因 |
一 服务营销观念落后 |
二 营销重视和营销资金投入不足 |
三 人员培训和人才储备不足 |
四 考核机制与激励制度不合理 |
第四章 M银行社区支行零售产品服务营销策略优化 |
第一节 产品优化策略 |
一 重点产品筛选 |
二 零售产品组合 |
三 零售产品创新 |
第二节 渠道拓展策略 |
一 升级改造传统渠道 |
二 建设拓展合作渠道 |
第三节 促销多元化策略 |
一 广告促销 |
二 人员推销 |
三 公关促销 |
四 营业推广 |
第四节 服务提升策略 |
一 服务流程再造 |
二 服务技能提升 |
三 服务环境美化 |
第五章 M银行社区支行零售产品服务营销的实施保障 |
第一节 人员与资金保障措施 |
一 人员保障措施 |
二 资金保障措施 |
第二节 组织与制度保障措施 |
一 组织保障措施 |
二 制度保障措施 |
第三节 信息与技术保障措施 |
一 信息化建设 |
二 硬件技术支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偿二代下万能险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万能险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万能险及其特点 |
一、万能险及其产品形态 |
二、万能险特点分析 |
第二节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及影响因素 |
一、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基本概念 |
二、偿二代下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衡量指标 |
三、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偿二代下万能险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路径 |
一、万能险的规模扩张和到期给付影响偿付能力 |
二、万能险通过最低资本影响偿付能力 |
三、万能险投资损失影响偿付能力 |
第二章 万能险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的现实分析 |
第一节 万能险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一、万能险的发展历程 |
二、万能险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万能险对偿付能力影响的现状分析 |
一、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现状 |
二、万能险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的现状分析 |
第三章 万能险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样本选择及变量说明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取 |
三、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二节 模型选取 |
一、全样本模型 |
二、部分样本模型 |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变量相关性检验 |
二、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在万能险给付率和投资收益率上大型寿险公司更具优势 |
二、偿二代下寿险公司新增万能险市场份额与偿付能力呈负相关 |
三、偿二代下中小寿险公司万能险占比和投资依赖度与偿付能力呈负相关 |
第二节 关于控制万能险业务提升偿付能力的对策建议 |
一、寿险公司应控制新增万能险规模 |
二、中小型寿险公司应降低万能险占比及投资依赖度 |
三、监管部门应对万能险产品进行更严格的限制与规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论利率下调后寿险公司的应对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低利率时代的保险资金配置研究[J]. 杨琳,郭祥,蒋亚男,张祖贤. 保险理论与实践, 2021(06)
- [2]费率市场化视角下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分析[D]. 李倩. 河北大学, 2021
- [3]中国人身险产品趋势观察[J]. 马维凌,程轶,胡莹. 保险理论与实践, 2021(01)
- [4]我国人身保险行业利率风险研究[J]. 陈博钰,刘馨荷,谢荻帆. 保险理论与实践, 2020(11)
- [5]H寿险公司健康保险营销策略研究[D]. 郝梦泽. 天津大学, 2020
- [6]“偿二代”下中国人寿举牌对其偿付能力影响研究[D]. 占晓杰. 安徽财经大学, 2020(10)
- [7]我国寿险公司资金运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红. 苏州大学, 2020(03)
- [8]保险资金入股对被投资公司的经济后果研究 ——基于南玻集团和久远银海的双案例分析[D]. 葛忱. 苏州大学, 2020(03)
- [9]M银行社区支行零售产品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 张寰. 郑州大学, 2020(02)
- [10]偿二代下万能险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研究[D]. 黄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