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类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辉[1](2021)在《小菊非生根组培苗扩繁及盆栽观赏微型化效应》文中提出
张乐[2](2021)在《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盆栽互叶白千层矮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是桃金娘科(Myrtaceae),白千层属(Melaleuca)的常绿灌木,原产于澳大利亚沿海地区,并于1992年引种至我国广东省。其树型整齐,树冠浓密蓬松,是优良的功能性景观树种资源。因其枝叶所散发的芳香气味具有驱虫驱蚊、净化空气的功效,因而发展盆栽互叶百千层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论文以松油醇-4型互叶白千层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施的方式,利用多效唑(PP333)、烯效唑(S3307)、矮壮素(CCC)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分别设置3个浓度梯度,对盆栽互叶白千层进行矮化处理。通过观察矮化后互叶白千层的形态特征和叶片解剖结构,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进而探究不同浓度的三种生长延缓剂对互叶白千层的矮化效应及内在影响机制,为互叶白千层矮化栽培提供参考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PP333和S3307可使互叶白千层株高明显降低,茎秆增粗。2000 mg-L-1的PP333对株高的抑制作用最明显。2000 mg·L-1的PP333和100 mg·L-1的S3307处理对茎秆增粗效果最为明显。各浓度植物生长延缓剂均可显着抑制植株新枝的伸长,且均随各植物生长延缓剂浓度的增高而减小,3000 mg·L-1 CCC处理后新枝伸长量最小,比CK减少了53.75%。CCC可显着增强互叶白千层形态指标间相关性。(2)三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均可使互叶白千层幼苗叶片的叶厚、上表皮、下表皮、上栅栏组织、下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肉的厚度增加,海绵组织的增幅尤为明显。在2000 mg·L-1的PP333处理下增幅最显着,使互叶白千层幼苗叶片的叶、上表皮、下表皮、上栅栏组织、下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肉的厚度分别比CK增加了 26.38%、22.27%、10.03%、13.16%、11.67%、75.91%和22.75%。(3)不同浓度的三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均可使盆栽互叶白千层叶片中Ch1a、Ch1 b、叶绿素总量Chl(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提高。PP333和CCC处理后,各光合色素含量随施药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S3307处理后,各色素浓度随施用浓度的升高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互叶白千层叶绿素总量均与内源激素IAA、GA和ZT呈正相关,与ABA呈负相关,这说明内源激素IAA、GA和ZT含量的提高可促进互叶白千层叶绿素的合成。(4)三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均可使互叶白千层体内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均得到显着的提升,其中100 mg·L-1的S3307的效果最明显。在不同浓度延缓剂处理下,互叶白千层的MDA含量整体上随时间的推移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其中2000 mg·L-1的PP333和100 mg·L-1的S3307对降低互叶白千层MDA的含量效果最好。(5)叶面喷施PP333、S3307和CCC均可使互叶白千层的SOD、CAT和POD活性提高,且在同种植物生长延缓剂的作用下,互叶白千层叶片内的SOD、CAT和POD的活性的变化规律一致。100 mg·L-1的S3307处理对盆栽互叶白千层抗氧化酶的活性的提升最为显着。高浓度的CCC比低浓度对抗氧化酶的活性提升的效果好。(6)叶片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总体上可以使植株叶片内IAA、GA、ZT含量降低,ABA含量增高。IAA、GA和ZT三者之间均呈正相关,ABA与IAA、GA、ZT呈负相关。同时,处理后可明显降低GA/ABA、IAA/ABA、ZT/ABA、(IAA+GA)/ABA和(IAA+GA+ZT)/ABA的比值,其中2000 mg·L-1的PP333处理对互叶白千层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的影响最为明显。(7)在PP333处理下,ZT是株高调控的主要因素,ZT含量的降低是互叶白千层株高矮化的关键;茎粗主要受GA调控,GA含量的下降导致茎秆增粗;IAA和GA是可溶性蛋白的主要调控激素。在S3307处理下,互叶白千层的营养生长受到内源激素ZT和IAA共同调控。IAA、ZT和ABA是互叶白千层茎粗的主要调控激素,IAA和ZT含量的降低和ABA含量的增高是茎秆增粗的关键;S3307加强了抗氧化酶POD与GA和ABA相互作用,进而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在CCC作用下,互叶白千层株高、茎粗以及新枝长主要由生理指标POD的活性来调控,而内源激素的调控作用不显着。综合分析,三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互叶白千层作用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PP333、S3307、CCC。2000 mg-L-1的PP333矮化效果最佳,处理后所得盆栽互叶白千层矮化效果最为理想,株型紧凑,叶色增绿,大大提高了盆栽互叶白千层的抗逆性及观赏价值。
石文波[3](2021)在《褪黑素对芍药花茎强度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初步研究》文中提出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与牡丹并称为“花王”和“花相”。由于芍药花大色艳、花型端庄、花香袭人,常被作为婚礼鲜花使用,现已成为国际市场上广受青睐的高档切花。花茎挺直程度是衡量芍药切花品质的重要外观指标,然而大量花色、花型表现优异的传统芍药品种却在花茎挺直程度上表现欠佳,容易弯曲、倒伏。如何提高花茎强度、改善花茎挺直程度是目前我国芍药切花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褪黑素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但目前尚未见褪黑素调控植物茎秆强度方面的报道。为了明确褪黑素能够调控芍药花茎强度,本研究首先测定了高、低花茎强度差异显着的两组芍药品种花茎中褪黑素含量,分析芍药花茎强度与褪黑素含量之间的关系;其次采用外源褪黑素对芍药植株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探讨外源褪黑素对芍药花茎强度的调控作用;此外,基于转录组测序筛选了芍药响应外源褪黑素调控的相关基因,并对候选基因PlCOMT1进行克隆与功能验证,明确PlCOMT1在调控植株茎秆强度中的重要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与低花茎强度芍药品种相比,高花茎强度芍药品种具有较高的茎粗、茎重、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木质素含量和褪黑素含量。并且花茎强度与褪黑素含量之间呈正相关,两者均与木质素含量达显着正相关,表明褪黑素可能通过调控木质素合成来间接影响花茎强度。(2)外源褪黑素显着增强了芍药花茎强度。与对照相比,外源褪黑素提高了芍药茎粗、茎重、花径、花重,尤其是茎粗提升最显着;还显着增加了芍药花茎木质部次生细胞壁厚度、加厚的木质部次生细胞壁层数、内源褪黑素含量、木质素含量及其分布范围。通过FTIR和2D-HSQC对芍药花茎木质素结构分析发现,外源褪黑素能够促进花茎中G-木质素与S-木质素的合成,尤其是对S-木质素合成的促进作用更显着,提高了 S/G 比值。此外,外源褪黑素还显着提高了芍药花茎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4H)、肉桂醇脱氢酶(CAD)和过氧化物酶(POD)等木质素生物合成酶活性。(3)对外源褪黑素处理(MT)和对照(CK)在花蕾期(S1)和盛花期(S4)的芍药花茎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51.2 GB序列数据,通过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共获得90,857个基因,平均比对率为71.02%。通过比对,CK-S1 vs MT-S1筛选到28,309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CK-S4 vs MT-S4筛选到25,507个DEGs,随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随机选择的9个DEGs的表达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证实了转录组测序数据准确、可靠。DEGs的Pathway功能分析显示,在28,309和25,507个DEGs中分别有22,037和19,958个DEGs注释到135条代谢通路中,共同富集的代谢通路有9条,其中满足QValue≤ 0.05的代谢通路为甘油酯代谢、RNA转运、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硫中继系统、二萜生物合成、苯丙烷生物合成以及RNA聚合,其中苯丙烷生物合成是木质素合成主要途径。在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外源褪黑素诱导了5种DEGs大量表达,包括2个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2个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CCR)、3个肉桂醇脱氢酶基因(CAD)、2个过氧化物酶基因(POD)和4个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基因(COMT),抑制了莽草酸/奎尼酸羟基肉桂酰转移酶基因(HCT)表达。而在褪黑素生物合成途径中,除了COMT外,外源褪黑素还诱导了色氨酸脱羧酶基因(TDC)大量表达。此外,MYB、NAC、AP2和C3H等转录因子家族受外源褪黑素诱导表达的数量最多。(4)采用RACE技术对候选COMT基因进行克隆,芍药PlCOMT1基因DNA序列全长1608 bp,cDNA序列全长1346 bp,具有3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为1077 bp,共编码359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的COMT基因均有较高的同源性。在构建含PlCOMT1基因序列的超表达载体pBWA(V)HS-PlCOMT1-GLosgfp基础上,借助烟草进行亚细胞定位观察,发现其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上。通过农杆菌介导叶盘法将超表达载体转入烟草中,并经PCR和qRT-PCR检测得到阳性转基因植株。(5)与野生型烟草相比,转基因烟草的茎秆强度提高了 29.6%,并且株高、茎粗、茎重、茎秆褪黑素含量和色氨酸脱羧酶(TDC)活性、叶片光合参数Pn、Gs、Ci、Tr均显着增高。其次,转基因烟草茎秆的木质部次生细胞壁厚度、加厚的次生细胞壁层数木质素分布范围均较野生型烟草显着增加。此外,转基因烟草茎秆的木质素总量、G-木质素与S-木质素含量、G/S比值以及木质素生物合成基因PAL、COMT、CAD、CCR和POD的表达水平较野生型烟草显着提高。
张义,刘云利,刘子森,韩帆,严攀,贺锋,吴振斌[4](2021)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文中认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合成植物激素,其可以调节植物的代谢和生理功能,并且已广泛用于农业、林业和其他领域。而植物生长调节剂本身存在的毒副作用所引起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在使用调节剂时应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文章概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作用功效、国内外植物生长剂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及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调节剂药效的影响因素,就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进一步应用提出了建议,进行了展望,并对其应用于生态修复领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时应注意:(1)适时适量;(2)多种药型谨慎搭配,科学调控植物生长剂的使用;(3)植物生长调节剂不能随意与农药搭配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王祯仪[5](2020)在《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文中指出土地荒漠化是全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植被建设是遏制土地荒漠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可用水资源短缺是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的限制性因子。为了提高荒漠地区植被建设的林草成活率和保存率,并解决沙区植被建设和可用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影响植株内源激素,增加灌丛根茎比,减弱植被蒸腾损失,促进地上部分的保水力,实现人工调控荒漠灌丛构型,改变植物空间形态,从根本上提高植物对水分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沙区植被盖度和防风固沙效果。针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药液浓度、施药频次及作用时间展开全面研究,通过测定大白刺的形态、生理生化、营养物质、根系及残留等指标,培育出矮壮、分蘖多、根系发达的植株,并筛选出改善大白刺构型的最佳施用方法,这不仅为降低施用量和提高药剂的利用效率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抗逆苗木的定向培育提供技术支撑。为了继续探明人工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的固沙机制和抗风蚀效应,基于室内风洞模拟,对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后大白刺的防风固沙效果展开研究,为干旱区风沙危害防治和防风固沙林设计提供参考,并为人工调控大白刺理想构型标准参数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以下为主要研究结论:(1)该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能够降低植株的株高、冠长、叶长、叶宽、地上鲜重及干重,而且能促进基径、冠幅、叶片数、叶厚、根长、根系平均直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分支强度、根尖数、根鲜重及干重。但是高施药频次(4次)会使促进作用减弱。低于0.1mm径级的根系对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反应最强烈。交叉数的变化幅度较分叉数相对平缓。通过利用隶属函数法和TOPSIS法对不同施药频次间植物生长状况的综合评判结果中得知,当施药频次为一次或两次时,宜采用较高浓度750mg/L施药;当施药频次为3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施药浓度;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施用较低浓度300mg/L施药。(2)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株生理生化特性具有促进作用,但高浓度会减弱其促进作用,且各试验小区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除了试验一区蒸腾速率外)。当施药频次仅为1次时,蒸腾速率的最佳施药浓度为900mg/L,但是其它生理生化指标的处理浓度都不宜超过750mg/L。7月和8月的植物光合特性指标均高于9月,且8月的光合特性指标均达到峰值。综合评判结果显示,当施药频次为1次时,宜采用较高浓度750mg/L;当施药频次为2次或3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施药浓度;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采用较低浓度450mg/L。(3)除试验四区外,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它试验小区内的植物全氮、全磷及全钾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不同施药频次间的养分回收效率表明,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各养分回收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随着施药浓度的上升,养分回收效率会出现一定的负值,且高施药频次(4次)会降低植物养分的回收效率,同时各试验小区对照组的养分回收效率均为负值。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对于植物养分而言,当施药频次为1次或2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浓度处理;当施药频次为3次时,宜选用较高浓度750mg/L处理;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采用较低浓度450mg/L处理。(4)植物中的残留浓度(量)远高于土壤,且施药浓度与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浓度呈正比关系,即施药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浓度越高。随着施用时间的增加,各试验小区内土壤和植物中残留浓度逐渐下降,且原始附着量与施药浓度呈正比,即施药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原始残留浓度(原始附着量)就越高。高施药频次和高浓度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完全降解的时间会滞后。由此证明该上述施用方法(高施药频次和浓度)的可行性和安全性。(5)纺锤形大白刺对风速的减弱效果最佳,且行距越大其效果越稳定,而半球形和扫帚形的作用效果相差不多。大白刺对风速的有效减弱高度在0.2cm~14cm内,且对风速的有效减弱距离主要集中在第一排前侧0.5H至最后一排后侧-0.5H处。不同大白刺构型对风速的减弱强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大。风速和行距对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影响较小。不同集沙仪高度下各大白刺构型的粒级百分含量主要集中在粒径为500μm~250μm范围内的中砂,其次是250μm~100μm粒径范围内的细砂,黏粒含量最少。各大白刺构型的集沙量随着风速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不同风速下17.5cm ×17.5cm行距内纺锤形大白刺和17.5cm × 26.25cm行距内扫帚形大白刺的阻沙效果最好。8m/s风速下扫帚形大白刺的阻沙效果优于纺锤形和半球形;而12m/s和16m/s风速下17.5cm×35cm行距内不同大白刺构型间阻沙效果差异较小。
李珊珊[6](2020)在《调环酸钙和CPPU对苹果营养生长和花芽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营养生长和花芽分化是决定苹果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树营养生长和花芽形成有显着调节作用。调环酸钙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CPPU是一种高活性的苯脲型细胞分裂素,本研究选择这两种调节剂,在明确单用浓度的基础上,组合喷施一年生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五年生和八年生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cv.Fuji)平邑甜茶/植株,调查植株营养生长和花芽形成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喷施100mg/L、200mg/L、300mg/L、400mg/L、500mg/L调环酸钙均降低新梢长度,增加新梢分枝数和粗度,促进新梢干物质积累,提高根系活力、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分叉数、分形维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等,浓度在300-500mg/L时,作用效果突出。2.喷施50mg/L、100mg/L、200mg/L、300mg/LCPPU均能增加苹果新梢长度、粗度和分枝数,促进新梢干物质积累,提高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多数指标在浓度100-300mg/L增加更明显;400mg/LCPPU降低新梢长度和叶片净光合速率,减少新梢干物质积累。3.浓度100、200、300mg/L调环酸钙分别与浓度300、400、500mg/L CPPU组合喷施时,200mg/LCPPU+500mg/L Pro-Ca组合处理的植株新梢分枝数最多、300mg/LCPPU+300mg/L Pro-Ca组合处理的根系生长最好,300mg/LCPPU+300mg/L Pro-Ca和300mg/LCPPU+500mg/L Pro-Ca组合处理的叶片光合性能优于其他组合。4.在五年生苹果树花芽生理分化期,喷施300mg/L CPPU+300mg/L Pro-Ca和300mg/L CPPU+500mg/L Pro-Ca,显着提高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全磷量和全钾量;喷施100mg/L CPPU+300mg/L Pro-Ca和300mg/L CPPU+500mg/L Pro-Ca提高植株玉米素含量和ZR/IAA、芽内脱落酸含量和ABA/IAA;喷施300mg/L CPPU+500mg/L Pro-Ca使植株花芽率提高1.7倍。5.在八年生苹果树花芽生理分化期,喷施300mg/L CPPU+500mg/L Pro-Ca显着增加植株蔗糖含量、玉米素含量、ZR/IAA,提高α-淀粉酶活性、植株顶芽数量和质量、植株花芽百分率等,促进苹果植株花芽形成。
张丽霞[7](2020)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PGR)是根据植物激素的结构、功能和作用原理,经人工提取、合成的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现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生产中,它在促进中药材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中药材不同于一般作物,决定PGR能否在中药材中推广使用的重要前提是评价其对中药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无负面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壮根灵”类PGR或含PGR的农肥在中药材生产中的盲目使用,导致一些中药材的质量明显下降,同时造成对中药材和栽培环境的双重残留危害,给人类健康带来安全隐患。基于此,本研究在开展道地药材PGR应用情况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中药材中多种PGR残留联合检测技术,并对34种480批次常用中药材进行了 PGR残留检测分析;筛选生产中PGR使用最普遍的大宗道地药材麦冬和三七,开展了多效唑(Paclobutrazol,PP333)和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两种药材质量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为PGR在中药材中的科学使用、中药材中PGR限量标准的制订、中药材使用PGR的风险评估和监管,以及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限制使用PGR的法规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如下:1.通过实地调研摸清了 9种道地药材PGR的应用现状。调查发现,根茎类药材栽培中普遍使用PGR或含PGR的农肥。通过对四川、云南、山西、甘肃、河南、宁夏、广西等7个道地产区包括12个县市9种道地药材的实地调查,发现麦冬、三七、当归、党参、地黄、黄芪等根茎类药材中普遍使用PGR,如麦冬栽培中普遍大量喷施多效唑达15年以上,三七栽培中普遍喷施芸苔素内酯也达15年之久等。特别是“壮根灵”一类的PGR或含PGR的农肥在根茎类药材中应用更是广泛。“壮根灵”类药剂在生产中多以农肥形式登记,基本不标示有效成分。显着的增产效果使该类药剂备受种植户青睐,但“以肥代药”的不规范问题又给种植户带来潜在风险,使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障。PGR或含PGR农肥的盲目使用已导致原本道地药材的质量含义失去了意义。2.建立了基于HPLC-MS/MS法测定中药材中23种PGR的多残留联合检测技术。通过对34种480批次常用中药材的检测,发现中药材中PGR残留普遍。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灵敏、高通量的可同时测定中药材中23种PGR和12种农药的多残留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简化的一步萃取法和稀释预处理,基于HPLC-MS/MS法进行测定。将其应用到从全国11个中药材市场和5个道地产区收集的34种480批次中药材样品中的PGR残留检测,结果显示,所有中药材中均检测出多种PGR,尤其是麦冬、三七、党参、当归、地黄、白术、川芎、西洋参等根茎类药材检出PGR种类较多(7~10种)。480批次中药材中共检出14种PGR,其中5-硝基愈创木酚钠(73.75%)、4-硝基苯酚钠(53.12%)、矮壮素(40%)和烯效唑(39.58%)等PGR检出率较高。麦冬药材中检出PGR种类最多,达10种,其中多效唑的检出率为100%,且大部分样品中残留量较高。此外,对中药材栽培中普遍使用的14种农用化学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登记为农肥的样品中均检出多种PGR。以上结果表明,中药材生产中普遍应用PGR。3.首次发现使用芸苔素内酯会改变三七药材中多种皂苷成分如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Rd、Re、Rg1含量的比值。三七栽培过程中普遍喷施芸苔素内酯,以促进三七提苗快速生长。通过研究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发现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对三七植株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和产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有效成分调控方面,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皂苷R1含量的积累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对其它4种皂苷成分影响不显着。中药的功效是多种有效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喷施芸苔素内酯后三七多种有效成分含量比值发生了变化,这对三七的质量和药效是否会产生影响尚不明确。基于此,在三七生产中喷施芸苔素内酯的科学性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4.首次发现使用多效唑后麦冬药材中25种皂苷和黄酮类代谢物会发生显着变化。多效唑会显着降低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和Ophiopojaponin C等麦冬皂苷的含量。麦冬栽培过程中普遍大量喷施多效唑,以促进麦冬药材增产。系统研究评价了多效唑对麦冬药材中4种麦冬皂苷、5种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会显着降低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和Ophiopojaponin C及麦冬黄烷酮C的含量,特别是对麦冬皂苷D影响最大,其含量降低50.92%~79.09%。进一步采用UPLC-ESI/Q-TOF-MS/MS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来源麦冬样品的差异代谢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多效唑后麦冬药材中25种皂苷和黄酮类代谢物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有8种差异代谢物含量比对照增加,17种差异代谢物含量比对照降低,包括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和麦冬皂苷C等多种麦冬皂苷,进一步证实了使用多效唑会影响麦冬皂苷含量积累。多效唑残留分析结果表明,麦冬样本、土壤样本和水样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多效唑残留,且部分麦冬药材中的残留超过了GB2763-2019规定的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2倍以上。综上,多效唑对麦冬药材有效成分的负调控可能影响药效,且多效唑残留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建议麦冬生产中限用多效唑。
管柔端(Chayanis Sutcharitchan)[8](2019)在《中药党参和三七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栽培过程中使用愈加广泛,虽起到了增产保质的作用,也带来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残留有害物质、降低有效成分含量等。目前,国家标准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相关标准主要侧重于食品领域,少有针对药品领域的限量标准。此外,其检测方法存在技术复杂、操作繁琐、耗时耗材等问题,且大多数为单残留检测,缺少便捷高通量的方法。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高通量检测方法,用于测定中药材中多组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量,并采用该方法对市售药材进行检测,积累数据,为制订中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限量标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本文论以党参和三七为研究对象,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UPLC-MS/MS)分析技术和Qu ECh ERS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同时测定中药党参和三七中多组分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方法。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切换自动分段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流动相采用含0.05%甲酸5 m M甲酸铵的甲醇-水溶液,样品前处理采用乙腈进行提取,硫酸镁、氯化钠、柠檬酸钠、柠檬酸氢二钠的混合粉末作为提取盐。参照欧盟农药残留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SANTE/11813/2017),系统进行了线性、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及定量限(LOQ)等方面的方法学考察与评价。【结果】本论文建立了同时测定中药党参和三七中3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方法。本方法线性良好,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定量限为3~20μg/kg(党参),3~10μg/kg(三七);党参的日内平均回收率及RSD为69.1~119.8%和0.1~19.8%;三七的日内平均回收率及RSD为73.6~112.0%和0.4~19.5%,均符合SANTE/11813/2017的方法验证指导原则。采用该方法检测35批和60批市售党参和三七,35批党参中检出10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为3.0~1584.9μg/kg。60批三七中检出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为3.1~1402.3μg/kg。【结论】本论文所建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耗时较少的优势。其准确度与精密度均符合SANTE/11813/2017指导原则,可用于同时测定中药党参和三七中3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量。
张山山[9](2019)在《红花玉兰矮化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红花玉兰(Magnolia wufengensis)是木兰科(Magnoliaceae)木兰属(Magnolia)的落叶大乔木,2004年发现于我国湖北地区。其树形美观、花朵艳丽,是优良的观树形和观花的树种资源。近年来,红花玉兰苗木产业飞速发展,但因树形高大,其应用仍局限于室外绿化。为进一步提升红花玉兰观赏和经济价值,打开室内盆景供应市场,其矮化技术亟待研究。本文以红花玉兰娇红2号嫁接苗为试材,分别在大田和温室盆栽环境下探讨了不同浓度整形素(CFM)喷施、不同修剪方式对红花玉兰的形态、抗性生理和内源激素的影响,以期得到矮化效果良好的红花玉兰栽培措施,为红花玉兰室内观花盆景培育提供前期技术基础。所获结果如下:1、大田条件下,以不同浓度(0、50mg·L-1、1OOmg·L-1、200mg.L-1、300mg·L-1)整形素喷施对红花玉兰进行矮化,结果表明:200mg.L-1处理的矮化效果最好,第一年末株高(58.8cm)和节间距(6.55cm)各降至对照的39.1%和71.6%,到第二年末依旧表现矮化,株高(105.1cm)和高茎比各降至对照的51.9%和71.7%,一级枝数密度(7.7个·m-1)增至对照的115.4%。整形素喷施后第二年对高生长量的抑制效果弱化,可考虑追加矮化措施。此外,喷药产生了主干细化效应,第二年末茎粗(15.40mm)仅为对照的67.5%。喷药苗木通过升高叶片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来应对生长胁迫,将MDA含量维持在对照水平,即苗木叶片膜系统未受损,且抗性增强。喷药苗木主要通过增加ABA含量以降低GA3/ABA、ZT/ABA和(GA3+IAA+ZT)/ABA来控制生长势,而最高浓度(300mg·L-1)下ZT含量明显下降,导致ZT/AB A变小、IA A/ZT变大,从而使一级枝数减少。2、大田条件下,以仅第一年喷施200mg·L-1整形素(喷药)、仅第二年1/4修剪(修剪)、“喷药+修剪”三个处理对红花玉兰进行矮化,结果表明:第二年1/4修剪可通过增加茎粗和侧枝数量以固持整形素诱导的矮化冠型。“喷药+修剪”的矮化效果最好,茎粗(18.64mm)为对照的83.6%,株高(103.5cm)和高茎比分别降至对照的51.1%和60.1%,一级枝数密度(9.2个m-1)增至对照的137.8%。“喷药+修剪”组通过升高叶片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来应对生长胁迫,其MDA含量维持在对照水平,即第二年修剪不会损伤喷药苗木的叶片膜系统,且苗木抗性增强。此外,“喷药+修剪”组GA3、IAA、ZT含量减少而ABA含量增多,GA3/ABA、IAA/ABA、ZT/ABA、(GA3+IAA+ZT)/ABA、IAA/ZT在组间最小,从而起抑主干、促侧枝作用。3、温室盆栽条件下,以不同浓度(0、25mgL/1、50mg.L-1、75mg·L-1、100mg·L-1)的整形素喷施进行红花玉兰矮化,结果表明:最佳浓度75mg.L-1处理下,苗木茎粗(7.74mm)与对照无异,株高(42.2cm)和高茎比分别降至对照的76.1%和85.1%,一级枝数密度(9.7个·m-1)为对照的124.8%。整形素使盆栽苗SOD和POD活性增强,可溶性糖、蛋白含量增多,表现出抗性增强。但最高浓度1OOmg.L-1下叶片MDA含量两个月内保持高水平,膜系统受损严重。喷药后盆栽苗叶片GA3含量下降、ABA 和 ZT 含量升高,从而使 GA3/ABA、(GA3+IAA+ZT)/ABA 和 IAA/ZT 变小而ZT/ABA变大,体现出抑制顶端生长和促生侧枝的趋势。4、温室盆栽条件下,以不同修剪方式(对照、去顶、1/3修剪)进行红花玉兰矮化,结果表明:去顶的矮化效果最好,苗木茎粗(6.32mm)与对照无异,株高(34.3cm)降至对照的77.2%,一级枝数密度(10.2个·m-1)和枝长密度(136.1cm·m-1)分别增至对照的151.4%和137.0%。去顶后盆栽苗SOD和POD活性、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经历了先增后减以应对机械损伤,使叶片MDA含量始终保持对照水平。去顶修剪后,苗木GA3和IAA含量降低,ZT和ABA含量升高,使得GA3/ABA、IAA/ABA、(GA3+IAA+ZT)/ABA和IAA/ZT减小,ZT/ABA增大,从而形态上控主干、促侧枝。因此,本研究中大田矮化的最佳处理为嫁接后第一年喷施200mg·L-1整形素并于第二年1/4修剪,温室盆栽矮化的最佳处理为嫁接后第二年喷施75mg.L-1整形素或去顶修剪。
姚晓妍[10](2019)在《矮壮素对永福报春苣苔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指出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自然分布广泛、种类丰富、形态各异,观赏价值突出。报春苣苔属(Primulina)是苦苣苔科植物中分布狭窄,数量稀少,却极具观赏价值的一个属;其中的永福报春宦苔(P.yungfuensis)花叶皆美,适应性强,具备开发新型盆花的潜力。为了达到盆花效果,有效控制永福报春苣苔的株型,适当调节期花期,本研究以矮壮素为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探索其对永福报春苣苔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在叶面喷施和根灌处理两种施用方式下,矮壮素(CCC)与多效唑(PP333)两种生长调节剂对永福报春苣苔的株高、冠幅、叶长、叶宽及花葶长度均产生影响,部分处理结果显示出矮化效果。矮壮素较多效唑更适合作为永福报春苣苔矮化栽培的生长调节剂,且根灌处理的效果优于叶面喷施。2.矮壮素不同施用浓度处理的研究表明,植株的矮化效果随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400mg/L的处理浓度为最佳施用浓度,各性状抑制表现差异显着。生理方面,植物叶片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终含量均高于对照;3种抗氧化活性酶中除SOD活性提升不显着,POD活性和CAT活性都有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但最终含量均高于对照;叶片内源激素IAA和ZR含量与对照相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ABA含量与对照不同,一直呈上升趋势;GA含量与对照都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但最终含量低于对照。3.矮壮素处理后的形态指标之间相关性、生理指标间相关性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株高、冠幅、叶长、花葶长都与花葶数量、小花数量呈显着负相关,GA含量与IAA含量、ABA含量呈显着性负相关。形态指标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表明,株高、冠幅与多数生理指标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仅与IAA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叶长、叶柄长与大部分的酶和激素的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仅叶长与IAA含量呈显着正相关;花葶长度与所有生理指标都呈负相关或不相关;花葶数量仅与POD活性、CAT活性及ABA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IAA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小花数量仅与POD活性、SOD活性、CAT活性及GA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花期仅与POD活性、GA含量及ABA含量呈显着正相关。4.就北京地区温室温室环境(冬季温度20℃左右,湿度60%)而言,矮壮素处理的最佳时期为植株营养生长阶段,即花落4个月左右(约11月份),且持续施用矮壮素3次,每次间隔25d,永福报春苣苔植株矮化效果最好。该处理下群体花期可提前30d左右,单花持续时间则延长4d,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相比对照组分别增加17.4%和2.7%,三种保护性抗氧化酶POD、SOD及CAT的活性都有所提升,内源激素IAA和ABA的含量变化呈上升的趋势,GA和ZR含量则先上升后下降。本研究优化了控制盆栽永福报春苣苔生长发育的矮壮素施用方式和方法,使植株初步达到株型紧凑、花葶适中、花量丰富、花期提前的效果,为开发永福报春苣苔盆花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二、一类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类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盆栽互叶白千层矮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互叶白千层的研究现状 |
1.1.1 互叶白千层的植物学特性 |
1.1.2 互叶白千层的园艺特性及应用 |
1.1.3 互叶白千层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 植物生长延缓剂的应用与研究 |
1.2.1 多效唑、烯效唑和矮壮素的概述及作用原理 |
1.2.2 多效唑、烯效唑和矮壮素的应用现状 |
1.3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植物矮化的影响 |
1.3.1 对植物形态特征的影响 |
1.3.2 对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2.1 植物材料 |
2.2.2 药剂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4 指标测定方法 |
2.4.1 形态指标测定 |
2.4.2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形态指标的影响 |
3.1.1 对互叶白千层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
3.1.2 对互叶白千层新枝生长的影响 |
3.1.3 对互叶白千层叶部形态的影响 |
3.1.4 PP333、S3307、CCC处理下形态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3.2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
3.3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1 PP333对互叶白千层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2 S3307对互叶白千层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3 CCC对互叶白千层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4 对互叶白千层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小结 |
3.4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3.4.1 对互叶白千层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4.2 对互叶白千层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4.3 对互叶白千层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3.5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5.1 对互叶白千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3.5.2 对互叶白千层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3.5.3 对互叶白千层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3.5.4 对互叶白千层抗氧化酶活性影响小结 |
3.5.5 PP333、S3307、CCC处理下生理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3.5.6 PP333、S3307' CCC处理下生理指标与形态指标相关性分析 |
3.6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内源激素的影响 |
3.6.1 对互叶白千层吲哚乙酸(IAA)含量的影响 |
3.6.2 对互叶白千层赤霉素(GA)含量的影响 |
3.6.3 对互叶白千层玉米素(ZT)含量的影响 |
3.6.4 对互叶白千层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 |
3.6.5 对互叶白千层内源激素含量比值的影响 |
3.6.6 PP333、S3307、CCC处理下内源激素间相关性分析 |
3.6.7 PP333、S3307、CCC处理下内源激素与形态指标相关性分析 |
3.6.8 PP333、S3307、CCC处理下内源激素与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形态指标的影响 |
4.1.2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
4.1.3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1.4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4.1.5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1.6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生理指标与形态指标相关性的影响 |
4.1.7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内源激素的影响 |
4.1.8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内源激素与形态指标相关性的影响 |
4.1.9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内源激素与生理指标相关性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试验照片 |
附录B 样品保存 |
附录C 缩略词 |
致谢 |
(3)褪黑素对芍药花茎强度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茎秆强度形成的影响因素 |
1.1.1 植株形态特征 |
1.1.2 茎秆解剖结构 |
1.1.2.1 机械组织 |
1.1.2.2 输导组织 |
1.1.3 茎秆细胞壁组分 |
1.1.3.1 纤维素 |
1.1.3.2 木质素 |
1.1.3.3 其他主要成分 |
1.2 植物茎秆强度的调控措施 |
1.2.1 栽培措施 |
1.2.2 外源物质调控 |
1.2.3 分子育种 |
1.3 植物中褪黑素的研究进展 |
1.3.1 植物中褪黑素的发现 |
1.3.2 植物中褪黑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1.3.3 植物中褪黑素的生理作用 |
1.3.3.1 调节植物生长发育 |
1.3.3.2 增强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抗性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芍药花茎强度与褪黑素含量的关系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2.1 植株形态指标测定 |
2.1.2.2 植株光合特性测定 |
2.1.2.3 花茎木质素含量测定 |
2.1.2.4 花茎褪黑素含量测定 |
2.1.2.5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茎强度 |
2.2.2 植株形态指标 |
2.2.3 植株光合特性 |
2.2.4 花茎木质素含量 |
2.2.5 花茎褪黑素含量 |
2.3 讨论 |
第3章 外源褪黑素对芍药花茎强度的调控作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与处理 |
3.1.2 方法 |
3.1.2.1 植株形态指标 |
3.1.2.2 花茎木质部次生细胞壁观察 |
3.1.2.3 花茎褪黑素含量测定 |
3.1.2.4 花茎木质素分布观察 |
3.1.2.5 花茎木质素含量测定 |
3.1.2.6 花茎木质素结构分析 |
3.1.2.7 花茎木质素生物合成酶活性测定 |
3.1.2.8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外源褪黑素对花茎表型的影响 |
3.2.2 外源褪黑素对花茎形态指标的影响 |
3.2.3 外源褪黑素对花茎褪黑素含量的影响 |
3.2.4 外源褪黑素对花茎木质部次生细胞的影响 |
3.2.5 外源褪黑素对花茎木质素分布的影响 |
3.2.6 外源褪黑素对花茎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3.2.7 外源褪黑素对花茎木质素结构的影响 |
3.2.7.1 花茎木质素FTIR分析 |
3.2.7.2 花茎木质素2D-HSQC分析 |
3.2.8 外源褪黑素对花茎木质素生物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4章 外源褪黑素增强芍药花茎强度的转录组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2.1 花茎总RNA提取 |
4.1.2.2 c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
4.1.2.3 测序数据的过滤、比对和基因表达水平计算 |
4.1.2.4 差异表达基因(DEGs)筛选 |
4.1.2.5 RNA-seq结果的qRT-PCR验证 |
4.1.2.6 DEGs功能分析 |
4.1.2.7 候选DEGs的表达模式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转录组测序结果评估及与参考基因集比对 |
4.2.2 DEGs筛选与统计分析 |
4.2.3 DEGs的GO功能分类及KEGG富集分析 |
4.2.4 RNA-seq结果的qRT-PCR验证 |
4.2.5 褪黑素和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DEGs表达模式分析 |
4.2.6 转录因子分析 |
4.3 讨论 |
第5章 芍药PlCOMT1基因克隆与功能验证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1.2.1 PlCOMT1基因克隆 |
5.1.2.2 PlCOMT1基因序列分析 |
5.1.2.3 PlCOMT1基因表达模式检测 |
5.1.2.4 PlCOMT1基因超表达载体构建 |
5.1.2.5 PlCOMT1基因的亚细胞定位观察 |
5.1.2.6 PlCOMT1基因对烟草的遗传转化及鉴定 |
5.1.2.7 PlCOMT1基因在烟草中的功能验证 |
5.1.2.8 数据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PlCOMT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5.2.2 PlCOMT1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 |
5.2.3 PlCOMT1基因超表达载体构建 |
5.2.4 PlCOMT1基因的亚细胞定位观察 |
5.2.5 转PlCOMT1基因烟草植株鉴定 |
5.2.6 PlCOMT1基因的功能验证 |
5.2.6.1 转PlCOMT1基因烟草茎秆表型变化 |
5.2.6.2 转PlCOMT1基因烟草形态指标变化 |
5.2.6.3 转PlCOMT1基因烟草叶片光合特性变化 |
5.2.6.4 转PlCOMT1基因烟草茎秆褪黑素含量及TDC活性变化 |
5.2.6.5 转PlCOMT1基因烟草茎秆木质部次生细胞壁结构观察 |
5.2.6.6 转PlCOMT1基因烟草茎秆木质素分布观察 |
5.2.6.7 转PlCOMT1基因烟草茎秆木质素含量变化 |
5.2.6.8 转PlCOMT1基因烟草茎秆木质素单体组成变化 |
5.2.6.9 转PlCOMT1基因烟草茎秆木质素生物合成基因表达水平变化 |
5.3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课题资助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作用机理 |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方法 |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效果 |
1.2.4 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
1.2.5 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征 |
2.3 植被特征 |
2.4 水文状况 |
2.5 地貌特征 |
2.6 土壤类型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3 测定方法 |
3.3.1 植物生长指标的测定 |
3.3.2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 |
3.3.3 植物养分含量的测定 |
3.3.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测定 |
3.3.5 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防风固沙效果的风洞模拟 |
3.3.6 土壤粒度参数的测定 |
3.4 数据处理 |
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指标的影响 |
4.1 对植株枝系特征的影响 |
4.1.1 对植株地上部分形态的影响 |
4.1.2 对植株分枝特征的影响 |
4.2 对植株根系形态的影响 |
4.2.1 对植株部分根系指标的影响 |
4.2.2 对植株根系分支强度的影响 |
4.2.3 对植株根尖数的影响 |
4.3 对植株叶片特征的影响 |
4.4 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4.4.1 对植株鲜重和干重的影响 |
4.4.2 对植株鲜干比的影响 |
4.4.3 对植株根冠比的影响 |
4.5 植物生长指标的综合评判 |
4.5.1 植物生长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 |
4.5.2 植物生长指标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
4.5.3 植物生长指标TOPSIS法判读 |
4.6 小结 |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5.1 对植物光合指标的影响 |
5.1.1 同一时间内光合指标的变化趋势 |
5.1.2 不同时间内光合指标变化的趋势比较 |
5.1.3 不同施药频次间光合特性指标的多重比较 |
5.1.4 不同施药频次间光合特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5.2 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
5.2.1 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 |
5.2.2 植物应激性指标的变化趋势 |
5.2.3 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 |
5.2.4 不同施药频次间生理特性的多重比较 |
5.2.5 不同施药频次间生理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5.3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综合评判 |
5.3.1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典型相关分析 |
5.3.2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
5.3.3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TOPSIS法判读 |
5.3.4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主成分分析 |
5.4 小结 |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养分的影响 |
6.1 植物养分对不同施药频次和浓度的响应特征 |
6.1.1 对植物全氮的影响 |
6.1.2 对植物全磷的影响 |
6.1.3 对植物全钾的影响 |
6.2 不同施用时间对植物养分的影响 |
6.2.1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氮的影响 |
6.2.2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磷的影响 |
6.2.3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钾的影响 |
6.3 植物养分回收效率 |
6.4 植物养分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
6.5 小结 |
7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7.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浓度 |
7.1.1 土壤中残留浓度分析 |
7.1.2 植物中残留浓度分析 |
7.2 不同时间内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动态特征 |
7.2.1 土壤中残留动态特征 |
7.2.2 植物中残留动态特征 |
7.3 小结 |
8 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防风固沙效果 |
8.1 大白刺构型对气流场的影响 |
8.1.1 半球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
8.1.2 扫帚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
8.1.3 纺锤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
8.2 大白刺构型对过境风速的影响 |
8.3 大白刺构型的风速降低率 |
8.4 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和集沙量 |
8.4.1 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特征 |
8.4.2 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量分布 |
8.5 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径组成 |
8.6 大白刺构型的分形维数特征 |
8.7 小结 |
9 讨论与结论 |
9.1 讨论 |
9.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根系形态的影响 |
9.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叶片衰老的延缓作用 |
9.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的降解和吸附性 |
9.1.4 植物生长调节剂最佳施用方法与同类研究的对比 |
9.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沙旱生灌木构型的影响 |
9.1.6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其水分利用的关系 |
9.1.7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其环境适应性 |
9.1.8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工程治沙 |
9.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调环酸钙和CPPU对苹果营养生长和花芽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调环酸钙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 |
1.1.1 调环酸钙作用机理 |
1.1.2 调环酸钙应用现状 |
1.2 CPPU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 |
1.2.1 CPPU作用机理 |
1.2.2 CPPU在农业上的应用 |
1.3 营养和激素对果树花芽形成的调节作用 |
1.3.1 矿质营养对果树花芽形成的调节作用 |
1.3.2 碳水化合物对果树花芽形成的调节作用 |
1.3.3 激素对果树花芽形成的调节作用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处理 |
2.3 试验指标和测定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浓度调环酸钙对苹果营养生长的影响 |
3.1.1 不同浓度调环酸钙对苹果新梢生长和分枝的影响 |
3.1.2 不同浓度调环酸钙对苹果新梢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1.3 不同浓度调环酸钙对苹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1.4 不同浓度调环酸钙对苹果光合作用的影响 |
3.1.5 不同浓度调环酸钙对苹果根系的影响 |
3.2 不同浓度CPPU对苹果营养生长的影响 |
3.2.1 不同浓度CPPU对苹果新梢生长和分枝的影响 |
3.2.2 不同浓度CPPU对苹果新梢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2.3 不同浓度CPPU对苹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4 不同浓度CPPU对苹果光合性能的影响 |
3.2.5 不同浓度CPPU对苹果根系的影响 |
3.3 调环酸钙和CPPU不同浓度组合对苹果营养生长的影响 |
3.3.1 调环酸钙和CPPU不同浓度组合对苹果新梢生长和分枝的影响 |
3.3.2 调换酸钙和CPPU不同浓度组合对苹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3 调环酸钙和CPPU不同浓度组合对苹果光合性能的影响 |
3.3.4 调环酸钙和CPPU不同浓度组合对苹果根系的影响 |
3.4 调环酸钙和CPPU不同浓度组合对苹果花芽形成的影响 |
3.4.1 调环酸钙和CPPU不同浓度组合对五年生苹果花芽形成的影响 |
3.4.2 调环酸钙和CPPU不同浓度组合对八年生苹果花芽形成的影响 |
3.4.3 调环酸钙和CPPU不同浓度组合对苹果花芽和叶芽百分率的影响 |
3.5 调环酸钙和CPPU最佳浓度组合对不同树龄苹果顶芽的影响 |
3.5.1 调环酸钙和CPPU最佳浓度组合对五年生苹果顶芽的影响 |
3.5.2 调环酸钙和CPPU最佳浓度组合对八年生苹果顶芽的影响 |
3.6 调环酸钙和CPPU最佳浓度组合对苹果花芽形成的影响 |
3.6.1 调环酸钙和CPPU最佳浓度组合对五年生苹果花芽形成影响 |
3.6.2 调环酸钙和CPPU最佳浓度组合对八年生苹果花芽形成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调环酸钙和CPPU对苹果营养生长的影响 |
4.2 调环酸钙和CPPU浓度组合对苹果花芽形成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概述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应用 |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药材质量及安全性影响 |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限量标准和检测技术 |
1.5 展望 |
2 芸苔素内酯应用研究概况 |
2.1 芸苔素内酯概述 |
2.2 芸苔素内酯的应用 |
2.3 芸苔素内酯的安全性评价 |
2.4 展望 |
3 多效唑应用研究概况 |
3.1 多效唑概述 |
3.2 多效唑的应用 |
3.3 多效唑的安全性评价 |
3.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道地药材栽培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调查 |
1 调查产地及药材品种 |
2 调查方法 |
2.1 药材种植地调查 |
2.2 农药销售店调查 |
2.3 相关人员调查 |
3 调查结果 |
3.1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调查 |
3.2 道地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情况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常用中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测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质谱条件的优化 |
3.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3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4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5 样品测定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测定 |
2.3 皂苷含量测定 |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成活率和产量的影响 |
3.3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药材皂苷成分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
第一节 多效唑的残留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LC-MS/MS条件优化 |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4 样品测定 |
5 讨论 |
第二节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指标测定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多效唑对麦冬株高性状的影响 |
3.2 多效唑对麦冬块根性状的影响 |
3.3 多效唑对麦冬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节 多效唑对麦冬药材皂苷和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LC-MS/MS条件的优化 |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4 样品测定 |
4 讨论 |
第四节 基于代谢组学的多效唑对麦冬药材代谢物影响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非靶向代谢组数据处理 |
2.5 代谢物定性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麦冬代谢图谱的建立 |
3.2 代谢组学数据评估 |
3.3 麦冬药材代谢物的鉴定 |
3.4 鉴定过程及裂解途径的推测 |
3.5 不同来源麦冬药材代谢物差异分析 |
4 讨论 |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表S1 道地药材栽培中PGR应用调查 |
表S2 480批中药材样品PGR和农药残留测定结果 |
表S3 中药材PGR残留分析方法学实验数据 |
表S4 不同来源麦冬药材样品中代谢物的峰面积 |
作者简历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药党参和三七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选择 |
2.中药品种的选择 |
第二章 中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对照品 |
1.2 对照品溶液及内标溶液的制备 |
1.3 试剂与材料 |
1.4 实验仪器 |
2.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质谱条件的优化 |
2.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确定 |
2.4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3.UPHLC-MS/MS条件及样品前处理方法 |
3.1 质谱条件 |
3.2 液相色谱条件 |
3.3 样品前处理方法 |
3.4 基质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4.中药党参及三七中的方法学考察 |
4.1 线性与范围 |
4.2 准确度、精密度及定量限 |
4.3 灵敏度 |
4.4 专属性 |
4.5 基质效应 |
5.本章小结 |
6.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三章 中药党参及三七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测定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检出情况 |
4.2 国内外限量标准 |
4.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文献综述 |
一、查阅中外文献资料目录 |
二、文献综述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用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 |
附录Ⅱ:党参和三七基质中3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质谱图 |
附录Ⅲ: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9)红花玉兰矮化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木本植物矮化技术研究现状 |
1.1.1 遗传矮化 |
1.1.2 栽培矮化 |
1.2 矮化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 |
1.2.1 矮化与保护酶 |
1.2.2 矮化与渗透调节物质 |
1.2.3 矮化与内源激素 |
1.3 红花玉兰矮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整形素大田试验 |
2.3.2 整形素结合修剪的大田试验 |
2.3.3 整形素温室盆栽试验 |
2.3.4 修剪温室盆栽试验 |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1 形态指标调查 |
2.4.2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整形素对红花玉兰大田苗形态、抗性生理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
3.1.1 不同浓度整形素对大田苗形态的影响 |
3.1.2 不同浓度整形素对大田苗抗性生理的影响 |
3.1.3 不同浓度整形素对大田苗内源激素的影响 |
3.1.4 整形素大田试验小结 |
3.2 整形素结合修剪对红花玉兰大田苗形态、抗性生理及内源激素影响 |
3.2.1 整形素结合修剪对大田苗形态的影响 |
3.2.2 整形素结合修剪对大田苗抗性生理的影响 |
3.2.3 整形素结合修剪对大田苗内源激素的影响 |
3.2.4 整形素结合修剪的大田试验小结 |
3.3 整形素对温室红花玉兰盆栽苗形态、抗性生理及内源激素影响 |
3.3.1 不同浓度整形素对盆栽苗形态的影响 |
3.3.2 不同浓度整形素对盆栽苗抗性生理的影响 |
3.3.3 不同浓度整形素对盆栽苗内源激素的影响 |
3.3.4 整形素温室盆栽试验小结 |
3.4 修剪对温室红花玉兰盆栽苗形态、抗性生理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
3.4.1 不同修剪方式对盆栽苗形态的影响 |
3.4.2 不同修剪方式对盆栽苗抗性生理的影响 |
3.4.3 不同修剪方式对盆栽苗内源激素的影响 |
3.4.4 修剪温室盆栽试验小结 |
4 讨论与结论 |
4.1 整形素对红花玉兰的矮化效应 |
4.1.1 整形素对红花玉兰形态的影响 |
4.1.2 整形素对红花玉兰抗性生理的影响 |
4.1.3 整形素对红花玉兰内源激素的影响 |
4.2 修剪对红花玉兰的矮化效应 |
4.2.1 修剪对红花玉兰形态的影响 |
4.2.2 修剪对红花玉兰抗性生理的影响 |
4.2.3 修剪对红花玉兰内源激素的影响 |
4.3 红花玉兰矮化的关键时期 |
4.4 结论 |
4.5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矮壮素对永福报春苣苔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苦苣苔科植物研究概况 |
1.1.1 苦苣苔科植物分类学研究 |
1.1.2 苦苣苔科观赏植物资源应用概况 |
1.1.3 报春苣苔属植物研究现状 |
1.1.4 永福报春苣苔植物研究现状 |
1.2 植物生长延缓剂研究概况 |
1.2.1 植物生长延缓剂种类研究进展 |
1.2.2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植物形态生长及发育的影响 |
1.2.3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材料 |
1.3.2 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永福报春苣苔花芽分化时期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芽发生观察 |
2.2.2 花序花芽发育观察 |
2.3 小结与讨论 |
3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施用方法筛选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设计与处理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矮壮素和多效唑对株高的影响 |
3.2.2 矮壮素和多效唑对叶片形态的影响 |
3.2.3 矮壮素和多效唑对永福报春苣苔冠幅的影响 |
3.2.4 矮壮素和多效唑对永福报春苣苔花葶长度和数量的影响 |
3.2.5 矮壮素对永福报春苣苔现蕾期和开花期的影响 |
3.2.6 矮壮素不同实施频率对永福报春苣苔的影响 |
3.2.7 矮壮素处理条件下形态指标相关性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4 矮壮素的不同处理浓度对永福报春苣苔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设计与处理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处理浓度对永福报春苣苔形态的影响 |
4.2.2 不同处理浓度对永福报春苣苔花期的影响 |
4.2.3 不同处理浓度对叶片内可溶性糖的影响 |
4.2.4 不同处理浓度对永福报春苣苔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4.2.5 不同处理浓度对永福报春苣苔叶片膜脂过氧化酶的影响 |
4.2.6 不同处理浓度对永福报春苣苔内源激素的影响 |
4.2.7 矮壮素不同处理浓度下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小结 |
4.3.2 讨论 |
5 矮壮素的不同处理方式对永福报春苣苔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处理方式对植株形态的影响 |
5.2.2 不同处理方式对花期的影响 |
5.2.3 不同处理方式对叶片内可溶性糖的影响 |
5.2.4 不同处理方式对叶片内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5.2.5 不同处理方式对叶片内三种保护酶的影响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小结 |
5.3.2 讨论 |
6 矮壮素的不同处理时间对永福报春苣苔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处理时期对植株形态的影响 |
6.2.2 不同处理时期对花期的影响 |
6.2.3 不同处理时期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
6.2.4 不同处理时期对内源激素的影响 |
6.3 小结与讨论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石蜡切片方法 |
石蜡切片方法步骤 |
附录B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Ⅰ.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Ⅱ.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Ⅲ.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 |
Ⅳ. 过氧化物酶(POD)测定方法 |
Ⅴ. CAT测定方法 |
Ⅵ 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内源激素含量 |
附录C 缩略词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一类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小菊非生根组培苗扩繁及盆栽观赏微型化效应[D]. 刘辉. 宁夏大学, 2021
- [2]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盆栽互叶白千层矮化效应研究[D]. 张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褪黑素对芍药花茎强度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初步研究[D]. 石文波. 扬州大学, 2021(08)
- [4]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张义,刘云利,刘子森,韩帆,严攀,贺锋,吴振斌. 水生生物学报, 2021(03)
- [5]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D]. 王祯仪.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6]调环酸钙和CPPU对苹果营养生长和花芽形成的影响[D]. 李珊珊.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7]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D]. 张丽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8]中药党参和三七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D]. 管柔端(Chayanis Sutcharitchan).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9]红花玉兰矮化栽培技术研究[D]. 张山山.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10]矮壮素对永福报春苣苔生长发育的影响[D]. 姚晓妍.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