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密炼机在电碳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哈尔滨电碳厂[1](1977)在《密炼机在电碳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电碳制品结构均匀,技术性能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捏效果的优劣,经一年多采用密炼机混捏电碳制品的实践证明,可高效率地生产出均匀的产品来。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伟大教导,我们大胆进行把密炼机引用到电碳工业的试验。这次采用的密炼机是橡胶工业用炼胶机,容量为30立升。根据密炼机加压加温,密闭混捏的特点,在投料量、配方混捏温度和时间均无试验依据的情况下,为了达到予期的理想加压、混捏的目的,我们从投料量递增,粘结剂由原配方递减,每一产品经10余次摸索试验,找出最佳投料量。认真从实验拟定配方、混捏时间,出锅温度;出锅后
刘文飞[2](2013)在《密炼机温度控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密炼机是轮胎行业炼胶工艺过程中的主要设备之一,其控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轮胎产品的质量。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轮胎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密炼机的温度控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以某轮胎公司密炼生产线为研究背景,详细阐述了密炼生产线的系统组成、工艺过程和密炼机的工作原理,重点消化研究了密炼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控制过程,在此基础上运用机理法完成了恒温水系统的数学建模,针对恒温水温度控制系统的耦合现象,采用多变量解耦补偿内模控制方法将被控过程分解为两个独立自治的控制回路,并对解耦后的广义被控对象设计了内模控制器。内模控制器可以通过对其滤波器参数值的设定使其具有良好鲁棒性,补偿模型的不精确,但在模型存在较大失配时,采用固定的滤波器参数将难以得到满意的闭环时域响应。因此在根据内模控制原理设计了控制器和滤波器后,根据过程偏差建立了内模滤波器参数整定的模糊规则,以实现对滤波器参数的在线优化,增强系统的鲁棒性,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对于工业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中深入介绍了密炼机恒温水冷却系统机理建模方法、多变量解耦补偿内模控制方法、内模控制器设计方法以及内模控制器滤波器参数的优化方法。通过将模糊算法和内模控制相结合,尝试解决密炼机温度控制系统在现场不可预知复杂干扰影响下的运行稳定性问题以及被控对象建模不准确带来的控制器设计问题。最后,将本文的模糊内模控制算法在Matlab中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超调量小、调节时间短、跟踪性能优越、具有较强的抗扰动性和对被控对象参数变化的适应性。
一机部第七设计院[3](1980)在《三个电碳厂的设计》文中认为我部第七设计院先后参加并承担了三个电碳厂的设计,论技术经济效果,一个比一个好,论设计水平,一个比一个高。关键在于他们对改变行业落后面貌的决心大、方法对,重视技术储备。读了这篇文章,使人受到启发。
赵娜[4](2011)在《橡胶生产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认为橡胶产业作为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个经济分支,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由于炼胶工业现场环境恶劣且一般的橡胶加工工艺需要多种类型的设备互相配合才能完成,再加上企业自动化生产的需求,所以对炼胶生产控制系统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而可编程序控制器作为专门在工业环境中使用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数字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生产过程。它所具有的高可靠性、体积小、操作简单等特点非常适合为橡胶生产设计控制系统。本文以某橡胶工厂的生产线为背景,该生产线配备密炼机、提升机和开炼机三种类型的设备,需要完成胶料的混炼和塑炼工艺。根据厂方的要求,研究了三种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具体的生产工艺流程,并结合橡胶厂生产线现场实际情况,设计实现了橡胶生产控制系统。整体控制系统的设计是分两部分完成的,一部分为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另一部分是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其中前者包括整体电气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原理设计与部分工艺设计,完成了各台设备的电气接线图,绘制了控制面板以及电气控制柜图纸,后者主要完成了PLC的硬件选型以及程序设计工作。在系统设计完成之后,对系统进行了调试,调试过程首先利用仿真软件进行离线模拟,主要查找程序中的逻辑错误。然后对整个系统进行现场调试,测试各部分的性能。最后系统满足了实际生产的控制要求,控制效果良好。从整个橡胶生产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得知在工业控制中经常需要温度、压力等模拟量保持在某一稳定值附近,针对这种情况工业中经常采用PID控制算法,该算法的关键是选取合适的调节参数,所以文章的最后运用MATLAB软件对PID参数整定做了一个简单、直观的人机界面,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王一科[5](2019)在《多壁碳纳米管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分散方法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一维纳米管分散微结构,表现出比纯聚合物更好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等,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碳纳米管在聚合物中的分散和复合方法研究仍处于不成熟阶段,诸多相关问题有待解决,导致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工业化生产遇到瓶颈。本课题针对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分散和性能等问题,以碳纳米管在聚合物中的分散及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性能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制备了聚苯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和聚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并分析表征了所制备材料的结构与性能。首先,采用了溶液法和熔融法两种共混方法,进行了聚苯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微观结构表征以及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利用电镜分析、接触角、冲击强度、电导率等对复合材料试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在低含量2%和4%时能在复合材料中较好分散,高含量时则团聚现象明显,反而影响材料力学性能;冲击强度表征显示碳纳米管能改善复合材料的韧性,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随碳纳米管含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4%聚苯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相比于纯聚苯乙烯上升了27.9%;电导率表征显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随碳纳米管含量的提高不断增强,当碳纳米管含量为10%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可达10-410-3S/cm;接触角测试显示随着碳纳米管在复合材料中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界面的接触角增大,材料的亲水性能变弱。其次,将碳纳米管进行了碱化处理、羟基化改性、氧化处理、酯化改性、酸化改性等化学改性,表征了改性前后碳纳米管的性能和分散情况,红外光谱和XRD谱图显示碳纳米管的结构得到改善,碳纳米管特征峰增强,自由沉降实验表明碳纳米管改性后在四氯化碳和二氯甲烷中的分散性得到提高。最后,选取了具有应用前景的熔融密炼法,制备了聚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增韧聚丙烯可以使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从46.6 MPa提高到72.7 MPa,DSC和TG测试表明碳纳米管加入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得到提高,哈克旋转流变仪测试表明碳纳米管加入后熔体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和粘度η*都增加,材料流变性能变差。碳纳米管经过双氧水改性后,再与聚丙烯复合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
来庆存[6](2015)在《NR/炭黑复合材料炭黑分散性与动态性能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Payne效应是填充胶料的模量随应变振幅的增大而呈非线性下降的现象。对Payne效应的机理的解释有很多,其中以填料-填料网络破坏最具代表,可用低振幅下的弹性模量与高振幅下的模量差反映胶料中填料-填料相互作用大小。有一些研究者还以此来表征胶料中填料的分散性,这是在忽略橡胶分子量影响的前提下得出的。实际上橡胶分子链在振幅增大过程中会发生解缠结、取向等过程,对弹性模量变化亦会产生影响。本论文旨在控制橡胶分子量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填料的分散性,研究填料分散性与Payne效应的关系。本文采用乳液共沉法制备橡胶分子量相同,填料分散性不同的NR/炭黑复合材料。通过热失重分析(TGA)、门尼粘度计、ZETA SIZER Nano-ZS90粒径分析仪、扫描电镜(SEM)、RPA2000等测试表征手段,考察复合材料中炭黑分散性及其对胶料动态性能与填料网络的影响,探寻炭黑分散性与Payne效应的关系,来描述炭黑分散性与填料-填料相互作用的关系。(1)对天然橡胶生胶及纯胶硫化胶,用RPA2000进行形变、温度和频率扫描。结果表明:对天然橡胶生胶及混炼胶硫化得到的纯胶硫化胶,随薄通不同次数增多,其弹性模量随应变振幅的增大均呈现非线性下降的现象,且生胶或混炼胶的薄通次数增多(分子量减小),低形变下的弹性模量逐渐下降,表明橡胶分子量大小对胶料弹性模量有影响;分子量减小,弹性模量降低。(2)采用乳液共沉法制备橡胶分子量相同、炭黑分散性不同的NR/炭黑复合材料,并应用扫描电镜、门尼粘度计、RPA2000等测试仪器对其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NR/炭黑复合材料中,随着炭黑分散性升高,胶料的门尼粘度增大;不同炭黑分散性胶料的弹性模量随应变振幅的增大均呈非线性下降,且随着炭黑分散性的升高,低应变下的弹性模量逐渐降低,表明胶料中炭黑分散性对胶料弹性模量有影响;胶料中炭黑分散性升高,弹性模量降低。(3)采用乳液共沉法制备橡胶分子量相同、炭黑含量不同的NR/炭黑复合材料,并应用炭黑分散度仪、扫描电镜、门尼粘度计、RPA2000等测试仪器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R/炭黑复合材料中,随着炭黑含量的增加,胶料的炭黑分散性降低,门尼粘度增大;不同炭黑含量胶料的弹性模量随应变振幅的增大均呈非线性下降;随炭黑含量的增加,胶料中炭黑分散性下降,低应变下的弹性模量逐渐增大,Payne效应增大。
杨宇[7](2019)在《高储能密度复合电介质材料结构与性能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储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能作为能源的高级利用形式,在很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目前常用的电介质薄膜介电常数较低,从而导致薄膜电容器的储能密度难以提升。论文主要探讨了高性能聚合物基电介质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关系,得到如下结果:(1)利用高介电氟橡胶PPA提高聚丙烯(PP)的介电常数,发现PPA可以实现在PP基体中的均匀分散,使得PPA/PP共混物复合材料薄膜的介电常数和储能密度均升高。当PPA的含量达到35 wt%时,102 Hz时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达到了 2.8,另外在200 MV/m的场强下复合薄膜的放电储能密度达到1.21 J/cm3,是纯PP薄膜的2.2倍。(2)采用在PP基体中添加高介电纳米颗粒钛酸钡的方法来提高介电常数,为了进一步改善复合材料的电击穿性能,引入了第三相橡胶相。实验发现无论是SEBS还是EPDM,对纳米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和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击穿强度及储能特性均有很明显的改善作用。当橡胶含量为10 wt%时,介电常数增加到3.1,复合薄膜的击穿强度从277 MV/m分别上升到341 MV/m(SEBS/BT/PP)和315 MV/m(EPDM/BT/PP);当橡胶含量为15 wt%时,200 MV/m下的储能密度达到1.2 J/cm3左右。(3)利用化学接枝的方法将聚氨酯(TPU)接枝在BT纳米颗粒表面成功制备了核壳结构的高介电填料(TPU@BT)。实验发现TPU@BT的加入改善了 PVDF基体的介电性能。当TPU@BT纳米颗粒填充量为12 wt%时复合材料在102 Hz频率时其介电常数可以达到13.5,这是纯的PVDF基体的1.5倍;储能密度提高到了 1.7 J/cm3。(4)将二异氰酸酯(MDI)接枝在BT纳米颗粒表面成功制备了核壳结构的高介电填料,改善了 BT在PVDF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接枝MDI在BT纳米颗粒表面可以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和储能特性。当MDI@BT纳米颗粒填充量为12 wt%(102 Hz),介电常数可以达到13.7,而纯PVDF的介电常数仅为8.2,储能密度提高到2.0J/cm3,另外与TPU@BT相比,相同条件下的MDI@BT可以有效抑制PVDF基复合材料充放电效率的下降。
魏雪峰[8](2020)在《SAN/CR共混物的制备及结构和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SAN)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塑料,具有刚性大、耐热性好、耐应力开裂性强等众多的优点,如果冲击性能得到改善或者大的提高以及阻燃性能进一步增加,将赋予其更加优异的性能。氯丁橡胶(CR)是一种耐热氧老化,耐天候老化明显优于其他二烯类橡胶的橡胶,尤其是CR分子链上大量的氯原子,赋予了CR优异的阻燃性能,所以将CR并用在SAN中既可以作为增韧剂使用,同时也兼具阻燃剂的效果。本文以SAN/CR共混体系为研究基础,首先研究了多种阻燃体系对SAN的阻燃作用,同时研究了SAN/CR共混体系反应型增容的特点和规律。主要内容如下:1、选用三氧化二锑(Sb2O3)、十溴二苯乙烷(DBDPE)组成卤-锑阻燃体系,酚醛树脂(PF)和磷酸三苯酯(TPP)组成膨胀型阻燃体系,着重考察了两种阻燃体系的用量对SAN/CR共混物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级别(UL-94)、缺口冲击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筛选出综合性能最佳的阻燃体系。2、采用熔融接枝法在哈克转矩流变仪中,使用苯乙烯(St)、丙烯腈(An)单体与CR基体进行接枝反应,制得接枝共聚物。考察温度、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等条件对接枝反应和凝胶率的影响,系统研究了此双单体体系与CR的接枝反应规律。用CR以及原位接枝改性后的CR分别增韧改性SAN,对两种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对比研究,并通过测定凝胶率考察了共混物动态硫化过程的特点。3、在转矩流变仪中进行了SAN/CR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研究了反应规律,考察了催化剂的影响,其中催化剂AlCl3是最有效的,研究了共混温度和时间对SAN/CR 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称重法和红外分析发现,在研究范围内,随着共混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反应度增加。通过DSC、FT-IR、GPC和SEM对SAN/CR/AlCl3反应体系各种组分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可能的反应机理进行了阐述。
郑旭朋[9](2019)在《基于强制组装法制备导热和散热一体化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社会智能设备的不断发展,很多设备更趋于微型化,这些设备内部元器件密集排布,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这些热量一旦无法及时散去,将会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众多学者致力于高导热和高散热的研究,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但是两者都无法同时兼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散热性能,金属-塑料复合式散热器虽然综合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能和聚合物的散热性能,但金属与塑料之间的接触热阻过大,无法达到理想的导热散热平衡,而且加工工艺复杂。本文结合导热材料和散热器的发展现状,以导热和散热理论为基础,建立具有微结构的复合材料的导热和散热一体化模型,运用MATLAB软件模拟分析了实现导热和散热平衡的影响因素,探究复合材料导热能力和散热能力的平衡规律;提出了用空间限位强制组装法制备导热材料和在导热材料表面构建微结构的聚合物导热散热一体化复合材料,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增大其比表面积,增强散热能力,以实现其导热和散热的平衡;最后对制备的导热散热一体化材料进行导热和散热效果的测试,通过和理论模拟对比,证明了理论和实际测试的一致性。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建立了微结构的导热散热一体化材料模型。基于MATLAB软件对该V槽形微结构材料的导热散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导热和散热平衡规律。(2)SCFNA 法制备 PDMS/SCF、PDMS/SCF/CNT 导热复合材料。研究了密炼工艺对填料SCF的分散均匀性和长度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参数。重点研究了不同粘度PDMS、不同填料,不同填料浓度,以及强制组装程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3)用SCFNA制备表面具有V型槽结构的PDMS/SCF/CNT导热散热一体化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和散热性能测试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证明所制备的导热散热一体化材料的性能与模拟结果相一致。
赫连青军[10](2006)在《等规立构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共混物的结构形貌与性能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对iPP与POE的共混物的微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及热学性能、流变性能等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密炼机制备了iPP/POE的共混物,并通过使一部分共混物熔体于空气中退火和一部分于液氮中淬火的方式得到了两种不同的共混物,然后通过DSC、TEM、WAXD、流变学以及力学性能等的测试,对比了退火和淬火两种条件下形成的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并从微观相形貌进行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淬火样品的力学性能都较退火样品有大幅度提高,因为在淬火条件下,共混物中的分散相POE粒子的分散状态以及由剪切拉伸诱导形成的取向结构被“冷冻”了下来,而退火条件下,由于时间较长,分散的POE粒子开始结合,使得粒径变大(相对淬火样品),两相界面面积减小,黏结力变差以及熔融态形成的取向也部分回复,综合导致了退火样品的力学性能较差。然后我们又利用可开式双螺杆挤出机在线研究了iPP/POE共混物的形貌演变过程,并考察了螺杆转速以及组分比对形貌的影响,最后对比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结合其微观相形貌,得到了制备iPP/POE共混物材料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POE含量低于20 wt%时,只需要较低的转速就可以使之均匀分散于iPP基体中,且共混物性能也较好;当POE含量大于20 wt%时,即使在较高的转速下,也很难均匀分散POE,不仅浪费能源而且熔体黏度较高,难于加工成型。密炼机和双螺杆挤出机都是工业生产中常用于制备聚合物共混物的设备,在加工过程中的相结构的形成与演变、材料的结构-加工工艺与性能的关系是当前各国科学界所关心的热点之一。我们现在通过工业生产中常用体系iPP/POE共混体系,回答了上述问题,并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密炼机在电碳生产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密炼机在电碳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密炼机温度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密炼机的发展历程和控制技术 |
1.2.1 密炼机发展历程 |
1.2.2 密炼机控制技术 |
1.3 密炼机温度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1 工艺发展现状 |
1.3.2 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轮胎密炼生产线 |
2.1 密炼生产线工艺概述 |
2.1.1 密炼生产线工艺流程 |
2.1.2 密炼生产线系统组成 |
2.2 密炼机概述 |
2.2.1 密炼机工艺分析 |
2.2.2 密炼机工作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密炼机温度对象建模 |
3.1 密炼机温度对象分析 |
3.1.1 密炼机温度对象的分类 |
3.1.2 混炼温度影响因素 |
3.2 恒温水温度控制系统 |
3.2.1 温度控制系统的分类 |
3.2.2 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 |
3.2.3 恒温水温度的影响因素 |
3.3 密炼机温度对象的建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密炼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 内模控制算法的引入 |
4.1.1 内模控制的原理和性质 |
4.1.2 内模控制的实现 |
4.2 密炼机温度模糊内模控制器的设计 |
4.2.1 密炼机温度内模控制系统的结构 |
4.2.2 内模控制解耦补偿器的设计 |
4.2.3 基于模糊算法的滤波器参数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密炼机温度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
5.1 传统控制系统结构分析 |
5.2 智能控制系统结构分析 |
5.3 抗扰动性能仿真分析 |
5.4 被控过程参数变化仿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橡胶生产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橡胶工业发展现状 |
1.2.1 国外橡胶业发展现状 |
1.2.2 国内橡胶业发展现状 |
1.3 PLC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
1.4 论文内容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2 基本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
2.1 生产过程主要材料 |
2.2 基本炼胶设备 |
2.2.1 开放式炼胶机 |
2.2.2 密闭式炼胶机 |
2.3 工艺流程 |
2.3.1 塑炼加工 |
2.3.2 混炼工艺 |
2.4 本章小结 |
3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3.1 常用低压电器 |
3.2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3.2.1 需求分析 |
3.2.2 控制方式 |
3.2.3 原理设计 |
3.2.4 工艺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
4.1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1 控制系统硬件选择 |
4.1.2 控制系统I/O点分配 |
4.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2.1 控制系统各部分需求分析 |
4.2.2 程序结构及软件选择 |
4.2.3 密炼机程序分析与设计 |
4.2.4 提升机程序分析与设计 |
4.2.5 开炼机程序分析与设计 |
4.3 系统调试 |
4.4 本章小结 |
5 PID控制参数整定软件设计 |
5.1 软件设计 |
5.1.1 软件主窗口 |
5.1.2 算法选择 |
5.2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常用炼胶设备技术特征与规格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多壁碳纳米管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分散方法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碳纳米管的简介 |
1.2.1 碳纳米管的历史与结构特征 |
1.2.2 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
1.2.3 碳纳米管的性质 |
1.3 碳纳米管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概述 |
1.3.1 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应用 |
1.3.2 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3 碳纳米管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方法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2 溶液法和熔融法制备聚苯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2.2 实验过程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熔体流动速率表征 |
2.3.2 接触角测试 |
2.3.3 扫描电镜表征 |
2.3.4 冲击强度试验 |
2.3.5 电导率测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碳纳米管含量对材料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 |
2.4.2 润湿性能分析 |
2.4.3 扫描电镜分析 |
2.4.4 冲击试验结果分析 |
2.4.5 聚苯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电导率 |
2.5 本章小结 |
3 多壁碳纳米管的化学改性与分散性实验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3.2.2 实验过程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红外光谱测试 |
3.3.2 X射线衍射测试 |
3.3.3 多壁碳纳米管在四氯化碳中的自由沉降实验 |
3.3.4 多壁碳纳米管在二氯甲烷中的自由沉降实验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红外光谱分析 |
3.4.2 X射线衍射分析 |
3.4.3 多壁碳纳米管在四氯化碳中的自由沉降实验 |
3.4.4 多壁碳纳米管在二氯甲烷中的自由沉降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4 熔融密炼法制备聚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4.2.2 实验过程 |
4.3 测试与表征 |
4.3.1 弯曲强度测试 |
4.3.2 拉伸强度测试 |
4.3.3 热失重分析测试(TG) |
4.3.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4.3.5 流变性能的测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PP-CNTs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分析 |
4.4.2 PP-CNTs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分析 |
4.4.3 热失重分析(TG) |
4.4.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4.4.5 材料的流变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NR/炭黑复合材料炭黑分散性与动态性能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橡胶填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概述 |
1.1.1 机械混炼法 |
1.1.2 原位聚合法 |
1.1.3 溶胶-凝胶法 |
1.1.4 插层复合法 |
1.1.5 接枝聚合法 |
1.1.6 自组装法 |
1.1.7 乳液混合法 |
1.2 天然胶乳的稳定性 |
1.2.1 天然橡胶胶乳的组成及粒子结构 |
1.2.2 天然胶乳的物理及胶体化学性质 |
1.2.3 天然胶乳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 |
1.2.4 天然胶乳的保存及其机理 |
1.2.5 天然胶乳的自然凝固及其凝固方法 |
1.3 橡胶用炭黑简介 |
1.3.1 炭黑的定义及微观结构 |
1.3.2 炭黑的制造方法及种类 |
1.3.3 炭黑的主要技术指标 |
1.3.4 炭黑胶料的制备方法 |
1.3.5 炭黑在橡胶中的分散机理 |
1.4 复合材料中的多重相互作用 |
1.4.1 橡胶-填料间相互作用 |
1.4.2 填料-填料间相互作用及表征 |
1.5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5.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5.2 课题的研究思路、目的及意义 |
1.5.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橡胶分子量对生胶及纯胶硫化胶动态性能的影响 |
2.1 概述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材料 |
2.2.2 主要设备与仪器 |
2.2.3 实验配方 |
2.2.4 试样制备 |
2.2.5 性能测试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生胶的门尼粘度 |
2.3.2 生胶的动态性能 |
2.3.3 纯胶混炼胶的门尼粘度 |
2.3.4 纯胶硫化胶的动态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散体制备方法对NR/炭黑复合材料动态性能的影响 |
3.1 概述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材料 |
3.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3.2.3 实验配方 |
3.2.4 试样制备 |
3.2.5 性能测试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炭黑分散体制备与表征 |
3.3.2 NR/炭黑复合材料中炭黑分散性的表征 |
3.3.3 NR/炭黑复合材料动态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胶乳、炭黑混合方法对NR/炭黑复合材料动态性能的影响 |
4.1 概述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材料 |
4.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4.2.3 实验配方 |
4.2.4 试样制备 |
4.2.5 性能测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NR/炭黑复合材料中炭黑含量表征-TG分析 |
4.3.2 NR/炭黑复合材料中炭黑分散性的表征 |
4.3.3 NR/炭黑复合材料动态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炭黑用量对NR/炭黑复合材料动态性能的影响 |
5.1 概述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原材料 |
5.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5.2.3 实验配方 |
5.2.4 试样制备 |
5.2.5 性能测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炭黑用量对NR/炭黑复合材料分散性的影响及表征 |
5.3.2 NR/炭黑复合材料的门尼粘度 |
5.3.3 炭黑用量对NR/炭黑复合材料动态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高储能密度复合电介质材料结构与性能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能量储存 |
2.1.1 热能储存 |
2.1.1.1 相变热能储存 |
2.1.1.2 非相变热能储存 |
2.1.1.3 化学热能储存 |
2.1.2 电能储存 |
2.1.2.1 压缩空气储能 |
2.1.2.2 水力储能发电系统 |
2.1.2.3 重力势能储能 |
2.1.2.4 液压活塞储能 |
2.1.2.5 飞轮储能 |
2.1.2.6 氢能储存 |
2.1.2.7 电池储能 |
2.1.2.8 超级电容器储能 |
2.2 电介质材料储能 |
2.2.1 介电常数 |
2.2.2 介电损耗 |
2.2.3 电介质储能 |
2.2.3.1 电介质储能原理 |
2.2.3.2 电介质储能密度 |
2.2.3.3 电介质储能材料 |
2.3 聚合物基复合电介质材料 |
2.3.1 逾渗型聚合物介电复合体系 |
2.3.2 无机陶瓷聚合物介电复合体系 |
2.3.3 小分子改性无机陶瓷聚合物介电复合体系 |
2.3.4 核壳结构型填料粒子/聚合物介电复合体系 |
2.3.5 全有机聚合物介电复合体系 |
2.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2.4.1 选题目的 |
2.4.2 选题意义 |
2.4.3 创新点 |
3 高储能密度的氟橡胶/聚丙烯复合材料薄膜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的化学药品及原料 |
3.2.2 主要的实验仪器和测试仪器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样品测试条件与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PPA对PPA/PP共混物复合材料薄膜介电性能的影响 |
3.3.2 PPA对PPA/PP共混物复合材料薄膜耐电压能力的影响 |
3.3.3 PPA对PPA/PP共混物复合材料薄膜储能特性的影响 |
3.3.4 PPA对PPA/PP共混物复合材料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钛酸钡纳米颗粒/橡胶/聚丙烯三相纳米复合材料薄膜的介电和储能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的化学药品及原料 |
4.2.2 主要的实验仪器和测试仪器 |
4.2.3 试验方法 |
4.2.4 样品测试条件与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橡胶相SEBS及EPDM对BT/SEBS/PP和BT/EPDM/PP纳米复合材料薄膜介电性能的影响 |
4.3.2 橡胶相SEBS及EPDM对BT/SEBS/PP和BT/EPDM/PP纳米复合材料薄膜耐电压能力的影响 |
4.3.3 橡胶相SEBS及EPDM对BT/SEBS/PP和BT/EPDM/PP纳米复合材料薄膜储能特性的影响 |
4.3.4 橡胶相SEBS及EPDM对BT/SEBS/PP和BT/EPDM/PP纳米复合材料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聚氨酯包覆的钛酸钡纳米颗粒/聚偏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储能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的化学药品及原料 |
5.2.2 主要的实验仪器和测试仪器 |
5.2.3 试验方法 |
5.2.4 样品测试条件与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核壳纳米颗粒TPU@BT的合成与表征 |
5.3.2 TPU@BT/PVDF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
5.3.3 TPU@BT/PVDF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
5.3.4 TPU@BT/PVDF纳米复合材料的击穿特性 |
5.3.5 TPU@BT/PVDF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特性 |
5.4 本章小结 |
6 氨基官能化的钛酸钡纳米颗粒/聚偏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储能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主要的化学药品及原料 |
6.2.2 主要的实验仪器和测试仪器 |
6.2.3 试验方法 |
6.2.4 样品测试条件与方法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核壳纳米颗粒MDI@BT的合成与表征 |
6.3.2 MDI@BT/PVDF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
6.3.3 MDI@BT/PVDF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
6.3.4 MDI@BT/PVDF纳米复合材料的击穿特性 |
6.3.5 MDI@BT/PVDF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特性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SAN/CR共混物的制备及结构和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SAN树脂概述 |
1.1.1 SAN树脂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
1.1.2 增韧改性SAN树脂的研究概况 |
1.1.2.1 PB对SAN树脂的增韧 |
1.1.2.2 EPDM对 SAN树脂的增韧 |
1.1.2.3 CPE对 SAN树脂的增韧 |
1.1.2.4 改性POE对 SAN树脂的增韧 |
1.2 氯丁橡胶的概述 |
1.2.1 氯丁胶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
1.2.2 氯丁胶的应用 |
1.2.3 CR在聚合物改性中的应用 |
1.3 阻燃剂的分类及相关机理 |
1.3.1 卤系阻燃剂 |
1.3.2 添加型阻燃剂 |
1.3.3 膨胀型阻燃剂 |
1.3.3.1 可膨胀石墨 |
1.3.3.2 化学膨胀剂 |
1.3.4 新技术阻燃剂 |
1.4 橡胶增韧塑料机理的研究讨论 |
1.4.1 裂纹支化与终止 |
1.4.2 多重银纹理论 |
1.4.3 剪切屈服理论 |
1.4.4 银纹化/剪切屈服理论 |
1.4.5 空穴化理论 |
1.4.6 逾渗理论 |
1.4.7 橡胶增韧塑料的其它增韧机理 |
1.5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1.5.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5.3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SAN/CR体系阻燃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设备及主要仪器 |
2.2.3 阻燃共混物的制备 |
2.2.4 性能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AN/CR复合阻燃材料 |
2.3.2 SAN/CR/DBDPE/Sb_2O_3 复合阻燃材料 |
2.3.3 SAN/CR/PF/TPP复合阻燃材料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R-St/An接枝共聚物制备及其增韧SAN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3.2.2 实验设备及主要仪器 |
3.2.3 氯丁橡胶-苯乙烯/丙烯腈接枝共聚物的制备 |
3.2.4 单体转化率及凝胶率测定 |
3.2.5 共混物的制备 |
3.2.6 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
3.2.7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微观形态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因素 |
3.3.1.1 反应时间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 |
3.3.1.2 反应温度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 |
3.3.1.3 单体用量的影响 |
3.3.1.4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
3.3.2 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
3.3.2.1 SAN/CR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
3.3.2.2 SAN/A-CR-S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
3.3.3 SAN/CR动态硫化体系 |
3.3.3.1 共混物配方 |
3.3.3.2 SAN/CR动态硫化共混物的制备 |
3.3.3.3 试样制备及性能测试 |
3.3.3.4 测试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原位增容SAN/CR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4.2.2 实验设备及主要仪器 |
4.2.3 SAN-co-CR共聚物的制备 |
4.2.4 SAN-co-CR共聚物的表征 |
4.2.4.1 SAN-co-CR共聚物的溶剂抽提 |
4.2.4.2 质量法测定接枝率 |
4.2.4.3 SAN-co-CR共聚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4.2.4.4 聚合物分子量的表征 |
4.2.4.5 力学性能 |
4.2.4.6 DSC测试 |
4.2.4.7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抽提方法的选用 |
4.3.2 催化剂的选用 |
4.3.3 影响SAN-co-CR链间共聚物形成的因素 |
4.3.3.1 CR的反应度随时间变化关系 |
4.3.3.2 SAN-co-CR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
4.3.4 SAN-co-CR共聚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4.1 建立标准曲线 |
4.3.4.2 红外光谱法测定反应度 |
4.3.5 温度的影响 |
4.3.6 聚合物在共混过程中的分子量 |
4.3.7 DSC分析 |
4.3.8 SAN-co-CR共聚物的结构分析 |
4.3.9 SAN/CR/AlCl_3 反应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基于强制组装法制备导热和散热一体化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导热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微型散热器的研究现状 |
1.2.3 复合式微结构散热器的研究现状 |
1.2.4 空间限位强制组装法 |
1.3 聚合物导热散热一体化材料的提出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合物导热散热一体化模型及其数值模拟 |
2.1 前言 |
2.2 聚合物导热散热一体化材料的设计准则 |
2.3 基本假设 |
2.4 基本方程的建立 |
2.4.1 聚合物导热散热一体化材料的导热过程方程 |
2.4.2 聚合物导热散热一体化材料的表面散热过程方程 |
2.5 空气物性参数的曲线拟合 |
2.5.1 空气导热系数的曲线拟合 |
2.5.2 空气热扩散率的曲线拟合 |
2.5.3 空气运动粘度的曲线拟合 |
2.5.4 空气普朗特数的曲线拟合 |
2.6 V型槽导热散热一体化材料的导热散热平衡分析 |
2.6.1 V型槽导热散热一体化材料的物理模型 |
2.6.2 材料导热系数对散热面积的影响 |
2.6.3 材料本体厚度对散热面积的影响 |
2.6.4 V槽高度对于散热面积的影响 |
2.6.5 环境温度对于散热面积的影响 |
2.6.6 热源温度对于散热面积的影响 |
2.6.7 热源功率对于散热面积的影响 |
2.7 半球形导热散热一体化材料的导热散热平衡分析 |
2.7.1 半球形导热散热一体化材料的物理模型 |
2.7.2 材料导热系数对热源温度的影响 |
2.7.3 材料本体厚度对热源温度的影响 |
2.7.4 半球半径对于热源温度的影响 |
2.7.5 环境温度对于热源温度的影响 |
2.7.6 热源功率对于热源温度的影响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CFNA法制备导热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SCFNA法制备导热复合材料工艺及性能研究 |
3.2.1 实验原料与装置 |
3.2.2 PDMS/SCF导热复合材料制备过程 |
3.2.3 表征和测试 |
3.3 工艺参数对SCFNA法制备PDMS/SCF导热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3.3.1 密炼时间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3.3.2 密炼转速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3.3.3 压印时间和速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3.4 PDMS对SCFNA法制备PDMS/SCF导热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3.4.1 固化剂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3.4.2 PDMS粘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3.5 材料配方对SCFNA法制备PDMS/SCF/CNT导热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3.5.1 填料总含量为10wt%,SCF: CNT比例不同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3.5.2 SCF含量为10wt%,CNT含量不同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合物导热散热一体化材料的实验研究 |
4.1 前言 |
4.2 导热散热一体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4.2.2 PDMS/SCF/CNT导热散热一体化的制备步骤 |
4.2.3 散热性能的测试 |
4.3 导热散热一体化材料的散热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4.3.1 实验散热面积与模拟散热面积的对比 |
4.3.2 散热面积对复合材料散热性能的影响 |
4.4 误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创新点摘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10)等规立构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共混物的结构形貌与性能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发展 |
1.1.1 聚合物共混改性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
1.1.2 聚合物共混体系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聚合物共混物复合材料 |
1.2.1 聚合物共混改性塑料的类型 |
1.2.2 聚合物共混改性塑料的表示方法 |
1.2.3 聚合物共混改性塑料的制备方法 |
1.2.4 聚合物共混改性塑料的表征手段 |
1.2.5 聚合物共混改性材料的性能 |
1.3 聚丙烯的改性 |
1.3.1 共聚改性 |
1.3.2 接枝改性 |
1.3.3 共混改性 |
1.4 PP/POE 共混材料 |
1.4.1 弹性体 POE 概况 |
1.4.2 PP/POE 共混材料的制备 |
1.4.3 PP/POE 共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iPP/POE 共混物在密炼机中的形貌与性能的变化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样品制备 |
2.2.3 样品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iPP 与 POE 本体性能 |
2.3.2 共混物中 POE 的含量对iPP 热性能的影响 |
2.3.3 共混体系在退火和淬火条件下的形貌演变 |
2.3.4 共混物中iPP 结构的变化 |
2.3.5 流变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PP/POE 共混物在挤出机中的形貌演变与性能的变化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样品制备 |
3.2.3 样品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iPP/POE 共混物在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的形貌演变 |
3.3.2 共混物中 PP 结构的变化 |
3.3.3 iPP/POE 共混物的热性 |
3.3.4 iPP/POE 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
3.3.5 iPP/POE 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四、密炼机在电碳生产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密炼机在电碳生产中的应用[J]. 哈尔滨电碳厂. 电碳技术, 1977(Z1)
- [2]密炼机温度控制的研究[D]. 刘文飞. 东北大学, 2013(03)
- [3]三个电碳厂的设计[J]. 一机部第七设计院. 机械工厂设计, 1980(02)
- [4]橡胶生产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赵娜.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7)
- [5]多壁碳纳米管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分散方法与性能研究[D]. 王一科. 武汉纺织大学, 2019(01)
- [6]NR/炭黑复合材料炭黑分散性与动态性能的关系研究[D]. 来庆存. 青岛科技大学, 2015(06)
- [7]高储能密度复合电介质材料结构与性能调控研究[D]. 杨宇.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6)
- [8]SAN/CR共混物的制备及结构和性能的研究[D]. 魏雪峰.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9]基于强制组装法制备导热和散热一体化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D]. 郑旭朋.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10]等规立构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共混物的结构形貌与性能关系的研究[D]. 赫连青军. 吉林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