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暴潮对淤泥质海岸的影响——以江苏省淤泥质海岸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任美锷,张忍顺,杨巨海,章大初[1](1983)在《风暴潮对淤泥质海岸的影响——以江苏省淤泥质海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暴风浪对海岸地貌和海洋沉积均有极大影响,这一问题已引起国际海洋地质学界愈来愈多的注意.本文以江苏省淤泥质海岸为例,对此问题加以比较系统的论述.
赵秧秧,高抒[2](2015)在《台风风暴潮影响下潮滩沉积动力模拟初探——以江苏如东海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以江苏如东潮滩为研究区,采用沉积动力学垂向二维概念模型来模拟正常天气和台风期间潮滩沉积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台风风暴潮对潮滩正常沉积层序的改造作用。模拟结果表明,在涨落潮时间—流速对称特征明显的如东海岸,潮汐作用使潮滩沉积呈显着的分带性,且剖面形态向"双凸形"演化,两个"凸点"分别位于平均高潮位和平均低潮位附近。在台风期间风暴增水效应下,开边界悬沙浓度差异将导致潮滩冲淤和沉积分布格局的变化,潮上带和潮间带上部均堆积泥质沉积物,潮间带中下部在风暴过程中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砂质沉积物侵蚀或之后堆积泥质沉积物,在沉积层序中形成风暴冲刷面。因此,潮滩的风暴沉积记录存在于潮间带上部或更高部位。以此模型为基础,可进一步综合考虑极浅水边界层水动力结构、沉积物粒度分布变化、波—流联合作用、台风降水、互花米草等生物活动、潮沟摆动及人工围垦等因素,从而建立风暴事件在沉积层序中的时间序列,更好地解译沉积记录中的古环境信息。
龚政,张岩松,赵堃,周曾,张长宽[3](2019)在《风暴作用下淤泥质潮滩-潮沟系统地貌演变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鉴于风暴作用对淤泥质潮滩-潮沟系统的地貌演变有重要的影响,对海岸工程的安全以及海岸带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从研究方法、演变特点和动力机制等方面回顾了风暴作用下淤泥质潮滩-潮沟系统地貌演变的研究进展。认为淤长型潮滩风暴剖面的形态特征一般呈"中间冲刷,两端淤积",但其动力机制研究系统性还不够;盐沼可以较好地削弱风暴,起到固沙效果,但其侧向演变值得进一步关注;风暴作用下潮沟的活动性大大增强,其中潮沟摆动及其岸壁侵蚀机理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指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现场资料的获取,并通过数值模拟、物理模型试验等手段,加强对风暴作用下潮滩-潮沟系统地貌演变机理的研究。
宋莎莎[4](2020)在《现代黄河三角洲潮滩的沉积物粒度、核素分布及其环境意义》文中认为1855年黄河经华北平原改道注入渤海后形成了现代黄河三角洲,黄河以高水沙量与频繁改道为主要特征,河口地区受到河流与海洋动力的双重制约,因此冲淤变化尤为强烈。黄河口潮滩位于海陆交汇地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复杂的动力作用,沉积物通常记述了流域内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历史。本文以我国黄河现行清水沟流路附近的潮滩岩芯与表层(Y1、Y2、Y3与Y4)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经过实地观测、沉积物粒度、210Pb、137Cs与7Be的多因素分析,并根据黄河多年入海泥沙、岸线变迁以及黄河调水调沙事件,探讨现代黄河三角洲潮滩区域的核素分布、沉积特征及人与自然共同作用影响下的潮滩地貌动态演化。研究区沉积物粒度的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口潮滩沉积物主要为粉砂与粘土质粉砂,展现了长期淤积条件下粉砂淤泥质潮滩的沉积特征及其与黄河泥沙的一致性。不同沉积相的沉积物粒度存在差异,沉积物由潮间带——潮上带——陆上三角洲逐渐粗化,表明潮滩区域受到海洋动力与河流动力作用的分异。柱状样Y2、Y3与Y4均出现了沉积物明显变细或变粗的跃层,这种突变通常受到潮滩区域沉积环境演变、人类活动以及洪水、风暴潮等突发事件的影响。结合柱状样含水量与沉积物粒度,发现粘土含量与含水量呈正相关,表明潮滩区域的细颗粒物质主要来源于弱的水动力作用。柱状样Y4于深度48~50cm内出现红粘层,结合黄土高原区降雨量以及黄河入海水沙量,推测其对应于1998年的洪水事件,黄河携带黄土高原古土壤于此沉积后由于水动力作用的强烈变化形成了红(褐)色的粘土质粉砂。黄河三角洲潮滩区域因动力作用复杂、沉积环境多变,四个柱状样的210Pb活度均未呈现出理想的指数型分布,本文将这四个活度分布曲线划分为阶段式分布与事件影响型——混合式分布两种类型。黄河三角洲潮滩仅柱状样Y2、Y3与Y4测得137Cs信号,三者的137Cs活度均呈现不连续有峰的分布形式,根据其分布规律将其进一步细分为表层检测到(Y2、Y3)与表层未检测到(Y4)两种类型,体现了研究区表层沉积环境的差异。计算137Cs总面积活度值后,推测活度不连续原因在于研究区沉积物多经历沉积与侵蚀的交替作用。河口三角洲地区的核素以河流泥沙与海洋悬浮来源为主,因此137Cs分布与大气沉降规律存在差异,三者137Cs活度的最大蓄积峰分别对应于深度18cm、22cm与24cm处,并非为1963年,本文结合历年黄河入海水沙数据,推测最大蓄积峰对应于2003年的洪水与风暴潮事件,这也导致Y1处在20cm处出现210Pbex断层。根据137Cs的时标定年、Y3与Y4表层10cm内的210Pb定年以及Y4红粘层的事件沉积意义,分别计算出Y1处2003~2009年平均沉积速率为1.25cm/a;Y2处2003~2019年平均沉积速率为1.125cm/a;Y3处2003~2019年平均沉积速率为1.375 cm/a;Y4处1998~2003年平均沉积速率为5.8 cm/a,2003~2019年为1.5 cm/a。黄河三角洲北侧潮滩表层样的7Be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7Be的可测得深度为6mm,由潮间带——潮上带——陆上三角洲的7Be可测得深度逐渐变大,且均在0~2mm内达最大值。表层样Y4的7Be活度表现为指数形衰减,三者不同深度的7Be存在对应性,推断表层样Y2与Y3的7Be活度存在缺失。利用降雨量——7Be大气沉降公式估算了黄河三角洲区域的7Be大气沉降量,与表层样Y4的总面积活度值大致相等,远大于表层样Y2与Y3的7Be总面积活度值。因此推断样点Y4附近区域近期沉积环境稳定,并计算表层年均沉积速率为1.31cm/a。结合现场观测与历史资料,潮上带与高潮滩区域表层沉积物在风暴潮来临时分别经历风力吹蚀与海水侵蚀作用,且在近半年内整体呈现净侵蚀。黄河三角洲的潮滩发育受到人与自然的共同影响,本文根据Landsat历史数据提取了1984~2019年清水沟叶瓣的岸线变迁。1996年黄河改道清8汊以来,整体岸线向海迁移速率降低,尤其在2004~2019年内,岸线变化很小,大部分地区基本达到冲淤平衡,这与黄河流域实施的调水调沙密切相关。自2002年黄河实施调水调沙以来,水沙基本集中于一个月内入海,大大削减了流域内的洪峰与沙峰,黄河河床由原来的沉积变为冲刷。研究区沉积物粒度对黄河水沙变化也有所响应,柱状样Y2及Y3自调水调沙以来中值粒径增大,柱状样Y4的沉积物变化更为稳定。总体看来,黄河三角洲潮滩区域近期来地形地貌保持稳定并仍将继续保持平稳变化。
王宁舸,龚政,张长宽,赵堃,耿亮[5](2016)在《淤泥质潮滩地貌演变中的水动力及生物过程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淤泥质潮滩对于海岸防护、增加土地资源、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作用。从淤泥质潮滩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潮流、波浪、生物作用及地下过程四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潮滩演变动力地貌过程的相关研究进展,提出应关注潮滩短期演变规律、波浪与浮泥作用机理、生物生长与潮滩演变定量关系,以及地下过程作用机理等。
时钟,陈吉余,虞志英[6](1996)在《中国淤泥质潮滩沉积研究的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淤泥质潮滩沉积研究由早期的野外地貌、沉积的定性描述到详细的动力地貌过程的半定量、定量研究,时间尺度已由长期至一周、一天。松散边界水力学在淤泥质潮滩沉积学上的应用使得淤泥质潮滩侵蚀、堆积过程能得到定量化。“波浪掀沙、潮流输沙”的物理过程的数学模拟,为研究淤泥质潮滩侵蚀、堆积的机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毋亭[7](2016)在《近70年中国大陆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与日益强烈的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导致全球海岸带区域的生态系统、环境、景观格局等发生剧烈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质量,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管理者与决策者的关注。海岸线的位置、走向、形态、利用方式等的时空演变不仅是海岸带景观变化的直观表现,也是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政策导向等因素相互博弈的外在体现。因此,对于海岸线时空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海岸带环境过程及其变化机理的了解,是有效保护岸线资源、科学治理与管理海岸带环境与生态、海岸带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本研究基于遥感影像与地形图资料提取1940s、1960s、1990年、2000年、2010年与2014年六个时相的中国大陆岸线数据,在根据利用方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研究。2010-2013年,作者所在课题组开展了覆盖整个中国大陆海岸带的野外考察,共采集GPS控制点578个,基于这些控制点对六个时相的岸线数据进行精度评估与质量控制。针对近70年来大陆岸线的时空变化特征,作者首先从海岸类型的空间分布、岸线利用方式结构、岸线分形特征、海岸带陆海格局等角度出发,揭示近70年来中国大陆岸线变化的基本特征;然后利用基于剖面计算的端点速率、线性回归速率与加权线性回归速率分析近70年来大陆岸线位置的变化趋势、不稳定性等特征;另外,参照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与土地类型多样性指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构建岸线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与岸线类型多样性指数,多尺度分析大陆岸线开发利用程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区域岸线类型的多样性;最后聚焦9个典型区域,获取大陆岸线变化特征中具有代表性或较为特殊的区域细节。全文主要结论如下:1)近70年来,中国大陆自然岸线比例持续下降,至2014年已不足33%;人类活动成为岸线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其空间规模、影响区域呈扩大化发展,强度持续增加,类型趋于多样化、人工化、均衡化与经济利益化;特别是2010年以来,人类活动的强度尤为剧烈。2)在1940s至2014年近70年的长时间尺度里,空间子单元除海州湾岸段以处于后退趋势的岸线为主外,其余均以处于扩张趋势的岸线为主,扩张活动主要分布于大规模连续的淤泥质海岸;近年来中国大陆海岸的后退趋势虽然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显着减弱,但各单元仍有规模可辨识的处于后退趋势的岸段,后退形式主要表现为砂砾质海岸的侵蚀后退过程。3)岸线利用方式的结构、岸线类型多样性、岸线分形以及海陆空间格局变化均表现出显着的空间差异性;受地形地貌影响,在杭州湾以北海岸,人口及经济活动沿海岸成面状分布,而在以南海岸则主要集中分布于大型河口三角洲地区,因此,岸线整体的位移速度、不稳定性、开发利用强度均呈现为北高南低的南北差异性格局。4)岸线的变化特征具有显着的时间阶段性与空间差异性:1990年以前,不稳定岸线的规模较大但扩张幅度与速度普遍不高,之后,岸线扩张幅度与速度持续增加,2010-2014年,岸线扩张幅度与速度最为显着;1990年以前,杭州湾以北岸线开发利用程度差异较显着,以南海岸差异则并不明显,而1990年以后,北方差异显着减小,南方差异则呈扩大趋势;南方重点海岸带开发区域的开发热度主要发生于1990年以前,特别是1960s-1990年间,1990年后,开发热度始终不如北方地区。5)1960s之前,海岸带变化的影响因素以自然过程或自然因素为主,海岸变化以自然状态淤长或侵蚀过程为主,较大规模的岸线扩张主要表现为河口岸线的自然淤长,但1960s以后,特别是1990年以后,人力作用逐渐增加并逐渐超过自然力的作用成为影响岸线变化的主导因素,海岸变化的形式则变成以养殖、港口码头、围填土地等人类活动的扩张为主。6)2010年以前,中国大陆海岸带开发活动的沿岸延展规模、垂直海岸的移动速率与幅度存在地区差异,即各地的开发热潮具有时间差异性;但2010-2014年间普遍具有以下特点: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岸线虽然所占比例较小,但向海移动的速度与幅度为各地近70年来之最,也就是说,2010年后,全国各区域普遍进入其新的开发热潮期。7)20世纪40年代,全国大陆岸线的开发热点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1960s以来,渤海湾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岸线开发热度先后超越长江三角洲,尤其是2000年以来,渤海湾的开发热潮辐射并带动整个环渤海地区,至2014年,环渤海沿岸的开发利用程度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起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本文揭示的大陆岸线变化信息以及识别的变化热点区域,能够为海岸功能划分、开发利用规划、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海岸带环境与生态系统的防治与修复提供决策和信息支持,提高决策者与管理者对岸线变化可能带来的灾害风险的重视,促进和支撑中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实践,从而为中国海岸带的科学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王珍岩[8](2008)在《淤泥质潮滩地貌的遥感研究 ——以苏北辐射沙洲海岸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以具有典型特征的苏北淤泥质潮滩海岸作为研究区,利用1975-2003年间14景覆盖该地区的Landsat和SPOT卫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地面调查和验证工作,在遥感影像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技术的支持下,对区内潮滩、岸线、水边线和盐沼植被等进行遥感解译,分析苏北辐射沙脊群和沿岸地貌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动态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苏北辐射沙脊群海域的潮汐水位过程的不同步现象普遍存在,限制了常规遥感数据在苏北潮滩地貌研究中的适用范围和解译精度;在人工判别的辅助下,多光谱遥感的非监督分类方法可以有效解译淤泥质潮滩的水边线;利用修改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可以较好地提取潮滩上的盐沼植被信息;苏北沿岸潮滩的快速淤长促进了盐沼植被带向海侧快速扩展,近年来持续的潮滩围垦工程则不断从陆侧侵占盐沼植被带,使盐沼植被带宽度减小乃至消失;在大规模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的共同影响下,苏北辐射沙脊群海岸的岸线发育趋于平直化,无序的潮滩围垦项目使得可垦滩地资源被过度消耗;1975~2002年间,研究区北部和南部沿岸的高潮滩整体上处于淤长状态,中部沿岸潮滩和离岸沙洲高潮滩则被大面积侵蚀;1999年以来,研究区内低潮滩部位开始形成有序排列的滩面地物,并表现出逐年大面积蔓延的趋势,可能是滩涂紫菜养殖区扩展的结果。
夏非[9](2016)在《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文中认为海洋氧同位素5阶段(Marine Isotope Stage 5,MIS 5)以来,中国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环境的演化主要受控于全球性海面升降旋回背景下的复杂的海陆交互作用。辐射沙脊群正是在这样环境背景下,由长江、黄河、淮河等大中型河流在南黄海西部陆架形成的巨型砂质堆积体,是中国东部海陆交互作用的重要产物。西洋是辐射沙脊群北部最大的潮流通道,由潮滩海岸与沙脊夹持而成,是研究江苏中部海陆交互带沉积层序与演化的典型区域。本研究基于可控制整个西洋的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剖面和西洋南段的07SR01孔等第一手资料,并搜集西洋及邻区做过深入沉积学研究的钻孔和剖面,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地震地层和钻孔地层分析与对比。与此同时,为弥补现有钻孔研究的不足,尝试借助废黄河口近岸的已有认识来外推西洋北段浅层地震单元U3的沉积环境和形成年代,进而完成了整个西洋钻孔与浅层地震的层序对比分析,最后初步建立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宏观演绎该区的沉积演化历史。形成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西洋自海底向下可识别出5个浅层地震单元,并且约以33°19’N为界,西洋南、北段的沉积层序存在一致性差异。其中,U1单元多发育在侵蚀与堆积作用兼具的地区,以前积、平行、亚平行等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现代水下沙脊和潮道底部充填等沉积,可能形成于AD 1128年废黄河影响苏北海岸以来。U2单元在全区稳定分布,向南似有加厚趋势,以复杂的切割-充填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河口/潮流沙脊、潮道沉积,可能形成于全新世海侵及高海面以来。U3单元仅在北段稳定分布,向南厚度减薄直至尖灭,以连续性好、振幅较弱和频率高的平行、亚平行反射结构为特征,应为滨岸、浅海泥质沉积,可能形成于9-5 kaBP。U4单元在全区稳定分布,以亚平行及微波状为主、兼切割-充填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低海面时期(MIS 3末期至MIS 2)形成的河湖相洪泛平原沉积,发育硬黏土层,部分地区还包括末次冰消期的滨海湖沼沉积。U5单元仅在少数剖面中可以明确识别,其空间分布特征尚不清楚,南段揭示此单元为潮汐河口边滩、河床沉积,与U4单元反射特征类似。(2)MIS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如下:此时期发育类型Ⅰ层序,以硬黏土层顶面或古河谷下切面为层序界面,之上发育冰后期层序(Sq1),之下发育末次间冰阶层序(Sq2)。其中,Sq1层序可识别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且两者间的最大海侵面,在西洋北段可置于构成海侵体系域主体的滨岸、浅海泥质沉积中,其上高位体系域主要是潮下沙脊-潮道沉积;在西洋南段应在潮下沙脊-潮道沉积中。Sq2层序尚可识别高位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且难以区分两个层序间的低位进积楔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在西洋南段主要为潮汐河口边滩、河床等沉积,在北段尚不明确;强制海退楔体系域在整个西洋基本为河湖相的洪泛平原或下切小河谷沉积。(3)MIS 3以来西洋的沉积演化过程如下:西洋南段在39 cal ka BP前后的末次间冰阶高海面时期发育了潮汐河口边滩、河床沉积(北段可能类似)。MIS3末期海面波动下降,26 cal ka BP前后已发育河湖相洪泛平原沉积,并经历MIS 2低海面阶段,可能会持续至末次冰消期海侵影响之前,亦有下切小河谷层序发育。LGM结束后,约15 cal kaBP进入末次冰消期,受全球融冰水事件影响,海面阶梯式急剧上升。西洋约在11.8-11.4caIkaBP形成海侵侵蚀面;约在11.4~9.6 cal kaBP发育滨海湖沼及冰后期海侵的基底泥炭,风暴沉积记录较多;约在9.5-9.2calkaBP彻底被海水淹没沦为滨海。西洋在约9kaBP之后形成滨、浅海环境,但南、北两段经历了不同的沉积演化过程,北段先后发育滨、浅海泥质沉积和潮下沙脊-潮道等环境,转换时间约在5kaBP,而南段则一直处于潮下沙脊-潮道环境。AD 1128年之前发育的沙脊为水深较大的暗沙,并未出露海面,尚处在沙脊-潮道的不断调整变动之中。AD 1128-1855年,黄河南徙经苏北入海,西洋接受废黄河南下大量泥沙并持续被充填,暗沙成长为明沙。AD 1855年至今,黄河北归入渤海,苏北近岸的直接供沙被切断,动力作用恢复为主导因素,西洋逐渐开始遭受强烈的侵蚀冲刷,一度不断刷深和南移,但至本世纪初,增幅已显着降低,并且冲刷出来的泥沙供给西洋周围潮滩和沙脊的淤长。
张振克,谢丽,丛宁,李瑛,王秀玲,何华春[10](2010)在《近期长江北支口门圆陀角附近潮滩地貌动态变化》文中研究说明圆陀角位于长江北支岸线与江苏海岸线的交会处,独特的互花米草潮滩、淤泥质光滩环境和复杂的河海沉积动力,决定了潮滩地貌对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具有敏感性。由于大规模的围垦,圆陀角附近过去40年来海岸线向东推进了6km。根据2006年以来多次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粒度与钻孔岩芯的137Cs分析,2006年以来圆陀角附近潮滩淤积明显加强,由137Cs时标估算的互花米草滩多年平均沉积速率为2.3cm/a,2006~2008年观测到的互花米草滩淤积速率>4cm/a,粉砂淤泥质光滩的淤积速率更高;圆陀角风景区内互花米草滩前缘陡坎在风暴潮影响下侵蚀后退,并因粉砂淤泥质光滩的快速淤长而消亡,圆陀角附近潮滩地貌动态是对人类围垦活动、风暴潮与潮汐海洋动力的综合响应,互花米草与光滩快速淤积是近期圆陀角附近潮滩地貌演化的主要特点。
二、风暴潮对淤泥质海岸的影响——以江苏省淤泥质海岸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暴潮对淤泥质海岸的影响——以江苏省淤泥质海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2)台风风暴潮影响下潮滩沉积动力模拟初探——以江苏如东海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域 |
2 模拟方法 |
2. 1 滩面高程变化 |
2. 2 流速计算 |
2. 3 边界条件 |
2. 4 参数取值 |
2. 4. 1 模型参数 |
2. 4. 2 潮滩及沉积物属性参数 |
2. 4. 3 其它参数 |
2. 5 动力学模拟流程 |
3 模拟计算结果 |
3. 1 潮汐特征与水位变化 |
3. 2 正常天气的潮滩沉积分布 |
3. 3 台风期间的潮滩冲淤过程 |
3. 4 台风过后的潮滩沉积分布 |
4 讨论 |
4. 1 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的对比 |
4. 1. 1 正常天气下的潮滩沉积分布 |
4. 1. 2 台风过后的潮滩沉积分布 |
4. 2 台风风暴潮对潮滩层序的影响 |
5 结论 |
(3)风暴作用下淤泥质潮滩-潮沟系统地貌演变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风暴作用下的潮滩演变 |
1.1 研究方法 |
1.2 风暴剖面的形态特征 |
1.3 风暴剖面的形成机制 |
1.4 盐沼对于风暴的响应 |
2 风暴作用下的潮沟演变 |
2.1 演变特点及动力机制 |
2.2 潮沟摆动及其岸壁侵蚀过程 |
3 研究展望 |
(4)现代黄河三角洲潮滩的沉积物粒度、核素分布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放射性核素研究 |
1.2.1 ~(210)Pb年代学 |
1.2.2 ~(137)Cs年代学 |
1.2.3 ~7Be研究与现状 |
1.3 淤泥质潮滩研究 |
1.3.1 淤泥质潮滩沉积机制研究 |
1.3.2 黄河三角洲潮滩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黄河流域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流路变迁 |
2.1.3 来水来沙 |
2.2 黄河三角洲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海洋动力环境 |
2.2.3 沉积物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2 实验方法 |
3.2.1 沉积物粒度分析 |
3.2.2 伽马放射性核素测量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1 Y1站位的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2 Y2站位的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3 Y3站位的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4 Y4站位的沉积物粒度特征 |
4.2 ~(210)Pb分布规律 |
4.2.1 柱状样Y1的~(210)Pb分布 |
4.2.2 柱状样Y2的~(210)Pb分布 |
4.2.3 柱状样Y3的~(210)Pb分布 |
4.2.4 柱状样Y4的~(210)Pb分布 |
4.3 ~(137)Cs分布规律 |
4.3.1 柱状样~(137)Cs的垂直分布 |
4.3.2 柱状样的~(137)Cs面积活度 |
4.4 ~7Be分布规律 |
4.4.1 表层样的~7Be的垂直分布 |
4.4.2 表层样的~7Be面积活度 |
第五章 讨论 |
5.1 核素活度——深度曲线类型 |
5.1.1 ~(210)Pbex活度——深度曲线 |
5.1.2 ~(137)Cs活度——深度曲线 |
5.2 黄河三角洲潮滩现代沉积速率 |
5.2.1 黄河历年入海水沙及洪水事件 |
5.2.2 黄河三角洲潮滩沉积速率及准确性讨论 |
5.3 黄河三角洲潮滩沉积物记录的环境演变 |
5.3.1 沉积物粒度变化特征及反映的环境演变 |
5.3.2 黄河三角洲红粘层的的~(210)Pb、~(137)Cs指示及其形成机制 |
5.4 黄河三角洲潮滩沉积地貌的动态演化 |
5.4.1 风暴潮对黄河三角洲潮滩发育的影响 |
5.4.2 黄河三角洲潮滩的发育过程及影响因素 |
第六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5)淤泥质潮滩地貌演变中的水动力及生物过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潮流作用下潮滩动力地貌过程研究 |
1. 1 潮流作用下潮滩地貌特征 |
1. 2 潮流沉积动力过程 |
2 波浪作用下潮滩动力地貌过程研究 |
2. 1 波浪作用下潮滩剖面特征与浮泥运动 |
2. 2 潮滩环境下波浪作用的机制和特征 |
2. 3 风暴潮作用下潮滩地貌演变规律 |
3 潮滩地貌演变生物作用机理 |
3. 1 底栖动物对潮滩演变的影响 |
3. 2 盐沼植物对潮滩演变的影响 |
4 潮滩演变过程中地下过程作用机理 |
4. 1 地下过程初步探索 |
4. 2 地下过程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 |
5 结论与展望 |
(7)近70年中国大陆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指示海岸线的定义、空间位置与分类 |
1.2.1 指示海岸线的定义和空间位置 |
1.2.2 指示海岸线的分类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趋势 |
1.3.1 国外研究进展与趋势 |
1.3.2 国内研究进展与趋势 |
1.3.3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合分析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中国大陆沿海区域及海岸线概况 |
2.1.1 中国大陆海岸带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 |
2.1.2 中国大陆沿海各行政区的地理区位特点及发展优势 |
2.2 中国大陆海岸带空间单元划分 |
2.2.1 空间单元划分原则与参考的数据资料 |
2.2.2 空间单元划分方案 |
2.3 研究方法 |
2.3.1 基于遥感图像的海岸线目视解译原则 |
2.3.2 岸线提取精度评估方法 |
2.3.3 岸线分形维数 |
2.3.4 基于剖面的岸线变化速率 |
2.3.5 岸线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
2.3.6 岸线类型多样性指数 |
2.3.7 区域岸线的动态性与动态度 |
第三章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3.1 岸线源数据与野外调查数据的收集 |
3.1.1 遥感影像与地形图收集 |
3.1.2 野外调查数据的收集 |
3.2 岸线数据的提取与分析预处理 |
3.2.1 岸线提取技术环境与方法 |
3.2.2 岸线数据的提取结果及其精度评估 |
3.2.3 基线制作与剖面线投射 |
第四章 中国大陆岸线时空变化的基本特征 |
4.1 中国大陆海岸类型的空间分布 |
4.2 近70年来中国大陆岸线类型结构及类型多样性的变化 |
4.2.1 全国尺度岸线类型结构与类型多样性的变化 |
4.2.2 省市区尺度岸线结构及类型多样性的变化 |
4.3 近70年来中国大陆岸线分形特征的时空变化 |
4.4 近70年来中国大陆海岸带陆海格局的时空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70年来中国大陆岸线利用程度时空变化特征 |
5.1 全国尺度岸线利用程度时空动态概况 |
5.2 省市区尺度岸线利用程度的时空动态 |
5.3 空间子单元尺度岸线利用程度的时空动态 |
5.4 大陆岸线开发利用程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70年来中国大陆岸线位置变化趋势的时空特征 |
6.1 全国尺度岸线位置的变化趋势 |
6.1.1 EPR、WLR、LRR速率的交互检验 |
6.1.2 全国尺度岸线变化的趋势分析 |
6.2 省市区尺度岸线位置的变化趋势分析 |
6.2.1 各省市区岸线位置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 |
6.2.2 各省市区岸线位置的变化趋势分析 |
6.3 空间子单元尺度岸线位移的时空特征 |
6.3.1 空间子单元尺度岸线位置变化趋势的时空特征 |
6.3.2 空间子单元尺度岸线变化速率的时空特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近70年来中国大陆岸线的不稳定性分析 |
7.1 省市区尺度岸线的不稳定性分析 |
7.2 空间子单元尺度岸线的不稳定性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典型区域的岸线变化研究 |
8.1 鸭绿江口-沙河河口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1.1 研究区概况 |
8.1.2 近70年来鸭绿江口-沙河河口岸段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1.3 近70年来鸭绿江口-沙河河口岸段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1.4 结论 |
8.2 辽河三角洲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2.1 研究区概况 |
8.2.2 近70年来辽河三角洲岸段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2.3 近70年来辽河三角洲岸段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2.4 结论 |
8.3 辽西走廊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3.1 研究区概况 |
8.3.2 近70年来辽西走廊岸段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3.3 近70年来辽西走廊岸段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3.4 结论 |
8.4 莱州湾南岸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4.1 研究区概况 |
8.4.2 近70年来莱州湾南岸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4.3 近70年来莱州湾南岸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4.4 结论 |
8.5 胶州湾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5.1 研究区概况 |
8.5.2 近70年来胶州湾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5.3 近70年来胶州湾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5.4 结论 |
8.6 海州湾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6.1 研究区概况 |
8.6.2 近70年来海州湾南岸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6.3 近70年来海州湾南岸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6.4 结论 |
8.7 江苏南部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7.1 研究区概况 |
8.7.2 近70年来江苏南部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7.3 近70年来江苏南部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7.4 结论 |
8.8 杭州湾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8.1 研究区概况 |
8.8.2 近70年来杭州湾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8.3 近70年来杭州湾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8.4 结论 |
8.9 钦州至防城港岸段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8.9.1 研究区概况 |
8.9.2 近70年来钦州至防城港海岸带岸线的开发利用情况 |
8.9.3 近70年来钦州至防城港海岸带岸线位置变化的时空特征 |
8.9.4 结论 |
8.10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9.3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项目资助 |
作者简历 |
附图 |
(8)淤泥质潮滩地貌的遥感研究 ——以苏北辐射沙洲海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附表说明 |
附图说明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研究现状 |
2.1 海岸潮滩地貌的研究现状 |
2.2 苏北辐射沙洲海岸的地貌研究 |
2.3 遥感技术在苏北海岸地貌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地质基础 |
3.3 气候与水文 |
3.4 辐射沙脊群的形成过程 |
第四章 材料与方法 |
4.1 遥感数据 |
4.2 地面验证 |
4.2.1 卫星过境时潮位确定 |
4.2.2 野外地貌调查 |
4.3 遥感影像预处理 |
4.3.1 几何校正 |
4.3.2 辐射校正 |
4.3.3 研究区裁切 |
4.4 潮滩地貌的遥感解译与分析 |
4.4.1 水边线的遥感解译 |
4.4.2 海岸线的确定及其遥感解译 |
4.4.3 潮滩盐沼植被的遥感解译 |
4.4.4 潮滩与沙洲演变的变化检测分析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5.1 潮汐不同步现象对遥感应用研究的影响 |
5.1.1 潮汐不同步现象的特征 |
5.1.2 对遥感解译结果的影响 |
5.2 苏北辐射沙洲海岸的潮滩围垦与岸线变迁 |
5.2.1 海岸线变迁分析 |
5.2.2 潮滩围垦的变化趋势 |
5.3 盐沼植被的分布与迁移 |
5.4 潮滩和沙洲的冲淤演变 |
5.4.1 潮滩和沙洲的分布 |
5.4.2 潮滩和沙洲的冲淤演变分析 |
5.5 低潮滩“韵律底形”的出现及其动态 |
5.5.1 低潮滩“韵律底形”的出现与分布 |
5.5.2 “韵律底形”的动态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9)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层序地层学在晚第四纪研究的有关应用 |
1.2.2 辐射沙脊群的晚第四纪地层与沉积演化 |
1.3 选题构思 |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2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3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质地貌背景 |
2.1.1 地质构造基础 |
2.1.2 第四纪古地理背景 |
2.1.3 现代地貌与沉积特征 |
2.2 气候与沿岸河流水文概况 |
2.3 近岸海洋动力环境 |
2.3.1 潮汐与潮流 |
2.3.2 波浪 |
2.3.3 风暴潮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实验分析 |
3.1 研究材料 |
3.1.1 西洋潮流通道浅层地震剖面 |
3.1.2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代表性钻孔和剖面 |
3.2 实验分析 |
3.2.1 浅层地震剖面数据处理 |
3.2.2 粒度分析 |
3.2.3 磁化率分析 |
3.2.4 宏体和微体古生物鉴定 |
3.2.5 AMS ~(14)C测年 |
3.2.6 轻矿物和黏土矿物分析 |
3.2.7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第四章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层地震地层分析 |
4.1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层地震剖面分析 |
4.1.1 西洋典型横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分析结果 |
4.1.2 西洋典型纵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分析结果 |
4.1.3 西洋横、纵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对比分析 |
4.2 西洋潮流通道的主要浅层地震单元、反射界面和层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分析 |
5.1 西洋潮流通道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钻孔地层分析 |
5.1.1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主要钻孔分析结果 |
5.1.2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主要钻孔对比分析 |
5.1.3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钻孔地层层序 |
5.2 西洋潮流通道南段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分析 |
5.2.1 西洋中部07SR01孔的钻孔地层综合分析 |
5.2.2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其他主要钻孔分析结果 |
5.2.3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主要钻孔对比分析 |
5.2.4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层序 |
5.3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的主要钻孔地层单元及地层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演化分析 |
6.1 西洋潮流通道浅层地震单元U3的沉积环境判别 |
6.1.1 废黄河口BH系列钻孔地层的分析结果及邻区对比 |
6.1.2 废黄河口BH系列钻孔与浅层地震剖面的对比分析 |
6.1.3 浅层地震单元U3在西洋北段与废黄河口近岸的成因关联 |
6.2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钻孔与浅层地震的层序对比分析 |
6.3 MIS 3以来西洋潮流通道的层序地层格架 |
6.3.1 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及体系域界面 |
6.3.2 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 |
6.4 MIS 3以来西洋潮流通道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07SR01钻孔地质编录信息 |
附录2 07SR01钻孔腹足类、双壳类化石图版及说明 |
附录3 07SR01钻孔沉积物13种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
附录4 07SR01钻孔全样矿物X射线衍射半定量分析结果 |
硕博连读期间的学术成果与教学科研经历 |
致谢 |
(10)近期长江北支口门圆陀角附近潮滩地貌动态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圆陀角附近海岸变化 |
2 互花米草滩的沉积特点与沉积速率 |
3 互花米草滩前缘陡坎消亡现象与原因 |
3.1 互花米草滩前缘陡坎消亡现象 |
3.2 互花米草滩前缘陡坎消亡的原因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圆陀角附近潮滩的沉积速率与潮滩地貌演化模式 |
4.2 结论 |
四、风暴潮对淤泥质海岸的影响——以江苏省淤泥质海岸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风暴潮对淤泥质海岸的影响——以江苏省淤泥质海岸为例[J]. 任美锷,张忍顺,杨巨海,章大初.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3(04)
- [2]台风风暴潮影响下潮滩沉积动力模拟初探——以江苏如东海岸为例[J]. 赵秧秧,高抒. 沉积学报, 2015(01)
- [3]风暴作用下淤泥质潮滩-潮沟系统地貌演变研究进展[J]. 龚政,张岩松,赵堃,周曾,张长宽.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9(04)
- [4]现代黄河三角洲潮滩的沉积物粒度、核素分布及其环境意义[D]. 宋莎莎. 南京大学, 2020(02)
- [5]淤泥质潮滩地貌演变中的水动力及生物过程研究进展[J]. 王宁舸,龚政,张长宽,赵堃,耿亮. 海洋工程, 2016(01)
- [6]中国淤泥质潮滩沉积研究的进展[J]. 时钟,陈吉余,虞志英. 地球科学进展, 1996(06)
- [7]近70年中国大陆岸线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D]. 毋亭.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6(08)
- [8]淤泥质潮滩地貌的遥感研究 ——以苏北辐射沙洲海岸为例[D]. 王珍岩.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8(09)
- [9]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D]. 夏非. 南京大学, 2016(07)
- [10]近期长江北支口门圆陀角附近潮滩地貌动态变化[J]. 张振克,谢丽,丛宁,李瑛,王秀玲,何华春. 地理研究,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