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N THE PREDICTION OF TROPICAL CYCLONE LANDFALL AND INFLUENCE ON SOUTHERN CHINA USING MONTHLY OLR ANOMALIES FOR PRIME SUMMER(论文文献综述)
石霞[1](2021)在《不同海温异常背景下华南前后汛期极端降水与大气不稳定能量的特征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基于1979-2014年观测与再分析资料,采用大气湿静力能诊断方程,从大气能量的角度,主要研究了我国华南前、后汛期极端降水发生前后大气不稳定能量的特征,在此基层上,进一步揭示了热带印度洋和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对华南地区前、后汛期极端降水的影响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华南前汛期和后汛期极端降水总量随时间变化序列,相关性较低甚至为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4。本文采用极端降水指数包括极端降水总量和极端降水频率,华南前、后极端降水指数均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并呈上升趋势。前汛期极端降水频率主要变化周期为4~8年,后汛期主要变化周期为2~6年,且二者显着变化周期都主要位于90年代以后。华南前、后汛期极端降水指数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别,前汛期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与江西交界处以及南部沿海地区,后汛期主要在广西广东南部沿海地区。(2)在天气尺度上,与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相似,华南前汛期和后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发生前后,均伴随大气湿静力能的充放过程,且较极端降水提前一天达到峰值。极端降水发生前,华南受气旋性环流异常控制,其西南风异常将热带暖湿水汽带入华南地区,导致华南地区水平平流增加,大气充能;极端降水发生时,异常上升运动将低层相对较小的气候态MSE输送至高层,导致整层MSE减小,大气放能。(3)在年际尺度上,华南前汛期极端降水总量异常偏多年份,华南前汛期极端降水增强时,西北太平洋存在反气旋性环流异常,该反气旋由热带印度洋IOBM所激发,有助于增加华南地区南边界水汽输入,使华南异常增加;在后汛期极端降水总量偏多年份,西北太平洋存在气旋性环流异常,位置较前汛期的反气旋异常偏北,其西北方向的东北气流有助于减少华南地区北边界水汽流出,使华南异常增加,该气旋受发展阶段ENSO影响,海洋性大陆附近冷海温和赤道中太平洋暖海温能激发Matsuno-Gill响应,在西北太平洋产生气旋性环流异常。印度洋暖海温和太平洋偶极子海温通过调节华南前、后汛期年际尺度上的,从而影响华南夏季极端降水。
樊晓婷[2](2021)在《孟加拉湾风暴影响下我国降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除西北太平洋台风外,北印度洋孟加拉湾风暴是影响我国降水的又一重要天气系统。这一海域热带气旋对我国降水的影响令人关注。本文首先利用JTWC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对1977-2018年北印度洋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两个海域风暴的活动特征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然后基于国家站逐日降水观测数据、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GMS卫星逐时云顶亮温资料,分离并提取2000-2018年孟加拉湾风暴在我国引起的相关降水,探讨孟加拉湾风暴影响下我国降水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物理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了孟加拉湾风暴活动对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影响及其与南海季风爆发间的关系。获得以下认识:统计研究表明,1977-2018年间风暴(包括热带低压)频数和维持时间的年变化在阿拉伯海呈显着增加趋势,在孟加拉湾则呈不显着减少趋势。两海区风暴频数的月分布均具有初夏和秋季“双峰型”特征,且秋季风暴频数更多,但初夏强风暴比例更大。阿拉伯海风暴主要生成于其东部海域。孟加拉湾风暴源地初夏北移,以经向分布为主,10-12月则南移,以纬向分布为主。两海区风暴平均尺度初夏大于秋季,这在阿拉伯海更明显。两海区风暴非对称性受地形影响较大,其34-kt风圈的最长半径均位于风暴环流的东侧象限内。阿拉伯海风暴强度和尺度均大于孟加拉湾,但对我国降水影响主要由孟加拉湾风暴产生。孟加拉湾风暴主要通过对流云团北上和远距离水汽输送在中国造成直接或间接降水。统计发现,2000-2018年间71个风暴个例中,41个(58%)影响我国降水,其中4个仅通过对流云团产生降水,19个仅通过远距离输送水汽产生降水,其余18个风暴既有直接影响降水也有间接影响降水。直接降水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西南地区,间接降水中心分别位于长江以南和云南地区;双峰期5月的年均降水日数和年均降水量以及降水强度均大于秋季,其降水量大值中心位于华南地区和云南西部,日均降水量是秋季的两倍以上。但在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则秋季降水强度大于初夏。通过对风暴影响下我国强降水个例进行统计发现,风暴初夏主要通过“北槽南涡”环流型在我国造成强降水,秋季主要是“两高辐合”环流型产生强降水影响。华南地区是孟加拉湾风暴间接影响的一个主要降水区域,初夏是孟加拉湾风暴活动的一个峰值区,也正值华南前汛期。进一步研究发现,风暴对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影响主要发生在5月3候至5月6候,其中5月4候最大,占该候华南降水总量的20%,此间风暴降水的大值区主要出现在广东北部和湖南中部,占站点在该候降水总量的比率可达30%以上。风暴影响下华南地区日均降水量较大区域主要出现在广东省与福建省、江西省的交界以及广西省与湖南省的交界处以北,与前汛期日均降水量相比增量可达10 mm/日以上。风暴影响下华南地区的大雨和暴雨站点主要分布于22°N以北,大暴雨(>100mm)站点频次可占前汛期华南大暴雨总频次的30%以上,两广以北地区三分之一以上站点的极端降水频次占前汛期华南极端降水总频次的5%~10%。统计还发现,首个风暴的生成日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日的相关系数达0.6,平均风暴生成7天后南海季风爆发;合成分析发现,孟加拉湾风暴影响期间其东侧低空西南风暖湿气流建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退,南海南部对流发展,凝结加热有利于南海地区经向温度梯度由负转正,促使南海夏季风爆发,从而对华南前汛期降水产生影响。
钟彩英[3](2020)在《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沉积物记录的近60年气候环境演变》文中研究表明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湿地位于海陆交界处,其生态系统的环境演变既受深圳和香港两座城市的高度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也受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的强烈影响,因此福田红树林沉积物能够较好地记录海陆交互作用下的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痕迹。论文在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海桑群落中采集一根代表性的柱状沉积物(HS),通过分析其地球化学元素(Cr、Co、Cu、Ni、Zn、Pb、Hg、As、Ti、Sr、Rb和Zr)、有机地球化学指标(δ13C、TOC、TN、TP和C/N比)和粒度指标,推演过去60年以来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根据时间序列分析和正定矩阵分解模型方法甄别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程度和贡献量。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正定矩阵分解(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受体模型解析出三种沉积源:强水动力极端事件沉积源(因子1)、原位沉积源(因子2)及潮汐作用影响的沉积源(因子3),三个主要因子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和粒度组分平均相对贡献率为43%、24%和33%。2.通过有机地球化学分析(C/N比和δ13C),发现深圳湾海桑群落中的沉积物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淡水藻类、海洋以及红树林凋落物,其中淡水藻类对有机质贡献较多,海洋贡献较小。3.利用奇异谱—多窗谱分析发现,无机地球化学指标(Cr、Co、Cu、Ni、Zn、Pb)、有机地球化学指标(TN、TP、TOC、C/N比)、气候指标(ENSO、太阳黑子活动)和代表着极端事件沉积源的因子1全部具有2、3、4、5、11和13年的周期。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各元素指标和因子1在过去60年中存在4-8年和11-13年的显着周期旋回。气象资料显示,1950至2015年,ENSO事件存在2-6年和11-13的周期而太阳黑子活动存在11-13年的显着周期。因此推断深圳湾近60年沉积物元素含量的周期性变化是由ENSO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降水和季风模式)所致。4.沉积物的微量元素含量(Co、Cu、Ni、Zn、Pb)和营养盐(TP)浓度在1959-1987年期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自1988年开始持续下降,直到2002年再次缓慢上升。这种变化模式与香港的工业发展史一致,而与1985年以后深圳改革开放的快速经济发展关联性不强。而2002年后沉积物中重金属和总磷浓度的上升则是两座城市的城市化发展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杨含雪[4](2018)在《北半球夏季EAP波列与AO/NAO的联系及其对我国持续性降水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EAP)是影响北半球东亚地区夏季气候变化最重要的遥相关型之一,反映了从低纬到高纬东亚地区各环流系统的相互配置情况。而持续性异常降水是一种具有较强破坏性的极端气候事件,它所引发的洪涝灾害近年来在我国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到人民的正常生活并对其生命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使社会经济发展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站点降水资料,研究了夏季EAP遥相关型的时空特征,并从大尺度环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EAP遥相关型异常及其对我国夏季气候的影响,着重讨论了其与夏季持续性异常降水的关系,同时也揭示了EAP型与北极涛动(AO)以及北大西洋涛动(NAO)三种模态之间的可能联系。主要结论归纳如下:(1)北半球夏季EAP遥相关型主要存在的是准3a年周期变化,因此年代际变化并不明显,主要以年际变化为主。该遥相关型的空间模态在各个层次和高度中都有体现,尤其是在对流层中层,并且中心位置都非常接近,表现出了明显的相当正压结构。高低EAP指数年在大尺度环流场上具有明显的差异,高指数年东亚地区分布型基本为“-+-”,低指数年则恰好相反。EAP遥相关型对海温、温度以及降水等气象要素都有明显的联系,由此进一步对我国以及整个东亚的气候产生影响。(2)EAP遥相关型与AO以及NAO均有较明显的相关性,且NAO较AO相关性更大,通过研究其不同正负相关配置的情况发现,高纬极地地区与主要的以AO/NAO为主,主要反映出了AO/NAO高低时的状态,高值时为极地地区为负距平,而低值时为正距平,但是中低纬地区主要以EAP为主,高值时东亚地区基本上呈现出“+-+”的距平分布,而低值时为“-+-”的分布形势。(3)两类异常降水过程均多发生于长江流域以及华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次数均整体偏少,且长江流域以及华南地区的持续性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区域持续性暴雨也主要在我国中部以及南部地区发生比较频繁。(4)通过研究中部地区与南部地区两类区域性持续暴雨过程发生前后的环流形势,发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区较南区更加偏西,高空急流区更偏东,且南亚高压东脊点位置也相对偏东,整体环流形势偏向于EAP低指数年的环流形势;而相反南区则偏向于EAP高指数年时的环流形势。
褚曲诚[5](2017)在《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事件的水汽来源与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暴雨“积成效应”这一概念,采用1960-2012年中国740站逐日降水观测数据,以华南地区为研究对象,探究暴雨“积成效应”对汛期降水的贡献与影响。通过统计分析,从持续时间(Ld)、控制面积(Ar)和降水贡献率(Qs)这三个方面建立暴雨“积成效应”这一概念,并探讨了暴雨“积成效应”与华南前、后汛期降水之间的时—空间对应特征关系。发现暴雨“积成效应”各指数与华南前、后汛期降水有着一致的年际、年代际变化;而利用EOF分解依次对前、后汛期暴雨“积成效应”空间范围进行分类,发现前、后汛期暴雨“积成效应”对应模态在时间尺度上的分布状况与华南汛期降水的时间尺度具有相似的年代际变化。进而利用1979-2014年NCEP/DOE发布的逐日全球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华南地区暴雨“积成效应”的异常特征与形成机理。发现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偏强年间存在显着的空间分布差异,根据降水中心位置差异进一步分为中部偏强型(中部型)与西部偏强型(西部型)两种主要类型,这两种降水类型又分别对应强E1 Nino事件的衰减位相与印度洋全区一致SST模态负位相。之后,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引入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气流轨迹模式HYSPLIT,结合统计方法定量分析了华南前汛期1979-2014年66次暴雨“积成效应”事件的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事件的水汽源区主要包括大陆源区(LD)、印度洋源区(IO)、南海源区(SCS)、太平洋源区(PO)以及华南源区(SC)。其中,印度洋源区水汽输送(35%)对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事件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南海源区的水汽输送(17%)以及华南的蒸发(25%)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东亚季风环流支配的来自太平洋源区的水汽输送(11%)影响相对较小。在暴雨“积成效应”事件中,当印度洋输送水汽偏多时,整个华南地区降水的偏多,降水异常中心位于华南西部;当南海输送水汽偏多时,华南中、东部地区降水的显着偏多,降水异常中心位于华南东部;当太平洋输送水汽偏多时,水汽经由广西上空较快通过华南地区,造成华南西部降水的正异常和华南东部地区降水的显着负异常。
张莹[6](2016)在《浙南中尺度山地对对流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浙江省位于中纬度沿海地区,东南部地形以中低山脉为主,夏季常遭受强对流灾害影响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利用2012年7月5日发生于浙南西南-东北走向的洞宫山脉地区的典型山地短飑线强对流天气过程,采用多普勒资料和自动观测站资料开展了实况分析,并借助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寻找其发生于山地对流的中尺度条件和特征,个例的研究结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针对类似于“0705”个例的对流事件,利用温州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2-2014年7月洞宫山脉地区的短时、源发的飑线或短带状的对流性事件进行统计,将93个样本进行分类成四种类型短期气候型、剔除台风型、有对流型、无天气型,分别进行模拟,得到了基本满意的结果。本文通过多个高分辨率模拟结果并结合实况数据得到沿海山地对流事件的发生发展条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至浙江地区,中层有微弱的南下冷空气,低层是持续的西南气流带来的暖湿气流,这种配置易在浙南地区形成不稳定层结,此时,当底层的西南气流与海上来的东南气流同时加大时,两股气流在洞宫山脉处辐合上升,形成对流云,沿着山脉的对流单体在西南风作用下向东北方向移动并逐渐合并成带状对流。
朱志伟[7](2014)在《东亚季风季节转换与降水季节差异的机理及其相关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亚季风影响着全球三分之一人口,东亚季风异常会给东亚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东亚季风变率及其预测研究是气候动力学重要内容。东亚季风又分为西北太平洋—南海热带季风和东亚副热带季风。本文以东亚季风季节转换为聚焦点,诊断了东亚副热带季风由冬入夏季节转换特征,揭示了东亚副热带季风环流建立、发展和维持的纬向非对称加热分布的“双反馈”机制;客观定义了用于监测南海季风爆发的季内尺度前兆信号—孟加拉湾季风爆发低涡,分析了其海气相互作用背景;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南海季风爆发与东亚副热带季风降水的年际变率关系及控制这种关系的海气作用过程;阐释了春夏季节中国南方降水年代际变异的季节依赖性特征及其物理机制;最后提出了两种可用于东亚季风季节转换及其降水预测的统计方法。全文主要结论如下:(1)发现东亚副热带季风关键区(110-120°E,20-35°N)域内“热—风—雨”相关关系式中各物理量及冷暖平流于3月底4月初发生一致的季节性转换,其特征为:冬季风时,风向随高度逆转,呈现为冷平流特征;在夏季风时,风向随高度顺转,呈现为暖平流特征;东亚大陆低层反气旋东移入海是东亚副热带季风建立的标志。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经圈环流是在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和下垫面热力差异转换背景下,通过低层低纬度热量向北输送和中高层潜热释放及“热力适应”过程的“双反馈”机制得以建立、发展和维持的。(2)统计结果表明,季节转换期内(4-5月)孟加拉湾低涡以东移型和北移型为主,这些低涡对南海季风爆发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故被定义为季风爆发性低涡(MOV)。平均状态下,MOV发生在南海季风爆发前十天左右,其对南海季风的爆发有较好的先兆指示作用,可作为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季内预测因子;并指出1980、1985、1989、2009年存在两次MOV过程,可以解释这4年由于南海季风爆发特征模糊及爆发后中断而导致的爆发日期判断困难和界定分歧。MOV是在孟加拉湾局地高海温、小的纬向风垂直切变以及强的越赤道西风气流背景下生成的。其生成位置总是倾向于较高海温区域。MOV生成的早晚与“亚澳大陆桥”对流强弱以及赤道西印度洋海温异常密切相关。(3)指出南海季风爆发日期与东亚副热带季风降水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1979-2012年间南海季风爆发指数与东亚副热带季风降水指数两序列之间的相关系数达0.57。南海季风爆发偏早,东亚副热带季风降水偏少;南海季风爆发偏晚,东亚副热带季风降水偏多。数值实验证实,持续的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所激发的东传开尔文波,能够直接影响南海低层纬向风,决定南海季风爆发早晚;持续东传的开尔文波产生气旋/反气旋切变,继续维持西北太平洋气旋/反气旋异常。此物理过程同时控制着南海季风爆发早晚与东亚副热带季风降水多寡,决定了两者的正相关关系。(4)揭示了春季和夏季东亚季风环流在1990年代中期都存在一次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中国南方降水在这种年代际变化背景下存在春夏季季节反相变化关系,即1990年代中期以前到19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春季降水年代际减少,夏季降水年代际增多。诊断和数值实验表明中国南方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季节依赖性(春季减少,夏季增多)与热带不同海域海表温度在不同季节的分布有关:通过纬圈环流异常,春季热带太平洋海温拉尼娜异常分布驱动海洋性大陆对流增强,继而通过局地经圈环流抑制中国南方地区对流发展,导致中国南方春季降水减少;通过纬圈环流异常,夏季热带印度洋海盆模态暖异常抑制海洋性大陆对流,继而通过局地经圈环流导致中国南方夏季降水增多。(5)运用物理经验模式(PEM),在全球尺度范围内寻找了3个预报因子,建立了多元回归预测方程,能够较好预测南海季风爆发日期的年际变率,8年独立预报相关系数为0.81;运用时空投影模式(STPM),较好的预测了南海地区季节转换期(25-35候)内南海季风爆发的纬向风指数。8年的独立预报相关系数为0.76。虽然STPM不如PEM预报相关系数高,但其能够避免系统误差,从延伸期预报角度预报南海季风爆发,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季节内南海季风爆发的过程信息。结果表明,STPM和PEM模式能够在东亚季风季节转换及其降水的延伸期和季节预报预测的实际业务中运用。
伯忠凯[8](2014)在《近20年华南夏季降水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其与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的关系》文中指出本文采用GPCP、中国160站台站降水资料讨论了近20年我国华南地区夏季(7—8月)降水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并应用观测的全球、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分别驱动NCAR CAM5.1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进行了多组长时间积分试验,对比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讨论了华南夏季降水的变化及其与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变化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华南夏季降水在21世纪初存在明显的年代际突变,降水由偏多转为偏少。其原因在于,21世纪初之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年代际增强、面积增大、西伸,南亚高压东伸,这样在华南地区对流层低层产生距平反气旋性环流、异常下沉运动,环流场的这种配置不利于降水的产生,使得华南夏季降水减少。通过数值试验,对比观测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异常对华南此次年代际变化有重要的作用。华南夏季降水发生在21世纪初的年代际减少可能与该地区夏季台风降水的年代际减少密切相关。(2)近20年华南夏季(7—8月)降水与前期56月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均具有显着的年际变化,两者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当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偏暖时,南亚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东,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西,对流层低层850hPa上,华南地区为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异常下沉运动,导致华南夏季降水偏少。数值试验的结果表明,56月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对近20年华南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具有重要作用。(3)华南夏季(7—8月)降水与前期5—6月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之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由不显着变为显着负相关。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5—6月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与夏季7—8月热带西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关系增强,与此同时夏季7—8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同期热带西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关系也增强,华南夏季降水与同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密切且增强,这些因素可能是造成华南夏季降水与5—6月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的关系显着增强的主要成因。
陈官军[9](2014)在《中国南方夏季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与大气季节内振荡》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南方地区大范围持续性的强降水过程是造成该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这种持续性灾害天气,与稳定、异常的大气环流形势有关,而以两周到两个月为周期的大气季节内振荡在其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同时,季节内振荡这种大尺度、准周期性的变化为延伸预报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从中国南方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定义和时空分布特征出发,首先分析了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与降水30-60天季节内振荡的关系以及影响降水季节内振荡的低、中、高纬度环流系统;然后进一步探讨了造成中国南方夏季降水季节内振荡的原因和机制,以及这种机制与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联系;最后,利用NCEP/CFSv2的回报产品,验证了上述机制在海气耦合气候预报模式中的体现,并采用统计和动力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中国南方地区夏季降水季节内振荡延伸预报试验。主要结论概括如下:(1)在明确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事件性质的基础上,定义了中国南方地区区域持续性强降水。该定义综合考虑了降水强度、持续性和区域性特征。基于该定义统计并分析了1981-2013年发生在中国南方的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事件,发现:①区域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发生受季风系统和地形的影响,主要出现在华南、江南和江淮三个典型区域;②南方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平均持续时间为4.8天,其中江南地区平均持续时间最长;③夏季是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事件的高发期,并且三个区域的夏季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接近。(2)中国南方夏季降水30-60天季节内振荡分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三种类型基本一致,即可划分为华南、江南和江淮三个典型降水季节内振荡区域。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发生与典型区域降水季节内振荡的位相和强度关系密切,有87%以上的区域持续性强降水出现在降水30-60天季节内振荡的大于一个标准差的正位相。(3)从热带海洋性大陆地区经南海至中国东部35°N附近的区域是影响中国南方夏季降水季节内变化的关键区,南海夏季风的季节内振荡活动是在造成降水季节内变化关键因素。南海夏季风关键区850hPa纬向风EOF分解的前两主模态代表了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的主要特征: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MJO)在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北传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的东西振荡相配合。这一过程造成了南海夏季风活跃期和中断期的交替出现,进而导致了中国南方地区夏季降水的季节内变化,而MJO北传的范围和西太副高振荡轴的纬度位置是造成南方夏季季节内降水分区特征的主要因素。(4)在降水季节内振荡的湿位相,南海夏季风低频环流系统为中国南方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大范围的上升运动”和“持续时间”等必要的环流条件,造成超过70%的区域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发生在该时段内。(5)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的主要机制可能包括海气相互作用和大气内部动力作用两个方面,且都是建立在南海地区南海夏季风爆发后气候态东风垂直切变的基础上。其中,海气相互作用主要出现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振荡区域,而大气内部动力机制是造成MJO北传的主要原因。(6)东亚中高纬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主模态包括“乌拉尔山阻高型”或称“欧亚阻高型”,“双阻型”和“鄂霍次克海阻高型”,他们在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稳定环流形势和提供冷空气上,但是某一区域的降水季节内变化并不完全与特定类型的中高纬度季节内环流形势相对应。在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造成“湿位相”的背景下,中高纬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强度是造成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关键因素。(7)NCEP/CFSv2模式回报资料反映的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特征与观测分析结果一致。采用将实况观测和模式预报值投影到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EOF空间结构上的方法,定义了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的实时监测和预报指数(Real-timeSCSSM Oscillation index)RSO1和RSO2。利用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实时监测和预报指数与模式直接预报降水量相结合的统计动力延伸预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降水季节内分量的预报效果,并且修正了大部分对模式预报降水直接进行带通滤波而导致的负相关现象,也避免了因带通滤波造成的数据的损失。同时,利用模式历史资料进行建模能够起到了消除模式系统误差的作用。该方法对于在延伸期预报中加强对区域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判断能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王翠花[10](2013)在《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台风是影响我国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21世纪的前10年,强台风的发生频率有所上升,在强台风频繁登陆的影响下,褐飞虱大量迁入水稻种植区。同时台风登陆频繁也会引起当年气候的异常,出现“夏季不热,秋季不凉”的气候环境,这种环境十分有利于褐飞虱在田间的繁殖和为害,造成褐飞虱的大发生。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阐明褐飞虱在台风系统中的迁飞、降落机制以及灾变性发生规律,成为褐飞虱迁飞研究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它将为准确预测台风发生情况下褐飞虱的迁飞和灾变性发生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研究台风对褐飞虱迁入为害的影响,对于进一步提高褐飞虱的灾变预警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分别对初夏、盛夏和秋季褐飞虱北迁、南迁季节,不同路径台风影响下的褐飞虱迁飞路线和集中降落区域进行了研究,对引起褐飞虱迁飞路径改变和区域性降落的气象要素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本论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初夏季节的6月下旬,当褐飞虱从两广南部稻区主迁到南岭以北并波及长江沿岸以至江淮之间时期,3种不同路径台风对褐飞虱北迁发生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褐飞虱降落情况。第二部分探讨了盛夏季节的7月中、下旬,当褐飞虱由南岭南、北稻区主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并波及淮河流域期间,3种不同路径台风对褐飞虱迁飞动态过程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秋季的9月中、下旬,当褐飞虱由江淮和沿江的迟熟中稻、杂交稻等单季中、晚稻田回迁到长江以南和南岭以北地区时期,不同路径台风对褐飞虱回迁的影响。通过对三个季节9场台风的研究,基本明确了褐飞虱迁飞的不同季节,不同路径台风影响褐飞虱的迁飞和降落规律,以及褐飞虱降落区域的气象要素结构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初夏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1)回旋路径台风(8205)该台风中心在南海,但台风北部风场影响到中国南方水稻种植区,引起褐飞虱迁飞方向改变。1)在南海低压发展为台风前,广西北部到贵州出现的东南偏南风造成贵州南部早稻上褐飞虱大量迁入。虽然两广以南褐飞虱向北迁飞的路径被偏东风截断,但广东各地的褐飞虱会在有利气流影响下向西迁飞,到达广西后,如果有降水出现,将促成其降落。2)在台风加强成熟期,位于台风西北部、东北部的两广部分地区受到降水影响引起褐飞虱迁入。3)在台风减弱为热带低压阶段,福建南部、浙江、江西等地逐渐出现了褐飞虱大量迁入的现象。(2)西移路径台风(8402) 该台风登陆广东电白。从其靠近、登陆到衰亡,褐飞虱的迁飞也出现了阶段性的过程。1)台风登陆前,中国东部褐飞虱向西迁飞,在中国的西南部稻区有褐飞虱迁入峰出现。2)台风登陆过境期间,在台风倒槽处气流的强烈辐合及强降水,迫使褐飞虱集中降落;在台风后部,强烈的垂直上升气流和高空气流强烈地向外辐散,不利于褐飞虱集中,但降水依然能够使褐飞虱降落,只是降落的数量不及辐合气流区多,但都能导致迁入地灯下出现“虫峰”。3)台风过境后,中国东部褐飞虱迁飞场的西南风建立,下沉气流出现,虫源地的褐飞虱在西南气流携带下向北迁飞,渐次降落。(3)转向路径台风(8504) 该台风登陆广东海丰。1)当台风靠近至登陆时,迁飞高度上的偏北风及风速的迅速上升,阻断了褐飞虱北迁的气流,降水阻止了两广褐飞虱的迁出。2)当台风过境转向时,东南沿海出现了较强的西南风,两广的风速下降,褐飞虱沿着海岸线向北迁飞,并在降水的协助下大量降落。在初夏季节,台风登陆的位置都比较偏南,虫源地在台风主体的控制之中。台风影响过程中出现的降水和不利的风向往往阻碍虫源的迁出。台风影响结束后,西南风重现出现,引导褐飞虱大量北迁,导致南岭以北明显的迁入虫峰。2.盛夏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1)西移路径台风(9106) 该台风登陆海南万宁,850hPa高空台风北部影响到中国南方稻区。1)台风临近和登陆时,南岭以北褐飞虱迁飞场高空的风速加大褐飞虱大量向北迁飞,引起江苏、安徽等地褐飞虱大量迁入。2)台风过境影响期间,褐飞虱主降区位于台风系统中,上升气流和强劲的西南风将主降区的虫源带出,波及区在下沉气流和降水的共同影响下,迫使主降区迁飞而来的褐飞虱降落,使得波及区的褐飞虱迁入数量大于主降区。而虫源地被台风逆时针旋转气流包围,虽有上升气流,但降水却使褐飞虱迁出受阻,进而也使主降区的灯下虫量不及波及区大。3)台风衰亡阶段,台风后部的西南风加强,中国东南部稻区高空全部盛行偏西南风,并且在褐飞虱迁飞的主降区出现了下沉气流,迁入主降区的空间范围扩大,迁入虫量上升。(2)西北路径台风(0604) 地面台风中心登陆福建霞浦。1)台风登陆前,台风西部的偏北风控制了中国东部稻区,高空辐散气流减弱。虫源地在下沉气流和降水天气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褐飞虱的迁出受阻。同时又有褐飞虱迁入两广北部,由此造成两广北部灯下褐飞虱虫量上升。而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灯下虫量明显下降。2)台风登陆过境,台风倒槽后部强烈的东南风、强烈的上升气流和强降水天气会造成当地早稻上的褐飞虱起飞却无法到达迁飞高度,从而引起灯下虫量上升。与此同时,台风西南部和南部的区域上空强烈的辐合气流及较强降水,使当地虫源迁出减少,在有褐飞虱迁入发生的情况下,虫源地的灯下虫量明显上升。3)台风衰亡阶段,风力下降,西南风逐渐建立,辐散气流出现,褐飞虱向北迁入的空间范围扩大,迁入数量逐渐上升。(3)西北转西南路径台风(0605) 该台风登陆福建霞浦。本次台风在登陆地点、登陆时的强度诸多方面与本论文所选0604号台风十分相似,所以在台风不同影响阶段,褐飞虱降落的位置基本一致。但因为登陆后高空风的强度、垂直气流强度和降水强度都比0604号台风弱,所以降虫量低于0604号台风.在盛夏季节,西行路径台风能促使褐飞虱北迁,而西北行路径台风靠近时会引起褐飞虱南迁;台风影响结束时,加速北迁。3.秋季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1)西北路径台风(8712) 该台风登陆福建晋江。进入秋季,西北路径台风虽然登陆地点与夏季相似,但台风向内陆深入的范围已经有限,850hPa高空台风中心只有一半在沿海,这时褐飞虱在中国东部的迁飞场都是偏东北风控制,加速了长江以北褐飞虱的向南迁飞。此时贵州思南在台风影响期间每天迁入迁出均有发生。在台风登陆时北部气流在庆元附近山脉抬升作用影响下,风速加大,辐合上升气流出现,导致较强的降水天气发生,迫使外面迁飞而来的褐飞虱在此降落。(2)转向路径台风(0515) 该台风登陆浙江台州。秋季转向路径台风的登陆对于褐飞虱的南迁是有利的。在台风影响期间,其西北部的东北风往往控制中国东部褐飞虱的迁飞场,虫源在东北风的引导下能够顺利南迁。在南迁降落过程中:1)台风系统内部的强降水导致褐飞虱大量迫降,并且这些地区的褐飞虱虫源地多在附近地区;2)台风系统外围气流下沉强烈,空气湿度较低,褐飞虱继续西进受到影响,从而引起褐飞虱的大量迁入;3)台风西部弧形区域随东北风南下的褐飞虱也会迁入南岭及其以南地区。(3)西移路径台风(0518) 该台风登陆海南万宁。1)台风登陆前,台风西北部的东北偏北风加强,引起长江下游及其以北褐飞虱加速南迁。2)当台风西进,并且其北部的偏东风控制了中国南方稻区后,褐飞虱的南迁就会被偏东风所阻碍。强大的台风系统可以将南迁的褐飞虱阻截在旋转气流之外的以北地区,造成南迁褐飞虱在这一区域大量降落田间,为害水稻。3)台风离境时,其后部的偏南风影响中国。在靠近台风中心附近的地方,强烈的东南风可以将越南北部夏季稻上的褐飞虱带进台风系统中,在有强降水出现的地方迫使其降落田间。与此同时,在台风系统之外,虽然偏南风风力不强,但这种风向将继续阻止褐飞虱大批南下,同时还将南部的褐飞虱带入,从而使褐飞虱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量迁入加重为害。
二、ON THE PREDICTION OF TROPICAL CYCLONE LANDFALL AND INFLUENCE ON SOUTHERN CHINA USING MONTHLY OLR ANOMALIES FOR PRIME SUMME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N THE PREDICTION OF TROPICAL CYCLONE LANDFALL AND INFLUENCE ON SOUTHERN CHINA USING MONTHLY OLR ANOMALIES FOR PRIME SUMMER(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海温异常背景下华南前后汛期极端降水与大气不稳定能量的特征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华南夏季极端降水 |
1.2.2 极端降水与大气湿静力能 |
1.2.3 华南夏季极端降水的影响因子 |
1.3 主要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 |
2.1.1 观测资料 |
2.1.2 再分析资料 |
2.2 方法 |
2.2.1 极端降水阈值与极端降水事件的选取 |
2.2.2 整层大气湿静力能的诊断方程 |
2.2.3 整层水汽通量 |
2.2.4 松野—吉尔模态 |
第三章 华南夏季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
3.1 时间分布特征 |
3.2 空间分布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气尺度上华南夏季极端降水与大气湿静力能的联系 |
4.1 天气尺度上极端降水与大气湿静力能的联系 |
4.2 极端降水事件发生前后大气湿静力能诊断 |
4.2.1 垂直平流 |
4.2.2 水平平流 |
4.3 极端降水事件发生前后环流演化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年际尺度上华南夏季极端降水与大气湿静力能的联系 |
5.1 年际尺度上华南极端降水总量与大气湿静力能 |
5.2 影响华南前汛期极端降水与大气湿静力能年际变化的原因 |
5.3 影响华南后汛期极端降水与大气湿静力能年际变化的原因 |
5.4 热带海温影响华南极端降水与大气湿静力能的物理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孟加拉湾风暴影响下我国降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孟加拉湾风暴活动特征 |
1.2.2 孟加拉湾风暴活动机理 |
1.2.3 孟加拉湾风暴影响我国降水的特点 |
1.2.4 孟加拉湾风暴影响我国降水的方式 |
1.3 孟加拉湾风暴降水影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框架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介绍 |
2.1.1 最佳路径资料 |
2.1.2 降水及其他资料 |
2.2 方法介绍 |
2.2.1 风暴特征研究方法 |
2.2.2 风暴降水分离方法 |
第3章 北印度洋风暴活动的统计特征 |
3.1 北印度洋风暴的时空分布 |
3.1.1 时间分布 |
3.1.2 空间分布 |
3.2 风暴强度、尺度和结构特征 |
3.2.1 最大风速半径(RMW) |
3.2.2 34-kt特定风圈半径 |
3.2.3 非对称结构 |
3.3 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风暴活动差异的原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孟加拉湾风暴影响下我国降水的统计特征 |
4.1 风暴活动和我国降水特征 |
4.1.1 风暴概况 |
4.1.2 风暴直接和间接降水分布特征 |
4.1.3 风暴总降水分布特征 |
4.2 风暴活动“双峰期”我国的降水特征 |
4.3 风暴强降水的环流形势类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孟加拉湾风暴对我国“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影响 |
5.1 风暴影响下“华南前汛期”降水特征 |
5.1.1 降水量和分布 |
5.1.2 降水强度和极端降水影响 |
5.2 风暴活动与南海夏季风爆发 |
5.2.1 风暴生成日与南海季风爆发日的相关性 |
5.2.2 有、无风暴活动对南海季风爆发影响的差异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北印度洋风暴活动的统计特征 |
6.1.2 孟加拉湾风暴影响下我国降水的统计特征 |
6.1.3 孟加拉湾风暴对我国“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影响 |
6.2 创新、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沉积物记录的近60年气候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气候变化 |
1.2 沉积物多代用指标对环境变化的指示作用 |
1.3 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是研究华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理想场所 |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 技术路线、创新点与工作量统计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创新点 |
1.5.3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地点基本情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气候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样品采集 |
2.3 实验方法 |
2.3.1 含水率测定 |
2.3.2 粒度分析 |
2.3.4 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
2.3.5 无机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
2.4 数据来源、统计及分析方法 |
2.4.1 气候数据的来源 |
2.4.2 时间序列的分析 |
2.4.3 源解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210Pb测年结果 |
3.2 粒度分布 |
3.2.1 粒度分析常用的参数及其意义 |
3.2.2 粒度垂直分布特征 |
3.3 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垂直分布特征 |
3.4 无机地球化学指标的垂直分布 |
第四章 重金属端元组分的物源判断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
4.1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 |
第五章 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沉积物对气候变化的记录 |
5.1 控制降雨量的驱动机制 |
5.2 大气沉降 |
第六章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的代用指标对人类活动强度的响应 |
6.1 深圳湾红树林沉积柱与香港后海湾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和营养盐浓度对比 |
6.2 深圳湾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和总磷的垂直分布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4)北半球夏季EAP波列与AO/NAO的联系及其对我国持续性降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的研究进展 |
1.2.1 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概述 |
1.2.2 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
1.3 北极涛动以及北大西洋涛动的研究进展 |
1.4 持续性异常降水的研究进展 |
1.4.1 持续性异常降水的定义 |
1.4.2 持续性降水对应的环流特征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说明 |
2.2 方法介绍 |
2.2.1 皮尔逊(Person)相关系数 |
2.2.2 滑动平均 |
2.2.3 Morlet小波分析 |
2.2.4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
2.2.5 t检验 |
2.2.6 合成分析 |
第三章 EAP遥相关型的环流特征 |
3.1 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
3.2 EAP遥相关型的空间结构 |
3.3 EAP高低指数年份对应的环流形势 |
3.3.1 EAP高低指数年高度场 |
3.3.2 EAP高低指数年850hPa风场 |
3.3.3 EAP高低指数年海温场 |
3.4 EAP遥相关与温度场的关系 |
3.5 EAP遥相关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
第四章 EAP与AO/NAO的联系 |
4.1 EAP遥相关型与AO的不同配置 |
4.1.1 AO的特征分析 |
4.1.2 AO高低指数环流场特征 |
4.1.3 EAP遥相关型与AO的不同配置情况 |
4.2 EAP遥相关型与NAO的不同配置 |
4.2.1 NAO的特征分析 |
4.2.2 NAO高低指数环流场特征 |
4.2.3 EAP遥相关型与NAO的不同配置 |
第五章 我国夏季持续性异常降水的天气学特征分析 |
5.1 单站持续性异常降水 |
5.1.1 单站持续性长降水过程特征 |
5.1.2 单站持续性暴雨特征 |
5.2 区域性持续性暴雨 |
5.2.1 定义 |
5.2.2 区域持续性暴雨特征分析 |
第六章 区域持续性暴雨对应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分析及其与EAP 的联系 |
6.1 中部地区 |
6.1.1 850hPa风场 |
6.1.2 500hPa高度场 |
6.1.3 200hPa风场及散度场 |
6.2 南部地区 |
6.2.1 850hPa风场 |
6.2.2 500hPa高度场 |
6.2.3 200hPa风场及散度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5)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事件的水汽来源与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论文章节安排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3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华南暴雨“积成效应”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 |
2.1 资料与处理 |
2.2 定义与方法 |
2.3 华南暴雨“积成效应”的时间演化特征 |
2.3.1 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的时间特征 |
2.3.2 华南后汛期暴雨“积成效应”的时间特征 |
2.4 华南暴雨“积成效应”的空间特征 |
2.4.1 华南汛期降水的空间特征 |
2.4.2 华南暴雨“积成效应”的空间特征 |
2.4.3 华南降水空间型与暴雨“积成效应”空间型的对应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的特征分析及机理初探 |
3.1 资料和方法 |
3.2 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的影响区 |
3.2.1 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的强度 |
3.2.2 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的两种类型 |
3.3 华南地区两类暴雨“积成效应”的环流场对比 |
3.4 华南地区两类暴雨“积成效应”形成机理初探 |
3.4.1 中部型暴雨“积成效应”强年与SST的联系 |
3.4.2 西部型暴雨“积成效应”强年与SST的联系 |
3.5 华南地区两类暴雨“积成效应”的SST实况特征 |
3.5.1 1979年以来6个中部型暴雨“积成效应”年SST实况特征 |
3.5.2 1979年以来8个西部型暴雨“积成效应”年SST实况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拉格朗日模式的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事件水汽源地分析 |
4.1 资料和方法 |
4.1.1 资料 |
4.1.2 轨迹模拟方案 |
4.1.3 面源贡献定量估计方法 |
4.2 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事件的水汽源地分析 |
4.3 各水汽源地对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事件的贡献比较 |
4.4 不同水汽源地影响下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的空间分布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浙南中尺度山地对对流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尺度山地强对流的研究进展 |
1.1.2 强对流统计的研究进展 |
1.2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本文的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2 浙南地区一例中尺度山地强对流的模拟和分析 |
2.1 强对流个例的实况简介 |
2.2 基于数值模式的强对流个例模拟 |
2.2.1 WRF模式简介 |
2.2.2 模拟试验设计方案 |
2.2.3 控制试验与实况对比 |
2.3 模拟的分析与讨论 |
2.3.1 近地面流场及散度 |
2.3.2 对流触发过程 |
2.3.3 不稳定机制 |
2.4 海上气流的作用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浙南地区山地带状强对流统计 |
3.1 统计方法 |
3.2 雷达资料的选择和处理 |
3.2.1 资料选择 |
3.2.2 雷达资料处理 |
3.3 雷达资料统计结果 |
3.4 统计个例合成分析 |
3.4.1 雷达回波及地面流场合成 |
3.4.2 形势场合成 |
3.5 本章小结 |
4 浙南地区强对流常发期不同天气类型模拟 |
4.1 基于数值模式的模拟试验设计 |
4.2 初始地面场对比及模拟结果猜想 |
4.2.1 初始地面场对比 |
4.2.2 模拟结果猜想 |
4.3. 模拟结果 |
4.4 个例合成模拟结果的诊断分析 |
4.4.1 动力条件 |
4.4.2 热力条件 |
4.5 模拟结果对比及分析 |
4.5.1 Sc与Sn的对比 |
4.5.2 其他类型的对比 |
4.6 个例合成的地形敏感性模拟试验 |
4.6.1 地形敏感性试验设计方案 |
4.6.2 地形敏感性试验结果与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讨论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及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7)东亚季风季节转换与降水季节差异的机理及其相关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1 东亚副热带热带季风季节转换特征及其机理 |
2.2 西北太平洋—南海热带季风爆发及其机理 |
2.3 海—陆—气相互作用下的东亚季风年际变率 |
2.4 东亚季风年代际变率背景及其机理 |
3 问题的提出 |
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目标 |
5 论文章节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东亚副热带季风季节转换特征及其可能机理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东亚副热带季风代表区的界定 |
4 “热—风—雨”相关关系 |
5 东亚副热带季风季节转变特征 |
6 东亚副热带季风季节转变的可能机理 |
7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南海季风爆发季内前兆信号及其海气背景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孟加拉湾低涡的定义 |
4 孟加拉湾低涡的统计特征 |
5 季风爆发性低涡与南海季风的爆发 |
6 MOV生成机理分析 |
7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南海季风爆发与东亚副热带降水关系及其机理 |
1 引言 |
2 资料与模式 |
3 南海季风爆发与东亚副热带季风降水关系 |
4 正相关关系的物理过程分析 |
5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中国南方春夏季降水年代际季节依赖性及其机理 |
1 引言 |
2 资料和模式介绍 |
3 中国南方降水季节依赖的年代际反相变化 |
4 年代际变化的动力场和热力场诊断分析 |
5 数值模拟分析 |
6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统计的南海季风爆发延伸期和季节预报 |
1 引言 |
2 资料以及统计预报模式介绍 |
3 延伸期预报模型在热带区域的适用 |
4 南海季风爆发日期的预测 |
5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1 论文主要结论 |
2 论文创新和特色 |
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发表及录用论文 |
参加学术会议 |
参与科研项目 |
获奖情况 |
(8)近20年华南夏季降水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其与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华南夏季降水的变化特征 |
1.2.2 影响华南夏季降水的主要因子 |
1.2.3 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变化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模式、数值试验方案及资料方法 |
2.1 CAM5.1模式简介 |
2.2 数值试验方案的设计 |
2.3 观测资料介绍 |
2.4 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
2.5 NCAR CAM5.1模式模拟效果的检验 |
第三章 21世纪初华南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可能原因 |
3.1 引言 |
3.2 21世纪初华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 |
3.3 21世纪初华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前后的大气环流异常 |
3.4 华南夏季降水两次由多转少年代际变化的大气环流异常对比 |
3.5 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异常对华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及其与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华南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海表温度的关系 |
4.3 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变化对华南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的影响 |
4.3.1 观测结果 |
4.3.2 数值试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夏季降水与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之关系在1990S中期之后的增强 |
5.1 引言 |
5.2 华南夏季降水与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之关系的增强 |
5.3 关系增强的可能成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中国南方夏季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与大气季节内振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关于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气候学研究回顾 |
1.1.1 关于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定义 |
1.1.2 关于暴雨的区域性和持续性特征 |
1.2 关于区域持续性暴雨的成因研究 |
1.2.1 产生区域持续性暴雨的条件 |
1.2.2 关于区域持续性暴雨与低频振荡的关系 |
1.2.3 关于我国降水低频振荡特征 |
1.3 关于东亚季风系统低频振荡的研究 |
1.3.1 亚洲季风系统中的低频振荡现象 |
1.3.2 亚洲季风系统中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形成和传播机制 |
1.4 关于延伸预报的研究 |
1.4.1 大气季节内振荡对于延伸预报的意义 |
1.4.2 数值模式对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模拟 |
1.4.3 统计和动力延伸预报方法 |
1.5 问题的提出 |
1.6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介绍 |
2.1 资料说明 |
2.2 方法说明 |
第三章 中国南方夏季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与降水季节内振荡的关系 |
3.1 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定义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
3.1.1 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定义 |
3.1.2 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
3.2 中国南方夏季降水季节内振荡的时空分布特征 |
3.2.1 中国南方夏季降水 30-60 天低频分量空间分布特征 |
3.2.2 三个子区域降水低频振荡特征 |
3.3 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与 30-60 天季节内振荡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与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关系 |
4.1 影响中国南方降水 30-60 天季节内振荡的关键系统 |
4.2 南海夏季风 30-60 天季节内振荡时空分布特征 |
4.3 基于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主模态的合成分析 |
4.3.1 低频振荡位相划分 |
4.3.2 合成结果分析 |
4.4 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与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关系 |
4.4.1 统计关系 |
4.4.2 诊断分析 |
4.4.3 影响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CSSM ISO 背景下中高纬度大气低频振荡在 RPHR 中的作用 |
5.1 SCSSM ISO 背景下中高纬度大气低频振荡对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影响 |
5.2 夏半年欧亚中高纬度大气季节内振荡特征 |
第六章 中国南方夏季降水季节内振荡延伸预报试验 |
6.1 NCEP/CFSv2 模式对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模拟效果评估 |
6.1.1 主模态分析 |
6.1.2 环流实质 |
6.2 预报试验 |
6.2.1 试验方案 |
6.2.2 试验结果 |
6.3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结果讨论和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褐飞虱的迁飞行为 |
1.1 起飞 |
1.2 空中运行 |
1.3 降落 |
1.4 再迁飞 |
2 迁飞的成因 |
2.1 迁飞与水稻生育期 |
2.2 迁飞与卵巢发育 |
2.3 迁飞与热带气旋 |
3 褐飞虱灾变性发生的原因 |
4 褐飞虱迁飞研究技术手段 |
4.1 GIS |
4.2 GRADS |
4.3 HYSPLIT |
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一部分 初夏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
第二章 个例分析Ⅰ:南海回旋路径(8205)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台风影响概况 |
2.2 褐飞虱发生情况 |
2.3 台风形成期褐飞虱的迁入 |
2.4 台风成熟期褐飞虱的迁入 |
2.5 台风衰亡期褐飞虱的迁入 |
3 讨论 |
第三章 个例分析Ⅱ:西行路径(8402)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台风发生概况 |
2.2 褐飞虱发生情况 |
2.3 台风系统靠近,台风西北部风场切变区褐飞虱虫量上升 |
2.4 台风过境,台风东北部倒槽附近褐飞虱虫量上升 |
2.5 台风衰亡期褐飞虱普遍向北迁飞 |
3 讨论 |
第四章 个例分析Ⅲ:转向路径(8504)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台风发生概况 |
2.2 褐飞虱发生概况 |
2.3 台风靠近至登陆,褐飞虱迁出受阻 |
2.4 台风过境转向,东南沿海褐飞虱大量迁入 |
3 讨论 |
本部分小结 |
1 未登陆台风 |
2 西行路径台风 |
3 转向路径台风 |
第二部分 盛夏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
第五章 个例分析Ⅳ:西行路径(9106)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台风发生概况 |
2.2 褐飞虱发生概况 |
2.3 褐飞虱虫源分析 |
2.4 台风影响期间,褐飞虱大量迁入江苏 |
2.5 台风离境,江西西北部和湖北南部褐飞虱大量迁入 |
3 讨论 |
第六章 个例分析Ⅴ:西北路径(0604)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台风概况 |
2.2 褐飞虱发生情况 |
2.3 台风靠近,位于台风西部的两广北部灯下褐飞虱虫量上升 |
2.4 台风过境,位于台风东北、西南方向灯下褐飞虱虫量上升 |
2.5 台风衰亡,除广东外,多数地区灯下虫量上升 |
3 讨论 |
第七章 个例分析Ⅵ:西北转西南路径(0605)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台风概况 |
2.2 褐飞虱发生概况 |
2.3 台风登陆,台风中心及西部切变区灯下虫量上升 |
2.4 台风减弱,低压中心、切变区及低压后部灯下虫量上升 |
3 讨论 |
本部分小结 |
1 西行路径台风 |
2 西北行路径台风 |
3 相似路径台风的不同影响 |
4 迁入地虫源 |
第三部分 秋季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
第八章 个例分析Ⅶ:西北路径(8712)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台风概况 |
2.2 褐飞虱发生概况 |
2.3 台风影响期间,各地褐飞虱迁入降落情况分析 |
3 讨论 |
第九章 个例分析Ⅶ:转向路径(0515)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台风概况 |
2.2 褐飞虱概况 |
2.3 台风系统中浙江褐飞虱的大量迁入 |
2.4 台风系统以外湖北监利褐飞虱的大量迁入 |
3 讨论 |
第十章 个例分析ⅸ:西行路径(0518)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台风概况 |
2.2 褐飞虱概况 |
2.3 台风影响期间,各地褐飞虱迁入降落情况分析 |
3 讨论 |
本部分小结 |
1 西北路径台风 |
2 转向路径台风 |
3 西行路径台风 |
4 气流与褐飞虱降落 |
第十一章 全文总结 |
1 结论 |
1.1 褐飞虱在台风系统中的动态迁飞和大规模降落 |
1.2 850hPa气象条件配置与灯下褐飞虱虫量的关系 |
1.3 迁飞轨迹、起飞时间对褐飞虱迁入量的影响 |
1.4 降虫区的气象要素特征 |
2 论文创新点 |
3 不足与思考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ON THE PREDICTION OF TROPICAL CYCLONE LANDFALL AND INFLUENCE ON SOUTHERN CHINA USING MONTHLY OLR ANOMALIES FOR PRIME SUMMER(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海温异常背景下华南前后汛期极端降水与大气不稳定能量的特征及机理研究[D]. 石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孟加拉湾风暴影响下我国降水特征研究[D]. 樊晓婷.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21
- [3]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沉积物记录的近60年气候环境演变[D]. 钟彩英. 暨南大学, 2020(03)
- [4]北半球夏季EAP波列与AO/NAO的联系及其对我国持续性降水的影响[D]. 杨含雪.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8(04)
- [5]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事件的水汽来源与成因分析[D]. 褚曲诚. 扬州大学, 2017(01)
- [6]浙南中尺度山地对对流作用的研究[D]. 张莹. 浙江大学, 2016(02)
- [7]东亚季风季节转换与降水季节差异的机理及其相关预测研究[D]. 朱志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4(12)
- [8]近20年华南夏季降水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其与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的关系[D]. 伯忠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4(07)
- [9]中国南方夏季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与大气季节内振荡[D]. 陈官军.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4(08)
- [10]台风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D]. 王翠花.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