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大庆测绘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家浩[1](2018)在《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建构研究;第二部分是基于该体系以全国、天津市和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案例对体系三个层级的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系统和BIM信息模型的建构、以及对相关的分析应用进行实践性研究。本研究是在我国目前工业遗产研究背景下,所进行的探索性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国家层面的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机构和体系的建立。第一部分,首先,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分总结国内外前人的相关研究,并对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基于这些现实问题,提出建立“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必要性。然后,对该体系进行了建构研究,体系包括“国家层级”、“城市层级”和“遗产本体层级”。现阶段“国家层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统筹全国各部门、机构、地区和学者成果,解读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全貌;“城市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制定标准化的“普查表”和相应的“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为未来我国工业遗产专项普查做好准备;“遗产本体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面信息采集与管理标准的建立,以及GIS、BIM技术在保护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第二部分,首先,依据“国家层级”对全国目前工业遗产的研究成果进行信息采集,收集了我国1537项工业遗产,为我国未来工业遗产普查提供第一手的基础资料;建立“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对全国工业遗产的行政区、时空、行业、保护、再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我国工业遗产的整体面貌。然后,基于“城市层级”对天津市域范围工业遗产进行普查,并建立“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基于GIS技术对天津市工业遗产的基本情况、再利用潜力以及工业遗产廊道的规划进行了研究。再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对北洋水师大沽船坞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建立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管理系统”,并基于GIS技术对大沽船坞的历史格局演变、价值评估等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保护规划的编制。最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由于遗产领域BIM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且数据处理复杂;因此笔者先对其工作流程进行研究,然后基于BIM技术对轮机车间、甲坞和设备的信息采集与信息模型建构进行案例研究;并基于Revit软件、Revit SDK和C++语言开发了“建筑遗产修缮管理软件”,将其应用于轮机车间修缮设计的残损信息管理中。
朱嘉[2](2019)在《基于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导控路径初探 ——以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城市化在过去四十年增长迅速,随之而来的城市建设也表现出尺度大、蔓延快、特色缺失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各大城市陆续开展总体城市设计或类似的大尺度实践项目,以此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和风貌。但大尺度的城市设计面临着从内容到技术上的新挑战,而以GIS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新的途径。有鉴于此,本文将以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开敞空间布局、景观视廊导控、高度分区等三个关键技术环节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套具有普适性的思路框架以期对总体城市设计导控提供理性路径和操作思路。本研究由两个部分组成:1、上篇工程报告: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宏观层面,以新思路、新技术的集成应用为支撑,重点从中心城区的特色格局、城市形态、开敞空间、景观风貌4大空间系统入手,实现大尺度城市整体风貌和空间形态的塑造和导控。中观层面,以武夷山市历史演进及特色解析为基础,划分各类城市风貌区,并按类别编制各风貌区的导控图则。微观层面,遴选若干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地段,展开概念式城市设计和重点空间形态以供参考。2、下篇研究报告:基于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导控路径初探总结当前GIS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主要应用特征,梳理总体城市设计发展概况,通过文献查阅和案例分析方式总结当前GIS技术与总体城市设计结合的优势与不足。以此为基础,探讨GIS技术在开敞空间布局、景观视廊导控、高度分区等三个总体城市设计核心环节中的应用。开敞空间布局方面,构建“开敞空间分级-指标体系建立-理想模型建构-理想模型修正-系统建构与分级导控”的思路框架,在优化现状及规划开敞空间的布点的同时为开敞空间系统构建提供基础。景观视廊导控方面,构建“基于现状景观资源评估的景观点确定-基于ArcGIS可视域分析的视点与视廊遴选-基于ArcGIS三维可视分析的视廊控高”的思路框架,建立城市眺望体系并为彰显城市特色提供有效实施路径。高度分区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建立-理想模型建构-理想模型修正-上位规划反馈”的思路框架,在优化现状及规划建设高度控制引导的同时,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城市三维空间形态。最后,将本研究为开敞空间布局、景观视廊导控及高度分区所构建的普适性思路框架应用于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实践项目之中。
李刚[3](2008)在《大庆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庆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大庆市土地利用规划修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建立比较完善的大庆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有效地解决大庆市土地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土地利用审批、土地供需矛盾、科学地管理利用土地、宏观调控土地利用和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等问题。系统的研发目标是以保障土地利用工作能够按照土地利用规划的安排顺利实施为最终目标,以实现包括建设用地预审工作在内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目标为核心,包含一系列具体功能目标的综合体系。为实现系统综合目标体系,系统研究必须以人的需求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方法确定系统组成的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关系,并将各个要素之间关系进行最优化处理。在此基础上,运用信息论的方法,确定系统功能结构和系统信息传递方式,实现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此外,在实现具体目标功能时,则根据目标功能的具体性质,使用具体相应科学方法进行研究解决。本文在对大庆市土地利用规划及其管理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业务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大庆市建设用地预审、专项建设用地审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土地利用变更及规划监督管理任务等业务为主线。采用面向对象的模块化设计方法,选取国产中地公司的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二次开发功能,应用通用开发语言Visual Basic.NET 2005,采用SQL Server 2000和Access 2003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大庆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了基于GIS二次开发技术建立大庆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大庆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五个专项功能的应用平台和三类数据库,其中平台包括日常办公平台、会议平台、监督平台、网站平台和系统维护平台;数据库包括主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和规划网站数据库。主要实现的功能包括用地项目评审,图文一体化查询检索,辅助实现规划的修改,土地文本及相关政策法规查询等。研究表明,大庆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够帮助大庆市土地规划管理部门使用信息化的方式对规划成果进行统一的管理,提高建设用地预审等审批工作的工作效率,增加了规划管理人员对规划实施情况的把握。为土地规划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进而为大庆市土地规划更好的服务于大庆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改善提供了帮助。
关丽,刘湘南[4](2005)在《大庆市房产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大庆市房屋产权市场交易管理业务的需要,提出了大庆市房产地理信息系统三层结构模型(Client+SDE+Oracle9i)的开发模式。对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图文一体化、工作流技术与GIS功能的无缝集成、B/S和基于Web的C/S混合多层体系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结合大庆市房产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实现房产空间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的无缝集成。
胡龙华[5](2012)在《基于环境减灾卫星的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有限的宝贵资源。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必须及时了解土地资源状况及其变化情况,依靠现代高科技手段和条件,改进和提高土地资源监测水平和质量,已成为各级政府实施有效的土地资源宏观政策管理的迫切需要。目前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当前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土地利用遥感宏观监测主要是采用中低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在全国或区域尺度上,快速获取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的空间分布与总体发展趋势,主要目的为宏观形势分析和土地调控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微观监测提供“靶区”。随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日益发挥的重要作用,应用的领域不断扩展,对快速、应急的需求与日剧增,应充分发挥多源、多分辨率、多时相卫星数据的作用,以满足土地监测的需求。如何充分利用国产卫星所获取的地球数据资源,满足土地利用遥感宏观监测的需要,快速推进国产卫星遥感数据在土地调查监测领域的应用,使其成为国土资源调查和监测数据源的重要补充,并为国土资源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域,以环境减灾卫星HJ-1数据为数据源,进行了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技术方法研究及质量评价,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总结以往国产卫星遥感数据研究工作基础上,进行环境减灾卫星的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技术流程研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HJ-1数据遥感正射影像图制作方法,包括波段组合、纠正、镶嵌、镶嵌块信息文件制作方法。2、针对HJ-1数据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自动发现与提取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多种发现与提取方法分析比较,总结出环境减灾卫星遥感数据变化信息发现的最佳方法,包括基于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及新增建设用地信息提取方法,全流程质量控制方法。3、通过抽样调查等方法,进行HJ-1数据卫星影像质量评价研究,利用ALOS2.0米高分辨率数据对宏观监测成果进行精度评价与验证,分析环境减灾卫星数据卫星影像质量评价结果。4、对黑龙江省新增建设用地监测成果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为政府决策及土地管理部门制定管理政策和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5、通过本文研究为开展应用示范奠定数据基础,为国产环境减灾卫星遥感数据应用于城市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提供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刘忠全[6](2019)在《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政策以大力推动创新活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强调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创新设计能力,而“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则进一步明确了将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随着我国国家创新战略的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从微观层面看,技术创新是众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面对竞争愈加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是企业立足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成本管理对于促进增产节支、加强成本核算、改进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2016年进一步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即“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其中的“降成本”即强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强成本管理工作。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是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受经济环境变化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近几年来技术创新及成本管理创新越来越为理论界所重视。已有文献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进行了大量研究,同时也有众多学者针对成本管理演进历程、影响因素及模式创新等进行了探讨。虽然偶有文献对技术创新与成本管理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考查,如有学者通过对高科技企业的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协同关系,也有学者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提出作业成本法的产生是基于二十世纪80年代技术的进步,亦即技术创新推动了成本管理创新,但几乎没有学者对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具体影响路径加以研究。就现实而言,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影响是重大且深远的,技术的进步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生产力的变化,从而会对企业内生产关系提出新的要求。从这一点来讲,技术进步必然会通过某种或某几种路径影响或导致成本管理创新。本文主要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Robert K.Yin认为,当研究的问题与其所处内外环境难以区分时,适合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技术创新、成本管理创新以及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都与企业环境密切相关,且难以区分,因此,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技术创新影响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机制进行研究。本文遵循的案例研究步骤如下:第一,以创新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及组织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影响机制的理论观点;第二,以理论观点为基础,设计案例研究方案,形成案例研究框架;第三,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为研究案例,通过现场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收集案例证据分析资料,并采用“模式匹配”证据分析技巧对证据资料进行分析,形成案例研究观点;第四,通过理论构建与案例证据分析的不断循环,最终形成本文的理论观点与研究结论。通过案例研究,本文提出了技术创新通过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企业组织结构变化以及会计信息技术进步来影响成本管理创新的理论模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生产技术的进步能对企业生产组织形式产生重大影响,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也推动着成本管理模式创新。本文着重考查了大庆油田因科技进步而导致的生产变化,并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对成本管理模式的影响。首先,生产技术进步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变革,伴随着生产要素——劳动资料、管理要素与信息要素等的变化,成本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如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其次,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及生产流程的精细化分别促使企业采用成本预算控制及分批法等进行成本管理;最后,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产品质量、种类等变化也对成本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进而推动了成本管理创新。第二,企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得组织结构产生相应变化,进而带动了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本文通过梳理大庆油田责任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历程,分别考查了以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为主的两个阶段,发现在不同的创新阶段分别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与其相适应,同时成本管理模式也随着组织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而言,大庆油田为配合模仿创新阶段的生产实际采用了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并实际运用了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相契合的成本管理模式——责任成本管理;在研发模式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阶段,为提高生产效率,案例企业在原有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基础上引入了灵活性更强的职能制组织结构,并运用了相适应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案例研究发现,整个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演进都是基于与新型技术和组织结构变化的匹配,基于产量的生产技术创新催生着组织结构的变革,组织结构的变革又孕育着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与之融合。第三,技术创新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进而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产生影响。通过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两个单位的案例研究发现,由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发展能够直接推动成本管理创新。具体而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能够通过精细预算成本管理、规范成本核算管理、强化运营和管控成本等对成本管理创新产生正向作用;此外,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也能通过减少财务运营成本及提升核算效率等促进成本管理创新。会计信息系统是成本管理的物质基础之一,会计信息系统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发展,成本管理也伴随着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而得到革新。本文研究的创新与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本文首次提出并论证了技术创新是成本管理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初步构建了技术创新影响成本管理创新的分析框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的研究文献。理论界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及“成本管理模式”等主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未有学者就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作用及作用路径进行探讨。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多角度地分析、论证了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作用。第二,本文系统揭示了技术创新与成本管理之间的经济联系,并厘清了二者之间完整的传导路径。已有文献大多将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两者孤立起来进行研究,很少有学者就两者之间具体的经济联系进行探讨。与以往文献不同,本文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案例企业,具体验证了生产组织形式、组织结构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在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从而进一步厘清了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与具体路径。第三,本文重点关注了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行为的影响,进一步拓展了技术创新效应的研究领域。大量学者对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的研究多从生产活动、企业价值以及宏观经济后果等角度入手,很少有学者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行为产生的影响。技术进步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影响研究不应局限于其直接的经济后果,还应关注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所带来的间接影响。本文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落脚于企业成本管理创新,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本文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技术创新经济后果和成本管理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对企业管理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谈可莉[7](2007)在《油田地面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在油田地面工程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信息资源共享问题。如何利用好现有的各种规划、开发、建设及生产数据,如何整合不同部门的信息资源,避免信息化的重复建设和实现真正的信息资源共享?答案就在于油田地面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作为油田数字化的核心,以海量数据集成的方式来对地面工程活动数据进行存储和描述,为地面工程信息应用提供统一的基础数据框架,实现广泛的信息共享,油田地面工程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为突破信息封闭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为此,论文就油田地面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期为共享平台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并以大庆油田为例,在地面工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实践应用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理论。论文进行的主要工作是:(1)对企业信息资源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2)通过对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所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对业务流、数据流的深入调研,从业务、技术需求等方面论证了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3)对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体系的建设,从数据的采集方法、数据库的组织模式以及数据库的存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讨。(4)分析了目前信息资源,尤其是空间信息资源共享的意义和共享的模式,提出了面向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共享新模式,为安全、高效的共享提供了技术保障;(5)基于系统安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探讨了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的管理、维护与更新机制。(6)以地面工程规划设计系统、油田设施防腐保温系统的建设为例,实践了共享平台信息资源的数据应用模式。通过应用系统的效益分析,体现了共享平台的建设及应用成果。本论文研究工作的主要贡献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运用信息资源配置及优化理论,对油田地面工程信息资源的配置与优化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首次对大庆油田信息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中石油信息化总体战略的框架下,结合企业地面工程的业务流程、管理流程,提出了大庆油田地面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战略构想和技术体系框架。(2)在信息资源配置及优化理论的指导下,集合本人多年从事油田地面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管理经验,运用企业信息化规划和管理理论,提出了大庆地面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总体策略,以及数据采集、数据质量控制,数据应用等方面的建设策略。(3)对基于信息共享平台的辅助规划系统、油田设施防腐保温系统等工程进行了效益分析,为管理的科学性制定了量化标准。
王晨野[8](2009)在《生态环境信息图谱—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的松嫩平原土地利用变化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半个世纪以来,松嫩平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土地盐碱化、沙化和草原退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制约了该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支撑,采用基于生态环境信息图谱、空间分析技术和元胞自动机等多种模型和方法进行了松嫩平原土地利用变化评价、预测与空间优化研究。以土地利用变化为研究的切入点,运用土地利用图谱模型对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时空演变过程和空间转移规律进行了剖析;运用信息图谱方法,以盐碱化土地图形为核心,衍生图形的数量结构特征、时空分布特征、尺度特征以及景观特征图谱系列,开展土地盐碱化动态变化研究;从土地利用的系统结构、功能和效益出发,构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eodatabase创建生态环境信息图谱指标数据库,采用层次分析-变权-物元分析(AHP-WC-ME)耦合模型进行综合评价;运用空间分析方法,以1km×1km的栅格尺度,采用空间相关函数筛选土地利用主要影响因子;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SPCA-CA-Markov)耦合模型对松嫩平原土地利用格局空间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研究;基于Matlab平台将“自上而下”的灰色线性规划模型(GLP)和“自下而上”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结合,创建了松嫩平原土地利用格局空间优化模型,对松嫩平原土地利用格局进行空间优化研究,为松嫩平原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文综合运用多种新技术和新方法从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角度出发,系统开展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变化趋势预测和空间优化系列集成研究,从深度和广度上揭示了松嫩平原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和特征,为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研究探索了一条新路,研究成果可为松嫩平原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建、资源可持续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刘奕[9](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王国生[10](2009)在《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控管理上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控管理上的应用,以大庆市环境保护局污染源监控中心的建设为背景,探讨如何构建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对污染源数据进行集中的网络化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提供网上实时、高效的信息发布、访问,提高环境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建立环境决策支持系统。本文调查和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国内外流行的GIS工具软件的功能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平台框架结构、空间数据共享和交换技术以及矢量地图显示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基于SDE的全关系空间数据库的实现方法;按三层客户/服务器结构完成了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软、硬件环境的构建,使系统具备海量环境空间数据的管理能力和地市级网络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运行能力;初步实现污染源信息共享,使环境管理及有关部门能够方便进行环境信息的查询和利用。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环境专题数据分开处理,又把环境数据分为环境质量数据、污染源数据和风险源数据,对不同类型的数据采用不同的方式来管理;将常规环境监测数据、污染源在线数据、环境日常管理信息和排污申报、环境统计和污染源普查等数据结合到一起,充分发挥GIS系统的空间分析、模型应用与模型管理能力,使之在环境分析、预测、评价和管理等方面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大庆测绘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大庆测绘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国工业遗产的整体情况仍未可知 |
1.1.2 城市化高速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的矛盾 |
1.1.3 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研究的缺失 |
1.2 研究对象 |
1.2.1 中国工业遗产 |
1.2.2 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 |
1.3 国内外既往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综述 |
1.3.2 国内综述 |
1.3.3 既往研究的经验与问题 |
1.4 研究问题及解决途径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创新及未尽事宜 |
1.7.1 研究创新之处 |
1.7.2 研究未尽事宜 |
第二章 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 |
2.1 体系结构总述 |
2.1.1 体系建立依据 |
2.1.2 体系的总体结构 |
2.1.3 体系应用技术介绍 |
2.1.4 对我国未来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工作实施的讨论 |
2.2 国家层级标准研究 |
2.2.1 信息采集标准 |
2.2.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
2.3 城市层级标准研究 |
2.3.1 信息采集标准 |
2.3.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
2.4 遗产本体层级标准研究 |
2.4.1 信息采集标准 |
2.4.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
2.4.3 信息模型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家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全国工业遗产为例 |
3.1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的实施 |
3.1.1 信息采集标准 |
3.1.2 信息采集的实施及成果 |
3.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3.2.1 全国工业遗产GIS数据库建构 |
3.2.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3.3 基于GIS的我国工业遗产现状分析研究 |
3.3.1 全国工业遗产总体情况分析研究 |
3.3.2 我国行政区层面的工业遗产分布研究 |
3.3.3 基于我国工业发展史的时空分布研究 |
3.3.4 基于行业类型的空间分布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为例 |
4.1 天津市工业遗产普查的实施 |
4.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4.2.1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GIS数据库建构 |
4.2.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文件数据库建构 |
4.2.3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 |
4.3 基于GIS的天津工业遗产分析及廊道规划研究 |
4.3.1 天津工业遗产总体分析研究 |
4.3.2 天津工业遗产廊道规划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遗产本体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例 |
5.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采集的实施 |
5.1.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简介 |
5.1.2 信息采集的实施 |
5.2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5.2.1 GIS数据库框架建构 |
5.2.2 文件数据库的建构 |
5.2.3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构 |
5.3 GIS在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
5.3.1 基于时态GIS的大沽船坞历史沿革探究 |
5.3.2 基于GIS技术的价值评估研究 |
5.3.3 GIS技术指导下的保护规划编制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遗产本体层级BIM信息模型建构及应用研究--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为例 |
6.1 工业遗产领域BIM技术工作流程研究 |
6.2 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的信息采集与处理 |
6.3 BIM信息模型建构研究 |
6.3.1 轮机车间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
6.3.2 甲坞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
6.3.3 BIM在工业设备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
6.4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
6.4.1 Revit自带功能在工业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与弊端 |
6.4.2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 |
6.4.3 轮机车间残损信息管理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
7.1 本研究内容总结 |
7.2 本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
参考文献 |
本人学术成果 |
鸣谢 |
附录A 中国工业遗产名录(笔者编制,截至2018年6月1 日) |
附录B 国内外工业(文化)遗产普查表汇编 |
附录B-1《世界遗产名录》遗产申报材料 |
附录B-2 英国IRIS调查表 |
附录B-3 美国HABS调查表 |
附录B-4 美国HAER调查表 |
附录B-5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
附录B-6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 |
附录B-7 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8 上海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9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10 济南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11 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C 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笔者编制) |
附录C-1《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2018 年试行版)》 |
附录C-2 普查表填写规范 |
(1)封面 |
(2)基本信息 |
(3)生产工业流程 |
(4)重要建构筑物遗产 |
(5)重要设备遗产 |
(6)测绘图 |
(7)照片 |
(8)参考文献和其他信息 |
附录C-3 中国工业遗产编号索引 |
附录C-4 《中国工业遗产行业名称及代码表(2018 版)》 |
附录D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信息采集表(笔者编制) |
附录D-1 《工业遗产历史环境调查表》 |
附录D-2 《工业建构筑物残损信息调查表》 |
附录D-3 《工业遗产设备信息调查表》 |
附录D-4 《三维激光扫描站位记录表》 |
附录D-5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文献资料登记表》 |
附录D-6 《生产工艺流程登记表》 |
附录E 工业遗产相关行业类型列表翻译及整理 |
附录E-1 英国IRIS工业遗产普查表附录I工业行业类型 |
附录E-2 1936 年中华民国《实业部月刊》工业分类[105] |
附录E-3 1982 年版《中国统计年鉴》中工业分类 |
附录E-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3-1984》 |
附录F 各层级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框架标准(笔者编制) |
附录F-1 国家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
附录F-2 城市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
附录F-3 遗产本体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
附录F-4 遗产本体层级文件数据库框架 |
附录G 工业遗产BIM信息模型标准化族库(笔者编制) |
附录H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成果展示(笔者参与) |
附录J 轮机车间主要残存信息汇总(笔者编制) |
(2)基于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导控路径初探 ——以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工程报告 |
第一章 总体背景分析 |
1.1 设计背景 |
1.2 设计范围 |
1.3 设计框架 |
第二章 现状资源评析 |
2.1 特色格局评析 |
2.1.1 自然生态空间格局评价 |
2.1.2 历史人文空间格局评价 |
2.1.3 现代风貌空间格局评价 |
2.1.4 特色格局叠合评析——“山水城文”特色 |
2.1.5 特色格局整合归纳——形态整合分析 |
2.2 城市形态评析 |
2.2.1 现状空间结构分析 |
2.2.2 现状改造难度分析 |
2.2.3 现状高度分区 |
2.3 开敞空间评析 |
2.3.1 现状生态资源评价 |
2.3.2 现状生态敏感性评估 |
2.4 景观风貌评析 |
2.4.1 现状景观资源评估 |
2.4.2 现状眺望视廊梳理(点状资源-眺望视廊) |
2.4.3 现状天际线梳理(线性资源-天际线) |
2.4.4 现状观景路径梳理(线性资源-观景路径) |
2.4.5 景观风貌总体特征 |
第三章 城市设计思路 |
3.1 设计概念 |
3.1.1 总体概念 |
3.1.2 特色控制 |
3.2 设计重点 |
3.3.1 宏观层面(全域覆盖) |
3.3.2 中观层面(分类覆盖) |
3.3.3 微观层面(重点覆盖) |
3.3 设计思路 |
第四章 总体空间优化 |
4.1 特色格局优化 |
4.1.1 自然生态特色格局优化 |
4.1.2 历史人文特色格局优化 |
4.1.3 现代风貌特色格局优化 |
4.1.4 总体特色格局规划 |
4.2 城市形态优化 |
4.2.1 基于空间意象认知的城市形态优化 |
4.2.2 高度区划引导 |
4.3 开敞空间优化 |
4.3.1 城市开敞空间布局的适宜性评价 |
4.3.2 开敞空间系统规划 |
4.3.3 开敞空间分级引导 |
4.4 景观风貌优化 |
4.4.1 依山而立:完善山体眺望体系 |
4.4.2 临溪而城:优化滨水景观界面 |
4.4.3 畅览四方:构筑景观认知路径 |
第五章 风貌分区导控 |
5.1 城市风貌分区 |
5.2 风貌分区导控 |
5.2.1 站前商贸综合风貌区 |
5.2.2 风貌分区导控汇总 |
第六章 重点城市设计 |
6.1 崇阳溪沿岸城市设计 |
6.1.1 地段概况 |
6.1.2 系统规划 |
6.1.3 总体格局 |
6.2 梅溪沿岸城市设计(赤石—杜坝段) |
6.2.1 地段概况 |
6.2.2 系统规划 |
6.2.3 空间意象 |
下篇——研究报告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总体城市设计的实践已呈现出从新兴走向普遍的演化趋势 |
1.1.2 大尺度的总体城市设计面临着从内容到技术上的新挑战 |
1.1.3 GIS技术为大尺度城市空间风貌的导控提供了有效的应对路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符合数字化设计的趋势 |
1.2.2 符合城市设计成果落实的需要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方面 |
1.3.2 总体城市设计方面 |
1.3.3 相关研究综述小结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资料采集方法 |
1.5.2 研究分析方法 |
1.5.3 技术路线(见图1-4) |
1.6 研究创新 |
1.6.1 研究成果的普适性 |
1.6.2 研究手段的定量化 |
第二章 GIS技术和总体城市设计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GIS |
2.1.2 城市设计 |
2.1.3 总体城市设计 |
2.2 GIS技术的应用概述 |
2.2.1 GIS的基本功能 |
2.2.2 GIS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 |
2.3 总体城市设计的发展概况 |
2.3.1 阶段一:古代城市设计(公元前1900 年—1760 年代) |
2.3.2 阶段二:近代城市设计(1760 年代—1956 年) |
2.3.3 阶段三:现代城市设计(1956 年至今) |
2.4 结合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概述 |
2.4.1 总体城市设计的数字化背景 |
2.4.2 结合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案例 |
2.4.3 结合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案例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开敞空间适宜性布局 |
3.1 操作路径设计 |
3.1.1 国内外开敞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
3.1.2 设计思路 |
3.2 指标体系建立 |
3.2.1 开敞空间分级 |
3.2.2 指标体系建立 |
3.3 理想模型建构 |
3.3.1 建立GIS数据库 |
3.3.2 单因子分级赋值评价 |
3.3.3 多因子叠加综合评价 |
3.4 理想模型修正 |
3.4.1 同现状条件的校核 |
3.4.2 同上位规划的衔接 |
3.4.3 开敞空间的增补 |
3.4.4 服务半径校核 |
3.5 系统建构和分级导控 |
3.5.1 开敞空间系统规划 |
3.5.2 开敞空间分级引导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景观视廊导控 |
4.1 操作路径设计 |
4.1.1 国内外景观视廊相关研究综述 |
4.1.2 设计思路 |
4.2 基于现状景观资源评估的景观点确定 |
4.2.1 现状景观资源分类 |
4.2.2 现状景观资源评估 |
4.2.3 现状景观点确定 |
4.3 基于ArcGIS可视域分析的视点与视廊遴选 |
4.3.1 提取景观点制高点 |
4.3.2 叠合现状建设条件 |
4.3.3 理想可视域计算 |
4.3.4 视点与视廊遴选 |
4.4 基于ArcGIS三维可视分析的视廊控高 |
4.4.1 确定景观点保护范围 |
4.4.2 基于地形的基本视线范围 |
4.4.3 基于可视范围的单元可建设高度 |
4.4.4 确定用地可建设高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高度分区 |
5.1 操作路径设计 |
5.1.1 国内外高度分区相关研究综述 |
5.1.2 设计思路 |
5.2 指标体系建立 |
5.2.1 影响因子遴选 |
5.2.2 指标体系建立 |
5.3 理想模型建构 |
5.3.1 建立GIS数据库 |
5.3.2 单因子分级赋值评价 |
5.3.3 多因子叠加综合评价 |
5.3.4 理想等级划分 |
5.4 理想模型修正 |
5.4.1 基于现状评估的修正 |
5.4.2 基于在编成果的修正 |
5.4.3 基于强制因子的修正 |
5.5 上位规划反馈 |
5.5.1 已批控规的高度校核 |
5.5.2 建设高度指标引导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空间风貌导控实践:以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 |
6.1 应用实践背景 |
6.1.1 设计背景 |
6.1.2 设计范围 |
6.1.3 技术创新 |
6.2 城市开敞空间适宜性布局 |
6.2.1 指标体系建立 |
6.2.2 理想模型建构 |
6.2.3 理想模型修正 |
6.2.4 系统建构与分级导控 |
6.3 城市景观视廊导控 |
6.3.1 基于现状景观资源评估的景观点确定 |
6.3.2 基于ArcGIS可视域分析的视点与视廊遴选 |
6.3.3 基于ArcGIS三维可视分析的视廊控高 |
6.4 城市高度分区 |
6.4.1 指标体系建立 |
6.4.2 理想模型建构 |
6.4.3 理想模型修正 |
6.4.4 上位规划反馈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框架构建 |
7.2 研究结论 |
7.2.1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开敞空间适宜性布局 |
7.2.2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景观视廊导控 |
7.2.3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高度分区 |
7.3 创新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国内将GIS技术运用到总体城市设计中的文献统计 |
附录B 国外将GIS技术运用到城市设计中的文献统计 |
作者简介 |
(3)大庆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动态 |
1.5 开发流程 |
2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综述 |
2.1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
2.2 地理信息系统 |
2.3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
3 系统分析 |
3.1 业务内容 |
3.1.1 大庆市土地利用现状 |
3.1.2 规划管理权限 |
3.1.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内容 |
3.1.4 规划管理日常工作 |
3.2 需求分析 |
3.3 可行性分析 |
3.3.1 理论研究完善 |
3.3.2 研发技术成熟 |
3.3.3 基础资料完备 |
3.3.4 保障实力雄厚 |
4 总体设计 |
4.1 设计思想 |
4.1.1 总体思路 |
4.1.2 系统目标 |
4.1.3 基本原则 |
4.2 开发及运行环境 |
4.3 系统结构 |
4.3.1 总体结构 |
4.3.2 平台主要任务 |
4.4 功能结构 |
4.4.1 日常办公平台 |
4.4.2 会议平台 |
4.4.3 监督平台 |
4.4.4 网站平台 |
4.4.5 系统维护平台 |
4.5 数据结构 |
4.5.1 主数据库结构 |
4.5.2 地理信息数据库结构 |
4.5.3 规划网站数据库结构 |
4.6 系统运行流程 |
5 主要功能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用户级别及权限设计 |
5.1.1 用户级别设计 |
5.1.2 用户权限设计 |
5.1.3 用户功能的实现 |
5.2 评审过程设计 |
5.2.1 评审过程及项目建立 |
5.2.2 科员用户对项目的办理、退件和递交 |
5.2.3 科长用户对项目的办理、退件和递交 |
5.2.4 主管局长用户对项目的办理、退件和归档 |
5.2.5 专家用户对项目评审建议 |
5.2.6 科员用户对项目进行整理、归档及材料打印 |
5.3 主要数据表格设计 |
5.3.1 土地属性表 |
5.3.2 规划属性表 |
5.3.3 规划文本表 |
5.3.4 法律法规表 |
5.3.5 建设用地项目预审表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4)大庆市房产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大庆市房产地理信息系统设计 |
2.1 系统总体目标设计 |
2.2 系统开发环境设计 |
2.3 系统结构与主要功能设计 |
3 房产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若干关键技术 |
3.1 图文一体化技术的实现 |
3.1.1 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的一体化技术 |
1) CAD房产数据的入库与显示。 |
2) 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运用。 |
3) 多源属性数据的整理。 |
3.1.2 遥感影像数据的压缩和读取技术 |
3.2 工作流技术与GIS功能的无缝集成 |
3.3 B/S和基于Web的C/S混合多层体系结构 |
3.4 房产图形的三维可视化技术 |
4 结 语 |
(5)基于环境减灾卫星的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及技术流程 |
1.5 论文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2章 基础数据与监测区概况 |
2.1 基础数据 |
2.1.1 环境减灾卫星 |
2.1.2 遥感卫星数据 |
2.1.3 辅助资料数据 |
2.2 监测区概况 |
2.2.1 监测范围 |
2.2.2 监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3 社会经济概况 |
2.2.4 土地利用现状 |
第3章 遥感数据处理理论 |
3.1 基础数据预处理 |
3.1.1 原始数据质量检查 |
3.1.2 控制资料预处理 |
3.2 遥感影像图制作 |
3.2.1 波段组合 |
3.2.2 纠正 |
3.2.3 镶嵌 |
3.2.4 裁切 |
3.2.5 镶嵌块信息文件制作 |
第4章 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 |
4.1 图斑提取指标 |
4.2 变化信息发现 |
4.3 变化信息提取 |
4.3.1 人机交互提取 |
4.3.2 自动提取方法 |
4.3.3 组合法 |
4.3.4 变化图斑提取的问题 |
4.4 变化信息界定 |
4.4.1 伪变化图斑 |
4.4.2 边界模糊图斑 |
4.4.3 成片开发分批建设图斑 |
4.4.4 线状地物图斑 |
4.5 变化类型确定 |
4.6 变化信息表达 |
4.7 监测信息管理文件夹 |
第5章 监测成果的分析与应用 |
5.1 成果精度评价 |
5.1.1 精度检验数据 |
5.1.2 DOM 纠正精度评价 |
5.1.3 变化检测能力评价 |
5.2 监测结果分析 |
5.2.1 变化图斑的分布 |
5.2.2 变化图斑面积分级 |
5.2.3 变化图斑类型分析 |
5.2.4 变化图斑占用地类分析 |
5.2.5 新增道路用地分析 |
5.3 监测成果应用 |
5.3.1 监测成果在黑龙江省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应用 |
5.3.2 监测成果在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
5.3.3 监测成果在黑龙江省高尔夫球场用地检查中的应用 |
5.3.4 监测成果在黑龙江省土地监督执法中的应用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6)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框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与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 |
一、宏观经济后果 |
二、微观经济后果 |
第二节 生产组织形式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
一、生产要素和生产工艺流程的影响因素 |
二、生产要素和生产工艺流程的经济后果 |
第三节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
一、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因素 |
二、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经济后果 |
第四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因素 |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后果 |
第五节 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 |
一、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
二、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
第二章 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形式与成本管理创新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理论建构与观点提出 |
一、技术创新、生产要素构成变化与成本管理创新 |
二、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流程进步与成本管理创新 |
三、技术创新、产出产品升级与成本管理创新 |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
一、案例选择说明 |
二、证据资料收集与处理 |
第四节 生产组织形式案例分析 |
一、技术创新、生产要素及成本管理创新 |
二、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流程及成本管理创新 |
三、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创新—基于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完善与成本管理创新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理论建构与观点提出 |
一、技术创新结果、组织结构特征变化与成本管理创新 |
二、技术创新方式、组织结构形式选择与成本管理创新 |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
一、案例选择说明 |
二、证据资料收集与处理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
一、大庆油田技术创新历程回顾 |
二、技术创新对组织结构形式的影响 |
三、技术创新对组织结构特征的影响 |
四、技术创新通过组织结构影响成本管理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技术创新、会计信息系统与成本管理创新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理论构建与观点提出 |
一、信息技术的创新历程 |
二、信息技术创新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
三、会计信息系统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 |
四、信息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路径 |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
一、案例选择说明 |
二、案例证据资料收集与分析 |
三、案例研究思路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
一、采油二厂会计信息化案例分析 |
二、中国石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案例分析 |
三、案例分析总结 |
本章小结 |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 |
四、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7)油田地面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企业资源管理与油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
1.1.1 企业资源的概念 |
1.1.2 企业信息资源的含义、特点和重要性 |
1.1.3 企业资源管理与信息化的关系 |
1.1.4 油田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
1.1.5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关键技术 |
1.2 国内外油田企业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外油田企业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1 国外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
1.2.1.2 国外石油企业信息资源的建设 |
1.2.1.3 国际石油公司业务流程整合与再造 |
1.2.1.4 国际石油公司知识管理 |
1.2.2 国内油田企业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差距 |
1.2.2.1 石油企业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情况 |
1.2.2.2 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差距 |
1.2.2.3 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差距分析 |
1.3 油田地面工程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 |
1.3.1 地面工程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
1.3.2 促进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利用 |
1.3.3 为规划、建设和生产提供保障 |
1.4 地面工程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具体内容 |
1.4.1 地面工程规划和建设的管理 |
1.4.2 地面工程信息化的目标和任务 |
1.4.3 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化的阶段性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地面工程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与优化分析 |
2.1 企业信息资源的战略规划 |
2.1.1 企业信息资源战略规划的影响因素 |
2.1.2 企业信息资源战略规划的层次构建 |
2.2 企业信息资源的配置及优化理论 |
2.2.1 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含义 |
2.2.2 企业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影响因素 |
2.2.2.1 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基础条件 |
2.2.2.2 资源需求的满足状况 |
2.2.2.3 市场的竞争和价格体系 |
2.2.2.4 自身信息化水平 |
2.2.2.5 技术条件 |
2.2.3 企业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 |
2.3 油田地面工程信息资源的特点分析 |
2.3.1 信息的来源 |
2.3.2 信息的分类 |
2.3.3 信息资料的质量 |
2.4 油田企业地面工程信息资源配置效益分析 |
2.4.1 信息资源配置效益的内涵 |
2.4.2 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益 |
2.4.2.1 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益 |
2.4.2.2 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质量效益 |
2.4.2.3 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社会效益 |
2.4.3 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 |
2.4.3.1 企业信息资源配置评价的必要性 |
2.4.3.2 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指标 |
2.4.4 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方法 |
2.4.4.1 评价体系的构建 |
2.4.4.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2.5 共享平台中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 |
2.5.1 油田企业信息资源微观配置结构的优化配置 |
2.5.2 油田企业信息资源宏观配置模式的选择 |
2.6 地面工程的信息共享平台的配置效率分析 |
2.6.1 地面工程资源配置的效率计算 |
2.6.2 地面工程资源配置的效率计算结果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地面工程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与优化分析 |
3.1 大庆油田地面工程的生产和管理组织机构 |
3.1.1 大庆油田地面生产工艺流程及原理 |
3.1.1.1 油气集输的工作范围 |
3.1.1.2 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特点 |
3.1.2 大庆油田地面工程规划建设、生产及管理活动 |
3.1.3 大庆油田地面工程管理组织机构 |
3.2 地面工程信息资源和组织反应度 |
3.2.1 通用系统理论(GST) |
3.2.2 反应度的组成要素分析 |
3.3 地面工程信息资源和管理决策的改善 |
3.3.1 管理的职能 |
3.3.2 信息系统的管理目标 |
3.3.3 使用信息资源改善决策制定的过程 |
3.3.4 地面工程信息资源和企业的竞争力 |
3.4 地面工程信息资源在企业中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地面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组成与功能 |
4.1 共享平台的建设背景及目标 |
4.1.1 地面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
4.1.1.1 地面工程系统相关的GIS 应用 |
4.1.1.2 大庆油田正在实施的信息系统 |
4.1.1.3 地面工程信息系统数据建设现状 |
4.1.2 地面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目标 |
4.2 共享平台的信息资源共享支持架构 |
4.3 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系统功能 |
4.3.1 平台系统的服务范围 |
4.3.2 功能实现上的考虑 |
4.3.3 共享平台的实现原则 |
4.3.4 共享平台的系统体系架构 |
4.4 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总体功能 |
4.4.1 数据管理和可视化 |
4.4.2 制图和分析功能 |
4.4.3 共享平台的具体功能 |
4.5 共享平台的安全功能 |
4.5.1 网络安全设计 |
4.5.2 用户管理机制 |
4.5.3 访问控制机制 |
4.6 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与油田其它专业应用的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5 大庆油田地面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运行、管理机制 |
5.1 共享平台数据资源的共享服务 |
5.1.1 空间信息的共享 |
5.1.2 共享的技术方法 |
5.1.3 共享服务中的数据资源布置 |
5.2 共享平台数据资源的安全控制 |
5.2.1 信息隐藏与加密技术原理简介 |
5.2.2 正射影像数据安全解决方案 |
5.2.3 矢量数据的安全控制机制 |
5.3 共享平台的安全管理体系 |
5.3.1 大庆油田信息安全管理的范围 |
5.3.2 地面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安全系统结构 |
5.3.3 共享平台的安全控制功能说明 |
5.3.4 共享平台的信息安全管理 |
5.4 共享平台的运行管理 |
5.4.1 运行管理的组织体系 |
5.4.2 信息安全管理的职责 |
5.4.3 信息安全的标准制度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6 地面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应用及数据建设 |
6.1 地面工程共享平台应用系统的实现策略 |
6.1.1 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软硬件系统的实现 |
6.1.2 共享平台应用服务体系 |
6.1.3 共享平台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 |
6.2 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数据库建库方案 |
6.2.1 共享平台数据库的物理实现 |
6.2.2 共享平台数据库的逻辑实现 |
6.3 地面工程信息资源的建设实施策略 |
6.3.1 数据更新的策略 |
6.3.2 地面工程数据采集、更新模式的实现 |
6.4 数据建设的外包策略与实施 |
6.4.1 外包战略选择的原则 |
6.4.2 数据建设项目外包实施的质量控制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地面工程共享平台的数据应用 |
7.1 地面工程规划、设计辅助系统 |
7.1.1 地面工程规划、设计辅助系统功能 |
7.1.2 规划、设计辅助系统应用效益分析 |
7.2 地面工程设施防腐保温系统 |
7.2.1 防腐保温系统简介 |
7.2.2 防腐保温系统的内容及功能 |
7.2.3 防腐保温系统应用效益分析 |
7.2.3.1 生产效益分析 |
7.2.3.2 经济效益计算 |
7.2.3.3 社会效益分析 |
7.3 地面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施后信息资源配置效率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1.1 理论研究方面 |
8.1.2 技术研究方面 |
8.1.3 实践方面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生态环境信息图谱—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的松嫩平原土地利用变化评价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特色与创新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础理论及技术方法 |
2.1 生态环境信息图谱理论与方法 |
2.1.1 地学信息图谱的产生背景 |
2.1.2 地学信息图谱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3 地学信息图谱的研究进展 |
2.1.4 地学信息图谱模型的构建 |
2.1.5 地学信息图谱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作用 |
2.1.6 生态环境信息图谱研究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2.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2.2.3 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
2.3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2.3.1 LUCC 的内涵 |
2.3.2 LUCC 的研究内容 |
2.3.3 LUCC 研究的支撑技术及方法 |
2.3.4 LUCC 的研究进展 |
2.3.5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及其研究趋势 |
2.4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 |
2.4.1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
2.4.2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
2.4.3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
2.4.4 景观生态学的定量研究方法 |
2.4.5 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
2.5 空间分析方法综述 |
2.5.1 空间分析的基本内容 |
2.5.2 GIS 空间分析模型 |
2.5.3 GIS 空间数据模型 |
2.6 元胞自动机方法及其应用 |
2.6.1 元胞自动机的历史 |
2.6.2 元胞自动机的概念 |
2.6.3 元胞自动机的构成 |
2.6.4 元胞自动机的一般特征 |
2.6.5 元胞自动机的研究进展 |
2.6.6 元胞自动机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应用的优势 |
2.7 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生态环境问题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1.1 气候 |
3.1.2 水文 |
3.1.3 地质与地貌 |
3.1.4 土壤特征 |
3.1.5 植被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3 松嫩平原第四纪生态环境演变 |
3.4 人类对松嫩平原开发利用的历史 |
3.5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3.5.1 土地盐碱化 |
3.5.2 土地沙化 |
3.5.3 草地退化 |
3.5.4 湿地退化 |
第4章 松嫩平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信息图谱研究 |
4.1 松嫩平原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 |
4.1.1 地图投影的选择与设计 |
4.1.2 数据源及技术平台 |
4.1.3 数据预处理 |
4.1.4 土地利用的遥感信息解译 |
4.1.5 尺度的选择与数据集 |
4.1.6 数据质量控制与土地利用分类精度检验 |
4.1.7 土地利用信息图谱生成 |
4.2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 |
4.3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信息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
4.3.1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信息图谱的构建 |
4.3.2 1989~2000 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信息图谱分析 |
4.3.3 2000~2004 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信息图谱分析 |
4.3.4 1989~2004 年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图谱分析 |
4.4 土地利用分类指数变化图谱分析 |
4.5 土地利用转移信息图谱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松嫩平原盐碱化土地信息图谱研究 |
5.1 盐碱化土地的遥感信息处理与图谱生成 |
5.1.1 盐碱化土地的遥感处理分析 |
5.1.2 盐碱化土地信息图谱生成 |
5.1.3 盐碱化土地信息图谱结构特征分析 |
5.2 松嫩平原典型区域盐碱化土地空间扩展过程分析 |
5.2.1 盐碱地斑块形态特征 |
5.2.2 盐碱地空间扩展强度 |
5.2.3 盐碱地空间扩展模式 |
5.3 土地盐碱化治理 |
5.4 小结 |
第6章 基于生态环境信息图谱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
6.1 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信息图谱 |
6.1.1 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信息图谱的特点 |
6.1.2 生态环境信息图谱在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中的优势 |
6.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信息图谱的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选择 |
6.2.2 指标选取的原则 |
6.2.3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数据的采集途径 |
6.2.4 评价指标的确定 |
6.2.5 评价指标描述 |
6.3 松嫩平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
6.3.1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基本流程 |
6.3.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的数据处理 |
6.3.3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3.4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等级描述 |
6.3.5 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图谱生成 |
6.4 小结 |
第7章 生态环境信息图谱-空间分析技术支持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研究 |
7.1 SPCA-CA-Markov 模型介绍 |
7.1.1 马尔科夫模型(Markov) |
7.1.2 元胞自动机模型(CA) |
7.1.3 空间主成分分析法(SPCA) |
7.1.4 SPCA-CA-Markov 模型 |
7.2 土地适宜性图谱的构建 |
7.2.1 影响因子的选择 |
7.2.2 影响因子的获取及其图谱构成 |
7.2.3 各地类因子图集 |
7.2.4 基于空间相关与空间主成分分析的适宜性图集 |
7.3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趋势预测 |
7.4 小结 |
第8章 生态环境信息图谱-空间分析技术支持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研究 |
8.1 灰色线性规划模型在土地利用格局优化中的应用 |
8.1.1 灰色线性规划模型在土地利用格局优化中应用概述 |
8.1.2 GM(1,1)模型 |
8.1.3 灰色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 |
8.2 元胞自动机在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研究中的应用 |
8.3 松嫩平原土地利用格局空间优化模型的创建 |
8.3.1 GLP- CA-LUOM 模型优化目标 |
8.3.2 GLP- CA-LUOM 模型优化原则 |
8.3.3 GLP- CA-LUOM 模型结构 |
8.3.4 GLP- CA-LUOM 模型的实现 |
8.4 灰色线性规划土地持续利用的总量控制 |
8.4.1 决策变量设置 |
8.4.2 约束条件 |
8.4.3 目标函数 |
8.4.4 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总量控制方案 |
8.5 基于元胞自动机(CA)的空间分配 |
8.5.1 CA 特征定义 |
8.5.2 CA 规则定义 |
8.6 松嫩平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空间优化方案 |
8.6.1 数据预处理 |
8.6.2 模型运行结果讨论 |
8.7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10)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控管理上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意义及来源 |
1.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综述 |
1.2.1 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特征及内容 |
1.2.2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历程 |
1.2.3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 |
1.3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上的应用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理信息技术 |
2.1 GIS 工具软件介绍 |
2.1.1 ESRI 产品系列 |
2.1.2 Intergraph 产品系列 |
2.1.3 MapInfo 产品系列 |
2.1.4 国产GIS 软件 |
2.2 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平台框架结构研究 |
2.2.1 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分析 |
2.2.2 地理信息数据集成平台 |
2.2.3 基于客户/服务器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总体结构 |
2.3 空间数据共享与交换技术 |
2.3.1 空间数据格式及相互转换 |
2.3.2 空间坐标系及相互转换 |
2.3.3 GIS 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 |
2.4 矢量地图显示技术 |
2.4.1 矢量图形概念 |
2.4.2 矢量数据获取方式 |
2.4.3 图形显示技术 |
第三章 环境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
3.1 地理数据管理 |
3.1.1 地理信息数据库介绍 |
3.1.2 数据库性能的比较 |
3.2 数据库设计原则 |
3.3 数据内容和组织分析 |
3.3.1 数据内容 |
3.3.2 数据组织结构 |
3.3.3 多比例尺、多源数据库的集成设计 |
3.3.4 数据标准化 |
3.4 基于SDE 的空间数据库的实现 |
3.4.1 基于SDE 的C/S 结构的实现 |
3.4.2 基于Arc SDE 的空间数据的组织和存储 |
3.4.3 基于SDE 空间分析 |
3.4.4 基于SDE 的空间数据库索引和查询 |
第四章 环境监控管理系统总体设计及实现 |
4.1 系统概述 |
4.2 系统总体设计的框架结构 |
4.2.1 采用C/S 结构建立数据管理子系统 |
4.2.2 采用B/S 结构建立信息发布子系统 |
4.3 系统建设内容 |
4.3.1 系统的主要管理目标 |
4.3.2 系统的主要业务目标 |
4.3.3 系统的主要设计目标 |
4.4 系统平台的搭建 |
4.4.1 硬件环境建设 |
4.4.2 软件开发 |
4.4.3 数据的获取 |
4.5 主要功能模块 |
4.5.1 地理信息平台 |
4.5.2 环境质量在线监控子系统 |
4.5.3 污染源视频监控管理子系统 |
4.5.4 GPS 监控与移动执法管理子系统 |
4.5.5 污染源与环境信息管理子系统 |
4.5.6 环保信息查询发布门户网站 |
4.5.7 环境应急决策支持子系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大庆测绘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D]. 张家浩. 天津大学, 2018(06)
- [2]基于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导控路径初探 ——以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D]. 朱嘉. 东南大学, 2019(05)
- [3]大庆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研究[D]. 李刚. 东北农业大学, 2008(03)
- [4]大庆市房产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J]. 关丽,刘湘南. 测绘科学, 2005(04)
- [5]基于环境减灾卫星的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研究[D]. 胡龙华. 吉林大学, 2012(09)
- [6]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D]. 刘忠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7]油田地面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D]. 谈可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02)
- [8]生态环境信息图谱—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的松嫩平原土地利用变化评价与优化研究[D]. 王晨野. 吉林大学, 2009(08)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10]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控管理上的研究与应用[D]. 王国生. 大庆石油学院,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