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GZ9101病毒株核酸型鉴定

猪流行性腹泻GZ9101病毒株核酸型鉴定

一、猪流行性腹泻GZ9101病毒株核酸型的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林诚斌,李力复,李树根[1](1994)在《猪流行性腹泻GZ9101病毒株核酸型的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我们分离并适应于猪肾传代细胞株(PK15)传代、增殖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经多次冻融后进行浓缩处理,在抽提病毒核酸前使用核酸酶和蛋白酶K清除细胞核酸和杂蛋白,抽提后的病毒核酸用RNA酶消化;将各个试样以0.8%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表明,PEDV样品的核酸型为RNA.

朝木丽格[2](2019)在《PEDV S2基因的B细胞表位嵌入型S-层蛋白载体的构建及其抗原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是一种可引起猪严重腹泻的猪肠道疾病,属于Ⅰ类冠状病毒。其发病主要特征是急性水样下痢、脱水和呕吐等症状,仔猪感染该病毒后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并给养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PEDV的基因结构、基因功能及致病分子机理,甚至对该病毒的检测以及预防疫苗等方面都有比较大的突破。虽然有了非常更深入的认识,但是对于全面控制PEDV的流行仍处在初步的研究阶段。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本试验利用生物学软件和在线数据库中筛选出PEDV S2基因的B细胞表位,并通过Overlap PCR方法将其嵌入到嗜酸乳杆菌的S-层蛋白基因中,获得融合基因SLP-EpitopeS2。然后将融合基因SLP-EpitopeS2导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中,成功构建出了原核表达载体pGEX-SLP-EpitopeS2。2.通过PCR扩增、双酶切及基因测序结果证明融合表达载体pGEX-SLP-EpitopeS2的正确性。SDS-PAGE结果证明融合蛋白SLP-EpitopeS2的分子量为77 kDa,其中GST标签蛋白分子量大小为26 KDa,与理论值 ’致;Western blot结果证明融合蛋白SLP-EpitopeS2的正确性,能被GST血清所识别,且B细胞表位基因分别能被表位特异的鼠源单克隆抗体(McAb)和表位合成多肽所识别。3.通过切胶纯化的方法成功纯化出嵌入型蛋白GST-SLP-EpitopeS2,并免疫接种6周龄BALB/c小鼠,以GST标签蛋白与PBS作为对照组。将各组小鼠的总IgG、IgG1、IgG2a的水平,应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经第三次免疫后的血清IgG水平显着高于前两次;实验组的IgG水平极显着高于GST标签蛋白组和PBS免疫组(P<0.01)。小鼠的IgG亚型 IgG2a和 IgG11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嵌入型蛋白 GST-SLP-EpitopeS2免疫组的IgG2a和IgG1水平均显着的高于GST标签蛋白组和PBS免疫组(P<0.01);嵌入型蛋白GST-SLP-EpitopeS2免疫组IgG1水平显着高于IgG2a(P<0.05),该结果提示嵌入型蛋白GST-SLP-EpitopeS2可能更倾向于激发体液免疫应答。本试验的结果进一步对PEDV S2基因的B细胞表位嵌入型蛋白SLP-EpitopeS2的抗原性和免疫保护性试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雷晓雪[3](2020)在《针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细胞的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及二氧化锰纳米片抗病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两种典型病毒,给我国乃至全世界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建立病毒新的检测方法、发展新型抗病毒手段,对于控制病毒的流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采用细胞-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Cell-SELEX)成功筛选出针对PEDV感染细胞的核酸适配体候选物;研究了二氧化锰(Mn O2)纳米片对PEDV及PRV的抑制效果,具体内容如下:利用Cell-SELEX技术,成功筛选出针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的核酸适配体候选物。在合成寡核苷酸文库、上游引物及下游引物的基础上,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表征方法对初始ss DNA序列进行了鉴定,并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探究了PEDV病毒感染VERO合适的时间和剂量。以PEDV感染的VERO细胞为正筛细胞,以正常的VERO细胞为反筛细胞,经过13轮筛选获得了核酸适配体富集文库,借助NUPACK软件对第11轮文库高通量测序结果中的优选序列进行分析和结构预测,最终得到3条核酸适配体候选物。研究结果对PEDV感染VERO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发现、PEDV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研究了二氧化锰纳米片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伪狂犬病病毒增殖的抑制效果。采用文献报道的合成技术,成功合成了Mn O2纳米片,并对其形貌、结构进行了相应表征。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结果显示Mn O2纳米片呈现二维的微米级片状结构。从Mn O2纳米片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可以看出,在376 nm出现了较强的宽吸收峰,这是由d-d跃迁导致的。376 nm处的吸光度与不同浓度的Mn O2纳米片呈明显的线性相关。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在700、523和474 cm-1处的特征峰与Mn-O键的弯曲振动和伸缩振动有关。元素mapping分析了Mn和O两种元素的分布特点和丰度情况。这些都证实了二维纳米材料Mn O2纳米片的形成。采用MTT方法研究了Mn O2纳米片对VERO和猪肾细胞(PK-15)的毒性,结果显示低于200μM浓度的Mn O2纳米片处理VERO细胞48 h以内或者低于80μM浓度的Mn O2纳米片处理PK-15细胞48 h以内,细胞的存活率均能达到90%左右。以PEDV和PRV为RNA及DNA病毒模型,运用间接免疫荧光的试验方法探究了Mn O2纳米片对这两种病毒的抗病毒效果。结果证实了Mn O2纳米片对PEDV(RNA病毒)和PRV(DNA病毒)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这不仅为PEDV、PRV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也展现了Mn O2纳米片作为广谱抗病毒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

陈慧娟[4](2014)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河南株生物学特性研究及F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尼多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 family)冠状病毒属(Coronaviridae genus)α-冠状病毒中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肠道疾病。自2010年冬季以来,由PEDV引起的猪流行性腹泻疫病在全国大部分养猪省份暴发和流行,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有研究表明PED流行毒株是不同与以往经典毒株的变异株,但对于其抗原性、致病性及对该病的快速鉴别诊断方法等方面还未见相关全面系统的研究。为了研究河南省PEDV的分子变异情况、细胞培养特性及特异、快速的鉴别诊断方法,该研究选择本实验室已建立的RT-PCR方法检测出的具有代表性的PEDV阳性样品,对其S1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在Vero细胞、ST细胞和PK-15细胞中摸索PEDV培养条件,分别在这3种细胞中进行了PEDV细胞增殖所需的胰酶浓度、接种时间及接种剂量的试验,筛选出最适宜PEDV细胞增殖的条件;大量比对GenBank中PEDV M基因序列,选取高度保守且具有型特异性基因序列为模板,设计1对PEDV特异性引物和1条TaqMan MGB探针,分别以含有PEDV M基因的pQE30/PEDV重组质粒为模板,采用矩阵法筛选最佳引物和探针浓度,优化最佳酶浓度和退火温度,建立了PEDV实时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t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FQ-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灵敏性、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同时与已有的PEDV RT-PCR方法及基因测序鉴定方法进行符合性比较。结果:16株PEDV S1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9%~99.8%和97.0%~99.6%,与2011年以来国内登录的PEDV基因Ⅲ群流行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7.7%~99.5%,氨基酸同源性为97.7%~99.0%;与2011年国内登录的PEDV基因Ⅰ群流行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9.9%~90.5%,氨基酸同源性为89.7%~91.1%;与2012年国内登录PEDV流行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8.1%~99.7%,氨基酸同源性为97.3%~99.6%;与2013年国内登录的PEDV流行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7.2%~99.3%,氨基酸同源性为95.7%~99.6%;与经典毒株CV777核苷酸同源性为92.5%~92.9%,氨基酸同源性为90.5%~91.4%。16株S1基因均存在相同的插入和缺失,与2011年以来国内登录的基因Ⅲ群流行株相比没有大的变异,但与毒株CV777相比较,在第163~166bp处有3个核苷酸插入,在173~174bp之间有9个核苷酸插入,在405~406bp之间有3个核苷酸插入,在463~464bp之间有3个核苷酸缺失,这些位点核苷酸的插入和缺失导致了其编码的氨基酸相应改变;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河南省16株与2011年以来国内登录的大部分流行变异毒株均属于基因Ⅲ群,而经典毒株CV777所在分枝群属于基因Ⅱ群。PEDV阳性样品能在Vero细胞中成功增殖至第9代,并能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现象。增殖病毒用细胞培养液中的最适胰酶浓度为5μg/mL,适合接种的最适接种时间为细胞生长至32h时,接种的最适剂量为100μL/mL;但PEDV阳性样品在ST和PK-15细胞中未增殖成功。成功建立了PEDV TaqMan MGB FQ-PCR检测方法,其标准曲线的循环阈值(Ct)与模板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拷贝数(X)与Ct值之间的线性关系表达式为Ct=-3.12×log X+41.67;该方法灵敏度可达101copies/μL,可特异性的检测出PEDV阳性样品,而对猪瘟病毒(HCV)、猪蓝耳病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毒(PR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轮状病毒(PoRV)以及鸡、鸭、牛等其他病毒共93份已知非PEDV样品及阴性对照均呈现阴性;不同浓度的PEDV重组质粒分别重复扩增3次,重复结果良好;与基因测序鉴定的符合率100%,与RT-PCR方法的符合率为88.7%。本研究结果表明适合PEDV体外增殖的细胞为Vero细胞,且胰酶浓度、接种时间、接种剂量及细胞生长状态都将影响其在细胞培养中增殖情况;S1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2011年以来,我国流行的PEDV毒株中同时有基因Ⅲ群和Ⅰ群的存在,但河南流行毒株以基因Ⅲ群为主,其致病性和抗原性差异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成功建立的灵敏、快速、特异的FQ-PCR检测方法将为PEDV的快速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孙莹[5](2017)在《基因2b亚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株的分离鉴定和疫苗研制》文中研究说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猪流行性腹泻(PED)的致病因子,对养猪业危害巨大。自2010年12月以来,中国各地猪群中暴发大规模的腹泻疾病,其特征是水性腹泻、呕吐、脱水和乳猪高死亡率。研究表明,该疫病是由强毒力的基因2b亚型(G2b亚型)PEDV变异株引起,该型毒株与经典疫苗株之间存在较大的抗原性差异,导致免疫保护效果不理想,因此迫切需要研制相应的疫苗用于该疫病的防控。本研究从江苏某规模化猪场急性腹泻的哺乳仔猪小肠样品中分离到1株PEDV(命名为JSX2014株),该毒株通过细胞传代适应之后可在Vero细胞上稳定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CPE)。采用RT-PCR方法对JSX2014株的全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运用MEGA5.05软件分析比较JSX2014株与其他PEDV毒株的全基因序列及S基因序列遗传进化关系,表明JSX2014毒株属于当前流行的G2b亚型。本研究检测了 G2b亚型PEDV JSX2014毒株在Vero细胞上以不同接毒量及接毒后不同时间点的病毒滴度,以确定该毒株的细胞适应毒株增殖规律。针对PEDV的N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实时荧光定量方法,对增殖的JSX2014毒株进行定量。根据《中国兽药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要求建立了 JSX2014毒株的种子库,经RT-PCR检测未见外源病毒污染。利用Vero细胞转瓶培养工艺增殖JSX2014毒株抗原,浓缩后经甲醛灭活,添加氢氧化铝佐剂,制备了灭活疫苗。用该灭活疫苗免疫产前母猪及50日龄断奶仔猪,利用间接ELISA方法和血清中和试验分别检测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消长规律。间接ELISA试验显示,断奶仔猪于免疫后14d已开始产生特异性抗体,免疫后42d表现100%血清抗体转阳。以JSX2014作为指示病毒进行中和实验,显示接种灭活JSX2014疫苗的断奶仔猪于免疫后42天表现最高血清抗体水平,与间接ELISA检测抗体增长规律相一致。免疫母猪分娩后7天的血清、初乳样品的中和抗体效价明显高于G1a型CV777毒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组。综合所有实验结果本实验制备的JSX2014株灭活疫苗对PEDV G2b型毒株可以提供高效免疫保护。

刘春艳[6](2003)在《三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Envelope(Small Membrane,sM)编码基因的序列测定比较》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以3株不同来源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QD、LZ、TS)为材料,提取总RNA,根据GenBank中的PEDV基因组序列自行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以总R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出了PEDV结构基因-包膜基因(envelope gene),并且连接到T载体克隆,经过鉴定后测序分析:结果3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6%-99.8%,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8.7%-100%。与国外发表序列NC-003436和AF35351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8%-1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7%-100%,基本相同。并且本试验对PEDV进行了传代与纯化。在病毒传代纯化过程中首次于接毒后的细胞维持液中加入了硫酸葡聚糖(Dextran Sulfate,DS)以促进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DS浓度分别为:100μg/ml、50μg/ml和25μg/ml。在病毒加入DS传代17-20代后以蚀斑挑选方法纯化病毒,如此纯化4-5次后大量增殖病毒以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经试验证明,DS的3个浓度中以50μg/ml最适合纯化,25μg/ml次之,100μg/ml较差。加入DS后能明显的促进接毒细胞的病变,大大的缩短了收毒时间,这在本病毒的研究中尚未见报道,同时也为收毒时间长的病毒细胞传代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对于PED的诊断,目前国内多使用ELISA、血清学等方法,而本试验所设计的一对引物可以稳定特异的扩增出E gene,对于PED的PCR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张丽燕[7](2012)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文中认为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PED),是一种病毒性肠道传染病,由PEDV引起,一般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及呕吐,可引起几乎所有年龄段猪的急性肠炎,并且对哺乳仔猪致死率较高,可达到90%以上;单克隆抗体对猪病毒性传染病的抗原结构功能分析、抗原变异研究,诊断及防治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进行了PEDV的扩增纯化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1. PEDV抗原的增殖与纯化本试验用于扩增PEDV的细胞被选为Vero细胞。于Vero细胞上常规接毒后,在36h左右时即可出现细胞病变(CPE),在CPE达到90%时将其收取保存,反复冻融3次以后,12000r离心40min后取上清,用PEG法对其进行浓缩粗提。之后将粗提PEDV超离后取沉淀,即为试验所需免疫原。将得到的纯化样品进行鉴定:按照Reed-Muech氏法计算病毒TCID50;利用RT-PCR扩增M基因,观察其片段大小是否与经测序鉴定的PCR产物一致;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试验,鉴定其是否仍具有免疫反应原性。单层Vero细胞常规接种PEDV,在接种约72h后,即可达到可进行收取的CPE;接毒120h后观察发现:能使50%细胞出现病变的病毒稀释度在10-4---10-5之间,按Reed-Muench两氏法计算:TCID50=10-4.8/100μ1;纯化后的样品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SDS-PAGE凝胶和NC膜上的蛋白条带一致,表明此样品具有免疫反应原性,可用于接下来的免疫试验;最后得到的PEDV抗原蛋白含量为4.4mg/ml。本试验成功地增殖并纯化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并对其进行鉴定,奠定了PEDV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础。2. PEDV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取纯化后的PEDV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间接ELISA法来测定免疫血清效价,当免疫血清效价大于104-105时则可进行融合。在融合前的第三天,选取血清效价水平最高的小鼠,对其进行冲击免疫,在三天后取此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本试验利用有限稀释法对阳性杂交瘤细胞进行亚克隆,再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初步筛选,舍去阴性孔和多细胞克隆生长的孔,选取只有一个细胞克隆生长且阳性OD450值最高者连续进行4次亚克隆。将阳性单克隆通过96孔板、24孔细胞板、6孔细胞板、细胞瓶依次扩大培养,在过程中随时冻存筛选到的阳性株。小鼠经纯化抗原免疫3次后测定,阳性血清效价都达到1:104,血清的阳性反应率为6/6。融合率在96%左右,利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检测,初检阳性孔数为76;阴性孔数分别为106,阳性率约41.76%。本次实验共进行了4次亚克隆,最终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PED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分别被命名为PEDV.1、PEDV.2、PEDV.3.本试验已成功筛选出了能稳定分泌抗PEDV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3. PEDV单克隆抗体的鉴定本试验利用腹水诱导法来制备大量的抗PEDV的单克隆抗体:先用灭菌液体石腊致敏BALB/c小鼠,7-10d后再向腹腔注入0.5ml(约2.0×106个/m1)的杂交瘤细胞。观察,当小鼠腹部明显增大时抽取腹水,并测其抗体浓度。采用辛酸-硫酸铵沉淀法粗提得到的腹水,再测其蛋白浓度与粗提前进行比较。利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以及腹水的效价,重复3次,计算平均值。然后进行下列鉴定:抗体亚型鉴定、稳定性测定、单抗识别抗原位点的相加试验分析、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鉴定、相对亲和力测定。在小鼠腹腔接种杂交瘤细胞后约7d左右即可见小鼠腹部膨大,10d左右腹腔明显地胀大,应及时收取小鼠腹水。粗提前腹水蛋白浓度为603μg/ml,粗提后为14.8μg/ml,回收率2.45%。三株单抗PEDV.1、PEDV.2、PEDV.3的免疫球蛋白亚型和轻链类型经试剂盒鉴定:亚型均为IgG1,轻链为k链;3株杂交瘤细胞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细胞上清效价为103,腹水效价为105;相加试验证实了这3株抗PEDV的单抗针对的可能为同一个抗原位点;三株单抗都具有很好的特异性。本试验成功地制备了抗PEDV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鉴定。

李树根,李力复,李力施,霍燕琼,林诚斌,童昆周[8](1993)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分离及适应传代细胞培养病毒株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作者从广东地区表现有流行性腹泻症状的病猪采集的病料通过在细胞维持液中加入每 ml 含60μg 胰酶量的细胞培养方法,可使 Vero 传代细胞在培养24小时,60%细胞出现细胞融合,形成合胞体等特征的细胞病变,并且,经过动物回归试验、电子显微镜观察、血清学、病毒核酸型鉴定和理化特性等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病毒分离物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分离获得的 PEDV,在含有胰酶的细胞维持液条件下,用 Vero 传代细胞培养传代12代,转入不加胰酶条件下,再用 Vero 传代细胞传19代,PEDV 可适应于 Vero 传代细胞生长,并出现有特征的细胞病变,继后,转用 PK15传代细胞再传22代,PEDV 已能适应于 PK15传代细胞生长,其细胞病变程度较 Vero 传代细胞更明显易看,PEDV 在 Vero、PK15传代细胞培养物中连续传53代.转用 ST 传代细胞培养,再传4代,可见 ST 传代细胞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本试验证明、将分离的 PEDV 先后适应于 Voro、PK15和ST 传代细胞的方法是成功的,并已使之成为适应传代细胞的 PEDV 细胞毒株,命名为 PEDV-G1株,其毒价为10-5·37-6·1TCID50/0.05ml。

赵洲,刘红亮,顾凡,周桐枫,覃娟娟,徐志文[9](2015)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C-P株部分特性研究》文中指出猪流行性腹泻病(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以水样腹泻、呕吐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病死率高,对养猪业危害严重。本试验对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生物技术中心分离保存的PEDV-SC-P毒株在非洲绿猴传代肾细胞(Vero)上进行了传代增殖培养,并按照要求,对生产用Vero细胞进行纯净性检验,对PEDV-SC-P毒株的增殖特性、遗传稳定性、理化特性、纯净性、安全性、免疫原性和特异性等进行了检测和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毒株理化特性与PEDV相符,毒种纯净、繁殖滴度高、毒力遗传稳定、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较好,具有开发为疫苗种毒的前景和价值。

门程芳[10](2020)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基因工程灭活疫苗的免疫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世界范围内导致猪只产生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尤其近十年来PEDV造成了养猪行业巨大的经济损失。PEDV对各个年龄段的猪均有很高的感染率,能够引起猪只产生腹泻、脱水等症状,尤其能够引起7日龄以下的仔猪高发病率以及高死亡率。目前对PEDV防控最有效的方式是疫苗免疫,免疫形式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对成年猪防控PEDV的措施主要为主动免疫,对幼龄仔猪防控PEDV的方式主要为被动免疫。因此,本研究以30日龄仔猪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猪的主动免疫效果来筛选重组灭活疫苗佐剂的种类,探索灭活疫苗的注射剂量;以妊娠母猪及其所产仔猪作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究PEDV 15A灭活疫苗的被动免疫效果。有效的疫苗免疫后可以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为能够监测实验室的新型重组疫苗诱导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IgG抗体的水平,本研究首先建立了检测PEDV IgG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以原核表达并纯化的PEDV S1蛋白片段(139aa)作为包被抗原,以羊抗猪IgG-HRP作为二抗,将每步反应程序优化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以及重复性试验。特异性试验显示该方法对TGEV、PoRV和PDCoV常见致猪腹泻病毒的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显示该方法能检测到稀释800倍的PEDV IgG阳性血清;重复性试验显示不同时间包被的试剂盒检测相同样品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为了探究本研究室研制的PEDV重组灭活苗的佐剂类型,本研究选用21只30日龄的仔猪分成6组:DMEM组(3)、氢氧化铝佐剂组(3)、201佐剂组(4)、15A佐剂组(4)、Gel 02佐剂组(4)和715佐剂组(3)。通过肌肉注射灭活苗,免疫两次,第二次与第一次间隔两周。免疫后监测各组猪只IgG抗体水平变化,发现15A佐剂组实验猪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佐剂组,因此选择15A佐剂用于后续研究。为了探究灭活苗制剂的剂量与IgG抗体水平之间的剂效关系,本研究选用17只30日龄的仔猪分成6组:DMEM组(2)、0.6mL制剂组(3)、1mL制剂组(3)、2mL制剂组(3)、4mL制剂组(3)和8mL制剂组(3)。通过肌肉注射,免疫两次,第二次与第一次间隔两周。免后监测各组猪只IgG抗体水平变化,发现8mL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2mL和4mL组抗体检测也呈阳性但是值略低,0.6mL和1mL分别有1只和2只抗体检测呈阳性。因此,在实验的剂量范围内存在明显的剂效依从关系。为了评估灭活苗制剂对于初生仔猪的被动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选用8只妊娠母猪分成两组:免疫组(4)和未免疫组(4)分别用灭活疫苗制剂和DMEM进行了产前30天和15天的肌注免疫。产后初生仔猪采食初乳4天后,免疫组随机挑选8只仔猪作为免疫攻毒组;未免疫组随机挑选8只仔猪作为未免疫攻毒组;在免疫组和未免疫组母猪产的其他仔猪中随机挑选13只仔猪作为哺乳期间抗体水平监测组。免疫攻毒组和未免疫攻毒组同时攻入肠毒株PEDV-XS12,临床观察显示免疫攻毒组仔猪攻毒后出现腹泻,但5天内未出现死亡,剖检可见部分肠段出现病变;未免疫攻毒组仔猪攻毒后出现严重腹泻,随后很快脱水,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发病2天内全部死亡,剖检结果可见肠壁组织病变严重,小肠充气变薄。仔猪PED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IgG抗体水平的高低与仔猪攻毒后的状态有显着的相关性,虽然可能因为攻毒毒株毒力太强及仔猪哺乳时间较短等因素导致所有实验猪发病,但是免疫攻毒组的仔猪生理状态在攻毒早期明显好于未免疫攻毒组。说明实验室制备的PEDV灭活疫苗制剂经肌肉注射母猪能够产生较好的主动免疫效果,仔猪在采食初乳后可以呈现明显的被动免疫保护。

二、猪流行性腹泻GZ9101病毒株核酸型的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猪流行性腹泻GZ9101病毒株核酸型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2)PEDV S2基因的B细胞表位嵌入型S-层蛋白载体的构建及其抗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关于猪流行性腹泻的概述
        1.1.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1.1.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血清型
        1.1.3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抗原表位的研究
        1.1.4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基因及S蛋白的功能特性
    1.2 关于猪流行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1.3 关于猪流行性腹泻的疫苗的研究
        1.3.1 传统疫苗
        1.3.2 新一代疫苗
    1.4 关于猪流行性腹泻的预防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PEDV S表位嵌入型蛋白pGEX-SLP-EpitopeS2的纯化及鉴定
    2.1 材料
        2.1.1 菌株与质粒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主要培养基及缓冲液的配制
    2.2 方法
        2.2.1 S2基因B细胞表位的筛选
        2.2.2 嗜酸性乳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2.2.3 SLP-EpitopeS2融合基因的制备路线
        2.2.4 引物设计及合成
        2.2.5 SLP-Epitope S2基因的PCR扩增
        2.2.6 SLP-Epitope S2基因的PCR产物纯化
        2.2.7 重组质粒pMD-SLP-EpitopeS2的构建
        2.2.8 重组质粒pMD-SLP-EpitopeS2的酶切鉴定
        2.2.9 原核表达载体pGEX-SLP-EpitopeS2的构建
        2.2.10 重组质粒pGEX-SLP-EpitopeS2的鉴定
        2.2.11 重组质粒pGEX-SLP-EpitopeS2的表达
        2.2.12 重组菌pGEX-SLP-EpitopeS2的Western blot检测
    2.3 结果
        2.3.1 SLP-EpitopeS2基因PCR结果
        2.3.2 pMD-SLP-EpitopeS2酶切鉴定结果
        2.3.3 重组质粒pGEX-SLP-EpitopeS2的PCR鉴定
        2.3.4 重组质粒pGEX-SLP-EpitopeS2的双酶切和测序鉴定
        2.3.5 重组大肠杆菌的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2.4 讨论
3 嵌入型蛋白SLP-EpitopeS2的免疫原性检测
    3.1 材料
        3.1.1 试验动物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2 方法
        3.2.1 嵌入型蛋白SLP-EpitopeS2的切胶纯化
        3.2.2 免疫抗原的制备
        3.2.3 动物的分组及免疫
        3.2.4 血清样品收集及保存
        3.2.5 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3.2.6 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抗体亚型IgG2a和IgG1
    3.3 结果
        3.3.1 嵌入型蛋白GST-SLP-EpitopeS2纯化的SDS-PAGE鉴定结果
        3.3.2 嵌入型蛋白CGST-SLP-EpitopeS2纯化的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3.3.3 小鼠血清中总IgG的ELISA检测结果
        3.3.4 小鼠血清中IgG亚型IgG1和IgG2a检测结果
    3.4 讨论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针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细胞的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及二氧化锰纳米片抗病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 引言
    2 两种典型的猪病毒
        2.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2.2 猪伪狂犬病病毒
    3 核酸适配体
        3.1 核酸适配体及SELEX技术简单介绍
        3.2 Cell-SELEX技术
        3.3 核酸适配体在疾病诊治方面的应用
    4 二氧化锰纳米片及其应用简介
    5 课题的设计思路和意义
第二章 针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非洲绿猴肾细胞的核酸适配体的筛选
    1 前言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病毒和细胞
        2.2 初始文库及引物
        2.3 主要药品和试剂
        2.4 主要仪器和耗材
        2.5 试剂和缓冲溶液的配制
        2.6 细胞培养
        2.7 筛选
    3 结果与分析
        3.1 筛选所用细胞
        3.2 正筛细胞培养条件的探究
        3.3 正筛细胞完整性的鉴定
        3.4 筛选初始DNA文库的鉴定
        3.5 PCR扩增退火温度的优化
        3.6 PCR2扩增循环轮数的优化
        3.7 筛选条件的优化
        3.8 高通量测序序列的确定
        3.9 随机序列结构预测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二氧化锰纳米片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伪狂犬病病毒增殖影响的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病毒和细胞
        2.2 主要药品和试剂
        2.3 主要仪器和耗材
        2.4 MnO_2纳米片的合成
        2.5 MnO_2纳米片的表征
        2.6 MTT法测定MnO_2 纳米片的细胞毒性
        2.7 MnO_2 纳米片对PRV、PEDV增殖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MnO_2纳米片的表征
        3.2 MnO_2纳米片的细胞毒性试验
        3.3 MnO_2纳米片的广谱抗病毒研究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4)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河南株生物学特性研究及F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文献综述
    1 猪流行性腹泻病(PED)的流行病学特征
        1.1 临床流行病学
        1.2 分子流行病学
    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病原学
        2.1 PEDV 的基因组结构与特点
        2.2 S 蛋白结构与功能
        2.3 M 蛋白结构与功能
        2.4 N 蛋白结构与功能
        2.5 E 蛋白结构与功能
        2.6 ORF3 蛋白结构与功能
        2.7 酶多聚蛋白 lab(pplab)结构与功能
    3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特性
        3.1 病毒感染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3.2 病毒的细胞培养特性
    4 猪流行性腹泻病的诊断技术
        4.1 常规检测技术
        4.1.1 免疫电镜法(IEM)
        4.1.2 免疫荧光法(IF)
        4.1.3 间接血凝试验(IHA)
        4.1.4 ELISA 法
        4.2 RT-PCR 法
        4.2.1 常规 RT-PCR
        4.2.2 TaqMan 荧光定量 RT-PCR
    5 预防与控制措施
        5.1 PED 疫苗的研究
        5.1.1 灭活疫苗
        5.1.2 细胞弱毒苗
        5.1.3 多价联合疫苗
        5.1.3.1 TGEV 与 PEDV 二联疫苗
        5.1.3.2 PEDV、TGEV、RV 三联疫苗
        5.2 综合防控措施
引言
试验一 河南省 PEDV 毒株 S1 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和毒株
        1.1.2 主要试剂
        1.1.3 常用溶液及其配制
        1.1.4 主要仪器设备
        1.2 方法
        1.2.1 S1 基因 RT-PCR 扩增及克隆、鉴定
        1.2.1.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1.2.1.2 PEDV 核酸的提取
        1.2.1.3 反转录
        1.2.1.4 RT-PCR 扩增
        1.2.1.5 PCR 产物纯化
        1.2.1.6 纯化产物与 pGEM-T Easy 载体的连接
        1.2.1.7 连接产物的转化与鉴定
        1.2.2 S1 基因序列测定及拼接
        1.2.3 S1 基因核苷酸序列遗传进化分析
        1.2.4 S1 基因推导的氨基酸的遗传进化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S1 基因的 RT-PCR 扩增结果
        2.2 S1 基因酶切鉴定结果
        2.3 S1 基因序列测定及拼接
        2.4 S1 基因核苷酸序列遗传进化分析
        2.5 S1 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遗传进化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二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细胞培养特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及细胞系
        1.1.2 主要试剂
        1.1.3 常用溶液及其配制
        1.1.4 主要仪器设备
        1.2 方法
        1.2.1 PEDV 在细胞中生长特性观察和检测
        1.2.2 阳性样品的来源及处理
        1.2.3 不同胰酶浓度对 PEDV 在 Vero、ST、PK-15 细胞培养中生长特性的影响
        1.2.4 不同接种时间对 PEDV 在 Vero、ST、PK-15 细胞培养中生长特性的影响
        1.2.5 不同接种剂量对 PEDV 在 Vero、ST、PK-15 细胞培养中生长特性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胰酶浓度对 PEDV 在 Vero 细胞培养中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
        2.2 接种时间对 PEDV 在 Vero 细胞培养中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
        2.3 接种剂量对 PEDV 在 Vero 细胞培养中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
        2.4 胰酶浓度对 PEDV 在 ST 细胞培养中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
        2.5 接种时间对 PEDV 在 ST 细胞培养中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
        2.6 接种剂量对 PEDV 在 ST 细胞培养中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
        2.7 胰酶浓度对 PEDV 在 PK-15 细胞培养中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
        2.8 接种时间对 PEDV 在 PK-15 细胞培养中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
        2.9 接种剂量对 PEDV 在 PK-15 细胞培养中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三 PEDV Taqman-MGB 探针荧光定量 RT-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
        1.1.2 主要试剂
        1.1.3 常用溶液及其配制
        1.1.4 主要仪器设备
        1.2 方法
        1.2.1 引物及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1.2.2 PEDV FQ-PCR 标准品的制备
        1.2.2.1 PEDV 核酸的提取
        1.2.2.2 反转录获得 cDNA
        1.2.2.3 RT-PCR 扩增
        1.2.2.4 回收 PCR 产物
        1.2.2.5 回收产物与 pQE30 载体的连接
        1.2.2.6 连接产物的转化及质粒提取
        1.2.2.7 重组质粒的特异性酶切鉴定与 PCR 鉴定
        1.2.2.8 重组质粒 DNA 浓度的测定
        1.3 FQ-PCR 方法反应条件的优化
        1.3.1 退火温度优化
        1.3.2 退火时间优化
        1.3.3 DNA 聚合酶浓度优化
        1.3.4 探针及引物浓度优化
        1.4 FQ-PCR 扩增反应
        1.5 标准曲线的建立
        1.6 灵敏性试验
        1.7 敏感性试验
        1.8 特异性试验
        1.9 重复性试验
        1.10 符合性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重组质粒鉴定结果
        2.2 质粒 DNA 浓度的测定结果
        2.3 FQ-PCR 方法扩增曲线
        2.4 FQ-PCR 的标准曲线
        2.5 灵敏性试验结果
        2.6 敏感性试验结果
        2.7 特异性试验结果
        2.8 重复性试验结果
        2.9 符合性试验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Abstract
个人简历

(5)基因2b亚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株的分离鉴定和疫苗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研究进展
    1 PEDV概述
        1.1 PEDV的形态结构
        1.2 PEDV的理化与培养特性
        1.3 PEDV生物学分类
    2 PEDV基因组结构及主要编码的蛋白
        2.1 PEDV的基因组结构
        2.2 主要编码的蛋白及其功能
        2.2.1 S(spike)蛋白及其功能
        2.2.2 N(nucleocpsid)蛋白及其功能
        2.2.3 M(membrane)蛋白及其功能
        2.2.4 E(envelope)蛋白及其功能
        2.2.5 ORF3蛋白及其功能
    3 PED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发病机理
        3.1 PED在亚洲的流行
        3.2 流行特点
        3.3 临诊症状
        3.4 发病机理
    4 PEDV诊断技术
        4.1 免疫电镜法(IEM)
        4.2 免疫荧光法(IFA)
        4.3 微量血清中和试验
        4.4 RT-PCR法
        4.5 ELISA法
    5 PEDV疫苗研究进展
        5.1 组织灭活苗
        5.2 细胞灭活苗
        5.3 细胞弱毒苗
        5.4 核酸疫苗
        5.5 亚单位疫苗
第二章 基因2b亚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基因序列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料与细胞
        1.1.2 试剂
        1.1.3 引物合成
        1.2 方法
        1.2.1 病料的处理
        1.2.2 病毒的分离培养
        1.2.3 病毒的鉴定
        1.2.4 病毒总RNA提取
        1.2.5 PEDV全基因的扩增
        1.2.6 PEDV基因序列分析
    2 结果
        2.1 病毒的分离
        2.2 病毒纯净性检测
        2.3 TCID50滴定
        2.4 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
        2.5 PEDV基因组序列分析
        2.5.1 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2.5.2 基于全基因组的系统发育进化分析
        2.5.3 S基因的同源性分析
        2.5.4 S基因的系统发育进化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JSX2014株细胞灭活苗的制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细胞与毒株
        1.1.2 试剂
        1.1.3 实验动物
        1.2 方法
        1.2.1 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应用
        1.2.2 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1.2.3 JSX2014株细胞灭活疫苗的制备
        1.2.4 JSX2014灭活苗免疫保护水平评估
    2 结果
        2.1 JSX2014株在Vero细胞上增殖不同时间的比较
        2.2 JSX2014株接毒量对病毒在Vero细胞中增殖的影响
        2.3 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2.3.1 PEDV N蛋白的纯化
        2.3.2 抗原最佳包被浓度和最佳血清稀释度的确定
        2.3.3 最佳封闭液及封闭时间的优化结果
        2.3.4 酶标抗体作用浓度的确定
        2.3.5 阴阳性临界值的确定
        2.3.6 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符合率试验结果
        2.4 JSX2014株细胞灭活苗抗体效价评估
        2.4.1 间接ELISA检测结果
        2.4.2 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检测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三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Envelope(Small Membrane,sM)编码基因的序列测定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文献综述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菌种
        1.2 主要试剂
        1.3 仪器与设备
    2 方法
        2.1 病毒的传代与纯化
        2.2 病毒的浓缩
        2.3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4 病毒RNA提取
        2.5 反转录合成cDNA
        2.6 PCR合成并扩增双链cDNA
        2.7 琼脂糖电泳鉴定
        2.8 PCR产物的浓缩、纯化以及回收
        2.9 PCR产物与pMD18-T载体的连接
        2.10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11 连接产物的转化
        2.12 重组质粒的提取
        2.13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2.14 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
        2.15 PEDV的参考毒株序列
        2.16 计算机分析比较
试验结果
    1 病毒的传代与纯化结果
    2 PCR产物的电泳结果
    3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4 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比较
    5 的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
    6 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7 的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8 苷酸序列所推导的进化树
    9 据核苷酸序列所推导的氨基酸进化树
    10 据核苷酸序列所推导的E gene氨基酸亲水性、抗原表位、二级结构分析
讨论
    1 病毒传代与纯化
    2 PCR电泳、质粒重组鉴定及序列测定
    3 测序核苷酸及推导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
    4 从推导氨基酸的分析中推测E protein的功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前言
    综述一 概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1. PEDV病原
        1.1 病原特征
        1.2 基因组结构
        1.3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主要蛋白及其功能
        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诊断技术及疫苗研究进展
        2.1 诊断技术
        2.2 疫苗研究进展
    综述二 单克隆抗体在PEDV中的应用及进展
        2.1 单抗在鉴别诊断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2.2 单抗在抗原变异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2.3 单抗在蛋白抗原结构和功能分析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2.4 单抗在诊断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2.5 单抗在防治方面的应用
    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一章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增殖与纯化
        1. 材料
        1.1 毒株、细胞系与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4 其它
        2. 实验方法
        2.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增殖及其鉴定
        2.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纯化
        3. 结果
        3.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增殖及鉴定
        3.2 PEDV的纯化
        4. 讨论
        4.1 病毒的增殖及纯化
        4.2 SDS-PAGE和West-blotting
        5. 小结
    第二章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 试验材料
        1.1 细胞与病毒
        1.2 试验动物
        1.3 主要试剂及配制
        1.4 主要试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2.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3. 结果
        3.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结果
        3.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的鉴定结果
        4. 讨论
        4.1 免疫过程
        4.2 SP2/0细胞、脾细胞及饲养细胞的准备
        4.3 筛选方法的建立
        4.4 杂交瘤的亚克隆和冻存
        4.5 PEDV单抗的稳定性以及特异性
        4.6 污染的处理和预防
        5.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C-P株部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10)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基因工程灭活疫苗的免疫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性
        1.1.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起源
        1.1.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形态特点和理化性质
        1.1.3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分类和结构特点
        1.1.4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编码的主要蛋白及功能
        1.1.5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致病机理及特点
        1.1.6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流行病学
    1.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诊断方法
        1.2.1 病原学诊断方法
        1.2.2 血清学诊断方法
    1.3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疫苗研究进展
        1.3.1 灭活疫苗
        1.3.2 弱毒疫苗
        1.3.3 基因工程疫苗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1(502-641)蛋白IgG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1 抗原和血清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1.3 主要试剂和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间接ELISA的常规步骤
        2.2.2 棋盘滴定法确定间接ELISA最佳反应条件
        2.2.3 间接ELISA结果阴阳性临界值的确定
        2.2.4 交叉性实验
        2.2.5 重复性实验
        2.2.6 敏感性实验
    2.3 实验结果
        2.3.1 棋盘滴定法确定间接ELISA最佳反应条件
        2.3.2 间接ELISA结果阴阳性临界值的判定
        2.3.3 交叉性实验
        2.3.4 重复性实验
        2.3.5 敏感性实验
    2.4 讨论
3 基因工程灭活疫苗的免疫试验研究
    3.1 灭活疫苗佐剂筛选
        3.1.1 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结果
        3.1.4 讨论
    3.2 15 A灭活疫苗注射剂量筛选
        3.2.1 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结果
        3.2.4 讨论
    3.3 初步探究PEDV15A佐剂灭活苗被动免疫效果
        3.3.1 实验材料
        3.3.2 实验方法
        3.3.3 结果
        3.3.4 讨论
4 全文结论
5 参考文献
6 附录
7 致谢

四、猪流行性腹泻GZ9101病毒株核酸型的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猪流行性腹泻GZ9101病毒株核酸型的鉴定[J]. 林诚斌,李力复,李树根. 中国畜禽传染病, 1994(01)
  • [2]PEDV S2基因的B细胞表位嵌入型S-层蛋白载体的构建及其抗原性分析[D]. 朝木丽格.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3]针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细胞的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及二氧化锰纳米片抗病毒研究[D]. 雷晓雪.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4]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河南株生物学特性研究及F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 陈慧娟. 河南农业大学, 2014(03)
  • [5]基因2b亚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株的分离鉴定和疫苗研制[D]. 孙莹. 扬州大学, 2017(01)
  • [6]三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Envelope(Small Membrane,sM)编码基因的序列测定比较[D]. 刘春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03)
  • [7]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D]. 张丽燕.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7)
  • [8]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分离及适应传代细胞培养病毒株的建立[J]. 李树根,李力复,李力施,霍燕琼,林诚斌,童昆周. 中国畜禽传染病, 1993(06)
  • [9]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C-P株部分特性研究[J]. 赵洲,刘红亮,顾凡,周桐枫,覃娟娟,徐志文. 中国兽医学报, 2015(09)
  • [10]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基因工程灭活疫苗的免疫试验研究[D]. 门程芳.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标签:;  ;  ;  ;  ;  

猪流行性腹泻GZ9101病毒株核酸型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