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谈如何提高闽西茶区乌龙茶品质(论文文献综述)
盛敏[1](2017)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饮茶史,历经数代传承流变,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万里茶道等古代商道的拓展,中国茶在海外广泛流布与传播,各国茶饮风俗亦多发端于中国,中国茶叶出口贸易曾红极一时。然而,随着近代以来国力的衰退,中国文化失势,茶叶出口贸易一落千丈。建国以来,中国茶叶出口逐步恢复,但发展缓慢,基本维持在卖原料的低级阶段,出口结构极不合理。学界围绕中国茶叶出口的研究不少,如何突破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瓶颈成为不少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分三个时期深入探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结合世界茶叶贸易中各国茶文化传播的历史经验与案例,对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以期为促进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形式与特点的紧密关联。1.早期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存在地理与时空上的相关耦合性,陆地是早期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路径,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成为早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2.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都经历过历史的辉煌,中国茶文化与接受国文化融合,新的茶文化形态引导和改变着世界的茶叶消费结构和贸易格局。然而,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缺乏主动权,当国运衰退之时,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双双陷入低谷。3.现当代中国茶文化的研究和发展起步较晚,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不够,交流往往成“失语”状态;茶文化对外传播与出口贸易结合不紧密,茶文化对外传播未形成文化产业,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推动有限。从世界各国的茶叶贸易和的茶文化传播来看,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向来不为国人所重视的茶文化和茶叶的宣传普及在各国茶叶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进一步突显了茶文化对外传播对茶叶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1.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不惜花费巨资在欧美大陆宣传本国茶叶,茶叶宣传促销和茶文化普及成为公认的促销手段,这对英国及殖民地附属国印度、斯里兰卡、日本及殖民地区中国台湾等地的茶叶出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各国早期开展的一系列茶叶宣传活动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引导着世界茶叶消费结构与贸易格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成为世界茶叶贸易的主体,低价竞销引导下的袋泡茶和速溶茶风靡一时。3.全球化时代商业并购现象普遍,非价格竞争成为世界知名茶叶品牌主要竞争手段之一。世界茶叶贸易中茶文化的先导性和前瞻性愈加明显,这可以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美国茶文化复兴”中窥见一斑。以传播学经典理论“拉斯韦尔模式”为基础,本文分析了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要素,并提出了积极有效的传播策略。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诸要素相辅相成,形成良性的传播运行机制。政府、组织、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应积极发挥不同的作用,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这既需要政府引领、组织主导,同时需要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和强化个人广泛参与。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让多元主体有效协同与配合,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的成功,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总之,积极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许多方面大有可为。而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也将极大促进茶叶出口贸易。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米晓玲[2](2016)在《陕茶1号名优绿茶适制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陕茶1号是安康市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从紫阳群体种中选育出的无性系良种。用该品种的春茶鲜叶作原料进行不同工艺绿茶的加工,通过感官审评及理化分析,筛选出陕茶1号春季鲜叶加工绿茶的最佳工艺。研究结果如下:1.鲜叶摊放至含水量72.2%时,所制绿茶茶样内含成分均较高,酚氨比最小,叶绿素a与叶绿素b组分的比例恰当,感官审评综合得分也最高。鲜叶未进行摊放处理所制的绿茶茶样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抗氧化活性能力的综合评价也是最好的。鲜叶摊放至含水量72.2%时,加工而成的茶样检测到的香气成分最多,香气总含量较高,有益于茶叶香气品质形成的成分含量较高,且低级醛的含量较低;摊放至含水量70.1%时,所制茶样检测到的挥发性成分含量最高,对茶叶香气有利的成分含量也较多。香气分析出现了与感官审评和内含成分分析结果一致。研究结果显示,鲜叶摊放至含水量72%左右,在进行绿茶的后续加工,所加工的绿茶品质最佳。2.滚筒+微波杀青方式对各内含成分的保留量均较高,酚氨比小,感官审评的综合得分也最高。滚筒+微波杀青方式对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的保留量也是最高的,而且可以更好的促进酯型儿茶素向非酯型儿茶素降解。微波杀青处理的茶样综合抗氧化活性能力最强,滚筒+微波杀青处理仅次之。滚筒+微波杀青样检测到的香气成分总含量最高,并且具有清香的青叶醇、具有花果香的芳樟醇及其氧化产物、香叶醇等对茶叶香气品质有贡献的成分含量较多。滚筒+微波杀青是最合适的杀青方法。3.兰花形加工工艺茶样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最高,酚氨比最小,总叶绿素及叶绿素a、b的含量最高,其感官审评综合得分也最高。不同加工工艺处理的茶样综合抗氧化活性能力大小依次为扁形>针形≈炒青>卷曲形>兰花形。扁形茶加工工艺的茶样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总量均最高,酯型儿茶素的相对含量也是最高的,其茶汤的收敛性可能更强一点;卷曲形茶样的非酯型儿茶素总量含量和相对含量均最高,其滋味醇爽度应该较好。扁形茶的芳香成分数量最少,香油精总量最低,但有效香气成分总量高;卷曲形茶的香气成分和总含量都最高,对茶叶香气有利的成分含量较少;针形茶的挥发性成分数量、总含量及贡献型成分含量均较高;兰花形茶香气成分数量低,但香气总含量高,并且有益成分含量最高;炒青的挥发性成分数量最多,但总含量较低,对茶叶香气有利的成分含量也少。从有效香油精总量和感官审评的香气品质得分来看,不同加工工艺茶样的香气品质均较优,兰花形茶最佳,炒青茶香气品质略差。4.陕茶1号春季鲜叶加工而成的绿茶茶样,水浸出物含量在43.04%46.39%之间,游离氨基酸总量在3.62%4.24%之间,咖啡碱含量在4.14%4.74%之间,茶多酚含量在18.81%24.29%之间,酚氨比在4.446.26之间,叶绿素含量在1.68mg/g2.15mg/g之间,符合名优绿茶的内含成分特点。陕茶1号加工而成的绿茶特征香气成分有:正戊醇、青叶醇、苯甲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苯乙醇、香叶醇、戊醛、正己醛、正庚醛、壬醛、2,4-二甲基苯甲醛、2-甲基戊酸甲酯、棕榈酸乙酯、茉莉酮、十二烷、十四烷、2,4-二叔丁基苯酚、1,1-二乙氧基乙烷等。
谢艳[3](2015)在《石门县茶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旅游需求日益增长,旅游消费的观念和模式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正悄然变化,人们越来越愿意选择注重精神体验的文化旅游,而彰显文化旅游的茶文化旅游更是深受人们欢迎和喜爱。作为茶禅之乡的石门县,茶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茶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因此,本论文针对石门县茶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进行初步研究。文章概括了茶文化和茶文化旅游的概念,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茶文化旅游的价值与意义、茶文化旅游的产品类型与开发模式及茶文化旅游开发对策,并分析了本论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为石门县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以此为基础对石门县茶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展开研究:首先以国内茶文化旅游发展较好的福建为例,概述了其整体情况,并进行了SW0T分析,得出极有借鉴意义的发展战略;研究中对石门县拥有的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进行调查整理;然后,用旅游资源类型分析法、SWOT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的方法对石门县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最后,在资源条件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论文就石门县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提出了资源优势互补与整合开发的规划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体系。
陈炫[4](2014)在《福建休闲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休闲观光茶园,作为现代休闲农业的一种形式,因具有茶叶文化的独特内涵与背景,逐渐为人们所推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休闲观光茶园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瓶颈——现有休闲观光茶园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如何突破传统模式,运用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法推进休闲观光茶园的发展和提升,已迫在眉睫。在以往的观光园研究中,研究人员大多把研究方向集中在休闲观光茶园这个项目的本身上面,无论是在茶历史与文化的引入、植景设计的方式,还是休闲观光茶园整体景观设计的研究,都忽略了其地域性的特点。如何选择合适的建园地址,并根据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特色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是现下休闲观光茶园景观设计所要关注的问题。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境内各处都有着大面积的茶叶栽培。在福建省范围内,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十分适宜休闲观光茶园的发展。挑选福建省作为休闲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研究对象,不论是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文条件还是研究区域范围大小的角度考虑,相比于我国其他省份,都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就是在上述基础上,对福建休闲观光茶园景观设计展开研究。首先,本文通过理论研究法、系统研究法、实地调研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国内休闲观光茶园产业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现阶段国内休闲观光茶园在设计环节所存在的代表性问题。同时,系统的阐述了福建在发展休闲观光茶园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其次,本文围绕福建在发展休闲观光茶园方面特有的自然条件与文化、历史内涵,总结我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手法与现代景观设计方法,并注重茶道精神在休闲观光茶园景观设计上所要传递给人们的意蕴,对福建休闲观光茶园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步骤与设计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对福建休闲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意见与建议。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对象与内容进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在对福建省的休闲观光茶园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充分掌握茶园所在地具体的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了解当地特色的茶文化与茶史,结合项目自身的要求,明确具体休闲观光茶园的类型、主要服务功能、主题与立意,并遵循适宜福建休闲观光茶园景观设计所使用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分步骤、系统全面的完成相关景观设计的内容。本文对现下福建休闲观光茶园景观设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旨在为今后休闲观光茶园的景观设计提供建议与参考。
王景洲[5](2013)在《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高山生态茶园建设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漳平永福积极引入台湾生态观光理念,发展高山生态茶园,成立了国家级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论文在阐述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对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高山生态茶园进行了探讨。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高山生态茶园,充分发挥闽台两岸优势资源互补,进行良好整合,形成了漳台合作模式。论文从栽培管理模式、生产加工模式、宣传营销模式、组织管理模式、生态观光模式等方面,对漳台合作模式进行了阐述。其次,从拥天时、占地利、得人和等方面对漳平永福高山生态观光茶园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高山生态栽培为依托、以多元综合型为发展模式、以地域特色为观光主题、以可持续发展与休闲观光为发展目标、以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为保障以及重感恩助发展的漳平永福高山生态观光茶园设计理念及发展模式。此外,论文对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高山生态观光茶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剖析,包括规划设计未单独立项、观光意识和力度不强、茶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园区茶业服务机构体系不够完善、经纪营销网络和营销多元化较弱、茶文化氛围较弱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包括单独立项进行规划设计、增强茶园观光意识和力度、优化茶产业结构、加强园区茶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职能、建立强大的经纪营销网络、加强营销多元化、将漳平永福高山茶文化列入观光主题等。
凌文锋[6](2012)在《茶马古道与“牵牛花”网络 ——茶叶与滇藏川的文脉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旨在回答何以滇藏川地区虽然有着多样的自然环境和族群类型,但却一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最终还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共同体的问题。为此,笔者选取了这一地区曾经非常活跃的物资交易通道茶马古道同滇藏川地区的文脉化这一课题,在梳理茶叶为主的物的生产、消费、规制过程中,分析讨论茶叶等物交流带来的表征和认同,考察在滇藏川地脉中形成的茶马古道“如何造成现在”研究中,笔者将把源于自然的茶叶视为滇藏川边疆的“人工制品”之一,将茶叶放在了滇藏川地区的地脉、商脉的拓展及文脉的贯通中,分析茶叶等物的流动对区域内不同地区和族群的民众之间的相互依赖、交流带来的影响,或者说滇藏川地区商脉贯通带来的多元经济与政治的文脉化过程。为此,笔者不仅要考察这一人工制品的贸易与流动情况,而且要分析这个过程中茶叶是如何被人们发现、生产与大量消费的;在茶叶的生产、消费活动背后,体现的是人们的何种心理;茶叶对产地和消费地的民众有何表征及其具体表现形式等等与生产实践、贸易规制、文化象征相关的问题。虽然茶叶只是地球上众多植物中看似非常普通的一种,但它历史上却被国人赋予了众多的内涵,不只是待人接客时的饮料,也不只是人与人交往中的媒介,它还是全国范围内好客、素朴、高雅、健康、文明等一系列文化特质的象征。就地脉而言,对茶叶重要起源地的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民众而言,茶叶生产还是他们的先民在曾经严酷的生境中获得一定免疫力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茶叶的大规模种植也促进了滇川两地山区农业的发展,为滇藏川地区商脉的连通奠定了基础。就商脉而言,茶叶的生产与贸易是滇藏川地区在物产上的专业性与互补性的结果之一,茶叶的消费和贸易也促进了三地区的商品往来和商脉的长途贯通。在茶叶的大规模流动过程中,以商人为载体的各地区人员及其文化在滇藏川地区开始大规模地交流,不仅改变了这一区域原有的市场布局,而且加速了区域性集散城镇的出现和扩大,推动了滇藏川地区多元经济和政治朝着文脉化的方向发展。在唐宋之前上千年的民间已有基础上,唐宋以后的政府主导的商贸往来活动,既是国家控制与管理包括滇藏川在内的边疆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茶叶在滇藏川和更广泛地区形成的文脉化效应的初显。对滇川藏和更广泛地区而言,茶叶的消费还为城市饮水的清洁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保障了成都等城镇的持续、健康发展。茶馆等场所在城镇、集市和社区中的出现,还为社区民众创造了信息、思想和文化交流的公共空间,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人的性格特征,最终在西方世界中塑造了一个“温和”的东方民族形象。就文脉而言,滇藏川地区儒家和藏传佛教文脉的交汇同地脉的拓展一起,使得来自不同地区和族群之中的商人得以跨越语言和地域的障碍,为他们将茶叶等货物运销到更远的地区铺平了道路,推动着商脉的延伸。茶叶流通中产生的文脉化效应突出地体现在藏区民众对茶叶起源的集体记忆上,茶叶已经成为了他们表达认同的符号之一。而且这一看似如牵牛花般柔弱的力量在藏区等茶叶消费区同滇川等茶叶产区内部自发的、强大的凝聚力,不仅使商脉网络结成了一个类似牵牛花藤蔓网络版的彼此互惠、相互依赖相对稳定的整体,而且还使之更为稳定、更加牢固,得以对抗外力的干扰与破坏。总体上来看,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就像滇藏川地区的牵牛花一样,根植于滇藏川地区的地脉、商脉、文脉土壤并穿行在这一三维一体空间之中,同时也对滇藏川地区的地脉、商脉、文脉引发了一系列反应,使这一区域的多元经济和政治均呈现出了强烈的文脉化趋势并凝结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今天这一交通运输网络虽然因为现代交通的发展已被弃用在了高山深谷中,但它并没有彻底消亡,而是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成为了滇藏川地区众多游客争相凝视的旅游标志符号。对这一游客凝视符号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它作为旅游景观的特性是旅游者争相凝视的重要动力,但大多数游客在茶马古道旅游中追求的都是茶马古道的“符号”,或者说滇藏川地区的文脉、地脉、商脉交织中由茶叶、古道等有形之物形成的一套符号体系。本文的研究将把茶马古道这株牵牛花重新放回了包括茶叶产区和消费区的滇藏川地区的地脉、商脉、文脉的“土壤”之中,通过对茶叶等物资的表征、生产与贸易的关联、认同的产生和相关规制等问题的“解构”,梳理出茶马古道于历史和今日滇藏川地区多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中的关联效应。以期通过对茶马古道延伸和这一区域文脉化过程的梳理,说明作为中介物的茶叶在滇藏川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同时以茶马古道旅游为例说明今日旅游消费的若干特征。
陈辉[7](2010)在《大田县屏山乡茶叶产业化经营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屏山乡属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高山区,该乡的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闽中南海拔最高乡镇。由于屏山乡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该乡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气候资源,被誉为福建省生产高山优质茶叶自然条件最好的乡镇之一。不仅如此,屏山乡还具有悠久的种茶历史,一直以来茶叶都是当地的主要物产之一。然而随着市场对茶叶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屏山乡的茶叶生产和种植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因此,屏山乡茶叶产业必须有新的发展思路。论文在分析屏山乡茶叶产业化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对屏山乡茶叶产业化发展的条件和现状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实地调查法、现场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屏山茶叶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劣势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屏山乡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实际,总结和剖析了“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两种典型模式及其利益链接机制。最后,针对屏山乡茶叶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大田县屏山乡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大田县屏山乡茶叶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石晶[8](2009)在《武夷岩茶文化特性与文化营销研究》文中提出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武夷山是武夷岩茶的发源地。作为中国独特传统的历史名茶、贡茶,武夷岩茶以“岩骨花香”之岩韵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武夷岩茶作为闽北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是实现福建茶产业迅速腾飞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夷茶种植和加工的历史可追溯到1500年前的南北朝,明末清初,武夷山首先创制了武夷岩茶,至清代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武夷岩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生态文化、历史文化、自然文化、艺术文化、宗教文化、企业品牌文化等特性。市场营销渗透在各行各业,新型营销方式层出不穷。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打造长期的差异化营销优势,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形成区域品牌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茶叶营销管理上必须完成一个重要的转变,即由传统营销转向全新的市场营销模式——文化营销(Culture Marketing)。本文根据查阅的文献资料,首先阐述了文化学、文化营销的理论基础及其关系,接着通过调查研究与文献相结合,分析了武夷岩茶产业现状,既存在优势又有薄弱点、有机遇也存在威胁,然后对武夷岩茶文化特性进行归纳、提炼,再通过市场企业调查、专家访谈等方式,借鉴其他茶文化营销模式及各行业成功的文化营销案例,最后提出了适宜武夷岩茶的市场营销模式――以政府主导型的文化营销和发展策略。
王逍[9](2007)在《走向市场:一个畲族村落的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文中指出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散杂居农业民族,其主体人口分布于我国广袤的东南山区。基于畲族经济较之东南区域经济严重滞后的现实,本文试图通过对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敕木山区以惠明寺村为中心的畲族村落群经济变迁之田野调查,为畲族经济发展模式提出较有普遍意义的思考。对畲族经济问题的关注,无论是从畲族研究的时代要求和学术使命,抑或从民族平等、社会和谐、城乡协调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多维度来审视,均具有较强的现实紧迫性。本文采取以惠明寺村为深度田野个案、以周边六个畲村为田野参照物的点面结合的调查方法,首先从畲族与市场关系的历史变迁切入田野对象(第一章),然后勾勒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及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图像(第二、三章),再着力聚焦于惠明寺村人如何在各种力的交错互动中,通过惠明茶的复兴而逐步走向市场,进而阐析其走向市场的动力与阻力(第四、五、六章),同时选取田野参照村落的若干经济面相,与惠明寺村进行共性及个性的比较(第七章)。最后,在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相互观照和畲族历史与现实深度评估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第八章):一、依托畲区资源禀赋、发挥山区资源优势,从传统与现代整合的角度,实现畲区由传统生存型农业向现代商品化农业转变,是畲族经济转型的方向。二、超越“耐劳杂作、弗事商贾”的传统农本意识,淡化“山野自足、于世无求”的族群封闭心理,强化多维度的族群互动等观念和实践层面的文化自觉,是畲族经济转型的内在活力。三、有效发挥政府职能,为优化畲区产业结构、加快畲族人力资源建设、完善畲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等提供制度性支持,是畲族经济转型的外在条件。
高水练[10](2006)在《闽东“蜂窝式”茶叶产业集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闽东指福建宁德地区,环境优雅,几乎每个乡镇都产茶,是一个以生产绿茶(花茶)为主的茶叶大市。其茶叶总产量居福建各地市之最、全国之首,茶业相关从事人员约占宁德总人口的1/3。茶业是闽东农民致富、农村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闽东茶叶生产分散、个体规模小、产品单一,总体效益低下,急需寻求新的发展模式。而产业集群是一种分工明确、合作紧密的先进区域产业组织形式,其以“1+1>2”的群体优势演绎了“硅谷神话”,诞生了“意大利模式”,成就了浙江的“块状经济”,……。 本文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应用产业集群的基本思想,提出“蜂窝式”的闽东茶叶产业集群模型及其推进策略与支撑体系,为闽东茶业的跨越式发展、福建茶叶优势区域布局和茶叶经济理论研究的拓展等提供建议。文章的构架如下: 第1部分为绪论,分析了本研究的宏观环境、相关研究进展以及研究的意义,说明了有关概念和研究思路。 第2部分从产业集群的一般特点、主要类型、内在机制和竞争优势四个方面论述了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并分析了闽东茶业的产业基础、市场需求、要素条件与文化背景等四大集群基础条件,为下文的研究奠定基础。 第3部分构建了闽东茶叶产业集群的“蜂窝式”模型,分析了其结构与功能,阐明了其机制和条件要求,解释了其选择原由。这部分是文章的主要创新部分,也是文章的中心部分,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4部分着重论述了闽东“蜂窝式”茶叶产业集群的四个推进策略——建设基于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完善茶业网络结构、成立区域品牌俱乐部和壮大茶业合作经济组织。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也是区域茶业发展策略的创新部分。 第5部分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策性制度安排、适当有为政府、公共平台构建、集群文化引导和茶业保险体系五个方面提出了闽东“蜂窝式”茶叶产业集群的支撑体系建设。 第6部分是讨论,对本研究进行小结,并自我分析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为后续研究提供方便。
二、谈谈如何提高闽西茶区乌龙茶品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如何提高闽西茶区乌龙茶品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研究现状 |
1.1.1 国内研究 |
1.1.2 国外研究 |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相关理论基础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2.1 中国茶传播的主要路径 |
2.1.1 丝绸之路 |
2.1.2 茶马古道 |
2.1.3 万里茶道 |
2.1.4 海上丝绸之路 |
2.2 早期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贸易的历史及主要特点 |
2.2.1 关于早期传播的各种说法 |
2.2.2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 |
2.2.3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
第三章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 |
3.1 中国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3.1.1 北传俄罗斯 |
3.1.2 茶入西欧 |
3.1.3 华茶在欧洲的贸易 |
3.2 中国茶在美洲和非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3.3 中国茶文化在亚洲地区的继续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3.3.1 茶在南亚与东南亚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
3.3.2 茶在日本的继续传播与贸易往来 |
3.3.3 茶在朝鲜半岛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
3.4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
第四章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4.1 现当代世界茶叶生产和贸易格局 |
4.1.1 世界茶叶生产格局 |
4.1.2 世界茶叶贸易格局与变迁 |
4.2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贸易 |
4.2.1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状况 |
4.2.2 现当代中国的茶叶出口贸易概况 |
4.2.3 现当代中国茶叶出口贸易中的问题 |
4.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复兴与对外传播 |
4.3.1 台湾茶文化复兴 |
4.3.2 大陆茶文化复兴 |
4.3.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交流和对外传播 |
4.3.4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中的问题及与茶叶出口的相互联系 |
第五章 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经验及启示 |
5.1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茶叶宣传与茶文化普及 |
5.1.1 各国的宣传经验 |
5.1.2 启示 |
5.2 二战前后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
5.2.1 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
5.2.2 英国市场 |
5.2.3 美国市场 |
5.2.4 启示 |
5.3 全球化时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 |
5.3.1 跨国企业并购茶叶公司 |
5.3.2 美国茶文化复兴 |
5.3.3 全球化时代世界一流茶叶品牌文化分析 |
5.3.4 启示 |
第六章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分析 |
6.1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内容 |
6.1.1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体系 |
6.1.2 中国茶文化的性质与特点 |
6.2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主体 |
6.2.1 政府 |
6.2.2 社会组织 |
6.2.3 企业 |
6.2.4 个人 |
6.3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媒介 |
6.3.1 实物形象 |
6.3.2 书籍报刊 |
6.3.3 广播影视 |
6.3.4 新媒体 |
6.4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受众 |
6.4.1 受众属性与分类 |
6.4.2 东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共通性 |
6.4.3 西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差异性 |
第七章 全球化背景下促进茶叶对外贸易发展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
7.1 政府引领茶文化传播 |
7.1.1 纳入国家战略 |
7.1.2 重构茶文化 |
7.1.3 优化传播方式 |
7.2 组织主导茶文化传播 |
7.3 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 |
7.3.1 加强茶文化营销 |
7.3.2 打造中国茶叶品牌 |
7.3.3 细分国际市场 |
7.4 强化个人广泛参与 |
7.4.1 加强人际传播 |
7.4.2 加强个人传播 |
7.5 案例分析--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 |
7.5.1 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事件表 |
7.5.2 案例分析 |
7.5.3 评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论文致谢 |
作者简历 |
(2)陕茶1号名优绿茶适制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陕西茶产业现状 |
1.1.2 陕茶1号茶树品种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茶树品种适制性研究概况 |
1.2.2 绿茶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
1.2.3 绿茶香气研究进展 |
1.2.4 茶叶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第二章 鲜叶摊放程度对陕茶1号所制绿茶品质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材料 |
2.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3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摊放过程茶鲜叶含水率变化与环境温湿度的关系 |
2.3.2 摊放程度对绿茶样感官品质的影响 |
2.3.3 摊放程度对绿茶样主要内含成分的影响 |
2.3.4 摊放程度对绿茶样叶绿素含量及组分的影响 |
2.3.5 摊放程度对绿茶样儿茶素组分的影响 |
2.3.6 摊放程度对绿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3.7 摊放程度对绿茶样香气组分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杀青方式对陕茶1号所制绿茶品质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主要试剂与仪器 |
3.2.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杀青方式对绿茶样感官品质的影响 |
3.3.2 杀青方式对绿茶样主要内含成分的影响 |
3.3.3 杀青方式对绿茶样叶绿素含量及组分的影响 |
3.3.4 杀青方式对绿茶样儿茶素的影响 |
3.3.5 杀青方式对绿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3.6 不同杀青方式对香气组分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加工工艺对陕茶1号所制绿茶品质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主要试剂与仪器 |
4.2.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加工工艺对绿茶样感官品质的影响 |
4.3.2 加工工艺对绿茶样主要内含成分的影响 |
4.3.3 加工工艺对绿茶样的叶绿素组分的影响 |
4.3.4 加工工艺对绿茶样儿茶素组分的影响 |
4.3.5 加工工艺对绿茶样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3.6 加工工艺对绿茶样香气组分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石门县茶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茶文化旅游的基础理论 |
2.1 茶文化、茶文化旅游的定义 |
2.2 茶文化、茶文化旅游的特性 |
2.3 茶文化旅游开发原则 |
2.4 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 |
第三章 案例分析——以福建茶文化旅游为例 |
3.1 福建茶文化旅游概况 |
3.2 福建茶文化旅游SWOT分析 |
3.3 SWOT分析结论 |
第四章 石门县文化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
4.1 石门县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分析 |
4.2 石门县茶文化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
4.3 石门县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
第五章 石门县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策略 |
5.1 石门县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总体战略目标 |
5.2 石门县茶文化旅游空间结构规划 |
5.3 石门县茶文化旅游形象规划 |
5.4 石门县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战略 |
5.5 石门县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的具体策略 |
5.6 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 |
第六章 保障体系 |
6.1 茶文化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保障 |
6.2 茶文化旅游专业人才保障 |
6.3 实施规划的资金保障 |
6.4 完善的监督体系保障 |
6.5 宣传策划保障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创新与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福建休闲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茶产业的兴起与繁荣 |
1.1.2 福建观光旅游资源 |
1.1.3 福建的茶叶与茶文化 |
1.2 基本概念 |
1.2.1 观光农业 |
1.2.2 休闲观光茶园 |
1.3 福建省发展休闲观光茶园的优势 |
1.3.1 自然环境优势 |
1.3.2 人文环境优势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休闲观光茶园的功能 |
1.4.3 休闲观光茶园的类型 |
1.5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目的 |
1.6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论文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休闲观光茶园研究进展和相关基础理论 |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1 国外研究进展 |
2.1.2 国内研究进展 |
2.2 休闲观光茶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2.2.1 功能的单一化 |
2.2.2 主题和立意不明确 |
2.2.3 休闲功能不完善 |
2.2.4 缺少地方文化特色 |
2.3 相关学科理论基础 |
2.3.1 景观设计学 |
2.3.2 茶学 |
2.3.3 景观生态学 |
2.3.4 环境心理学 |
2.3.5 园林美学 |
3 福建省休闲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
3.1 设计原则 |
3.1.1 因地制宜,合理选址 |
3.1.2 统筹规划,保证园区系统性 |
3.1.3 以人为本,满足休闲需求 |
3.1.4 营造具有茶道精神的茶园景观氛围 |
3.1.5 充分考虑景观的时效性与延续性 |
3.1.6 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
3.1.7 国家法规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导向原则 |
3.2 设计手法 |
3.2.1 营造丰富有序的景观空间序列 |
3.2.2 传统造园手法的使用 |
3.2.3 茶道精神的传递 |
3.3 小结 |
4 福建省休闲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步骤与内容 |
4.1 场地分析 |
4.1.1 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
4.1.2 人文环境条件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区位分析 |
4.1.5 实地踏查,调查现状条件 |
4.2 项目定位 |
4.2.1 主题定位 |
4.2.2 类型定位 |
4.2.3 风格定位 |
4.3 总体设计 |
4.3.1 分区设计 |
4.3.2 道路系统与游线设计 |
4.3.3 景观节点设计 |
4.4 景观要素设计 |
4.4.1 地形设计 |
4.4.2 建筑设计 |
4.4.3 园路与广场铺装设计 |
4.4.4 水景设计 |
4.4.5 小品设计 |
4.5 植景设计 |
4.5.1 茶叶种植区植景设计 |
4.5.2 其他区域植景设计 |
4.6 小结 |
5 案例分析——中华武夷茶博园 |
5.1 项目背景 |
5.1.1 区位分析 |
5.1.2 主题定位 |
5.2 总体设计 |
5.2.1 功能分区 |
5.2.2 交通分析 |
5.2.3 节点分析 |
5.3 景观要素调查与分析 |
5.3.1 地形 |
5.3.2 建筑 |
5.3.3 园路与广场铺装 |
5.3.4 水景 |
5.3.5 小品 |
5.3.6 植景调查与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高山生态茶园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路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径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观光农业 |
1.4.2 生态观光茶园 |
1.5 生态观光茶园发展的意义 |
1.5.1 顺应农业发展时势 |
1.5.2 强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
1.5.3 促进茶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 |
1.5.4 促进教育发展 |
1.6 国内外生态观光茶园发展概况 |
1.6.1 国外生态观光茶园发展概况 |
1.6.2 国内生态观光茶园发展概况 |
第二章 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理论综述 |
2.1 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
2.1.1 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的哲学理论 |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3 大都市游憩地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生态美学原则 |
2.1.6 景观安全格局原理 |
2.2 生态观光茶园的内涵、功能和特征 |
2.2.1 生态观光茶园的内涵 |
2.2.2 生态观光茶园的功能 |
2.2.3 生态观光茶园的特征 |
2.3 生态观光茶园的设计理念 |
2.4 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的原则 |
2.4.1 内涵性原则 |
2.4.2 功能性原则 |
2.4.3 特征性原则 |
2.4.4 与时俱进原则 |
2.5 生态观光茶园总体规划 |
2.6 生态观光茶园分区规划 |
2.7 生态观光茶园景观构成要素 |
2.7.1 物质要素 |
2.7.2 非物质要素 |
2.8 生态观光茶园景观影响因素 |
2.9 生态观光茶园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
2.9.1 景观点 |
2.9.2 景观带与景观轴 |
2.9.3 景观区 |
2.9.4 景观空间 |
2.10 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步骤 |
第三章 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高山生态茶园的漳台合作模式 |
3.1 栽培管理模式 |
3.2 生产加工模式 |
3.2.1 推广采摘新经验 |
3.2.2 创新产制机具,优化产品加工 |
3.2.3 优化制茶工艺,提升产品质量 |
3.3 宣传营销模式 |
3.3.1 品牌战略 |
3.3.2 电影和歌曲途径 |
3.4 组织管理模式 |
3.4.1 从台湾直接引进配套管理模式 |
3.4.2 产销合作化 |
3.4.3 龙头企业带动型 |
3.4.4 组织培养新型茶企工人 |
3.4.5 组织斗茶赛 |
3.5 生态观光模式 |
第四章 漳平永福高山生态观光茶园建设 |
4.1 漳平永福高山生态观光茶园建设的可行性 |
4.1.1 拥天时 |
4.1.2 占地利 |
4.1.3 得人和 |
4.2 漳平永福高山生态观光茶园设计理念及发展模式 |
4.2.1 占据优势的建园条件 |
4.2.2 以高山生态栽培为依托 |
4.2.3 以多元综合型为发展模式 |
4.2.4 以地域特色为观光主题 |
4.2.5 以可持续发展与休闲观光为发展目标 |
4.2.6 以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为保障 |
4.2.7 重感恩,助发展 |
4.3 漳平永福高山生态观光茶园建设的不足 |
4.3.1 漳平永福高山生态观光茶园没有单独立项,有待进一步完善 |
4.3.2 茶园观光意识和力度不够强 |
4.3.3 茶产业结构比较单一 |
4.3.4 园区茶业服务机构体系不够完善 |
4.3.5 经纪营销网络和营销多元化较薄弱 |
4.3.6 茶文化氛围较弱 |
4.4 漳平永福高山生态观光茶园的发展对策 |
4.4.1 漳平永福高山生态观光茶园单独立项,进行规划设计 |
4.4.2 增强茶园观光意识和力度 |
4.4.3 优化茶产业结构 |
4.4.4 进一步加强园区茶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职能 |
4.4.5 建立强大的经纪营销网络,加强营销多元化 |
4.4.6 将漳平永福高山茶文化列入观光主题 |
第五章 结论和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闽台茶产业合作是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的成功典范 |
5.2.2 建设生态茶园是保证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
5.2.3 走生态观光茶园之路是茶产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
5.2.4 创新经营机制是闽台茶产业进一步合作交流的方向 |
5.3 课题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茶马古道与“牵牛花”网络 ——茶叶与滇藏川的文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与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历史与现实意义 |
二、关键词说明 |
(一) 茶马古道 |
(二) 牵牛花 |
(三) 地脉、商脉、文脉及文脉化 |
三、研究概况与趋势 |
1. 地脉梳理——牵牛花藤蔓与生成 |
2. 商脉建构——草根与国家的合力 |
3. 文脉过程——牵牛花与人文化成 |
4. 地脉田野——行寻牵牛花藤蔓 |
小结 |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 |
五、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地脉与生产 |
一、初识茶叶 |
二、孕育茶叶 |
三、适应地脉 |
1. 瘴气与云南生境 |
2. 生境适应中的茶叶 |
3. 一举两得 |
四、奠基商脉 |
1. 种植 |
2. 加工 |
小结 |
第二章 商脉与贸易 |
一、地脉基础 |
二、商人、商帮与商脉 |
1. 商脉的开拓者:商人 |
2. 茶叶与商脉 |
三、商脉延伸 |
四、草根与国家的合力——商脉贯通 |
1. 发展历程 |
2. 发展动力 |
3. 以茶控边 |
五、商脉节点与市场空间 |
六、茶叶与城镇——以成都为例 |
1. 城镇困境与茶叶 |
2. 节点成都的繁荣与茶叶 |
小结 |
第三章 文脉与共同体 |
一、文脉与商脉——以儒家和藏传佛教为例 |
二、牵牛花枝蔓延伸至藏区 |
1. 商脉的延伸与时间 |
2. 传播与普及 |
三、集体记忆中的文成公主与茶叶 |
1. 文成公主与茶叶 |
2. 集体记忆 |
3. 茶叶及其他 |
四、文脉的力量——牵牛花共同体 |
小结 |
第四章 虽枯犹荣——现代旅游中的牵牛花 |
一、地脉重现 |
二、旅游中的地脉 |
1. 线性 |
2. 跨地域性 |
3. 多样性 |
4. 探险性 |
5. 活态性 |
三、真实与符号 |
1. 真实 |
2. 符号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着作 |
论文 |
致谢 |
(7)大田县屏山乡茶叶产业化经营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业产业化内涵的相关研究 |
1.2.2 农业产业化研究的成果 |
1.2.3 茶产业的特性分析 |
1.2.4 目前茶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2 大田县屏山乡茶叶产业化经营的背景与现状 |
2.1 屏山乡茶叶生产的资源背景 |
2.1.1 地理区位 |
2.1.2 气候资源 |
2.1.3 生态环境 |
2.1.4 交通条件 |
2.1.5 政策背景 |
2.2 屏山乡茶叶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
2.2.1 茶园种植规模不断壮大 |
2.2.2 生产加工能力初步具备 |
2.2.3 销售市场不断拓展 |
2.2.4 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
2.2.5 外资茶叶企业初步发展 |
3 大田县屏山乡茶叶产业化经营模式及其利益联接机制分析 |
3.1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
3.1.1 "基地"组织对茶叶生产经营效率的贡献 |
3.1.2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局限性 |
3.2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
3.2.1 "合作社"组织对茶叶生产经营效率的贡献 |
3.2.2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局限性 |
3.3 两种模式的利益联接机制分析 |
3.3.1 声誉机制 |
3.3.2 政府行为空间 |
3.3.3 市场机制的合作 |
4 屏山乡茶叶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1 产业化水平低,规模效益不高 |
4.2 茶园管理粗放,机械化程度低 |
4.3 企业规模小,缺乏知名品牌 |
4.4 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
4.5 宣传力度不够,茶叶知名度不高 |
5 产业前景的调查分析 |
5.1 市场定位分析 |
5.2 消费走向分析 |
5.3 生产加工分析 |
5.4 销售市场趋势分析 |
6 屏山茶叶产业的发展对策 |
6.1 调整茶叶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化水平 |
6.1.1 调整优化茶叶产业结构,促进茶业产业发展 |
6.1.2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提高茶业产业化水平 |
6.2 加强茶园管理,提高机械化水平 |
6.2.1 建立优质茶园基地,开展无公害生产 |
6.2.2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高机械化程度 |
6.3 扩大企业规模,创建知名品牌 |
6.3.1 组建集团公司,扩大企业规模 |
6.3.2 进行深加工,促进产品多元化 |
6.4 加大教育投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
6.4.1 重视文化教育,提高受教育水平 |
6.4.2 加强技术培训,培养专业人才 |
6.5 重视宣传工作,提升产品知名度 |
6.5.1 注重产品的包装、标识,实行品牌战略 |
6.5.2 加强文化宣传力度,扩大品牌影响力 |
6.6 实行网络化销售,拓展营销市场 |
6.6.1 建设茶叶大市场,构造良好的营销网络 |
6.6.2 加强市场细分,正确进行市场定位 |
6.7 政府加大投入,发挥宏观调控功能 |
6.7.1 执行奖惩制度,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
6.7.2 完善扶持政策,支持茶叶产业发展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武夷岩茶文化特性与文化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2 相关文献综述 |
2.1 武夷岩茶文化研究进展 |
2.2 文化营销研究进展 |
2.2.1 文化营销国外研究进展 |
2.2.2 文化营销国内研究进展 |
3 研究的目的、思路与方法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方法 |
4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4.1 追求的特色 |
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茶文化特性与文化营销(CM)的理论概述 |
1 茶文化特性的具体内涵 |
2 文化营销的具体内涵 |
2.1 文化营销的概念 |
2.2 文化营销的基本特征 |
2.3 文化营销的基本模式 |
2.3.1 文化适应模式 |
2.3.2 文化融合模式 |
2.3.3 文化激发模式 |
2.4 文化营销的意义和功能 |
3 茶文化特性与文化营销的关系 |
3.1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
3.2 茶文化特性与文化营销的关系 |
第三章 武夷岩茶产业分析 |
1 武夷岩茶的概述 |
2 武夷岩茶产业的SWOT 分析 |
2.1 武夷岩茶产业的优势(strengths) |
2.1.1 历史悠久 |
2.1.2 资源丰富 |
2.1.3 生态优越 |
2.1.4 茶园面积和茶产量增加 |
2.2 武夷岩茶产业的薄弱点(weaknesses) |
2.3 武夷岩茶产业的机遇(opportunities) |
2.4 武夷岩茶产业的威胁(threats) |
2.4.1 同行业的竞争 |
2.4.2 贸易协定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阻碍 |
3 武夷岩茶产业发展趋势 |
3.1 建立高标准岩茶生产基地 |
3.2 加工工艺的改进和标准化 |
3.3 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
3.4 品牌的形成及龙头企业的建立 |
3.5 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适当引导 |
4 武夷岩茶的主要营销模式 |
4.1 武夷岩茶营销现状 |
4.2 武夷岩茶的主要营销模式 |
第四章 武夷岩茶的文化特性 |
1 武夷岩茶的生态文化特性――原生态 |
2 武夷岩茶的历史文化特性――悠久 |
3 武夷岩茶的自然文化特性――鼻祖 |
4 武夷岩茶艺术的文化特性――璀璨 |
5 武夷岩茶的宗教文化特性――厚重 |
5.1 儒 |
5.2 释(佛) |
5.3 道 |
6 武夷岩茶的企业品牌的文化特性――潜力 |
6.1 企业文化的内涵 |
6.2 武夷岩茶企业的文化特性 |
第五章 基于消费者的调查——武夷岩茶营销效果分析 |
1 茶文化营销的模式借鉴与启示 |
1.1 政府主导型――安溪铁观音营销模式 |
1.2 企业联盟型――坦洋功夫营销模式 |
1.3 单独企业营销型――魏荫模式 |
2 其他行业文化营销的成功案例 |
3 基于消费者调查的武夷岩茶营销效果分析与文化营销模式探讨 |
3.1 关于武夷岩茶文化营销消费者的调查问卷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内容 |
3.1.2 调查样本的选取依据 |
3.1.3 调查问卷的时间与收集 |
3.1.4 调查问卷数据的处理 |
3.2 武夷岩茶消费者的描述性分析 |
3.2.1 武夷岩茶消费者的性别结构分析 |
3.2.2 武夷岩茶消费者的年龄结构分析 |
3.2.3 武夷岩茶消费者的教育程度结构分析 |
3.2.4 武夷岩茶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结构分析 |
3.3 武夷岩茶消费者的行为分析 |
3.3.1 消费者对武夷岩茶的认知度分析 |
3.3.2 消费者购买武夷岩茶的原因分析 |
3.3.3 消费者了解武夷岩茶的途径分析 |
3.3.4 消费者购买武夷岩茶的地点分析 |
3.4 消费者对武夷岩茶营销的文化感知分析 |
3.4.1 消费者对武夷岩茶营销的文化因素感知的交叉分析 |
3.4.2 消费者对武夷岩茶的企业、品牌认知分析 |
3.4.3 消费者对武夷岩茶营销中的文化感知度与消费者特征的交叉分析.. |
3.4.4 武夷岩茶与其他茶叶文化感知度比较分析 |
4 文化营销模式探讨 |
第六章 武夷岩茶文化营销的策略 |
1 武夷岩茶产品(Product)与文化营销 |
1.1 武夷岩茶文化产品 |
1.2 武夷岩茶产品文化策略 |
1.3 武夷岩茶产品促销策略 |
2 武夷岩茶产业与文化营销 |
3 武夷岩茶区域品牌与文化营销 |
4 武夷岩茶文化营销宏观层面的策略 |
4.1 人口和经济环境 |
4.2 社会和文化环境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9)走向市场:一个畲族村落的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旨趣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田野点的选择 |
第三节 相关学术谱系梳理 |
第四节 资料、思路与论文架构 |
第一章 从游耕到定耕:汉族市场的边缘人 |
第一节 游耕与迁徙:游离于汉族市场之外 |
第二节 拓荒与定耕:汉族市场有限的辐射 |
第三节 市场边缘化与畲区经济、文化的滞后性 |
小结 田野聚焦的背景与田野结论的参照 |
第二章 拓荒与生存: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 |
第一节 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 |
第二节 惠明寺院——惠明寺村落变迁中的文化符号 |
第三节 汤夫人崇拜及其社区功能意义 |
小结: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中的悠悠禅意 |
第三章 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 |
第一节 农作物种植功能模式变迁 |
第二节 农作物种植与市场关系变迁 |
第三节 农作物种植与经济生活变迁 |
小结:国家政治场域中的村落经济与市场 |
第四章 走向市场的惠明茶(上) |
第一节 互动——复兴惠明茶 |
第二节 重展新姿的惠明茶 |
第三节 惠明寺茶场的承包与转让 |
小结 惠明茶从沉沦僻壤到重展新姿 |
第五章 走向市场的惠明茶(下) |
第一节 惠明茶的大规模复兴 |
第二节 卷入茶叶市场经济大潮的惠明寺人 |
第三节 市场进程中的憧憬与困境 |
小结:嵌合在传统之中的市场之路 |
第六章 走向市场的动力与阻力 |
第一节 走向市场的源动力 |
第二节 深入市场的客观制约因素 |
第三节 市场进程中文化惯习的正负功能 |
小结:曲折漫长的市场进程 |
第七章 来自田野参照物的比较 |
第一节 经济变迁同步相似的敕木山村 |
第二节 惠明茶经济效应辐射的周湖村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东弄村经济图像 |
第四节 畲汉互动较多的杂居村落双后岗 |
第五节 被城市化辐射的旱塔村 |
第六节 惠明寺人先祖故地包凤村 |
小结 田野参照物与惠明寺村的共性及个性 |
第八章 结语:历史人类学视野中的畲族经济转型 |
第一节 畲族经济转型的方向——依托资源禀赋、改造传统农业 |
第二节 畲区经济转型的内源性因素——经济主体的文化自觉 |
第三节 畲族经济转型的外源性因素——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跋语 |
(10)闽东“蜂窝式”茶叶产业集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本研究的宏观环境 |
1.1.2 相关研究综述 |
1.1.3 本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产业组织与制度安排 |
1.2.2 产业集群与闽东“蜂窝式”茶叶产业集群 |
1.2.3 龙头企业与网络结构 |
1.2.4 子集群与大企业群 |
1.3 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2 产业集群的理论概要与闽东茶业的集群基础 |
2.1 产业集群的理论概要 |
2.1.1 产业集群的一般特点 |
2.1.2 产业集群的主要类型 |
2.1.3 产业集群的内在机制 |
2.1.4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
2.2 闽东茶业的集群基础 |
2.2.1 产业基础 |
2.2.2 市场需求 |
2.2.3 要素条件 |
2.2.4 文化背景 |
3 闽东茶叶产业集群的“蜂窝式”模型选择 |
3.1 闽东“蜂窝式”茶叶产业集群的选择原由 |
3.1.1 茶业的特性适合发展“蜂窝式”茶叶产业集群 |
3.1.2 当代茶叶市场要求闽东发展“蜂窝式”茶叶产业集群 |
3.1.3 闽东茶业的现实需要发展“蜂窝式”茶叶产业集群 |
3.1.4 闽东茶业的状况满足“蜂窝式”产业集群发展条件 |
3.2 闽东“蜂窝式”茶叶产业集群的结构与功能 |
3.2.1 闽东茶叶产业集群的“蜂窝式”模型结构 |
3.2.2 闽东“蜂窝式”茶叶产业集群的功能 |
3.3 闽东“蜂窝式”茶叶产业集群的运行机制 |
3.3.1 子集群内部的运行机制 |
3.3.2 大企业群与其他子集群的关系 |
3.3.3 集群体系的整体运作原理 |
4 闽东“蜂窝式”茶叶产业集群的推进策略 |
4.1 建设基于闽东茶叶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 |
4.1.1 明确龙头企业在闽东茶叶产业集群中的作用 |
4.1.2 规范闽东茶叶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建设 |
4.1.3 推进闽东大型茶叶深加工企业建设 |
4.1.4 创办闽东区域茶叶大型直销企业 |
4.2 完善广普性闽东茶业网络结构 |
4.2.1 熟悉闽东茶业网络结构的特性 |
4.2.2 正视闽东茶业网络结构存在的不足 |
4.2.3 优化闽东茶业网络结构布局 |
4.2.4 完善闽东茶业网络结构治理 |
4.3 成立闽东茶叶区域品牌俱乐部 |
4.3.1 集中政府的茶业支持力量 |
4.3.2 健全品牌俱乐部的经营体制 |
4.3.3 实施茶叶区域品牌虚拟经营 |
4.3.4 加强闽东本地茶叶市场建设 |
4.4 壮大闽东茶业合作经济组织 |
4.4.1 提高认识与加强政府扶持 |
4.4.2 明确法律地位和创造宽松环境 |
4.4.3 健全组织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 |
4.4.4 提高组织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
5 闽东“蜂窝式”茶叶产业集群的保障体系 |
5.1 基于产业集群的政策性制度安排 |
5.1.1 加快制度创新 |
5.1.2 完善集群政策 |
5.1.3 营造融资环境 |
5.2 基于产业集群的适当有为政府 |
5.2.1 政府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 |
5.2.2 基于产业集群的政府行为 |
5.2.3 产业集群中的政府行为规避 |
5.3 基于产业集群的公共平台构建 |
5.3.1 建设公共基础设施 |
5.3.2 搭建技术创新平台 |
5.3.3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
5.4 基于产业集群的文化引导 |
5.4.1 提升企业家精神 |
5.4.2 创造团队学习氛围 |
5.4.3 形成诚信社会风气 |
5.5 基于产业集群的茶业保险体系建设 |
5.5.1 茶业及产业集群的风险 |
5.5.2 茶业及产业集群的风险防范机制 |
5.5.3 茶业保险体系构建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谈谈如何提高闽西茶区乌龙茶品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D]. 盛敏.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1)
- [2]陕茶1号名优绿茶适制性研究[D]. 米晓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3]石门县茶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研究[D]. 谢艳.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2)
- [4]福建休闲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研究[D]. 陈炫. 福建农林大学, 2014(12)
- [5]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高山生态茶园建设研究[D]. 王景洲. 福建农林大学, 2013(S2)
- [6]茶马古道与“牵牛花”网络 ——茶叶与滇藏川的文脉化研究[D]. 凌文锋. 云南大学, 2012(05)
- [7]大田县屏山乡茶叶产业化经营对策研究[D]. 陈辉.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4)
- [8]武夷岩茶文化特性与文化营销研究[D]. 石晶. 福建农林大学, 2009(12)
- [9]走向市场:一个畲族村落的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D]. 王逍. 厦门大学, 2007(09)
- [10]闽东“蜂窝式”茶叶产业集群研究[D]. 高水练. 福建农林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