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孜孜不倦的探索者——记全国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刘祥康(论文文献综述)
倪铁城[1](1995)在《孜孜不倦的探索者——记全国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刘祥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说到刘祥康,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厂长杨维书说:“他任党委书记这几年,对我工作支持很大。他的特点是重视理论研究,注重基础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工厂生产经营进行。在他领导下,全厂党务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多创新。” 今年55岁的刘祥康,早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他是高级经济师,曾担任车间主任、分管经营的副厂长。1990年就任铁道部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党
周晓瑾[2](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指出《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周国清[3](2013)在《文学编辑家秦兆阳研究》文中认为在《人民文学》(1949-1957)和《当代》(1979-1994)从事编辑工作达20余年的编辑家秦兆阳是当代文学史研究不可跨越的典型个案。从作为编辑家、作家和文学批评家的身份角色和个体命运出发,将其置于社会文化发展的整体脉络之中,考量文学发展中编辑角色的创造性作用,分析编辑活动对文学生态优化与文学秩序维护的特有功能,能揭示出中国当代文坛在其政治、文化环境下的“话语场”:其中包含着文学与政治、主流意识形态与“创作异类”、编辑行为的文学干预与社会政治的文学控制等各方面的复杂关系,透现诸多复杂的文化信息;对探寻编辑活动在组织与引导文学生产,调控与把握文学消费,发现文学新生力量,开发文学可能性并实现其现实性转化等方面作用的新视域,寻求编辑主体、编辑活动和文学发展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另一角度思考特定时期的文学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秦兆阳具有传统知识分子的个性气质,更具有文学编辑家的启蒙精神。他本真自我的真实展现、自由精神的个性彰显、民间立场的合理表达,构建的编辑主体精神,无不书写了一个主体意识鲜明且个性丰满的文学编辑家形象。但秦兆阳的身份悖论显而易见,作为交织于传统与现代、政治规约与艺术自律之间的知识分子,其个体文化人格不可能不遭遇某种程度的分裂。秦兆阳的文学编辑生涯,为社会文化规约与文学艺术性之间的博弈,作出了生动的诠释。秦兆阳身份的矛盾和痛苦是深层次的、隐在的。在社会的狂飙突进和政治的风暴面前,在历史的荣光与色彩面前,秦兆阳始终忠于自己的信仰,他歌颂生活,也直面尴尬,追求人民愿望和历史真实的表达,通过现实性、战斗性、开放性的现实主义理论和办刊追求,塑造了期刊的编辑理性。这种理性意识,是文化力量对秦兆阳身份的塑造。秦兆阳编辑身份的认同过程,正是在个体与政治激情和时代幻象的博弈之中,即在作家、编辑家和文学批评家三重角色的互动、整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其文化人格的一种综合、复杂的表现形式。编辑所需的文化精神凸显了时代文学的美学走向。秦兆阳始终强调多样性的文学形式,鼓励多元的艺术风格,突出作品的实际生活意义。通过在《人民文学》期间充满先锋和启蒙意味的探索与尝试,在《当代》期间的充满反思和沉重感的整合与开拓,秦兆阳延续了他的现实主义主张,并在其中深深烙上了其文化人格的色彩,当时代沉浮、个体历练两相叠加,所有的宠辱都渐行消退之后,秦兆阳的沉静、厚重及其处理政治与艺术关系过程中的中庸,与扛着改革开放大旗阔步前进的社会现状两相辉映,构建了一幅平衡传统与现代、厚重感与新鲜感的文化坐标,书写个人,畅想未来,更倾情家国,传承历史,顺应时代,朴素自然,真实感人。秦兆阳具有鲜明的作者观。秦兆阳清楚地表明了其面对文化场域的不同规范与要求时和作者的相处方式:一是编辑和作者具有某个文化场域的共识,但却不得不接受文化场域某个方面的规约,这以秦兆阳编发《我们夫妇之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受到批判和被流放为代表;二是编辑和作者有着深度共鸣,外在力量成为传播和增加文化场域新质的推动力,当以秦兆阳编发《芙蓉镇》为代表;三是编辑和作者暂时未能取得共识,社会、文化场域与编辑主体的精神文化追求出现裂缝,这当以秦兆阳错失《九月寓言》为代表。受到社会文化场域的干扰,秦兆阳有坚持自己艺术理想、与作者共进退的勇气;当编辑和作者对文化场域理解产生分歧时,秦兆阳选择了自己作为编辑主体的价值判断与文化精神,坚守自己的文学主张。作为一个敢于担当社会场域和文化场域责任和使命感的编辑,秦兆阳只能在让渡自己部分主体性的同时,也让渡一部分作者的主体性,以达到在文化场域内编辑和作者的共同认可。在一定程度上,他选择了主体功能的退让,以获取文化和社会场域惯性的认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又是他获得主体性不得不选择的途径。编辑与读者的关系是文学生态的一种隐匿层面。秦兆阳在办刊过程中,通过文学选择、编辑议程设置、读者期待视野的满足、读者需求的适应与提升等途径,不断开拓读者的阅读空间,从而实现文学期刊的传播功能,优化文学生产机制。读者的参与,使文学传播纳入显在的“作者一编辑—读者”和隐在的“读者—编辑—作者”的双向的循环体系之中。秦兆阳读者观实现的具体路径是:在《人民文学》时期,将“创作谈”、“编者的话”与文学批评文章灵活安排,吸引读者参与传播过程;在《当代》时期,则让读者参与到刊物评论与作品评奖之中。在处理编辑与读者“间距”时,秦兆阳的选择是清晰的:不超越现实主义的边界(既不教条主义,也不逾越到现代主义),也不跨越社会文化规范的尺度。如此,读者、编辑和作者,便能围绕文学的某个意义中心点,在社会文化场域里发现自我,理解他人,书写现实,品味历史。秦兆阳的文学编辑生涯呈现为创作、理论和编辑3种不同的话语形态:即生活和文学创作实践中的艺术审美话语追求;理论升华和文学批评实践中的知识主体话语表达;文学传播和期刊编辑实践中的深层权力话语的言说。这分别影响了编辑主体及编辑行为之“美”、编辑主体及编辑行为之“真”、编辑主体及编辑行为之“善”。3种不同的话语形态,是秦兆阳编辑生涯中文化追求、编辑人生的话语方式,亦是当代文学史中不可回避的话题。秦兆阳在时代狂澜中尽力有效地实现文学的社会传播功能,塑造了一座可供自我检视的精神雕像。秦兆阳的命运沉浮折射出了编辑主体精神的意义与编辑主体角色的“风险”,彰显出编辑正义对于文学发展举足轻重的意义。或顶风逆鳞发表《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或忠于艺术理想,发表“干预生活”的作品,或不愿意参加党内鸣放会……他以自己的编辑人生说明,编辑“风险”的存在和编辑正义的选择,是优化文学发展的必然路径。秦兆阳以坚定的编辑角色定位,在文化、消费、技术的新的时代气息面前,坚守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培育新生作家群体,弘扬期刊文化特色,书写了一段当代文学史上的佳话。
康袁璐[4](2020)在《《人民日报》典型人物职业身份流变研究(1949-2019)》文中认为《人民日报》借典型人物报道来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党政治宣传的重要手段,它在国家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不同时期《人民日报》报道的典型人物的身份,总结典型人物报道的特点和发生变化的原因。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社会的变迁和典型人物身份流变,便于我们认识和理解不同的历史背景,勾画时代特征。论文将新中国70年历史划分为五个时期,分别阐述了开赴朝鲜战场的军人、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工人和农民;“文革”狂潮中的军人典型和机关干部典型;改革开放初期三类典型人物,即农业技术员、科学家和人民警察;市场经济体制之下三类典型人物,即党政干部、人民教师和企业家;新世纪以来涌现的三类典型人物,包括医务工作者、运动员和航天员全体。新中国伊始,社会各项事业百废待兴,此时最紧迫的任务便是集中一切力量,恢复工业、农业各领域的生产,工人和农民典型占据了这个时期典型人物的大多数;抗美援朝时期冲锋陷阵的军人典型也是《人民日报》此时的关注重点,如果说1950到1953年《人民日报》把军人典型报道重点放在拥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抗美援朝志愿军,那么1954年之后的《人民日报》则更多强调亲民爱民、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军人典型。到了“文革”时期,军人典型和机关干部典型纷纷被赋予“革命派”“斗争派”的内涵,被戴上“突出政治”“紧跟毛主席”的帽子,不可避免带有一元化、模式化的特征。改革开放以后,求得知识富万家,一大批农业技术员带领农民一起走科学种田的道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吹散了一度漠视知识分子的沉郁风气,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人民警察担负着惩罚罪犯、保护人民、建设先进公安队伍的重要任务。1992年十四大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式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种思想文化观念激烈碰撞,在这样的价值选择多元化的社会里,树立不同领域的典型,依靠这些典型传递一致向上的价值观念显得尤为重要。新世纪以来,女排精神、航天精神,这些品质教育我们要成为一个爱岗敬业、心无旁骛、沉下心来干工作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第六章是军人、工人、农民和社会精英这些不同职业身份的典型在70年历史中流变的规律的总结。军人典型报道逐渐亲民化、精英化;工农典型正在向知识型、技能型转变。企业精英除了一如既往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激情,还体现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党员干部的实干型、廉洁型、学习型特征便是时代赋予的新内涵;知识精英凭借“工匠精神”,在实现中国梦的社会话语中占有一席之地。
初清华[5](2006)在《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文中提出1976-1987年间的“新时期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它既是建国后以“革命文学”为基点的“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与1990年代以来兴起的“私人化”写作和日益繁荣的通俗文学之间的中转站,同时也延续了“五四”新文学传统,把曾经被人为割断其知识谱系的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内在地联系起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和讨论的出现与此不无关联。当然,中西文化冲突,仍然是这一时期文学形态形成的重要背景。但从当时的文学批评和1990年代以来对这一阶段的文学研究情况来看,对这一时期文学的认识,大都还局限在“文学-政治”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中,更多地着眼于描述文学寻求自主性、脱离政治束缚的过程以及采取的策略,关注其“断裂”性意义,割裂了新时期文学的整体面貌。选择知识社会学为研究视点,主要是结合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和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两种理论,从共时性“实场”(文学场域中的知识生产、传播、消费体制和过程)和历时性“虚场”(不同文学话语的知识谱系)两个纬度,来重新“想象”并试图结构出更为完整、线索清晰的新时期文学场域。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考察新时期文学实场的生成与三元文学体制的形成,共分三章。在“文革”文学到“新时期文学”的体制转变过程中,“天安门诗歌”是一个重要的文学事件,其中显示出“人民”话语的力量,并使之成为新时期文学场域中可与文学知识分子话语、国家意识形态性革命文学话语相抗衡的重要一元。而1979-1980年间复刊和新创刊的大量文学期刊,以及科协、公安法制部门创办的知识普及性通俗读物等,由于编辑的文学观念和知识结构存在差异,其发稿倾向大致可分为三类:国家意识形态文学、知识分子写作与通俗文学,1980-1982年间《时代的报告》与《文艺报》的较量就是文学界、知识界发生分化的集中表现,这也影响到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知识形态。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新时期文学政策也根据创作实际不断做出相应调整:1980年《人民日报》肯定了“文学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可谓“政治-文学-人民”三元文学体制初步形成的一个标志;1982年《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修订本发表,以及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表明,新时期文学政策主要是采取通过加强出版体制改革来管理文学事业的间接手段,而不再是直接干预文学创作,读者对于文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董银萍[6](2014)在《80年代文化热中的鲁迅热-80年代人文鲁迅话语阐释》文中研究指明“鲁迅传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它一直存在官方和知识分子的双重建构。在20世纪的鲁迅研究史中,80年代的鲁迅话语阐释是不容忽视的。“文革”结束后,影响整个80年代的文化热开始兴起,而鲁迅热又是文化热潮中引人注目的。作为80年代文化热的组成部分,鲁迅热实际上是人文知识分子试图实现80年代文化启蒙所寻求的精神资源。在80年代文化热中,人文知识分子所重新建构起来的“人文鲁迅传统”逐渐从“官方鲁迅传统”中脱离出来,试图通过对鲁迅的阐释建构独立的人文意识形态。本文以80年代文化热中的鲁迅热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80年代文化热中的鲁迅热的梳理,考察了80年代的人文鲁迅话语阐释过程,并在80年代文化热的鲁迅热的阐释基础上,进一步追问了90年代以来新语境下鲁迅热式微的原因。文章跳出单纯的学术层面,试图从整个文化历史格局层次上探讨80年代的“鲁迅传统”嬗变,探讨官方意识形态与人文意识形态在80年代的复杂纠葛以及90年代人文鲁迅传统的式微原因。
二、孜孜不倦的探索者——记全国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刘祥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孜孜不倦的探索者——记全国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刘祥康(论文提纲范文)
(2)《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
一、创刊及发展 |
二、功能地位 |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
一、报道统计概述 |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
一、政治品质 |
二、劳动品质 |
三、道德品质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变化原因分析 |
四、社会效应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报道数量变化 |
二、形象分析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文学编辑家秦兆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秦兆阳的多样人生 |
一、酸甜苦辣、艺文永随的艺术人生 |
二、执着磨稿、办刊育人的编辑生涯 |
三、直面现实、勇于探索的耿介人生 |
第二节 秦兆阳作为文学编辑家的研究现状 |
一、课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本文选题的意义、价值与研究方法 |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基本结构与创新点 |
一、本文的基本结构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时代语境的洗礼:秦兆阳编辑主体精神的建构 |
第一节 特定历史境遇中的个体与社会悖论 |
一、传统知识分子个体与社会的文化悖论 |
二、秦兆阳的身份悖论 |
三、秦兆阳身份悖论中的文学与编辑人生 |
第二节 个体与社会悖论中的编辑主体精神构建 |
一、秦兆阳作为知识分子的个性气质 |
二、秦兆阳作为文学编辑者的启蒙精神 |
三、秦兆阳作为文学编辑者的传播意识 |
第二章 文化人格的表征:秦兆阳编辑理念的沉聚 |
第一节 社会功能与期刊的理性精神 |
一、文学编辑理性精神的生成 |
二、理性精神与现实性的编辑理念 |
三、理性精神与战斗性的编辑理念 |
第二节 身份立场与期刊的文化属性 |
一、多重的编辑身份认同 |
二、多维的办刊精神 |
第三节 文化审美与期刊的个性特色 |
一、办刊方针的确立 |
二、充满先锋意味的文学审美性探索 |
三、充满历史沉重感的反思和开拓 |
第三章 文化文本的创造:秦兆阳与作者群体 |
第一节 文学编辑与作者:文学生态的一种显在层面 |
一、文学编辑与作者的关系 |
二、编辑、作者及文学生态的生成 |
第二节 秦兆阳的作者观及其文学生态意义 |
一、作者是编辑身份构建的组成部分 |
二、充分尊重作者的主体性 |
第三节 秦兆阳与典型的编辑文本 |
一、第一种类型:编辑主体规训于文化场域 |
二、第二种类型:编辑主体确证于文化场域 |
三、第三种类型:编辑主体异见于文化场域 |
第四章 文化选择的传播:秦兆阳对读者阅读空间的拓展 |
第一节 文学编辑与读者:文学生态的一种隐匿层面 |
一、编辑与读者身份之辨 |
二、读者对于文学生产和传播的意义 |
三、编辑与读者:文学生态的另一维度 |
第二节 秦兆阳的读者观及其相应的文学定位 |
一、读者观的基本原则:对读者负责 |
二、读者观的实现路径:尽力搭建读者沟通平台 |
三、读者观的实现保障:编辑的中介性创造 |
第三节 秦兆阳的文化选择与读者阅读空间的拓展 |
一、文学传播与读者需求的满足 |
二、共通意义与阅读空间的拓展 |
三、文化选择与阅读空间的生成和制约 |
第五章 理论话语的向度:秦兆阳编辑活动与创作活动的共进 |
第一节 秦兆阳的文学创作之路 |
第二节 秦兆阳文学创作和理论的话语特征 |
一、四十年代,秦兆阳审美话语的主体性探索 |
二、五六十年代,秦兆阳理论话语的成型及其内在矛盾 |
三、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秦兆阳知识话语的沉淀及话语主体的分化 |
第三节 创作、理论和编辑的话语共进及其文学史意义 |
一、创作:与编辑的角色冲突和话语调和 |
二、理论:知识主体话语的表述与编辑活动的共进 |
三、编辑:深层权力话语的言说及其文学史意义 |
第六章 编辑“风险”与编辑正义:“秦兆阳现象”的启示 |
第一节 秦兆阳文学生涯的编辑“风险” |
第二节 编辑正义和“秦兆阳现象”与文学制度 |
一、秦兆阳的编辑正义 |
二、“秦兆阳现象”与文学制度 |
第三节 “秦兆阳现象”的思考:时代语境中的文学编辑及文学发展 |
一、消费语境中的编辑精神重构 |
二、技术背景下的思想底色铺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等 |
后记 |
(4)《人民日报》典型人物职业身份流变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新中国初期典型人物的职业身份构成(1949-1965)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典型人物职业身份概况 |
一、赤胆忠心的军人模范 |
二、勤勤恳恳的工人模范 |
二、务实上进的农民模范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一、新中国军队建设的现实需要 |
二、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
三、用劳动精神感召农民 |
第二章 “文革”时期典型人物的职业身份构成(1966-1977) |
第一节 “文革”时期典型人物职业身份概况 |
一、一元化、绝对化的军人典型 |
二、模式化、公式化的机关干部典型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一、“四人帮”调动反革命因素 |
二、以林彪“突出政治”五项原则作指导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典型人物的职业身份构成(1978-1991)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典型人物职业身份概况 |
一、为民服务的农业技术员 |
二、勇攀知识高峰的科学家 |
三、保民安邦的人民警察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一、社会重视发挥农业技术员的作用 |
二、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
三、建设先进公安队伍的需要 |
第四章 市场经济体制下典型人物的职业身份构成(1992-2000)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典型人物职业身份概况 |
一、克己奉公、贴心热心的党政干部 |
二、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 |
三、不断探索、积极进取的企业家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二、社会价值选择的多元化、差异化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典型人物的职业身份构成(2001-2019)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典型人物职业身份概况 |
一、妙手丹心的医务工作者 |
二、为国争光的运动员 |
三、问鼎苍穹的航天员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
二、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
第六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职业身份流变规律 |
第一节 军人典型的职业身份流变规律 |
一、军人典型的精英化 |
二、军人典型的亲民化 |
第二节 工农典型的职业身份流变规律 |
一、从底层受压迫者到改革开拓者 |
二、工农典型的知识型、技能型转变 |
第三节 社会精英的职业身份流变规律 |
一、企业精英 |
二、党政精英 |
三、知识精英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文献类 |
二、着作 |
三、期刊论文 |
四、博硕士论文 |
后记 |
(5)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重塑新时期文学世界 |
上篇 新时期文学场域重建与三元文学体制确立 |
第一章 新时期文学场域重新生成与三元文学体制初现 |
第一节 “人民”话语再现文学场 |
第二节 文学期刊与场域重建 |
第三节 “政治”隐显于“二为”方向中 |
第二章 文艺政策、文艺团体与文学体制变革 |
第一节 《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中译文的修改与文艺政策重心转移 |
第二节 文联、作协与新时期文学领导体制 |
第三节 文学群体与新时期文学知识生产-传播体制 |
第三章 文化身份与新时期文学界之分化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场域中的文化身份差异 |
第二节 聚焦《在社会的档案里》 |
第三节 “苦恋”风波 |
第四节 所谓“十六年” |
下篇 新时期文学场域中的知识谱系 |
第四章 尽显风流的现实主义文学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批评中“真实性”原则的演变 |
第二节 “知识分子”身份的确证:新时期创作与现实的暧昧关系 |
第五章 毁誉参半的浪漫主义 |
第一节 隐匿于文学研究中的浪漫主义文学知识 |
第二节 “想象”与“抒情”:新时期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
第六章 势不可挡的“现代派”文学 |
第一节 外国文学研究与“现代派”入场 |
第二节 “人”与“语言”:新时期“现代派”文学知识的两个支点 |
第三节 理性秩序重建与坍塌:“现代派”文学创作的突破口 |
第七章 民间文学与“文人化”:通俗文学迂回入场 |
第一节 身份模糊的“通俗文学”在文学整理中悄然入场 |
第二节 “传奇文学”、“法制文学”与新故事:新时期通俗文学知识形态 |
结论 新时期三元文学体制与不同谱系知识话语的“扭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和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后记 |
详细摘要 |
(6)80年代文化热中的鲁迅热-80年代人文鲁迅话语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章 80 年代文化热现象及探源—鲁迅热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充满激情与希望”的 80 年代文化热现象 |
一、从思想解放到“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讨论 |
二、文学创作中的“人”之声 |
三、从美学热到文学主体性 |
四、重构“启蒙图景” |
五、反思传统与面向西方:寻根思潮与三个知识群体 |
第二节 文化热缘何而起 |
一、文化热的社会背景 |
二、文化热与人文知识分子 |
三、人文知识分子的地位流变和文化热的“末路” |
第二章 80 年代的鲁迅热 |
第一节 人文知识分子的话语空间建构 |
第二节 鲁迅何以成为资源 |
一、重获知识分子勇气和信心 |
二、借“启蒙者鲁迅”重构知识分子的自我形象 |
三、扞卫“精神之父”鲁迅—从“反对神化鲁迅”事件看去 |
第三节 建构人文鲁迅传统—鲁迅形象建构与鲁迅热 |
一、艰难的“破冰之旅”—摆脱政治意识形态控制的发声练习 |
二、启蒙者鲁迅的重构 |
三、王富仁、钱理群等人的人文鲁迅形象建构 |
第四节 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中的鲁迅热 |
一、鲁迅热在不同领域的表现 |
二、80 年代的鲁迅研究“大军” |
第三章 人文鲁迅传统走向式微 |
第一节 “权力和资本”作为时代新主题—人文鲁迅传统式微的政治、经济背景 |
一、体制的规约和疯狂的商业化压力 |
二、体制规约下的创作与学术研究 |
第二节 传统文化热—人文鲁迅传统式微的文化背景角度 |
一、反思五四与传统 |
二、国学热 |
第三节 人文知识分子的分化与“人的危机”—人文鲁迅传统的研究者、传播者角度 |
一、人文知识分子的专业化、学者化 |
二、作家的选择与坚守 |
三、“人的危机”与人文精神的失落 |
四、后殖民主义话语下的鲁迅形象解构 |
第四节 启蒙对象的缺席—人文鲁迅传统的接受者角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四、孜孜不倦的探索者——记全国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刘祥康(论文参考文献)
- [1]孜孜不倦的探索者——记全国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刘祥康[J]. 倪铁城.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995(01)
- [2]《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3]文学编辑家秦兆阳研究[D]. 周国清. 湖南师范大学, 2013(10)
- [4]《人民日报》典型人物职业身份流变研究(1949-2019)[D]. 康袁璐.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8)
- [5]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D]. 初清华. 苏州大学, 2006(12)
- [6]80年代文化热中的鲁迅热-80年代人文鲁迅话语阐释[D]. 董银萍. 苏州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