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细结构常数与H原子特征量(论文文献综述)
丁小勇[1](2017)在《含轻金属氢化物炸药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混合炸药的能量设计突破了传统体系的封闭性,设计开发氧化剂—可燃剂非理想炸药是提高炸药能量水平的重要途径,具有高氢含量和高热值的轻金属氢化物有希望成为新型混合炸药可燃剂。氢化锂(LiH)以及硼氢化锂(LiBH4)具有储氢量大、反应活性高、燃烧热高等特点,在炸药配方中可提高黑索金(RDX)、奥克托金(HMX)、高氯酸铵(AP)的反应性,进而改善其能量释放。本文以LiH、LiBH4为高能添加剂,以RDX、HMX、AP为主体炸药组分进行研究。针对含轻金属氢化物炸药设计中存在材料安定性不足的问题,首先分析了惰性高分子材料包覆隔水机理,在此基础上使用聚碳酸酯(PC)和石蜡对LiH以及LiBH4表面进行了包覆研究,提高了安定性。然后,分别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微量热法、热烤燃法等多种手段,研究了LiH、LiBH4与RDX、HMX、AP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并设计了炸药结构和配方,研究了其爆炸性能规律,获得并分析了爆炸冲击波超压、冲量等相关爆炸参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解决LiH、LiBH4环境稳定性差,采用分子动力学法研究了水分子在惰性包覆材料聚一氯代对二甲苯(PPXC)、聚碳酸酯(PC)表面的吸附情况,同时对其疏水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在此理论预测基础上,以PC和炸药常用惰性粘结剂石蜡为包覆材料,分别对LiBH4和LiH进行了表面多层包覆改性。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LiBH4、LiH的表面包覆了一层致密有机膜;聚碳酸酯(PC)和石蜡的包覆对其晶型和热力学性能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惰性材料对LiBH4的表面相对包覆率是98%,空气中稳定性提高了66%,包覆后LiH的稳定性提高了40%,为其下一步使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HMX/LiH/包覆材料(石蜡、PC、PPXC)体系界面的相互作用。通过比较分子间结合能、分子间作用方式和各项力学性能,评价包覆材料的添加对炸药体系的延展性和韧性效果的改善机理,以及组分之间分子水平作用机理。PC中的H原子与Li原子之间、PC中羰基O原子与HMX分子中H原子之间的氢键作用较强,是其主要的结合形式;3.分析了LiH、LiBH4对RDX、HMX和AP热分解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量LiBH4的加入改变了RDX热分解机理,RDX没有经过熔融过程直接分解了,同时起始的分解温度提前了50℃左右。LiBH4和RDX之间存在两个反应阶段。首先,释放的氢催化RDX的分解反应,然后RDX和LiBH4各自的降解产物彼此反应;而LiH的加入对RDX的熔融过程和分解峰峰温影响不大,但高含量的LiH对RDX放热峰的峰温和峰形均有较大改变。添加5%的LiH后,AP分解峰即提前了82.4℃,随着添加量增加,分解峰温向低温偏移。表明AP/LiH具有较强的反应活性。而LiH或LiBH4对HMX的熔融过程和分解峰峰温影响不大。对LiH和HMX/LiH体系的X射线的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均检测到Li2CO3,这是LiH水解的产物。而HMX/LiH经DSC测试后亦出现Li2CO3的峰且N元素消失推测是在DSC测试过程中,HMX分解生成CO2气体,然后与LiH反应生成Li2CO3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LiH、LiBH4对RDX、AP催化作用较强,包覆后的LiH、LiBH4与三种炸药组分相容性有一定改善。4.采用微量热法和热烤燃法对AP/LiBH4体系相互作用性能进行分析。根据微量热法测试分析,质量相同的LiBH4、AP/LiBH4混合粉末在100℃以下释放热量基本相同,表明AP与LiBH4之间没有发生瞬间反应,而主要是LiBH4自身的水解反应放热。热烤燃法分析表明AP/LiBH4体系存在两阶段反应。第一阶段是LiBH4的自身水解,第二阶段则是AP作为一种氧化剂,与第一阶段生成的还原性气体进一步发生反应。AP/LiBH4药柱的自加速分解温度为270℃,其中热爆炸响应主要是来自于AP的热分解,且AP/LiBH4混合体系爆炸能量高于AP,为氧化剂—可燃剂体系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5.设计并制备了含LiH和LiBH4的高能混合炸药,并研究了其爆炸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含轻金属氢化物炸药爆轰冲击波超压在距爆心25m测点处与传统TNT、HMX炸药相比有一定幅度的提升(3%83%)。即时毁伤能力大,其爆炸冲击波速度的衰减更慢。含Li-H化合物炸药爆轰反应时间延长,冲量较传统TNT、HMX炸药有较大幅度的提升。Li2CO3粉末是HMX/Li-H含能体系主要固态产物,是Li-H燃烧后的氧化产物。Li2CO3的生成及其放热过程可能HMX/Li-H炸药能量提高的原因。
崔玉亭[2](1991)在《精细结构常数与H原子特征量》文中提出本文给出了 H 原子特征量值中常数部分的简单运算关系,明确了精细结构常数在原子物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王景风[3](2020)在《碳、银共改性ZnO催化剂及其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氧化剂的热分解性能直接决定了固体推进剂的推力和比冲等性能。ZnO具有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可改善氧化剂的放热量和分解温度,进而提高推进剂的能量性能,因而开发高性能ZnO催化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ZnO催化剂的设计、制备改性和对高氯酸铵热分解催化性能一体化研究,获得高性能碳、银共改性ZnO催化剂,为固体推进剂的选材和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根据晶界散射机制、欧姆接触势垒模型和多相催化反应理论设计了具有分级结构的ZnO/碳黑复合催化剂,其中碳黑(Carbon Black,CB)作为改性载体材料,可实现ZnO中导带电子的快速转移;分级结构有利于反应物和产物的扩散。二者的协同作用可提高催化性能。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碳黑表面原位沉积ZnO,制备了ZnO/CB复合材料,研究了沉积循环次数对复合材料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沉积循环次数为100时,ZnO/CB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可使高氯酸铵热分解峰温度由432℃降至295℃、放热量由369 J/g增加至1692 J/g,且高氯酸铵热分解过程由两步变为一步。以ZnO/CB复合材料中ZnO为自模板,同源诱导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ZIF-8合成,并在空气气氛中热解为具有分级结构的ZnO/CB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进一步提高了催化性能,使高氯酸铵热分解温度降至281℃、放热量增加至1758 J/g。研究发现,ZnO/CB复合材料界面处存在C-OZn键,可为ZnO中导带电子提供快速转移通道,提高电子利用率;ZnO/CB复合材料中ZnO具有纳米片层分级结构,且暴露晶面为高能(002)晶面,有利于反应物的吸附和分解,可提高催化性能。为了进一步提高分级ZnO/CB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采用化学浸渍结合热解法来实现Ag对ZnO/CB复合材料的改性,得到了Ag-ZnO/CB三元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Ag改性的ZnO/CB复合材料可使高氯酸铵热分解温度降至274℃、放热量增加至1811 J/g。催化性能的提升是由于Ag+离子在ZIF-8表面和内部孔隙中的吸附,使得热解后Ag纳米粒子嵌入ZnO的纳米片层分级结构中,两组分间充分且稳定的界面接触增强了其协同催化效应。通过原位红外技术研究高氯酸铵催化热分解过程中的产物变化规律,探讨了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机理。根据电子转移机理,以ZnO为催化剂时,其导带电子可被高氯酸铵初始热分解产物HClO4所捕获,形成HClOx(x=0,1,2,3)和离子化氧(O-),高活性O-可氧化NH3生成氮氧化物;当碳黑改性ZnO催化剂后,导带电子被快速转移至碳黑,滞留的价带正空穴可作为NH4+和ClO4-间发生电子转移的“桥梁”,加速NH3和HClO4的生成,同时提高的电子利用率加深了HClO4的分解和NH3的氧化程度,生成HCl和NO2;当ZnO/CB复合材料进一步被Ag改性后,Ag的化学敏化作用可使HClO4中Cl-O键断裂形成原子氧(O),并与NH3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生成N2O。将ZnO基复合催化剂应用于AP/HTPB推进剂,研究其对推进剂燃烧和能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O、ZnO/CB、Ag-ZnO/CB催化剂可使推进剂燃速(5 MPa)分别由5.75 mm/s提高至6.68、8.64和9.46 mm/s,基于此设计的MEMS微推进器推力分别由58.72μN提高至111.4、168.8和254.9μN,说明催化剂对提高固体推进剂性能具有显着作用,为固体推进剂的高能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张明哲[4](2019)在《氢键对水溶液表面张力和粘度影响的拉曼光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液态水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也最为奇特的物质,同时是我们最不了解的物质。水以各种形态和形式广泛存在,如水合物(可燃冰)、结合水(蛋白质、DNA)、自由水、表/界面水(催化、水纯化)等。水在材料科学、能源化工、生态环境、生命科学等领域均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人们对液态水的微观世界以及大分子与它们的水环境的相互作用却知之甚少。液态水和水溶液的结构成为当今最基础且最具挑战性的热点科学问题之一。氢键作用作为液态水分子缔合的根本原因,也直接影响水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水几乎是一种万能溶剂,因此自然界里的水通常是以水溶液的形式存在。水溶液环境中溶剂分子和水分子具有不同于溶剂分子和自由水的结构和性质。这种结构和性质上的变化与溶液中微观结构和分子间作用有密切联系。本论文选用二甲基亚砜、乙腈、丙酮、四氢呋喃四种与水具有典型氢键作用的二元溶液体系和二甲基亚砜/乙腈/水,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水三元体系。研究了不同浓度下各水溶液体系的表面张力和粘度两个宏观物理量的变化特性。同时利用拉曼光谱的原位无损测试技术作为主要实验手段,从拉曼光谱谱图中获得分子间氢键作用的信息,研究二元和三元水溶液体系中氢键对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影响。从分子层面上揭示了氢键对水溶液体系的作用规律,建立了水溶液中氢键作用模型。探索水溶液宏观物性与微观氢键作用的联系,解析其水溶液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丰富氢键理论提供有价值的实验依据。同时,结合水溶液微观结构建立氢键作用-水溶液微观结构-宏观性质的关联模型,为丰富水科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实验依据。研究表明,四种二元氢键体系水溶液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受到溶液中分子间氢键作用的影响。氢键作用下混合溶液中微观结构发生变化,水分子与溶剂分子在氢键作用下组合成团簇结构。溶液结构的变化会影响溶液表面张力特性,水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氢键作用越强对水表面张力削弱越明显。对水分子OH键拉曼峰的分峰拟合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中氢键作用的改变,水分子间团簇结构发生转变。借助线宽经验公式对含氢键作用的特征峰峰宽进行分析发现实验所得拉曼线宽与公式计算结果吻合度较高,溶液中氢键作用对线宽有一定影响。线宽是粘度和浓度的函数,在已知浓度的情况下可通过实验所得线宽预估溶液粘度。混合溶液中分子间氢键作用会造成溶液粘度上升。对比二元体系研究了二甲基亚砜-乙腈-水三元体系氢键作用,在三元水溶液中乙腈C≡N键的电子云向碳原子发生偏移,二甲基亚砜中S=O双键的电子云向硫原子发生偏移。在三元体系中乙腈和二甲基亚砜与水形成氢键时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出现乙腈分子和二甲基亚砜分子共用一个水分子形成复合物的情况,并且随着水含量的增加,共用水分子的情况逐渐消失。在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水体系中,二甲基亚砜可分别与四氢呋喃和水形成氢键,且二甲基亚砜与水的氢键作用强于四氢呋喃,随着水含量增大二甲基亚砜与水的氢键作用增强。
付洪权[5](2020)在《无金属掺氮碳材料和氮化硼催化液相氧化及加氢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纳米碳材料和六方氮化硼作为新型的无金属催化剂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该类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可通过可控引入掺杂剂、结构畸变/缺陷、或/和三维结构等方式得到有效调节,这为制备高效催化剂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和更大优化空间。非金属催化剂与传统金属基催化剂的催化机制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关注其在液相条件下非金属催化氧化反应和加氢反应的活性位点,为催化剂的理性设计奠定基础。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掺氮碳材料中的吡啶氮和石墨氮在非金属催化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证实了掺氮碳材料催化苯乙烯环氧化的反应机制。氮的掺入能明显提高纳米碳管的催化活性,但随着氮含量的增加,其催化活性存在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独立的吡啶氮和石墨氮作为活性位可能协同完成该催化反应;但高氮含量下吡啶氮和石墨氮存在位置协同作用,反而会抑制苯乙烯的环氧化反应。氮物种之间的协同效应是深入理解掺氮碳材料催化行为的重要方面,这将为无金属碳催化剂的理性设计提供新的思路。掺氮碳材料是催化硝基苯直接加氢合成苯胺的有效非金属催化剂,但其上的H2解离机制仍未得到深刻认识。本文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证实质子溶剂和非质子溶剂中进行硝基苯加氢反应的机理可能不同,在质子溶剂中进行加氢可能并存溶剂转移加氢和直接解离H2两个过程;在非质子溶剂中,掺氮碳材料不能直接解离H2分子进行硝基苯加氢反应,而是通过E-R机理进行的。石墨氮是硝基苯加氢主要的催化活性位点,在硝基苯加氢中也观察到吡啶氮和石墨氮间位置协同效应,在高氮含量时对硝基苯加氢反应具有负的协同效应。多孔六方氮化硼是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有效非金属催化剂,但其催化活性位点值得研究。本文以硼酸和三聚氰胺为原料通过热解法合成多孔六方氮化硼催化剂,在不同气氛下热处理催化剂调变其上官能团,以确定其催化活性中心。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表明,B-O2活性位点与B-OH位点具有相似的催化活性,而B-O-B位点和N-H位点则没有催化活性。
邵艳艳[6](2019)在《La-Fe-Si磁热材料的局域结构、相变机理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磁制冷作为一种高效绿色制冷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已成为各国的研究热点。NaZn13型La-Fe-Si基磁制冷合金以其居里温度可调、大磁热效应、小滞后、无毒和低成本等优势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磁制冷材料之一。La-Fe-Si合金是典型的一级磁相变材料,相变过程中晶体结构与磁性的交互作用导致强磁弹耦合性质。因此,研究空间局域结构对理解磁相变机理,开发大晶格熵变贡献有着较强的启发作用。相变过程中,磁弹耦合作用带来明显的体积效应,造成材料机械性能下降,从而降低热传输能力等问题。本文从La-Fe-Si局域结构角度出发,探究了晶体结构和宏观性能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了一级磁结构相变中的磁弹耦合机制,并优化材料的综合性能,实现磁性能与非磁性能之间的平衡。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借助La L3和Fe K边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谱研究La原子和Fe原子的局域环境,揭示了原子局域结构和宏观性能之间的关联。根据拓展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谱的曲线拟合和实空间分析,推测La-Fe-Si-H中间隙氢原子优先占据24d位,并且不受第二相的影响。结合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谱和实验数据,证明了La原子的局域电子结构环境影响了H到La的价电子转移,从而带来吸氢能力的差异,Fe和Si之间的杂化效果对La-Fe-Si合金的居里温度起主要作用,但对La-Fe-Si-H合金的居里温度影响微弱。(2)采取直接和间接表征方法研究相变过程中结构和磁的耦合作用:一方面,利用XAS和XMCD同步地直接表征磁场诱导的结构相变和磁相变,发现在平衡相变中,磁相变的发生优先于结构相变;另外一方面,通过同步地表征磁热效应和磁致伸缩,来反映磁与结构的相变进程,在低速磁场驱动的相变中,磁热效应先发生,这与XAS-XMCD的研究相吻合,确认了磁结构相变中一定程度的“脱耦合”特征,而在高速磁场驱动的相变中,“脱耦合”现象更加明显。(3)由于在磁相变时伴随着结构相变,体积的周期性膨胀收缩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提出挑战;裂纹的萌生和繁衍又进一步降低热传输性能,影响样机的工作效率。为了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通过相图分析设计了富铁的非正分比成分,构建La-Fe-Si/α-Fe双相合金。过量的Fe可以同时提高1:13相中的Fe/Si比例和引入第二相α-Fe,使双相合金在一定的Fe含量范围内保持大的磁热效应。在La-Fe-Co-Si体系中,根据实验数据和Nelsen双相模型的研究,除了弥散分布的高热导率第二相,基体相的成分调节也对总热导率的提高起到重要贡献。在更具有前景的La-Fe-Si-H巨磁热效应材料中,第二相α-Fe作为增韧相显着提高了材料的机械稳定性,富铁片材在十万次磁场循环后仍然保持其机械完整性。另外,完好的机械结合性使富铁合金的真空热导率高达6 W/m K,远高于严重破碎的正分比合金的2 W/m K。在1.9 T磁场下,可逆绝热温变高达5.4 K。因此,在富铁的La-Fe-Si双相合金中同时实现了高热导,高机械性能,巨磁热效应和居里温度可调的特点。(4)在自由凝固冷却手段制备的双相合金中,容易产生枝晶粗大和组织偏析等问题,且难以通过控制α-Fe的形状、尺寸和分布来进一步优化性能。本文提出粉末冶金热压法制备La-Fe-Si/Fe金属基复合物,La-Fe-Si粉末从短时间退火的速凝片中获得。由于Fe在基体La-Fe-Si相中的饱和固溶度低,选用La-Fe-Si的同质元素Fe作为增强相,以有效控制界面扩散深度,防止大量新相的生成,扩宽制备温度窗口。在热压法制备的La-Fe-Si/Fe复合材料中,实现了界面的致密性和成分连续性的统一,提高材料的热导和力学性的同时,保证了复合材料优异的磁热效应。13.5 wt.%第二相的复合物抗压强度可达315 MPa,热导率为7.5 W/m K,在2 T的变化磁场下可实现15 J/kg K的磁熵变。综上所述,本文工作加深了晶体结构,磁结构相变和一些宏观性能之间关联性的认识,通过引入第二相实现了磁弹耦合相变材料的磁性能与非磁性能之间的平衡。
魏洪源[7](2010)在《原子分子在δ-Pu上的吸附、离解与扩散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方法的飞速发展,计算材料学已成为材料研究中的重要手段。计算材料学是连接材料学理论与实验的桥梁,能够提供原子分子水平的微观信息,将实验结果上升为一般的、定量的理论,从而使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更具方向性和前瞻性,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本论文中,开展了钚腐蚀老化行为相关的计算模拟研究,重点在于一些气体原子、分子在δ-Pu金属低指数表面吸附行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同时对部分原子在完备δ-Pu金属中的结构和扩散行为进行了讨论,另外对δ-Pu金属中氦行为开展了初步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论文研究结果能够对认识钚的表面吸附行为和体相行为提供一定理论参考,也为进一步开展钚腐蚀老化行为的材料模拟研究打下了基础。论文第一章简要介绍了钚的腐蚀老化机理,介绍了研究该问题的实验、理论方法及基本情况。在当前认识水平下,对几种老化机制的深入解释还有许多争议,尤其从微观变化去推演宏观的物理性质变化更加缺乏理论和实验的支持。钚的腐蚀老化研究是对当今材料学、固体物理和大规模计算机模拟的挑战。计算材料学研究对认识老化机理,明确腐蚀过程,解释实验现象,进而指导实验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充分调研钚材料计算模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思路,提出了开展的研究内容。论文第二章简要介绍了论文研究所涉及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包括绝热近似、密度泛函理论、布洛赫定理、交换关联能的LDA、GGA近似等,简述了赝势方法和处理表面的超原胞方法。对分子动力学的理论基础、势函数的建立和分子动力学方法在材料模拟中的应用也做了必要的叙述。最后介绍了计算使用的主要程序。论文第三章,使用密度泛函方法结合平板周期性模型对了气体原子/分子在钚表面吸附行为开展了研究。计算获得了原子、分子δ-Pu表面的吸附结构和吸附能,分析了吸附作用的主要因素,揭示了吸附相互作用的电子态。对于吸附分子在钚表面吸附后的活化和离解情况也进行了讨论。在较宽范围的吸附覆盖度下对部分原子、分子的吸附行为进行了讨论。其中C、N2和H2O等的吸附行为是首次报道,不同覆盖度下对吸附行为影响的讨论也属首次。研究结果对钚的表面腐蚀行为提供了初步理论参考,为进一步表面计算模拟工作打下了基础。主要结果如下:覆盖度(θ)0.25ML时,H、O的吸附均为化学吸附,最稳定吸附位都为心位,桥位次之,顶位最不稳定,(111)面的Hcp心位和Fcc心位吸附行为几乎一致。自旋限制(NSP)和自旋极化(SP)水平,(111)面H吸附能和吸附距离分别为3.10eV,1.39A和2.20eV,1.39A;(100)面分别为3.16eV、0.63(?)(NSP)和2.26eV、0.60(?)(SP)。(111)面O吸附能6.153eV(NSP)和7.454eV(SP),吸附距离1.31A。(100)面为6.326 eV(NSP)和7.614 eV(SP),吸附距离0.51 A。与H、O作用的Pu原子数目是决定吸附的主要因素。电子从表面转移到H原子,吸附作用主要发生在第一层。Pu 5f,6s,6d电子和H的2s电子有杂化成键作用。O吸附作用主要发生在第一层,但(100)面心位吸附时第二层Pu原子也发生电子相关作用。相对裸露表面,O的吸附使Pu的5f轨道向费米能级更低处移动,成键主要为O 2p轨道和Pu 5f 6s,6d轨道杂化成键,O从金属获得电子形成σ键。吸附后的表面功函都有增加,电子转移量,表面功函增加量和吸附稳定性都是O吸附大于H吸附的情况。H和O在(100)面心位吸附的计算结果与文献有很大差别,主要是由于模型和吸附覆盖度的不同造成,因此应用不同的表面模型考察了吸附覆盖度的影响。在0.11ML到1.0ML覆盖度范围内,C在Pu表面不同吸附位的稳定规律类似与H和O,其中Hcp位仅略高于Fcc位。C的吸附能对覆盖度变化敏感,随着θ的增大而减小,变化几乎是线性的。(111)面吸附能最高点出现在0.25ML-0.33ML附近,最稳定吸附位的吸附能在5.3-5.6 eV范围。(100)面吸附能最高点在0.125ML-0.25ML附近,最稳定吸附位的吸附能为6.13 eV-6.60 eV。吸附C原子到表面的距离随着覆盖度的增加而减小。C吸附造成Pu表面电子向C偏移,形成表面偶极子,表面功函增加量和覆盖度成近线性关系。存在退极化效应,偶极矩随覆盖度的减小而增加。投影态密度和局域态密度表明C-Pu的相互作用主要为C2p轨道和Pu5f、Pu6p及Pu6d轨道成键,C-Pu键较强,是稳定的化学吸附。N最稳定吸附位也为高对称心位。(111)面最稳定态的吸附能在2.4-2.7 eV范围,(100)面在3.2-3.9eV范围,强于(111)面,都属于化学吸附,但远弱于C、O原子而稍强于H原子。随着N原子覆盖度增加,吸附能变小。在高覆盖度下,Hcp或Fcc吸附位的N原子轻微偏离高对称的吸附位,N原子之间的核间距变小,N、N原子间有轻微的横向吸引作用。N吸附诱导表面功函数增加量与覆盖度成近线性关系,随着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加。N原子的净的负电荷约多于C吸附情况,但吸附作用却小于C原子,这是因为部份电子进入了反键态。态密度分析表明N-Pu的相互作用形成成键态和反键态,成键态为N2p轨道和Pu5f、Pu6p及Pu6d轨道成键,反键态为N3s轨道和Pu7s轨道成键。反键态有占据电子,造成N-Pu键较弱,N吸附能较小。覆盖度将影响H、O的吸附能和吸附结构,特别是在覆盖度较高的情况下。在较高覆盖度下,由于吸附原子之间会发生吸引或排斥作用,将使吸附结构较低覆盖度下的发生明显变化,吸附能也有所变化。(111)面吸附能最大值出现在0.25ML附近,(100)面最大值在0.4ML到0.5ML之间。覆盖度的影响要比C和N原子的影响小,特别是(100)面心位吸附情况。但电子态和吸附作用本质不发生改变。H2分子的吸附是物理吸附。垂直吸附构型优于两种平行构型,其中心位垂直吸附为最稳定吸附结构。(100)面吸附能和吸附距离分别为0.1147eV,3.78(?)(NSP)和0.0961V,3.51(?)(SP)。(111)面为0.0940eV,3.85(?)(NSP)和0.0879eV,3.68(?)(SP)。相互作用只发生在第一层,吸附前后只有很少的电荷转移,表面功函轻微增加。H2在表面吸附后,键长增长,伸缩振动频率红移,分子得到活化。(100)面可能的离解方式有,从顶位Horl出发,离解为两个处于桥位吸附的H原子,或从顶位Hor2出发,离解为两个处于心位吸附的H原子,解离的能垒分别为0.527eV和0.562eV。(111)面,从顶位Horl吸附出发,离解为位于相邻两个中心位置的原子态吸附,离解能垒0.226eV。从顶位Hor2吸附出发,离解成两个处于相邻Fcc心位吸附位置的H原子,此时体系能量要比前一方式离解后体系能量稍低,但需要越过能垒稍大,为0.543eV。上述可能离解过程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均容易发生。以分子态吸附时,Pu的5f轨道和H的2s轨道能量差别相当大,Pu的5f电子和H的2s电子没有杂化成键作用,氢分子和钚表面的作用为Van der Waals相互作用。当离解为原子态吸附时,Pu的5f电子和H的2s电子有杂化相互作用,此时有更多的电子相互作用。CO分子在δ-Pu表面分子态吸附为C端吸附,吸附主要发生在第一层。电子从Pu表面转移到CO分子上,表面功函明显的增加。相互作用主要源于CO分子的5σ和2π*轨道与Pu5f、Pu7s、Pu6d、Pu6p杂化轨道相互作用。(111)面最稳定吸附态是Hcp心位垂直吸附,吸附能为1.764eV(SP)和1.791eV(NSP), C原子距离Pu表面为1.922A和1.950A。离解为C原子和O原子吸附的体系能量稍高于分子态最稳定吸附体系能量,在较低温度下倾向于以分子态吸附。(100)面心位垂直吸附是最稳定的吸附态,其次是象桥位>桥位垂直>顶位垂直。心位垂直和象桥位吸附的吸附能分别为1.754eV(SP, center)和1.780eV(NSP, center)、1.717eV(SP, like-bridge)和1.778eV(NSP, like-bridge),相应的CO分子键长为1.23(?) (center)和1.20(?)(like-bridge)。键长增加、伸缩振动红移,表明CO分子活化。离解能垒为0.2eV,离解的C、O原子将占据能量最低的心位,与(111)面相反,离解吸附在能量上优于分子态吸附。0:在Pu表面吸附后发生活化,O2分子键长增加,直到键断裂,离解成两个原子态发生吸附,氧原子优先处于心位和桥位。优化过程能量变化曲线和过渡态搜索结果都表明O2分子的离解吸附没有较大的能垒需要克服,这一过程在室温下自发发生。吸附能大小为两个氧原子的吸附能减去氧分子离解能。(100)面吸附能为8.14eV(NSP)和7.29eV(SP)。(111)面为7.56eV(NSP)和6.82eV(SP)。离解吸附后的电荷布局数,诱导表面功函、电子态等和前面O原子吸附的研究结果一致。N2在δ-Pu表面各个吸附构型的吸附能相差较小,都在0.25-0.45eV范围内,属于较弱物理吸附,各个构型在一定温度内都可能存在。在低覆盖度(0.25ML)下,顶位垂直吸附相对最稳定,垂直吸附优于平行吸附。而到了较高的覆盖度,所有垂直吸附的吸附能大小几乎相同,而所有平行吸附构型优化后都翻转为垂直吸附,这是由于高覆盖度下,N2分子之间的排斥力使得发生构型翻转,最终的平衡结构都近于垂直或倾斜吸附。电子从第一层Pu原子流向吸附的N2,但电子转移作用很小,N2分子的负电荷一般在-0.3 eV以内,态密度分析表明成键态的占据电子很少。H2O分子为较弱的物理吸附,(100)面各吸附能在0.05eV-0.20eV,(111)面在0.02eV-0.15eV,在有限温度下可以多种吸附态并存,吸附使水分子本身结构的改变极其微小,电子转移是极其微弱的,表面功函增加也很小。HO基面的吸附以氧端垂直吸附为优,稳定性为心位>桥位>顶位。Pu原子和OH基团之间有明显的电子转移。论文第四章使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H、O、He等原子在δ-Pu金属体相中可能存在的结构和嵌入能。所有原子稳定存在于间隙位正中心,八面体间隙位较四面体间隙位更稳定。八面体间隙嵌入能,H为-3.12 eV(NSP)和-2.22eV(SP), O为-7.21eV(NSP)和-6.14eV(SP)。四面体间隙嵌入能,H为-2.43 eV(NSP)和-1.53eV(SP), O为-4.76eV(NSP)和-3.49 eV(SP)。H原子在八面体间隙位有更多的电子转移到H原子,H与Pu的作用更强,体系也更稳定,空间几何效应也使八面体间隙位更稳定。而两种间隙位氧原子负电荷差别很小,电子相互作用近似,能量的差别主要和空间几何效应有关。H原子最可能扩散路径为相邻不同间隙位的交替扩散,八面体间隙到四面体间隙的扩散能垒为1.06eV,反向扩散能垒0.38eV。平行晶轴方向四面体间隙到四面体间隙交替直线扩散的能垒为1.83eV,八面体间隙到八面体间隙交替扩散路径的势垒最高,大小为2.52eV。O最可几扩散路径为相邻不同间隙位之间的交替扩散,八面体间隙到四面体间隙的扩散能垒为1.12eV,反向2.72eV。四面体间隙到四面体间隙扩散能垒为6.40eV,八面体间隙到八面体间隙扩散能垒8.85eV。O扩散势垒都较高,氧原子在δ-Pu金属完美晶体中不易移动,稳定存在各个间隙位。钚金属在含氧气氛中易被氧化,形成很薄的氧化膜后不易进一步氧化,这可能也与氧原子不易向体相迁移有关。与O和H的情况不同,氦原子嵌入能为正值,即使体系能量升高,向不稳定发展。氦原子使周围最近的一圈Pu原子向外扩张,使体系能量降低,不同间隙位的能差变小。对比H、O原子,氦对结构的影响要稍大。扩散能垒计算结果为:八面体到八面体间隙为3.51 eV;四面体到四面体间隙为2.16 eV;八面体到四面体间隙1.42 eV,四面体到八面体间隙0.34 eV。不同间歇位交替扩散为最可几的扩散路径。He在晶体中的迁移要比O原子的迁移容易的多。同样计算了C和N的间隙位结构和能量。对比可知,只有氦的嵌入使体系热力学稳定降低,且氦原子对结构的影响最大,由于Pu-He的相互作用较小,间隙扩散能垒较低,因此氦容易在金属体相中扩散迁移。C、N、O、H能稳定存在钚金属中的间隙位,和Pu原子发生强相互作用。其中C、O的嵌入能近似,成键作用非常强,可以推断能够形成稳定的钚氧和钚碳化合物。由于扩散能垒较高,表面的化合物一旦形成,就不容易向体相进一步演化。H和N的相互作用要相对较弱,扩散也相对容易。δ-Pu金属体相单个空穴形成能时为0.786 eV(NSP)、0.784 eV (SP)。不同文献报道值介于0.7eV-1.7 eV之间,由于模型和方法不同,存在一定区别是合理的。以空穴为中心,空穴周围最近一圈的Pu原子向内收缩,第二圈的Pu原子略向外移。当两个空穴距离较远位置时,平均空穴形成能为0.767eV (NSP)和0.764eV(SP),和单个空穴形成能相差不大,结构变化也类似于单个空穴的情况。当两个空穴聚集在一起时,平均空穴形成能为0.636eV (NSP)和0.628eV(SP),小于单个空穴形成所需的能量。这表明聚集的空穴二聚体要比两个单独存在的空穴更稳定,预示着自辐射损伤产生的空穴有逐渐聚集的趋势。第五章中,参考Baskes方法建立了针对δ-Pu金属的MEAM势。使用不同从头算方法和基组对Pu-He和He-He势能曲线进行了扫描,然后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势能函数。将势函数引入相应的分子动力学程序,建立了Pu中氦行为的MD模拟方法。初步模拟表明,He原子位于八面体间隙位,最近的一圈Pu原子以He为中心向外驰豫,He原子结合能为2.90 eV,与前期的密度泛函计算结果一致。He原子在钚金属中形成了氦团簇,随着氦原子的增加,氦团簇也逐渐长大,一直到26个氦原子时,氦团簇仍然在生长。氦团簇周围的位错缺陷随着氦团簇的生长形成加剧,在氦团簇尺寸较小时(n<26),缺陷没有发生集体漂移。较小尺寸的两个氦团簇在一定临界距离内会发生融合的现象。初步模拟验证工作表明建立的方法能够准确的描述氦在钚金属中的体相行为。在最后的第六章中,我们对整个计算模拟工作的结果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后续研究方向。
王斌斌[8](2020)在《液态氢化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及力学性能改善机理》文中研究指明非晶合金作为潜在的结构材料,需在保持高强度的前提下提升其塑性变形能力,但如大多数的材料一样,这两个性能总是相互排斥的。然而,通过采用液态氢化方法(一种在氢/氩混合气氛下进行的氢微合金化技术),不仅能够制备出强度更高且塑韧性能更好的非晶合金,还同时提升了其玻璃形成能力。但是,目前对非晶合金无定形结构中原子排布隐藏序的有限理解无法从根本上洞悉上述现象的内在起源。为此,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i)对非晶无定形结构进行整体描述,并据此定义出非晶合金中软区的结构特征;(ii)氢微合金化后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改善的热力学、动力学以及结构因素;(iii)非晶合金所表现出的氢依赖变形行为的结构起源。首先,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创建了不同非晶合金样品的三维原子模型,并根据配位多面体的向错密度将无定形结构中原子细分为六大类进行研究,发现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存在一种规律性的空间分布花样,本文称之为“梯度原子堆垛结构”。非晶态局域结构表现为从松散原子堆垛到致密原子堆垛的渐变行为,相应的原子性能同样满足梯度演变规律。据此,非晶合金内部结构可具体分割成三类可识别区域:类固态区、过渡态区以及类液态区,每一个区域具有不同类型的原子。研究表明,类液态区原子与局域剪切转变位点的相关性最强,过渡态区原子次之,而类固态区原子(与类液态区原子的关联强度最低)对剪切转变的贡献最低。与“几何不稳定结构”模型不同,在本文所提出的非晶结构模型中,重点考察了中程序原子排布特点,从而能够明确出非晶中软区的结构成分,即类液态区原子和它们近邻原子的组合。这一发现有助于定量地比较不同非晶合金中软区的数量,为非晶合金独特的力学行为提供合理的解释。其次,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原位研究了不同氢含量下Zr-Cu与Ni-Al体系的输运性质与原子结构对温度的依赖行为。从热力学角度来说,液态氢化后过冷液体的玻璃转变温度降低。与此同时,少量氢原子添加还会降低过冷液体的比热值,减缓比热随温度的变化幅度,并且增加体系的原子尺寸分散度与混合焓绝对值;这些均有利于非晶合金的形成。然而,从动力学角度来说,氢原子的存在会显着提升其周围原子的扩散能力,进而氢化过冷液体表现出更低的粘度;一般来说,这将阻碍非晶合金的形成。最后,从结构角度来说,氢化过冷液体在玻璃转变后不仅保留更多的类液态原子,还会形成更多的类固态原子,更易于形成长程无序的非晶结构。除此之外,少量氢原子添加会明显抑制晶体结构的形成,与实验观测结果相一致。简而言之,尽管氢化过冷液体表现出更明显的局域动力学不稳定性,但结构分析表明小尺寸氢原子的微合金化确实会提升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组成元素间的原子尺寸差异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再次,通过实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系统地分析了氢微合金化后Zr-Cu基非晶合金内部原子尺度结构细节的变化规律,旨在识别出这一材料同时表现出高强度、塑性与韧性的结构起源。从多尺度力学实验与模拟结果来看,少量氢添加并没有诱发氢脆现象,而是对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根据动态弛豫谱分析、电子结构分析以及模拟原子结构分析(基于“梯度原子堆垛结构”模型),氢微合金化样品中会产生更多的高活性软区,增加了变形过程中剪切带的数量,进而变形能力得到改善;与此同时,氢微合金化样品中还会形成更强的结构基体,延缓剪切带萌生,对应强度的提升。最终,与未氢化样品相比,氢微合金化样品表现出更高的屈服强度、更大的屈服应变与断裂应变。最后,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Zr35Cu65与Zr65Cu35非晶体系进行单变量对比性研究,以探讨Zr基非晶合金的氢微合金化力学行为是否取决于氢化物形成元素的含量。尽管二者的强度和变形能力在氢微合金化后均表现出上升的趋势,但低Zr含量氢微合金化样品的力学性能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在这两个体系中,构型势能与柔性体积分布都分别遵循相似的氢依赖变化趋势;所有的氢微合金化合金不仅具有更多稳定且柔性体积更小的原子,还同时拥有较大比例的易激活原子。然而,基于“梯度原子堆垛结构”模型的原子尺度分析表明,相比于Zr65Cu35体系,少量氢原子添加能够促使Zr35Cu65中形成更多的软区以及更强的结构基体,进而表现出更大的强度与变形能力优化幅度。本文研究结果对认识非晶结构不均匀性,理解玻璃转变本质,揭示非晶态材料结构-弛豫行为-力学性能的关联机制以及开发大尺寸高强韧非晶合金具有重要意义。
朱志强[9](2006)在《CCN自由基的反应动力学研究和步进扫描的TR-FTS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包括两部份内容:CCN((?)2Πi)自由基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用步进扫描的时间分辨傅立叶变换光谱仪研究化学反应。 在CCN((?)2Πi)自由基的化学反应动力学部份,我们着重研究了CCN((?)2Πi)自由基与一系列烷烃,醇类分子,不饱和烷烃,一些芳香烃化合物和无机小分子的化学反应。利用激光光解一激光诱导荧光(LP-LIF)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反应体系中CCN((?)2Πi)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测得CCN((?)2Πi)与这些物质反应的速率常数。通过速率常数的变化,总结CCN((?)2Πi)与同一系列反应物反应的规律,结合结构-活性理论对CCN((?)2Πi)反应的机理做出初步的探讨。主要结果如下: 1)CCN((?)2Πi)与烷烃(C1-C8)的反应:测量了CCN((?)2Πi)与烷烃(C1-C8)在常温下的反应速率常数,结合线性自由能相关等理论,我们认为CCN((?)2Πi)与烷烃的反应是一个以抽氢为主的过程。在抽氢过程中,烷烃中各级氢的反应活性为三级氢>二级氢>一级氢;进一步,在键解离能相关的基础上,获得了CCN((?)2Πi)与三级氢、二级氢、一级氢的反应速率常数。我们还应用碰撞络合物模型和成轨理论解释了分子间的长程吸引势是使得CCN((?)2Πi)与烷烃这类抽氢反应具有较大的指前因子的重要原因。 2)CCN((?)2Πi)与醇类分子的反应:基于烷烃和醇类分子结构上的相似性,CCN((?)2Πi)与醇类分子的反应仍然遵从抽氢反应机理。由于羟基的存在,在羟基的诱导作用下,使得碳链上的氢原子的反应活性增强,表现在CCN((?)2Πi)与醇类分子的反应的速率常数比CCN((?)2Πi)与含相同碳原子数目的烷烃分子反应的速率常数大得多;但由于O-H键键能较大,CCN((?)2Πi)抽取羟基上的氢比较困难,因而CCN((?)2Πi)仍倾向于从C链上抽提氢。同样的,我们还是用碰撞络合物模型和成轨理论来解释分子间的长程吸引势是使得CCN((?)2Πi)与醇类分子的抽氢反应具有较大的指前因子的重要原因。 3)CCN((?)2Πi)与不饱和烷烃的反应:测量了CCN((?)2Πi)与不饱和烷烃的反应速率常数在300-673K范围内的温度效应。这些反应都具有负的温度效应,但速率常数与温度的曲线上存在一个拐点,当温度高于此拐点时,速率常数会上升。
孙华洋[10](2016)在《温稠密物质的相互作用与结构研究》文中认为在行星内部、强激光物质相互作用、冲击压缩实验中,物质的密度会处于固体密度附近或以上、温度则在费米温度附近,即位于温稠密区域。这种温稠密物质的力学、光学性质区别于典型的固体、理想等离子体,它的结构、物态方程、输运性质等在相关的分子动力学、流体力学等模拟和分析中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基于密度泛函、无轨道近似、半经验势等方法描述温稠密物质电子、离子间相互作用,研究了温度从0.1eV到200eV,密度从固态密度到5倍固体密度的离子和电子结构、状态方程和输运性质,并讨论了各种相互作用势的适用性和对物理性质的影响。[1]温稠密的硅烷(SiH4)是多组分的复杂体系,有非常丰富的相图和结构。利用量子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1.795~3.844g/cm3、300K~3eV的硅烷,分析了温稠密物质区别于高温等离子体的局域结构特点,并揭示了这些特征随温度密度的变化。也对其中熔化、解离、电子结构、绝缘体-金属转变进行了研究。[2]温、热稠密的铁是典型的多电子、强耦合体系。通过密度从0.1倍到5倍固体密度的铁在80eV到240eV的结构特性和输运性质的分析,我们讨论了电子屏蔽、交换、离子环境效应,并修正了Yukawa等解析模型。[3]对冲击压缩氩的计算则横跨范德瓦尔斯主导体系和温稠密物质区域。通过0.5~5.5g/cm3、300K~3eV区间上的Ar的分子动力学计算,讨论了其中范德瓦尔斯作用、电子激发、多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评估了密度泛函以及它的范德瓦尔斯修正、拟合对势、量子化学对势、三体势的特点,也分析了电子结构以及绝缘体-导体转变。实现了利用神经网络构建第一原理精度的稠密物质相互作用势能面,利用稠密H对模型做了基本检验。讨论不同相互作用下物质结构及其动力学,我们分析了温稠密物质的结构特性、输运性质以及稠密物质的相互作用特点,同时我们也初步实现了神经网络对第一原理计算的扩展。
二、精细结构常数与H原子特征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细结构常数与H原子特征量(论文提纲范文)
(1)含轻金属氢化物炸药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高能量炸药的发展趋势 |
1.2 含活性高能添加剂混合炸药的发展 |
1.2.1 轻金属氢化物基本性质 |
1.2.2 轻金属氢化物在炸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
1.3 论文选题意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LIBH_4、LIH材料的包覆研究 |
2.1 高活性材料的包覆改性方法 |
2.2 高分子材料包覆的理论研究 |
2.2.1 分子模拟方法 |
2.2.2 水分子吸附量模拟 |
2.2.3 水分子扩散模拟 |
2.3 LiBH_4 包覆实验与表征 |
2.3.1 包覆实验 |
2.3.2 稳定性表征 |
2.4 LiH包覆实验与表征 |
2.4.1 包覆实验 |
2.4.2 稳定性表征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HMX/LIH与包覆体系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3.1 典型含能体系分子动力学模拟 |
3.1.1 模型构建 |
3.1.2 结构优化 |
3.2 结果及分析 |
3.2.1 体系结合能 |
3.2.2 径向分布函数分析 |
3.2.3 热膨胀系数分析 |
3.2.4 力学性能 |
3.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LIBH_4、LIH与典型炸药的相互作用研究 |
4.1 DSC实验研究 |
4.1.1 实验样品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条件 |
4.2 DSC测试结果及分析 |
4.2.1 LiBH_4/炸药组分DSC行为研究 |
4.2.2 LiH的相关DSC曲线 |
4.2.3 DSC分析的相容性评价 |
4.3 DSC测试前后的XPS实验 |
4.3.1 LiH的 XPS表面组成分析 |
4.3.2 HMX/LiH样品的XPS表面组成分析 |
4.3.3 HMX/LiH经 DSC实验残留物的XPS表面组成分析 |
4.3.4 LiBH_4的XPS表面组成分析 |
4.3.5 HMX/LiBH_4 样品的XPS表面组成分析 |
4.3.6 HMX/LiBH_4经DSC实验残留物的XPS表面组成分析 |
4.4 DSC测试前后的XRD实验 |
4.4.1 LiH与 LiBH_4的XRD测试结果分析 |
4.4.2 LiH、LiBH_4与HMX混合样品的XRD测试结果分析 |
4.5 混合体系的作用机制 |
4.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AP/LIBH_4体系热爆炸和微量热实验 |
5.1 微量热法测试 |
5.1.1 实验条件 |
5.1.2 结果及分析 |
5.2 热烤燃法测试 |
5.2.1 药柱制备 |
5.2.2 结果及分析 |
5.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含LIBH_4、LIH炸药的爆炸性能研究 |
6.1 炸药设计 |
6.1.1 结构设计 |
6.1.2 配方设计 |
6.2 试验装置与条件 |
6.2.1 材料与仪器 |
6.2.2 试样制备 |
6.2.3 自由场爆炸试验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爆炸火球 |
6.3.2 冲击波超压 |
6.3.3 冲量 |
6.3.4 炸药产物分析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碳、银共改性ZnO催化剂及其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固体推进剂概述 |
1.2.1 固体推进剂的组分及其功能 |
1.2.2 高氯酸铵的特点及作用 |
1.3 高氯酸铵的热分解及催化热分解研究进展 |
1.3.1 高氯酸铵的热分解特性 |
1.3.2 常用的高氯酸铵热分解催化剂 |
1.3.3 高氯酸铵的热分解及催化热分解反应机理 |
1.4 ZnO催化剂的制备及改性 |
1.4.1 ZnO催化剂的制备 |
1.4.2 ZnO催化剂的改性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材料的制备 |
2.2.1 ZnO/CB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2.2.2 分级ZnO/CB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2.2.3 Ag-ZnO/CB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2.3 催化剂材料的表征方法 |
2.3.1 微观形貌分析 |
2.3.2 物相组成分析 |
2.3.3 荧光光谱 |
2.3.4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2.3.5 电学性能分析 |
2.3.6 原位红外光谱 |
2.4 高氯酸铵的热分解性能评价 |
2.4.1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联用技术 |
2.4.2 热分解动力学行为分析 |
第3章 碳改性ZnO催化剂及其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 |
3.1 ZnO催化剂的改性材料筛选及结构设计 |
3.1.1 改性材料筛选 |
3.1.2 结构设计 |
3.2 ZnO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 |
3.2.1 ZnO的 ALD制备及表征 |
3.2.2 ZnO催化高氯酸铵热分解性能研究 |
3.3 ZnO/碳黑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 |
3.3.1 ZnO/碳黑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3.3.2 ZnO/碳黑复合催化剂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 |
3.4 分级ZnO/碳黑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 |
3.4.1 分级ZnO/碳黑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3.4.2 分级ZnO/碳黑复合催化剂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银改性ZnO/碳黑复合催化剂及其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 |
4.1 贵金属改性材料筛选及制备策略 |
4.1.1 贵金属材料筛选 |
4.1.2 贵金属改性催化剂的制备策略 |
4.2 Ag-ZnO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 |
4.2.1 Ag-ZnO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4.2.2 Ag-ZnO复合催化剂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 |
4.3 Ag-ZnO/CB复合催化剂制备及其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 |
4.3.1 Ag-ZnO/CB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4.3.2 Ag-ZnO/CB复合催化剂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氯酸铵的催化热分解反应机理探讨及应用研究 |
5.1 高氯酸铵的催化热分解反应机理探讨 |
5.1.1 化学键合锚定型ZnO/碳黑复合催化剂的快速电子转移机理 |
5.1.2 Ag锚定增强ZnO的化学敏化协同电子转移机理 |
5.2 ZnO基复合催化剂在AP/HTPB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 |
5.2.1 ZnO-AP/HTPB固体推进剂的制备及表征 |
5.2.2 ZnO-AP/HTPB固体推进剂的燃烧性能研究 |
5.2.3 ZnO-AP/HTPB固体推进剂的能量性能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氢键对水溶液表面张力和粘度影响的拉曼光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水和水溶液研究概述 |
1.1.1 水的重要性 |
1.1.2 水的结构及其特殊物理化学性质 |
1.1.3 水溶液 |
1.2 分子间作用力 |
1.2.1 氢键作用 |
1.2.2 水中的氢键 |
1.2.3 氢键在材料科学科学中研究应用 |
1.3 拉曼光谱 |
1.3.1 拉曼光谱简介 |
1.3.2 拉曼光谱原理简介 |
1.3.3 实验所用拉曼光谱装置 |
1.4 表面张力研究 |
1.5 粘度研究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实验过程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样品制备和检测 |
2.3.1 样品制备 |
2.3.2 拉曼光谱谱测试 |
2.3.3 表面张力测试 |
2.3.4 粘度测试 |
3 二元体系水溶液宏观性质和微观结构研究 |
3.1 二元体系水溶液的氢键作用与表面张力研究 |
3.1.1 二甲基亚砜水溶液体系氢键作用与表面张力特性 |
3.1.2 乙腈水溶液体系氢键作用与表面张力特性 |
3.1.3 丙酮水溶液体系氢键作用与表面张力特性 |
3.1.4 四氢呋喃水溶液体系氢键作用与表面张力特性 |
3.2 二元体系水溶液的粘度研究 |
3.2.1 二甲基亚砜水溶液体系氢键作用与粘度特性 |
3.2.2 乙腈水溶液体系氢键作用与粘度特性 |
3.2.3 丙酮水溶液体系氢键作用与粘度特性 |
3.2.4 四氢呋喃水溶液体系氢键作用与粘度特性 |
3.3 本章小结 |
4 三元水溶液体系宏观性质和微观结构研究 |
4.1 DMSO-乙腈-水三元体系 |
4.1.1 DMSO-乙腈-水三元体系微观结构研究 |
4.1.2 DMSO-乙腈-水三元体系宏观性质研究 |
4.2 DMSO-THF-水三元体系 |
4.2.1 DMSO-THF-水三元体系微观结构研究 |
4.2.2 DMSO-THF-水三元体系宏观性质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无金属掺氮碳材料和氮化硼催化液相氧化及加氢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无金属碳催化剂的研发历程简述 |
1.3 纳米碳材料的活性位点 |
1.3.1 非共价键修饰纳米碳材料表面构建活性中心 |
1.3.2 共价键修饰纳米碳材料构建固体酸/碱活性位点 |
1.3.3 纳米碳材料中醌羰基(C=O)官能团构建活性位点 |
1.3.4 纳米碳材料中异核原子掺杂构建活性位点 |
1.3.4.1 纳米碳材料中掺杂氮原子构建活性位点 |
1.3.4.2 纳米碳材料中掺杂硼原子构建活性位点 |
1.3.4.3 纳米碳材料中掺杂磷原子构建活性位点 |
1.3.4.4 纳米碳材料中多元掺杂原子构建活性位点 |
1.3.4.5 纳米碳材料中掺杂金属单原子构建活性位点 |
1.3.5 纳米碳材料表面离域π键构建活性位点 |
1.3.6 纳米碳材料本身自由基构建活性位点 |
1.3.7 纳米碳材料中本征缺陷结构作为活性位点 |
1.3.8 纳米碳材料中活性位点间的协同催化效应 |
1.4 六方氮化硼催化剂的发展 |
1.5 六方氮化硼催化反应活性位点 |
1.5.1 非共价键修饰六方氮化硼构建活性位点 |
1.5.2 共价键修饰六方氮化硼构建固体酸和固体碱活性位点 |
1.5.3 六方氮化硼中硼原子的活性 |
1.5.4 六方氮化硼中异核原子掺杂构建活性位点 |
1.5.4.1 六方氮化硼中非金属掺杂构建活性位点 |
1.5.4.2 金属修饰六方氮化硼构建活性位点 |
1.5.5 六方氮化硼中B和N路易斯酸碱对 |
1.5.6 六方氮化硼边缘位的活性 |
1.5.7 六方氮化硼中本征缺陷结构构建活性位点 |
1.6 本论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气体 |
2.1.3 实验仪器 |
2.2 催化剂结构表征 |
2.2.1 拉曼光谱测试(RAMAN) |
2.2.2 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
2.2.3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 |
2.2.4 X-射线衍射(XRD) |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2.6 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 |
2.2.7 N_2吸脱附等温仪与孔径分布分(BET) |
2.2.8 原位傅里叶漫反射红外(In situ FTIR) |
2.2.9 红外光谱检测分析(FTIR) |
2.2.10 原子吸收光谱仪(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er,AAS) |
2.2.11 元素分析仪(Elemental Analyzer) |
第三章 氮掺杂碳纳米管中吡啶氮与石墨氮协同催化苯乙烯选择性环氧化反应 |
3.1 引言 |
3.2 催化剂的制备 |
3.2.1 掺氮碳纳米管的制备 |
3.2.2 缺陷碳纳米管的制备 |
3.2.3 FeO_x/NCNTs和 FeO_x/CNTs的制备 |
3.2.4 碳纳米管的氧化修饰处理 |
3.2.5 催化剂后处理 |
3.3 DFT计算方法 |
3.4 催化实验方法 |
3.4.1 苯乙烯氧化反应 |
3.4.2 产物的分析检测 |
3.5 催化剂的表征 |
3.5.1 掺氮碳纳米管的形貌特征 |
3.5.2 掺氮碳纳米管的氮含量分析 |
3.5.3 掺氮碳纳米管的缺陷分析 |
3.6 掺氮碳纳米管催化苯乙烯氧化构效关系的实验研究 |
3.6.1 催化活性 |
3.6.2 金属的影响 |
3.6.3 催化剂稳定性 |
3.6.4 碳催化苯乙烯氧化反应机理 |
3.6.5 反应动力学特征 |
3.6.6 掺氮量对活性的影响 |
3.7 碳催化苯乙烯氧化机理DFT计算与讨论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掺氮碳材料催化硝基苯加氢的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 |
4.3 催化性能测试 |
4.4 掺氮碳纳米管催化硝基苯加氢性能 |
4.4.1 催化活性 |
4.4.2 溶剂效应 |
4.4.3 催化剂稳定性 |
4.5 掺氮碳纳米管催化硝基苯加氢构效关系 |
4.6 掺氮碳纳米管催化硝基苯加氢反应机理 |
4.6.1 反应动力学研究 |
4.6.2 DFT理论计算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孔六方氮化硼催化苯乙烯氧化反应 |
5.1 引言 |
5.2 催化剂的制备 |
5.2.1 多孔纳米氮化硼的制备 |
5.2.2 纳米氮化硼材料后处理 |
5.3 DFT计算方法 |
5.4 催化活性测试 |
5.4.1 苯乙烯氧化反应 |
5.4.2 产物分析检测 |
5.5 氮化硼催化剂的表征 |
5.5.1 氮化硼的织构分析 |
5.5.2 氮化硼的SEM和 HRTEM表征 |
5.5.3 氮化硼的XRD表征 |
5.5.4 氮化硼的XPS表征 |
5.5.5 氮化硼的IR表征 |
5.5.6 氮化硼的Raman表征 |
5.6 氮化硼催化苯乙烯氧化的构效关系 |
5.6.1 氮化硼催化活性 |
5.6.2 氮化硼尺寸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5.6.3 氩气下热处理对氮化硼催化活性的影响 |
5.6.4 h-BN上各种含氧基团的活性比较 |
5.6.5 催化剂稳定性 |
5.7 DFT理论计算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La-Fe-Si磁热材料的局域结构、相变机理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磁热效应 |
1.2.1 固态热效应 |
1.2.2 磁制冷基本原理 |
1.2.3 磁热效应的热力学理论 |
1.2.4 磁热效应的表征 |
1.3 一级磁相变 |
1.3.1 巡游电子变磁转变 |
1.3.2 磁弹耦合 |
1.3.3 滞后 |
1.4 磁制冷材料 |
1.4.1 磁制冷材料的发展 |
1.4.2 室温附近的磁制冷材料 |
1.4.3 磁制冷材料的选择依据 |
1.5 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样品制备 |
2.1.1 铸造制备法 |
2.1.2 粉末冶金制备法 |
2.1.3 退火处理 |
2.1.4 氢化处理 |
2.2 晶体结构和微观组织的表征 |
2.2.1 X射线粉末衍射 |
2.2.2 X射线吸收谱 |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2.4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
2.2.5 X射线三维成像系统 |
2.2.6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3 磁、热和力学等物理性能的表征 |
2.3.1 磁性测量 |
2.3.2 热导测量 |
2.3.3 抗压强度和三点弯曲 |
2.3.4 温度和体积变化的测量 |
2.4 其他测试 |
第3章 La-Fe-Si-(H)合金的X射线吸收谱研究 |
3.1 引言 |
3.2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 |
3.2.1 XAFS |
3.2.2 EXAFS的分析方法 |
3.2.3 EXAFS的数据处理 |
3.3 La-Fe-Si的空间结构与H原子占位 |
3.4 性能与局域结构的关联 |
3.4.1 饱和氢浓度 |
3.4.2 居里温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La-Fe-Si合金的磁结构耦合相变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磁性能 |
4.4 磁结构相变 |
4.4.1 XAS/XMCD |
4.4.2 磁热效应和磁致伸缩 |
4.5 磁热性能 |
4.6 结论 |
第5章 高铁含量La-Fe-Si合金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LaFe_xCo_(0.8)Si_(1.2) 的综合性能研究 |
5.3.1 微观组织结构分析 |
5.3.2 磁性能 |
5.3.3 非磁性能 |
5.4 LaFe_xSi_(1.4)H_y合金的综合性能研究 |
5.4.1 微观组织结构分析 |
5.4.2 磁相变与磁弹性能 |
5.4.3 磁热性能 |
5.4.4 非磁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La-Fe-Si/Fe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3 微观组织和相结构 |
6.4 综合性能 |
6.4.1 非磁性能 |
6.4.2 磁性能 |
6.5 相界面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原子分子在δ-Pu上的吸附、离解与扩散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钚的腐蚀老化机理 |
1.2.1 钚的自辐射损伤 |
1.2.2 钚的表面腐蚀 |
1.2.3 钚金属相结构的转变 |
1.3 钚腐蚀老化研究现状 |
1.3.1 实验方法 |
1.3.2 理论方法 |
1.3.2.1 钚化合物的计算化学研究 |
1.3.2.2 钚的计算材料学研究 |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1.5 结论 |
第二章 基本原理和方法 |
2.1 前言 |
2.2 量子化学的发展 |
2.3 从头计算方法 |
2.4 密度泛函理论 |
2.4.1 密度泛函理论的理论基础 |
2.4.2 Kohn-Sham方程 |
2.4.3 局域密度近似 |
2.4.4 广义梯度近似 |
2.4.5 Bloch定理 |
2.4.6 超原胞方法 |
2.4.7 赝势 |
2.4.8 密度泛函理论的应用 |
2.5 分子力学 |
2.6 分子动力学 |
2.6.1 理论基础 |
2.6.2 有限差分法 |
2.6.3 势函数 |
2.6.3.1 对势 |
2.6.3.2 多体势 |
2.6.4 周期性边界条件 |
2.7 模拟使用的软件 |
2.8 结论 |
第三章 气体原子分子在δ-Pu表面吸附行为的第一原理研究 |
3.1 前言 |
3.2 原子在δ-Pu金属表面的吸附行为 |
3.2.1 计算模型和方法 |
3.2.2 H原子在δ-Pu表面吸附行为 |
3.2.2.1 H在δ-Pu(100)表面吸附结构和能量 |
3.2.2.2 H在δ-Pu(100)表面吸附时Mulliken电荷分布 |
3.2.2.3 H在δ-Pu(100)表面吸附后表面功涵变化和态密度 |
3.2.2.4 H在δ-Pu(111)表面吸附结构和能量 |
3.2.2.5 H在δ-Pu(111)表面吸附时Mulliken电荷分布 |
3.2.2.6 H在δ-Pu(111)表面吸附后表面功涵变化和态密度 |
3.2.2.7 讨论 |
3.2.2.8 小结 |
3.2.3 O原子在δ-Pu金属表面吸附行为 |
3.2.3.1 O在δ-Pu(100)表面吸附结构和能量 |
3.2.3.2 O在δ-Pu(100)表面吸附时Mulliken电荷分布 |
3.2.3.3 O在δ-Pu(100)表面吸附后表面功涵变化 |
3.2.3.4 O在δ-Pu(100)表面吸附态密度 |
3.2.3.5 O在δ-Pu(111)表面吸附结构和能量 |
3.2.3.6 O在δ-Pu(111)表面吸附时Mulliken电荷分布 |
3.2.3.7 O在δ-Pu(111)表面吸附后表面功涵变化 |
3.2.3.8 O在δ-Pu(111)表面吸附态密度 |
3.2.3.9 讨论 |
3.2.3.10 小结 |
3.3 覆盖度对原子吸附行为的影响 |
3.3.1 计算模型和方法 |
3.3.2 C在δ-Pu表面吸附 |
3.3.2.1 C在δ-Pu(111)吸附能和结构 |
3.3.2.2 覆盖度对C在δ-Pu(111)吸附的影响 |
3.3.2.3 C在δ-Pu(111)吸附的态密度分析 |
3.3.2.4 C在δ-Pu(100)吸附能和结构 |
3.3.2.5 覆盖度对C在δ-Pu(100)吸附的影响 |
3.3.2.6 C在δ-Pu(100)吸附的态密度分析 |
3.3.2.7 小结 |
3.3.3 N在δ-Pu表面吸附 |
3.3.3.1 N在δ-Pu(111)吸附能和结构 |
3.3.3.2 覆盖度对N在δ-Pu(111)吸附的影响 |
3.3.3.3 N在δ-Pu(111)吸附的态密度分析 |
3.3.3.4 N在δ-Pu(100)吸附能和结构 |
3.3.3.5 覆盖度对N在δ-Pu(100)吸附的影响 |
3.3.3.6 N在δ-Pu(100)吸附的态密度分析 |
3.3.3.7 小结 |
3.3.4 H、O在δ-Pu表面不同覆盖度下的吸附 |
3.3.4.1 H在δ-Pu表面不同覆盖度下的吸附 |
3.3.4.2 O在δ-Pu表面不同覆盖度下的吸附 |
3.3.4.3 小结 |
3.4 双原子分子在δ-Pu表面吸附和离解 |
3.4.1 计算模型和方法 |
3.4.2 方法的验证 |
3.4.3 H_2在δ-Pu表面的吸附和离解 |
3.4.3.1 H_2在δ-Pu(100)面的吸附结构和吸附能 |
3.4.3.2 H_2在δ-Pu(100)面吸附时电荷分布 |
3.4.3.3 H_2在δ-Pu(100)面的离解 |
3.4.3.4 H_2在δ-Pu(111)面的吸附结构和吸附能 |
3.4.3.5 H_2在δ-Pu(111)面吸附时电荷分布 |
3.4.3.6 H_2在δ-Pu(111)面的离解 |
3.4.3.7 小结 |
3.4.4 CO在δ-Pu表面的吸附和离解 |
3.4.4.1 CO在δ-Pu(111)面的吸附结构和吸附 |
3.4.4.2 CO在δ-Pu(111)面吸附时电荷分布和表面功函 |
3.4.4.3 CO在δ-Pu(111)面吸附的态密度 |
3.4.4.4 CO在δ-Pu(111)面的离解 |
3.4.4.5 CO在δ-Pu(100)面的吸附结构和吸附能 |
3.4.4.6 CO在δ-Pu(100)面吸附时电荷分布和表面功函 |
3.4.4.7 CO在δ-Pu(100)面吸附的态密度 |
3.4.4.8 CO在δ-Pu(100)面的离解 |
3.4.4.9 小结 |
3.4.5 O_2在δ-Pu表面的吸附和离解 |
3.4.5.1 O_2在δ-Pu(100)面的吸附和离解 |
3.4.5.2 O_2在δ-Pu(111)面的吸附和离解 |
3.4.5.3 小结 |
3.4.6 N_2在δ-Pu表面的吸附 |
3.4.6.1 N_2在δ-Pu(111)面的吸附 |
3.4.6.2 N_2在δ-Pu(111)表面吸附的电荷分布和态密度 |
3.4.6.3 小结 |
3.4.7 H_2O在δ-Pu表面的吸附和离解 |
3.4.7.1 计算模型和方法 |
3.4.7.2 H_2O在δ-Pu(100)表面的吸附能和吸附几何结构 |
3.4.7.3 H_2O在δ-Pu(100)表面的电荷布局分析 |
3.4.7.4 H_2O在δ-Pu(100)表面的表面功函 |
3.4.7.5 H_2O在δ-Pu(100)表面的态密度 |
3.4.7.6 H_2O在δ-Pu(111)表面的吸附能和吸附几何结构 |
3.4.7.7 H_2O在δ-Pu(111)表面的电荷布局分析 |
3.4.7.8 H_2O在δ-Pu(111)表面的表面功函 |
3.4.7.9 H_2O在δ-Pu(111)表面的态密度 |
3.4.7.10 H_2O在钚金属表面离解吸附 |
3.4.7.11 小结 |
3.5 结论 |
第四章 原子在δ-Pu金属体相中的扩散行为 |
4.1 前言 |
4.2 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 |
4.2.1 计算模型 |
4.2.2 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氢原子在完备δ-Pu金属中扩散行为 |
4.3.1.1 氢原子在δ-Pu金属中间隙位嵌入能和结构 |
4.3.1.2 氢原子在δ-Pu金属中可能的扩散路径分析 |
4.3.1.3 小结 |
4.3.2 氧原子在完备δ-Pu金属中扩散行为 |
4.3.2.1 氧原子在δ-Pu金属中间隙位嵌入能和结构 |
4.3.2.2 氧原子在δ-Pu金属中可能的扩散路径分析 |
4.3.2.3 小结 |
4.3.3 氦原子在完备δ-Pu金属中扩散行为 |
4.3.3.1 氦原子在δ-Pu金属中间隙位嵌入能和结构 |
4.3.3.2 氦原子在δ-Pu金属中可能的扩散路径分析 |
4.3.3.3 小结 |
4.3.4 空穴的形成及其对结构的影响 |
4.3.4.1 单个空穴形成能和结构 |
4.3.4.2 空穴的聚集趋势 |
4.3.4.3 小结 |
4.3.5 C、N原子在完备δ-Pu金属中的结构 |
4.3.6 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钚中氦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初步研究 |
5.1 前言 |
5.2 分子动力学方法的建立 |
5.2.1 EAM理论和MEAM势 |
5.2.2 重现面心立方δ-Pu性质的MEAM势 |
5.2.3 钚-氦和氦-氦对势 |
5.2.3.1 方法建立和验证 |
5.2.3.2 钚-氦和氦-氦对势的计算拟合 |
5.3 分子动力学方法的建立 |
5.4 钚金属中氦行为的分子动力学初步模拟 |
5.4.1 单个氦原子的行为 |
5.4.2 氦团簇的生长 |
5.4.3 氦团簇的融合 |
5.5 结论 |
第六章 主要结果与后续研究方向 |
6.1 主要结果 |
6.1.1 气体分子和原子在表面吸附行为的第一原理研究 |
6.1.2 原子在δ-Pu金属体相中的扩散行为 |
6.1.3 钚中氦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初步研究 |
6.2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8)液态氢化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及力学性能改善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1.2 过冷液体及玻璃转变的特征 |
1.2.1 热力学特征 |
1.2.2 动力学特征 |
1.2.3 结构特征 |
1.3 非晶合金的结构及形变机制 |
1.3.1 非晶合金的原子结构特点 |
1.3.2 非晶合金形变的结构起源 |
1.3.3 非晶合金形变与弛豫行为的关联 |
1.4 非晶合金的氢化研究进展 |
1.4.1 氢在非晶合金中的占位与迁移 |
1.4.2 氢对非晶合金物理性能的影响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计算机模拟方法与实验技术 |
2.1 模拟与分析方法 |
2.1.1 分子动力学模拟 |
2.1.2 结构分析方法 |
2.2 实验制备及测试技术 |
2.2.1 液态氢化技术 |
2.2.2 分析测试技术 |
第3章 非晶合金中原子堆垛特点及动力学响应 |
3.1 引言 |
3.2 实施方案 |
3.3 非晶合金中原子的分类 |
3.4 非晶合金的“梯度原子堆垛结构”模型 |
3.5 非晶合金中原子动力学响应的梯度演变 |
3.6 非晶合金中软区的结构与量化 |
3.7 应用实例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液态氢化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提高内在机理 |
4.1 引言 |
4.2 实施方案 |
4.3 氢致过冷液体热力学行为变化分析 |
4.4 氢致过冷液体动力学行为变化分析 |
4.5 氢致过冷液体结构变化分析 |
4.5.1 Zr-Cu体系 |
4.5.2 Ni-Al体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液态氢化非晶合金力学性能改善内在机理 |
5.1 引言 |
5.2 实施方案 |
5.2.1 实验制备与表征 |
5.2.2 分子动力学模拟 |
5.3 氢致非晶合金强度和塑韧性同时提升的结构起源 |
5.3.1 实验测试结果分析 |
5.3.2 计算模拟结果分析 |
5.4 Zr含量对非晶合金氢化力学行为的影响 |
5.4.1 力学加载与局域原子应变响应 |
5.4.2 构型势能与柔性体积 |
5.4.3 原子结构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CCN自由基的反应动力学研究和步进扫描的TR-FTS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CCN自由基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含碳、氮自由基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CCN自由基研究的现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装置 |
第一节 实验装置 |
第二节 实验仪器 |
第三节 实验样品 |
第四节 实验条件 |
第三章 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
第二节 假一级近似 |
第三节 激光光解——激光诱导荧光技术 |
第四节 CCN((?)~2Π_i)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 |
第五节 CCN自由基的制备和检测、和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六节 误差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CCN((?)~2Π_i)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一节 CCN((?)~2Π_i)与烷烃分子的反应动力学 |
第二节 CCN((?)~2Π_i)与醇类分子的反应动力学 |
第三节 CCN((?)~2Π_i)与不饱和烃类分子的反应动力学 |
第四节 CCN((?)~2Π_i)与芳香烃类分子的反应动力学 |
第五节 CCN((?)~2Π_i)与无机小分子的反应动力学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CCN((?)~2Π_i)自由基动力学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小结 |
第二部分 步进扫描的时间分辨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STEP-SCAN TR-FTIRS)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六章 步进扫描的时间分辨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
第一节 傅立叶变换光谱学原理 |
第二节 时间分辨的傅立叶变换光谱学原理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实验装置 |
第二节 在可见区的研究 |
第三节 在近红外区的研究 |
第四节 在红外区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小结 |
附:发表文章目录 |
(10)温稠密物质的相互作用与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温稠密物质的背景与研究现状 |
1.1.1 温稠密物质的背景与实验方法 |
1.1.2 温稠密物质的理论计算 |
1.2 第一原理计算的尺度扩展困难与第一原理精度经典分子动力学 |
1.2.1 第一原理计算的尺度扩展困难 |
1.2.2 第一原理精度经典分子动力学 |
1.3 本文的关注点与主要内容 |
1.4 小结 |
第二章 基本理论 |
2.1 经典的分子作用势模型 |
2.2 物质相互作用的第一原理计算 |
2.2.1 原子电子运动的解耦 |
2.2.2 电子体系运动方程的求解 |
2.2.3 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求解 |
2.3 具有普适特性的经典描述 |
2.3.1 经典相互作用势与第一原理计算的优缺点 |
2.3.2 结构的普适型表述 |
2.3.3 结构表述和能量的函数拟合 |
2.4 分子动力学方法概述 |
2.4.1 分子动力学基础 |
2.4.2 有限温度的分子动力学 |
2.4.3 平衡态抽样与结构特性特征 |
2.4.4 研究动力学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方法 |
2.5 小结 |
第三章 温稠密硅烷的结构和电导性质 |
3.1 硅烷的研究背景简介 |
3.2 计算的设置 |
3.3 温稠密硅烷的结构性质 |
3.4 温稠密硅烷的电学性质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多次冲击压缩的氩的第一原理计算 |
4.1 氩的理论与实验背景 |
4.2 氩的计算设置 |
4.2.1 对FCC晶格的计算 |
4.2.2 对 273 K等温线的计算 |
4.3 氩的物态方程 |
4.3.1 低密度下对势抽样的计算 |
4.3.2 高密度下第一原理分子动力学的计算 |
4.3.3 有限温度下对势的改进 |
4.4 电子结构的计算讨论 |
4.5 与冲击压缩实验的讨论 |
4.5.1 冲击压缩的基本知识 |
4.5.2 雨贡纽线的对比 |
4.6 小结 |
第五章 温、热稠密铁的计算 |
5.1 温、热稠密铁的基本研究背景 |
5.2 相关的理论模型 |
5.2.1 Yukawa模型 |
5.2.2 Thomas-Fermi与平均原子模型简介 |
5.3 温、热稠密铁的计算 |
5.3.1 第一原理计算设置 |
5.3.2 无轨道第一原理计算结果与分析 |
5.4 Yukawa模型的标度势和近距排斥势修正 |
5.5 小结 |
第六章 神经网络对势能面的拟合初步 |
6.1 简单一维函数的神经网络拟合 |
6.2 对模型势体系的拟合 |
6.3 对第一原理计算的稠密氢的拟合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Ar的对势抽样组态的受力与标准差对比 |
A.1 0.5 g/cm~3和 3.0 g/cm~3的受力对比 |
A.2 组态的标准差 |
四、精细结构常数与H原子特征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含轻金属氢化物炸药的性能研究[D]. 丁小勇. 北京理工大学, 2017
- [2]精细结构常数与H原子特征量[J]. 崔玉亭. 黄淮学刊(自然科学版), 1991(S2)
- [3]碳、银共改性ZnO催化剂及其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D]. 王景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氢键对水溶液表面张力和粘度影响的拉曼光谱研究[D]. 张明哲.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5]无金属掺氮碳材料和氮化硼催化液相氧化及加氢反应的研究[D]. 付洪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La-Fe-Si磁热材料的局域结构、相变机理及性能研究[D]. 邵艳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2019(01)
- [7]原子分子在δ-Pu上的吸附、离解与扩散过程研究[D]. 魏洪源.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10(04)
- [8]液态氢化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及力学性能改善机理[D]. 王斌斌.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9]CCN自由基的反应动力学研究和步进扫描的TR-FTS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D]. 朱志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04)
- [10]温稠密物质的相互作用与结构研究[D]. 孙华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