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芙蓉膏在外科临床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子华[1](2021)在《徐旭英辨治半阴半阳证经验和紫色消肿膏治疗半阴半阳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研究一徐旭英教授治疗疮疡半阴半阳证的临床经验总结研究目的:系统整理、总结徐旭英教授辨治疮疡半阴半阳证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提供中医外科临床、科研工作者相关思路。研究方法:通过临床侍诊学习,记录典型临床病例,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徐旭英教授治疗疮疡半阴半阳证的临床经验。研究结果:徐旭英教授疮疡辨证思路以阴阳为纲,同时注重整体观,强调分病情阶段进行治疗。认为疮疡半阴半阳证的病因病机在于:肺脾肾虚为发病之本;湿热瘀阻为发病之标;阴阳不调为病机所在。治疗方面,谨辨阴阳,以阳为贵;扶正祛邪,正邪兼顾;外科三法,贯穿始终,注重内外治法并用。结论:徐旭英教授以调和阴阳气血为大法,内外治法并行,治疗疮疡半阴半阳证的临床疗效显着,值得中医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者学习探讨。研究二紫色消肿膏治疗疮疡半阴半阳证的临床研究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应用紫色消肿膏治疗以脂膜炎为首的疮疡半阴半阳证,从疮疡大小、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体征缓解的程度及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超声、症状分级量化表、复发率等方面进行临床疗效评估,旨在明确紫色消肿膏治疗疮疡半阴半阳证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疮疡科门诊及特需门诊中,择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医诊断属于疮疡半阴半阳证,西医诊断属于脂膜炎的患者共6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局部应用紫色消肿膏贴敷,每日1次,疗程为4周。对照组局部应用硫酸镁注射液湿敷,每日2次,疗程同试验组。采集患者疮疡大小、复发率、超声、激光多普勒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研究结果:本试验共计纳入60例中医诊断属疮疡半阴半阳证,西医诊断属脂膜炎的患者,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无脱落病例。在主要观测指标方面,治疗组随访一月复发率为0,对照组随访一月复发率为13.3%(4/30),治疗组在复发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肿疡消散情况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流灌注量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皮温影响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疮疡相关症状、体征的疗效改善情况,治疗组有效率3.3%,显效率13.3%,临床痊愈率83.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10.0%,显效率20.0%,临床痊愈率60.0%,总有效率90.0%。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率均较对照组优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观测指标方面,治疗组在改善反复发热、异常汗出、乏力、纳差、眠差等中医全身症状方面均较对照组突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院内制剂紫色消肿膏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消肿等作用,针对疮疡半阴半阳证(脂膜炎)疗效确切,在改善局部症状及中医症状体征、降低复发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紫色消肿膏辨证贴敷具有中医药特色,成本低廉,无明显毒副作用,为疮疡半阴半阳证(脂膜炎)患者提供了较优选择。
李书琪,付娜,高畅,张董晓,吕培文[2](2020)在《燕京外科名家外治经验在浆细胞性乳腺炎溃面治疗上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溃后期的治疗是一大难点。溃面一旦出现,常经久难愈。常规清创换药方法治疗周期较久,手术清除病灶虽然彻底,但对组织损伤较大,对乳腺外形毁损严重。燕京外科流派名家具有丰富的外治经验,其方法、技术在浆细胞性乳腺炎溃面治疗上疗效确切。本文整理燕京外科名家赵炳南、房芝萱、王玉章、吕培文等教授外治溃疡的经验及其在浆细胞性乳腺炎中的应用,从治疗思路和具体外治方法两方面进行分享。其不论是治疗思路还是具体技法均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溃面期的治疗有很大指导价值。
张董晓,孙宇建,黄巧,赵文洁,付娜,东浩,吕培文[3](2020)在《赵炳南学术思想治疗乳腺疾病拾萃》文中认为乳腺疾病常见的三大类疾患分别为乳腺炎症性疾患、增生性疾患、肿瘤性疾患,赵炳南老先生针对炎症性疾患,重视阴阳辨证,清热解毒法是基本法则,注重与凉血活血法配伍以增效;而针对乳腺增生和肿瘤性疾患,赵老多使用活血逐瘀药物,同时辅以温阳化痰软坚等药综合调治。内服药中赵老擅用对药和引经药;外用则剂型丰富,如芙蓉膏单独厚敷,而甘乳膏、京红粉软膏则薄涂于纱条上用药。赵老外治技法独具一格,药捻疗法用于窦道直达病所;引血疗法用于阴证、虚证、寒证,开刺络放血用于阴证、虚证先河。除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顾护脾胃外,"淘砌"理论用于疮面愈合、稳托疗法用于外科疑难杂症,均为赵老独创的学术理论。总结赵老学术思想在乳腺疾病的应用,以提升临床水平。
张董晓,付娜,谭玉培,梁欢,高畅,李书琪[4](2020)在《吕培文教授托法在难愈性肉芽肿性乳腺炎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治疗棘手,中医药在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但难愈性肉芽肿性乳腺炎常多种病变类型共存,给治疗带来更大难度。吕培文教授为首都国医名师,我国着名的中医外科专家。吕老擅用托法治疗难愈性肉芽肿性乳腺炎,尤其在红肿、窦道、肿物并存的复杂情况下传承和创造性使用缓托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吕老不仅在托法治疗理论上有传承,选方用药亦独具特色。吕老还创造性地将托法用于外治,改变了既往诸多医家认为的托法为中医外科内治总则的观念。缓托法由吕老老师,燕京外科名家赵炳南、王玉章老师提出,吕老传承名家经验,并进一步发挥细化其理论内涵及适应证,用于难愈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治疗。文中就吕老治疗难愈性肉芽肿性乳腺炎使用托法的理论基础、具体选方、辨证用药特色等进行总结,并对托法指导外治的用药、缓托法在肉芽肿性乳腺炎应用的具体时机、方法等进行论述。
王子彦[5](2020)在《电热针治疗乳痛症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电热针治疗乳痛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所有病例资料均来源于2017.12-2020.01月就诊于本院门诊的病人,依据乳痛症的诊断标准,共纳入60例完成全部治疗过程的病例。治疗方案:①针刺组:取穴:阿是穴或阳性反应点,膻中,期门双,腹结双,足三里双,神门双,间使双,太冲双,丰隆双。②电热针组:针灸选穴同电针刺组,加以电热刺激。电热刺激:阿是穴或阳性反应点予电热针刺激,将2组导线的输出电极夹分别连接阿是穴或病灶局部的针灸针上。选用疏密波,周期0.8s,定时30min,输出脉冲,强度以患者舒适为宜;按加热键,加热针灸针。治疗周期:每周2-3次,共16次,8周内完成治疗。随访8周,每4周一次,总疗程16周。主要疗效指标评价:于0周、4周、8周、12周、16周,分别记录每月乳腺疼痛天数,与平均乳腺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P)。次要疗效指标:于0周、4周、8周记录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评分;于0周、8周记录乳腺彩超检测结果(乳腺囊肿、结节)。结果:本研究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符合诊断与纳入标准的患者,并统计完成8周全部疗程的患者60例,电热针组与针刺组各30例。①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之一乳腺月疼痛天数较0周变化值。治疗4周,电热针组为5.17天(95%CI(3.48,6.85)),针刺组为 4.67 天(95%CI(3.62,5.71));治疗 8 周,电热针组为 8.00 天(95%CI(6.31,9.69)),针刺组为 7.07 天(95%CI(6.02,8.11));与 0 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两组差值为0.97天(95%CI(-0.28,2.22));治疗 8 周,差值为 0.53 天(95%CI(-0.81,1.87))。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之二平均乳腺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P)较0周变化值。治疗4周,电热针组为33.20mm(95%CI(26.56,39.84)),针刺组为24.80mm(95%CI(17.60,32.00));治疗 8 周,电热针组为 37.33mm(95%CI(30.69,43.97)),针刺组为34.97mm(95%CI(27.77,42.17));与0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两组差值为14.00mm(95%CI(6.41,21.6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差值为7.97mm(95%CI(-0.20,15.7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简式McGill疼痛询问量表(S F-MPQ)评分与0周比较变化值,治疗4周,电热针组为7.53分(95%CI(5.23,9.83)),针刺组为7.10分(95%CI(5.34,8.86));治疗8周,电热针组为11.43分(95%CI(9.67,13.20)),针刺组为10.90分(95%CI(8.6,13.20));与0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两组差值为3.07分(95%CI(1.13,5.0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差值为2.10分(95%CI(-0.03,4.2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PRI评分与0周比较变化值,治疗4周,电热针组为3.70分(95%CI(2.03,5.37)),针刺组为3.67分(95%CI(2.32,5.02));治疗 8 周,电热针组为 6.37 分(95%CI(4.69,8.04)),针刺组为 6.73分(95%CI(5.38,8.08));较0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两组差值为1.63分(95%CI(0.29,2.9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差值为1.23分(95%CI(-0.37,2.8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两组患者B超结果进行评价,主要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乳房B超检查报告的结节大小变化。共收集43例,于治疗前后均在同一医院进行B超检查的患者检查报告,电热针组22例,针刺组21例。对电热针组与针刺组囊性结节与实性结节大小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比较治疗前后,乳腺结节大小变化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评价,对于治疗8周后,平均乳腺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P)低于40mm的54例患者进行随访。电热针组与针刺组疗效评价指标之一乳腺月疼痛天数较0周变化值。随访第12周,电热针组为8.20天(95%CI(6.51,9.89)),针刺组为7.73天(95%CI(6.69,8.78));随访第16周,电热针组为7.70天(95%CI(6.01,9.39)),针刺组为6.83天(95%CI(5.79,7.88));较0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两组间比较,随访第12周,两组差值为1.00天(95%CI(-0.40,2.40));随访第16周,差值为0.60天(95%CI(-0.65,1.8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价指标之二平均乳腺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P)较0周变化值。随访第12周,电热针组为 48.35mm(95%CI(41.59,55.11)),针刺组为 44.20mm(95%CI(36.72,51.67));随访第 16 周,电热针组为 46.73mm(95%CI(39.53,53.93)),针刺组为 43.80mm(95%CI(37.16,50.44));较0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两组间比较,随访第12周,两组差值为3.75mm(95%CI(-3.06,10.4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16周,差值为2.67mm(95%CI(-3.94,9.2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在随访期12W,16W,乳腺每月疼痛天数与平均乳腺痛VAS-BP评分较基线均有显着减少,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周期性乳痛与非周期性乳痛:对于电热针组与针刺组患者证型进行亚组分析,电热针组30例患者,其中周期性18例,非周期性12例;针刺组30例患者,其中周期性17例,非周期性13例。周期性乳痛,乳腺月疼痛天数较0周变化值。治疗4周,电热针组为4.33天(95%CI(3.07,5.59)),针刺组为 3.50 天(95%CI(2.02,4.98));治疗 8 周,电热针组为 6.83天(95%CI(5.57,8.09)),针刺组为 6.22 天(95%CI(4.75,7.70));较 0 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两组差值为-0.50天(95%CI(-2.06,1.06));治疗 8 周,差值为-0.72 天(95%CI(-2.05,0.60))。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周期性乳痛,乳腺月疼痛天数较0周变化值。治疗4周,电热针组为7.67天(95%C I(4.73,10.60)),针刺组为 5.17 天(95%CI(3.36,6.98));治疗 8 周,电热针组为 10.67 天(95%CI(7.73,13.60)),针刺组为 7.42 天(95%CI(5.61,9.23));较 0 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两组差值为3.17天(95%CI(1.30,5.0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差值为2.42天(95%CI(-0.27,5.1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周期性乳痛,治疗4周,电热针组平均乳腺痛VAS-BP评分较基线减少36.33mm(95%CI(27.17,45.49)),针刺组为 23.30mm,(95%CI(14.66,32.34));治疗 8 周,电热针组平均乳腺痛VAS-BP评分较基线减少38.83mm(95%CI(29.67,47.99)),针刺组为33.17mm(95%CI(24.33,42.01)),两组平均乳腺痛VAS-BP评分较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差值为13.67mm(95%CI(2.39,24.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两组间差值为6.50mm(95%CI(-2.36,15.3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周期性乳痛,治疗4周,电热针组平均乳腺痛VAS-BP评分较基线减少28.50mm(95%CI(18.76,38.24)),针刺组为 26.75mm(95%CI(13.99,39.51));治疗 8 周,电热针组平均乳腺痛VAS-BP评分较基线减少37.67mm(95%CI(24.91,50.43)),针刺组为35.08 mm(95%CI(25.34,44.83)),两组平均乳腺痛VAS-BP评分较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差值为14.50mm(95%CI(4.72,24.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两组差值为10.17mm(95%CI(-5.21,25.5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期性乳痛与非周期性乳痛,电热针与针刺治疗在治疗期4周,8周,简式McGill疼痛询问量表(SF-MPQ)评分较基线均有显着减少。电热针治疗非周期性乳痛,对于SF-MP Q评分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优于针刺治疗非周期乳痛症(P>0.05)。电热针与针刺治疗在治疗期4周,8周,PRI评分较基线均有显着减少。电热针治疗非周期性乳痛,对于PR I评分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优于针刺治疗非周期性乳痛。远期疗效评价,电热针组与针刺组在随访期12周,16周,乳腺每月疼痛天数与平均乳腺痛VAS-BP评分较基线均有显着减少,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说明了电热针治疗乳痛症,短期缓解疼痛、改善患者因疼痛产生的不良情绪,效果较普通针刺治疗效用更佳;但长期与远期疗效与普通针刺组无明显差异。电热针治疗周期性乳痛症,在短时期,对于患者平均乳腺痛VAS评分改善效果优于针刺治疗,但对疼痛时间与其他疼痛指标改善效果与针刺组无明显差别。电热针疗法对于非周期性乳痛症治疗,短期内,缩短疼痛天数、缓解乳房疼痛各项疗效指标效果均优于针刺治疗非周期性乳痛症。电热针治疗周期性乳痛症较针刺治疗,缓解疼痛症状见效更快;电热针治疗对非周期性乳痛症疼痛天数、疼痛评分和由疼痛产生的不良情绪,短期改善效果较普通针刺治疗更佳。电热针治疗乳痛症安全性较高。本研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郝玲玲[6](2020)在《白金散外治外吹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白金散外敷治疗外吹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资料完整并符合条件的外吹乳痈初起气滞热壅证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分为两组,每组45例,试验组以内服瓜蒌牛蒡汤加减+外敷白金散治疗,对照组以内服瓜蒌牛蒡汤加减治疗,两组治疗连续用药一周,观察各组乳房疼痛程度、乳汁排出情况、乳房皮肤发红范围、乳房肿块大小、肿块硬度、体温,以及其他伴随症状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1.症状体征总积分方面,经过治疗,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积分均较前降低,结果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总分组间比较P<0.05,可认为试验组总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即瓜蒌牛蒡汤加减联合白金散外敷的方法优于单独口服瓜蒌牛蒡汤治疗。2.主要症状体征的单项积分而言,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乳房局部的疼痛程度、肿块大小、皮肤发红范围、肿块硬度、乳汁排出情况、体温、口渴、排便积分均降低(P<0.05),表明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乳痈的症状;就两组间比较而言,试验组改善乳房局部症状较对照组效果更好(P<0.05),而两组体温、口渴及排便的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认为试验组在改善全身情况时与对照组效果相当。3.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试验组88.89%、对照组80.00%,总疗效比较,试验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可认为瓜蒌牛蒡汤加减联合白金散外敷对改善乳痈症状更有效。结论:瓜蒌牛蒡汤加减方配合白金散外敷优于单用瓜蒌牛蒡汤加减方。其中联合疗法在改善乳房局部红肿热痛及肿块硬度等方面,较单用口服法更具优势。瓜蒌牛蒡汤加减方和白金散外敷法均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痈的作用,二者联合使用,相比于对照组能够更好的改善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的患者的症状体征,疗效更佳。
陈昱君[7](2020)在《消痈膏联合内服治疗外吹乳痈初期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消痈膏联合内服对外吹乳痈初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外吹乳痈初期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瓜蒌牛蒡汤加减内服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消痈膏外敷治疗,分别连续治疗5天。通过观察各组的血清炎症指标、乳房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和中医症状积分等情况变化,采用SPSS25.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以比较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2%。(2)两组患者在乳房疼痛程度、乳房肿块面积、局部皮肤发红范围、血清炎症指标(CRP、WBC、NEUT%)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1),但在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除了血清炎症指标方面(P>0.05),其他局部症状两者差异存在显着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乳房局部症状的作用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在乳房疼痛症状及肿块消失所需要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及中医单项症状具体积分皆较治疗前降低(P<0.01)。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症状总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着(P<0.05)。(4)就单项中医症状积分而言,治疗组患者在乳房局部病灶的症状(乳房疼痛程度、乳房肿块大小、局部皮肤发红范围、乳汁排出情况)积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但是患者的全身症状(体温、脉象、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口渴、便秘)的单项积分相比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消痈膏联合内服治疗外吹乳痈初期的临床疗效确切。与单内服中药治疗相比,消痈膏联合内服更具优势,能更有效的改善外吹乳痈初期患者的乳房局部症状,帮助患者提早恢复健康。
赵超[8](2020)在《新止痛促愈膏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论文探讨新止痛促愈膏制成药膏纱条用于混合痔术后创面换药,通过观察混合痔术后患者创面疼痛、渗出、肉芽生长及愈合率情况,观察新止痛促愈膏在混合痔术后对创面愈合及减轻并发症的效果。本院玉红膏制备的玉红纱条在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可作为新止痛促愈膏对比对象,现将两药作以对比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选取自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就诊并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70例,随机分为新止痛促愈膏组和玉红纱条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术后给予新止痛促愈膏纱条填塞创面换药,对照组给予玉红纱条填塞换药,分别记录术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用药后患者创面疼痛程度、创面分泌物的多少、肉芽生长情况、创口愈合率等指标进行记录评分。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创面总有效率上未能显现出明显统计学差异,经软件数据分析:有效率上X2=1.178,P=O.555,(P>0.05),数据说明新止痛促愈膏及玉红膏对术后创面都有疗效,但总体差异不大。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过敏反应,两组药物安全性可靠。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都起到促进创面愈合的功效。但在具体的观察中,两药各自特点明显,新止痛促愈膏能有效减轻术后创面疼痛,相比玉红膏具有优势,同时肉芽形态也好于玉红膏,但是创面渗液较多。通过本次术后用药观察,证实新止痛促愈膏能有效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及改善术后并发症,药物安全有效,药物特点为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肉芽生长等效果。结论:新止痛促愈膏能有效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及改善术后并发症,药物安全有效,具有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愈合、促进肉芽生长等特点,可用于临床推广。
韩玉洁[9](2020)在《生肌通窍散对抑制鼻内镜术后黏膜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研究目的本研究对生肌通窍散用于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在术中和术后钳取部分术腔黏膜进行实验室指标检测以及病理观察。探索生肌通窍散用于慢性鼻窦炎术后抑制术腔瘢痕粘连的作用机制。为生机通窍散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2研究方法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确诊为CRS并符合本次研究病例选择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60例患者采用同样的术前处理方案,两组患者均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进行鼻窦开放,对照组予以膨胀海绵填塞术腔,观察组以生肌通窍散喷涂术腔。术后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处理方案和术腔换药方式,观察组在术后换药后术腔喷涂生肌通窍散,并嘱患者24小时内暂停鼻腔冲洗。(1)Lund-Kennedy内镜评分:采用Lund-Kennedy内镜评分表在鼻内镜下对术前鼻黏膜息肉、水肿、鼻漏进行评估,并对术后3周、术后6周、术后9周术腔新生息肉、水肿、鼻漏、结痂以及瘢痕粘连等情况进行量化评估。(2)ELISA检测IL-6、IL-10、Ⅰ型胶原蛋白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钳取患者上颌窦黏膜,并且检测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3周、术后9周术腔黏膜中IL-6、IL-10、Ⅰ型胶原蛋白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3)运用r3.6.2软件对Lund-Kennedy评分和ELISA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IL-6、IL-10、Ⅰ型胶原蛋白和Ⅲ型胶原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以及Ⅰ、Ⅲ型胶原蛋白比值(Ⅰ/Ⅲ)。(4)比较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上颌窦再生黏膜组织形态特征。3研究结果(1)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3、6、9周息肉、水肿、鼻漏以及三项总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说明FESS手术效果显着。术后9周观察组息肉、水肿、鼻漏三项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9周观察组结痂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6、9周观察组瘢痕粘连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术后3周、9周观察组患者黏膜中IL-6、Ⅰ、Ⅲ型胶原表达量以及Ⅰ/Ⅲ均低于对照组,IL-10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3)IL-6表达量与Ⅰ、Ⅲ型胶原表达量以及Ⅰ、Ⅲ型胶原之比(Ⅰ/Ⅲ),IL-10表达量与Ⅰ、Ⅲ型胶原表达量以及Ⅰ、Ⅲ型胶原之比(Ⅰ/Ⅲ)经过pearson分析发现绝对值均>0.6,具有相关性。建立回归模型发现IL-6的表达量与Ⅰ、Ⅲ型胶原的表达量以及Ⅰ、Ⅲ型胶原之比(Ⅰ/Ⅲ)呈正相关;IL-10表达量与Ⅰ、Ⅲ型胶原表达量以及Ⅰ、Ⅲ型胶原之比(Ⅰ/Ⅲ)呈负相关。(4)对照组患者的再生上颌窦黏膜和观察组患者的再生上颌窦黏膜组织形态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再生上颌窦黏膜的组织学表现,HE染色上皮层较为完整,可见纤毛细胞恢复良好,炎症反应轻。Masson三染色见再生黏膜中胶原沉积(蓝色)较少,结构纤细。对照组的患者再生上颌窦黏膜HE染色,上皮层纤毛分化程度低,炎症反应较重。Masson三染色见再生的上颌窦黏膜中胶原沉积(蓝色)较多,胶原结构粗大,排列不规则。4研究结论(1)FESS手术疗效确切。本次研究表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后Lund-Kennedy黏膜形态评分均低于术前,临床疗效显着。(2)生肌通窍散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结果表明,FESS术后以生肌通窍散的使用代替术腔填塞并于术后换药时加用生肌通窍散,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膨胀海绵填塞,在减少术后术腔新生息肉,减轻黏膜水肿、鼻漏、结痂以及瘢痕粘连方面效果明显。(3)生肌通窍散抑制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胶原合成以及调节胶原比例有关。研究发现观察组促炎因子IL-6的释放、Ⅰ、Ⅲ型胶原的合成以及Ⅰ、Ⅲ型胶原比例均低于对照组,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则高于对照组。并且IL-6与Ⅰ、Ⅲ型胶原以及Ⅰ、Ⅲ型胶原之比呈明显正相关。IL-10与Ⅰ、Ⅲ型胶原以及Ⅰ、Ⅲ型胶原之比呈明显负相关。观察组患者术后9周再生上颌窦黏膜组织学表现中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和胶原沉积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张苍,李伯华,陈维文,王萍,周冬梅[10](2019)在《赵炳南对中医皮肤科的贡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赵炳南先生是中国中医皮肤科的奠基人,他对中医皮肤学科的创建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明确了中医皮肤学科在中医体系中的定位,探索了中医皮肤科疾病分类体系,明确了湿邪在皮肤病病机中的核心地位,建立了基于气血津液辨证的皮损辨证体系,建立了完备的中医皮肤病药物治疗体系,明确了血燥、顽湿、湿痹、湿滞等中医皮肤学科关键性概念的内涵,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医皮肤科人才,率先走出了皮肤科中西医结合的第一步。
二、芙蓉膏在外科临床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芙蓉膏在外科临床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徐旭英辨治半阴半阳证经验和紫色消肿膏治疗半阴半阳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疮疡半阴半阳证研究现状 |
1 释名 |
2 病因病机 |
3 临床表现 |
3.1 全身情况 |
3.2 局部表现 |
4 治法 |
4.1 内治法 |
4.2 外治法 |
4.3 禁忌 |
5 结语 |
参考文献一 |
综述二 紫色消肿膏研究现状 |
1 紫色消肿膏源流 |
2 紫色消肿膏药理研究 |
3 紫色消肿膏临床应用 |
4 讨论 |
参考文献二 |
综述三 脂膜炎研究进展 |
1 临床表现 |
1.1 局部皮损表现 |
1.2 全身症状 |
2 发病机制 |
3 诊断 |
3.1 病理诊断及分型 |
3.2 超声诊断 |
3.3 CT诊断 |
4 治疗方法 |
5 讨论 |
参考文献三 |
第二部分 临床经验 徐旭英教授治疗疮疡半阴半阳证的临床经验总结 |
1 徐旭英教授疮疡辨证思路探析 |
1.1 以阴阳为纲 |
1.2 注重整体观 |
1.3 明确病情阶段 |
2 疮疡半阴半阳证的病因病机 |
2.1 肺脾肾虚为发病之本 |
2.2 湿热瘀阻为发病之标 |
2.3 阴阳不调为病机所在 |
3 徐旭英教授治疗疮疡半阴半阳证的思路探析 |
3.1 谨辨阴阳,以阳为贵 |
3.2 扶正祛邪,正邪兼顾 |
3.3 外科三法,贯穿始终 |
4 徐旭英教授治疗疮疡半阴半阳证的遣方用药探析 |
4.1 内治法 |
4.2 外治法 |
5 肿疡半阴半阳证(结节性血管炎)治验举隅 |
5.1 病例资料 |
5.2 病例分析 |
6 溃疡半阴半阳证(2型糖尿病性下肢溃疡)治验举隅 |
6.1 病例资料 |
6.2 理论探析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紫色消肿裔治疗半阴半阳证的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脱落 |
1.6 病例剔除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样本量估算 |
2.3 随机分组方法 |
2.4 治疗方法 |
3 评价与观察指标 |
3.1 一般项目 |
3.2 疗效性观测指标及评价标准 |
3.3 安全性指标 |
3.4 疗效性评定标准 |
3.5 复发率 |
4 研究结果 |
4.1 病例纳入及数据集 |
4.2 基线汇总情况 |
4.3 疗效指标基线 |
4.4 疗效比较 |
4.5 治疗组与对照组安全性比较 |
讨论 |
1 研究结果分析 |
2 疮疡半阴半阳证的形成 |
3 脂膜炎与疮疡半阴半阳证之间的联系 |
4 紫色消肿膏的组方特色 |
5 疮疡半阴半阳证的治疗原则思考 |
6 问题与不足 |
7 本研究的特色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燕京外科名家外治经验在浆细胞性乳腺炎溃面治疗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疗思路 |
1.1 整体观念 |
1.2 辨证论治 |
2 外治方法 |
2.1 药物疗法 |
2.1.1 药纱: |
2.1.2 膏药: |
2.1.3 油膏: |
2.1.4 箍围药: |
2.1.5 掺药: |
2.1.6 洗剂: |
2.2 中医技法 |
2.2.1 药捻引流: |
2.2.2 垫棉法: |
2.2.3 针刺法: |
2.2.4 拔罐法: |
2.2.5 熏法: |
2.2.6 熨法: |
2.2.7 冷湿敷法: |
2.2.8 清疮法: |
2.2.9 手术: |
3 改良创新 |
(3)赵炳南学术思想治疗乳腺疾病拾萃(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疗思路 |
2 治疗方药 |
2.1 内治 |
2.2 外治 |
2.2.1 芙蓉膏: |
2.2.2 甘乳膏: |
2.2.3 京红粉软膏: |
3 外治技法 |
3.1 药捻疗法 |
3.2 引血疗法 |
4 学术理论 |
4.1 整体观念 |
4.2 辨证论治 |
4.3 顾护脾胃 |
4.4 “淘砌”理论 |
4.5 稳托疗法 |
5 结语 |
(4)吕培文教授托法在难愈性肉芽肿性乳腺炎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学术思想 |
2 托法选方 |
2.1 勤求古训 |
2.2 托法选方 |
2.2.1 托里生肌汤 |
2.2.2 益肾通脉汤 |
3 托法用药 |
3.1 托法名药皂角刺 |
3.2 理气透托 |
3.3 芳香透托 |
3.4 清热托毒 |
3.5 散结托毒 |
3.6 利湿托毒 |
3.7 辨证加减 |
4 托法外治 |
5 缓托法在肉芽肿性乳腺炎中的应用 |
(5)电热针治疗乳痛症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乳痛症现代医学临床研究进展 |
1 疾病概述 |
2 流行病学 |
3 发病原因 |
4 乳痛症的临床表现 |
5 乳痛症的治疗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乳痛症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
1 病名沿革 |
2 病因病机 |
3 乳痛中医内治法 |
4 乳痛中医外治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乳痛症热刺激疗法与电热针临床运用进展 |
1 热刺激疗法作用机制 |
2 热刺激在乳痛症临床治疗中的运用 |
3 电热针的临床运用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 |
2.1 受试者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观察中止标准 |
2.6 观察剔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2 样本量估算 |
3.3 随机方法 |
3.4 治疗方案 |
3.5 观察周期 |
3.6 观察指标 |
3.7 疗效评价 |
3.8 安全性评价 |
3.9 统计分析 |
4 技术路线图 |
5 研究结果 |
5.1 电热针组与针刺组 |
5.2 周期性乳痛与非周期性乳痛 |
5.3 安全性评价 |
6 讨论 |
6.1 结果的意义 |
6.2 电热针疗法的选择 |
6.3 研究对象选择 |
6.4 针刺穴位选择 |
6.5 对照组选择 |
6.6 安全性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VAS视觉模拟评分 |
附录2 简式McGill疼痛问卷 |
(6)白金散外治外吹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患者信息调查表 |
附录B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消痈膏联合内服治疗外吹乳痈初期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B |
消痈膏外敷治疗乳痈初期的临床疗效观察病例报告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新止痛促愈膏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文献综述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临床实验结果比较分析 |
4 安全性观察结果 |
讨论与体会 |
1.1 祖国医学对痔的认识 |
1.2 祖国医学对创面愈合的认识 |
1.3 外用膏剂 |
1.4 药物组成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6 研究结果分析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9)生肌通窍散对抑制鼻内镜术后黏膜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 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术腔黏膜修复 |
2 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治疗的研究概况 |
2.1 术后全身用药 |
2.2 术腔局部用药 |
2.3 鼻腔冲洗 |
2.4 术腔清理 |
3 祖国医学对功能性鼻内镜术后的辨证分型 |
4 鼻内镜术后中医药治疗 |
4.1 中药内治法 |
4.2 中医外治法 |
5 FESS术后鼻腔出现瘢痕粘连的原因及分子生物因素研究 |
5.1 FESS术后鼻腔出现瘢痕粘连的原因 |
5.2 导致瘢痕粘连的细胞分子生物因素研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病例选择标准 |
1.1 西医诊断标准 |
1.2 CRS的临床分型、分期 |
1.3 慢性鼻-鼻窦炎手术指征 |
1.4 中医诊断标准 |
1.5 纳入标准 |
1.6 排除标准 |
1.7 剔除标准 |
1.8 退出标准 |
2 临床资料 |
2.1 研究病例来源及分组 |
2.2 实验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
3 临床研究器械与材料 |
3.1 手术、换药设备及器械 |
3.2 实验主要器材 |
3.3 实验主要试剂 |
3.4 实验药物 |
4 研究方法 |
4.1 术前准备 |
4.2 手术方式 |
4.3 术后处理 |
4.4 观察指标 |
5 统计方法 |
6 研究结果 |
6.1 Lund-Kennedy评分比较 |
6.2 IL-6、IL-10、Ⅰ、Ⅲ型胶原以及Ⅰ和Ⅲ型胶原之比(Ⅰ/Ⅲ)比较 |
6.3 IL-6、IL-10 与Ⅰ型和Ⅲ型胶原的相关性分析 |
6.4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9周黏膜组织形态比较 |
7 讨论 |
7.1 研究结果分析 |
7.2 生肌通窍散组方分析 |
7.3 生肌通窍散与术后黏膜无瘢痕修复的相关性 |
第三章 结论 |
第四章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病理性瘢痕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概况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赵炳南对中医皮肤科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 明确了中医皮肤学科在中医体系中的定位 |
1.1 中医皮科与外科的异同 |
1.2 中医皮科与内科的关系 |
1.3 中医皮肤学科在中医学中的定位 |
2 探索了中医皮肤科疾病分类体系 |
3 强调了湿邪在皮肤病病机中的核心地位 |
4 建立了基于气血津液辨证的皮损辨证体系 |
5 建立了完备的中医皮肤病药物治疗体系 |
5.1 作用分门类、药力分梯度的外治药物方阵 |
5.2 基于皮损气血津液辨证的内服方药方阵 |
5.3 整体与局部结合治疗皮肤病的观念 |
6 提出了中医皮肤学科的一些关键性的概念 |
6.1 血燥 |
6.2 湿痹 |
7 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医皮肤科人才 |
8 率先走出了皮肤科中西医结合的第一步 |
9 总结 |
四、芙蓉膏在外科临床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徐旭英辨治半阴半阳证经验和紫色消肿膏治疗半阴半阳证的临床研究[D]. 吴子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燕京外科名家外治经验在浆细胞性乳腺炎溃面治疗上的应用[J]. 李书琪,付娜,高畅,张董晓,吕培文. 北京中医药, 2020(12)
- [3]赵炳南学术思想治疗乳腺疾病拾萃[J]. 张董晓,孙宇建,黄巧,赵文洁,付娜,东浩,吕培文. 北京中医药, 2020(09)
- [4]吕培文教授托法在难愈性肉芽肿性乳腺炎中的应用[J]. 张董晓,付娜,谭玉培,梁欢,高畅,李书琪.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07)
- [5]电热针治疗乳痛症临床疗效观察[D]. 王子彦.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6]白金散外治外吹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郝玲玲.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7]消痈膏联合内服治疗外吹乳痈初期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昱君.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8]新止痛促愈膏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D]. 赵超.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生肌通窍散对抑制鼻内镜术后黏膜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D]. 韩玉洁.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10]赵炳南对中医皮肤科的贡献[J]. 张苍,李伯华,陈维文,王萍,周冬梅. 北京中医药,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