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级存差行经济效益下降、资金闲置的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赵宏瑞[1](2013)在《中国金融体系存差问题实证研究》文中指出近来我国理论界一直强调中国崛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宣示自信,往往更需要忧患意识与批判性思考反思我国过去20年的经济,一直存在着总供给过剩的问题政府为解决内需不足,持续培育消费热点扩大基建投资强化转移支付维持币值稳定与此同时,我国20年来金融体系产生的存差淤积以及M2过高,引起了学术界关于货币是否超发的热议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深化之间要素错配经济社会转轨阵痛造成的;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流动性劳动力产品产能四大过剩,实体经济总供给过剩与金融体系存差淤积之间相互交错,构成了我国经济第三类非均衡的核心特征;在今后很长时间内,总供给过剩与金融过剩,将会是一直阻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货币总量增长与存差淤积,是一个隐藏很深的体制问题它既体现我国货币被动超发,又反映商业银行的表外逐利本文补足我国M2的统计缺失,发现我国在2012年底的货币总量已超过100万亿元其中92万亿元是存款笼中虎,92万亿元中有73万亿元是较为优良的银行信贷与债券资产;其中另外的27万亿元是整体存差,它相当于我国历史累积的货币发行量——该27万亿元中尚有18万亿元净存差,构成我国的超发货币货币超发情形下,我国实体经济的供需失衡与金融体系的存差淤积,是当前我国生产要素错配和分配机制矛盾尖锐化的外在表现本文分析我国六十三年来整体存差演进的过程,实证货币超发的问题,探索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要素错配的改进机制笔者研究发现:第一,我国增量要素的投放追不上整体存差的扩大要素配置衔接不上资金可贷性需求实体经济与金融深化之间缺乏有机配合,都是阻碍我国投资转化与资本形成的主要障碍;第二,存差过大,危害甚剧这意味着金融体系内的货币超发存贷失衡金融媒介力渐弱系统脆弱性加大,同时持续加剧我国实体经济的主要矛盾,加重全社会对货币超发与分配不公的紧张和忧虑;第三,解决实体经济矛盾,必须抓住金融枢纽;化解我国存差淤积,亟需改进增量要素投放与存差淤积之间的匹配机制我国要做到管控少发多贷增量配齐可贷要素化解当前经济的第三类非均衡,就必须完善我国再生产过程中增量投放人本盈需可贷要素的匹配机制,从而为生产者扫除按要素分配的体制障碍放松市场的末梢垄断推进城市化中产业扩容在民生工程中塑造民生机制由此,更便于生产者找到合意的可贷项目畅通的投资渠道持续的收入预期在未来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必须重新强化中国特色的财政金融搭配,以使我国存差缓解要素增配尽管整体存差本身易增难减,笔者认为,只要建立要素增配的持续疏导机制,就将改变货币被动超发的状态,我国的净存差就会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此时,我国整体存差就会处于合意的范围之内
王定祥[2](2006)在《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理论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是关于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理论与政策研究。该项研究是在深入考察中国金融发展和金融产业资本运行实际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之上,通过系统回顾和借鉴产业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金融资本与生息资本理论、信息不对称与交易费用理论、预算约束与缺口理论、产业组织与金融产业化发展理论,从交易和逐利视角界定了金融产业资本的基本范畴和研究基点,多角度、规范性地定义和分析了金融产业资本的形成规律和循环增值的过程机理,进一步从理论上剖析了金融产业资本持续循环的内在动因和市场约束机制,并建立了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分析与评价框架。据此,运用历史分析和计量检验方法,实证检验了以银行业为代表的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及其特征,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解释了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进而以促进中国金融产业资本良性循环增值为目标,提出了配套的政策建议。一、论文的基本结论1、市场机制主导着金融以产业的方式发展是现代金融发展的显着特征,而这种发展又以逐利最大化的资本要素为支撑。现代金融是建立在分工和信用交易基础之上的,追逐利润最大化是市场金融主体——金融企业的本性和成长路径,因而正在向市场转型的国家,其金融发展应当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促进资本密集型的金融行业发展成为强大的金融产业,这就需要承认金融机构的企业属性及其资本对市场和利润的无限追逐的本性。金融企业的资本要素统称金融产业资本,金融产业资本是一种相对稀缺的金融资源,其本性就在于对市场和利润有着无限的追求,这种追求的内在冲动要求其自身必然无休止地处于运动之中。因此,要恢复金融企业资金作为资本逐利的本性,就必须通过市场机制主导金融产业资本的运动。2、金融产业资本的形成是基于市场的需要和资本运营体系分工不断细化的产物,其形成的量客观存在着一个最优经济规模。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演进,金融产业资本逐步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中分离出来,并成为相对独立的资本运营体系。它通过信用交易与真实经济部门的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命运(即追求利润和共同分割利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形成利益共同体,这种联系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而发展。基于微观的和市场的角度分析,金融产业资本的内生形成又是人们避免流动性危机的必然选择。从宏观的角度看,要维持一国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的路径,就需要使金融产业资本形成的量与真实产业资本形成的量之间保持一个最佳比例状态;如果达不到最优规模和合意比例,就会出现真实经济部门与金融经济部门不能协调发展的局面,从而制约经济的稳定增长。研究表明,在不存在制度障碍和意外冲击下,金融产业资本最优规模的形成会通过社会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机制和市场机制得以调节和实现。如果存在政策和制度(如金融抑制政策)等意外冲击,金融产业资本合意比例的形成就会受到影响。3、无休止的循环运动是金融产业资本生命力及其发挥生产力作用的具体体现,通过不断地循环运动,既能够实现其社会价值,又能够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增值。尽管金融产业资本如同真实产业资本一样,可以在金融企业内部通过金融产品的开发与交易实现循环和价值增值过程。但大多数金融产业资本的循环是通过与其外部交易主体之间达成信用交易而完成的。金融产业资本的使用权一旦借出,它就会立即转化并参与到真实产业部门资本循环中并创造社会价值,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增值。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产业资本的循环不分国界,只要在不同的市场间存在投资增值的差异,它就会从资本边际生产力低的市场流向资本边际生产力高的市场,并最终在资本边际生产力高的市场体聚集、循环和增值,这是市场机制主导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的普遍规律。由于各地、各行业客观存在资源禀赋和要素边际生产力的差异,在这个规律的支配下,金融产业资本在全社会的流动与配置必然会表现出非均衡的分布格局。4、市场主导下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有其内在的动因机制和约束机制。其动因机制主要有三个,即逐利机制、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金融产业资本对利润的无限追求驱使着它不断地从低效部门往高效部门流动,并在循环中尽力规避各种风险。金融产业资本能够参与外部经济的循环,还在于市场对它存在广泛的需求,需求会引导金融产业资本的供给,但金融产业资本供给量是相对有限的,最终会制约其有效需求,并在二者的比较中形成价格机制,最终作用于金融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利率、汇率和证券价格的变化一方面既是金融产业资本供求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会引导金融企业做出及时的投资策略调整,从而改变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的市场范围。在金融产业资本交易中,市场客观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等现象,从而对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构成了一种内在的约束,此时,金融企业会通过金融契约机制,或采取谨慎经营方式,以规避各种市场风险,确保金融产业资本的最大化增值。5、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最优效率,即用一定的金融产业资本投入实现最大限度的价值增值。在理论上,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即微观生产效率、中观配置效率和宏观功能效率。微观生产效率用以考察一定量的金融产业资本带给金融企业的净利润的比例,通常以其价值增值的幅度和速度为评价标准;中观配置效率考察的是通过金融产业资本循环,金融企业最终实现的动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功效,其大小可以用动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速度和规模加以测量;宏观功能效率考察的是金融产业资本循环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的积极效果,通常用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作为评价依据。研究表明,金融产权制度安排、金融市场结构与价格机制、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金融企业内部管理、社会信用环境与秩序都是影响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重要因素。据此,可以把它们作为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分析框架和作为实证分析的方法基础。6、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机制不畅、效率不佳,值得我们高度关注。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各商业银行的资本循环效率远不如西方业绩较优的商业银行,并且微观生产效率呈现大幅度下降并逐步收敛的趋势。这种趋势的背后,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信贷规模的扩张,并没有成为促进微观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相反,还引致了巨额的不良资产,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日益强化,市场对金融企业的内在约束力逐步体现出来,信贷配给和大量存差的出现,正是金融企业应对市场约束的具体表现,同时既印证了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机制受阻的现实,也反映了金融产业资本中观配置效率存在下降的事实。在宏观效率方面,历史纵向比较表明,中国信贷资本的宏观经济效率也呈现阶段性下降趋势,但计量结果显示,银行信贷资本循环始终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银行业的发展和银行信贷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而目前大量存差的存在,显着降低了银行信贷效率,从而阻碍了经济的增长。7、中国低效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有着深厚的历史与现实根源。其一,现实垄断性的金融产业组织结构和人为分割的市场格局是导致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低效的市场根源。由于市场的垄断和被分割,金融产业资本就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平等地参与竞争和实现最大化增值。其二,利率管制引致的金融寻租行为,制约了金融企业最大化获得金融租金的能力。其三,政府主导金融资源的配置机制,保障了政府实现其政治目标,但却牺牲了金融产业资本的市场利益。其四,我国金融交易中严重的道德、诚信与信用缺失,加重了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强化了银行业信贷配给动机,损害了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其五,国有银行金融产权的虚置和内部松散的治理是导致“X低效率”的最直接原因。此外,由财政部门、中央银行、储户等多元支持体支撑下的软预算约束也使我国金融企业极大地丧失了追求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激励,也削弱了中国金融产业稳健运行的根基。二、论文的重要观点1、现代金融的发展已经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充当金融中介功能,将储蓄资源动员和集聚起来并转化成社会各个领域的投资,而是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市场化的加深,金融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内涵。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信用交易为手段,以逐利最大化为目标,金融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其相对独立的产业发展特性;它不仅和真实经济体发生着日益广泛的互惠互利的联系,而且还可脱离于真实经济体独立地运行,并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只有全面理解现代金融向产业化的成长路径和发展内涵,金融发展战略才能防止金融产业资本过分偏向政府公共目标而损害经济效率目标的问题,才能保障金融产业资本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运营和增值。2、市场机制主导金融资源配置和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是现代金融产业发展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中国金融发展要顺应当代金融产业化发展趋势,就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并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配置金融资源,推进金融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通过资本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增值最终将金融发展成为资本实力雄厚、竞争能力强大的金融产业。3、追逐市场和利润最大化是金融产业资本的内在本性。在市场开放和资本流动成本较低的条件下,由于各地资源禀赋和生产效率各异,金融产业资本必然会从低效的市场流向高效的市场,从而出现金融产业资本在全社会非均衡的循环运动。但这种非均衡的循环是符合经济效率要求的。如果政府强加干预,以追求各地均衡配置,必然会牺牲金融产业资本的经济效率。为此,政府应当通过公共金融制度来弥补市场主导的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并以此为基础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引导金融产业资本的流向,从而达到宏观调控之目的。4、如果假定中国目前的金融已经发展成为金融产业的雏形,那么,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机制受阻、效率不佳的根源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市场原因,也有历史原因,既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讲,是政府长期主导和抑制积累的结果。政府为了集中和利用稀缺的金融资本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自己的政治目标,从产权控制、利率管制、信贷干预和预算支持等多方面入手,广泛主导着金融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使金融产业资本运行行政化,从而严重损害了金融产业资本独立运作所产生的增值效率。因此,要从根本上促进中国金融产业资本良性循环,就必须理顺政府和金融企业之间的各种关系,政府应当逐步退出金融企业尤其是国有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让市场机制去充分地主导金融企业的运作和金融产业资本的循环。5、金融发展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但其风险的累积和扩散也具有强大的负外部性。为了降低负外部性,在金融产业化发展进程和金融产业资本市场化循环中,保留适当功能的政府机制仍然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推进中国金融产业资本的良性循环和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客观需要进行金融制度的创新,发挥好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长处,建立起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调控机制为补充的市场金融发展制度。三、论文的主要创新1、建立了基于交易和逐利范式的金融产业资本分析框架。论文针对长期在金融研究中将金融企业作为中介功能范式缺陷,引入新制度经济学方法,从交易和逐利视角入手,恢复了金融企业资金作为资本的本来面目,建立了基于交易和逐利范式的金融产业资本分析框架,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换,突破了传统货币银行意义上的金融机构媒介资金作用的研究,开辟了研究的新视野。2、深化了金融产业资本的形成和循环机理。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产业资本循环和生息资本理论,深入考察现代金融产业资本运动的新形式,全面总结了现代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的路径。引入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发现了金融产业资本及其合意形成的内在机制。借鉴信息不对称与交易费用理论,发现了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的市场约束机制及其应对的金融契约机制的不完全有效性。3、建立了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新的评价框架。论文突破既有的将金融资金的效率确定在金融企业微观层面的研究,将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扩展到微观生产效率、中观配置效率和宏观功能效率三个层面,并初步确定了各自的评价准则、指标体系及其方法,为金融效率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4、实证检验了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各层次的效率。论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范式,建立了混合数据计量模型,发现了引致微观生产效率下降的主导因素。以回归分析、协整检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工具,全面揭示了银行发展和银行信贷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从中观和宏观的角度分别实证了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不佳的现状及其特征。5、明确了促进中国金融产业资本良性循环的途径。论文在理论和实证导致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不佳的根源基础上,明确了以观念转变和制度创新、解除金融约束、实现市场主导金融发展为路径依赖,围绕这一路径,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四、论文的政策建议1、建立信用制度,构筑和谐的市场金融生态环境.完善的信用制度是维系金融产业资本良性循环的核心制度,是构筑金融生态环境的制度基础。首先,应通过宣传、教育、典型示范等各种途径在全体公民中广泛开展诚信教育,逐步增强公民的信用意识和诚信理念。其次,加强信用立法,切实保护债权人利益,对失信行为依法严惩和治理,大力提高违约成本。再次,建立完善的个人和企业信用档案制度与信用担保制度,建立信用信息的联网和有偿共享机制,从根本上遏制失信行为;最后,应建立信用监管体系,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律师和信用评级机构等专业服务领域的监督,促进信用中介机构市场化。2、培育市场主体,完善产业金融组织及其市场体系。首先要积极扶持现有正规中小金融企业的成长,在市场准入、税收和监管等方面给予它们与国有金融同等的国民待遇;同时,还要积极培育一批新的中小金融机构,承认非正规金融资本的合法性,鼓励、引导、监管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使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在条件成熟时,将他们改造成为正规金融体系。其次,要加快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使金融市场和金融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合理分摊经济发展风险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产业资本进入资本市场循环增值。3、改革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培育高素质的金融企业。在金融产权制度改革方面:一是在既有国有金融产权之外,培育、扶持一批主体明确、边界清楚的金融产权企业。为适应经济多元化的需求,可以建立一批民营金融企业,或以产融结合为核心的金融财团,或引进一批外资金融企业,鼓励非正规金融企业的成长。二是对国有金融企业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创造条件上市。在完善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方面,金融企业应按照“治理与管理分开、治理高于管理”的原则,建立起一个向出资人负责的董事会、和一个向董事会负责的经营管理层、以及一个代表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监督经营管理层的监事会,从而体现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彻底分离与制衡的机制。4、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市场主导的金融价格机制。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其中利率杠杆发挥着信号传递作用,它不仅决定金融产业资本利差收益的大小,而且利率的变化会引导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结构作出迅速地调整。要实现利率杠杆的这种功能,这必须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具体做法包括:(1)应放宽直接融资的利率限制,允许利率在一定幅度内浮动,在条件成熟后,利率由发债主体和票据贴现承兑双方自行决定;(2)在全国统一货币市场基础之上形成真正的同业拆借市场利率;(3)允许存款利率适当浮动,加大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在条件成熟后完全放开;(4)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有效汇率机制;(5)建立起利率与证券价格、国际资本市场价格相联系的机制,使利率的变动能在各金融价格体系间自动的传递,以引导金融产业资本的有效流动。5、硬化预算约束,构筑金融企业自我约束机制。首先,要树立金融相对稳定的理念,充分发挥市场约束的功能。根据中国的实际,金融监管必须在金融的绝对稳定(零倒闭)和机构倒闭(不稳定)之间寻求一个相对稳定状态,为市场约束力的发挥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和制度基础;其次,要消除国有银行作为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支持体的角色,硬化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第三,通过引入一批民营金融企业适当降低金融产业市场集中度,降低金融企业倒闭的负外部性。第四,建立和完善金融企业市场退出机制,并采取适当的金融企业之间的风险隔离措施,如创造相应的条件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第五,政府应适当从金融领域的直接经营活动中退出,妥善处置好国有金融企业的不良金融资产。6、鼓励产融结合,建立可塑性较强的银企合作关系。从银行信贷资本安全运行的角度看,构建新型的银企合作关系必须寻求三点突破:一是强化银行对企业的监控功能;二是规范政府行为,使银企关系市场化;三是建立有进有退的银企合作关系。据此,一方面可以积极鼓励产融结合,构筑稳固的长期银企关系。另一方面,银企关系应当建立在与企业的生命周期相吻合的基础上,银行信贷资本在企业经营相对稳定、融资风险较低的时候进入,在企业不能较好地处理影响其成长的因素、以及将终结其生命周期的时候退出,以保护信贷资本循环的安全。7、开拓国际市场,推进金融产业资本国际循环增值。我国金融企业应树立开放和全球意识,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积聚金融产业资本,并积极稳妥地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让金融产业资本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最大化增值。同时,应采取包括套期保值、期权、期货、互换等现代风险管理手段规避国际金融风险,将风险可能产生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8、实行政监分开,建立完善的独立于政府的监控体系。根据金融产业组织的风险特征,我国应当建立起“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即金融企业自我监督、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市场监督、行业协会监督和监管机构的监督,以加强对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的有效监管。
张丽[3](2007)在《上海工业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领跑者,上海工业开发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数量和规模都有所增加,取得了显着的发展。伴随着很多新兴的工业开发区出现,部分早期的工业开发区步入成熟期。上海市工业开发区同时面临土地利用、设施配套、技术创新等一系列发展的制约因素,尤其是土地集约利用方面更是工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基础。 国内外的产业数据统计表明,不同产业占用的空间资源是不同的,或者说一定的土地资源用于不同产业,其产出结果会有很大差异。所以对于工业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应在不同的产业结构类型的基础上,做到经济集约是前提和目的,空间的集约是达到经济集约的补充和手段。 本文以上海市的工业开发区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实证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在理论方面,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开发区的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两方面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为其后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研究的理论框架。在实证方面,本文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方面分析了上海市工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综合特征、比较了三个典型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和典型地块的规划实施情况。在以上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最后分析了上海工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就规划方面提出相关指标体系的完善对策建议。
嵇欣[4](2012)在《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评价的思路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工业化阶段,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到2020年我国新增建设用地为585万公顷(8775万亩),而规划期前五年的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己占新增总量的40%左右,可见到2020年我国新增建设用地十分有限。而新增建设用地中,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比例较高,为40%-50%。另外,我国城市工业用地比例约为22%,与国外大城市相比明显偏高。在耕地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城市中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绿地、居住用地等)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用地指标紧张已成为我国发展的主要瓶颈。但与此同时,工业用地却存在着用地粗放、低效等问题,工业用地闲置现象严重、土地产出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针对上述问题,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等相关政策,国土资源部也在2008年提出了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并制定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规程(试行)》,通过建立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确定指标理想值、指标标准化和计算分值等步骤,来评价工业园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国外关于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或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的研究很少,其研究范围主要来自于中国。从国外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方式的管理中可以看出,西方社会认为农田和自然资源的价值很高,需要限制城市增长,将工业用地抑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也就不需要对工业用地绩效进行评价。而国内关于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的研究也是通过建立指标体系,以地均固定资产投入、地均就业人数、容积率、建筑密度、地均产出、地均利税等指标来评价工业用地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方法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规程(试行)》基本一致。然而,现有的评价方法过于简单,用地均产出(即单位面积工业产出)来判断工业用地土地产出效率的高低,其前提是所有工业园区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默认所有的工业园区都是合理的,落后的工业园区是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来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实际上,这两个前提是不成立,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园区的级别问题。级别高的工业园区,上一级政府对园区内的产业布局更为重视,进入的项目质量较高。二是地理区位问题。离中心城区较近的工业园区,能享受到中心城区的服务功能;靠近主要交通枢纽,即交通通达性较好,则便于运输。因此,区位好的工业园区更容易吸引优质企业进入。另外,工业用地与城市功能的关系较为复杂:当工业用地与城市功能发生冲突时,城市功能受到损害;当工业用地与城市功能互补时,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而现有评价方法无法反映出上述情况。总的来说,现有评价方法无法识别出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差异的原因,即土地产出效率受园区级别、地理区位等因素影响的大小,也无法识别出哪些区位是不适合发展工业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对现有工业园区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和补充,从相对值的角度来衡量工业园区的土地产出效率,即在剔除某些客观条件(如园区级别、地理位置等区位因素)的影响后,对工业园区的土地产出效率进行评价。从评价结果中判断出受到区位因素影响较大的工业园区,并识别出城市中不适合发展工业的地方,从而优化和调整城市的产业结构、推动城市的发展转型。本文从两部分对文献进行梳理。首先,梳理有关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发现国外有关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的研究很少,而国内研究是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评价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所以,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评价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需要为新的评价方法寻找相应的理论基础。其次,本文将借鉴城市发展与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土地经济学中的级差地租理论以及城市经济学中的区位理论,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城市中适合发展工业的地方,即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发挥、土地产出效率与所支付的租金相一致、有利于企业对区位的选择。通过梳理企业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对各文献中使用的计量模型和企业选址时考虑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确定合适的计量模型和区位因素,分析各因素对2007-2008年上海市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确定区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计量模型来分析区位因素对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的影响,并用残差来表示剔除区位因素后的土地产出效率。通过单因素回归的方法,分析园区级别、到市中心距离、到最近高速公路距离等因素对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园区级别对土地产出效率有重大影响。国家级工业园区有较为明显的级别优势;市级工业园区有一定的级别优势,但明显小于国家级工业园区;工业基地并没有明显的级别优势;区县级工业园区有明显的级别劣势。到市中心距离对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有较大影响。离市中心越近,则土地产出效率越高。而到最近高速公路的距离对土地产出效率的影响较小。并结合地均产出残差的大小和地均产出排名的变化情况来识别出土地产出效率一直较低或一直较高的工业园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或较为明显的工业园区、区位劣势十分明显或较为明显的工业园区。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指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是采用单位面积工业产值评价代加工为主的工业园区时,由于其工业产值很高但工业增加值和税收很低的特点,其土地产出效率被明显高估了。因此,有必要建立工业园区的工业增加值统计体系。二是在工业园区发展转型的过程中,2.5产业进入工业园区,一方面提高了园区的土地产出效率;另一方面由于2.5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不清,利用工业用地发展服务业的现象较为普遍,而将服务业的产出算在工业用地上,导致工业园区的土地产出效率被高估。将这类工业园区的土地产出效率与那些严格按照国家用地政策利用办公用地、商业用地来发展服务业的园区相比,是不合理的。因此,园区内工业用地政策也要与时俱进,统一规范,对土地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三是工业用地与城市功能的关系复杂,靠近市中心的工业园区能享受到公共设施长期投入的成果,即中心城区服务功能和交通通达性较好;而离市中心较近的工业园区所产生的污染问题会损害到城市功能的发挥。因此,靠近市中心的工业园区如何发展是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的空间表现。离市中心较近的成熟工业园区,如果与城市功能互补,则考虑逐步与中心城区融为一体;如果与城市功能发生严重冲突,则考虑逐步撤销此类工业园区。四是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角度来看,上海市的工业用地明显偏多,对于区位非常不利的区县级工业园区或市级工业园区,可以考虑将部分工业园区搬到区位较好的园区,逐步撤销一些工业园区用以发展其他用地(如农业、绿地、公共设施用地、住宅用地等),改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本文的创新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从理论层面上来看,本文将地租理论、区位理论纳入到土地产出效率评价中,改变了原有评价体系缺乏理论支撑的现状。从技术层面上来看,本文采用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工业园区产出效率进行评价。在研究思路上,本文指出了原有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即没有考虑到园区级别(?)地理区位对土地产出效率的影响,并且默认所有的工业园区都是合理的,无法识别出不适合发展工业的地方。因此,只有在剔除区位因素对产出效率影响的情况下,才能分析出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差异的原因,更为客观、合理地评价工业园区的土地产出效率。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对企业的区位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明确了区位变量的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市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进行回归,用回归残差来表示剔除区位因素影响后的土地产出效率。从应用层面上来看,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将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评价与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紧密结合,这种方法能使我们从城市功能的角度重新审视某些工业园区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发展转型的方向,有利于我们认识城市工业空间结构调整的方向。
伍戈[5](2004)在《转轨经济中的商业银行特征与货币政策效率》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体制正处于渐进转轨过程中,特定的转轨过程与转轨方式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提出了特定的要求。本文根据西方经济学所揭示的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以及我国的具体国情,着眼于分析转轨经济下我国商业银行有哪些具体特征、转轨经济对货币政策有哪些具体要求以及商业银行的特征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率有哪些影响,最终试图形成一些政策性建议。 银行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商业银行行为对货币供给数量和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笔者先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商业银行的“棘轮效应”,认为不良资产、“存差”这些商业银行的特征都直接与货币政策的实施效率密切相关。实证表明,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存在使市场化改革中的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发生了变异,相应使商业银行作为主要传导中介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和弱化。同时我们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出现的信贷结构性集中、信贷配给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结合理论模型,我们解释了现实状况:中央银行的利率和扩大货币供给量的政策行为对扩大银行信贷量失去了部分效率。信贷配给影响了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间变量的有效性。接着,我们对中国的十四家商业银行1995-2001 年经营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我国商业银行从微观方面具有混业经营的动力。金融业务综合化会产生货币替代现象,导致货币增长减缓,以及利率水平下降。此外,金融业务综合化还会加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促进利率政策的传导。其政策含义在于,主张在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考虑金融业务综合化所带来的影响。 另外,我们还从宏观体系的层面来分析商业银行特征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我们用“结构——行为——绩效”(SCP)经典范式的部分内容来分析银行业的市场结构、银行行为与经济绩效的关系,并以此分析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我们也通过结构化的市场集中率指标,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较为系统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市场的垄断造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货币政策效力减弱。我们还运用 Bordo-Jeanne 模型,比较了主动的货币政策与被动的货币政策,认为货币政策即使要考虑资产价格的因素,也应该是以商业银行的放贷行为为中心环节来制定有关政策。商业银行的理性信贷无疑有利于金融监管的实施以及宏观金融的稳定,但却对货币政策的效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我们探讨了货币政策职能与银行监管职能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二者协调的主要途径。我们利用 Poole 模型对利率还是货币总量问题的进行了理论分析,货币政策的短期调整与长期变革是必要的,我们还结合国际经验,对我国实践中货币政策、银行监管的协调机制进行了一些探讨。
徐云松[6](2015)在《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发展非均衡是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1988年邓小平立足于国民经济全局,明确提出“两个大局”的伟大战略构想,即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加快对外开放,内地要支持东部率先发展,服从这个大局;当东部发展到一定阶段,再支援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两个大局”的区域发展战略,就是一种区域非均衡发展模式。应该承认,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和经济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国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且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也确立了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四大经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形成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的空间发展格局。然而,我国区域发展的矛盾愈发显着,暴露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尽管国家提出了要实现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国家“十二五”规划还特别强调了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在不断拉大,区域增速格局的扭转也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事实上,我国区域发展仍然处于非均衡的状态,并且区域发展过度非均衡的趋势还引致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我国区域非均衡发展中又以西部地区最为典型,作为土地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71.5%的最大经济区域,西部内陆的普遍贫穷落后与东部沿海的发达富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西部的贫困落后与历史上西部曾成为世界中心地带的辉煌形成了鲜明对比。东部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而广袤的欠发达西部地区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整体飞跃的掣肘。中国最广大的经济区域仍然是欠发达地域,并且地理面积广阔、涵盖省份最多的西部地区自身也存在着发展差距。伴随着区域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收入差距的两极分化现象也日益明显,这显然有悖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可以说,只有实现面积最广、省份最多、最贫穷落后的西部地区“后发赶超”,促进西部区域协调发展,解决现实中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才能为整体国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在现代经济增长因素中有详实的理论支撑,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也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区域金融作为金融发展的空间层次,着重于探讨一国内的地区中观层面金融结构与运行的分布状态与互动关系。经济发展决定金融发展,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也具有显着的非均衡性,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水平与速度明显滞后于发达的东部地区,并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十二五”时期进入第二个西部大开发十年以后,特别是“一带一路”中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实施,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在发生变化,金融业开放程度会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但是,如果区域过度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和态势不加以改变,协调机制不加以顶层设计和系统完善,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就难以实现质的提升,就难以实现和谐性与效率性统一的金融发展,不能以此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问题的研究,基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基本哲学观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以及均衡与非均衡辩证统一的思想。在方法论上本文坚持系统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运用发展与联系的思维方式剖析问题;树立全局与局部考察相结合,整体与部分分析相结合的观念。全文对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研究,立足于两个空间层面的分析视角,即主要矛盾——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非均衡问题,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西部各省份之间的非均衡问题;通过回顾、总结与分析区域经济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系统梳理了各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前沿。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以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四个研究视角为切入点:一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总量观,运用各项指标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总量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二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结构观,从金融行业结构、融资结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资产结构和金融开放结构五个方面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结构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三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功能观,从金融实现其功能的效率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功能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四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观,将金融子系统放置到整体系统环境中,运用逻辑推理、统计描述、计量模型等分析方法,探究影响与导致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因素。从定性的角度分析由于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而造成的对经济、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从定量的角度,构建动态的数理模型研究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系统观的分析要求涵盖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体现多学科交叉,涉及经济学科外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历史学、地理学、法学等理论与知识,使本文的论述与研究达到一定的历史厚度、思想高度、专业深度和学科广度。基于全文系统的逻辑论述体系,以及多维度研究思路、多样化分析方法得出的观点与结论,从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客观实情与现状出发,针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加快推动西部区域金融从非均衡发展向实现均衡与非均衡内在统一的协调发展转变的第一个层面;以及促进金融系统实现和谐性与效率性协调统一,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复兴等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第二个层面,本文提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构想、对策与建议。全文逻辑体系下的中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导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和目的,提出研究问题,论述本文意义;对概念进行界定与辨析,对研究范畴进行阐述。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技术路线与逻辑框架、主要的创新点、不足之处和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等内容进行概述。其次是理论文献的回顾与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进程与研究现状;按照金融发展理论萌芽——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视角的拓展的顺序进行了综述,并深入到金融发展理论的空间层面进行了回顾。基于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研究的两个空间层面和四个金融发展非均衡维度与视角的结合,对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阐述了该理论与本文研究问题的联系。第三是分析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历史演进,研究其问题表现。从历史角度对1949-1978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进行详述,对同时期区域金融发展的均衡状况进行了研究。对1978年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现状进行描述,基于两个层面(西部区域内与东西部区域间)金融发展非均衡角度,采用统计实证分析法、图表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等方法,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功能角度衡量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表现,阐明非均衡的时空特征与变动趋势。第四是基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基本哲学观点,从金融系统研究的系统观角度,对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进行剖析。运用定性分析法、统计描述法、对比分析法,实证检验法,从制度因素、经济条件因素、客观环境因素、非正式制度因素和不确定性冲击影响因素这五个方面探究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形成机理,分析了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第五是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负面影响分析。该部分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阐述了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和对文化的负面影响。第六是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简要回顾了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进行简要评述。其次从定量的角度运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测度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差异;在阐述了面板数据动态与静态模型、计量检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Panel-Data)协整检验,面板数据的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东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短期动态效应进行了量化测度。该部分同时研究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前沿,探讨了法律制度、法治效率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从区域层面对“中国之谜”命题(低水平法治与高速经济增长并存)进行部分解释;分析了区域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对法治(正式制度)与社会资本(非正式制度)在区域层面表现出的替代机理与耦合关系进行了阐释,指出制度(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建设,即健全法律制度环境、提升法治效率(正式制度),复兴西部内陆优秀文化(非正式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七是总结与建议。根据全文逻辑体系,该部分对各章研究结论进行统一的归纳梳理,结合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结论,提出西部区域金融由非均衡发展转变为协调发展必须注重顶层机制设计。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观的思维为指导,提出两个层面的针对性建议。一是西部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优化西部银行业结构;建设西部资本市场,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培育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发挥金融集聚与扩散功能;推动多层次区域金融合作;大力发展移动金融引领西部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效率;实施差异化与统一性相协调的区域金融调控政策。二是西部区域金融系统与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包括:健全西部地区法律体系,提升法治效率;弘扬西部地区优秀社会资本,推动西部优秀传统文化复兴,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现代金融发展的伦理体系。
韩文秀,刘成[7](2000)在《积极财政政策的潜力和可持续性 第六章 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文中研究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为重要的宏观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都可以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问题,本质上是财政风险控制问题。经济是财政的基础。考察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否具有可持续性,除了要看扩张性财政政策本身是否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外,还要看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如
郭松[8](2006)在《金融资源优化配置解析及对江苏的实际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资源一般包括资金(货币和信用)资源、机构组织资源、制度资源、人力资源等,金融资源配置的背后是经济资源的流动,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引导经济资源优化配置、促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对于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和维护金融稳定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研究金融资源配置问题十分重要而富有意义。 金融资源配置是一个宏观课题,对区域性的金融资源配置研究国内比较少见,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探索、尝试。本课题重点是借鉴国际国内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制约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种种因素,并重点对江苏金融资源配置进行实际考察和分析,对目前江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金融资源配置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揭示,最终目的是探寻对区域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改革建议。在区域金融改革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我们希望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对江苏金融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马艳霞[9](2009)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修正与路径问题研究 ——基于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贫困情况最复杂的地区,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都比较突出,农业发展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收入低于全国水平,生活恶劣于全国水平。对于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交通闭塞、思想封闭、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低下、本地劳动力市场发育落后、信息不对称、民族文化习惯制约等因素影响,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体现出难度大、成本高、进展慢、收入低等限制。如何根据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高度欠发达地区的资源禀赋、文化特征、劳动力素质等特点,寻求一条能够有效解决民族地区“三农问题”、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是当前我国劳动力转移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普遍受到三大难点问题的困扰:一是“劳动力转移悖论”,即转移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不断流出,形成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劳动力转移越多,城乡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愈加扩大这一恶性循环。二是“城乡就业怪圈”,即在相对发达的工业经济与落后的农村经济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城乡预期收入差异使城镇就业概率越高,流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就越多,从而形成“城镇现代部门扩张得越快,就业机会创造得越多,失业率就越高”的怪圈。三是“异地转移难题”,即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以东南沿海开放地区、各大中城市流动为主要途径,这一模式不仅带来“民工潮”等诸多不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与劳动力自身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的问题,也对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民族地区安定团结等带来了一定隐患。本文认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具有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宗教与文化拉力强大等特色,围绕上述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经济,让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生产领域就近就地向旅游产业转移,实现“离业不离家”式的生产结构而非生活地域的转移,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和甚至解决上述“三大难题”:一是可以有效吸收民族地区高素质旅游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解决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和农村产业空心化现象,缓解城镇就业压力;二是可以通过旅游投资项目和旅游消费吸引资金回流农村,从而实现资本积累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三是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改变城乡收入预期差异,从而改善农村劳动力长期异地转移给城市社会、就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发展旅游经济是解决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题的最佳劳动力转移模式。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目的是分析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剩余劳动力转移、流动特征与影响因素、经济效益、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旅游经济发展对西部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重要影响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障碍,探讨通过发展旅游经济扩大西部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的途径。论文按照“文献综述”→“理论局限”→“模型修正”→“模式选择”→“问题分析”→“对策建议”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证。首先,论文在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和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地区当前劳动力转移中面临着若干重要理论局限和现实难题,必须探索一条适合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创新性转移模式。其次,论文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对经典“推-拉”模型、刘易斯模型、托达罗模型进行修正和重述,证明大力发展以旅游经济是有效解决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难题的重要有效途径。随后,论文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多重特征、转移效应、现实障碍三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个案分析,并从产业发展、城镇建设、旅游扶贫、社区参与、人才培训等多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子伟梅[10](2018)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的县级政府经济职能研究 ——以永胜县为例》文中提出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一直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如何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成为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县级政府作为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追求精细化、科学化管理,高效履行职能,特别是经济职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桎梏经济发展,使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市场缺陷,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从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角度入手,以县级政府为研究对象,运用农业产业化理论和政府经济职能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了县级政府经济职能的内涵和特征,准确定位了县级政府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的经济职能:即对高原特色农业产业进行规划引导、建设农业所需基础设施、提供农业公共产品和服务、监管市场。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以永胜县为例,具体分析了永胜县政府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履行经济职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了存在问题的根源,通过借鉴国内外地方政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做法,提出了永胜县政府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积极优化履职的行政环境和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切实起到引领作用三项建议,为永胜县政府优化经济职能促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二、县级存差行经济效益下降、资金闲置的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县级存差行经济效益下降、资金闲置的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金融体系存差问题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存贷差文献回顾 |
一 存贷差的分析方法过时,应当淡出说 |
二 存贷差等于初始存款源于外汇占款说 |
三 巨额存差反映经济运行矛盾与货币失业说 |
四 国外关于存差研究的相关情况说明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结构安排 |
第四节 本文主要贡献 |
一 破除我国 M2 数据失真,重估我国货币总量范畴 |
二 廓清我国总体存差,前沿实证我国货币超发数据 |
三 规范阐述我国经济第三类非均衡中的超发困境 |
四 增配可贷要素管控少发多贷创新金融布局 |
第二章 货币总量运动 |
第一节 存款账户约束下的货币总量运动 |
一 账户存款与货币总量的界定 |
二 规范我国货币总量的恒等式 |
三 整体存差是货币总量运动中的非贷货币 |
四 货币总量运动不同于货币收支运动,无关现钞发行 |
第二节 整体存差是货币总量运动的结果 |
一 破除存多贷少误区 |
二 破除外汇占款误区 |
三 破除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的当下误区 |
四 整体存差是货币增发与存贷成差的结果 |
第三章 货币增发辨析 |
第一节 货币增发与整体存差 |
一 经济领土上的货币总量运动 |
二 货币总量运动,源于货币增发析出整体存差 |
三 货币总量运动中的存贷成差三大过程 |
四 基础货币概念与货币发行无关 |
第二节 整体存差与货币发行量恒等 |
一 我国货币当局的货币发行数据,无法显示货币发行量 |
二 整体存差,能够准确析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货币发行量 |
三 重估评述我国过去 63 年的货币发行量数据 |
四 我国整体存差与货币发行量恒等的实证 |
第四章 我国货币增发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实物发行时代(1948 年-1978 年)的货币增发 |
一 重估我国 1952 年财政信贷货币增发数据 |
二 实物发行时代的实物调控与现金回笼 |
三 1978 年货币增发与货币总量图景 |
第二节 贷差发行时代(1979 年-1994 年)的货币增发 |
一 我国金融转轨与货币增发 |
二 增投生产要素与货币增发 |
三 拨改贷与贷差发行 |
第三节 结汇发行时代(1995 年-2012 年)的被动超发 |
一 我国央行新定位及货币增发解析 |
二 我国的货币总量年均增长 19% |
三 我国货币发行量年均增长 21% |
第四节 我国货币增发与货币超发的分水岭 |
一 再生产方式决定不同的货币超发限度 |
二 从 1:40 到 1:8 ,再到接近 1:5 |
三 净存差淤积成为我国货币超发的分水岭 |
第五章 超发困境与净存差淤积的危害性 |
第一节 我国金融体系的超发困境 |
一 金融的本质反思与超发困境 |
二 我国货币超发的体制必然性 |
三 我国 1999 年底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纠错 |
四 我国央行三大货币增发渠道与超发困境辨析 |
第二节 我国净存差淤积易增难减的危害性 |
一 我国历史上货币总量和发行量的缩减分析 |
二 我国净存差易增难减危害性与货币超发再解析 |
第三节 我国入世以来的净存差淤积加剧 |
一 何物填补我国 24 万亿结汇超发? |
二 净存差的淤积,根子不在 4 万亿 |
第六章 货币超发加深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第三类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
第一节 我国央行必须坚持存准锁定机制 |
一 央行须防止净存差过早出笼 |
二 监控我国整体存差的流动性 |
三 监控净存差变化反馈可贷项目的短缺程度 |
四 坚持央行存准锁定机制对净存差的刚性约束 |
第二节 我国商行需应对存差损害倍增效应 |
一 实证招商银行存差损害倍增效应 |
二 存差淤积并非因银行惜贷的推论 |
第三节 我国金融改革重心须转到第三类非均衡前沿 |
一 第一二类非均衡与企业改制价格闯关 |
二 金融要素救助,曾帮助经济实现软着陆 |
三 软着陆总离不开基建投资和土地财政 |
四 我国金融淤积不能总依靠财政转移支付 |
五 统筹管控社会资本与国有资源五块钱 |
六 我国财政金融结合具有国别比较优势 |
第七章 推动少发多贷,化解经济失衡 |
第一节 金融政策局限性与培育内需急迫性 |
一 央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
二 财政转移支付的局限性 |
三 产业扩容与内需扩大的急迫性 |
第二节 我国优质信贷中的可贷机理 |
一 经济持续增长与可贷机理 |
二 我国可贷项目持续短缺 |
三 运用可贷机理培育可贷机制 |
第三节 经济增长须齐备四大可贷要素 |
一 关于人的要素理顺按要素分配 |
二 关于本的要素认定自有资本机制 |
三 关于盈的要素倒逼企业制度再改进 |
四 关于需的要素宽松市场放松末梢垄断 |
第四节 管控少发多贷,增配可贷要素化解经济失衡 |
一 管控货币增发源头,缓解锁定我国存差淤积 |
二 增配城镇化人本要素盘活 18 万亿货币 |
三 政府有责任管控要素投放量化宽松盈需 |
四 少发多贷授人以渔发挥我国财政金融搭配优势 |
第八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 我国信用货币运动的总量论增发论超发论衍生论 |
二 存贷差现人本盈需融投管退要素增配的经济图景 |
三 纵览实体经济矛盾与货币总量矛盾合成第三类非均衡 |
四 存差淤积易增难减,政府必须增量配置生产性可贷要素 |
五 强化我国财政金融的调控疏导功能,管控信用货币超发 |
六 回归我国财政金融搭配的中间道路及批判性思考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一 国别比较的不足 |
二 理论比较的不足 |
附录一:笔者重新整编的我国人民币发行简史 |
附录二:重估我国历年货币总量、超发量的数据 |
附录三:我国货币总量、货币超发量历史趋势图表 |
附录四:解析我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增发科目 |
附录五:推导我国“货币超发”的数学公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2)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理论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引言 |
第1章 总论 |
1.1 立题依据和研究的问题 |
1.2 本研究展开的背景 |
1.3 研究的思路及目标 |
1.4 研究的假设与方法 |
1.5 研究的内容和资料 |
第2章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理论的理论渊源 |
2.1 产业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 |
2.2 金融资本与生息资本理论 |
2.2.1 金融资本理论 |
2.2.2 生息资本理论 |
2.3 信息不对称与交易费用理论 |
2.3.1 信息不对称与信贷配给理论 |
2.3.2 交易费用理论 |
2.4 预算约束理论和缺口理论 |
2.4.1 预算约束理论 |
2.4.2 缺口理论 |
2.5 产业组织理论与金融产业发展理论 |
2.5.1 产业组织理论 |
2.5.2 金融产业发展理论 |
第3章 金融产业资本的概念框架 |
3.1 金融产业:遵循市场法则发展的意义 |
3.1.1 交易和逐利是现代金融的本性和成长路径 |
3.1.2 金融产业——遵循市场法则发展的金融业 |
3.1.3 金融产业与真实产业:互惠互利、共生共荣 |
3.2 金融产业资本:基于交易和逐利的视角 |
3.2.1 资本范畴的形成与分析 |
3.2.2 金融产业资本的内涵与外延 |
3.2.3 金融产业资本的经济属性 |
3.3 金融产业资本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3.3.1 金融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 |
3.3.2 金融产业资本与金融资产 |
3.3.3 金融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源 |
第4章 金融产业资本的形成:一个简易分析框架 |
4.1 金融产业资本的内生形成机理 |
4.1.1 分工与资本裂变层面的考察:一个宏观视角 |
4.1.2 基于逐利与市场层面的考察:一个微观视角 |
4.2 金融产业资本形成的合意模型分析框架 |
4.2.1 封闭经济下金融产业资本形成的合意模型 |
4.2.2 开放经济下金融产业资本形成的合意模型 |
4.3 金融产业资本形成的基本途径 |
4.3.1 内生的金融产业资本形成途径 |
4.3.2 外生的金融产业资本形成途径 |
4.3.3 内生的和外生的金融产业资本形成之比较 |
4.4 中国金融产业资本的形成:一个理论解释 |
4.4.1 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形成的结构特征 |
4.4.2 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形成特征的理论解释 |
第5章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路径与过程 |
5.1 经济开放条件下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总框架 |
5.1.1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的总体分析框架 |
5.1.2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与货币循环的联系 |
5.2 内在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基于金融中间产品交易路径的考察 |
5.2.1 内在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过程 |
5.2.2 与真实产业资本循环过程的差异 |
5.3 外在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基于与外部信用交易路径的考察 |
5.3.1 融入真实经济部门信用交易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 |
5.3.2 融入虚拟经济交易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 |
5.3.3 参与政府部门信用交易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 |
5.4 金融产业资本的国际循环及其影响 |
5.4.1 金融产业资本国际循环范畴的提出及其机理 |
5.4.2 金融产业资本国际循环途径与资本外逃 |
5.4.3 金融产业资本国际循环的效应:东道国的视角 |
第6章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的内在动因和市场约束 |
6.1 逐利机制与金融企业目标函数的形成 |
6.1.1 金融企业利润最大化选择及其价值模型 |
6.1.2 金融产业资本的流动机制及其效应:国内视角分析 |
6.1.3 金融产业资本的流动机制及其效应:国际视角分析 |
6.2 供给与需求机制: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的市场基础 |
6.2.1 引论:两对供求关系的形成 |
6.2.2 金融产业资本的市场供给机制 |
6.2.3 金融产业资本的市场需求机制 |
6.2.4 金融产业资本的市场供求均衡机理 |
6.3 利率、汇率、证券价格变化的影响与冲击 |
6.3.1 存贷利率与商业银行信贷资本循环 |
6.3.2 利率、证券价格与金融产业资本循环 |
6.3.3 利率、汇率与金融产业资本国际循环 |
6.4 风险、不确定性与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约束 |
6.4.1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中的不确定性与风险 |
6.4.2 金融企业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契约”机制 |
6.4.3 信息不对称与银行信贷配给的形成 |
第7章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及其评价 |
7.1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界定与分析框架 |
7.1.1 经济效率的概念及其研究的问题 |
7.1.2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内涵和分析框架 |
7.2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影响因素 |
7.2.1 金融企业的产权制度安排 |
7.2.2 金融市场结构与价格形威机制 |
7.2.3 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 |
7.2.4 金融企业内部管理与X效率 |
7.2.5 社会信用环境与信用秩序 |
7.3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价值标准 |
7.3.1 经济效率评价与帕累托最优准则 |
7.3.2 评价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价值标准 |
7.4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评价 |
7.4.1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指标体系设置 |
7.4.2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评价方法 |
7.4.3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正常化的标志 |
第8章 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实证:以银行业为例 |
8.1 微观生产效率:基于1996-2004年混合数据的实证 |
8.1.1 中国银行业资本微观效率的初步判断 |
8.1.2 中国银行业资本微观效率的经验考察 |
8.2 中观配置效率:基于1953-2004年的经验证据 |
8.2.1 银行业动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成本 |
8.2.2 存贷差的急剧膨胀和对银行利润的影响 |
8.3 宏观功能效率:银行信贷资本循环对经济增长的效应 |
8.3.1 中国信贷资本循环宏观功能效率的初步判断 |
8.3.2 银行信贷效率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 |
第9章 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不佳的根源:理论与现实论证 |
9.1 垄断性的金融产业组织结构与分割的市场格局 |
9.1.1 金融产业组织结构:垄断性依然占主导 |
9.1.2 金融产业资本配置:一种分割的市场格局 |
9.2 利率管制、金融寻租与金融产业资本配置效率 |
9.2.1 利率管制下的金融租金的形成 |
9.2.2 来自中国的实证考察 |
9.3 强政府制度安排与政府主导型金融资源配置 |
9.3.1 中国当前的金融制度:一种强政府垄断制度安排 |
9.3.2 政府主导信贷资源配置的现实证据 |
9.4 道德、诚信、信用缺失与信贷博弈 |
9.4.1 道德、诚信与信用制度缺失 |
9.4.2 银企关系与借贷博弈 |
9.5 产权虚置与银行松散治理 |
9.5.1 中国银行体系的产权归属及其虚置 |
9.5.2 产权虚置下的银行松散治理 |
9.6 多元支持体支撑背景下的银行软预算约束 |
9.6.1 中国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现象及其形成 |
9.6.2 软预算约束对银行资本循环效率的影响 |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10.1 研究结论 |
10.2 政策建议 |
10.2.1 建立信用制度,构筑和谐的市场金融生态环境 |
10.2.2 培育市场主体,完善产业金融组织及其市场体系 |
10.2.3 改革产权和治理结构,培育高素质的金融企业 |
10.2.4 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市场主导的金融价格机制 |
10.2.5 硬化预算约束,构筑金融企业自我约束机制 |
10.2.6 鼓励产融结合,建立可塑性较强的银企合作关系 |
10.2.7 开拓国际市场,推进金融产业资本国际循环增殖 |
10.2.8 实行政监分开,建立完善的独立于政府的监控体系 |
10.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
(3)上海工业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上海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 |
1.1.2 我国开发区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现状的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范围 |
1.4 研究对象的诠释 |
1.4.1 开发区 |
1.4.2 工业开发区 |
1.4.3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 |
1.5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5.1 数据来源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框架 |
1.6.2 篇章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2.1.1 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2.1.2 土地集约利用的定量评价研究 |
2.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研究 |
2.2.2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定量评价研究 |
2.2.3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及实践研究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上海市工业开发区的发展与现状 |
3.1 世界与我国工业开发区发展 |
3.1.1 世界开发区的发展演变 |
3.1.2 我国开发区的发展演变 |
3.1.3 世界与我国开发区发展的比较 |
3.2 上海市工业开发区发展与相关因素分析 |
3.2.1 上海工业开发区的发展 |
3.2.2 上海市工业开发区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
3.3 上海市工业开发区的现状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市工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整体评价 |
4.1 工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 |
4.1.1 传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
4.1.2 本文的评价方法 |
4.2 土地集约利用的整体分析 |
4.2.1 空间集约度分析 |
4.2.2 资金集约度分析 |
4.3 土地集约性的比较评价 |
4.3.1 纵向比较 |
4.3.2 横向比较 |
4.4 上海市工业开发区的土地集约程度差异的原因分析 |
4.4.1 开发区自身发展的原因 |
4.4.2 开发区外部环境的作用 |
4.5 上海市工业开发区土地集约性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比较 |
4.5.1 规模比较 |
4.5.2 土地投入的比较 |
4.5.3 土地产出率比较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市工业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的案例研究 |
5.1 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分析 |
5.1.1 开发区概况 |
5.1.2 空间集约度分析 |
5.1.3 资金集约度分析 |
5.2 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分析 |
5.2.1 开发区概况 |
5.2.2 空间集约度评价 |
5.2.3 资金集约度评价 |
5.2.4 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评价 |
5.3 金桥出口加工区土地集约利用分析 |
5.3.1 开发区概况 |
5.3.2 空间集约度评价 |
5.3.3 资金集约度评价 |
5.3.4 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评价 |
5.4 三个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比较 |
5.4.1 整体土地集约程度的比较 |
5.4.2 三区提高土地集约程度的不同措施 |
第六章 金桥出口加工区典型地块的规划分析 |
6.1 典型地块土地集约利用的分析 |
6.1.1 金桥出口加工区45号地块 |
6.1.2 金桥出口加工区73号地块 |
6.1.3 金桥出口加工区76号地块 |
6.2 小结 |
第七章 提高的土地集约程度的规划对策分析 |
7.1 完善工业区规划指标体系 |
7.2 控制合理的规模 |
7.3 用地比例合理化,优化用地结构 |
7.4 规划实施与管理的对策 |
第八章 结语 |
8.1 结论 |
8.2 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8.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有待深化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评价的思路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
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用地指标紧张成为我国发展的瓶颈 |
1.1.2 工业用地粗放、低效的问题严重 |
1.1.3 工业园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 |
1.1.4 现有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内容安排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1 国外关于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的研究 |
2.1.2 国内关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 |
2.2 适合发展工业的区位 |
2.2.1 是否与城市功能发生冲突 |
2.2.2 土地产出效率是否与租金相一致 |
2.2.3 是否有利于企业对区位的选择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企业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进展 |
3.1.1 主要计量模型和方法 |
3.1.2 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
3.2 数据来源、模型选择和变量选取 |
3.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3.4 结论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剔除区位因素对园区土地产出效率的影响 |
4.1 上海市土地利用与工业园区概况 |
4.1.1 土地利用情况 |
4.1.2 工业园区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
4.2 剔除区位因素对工业园区土地生产率的影响 |
4.2.1 剔除区位因素的方法 |
4.2.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4.2.3 计量模型 |
4.2.4 回归结果与分析 |
4.2.5 剔除区位因素后的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情况 |
4.2.6 总结 |
第五章 上海市工业园区产出效率评价及政策建议 |
5.1 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结果及分析 |
5.1.1 上海市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评价 |
5.1.2 评价结果分析 |
5.2 政策建议与讨论 |
5.2.1 用单位面积工业产值来评价土地产出效率是否合适 |
5.2.2 工业园区中发展2.5产业的问题 |
5.2.3 靠近市中心的成熟工业园区的出路 |
5.2.4 区位劣势非常明显和土地产出效率一直较低的区县级工业园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到市中心距离与土地产出效率关系的数学推导 |
附录二:企业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 |
附录三:上海市104工业地块(97个工业园区) |
附录四:2007-2008年上海市工业园区新生企业数 |
附录五:2009年上海市86个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情况(剔除园区级别) |
附录六:2009年上海市86个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情况(剔除D_CBD) |
附录七:2009年上海市86个工业园区的土地产出效率及排名变化情况(剔除区位因素)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转轨经济中的商业银行特征与货币政策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西方经典理论关于货币政策效率的综述 |
二、 国内学者对货币政策效率研究的综述 |
第三节 研究主题和框架 |
一、 论文的主题和创新点 |
二、 方法论与论文框架 |
附录 1-1 本文的逻辑结构与研究框架图 |
第二章 转轨经济中商业银行的制度变迁与货币政策 |
第一节 转轨经济:一个尚未定论的命题 |
一、 转轨经济的内涵 |
二、 几种典型的经济转轨观 |
三、 经济转轨观的评价与反思 |
第二节 双重转轨与银行业的制度变迁 |
一、 中国转轨经济的实质: 双重转轨 |
二、 中国经济双重转轨的特殊关系及其制约性 |
三、 转轨经济中银行业的制度变迁 |
第三节 转轨经济及其对货币政策的特定要求 |
一、 渐进式改革下货币政策的特殊职责 |
二、 经济转轨中选择性货币政策的长期使用 |
三、 统一的与区域性的货币政策结合 |
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内生机制--基于信用的分析 |
一、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问题及理论分野 |
二、 货币供给内生性的银行信用机制分析 |
第五节 货币政策调控、信贷渠道与商业银行的关键作用 |
一、 对各种传导渠道的评述 |
二、 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历史沿革 |
三、 信贷渠道--转轨期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 |
四、 信贷渠道中商业银行的关键作用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附录 2-1 有关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最新研究概述 |
第三章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存差与货币政策的效率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概况 |
第二节 转轨经济与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
一、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 |
二、 商业银行的“棘轮效应”模型 |
第三节 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存差” |
一、 “存差”的涵义 |
二、 我国金融系统“存差”的总量和结构 |
三、 当前“存差”的形成 |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效率:实践的特殊性 |
一、 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争论 |
二、 我国货币政策实践的特殊性 |
三、 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率 |
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存差与货币政策效率 |
一、 银行不良贷款对信贷投放的制约 |
二、 银行不良资产对货币政策效率的消极影响 |
三、 金融系统“存差”会制约货币政策的实施吗?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附录 3-1:回归方程 LOAN 的固定/随机效应 |
第四章 商业银行的信贷集中、信贷配给与货币政策效率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信贷结构性集中的表现--客户结构与产业结构 |
一、 商业银行信贷结构性集中:客户结构 |
二、 商业银行信贷结构性集中:产业结构 |
第二节 信贷集中与“追逐风险”:孰优孰劣? |
一、 信贷资金“双向集中”积极的经济意义 |
二、 信贷资金“双向集中”的负面后果 |
三、 商业银行信贷结构性集中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第三节 转轨经济中信贷配给的内涵与特点 |
一、 信贷配给的经济学内涵 |
二、 信贷配给的理论研究 |
三、 转轨经济中的信贷配给机制的特点 |
第四节 风险厌恶、信贷配给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 |
一、 情形Ⅰ |
二、 情形Ⅱ |
三、 情形Ⅲ |
四、 情形Ⅳ |
五、 模型小结 |
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与货币政策 |
一、 从货币分析向信用分析的转变 |
二、 信贷配给对货币政策实施效率影响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商业银行的业务综合化与货币政策效率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综合化的趋势 |
一、 金融业务综合化的国际趋势 |
二、 我国金融业务综合化的实践 |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的内部动因:中国的实证研究(1995-2001) |
一、 理论回顾 |
二、 研究方法和模型 |
三、 数据和样本 |
四、 实证结果和意义 |
五、 进一步分析 |
六、 实证小结 |
第三节 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货币效应与利率效应 |
一、 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的“内在不稳定性” |
二、 金融业务综合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附录 5-1:对中国十四家商业银行实证研究的数据结果(1995-2 |
第六章 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稳定性与货币政策效率 |
第一节 SCP 范式分析与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 |
一、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演进 |
二、 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内涵 |
三、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集中率测定 |
第二节 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效应与货币政策 |
一、 商业银行市场结构性垄断原因探析 |
二、 垄断结构下商业银行的行为特征 |
三、 垄断结构效应与货币政策 |
第三节 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及其实证考察 |
一、 商业银行体系的内在脆弱性 |
二、 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实证考察 |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宏观体系特征与货币政策效率 |
一、 商业银行体系非稳健性对货币政策的约束 |
二、 银行体系脆弱性与货币政策效率:案例分析 |
三、 市场的竞争结构、银行体系的稳定与货币政策效率的提高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附录 6-1:现有金融机构的分类 |
附录 6-2:竞争结构与银行体系稳定:Koskela-Stenbacka 模型分析 |
第七章 资本市场发展下的商业银行行为与货币政策效率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 |
一、 商业银行资金流入股票市场 |
二、 商业银行资金流入债券市场 |
第二节 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商业银行行为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
一、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挑战 |
二、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有效性 |
三、 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
四、 值得注意的现象:信贷资金违规入市 |
第三节 考虑资产价格的银行信贷行为与最优货币政策:理论模型 |
一、 理论分析 |
二、 Bordo-Jeanne 模型的运用 |
三、 模型小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附录 7-1:货币政策是否对资产价格变动做出了反应:实证证据 |
第八章 商业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宏观政策的取向分析 |
第一节 货币政策、银行监管的互动关系与监管架构的演进 |
一、 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互动关系 |
二、 银行监管架构的演进 |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短期调整与长期变革 |
一、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理论与历史 |
二、 利率还是货币总量:Poole 模型分析 |
三、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短期调整 |
四、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长期变革 |
第三节 货币政策、银行监管的协调--兼议我国央行与银监会的分立 |
一、 国外中央银行分离银行监管职能的改革动向 |
二、 央行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国际经验 |
三、 我国央行与银监会的分立以及信息共享的制度设计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附录 8-1 货币供应量统计方法的国际对比 |
附录 8-2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合作机制比较一览表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1 选题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畴 |
1.3.1 区域金融的概念与研究范畴简述 |
1.3.2 金融发展的概念简述 |
1.3.3 非均衡概念简述 |
1.3.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研究范畴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全文逻辑框架 |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和展望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
2.1 区域经济的理论分析 |
2.1.1 区位理论 |
2.1.2 传统区域发展理论 |
2.1.3 近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1.4 区域发展理论的新进展 |
2.1.5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
2.2 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 |
2.2.1 金融发展理论的萌芽 |
2.2.2 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
2.2.3 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20世纪90年代后) |
2.2.4 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视角的拓展 |
2.2.5 金融发展理论的空间视野——区域金融理论 |
2.2.6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
2.3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理论分析 |
2.3.1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总量观 |
2.3.2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结构观 |
2.3.3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功能观 |
2.3.4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观 |
2.3.5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
第3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历史演进与问题表现分析 |
3.1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的历程与表现 |
3.1.1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的背景 |
3.1.2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内涵与表现 |
3.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均衡阶段的历程与表现 |
3.2.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均衡阶段的背景 |
3.2.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均衡格局与表现 |
3.3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现状与表现 |
3.3.1 西部区域经济总量与结构的非均衡现状 |
3.3.2 西部区域居民收入水平与与劳动力价格非均衡 |
3.3.3 西部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的非均衡现状 |
3.3.4 西部区域财政收支的非均衡表现 |
3.3.5 西部区域对外贸易水平的非均衡 |
3.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情况与表现 |
3.4.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从均衡向非均衡阶段的历史转变 |
3.4.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统计比较方法 |
3.4.3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总量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
3.4.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结构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
3.4.5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功能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
3.4.6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特征与变动趋势 |
第4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分析 |
4.1 制度因素 |
4.1.1 金融制度及政策影响 |
4.1.2 对外开放程度与试验点政策 |
4.1.3 财税体制改革 |
4.1.4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 |
4.1.5 法律环境差异 |
4.2 经济条件因素 |
4.2.1 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差异 |
4.2.2 工业化、城镇化与信息化水平 |
4.2.3 外商直接投资的差异 |
4.2.4 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力 |
4.3 客观环境因素 |
4.3.1 区位因素 |
4.3.2 资源禀赋 |
4.4 非正式制度因素 |
4.4.1 多元化的宗教信仰 |
4.4.2 多样化的民族传统 |
4.4.3 社会资本 |
4.5 不确定性冲击因素 |
4.6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 |
第5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负面影响分析 |
5.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
5.1.1 资本的区域流动效应 |
5.1.2 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人为市场分割 |
5.1.3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的差异性影响 |
5.1.4 宏观调控的弱化效应 |
5.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
5.2.1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负面效应 |
5.2.2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 |
5.3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文化的负面影响 |
第6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 |
6.1.1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6.1.2 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6.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与动态经济增长 |
6.2.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6.2.2 样本数据的来源 |
6.2.3 实证研究的数理方法 |
6.2.4 西部数据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5 东部数据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6 基于东西部两个地理层级的实证结果分析 |
6.3 西部区域法律环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
6.3.1 引言 |
6.3.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数据说明 |
6.3.3 样本数据的来源 |
6.3.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 西部区域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
6.4.1 引言 |
6.4.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数据说明 |
6.4.3 样本数据的来源 |
6.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7章 总结与建议 |
7.1 总结 |
7.1.1 全文逻辑体系的归纳总结 |
7.1.2 全文研究观点与结论归纳 |
7.2 建议 |
7.2.1 顶层设计的协调机制 |
7.2.2 措施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后记 |
(7)积极财政政策的潜力和可持续性 第六章 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财政、货币政策关系模式及美国的实践 |
二、我国积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 财政政策是否为货币政策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 |
(二) 货币政策是否配合了财政政策 |
(三) 财政扩张的同时货币政策本身是否也具有足够的扩张性 |
1、降低利率 |
2、对贷款进行“窗口指导” |
3、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 |
4、信贷投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失衡 |
5、清理整顿金融机构未能与培育新的中小金融机构很好地结合起来 |
6、大小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与运用不对称 |
三、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
四、结论和建议 |
(8)金融资源优化配置解析及对江苏的实际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0.3 论文研究方法 |
0.3.1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法 |
0.3.2 制度分析法 |
0.3.3 比较分析法 |
0.4 研究基础和研究条件 |
1 金融资源的定义和理论模式 |
1.1 金融资源的定义 |
1.2 金融资源的构成 |
1.3 金融资源配置的理论模式 |
1.3.1 金融资源配置模式的三种类型 |
1.3.2 市场配置模式下的金融结构差异 |
1.3.3 不同资金配置渠道的理论成本比较及企业融资偏好 |
1.4 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条件和一般衡量标准 |
1.4.1 金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条件 |
1.4.2 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一般衡量标准 |
1.4.3 中美金融资源配置结果比较 |
1.5 小结 |
2 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现状及评价 |
2.1 中国当前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总体评价 |
2.2 我国的间接金融与金融资源配置 |
2.2.1 我国间接金融资源配置评析 |
2.2.2 优化间接金融资源配置的建议 |
2.2.3 小结 |
2.3 我国的直接金融与金融资源配置 |
2.3.1 我国直接金融资源配置评析 |
2.3.2 优化直接金融资源配置的建议 |
2.3.3 小结 |
3 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实际考察与分析 |
3.1 江苏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总体评价 |
3.1.1 金融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 |
3.1.2 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较低 |
3.1.3 资金配置渠道失衡 |
3.1.4 上市公司质量整体不高、盈利能力不强 |
3.1.5 资金行业配置效率较低 |
3.1.6 民间融资风险隐患大 |
3.2 制约江苏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因素分析 |
3.2.1 金融组织体系及制度问题 |
3.2.2 市场化建设滞后问题 |
3.2.3 政府角色定位问题 |
3.3 江苏金融资源配置方式选择及政策建议 |
3.3.1 加强地方金融改革规划 |
3.3.2 加强市场化建设 |
3.3.3 改善金融生态 |
3.3.4 改善宏观调控 |
3.4 小结 |
4 江苏信贷资金市场巨额“存差”现象解读 |
4.1 存差结构分析 |
4.2 存差较大的原因分析 |
4.2.1 江苏存差扩大的共性因素分析 |
4.2.2 江苏存差扩大的个性因素分析 |
4.3 从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看存差 |
4.4 对江苏存差问题的总体判断 |
4.5 有关存差问题的政策建议 |
4.6 小结 |
5 江苏中长期信贷市场资源配置异动解析 |
5.1 江苏中长期信贷市场资源配置特点 |
5.2 江苏中长期信贷市场资源急增的成因分析 |
5.3 江苏中长期信贷市场资源配置难点问题分析 |
5.3.1 中长期信贷期限结构错配问题 |
5.3.2 中长期贷款的风险控制问题 |
5.4 江苏中长期信贷市场资源配置政策建议 |
5.5 小结 |
6 江苏省中小企业信贷资源配置情况跟踪 |
6.1 江苏中小企业金融资源配置的基本特征 |
6.1.1 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 |
6.1.2 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审理情况 |
6.1.3 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浮动情况 |
6.2 中小企业贷款存在的问题 |
6.2.1 担保机构担保能力和担保条件 |
6.2.2 企业办理贷款抵押成本 |
6.2.3 中小企业可供抵押的资产 |
6.2.4 办理抵押贷款手续环节 |
6.3 优化中小企业信贷资源配置的政策建议 |
6.4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9)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修正与路径问题研究 ——基于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 |
1.2.1 西部民族地区相关概念 |
1.2.2 劳动力转移相关概念 |
1.2.3 旅游经济相关概念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假定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假定 |
1.5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 |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西方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
2.1.1 西方早期劳动力转移理论 |
2.1.2 马克思的人口迁徙思想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
2.1.3 “推—拉理论”及后人对人口迁移理论的发展 |
2.1.4 二元结构论——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阐释 |
2.1.5 以舒尔茨、斯塔克等为代表的其他劳动力转移理论 |
2.2 国内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
2.2.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多重特征研究 |
2.2.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研究 |
2.2.4 文化和宗教因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
2.3 旅游经济与劳动就业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3.1 旅游经济效应 |
2.3.2 旅游乘数理论 |
2.3.3 TSA与OECD旅游就业模型 |
2.3.4 旅游经济与劳动力就业理论 |
2.4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与劳动力转移相关研究 |
2.4.1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 |
2.4.2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 |
2.4.3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与劳动力转移 |
2.5 文献综述分析与评价 |
2.5.1 劳动力转移问题首先是一个经济导向问题,经济利益是决定劳动力转移的根源,也是解决劳动力转移难题的根本出路 |
2.5.2 劳动力转移没有普适性的固定模式,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应充分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实际情况,探索一条特色化的最佳模式 |
2.5.3 劳动力是社会、宗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劳动力转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社会现象,必须全面考虑宗教、文化、社会等对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影响 |
2.5.4 必须认真研究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和民族特色,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设计能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模式和转移路径 |
3.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与理论修正 |
3.1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
3.1.1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现状 |
3.1.2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现状 |
3.1.3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现状 |
3.1.4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就业现状 |
3.2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 |
3.2.1 区域环境的特殊性 |
3.2.2 城乡差异的特殊性 |
3.2.3 宗教文化的特殊性 |
3.2.4 制度背景的特殊性 |
3.3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局限 |
3.3.1 民族地区“推—拉”力量格局特殊 |
3.3.2 民族地区异地转移的负面因素突出 |
3.3.3 民族地区“成本—收益”决策复杂 |
3.3.4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合成悖论” |
3.4 均衡城乡就业流动推拉力量格局——对劳动力转移经典“推—拉”模型的修正 |
3.4.1 经典的“推—拉”机制劳动力流动理论 |
3.4.2 推—拉模型应用于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限制 |
3.4.3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反推拉”模型 |
3.5 改善城乡二元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劳动力转移经典二元结构模型的修正 |
3.5.1 刘易斯二元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模型 |
3.5.2 刘易斯模型应用于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限制 |
3.5.3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城乡二元分割”模型 |
3.6 改变城乡就业“收入—成本”预期——对劳动力转移经典托达罗模型的修正 |
3.6.1 托达罗城乡预期收入差异的劳动力流动模型 |
3.6.2 托达罗模型应用于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限制 |
3.6.3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预期“收入—成本”模型 |
4.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模式的选择与旅游经济发展 |
4.1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发展与历史进程 |
4.1.1 第一阶段(1979—1983年)向农业深度发展转移阶段 |
4.1.2 第二阶段(1984—1988年)高速转移阶段 |
4.1.3 第三阶段(1989—1991年)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回流 |
4.1.4 第四阶段(1992—1996年)超常转移阶段 |
4.1.5 第五阶段(1996—1997年)调整重组阶段 |
4.1.6 第六阶段(1998—今)劳动力转移新阶段 |
4.2 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与现实挑战 |
4.2.1 如何将西方劳动力转移二元结构理论与我国转型期社会经济相结合 |
4.2.2 如何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多重不平衡问题 |
4.2.3 如何解决我国劳动力转移中农村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流出的悖论 |
4.2.4 如何解决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失业的两难问题 |
4.2.5 如何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异地转移为主向异地、就地转移相结合 |
4.2.6 如何结合“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寻求民族地区等欠发达地区最佳的劳动力转移模式 |
4.3 发展旅游经济——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与模式创新 |
4.3.1 从转移地域看,会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异地转移”向“就地转移”转变,减少城乡社会矛盾和城镇就业压力 |
4.3.2 从转移产业看,将引导劳动力转移主渠道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充分发挥旅游业吸纳就业的潜力,推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
4.3.3 从转移模式看,能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特色资源优势,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其自身“造血机能”培育和“后发优势”建立 |
4.3.4 从转移主体看,可吸纳民族地区不同性别、年龄和层次的社区居民参与,避免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流出和“农村空洞化”等社会矛盾 |
4.3.5 从转移效果看,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三农问题”解决和新农村建设,保证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
5.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多重特征 |
5.1 阶段特征 |
5.1.1 人力资源素质随时间推移逐步提高 |
5.1.2 产业结构由单一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
5.1.3 地域结构由中心集中逐步向周边扩散发展 |
5.2 人口特征 |
5.2.1 性别比例比传统转移方式更加均衡 |
5.2.2 年龄构成突破高度集中的传统分布 |
5.2.3 就业人员受教育培训程度相对较高 |
5.3 地域特征 |
5.3.1 以本区域就地转移和周边民族地区异地转移为主 |
5.3.2 民族地区旅游景区和旅游小城镇成为异地转移重点 |
5.3.3 与周边或其他地区间跨区域流动呈双向或多向关系 |
5.4 地位特征 |
5.4.1 旅游经济中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规模仍然偏低 |
5.4.2 旅游经济中劳动力转移的工作收入有所增加 |
5.4.3 劳动力转移旅游经济中的城乡差距相对较小 |
5.4.4 旅游经济中劳动力转移的后续矛盾较为缓和 |
6.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转移效应 |
6.1 经济效应 |
6.1.1 增加经济收入 |
6.1.2 调整产业结构 |
6.2 社会效应 |
6.2.1 改变就业结构 |
6.2.2 影响人口结构 |
6.2.3 影响教育结构 |
6.2.4 影响婚姻家庭结构 |
6.3 文化效应 |
6.3.1 促进文化交流 |
6.3.2 实现文化保护 |
6.3.3 推动文化发展 |
6.4 生态效应 |
6.4.1 保护自然环境 |
6.4.2 节约自然资源 |
7.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障碍 |
7.1 旅游开发浅层性明显,劳动力有效吸纳不足 |
7.1.1 旅游产品的相似性和低层次竞争 |
7.1.2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低容量限制 |
7.1.3 地缘政治的敏感性和风险隐忧 |
7.2 旅游产业关联度较低,旅游就业乘数比较小 |
7.2.1 产业水平较低,以旅游为主的三产发展不足 |
7.2.2 产业联动不足,产业结构和质量有待升级 |
7.2.3 旅游设施滞后,影响产业发展和就业转移 |
7.3 旅游经济总体规模小,劳动力吸纳总量不大 |
7.3.1 旅游经济规模小,拉动就业作用有限 |
7.3.2 旅游开发难度大,吸引投资力度较小 |
7.4 旅游发展区域不平衡,就业分布及结构不均 |
7.4.1 不同地区间就业分布及结构不均 |
7.4.2 同一地区内就业分布及结构不均 |
8.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
8.1 推进旅游产业深度开发,有效推动劳动力转移 |
8.1.1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向合理化与高级化发展 |
8.1.2 延伸旅游产业链,发挥旅游经济乘数效应 |
8.1.3 加速旅游产业发展,扩大旅游就业规模 |
8.2 重视旅游城镇建设,打造劳动力转移平台 |
8.2.1 科学规划,完善旅游城镇支撑服务功能 |
8.2.2 打破城乡分割,健全政策制度保障体系 |
8.2.3 依托城镇发展特色经营,充分吸纳就业转移 |
8.3 实施旅游扶贫联合化,优化劳动力转移分布及结构 |
8.3.1 合理定位,找准最佳旅游开发类型 |
8.3.2 因地制宜,选择最佳旅游扶贫模式 |
8.3.3 适度引资,最大化就地转移的拉动效应 |
8.3.4 多方培育,充分发挥旅游扶贫主体作用 |
8.4 加强人力培训及政策支持,提升劳动力转移续动力 |
8.4.1 加快知识化进程,提高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 |
8.4.2 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就业转移与信息分享 |
8.4.3 加强旅游就业引导,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
8.5 重视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保证劳动力转移可持续发展 |
8.5.1 重视社区参与的意义与作用,促进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
8.5.2 充分重视社区利益主体,鼓励参与旅游规划与决策 |
8.5.3 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和分配机制,保证对社区的就业拉动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的县级政府经济职能研究 ——以永胜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
第一节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及相关理论 |
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 |
二、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意义 |
三、市场机制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局限性 |
四、农业产业化理论 |
第二节 县级政府及经济职能理论 |
一、县级政府 |
二、政府经济职能 |
三、县级政府经济职能的内涵 |
四、县级政府经济职能的特征 |
五、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的县级政府经济职能定位 |
第二章 永胜县政府履行经济职能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永胜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
一、永胜县概况 |
二、永胜县农业发展情况 |
三、永胜县近年发展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 |
四、永胜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遇到的问题 |
第二节 永胜县政府履行经济职能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情况分析 |
一、制定农业发展规划 |
二、完善交通水利设施 |
三、提供农业公共服务 |
四、培育监管市场 |
第三章 永胜县政府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履行经济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永胜县政府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履行经济职能存在的问题 |
一、制定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中的不足 |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三、提供农业公共产品和服务中的不足 |
四、市场监管中的不足 |
第二节 永胜县政府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履行经济职能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内因分析 |
二、外因分析 |
第四章 国内外地方政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做法及启示 |
第一节 国外地方政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做法 |
一、积极引导发展农业机械化 |
二、保护农产品价格保证农民收益 |
三、保障农业科研和教育培训 |
四、大力发展农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 |
第二节 云南省宾川县政府在葡萄产业发展中的做法 |
一、积极招商引资 |
二、大力推广应用科学技术 |
三、大力扶持引导 |
第三节 国内外地方政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
一、政府要用法治手段推动农业的健康发展 |
二、农产品价格保护是政府发挥指导职能的有效手段 |
三、政府要积极引导发展优势主导产品 |
第五章 永胜县政府优化经济职能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永胜县政府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
一、积极转变行政理念 |
二、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
三、提高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水平 |
四、完善农业管理体制 |
五、在公共服务中引入竞争机制 |
第二节 永胜县政府要积极优化履职的行政环境 |
一、弥补市场发育不足的缺陷 |
二、积极培育产业经济 |
三、积极推行电子政务 |
四、构建社会化监管体系 |
第三节 永胜县政府要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 |
一、制定可行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计划 |
二、做好公共基础设施的保障 |
三、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
四、组织好教育培训工作 |
五、积极提供农业信息服务 |
六、培育集种植与深加工生产的配套企业群 |
七、积极抓住发展机遇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县级存差行经济效益下降、资金闲置的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金融体系存差问题实证研究[D]. 赵宏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0)
- [2]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理论与政策研究[D]. 王定祥. 西南大学, 2006(04)
- [3]上海工业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 张丽. 同济大学, 2007(02)
- [4]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评价的思路与方法研究[D]. 嵇欣. 复旦大学, 2012(03)
- [5]转轨经济中的商业银行特征与货币政策效率[D]. 伍戈. 复旦大学, 2004(01)
- [6]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D]. 徐云松. 中央财经大学, 2015(12)
- [7]积极财政政策的潜力和可持续性 第六章 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A]. 韩文秀,刘成.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1999年研究课题汇编, 2000
- [8]金融资源优化配置解析及对江苏的实际考察[D]. 郭松. 南京理工大学, 2006(01)
- [9]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修正与路径问题研究 ——基于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分析[D]. 马艳霞.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4)
- [10]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的县级政府经济职能研究 ——以永胜县为例[D]. 子伟梅. 云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