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英语复习浅谈(论文文献综述)
肖颖[1](2020)在《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也是英语课堂中的教学重点。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初中英语教师大多采用简单机械的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词汇,这使得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降低词汇教学效果。基于此困扰,笔者提出将思维导图引入初中词汇教学中来。针对没有一堂单纯的词汇课这一事实,笔者研究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实验班的不同课型中,包括复习课、新授课和阅读课的词汇教学部分。并根据这三种课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词汇导图进行教学。探讨这种新的词汇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是否能有效地加强学生学习词汇的效果,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从而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笔者在对国内外关于思维导图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相关论文和期刊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四个研究问题:1.初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的现状如何?2.如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不同课型的词汇教学中?3.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词汇教学后,是否能够提高初中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4.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词汇教学后,是否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的词汇学习成绩?笔者选取哈尔滨76中八年级的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十二周的教学研究,过程如下:首先,笔者对两班学生的词汇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并利用SPSS22.0数据分析软件对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其次,笔者将思维导图应用在三种课型的词汇教学部分,通过笔者精心编写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实际课堂教学的研究。并且实验前后进行了词汇前后测,然后用SPSS软件对两个班的成绩进行比较;最后,笔者对词汇测试成绩不同的9名实验班学生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在不同课型中是否产生帮助以及是否对词汇学习产生兴趣等。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词汇前后测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班的词汇后测成绩有了显着的提高。而且研究发现,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不同课型的词汇教学中,不仅能改变初中生的词汇学习现状、优化教师的词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词汇记忆效果,而且能够增强初中生的词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不同课型中对词汇的词义、词性、构词法、搭配等应用能力的提升。
韩秋慧[2](2019)在《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培养的实证研究 ——以吉林省D中学为例》文中提出学会学习是人们对21世纪教育所达成的一个普遍共识,而教会学生学习则是新时代下所有教育工作中都要面对的重要课题。2001年,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帷幕,随后,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学习策略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更是直接强调,“一方面,教师要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由此可见,策略教学已然成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应然选择。然而,目前初中生“英语学习不得法”现象普遍存在,这里固然有学生个人学习能力有限的原因,但众多的研究均表明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应有的学习策略指导则是主要原因。1998年至今的20余年来,我国学者就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我国学者在该研究领域的焦点多集中于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现状、影响因素、与成绩的相关性以及培养措施等,而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培养模式及策略培养成效的历时研究等问题却亟待探讨并予以解决。鉴于此,基于上述时代、政策、现实以及学术等四大背景下,本研究以“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培养的实证研究”为题,以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及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及实验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在测查了吉林省D中学183名初一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其策略选择与使用的成因,并对41名被试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训,以期通过该研究完成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培养模式的建构,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完成策略培养成效的历时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D中学初一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运用的总体水平一般;2.策略培训能够提高被试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水平及英语学习水平;3.专题讲座能够有效提高被试英语记忆策略的运用水平;4.主题活动能够有效提高被试英语元认知策略及社交策略的运用水平,但对补偿策略运用水平的提高效果一般;5.融入策略内容的课堂教学及校外培训能够有效提高被试英语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及元认知策略的运用水平;6.初中生对英语学习策略培训内容的内化不能一蹴而就。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八点建议:1.积极强化一线初中英语教师学习策略培训意识渗透;2.全面优化初中英语教师职前英语教育课程体系;3.深入推进初中英语教师职后学习策略培训能力提升;4.丰富融入策略知识的多元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内容;5.实践多路径相结合的个性化初中英语学习策略培训;6.构建基于智能化网络的初中英语学习策略培训平台;7.建立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运用能力的专业化测评体系;8.开发并实施初中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的特色化校本课程。
何泽[3](2017)在《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行动研究》文中认为英语教育被高度重视同时却低效重复一直是英语教育的一大顽症。如何破解这一顽症,凸显为当前英语教学和研究中的紧迫问题。前期相关研究将导致上述顽症的原因聚焦于:英语学习功利化、英语教学工具化、英语教育缺失人文性等。本研究认为:发展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助于破解英语教学低效重复这一顽症;尤其是将文学阅读作为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核心,它将有助于提升英语语言能力、养成英语思维方式,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人文素养、陶冶人格品质等。本研究主要采用教育行动研究方法,研究问题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采用文学作品以及效果如何,整个行动研究历时近五年,研究对象是N市两所重点中学F中学和X中学共535名学生。行动研究共分为三轮:第一轮是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的尝试和摸索阶段,主要聚焦于文学阅读的课堂教学;第二轮是调整和改进阶段,主要聚焦于文学阅读的课程建设;第三轮是提升和应用阶段,主要聚焦于复习教学中的文学阅读。除行动研究外,本研究还结合了反思性研究和发展性研究。反思性研究是针对三轮行动研究的总结和反思;发展性研究所探讨的是高中文学阅读的前景及其质量提升问题等方面。本研究结论主要为:1.通过行动研究,探讨了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实践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并提出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的四种课堂教学模式:任务展示课、综合分析课、读写实践课、影视表演课及其相应的操作策略。2.建立了适合校情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的课程体系,提出文学阅读课程必修和选修结合的课程框架,并提出"文学圈"阅读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3.通过调查、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论证了高中英语文学阅读的实践能显着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和阅读素养,而且它还具有特殊的思想、人文等诸方面的课程价值。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为:1.拓展了高中英语课程资源。现行高中英语教材更新速度较慢,内容缺乏经典的完整的文学语篇。本研究为课程阅读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有力拓展了现有高中英语课程资源。2.建构了本土化的阅读教学模式。本研究中"文学圈"模式、群文阅读、持续默读等等阅读模式在国外文学课教学中已经流行多年,本研究借鉴这些理念,建构了适合我国高中生的阅读教学模式、并且在阅读选材和文学阅读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究性研究,在"外国经验"的本土化进程中实现了自我创新。3.探索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机制。本研究几乎与国内"核心素养"研究大环境同步,实施文学阅读过程中,尝试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在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中寻找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触发点、关联点和结合点,探索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的可行路径。综合来看本研究对于改进英语课堂生活质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实现学科育人,从而实现从英语教学到英语教育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子彤[4](2020)在《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语法复习中应用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初中英语语法复习是帮助学生在构建语法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加深语法知识理解的过程,而思维导图是能够将学习者的认知图式可视化,兼顾知识结构框架与细节的思维工具。现今的初中英语学习者普遍认为复习语法是枯燥而有难度的,教师在课堂中带领学生进行语法复习的效果并不显着,本文旨在探索结合思维导图的语法复习教学模式,提高思维导图对学生语法复习的有效性。笔者提出了三个研究问题:1.教师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语法复习?2.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语法复习,对学生的语法成绩有何影响?3.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语法复习,对学生英语语法复习的态度有何影响?笔者以J省B市某中学八年级50名学生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行动研究。运用测试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三种研究方法收集数据,使用SPSS 23.0统计分析学生在行动研究前后的测试成绩是否有显着性的提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学生对语法复习态度的变化,从而进一步探索结合思维导图的语法复习教学模式。本次研究笔者发现;两轮行动研究之后,学生的语法成绩有了显着的提高,并对语法复习的态度有了积极的转变。学生认为应用思维导图的语法复习教学模式有利于帮助他们完善语法知识体系,课堂活动能够帮助他们拓展分析语法知识的角度,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在讲台前阐述语法体系时逻辑清晰、重点突出。在课下,学生愿意主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语法复习,认为思维导图使他们在复习语法的过程中心态放松,易于了解自己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与同学和教师进行更加有效的请教和交流。在期末复习时,思维导图能够使他们对语法知识的重点和细节一目了然,提升复习效率。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同样出现过实施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在第一轮研究中,出现学生课堂讨论和展示时间不足、学生的思维导图制作水平影响语法复习效果,以及各小组讨论结果参差不齐等消极情况。笔者通过反思改进行动方案,在第二轮研究中,调整教学环节顺序,按照高、中、低段英语成绩平均分配小组成员,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本次行动研究笔者提炼出运用思维导图的语法复习教学模式,包括课前学生以及教师的准备,课上教师通过检查学生思维导图作业激活已有图式,帮助学生建立第一级分支关键词。利用思维导图和情景帮助学生对易错语法知识进行更正并加深对正确语法形式的理解和内化,以此导入新图式。以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新图式的构建,再结合学生补充、教师评价对新图式进行完善,课后以写作的形式检测语法复习效果。本次行动研究发现,运用思维导图的语法复习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真实了解自身语法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建构语法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语法复习效率。
兰晓玲[5](2020)在《初中英语话题复习教学探究》文中指出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可知,学生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两周后学习留存率存在极大的差异。加之现如今,中考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因此,传统的“过教材———训练专项——做套题”的三轮英语复习模式已不再适用。在传统复习模式下,学生以被动学习为主,学习效率低下。2018年,成都初中英语教研室在全市范围内提倡初中英语复习方法改革,采用全新的话题复习模式。促使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率。笔者通过大量的话题复习课堂观摩,“微师培”话题复习课程学习,各级各类话题复习赛课课例的研究,分析、归纳、梳理、总结出了初中英语话题复习的基本教学流程和操作方法:即课前进行话题复习准备:1.明确话题的划分——主话题和对应子话题,以及话题所在教材单元2.准备话题复习的听说读写的材料3.布置学生用思维导图总结归纳已学语言知识;课中学生自主展示思维导图,盘活语言知识,并以听、说、读三种形式进行相关话题复习;课后:布置相关话题写作和习题训练。最后,笔者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如地域性,主观性等。并提出了将初中英语话题复习优秀课例,制作成书,便于一线教师参考使用的美好展望。
丁美红[6](2017)在《分层导学案对初中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 ——以农村初中英语复习课为例》文中认为《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不可否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内容逐渐加深,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大,这一问题一直是我们从事英语教育工作者所忧虑的。为了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中结合分层教学十分必要。分层教学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在农村初中存在班级容量大、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教师资源紧缺以及教学任务重的现状,这对分层教学的实施产生了一定的限制。面对这样的现状,结合本校正在使用的导学案教学模式,笔者就在思索设计体现分层教育的导学案,以分层导学案为载体落实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关的研究关注的都是新授课中的分层导学案,笔者选用英语复习课作为分层导学案探索的切入点,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英语学习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笔者因此进行了一些教学探索,以在南通如皋市笔者所教授的八年级的一班和二班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教学实验的实验班和对照班。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将实验班学生进行隐性分层为ABC三层,分别对应着班上英语成绩优秀、中等、暂时落后三类学生。在复习课的导学案中有针对性地为实验班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学习任务,实验班在复习课上采用分层导学案,控制班仍采用传统的导学案。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问卷和英语成绩的分析以及对学生访谈得到的反馈信息的分析,旨在研究与传统的导学案相比较,分层导学案在复习课中的运用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成绩、英语学习情感和态度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有什么影响。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复习课上采用的分层导学案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进行分层设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获得相应的成就感,也逐渐克服了一些自卑和焦虑情绪,可见分层导学案的实施对于学生学习情感和态度具有正面促进的作用。(2)复习课上的每个环节都考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由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可见分层导学案的实施对学生学习目标的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学习过程的自控能力和对学习结果的效果评价有着积极的影响。(3)分层导学案在复习课上的应用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具有显着性的提高。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编制出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英语复习课的分层导学案并进行合理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消除学生对英语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增加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增强他们英语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
张玉玉[7](2020)在《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词汇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础,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后,随着单词数量的增加和学习难度的增大,单词识记难成为学生词汇学习的主要障碍,因此如何提高初中生单词的识记能力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方式,利用图像、颜色和线条的形式将思维可视化。为更好了解思维导图对学生词汇学习的影响,本研究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中,旨在探究其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本研究以词汇测试卷、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为工具,以临沂市某中学八年级9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基于思维导图的词汇教学对初中生英语词汇成绩有何影响?(2)基于思维导图的词汇教学对提高初中生提取和再现英语单词的数量有何影响?(3)基于思维导图的词汇教学对初中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形成有何影响?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SPSS19.0软件对学生词汇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调查问卷和访谈内容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思维导图的词汇教学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词汇成绩。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前后测成绩的对比分析以及实验班组内学生成绩的分析发现,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提高学生的词汇成绩,尤其是对词汇量中等和偏少的学生有显着提高作用。(2)基于思维导图的词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取和再现单词的数量。通过对学生单词比赛成绩以及调查问卷结果发现,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对单词的整体把握,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词汇记忆效率,从而提高单词拼写的正确率和词汇提取的有效率。(3)基于思维导图的词汇教学有利于初中生学习策略的形成。通过调查问卷以及访谈内容的结果发现,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通过联想加强新旧单词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知识的迁移。同时,学生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词汇的联想复习和模块复习,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科学的学习策略。本研究发现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希望本研究能够为改善初中词汇教学的不足提供启示,帮助学生提高单词的综合运用能力。
张爽[8](2018)在《初三英语新授课课堂与复习课堂提问策略比较研究 ——以重庆市南坪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初三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既是夯实学生英语学习的引导者,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初中英语学习能力的开拓者。初中英语教师在初三英语新授课与复习课教学中,能够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的能力。同时,当前的课堂提问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无论是新授课教学还是复习课教学都需要以课堂提问为支撑。而本文从对初三英语新授课与复习课提问模式的比较中发现二者共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课堂提问策略。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以及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国内外课堂提问策略的研究现状出发,对初三英语新授课与复习课的提问模式进行比较后,开展课堂提问策略的研究。首先对初三英语新授课与复习课课堂提问策略进行调查与研究,明确调查目的、对象。从课堂提问的角度对研究问题、方法以及研究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了解当前初三英语新授课与复习课课堂提问的现状,并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找到二者共同存在的问题。其次,在比较二者共同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具体的可行性策略,为初三英语课堂提问找到好的方法。本文的研究为初三年级英语课堂提问提供了参考依据,促进了英语学习的循序渐进。初三年级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是初中英语的总结时期,又是高中英语的储备时期。本文从初三英语教学新授课与复习课提问的比较中发现问题,提出课堂提问的策略,以期能提高初三英语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成绩。
张艳[9](2016)在《初一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以宁津第二实验中学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针对初一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进行的调查与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方面:1.初一学生入学时基本状况。2.一学期以后,初一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变化(依据教学与学习要素理论,本研究从学习适应性、学习方式方法、学习非智力因素、学习环境和学习结果五个维度对学习现状展开调查)。3.分析初一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4.探讨解决初一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有效策略。该研究讨论的问题有四:1.初一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如何?2.初一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中存在哪些问题?3.初一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有哪些?4.初一学生英语学习中有哪些成功或效果好的策略?为了回答上述问题,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教学与学习要素理论,采取了以问卷调查法为主,以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等为辅的研究方法,自编学生问卷50题及教师问卷35题,以宁津实验二中的975名初一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以下五个维度展开调查:学习适应性、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学习非智力因素、学习环境和学习结果。为了保证研究的真实、可靠、持续、动态,就同一份问卷,分别于2015年9月中旬和2016年1月初两次对宁津实验二中全体初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两次问卷调查结束后,笔者逐项分析了调查结果,并就调查中所反映的问题,从实验班内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分别进行了访谈并通过电话录音的形式进行记录,访谈地点是教师办公室,以进一步补充了解问卷中没能反映出的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的关联性及成因,以更好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本研究过程中,笔者还在实验班内选取了10名学生进行课堂观察,做个案研究,实际观课时,笔者邀请其余4位同级同科教师协助进行观察记录,每人观察2名学生,课堂观察节数20节,实际收录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10节做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1.教师仍采用传统的、单向传递的教学方法,如:传统的讲授法、实物和教具演示法和依据范文进行写作指导的教学方法,缺乏情景和交际互动的教学,不利于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教材方面缺乏一定的延续性。教材的衔接部分,内容过于简单、肤浅,达不到有效衔接的目的。外研版英语教材的容量大(包括阅读量、词汇量和听说量);重点语汇不突出,不系统,缺乏连贯性;难度大,忽视了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以及教育的复杂性和学生状况的丰富性。2.初一学生上课不善于记笔记和结伴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不强。不善于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英语学习计划,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重视课堂学习,而忽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3.初一学生英语学习态度不稳定,缺乏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坚韧顽强的意志。学生学习动机大多来自外在因素,属于工具性学习动机。没有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学习效果不佳,但尚有学习信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当薄弱,缺乏自主学习策略,造成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状况差异很大;课后英语学习时间投入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4.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大有改观,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技术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但大班教学不利于教师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个别问题。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引言,简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问题、目的和意义。第二章文献综述。简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关于初中英语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以及国内关于初一英语学习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第三章详细介绍了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工具、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及资料处理。第四章对初一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数据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整理。第五章详细分析了初一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结果。第六章是调查结论。第七章提出了对初一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及其建议,同时也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实施这一研究丰富初一英语教师对教学理论的认识,改善笔者所在学校初一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帮助学生为整个初中学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1.在研究的时间分配方面,用于实践研究的时间比较充分,但用于科学总结、提炼的时间微乎其微。在研究过程中,笔者注重了对实际问题的研究,淡化了对相关理论的深入学习与总结。2.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主要是针对宁津实验二中进行的个案研究,以初一全体被试为研究对象。如何将研究的成果经验进行推广运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3.学生发展是反复多变的,给研究工作造成难度。这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并继续通过大量文献寻找存在同性的规律,支持本文进行深入的研究。4.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所寻找的文献综述中的相关文献资料可能不一定能代表当前“初一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研究的最高水平,最新的研究理论和成果也可能没有借鉴。
夏君溶[10](2019)在《微课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微课等新型的教学形式逐渐被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常规的口语教学形式下,学生缺乏口语学习环境,课堂上缺少口语交流的机会,加上教师口语教学方式多为重复对话和循环记忆,学生的口语学习兴趣逐渐衰退,种种因素导致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难以提高。微课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师的口语教学方式,本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输入输出假设和自主学习理论,通过微课应用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实验,探讨微课应用于初中口语教学对初中生的口语学习态度和口语学习效果的影响。根据微课应用于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可知,微课在口语学习的不同环节,如课前、课中和课后,通过可理解的口语输入材料,可以促进学习的语言表达。基于学者们的分析,本研究探讨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微课应用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对初中生口语学习态度有何影响?(2)微课应用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对初中生口语学习效果有何影响?本研究从岳阳市某初中随机选取两个初一年级平行班作为本研究的实验班与控制班,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班实施微课口语教学,控制班实施常规口语教学。在实验过程中,利用微课促进学生的口语输出,达到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的。口语前测和后测试卷基于PETS二级口语考试样卷设计,并结合初中生实际口语学习情况进行改编。调查问卷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主要用来探讨微课教学对初中生口语学习态度的影响。借助SPSS软件对口语前后测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教师访谈结果探讨微课教学对初中生口语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1)微课应用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对初中生口语学习态度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在认知参与方面,学生认可微课对理解口语知识的帮助作用;在情感参与方面,学生在微课口语课堂上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行为参与方面,学生利用微课学习口语的过程中能够专注且积极参与口语交流;(2)与常规口语教学相比,微课应用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对学生的口语学习效果更好。根据两个班的口语前后测数据可以得出,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口语成绩显着高于控制班学生的口语成绩,结合初中英语教师对微课口语教学效果的访谈结果可知,微课应用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对初中生的口语学习效果产生了积极影响。本研究是微课应用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一个延伸,对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方式的改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研究样本量较少,研究时间较短,所以研究结论不够全面,并且在微课的选材,设计和应用等方面还需要更深的探索。
二、初中英语复习浅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中英语复习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思维导图 |
(二)词汇教学 |
二、思维导图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思维导图的国外研究综述 |
(二)思维导图的国内研究综述 |
三、英语词汇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英语词汇教学的国外研究综述 |
(二)英语词汇教学的国内研究综述 |
四、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知识可视化理论 |
二、记忆的加工层次理论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一)调查问卷 |
(二)测试试卷 |
(三)数据统计工具 |
(四)测试试卷 |
四、研究过程 |
(一)研究准备 |
(二)研究实施 |
五、教学案例 |
(一)单元复习课中思维导图辅助词汇教学案例 |
(二)新授课中思维导图辅助词汇教学案例 |
(三)阅读课中思维导图辅助词汇教学案例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问卷信效度分析 |
(一)问卷信度分析 |
(二)问卷效度分析 |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三、测试卷结果分析 |
(一)两班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二)对照班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三)实验班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四、访谈结果分析 |
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教学启示 |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一)本研究的不足 |
(二)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关于初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词汇测试卷 |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4 :学生访谈记录 |
附录5 :实验班(9班)词汇成绩表 |
附录6 :对照班(10班)词汇成绩表 |
附录7 :词汇思维导图学生作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培养的实证研究 ——以吉林省D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 人本主义理论 |
2.3 信息加工理论 |
2.4 二语习得理论 |
第三章 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2 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总体水平的调查结果 |
3.3 记忆策略使用水平的调查结果与分析讨论 |
3.4 认知策略使用水平的调查结果与分析讨论 |
3.5 补偿策略使用水平的调查结果与分析讨论 |
3.6 元认知策略使用水平的调查结果与分析讨论 |
3.7 情感策略使用水平的调查结果与分析讨论 |
3.8 社交策略使用水平的调查结果与分析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设计 |
4.2 英语学习策略培训计划的制定 |
4.3 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的实验操作 |
4.4 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结果与成效分析 |
4.5 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的历时研究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第六章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1 研究局限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C 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现状的访谈提纲(学生用) |
附录D 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现状的访谈提纲(教师用) |
附录E 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现状的课堂观察表 |
附录F 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培训实验的相关材料 |
(3)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英语教育被过度重视却低效重复 |
二、英语教学中工具论盛行而人文性被漠视 |
三、英语学习中阅读量少而面窄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一、初始的研究问题 |
二、研究问题的变更 |
三、高中文学阅读教学研究的重要性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
二、研究对象和过程 |
三、资料的收集和处理 |
四、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有关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 |
一、阅读的目的 |
二、阅读教学的模式 |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 |
第二节 国内外语言教学中的文学教学 |
一、文学的功能 |
二、国外语言教学中的文学教学概况 |
三、国内语言教学中的文学教学回顾 |
第三节 我国中小学英语的文学阅读教学研究现状 |
一、文学阅读教学的专题研究 |
二、中小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学阅读研究现状 |
三、硕博论文对文学阅读教学的研究 |
第四节 行动研究及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
一、行动研究的起源和发展 |
二、行动研究的特点 |
三、行动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
四、本研究所采用的行动研究的模式 |
第三章 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和探索 |
第一节 问题和分析 |
一、第一轮行动研究的问题 |
二、对问题的假设性分析 |
第二节 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 |
一、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的选材 |
二、开展文学阅读教学的准备 |
三、文学阅读的教学策略 |
四、文学阅读的课堂教学模式 |
第三节 第一轮行动研究典型课例 |
一、教学分析 |
二、教学设计 |
三、教学反思 |
第四节 第一轮行动研究总结和反思 |
一、学生访谈问题和数据收集 |
二、访谈数据分析的方法 |
三、访谈结果 |
四、总结和反思 |
第四章 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和改正 |
第一节 问题和研究设计 |
一、第二轮行动研究问题 |
二、研究设计 |
第二节 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 |
一、高中英语文学阅读的选修课实践探索 |
二、"文学圈"阅读模式在文学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
三、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文学阅读教学实践 |
第三节 第二轮行动研究典型课例 |
一、课例背景 |
二、教学过程 |
三、教学反思 |
第四节 反思和总结 |
一、访谈内容和方法 |
二、访谈内容的整理和分析 |
三、总结和反思 |
第五章 高中英语文学阅读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和应用 |
第一节 第三轮行动研究问题和行动计划 |
一、研究问题 |
二、制定行动计划 |
第二节 行动计划的实施 |
一、基于自由自主原则的文学阅读实践 |
二、基于文学阅读的高三复习教学的实践 |
第三节 第三轮行动研究典型课例 |
一、课例背景 |
二、教学设计 |
三、课例反思 |
第四节 前三轮行动研究初步回顾 |
第六章 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的反思性研究:成效和改进 |
第一节 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有利于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
二、高中英语文学阅读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三、文学阅读的课程价值:从英语教学到英语教育的嬗变 |
第二节 高中英语文学有利于阅读习惯的培养 |
一、阅读教育越来越被重视 |
二、重塑英语阅读教学的路径 |
三、从文学阅读到阅读习惯的养成 |
第三节 高中英语文学阅读的后续影响 |
一、追梦国际名校的少年Frank Hu |
二、坚持写report和summary的名校艺术生Berial Zhang |
三、坚信自由阅读圆留学梦的Maxine Zhou |
四、回顾和反思 |
第四节 高中英语文学阅读的改进措施 |
一、调查问卷介绍 |
二、问卷的发放和结果分析 |
三、访谈及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文学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
一、文学阅读的课堂教学模式:四种课型及操作 |
二、文学阅读的课程模式:必修和选修结合 |
三、文学阅读的理想模式:基于"文学圈"的自由自主阅读 |
第二节 文学阅读的理想效果:从阅读能力到阅读素养 |
一、英语教育目标的嬗变 |
二、阅读素养是实现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
三、从阅读能力到阅读素养 |
第三节 研究创新 |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课程资源的拓展性 |
二、教学方式的创新:阅读教学的本土化 |
三、教学理念的创新:核心素养的学科性 |
第四节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学生作业选 |
附录二: 读书报告和自由阅读演讲词选 |
附录三: "文学圈"阅读模式分工清单 |
附件四: 选修课课程纲要:英文原着阅读与欣赏:《相约星期二》 |
附录五: 文学阅读导学案选 |
附录六: 高三群文阅读时文及解读样例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语法复习中应用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价值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思维导图 |
2.1.2 语法复习 |
2.2 理论框架 |
2.2.1 图式理论 |
2.2.2 知识可视化理论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2.4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问卷调查法 |
3.3.2 测试法 |
3.3.3 访谈法 |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4.1 数据的收集 |
3.4.2 数据的分析 |
3.5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语法复习教学的行动研究步骤 |
第四章 行动实施 |
4.1 第一轮行动 |
4.1.1 第一轮行动方案 |
4.1.2 第一轮行动实施 |
4.1.3 第一轮行动反思 |
4.2 第二轮行动 |
4.2.1 第二轮行动方案 |
4.2.2 第二轮行动实施 |
4.2.3 第二轮行动反思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1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语法复习教学 |
5.1.1 教学理念 |
5.1.2 教学策略 |
5.1.3 教学评价 |
5.1.4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语法复习框架 |
5.2 思维导图对初于中学生英语语法成绩的影响 |
5.3 思维导图对于初中学生英语语法复习态度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主要发现 |
6.2 启示 |
6.3 展望 |
6.4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调查问卷(前测) |
附录Ⅱ 调查问卷(后测) |
附录Ⅲ 访谈提纲 |
附录Ⅳ 测试卷(前测) |
附录Ⅴ 测试卷(后测) |
附录Ⅵ 访谈转写 |
附录Ⅶ 问卷调查结果 |
前测问卷结果 |
后测问卷调查结果 |
致谢 |
(5)初中英语话题复习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话题复习的相关理论 |
2.1 话题复习的定义与特点 |
2.2 话题复习的理论基础 |
2.3 话题复习的研究现状 |
第3章 课例探究初中英语话题复习的教学流程与操作方法 |
3.1 初中英语话题复习课前准备 |
3.1.1 明确话题的划分 |
3.1.2 准备话题复习相关资料 |
3.1.3 布置学生用思维导图总结对应话题已学语言知识 |
3.2 初中英语话题复习课中的教学与设计 |
3.2.1 展示优秀思维导图并复习语言知识 |
3.2.2 初中英语话题复习课中听力部分的教学与设计 |
3.2.3 初中英语话题复习课中口语部分的教学与设计 |
3.2.4 初中英语话题复习课中阅读部分的教学与设计 |
3.3 初中英语话题复习课后的教学与设计 |
3.3.1 话题复习课后写作部分的教学与设计 |
3.3.2 话题复习课后练习部分的教学与设计 |
第4章 研究总结 |
4.1 研究结论 |
4.2 研究反思 |
4.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话题项目表 |
附录Ⅱ 初中英语话题复习教学设计1 |
附录Ⅲ 初中英语话题复习教学设计2 |
附录Ⅳ 初中英语话题复习教学设计3 |
附录Ⅴ 初中英语话题复习教学设计4 |
致谢 |
(6)分层导学案对初中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 ——以农村初中英语复习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键概念 |
2.1.1 分层教学 |
2.1.2 导学案 |
2.1.3 分层导学案 |
2.1.4 英语复习课 |
2.2 分层导学案的支撑理论 |
2.2.1 分层教学的支撑理论 |
2.2.2 导学案的支撑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3.1 分层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 导学案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3 分层导学案教学在复习课中的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3.1 英语测试 |
3.3.2 问卷调查 |
3.3.3 访谈 |
3.4 研究过程 |
3.4.1 实验准备阶段 |
3.4.2 分层导学案设计阶段 |
3.4.3 实验实施阶段 |
3.4.4 数据分析阶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情感和态度的变化 |
4.2.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 |
4.3 不同层次的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变化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发现 |
5.2 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
5.3 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思维导图 |
2.1.1 思维导图的定义 |
2.1.2 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
2.1.3 国外思维导图的研究 |
2.1.4 国内思维导图的研究 |
2.2 英语词汇学习研究 |
2.2.1 词汇学习定义 |
2.2.2 国外词汇学习研究 |
2.2.3 国内词汇学习研究 |
2.3 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
2.3.1 国外基于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
2.3.2 国内基于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
2.4 理论基础 |
2.4.1 知识可视化理论 |
2.4.2 记忆的加工水平理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问卷调查法 |
3.3.2 实验法 |
3.3.3 访谈法 |
3.4 研究程序 |
3.4.1 实验前 |
3.4.2 实验中 |
3.4.3 实验后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4.1 词汇测试数据分析 |
4.1.1 词汇前后测成绩数据分析 |
4.1.2 词汇比赛成绩分析 |
4.2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2.1 实验前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2.2 实验后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3 访谈数据分析 |
4.3.1 实验前访谈数据分析 |
4.3.2 实验后访谈数据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教学启示 |
5.3 研究局限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实验前调查问卷 |
附录Ⅱ 实验后调查问卷 |
附录Ⅲ 词汇前测卷 |
附录Ⅳ 词汇后测卷 |
附录Ⅴ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Ⅵ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Ⅶ 实验班成绩表 |
附录Ⅷ 对照班成绩表 |
附录Ⅸ 学生作品 |
致谢 |
(8)初三英语新授课课堂与复习课堂提问策略比较研究 ——以重庆市南坪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1 英语新授课 |
2.1.2 英语复习课 |
2.1.3 课堂提问概念 |
2.1.4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1.5 建构主义理论 |
2.1.6 对话教育理论 |
2.2 国外相关研究 |
2.2.1 课堂提问功能研究 |
2.2.2 课堂提问策略研究 |
2.2.3 英语新授课复习课研究 |
2.3 国内相关研究 |
2.3.1 课堂提问分类研究 |
2.3.2 课堂提问候答时间研究 |
2.3.3 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
2.3.4 英语新授课及复习课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与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数据的收集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初三英语新授课课堂提问调查 |
4.1.1 课堂提问问题类型调查 |
4.1.2 课堂提问待答时间统计调查 |
4.1.3 课堂提问形式调查 |
4.1.4 课堂提问学生选择调查 |
4.1.5 课堂提问问题反馈调查 |
4.2 初三英语复习课课堂提问调查 |
4.2.1 课堂提问问题类型调查 |
4.2.2 课堂提问待答时间统计调查 |
4.2.3 课堂提问问题形式调查 |
4.2.4 课堂提问学生选择调查 |
4.2.5 课堂提问问题反馈调查 |
4.3 初三英语新授课与复习课课堂提问共性问题 |
4.3.1 缺少参考性问题 |
4.3.2 待答时间掌握不准确 |
4.3.3 提问对象的选择不够恰当 |
4.3.4 师的反馈不当 |
4.3.5 教师问题准备不足 |
第五章 初三英语新授课与复习课课堂提问共性问题策略分析 |
5.1 调整问题比例,合理设计复习问题 |
5.2 依据复习难度,预测答题时间 |
5.3 有针对性的提问,解决学生存在问题 |
5.4 采用多种形式,教师及时反馈 |
5.5 问题精心准备,提升复习效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教师调查问卷 |
访谈提纲 |
(9)初一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以宁津第二实验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 |
1.4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的界定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 国内外关于初一学生英语学习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三章 研究设计及研究过程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4 研究方法 |
3.5 研究过程及资料处理 |
第四章 初一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 |
4.1 学习适应性调查 |
4.1.1 学生对教师的适应性调查 |
4.1.2 学生对教材的适应性调查 |
4.2 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调查 |
4.2.1 学习方式调查 |
4.2.2 学习方法调查 |
4.3 学习非智力因素调查 |
4.3.1 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调查 |
4.3.2 学习动机与情感意志调查 |
4.3.3 学习时间投入调查 |
4.4 学习环境的调查 |
4.4.1 学校环境调查 |
4.4.2 班级环境调查 |
4.4.3 家庭环境调查 |
4.5 学习结果的调查 |
第五章 初一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
5.1 初一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结果描述 |
5.1.1 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结果 |
5.1.2 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的调查结果 |
5.1.3 学习非智力因素的调查结果 |
5.1.4 学习环境的调查结果 |
5.1.5 学习结果的调查结果 |
5.2 初一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2.1 学习适应性调查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2.2 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调查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2.3 学习非智力因素调查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2.4 学习环境调查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2.5 学习结果调查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章 初一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结论 |
6.1 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结论 |
6.2 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的调查结论 |
6.3 学习非智力因素的调查结论 |
6.4 学习环境的调查结论 |
6.5 学习结果的调查结论 |
第七章 对初一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及建议 |
7.1 对学习适应性现状的思考及建议 |
7.1.1 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
7.1.2 根据学情,灵活处理教材 |
7.2 对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现状的思考及建议 |
7.2.1 建立和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
7.2.2 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学法指导 |
7.3 对学习非智力因素现状的思考及建议 |
7.3.1 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
7.3.2 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情感意志 |
7.3.3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 |
7.4 对学习环境现状的思考及建议 |
7.4.1 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 |
7.4.2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创设有利于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 |
7.4.3 建立家校合作机制,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 |
7.5 实行分层教学,改善学习结果 |
7.6 对本研究的思考及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附录 1: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2:学生问卷调查统计表 1 |
附录 3:学生问卷调查统计表 2 |
附录 4: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 5:教师问卷调查统计表 |
附录 6:英语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 7:英语课堂观察案例 |
致谢 |
(10)微课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微课应用研究 |
2.1.1 微课的定义与特点分析 |
2.1.2 微课教学应用研究 |
2.2 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
2.2.1 英语口语教学方法研究 |
2.2.2 英语口语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研究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建构主义理论 |
3.2 输入输出假设 |
3.3 自主学习理论 |
第4章 实验设计 |
4.1 实验设计 |
4.1.1 研究问题 |
4.1.2 研究对象 |
4.1.3 研究工具 |
4.2 实验过程 |
4.2.1 数据采集 |
4.2.2 数据分析 |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
5.1 微课应用于口语教学对初中生口语学习态度的影响 |
5.1.1 认知参与分析 |
5.1.2 情感参与分析 |
5.1.3 行为参与分析 |
5.2 微课应用于口语教学对初中生口语学习效果的影响 |
5.2.1 实验班与控制班前后测成绩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 |
5.2.2 实验班与控制班口语前后测分析(独立样本T分析) |
5.2.3 教师访谈讨论 |
结语 |
研究总结 |
研究局限 |
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口语前测卷 |
附录二 口语后测卷 |
附录三 口语测试评分标准 |
附录四 问卷调查 |
附录五 教师访谈问题设计及内容实录 |
附录六 微课教学设计素材 |
致谢 |
四、初中英语复习浅谈(论文参考文献)
- [1]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肖颖.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2]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培养的实证研究 ——以吉林省D中学为例[D]. 韩秋慧. 延边大学, 2019(01)
- [3]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行动研究[D]. 何泽.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4]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语法复习中应用的行动研究[D]. 刘子彤.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5]初中英语话题复习教学探究[D]. 兰晓玲. 西南大学, 2020(01)
- [6]分层导学案对初中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 ——以农村初中英语复习课为例[D]. 丁美红. 苏州大学, 2017(04)
- [7]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玉玉.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初三英语新授课课堂与复习课堂提问策略比较研究 ——以重庆市南坪中学为例[D]. 张爽.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9]初一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以宁津第二实验中学为个案[D]. 张艳.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10]微课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夏君溶. 湖南理工学院,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