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香港和内地制造业的桥梁(论文文献综述)
李仙德[1](2012)在《基于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全球化蓬勃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企业空间行为和城市空间组织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地理因素仍然是影响企业网络和城市网络的重要因素,城市在全球化时代更加彰显出其作为创新中心的重要性。通过分工、权力、租金作用机制,行动者共同建构起了从地方到全球的企业网络。随着区域性、全国性、全球性的企业网络的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促进了城市网络的发育。城市网络是企业网络不可或缺的嵌入环境。企业的各种流动只有在城市网络之中才能得以快速、有效的运转,从而将地方化的比较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网络塑造了城市网络,城市网络亦反作用于企业网络。二者相辅相承,相互建构。企业网络及其嵌入的城市网络更成为信息化时代世界经济的重要动力引擎。基于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研究也成为国际学术界的前沿议题,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两种取向分别是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和社会网络分析(SNA)。ANT是一种后结构主义的研究思潮,认为关系无所不在,并不否定结构的存在,而是主张超越结构主义,更为注重内在的关系和过程,侧重于定性地揭示企业网络和城市网络形成的过程。SNA则可以更为精确地量化揭示出企业网络和城市网络的内涵以及联系的性质,在基于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研究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现代企业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在中国确立起来。企业空间组织受到行政力量的影响逐步削弱,主要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企业出于多种目的在区域、国家、全球空间尺度上布局,形成复杂的企业网络。企业总部—子公司的联系构成了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内涵。总部集聚的城市成为网络中的控制中心,具有强大的权力,在劳动空间分工过程中也能够获得更多租金。批判地学习和借鉴国际前沿理论,开展基于企业网络的中国城市网络研究,将有利于完善中国城市网络理论框架体系,丰富国际城市网络理论研究,对促进中国城市网络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区域尺度上,本研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基于企业网络的长三角城市网络的研究有以下结论:(1)长三角城市网络存在着空间极化的发展趋势。以上海为核心,杭州和南京为次中心,沪宁(除常州、镇江外)、沪杭、杭甬Z字形发展走廊城市(除常州外)具有强大的网络权力,成为网络的控制中心,并且是网络结构中的结构洞,能够获取更多网络租金。以苏中(除南通外)、苏北、浙西南(除台州外)城市成为网络中的依附节点。常州、南通、台州这三座城市则处于半边缘状态。(2)长三角城市网络结构受到行政区经济的影响。浙江城市、江苏城市分别以南京、杭州为次核心形成小派系。江苏城市凝聚成片的现象尤为明显。与基于全行业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相比,基于服务业的长三角城市网络受行政区经济的影响更为明显。2005年,江苏和浙江基于服务业企业网络的城市联系存在着明显的行政区经济的特征,2010年跨越行政区的联系有所加强,但行政区划的影响仍然存在,形成了南京、杭州向省内辐射的网络形态。(3)就整体而言,基于企业网络的长三角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分别对全行业网络以及服务业网络节点中心度具有正面的影响。企业家精神是影响网络点出度的重要因素。在国家尺度上,本研究从企业网络与城市网络相结合的视角,研究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对中国城市网络的引力主要有以下三点发现:(1)以上海为核心的Z字形发展轴线城市在长三角城市网络中对外吸引与辐射能力较强,其中上海对中国城市网络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而苏北、苏中、浙西南城市不仅对外投资相对较少,辐射能力薄弱,在吸引能力上也相对落后于Z字形发展轴线城市。无论就长三角对外的吸引力或者就辐射力而言,城市网络之间的相互联系率先在经济中心城市发生。(2)上海对中国城市网络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存在着区域性的差异。华东、华北、华南城市经济区与上海的联系十分密切,其中长三角是上海吸引力和辐射力最强的地区。华东区、山东区、东北区、西南区、湖北区、新疆区、西藏区的引力以辐射力为主,权力作用大于威望作用;对华北区、华南区、福建区、西北区以吸引力为主;威望作用大于权力作用。(3)上海对中国城市网络的辐射力,存在着明显的邻近扩散以及等级扩散特征,趋向于国内的经济中心城市以及地理邻近的城市;对中国城市网络的吸引力趋向于沿海以及沿江T字形发展轴线城市。其中北京、深圳是上海吸引力前两位城市;以上海、北京、深圳为总部的中央企业在京-沪、深沪联系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全球尺度上,从FDI和ODI视角研究长三角与境外经济联系主要有以下四点结论:(1)外商投资促进了长三角崛起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全球-城市区域,然而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发展路径也将长三角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就长三角内部而言,浙江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参与新的国际劳动,不同于江苏、上海以外资为主体的发展路径;浙江在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外贸出口上的表现要优于江苏和上海。对外资以及外贸的结构分析,表明:东亚、北美、西欧是长三角重要的贸易伙伴,其中香港是长三角最大的外资来源地以及重要的出口市场,对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对长三角上市公司2005年、2010年对外投资形成的跨境城市网络的分析表明,长三角上市公司对外联系主要集中在东亚、西欧、北美以及离岸金融中心等地,其中香港是这两个年度长三角企业对外设立子公司最多的城市,长三角企业在香港主要从事投资控股、进出口贸易、信息服务等业务,与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中心的地位密切相关。香港发挥着连接长三角区域性城市网络与世界城市网络的桥梁作用。(3)长三角跨境城市网络的总部控制中心集中在以上海为核心沪宁、沪杭、杭甬Z字形发展走廊的城市,其中上海的核心引领作用明显,此外,杭州、南京、宁波、绍兴、苏州等是长三角对外投资最为活跃的城市,而苏北、苏中、浙西南城市(除台州外)的表现相对逊色。回归分析表明,金融业发展水平与企业家精神对长三角ODI具有正面的影响。(4)对于长三角发展而言,长三角跨境城市的发展有助于提高长三角在世界城市网络的总部控制权力,并提高在城市网络中的位置,从而实现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办公室的转型,充分利用国外各种资源,赢得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从而突破“价值链陷阱”。在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本研究展开三个讨论:(1)企业作为企业网络的空间组织实际上也是一个集聚与扩散的过程。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除了外资企业以及中国中央政府、长三角地方政府的交互作用之外,长三角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在区域、全国、全球尺度上的网络化过程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企业与城市的网络化过程是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城市之间的横向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企业网络布局逐步突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长三角两省一市都市连绵区也正加速形成之中。(2)基于上市公司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分析,可以将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总结为:一轴三中心,以上海为核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Z字型发展的发展轴线对长三角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3)上海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城市网络中的两个重要节点,一方面需要发挥“全球城市”的功能集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高端要素,加强对中国乃至世界城市网络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世界城市性”,加快培育世界级的跨国公司,从而加强对中国乃至世界城市网络辐射力,从而在国内及国际两个扇面发挥出更大的网络优势。综合上述三个实证分析,本研究认为:(1)在区域尺度上,长三角要加快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鼓励企业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优化网络布局,推动企业网络向相对欠发达的苏中、苏北以及浙西南地区扩散,促进长三角城市网络相对均衡发展。(2)在国家尺度上,长三角的核心城市上海要进一步加快实施“四个中心”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对中国城市网络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尤其是要加强对华北区、华南区、福建区、西北区的辐射力。(3)在全球尺度上,长三角要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鼓励更多上市公司拓展海外企业网络,从而加强长三角对世界经济的总部控制能力,从而实现长三角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办公室的转型升级。
武前波[2](2009)在《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空间重塑》文中指出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组织、城市与区域是两个发展变化最为迅速的单元,也是20世纪以来相关学科的两个重要主题。所以,本文将二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掘各自所蕴含的“地理空间”属性,使之融合为一体并进行相应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从而为企业地理和城市地理的学科交融,以及企业、城市、区域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文章结构力求清晰明了,由九个章节构成。其中,前四章为企业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的理论探讨。首先从企业地理、城市地理两个学科的理论融合角度进行相关文献综述,其次分别对新时期的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这两个不同的主题进行理论分析,最后总结出二者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并为下面的实证分析提供相应的理论框架。后五章开始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中国城市与区域和上海国际城市建设做实证性研究。在这一个过程中,每个章节均将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结构的重塑进行了交互式分析,由此来验证上述理论假设与分析框架的确切性。第1章导论。主要对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相关理论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内容与特色等进行阐述。在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中,分析了新时期企业组织和城市区域两个研究对象的重要性,其中,信息化和全球化两种力量将二者融合在一起,由此显示出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理论文献综述部分对新时代背景下的企业地理和城市地理的前沿理论进行梳理与总结,提出劳动空间分工理论是可以将两者进行相互融合的最佳解释,并指出国内相关研究的新进展及其学科之间理论借鉴的不足之处。最后叙述了文章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第2章至第4章是文章的理论分析及总结部分。其中,第2章从企业战略与结构的演进出发,依次阐述了传统企业发展战略与组织、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信息化时代的企业组织结构等特征,探讨了新时期企业空间组织的两种重要形式,即全球生产网络和企业集群网络。最后对跨国公司空间组织特征进行了揭示与描述,指出伴随着跨国生产网络向全球范围内的延伸,东亚地区及其国际城市正在崛起。第3章对企业的活动空间——城市与区域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括和分析,主要包括传统城市区域、新时期的世界/全球城市、全球城市区域、多中心大都市区等方面,以及后现代都市空间内涵的理论总结。其中,全球城市区域是地方生产系统响应跨国公司生产网络,所形成的新时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空间单元。第4章探索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结构的相互关联性。首先从上世纪70年代将钱德勒企业组织与韦伯工业区位论进行相互融合的“海默模型”出发,逐次探讨了劳动空间分工、价值链分工、新国际劳动分工,以及新时期全球生产网络等理论,并对国内学者的企业地理、城市地理相互融合的理论视角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其次,本文提出基于新时期企业空间组织理论基础之上的全球城市区域形成的分析框架,理清全球生产网络、全球城市网络、全球城市区域的相互关系,指出区位和国家的作用依然重要。再次,对企业总部的区位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信息化时代大都市依然具有集聚企业总部的区位优势,尽管发达国家已经出现总部向二级大中城市的迁移现象,但世界城市仍旧集聚着掌握全球经济命脉的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在国家范围内,区域城市体系与企业总部数量分布具有一致性。在城市-区域内部,多中心大都市区是总部微观区位模式的最好总结,即不同类型总部对应于不同的专业化产业集聚区。最后,对国内出现的“总部经济”理论进行评价,指出城市集聚总部可以获取到企业网络体系优势,从而能够实现城市功能地位的升级。第5章至第8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依次揭示出企业空间组织与中国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联性,验证上述理论假设与分析逻辑。其中,第5章为文章实证研究的出发点。首先对中国企业集团发展历程及其现状特征进行分析,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与世界级跨国公司相比,本土企业的规模实力和创新能力仍然落后。其次,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中国制造业行业集中度及地理集中度的变化,指出二者均在逐渐提高,但产业集中程度相对较低,并出现向东部地区集聚化的趋势,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最后,通过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典型案例的空间扩张历程,发现其组织演变较为符合钱德勒的M型结构理论,并推动企业空间组织网络的形成,由此可将之划分为内聚式、跨区域、国家区域、全球辐射4种网络模式。第6章基于企业网络视角的中国城市空间网络分析。首先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空间组织网络构成为基点,逐次分析了企业总部、研发机构、生产基地等单元的区位特征,发现总部与研发机构具有发达地区及特大城市指向型特征,生产基地则相对分散化。其次,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和世界500强中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为例,分别研究了在其影响下所形成的中国城市内向型网络和外向型网络。结果显示,与传统城市等级体系相比,城市网络体系拥有更多包容性,它可以将具有发展机遇的城市涵盖在内。同时,外向型网络具有较强的趋利性,即跨国公司主要投资于特大城市、发达地区及其外围,但其联系密度要高于内向型网络。第7章企业总部集聚特征与中国城市区位环境评价。本章节重点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区位特征。在宏观层次上,500强总部主要集聚在以北京、上海、深圳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长江中上游、黄河中下游的特大城市,与中国城市体系相关性较强,但不同行业总部区位指向各异。在微观层面,城市中心区、近郊区和外围县市均是总部集聚地,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及高技术区是制造业企业总部的重要空间载体。通过对影响总部区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经济、外商投资、金融能力、科技水平等均是主要影响因素,其中经济实力因子解释性较强。由此,构建由综合经济、生产服务、基础设施、生活环境4大因子组成的总部区位环境评价模型,对中国45个主要大城市进行评价,结果与中国大型企业总部实际分布相对一致。第8章基于企业网络体系优势的上海城市功能升级。以上海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上海国际城市发展的历程和现状,从中发现旧时期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崛起,与其地理区位、国内外贸易、金融及制造业实力等因素相关。但新时期全球城市建设处于新的国际劳动分工背景之下,上海产业转型需要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多元经济形态,城市功能升级路径则要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由此,文章指出,与长三角地区一起,上海可以借助构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种网络体系,提高对国内外经济的控制能力和全球性生产服务水平,从而实现在全球城市网络中功能地位的升级。本章呼应了上述全球城市区域形成的理论分析框架。第9章结论。通过以上理论假设与实证分析,基本上能够将新时期的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空间的重塑进行较好的关联分析,这样有利于对中国企业、城市、区域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性考虑,并对其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意见和政策建议。从中可以发现,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地理空间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功能日益增强,并成为与流动的全球资本相结合的重要“生产资料”。同时,企业组织则成为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动力之源,逐步塑造和影响着地方的空间结构及其在全球经济网络中的地位。
李荣彬[3](1997)在《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的背景和设想》文中研究表明在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之际,纵览全球,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先进的制造技术和新的生产模式层出不穷;有限的资源、高龄化的社会、环境保护的压力必将使制造业迎来新一轮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的、封闭式的,小而全的企业已越来越失去竞争力。“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是香港理工大学李荣彬教授与同济大学张曙教授在合作研究香港与大陆如何综合利用华人地区的产品设计能力和制造资源,提高中国人的国际竞争力,迎接21世纪全球制造的挑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生产模式。本刊在新辟的“生产模式论坛”专栏中首批发表李荣彬教授和张曙教授等人的六篇文章,向广大读者介绍“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的有关知识,同时也急切地盼望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能迅速提高我国中小制造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尽早地建立起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张曙[4](1997)在《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文中指出在上海市第四届科技节期间,1997年11月6日,本刊与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徐汇区科协联合举办“先进制造技术”学术报告会,请中国工程院周勤之院士和同济大学张曙教授分别作题为“制造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和“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的学术报告。 香港和内地的学术界在迎回归的高潮中于1997年4月在香港理工大学召开“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DNPS”筹备工作会议(参阅本刊第5期第42页有关报道)。与会学者、专家在严格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DNPS可能成为适合我国国情的、面向2l世纪的、先进而最有希望的机械制造生产模式,并对改造和搞活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是张曙教授学术报告的提纲(刊出时有所删节)。周勤之院士的报告和有关文章,本刊将陆续刊出。
李荣彬,林发荣,马永军[5](1998)在《分散网络化制造——香港制造业再发展的模式》文中认为提出了一个电子化的生产模式———“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即充分利用分散于香港和内地之间的中小型企业,合作设计和开发新产品、共享制造资源以及充分利用香港的市场优势。介绍了生产网络的组织结构、管理结构及信息结构的设计和建模。在设计和实施这些模型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将为大规模推广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的运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马建会[6](2004)在《产业集群成长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以美国硅谷的高科技产业群和意大利的传统中小企业集群为带边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凭借其出色的经济表现,引起了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和产业政策制订者们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的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将地方产业群战略作为其区域政策或产业组织政策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当前学术界对产业群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也不够系统,故至今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可以指导地方政府集群治理实践的理论体系。本文旨在通过对产业集群成长机理的分析,揭示集群网络、集群创新对产业集群成长的作用机理,从而为地方政府制定产业集群战略提供理论指导和分析框架。 本文以产业集群形成、成长与持续发展的机理为主线,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广东省东莞和中山等地的产业集群为例,对产业集群持续成长的机理进行深入探究,阐述产业集群阶段性演进的特征和不同阶段尤其是从成长阶段向成熟阶段演进时的集群网络、集群创新机理,分析我国产业集群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共分8章,第1章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第2章对国内外的产业集群理论综述,在评述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对产业集群研究的进展;第3章对产业集群进行了概念的界定,分析了集群的特征,指出集群网络、集群创新是集群的核心特征,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集群进行了分类;第4章依据产业集群成长动力的差异,将集群成长划分为集群的初期形成、加速成长阶段、成熟阶段三个阶段,对产业集群成长阶段的成长特点及其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随着集群的成长,在集群成长过程中起推动作用的因素出现明显的更迭,在产业集群的萌芽发育阶段,主要是外部经济、地域分工等因素在起作用,推动集群的初步形成与萌芽;随着集群的成长,推进集群快速成长的动力因素逐渐为集群的外部经济、社会资本、比较优势所替代;产业集群由成长阶段进入成熟阶段,最为重要的成长动力为集群创新与扩散、集群网络等因素。第5章和第6章分别分析了集群网络与集群创新。第7章为个案研究,利用企业访谈资料,分析虎门服装产业集群、清溪电子产业集群、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的发展轨迹、集群网络与集群创新;在剖析广东产业集群三个具体案例的基础上,综括了广东产业集群成长的特征,分析了当前我国及广东产业集群持续成长的制约因素;第八章利用本文建立的分析框架,从我国产业集群成长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促进持续健康成长的对策建议,如积极发挥政府作用、建设区域品牌、产业组织政策等。 产业集群在国内外学术界都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文章的创新主要有:提出集群网络与集群创新是推进集群持续成长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并分别探讨了集群网络、集群创新的内部结构和联系机理,分析了集群网络发育三个阶段的差异,集群网络成长与社会文化环境、劳动力流动、全球化的关系。分析了集群创新中的核心集群创新系统与辅助创新系统,指出核心创新的集群内部学习、集群外部学习的实现路径,集群创新分工机制、集群创新溢出保护机制。为研究产业集群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我国当前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指出了方向。
田春华[7](2005)在《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经济地图上有很多成功的区域都是依赖于集群而获得竞争优势,产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所显现的竞争优势备受关注,并成为企业、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模式。集群战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无论是高科技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集群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产业集群具有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创新优势,而且产业集群本身就具有一种集群的优势,这种集群的优势能够转化成区域的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表现出来的强劲竞争力引起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无论在中心的还是外围的区域公共政策制定者为了模仿有高度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区,纷纷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成为公共政策发挥作用的一个新领域。产业集群所具有的优势体现了公共政策参与产业集群战略的重要性,产业集群所具有的优势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重点内容。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集中性,根植性,弹性专精,拥有相关的支持机构,本地化网络,创新性等特征。产业集群形成是在自然资源和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与外部性,相关延伸产业的支持,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家精神、制度与政府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下,通过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形成过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基本上是一个由下至上、市场诱发和市场引导的过程。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些成功的产业集群区都经历了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发展),那种企图在很短时间内创立和发展产业集群,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收到立竿见影效果的想法是不现实也是极不可取的,在这里,“耐心”也许应该成为那些想利用产业集群发展地方经济的地方政府首先必备的条件。本文在上述背景及思路的基础上,主要以国内外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产业集群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公共政策理论为理论工具,对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本文的主要创新观点:1. 全面论述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并对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进行了全面,具体的分析研究。建立了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研究的理论框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2. 提出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意义在于扶持,而不是创造产业集群。公共政策的重点是对处丁萌芽状态的产业集群进行培育。3. 提出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基于生产率提高、收入弹性、企业关联度和自然资源、国际直接投资等因素,所以这些因素都是产业集群导向公共政策制定的基准。4. 提出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不应忽视外部性这个因素,以及由外部性所产生的递增收益、生产率的持续增长。即,政府部门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考虑到产业发展的外部性问题而不应只重视其自身的发展或生产率水平。例如大学研究具有溢出效应,除了其自身的直接效应外,还有非常重要的间接效应,大学研究与产业的R&D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政府部门可通过改进大学研究体系来促进产业R&D能力的增强、创新水平的提高及相应2的生产率增长。 5.提出根据外部经济进行的公共政策干预与单纯保护寡头垄断市场为目的的政策干预不同,它并不一定损害贸易方的利益,那么,这种政策遭贸易伙伴报复的可能性也就较小。 6.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经济优势和创新优势,是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治理内容,公共政策应该有利于维护集群优势并克服其劣势。 7.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企图在很短时间内创立和发展产业集群,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收到立竿见影效果的想法是不现实也是极不可取的。关键词:产业集群,公共政策,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竞争优势之
张小娟[8](2015)在《智慧城市系统的要素、结构及模型研究》文中提出智慧城市是近几年进入人们视野并受到广泛关注的城市发展的新概念、新模式,学术界也从不同视角对智慧城市的概念界定及理论模型构建进行了形态各异的探索性分析。围绕“什么是智慧城市”这一核心问题,本文从智慧城市这一概念的来源出发,结合城市发展演进的基本规律以及智慧城市的典型观点等剖析了智慧城市以及智慧城市系统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中的共词分析方法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归纳了智慧城市的主要构成维度,通过规范的理论分析,分析了智慧城市系统的要素与结构层次,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智慧城市的系统模型,最后结合本文关于智慧城市系统理论的探讨对广州智慧城市系统进行了案例分析。本文通过研究表明:(1)智慧城市是以新兴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谋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方向,以信息技术的人工智能和人的智慧为重要手段,通过充分整合城市各类资源推进城市的创新运作,进而实现城市核心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城市运行发展全面优化的城市。以系统思考的方法来看,智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智慧城市系统是通过新兴信息技术的智能和人的智慧在城市情境中的良好耦合,推动城市发展全面优化的城市系统形态。(2)智慧城市系统是由各类要素或子系统复合而成的复杂巨系统,它的要素主要包括战略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支撑系统和空间系统五个子系统。从结构方面来看,智慧城市系统具有特定的层次结构特征,主要体现为它具有复杂程度由低到高的物理层、活动层、战略层三大层次。(3)智慧城市的系统模型刻画了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系统所包含的主要构成因素,并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表达了不同构成因素之间的联系和作用方式。它通过战略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支撑系统、空间系统五大子系统以及战略层、活动层、物理层三大层次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关系,揭示了智慧城市系统形成、运行和发展的内在机制。本文主要创新点体现在:(1)探索性地研究分析了智慧城市系统的概念、要素与结构,形成了一些关于智慧城市的基本观点和理论;(2)结合规范的理论分析构建了智慧城市的系统模型,并详细地分析了系统模型中的结构关系,揭示了智慧城市系统形成、运行和发展的内在机制。(3)发展了城市系统的相关理论,创新性地从战略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支撑系统、空间系统五个方面来认识和研究城市系统。
李荣彬[9](1997)在《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香港和内地制造业的桥梁》文中认为 一、引言 80年代以来,香港的制造业大举北移,把劳动力密集型的工厂内迁,为香港工业界扩大了活动空间和生产规模,同时亦改变了华南地区的经济面貌。其变化之大,在亚洲甚至全世界也是罕见的。香港由于独特的历史条件和地理因素,不靠政府的特殊政策,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力量,发展成为世界轻工业及消费品生产的重要基地。根据香港贸易促进局1997年春的《香港出入口贸易状况》报告显示,香港的进出
张曙,屈贤明[10](1997)在《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的体系结构》文中研究说明分析了制造新概念的共同特点,提出了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DNPS)的构思,DNPS与传统企业的区别,DNPS的潜在效益以及组建DNPS的方法。
二、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香港和内地制造业的桥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香港和内地制造业的桥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录 |
表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经济全球化推动全球生产网络加速拓展 |
1.1.2 全球城市化促进世界城市网络相互联系 |
1.1.3 改革开放促进中国企业网络与城市网络发展 |
1.2 研究目标 |
1.2.1 探索企业网络和城市网络的内在逻辑:理论层面分析 |
1.2.2 研究区域性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区域尺度实证 |
1.2.3 分析全国城市网络核心节点引力:国家尺度实证 |
1.2.4 剖析全球化中城市网络的境外联系:全球尺度实证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4.1 网络 |
1.4.2 企业网络 |
1.4.3 城市网络 |
1.4.4 全球城市-区域 |
1.4.5 长三角 |
1.5 研究设计和框架体系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数据来源 |
1.7 研究创新之处 |
1.7.1 跨学科研究创新 |
1.7.2 研究方法创新 |
1.7.3 研究内容创新 |
第二章 分工、权力、租金:企业网络组织动力 |
2.1 分工:企业网络组织源动力 |
2.1.1 从分工到劳动空间分工 |
2.1.2 企业内部网络分工 |
2.1.3 企业外部网络分工 |
2.2 权力:企业网络的治理机制 |
2.2.1 企业内部网络的权力关系:总部控制权力 |
2.2.2 企业外部网络的权力关系:权力博弈 |
2.3 租金:企业网络的激励机制 |
2.3.1 租金的类型 |
2.3.2 租金的分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流动空间中的相互联系:浮现中的城市网络 |
3.1 流动空间、网络模式、全球地方化:新的城市空间组织逻辑 |
3.1.1 从地方空间到流动空间:内涵演变 |
3.1.2 从中心地模式到网络模式:范式转移 |
3.1.3 从地方化到全球地方化:尺度嵌套 |
3.2 区域性的城市网络:地理邻近的空间解读 |
3.2.1 大都市带(Megalopolis) |
3.2.2 半城市化区域(Desakota Region) |
3.2.3 全球城市-区域(Global City-Region) |
3.2.4 多中心城市区域(Polycenrtic Urban Regions) |
3.2.5 都市连绵区:(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
3.2.6 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 |
3.3 世界城市网络研究谱系:功能相关的空间解读 |
3.3.1 世界城市、全球城市研究脉络 |
3.3.2 世界城市网络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网络与城市网络相互建构 |
4.1 嵌入性:企业网络与城市网络的连接点 |
4.1.1 从波兰尼到曼彻斯特学派 |
4.1.2 企业网络与城市网络相互嵌入 |
4.1.4 超越基于“嵌入性”的定性研究 |
4.2 ANT对企业网络与城市网络研究的影响 |
4.2.1 ANT三大核心概念 |
4.2.2 ANT对全球生产网络(GPNs)研究的影响 |
4.2.3 ANT对世界城市网络(WCNs)研究的影响 |
4.3 SNA对城市网络研究的影响 |
4.3.1 SNA与ANT之争:结构与关系之辩 |
4.3.2 SNA对世界城市网络(WCNs)研究的影响 |
4.4 基于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研究展望 |
4.4.1 企业网络连锁城市网络:基于ANT的视角的定性研究 |
4.4.2 联系的量化测度:基于SNA的量化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三角城市网络结构:区域尺度分析 |
5.1 长三角上市公司结构以及交互投资分析 |
5.1.1 长三角上市公司行业结构分析 |
5.1.2 长三角城市上市公司地域结构分析 |
5.1.3 长三角上市公司在长三角城市之间交互投资分析 |
5.2 基于全行业企业网络长三角城市网络分析 |
5.2.1 长三角城市网络体系结构 |
5.2.2 长三角城市网络权力结构 |
5.2.3 长三角城市网络派系结构分析 |
5.3 基于服务业与基于全行业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比较分析 |
5.3.1 网络的中心度差异 |
5.3.2 点出度和点入度分析 |
5.4 影响长三角城市网络结构的主要因素分析 |
5.4.1 经济发展水平 |
5.4.2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
5.4.3 企业家精神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三角对中国城市网络的引力:全国尺度分析 |
6.1 长三角对中国城市网络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
6.1.1 长三角对中国城市网络的吸引力分析 |
6.1.2 长三角对中国城市网络的辐射力分析 |
6.2 上海对中国城市网络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
6.2.1 上海对中国城市网络的吸引力分析 |
6.2.2 上海对中国城市网络的辐射力分析 |
6.3 上海对中国城市网络引力的整体分析 |
6.3.1 网络联系强度分析 |
6.3.2 网络权力和威望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长三角与境外经济联系:全球尺度分析 |
7.1 FDI与长三角全球化发展 |
7.1.1 推动长三角融入全球生产网络 |
7.1.2 加强长三角与境外经济联系 |
7.1.3 对长三角的价值链锁定与租金获取 |
7.2 ODI与长三角全球化新趋势 |
7.2.1 长三角引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 |
7.2.2 基于长三角对外直接投资的跨境城市网络发展 |
7.2.3 影响长三角跨境城市网络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
7.2.4 长三角跨境城市网络发展的意义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企业网络与城市网络相互建构,总部城市具有强大的网络权力 |
8.1.2 长三角城市网络权力空间极化,行政区经济的影响仍然存在 |
8.1.3 Z字形发展轴线引力巨大,上海引力集中在T字形发展轴线 |
8.1.4 FDI对长三角形成价值链锁定,ODI提升长三角总部控制权力 |
8.2 研究讨论 |
8.2.1 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发展重要动力:企业与城市网络化过程 |
8.2.2 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一轴、两区、三中心 |
8.2.3 全球城市与世界城市:香港与上海发展之路 |
8.3 政策启示 |
8.3.1 加快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 |
8.3.2 加快实施上海“四个中心”发展战略 |
8.3.3 加快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
8.4 研究展望 |
8.4.1 基于SNA的中国城市网络研究 |
8.4.2 基于ANT的中国城市网络研究 |
8.4.3 以中国城市为总部的世界城市网络研究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期间科研工作以及成果 |
后记 |
(2)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空间重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录 |
表录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理论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论文内容与创新 |
第2章 企业的区位选择:信息化时代的企业空间组织 |
2.1 企业发展战略与组织结构 |
2.2 信息化时代的企业空间组织 |
2.3 跨国公司空间组织特征 |
2.4 小结 |
第3章 企业的活动空间: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与区域 |
3.1 传统城市与区域理论回顾 |
3.2 新时期的世界/全球城市理论 |
3.3 后现代大都市空间内涵 |
3.4 小结 |
第4章 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结构的关联探索 |
4.1 企业组织与地理形态的结合 |
4.2 从企业空间组织到全球城市区域形成 |
4.3 企业总部集聚与大都市区位优势 |
4.4 “总部经济”评价与城市功能升级 |
4.5 小结 |
第5章 中国制造业企业集中度及其空间组织网络模式 |
5.1 中国企业集团发展历程及其现状 |
5.2 中国制造业企业集中度变化特征 |
5.3 中国制造业企业空间组织网络模式 |
5.4 结语:企业集团、地理集中和空间网络 |
第6章 基于企业网络视角的中国城市空间网络分析 |
6.1 从城市体系到城市网络的理论研究 |
6.2 中国制造业企业空间组织网络构成 |
6.3 中国城市内向型网络和外向型网络 |
6.4 结语:信息化、企业网络与城市网络 |
第7章 企业总部集聚特征与中国城市区位环境评价 |
7.1 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区位 |
7.2 企业总部区位影响因素分析 |
7.3 中国大城市总部区位环境评价 |
7.4 结语:总部集聚、中心城市和区位环境 |
第8章 基于网络体系优势的城市功能升级:上海案例研究 |
8.1 从地方城市到国际城市的发展历程 |
8.2 上海城市功能转型的路径选择 |
8.3 基于网络体系优势的城市功能升级 |
8.4 结语:全球化、网络优势与全球城市 |
第9章 结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博士生学习期间发表文章 |
后记 |
(6)产业集群成长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集群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3 本文研究内容、论文结构与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产业集群研究概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文献评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业集群的概念与分类 |
3.1 产业集群 |
3.2 产业集群的性质 |
3.3 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 |
3.4 产业集群的分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集群的成长演进 |
4.1 产业集群的成长阶段划分 |
4.2 产业集群的初期形成 |
4.3 产业集群的加速成长 |
4.4 产业集群从快速成长阶段向成熟阶段的提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集群网络与集群持续成长 |
5.1 集群网络 |
5.2 集群网络成长 |
5.3 成熟集群网络的特征 |
5.4 案例分析:成熟的集群网络-硅谷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集群创新与集群持续成长 |
6.1 集群创新及其特征 |
6.2 集群创新机制 |
6.3 集群创新实证:南海西樵纺织产业案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典型产业集群成长的实证研究 |
7.1 东莞虎门服装产业集群 |
7.2 东莞清溪电子产业集群 |
7.3 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 |
7.4 综合分析与评价 |
7.5 广东产业集群成长特征及其缺陷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促进产业集群成长的若干政策建议 |
8.1 充分发挥政府功能 |
8.2 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与实施,实现产业升级 |
8.3 促进集群创新与扩散 |
8.4 塑造信任、合作的集群文化环境 |
8.5 大力促进中介组织发育,完善产业集群支持体系 |
8.6 促进跨区域产业集群协调,提升珠三角产业集群竞争力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附录 |
后记 |
(7)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理论创新 |
1.3.1 本文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的创新 |
1.3.3 本文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展望 |
1.4 研究思路及基本内容 |
1.4.1 基本概念及研究范围 |
1.4.2 研究思路 |
1.4.3 基本内容 |
2 理论溯源 |
2.1 产业集群理论 |
2.1.1 经典理论 |
2.1.2 增长极理论及新经济地理理论 |
2.1.3 社会经济网络理论及产业集群新竞争理论 |
2.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2.1 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2.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发展 |
2.2.3 国际直接投资中的产业集群研究 |
2.3 公共政策理论 |
2.3.1 经济学中的管制理论 |
2.3.2 公共政策的理论依据 |
小结 |
3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基于经济全球化视角的分析 |
3.1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
3.1.1 产业集群一般 |
3.1.2 产业集群类型及成因 |
3.2 国际直接投资中产业集群的形成 |
3.2.1 国际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一般 |
3.2.2 国际直接投资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
3.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集群 |
3.3.1 产业集群是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具体表现 |
3.3.2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促进产业的集群 |
小结 |
4 产业集群的效应分析 |
4.1 产业集群的优势 |
4.1.1 生产成本优势 |
4.1.2 区域营销优势 |
4.1.3 市场竞争优势 |
4.1.4 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 |
4.2 产业集群的潜在劣势 |
4.2.1 产业集群的潜在劣势 |
4.2.2 影响产业集群优势的因素分析 |
4.3 产业集群优势的诠释——基于产业集群功能的分析 |
4.3.1 产业集群的功能 |
4.3.2 产业集群优势的理论诊释 |
4.3.3 经济全球化下的产业集群优势 |
小结 |
5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理论及制定 |
5.1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一般 |
5.1.1 公共政策一般 |
5.1.2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理论模型 |
5.1.3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共性及要素 |
5.2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制定 |
5.2.1 政府的作用及对市场失灵的反映 |
5.2.2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内容 |
5.2.3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及方法 |
5.3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优势分析 |
5.3.1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优势 |
5.3.2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对经济的作用 |
5.3.3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对国际直接投资的作用 |
小结 |
6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实施及协调 |
6.1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边界 |
6.1.1 政府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组合 |
6.1.2 政府在产业集群导向公共政策中的定位 |
6.1.3 公共机构的作用 |
6.2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实施途径 |
6.2.1 产业集群市场环境的培育 |
6.2.2 产业集群目标的选择 |
6.2.3 资本的投入 |
6.3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协调 |
6.3.1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协调 |
6.3.2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更新和发展 |
6.4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实施例证——加拿大魁北克产业集群 |
6.4.1 产业集群发展目标的确立 |
6.4.2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实施 |
小结 |
7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经验研究 |
7.1 产业集群国际经验研究 |
7.1.1 美国硅谷产业集群分析 |
7.1.2 第三意大利产业集群分析 |
7.1.3 台湾硅岛产业集群分析 |
7.2 中国产业集群的经验研究 |
7.2.1 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 |
7.2.2 中国产业集群的成因 |
7.2.3 中国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
7.3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国际比较 |
7.3.1 美国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 |
7.3.2 OECD国家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 |
7.3.3 经验研究结论和启示 |
8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实证研究——以上海为例 |
8.1 上海产业集群的发展概况 |
8.1.1 上海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 |
8.1.2 上海产业集群发展需解决的深层次的问题 |
8.2 上海制定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优势分析 |
8.2.1 上海制定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条件优势 |
8.2.2 上海制定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作用优势 |
8.3 上海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实施及政策建议 |
8.3.1 上海产业集群发展的目标 |
8.3.2 上海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实施 |
8.3.3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智慧城市系统的要素、结构及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智慧城市的概念综述 |
1.2.2 智慧城市的要素综述 |
1.2.3 智慧城市的模型综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智慧城市的相关概念 |
2.1.1 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 |
2.1.2 知识城市 |
2.1.3 创新型城市 |
2.1.4 创意城市 |
2.1.5 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宜居城市 |
2.2 系统科学理论 |
2.2.1 系统的一般定义 |
2.2.2 系统的等级与突现 |
2.2.3 系统的通讯及控制 |
2.2.4 系统的综合微观分析方法 |
2.3 城市系统理论 |
2.3.1 城市的含义 |
2.3.2 城市及城市系统的形成 |
2.3.3 城市系统的组成要素 |
2.3.4 城市系统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慧城市系统的概念分析 |
3.1 智慧城市的概念内涵分析 |
3.1.1 智慧城市的概念缘起 |
3.1.2 智慧城市与相关概念 |
3.1.3 智慧城市的典型观点 |
3.1.4 智慧城市的概念界定 |
3.1.5 智慧城市的内涵分析 |
3.1.6 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 |
3.2 智慧城市系统的概念内涵分析 |
3.2.1 智慧城市的系统隐喻 |
3.2.2 智慧城市系统的概念内涵 |
3.2.3 智慧城市系统的自组织与他组织特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慧城市系统的要素分析 |
4.1 基于共词分析的智慧城市系统要素构成分析 |
4.1.1 研究设计 |
4.1.2 共词矩阵构建 |
4.1.3 共词矩阵的多元统计分析 |
4.1.4 高频关键词的归类分析 |
4.1.5 高频关键词的社会网络特征分析 |
4.1.6 智慧城市的五大构成维度分析 |
4.1.7 智慧城市系统的要素构成分析 |
4.2 智慧城市的战略系统分析 |
4.2.1 城市战略在城市“智慧”中的必要性 |
4.2.2 智慧城市战略的系统特征 |
4.2.3 智慧城市战略系统的要素与结构 |
4.2.4 智慧城市战略系统的主要内容 |
4.3 智慧城市的社会系统分析 |
4.3.1 社会系统的含义 |
4.3.2 智慧城市社会系统的内涵与要素 |
4.3.3 智慧城市社会系统的主要内容 |
4.4 智慧城市的经济系统分析 |
4.4.1 经济系统的含义与要素 |
4.4.2 智慧城市经济系统的内涵与要素 |
4.4.3 智慧城市经济系统的主要内容 |
4.5 智慧城市的支撑系统分析 |
4.5.1 城市基础设施的含义 |
4.5.2 智慧城市支撑系统的内涵与要素 |
4.5.3 智慧城市支撑系统的主要内容 |
4.6 智慧城市的空间系统分析 |
4.6.1 城市空间的含义 |
4.6.2 信息社会时代流动空间的形成 |
4.6.3 智慧城市空间系统的内涵与要素 |
4.6.4 智慧城市空间系统的主要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慧城市系统的结构与模型分析 |
5.1 智慧城市系统的结构分析 |
5.1.1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智慧城市系统结构的层次特征 |
5.1.2 智慧城市系统的物理层分析 |
5.1.3 智慧城市系统的活动层分析 |
5.1.4 智慧城市系统的战略层分析 |
5.2 智慧城市的系统模型构建 |
5.2.1 基于复杂开放系统通信与控制规律的智慧城市系统 |
5.2.2 基于有生命力系统模型的智慧城市系统 |
5.2.3 智慧城市的系统模型描述 |
5.3 智慧城市系统模型的结构关系分析 |
5.3.1 战略系统视角的结构关系 |
5.3.2 社会系统视角的结构关系 |
5.3.3 经济系统视角的结构关系 |
5.3.4 支撑系统视角的结构关系 |
5.3.5 空间系统视角的结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州智慧城市系统分析 |
6.1 广州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分析 |
6.1.1 广州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 |
6.1.2 广州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
6.2 广州智慧城市系统的要素分析 |
6.2.1 广州智慧城市的战略系统分析 |
6.2.2 广州智慧城市的社会系统分析 |
6.2.3 广州智慧城市的经济系统分析 |
6.2.4 广州智慧城市的支撑系统分析 |
6.2.5 广州智慧城市的空间系统分析 |
6.3 广州智慧城市系统的结构分析 |
6.3.1 广州智慧城市系统的物理层分析 |
6.3.2 广州智慧城市系统的活动层分析 |
6.3.3 广州智慧城市系统的战略层分析 |
6.4 广州智慧城市的系统模型分析 |
6.4.1 广州智慧城市系统模型的描述分析 |
6.4.2 广州智慧城市系统模型的应用分析 |
6.5 管理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香港和内地制造业的桥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研究[D]. 李仙德.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2]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空间重塑[D]. 武前波. 华东师范大学, 2009(01)
- [3]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的背景和设想[J]. 李荣彬. 工厂建设与设计, 1997(05)
- [4]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J]. 张曙. 机电一体化, 1997(06)
- [5]分散网络化制造——香港制造业再发展的模式[J]. 李荣彬,林发荣,马永军. 机械工程学报, 1998(06)
- [6]产业集群成长机理研究[D]. 马建会. 暨南大学, 2004(01)
- [7]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研究[D]. 田春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3)
- [8]智慧城市系统的要素、结构及模型研究[D]. 张小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4)
- [9]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香港和内地制造业的桥梁[J]. 李荣彬. 上海机床, 1997(04)
- [10]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的体系结构[J]. 张曙,屈贤明. 工厂建设与设计, 199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