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子化石与塔里木盆地油源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李峰,朱光有,吕修祥,张志遥,吴郑辉,薛楠,贺涛,汪瑞[1](2021)在《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海相油气来源争议与寒武系主力烃源岩的确定》文中研究指明塔里木盆地古生代海相地层油气资源丰富,是中国唯一一个发现大规模海相石油的盆地。虽然经历了近40年的勘探开发与科学研究,海相油气探明储量近30×108t,但盆地台盆区海相油气的来源问题(是来自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还是来自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一直存在争议。一方面,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碳、硫同位素等不同地球化学指标指示油气具多源性,在学术界产生较大争议;另一方面,地质勘探的实际规律表明,油气富集分布与油源断裂密切相关,绝大多数勘探家认为寒武系是台盆区海相油气的主力烃源岩。通过系统总结和对比塔里木盆地油气源研究的历史、争议的焦点与依据,结合近年来模拟实验数据和勘探认识,发现烃源岩的热演化差异性和各类次生作用是导致油源对比结果出现争议的关键原因,生物标志化合物、碳同位素等指标的有效性是在限定的范围内。基于芳基类异戊二烯、硫同位素、单体碳同位素等建立了油源对比的新指标,揭示了台盆区油气的主要来源是寒武系烃源岩。目前奥陶系发现的油气主要通过断穿寒武系的断裂体系运移而来。
周晨曦[2](2021)在《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油源、成熟度与充注期次研究》文中提出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长期以来是油气勘探和研究的重点地区。塔里木盆地经历过多期构造运动和多期成藏过程,盆地内油气资源分布情况复杂。随着塔里木盆地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油气勘探逐渐由浅层向深层-超深层方向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果。该盆地仍然具有巨大的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塔中和塔北地区是盆地内重要的产油区,本研究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和塔北地区原油样品和盆地内烃源岩样品开展油源研究,明确原油样品和烃源岩样品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金刚烷类化合物特征以及碳同位素分布特征,进而进行油源对比,揭示油气混合充注过程。本研究对研究区内138个未经生物降解作用的原油样品和盆地内40个烃源岩样品中的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进行分析,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本研究中原油样品的生物来源均为菌藻等低等水生生物;(2)本研究中大部分地表部面烃源岩样品遭受过不同程度的风化作用。烃源岩样品的生物来源为菌藻等低等水生生物,为典型的海相藻类沉积类型;(3)什艾日克浅钻烃源岩样品、什艾日克剖面烃源岩样品和苏盖特布拉克剖面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样品形成于还原的沉积环境。通过对研究区内138个未经生物降解作用的原油样品和盆地内40个烃源岩样品进行甾烷、萜烷分析,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本研究所有原油样品和烃源岩样品规则甾烷分布模式均为C27甾烷>C28甾烷<C29,与盆地内典型海相原油的规则甾烷的分布特征一致;(2)塔北地区原油样品和塔中地区大部分原油样品表现出奥陶系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塔中地区少部分原油样品表现出寒武系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3)塔中地区部分原油样品C30重排藿烷/C29Ts比值和C30重排藿烷/C30藿烷比值较高;(4)本研究中40个烃源岩样品均与前人报道的塔里木盆地寒武-下奥陶统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一致;(5)结合原油样品的金刚烷类化合物异构化指标实验结果,本研究认为大部分塔中地区原油样品的成熟度高于大部分塔北地区原油样品的成熟度,塔北地区原油样品中也含有少量成熟度较高的原油样品;(6)根据塔中和塔北地区原油样品C23三环萜烷/(C23三环萜烷+C30藿烷)比值与甾、萜烷浓度图版,将甾、萜烷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Tm、C29藿烷和C30藿烷等五环三萜烷,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降低较快,热稳定性相对较低;第二类包括Ts、C29Ts和C30重排藿烷等五环三萜烷、C27和C29规则甾烷各异构体,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降低较慢,热稳定性中等;第三类包括C27重排甾烷、C21甾烷和C23三环萜烷,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先增高、后降低,降低速率低于前两类化合物浓度,热稳定性相对较高。在常用的甾、萜烷成熟度指标中,Ts/(Ts+Tm)、C29Ts/(C29Ts+C29藿烷)和C30重排藿烷/(C30重排藿烷+C30藿烷)比值是基于第一类和第二类化合物之间热稳定性差异。C27重排甾烷/(C27重排甾烷+C27规则甾烷)和C21/(C21+ΣC29)甾烷比值是基于第二类与第三类化合物之间热稳定性差异。C23三环萜烷/(C23三环萜烷+C30藿烷)比值则是基于第一类与第三类化合物之间热稳定性差异,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根据138个原油样品单体烃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塔中地区原油样品单体烃碳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大而塔北地区原油样品单体烃碳同位素变化范围较窄,主要是因为塔中地区原油的来源较为多样或者塔中地区原油的烃源岩岩相变化较大;塔北地区原油的来源较为单一,或者塔北地区原油的烃源岩岩相比较均一。根据40个烃源岩样品的单体烃碳同位素和34个干酪根样品稳定碳同位素实验结果可知,四组烃源岩样品的沉积环境之间存在些许差异。什艾日克浅钻烃源岩样品、什艾日克剖面烃源岩样品和苏盖特布拉克剖面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样品的生物母源差异不大。根据研究区内原油样品的甾烷、萜烷和金刚烷类化合物以及原油的各项物理性质的综合研究,本研究认为塔中地区油藏有四期的油气充注过程;第一期为生油高峰时期(生油窗)生成的原油组分;第二期为生油窗晚期生成的原油组分;第三期充注为湿气阶段生成的油气组分;第四期充注主要是高成熟天然气组分。塔北地区油藏主要经历了第一和第二两期油气充注的过程,未发现湿气阶段产生的原油组分,第四期高成熟天然气的充注对塔北地区原油的影响也较小。塔中地区四期油气充注均很重要。金刚烷类化合物主要是伴随着后期天然气的充注进入到油藏中,由高-过成熟烃源岩直接生成、或原油裂解生成的天然气携带高含量金刚烷充注进入油气藏,金刚烷含量和成熟度与油气藏原油成熟度无相关关系。
邓倩[3](2021)在《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震旦纪–早寒武世是地质历史上生命演化的重要转折时期,古海洋中关键元素地球化学循环、沉积环境和生物发育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研究该时期沉积地层中的微量元素和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对了解震旦–寒武纪界线附近的古海洋环境、生物演化和有机质富集保存的协同作用机制方面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论文工作以华南扬子板块和塔里木盆地为例,对震旦系–下寒武统典型地层剖面上岩石有机碳含量(TOC)、微量元素分布、碳酸盐碳/氧同位素(δ13Ccarb和δ18Ocarb)以及干酪根碳同位素(δ13Cker)等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了系统的分析,主要讨论了:(1)华南扬子地区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与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埃迪卡拉生物群发育的协同演化关系;(2)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和库鲁克塔格地区下寒武统富有机质地层的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3)塔里木盆地轮探1井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条件及成藏特征;(4)塔里木盆地和华南扬子地区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从斜坡相的洞坎上剖面到盆地相的凤滩剖面,华南震旦系–下寒武统的干酪根和碳酸盐碳同位素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反映了不同水体深度和不同沉积环境中主导微生物类群的差异和海洋氧化还原分层的影响。氧化还原敏感的微量元素比值参数U/Th、V/(V+Ni)、V/Cr和Ni/Co指示了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的深水以缺氧-硫化条件为主,并存在多幕式的短暂氧化事件。这种多幕式的短暂氧化事件促进了海洋生物的发育。另一方面,华南震旦系–下寒武统岩石干酪根普遍比全岩更加富集Co、Cu、Ni、Mo等微量元素,表明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中的生物对这些微量元素可能存在选择性富集作用。震旦纪陡山沱中期埃迪卡拉生物群兴起时,干酪根中这些与生物发育相关的微量元素含量的增加,体现了古海洋中微量元素与生物发育存在协同演化关系。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什艾日克剖面的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和库鲁克塔格地区雅尔当山剖面下寒武统西山布拉克组、西大山组都沉积于缺氧环境中。当时的古海洋已经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在上升洋流和热液的共同作用下沉积物中富集了Ba、Cu、Mo、Ni、V、Zn等营养微量元素,其浓度分别高达10000 ppm、130 ppm、79 ppm、66ppm、1935 ppm、244 ppm,远远高于上地壳中平均含量。玉尔吐斯组偏轻的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平均-34.89‰)指示了什艾日克剖面早寒武世早期以底栖藻类为主的生物类型,西山布拉克组和西大山组相对较高的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平均-32.65‰)指示了雅尔当山剖面早寒武世底栖藻类和浮游藻类混合的生物类型。西山布拉克组中大量浮游藻类、较高的碎屑输入和沉积速率,导致其有机碳含量比玉尔吐斯组低,但烃源岩发育层段厚度比玉尔吐斯组更大。塔里木盆地轮探1井玉尔吐斯组的发育模式与塔西北地区相似,古生产力的提高和缺氧的保存条件是控制轮探1井下寒武统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轮探1井寒武系轻质原油相对富集三环萜烷,可能与原油较高的演化程度、较远的运移距离和特殊的母质来源有关。根据地质背景、原油与潜在烃源岩的热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以及稳定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推测轮探1井的寒武系轻质油与下伏的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具有亲缘关系。塔里木板块与华南扬子板块的下寒武统地层在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烃源岩发育特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两个板块下寒武统底部碳酸盐碳同位素均存在负异常,反映了早寒武世的海侵和缺氧沉积事件。受海平面上升和构造活动的影响,两个板块均发育了一套优质的下寒武统烃源岩,是深层油气资源的重要母质来源。两个板块下寒武统烃源岩富集了与生物发育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反映了当时古海洋已经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其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同时具有催化活性(如Ni、Fe、Mo、V等过渡金属元素),对烃源岩的生烃过程也存在催化作用。总体来看,扬子板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中的过渡金属元素浓度比塔里木盆地玉尔吐斯组高,这可能也是造成两个板块下寒武统有机质演化程度差异的潜在因素之一。
孔丽姝[4](2020)在《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里木盆地深部油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深部高温高压环境下原油的成因类型判识已成为深部油气勘探评价中的关键问题之一。近期在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7300~8000m埋深奥陶系鹰山组以及一间房组轻质油藏的发现为开展该项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本文系统分析了顺北地区深层原油轻烃分子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组成、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以及芳烃化合物分布特征,探讨了该地区深层原油的成因特征,取得如下主要认识:(1)顺北地区深层原油为轻质油-凝析油阶段成烃产物,生物标志化合物总体分布面貌与塔河原油具有可比性,二者可能具有一致的烃源。(2)顺北地区深层原油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与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未受热裂解作用的寒武系生源端元油相比偏重2~4‰,系热成熟作用导致的碳同位素分馏,揭示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可能源自寒武系烃源岩。(3)构建了基于烷基苯和烷基萘的源与成熟度判识图版。虽然顺北1井区和顺北5井区已发现油气藏具有统一的源,但不同断裂带之间、甚至在顺北1号断裂带内部原油成熟度都存在显着差异。(4)系统分析了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及邻区原油苯系物分布特征及甲基环己烷单体碳同位素组成,根据C2-B/nC8和C3-B/nC9比值以及C3-B/nC9 v.s.δ13CMCH判识图版,提出顺北地区不同井区的原油在后生成因上存在一定差异性。顺北1井区、顺北2井以及顺北5井区原油属于正常干酪根热降解成烃产物,未受显着热裂解作用影响;顺北3井原油可能受轻微热裂解作用影响;顺北7井原油甲基环己烷具有重碳同位素,同时具有低的芳构化特征,成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马安来,李慧莉,李杰豪,高晓鹏,王凡,姚尧,冯帆[5](2020)在《塔里木盆地柯坪露头剖面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海相油源对比》文中提出采用有机地球化学扫描分析方法,对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6条剖面上发育的中上奥陶统烃源岩进行了细致分析。大湾沟剖面、喀马提坎剖面、通古斯布隆剖面中上奥陶统萨尔干组烃源岩较为发育,泥页岩有机碳含量大多大于1.0%;上奥陶统印干组烃源岩仅在大湾沟剖面发育。结合肖尔布拉克剖面、苏盖特布拉克剖面、于提西剖面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发现柯坪地区玉尔吐斯组、萨尔干组、印干组在分子地球化学参数上显示出相似性,呈现以C23三环萜烷为主峰、伽马蜡烷和C28甾烷含量较高的特征,烃源岩生物标志物面貌趋同与烃源岩较高成熟度有关。而海相原油中C28甾烷含量大多小于25%,与柯坪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组分碳同位素组成上,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均显示比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值偏低的特点,特别是玉尔吐斯组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偏低超过5‰。中上奥陶统萨尔干组和印干组烃源岩组分碳同位素之间差异并不十分显着。在排除油气藏的TSR作用前提下,烃源岩干酪根碳同位素可以作为潜在的油源对比指标。
康弘男[6](2019)在《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油气地球化学及油气成藏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能够在勘探上取得新的成果、深化顺北地区奥陶系深层油气成藏机理、预测有利的油气勘探靶区和提高勘探成功率。对顺北地区及其周边油气田进行地球化学对比研究、评价油气成熟度、研究原油族群和油源和厘定油气藏成藏期次等工作。本论文主要围绕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顺北地区不同断裂带上的奥陶系油气藏,针对奥陶系挥发性油、轻质油和天然气进行分析。通过宏观地质和微观地球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油气物性、轻烃、饱和烃、芳烃、碳同位素等参数研究原油和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开展油气源对比,通过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埋藏史和热史分析,确定顺北地区奥陶系油气藏的主要成藏期次。研究表明,顺北地区不同断裂带的奥陶系原油和天然气的生烃母质均为海相Ⅰ-Ⅱ1型干酪根,生烃母质为海相藻类为主。顺北地区不同断裂带奥陶系油气成熟度从东向西逐渐减小,1号断裂带中不同井的成熟度相似,基本属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顺北7号断裂带上的顺北7井基本属于成熟阶段。研究区油气与寒武系育尔吐斯组烃源岩具有可比性。顺北地区可能存在至少两期油气充注或成藏,早期充注的原油成熟度较低,晚期油气充注以成熟度较高的轻质油和伴生气为主。顺北地区奥陶系深层油气藏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秦欢,杨涛,潘文庆,陈永权,张宝收[7](2018)在《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原油微量元素特征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含油气盆地,有关盆地内主力烃源岩层位时代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油-油对比能够发现原油间的亲缘关系,明确不同类型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中深1井及中深1C井发现的中寒武统阿瓦塔格组、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原油可以作为重要的端元油类型参与油-油对比。本文通过对比两种寒武系原油及盆地内多种轻质原油微量元素组成,发现根据多种过渡金属元素比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盆地内轻质原油分为I类和II类,Cr/V,Ni/Mn,Ni/Mo比值是原油分类的良好指标。I类原油较II类原油具有较低的Cr/V比及较高的Ni/Mn与Ni/Mo比,表明其烃源岩沉积环境相对还原。本次分类结果与前人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相符,表明无机地球化学指标可作为原油分类的重要参考,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包建平,朱翠山,王志峰[8](2018)在《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端元油》文中研究表明依据塔东2井和英买力与塔中地区海相原油饱和烃和芳烃馏份的GC-MS资料,重新确立了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端元油。分析结果表明,塔东2井原油富含3~6环无烷基取代的多环芳烃,显示其经历过异常高温的改造;而完整的正构烷烃系列与25-降藿烷系列并存表明其是正常油与生物降解油的混源油,因此不宜作为寒武系烃源岩的端元油。塔中11井和塔中30井原油特征明显不同于英买101井和英买201井来源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原油,判断它们应该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且这类原油中缺乏25-降藿烷系列,表明没有遭受生物降解的改造,满足端元油的地球化学条件。但值得注意的是两类海相原油中三芳甾烷和甲基三芳甾烷系列分布与组成十分相似,这与其甾烷和4-甲基甾烷系列形成了鲜明对照。三芳甲藻甾烷是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源研究最常使用的一类标志物,它在塔东2井原油和过成熟海相烃源岩与两类成熟端元油中分布特征上的显着差异,表明它们易受成熟度的影响,因此在海相原油油源研究中应谨慎使用。
秦欢[9](2018)在《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其对油源对比的指示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的主力烃源岩层位存在寒武系-下奥陶统还是中上奥陶统的争议。原油无机地球化学指标受热演化及次生变化影响较小,可以应用于油源对比。根据海相原油及两种烃源岩样品进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进行烃源岩对比、油油对比及油源对比,发现Cu/V、Mo/Co、Ni/Mo等有效油源对比指标,并利用聚类分析将原油分为三类,指出其烃源岩层位。第Ⅰ类原油各油源对比指标介于Ⅱ、Ⅲ类原油之间,具混源特征,产于塔北、塔中地区及塔西南地区曲3井。第Ⅱ类包括英买2井中上奥陶统端元油,Cu/V比介于0.0005~0.07,Mo/Co比主要分布于0.20~5.42,Ni/Mo比则大于62.55,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可比,产于塔北、塔中地区。第Ⅲ类原油主要产于塔西南、塔中地区及塔北轮南油田轮南631井,包含中深1C井寒武系端元油,Cu/V比介于0.13~5.47,Mo/Co比主要分布于5.42~21.95,Ni/Mo比则不超过11.97,最低为0.86,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可比。Pb同位素组成上三类原油分布范围重合度较高,仅Ⅲ类原油存在轻Pb同位素比值的塔中103、玛4井样品,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早期排烃可比。各类原油Sr同位素组成差异不大,无油源对比意义。
王阳洋[10](2018)在《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与成藏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在海相盆地深部碳酸盐岩地层中寻找油气是中国未来油气勘探的趋势之一。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深层碳酸盐岩广泛发育,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其中塔中地区是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目前的勘探实践表明该区下古生界油气资源丰富,油气相态分布复杂,不同相态烃类成因来源、相态控制因素不明,成藏过程存在争议、成藏模式有待总结。本论文基于塔中地区最新勘探成果和资料,综合利用地质剖析、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方法,以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及成藏特征分析为主线,探讨了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的分布特征、控制因素、成因来源、成藏过程并建立成藏模式,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烃类具有多相态分布的特征,主要可划分为凝析气、挥发性油和正常油三种。平面上,不同相态烃类呈现出自南向北“断裂带富气、平台区富油”、自东向西“东部富气、西部富油”的分布特征;纵向上,不同相态烃类表现为不同层系“深部富气,浅部富油”、同一层系“高部位富气,低部位富油”的分布特征。(2)相较塔中西部,塔中东部奥陶系天然气干燥系数高、甲烷碳同位素重;相较于北部平台区,塔中10号断裂带和塔中Ⅰ号断裂带奥陶系天然气干燥系数高、甲烷碳同位素偏重。烃类气体地化特征的差异分布与混源成因有关:塔中10号断裂带和塔中Ⅰ号断裂带东部主要以成熟度较高的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裂解气为主,混有少量相对低成熟度的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伴生气;塔中Ⅰ号断裂带西部及北部平台区,相对低成熟度的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伴生气和高成熟度的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裂解气均有分布。研究区下古生界CO2的含量普遍较低且主要为无机成因;N2含量较高且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类烃源岩热演化作用;H2S主要为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初期的产物,其中塔中西部地层水活性硫酸盐结构浓度高于塔中东部,更易于促进TSR作用,生成高含量H2S。(3)相较于北部平台区,塔中10号断裂带、塔中Ⅰ号断裂带原油密度小、原油含蜡量高、原油碳同位素重;相较于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下奥陶统鹰山组原油密度小、原油碳同位素偏重、成熟度高。原油性质的差异分布与混源成因有关:整体上,塔中地区下古生界油气藏主要为中上奥陶统与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的混合成藏,其中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的贡献量相对较大。具体的,下奥陶统鹰山组较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的原油含量相对偏高,且随着埋深增加,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贡献量不断增大。(4)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烃类多相态的控制因素多样:构造相对稳定区油气相态主要受烃源岩类型及热演化程度、多期充注作用控制,具体表现为北部平台区经历烃源岩多期生排烃,主要为加里东期和晚海西期原油混合充注形成挥发性油藏、正常油藏;构造相对活跃区油气相态主要受晚期气侵作用控制,具体表现为塔中Ⅰ号、塔中10号断裂带加里东期、晚海西期形成的油藏被喜山期高成熟度天然气强烈气侵改造,形成大面积凝析气藏;深部油气相态主要受高温热裂解作用控制,具体表现为寒武系古油藏原油裂解,生成大量原油裂解气,其中TSR作用使原油的热稳定性和裂解气生成的门限温度降低、进一步促进烃类裂解生成天然气。(5)塔中地区下古生界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混源油气,在加里东期、晚海西期通过断裂垂向运移进入目的层后,经不整合面、渗透性输导层、断裂的侧向输导分配,于构造高点圈闭的优质储层中优先汇聚,进而在盖层的遮挡下多层位富集成藏,喜山期生成的大量天然气对前期油藏发生大规模气侵作用,最终形成烃类多相态分布,成藏模式可划分为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与充注混合型油藏两种,前者主要分布于构造相对活跃的断裂带,后者主要分布于构造相对稳定的平台区。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按气态组分特征可进一步分为高含硫化氢型凝析气藏与低含硫化氢型凝析气藏。
二、分子化石与塔里木盆地油源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子化石与塔里木盆地油源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海相油气来源争议与寒武系主力烃源岩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塔里木盆地油气源研究历史及主要观点 |
2.1 油源初步认识阶段 |
2.2 “石炭系”与“寒武系—奥陶系”油源之争 |
2.3 “寒武系(寒武系—下奥陶统)”与“奥陶系(中—上奥陶统)”油源之争 |
2.3.1 塔东2井典型寒武系端元油的确定 |
(1) 台盆区原油来自奥陶系(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观点及证据 |
(2)台盆区原油来自寒武系(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观点及证据 |
(3)台盆区原油为寒武系和奥陶系烃源岩混合来源的观点及证据 |
2.3.2 中深1井寒武系油源之争 |
3 深层油气勘探进展与油源观点的分歧 |
3.1 深层寒武系勘探发现与奥陶系油源指标的矛盾 |
3.2 塔中、塔北大型油气区油气沿断裂带富集,寒武系油源断裂控藏明显 |
3.3 塔中、塔北钻穿奥陶系800口井,均未发现奥陶系优质烃源岩 |
4 传统油源对比指标的失灵与影响因素 |
4.1 生物标志化合物 |
4.2 碳同位素 |
5 塔里木盆地油源对比的新证据 |
5.1 芳基类异戊二烯及其单体碳同位素证据 |
5.2 原油与干酪根硫同位素证据 |
5.3 寒武系烃源岩的分布与发育特征 |
6 结 论 |
(2)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油源、成熟度与充注期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生物标志化合物 |
1.1.2 金刚烷类化合物 |
1.1.3 碳同位素与油气地球化学 |
1.1.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油源和成熟度研究现状 |
1.1.5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 |
1.2.2 金刚烷类化合物与高成熟油气成熟度研究 |
1.2.3 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和干酪根碳同位素特征研究 |
1.2.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充注混合情况研究 |
1.3 样品信息与工作量 |
1.4 研究方法与实验流程 |
1.4.1 烃源岩Rock-Eval岩石热解分析 |
1.4.2 烃源岩TOC分析 |
1.4.3 干酪根稳定碳同位素分析 |
1.4.4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的提取和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原油样品的族组分分离 |
1.4.5 饱和烃组分色谱(GC)分析 |
1.4.6 饱和烃组分质谱(GC-MS)分析 |
1.4.7 异构烷烃组分质谱(GC-MS)分析 |
1.4.8 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GC-IRMS)分析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位置及区域概况 |
2.2 区域构造和演化特征 |
2.3 研究区沉积发育特征 |
2.4 塔里木地区主要烃源岩分布及特征 |
第三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1 烃源岩评价 |
3.2 烃源岩样品岩石热解分析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 |
4.1 烃源岩与原油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组成特征 |
4.1.1 原油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组成特征 |
4.1.2 烃源岩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组成特征 |
4.2 与有机质来源相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特征及油源对比 |
4.2.1 原油样品 |
4.2.2 烃源岩样品 |
4.3 与成熟度相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特征 |
4.3.1 原油样品 |
4.3.2 烃源岩样品 |
4.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甾、萜烷浓度与热稳定性 |
4.4.1 原油甾、萜烷成熟度指标对比分析 |
4.4.2 Tm、Ts、C_(29)藿烷和C_(29)Ts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
4.4.3 C_(30)藿烷和C_(30)重排藿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
4.4.4 C_(29) ααα 20R和 20S甾烷浓度、C_(29) ααα (20S + 20R)和 C_(29) αββ (20S +20R)甾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
4.4.5 C_(27)规则甾烷和C_(27)重排甾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
4.4.6 C_(29)规则甾烷总浓度(ΣC_(29))、C_(21)甾烷和C_(23)三环萜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刚烷类化合物指标和浓度与高成熟油气成熟度研究 |
5.1 金刚烷类化合物含量特征 |
5.2 金刚烷异构化指标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碳同位素特征研究 |
6.1 单体烃碳同位素特征 |
6.1.1 原油样品 |
6.1.2 烃源岩样品 |
6.2 干酪根样品稳定碳同位素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充注混合情况研究 |
7.1 生物标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与相应生物标志化合物浓度的变化关系 |
7.1.1 20S/(20S+ 20R)C_(29)甾烷和αββ/(ααα+αββ)C_(29)甾烷比值参数与C_(29)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
7.1.2 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参数与C_23三环萜烷和C_(30)藿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
7.1.3 Ts/(Ts+Tm)比值参数与Ts和 Tm浓度的变化关系 |
7.1.4 C_(27)重排甾烷/(C_(27)重排甾烷+C_(27)规则甾烷)比值参数与C_(27)重排甾烷和C_(27)规则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
7.1.5 C_(21)/(C_(21)+ΣC_(29))甾烷比值和 C_(21)甾烷和 ΣC_(29)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
7.2 金刚烷类化合物指标与原油的混合充注 |
7.2.1 金刚烷浓度和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
7.2.2 金刚烷浓度和(Pr+Ph)/(n-C_(17)+n-C_(18))比值的变化关系 |
7.2.3 金刚烷浓度和Σn-C_(15–35)/Σn-C_(9–14)比值的变化关系 |
7.2.4 金刚烷浓度与原油密度、GOR和干燥系数(C_1/ΣC_(1-4))的变化关系 |
7.3 原油充注期次与混合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
8.1 论文主要结论 |
8.2 论文主要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微量元素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
1.1.2 古海洋中微量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
1.1.3 地质历史时期的全球碳循环与稳定碳同位素 |
1.1.4 关键地质时期微量元素/碳同位素与生物发育、有机质富集的协同演化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震旦–寒武纪过渡时期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华南洞坎上和凤滩剖面震旦系–下寒武统全岩/干酪根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
2.1 引言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基本地质概况 |
2.2.2 研究剖面与地层 |
2.3 样品与分析方法 |
2.3.1 矿物组成分析 |
2.3.2 总有机碳含量分析 |
2.3.3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 |
2.3.4 干酪根元素组成和碳同位素分析 |
2.3.5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2.3.6 干酪根微量元素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矿物组成分布特征 |
2.4.2 有机/无机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 |
2.4.3 不同沉积相的全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2.4.4 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的演化 |
2.4.5 干酪根和全岩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对比 |
2.4.6 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中微量元素、氧化还原环境与生物发育的协同演化模式 |
2.5 小结 |
第3章 塔里木盆地柯坪和库鲁克塔格地区震旦系–下寒武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对有机质富集保存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区域地质背景 |
3.2.1 基本地质概况 |
3.2.2 研究剖面与地层 |
3.3 样品与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矿物组成分布特征 |
3.4.2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地层对比 |
3.4.3 有机碳含量与干酪根碳同位素的分布差异性 |
3.4.4 主、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对热液活动和陆源碎屑输入的指示 |
3.4.5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古环境和古生产力分析 |
3.4.6 塔里木盆地东、西地区下寒武统有机质富集机制和烃源岩发育模式 |
3.5 小结 |
第4章 塔里木盆地轮探1 井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发育及其成藏特征 |
4.1 引言 |
4.2 区域地质背景 |
4.3 样品与分析方法 |
4.3.1 有机碳含量、干酪根碳同位素与主微量元素分析 |
4.3.2 核磁共振分析 |
4.3.3 岩石热解分析 |
4.3.4 干酪根催化加氢热解实验 |
4.3.5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轮探1 井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4.2 轮探1 井震旦系–下寒武统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
4.4.3 轮探1 井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条件与有机质富集机制 |
4.4.4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地球化学特征 |
4.4.5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的油源对比分析 |
4.4.6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藏勘探发现的地质意义 |
4.5 小结 |
第5章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
5.1 扬子古板块与塔里木古板块的可比性 |
5.2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碳同位素地层对比 |
5.3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情况对比 |
5.4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微量元素浓度对比与有机质演化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4)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含油气盆地深部油气藏石油地质特征与烃类热稳定性 |
1.1.1 含油气盆地深部油气藏石油地质特征 |
1.1.2 含油气盆地深部油气藏烃类热稳定性 |
1.2 塔里木盆地深部油气藏勘探、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塔里木盆地深部油气藏勘探现状 |
1.2.2 塔里木盆地深部油气藏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深部油气藏研究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 |
1.3.1 储层、盖层及储盖组合特征 |
1.3.2 圈闭及油气藏特征 |
1.3.3 断裂带分布特征 |
1.3.4 油源研究 |
1.3.5 存在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2 顺北地区深层原油样品基本特征与实验 |
2.1 原油基本物性特征 |
2.2 原油分离与仪器测试 |
2.2.1 族组成分离 |
2.2.2 全油轻烃、饱和烃及芳香烃气相色谱分析 |
2.2.3 全油轻烃、饱和烃及芳香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2.2.4 全油轻烃及正构烷烃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分析 |
3 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1 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1.1 正构烷烃与类异戊二烯烃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1.2 萜烷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1.3 甾烷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2 原油轻烃分子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3 原油芳烃分子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3.1 烷基苯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3.2 烷基萘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3.3 烷基菲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3.4 烷基二苯并噻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3.4 小结 |
4 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
4.1 原油轻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
4.1.1 轻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
4.1.2 轻烃分子组成与单体碳同位素指示意义 |
4.2 原油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
4.3 小结 |
5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塔里木盆地柯坪露头剖面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海相油源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样品及分析条件 |
1.1 烃源岩样品 |
1.2 分析测试条件 |
2 剖面中上奥陶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特征 |
2.1 中上奥陶统萨尔干组(O2+3s)烃源岩 |
2.2 上奥陶统印干组(O3y)烃源岩 |
3 烃源岩分子标志物特征 |
3.1 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
3.2姥姣烷/植烷(Pr/Ph)值 |
3.3 三环萜烷和藿烷系列 |
3.4 甾烷系列 |
3.5 二苯并噻吩/菲(DBT/P) |
4 组分及干酪根碳同位素特征 |
5 柯坪地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海相油源对比 |
5.1 油源对比前提 |
5.2 油藏蚀变作用 |
5.3 干酪根碳同位素作为潜在的油源对比参数 |
6 结论 |
(6)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油气地球化学及油气成藏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2.1 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
1.2.2 塔里木盆地烃源岩研究 |
1.2.3 塔里木盆地成藏期研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 |
1.5 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构造特征及演化 |
2.2.1 加里东期 |
2.2.2 海西期 |
2.2.3 印支—燕山期 |
2.2.4 喜马拉雅期 |
2.3 地层和沉积特征 |
2.4 石油地质特征 |
第3章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
3.1 原油物性特征 |
3.2 原油轻烃组成 |
3.2.1 C5-7脂烃族组成三角图 |
3.2.2 C7化合物组成 |
3.2.3 庚烷值和异庚烷值 |
3.3 原油饱和烃特征 |
3.3.1 正构烷烃系列 |
3.3.2 类异戊间二烯烷烃 |
3.3.3 甾烷系列 |
3.3.4 萜烷化合物 |
3.4 原油芳烃化合物特征 |
3.4.1 萘系列 |
3.4.2 菲系列 |
3.4.3 二苯并噻吩系列 |
3.5 原油碳同位素 |
3.5.1 组分碳同位素 |
3.5.2 饱和烃单体碳同位素 |
3.6 次生改造作用 |
3.6.1 原油蒸发分馏作用 |
3.6.2 原油热蚀变作用 |
3.6.3 生物降解程度 |
3.6.4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 |
3.7 油源对比研究 |
第4章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4.1 天然气组分特征 |
4.2 天然气轻烃特征 |
4.3 天然气同位素组成 |
4.4 气源对比 |
第5章 顺北地区油气成藏期研究 |
5.1 顺北1号断裂带顺北2井油气成藏时间 |
5.1.1 流体包裹体产状 |
5.1.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 |
5.1.3 单井埋藏史—热史重建 |
5.2 顺北5号断裂带顺北5井油气成藏时间 |
5.2.1 流体包裹体产状 |
5.2.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 |
5.2.3 单井埋藏史—热史重建 |
5.3 顺北7号断裂带顺北7井油气成藏时间 |
5.3.1 流体包裹体产状 |
5.3.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 |
5.3.3 单井埋藏史—热史重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原油微量元素特征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地质背景 |
3 实验方法 (原油样品采集与处理) |
4 结果与讨论 |
4.1 两种寒武系原油对比 |
4.2 原油样品聚类分析 |
4.3 原油分类解释及其指示意义 |
5 结论 |
(8)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端元油(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样品与实验 |
1.1 样品来源 |
1.2 实验分析 |
2 塔东2井原油作为寒武系烃源岩端元油的可行性分析 |
2.1 饱和烃和芳烃馏分中烃类分布特征 |
2.2 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 |
3 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端元油 |
3.1 饱和烃和芳烃馏分中烃类分布与组成特征 |
3.2 甾、萜烷分布与组成 |
4 三芳甾类标志物在油源研究中的局限性 |
5 结论 |
(9)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其对油源对比的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地层及沉积演化 |
2.1.1 震旦系 |
2.1.2 寒武系 |
2.1.3 下奥陶统 |
2.1.4 中上奥陶统 |
2.1.5 志留系 |
2.1.6 泥盆系 |
2.1.7 石炭系 |
2.1.8 二叠系 |
2.1.9 三叠系 |
2.1.10 侏罗系 |
2.1.11 白垩系 |
2.1.12 古近系 |
2.2 构造演化 |
2.2.1 基底形成阶段 |
2.2.2 震旦纪-早二叠世克拉通盆地演化阶段 |
2.2.3 晚二叠世-第四纪前陆盆地演化阶段 |
2.3 油气系统 |
2.3.1 烃源岩 |
2.3.2 储集层 |
2.3.3 盖层 |
2.3.4 原油 |
第三章 样品与方法 |
3.1 样品 |
3.2 处理与测试方法 |
3.2.1 原油样品处理 |
3.2.2 烃源岩样品处理 |
3.2.3 测试方法 |
第四章 微量元素无机地球化学 |
4.1 烃源岩微量元素特征 |
4.1.1 分析结果 |
4.1.2 稀土元素 |
4.1.3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 |
4.2 原油微量元素特征 |
4.2.1 分析结果 |
4.2.2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 |
4.2.3 聚类分析 |
4.3 油源对比 |
第五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1 Pb同位素 |
5.2 Sr同位素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与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3.1 油气多相态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
1.3.2 不同相态油气源精细对比研究现状 |
1.3.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研究现状 |
1.3.4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以及主要结论与认识 |
1.6.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1.6.2 取样与实验 |
1.6.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
1.6.4 取得的主要结论与认识 |
第2章 塔中地区区域地质概况与地质背景 |
2.1 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构造演化 |
2.1.3 沉积地层分布 |
2.2 石油地质特征 |
2.2.1 烃源岩特征 |
2.2.2 储-盖特征 |
2.2.3 油气勘探现状 |
第3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划分及其分布 |
3.1 烃类相态类型划分标准 |
3.2 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 |
3.2.1 平面分布特征 |
3.2.2 纵向分布特征 |
3.3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3.3.1 烃类气体组分特征 |
3.3.2 非烃气体组分特征 |
3.3.3 烃类组分碳同位素特征 |
3.3.4 天然气成熟度特征 |
3.4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3.4.1 原油物性特征与族组分特征 |
3.4.2 原油碳同位素特征 |
3.4.3 原油气相色谱特征 |
3.4.4 原油色谱-质谱特征 |
第4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成因与来源 |
4.1 天然气烃类组分成因与来源 |
4.1.1 成因类型判别 |
4.1.2 成因来源分析 |
4.2 天然气非烃气体成因来源 |
4.2.1 H_2S成因及来源 |
4.2.2 CO_2 成因及来源 |
4.2.3 N_2 成因及来源 |
4.3 原油的成因与来源 |
4.3.1 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 |
4.3.2 全油碳同位素对比 |
4.3.3 单体烃碳同位素对比 |
4.3.4 地质条件分析 |
第5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烃类多相态的控制因素及形成机制 |
5.1 烃源岩母质类型与成熟度 |
5.2 生物降解作用 |
5.3 原油热裂解和TSR作用 |
5.4 油气多期充注 |
5.5 气侵作用 |
5.5.1 气侵作用的地质条件 |
5.5.2 气侵作用识别与证据 |
第6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成藏特征 |
6.1 油气垂向运移控制因素 |
6.1.1 断裂控制油气的长距离运移 |
6.1.2 源储接触关系控制油气的短距离运移 |
6.1.3 盖层控制油气垂向运移的层位 |
6.1.4 油气垂向运移的综合控制作用 |
6.2 油气侧向运移控制因素 |
6.2.1 构造背景控制油气的侧向运移方向 |
6.2.2 不整合面、渗透性输导层与断裂构成油气侧向运移通道 |
6.2.3 油气侧向运移的综合控制作用 |
6.3 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
6.3.1 海平面升降旋回控制油气的垂向聚集层位 |
6.3.2 优质储层展布控制油气的平面分布 |
6.4 油气藏调整改造 |
6.5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成藏模式 |
6.5.1 凝析气藏 |
6.5.2 油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分子化石与塔里木盆地油源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 [1]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海相油气来源争议与寒武系主力烃源岩的确定[J]. 李峰,朱光有,吕修祥,张志遥,吴郑辉,薛楠,贺涛,汪瑞. 石油学报, 2021(11)
- [2]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油源、成熟度与充注期次研究[D]. 周晨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3]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D]. 邓倩.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4]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深层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D]. 孔丽姝. 浙江大学, 2020(02)
- [5]塔里木盆地柯坪露头剖面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海相油源对比[J]. 马安来,李慧莉,李杰豪,高晓鹏,王凡,姚尧,冯帆.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0(01)
- [6]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油气地球化学及油气成藏期研究[D]. 康弘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7]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原油微量元素特征及意义[J]. 秦欢,杨涛,潘文庆,陈永权,张宝收. 高校地质学报, 2018(06)
- [8]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端元油[J]. 包建平,朱翠山,王志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06)
- [9]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其对油源对比的指示意义[D]. 秦欢. 南京大学, 2018(09)
- [10]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与成藏特征研究[D]. 王阳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