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分析电容器的连接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庆,彭石,张少杰,王振浩[1](2014)在《变压器与并联电容器的铁磁谐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当变压器空载或轻载运行时,线路发生断线故障或断路器非同期合闸,可能造成并联电容器组与变压器铁芯线圈发生铁磁谐振。以系统发生单相断线故障为例,推导出谐振时电网电压与并联电容器的谐振条件表达式。通过分析谐振时并联电容器组与变压器铁芯线圈伏安特性,给出并联电容器与变压器产生铁磁谐振的机理和特点,并提出了有效抑制铁磁谐振发生的具体措施。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与抑制方法的正确性。
李佳宁[2](2020)在《微电网中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和容量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的需求不断增加。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但因其波动性和间歇性给风光大规模并网带来了难题。而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改善风光并网产生的功率波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加入了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组成的混合储能装置,以其为研究对象,对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和容量优化进行了研究。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1)对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建立各自的数学模型。基于能量型储能设备和功率型储能设备的特点,将两者混合使用,确定两者的连接方式并进一步分析混合储能系统的特点。(2)针对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组成的混合储能装置对两者的功率分配进行研究。因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小,在充放电过程中易达到限制而影响其性能,在高通滤波法的基础上,通过超级电容器的荷电状态将其工作状态分为三个区域,对其输出功率的参考值进行修正。(3)对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组成的混合储能装置的容量进行优化。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建立混合储能装置的容量优化模型。将具有全局寻优性的人工鱼群算法和具有局部寻优性的模拟退火算法结合起来对混合储能装置的容量进行优化。(4)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首先利用建立的容量优化模型对混合储能装置的容量进行优化,然后建立包含风、光、混合储能系统在内的仿真模型,验证本文提出的功率分配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功率分配策略,能够有效平抑风光输出功率的波动,且可以维持超级电容器的荷电状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避免了过充过放现象。本文提出的容量优化方法,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
张磊聪[3](2020)在《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个性化需求驱动了柔性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柔性电子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被视为21世纪最具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随着柔性电子技术的发展进步,在柔性显示、植入式医疗、便携式和可穿戴等领域,已经出现了相关的柔性电子产品,和常见的传统电子产品不同,柔性电子产品具有可弯曲、折叠、柔性和形状变形等多种新颖特征。因此,针对柔性电子产品的能量供应体系——柔性储能器件应运而生。其中,柔性超级电容器作为柔性储能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充放电速率快、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而且可以在机械变形条件下,保证持续稳定的能量输出,因此可以将其嵌入在动态变形和具有任意形状的物体上,作为柔性电源使用,这是传统电源无法做到的。但是,柔性超级电容器本身的能量密度过低,电压窗口小,从而限制了它的大规模推广和使用,而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主要由柔性电极来决定,具有高比电容以及宽电压窗口的柔性电极可以有效提高器件最终的能量密度。因此,设计开发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柔性电极尤为重要。本论文从柔性电极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制备或者利用多种具有高电导率的柔性集流体,并在其表面生长电化学活性材料,得到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柔性电极。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滤纸基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利用植物纤维良好的柔韧性、粗糙的表面以及丰富的含氧官能团,通过传统的化学镀方法,将均匀连续的金属镍层包裹在纤维的表面,形成完整的导电通路,初步改变了滤纸的导电性,然后通过后续的电镀方法,在化学镀镍层的表面快速镀覆较厚的多孔金属镍层,进一步增加柔性基底的导电性,得到具有高电导率的柔性集流体。最后,通过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在镍层表面镀覆电化学活性材料Co(OH)2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正极Ni/Co(OH)2-LFP,通过物理涂覆法在镍层表面包覆活性炭浆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的负极Ni/AC-LFP。以离子液体EMIMBF4和气相氧化硅的混合浆料作为固态电解质,非对称组装得到全固态柔性超级电容器。它具有较大的体积能量密度(0.64 mW·h/cm3),较宽的工作电压窗口(2 V)以及良好的弯曲循环稳定性,弯曲循环500次之后,超级电容器的电容值仍为初始电容值的95.89%。2.介孔空心碳球/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通过氧化硅模板法制备得到具有空心结构的介孔碳微球MCHS,接着通过水热法在介孔碳微球MCHS的内外表面生长MnO2纳米片,得到空心MCHS/MnO2微球。以MCHS/MnO2为超级电容器的正极材料,MCHS作为负极材料,制备电极浆料,分别涂敷在泡沫镍基底上制备柔性电极MCHS/MnO2-NF和MCHS-NF,以中性Na2SO4溶液作为电解液,组装成非对称型柔性超级电容器。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柔性超级电容器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较高的能量密度(64.6 W·h/kg)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6000次恒流充放电之后,器件的比电容值仍为初始比电容的90.3%)。由于采用了非对称的组装形式,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工作电压可以达到2 V。3.表面功能化碳纤维布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通过对碳纤维布进行强腐蚀和强氧化处理,在碳纤维的表面成功引入大量的含氧官能团O-C=O,C═O和C-O,将表层致密且化学惰性的碳纤维表面活化,制备出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碳纤维布柔性电极(OCC)。经过处理之后的OCC电极表面疏松,含有活性炭层,具有超亲水性质,同时碳纤维的骨架保存完整,没有被破坏,保证了电子传输通道的畅通。经过18 h处理之后的OCC电极具有极高的面积比电容,当电流密度为1 mA/cm2时,OCC-18电极的面积比电容为588 mF/cm2,更重要的是,在中性电解质Na2SO4溶液中具有极宽的工作电压窗口范围(-1.2-1.2 V)。利用该电极组装的对称型柔性超级电容器呈现出较大的工作电压(2.2 V),较高的能量密度(0.87 mW·h/cm3)以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10000次恒流充放电之后,器件的比电容为初始比电容值的86.8%)。4.基于MXene导电材料的纸基柔性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利用植物纤维和MXene二维材料之间较强的氢键作用,通过多次浸泡和真空干燥的方式,将导电材料MXene包覆在植物纤维的表面形成连续均匀的导电层,从而改变滤纸的电学性质,初步得到导电性良好的柔性集流体。然后通过电镀的方式,在MXene层上快速镀覆致密的金属镍层,极大地提高了柔性集流体的稳定性和导电性,该柔性集流体可以应用在柔性电子领域。借助制备得到的柔性集流体,通过阳极沉积在其表面生长MnO2赝电容材料,得到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柔性电极。所制备的柔性电极具有快速的电子传输和离子扩散速率,较小的电荷传输电阻,良好的倍率性能,电流密度为3 mA/cm2时,电极的比电容为1119.5 mF/cm2,具备在柔性超级电容器中作为正极使用的可行性。
苏志明[4](2014)在《电力电容器智能化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电压支撑密切相关,高压电力电容器是电力系统的主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能够有效改善系统的功率因数,大量应用于电网中。运行中的电容器损坏的次数较多、损坏后通常情况下是不可修复的,有时还会导致电容器爆炸的事故,电容器的安全运行是电力系统保持正常供电的必要条件。然而,电力电容器在运行和维护工作中无法对单只电容器电容量进行有效的监测,当电容器发生故障时,只能依靠电容器保护装置动作,此种方法是一种事后方法,而且保护装置动作后只反映故障电容器所在电容器组的整组信息,定位故障电容器还需要对组内电容器进行逐个检测。在电力系统中,用于无功补偿的电力电容器多数为并联补偿电容器。为了弥补传统并联补偿电容器诊断技术的不足,本文设计了一种电容器电容量智能化监测系统,实现对电容量的实时动态监测。首先根据某变电站中35kV电容器的内部结构对电容器建立了物理模型,应用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对电容器的内部故障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电容器电流与故障电容器电容量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现场电容器组故障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消除现场电压波动、温度变化等带来的干扰,并能根据电流测量值的变化大小来判断电容器的故障程度。系统的硬件部分由电流信号采集与取能的一体化单元、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单元和中心站控制单元三部分组成。电流信号采集与取能的一体化单元对每台电容器流过的电流进行在线监测,采用在线取能的方式为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单元提供电源。设计低功耗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单元对传感器变送的电流信号进行采集,同时处理计算出电流有效值。无线发送单元部分根据指令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上送至中心站控制单元。同时考虑到电容器外形和实际工作要求,对取能装置和电流传感器进行一体化设计,使其满足在电容器上的安装要求。软件系统的开发设计是基于LabVIEW的可视化编程环境,并建立了基于SQL Server2008的数据库用于存储实时监测数据。系统在实验室和某变电站现场进行了安装测试,证实该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及现场运行的可行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YUSRAN[5](2020)在《用于高性能催化剂和电化学储能的结晶多孔聚合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晶多孔聚合物是一类可以通过预先设计并合成的多孔材料,其具有长程有序、规则的孔道和丰富的可功能化位点等优势。这些优势决定了它们可以作为根据需求进行定制目标功能的功能性材料,因此它们在众多的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金属有机骨架(MOF)和新兴的共价有机骨架(COF)是两种典型的多孔结晶聚合物,它们主要由轻元素组成的,具有低密度、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等优点,目前已广泛用于气体储存、催化等领域方面的应用。随着MOFs研究工作的日益发展,它不仅作为一种单独的多孔材料研究和使用,其还被广泛用作生成衍生纳米材料的理想前体。同时,具有高化学稳定性的COFs材料也已被广泛用于气体吸附与分离、催化、光电等众多研究领域。由于COF框架中有机结构单元的顺序排列产生规则有序的纳米孔道,从而促进离子/电荷在整个表面上的有效迁移,因此COF材料在电荷存储领域方面十分具有发展前景。本论文旨在研究MOF衍生材料,COF材料以及MOF/COF复合材料在催化和电化学储能(EES)领域的潜在应用。本论文由四章内容组成,第一章详细介绍了MOF和COF材料在催化领域和电化学能量存储领域中的潜在应用。在第二章中,制备了基于Co的MOF(ZIF-67),随后将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在氮气流下的热解处理,用于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4-NP)为4-氨基苯酚(4-AP)。并且,通过使用不同的热解温度可以调控多孔碳基质中Co-NP的聚集尺寸,。值得注意的是,Co@C-N 700样品显示出1.25 mM mg-1s-1的高催化活性以及可多次回收循环利用的性能。在第三章中,我们先制备出高度稳定的二维介孔COFs,进而将其剥离成平均厚度约为22 nm COFs薄层,用于制造具有高速率性能的电化学双层电容器(EDLC)电极的电极材料。所获得的新型介孔JUC-COFs系列(JUC-510,JUC-511和JUC-512)具有高结晶度、高表面积、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优点。通过实验测试证明,基于e-COF的EDLC电极的充放电速率可高达30000 mV s-1,在1000 mVs-1时电容高达5.46 mF cm-2),τ0值低至121 ms,远远优于石墨碳微电容器和常规电容器。值得一提的是,经过10000次循环后,e-COF几乎保持了100%的电容量。在第四章中,我们成功制备了MOF@COF复合材料(MOF@TpPa-COF)用于串联催化反应,利用框架中的双功能酸-酸催化位点将水杨醛类化合物转化为氰醇类化合物。通过一系列测试证明,MOF@TpPa-COF中活性位点的在空间上采取特定排列,使两种活性位点互不干扰的情况下,保证催化反应的连续发生,进而在串联转化反应中显示出高催化活性。总之,具有高化学/热稳定性的MOFs和COFs可根据预期的功能进行结构定制。本论文研究的工作旨在展示如何设计MOF和COF以及将它们用作性能优异的催化剂和电容器电极。
肖潇雨[6](2019)在《高中生电学概念学习的心智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心智模型是一套内隐的认知结构方式,能够影响个体看待事件的角度。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其较强的逻辑性和物理本质的隐蔽性使得学生在认识物理现象和解决物理问题时会产生各种困难。获取学生学习过程的多维度信息对于揭示物理学习的认知规律、准确破解学生的疑难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极有必要对高中生物理学习的心智模型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首先,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确定出研究工具与方法。然后,对武汉市三所中学的383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目标抽样法从中选出8位对象进行个案访谈。在此基础上,使用SPSS 22.0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划分出本研究中心智模型的三种水平,并结合个案访谈对象的语言、公式、图画草稿等外部表征信息,描摹出不同水平学生群体在推理中关于电学具体概念的心智模型内容。最后,以各水平学生代表的电学概念图为基础,辅以其关于电学核心概念间相互关系的认知,使用概念图对三水平高中生对应心智模型进行图像表征。本研究探查出高中生关于电学概念学习的30种学习困难、47种相异构想和36种心智模型的具体内容,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高中生电学概念的心智模型具有情境性、多元性、综合性、动态生成性、不稳定性、片面性和差异性等特点。同时,高中生心智模型中关于电学概念体系的表征与建构过程具有中心化、网络化、发散与集中对立统一的特点。2.高中生电学概念心智模型的一致性程度影响其关于电学概念的理解水平。学生关于特定电学概念的心智模型在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程度越低(高),其关于相同概念的心智模型数量越多(少),其关于电学学习的综合理解水平越低(高)。3.高中生电学概念心智模型的结构化程度影响其关于电学概念的理解水平。学生心智模型的内容与组织结构是造成理解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其概念内容越丰富、概念的结构化程度越高、层级结构越精细、表征方式越多元,对应的电学概念理解水平也越高。4.不同水平的高中生具有不同的学习态度。学生的理解水平越高,则主动解决问题的意愿越强烈。5.不同水平的高中生具有不同的认知视角。学生的理解水平越高(低),更倾向于从更广阔(局部)的视域分析问题。最后,本文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如下建议:1.提高心智模型的一致性程度。注意教学语言,加强概念辨析,重视情境对心智模型的建构作用。2.从扩展体量与意义建构来提高心智模型的结构化程度。从横向与纵向扩展教学视域,提倡多重表征以促进结构化类比。3.建构更为科学的心智模型,扩展认知视角与提升推理自信。
师晓宇[7](2020)在《石墨烯基平面型、集成化微型超级电容器的构建和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物联网和5G智能时代的到来,小型化、柔性化、可穿戴电子产品正逐步进入我们的生活,而它们的出现对储能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储能器件不仅需要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更长的使用寿命,而且需要在小型化、柔性化、集成化、定制化等功能性特征上与电子产品高度兼容。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因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柔性好等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二维材料由于具有超薄的平面结构、大比表面积、丰富的活性位点和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与平面器件构型高度匹配的特性,被视为最具潜力的微型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近年来,二维材料基微型超级电容器的研究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功能性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模块化集成的微型超级电容器,而由于尺寸小质量轻的特点,传统的外部金属连接集成方式不仅会大大降低微型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而且影响器件的柔性和一体性,已经成为了微型超级电容器应用的瓶颈问题。针对这一点,本文重点开展了二维材料基平面化、集成化微型超级电容器一体化设计与构筑研究,提出了自集成的设计思路,研制出多种性能可定制、高度一体化、柔性化、集成化的微型超级电容器。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1.提出了微电极、连接体和集流体一体化设计思路,设计出线形串联平面器件结构,发展了喷涂打印技术成功构筑出一系列石墨烯基线形串联微型超级电容器,获得集成化微型超级电容器具有高电压输出和良好的柔性,且无需金属集流体和导电连接体。以石墨烯和导电聚合物PH1000同时作为电极、集流体和导电连接体,获得了 10个线形微型超级电容器串联的模块器件,具有8.0V的高电压和出色的机械柔性;在保持集成效果的同时,采用层层喷涂方法制备了聚苯胺功能化石墨烯基线形串联微型超级电容器,将能量密度由1.4 mWh cm-3提高到3.1 mWh cm-3;以石墨烯为负极、二氧化锰纳米片为正极,采用分步喷涂的方法制备了线形串联的非对称微型超级电容器,将单个器件的电压窗口和能量密度分别提高到1.8 V和6.6 mWh cm-3,而且由三个串联的非对称微型超级电容器构成的模块化器件具有5.4 V的电压窗口,证明了该方法的广泛适用性。2.制备出具有良好流变性、导电性和电容性能的石墨烯基油墨,并结合丝网印刷的方法,实现了高度集成化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模块的高效制备,同时对器件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有效定制。获得了由130个微型超级电容器串联集成的一体化模块器件,输出工作电压超过100 V,为目前打印微型超级电容器中的最高值。此外,该模块器件具有可设计的形状、优异柔性,且可以兼容于多种基底,表明该策略制备的集成化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具有出色的良品率、一致性和多样性,展示出巨大的实际应用潜力。3.以聚酰亚胺为基底,使用激光刻写的方法一步实现了集成化微型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图案化微电极的构建和多个微型超级电容器的自集成,最大程度简化了集成化微型超级电容器的制备过程。以激光热解石墨烯同时作为微电极、集流体和导电连接体,所得的集成微型超级电容器模块展示出了出色的一体性和柔性、可设计的形状和定制化的性能。以离子液体基凝胶电解液制备的微型超级电容器可在100℃的高温环境中稳定工作,3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维持在90%,极大拓宽了石墨烯基微型超级电容器的潜在应用场景。4.发展了离心喷涂新策略,实现了兼具高集成度和高性能的微型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所得的器件不仅具有良好柔性、可定制的电压和容量,而且由于喷涂过程中离心力和剪切力的引入,制得了高导电、高堆积密度电极薄膜,获得的微型超级电容器在保持高集成度的同时展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具有高体积比容量(60 F cm-3)和高体积能量密度(5.35 mWh cm-3),为发展微电子系统的储能器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蒋成玺[8](2013)在《脉冲强磁场电源系统设计及实现》文中提出强磁场作为一种基础研究的重要极端条件,在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等研究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获得高场强磁场有效方法的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和大力发展。脉冲强磁场电源为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提供能量,并影响磁场的强度、波形和质量,是装置的关键和核心部件。本文根据各类脉冲强磁场电源的特点和优劣,并结合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筹)现有条件和规划,选择电容器型电源与脉冲发电机型电源作为脉冲强磁场装置的能量来源,重点研究了这两种脉冲强磁场电源系统的具体设计与实现方案。针对磁体供电要求,以及电容器型电源单模块和多模块并联两种工作状态,分析了电容器型电源主要参数对磁场强度、波形的影响,并提出了12.6MJ/25kV电容器型电源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根据电容器型电源模块可靠性及稳定运行的要求,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参数要求,重点设计了脉冲电容器及阻尼电感、放电开关及保护电感、续流二极管及续流电阻、极性转换开关等主要元件的实现方案。在电容器型电源系统研制过程中,对该电源系统的主要元件和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参数进行了测试和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并通过对模块阻抗的测试,建立了精确的电容器型电源模块模型,为后续分析奠定模型基础;针对电容器型电源放电瞬间因线路寄生参数引起的瞬态过电压问题,分析了引起瞬态过电压的具体因素,并设计了相应的阻容吸收支路,实验表明该阻容吸收支路能有效抑制瞬态过电压幅值。在脉冲发电机型电源系统设计方面,分析了现有的100MVA/185MJ脉冲发电机系统和磁体需求,优化了脉冲整流器系统的直流侧参数,提出了135MVA脉冲整流器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根据系统特点提出了由晶闸管开关和机械开关并联组成的Crowbar支路作为直流侧故障保护方案;以规划50T/100ms磁体作为负载,仿真分析了脉冲发电机型电源系统的整体工作情况,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在脉冲发电机型电源系统纹波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方面,分析了单线圈和双线圈磁体的供电方式和影响平顶磁场纹波的主要因素,以磁场纹波最小化为目标,提出了交流电压,出口电抗器,线路阻抗等参数的系统配置原则;针对双线圈磁体等效电路,提出了全电流平顶、无电流平顶、半电流平顶三种控制策略,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无电流平顶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针对阶梯波单线圈磁体,分析了在串联12脉波与串联24脉波整流器两种拓扑电路下,两个整流器触发角不对称运行方式时产生的磁场纹波,并给出了纹波最小要求下的最优触发角分配曲线。
胡旌杰[9](2012)在《电容器保护灵敏性与可靠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电力系统中,调节无功功率的方法很多,其中并联电容器最为简单经济、方便灵活。为了保障并联电容器的可靠安全运行,根据电容器的接线方式设置了各种保护方案。本文首先介绍了并联电容器一般的接线方式,然后针对内熔丝、外熔丝混用问题对各种熔丝的原理阐述说明,最后通过对并联电容器不平衡保护中不平衡电压和不平衡电流的整定计算分析,对保护参数的配置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近年各地接连不断的电容器事故,说明了电容器保护仍需做出深度研究。而关于并联电容器的内部故障问题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见解,同时也是国家标准中尚未解决的一个问题。随着电容器元件的不断隔离,故障相的健全电容器单元和元件均产生一定的过电压,这也成为电容器组能否继续运行和最大限度的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矛盾点和关键点。由于其故障电流或电压量变化较小,因此保护整定值往往很难确定,因此对不同电压等级各种保护方式的可靠性和灵敏性分析也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对计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故障相的检测方法,以便减少并联电容器组的维修时间。同时本文在对保护灵敏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整定算法做出改进,有效减小了初始不平衡对保护整定值的影响。最后,利用PSCAD/EMTDC电力系统仿真工具,对阻抗偏差引起的初始不平衡对各种保护的动作值和可靠性的影响进行仿真验证。结合仿真结果对各电压等级的保护方式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房雪涛[10](2015)在《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负载的无功补偿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低压220V配电网中,各类不平衡负载日益增多,导致配电网三相不平衡和线路末端电压跌落,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要求。无功补偿技术不仅可以对电网中的感性无功功率进行补偿,来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和降低电网损耗,而且能改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负载,因此对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无功补偿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三相不平衡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和补偿方式,得到了配电网三相不平衡全电容无功补偿最终补偿模型;然后根据非线性约束和组合优化问题建立了以系统损耗为目标求取最优补偿容量的非线性约束方程。其次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负载的模型,电容器过零投切,根据仿真数据验证了全电容无功补偿理论的正确性。同时计算了全电容无功补偿前后系统可以节约的电能损耗,验证其节能性。最后,设计了全电容无功补偿装置的软硬件部分,采用运算速度高、实时性好的STM32F207芯片作为控制芯片,16位高精度A/D转换的ADS8556芯片。硬件电路包括采样电路、检测电路、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等,软件设计采用C语言编程,主要包含了主程序、中断子程序等。然后通过现场实验,验证了全电容无功补偿装置基本可以解决配电网三相不平衡问题。第二部分首先分析了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基本原理和控制策略,然后研究了SVPWM脉冲调制理论。其次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基于SVPWM控制的APF模型,改进了传统的电流检测模块,使其应用到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无功补偿中。通过仿真分析可知,APF除了可以滤除电网谐波功能外,还可以通过无功补偿解决配电网三相不平衡问题。最后对有源滤波器的软硬件设计进行了概述,并与全电容无功补偿进行了对比。
二、怎样分析电容器的连接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分析电容器的连接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变压器与并联电容器的铁磁谐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并联电容器组与变压器发生铁磁谐振的等效电路分析 |
2 谐振时并联电容器组与变压器铁芯线圈的伏安特性分析 |
3 算例分析 |
4 变压器与并联电容器铁磁谐振的抑制 |
4.1 电容器组接入点处串入非线性电阻 |
4.2 监测变压器饱和程度,避开谐振条件 |
5 结论 |
(2)微电网中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和容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电网研究现状 |
1.2.2 储能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混合储能系统功率分配研究现状 |
1.2.4 混合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出力模型 |
2.1 风力发电出力模型 |
2.2 光伏发电出力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策略 |
3.1 混合储能系统的构成 |
3.1.1 超级电容器 |
3.1.2 蓄电池 |
3.1.3 超级电容器与蓄电池的连接方式 |
3.1.4 混合储能系统的优点分析 |
3.2 功率分配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4 混合储能系统的容量优化 |
4.1 目标函数 |
4.2 约束条件 |
4.3 基于记忆功能的模拟退火人工鱼群优化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5 仿真与分析 |
5.1 容量优化仿真分析 |
5.2 功率分配策略仿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柔性超级电容器介绍 |
1.2.1 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结构组成 |
1.2.2 超级电容器分类 |
1.3 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性能测试 |
2.2.1 物理性能测试 |
2.2.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章 滤纸基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化学镀镍纸Ni(Ⅰ)-LFP的制备 |
3.2.2 电镀镍纸Ni(Ⅱ)-LFP的制备 |
3.2.3 柔性Ni/Co(OH)_2-LFP复合电极的制备 |
3.2.4 柔性Ni/AC-LFP复合电极的制备 |
3.2.5 非对称型全固态纸基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柔性Ni/Co(OH)_2-LFP复合电极的微观形貌表征 |
3.3.2 柔性Ni/Co(OH)_2-LFP复合电极的XRD表征 |
3.3.3 柔性Ni/Co(OH)_2-LFP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3.3.4 柔性Ni/AC-LFP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3.3.5 非对称型全固态纸基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介孔空心碳球/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介孔碳空心微球MCHS的制备 |
4.2.2 MCHS/MnO_2 空心微球的制备 |
4.2.3 非对称型柔性 MCHS/MnO_2-NF//MCHS-NF 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CHS和 MCHS/MnO_2 微球的结构表征 |
4.3.2 柔性MCHS/MnO_2-NF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4.3.3 柔性MCHS-NF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4.3.4 非对称柔性 MCHS/MnO_2-NF//MCHS-NF 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表面功能化碳纤维布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碳布的预处理 |
5.2.2 表面接枝含氧官能团碳布电极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含氧官能团接枝碳布的结构表征 |
5.3.2 柔性OCC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5.3.3 对称型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MXene导电材料的纸基柔性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MXene二维材料的制备 |
6.2.2 柔性导电纸MXene-LFP的制备 |
6.2.3 柔性导电镍纸MXene@Ni-LFP的制备 |
6.2.4 柔性电极MXene@Ni@MnO_2-LFP的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MXene二维导电材料的微观形貌表征 |
6.3.2 柔性电极MXene@Ni@MnO_2-LFP的结构表征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电力电容器智能化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常见的电容器监测方法 |
1.2.2 电容器的常见故障简单分析 |
1.3 本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2章 基于差分思想的电容器组故障定位算法 |
2.1 电容器的内部结构和现场的运行方式 |
2.1.1 电容器基本内部结构 |
2.1.2 电容器现场的运行方式 |
2.2 电容器的在线监测量与电流变化关系仿真 |
2.2.1 电容器的监测量的选择 |
2.2.2 电容量变化与流过电容器电流值关系仿真 |
2.2.3 内熔丝熔断与元件过电压关系仿真 |
2.2.4 熔丝熔断时元件的过电压和电容器电容量变化对比 |
2.3 差分思想的原理及故障定位步骤 |
2.3.1 现场复杂的环境对电容器监测的影响 |
2.3.2 差分思想的原理 |
2.3.3 应用差分原理定位故障设备的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
3.1 在线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3.1.1 测量电流传感器设计 |
3.1.2 取能装置的设计 |
3.1.3 电流传感器和取能 CT 一体化研制 |
3.2 在线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3.2.1 开发平台 |
3.2.2 软件系统整体设计 |
3.2.3 软件系统内部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的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 |
4.1 电流传感器、取能 CT 性能测试 |
4.1.1 电流传感器测试 |
4.1.2 取能 CT 测试 |
4.1.3 电流传感器和取能 CT 耐冲击测试 |
4.2 电容器熔丝熔断时电容量变化测试 |
4.3 无线传输稳定性测试 |
4.4 无线传输系统电磁兼容测试 |
4.5 数据传输可靠性测试 |
4.6 数据传输同步延时性测试 |
4.7 系统通信同步性测试 |
4.8 变电站安装现场测试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用于高性能催化剂和电化学储能的结晶多孔聚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结晶多孔聚合物 |
1.1 金属有机骨架(MOFS) |
1.1.1 MOFs的结构设计 |
1.1.2 MOFs的合成方法 |
1.2 MOF衍生的纳米材料 |
1.2.1 MOF-衍生的纳米材料的形态 |
1.2.2 MOF衍生纳米材料在催化剂中的应用 |
1.3 共价有机骨架(COFS) |
1.3.1 COFs的合成化学 |
1.3.2 COFs的结构设计 |
1.3.3 COFs的类型 |
1.4 电容器介绍 |
1.4.1 微型电极电容器 |
1.5 COF在电化学储能中的应用 |
1.5.1 COF在电容器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MOF衍生CO@N-C纳米催化剂催化还原4-氨基苯酚制备成4 -硝基苯酚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催化剂的合成 |
2.2.4 催化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合成与表征催化剂 |
2.3.2 催化实验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剥离型介孔二维共价有机骨架在高速电化学双层电容器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材料合成 |
3.3.1 4,4'-(1,2-乙炔二基)双-2-羟基苯甲醛的合成(1) |
3.3.2 金属化卟啉单体的合成(3,4) |
3.3.3 JUC-510,JUC-511和JUC-512 的合成 |
3.3.4 剥离型COFs(e-COFs)(e-JUC-510,e-JUC-511和e-JUC-512)的制备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3.4.2 电化学实验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双功能串联反应催化剂MOF@COF复合材料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化学药品 |
4.2.2 仪器设备 |
4.2.3 原材料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合成与表征催化剂 |
4.3.2 催化结果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高中生电学概念学习的心智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1.2.1 心智模型研究的外部契机 |
1.1.2.2 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电学心智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电学心智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工具 |
1.4.3.1 问卷量表项目结构 |
1.4.3.2 量表计分方法 |
1.4.3.3 数据分析工具 |
1.4.3.4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
1.4.4 问卷调查的实施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心智模型 |
2.1.2 推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
2.2.2 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说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4 心智模型内容框架 |
2.2.5 心智表达形式 |
3 高中生电学概念学习的心智模型问卷调查与分析 |
3.1 问卷整体的信度检验 |
3.2 问卷统计项目概况 |
3.2.1 问卷数据的总体摘要 |
3.2.1.1 调查对象的构成 |
3.2.1.2 问卷调查的总体表现 |
3.2.2 心智模型水平的划分 |
3.2.2.1 不同学校样本的均值检验 |
3.2.2.3 三水平组的样本均值检验 |
3.2.3 量表题项得分概述 |
3.2.3.1 三校各题项得分概况 |
3.2.3.2 三水平组各题项得分概况 |
3.2.3.3 三水平组电学核心概念的得分概况 |
3.3 静电场主题的数据分析 |
3.3.1 电场概念的数据分析及差异比较 |
3.3.1.1 场强叠加原理 |
3.3.1.2 对电学多重概念题目的分析 |
3.3.1.3 电通量 |
3.3.2 电场力概念的数据分析及差异比较 |
3.3.2.1 电场力的方向 |
3.3.2.2 导体与电介质的相互作用 |
3.3.3 电势差概念的数据分析及差异比较 |
3.3.3.1 电势差的图像表征 |
3.3.3.2 静电计结构与原理 |
3.3.4 库仑定律的数据分析及差异比较 |
3.3.4.1 点电荷与库仑定律的模型表征 |
3.3.5 静电平衡的数据分析及差异比较 |
3.3.5.1 静电平衡时电荷的分布特点 |
3.4 直流电路主题的数据分析 |
3.4.1 电流概念的数据分析及差异比较 |
3.4.1.1 电流的概念模型 |
3.4.1.2 电流形成的原因 |
3.4.2 电压概念的数据分析及差异比较 |
3.4.3 电容概念的数据分析及差异比较 |
3.4.3.1 电容器与恒定电源放电的区别 |
3.4.4 欧姆定律的数据分析及差异比较 |
3.4.4.1 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功率 |
3.5 高中生电学概念的学习困难 |
3.5.1 高中生电场概念的学习困难 |
3.5.2 高中生电势差概念的学习困难 |
3.5.3 高中生电场力概念的学习困难 |
3.5.4 高中生电流概念的学习困难 |
3.5.5 高中生电荷概念的学习困难 |
3.6 本章总结 |
3.6.1 高中生关于电学核心概念的心智模型 |
3.6.2 高中生电学概念心智模型的特征 |
3.6.3 高中生电学概念的学习困难 |
4 高中生电学概念学习的个案访谈与研究 |
4.1 访谈的准备与实施 |
4.1.1 访谈的研究对象 |
4.1.2 访谈提纲的拟定 |
4.1.3 过程与实施 |
4.2 个案访谈及分析 |
4.2.1 静电场主题的个案访谈 |
4.2.1.1 库仑定律 |
4.2.1.2 静电平衡 |
4.2.1.3 电介质极化 |
4.2.1.4 电通量 |
4.2.2 直流电路主题的个案访谈 |
4.2.2.1 电流 |
4.2.2.2 电场 |
4.2.2.3 电势差 |
4.2.2.4 电容器 |
4.3 高中生电学概念体系的外部表征 |
4.3.1 对A水平学生电学概念图的分析 |
4.3.2 对B水平学生电学概念图的分析 |
4.3.3 对C水平学生电学概念图的分析 |
4.3.4 三水平学生电学概念图的比较 |
4.4 高中学关于电学概念的相异构想 |
4.4.1 高中生电场概念的相异构想 |
4.4.2 高中生电场力概念的相异构想 |
4.4.3 高中生电流概念的相异构想 |
4.4.4 高中生电荷概念的相异构想 |
4.4.5 高中生电势差概念的相异构想 |
4.4.6 高中生电容器概念的相异构想 |
4.5 本章总结 |
4.5.1 高中生关于电学概念的相异构想 |
4.5.2 高中生电学概念心智模型的特征 |
4.5.3 高中生电学概念体系心智模型的特征 |
4.5.4 高中生心智模型的表征及其影响 |
5 高中生电学概念心智模型的构建与表征 |
5.1 高中生电学核心概念心智模型的构建 |
5.1.1 高中生电场概念的心智模型 |
5.1.2 高中生电流概念的心智模型 |
5.1.3 高中生电通量概念的心智模型 |
5.1.4 高中生电场力概念心智模型 |
5.1.5 高中生电荷概念的心智模型 |
5.1.6 高中生电势差概念的心智模型 |
5.1.7 高中生电容器概念的心智模型 |
5.1.8 高中生静电平衡概念的心智模型 |
5.1.9 小结 |
5.2 高中生电学概念体系心智模型的表征 |
5.2.1 A水平高中生电学概念心智模型的图像表征 |
5.2.2 B水平高中生电学概念心智模型的图像表征 |
5.2.3 C水平高中生电学概念心智模型的图像表征 |
5.2.4 三水平高中生电学概念心智模型的比较 |
5.2.5 高中生电学概念心智模型与高中物理电学框架体系的比较 |
5.3 本章总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高中生电学概念心智模型的特点 |
6.1.2 高中生电学概念心智模型对电学概念学习的影响 |
6.1.3 教学建议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生电学概念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实录(节选)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与成果 |
致谢 |
(7)石墨烯基平面型、集成化微型超级电容器的构建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概述 |
1.2.1 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的组成及构型 |
1.2.2 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机理 |
1.2.3 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进展 |
1.3 二维材料概述 |
1.3.1 石墨烯与类石墨烯二维材料 |
1.3.2 二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3 二维材料的应用 |
1.4 集成化微型超级电容器概述 |
1.5 本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实验试剂、仪器与测试方法 |
2.1 主要试剂 |
2.2 主要仪器 |
2.2.1 喷涂装置 |
2.2.2 丝网印刷装置 |
2.2.3 激光刻写装置 |
2.2.4 离心喷涂装置 |
2.3 材料表征方法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3.3 原子力显微镜 |
2.3.4 拉曼光谱仪 |
2.3.5 X-射线衍射仪 |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
2.3.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2.3.8 氮气吸脱附仪 |
2.3.9 台阶轮廓仪 |
2.3.10 四探针测试仪 |
2.3.11 旋转粘度计 |
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2.4.1 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
2.4.2 循环伏安法 |
2.4.3 恒流充放电法 |
2.4.4 交流阻抗测试 |
2.4.5 机械性能测试 |
2.4.6 电化学性能计算 |
第3章 石墨烯基线形串联微型超级电容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合成 |
3.2.2 器件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石墨烯-PH1000线形串联超级电容器的性能 |
3.3.2 石墨烯-聚苯胺基线形串联超级电容器的性能 |
3.3.3 石墨烯//二氧化锰非对称线形串联超级电容器的性能 |
3.4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4章 丝网印刷高效制备高集成度微型超级电容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石墨烯基丝网印刷油墨的配制 |
4.3.2 丝网印刷制备的微型超级电容器的单元性能 |
4.3.3 丝网印刷制备的微型超级电容器的集成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激光热解法一步制备集成化微型超级电容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激光热解石墨烯的表征 |
5.3.2 激光热解石墨烯基微型超级电容器的单体性能 |
5.3.3 激光热解石墨烯基微型超级电容器的集成性能 |
5.3.4 激光热解石墨烯基微型超级电容器的高温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离心喷涂法制备高体积容量集成微型超级电容器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石墨烯-PH1000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6.3.2 离心喷涂制备的微型超级电容器的单体性能 |
6.3.3 离心喷涂制备的微型超级电容器的集成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论文工作的总结 |
7.2 今后工作的展望 |
附录 英文缩写对照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脉冲强磁场电源系统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强磁场研究意义 |
1.2 脉冲强磁场技术的发展 |
1.3 脉冲强磁场电源的发展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2 WHMFC 电源系统负载分析 |
2.1 引言 |
2.2 脉冲磁体结构及其工作特性 |
2.3 脉冲磁体简化数学模型 |
2.4 WHMFC 脉冲磁体参数 |
2.5 本章小结 |
3 电容器型电源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电容器型电源工作原理 |
3.3 电容器型电源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3.4 电容器型电源模块结构及主要元件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电容器型电源系统测试及优化 |
4.1 引言 |
4.2 电容器型电源系统元件测试及整体功能测试 |
4.3 电容器型电源瞬态过电压及抑制 |
4.4 电容器型电源系统磁体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脉冲发电机型电源系统设计 |
5.1 引言 |
5.2 脉冲发电机型电源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5.3 脉冲发电机系统 |
5.4 脉冲整流器系统设计 |
5.5 脉冲整流器系统保护设计 |
5.6 脉冲发电机型电源控制系统设计 |
5.7 脉冲发电机型电源系统设计方案仿真验证 |
5.8 本章小结 |
6 脉冲发电机型电源系统纹波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 |
6.1 引言 |
6.2 单线圈磁体负载的磁场纹波分析与系统配置研究 |
6.3 双线圈磁体负载的控制策略与系统配置研究 |
6.4 脉冲整流器系统不对称运行方式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3 电容器型电源系统参数测量结果 |
(9)电容器保护灵敏性与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无功补偿设备的历史与现状 |
1.2.1 发电机 |
1.2.2 同步调相机 |
1.2.3 并联电容器 |
1.2.4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
1.3 并联电容器与保护现状及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并联电容器种类 |
2.1 电容器种类 |
2.1.1 外熔丝 |
2.1.2 内熔丝 |
2.1.3 无熔丝 |
2.2 电容器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并联电容器连接方式与保护 |
3.1 并联电容器的连接方式 |
3.1.1 接地星形电容器组 |
3.1.2 不接地星形连接的电容器组 |
3.1.3 三角形连接的电容器组 |
3.1.4 桥式连接 |
3.2 并联电容器组保护 |
3.2.1 电容器组保护 |
3.2.2 系统保护 |
3.3 不平衡保护方法 |
3.3.1 不平衡保护简介 |
3.3.2 影响不平衡继电器的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平衡计算分析 |
4.1 IEEE不平衡算法分析 |
4.2 偏差分析 |
4.3 允许切除故障单元或元件公式推导计算 |
4.3.1 外熔丝单星形电容器组允许切除故障单元的计算 |
4.3.2 内熔丝单星形电容器组允许切除故障元件的计算 |
4.3.3 外熔丝双星形电容器组允许切除故障单元的计算 |
4.3.4 内熔丝双星形电容器组允许切除故障元件的计算 |
4.4 保护动作方程推导 |
4.4.1 相电压差动保护 |
4.4.2 开口三角电压差动保护 |
4.4.3 双星形中性点不平衡电流保护 |
4.4.4 桥式差电流保护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灵敏性与可靠性分析 |
5.1 初始不平衡值计算 |
5.1.1 相电压差动保护初始不平衡计算 |
5.1.2 开口三角电压保护初始不平衡计算 |
5.1.3 中性点保护初始不平衡计算 |
5.1.4 桥式差电流保护初始不平衡计算 |
5.2 可靠性分析 |
5.2.1 电容器保护可靠性 |
5.2.2 影响电容器保护可靠性的其它因素 |
5.3 改进整定算法 |
5.4 灵敏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仿真验证 |
6.1 PSCAD介绍 |
6.1.1 PSCAD功能 |
6.1.2 PSCAD应用 |
6.2 仿真环境 |
6.3 仿真测试结果 |
6.3.1 开口三角电压保护仿真测试结果 |
6.3.2 相电压差动保护仿真测试结果 |
6.3.3 中性点不平衡保护仿真测试结果 |
6.3.4 桥式电流保护仿真测试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负载的无功补偿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无功补偿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目前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 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无功补偿方法的研究 |
1.3.1 配电网三相不平衡危害 |
1.3.2 当前配电网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接线形式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4.1 配电网三相不平衡全电容无功补偿装置的研制 |
1.4.2 APF在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无功补偿研究 |
第二章 配电网三相不平衡全电容无功补偿算法研究 |
2.1 △形接法的不对称负荷无功补偿理论公式推导 |
2.1.1 相间接纯电阻的情况 |
2.1.2 相间接纯电抗的情况 |
2.1.3 相间接△形负载的情况 |
2.2 Y形接法的不对称负荷无功补偿理论公式推导 |
2.2.1 单相对地接纯电阻的情况 |
2.2.2 单相对地接纯电抗负载的情况 |
2.2.3 负荷为Y形对地连接的情况 |
2.3 △形和Y形混合接法的不对称负荷无功补偿理论公式推导 |
2.4 三相不平衡无功补偿算法优化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配电网三相不平衡全电容无功补偿算例仿真验证 |
3.1 配电网三相不平衡全电容无功补偿模型搭建 |
3.2 配电网三相不平衡全电容无功补偿算例仿真 |
3.2.1 0.4kv配电网系统夏季某时刻负荷的仿真验证 |
3.2.2 0.4kv配电网系统冬季某时刻负荷的仿真验证 |
3.2.3 0.4kv配电网系统全天负荷的仿真验证 |
3.3 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无功补偿的节能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电容无功补偿控制软硬件设计及现场实验 |
4.1 全电容无功补偿装置综述 |
4.2 全电容无功补偿控制原理 |
4.3 全电容无功补偿控制器硬件设计 |
4.3.1 CPU模块 |
4.3.2 基于ADS8556数据采集系统 |
4.3.3 过零检测模块 |
4.3.4 投切电路 |
4.3.5 电源模块 |
4.3.6 看门狗电路 |
4.3.7 时钟电路 |
4.3.8 NOR FLASH S29G128P |
4.3.9 数据存储器IS61WV1024 |
4.3.10 10M/100M网卡 |
4.3.11 TFT显示屏 |
4.4 全电容无功补偿控制器软件设计 |
4.4.1 主程序设计 |
4.4.2 投切控制模块 |
4.4.3 无功补偿装置的保护判据 |
4.5 配电网三相不平衡全电容无功补偿现场实验 |
4.5.1 配电网三相不平衡全电容无功补偿柜概述 |
4.5.2 配电网三相不平衡全电容无功补偿现场实验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PF在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无功补偿中的应用 |
5.1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无功补偿 |
5.1.1 有源滤波器传统滤除谐波的无功补偿 |
5.1.2 有源电力滤波器对三相不平衡负载基波电流的无功补偿 |
5.2 APF电流检测和控制策略的研究 |
5.2.1 改进的基于瞬时电流分解的APF电流检测方法 |
5.2.2 SVPWM技术原理 |
5.2.3 APF基于SVPWM控制算法 |
5.3 APF对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负载无功补偿模型搭建及仿真分析 |
5.3.1 APF对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负载无功补偿模型 |
5.3.2 有源电力滤波器在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无功补偿应用仿真分析 |
5.3.3 三相不平衡负载单独补偿 |
5.3.4 对包括不平衡负荷和含整流设备的非线性负荷等负载补偿时 |
5.4 APF硬软件设计 |
5.4.1 APF硬件设计 |
5.4.2 APF软件概述 |
5.4.3 APF和全电容无功补偿在三相不平衡应用中软硬件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怎样分析电容器的连接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变压器与并联电容器的铁磁谐振分析[J]. 李国庆,彭石,张少杰,王振浩.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4(09)
- [2]微电网中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和容量优化研究[D]. 李佳宁.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磊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0(07)
- [4]电力电容器智能化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D]. 苏志明.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3)
- [5]用于高性能催化剂和电化学储能的结晶多孔聚合物[D]. YUSRAN. 吉林大学, 2020(08)
- [6]高中生电学概念学习的心智模型研究[D]. 肖潇雨.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石墨烯基平面型、集成化微型超级电容器的构建和性能研究[D]. 师晓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8]脉冲强磁场电源系统设计及实现[D]. 蒋成玺.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9]电容器保护灵敏性与可靠性分析[D]. 胡旌杰. 广西大学, 2012(02)
- [10]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负载的无功补偿技术研究[D]. 房雪涛. 东南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