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刘欢的音乐治安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赵浩含[1](2021)在《基于抖音短视频的哈尔滨城市形象感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欢[2](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郝瑞丽[3](2021)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究 ——以河南省Y镇为例》文中认为“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推进农村全面发展。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都发挥重要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于乡风文明建设之中,充分发挥其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引导基层党员和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形成积极向上、和谐淳朴的文明乡风,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本研究分以下四个部分进行阐释:第一部分阐释乡风文明建设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征,进而分析乡风文明建设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本文首先归纳多视角下“乡风”、“乡风文明”的不同含义,在此基础上笔者以中国共产党引领者为视角对乡风文明建设作出明确的内涵界定,进而总结其特征。其次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内涵及显着特征。最后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和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一致性,概括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从理论层面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对乡风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一是从提高农村党员的思想认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农村党风这三方面来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二是以坚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来促进文化建设;三是通过提升农民政治素养、思想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第三部分从现实层面阐释乡风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与不足。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充分了解Y镇乡风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现状,总结目前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短板,并深入剖析其原因。第四部分对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提出思考。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展开论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物质基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优化乡风文明建设队伍结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弘扬良好社会风尚。
王方钊[4](2021)在《乾隆藏事诗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疆域不断扩大,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盛况空前,藏区的自然景色、民族风俗、政治历史成为诸多文人笔下新的创作题材,出现了大量的藏事诗。这是一类以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风物等自然、人文素材,或以发生在藏地的相关事件为内容而创作的诗歌,整体上属于中国古代边塞诗的范畴。藏事诗的创作者几乎是被派往藏区任职、公干的朝廷官员,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出祖国边疆的壮丽风光。但其中有一位从未到过西藏,却依然留下了大量的藏事诗,他就是乾隆皇帝。这位中国历史上享寿最高、实际执政时间最久的帝王,不仅通过其毕生兢兢业业、朝乾夕惕的努力,成就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康乾盛世,而且在文学、艺术上同样有着非凡的造诣。在乾隆一生留下的四万余首诗歌中,通过笔者的梳理,其中藏事诗共计403首。本文以乾隆藏事诗为基础,结合《清实录》《清史稿》以及乾隆朝奏章等历史文献材料,对其藏事诗进行了专题研究,以期望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乾隆藏事诗的内容,探究乾隆创作中的情感与心态,以及在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在藏事诗这种新的边塞诗歌类型中所具有的价值。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二章从内容上对乾隆的藏事诗进行分类梳理。这些诗歌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章是关于军事方面的诗歌。这些诗歌记载了乾隆在位期间发生于西藏和川西藏区的四次重大军事行动,分别是:第一次征讨金川(公元1747年-1749年),第二次征讨金川(公元1771年-1776年),第一次驱逐廓尔喀侵藏(公元1788年),第二次驱逐廓尔喀侵藏(公元1791年-1792年)。乾隆以收到的奏章和前线奏报为材料进行创作,对这四次征战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了细致描绘并展现出自己在指挥军事行动期间的心曲。第二章是关于政治方面的诗歌。一是关于珠尔默特那木扎勒叛乱事件。驻藏大臣傅清、拉布敦在此事件中为平叛而牺牲,《双忠祠》生动还原事件经过,歌颂了二人的忠勇事迹,也是乾隆唯一一首与此事件相关的长诗。事件平定后,清廷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十三条》,废除“藏王制”,提高了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的权力和地位,强化了清政府对西藏的管理,暂时保证了西藏几十年的和平稳定的局面。二是关于六世班禅进京祝贺乾隆七十大寿之事。公元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华丹益希进京朝觐,祝贺乾隆皇帝七十寿辰。这次北京之行,不仅促进汉藏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更是一次政治上盛会,清政府借此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地方的管辖和治理。三是反映在金川地区设兵屯田,以及在西藏颁定《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为当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的诗歌。第三章分析乾隆藏事诗的艺术特色。首先,乾隆日常处理公文之余,用诗歌记录藏地所发生的、与藏地紧密相关的的重大事件,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有对事件的描述,体现出日记性与片段性的特点。日记性集中于对日常生活与事件的真实记录,反映了乾隆藏事诗的广度;片段性是截取事件的某一片段进行点染,或是浓墨重彩地给予描绘与突显,体现出的是其诗歌的深度。诗题、诗序、注释等,则为乾隆的藏事诗在叙事层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其次,乾隆藏事诗继承了“缘事而发,即事抒情”的传统,一事一情或一事多情;同时,乾隆的藏事诗,是其一生治藏、稳藏、保藏,处理藏地事务的记录,两征金川与两驱廓尔喀这四次军事行动,纵跨乾隆青年末期、中老年与老年三个阶段,从而展现出不同年龄阶段的心态差异,形成独特的情感表达。第三,与《清史稿》《清实录》中不带情感、冰冷的记叙风格,将乾隆塑造成为一种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理性而非感性的存在不同,乾隆通过藏事诗,在其中塑造出夕惕若厉的帝王与雅好诗书的文人两种形象。第四章对乾隆藏事诗进行思考与总结,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其诗歌的价值。第一是史料文献价值。无论是其藏事诗歌本身,或是其中的序言、注释,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丰富而详实的材料。同时,诗句本身以及诗歌中的注释也为印证某些历史事件,尤其是对历史上存在疑点、众说纷纭的事件,或是其他史籍上的相关记载,提供了佐证材料,具有“以诗证史”的作用和价值。第二是政治价值。设兵屯田、废除“藏王制”、实行金瓶掣签、颁布治藏章程条例,不断提高驻藏大臣的权力与职责,加强清朝政府对藏区的治理,为新时期中国治理西藏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三是文学价值。乾隆的诗歌虽然历来评价不高,但仔细研读其藏事诗,在使用典故、韵律、对仗等作诗技巧方面,灵活自如,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不应当被视作“不入流”之作而被淹没。本文认为乾隆的藏事诗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表现出对国家事务的关心与担忧,既有愤怒与哀叹,也充满信心与喜悦,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又秉承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的创作要求,在艺术修辞中显示了自己驾驭诗歌技巧之纯熟、工稳。四是军事价值。乾隆的藏事诗中,反映出他对战争全局的了解与把控,以及个人的军事素养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视。
贺诗阳[5](2021)在《新时代“群众空间”品牌化建构研究 ——以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下全球竞争时代,国内外多元思潮裹挟消极势力全面入侵,正销蚀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凝聚力,主流话语面临失语危机。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已经迈入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改变,举国上下有了新的历史任务和时代使命。因此,正视时代困境,充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牢筑社会主义发展根基、保障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主体性与引领性成为首要之急。由此,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群众空间”的概念。“群众空间”是当代主流意识形态渗入民间的载体,是中国共产党将群众凝聚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的媒介,有其政治性、公众性、动态性和可沟通性特征,并包含四个层面的空间内涵:物理实体空间、意义空间、共通空间及情感空间。在中国新时代语境下,“群众空间”具有文化的自信、文明的自觉、社会的自立三大核心思想文化内涵,具备极大的品牌价值。“群众空间”的品牌化建设,为的是增强新时代话语在城市空间、社会空间中的识别性与影响性,使时代思想在群众心中“占据”有利位置,让群众对其有所认知、有所了解。通过“群众空间”的品牌塑造,扩大其知名度、影响力,从而激活它的吸附作用与群聚效应,使得实践主体来到“群众空间”,在仪式化传播中逐渐形成对其承载意义与价值观念的感知与认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群众空间”的一种表现形式。本研究通过基础理论法、实地调查法及深度访谈法,对全国各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发展现状作出大致归纳,指明文明实践单位现阶段建设中呈现出来的问题。聚焦品牌问题,笔者将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典型个案,从品牌定位、品牌进化、品牌联合三个维度对其品牌化建构进行分析。由此,推演出“群众空间”的品牌化建构模式,阐述新时代文明观的品牌化,并提出实践中心的品牌建设路径,即确立品牌核心理念、打造多元化活动品牌、打通线上线下的文明实践品牌传播渠道,以及通过聚合品牌资产来构筑文明实践品牌体系,而后,笔者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的建设路径进行了反思。
黄天红[6](2021)在《英加中小学生网络欺凌防治策略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校园欺凌问题逐渐向虚拟的网络空间延伸,中小学生网络欺凌问题已经演变为较传统校园欺凌更具危害性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高,中小学生也时常卷入到网络欺凌事件中,社会各界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当前,如何有效防治中小学生网络欺凌问题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我国也亟需制定和实施中小学生网络欺凌防治策略。而英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先后制定并实施了防治策略,旨在遏制本国愈演愈烈的中小学生网络欺凌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成效,可以为我国提供借鉴。本文主要采用了两种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笔者根据研究内容先后收集、筛选和阅读了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和英加两国关于中小学生网络欺凌的文件与报告,以及国内外诸多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此外,本研究还使用了比较研究法对英国和加拿大中小学生网络欺凌防治策略的背景、政策与法律和具体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归纳了两国在以上三方面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以期从英加两国的经验中汲取对我国有益的成分。首先,英国和加拿大中小学生网络欺凌防治策略的背景十分相似,两国都崇尚多元文化,但文化冲突和社会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其中一部分冲突和矛盾也可能转化为欺凌问题。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文化冲突和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使网络欺凌事件层出不穷。而由于网络欺凌不同于传统欺凌的新特点,使得传统欺凌的防治策略暴露出了局限性,探索防治网络欺凌的新策略成为两国社会治理的当务之急。其次,通过比较英国和加拿大中小学生网络欺凌防治政策与法律可以发现,两国的网络欺凌立法工作有着较大的相似性。第一,两国都具有较为完备的网络欺凌法律体系。第二,两国都在各自的法律与政策文本中规定了各主体所必须承担的防治责任。但是,英加两国的网络欺凌法律体系也在统一性与分散性两方面存在着区别,即英国政府颁布的法律和政策是全国统一的,而加拿大各省(地区)在制定法律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性和可发挥的空间。最后,通过比较英国和加拿大开展中小学生网络欺凌防治策略的实践可以发现:第一,两国都十分重视学校在防治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了学校的重要作用。第二,两国都十分强调中小学生参与网络欺凌防治的积极性,学生的角色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两国的不同之处在于,相较于加拿大,英国有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网络欺凌的防治工作,而且参与方式也更具多样性。英国和加拿大的中小学生网络欺凌防治工作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可为我国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总体而言,英加防治中小学生网络欺凌在以下五个方面最值得我国学习借鉴:一是建立健全中小学生网络欺凌立法,二是发挥学校在防治工作中的核心作用,三是倡导更多社会组织多形式参与防治,四是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度,五是开设反网络欺凌信息平台。
于淑源[7](2020)在《潍坊市Q街道村改居社区治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城郊农村转化为村改居社区。虽然社区地域属性已经变化,但由于社区建设和市民意识发展的滞后性,使得村改居社区既包含着城市社区的空间形态,又延续着农村社区的意识内涵,在组织架构、服务对象、居民意识等方面出现“非城非乡,亦城亦乡”的特点,提升村改居社区治理水平,不仅是推动农村居民市民化转变的关键举措,更是当前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论文以多中心治理理论、网络化治理理论和社会互构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对潍坊市Q街道村改居社区发展过程和治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Q街道在村改居过程中采用一村一居向一社一居逐步过渡的大社区模式,以构建网络化治理体系和推动物业企业参与等措施完成了由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转变,但在社区治理中由于治理体系不规范、协同治理局面尚未形成、治理资源储备不足、人文环境建设滞后等原因,出现了组织机构冗余、社区排外现象明显、治理资源短缺、居民市民化转型缓慢等问题。在对问题深入探讨基础上,论文提出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建立多元共治的社区共同体、构筑综合支持体系、强化教育引导等措施,来提高村改居社区的治理能力,以期从理论上丰富村改居社区治理理论,并为其他出现类似问题的社区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羊丽冬,乔玉蕊[8](2020)在《2019年吐鲁番学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的吐鲁番学研究成果颇丰。据不完全统计,吐鲁番学研究专着及相关文集出版(含再版与译注) 60余部,公开发表研究论文370余篇。围绕2019年度中国大陆地区吐鲁番学及相关研究性成果,以下分爲概説、历史地理、社会与文化、宗教、语言文字、文学、艺术、考古与文物保护、少数民族历史语言、古籍、科技、书评与学术动态等十二类专题择要介绍如下。
何思晴[9](2020)在《珠江三角洲甘蔗糖厂工人住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珠江三角洲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领先全国的甘蔗制糖产业基地,甘蔗制糖工业在当时也被誉为“甜蜜的事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制糖工业在珠三角逐渐退出生产的历史舞台,步入“遗产化”。在城市建设的快速扩张和更新下,糖厂的厂房部分因经济价值显着大多面临更新改造,而同样承载“甜蜜记忆”的糖厂工人住区往往被忽视,“幸存”的工人住区由于其用地性质不易变更、产权分配等问题,保护更新难度较大,容易成为“城市孤岛”。通过实地调研珠三角的糖厂工人社区结合研究厂史厂志,探究糖厂工人住区规划建设历程,归纳揭示其特征,进一步发掘工人住区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与更新的策略。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背景、意义、方法,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第二章通过厘清相关建设背景,分析社会经济、产业发展、住宅政策对住宅建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厂志等史料梳理出珠江三角洲糖厂工人住区的建设历程,为深入分析糖厂工人住区提供全面的历史依据;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对糖厂工人住区的空间特征和生活形态做了具体分析,通过对历史图文档案、建筑平面资料、现状的分析和对糖厂职工住户的访谈,总结工人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特征和工人住区的人文内涵;第五章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提炼糖厂工人住区的价值,指出其现状问题,结合价值取向和现状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更新策略;最后为全篇结论。研究认为,珠江三角洲糖厂工人住区的建设受产业发展影响,同时也受到时代因素的制约。其次,从选址、规划布局、建筑特征等方面阐述了糖厂工人住区的空间特征,认为其具有鲜明的产业特征与时代特征,在时代性的主导规划设计思想的影响下,也发展出适应气候和地形的形式特征;制糖产业的工农联合属性与“企业办社会”的组织管理方式,加上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共同塑造了糖厂工人住区独特的社区文化;糖厂工人住区具有作为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目前面临着更新改造乏力、社区文化认同缺失和更新方式粗暴等严峻问题,应该及早对其进行物质层面与非物质层面的保护性更新。
王万红[10](2020)在《济南市旅游形象提升研究 ——基于官方宣传片《泉城夜宴》的符号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二、刘欢的音乐治安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刘欢的音乐治安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3)乡风文明建设中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究 ——以河南省Y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乡风文明建设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第一节 乡风文明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
一、乡风文明建设的内涵 |
二、乡风文明建设的特征 |
第二节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
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
第三节 乡风文明建设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与乡风文明建设具有内在一致性 |
第二章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
第一节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提高农村党员的思想认识 |
二、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
三、端正基层党风建设 |
第二节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
一、坚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三、加强公共文化建设 |
第三节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
一、有助于提高农民政治素质 |
二、有利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 |
三、有益于提高农民心理素质 |
四、有利于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
第三章 Y镇乡风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研 |
第一节 调查方法与调查对象 |
第二节 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
一、党组织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
二、党组织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
第三节 淳朴民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
一、民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
二、民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
第四章 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
第一节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优化乡风文明建设队伍结构 |
一、加强基层党员队伍教育,提升党员综合素质 |
二、构建社会人才参与机制,壮大乡风文明队伍建设 |
三、强化农民群众主体意识,明确主人翁地位 |
第二节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物质基础 |
一、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促进乡镇产业发展 |
二、培养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劳动技能 |
三、提升贫困群众发展信心,促进精神脱贫 |
第三节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弘扬良好社会风尚 |
一、加强榜样示范教育,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坚守农村公共文化阵地 |
三、创新大众传播载体,营造良好文明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乾隆藏事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清代藏事诗创作概况 |
1.1.2 盛世帝王:乾隆的文治武功 |
1.1.3 乾隆治理藏地概况 |
1.1.4 乾隆藏事诗创作概况 |
1.2 研究意义、目的与方法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方法 |
1.3 学术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乾隆藏事诗中的战争 |
1.1 老师糜饷无奈纳降:初征金川相关诗歌 |
1.1.1 土司间矛盾激化,乾隆决定出兵 |
1.1.2 误用主帅,损兵折将 |
1.1.3 再用傅恒,纳降金川 |
1.2 土司构衅再定金川—:再定金川相关诗歌 |
1.2.1 错用温福,损兵折将 |
1.2.2 倚仗阿桂,雪愤申威 |
1.3 紧急调兵兵不血刃:第一次驱廓保藏诗歌 |
1.3.1 军报突至,紧急调兵 |
1.3.2 洞悉缘由,廓喀初降 |
1.4 再度调兵誓死卫国:第二次驱廓保藏诗歌 |
1.4.1 再闻军报,派军出征 |
1.4.2 势如破竹,廓喀投降 |
第二章 乾隆藏事诗中的政治 |
2.1 郡王谋逆赤子忠心: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事件相关诗歌 |
2.2 “佛子”西来友好交往:六世班禅觐见乾隆相关诗歌 |
2.2.1 六世班禅的诞生与坐床 |
2.2.2 六世班禅觐见乾隆始末 |
2.3 设兵屯田修法订约:乾隆治藏相关诗歌 |
2.3.1 设兵屯田,促进川西藏区的安定与繁荣 |
2.3.2 修法订约,竭力维护西藏稳定 |
第三章 乾隆藏事诗的叙事与抒情 |
3.1 日记性与片段性:乾隆藏事诗的叙事 |
3.1.1 日记性与片段性 |
3.1.2 诗题 |
3.1.3 诗序 |
3.1.4 注释 |
3.2 缘事而发与即事抒情:乾隆藏事诗的情感表达 |
3.2.1 “一事一情”与“一事多情” |
3.2.2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态展现 |
3.3 帝王与书生:乾隆藏事诗中的自我形象 |
第四章 思考与探讨:乾隆藏事诗的价值 |
4.1 诗释详备、以诗证史:史料文献价值 |
4.1.1 以诗记史的“实录性” |
4.1.2 以诗证史的“证据性” |
4.2 擅于写实、长于修辞:文学价值 |
4.2.1 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 |
4.2.2 纯熟、工稳的诗歌创作技巧 |
4.3 治边稳藏、维护主权:政治价值 |
4.3.1 完善治藏政策,加强对藏区的管理 |
4.3.2 驱逐外敌入侵,坚决扞卫国家主权 |
4.4 调度谋划、把控全局:军事价值 |
4.4.1 掌控战争全局 |
4.4.2 个人的军事素养和才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新时代“群众空间”品牌化建构研究 ——以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一)基础理论研究 |
(二)实地调查法 |
(三)深度访谈法 |
三 各章节概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释义 |
一 新时代 |
二 群众 |
三 品牌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关于“群众空间”的相关研究 |
二 “空间”品牌化建设研究取向 |
三 与本文同一(类)研究对象的相关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群众空间”的阐述分析 |
第一节 “群众空间”的性质与内涵 |
一 “群众空间”的内涵 |
二 “群众空间”的性质 |
第二节 作为传播媒介的“群众空间” |
一 物理空间 |
二 意义空间 |
三 共通空间 |
四 情感空间 |
第三节 新时代“群众空间”的品牌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现状 |
一 突出红色主题,宣传党的理论政策 |
二 将志愿者服务作为工作重点 |
三 聚集社会资源,组织公益培训活动 |
四 致力品牌建设,将文明实践品牌化传播 |
第二节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的问题 |
一 实践形式单一,群众参与度低 |
二 地区资源不均,后勤保障欠缺 |
三 社区人口结构复杂,群众需求多元化 |
四 政府、基层和群众之间产生传播隔阂 |
五 文明实践行动缺乏品牌体系,没有统一形象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品牌建构实践 |
第一节 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概况 |
一 发展沿革 |
二 职能定位 |
第二节 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品牌建构模式 |
一 品牌定位:北京朝阳上台阶 |
二 品牌进化:从文化资产到品牌资产 |
三 品牌联合:打造品牌合作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群众空间”的品牌化建构 |
第一节 新时代文明观的品牌化 |
第二节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品牌建设路径 |
一 准确定位,确立品牌核心理念 |
二 营造意象,创造品牌识别体系 |
三 细分受众,打造多元活动品牌 |
四 打通线上线下,拓宽文明实践品牌传播渠道 |
五 聚合品牌资产,构筑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体系 |
六 对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品牌建设路径的反思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英加中小学生网络欺凌防治策略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学者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 |
二、国外学者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 |
三、对已有文献的反思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英国中小学生网络欺凌的防治策略 |
第一节 网络欺凌防治策略的背景 |
一、多族群国家冲突的爆发与升级 |
二、中小学生网络欺凌问题严峻 |
三、现有欺凌防治策略存在局限性 |
第二节 网络欺凌防治策略的内容 |
一、规制网络欺凌的政策法案 |
二、针对中小学生的校园欺凌(包括网络欺凌)政策法案 |
第三节 网络欺凌防治策略的实践 |
一、学校的政策、课程与活动 |
二、社会组织的支持与援助 |
第三章 加拿大中小学生网络欺凌的防治策略 |
第一节 网络欺凌防治策略的背景 |
一、移民国家社会关系错综复杂 |
二、中小学生网络欺凌事件频发 |
三、学术研究成果丰富与社会各界关注度高 |
第二节 网络欺凌防治策略的内容 |
一、联邦政府层面的政策与法律 |
二、省、地区政府层面的政策与法律 |
第三节 网络欺凌防治策略的实践 |
一、学校的政策和项目 |
二、社会组织的配合与协助 |
第四章 英加中小学生网络欺凌防治策略的比较 |
第一节 网络欺凌防治策略背景的比较 |
一、文化冲突与社会矛盾的普遍性 |
二、网络欺凌问题的严峻性 |
三、原有防治策略的局限性 |
第二节 网络欺凌防治策略内容的比较 |
一、相似性 |
二、差异性 |
第三节 网络欺凌防治策略实践的比较 |
一、相似性 |
二、差异性 |
第五章 我国中小学生网络欺凌防治现状 |
一、我国防治校园(网络)欺凌的指导文件 |
二、我国规制校园欺凌(网络欺凌)的法律 |
三、我国地方防治校园(网络)欺凌的具体实践 |
第六章 英加中小学生网络欺凌防治策略的启示 |
一、建立健全中小学生网络欺凌立法 |
二、发挥学校在防治中的核心作用 |
三、倡导更多社会组织多形式参与防治 |
四、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度 |
五、开设反网络欺凌信息平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潍坊市Q街道村改居社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村改居社区治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村改居社区治理的相关概念 |
2.1.1 社区 |
2.1.2 治理 |
2.1.3 村改居 |
2.2 村改居社区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2 网络化治理理论 |
2.2.3 社会互构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Q街道村改居社区治理现状 |
3.1 Q街道村改居工作基本概况 |
3.1.1 Q街道城镇化发展背景 |
3.1.2 村改居社区基本情况 |
3.1.3 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情况 |
3.2 Q街道村改居社区治理的主要实践 |
3.2.1 一村一居向一社一居稳步过渡 |
3.2.2 组建网络化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
3.2.3 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 |
3.3 Q街道村改居社区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3.3.1 缺乏规范的治理机构 |
3.3.2 社区中排外现象明显 |
3.3.3 社区治理资源短缺 |
3.3.4 居民市民化水平低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Q街道村改居社区治理面临问题的原因 |
4.1 社区治理体系不规范 |
4.1.1 社区组织架构不合理 |
4.1.2 自治制度建设不完善 |
4.1.3 社区监督机制不健全 |
4.2 社区协同治理局面尚未形成 |
4.2.1 多村一居现实中社会认同难以塑造 |
4.2.2 空间的改观使得居民交往意愿降低 |
4.2.3 非正式社会组织无法实现有效参与 |
4.3 社区治理资源储备不足 |
4.3.1 传统精英难以应对社区工作 |
4.3.2 社区经费供给主体责任模糊 |
4.3.3 社区公共服务用房建设缓慢 |
4.4 社区人文环境建设滞后 |
4.4.1 社区居民价值观念异化 |
4.4.2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欠缺 |
4.4.3 社区文化配套设施落后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进Q街道村改居社区治理的对策 |
5.1 构建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 |
5.1.1 建立党建引领的社区治理结构 |
5.1.2 完善居规民约等自治制度建设 |
5.1.3 建立居民高度参与的监督体系 |
5.2 建立多元共治的社区共同体 |
5.2.1 转变工作思路增强自治组织服务能力 |
5.2.2 搭建任务平台提升社区居民参与意识 |
5.2.3 强化政策支持扩大社会组织服务范围 |
5.3 构筑社区治理的支持体系 |
5.3.1 统筹两种路径建设专业化社工队伍 |
5.3.2 推进政经分离建立规范化财务制度 |
5.3.3 两个阵地并重建设多样化服务体系 |
5.4 提高居民市民化水平 |
5.4.1 强化社会参与,提升自我价值 |
5.4.2 完善政策供给,突出文化服务 |
5.4.3 注重道德引领,营造德育环境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8)2019年吐鲁番学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概 説 |
二、 历 史 地 理 |
三、 社 会 与 文 化 |
四、 宗 教 |
五、 语 言 文 字 |
六、 文 学 |
七、 艺 术 |
八、 考古与文物保护 |
九、 少数民族历史与语言 |
十、 古 籍 |
十一、 科 技 |
十二、 书评与学术动态 |
(9)珠江三角洲甘蔗糖厂工人住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甘蔗制糖工业遗产在珠江三角洲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
1.1.2 旧城改造背景下,糖厂工人社区凋敝的现状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对象 |
1.3.1 概念解析 |
1.3.2 范围界定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1.5.2 工人住区 |
1.5.3 遗产化的甘蔗糖厂 |
第二章 糖厂工人住区的建设历程与背景研究 |
2.1 建设起步期—民国时期糖厂工人的居住条件 |
2.1.1 相关背景 |
2.1.2 建设概况 |
2.2 恢复发展期(1949-1958年) |
2.2.1 相关背景 |
2.2.2 建设概况 |
2.3 曲折徘徊时期(1959-1977年) |
2.3.1 相关背景 |
2.3.2 建设概况 |
2.4 建设高峰时期(1978-1991年) |
2.4.1 相关背景 |
2.4.2 建设概况 |
2.5 停滞与衰败时期(1992-至今) |
2.5.1 相关背景 |
2.5.2 建设概况 |
2.6 小结 |
第三章 糖厂工人住区的空间特征 |
3.1 我国住宅区规划设计思想发展回顾 |
3.2 选址 |
3.2.1 糖厂沿水岸而建 |
3.2.2 工人随工厂而居 |
3.2.3 遵循“与厂区卫生隔离”的选址原则 |
3.2.4 遵循“多用山岗、少占农田”的选址原则 |
3.3 规划布局 |
3.3.1 住区总体布置方式 |
3.3.2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 |
3.3.3 建筑外部环境 |
3.4 住宅类型以及户型平面特征 |
3.4.1 住宅类型 |
3.4.2 住宅户型平面特征 |
3.5 建筑外形特征 |
3.5.1 气候适应性的外形特征 |
3.5.2 受苏联建筑风格影响 |
3.5.3 适应南洋归侨难侨的生活习惯 |
3.6 小结 |
第四章 糖厂工人住区的生活形态 |
4.1 住房分配 |
4.2 住区管理 |
4.3 社区文化 |
4.3.1 企业文化 |
4.3.2 文娱活动 |
4.3.3 文艺创作 |
4.4 社区人际关系 |
4.4.1 同一身份认同下的同事关系 |
4.4.2 集体化生活下的邻里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糖厂工人住区的价值与保护更新 |
5.1 糖厂工人住区的遗产价值 |
5.1.1 历史价值——见证制糖工业发展与住区规划设计变迁 |
5.1.2 社会文化价值——承载集体记忆与情感认同 |
5.1.3 美学艺术价值——反映工程美学与地域风貌 |
5.2 住区现状 |
5.2.1 住区现状的差异性 |
5.2.2 住区现状的共性 |
5.3 现状问题总结 |
5.3.1 管理维护改造资金缺乏 |
5.3.2 邻里关系和社区认同的退化 |
5.3.3 保护缺位下的粗暴更新 |
5.4 工人住区的价值评价初探 |
5.4.1 工人住区价值评价指标的选取 |
5.4.2 工人住区价值评价结果分析与保护名录初建 |
5.5 工人住区更新案例研究 |
5.5.1 红旗糖厂社区更新 |
5.5.2 评价与启发 |
5.6 保护与更新策略与建议 |
5.6.1 物质遗产的保护 |
5.6.2 重建社区文化以增强凝聚力和认同感 |
5.6.3 风貌保护延续社区文脉和集体记忆 |
5.6.4 不同区位下的分类更新 |
结语 |
主要结论 |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记录 |
附录二:糖厂工人住区基础资料汇编 |
附录三:广东省制糖业生产曲线图 |
附录四:糖厂工人住区历年建设情况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刘欢的音乐治安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抖音短视频的哈尔滨城市形象感知研究[D]. 赵浩含. 长春理工大学, 2021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3]乡风文明建设中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究 ——以河南省Y镇为例[D]. 郝瑞丽.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4]乾隆藏事诗研究[D]. 王方钊. 西藏大学, 2021(10)
- [5]新时代“群众空间”品牌化建构研究 ——以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例[D]. 贺诗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英加中小学生网络欺凌防治策略的比较研究[D]. 黄天红.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潍坊市Q街道村改居社区治理研究[D]. 于淑源. 燕山大学, 2020(06)
- [8]2019年吐鲁番学研究综述[J]. 羊丽冬,乔玉蕊.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2020(00)
- [9]珠江三角洲甘蔗糖厂工人住区研究[D]. 何思晴.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济南市旅游形象提升研究 ——基于官方宣传片《泉城夜宴》的符号学分析[D]. 王万红. 西北师范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