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闽江流域“98.6”特大洪灾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金保明[1](2007)在《南平市“2005·6”特大暴雨洪水分析及启示》文中认为该文在对2005年6月闽江上游南平市特大暴雨洪水进行成因与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防灾措施建议。
林莉[2](2012)在《南平市延平区山洪灾害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上水情最为复杂、治水任务最为繁重的国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防洪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我国近年洪涝灾害的特点来看,山洪灾害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越来越大。延平区境内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河流密布,河流属山区性河流,具有典型的山区性洪水暴涨暴落特征,是福建省山洪灾害易发区之一。本文在理性分析了延平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的基础上,科学探讨山洪灾害的成因,调查研究目前山洪灾害防治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延平区防治山洪灾害的对策与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阐述山洪灾害防治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表述国内外山洪灾害防治研究现状,介绍国内外山洪灾害防治经验。第二部分为延平区基本情况。调查分析延平区地理位置、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河流水系等自然地理情况和社会经济状况。第三部分为山洪灾害成因。分析了延平区山洪灾害呈区域性、季节性、突发性、持续性、破坏性五个特点。探讨山洪灾害频发的主要四大成因:气象因素、地理因素、水文特征、人为因素。第四部分为目前延平区山洪灾害防治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滞后,二是防汛指挥决策系统薄弱,三是防洪减灾社会意识淡薄。第五部分为延平区山洪灾害防治对策与措施。这部分在前四个部分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山洪灾害的认识,积极探索适合延平区的山洪灾害防治对策,提出建立以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高山洪灾害防治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工程措施通过高标准建设防洪堤、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扎实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切实抓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全方面覆盖来提高山洪灾害防治水平。非工程措施采取建立监测预警系统、编制山洪灾害防治预案、组建群测群防组织体系、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域进行宣传和培训等手段,完善“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在延平区境内构建监测预警网络和群测群防的防御体系,实现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减轻山洪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对本研究做了结论,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金保明[3](2005)在《南平市“2005·6”特大暴雨洪水分析及防洪对策》文中认为本文对2005年6月闽江上游南平市特大暴雨洪水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介绍了防洪抗灾的主要做法,在此基础上反思,提出防灾措施建议。
初亚奇[4](2020)在《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突变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自然水文循环被严重破坏,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引发城市内涝、水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水安全与水生态问题。同时,寒地城市独特的地域气候特征与水文条件等,致使城市发展与水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突出,城市雨洪管理实施难度增加。因此,本文以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为视角,从流域、城市、河段多尺度构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满足城市雨洪管理需求,提升寒地城市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功能,以期对寒地海绵城市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论文在大量背景理论研究下,首先梳理寒地城市地域特征,识别不同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以“格局—过程—尺度”为切入点,提出多尺度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建立理论框架与技术路线,并进一步确立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城市管控理论与技术方法,分析格局与水生态过程、城市内涝的影响机制,阐述多尺度管控内容与相关技术方法;其次,构建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即“流域尺度空间耦合(宏观)——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市尺度系统耦合(中观)——寒地海绵系统优化、河段尺度功能耦合(微观)——河岸带生态修复与措施建设”,并提出相应体系内容与技术方法;再次,以沈抚新区作为寒地城市研究区域,对应规划体系框架建立多尺度空间,在流域尺度下,利用GIS空间计算与分析法进行空间耦合,提取与水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多种基底要素,进行耦合叠加,构建不同水平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根据底线(低)、一般(中)、满意(高)三级水平划分禁限建区域,优化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为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提供刚性骨架;在城市尺度下,基于流域尺度空间格局,对城市多级排水系统进行整合优化,一是寒地海绵生态系统优化,确定水系廊道和绿地斑块布局,二是寒地城市排水管网优化,运用SWMM模型对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排水要求,三是寒地适宜性低影响开发系统,划分管控分区并对各分区所应用措施规模进行定量计算,最后利用SWMM模型对优化前后方案进行模拟校验,验证其优化后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并注重寒地雨雪水资源化利用,实现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最优模式;在河段尺度下,在流域尺度水生态安全格局框架上,依据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生态系统格局与低影响开发系统定量方案,对研究区域内的河岸带进行海绵结构布局与方案设计,使具有寒地适宜性水生态修复与低影响开发措施两者在设计中并行,同时对河岸带的寒地植物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寒地海绵河岸带的功能要素耦合。论文涉及城乡规划、景观、水文等多学科理论融合,着眼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层面,集成多种相关技术方法。通过多尺度体系构建,明确寒地海绵不同尺度规划内容,最后将相关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运用到实践方案中,检验该理论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保障。
丘汀萌[5](1998)在《闽江流域“98.6”特大洪灾启示》文中研究表明 1998年6月,闽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持续时间之长,降雨量之大,连续洪峰之多,洪水频率之高,受灾范围之广,灾害损失之重,均为历史所罕见。天要下雨,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当洪水发生时,采用什么途径,如何因势利导,避免或减轻洪灾造成的损失,是我们应当加以深思的问题。古人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痛定思痛,大灾促反思,反思促大干,大干才能达到大治。
王建花[6](2013)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南平市为例》文中指出在面对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三重因素的制约下,研究农业循环经济对转变传统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资源与环境约束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农业循环经济优化模式提出的背景和研究的目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国内外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特征、层次结构及发展模式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并立足南平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南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讨论了南平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路和对策。研究结果如下:(1)南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基础研究:结合南平市自然环境概况、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对南平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和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平市自然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南平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良好,形成了具有南平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前景广大;调查了南平市能源与环境问题,并开展了南平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2)南平市生态功能区划研究:从南平市现有农业空间布局和区域环境特征出发,在宏观、中观、微观各层次上进行生态功能区划,提出了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中低山与丘陵农林牧区、河谷地带城镇发展区等几个区域的生态控制及其策略。(3)南平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根据南平市生态功能区的定位,重点探讨了“家庭绿岛式”微循环模式、企业为主体的小循环模式、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主体的中循环模式、政府主导的大循环模式等南平市典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类型的原理、特点及案例分析。(4)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通过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南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以及发展障碍因子,并将其运用于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5)南平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路与对策研究:从转变观念、构建政策体系、法律体系、考评机制、技术支撑体系、服务体系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施途径与保障措施。
徐帅帅[7](2019)在《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洪水预报及水库削峰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受气候影响,世界各国都在遭受着洪水的侵袭,虽然世界政府采取了一些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但面对自然的力量,人类的力量相对渺小,难以抵抗泥石流等附带灾害带来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因此,为减小洪水灾害带来的后果,唯有及时发布预报,增加居民警惕性,积极防御。水文模型是洪水预报的重要工具,可以研究水文过程,明晰洪灾成因机制,解决水文预报遇到的技术问题,是当前学者们研究的一大热点。福建省闽清县山脉众多、地形复杂,在强降雨影响下易发生山洪侵害。本文依托国家山洪灾害防治项目以及全国调查评价结果,以梅溪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子流域单元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并根据梅溪流域实测降雨径流资料对模型适用性进行验证,将适用模型参数应用于闽清县山丘区小流域洪水预报,为闽清县防洪预警预报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本文基于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原理,结合GIS 10.2系统、梅溪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以下简称DEM)数据,考虑降雨空间不均匀性,以及土壤含水量不同、下垫面不同等条件对产流区形成产汇流量存在影响的问题,划分子流域单元并提取流域基础信息,根据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数据资料确定下垫面参数,最终构建梅溪流域洪水预报模型。(2)构建的流域水文模型涉及各项参数,如产流参数、汇流参数、以及演进参数等,通过反演验证模型参数适用性。本文利用前2/3场次洪水用于模型参数率定,后1/3场次对参数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率定期38场次洪水,确定性系数均值为0.85,验证期18场次洪水确定性系数均值为0.83,平均径流深相对误差率定期为10.39%,验证期为11.35%;平均洪峰流量相对误差率定期为8.83%,验证期为9.52%;峰现时间误差率定期为1.42 h,验证期为1.17 h。总体来看,模拟结果达到了水文预报的要求,构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可用于梅溪流域产汇流分析。(3)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洪水演进分析,利用模拟结果分析“尼伯特”台风暴雨洪水成因以及重现期。综合分析场次点降雨和面降雨情况,可得该场次最大时段雨量接近500年一遇,洪水重现期接近200年一遇,可知,尼伯特洪水重现期定义为200年一遇500年一遇之间较为合理。(4)以预报时段前实测降雨作为水文模型输入,得到降雨后1h、3h、6h预见期内的预报流量,从结果可以看出,随着降雨时间输入的逐渐后移,预报流域出口处洪水流量逐渐增大,且与实际洪水起涨过程、起涨方式以及起涨量相一致,说明以实测降雨作为模型输入,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洪水实时预报方法可行,且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5)考虑水库工程对洪水的削减作用,模拟不同频率的设计洪水过程,并采用实际洪水对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了添加水库模型前后洪峰、洪水重现期及水库影响范围的变化。以岭里水库为例,研究水库工程建设对梅溪流域洪水规模的削减作用,结果表明设计洪水削减率随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小,且在距离12 km左右处,削峰比率发生明显变化,且各重现期设计洪水削减比重斜率均较大,说明距离水库越近,洪峰削减作用更突出,岭里水库的影响范围约为38 km。
刘羿[8](2012)在《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社会最新发展观念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成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南与理论研究的热点。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地球生物圈的完整性、庇护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有着重要作用。全球森林的毁坏和减少的严峻事实,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着严重影响,直接危及人类21世纪生存环境和未来人类的生存。人们已经认识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政府及林业部门为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及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适应于不同管理层次和尺度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或森林经营方案,在我国既是一项传统的森林经理业务,又是当前森林经理的一个新课题。论其为传统的森林经理业务,我国始于20世纪30年代。近年来,我国确定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方向,提出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同时,随着林业分类经营、集体林权制度和森林采伐管理等相关改革的深入推进,产权主体日趋多元化,迫切需要从宏观尺度上,对森林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统筹考虑;在区域水平上,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协调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多种效益的需求。为此,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对现阶段我国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和森林经营方案作了明确的界定,赋予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以新的内容和要求。因此,当前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的编制及其研究,又是一项新的课题。在国际上也很重视森林经营方案。森林经营方案是各国森林管理的主要法律手段,良好的森林经营方案能够保障森林的持续经营,各国法律无不予以高度重视。国际上,如加拿大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对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编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采用了目前林业社会较为推崇的生态系统管理方法,被称为是“一个基于生态系统的森林经营规划”。当时认为对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有所借鉴和启发。本文的目的是在研究国内外现有理论、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的理论与技术。科学编制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为现实森林经营寻求可持续经营的途径、方法和技术。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多种效益的需求,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区域决策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研究地的龙泉市是全国森林经营示范县(市)和浙江省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项目县(市),开展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编制的同时,进行编制技术研究,在规划编制的方法、技术路线、规范要求等方面进行先行实践,力求为浙江省乃至南方集体林区开展同类工作提供示范与借鉴。本文以作者参与完成的国家林业局有关森林经营的多项研究课题为平台,以作者作为项目主要研究人员执笔完成的《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研究》和《浙江省龙泉市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等成果为前期基础,结合作者四年多来参与国家林业可持续发展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工作的体会与经验,对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过程中的理论与技术进行了系统探讨,对有关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在于:(1)系统阐明了森林经营及其理论的历史进展。为精准表达森林经营这一术语,根据林学学科或课程脉络,围绕森林经营与林学发展作相关的梳理;按照科学合理性的演进趋势,论述人类对森林及其森林经营的认识,既体现为人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认识上的深化,同时也符合科学哲学思想的演变。(2)建立了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分析框架。围绕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线,从哲学层面和森林生态系统层面,引导森林经营的理性思考,借鉴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分析框架。为论文研究和理论完善提供了基础。(3)丰富了森林资源管理与经营评价的内容。分析论述了研究地的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条件,森林经营管理现状和森林资源概况;研究并增加了森林植被生物量与碳储量,森林资源资产价值量和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内容;总结了森林经营成效及其存在的问题。(4)探讨了森林经营决策与经营目标。针对森林经营周期长、功能多样、受环境影响大等特点,将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森林经营决策的宏观目标。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前提和重大举措的森林分类经营为基础,将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规模作为决策目标。进行森林经营决策分析的探索性研究。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体系。提出相关的对策措施。(5)开展了森林生态功能区划。按四个层次依次展开。第一层次即森林经营区划,从景观和整个区域层面谋划森林经营策略,协调不同的经营功能区;第二层次即森林功能区划,依据森林的某一主导功能或经营目标,以地域、地段为单元进行区划;第三层次即森林分类区划,根据森林的主导功能进行森林用途分类,应优先区划高保护价值森林区;第四个层次即森林经营管理类型组的分类,以加强生态保护和适度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森林分类区划成果和基础,以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标准作为补充,选取生态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两个层面的指标群进行分类。(6)组织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体系。理解并接受现实的森林生态系统,认可当前的森林景观格局,即维持森林资源及其经营现状,开展适应性经营或管理。结合森林经营管理经营类型组,以及森林群落类型,提出生态系统经营的3个基本途径,即保护、恢复和维持。(7)设计了森林择伐经营措施。为解决现实森林经营中的问题,树立可持续的森林经营观念,按照生态系统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要求,充分认识和研究针、阔混交林经营特征,设计相应的森林经营措施,使其既能满足生态建设的需要,又能培育和收获木材,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处于最佳状态。(8)实证了森林经营关键环节与重点领域的规划可行性。围绕森林培育、森林采伐利用、非木质资源经营、森林游憩等项森林经营关键环节,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要求,提出贯彻和体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本理念和要求。从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必须考虑的重点领域,对森林培育、利用等经营环节,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完善和提高林区基础设施,加强森林经营能力建设,发挥技术支撑体系的作用,建立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9)评价了项目实施的生态与社会影响。回顾了以往林业项目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主要实践与成效,进行了项目在人工造林方面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管理的主要措施。分析评价了项目实施对研究地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影响。对项目实施中潜在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减缓措施。评价结论,项目可行。
杨志英[9](2002)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利需求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认为本文在全面分析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新面临的水问题的基础上,应用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理论,站在21世纪福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福建经济发展的中观层面对水利需求进行了预测分析,对福建水利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满足21世纪福建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利发展战略。 论文从中观经济的特征分析入手,提出了研究水利发展的新思路,即水利发展应以社会经济的需求为出发点,应以经济运行的特征为着眼点。在此基础上,构造了水利需求框架结构,并进而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福建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利需求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仿真试验,探讨了福建水利发展的模式,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福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水利发展的战略对策。
黄安胜[10](2013)在《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同时,良好的城镇化发展,反过来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二者如果能够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将有利于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研究我国城镇化应该如何发展,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文就是以我国城镇化发展为研究对象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根据自己的国情探索和研究城镇化的发展问题。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但是也面临许多问题和障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支撑产业粗犷、城镇人口素质不高、城乡发展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正在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克服这些障碍,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有必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即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探索如何通过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自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8年)一书中最早使用城市化的概念以来,学者们开始了对城镇化(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形成了大量可供本文参考和借鉴的有益成果。但是,因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关注的重点不同,大多数学者没有从“两型社会”的视角来展开城镇化问题研究。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和探索。构建分析构架;梳理城镇化相关基础理论;界定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概念;分析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的环境经济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分析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的现实约束条件(资源环境状况)、实现途径(生态生产力)、相关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城镇居民和农民)和客体(发展状况);从纵横两方面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自然资源环境基础;考察生态生产力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机理;分析城镇化各相关主体的行为;构建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相关统计资料,运用德尔菲专家调查法,对福建省主要城市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从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城镇居民生活方式、保护自然系统和环境、优化城乡土地利用格局、统筹城乡发展和坚持“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等六个方面,提出基于“两型社会”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闽江流域“98.6”特大洪灾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闽江流域“98.6”特大洪灾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2)南平市延平区山洪灾害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山洪灾害防治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山洪灾害防治的实践经验 |
1.3.1 国外山洪灾害防治经验:以日本为例 |
1.3.2 国内山洪灾害防治经验:以湖南省为例 |
2 延平区基本情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水文气象 |
2.1.3 地形地貌 |
2.1.4 地质构造 |
2.1.5 河流水系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3 延平区山洪灾害成因 |
3.1 山洪灾害概况 |
3.2 山洪灾害特性及成因 |
3.2.1 气象因素 |
3.2.2 地理因素 |
3.2.3 水系特征 |
3.2.4 人为因素 |
4 延平区山洪灾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
4.1 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滞后 |
4.1.1 总体防洪标准不高 |
4.1.2 防洪工程老化失修 |
4.1.3 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
4.1.4 中小河流灾情严重 |
4.1.5 小型水库问题不少 |
4.2 防汛指挥决策系统薄弱 |
4.3 防洪减灾社会意识淡薄 |
5 延平区山洪灾害防治对策与措施 |
5.1 对策 |
5.2 工程措施 |
5.2.1 高标准建设“一江三溪”防洪堤 |
5.2.2 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 |
5.2.3 扎实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
5.2.4 切实抓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
5.3 非工程措施 |
5.3.1 建设目标 |
5.3.2 山洪灾害防御体系总体结构 |
5.3.3 建设内容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气候突变引发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
1.1.2 快速城镇化导致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
1.1.3 寒地城市发展致使雨洪管理需求增加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念与范围界定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水生态与水安全理论研究进展 |
2.1.1 城市水生态理论研究 |
2.1.2 城市水安全理论研究 |
2.1.3 研究评述 |
2.2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概念及意义 |
2.2.2 “格局—过程—尺度”关系理论研究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4 研究评述 |
2.3 雨洪管理体系研究进展 |
2.3.1 宏观层面防洪排涝 |
2.3.2 中观层面雨洪管理 |
2.3.3 微观层面河岸带设计 |
2.3.4 寒地城市雨洪管理研究 |
2.3.5 经验总结与启示 |
2.4 我国海绵城市相关研究动态 |
2.4.1 我国海绵城市理论发展与现状统计 |
2.4.2 我国海绵城市内容研究与技术方法 |
2.4.3 我国海绵城市政策发展与地方实践 |
2.4.4 我国寒地海绵城市存在问题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的理论与方法 |
3.1 寒地城市地域特征 |
3.1.1 寒地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
3.1.2 寒地城市水系空间特征 |
3.1.3 寒地城市河岸带功能特征 |
3.2 多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识别 |
3.2.1 流域尺度现状问题 |
3.2.2 城市尺度现状问题 |
3.2.3 河段尺度现状问题 |
3.3 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研究 |
3.3.1 理论基础 |
3.3.2 理论框架 |
3.3.3 技术路线 |
3.4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理论与方法 |
3.4.1 格局对水生态与水安全的作用机制 |
3.4.2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内容 |
3.4.3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管控的关键技术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框架 |
4.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与原则 |
4.1.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 |
4.1.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原则 |
4.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2.1 研究区域选取与空间尺度划分 |
4.2.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要点 |
4.2.3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3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 |
4.3.1 Arc GIS在不同尺度中的应用 |
4.3.2 流域尺度格局构建与分析方法 |
4.3.3 SWMM在城市尺度中的应用 |
4.3.4 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寒地适宜性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域尺度的沈抚新区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1 沈抚新区现状分析与评价 |
5.1.1 自然条件现状 |
5.1.2 水土资源分析 |
5.2 水生态安全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单因子要素影响分析 |
5.2.2 综合要素影响分析 |
5.3 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3.1 水生态安全格局等级划分 |
5.3.2 土地适宜性评价 |
5.3.3 生态关键区识别 |
5.3.4 水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尺度的沈抚中心城区寒地海绵规划与系统优化 |
6.1 沈抚中心城区水生态与水安全条件概况 |
6.1.1 地形地势现状与雨洪来源 |
6.1.2 降水特征与暴雨雨型 |
6.1.3 降雨径流控制分析 |
6.1.4 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
6.2 城市海绵系统格局构建与优化 |
6.2.1 城市海绵生态系统格局构建 |
6.2.2 海绵城市排水系统优化 |
6.2.3 海绵城市雨雪水资源化利用 |
6.3 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与定量方案 |
6.3.1 沈抚中心城区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划分 |
6.3.2 各管控分区低影响开发设施选择与组合 |
6.3.3 沈抚中心城区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 |
6.3.4 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定量计算 |
6.4 海绵系统优化方案模拟与分析 |
6.4.1 预规划方案模拟分析 |
6.4.2 优化方案模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河段尺度的浑河沈抚段生态建设与低影响开发设计 |
7.1 浑河河岸带概况与问题分析 |
7.1.1 研究区概况 |
7.1.2 生态安全问题分析 |
7.2 城市河岸带结构布局与水生态修复 |
7.2.1 河岸带海绵结构布局 |
7.2.2 寒地河岸带水生态修复措施 |
7.3 城市河岸带海绵设计与LID措施应用 |
7.3.1 河岸带海绵景观设计方案 |
7.3.2 寒地低影响开发措施应用设计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南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环境问题严峻 |
1.1.2 资源短缺与枯竭加剧 |
1.1.3 农村能源结构不合理 |
1.1.4 能源安全形势严峻 |
1.1.5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
1.2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循环经济与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 |
2.1 循环经济 |
2.1.1 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发展 |
2.1.2 循环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
2.1.3 循环经济在国内外发展概况 |
2.1.4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 |
2.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
2.2.1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 |
2.2.2 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
2.2.3 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
2.2.4 农业循环经济的层次结构 |
2.2.5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
3 南平市农业发展现状与农业循环经济战略分析 |
3.1 南平市概括 |
3.1.1 自然环境 |
3.1.2 资源储量 |
3.1.3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3.2 南平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
3.2.1 南平市农业特色产业布局 |
3.2.2 南平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
3.2.3 南平市畜禽养殖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
3.2.4 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
3.3 南平市能源与环境问题 |
3.3.1 南平市能源问题 |
3.3.2 南平市环境问题 |
3.4 南平市农业发展的趋势 |
3.5 南平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 SWOT 分析 |
3.5.1 南平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优势 |
3.5.2 南平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劣势 |
3.5.3 南平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机遇 |
3.5.4 南平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挑战 |
4 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典型案例分析 |
4.1 生态功能区划与控制策略 |
4.1.1 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及其控制策略 |
4.1.2 中低山、丘陵农林牧区及其控制策略 |
4.1.3 河谷地带城镇发展区及其控制策略 |
4.2 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 |
4.2.1 “家庭绿岛式”微循环模式 |
4.2.1.1 典型案例:延平区沼气利用循环经济模式 |
4.2.2 企业为主体的小循环模式 |
4.2.2.1 典型案例:光泽凯圣生物质热电厂模式 |
4.2.2.2 典型案例:生态种养循环经济模式 |
4.2.3 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主体的中循环模式 |
4.2.4 政府主导的大循环模式 |
4.2.4.1 农业生产子系统 |
4.2.4.1.1 典型案例:枫溪乡“稻—萍—鱼”循环模式 |
4.2.4.1.2 典型案例:建阳市特色果园套种模式 |
4.2.4.1.3 典型案例:南平市“烟草—水稻——紫云英”绿肥循环模式 |
4.2.4.2 加工业子系统 |
4.2.4.2.1 典型案例:浦城农业废弃物生产有机肥模式 |
4.2.4.3 居民生活消费子系统 |
4.2.4.3.1 典型案例:建阳市生活垃圾发电模式 |
4.2.4.4 南平生态市社会大循环模式 |
5 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
5.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目标 |
5.2 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构建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
5.2.2 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3 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建立 |
5.3.1 评价指标分类 |
5.3.2 指标的确定与解释 |
5.3.3 评价标准的选择 |
5.3.4 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
5.3.5 计算评价结果 |
5.4 数据来源与整理 |
5.4.1 数据获取 |
5.4.2 原始数据标准化 |
5.4.3 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的确定 |
5.5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6 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
6 南平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存在问题对策和保障措施 |
6.1 存在问题及对策 |
6.1.1 南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存在问题 |
6.1.2 对策建议 |
6.1.2.1 加强宏观指导,制定科学规划 |
6.1.2.2 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政策法规 |
6.1.2.3 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助推循环经济发展 |
6.1.2.4 加强舆论宣传,动员社会参与 |
6.1.2.5 加强人才培养,推动技术创新 |
6.2 保障措施 |
6.2.1 构建生态效益型农业经济体系 |
6.2.2 积极倡导绿色消费 |
6.2.3 构建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 |
6.2.3.1 加强水资源的安全保障 |
6.2.3.2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 |
6.2.3.3 林业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 |
6.2.4 构建良性循环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 |
6.2.4.1 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 |
6.2.4.2 调整优化农村能源结构 |
6.2.4.3 强化流域综合整治 |
6.2.4.4 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力度 |
6.2.5 构建先进高效的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体系 |
6.2.5.1 加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科教支撑 |
6.2.5.2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网络 |
6.2.5.3 建立和完善发展决策管理机制 |
7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7)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洪水预报及水库削峰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分析研究进展 |
1.2.2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洪水预报研究进展 |
1.2.3 分布式单位线研究进展 |
1.2.4 水库削峰作用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介绍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水文气象 |
2.1.3 水库工程概况 |
2.1.4 流域防洪治理现状及问题 |
2.2 基础水文资料 |
第3章 梅溪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 |
3.1 模型原理 |
3.1.1 蒸散发模型 |
3.1.2 产流模型 |
3.1.3 汇流模型 |
3.1.4 径流演进模型 |
3.1.5 水库调蓄模型 |
3.2 模型数据规则化 |
3.2.1 预处理 |
3.2.2 水系提取及坡度为零河段处理 |
3.3 模型率定与验证 |
3.3.1 数据三性审查 |
3.3.2 模型精度评价指标 |
3.3.3 参数率定与验证 |
3.3.4 参数确定 |
3.4 “尼伯特”洪水反演分析验证 |
3.4.1 受灾情况调查 |
3.4.2 洪水模拟结果 |
第4章 暴雨重现期及洪水预报分析 |
4.1 设计暴雨计算 |
4.1.1 重现期确定 |
4.1.2 统计参数获取 |
4.1.3 设计暴雨时程分配计算 |
4.2 设计洪水计算 |
4.2.1 各河段设计洪水计算 |
4.2.2 流域出口设计洪水计算 |
4.3 “尼伯特”台风暴雨洪水重现期分析 |
4.3.1 实际降雨重现期分析 |
4.3.2 流域洪水重现期分析 |
4.4 “尼伯特”台风暴雨洪水预报 |
4.4.1 各河段洪水预报 |
4.4.2 流域出口洪水预报 |
第5章 水库削峰分析 |
5.1 水库调度规则 |
5.2 水库设计洪峰削减量分析 |
5.3 水库设计洪峰削减后频率分析 |
5.4 实际案例洪峰削减量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8)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与依据 |
1.1.1 选题来源 |
1.1.2 主要依据 |
1.2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1 可持续发展 |
1.2.2 森林可持续经营 |
1.2.3 论文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 内 容与方 法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路线 |
第二章 森林经营研究的状况 |
2.1 森林经营及其演变 |
2.1.1 森林经营与林学 |
2.1.2 类似于森林经理学科的森林经营学 |
2.1.3 类似于森林培育学科的森林经营学 |
2.1.4 国外的相关概念 |
2.2 森林经营理论及其演进 |
2.2.1 古典林业 |
2.2.2 经典林业 |
2.2.3 现代林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 |
3.1 森林生态系统复杂性 |
3.1.1 复杂性的实证分析 |
3.1.2 复杂性研究的主要旨趣 |
3.2 森林经营的理性思考 |
3.2.1 森林问题 |
3.2.2 人与自然 |
3.2.3 实践转向 |
3.3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框架 |
3.3.1 森林经营的转向 |
3.3.2 森林经营的指导思想 |
3.3.3 森林经营的主要实践 |
3.4 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框架 |
3.4.1 有关规范要求 |
3.4.2 本文构建的研究框架 |
3.4.3 关于县级或县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森林资源与经营评价 |
4.1 研究地概况 |
4.1.1 自然地理条件 |
4.1.2 社会经济条件 |
4.1.3 森林经营管理 |
4.2 森林资源 |
4.2.1 森林资源现状 |
4.2.2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
4.2.3 森林资源特点 |
4.2.4 立地分类与评价 |
4.3 森林植被生物量与碳储量 |
4.3.1 生物量与碳储量现状 |
4.3.2 单位面积生物量与碳储量 |
4.3.3 生物量与碳储量动态 |
4.4 森林资源资产价值量 |
4.4.1 森林资源资产总价值量 |
4.4.2 森林资源资产年生产值 |
4.5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年效益 |
4.5.1 涵养水源 |
4.5.2 固土保肥 |
4.5.3 固碳释氧 |
4.5.4 净化大气 |
4.5.5 积累营养物质 |
4.6 经营评价 |
4.6.1 主要成效 |
4.6.2 主要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森林经营决策与经营目标 |
5.1 森林经营决策 |
5.1.1 决策的层次与阶段 |
5.1.2 决策基础 |
5.1.3 决策目标的确定 |
5.1.4 备选方案的设定 |
5.1.5 方案的比选 |
5.1.6 方案的确定 |
5.1.7 方案的评估 |
5.2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经营目标 |
5.2.1 规划指导思想 |
5.2.2 规划原则 |
5.2.3 经营目标 |
5.3 问题与对策 |
5.3.1 主要问题 |
5.3.2 对策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区划 |
6.1 森林经营管理分区 |
6.1.1 研究地的区划定位 |
6.1.2 分区指导思想与技术路线 |
6.1.3 森林经营管理分区方案 |
6.2 森林功能区划 |
6.2.1 生态功能区 |
6.2.2 社会功能区 |
6.2.3 经济功能区 |
6.3 森林分类区划 |
6.3.1 界定原则 |
6.3.2 技术标准 |
6.3.3 区划界定的任务 |
6.3.4 重点公益林概况 |
6.3.5 商品林概况 |
6.4 高保护价值森林 |
6.4.1 概念 |
6.4.2 作用与应用 |
6.5 森林经营管理分类 |
6.5.1 森林经营管理类型 |
6.5.2 分区与分类施策要点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森林经营体系 |
7.1 森林经营分类系统 |
7.1.1 经营分类的层次 |
7.1.2 层次之间的关系 |
7.2 森林自然分类系统 |
7.2.1 森林自然分类的依据 |
7.2.2 研究地森林类型 |
7.3 森林群落的演替及其特征 |
7.3.1 常绿阔叶林 |
7.3.2 针、阔叶树混交林 |
7.3.3 针叶林 |
7.3.4 毛竹林 |
7.4 森林经营的基本途径 |
7.4.1 保护 |
7.4.2 恢复 |
7.4.3 维持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森林择伐经营措施设计 |
8.1 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
8.1.1 经营设计目标 |
8.1.2 经营设计原则 |
8.2 择伐与择伐林 |
8.2.1 择伐 |
8.2.2 择伐林 |
8.2.3 择伐方式 |
8.3 现实森林群落与经营 |
8.3.1 森林群落类型与特征 |
8.3.2 现实林分经营 |
8.3.3 有关研究 |
8.4 原因分析 |
8.4.1 传统经营与生态干扰 |
8.4.2 生态耗竭与生态滞留 |
8.5 经营模型与措施 |
8.5.1 松阔混交林的经营模型 |
8.5.2 经营措施与建议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森林培育与森林利用规划 |
9.1 森林培育 |
9.1.1 造林更新 |
9.1.2 幼林抚育 |
9.1.3 抚育间伐 |
9.1.4 林分改造 |
9.1.5 封山育林 |
9.1.6 种苗 |
9.2 森林采伐利用 |
9.2.1 基本原则 |
9.2.2 主要依据 |
9.2.3 主要内容 |
9.2.4 采伐作业管理 |
9.3 非木质资源经营 |
9.3.1 毛竹林 |
9.3.2 油茶林 |
9.3.3 茶叶林 |
9.3.4 食用菌 |
9.4 森林游憩 |
9.4.1 资源状况 |
9.4.2 发展思路 |
9.5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森林保护与森林管理规划 |
10.1 林地生产力维持与森林健康维护 |
10.1.1 林地生产力维持 |
10.1.2 森林防火 |
10.1.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
10.2 生物多样性保护 |
10.2.1 就地保护 |
10.2.2 森林经营过程保护 |
10.3 基础设施建设 |
10.3.1 林道建设 |
10.3.2 信息化建设 |
10.4 经营能力建设 |
10.4.1 机构建设 |
10.4.2 管理队伍建设 |
10.4.3 林农技能建设 |
10.5 保障措施 |
10.5.1 法制政策保障 |
10.5.2 经济政策保障 |
10.5.3 技术保障 |
10.5.4 管理与监督保障 |
10.6 本章小结183 |
第十一章 生态与社会影响评价 |
11.1 评价总则 |
11.1.1 项目背景 |
11.1.2 项目由来 |
11.1.3 主要实践与成效 |
11.1.4 比较与借鉴 |
11.1.5 评价基础 |
11.1.6 评价原则 |
11.2 项目概要 |
11.2.1 项目目标 |
11.2.2 主要内容 |
11.2.3 项目布局 |
11.3 影响评价与减缓措施 |
11.3.1 评价方法 |
11.3.2 正面生态影响分析 |
11.3.3 负面影响及减缓措施 |
11.3.4 风险与防范 |
11.3.5 社会效益与风险分析 |
11.4 评价结论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研究结论 |
12.1.1 主要创新点 |
12.1.2 存在的问题 |
12.2 展望 |
12.2.1 应用展望 |
12.2.2 需要研究的问题 |
1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详细中文摘要 |
详细英文摘要 |
(9)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利需求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21世纪福建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概述 |
1.2 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水利问题 |
1.3 福建省水资源利用状况及特点 |
1.4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概述 |
1.5 水利需求预测问题研究概述 |
1.6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1.7 论文的研究背景、思路、方法和内容 |
2 福建省中观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分析 |
2.1 以“组合”为基础的结构特征 |
2.2 以“优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特征 |
2.3 以“承上启下”为运行规则的特征 |
2.4 以“协调”为主导的管理方式特征 |
2.5 以“耗散”为内外关系表现的特征 |
2.6 以“点—线—面”为经济网络的运行特征 |
2.7 小结 |
3 福建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利需求模型的总体结构 |
3.1 建立水利需要模型的基础理论 |
3.2 福建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利需求系统结构 |
3.3 水利需求系统的动力机制分析 |
3.4 小结 |
4 福建省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对水利的要求分析 |
4.1 城市化进程概况 |
4.2 福建省城市化发展水平及所处阶段 |
4.3 福建省城市化发展趋势 |
4.4 工业化——福建省城市化进程的直接动力 |
4.5 福建省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对水利的要求分析 |
4.6 小结 |
5 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对水利的要求分析 |
5.1 产业结构及其分类方法 |
5.2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
5.3 产业布局格局 |
5.4 福建省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现状 |
5.5 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演变趋势 |
5.6 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对水利的要求分析 |
5.7 小结 |
6 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对水利的要求分析 |
6.1 区域与区域经济的内涵 |
6.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原理 |
6.3 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6.4 区域经济发展演变趋势 |
6.5 福建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
6.6 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对水利的要求分析 |
6.7 小结 |
7 福建生态省建设对水利的需求分析 |
7.1 水资源承载力 |
7.2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环境及水利发展的关系 |
7.3 生态省建设对水利的要求分析 |
7.4 小结 |
8 福建省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及有效性检验 |
8.1 福建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利需求系统流图 |
8.2 水利需求系统动力学模型有效性检验 |
8.3 小结 |
9 仿真结果分析 |
9.1 模型基本运行结果分析 |
9.2 福建省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调控试验模式 |
9.3 小结 |
10 福建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利战略对策 |
10.1 建立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保障体系 |
10.2 建立水电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体系 |
10.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进展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简要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和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
一、创新点 |
二、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两型社会”的概念 |
二、城镇化的概念 |
三、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的概念 |
第二节 城镇化的几个代表性理论 |
一、马克思关于城镇化的思想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理论 |
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四、增长极理论 |
五、启示 |
第三节 城镇化影响因素理论 |
一、经济因素 |
二、制度因素 |
三、政治因素 |
四、启示 |
第四节 生态生产力理论 |
一、生产生态力理论的产生 |
二、生态生产力的涵义 |
三、生态生产力的理论源泉和指导思想 |
四、启示 |
第三章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 |
第一节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自然资源环境概况 |
一、我国自然资源环境基础概述 |
二、我国自然资源使用效率:以能源为例 |
第二节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自然资源分布特征 |
一、自然资源分布特征分析方法说明 |
二、土地资源 |
三、水资源 |
四、森林资源 |
五、能源资源 |
六、矿产资源 |
第三节 我国自然资源环境的特征及其对我国城镇化的影响 |
一、我国自然资源环境的基本特征 |
二、自然资源环境的基本特征对我国城镇化的影响 |
第四章 对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认识 |
第一节 城镇化对“两型社会”建设的双重作用 |
一、城镇化对“两型社会”建设的正向作用 |
二、城镇化对“两型社会”建设的负向作用 |
第二节 “两型社会”建设对城镇化的作用 |
一、“两型社会”建设可以促进城镇化持续稳定发展 |
二、“两型社会”建设可以促进城镇化质量不断提升 |
第三节 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的环境经济学涵义 |
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
二、用EKC分析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学涵义 |
第五章 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的根本依靠:发展生态生产力 |
第一节 生态生产力推动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一、城镇化的影响因素理论与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的根本依靠 |
二、生态生产力推动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与机理 |
三、生态生产力夯实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
四、生态生产力对基于“两型社会”的人口城镇化的作用 |
五、生态生产力对基于“两型社会”的土地城镇化的作用 |
第二节 城镇化中生态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经济形式 |
一、绿色经济 |
二、循环经济 |
三、低碳经济 |
第三节 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 |
一、现代工业 |
二、现代服务业 |
三、现代农业 |
四、绿色建筑业 |
五、节能环保产业 |
第六章 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中的相关主体 |
第一节 政府 |
一、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和城镇化的原因 |
二、政府在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三、政府在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中的行为 |
第二节 企业 |
一、企业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企业在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中的行为 |
第三节 城镇居民 |
一、城镇居民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城镇居民在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中的行为 |
第四节 农民 |
一、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农民在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中的行为 |
第五节 引导和优化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中相关主体的行为 |
一、引导和优化地方政府的行为 |
二、引导和优化企业的行为 |
三、引导和优化城镇居民的行为 |
四、引导和优化农民的行为 |
第七章 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一、科学性原则 |
二、全面性和重要性相结合原则 |
三、可操作性原则 |
四、体现速度和质量相统一的原则 |
五、体现总量和平均量相统一的原则 |
六、体现绝对量和相对量相统一的原则 |
第二节 指标体系及说明 |
一、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二、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涵义 |
第三节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一、几种常见确定指标权重方法的比较 |
二、用德尔菲专家调查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八章 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以福建主要城市为例 |
第一节 评价模型的构建 |
一、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的基本要求 |
二、逐级加权合成法和阈值法模型 |
第二节 评价结果及分析 |
一、评价结果 |
二、评价结果分析 |
第九章 基于“两型社会”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 |
第一节 着力推进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发展方式的转变 |
一、利用现有经济实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二、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三、促进“两型企业”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四、大力发展民生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第二节 促进城镇居民生活方式转变 |
一、多种方式更新人们传统的消费观 |
二、提供可利用的便捷式“两型消费”日常生活用具和生活设施 |
三、设立“两型消费”的相应激励政策 |
第三节 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大自然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
一、加大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
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
第四节 优化城乡土地利用格局 |
一、完善主体功能区布局 |
二、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
三、增强农村土地使用的合理性 |
第五节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良性互动 |
一、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
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
三、做好农民向市民转变的各项配套工作 |
第六节 坚持“四化”同步发展战略,推进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一、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城镇化 |
二、保持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相适应,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
三、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
第十章 结论 |
附录 福建主要城市发展水平评价基础数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闽江流域“98.6”特大洪灾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平市“2005·6”特大暴雨洪水分析及启示[A]. 金保明. 海峡西岸防抗台风抗洪抢险救灾论坛论文集, 2007
- [2]南平市延平区山洪灾害防治对策研究[D]. 林莉.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4)
- [3]南平市“2005·6”特大暴雨洪水分析及防洪对策[A]. 金保明. 福建省第九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5
- [4]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D]. 初亚奇. 天津大学, 2020
- [5]闽江流域“98.6”特大洪灾启示[J]. 丘汀萌. 防汛与抗旱, 1998(04)
- [6]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南平市为例[D]. 王建花.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4)
- [7]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洪水预报及水库削峰的案例研究[D]. 徐帅帅.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9)
- [8]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研究[D]. 刘羿.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9]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利需求的理论与实践[D]. 杨志英. 河海大学, 2002(02)
- [10]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研究[D]. 黄安胜. 福建师范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