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mmonia Volatilization from Urea Applied to Acid Paddy Soil in Southern China and Its Control(论文文献综述)
朱书豪[1](2021)在《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施用对南方稻田土壤的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明确控释尿素减施增效的最优施用量以及探索控释尿素长期施用后残留的包膜材料对土壤和作物的的影响,本研究选择环氧树脂包膜控释尿素,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和室内盆栽试验相结合,研究长期施用控释尿素对南方稻田土壤环境的影响。田间定位试验依托湖南省浏阳市双季稻区连续7年的长期定位试验,探究(i)不施氮肥(CK)、(ii)当地农民习惯施氮(Urea),早稻、晚稻各施氮150和180 kg·hm-2、(iii)与Urea处理等氮量的控释尿素(1.0 CRU)、控释尿素减施10%(0.9 CRU)、(v)控释尿素减施20%(0.8 CRU)和(vi)控释尿素减施30%(0.7CRU)等6个不同施氮处理下比较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双季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土壤性质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氮素农学效应进行控释尿素减施的综合效应评价。室内盆栽试验设置(i)不添加膜壳(M0)、(ii)模拟5年累积量(M5)、(iii)模拟10年累积量(M10)、(iv)模拟20年累积量(M20)和(v)模拟40年累积量(M40)等5个膜壳处理,每个处理均施相同量的氮磷钾肥料,研究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膜壳对土壤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土壤碳和土壤氮是影响土壤蔗糖酶活性的两个主要因素;土壤酸度、土壤碳和土壤氮是土壤脲酶活性的三个主要控制因素;土壤酸性磷酸酶唯一影响因素是土壤酸度。(2)高通量测序表明:长期施用控释尿素在稻田根际形成了不同的细菌群落。变形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和放线菌门是本试验双季稻稻田土壤中的前4优势菌门,其相对丰度占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的50%以上。土壤细菌群落和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 H值、全氮、铵态氮含量和脲酶活性是对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变化的响应程度更高的的环境因子。(3)综合效应评价表明:早稻和晚稻0.8 CRU处理的综合效应评价的关联度均最高,分别为0.9734和0.9698。因此,控释尿素减施20%在综合效应评价中最优,是本研究中最优的双季稻氮肥管理模式;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土壤蔗糖酶活性和氮肥偏生产力是综合效应评价的关键指标;产量、全磷含量和蔗糖酶活性是对控释氮施用量的变化响应程度更高的综合效应评价指标。(4)盆栽模拟试验表明:模拟40年累积量处理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产量、结实率和直链淀粉含量较不添加膜壳处理分别显着变化5.30%、5.01%、26.61%、14.44%、13.37%、2.98%、29.61%,说明它们是对环氧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膜壳相对敏感的因子。综合分析环氧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膜壳对土壤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环氧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膜壳残留在土壤中不会对土壤和生物造成危害,且一定范围内的膜壳能够改善土壤结构,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郭雨浓[2](2021)在《不同缓控释肥养分释放特性及控释肥对河套蜜瓜土壤养分和生长的效应》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西瓜和甜瓜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因其具有栽培周期短、生产适应性强、经济效益显着等优点,成为一些主产地区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西、甜瓜生产盲目过量施肥问题突出且普遍采用“一炮轰”的施肥方式,容易引起氮素损失,造成环境污染。缓控释肥料可以有效地控制氮素释放速率,减少氮肥因挥发、淋溶等造成的损失,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施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且一次性施用后基本可以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的养分需求。由于不同肥料控释原理、制造工艺不同,缓控释肥的养分释放特性具有差异性,同时土壤性质、环境条件也会影响缓控释肥的养分释放,不同作物养分需求特性也不相同,生产中需要依据作物养分需求规律及缓控释肥养分释放特性进行筛选适配,为此,本文选择释放期为90~120天的4种树脂包膜控释肥及2种稳定性肥料,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不同缓控释肥在黑钙土、灌淤土、潮土、灰钙土、红壤中的养分释放特性,为筛选不同土壤类型上适合西甜瓜施用的缓控释肥料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内蒙河套灌区甜瓜一次性施肥、覆膜后灌水淋洗排盐传统种植模式水膜种植方式下控释肥及化肥减施对甜瓜产量、品质和养分利用的效应,以期为河套甜瓜化肥减施增效以及降低农田灌溉洗盐退水带来的面源污染环境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他地区缓控释肥料的应用提供借鉴。通过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不同缓控释肥料在不同土壤的养分释放特性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肥料养分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及养分存在的形态,同一肥料在不同土壤上养分释放率均具有显着差异,不同阶段也具有显着差异性,黑钙土和灌淤土上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较慢。不同树脂包膜控释肥因生产工艺不同养分释放具有显着差异性,茂施树脂包膜尿素(RU2)和树脂包膜硝酸钾(RCP2)养分释放率高于金正大树脂包膜增效尿素(RU1)和树脂包膜硝酸钾(RCP1),且RU2和RCP2养分释放受土壤影响相对较小。不同肥料在不同土壤上养分释放率与西甜瓜养分需求特性进行匹配得出,黑钙土适宜的缓控释肥为RU2、SF1,灰钙土为RU1、RU2、RCP2、SF1,潮土为RCP2,红壤为RU1、RU2或RCP2,灌淤土为RU2。(2)内蒙河套灌区“水膜种植”方式甜瓜田间试验结果显示,与不施肥处理(CK)相比,各施肥处理显着增加了甜瓜干物质量、产量及养分携出量。控释肥+有机肥(RSF+OM,化肥减氮46%、减磷62%,配施有机肥15 t/hm2)处理产量显着高于常规施肥(CF)处理,优化减量施肥(RF,化肥减氮46%、减磷62%)、控释肥(RSF)及优化减量施肥+有机肥(RF+OM)与CF相比产量和品质未降低。RF、RSF氮素利用效率比CF分别提高了15.1、21.5个百分点,磷素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20.4、18.8个百分点。(3)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减施配施有机肥(RF+OM、RSF+OM)可以维持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不同施肥处理灌溉压盐排水后的甜瓜播种期常规施肥土壤矿质态氮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甜瓜收获期CF和RSF处理之间差异性不显着,二者均显着大于其他处理,控释肥(RSF)在甜瓜生育期维持较高的土壤氮素水平。化肥减施及施用控释肥对减少河套地区甜瓜农田灌溉退水中氮素汇入乌梁素海引起的面源污染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意义。
许云翔[3](2020)在《稻秆生物炭施入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生物炭广泛应用于农田生态系统中,以应对资源利用、土壤改良、环境污染等主要问题。生物炭因其独特的孔隙结构和理化性质,施入土壤中必定会改变土壤理化性状,影响土壤氮素循环。在减氮增效的背景下,开展生物炭对土壤氮素循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氨挥发在土壤氮素损失中占有重要比例,其不仅会降低氮肥利用率,还会加速生态环境恶化。本研究采用田间原位-密闭连续抽气法,分析比较了多年水稻秸秆炭化还田对稻麦轮作土壤氨排放及田面水、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通过设置单因子对比试验,研究稻秆生物炭(秸秆炭)输入对不同含量水分土壤氨挥发及田面水、土壤理化性质和相关功能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旨在揭示生物炭输入对稻麦轮作土壤氨挥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潜在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连续密闭抽气法,观测多年稻秆生物炭还田对太湖流域稻麦轮作土壤氨挥发的影响。结果发现,稻麦两季施肥后土壤氨挥发速率呈现先逐渐增加,2-3 d达到峰值,后降低的趋势。与常规施肥相比,稻秆生物炭显着降低稻麦轮作土壤氨累积挥发量,且以麦季降幅最为显着。其中稻季降低幅度为6.11%~28.28%,麦季降低幅度为20.41%~49.60%;秸秆直接还田显着降低土壤氨挥发量的50.68%~51.89%。综合稻麦两季氨累积损失量发现,中量生物炭(11.25t/hm2)施加对土壤氨挥发控制效果最佳。(2)分析长期稻秆生物炭还田对土壤、田面水等理化指标的影响,探究生物炭施入下稻麦轮作土壤氨挥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土壤p H、NO3--N浓度及脲酶活性显着升高,NH4+-N浓度显着下降,土壤温度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表明,生物炭施入后稻季土壤氨挥发主要与土壤及田面水NH4+-N浓度、土壤温度呈显着正相关线性关系,R2在0.470-0.675(p<0.05);麦季土壤氨挥发主要与土壤p H、温度、脲酶活性呈显着相关线性关系,R2在0.677-0.755(p<0.05)。因此,生物炭介入下稻麦轮作土壤氨挥发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其中稻季主要受田面水NH4+-N浓度影响,麦季主要受土壤p H、温度及土壤脲酶影响。(3)通过室内模拟水旱转化实验,探究生物炭施加对不同水分土壤氨挥发、氨氧化功能基因和脲酶基因多样性及土壤、田面水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秸秆炭输入显着增加30%WHC、60%WHC和90%WHC(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30%、60%和90%)土壤氨排放量,增加幅度114%~702%;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 H及脲酶活性与氨挥发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748-0.931(P<0.01),其原因可能是生物炭具有较高的碱度,可以增加土壤p H,从而干扰土壤液相中NH4+向NH3转化的碱度平衡,进而促进土壤氨排放。然而秸秆炭输入显着降低淹水(水:土为2:1)土壤氨损失量,降低幅度为29.31%~39.69%。相关分析表明,田面水NH4+-N浓度、土壤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基因丰度与NH3挥发显着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58、0.567、0.722(P<0.05);其原因可能是生物炭显着提高土壤AOA和AOB基因丰度,促进氨氧化过程,从而降低土壤NH4+-N浓度,进而减少氨排放。
黄继元[4](2020)在《基于DNDC模型的洱海流域稻田氮素损失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田氮素损失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寻洱海流域合理的施肥方式,为洱海流域氮素减排和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本实验以洱海流域典型水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农业农村部环境部保护科研监测所大理综合试验站2017和2018年的实测数据对不同施肥处理下的稻田径流、淋溶和氨挥发损失进行模拟研究,并根据田间观测数据对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模型(简称DNDC)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分析。采用DNDC模型的敏感性分析功能研究影响洱海流域稻田氮素损失的主要因素以及模型模拟结果对不同影响因子的敏感程度,并运用了DNDC模式对洱海流域有机肥施用方案进行了优化模拟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DNDC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不同施肥处理下稻田地表径流氮素流失,模拟结果平均标准偏差为2.56%。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稻田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的主要因素是降雨量和施肥量,其中降雨量是最敏感因素,且随着降雨量和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稻田地表径流氮素流失增加。(2)使用DNDC模型对稻田淋溶氮素流失进行模拟,分析得出DNDC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不同施肥处理下稻田氮素淋失,虽然存在一些偏差,但整体模拟效果较好,平均标准偏差为3.71%。敏感性分析得出,稻田淋溶氮素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降雨量、化肥施用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其中降雨量和化肥施用量与氮素淋溶流失呈正相关,而土壤有机碳含量呈负相关。(3)通过DNDC模拟结果与田间观测数据比较验证了DNDC模型模拟结果的可信度,结果表明DNDC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不同施肥处理下稻田氨挥发累积量,模拟结果与田间观测结果相关性表现显着(r=0.96)。敏感性分析表明,稻田氨挥发对土壤p H和化肥施用量影响因子比较敏感,且随着土壤p H和化肥施用量的增加,稻田氨挥发累积量增加。(4)运用DNDC模型对洱海流域有机肥施用方案进行了优化模拟研究表明,在考虑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的氮素损失量和水稻产量,50%有机肥+50%化肥可以有效减少氮素流失的同时提高作物产量,为洱海流域稻田环境友好型施肥方式。(5)目前,洱海流域主要采用野外观测实验方法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氮素损失情况,本研究首次在洱海流域运用基于过程的模型—DNDC来定量化的研究稻田氮素损失,综合分析证明,DNDC模型模拟预测该区域稻田氮素损失的应用是可行的,模拟效果比较准确。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前提下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是控制洱海流域稻田氮素损失的有效手段。
王方斌[5](2020)在《氮肥减施对滴灌棉田氮素气态损失和棉花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不合理的氮肥施用往往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同时易导致氮素损失加剧,环境负担加重。通过研究氮肥减量施用对滴灌棉田氮素气态损失、棉花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提出滴灌棉田合理的优化施氮措施,为新疆棉花氮肥绿色增产增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于天业生态园开展田间小区试验,共设6个处理:不施氮肥(N0)、不施磷肥(P0)、常规化肥施氮300(农民习惯施肥,T300)和240 kg/hm2(农民习惯施肥减氮20%,T240)、酸性液体肥施氮300(L300)和240 kg/hm2(酸性液体肥减氮20%,L240)。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18个试验小区,小区面积为45 m2。【主要结果】(1)土壤硝态氮含量在施肥后第3 d达最大值。T300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最高,主要分布在0-40 cm和60-80 cm土层;T240、L300和L240处理0-4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较高,60 cm以下较低,且变化不大。常规化肥减氮20%和施用酸性液体肥均可显着降低土壤硝态氮淋洗,其中酸性液体肥减氮20%处理硝态氮淋洗损失最低,较农民习惯施肥处理降低80.5%。与T300处理相比,T240、L300和L240处理0-100 cm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分别降低24.5%、18.9%和35.0%。(2)土壤NH3挥发速率在施肥后第1 d达到最大,随后逐渐降低。T300处理土壤NH3挥发速率最高,其次为L300、T240和L240处理。不同处理NH3挥发积累量为1.35.0 kg/hm2。与T300处理相比,T240、L300和L240处理NH3挥发积累量分别降低40.4%、25.8%和56.9%。酸性液体肥(L300和L240)处理较相应常规化肥(T300和T240)处理0-20 cm土壤NH4+-N含量降低4.5%-42.8%,脲酶活性降低4.0%-6.7%。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NH3挥发速率与0-20 cm土壤NH4+-N含量和脲酶活性呈显着正相关。(3)土壤N2O排放通量在施肥后第3 d达到最大,其中T300处理最高。T240、L300和L240处理土壤N2O累积排放量较T300处理分别降低19.9%、14.1%和35.0%。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NO3--N含量和亚硝酸还原酶呈显着正相关。(4)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常规化肥减氮20%和施用酸性液体肥均可显着提高棉花产量,尤其是酸性液体肥减氮20%处理棉花产量最高,较T300处理提高了24.5%。施用酸性液体肥可显着提高棉花氮磷肥利用率,L300处理较T300处理棉花氮肥利用率提高10.1个百分点,磷肥利用率提高13.1个百分点;L240处理棉花氮磷利用较T240处理分别提高8.9和7.5个百分点。减氮会显着降低棉花磷肥利用率,T240和L240处理棉花磷肥利用率较相应施肥T300和L300处理分别降低13.4和19.3个百分点。【结论】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酸性液体肥减氮20%可显着降低滴灌棉田硝态氮淋溶损失,减少NH3挥发和N2O排放,提高棉花氮肥利用率,增加棉花产量,是滴灌棉田氮肥合理施用的优化措施。
朱楚仪[6](2020)在《稻草生物质炭对稻田氮磷固持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当前城市和工业点源污染控制工程的实施,农业面源污染在污染来源中的比例逐渐增大。农田氮磷流失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已引起普遍关注,水稻生产中肥、水粗放式管理引起的氮磷面源污染问题更不容小视。探寻稻田生态系统中促进氮磷养分固持的新型材料和技术,对控制稻田氮磷流失,改善区域水体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稻草生物质炭为主体材料,通过室内模拟和室外盆栽实验相结合,从稻田系统中的土壤表层水、土壤和植物等组分,分析了不同材料对氮磷的吸附固持效果,研究了稻草生物质炭(SB)及其与粉煤灰(FA)或烟气脱离石膏(FGDG)混掺材料施加对土壤氮磷向水中释放的固持效应,探讨了生物质炭及其混掺材料对水稻吸收固持氮磷的影响。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在水溶液无机氮磷浓度0~20mg/kg时,所选8种材料中,SB对水中无机氮的吸附作用优于其他材料FGDG对正磷酸盐的吸附作用优于其他材料;SB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15mg/g和0.46mg/g,FGDG对正磷酸盐的最大吸附量为4.48mg/g。(2)秸秆类生物质炭的对水溶液中无机氮磷的吸附能力要优于壳类生物质炭。FA和FGDG只对高浓度硝态氮溶液有明显吸附效果,对正磷酸盐吸附要优于其他生物质炭材料。(3)在模拟灌水实验中,SB、FA和FGDG分别单施均能促进土壤对硝态氮的固持,而促进了土壤中铵态氮的释放;只有FGDG对对土壤固持正磷酸盐有促进作用。其中,在未施肥土壤中,单施3%的FGDG可使土壤表层水中硝态氮和正磷酸盐较对照分别降低52.3%和96.5%,单施1%用量的FA可使表层水中硝态氮浓度在12h内降低22.6%。(4)在模拟灌水实验中,施加SB与FA或FGDG的混掺材料,对土壤氮磷固持作用与各材料单施的规律存在差异。SB和FA混掺施用促进土壤对铵态氮的固持,在铵态氮不高于40mg/kg的施肥土壤中,SB与FA混掺比为2:1时可使土壤表层水铵态氮较对照降幅最大达32.1%。在无机磷为40mg/kg的施肥土壤中,SB与FGDG混掺比为2:1时最高可使表层水正磷酸盐含量降低58.9%。(5)在模拟稻田系统的盆栽试验中,SB单施对土壤表层水中无机氮磷的固持效果以1%施用量处理最佳。表层水中施分蘖肥后的铵态氮和施穗肥后的无机磷较同期分别降低了51.3%和51.7%。SB与其他两种材料混掺较其单施更利于土壤表层水中无机氮磷的降低,其中SB与FA以1:1混掺降低铵态氮幅度最大,达68.3%。(6)在盆栽试验中,无论单施与混掺,施用SB对稻田系统土壤全磷含量无显着影响;单施SB及其与FA混掺均能能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其中SB与FA以2:1混掺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较对照提升最高,达57.7%。(7)在盆栽试验中,SB与FA混掺施用能促进植株对氮的吸收,其植株和稻谷的全氮最大提升幅度分别为28.9%和12.2%,其稻谷净重增幅4.2%。而SB和FGDG以2:1比例混掺施用,却使稻谷全氮降低17.4%。
刘四义[7](2019)在《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与作物氮吸收和氮损失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氮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是土壤生产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但是,过量施用化学氮肥亦会对环境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提高作物的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施用引起的环境负面效应,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重大挑战。尽管土壤内部的生物化学循环与氮素去向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鲜有研究探讨土壤氮转化过程、作物对无机氮形态的喜好以及气候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对氮肥利用、损失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室内15N培养试验以及田间15N微区标记和小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土壤氮转化特性、气候条件以及作物氮形态喜好之间的契合程度对氮肥去向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作物氮肥利用效率、减少氮肥损失的若干调控措施(前氮后移、优化氮肥用量、施用氮转化抑制剂等)的效果及其适用情形。本文以福建戴云山区的酸性土壤(pH,5.18)和位于四川盐亭的碱性紫色土(pH,7.83)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15N成对标记试验测定了它们的氮转化速率,通过大田试验和微区15N标记试验探究了喜铵作物(水稻)和喜硝作物(小麦)在两地的生长状况以及氮肥去向。结果表明,福建和四川试验区土壤的初级矿化速率没有显着差异,但福建试验区土壤的自养硝化速率(1.51 mg N kg-1 d-1)显着小于四川试验区土壤(14.54 mg N kg-1 d-1)。在水稻季,与四川试验区土壤相比,施用铵态氮肥后福建试验区土壤溶液中铵态氮不仅浓度显着较高而且滞留时间显着较长;水稻在福建试验区的产量和生物量以及氮肥利用率均显着高于四川试验区,而损失率则相反。而在小麦季,与福建试验区相比,施用铵态氮肥后,四川试验区土壤溶液中硝态氮增加的速度显着较快且滞留的时间显着较长;小麦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也显着较高,而损失率则相反。这表明土壤氮转化特性(尤其是硝化速率)所决定的无机氮主导形态与作物氮喜好的契合程度,对提高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以及减少氮肥损失有重要意义。使用硝态氮肥代替铵态氮肥,使之与小麦的氮形态喜好契合,显着提高四川试验区小麦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并减少氮肥的损失,但在福建试验区却没有观测到上述现象。这可能是因为硝态氮易损失,而福建试验区生长季较多的降水量为硝态氮大量淋失提供了条件。因此,通过匹配作物的氮形态喜好、土壤氮转化特性和氮肥形态来提高作物的氮肥利用效率、减少氮肥损失时,需要考虑气候条件(如,降水)对不同形态无机氮损失的影响。通过田间微区的15N示踪试验进一步区分基肥和追肥的氮素去向,发现作物氮形态喜好、土壤氮转化特性以及气候条件契合与否导致的氮肥利用和损失率差异主要体现在基肥阶段。在基肥期,四川试验区小麦的氮肥利用率比福建小麦高80-333%;而在追肥期,四川试验区小麦的氮肥利用率则仅比福建试验区小麦高5-24%。同样地,在水稻季,福建试验区基肥利用率(22%)显着高于四川试验区水稻的基肥利用率(12%);损失率(48%)则显着小于四川试验区(63%)。但是两地水稻的追肥利用率和损失率则没有显着差异。这表明,基肥中作物氮利用及其损失状况的差异是导致气候-土壤-作物之间不同契合状态下作物氮肥利用率及损失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原因是追肥阶段的作物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对氮肥的竞争能力较强,降低了作物-土壤-气候不契合的负面影响。因此,当作物的无机氮形态喜好与土壤的氮转化特性、气候条件不匹配时,实施“前氮后移”(如增加追肥的比例)可能是提高作物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损失的一个有效措施。增加氮肥用量是提高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以福建、四川以及湖南的酸性和碱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不同氮肥用量的梯度试验,探究氮肥用量对不同pH 土壤中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为100 kg N hm-2时,福建试验区单季稻的产量即可达到9.9 t hm-2,比相同施氮处理的四川单季稻产量显着高30.3%。氮肥施用量为180 kg N hm-2时,湖南试验区酸性土壤的早稻和晚稻产量分别为6.8 t hm-2和7.9 t hm-2,比相同施氮处理的碱性土壤的早稻和晚稻产量显着高27.7%和17.7%。将氮肥用量从100 kg N hm-2增加至200 kg N hm-2,福建和四川的水稻产量均没有响应。同样地,增加氮肥用量对湖南试验区酸性土壤的早稻和晚稻产量也没有显着影响。将氮肥用量从180 kg N hm-2增加至240 kgN hm-2没有提高湖南碱性土壤中早稻和晚稻的产量,而将氮肥用量增加至300 kg N hm-2时也仅使早稻产量增加10%,对晚稻产量没有影响。因此,酸性土壤仅用较少的氮肥即可获得高产,而碱性土壤想达到酸性土壤一样高的产量仅靠增加氮肥用量是不够的。除土壤转化特点及其控制的无机氮主要形态不契合作物喜好的氮形态外,碱性土壤可能还存在其它不利于水稻生长的因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此,我们尝试在肥料中添加脲酶和硝化抑制剂,通过调控土壤的氮转化特性来提高水稻的产量。在福建试验区酸性水稻土和四川试验区碱性水稻土中设置了只施用尿素(U)、添加硝化抑制剂(UD)和同时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U DN)的处理;通过室内15N标记的培养试验和田间小区、15N微区标记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福建和四川试验区土壤的氮转化速率、田间水稻产量以及氮肥去向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同U处理相比,UD或者UDN处理显着降低福建试验区土壤的自养硝化速率和增加它的氨挥发速率,但是对自养硝化速率与氨挥发速率之和(ONH4+VNH3)没有影响。这说明UD和UDN处理没有改变酸性土壤对铵态氮的保持能力,因而对福建试验区水稻的氮肥利用、损失及产量等没有显着影响。而在四川试验区,UD处理显着增加氨挥发速率并降低自养硝化速率,但使ONH4+VNH3显着降低19.7%;UDN处理显着降低氨挥发速率和培养前期的自养硝化速率,使ONH4+VNH3显着降低15.8%。这有利于土壤对铵态氮的保持和喜铵作物水稻对氮肥的吸收利用,因而UD和UDN处理使四川试验区水稻的氮肥利用率显着增加46.1-66.2%,氮肥损失率显着降低26.4-25.2%。因此,水稻田中氮转化抑制剂的施用必须考虑水稻土氮转化特性对施用效果的影响。
李鹏飞[8](2018)在《控释尿素对双季稻产量、氮素损失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文中提出南方双季稻区是我国水稻的主产区,双季稻生产增加了复种指数,其早、晚两季的周年产量远远大于单季稻,并且缓解了单季稻所面临的高产压力和风险,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传统双季稻生产需多次施肥,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费时费工且经济效益低,影响了农民种植双季稻的积极性,导致双季稻的面积不断下降。为了获得高产,农民常常大量施用氮肥。氮肥过量不仅增加了水稻生产成本,降低了氮肥利用率,而且造成资源浪费,氮素损失严重,进而对大气和水环境造成了破坏。缓/控释肥料的问世有效的解决了水稻生产中氮肥利用率低,氮肥损失严重的问题。本研究于2013-2016年在湖北省武穴市开展田间试验,研究控释尿素(CRU)对双季稻产量、氮素损失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明确了双季稻的氮素吸收规律和控释尿素的氮素释放特征,筛选了适合华中地区双季早、晚稻施用的控释尿素品种,阐明了控释尿素的增产增效和减少氮素损失的作用机制,并确定了控释尿素的适宜用量及与普通尿素的最佳配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控释尿素的氮素控释性能需要根据水稻的氮素吸收规律来设计。双季早、晚稻的氮素累积吸收量均呈“S”形曲线变化,其氮素吸收快速增长期分别为27-59d和9-50d;其快速增长期持续时间为早稻30-31d,晚稻36-41d;氮素最大吸收速率出现时间分别为早稻42-43d,晚稻27-30d。可见,双季早、晚稻所需控释氮肥释放期分别应在60d和50d左右。根据双季稻氮素吸收规律研制的3种控释尿素,其氮素养分初期溶出率均不超过15%;28d的养分累积释放率均不超过80%;养分累积释放率达到80%的时间分别为56d、42d和42d,符合我国的缓释肥料生产标准。3种控释尿素在25℃水中和稻田土壤的累积释放率曲线相似。但CRU-1和CRU-2田间养分释放要比25℃水中缓慢,CRU-3在田间的养分释放较快,其释放期小于25℃水中的测定结果。(2)CRU可有效提高双季稻的产量,增加氮素吸收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氨挥发和氮素径流损失。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CRU-1和CRU-2显着降低了早稻季氨挥发(23%-62%)和氮素径流损失(8%-58%)。施用CRU降低了田面水和径流水中NH4+-N浓度和p H值。CRU能够维持(-3%-4%)甚至增加(5%-16%)早稻产量,并提高氮肥利用率3%-34%,增加氮素吸收量(3%-55%)。晚稻季各施氮处理中,以CRU-2处理2年均获得最高产量。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CRU处理籽粒、秸秆和植株地上部吸氮量分别增加了0.1%-34.0%、-0.5%-65.2%和2.6%-33.3%,氮肥利用率提高了2.7-30.2个百分点,氨挥发和氮素径流分别降低了14.3%-65.0%和6.8%-26.9%。(3)应用稳定性同位素15N示踪控释尿素研究氮素在稻田的去向和肥料氮利用率,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CRU增加了水稻产量4.3%,提高水稻植株15N吸收量13.3%,提高水稻15N利用率13.2%,增加水稻吸收来自肥料的氮素达13.3%,Ndff提高12.4%,增加15N土壤残留率9.9%,提高15N总回收率11.4%,减少15N损失率6.2%。水稻生育期吸收氮素来自土壤的氮素约占70%以上。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着下降,水稻收获后,肥料15N主要残留在0-20cm土层中,约占总残留量的78%。其次是20-40cm和40-60cm土层,这两层土壤中肥料15N残留量相近,约占总残留量的19%左右。而在60cm土层以下,仍有微量的肥料15N残留,占总残留量的4%以下。(4)当控释氮肥用量小于165 kg N/hm2时,随着控释氮肥用量的增加,双季稻产量、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均呈升高趋势,超过这一水平,各指标增加不明显。随着控释氮肥用量的增加,双季早、晚稻植株氮含量和地上部吸氮量均呈增加趋势,虽提高了氮肥利用率,但也增加了稻草中氮素积累的比例,易造成水稻徒长、贪青晚熟。双季稻田氨挥发损失随控释氮肥用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晚稻季氨挥发损失高于早稻季。双季早、晚稻控释尿素推荐用量分别为153和150 kg/hm2。(5)配施一定比例的控释尿素可以增加双季稻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肥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与普通尿素相比,早稻施用控释尿素平均增产12.0%-19.1%,晚稻平均增产3.0%-7.5%。随着CRU配施比例增加,水稻产量呈增加趋势。早稻以单施CRU处理平均产量最高,晚稻以配施60%CRU(Mix-3)处理产量最高。考虑农学效果,配施60%-80%的CRU可以满足多雨季节或年份水稻对氮素的需求,配施20%-40%的CRU可以满足干旱季节或年份水稻的氮素需求。考虑经济效益,配施20%-40%的CRU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郭春铭[9](2017)在《碱性长效肥抑酸降镉铅机制及作物生长效应研究》文中指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由于长期大量和不合理使用化肥导致的土壤酸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土壤重金属Cd、Pb活性增强与污染加剧的问题,本研究首次推出“以肥治酸”的方法,即施用介质pH值高的长效缓释复合肥(简称碱性肥料),在供给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的同时,利用其自身的碱性改良土壤酸性,达到既施肥又改土的效果,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土壤酸化问题同时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碱性肥料并发挥其供肥与抑酸改土、钝化重金属的功能,本文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盆栽试验及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而深入的开展了碱性长效肥对土壤pH值、土壤交换性酸、土壤Cd和Pb活性,对香蕉(Musa paradisiaca)和韭菜(Allium porrum L.leek)生长及其产量效应影响的研究,系统评价碱性肥料抑酸改土、营养作物的效果和机理,为碱性长效肥代替常规化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室内培养试验、盆栽试验及大田试验条件下,碱性肥料处理的土壤pH值较常规肥料处理的分别提高了0.10.7、1.42.2、0.01.9个单位;土壤pH值随着碱性肥料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与碱性肥料配施尿素处理相比,单独施用碱性肥料的土壤pH值较其配施尿素处理的提高了0.20.3个单位。(2)在室内培养条件下,碱性肥料处理的土壤交换性酸总量、交换性H+和交换性Al3+较常规肥料处理的分别降低了18.3%55.3%、35.1%92.5%和19.2%67.0%,土壤交换性酸随碱性肥料用量的增加而减少。碱性肥料在盆栽和大田条件下均能明显降低土壤交换性酸,在盆栽条件下的效果更加明显。盆栽条件下碱性肥料处理的土壤交换性酸总量、交换性H+和交换性Al3+分别是常规肥料处理的21.5%、16.5%和27.4%,大田条件下分别是常规处理的45.0%、53.2%和41.6%。单独施用碱性肥料降低土壤交换性酸的效果比其与尿素配合施用的效果好,单施时比配施尿素处理土壤交换性酸总量、交换性H+、交换性Al3+分别降低了33.9%41.6%、28.4%21.8%、38.9%46.7%。(3)在室内培养条件下,碱性肥料能够明显抑制土壤有效Cd、有效Pb活性,比常规肥料处理的分别降低了12.8%31.8%、2.6%6.2%,且碱性肥料对土壤Cd、Pb活性的抑制效果随着碱性肥料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韭菜生长期,碱性肥料不仅能明显降低土壤有效Cd含量,而且能显着降低韭菜体内Cd的累积量。与常规肥料相比,碱性肥料处理土壤有效Cd含量降低了17.9%27.4%,韭菜地上部、地下部及整株Cd的累积量分别减少了86.4%95.1%、82.3%96.8%和86.2%95.1%。尽管韭菜Cd累积量随着土壤Cd污染程度的加重而增加,但是与常规肥料相比,施用碱性肥料均能显着降低韭菜Cd的累积量。(4)碱性肥料能够改变土壤Cd、Pb的形态比例,与常规肥料相比,碱性肥料能够明显降低弱酸提取态Cd、Pb的比例,分别降低了5.89.1个百分点和0.71.6个百分点,而提高了残渣态Cd、Pb的比例,分别提高了9.020.3个百分点和3.65.7个百分点。高量碱性肥料处理的弱酸提取态Cd、Pb比例比低量处理的分别降低了2.99.1个百分点和1.89.5个百分点,而残渣态Cd、Pb的比例分别提高了11.312.6个百分点和5.815.2个百分点。(5)土壤弱酸提取态Cd、Pb的比例与土壤pH值呈显着负相关,与土壤交换性酸总量、交换性Al3+呈显着正相关。碱性肥料能够通过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潜性酸来改变土壤Cd、Pb形态比例,从而达到钝化Cd、Pb生物有效性的目的。土壤pH值与土壤有效Cd含量、韭菜Cd累积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土壤pH值越高,土壤Cd活性越低,韭菜对Cd的吸收累积量越少。碱性肥料能明显抑制Cd由韭菜地下部向地上部的转移,降低韭菜对Cd的富集,从而降低韭菜的Cd污染及其毒害作用。(6)碱性肥料能够替代常规肥料满足香蕉、韭菜对养分的需求,促进香蕉、韭菜生长,提高其产量。碱性肥料处理的香蕉单株产量比常规肥料处理的增加了8.8 kg,韭菜干、鲜重分别提高了57.0%、70.2%。碱性肥料在提高香蕉产量的同时,果轴干物质量比常规肥料处理的增加了24.9%,果梳重提高了21.7%73.9%,单果重增加了42.5%。与单独施用碱性肥料相比,碱性肥料配施尿素后不利于香蕉果实、果轴干物质量的累积。施用碱性肥料较常规肥料的香蕉产期缩短了1.5个月,香蕉果实还原性Vc含量、糖酸比和可食率分别增加15.9%、34.6%和6.8%。然而,碱性肥料配施尿素的香蕉果实品质随着尿素配施量的增加而下降。(7)碱性肥料能够替代常规肥料为香蕉提供足够的氮素养分,满足香蕉生育期根、茎、叶的氮素营养。碱性肥料较常规肥料能够显着提高收获期香蕉叶片氮素的累积量,促进氮素向香蕉叶片及果穗转移,叶片及果穗氮素分配率分别比常规肥料处理的提高了5.6%和15.3%。与配施尿素处理相比,单独施用碱性肥料能显着提高香蕉叶片氮素的累积量,促进氮素向香蕉叶片和果穗的转移,提高叶片及果穗的氮素分配率。碱性肥料处理的香蕉氮肥利用率比常规肥料处理的提高了33.7%。单独施用碱性肥料不会造成氮素的损失,而碱性肥料与尿素混配使用将会造成氮素损失,且随着配施尿素用量的增加而增大。
温延臣[10](2016)在《不同施肥制度潮土养分库容特征及环境效应》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于2012-2016年,以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农田26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平台,开展化肥、有机肥及有机无机配合施肥不同施肥制度潮土养分库容特征及环境效应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施肥制度对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连续26年后,等氮量、常量施肥(当地农民施肥水平)条件下,化肥、有机肥以及有机无机配合施肥不同施肥制度之间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均无显着性差异,证明长期施用有机肥或化肥被有机肥替代50%的情况下,可获得与化肥相同的产量;长期加倍施用化肥或有机肥,未表现出明显提高作物产量的效果。与不施肥的对照相比,无论施用有机肥还是化肥均能显着提高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幅度为12%-18%,并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化肥、有机肥、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制度之间的上述指标无显着差异。2.不同施肥制度对潮土物理肥力的影响。与不施肥的对照相比,长期施用化肥、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均降低了耕层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总孔隙度。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处理较化肥显着降低耕层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总孔隙度。与化肥处理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显着提高了土壤中>0.25mm粒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比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吸力下,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较化肥处理显着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土壤保水性能得到改善。3.不同施肥制度潮土碳库特征。与化肥处理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以及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可显着提高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腐殖质碳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53%-136%、81%-189%和112%-158%,高量施用有机肥可进一步促进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累积,高量施用化肥则对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累积影响不显着。同时,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可提高土壤胡富比,改善土壤腐殖质的品质。4.不同施肥制度潮土氮库特征。等氮量施肥条件下,与化肥处理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能显着增加土壤全氮和有机氮含量,增加幅度为38%-60%,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并显着降低了0-20 cm和20-4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33%和60%。无论是长期施用化肥、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土壤有机氮组分以酸解态氮为主,占土壤全氮的74%-88%,其中酸解态氮中氨基酸氮、氨态氮和酸解未知态氮受施肥影响较显着。5.不同施肥制度潮土磷库特征。与不施肥的对照相比,长期施用化肥、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显着增加了土壤全磷、无机磷、有机磷和速效磷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51%-147%、61%-174%、36%-218%和5-72倍。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显着增加了土壤Ca2-P、Ca8-P、Al-P和Fe-P含量,而长期施用化肥处理则显着增加了土壤Ca8-P和Al-P含量。长期施用有机肥显着提高了各组分土壤有机磷(活性、中等活性、中稳性和高稳性有机磷)含量,而长期施用化肥显着增加了土壤中等活性有机磷含量,而对其它有机磷组分影响不显着。6.不同施肥制度潮土钾库特征。与不施肥的对照相比,长期施用化肥、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对土壤全钾和矿物钾含量无显着影响,高量有机肥处理显着增加了土壤缓效钾含量,增加幅度为15%;与化肥处理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显着增加了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幅度为81%,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7.不同施肥制度对潮土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与化肥处理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能显着增加土壤全量和有效锌、铜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18%-32%、17%-30%、27%-141%和268%-496%,并且增加了冬小麦和夏玉米籽粒中铜和锌的含量。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对土壤中微量元素库进行补给,是增加籽粒微素含量、改善籽粒品质的有效措施。8.不同施肥制度的环境效应。(1)土壤氨挥发。与不施肥的对照相比,无论施用化肥、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均增加了土壤氨挥发量;无论施用化肥还是有机肥,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氨挥发量增加;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化肥处理的土壤氨挥发量高于有机肥和有机无机配合施肥,说明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能减少氨挥发损失。(2)土壤氧化亚氮排放。与不施肥的对照相比,无论施用化肥还是有机肥,均增加了土壤氧化亚氮排放量;无论施用化肥还是有机肥,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增加;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化肥处理的土壤氧化亚氮排放高于有机肥和有机无机配合施肥,说明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能减少土壤氧化亚氮排放损失。(3)土体硝态氮含量及其分布。与不施肥的对照相比,无论施用化肥、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均提高了土体硝态氮的含量;无论是有机肥还是化肥,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土体硝态氮含量提高,硝酸盐淋失和环境风险加大;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化肥处理的土体硝态氮含量高于有机肥,说明化肥处理的硝酸盐环境风险高于有机肥。(4)土壤重金属含量。长期施用有机肥比化肥显着增加了土壤有效镉和有效铅含量,常量有机肥比常量化肥增加幅度分别为40%和27%,高量有机肥比高量化肥增效幅度分别达到60%和30%。常量施肥条件下,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肥土壤有效镉和有效铅含量与化肥处理没有显着性差异。长期施用有机肥显着增加了冬小麦和夏玉米籽粒中砷含量,常量有机肥比常量化肥小麦和玉米籽粒砷含量分别提高42%和65%,而高量有机肥比高量化肥小麦和玉米籽粒砷含量分别提高34%和75%,但绝对含量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2762-2012)。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肥处理的小麦和玉米籽粒砷含量与化肥处理的没有显着性差异。
二、Ammonia Volatilization from Urea Applied to Acid Paddy Soil in Southern China and Its Control(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mmonia Volatilization from Urea Applied to Acid Paddy Soil in Southern China and Its Control(论文提纲范文)
(1)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施用对南方稻田土壤的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缓/控释肥料的研制与应用 |
1.2.2 控释尿素对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1.2.3 控释尿素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
1.2.4 控释尿素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1.2.5 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包膜材料对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控释尿素减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区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1.5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 |
2.1.6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双季稻田的土壤理化性质 |
2.2.2 双季稻田的土壤酶活性 |
2.2.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相关性 |
2.3 讨论 |
2.3.1 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
2.3.2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酶活性的贡献 |
2.4 小结 |
第三章 控释尿素减施对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区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样品采集与测定 |
3.1.5 土壤细菌群落 |
3.1.6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测序数据及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 |
3.2.2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组成 |
3.2.3 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3.3 讨论 |
3.3.1 不同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3.3.2 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变化的响应 |
3.4 小结 |
第四章 控释尿素减施的综合效应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区概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植物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4.1.5 氮肥农学效应 |
4.1.6 土壤肥力评价 |
4.1.7 灰色关联度分析 |
4.1.8 皮尔逊相关性分析 |
4.1.9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双季稻的氮肥农学效应 |
4.2.2 基于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的土壤肥力评价 |
4.2.3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综合效应评价 |
4.2.4 综合效应评价指标与控释氮施用量的相关性 |
4.3 讨论 |
4.3.1 不同处理对氮肥农学效应的影响 |
4.3.2 不同处理的土壤肥力评价 |
4.3.3 不同处理的综合效应评价 |
4.4 小结 |
第五章 环氧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膜壳对土壤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环氧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膜壳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5.2.2 环氧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膜壳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5.2.3 环氧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膜壳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5.2.4 环氧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膜壳对水稻籽粒品质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环氧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膜壳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5.3.2 环氧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膜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不同缓控释肥养分释放特性及控释肥对河套蜜瓜土壤养分和生长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缓控释肥料的分类 |
1.2.2 缓控释肥料施用对作物产量、品质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
1.2.3 缓控释肥料施用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1.3 西瓜、甜瓜养分吸收特性 |
1.3.1 西瓜养分吸收特性 |
1.3.2 甜瓜养分吸收特性 |
1.4 论文研究依据与思路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缓控释肥在不同瓜田土壤的养分释放特性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肥料养分释放率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施入不同肥料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变化 |
2.3.2 不同肥料在不同土壤中的氮素释放率 |
2.4 讨论 |
2.4.1 土壤性质对缓控释肥养分释放的影响及不同肥料差异性 |
2.4.2 不同土壤适宜西、甜瓜的缓控释肥 |
2.5 小结 |
第三章 控释肥和减量施肥对内蒙河套灌区甜瓜生长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用施肥处理甜瓜产量 |
3.3.2 不同施肥对甜瓜养分吸收的影响 |
3.3.3 不同施肥处理对甜瓜品质的影响 |
3.3.4 不同施肥处理甜瓜养分利用效率 |
3.4 讨论 |
3.4.1 施用控释肥对甜瓜养分吸收的影响 |
3.4.2 施用控释肥对甜瓜品质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控释肥和减量施肥对内蒙河套灌区土壤养分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3.2 对甜瓜不同生育期0~40 cm土层矿质氮含量的影响 |
4.3.3 播种期不同施肥处理0~100 cm土层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 |
4.3.4 收获期CF与 RSF处理0~100 cm土层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 |
4.3.5 对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稻秆生物炭施入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农田土壤氨挥发的研究进展 |
1.2.1 农田土壤氨挥发损失状况 |
1.2.2 农田土壤氨挥发的机理 |
1.2.3 农田土壤氨挥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
1.2.4 农田土壤氨挥发的控制措施 |
1.3 生物炭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1.3.1 生物炭对土壤pH的影响 |
1.3.2 生物炭对土壤容重及持水能力的影响 |
1.3.3 生物炭对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
1.4 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
1.4.1 物理吸附作用 |
1.4.2 气液平衡扰动作用 |
1.4.3 生物影响作用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目的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多年稻秆生物炭还田对稻麦轮作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田间试验概况 |
2.2.2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
2.2.3 样品采集 |
2.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5 数据分析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多年稻秆生物炭还田对稻麦轮作土壤氨挥发速率的影响 |
2.3.2 多年稻秆生物炭还田对稻麦轮作土壤氨累积挥发量的影响 |
2.3.3 多年稻秆生物炭还田对稻田田面水理化性质的影响 |
2.3.4 多年稻秆生物炭还田对稻麦轮作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2.3.5 稻麦轮作土壤氨挥发与稻田田面水、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2.4 讨论与结论 |
2.4.1 多年稻秆生物炭还田对稻麦轮作土壤及田面水理化性质的影响 |
2.4.2 多年稻秆生物炭还田对稻麦轮作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水分条件下稻秆生物炭对农田氨挥发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实验设计 |
3.2.3 样品采集 |
3.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2.5 数据分析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水分条件下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
3.3.2 不同水分条件下生物炭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3 不同水分条件下生物炭对农田田面水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4 生物炭对不同水分土壤AOA、AOB及 ure C基因丰度的影响 |
3.3.5 不同水分土壤氨挥发与影响因子之间的Person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与结论 |
3.4.1 不同水分条件下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
3.4.2 不同水分条件下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1.1 多年稻秆生物炭还田对太湖流域稻麦轮作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
4.1.2 不同水分条件下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
4.2 创新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DNDC模型的洱海流域稻田氮素损失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田氮素损失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2.2 DNDC模型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试验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DNDC模型简介 |
2.2.2 基本参数的获取与设置 |
2.3 田间观测数据样品采集方法 |
2.3.1 地表径流监测方法 |
2.3.2 淋溶监测方法 |
2.3.3 氨挥发监测方法 |
2.3.4 不同处理水稻产量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DNDC模型的模拟与验证 |
3.1 不同施肥处理下地表径流的模拟与验证 |
3.2 不同施肥处理下淋溶的模拟与验证 |
3.3 不同施肥处理下氨挥发的模拟与验证 |
3.4 不同施肥处理水稻产量的模拟与验证 |
3.5 讨论 |
3.6 小结 |
4 敏感性分析 |
4.1 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的敏感因子分析 |
4.2 淋溶氮素流失的敏感因子分析 |
4.3 氨挥发的敏感因子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的模拟研究 |
5.1 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的氮素损失模拟 |
5.2 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的产量标尺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氮肥减施对滴灌棉田氮素气态损失和棉花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肥料氮的主要去向 |
1.2.2 影响氮素气态损失的主要因素 |
1.2.3 提高农田氮肥利用率的主要措施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置 |
2.1.1 试验区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3 测试指标与方法 |
2.3.1 土壤样品的测定 |
2.3.2 气体样品的测定 |
2.3.3 植株样品的测定 |
2.4 数据计算与处理 |
2.4.1 计算公式 |
2.4.2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氮肥减施对滴灌棉田土壤硝态氮迁移分布的影响 |
3.1 土壤硝态氮动态变化 |
3.1.1 一个灌水周期土壤硝态氮动态变化 |
3.1.2 不同生育期土壤硝态氮垂直分布 |
3.2 土壤硝态氮淋洗 |
3.3 土壤硝态氮残留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氮肥减施对滴灌棉田NH3挥发和N2O排放的影响 |
4.1 土壤铵态氮含量 |
4.1.1 一个灌水周期土壤铵态氮变化 |
4.1.2 棉花生育期土壤铵态氮变化 |
4.2 土壤NH_3 挥发 |
4.2.1 一个灌水周期土壤NH3挥发动态 |
4.2.2 棉花生育期NH3挥发动态 |
4.2.3 土壤NH3挥发积累量 |
4.3 土壤N_2O排放 |
4.3.1 一个灌水周期N_2O排放通量变化 |
4.3.2 棉花生育期N_2O排放通量变化 |
4.3.3 N_2O累积排放量 |
4.4 土壤酶活性 |
4.5 相关性分析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第五章 氮肥减施对滴灌棉花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5.1 棉花干物质重 |
5.2 棉花养分吸收 |
5.3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5.4 肥料利用率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6)稻草生物质炭对稻田氮磷固持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农业面源污染 |
1.1.1 农业面源污染的类型 |
1.1.2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 |
1.2 种植业中的氮磷面源污染 |
1.2.1 农田氮磷流失机制与特征 |
1.2.2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 |
1.3 氮磷固持材料 |
1.3.1 水处理过程中的氮磷吸附材料 |
1.3.2 促进土壤氮磷固持的材料 |
1.3.3 植物对氮磷的吸收固持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生物质炭对水中无机氮磷的吸附作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实验设计 |
2.1.3 样品测定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实验结果 |
2.2.1 不同材料对水溶液中氨氮的吸附作用 |
2.2.2 不同材料对水溶液中硝态氮吸附作用 |
2.2.3 不同材料对水溶液中正磷酸盐吸附作用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生物质炭施用对稻田土壤氮磷释放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实验设计 |
3.1.3 样品测定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单一材料用量对未施肥土壤氮磷释放的影响 |
3.2.2 不同氮磷水平下材料混掺施用对施肥土壤氮磷释放的影响 |
3.2.3 同一氮磷水平下材料混掺施用对施肥土壤氮磷释放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4章 生物质炭对稻田系统中氮磷固持的调控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实验设计 |
4.1.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土壤表层水氮磷的动态变化 |
4.2.2 土壤氮磷的含量特征 |
4.2.3 水稻对氮磷的吸收及其表观性状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与作物氮吸收和氮损失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土壤氮转化特性及其对氮素的调配作用 |
1.2.1 不同气候区域的土壤氮转化特性 |
1.2.2 氮转化特性对土壤中无机氮形态组成的调配 |
1.2.3 土壤氮转化特性对土壤中氮素损失的调控 |
1.3 土壤氮形态与作物可利用性 |
1.3.1 作物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利用 |
1.3.2 土壤氮转化特性与作物氮喜好契合的意义 |
1.4 提高农田氮肥利用率的主要措施及其效果 |
1.4.1 农田氮肥的主要调控措施 |
1.4.2 农田土壤主要氮肥施用措施的调控效果 |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气候-土壤-作物间的氮形态契合对氮素利用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区概况 |
2.2.2 田间实验设计与产量测定 |
2.2.3 田间~(15)N标记实验 |
2.2.4 土壤性质和氮转化速率测定 |
2.2.5 计算与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气候、土壤性质和无机氮动态 |
2.3.2 作物产量、生物量和总吸氮量 |
2.3.3 氮肥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去向 |
2.4 讨论 |
2.4.1 土壤的氮转化特性及其对无机氮动态的影响 |
2.4.2 作物的氮形态喜好与土壤氮转化特性、气候条件相匹配的重要意义 |
2.5 小结 |
第三章 气候-土壤-作物之间氮形态契合对基肥和追肥氮素去向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域概况与大田试验设计 |
3.2.2 田间15N示踪试验 |
3.2.3 计算与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氮肥用量对氮转化特点不同土壤的水稻产量及氮素平衡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 |
4.3.1 不同pH稻田土壤的无机氮动态 |
4.3.2 不同处理下水稻籽粒产量和生物量 |
4.3.3 不同pH稻田土壤中氮肥的去向以及收支平衡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氮转化抑制剂对氮转化特点不同土壤的水稻产量及氮素去向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田间试验设计 |
5.2.2 田间~(15)N示踪试验 |
5.2.3 抑制剂对土壤氮初级转化速率影响的测定 |
5.2.4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
5.2.5 土壤氮初级转化速率运算模型 |
5.2.6 计算与统计分析 |
5.3 结果 |
5.3.1 土壤无机氮浓度及其~(15)N丰度的变化 |
5.3.2 土壤氮初级转化速率 |
5.3.3 水稻产量、生物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 |
5.3.4 抑制剂对氮肥去向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施用氮转化抑制剂对土壤氮转化速率的影响 |
5.4.2 施用氮转化抑制剂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去向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控释尿素对双季稻产量、氮素损失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水稻生产现状 |
1.1.1 世界水稻生产现状 |
1.1.2 我国水稻的发展历程和生产现状 |
1.1.3 我国双季稻体系发展现状 |
1.1.4 当前水稻生产面临的问题 |
1.2 水稻的氮素营养特性 |
1.2.1 氮素在水稻体内的生理功能 |
1.2.2 水稻的氮素需求特征 |
1.3 我国稻田氮肥施用和氮肥利用率 |
1.3.1 我国稻田氮肥施用量 |
1.3.2 我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现状 |
1.3.3 稻田氮素损失途径 |
1.3.4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措施 |
1.4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与应用 |
1.4.1 缓/控释肥料的定义 |
1.4.2 缓/控释肥料的分类 |
1.4.3 缓/控释肥料的评价方法 |
1.4.4 缓/控释肥料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 |
2 研究背景、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内容 |
2.2.1 双季稻氮素吸收规律与控释尿素氮素释放特征研究 |
2.2.2 控释尿素对双季早稻氮损失、氮肥利用率及生产力的影响 |
2.2.3 控释尿素对双季晚稻氨挥发、径流损失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2.2.4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控释尿素在稻田的去向及利用率 |
2.2.5 控释尿素用量对双季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氨挥发的影响 |
2.2.6 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双季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2.3 技术路线 |
3 双季稻氮素吸收规律与控释尿素氮素释放特征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点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3.2.4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双季稻干物质积累规律 |
3.3.2 双季稻氮素吸收规律 |
3.3.3 控释尿素在25℃水中的氮素释放特征 |
3.3.4 控释尿素在稻田土壤中的氮素释放特征 |
3.3.5 控释尿素氮素释放量与水稻氮素吸收量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控释尿素对双季早稻氮损失、氮肥利用率及生产力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点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4.2.4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田面水铵态氮含量 |
4.3.2 氨挥发 |
4.3.3 氮素径流损失 |
4.3.4 籽粒产量、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 |
4.4 讨论 |
4.4.1 不同控释尿素对氨挥发和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 |
4.4.2 不同控释尿素对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4.4.3 土壤系统在可持续农业中的意义 |
4.5 小结 |
5 控释尿素对双季晚稻氨挥发、径流损失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点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5.2.4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 |
5.3.2 成熟期氮素吸收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 |
5.3.3 氨挥发 |
5.3.4 表面水NH4+-N浓度、pH和温度 |
5.3.5 氮素径流损失 |
5.4 讨论 |
5.4.1 籽粒产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 |
5.4.2 氨挥发和氮素径流损失 |
5.5 小结 |
6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控释尿素在稻田的去向及利用率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点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6.2.4 计算方法 |
6.2.5 数据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水稻植株各部位干物质积累及分配 |
6.3.2 水稻植株各部位15N积累及分配 |
6.3.3 水稻花后各阶段干物质及15N的转运 |
6.3.4 水稻氮素吸收来源 |
6.3.5 ~(15)N平衡与去向 |
6.3.6 肥料15N在土壤剖面的残留分布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控释尿素用量对双季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氨挥发的影响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点概况 |
7.2.2 试验设计 |
7.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7.2.4 统计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7.3.2 控释尿素推荐用量 |
7.3.3 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累积量 |
7.3.4 不同生育期植株氮含量和氮素吸收量 |
7.3.5 成熟期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 |
7.3.6 氨挥发损失 |
7.4 讨论 |
7.5 小结 |
8 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双季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8.1 前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试验点概况 |
8.2.2 试验设计 |
8.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8.2.4 统计分析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8.3.2 成熟期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 |
8.3.3 经济效益分析 |
8.4 讨论 |
8.5 小结 |
9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
9.1 综合讨论 |
9.2 主要结论 |
9.3 论文特色和创新 |
9.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碱性长效肥抑酸降镉铅机制及作物生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土壤酸化的成因 |
1.2.1 施用化肥 |
1.2.2 酸沉降 |
1.2.3 连作 |
1.3 土壤酸化的危害 |
1.3.1 抑制作物生长发育 |
1.3.2 导致土壤营养元素流失 |
1.3.3 破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1.3.4 加重土壤重金属污染 |
1.4 土壤酸化的治理 |
1.4.1 选择适宜的肥料 |
1.4.2 控制酸沉降 |
1.4.3 碱性肥料及其他碱性改良剂的应用 |
1.4.4 适宜的作物及耕作模式 |
1.5 碱性肥料及其在治理土壤酸化中应用的前景 |
1.6 研究的切入点及目的意义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碱性长效肥抑酸改土的效果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室内培养条件下碱性长效肥及其用量对土壤酸度的影响 |
2.2.2 盆栽条件下碱性长效肥治理土壤酸度的效果研究 |
2.2.3 大田条件下碱性长效肥及其配施尿素治理土壤酸度的效果 |
2.2.4 测定方法 |
2.2.5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室内培养条件下碱性长效肥及其用量对水稻土土壤pH值的影响 |
2.3.2 室内培养条件下碱性长效肥及其用量对水稻土土壤交换性酸的影响 |
2.3.3 盆栽条件下碱性长效肥对韭菜土壤pH值的影响 |
2.3.4 盆栽条件下碱性长效肥对韭菜土壤交换性酸的影响 |
2.3.5 碱性长效肥及其配施尿素对蕉园土壤pH值的影响 |
2.3.6 碱性长效肥及其配施尿素对蕉园土壤交换性酸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碱性长效肥治理Cd、Pb污染的效果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碱性长效肥及其用量对土壤Cd、Pb有效性的影响 |
3.2.2 碱性长效肥治理土壤、韭菜Cd污染的效果研究 |
3.2.3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碱性长效肥及其用量对土壤有效Cd含量的影响 |
3.3.2 碱性长效肥及其用量对土壤有效Pb含量的影响 |
3.3.3 碱性长效肥对韭菜土壤有效Cd含量的影响 |
3.3.4 碱性长效肥对韭菜生育期Cd累积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
3.3.5 碱性长效肥对韭菜土壤全Cd含量的影响 |
3.3.6 碱性长效肥对韭菜Cd含量及其累积量的影响 |
3.3.7 土壤Cd污染程度对韭菜Cd含量及其累积量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碱性长效肥降低土壤Cd、Pb污染的机理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碱性长效肥及其用量对土壤Cd形态比例的影响研究 |
4.2.2 碱性长效肥及其用量对土壤Pb形态比例的影响研究 |
4.2.3 碱性长效肥降低韭菜Cd污染的研究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碱性长效肥及其用量对土壤Cd形态比例的影响 |
4.3.2 土壤pH值、土壤交换性酸与土壤Cd形态比例的关系 |
4.3.3 碱性长效肥及其用量对土壤Pb形态比例的影响 |
4.3.4 土壤pH值、土壤交换性酸与土壤Pb形态比例的关系 |
4.3.5 碱性长效肥和土壤Cd污染程度对韭菜Cd富集系数与转运系数的影响 |
4.3.6 土壤pH值与土壤有效Cd含量、韭菜Cd累积量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5章 碱性长效肥的产量效应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碱性长效肥对香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
5.2.2 碱性长效肥配施尿素对香蕉生长和产量的效应研究 |
5.2.3 碱性长效肥对韭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碱性长效肥对香蕉生长的影响 |
5.3.2 碱性长效肥对香蕉产期的影响 |
5.3.3 碱性长效肥对香蕉品质的影响 |
5.3.4 碱性长效肥对香蕉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5.3.5 碱性长效肥配施尿素对香蕉生长的影响 |
5.3.6 碱性长效肥配施尿素对香蕉产期的影响 |
5.3.7 碱性长效肥配施尿素对香蕉品质的影响 |
5.3.8 碱性长效肥配施尿素对香蕉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5.3.9 碱性长效肥及土壤Cd污染程度对韭菜生长的影响 |
5.3.10 碱性长效肥及土壤Cd污染程度对韭菜产量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碱性长效肥对香蕉氮素营养特性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碱性长效肥对香蕉氮素营养特性的研究 |
6.2.2 碱性长效肥配施尿素对香蕉氮素营养特性的研究 |
6.2.3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碱性长效肥对香蕉生育期根、茎、叶氮素含量的影响 |
6.3.2 碱性长效肥对香蕉生育期根、茎、叶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
6.3.3 碱性长效肥对香蕉收获期氮素分配规律的影响 |
6.3.4 碱性长效肥对香蕉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6.3.5 碱性长效肥对蕉园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
6.3.6 碱性长效肥配施尿素对香蕉根、茎、叶氮素含量的影响 |
6.3.7 碱性长效肥配施尿素对香蕉根、茎、叶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
6.3.8 碱性长效肥配施尿素对香蕉收获期氮素分配规律的影响 |
6.3.9 碱性长效肥配施尿素对香蕉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6.3.10 碱性长效肥配施尿素对蕉园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7章 全文讨论 |
7.1 碱性长效肥抑酸改土及其治理土壤Cd、Pb污染可行性分析 |
7.2 碱性长效肥的氮肥长效性机理分析 |
7.3 碱性长效肥的应用前景及其施肥技术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10)不同施肥制度潮土养分库容特征及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施肥制度与土壤物理肥力 |
1.2.2 施肥制度与土壤养分库容 |
1.2.3 施肥制度的环境效应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平台 |
2.1.1 试验简介 |
2.1.2 试验处理 |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2.1 研究内容 |
2.2.2 技术路线 |
2.3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
2.3.1 样品采集 |
2.3.2 测试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不同施肥制度对作物产量及玉米品质的影响 |
3.1 不同施肥制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3.2 不同施肥制度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
3.2.1 蛋白质 |
3.2.2 氨基酸 |
3.2.3 淀粉 |
3.3 讨论 |
3.3.1 施肥与产量 |
3.3.2 施肥与品质 |
3.4 结论 |
第四章 不同施肥制度的潮土物理肥力特征 |
4.1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的影响 |
4.2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4.3 不同施肥制度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第五章 不同施肥制度的潮土碳库特征 |
5.1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
5.2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及其组分的影响 |
5.3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腐殖质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长期施肥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
5.4.2 合理土壤碳库评判 |
5.5 结论 |
第六章 不同施肥制度的潮土氮库特征 |
6.1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6.2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
6.3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矿质氮库的影响 |
6.4 讨论 |
6.4.1 长期施肥对土壤氮库的影响 |
6.4.2 土壤氮库的环境效应 |
6.5 结论 |
第七章 不同施肥制度的潮土磷库特征 |
7.1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全磷及组分的影响 |
7.2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7.3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无机磷库及其组分的影响 |
7.4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有机磷库及其组分的影响 |
7.5 讨论 |
7.5.1 长期施肥对土壤磷库的影响 |
7.5.2 土壤磷库的环境效应 |
7.6 结论 |
第八章 不同施肥制度的潮土钾库特征 |
8.1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钾库及其组分的影响 |
8.2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8.3 讨论 |
8.3.1 长期施肥对土壤钾库的影响 |
8.3.2 土壤钾库的环境效应 |
8.4 结论 |
第九章 不同施肥制度的潮土中微量元素特征 |
9.1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全量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9.2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有效态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9.3 冬小麦和夏玉米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 |
9.4 讨论 |
9.4.1 长期施肥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影响 |
9.4.2 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合理性评价 |
9.5 结论 |
第十章 不同施肥制度的环境效应 |
10.1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
10.1.1 土壤氧化亚氮排放规律 |
10.1.2 土壤氧化亚氮排放量 |
10.2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
10.2.1 土壤氨挥发排放规律 |
10.2.2 土壤氨挥发量 |
10.3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硝态氮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
10.3.1 冬小麦收获期土体剖面硝态氮含量与分布 |
10.3.2 夏玉米收获期土体剖面硝态氮含量与分布 |
10.4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
10.4.1 土壤全量重金属 |
10.4.2 土壤有效态重金属 |
10.5 讨论 |
10.5.1 施肥制度与温室气体排放 |
10.5.2 施肥制度与硝态氮累积 |
10.5.3 施肥制度与土壤重金属 |
10.6 结论 |
第十一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11.1 主要结论 |
11.1.1 不同施肥制度的作物产量与品质 |
11.1.2 不同施肥制度的潮土物理肥力特征 |
11.1.3 不同施肥制度的潮土养分库容特征 |
11.1.4 不同施肥制度的环境效应 |
11.2 创新点 |
11.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Ammonia Volatilization from Urea Applied to Acid Paddy Soil in Southern China and Its Control(论文参考文献)
- [1]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施用对南方稻田土壤的环境效应研究[D]. 朱书豪.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不同缓控释肥养分释放特性及控释肥对河套蜜瓜土壤养分和生长的效应[D]. 郭雨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稻秆生物炭施入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研究[D]. 许云翔.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DNDC模型的洱海流域稻田氮素损失模拟研究[D]. 黄继元.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5]氮肥减施对滴灌棉田氮素气态损失和棉花产量的影响[D]. 王方斌.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稻草生物质炭对稻田氮磷固持效应的研究[D]. 朱楚仪.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7]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与作物氮吸收和氮损失的关系研究[D]. 刘四义.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8]控释尿素对双季稻产量、氮素损失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D]. 李鹏飞.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9]碱性长效肥抑酸降镉铅机制及作物生长效应研究[D]. 郭春铭.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10]不同施肥制度潮土养分库容特征及环境效应[D]. 温延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