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茅盾论主题分析的方法与原理——学习《茅盾论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吴惠璇[1](2021)在《郭吉成本真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
李小刚[2](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吴艳春[3](2020)在《整本书阅读视野下高中小说类节选文教学研究》文中提出
刘璐[4](2020)在《茅盾“十七年”(1949~1966)文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茅盾“十七年”文学理论与批评为研究对象,研究茅盾在1940-1950年代的思想转变、多重身份和多元立场,以期对他“十七年”时期的文学主张有更为明晰的认知。引言部分,介绍选题缘起和意义,以“茅盾十七年(1949~1966)”为核心对茅盾研究现状进行述评,针对现有研究的缺憾提出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以1942年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至1949年的时代转折为切入点,考察茅盾在社会变革之际的行动线索,考察国统区文人思想立场分化背景下茅盾对《讲话》的接受状况,从而认识茅盾1940-1950年代文学理念和文学批评的演变情况。第二章,讨论“茅盾文学思想的复杂性”。“茅盾后期”主要从事理论工作,鲜活的生命个体身份被显要的文化官员身份遮蔽,理论批评家身份比作家身份更受关注。在政治文化意识压倒启蒙主义思潮的语境中,探讨茅盾文化官员身份后潜隐的生命个体意识、理论批评家身份下潜隐的作家意识,以及时代共名主题下潜隐的启蒙意识。第三章,对茅盾“十七年”(1949~1966)的主要理论批评文本进行解读,包括《夜读偶记——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它》《关于历史和历史剧——从<卧薪尝胆>的许多不同剧本谈起》和茅盾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评论。结语部分,从现代文学向当代文学的转折关系、茅盾复杂的话语体系和多重身份等角度来对茅盾“十七年”文艺思想进行新的解读,重新厘定“茅盾后期”的文学贡献和学术价值,从而考察茅盾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同情之理解”走近茅盾、理解茅盾。
钱静静[5](2020)在《经济视角下的文学关怀 ——吴组缃的“破产题材”小说研究》文中指出吴组缃(1908-1994)是活跃在1930年代文坛的现代小说家。最初,他以短篇“破产题材”小说引起文学评论界的重视,被司马长风称赞为“第一流的小说家”。本论文试图从文学的经济视角出发,以皖南经济图景、多元叙事机制和经济人物形象这三个方面,结合西方叙事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阐释吴组缃30年代破产题材小说的艺术风格和价值意义,以期为我们探索1930年代文学的多样性提供些许启发。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梳理吴组缃“破产题材”小说的研究现状。第一章以经济动态和徽州文化为聚焦点,分析吴组缃小说对皖南经济图景建构的小说艺术。从农村经济的动态性书写、皖南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徽州地域情调等方面,探讨隐藏在皖南经济动态表征下的作家对徽州文化深层内里的审美书写,分析经济动态观照下的徽州文化“变迁”。第二章探讨经济视角审视下的多元叙事机制,及其传递出的作家创作理念。结合西方的叙事学理论,分析吴组缃是如何借助于插叙机制的适当引入、反讽叙事的亦悲亦喜、“光明的尾巴”的有意疏离等叙事机制,表现作家以经济视角观察到的人物移位现象、“异常”经济行为等,阐释其在叙事机制上的情感倾向、创作理念及叙事艺术。第三章论述经济人物形象的书写价值。重点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1930年代的时代语境,分析其刻画的“破产农民”、“失业店伙”、“落魄乡绅”等系列人物形象的现实情境及其生存挣扎,表明作家塑造了极富“经济人”色彩的麻木“看客”、“苦闷者”和“弱势乡绅”形象,在经济语境下对传统形象进行了新开掘。结语归纳全文,阐述吴组缃的“破产题材”小说与左翼文学、社会剖析文学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其既承接了20年代乡土文学的地域情调,又影响了40年代革命文学的艺术追求。吴组缃擅长描摹皖南地域的经济动态与风土人情,运用多元叙事机制讲述“破产故事”,刻画了多类在“经济破产”语境下的经济人物形象,显现出一种“经济视角下的文学关怀”。吴组缃的“破产题材”小说摆脱了当时“革命文学”中公式化、概念化的弊病,开始转向个性鲜明的“写实文学”创作,因此具有历史过渡性的重要意义。
许磊[6](2020)在《探寻重塑现代中国的精神力量 ——埃德加·斯诺《活的中国》编译研究》文中提出埃德加·斯诺花费近五年时间编译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活的中国》,他坦承编译过程让他收获很多,可视为《西行漫记》的前奏。不仅如此,《活的中国》选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外译起步阶段最为成功的一次努力,为打破当时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做出了贡献。然而,国内外学者却没有给予《活的中国》编译足够的重视,要么忽略不计,要么仅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对外传播的注脚一笔带过。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社会学转向,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间,翻译研究者开始关注《活的中国》选集,对其中的翻译策略选取展开探讨,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翻译研究。为将《活的中国》编译研究引向深入,本研究以编译主导者斯诺的在华“社会轨迹”及其思想演变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如下几个重要问题:《活的中国》选集的文本选择,翻译策略的选取,选集中建构的现代中国形象以及《活的中国》编译与《西行漫记》之间的内在关联。本研究注重搜集与使用与个案相关的一手史料,同时借鉴具有解释力的西方翻译理论,力图做到论证有“理”有“据”。在描写的同时,注重解释,做到描写与解释相结合。本研究针对目标个案提出如下三个研究问题:(1)《活的中国》编译的文本选择和翻译策略选取情况如何?为何这样选择?(2)《活的中国》选集建构了怎样的现代中国形象?为什么是这样的形象?(3)《活的中国》编译与《西行漫记》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通过考察相关史料发现,《活的中国》选材经历了前期的编译计划调整以及两轮入选作家的筛选和调整,才有了现在的选集目次。经过两轮入选作家筛选和调整,多位非左翼作家纷纷落选,左翼作家的比重大幅提高。选集选材过程体现了斯诺思想上“左转”的过程,他逐步相信左翼思想是正在改造现代中国的精神力量。斯诺的选材倾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倾向政治立场有代表性的作家;二是侧重选取在青年读者中影响较大的作家。为了将个人叙事植入译文中,斯诺主要使用三种翻译策略完成对译文的改写:首先,利用时空建构,将原文中的批判引向现实社会;其次,通过原文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改换原文中受压迫民众和知识分子形象;此外,采用标示式建构意在加强民众的反抗诉求以及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在文本选择和特定翻译策略的合力之下,斯诺建构出正处于文化转型期的现代中国形象:深受多重苦难的中国,觉醒与抗争的中国和红色革命影响下的中国。在深受国内外多重势力的压迫下,中国部分受压迫民众开始觉醒,但尚未有所行动,反抗的诉求主要来自知识分子阶层中的激进分子。中国红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赢得部分民众的支持,但也因民众的无知而被误解。斯诺对现代中国“他者形象”的建构也折射出斯诺对美国“自我形象”的思考:美国不应以武力介入中国事务,而应扮演民族自决原则扞卫者和世界和平维护者的角色。《活的中国》选集是《西行漫记》的前奏。在编译过程中,斯诺对中国民众的生存状况、各阶层民众的革命诉求以及中国命运等问题了解更加深入,这促使他进一步思考中国的现状与未来。陕北之行为斯诺的思考提供新素材和可能的答案,并以《西行漫记》的形式呈现出来。本研究是探讨记者型译者行为的一次有益尝试,为斯诺思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素材,同时也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译者模式、国家形象建构策略以及译介行为评价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韩媛媛[7](2020)在《“新青年”思潮与“五四”文学的发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世纪中国启蒙与救亡热潮之下,各阶层知识分子在相继经历了器物变革与制度变革的失败后将救亡重点投注在思想文化的革新上,“新青年”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变革力量被发掘、弘扬。从梁启超的“新民”与“少年”、鲁迅的“立人”,到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与《新青年》杂志创办,师辈致力于在年轻一代中寻求同盟军,“新青年”思潮启动。本论文分三个部分探讨在20世纪中国启蒙与救亡热潮的时代背景下,“五四”文学的发生与“新青年”思潮的逻辑关系。第一部分,梳理“新青年”思潮诞生与发展的过程,探究“新青年”意识的本质内容与精神内核,从20世纪初梁启超、鲁迅个人对青年群体的呼唤到《新青年》各编辑同人对“新青年”的全体动员令,师生两代结成思想变革的同盟军。第二部分,研究“新青年”思潮背景下师生的互动与合作,即师辈与“新青年”的互动、《新青年》与《新潮》的互动、启蒙变革与“文学革命”的互动。《新潮》创办彰显了师辈“敬告青年”运动的实绩,师生两代虽在具体主张上有所分歧,却一致达成了以“文学革命”促成“思想革命”的合作,“新青年”在师辈“理想对象(青年)”与“理想方式(文学)”的双重建构中进行文学创作。第三部分,研究“新潮”文学对“五四”文学基本特征生成的延展作用。得益于在青年群体间引发的“情感共振”,“新潮”的小说创作获得了天然的覆盖面与影响力,成为“文学革命”的生力军,奠定了“五四”文学创作的基本思想主题与风格特征,一是随着“不平之鸣”到“写实文学”主张的深入,“五四”文学乡土表现的生成;二是从“个人主义”到“表现自我”的创作实践,“五四”文学感伤基调的生成。
纪泽林[8](2020)在《初中语文随笔写作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写作要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初中的命题写作训练模式很难贴合所有人的生活体验,而随笔写作形式灵活、内容真实、个性化写作、关注写作素养,作为命题写作训练的一种补充,随笔写作值得在初中阶段训练,但初中生很少得到训练,这种现状值得担忧。通过调查N市P区中学的18位语文教师和564名初中生,分析随笔写作教学的现状。从老师和学生的问卷中,可以看出老师们花费在随笔写作教学的时间上少、学生参与意愿低、教师针对学生的随笔作品评价反馈少,学生对随笔了解不多、也缺乏随笔写作兴趣、没有掌握随笔写作方法、难以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面对如此现状,通过文献分析、观察名师随笔写作教学课堂、课堂实验,研究出针对现状的改进策略:第一,教师要进行随笔写作的专项指导。随笔写作的基础性知识部分要集中讲授教学;随笔作品的智力技能部分部分教师要采用探究法针对性启发学生。第二,要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不仅是要从生活中激发兴趣,课堂上激发兴趣,利用自我效能感激发兴趣,组织活动激发兴趣,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文学创作的远大理想,从言语生命意识的牧养,言语人格的熏陶,言语智慧的启悟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层的内驱力的激发,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走向言语表现与创造。第三,随笔写作的评价反馈机制同样值得关注,现行反馈存在教师反馈不及时、同伴反馈无组织、反馈难以直接促进学生作文修改等问题。通过在班级实验,发现“师评-互评-自评”三维评价体系有利于作文的反馈评价,教师还可以通过创办班级周刊、微信公众号等方式集中呈现学生随笔作品。
郑晓辰[9](2020)在《当代文学视角下的《天津日报·文艺周刊》研究》文中指出《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创刊于1949年3月,是省级党报纯文学副刊。本文在当代文学的视角下,对《天津日报·文艺周刊》70年的文本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同时结合具体的文本分析,探究其在众多报纸文艺副刊中独特的办刊风格以及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和贡献。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语构成。正文第一章从《天津日报·文艺周刊》的党报属性与坚持文学性的两个方面分析了其相对独立的文学立场和独具特色的办刊风格。第二章梳理了“荷花淀派”在《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上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探讨了孙犁的编辑工作对“荷花淀派”产生的重要影响。第三章通过回顾“十七年”时期天津工人文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在培养工人作家方面的做法和经验。第四章通过对《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上发表“津味”小说的量化统计和文本分析,阐述了《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刊发的“津味”小说的特点以及为“津味”文学的推广和发扬做出的重要贡献。《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传承和发扬着孙犁等老一辈创刊人倡导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扶植新人”的办刊理念,70年来在这块“苗圃”上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作家,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不断推动着天津地域文学的繁荣发展,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格。
魏松彦[10](2019)在《《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民日报》从创刊之日起就对文艺十分关注。《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是以整个“十七年”文艺批评发展为背景的。时代的变换,在它身上都有所体现。作为最权威的党报党刊,对它进行文艺批评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当代文艺批评研究无法绕过的一个领域。本文就从《人民日报》中与文艺批评有关的社论、理论版的批评文章、文艺副刊所载文章进行研究。试图能清晰地展现《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经历的曲折的发展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文艺批评有两个基本的方向,一是对文艺作品的批评,二是对文艺理论的批评。文章各个阶段主要也是按照这两个方向进行研究的。从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年到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之前是文艺批评发展的初期,文艺批评的主要成就是对新的文艺作品的批评和对文艺创作理论问题的探讨,这个阶段的文艺批评虽然包括了政治斗争的开端,但整体上仍然是以追求文艺自身规律为主。从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到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之前是文艺批评发展的中期上半期,这一时期是文艺批评向政治逐渐斗争异变的过程。这一阶段对于文艺作品的批评就明显减少了,同时文艺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文艺思想批判运动。文艺批评以向政治斗争异变为主。1956年到1962年的前半年是文艺批评发展的中期下半期,也是最为复杂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文艺批评在逐步的向政治斗争异化的过程中,一旦文艺政策出现宽松的时候就积极地追求文艺自身的规律,两股势力相互发展、相互交织。1962年冬到1965年是文艺批评发展的后期,这个时候文艺批评已经完全沦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不管是对文艺作品的批评还是对文艺理论的批评都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的影响下进行的。
二、茅盾论主题分析的方法与原理——学习《茅盾论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茅盾论主题分析的方法与原理——学习《茅盾论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2)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
(一)不幸的幸运儿 |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
(一)作家作品研究 |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
(四)梦幻化的效应 |
(五)爱欲的悲剧性 |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
(二)对希望的坚持 |
(三)抒情性与诗性 |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
(一)物象的象征性 |
(二)梦幻性段落 |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
(四)生命的悲剧性 |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
(二)多角色命运 |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茅盾“十七年”(1949~1966)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述评 |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时代的转折与茅盾的文学思想的演变 |
1.1 时代的转折与对《讲话》的接受 |
1.1.1 茅盾对《讲话》的接受 |
1.1.2 转折时期的文化选择与国统区文人的分化 |
1.2 茅盾文学理念的转向 |
1.2.1 论文学的目的和文学家的使命 |
1.2.2 论“民族形式” |
1.3 文学批评转型 |
1.3.1 话语类型的转换 |
1.3.2 原因探析 |
第二章 大时代下官员/批评家复杂的内心世界 |
2.1 文化官员身份后潜隐的生命个体意识 |
2.1.1 官方话语 |
2.1.2 私人话语 |
2.1.3 知识分子角色考察 |
2.2 理论批评家身份下潜隐的作家意识 |
2.2.1 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双栖现象 |
2.2.2 作家意识的具体表征 |
2.3 时代共名主题下潜隐的启蒙意识 |
2.3.1 茅盾的实践型启蒙观 |
2.3.2 茅盾的启蒙意识表征 |
第三章 “茅盾后期”文学思想的文本解读 |
3.1 再解读《夜读偶记——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它》 |
3.1.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知识谱系 |
3.1.2 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公式 |
3.2.1 历史剧的发展历程 |
3.2.2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结合 |
3.2.3 古为今用的历史观、文学语言 |
3.3 再解读茅盾的作家作品论 |
3.3.3 对《百合花》的评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经济视角下的文学关怀 ——吴组缃的“破产题材”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吴组缃的“破产题材”小说 |
第二节 研究综述及选题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视角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经济动态观照下的徽州文化“变迁” |
第一节 皖南农村与经济动态 |
第二节 徽州文化与日常生活 |
第二章 经济视角审视下的多元叙事机制 |
第一节 插叙机制的适当引入 |
第二节 反讽叙事的亦悲亦喜 |
第三节 “光明的尾巴”的有意疏离 |
一、开放式结尾 |
二、悲剧式结尾 |
第三章 经济人物形象的象征与反思 |
第一节 破产农民的愚昧麻木 |
一、占有式的“贫民革命” |
二、奴隶式的麻木“看客” |
第二节 失业店伙的精神苦闷 |
第三节 弱势乡绅的时代语境 |
结语:经济视角下的文学关怀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探寻重塑现代中国的精神力量 ——埃德加·斯诺《活的中国》编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埃德加·斯诺研究 |
(二)埃德加·斯诺早期在华活动及思想研究 |
(三)《活的中国》编译研究 |
四、研究问题 |
五、研究方法 |
六、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活的中国》的编译语境与重要价值 |
一、20世纪30年代美国来华记者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活动简介 |
二、《活的中国》的编译语境 |
(一)少人问津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 |
(二)美国对中国现实的关注:从“汉学”到“中国学” |
(三)美国中国形象的转变:从“蔑视”到“仁慈” |
三、《活的中国》的重要价值 |
(一)《活的中国》与斯诺思想的发展 |
(二)《活的中国》与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域外传播 |
(三)《活的中国》与现代中国形象的建构 |
四、小结 |
第三章 《活的中国》编译的选材 |
一、有关《活的中国》编译选材的几个重要问题 |
(一)斯诺编译计划的调整 |
(二)《活的中国》入选作家及篇目的调整 |
(三)《活的中国》选集中的“特殊”篇目 |
二、斯诺在《活的中国》编译选材中的主导地位 |
三、《活的中国》编译的选材 |
(一)首轮落选的作家:20年代“乡土小说”作家、“早期普罗小说”作家与30年代“海派小说”作家 |
(二)选集出版前的入选作家调整:五四“老”作家、“第三种人”作家与左翼作家的调整 |
(三)斯诺的选材倾向:政治立场有代表性,创作影响大 |
四、小结 |
第四章 《活的中国》编译的叙事建构策略 |
一、选集生成的基本策略——编译 |
二、社会学视阈下的翻译叙事运作模式与叙事建构手段 |
三、《活的中国》叙事建构策略 |
(一)编译中的时空建构:加强原文批判的现实指向 |
(二)编译中文本内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改换受压迫民众与知识分子形象 |
(三)编译中的标示式建构:强调民众革命诉求,加强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
四、小结 |
第五章 《活的中国》中现代中国形象的建构 |
一、翻译研究的形象学视角 |
二、《活的中国》建构的现代中国形象 |
(一)深陷多重苦难的中国 |
(二)觉醒与抗争的中国 |
(三)“红色革命”影响下的中国 |
三、小结 |
第六章 《活的中国》:“《西行漫记》的前奏” |
一、斯诺编译《活的中国》的收获与思考 |
(一)对中国民众生存状态的认识与思考 |
(二)对各阶层革命诉求的认识与思考 |
(三)对中国未来的认识与思考 |
二、《西行漫记》:为“活”的中国寻找另一种可能的答案 |
三、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7)“新青年”思潮与“五四”文学的发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与问题意识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目标 |
第一章 “新青年”思潮的先导与演进 |
第一节 先声与新声:梁启超“新民”说与鲁迅“立人”观 |
第二节 发酵和壮大:陈独秀“敬告青年”与《新青年》 |
一、“敬告青年”:青春力量萌发的星星之火 |
二、《新青年》:“新青年”意识渐成燎原之势 |
第二章 “文学革命”——“新青年”思潮下师生的互动与合作 |
第一节 “新青年”与《新青年》的相遇——《新潮》创立 |
第二节 《新潮》对《新青年》的继承与突破 |
一、批判旧式家庭伦理制度,寻求个性解放 |
二、宣传介绍西方现代思潮,主张学术研究 |
第三节 文学革命——师生打破分歧走向合作的启蒙运动 |
一、“理想对象(青年)”与“理想方式(文学)”的双重建构 |
二、“新潮”青年作家表现自我的创作 |
三、“新青年”的另类阐释——鲁迅的“非青年”创作 |
第三章 “新潮”文学的延展:“五四”文学基本特征的生成 |
第一节 从“不平之鸣”到“写实文学”——“五四”文学乡土表现的生成 |
第二节 从“个人主义”到“表现自我”——“五四”文学感伤基调的生成 |
一、“敬告青年”理想言说与现实情状的矛盾交锋 |
二、从“揭露病状”的热情到“十字街头”的彷徨迷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初中语文随笔写作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初中语文随笔写作教学概说 |
第一节 随笔概念及历史发展 |
一、随笔和随笔写作教学的概念界定 |
二、随笔历史的发展 |
第二节 随笔写作特征及优势 |
一、随笔分类 |
二、随笔写作特征 |
三、随笔写作的优势 |
第二章 初中随笔写作教学现状调查 |
第一节 教师随笔写作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内容 |
二、调查结果 |
三、现状分析 |
第二节 学生随笔写作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内容 |
二、调查结果 |
三、现状分析 |
第三章 初中随笔写作教学现状 |
第一节 随笔写作教学的专项指导现状 |
第二节 随笔写作教学反馈现状 |
一、教师反馈周期长 |
二、同伴反馈无组织 |
三、教师反馈较简单,同伴反馈无价值 |
第三节 学生在随笔写作中的现状 |
一、学生对随笔写作疲于应付 |
二、学生随笔写作存在功利化倾向 |
三、学生随笔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初中语文随笔写作教学改进策略 |
第一节 进行随笔写作专题指导 |
一、进行随笔写作“言语信息”类知识专题指导 |
二、进行随笔写作“智力技能”类知识专题指导 |
三、勾连课本与生活,通过课本指导学生随笔写作 |
第二节 培养学生随笔写作兴趣 |
一、生活激发写作兴趣 |
二、写作课堂激发写作兴趣 |
三、自我效能感激发写作兴趣 |
四、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
五、远大理想激发写作兴趣 |
第三节 完善随笔写作评价反馈机制 |
一、构建“自评、互评、师评”三维评价体系 |
二、“一学期一佳作”,建立“评价、反馈、修改再创作机制” |
三、办好“班级周刊”,集体评价模式 |
四、“互联网+”模式评价反馈学生作文 |
结语 |
附录 A |
初中随笔写作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版)及统计结果 |
初中语文教师随笔写作教学现状调查统计结果 |
附录 B |
初中随笔写作现状调查(学生版)及统计结果 |
初中随笔写作现状调查(学生版)统计结果 |
附录 C 随笔写作教学专访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当代文学视角下的《天津日报·文艺周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缘起 |
研究现状 |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天津日报·文艺周刊》——独树一帜的党报文艺副刊 |
一、报纸文艺副刊概述 |
二、《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党报属性与文学独立性间的平衡 |
(一)《天津日报·文艺周刊》的创立 |
(二)《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作为党报文艺副刊的政治属性 |
(三)《天津日报·文艺周刊》相对独立的文学立场 |
第二章 《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与“荷花淀派”的形成与发展 |
一、孙犁文学创作风格魅力的感召 |
二、孙犁的编辑工作对“荷花淀派”的影响 |
三、“荷花淀派”的发展与分化 |
第三章 《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与天津工人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
一、新中国工人文学兴起的背景 |
二、天津工人文学发展的基础 |
三、《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对工人作家的培养 |
(一)《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对工人文学的积极倡导 |
(二)《天津日报·文艺周刊》通过“线上”互动指导工人写作 |
(三)《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利用“线下”交流培养工人作家 |
四、“工人的文学” |
第四章 《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与“津味”文学的坚守与拓展 |
一、“津味”小说的刊载与坚守 |
(一)初次刊载 |
(二)津味小说联展(1994 年——1995 年) |
(三)津味小说撷英(2002 年——2003 年) |
(四)津味小说巡展(2005 年——2006 年) |
(五)津味小说甲午年赛(2014 年——2015 年) |
二、“津味”小说的新质 |
(一)由“旧天津”到“新天津” |
(二)天津地域文化性格的深入发掘 |
(三)叙事手法的丰富和多元化 |
三、《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与天津地域群众性文学活动的开展 |
(一)提升广大群众的文学普遍参与度 |
(二)重视区县文学的发展 |
(三)从“工人文艺小组”到新时期“文学讲习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人民日报》概况与“十七年”的界定 |
1.2 研究现状及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初期:文艺批评对文艺规律的探索以及向政治斗争偏离 |
2.1 对新作品的关注 |
2.2 对创造新英雄人物的理论探讨 |
3 中期上:文艺批评向政治斗争异化 |
3.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影响下的批判运动 |
3.2 对文艺作品的批评 |
4 中期下:科学理性与政治斗争相交织 |
4.1 对自身审美特征的探讨 |
4.2 “修正主义”的批判运动 |
5 后期:文艺批评完全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
5.1 “左”倾思潮下对文艺理论的批判 |
5.2 对修正主义影片的批判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茅盾论主题分析的方法与原理——学习《茅盾论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郭吉成本真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D]. 吴惠璇.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2]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整本书阅读视野下高中小说类节选文教学研究[D]. 吴艳春.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4]茅盾“十七年”(1949~1966)文学思想研究[D]. 刘璐. 西北大学, 2020(12)
- [5]经济视角下的文学关怀 ——吴组缃的“破产题材”小说研究[D]. 钱静静.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探寻重塑现代中国的精神力量 ——埃德加·斯诺《活的中国》编译研究[D]. 许磊.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7]“新青年”思潮与“五四”文学的发生[D]. 韩媛媛. 苏州大学, 2020(03)
- [8]初中语文随笔写作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 纪泽林.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当代文学视角下的《天津日报·文艺周刊》研究[D]. 郑晓辰.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10]《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研究[D]. 魏松彦.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