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扫形式主义

一扫形式主义

一、下大力扫除形式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李忠旭[1](2004)在《求真务实必须扫除“三大”障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求真务实会受到许多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干扰和阻碍。因此 ,在当前全党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时 ,务必充分认识和大力扫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障碍、制度和机制不良环境的障碍、实践主体利益倾向的障碍等

马云[2](2006)在《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扫盲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生命个体赖以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局势直接影响着本国各领域的发展一样,成人教育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进步伐,因此关注成人基础教育——即扫盲教育、尤其是文盲率较高的农村的扫盲教育问题至关重要。 在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引入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本论文以扫盲组织、扫盲教材、扫盲内容、扫盲形式、扫盲师资等问题为主线,从乡村社会控制视角探讨共和国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论文还将采用文献资料、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展现基层扫盲工作开展的具体场景,借鉴成人学习动机理论以探析特定时期农民不同的学习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期农村扫盲教育的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扫盲教育的纵向比较,力求深层次解读我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生态,刻画其复杂多样、嬗变斑斓又极具张力的社会历史画卷,系统分析和总结扫盲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正文部分共六章。 第一章即导论,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角度、已有研究成果、论文的基本概念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等问题。 第二章着重论述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新的经济、政治建设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借鉴革命根据地扫盲教育的经验、师承苏联扫盲教育的体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教育,并于50多年来不断建构和健全农村扫盲教育的运行系统。遵循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主要按照扫盲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本论文将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分为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亚健康”发展(1958年—1965年)、“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及“双向导”理念指引(1993年以后)的前进历程。 第三章嵌入社会学视角、尤其是运用社会控制理论,探讨共和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变迁对农村基层扫盲组织的影响。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建构了高度集权的控制体系,将国家权力触角深入乡村社会,打通了几千年来国家与乡村之间呈现的“内核——边缘”、“中心——边陲”的结构,基层扫盲组织

王晓菲[3](2019)在《当前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形式主义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其主要表现是落实工作形式化、学习培训形式化、日常事务形式化、调研形式化、履行职责形式化、服务群众形式化、文风话风“八股化”、工作留痕“主义”化。形式主义是一种以形式代替内容、片面夸大形式而无视内容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它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危害党的事业,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大敌,因此,绝不可小觑。对于形式主义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2013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将形式主义列为“四风”之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在对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形式主义问题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当前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认为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形式主义问题普遍存在,部分突出,但其影响之大,危害之深,我们绝不可等闲视之。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形式主义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思想上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作怪、组织上干部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工作上存在的官僚主义与脱离群众的作风。本文认为,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形式主义问题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思想教育、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加以统筹解决。首先,在思想教育方面,要加强党的宗旨教育、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建立长效的学习教育机制,巩固思想教育结果;其次,在组织建设方面,应实现组织机构扁平化、改革基层党组织选人用人机制、从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再次,在作风建设方面,要通过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优化服务内容、构建服务机制、加强服务考核与监督,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最后,还必须要通过加强党内反对形式主义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反对形式主义的良好党内政治文化氛围。

薛韡[4](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三不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开展了刀刃向内、气势磅礴的反腐败斗争。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机制作为反腐败斗争的主轴贯穿其中,推动了反腐败斗争从“胶着状态”到如今取得“压倒性胜利”,不敢腐的目标已经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和全面从严治党历史性成就表明,构建“三不腐”机制成效显着。立足新时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回望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方的路,进一步研究总结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历程和经验,研究凝炼出构建“三不腐”机制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基本路径。这条基本路径是由反腐败斗争的历史性变革和实践成效演进而来的,是对党的反腐败斗争和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构建“三不腐”机制这条基本路径,是贯通一体的有机整体,是相融相成、相互促进的标本兼治,是一体推进的系统工程。反腐败斗争虽然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但还没有取得彻底胜利,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面临的考验危险和风险挑战依旧长期存在。当前,构建“三不腐”机制在目标实现和作用发挥的程度上还存在着不均衡、不平衡问题,腐败存量和增量并存,规范权力运行的笼子还未严丝合缝,涵养自律意识的土壤尚未完全厚植,需要以坚韧执着的斗志攻坚克难,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一体推进“三不腐”,是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重大战略部署。新时代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要重点在传承经验和改革创新、重点突破和集成联动、内在活力和外部动力、常态效能和长效机制这“四个方面”统筹把握,以“3+2+1”为基本建构格局一体推进,健全完善惩戒、预防、自律三大运行机制、制度和责任两个保障机制,同时全力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专责作用。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是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基本路径的生动实践,必将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战略性成果,直至海晏河清。

雷虎强[5](2015)在《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胜利的关键。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可否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十八大以来,在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力度进一步加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全面深化改革为密切党群关系奠定更好基础的推动下,党群关系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当前依然存在着侵害群众利益问题、领导干部作风问题、群众工作方法方式问题、联系群众体制机制问题、西方国家和平演变和极端势力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新时期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根据新时期党群关系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党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原则;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引导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原则;坚持内外有别、积极稳妥原则;坚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原则。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必须以全面从严治党为重点,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实现党群良性互动常态化;以方式方法创新为突破,提高党群工作成效;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为推手,提高群众生活满意度;以加强人民群众教育为依托,消除党群间的思想和情感距离;以全面依法治国为抓手,引导党和群众尊法守法,多管齐下,切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更多力量。

任鹏[6](2018)在《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研究》文中指出高校党的作风,既表现为高校领导班子、各级党组织和师生党员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也通过校风、学风、教风等具体体现出来。高校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地位、高校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决定了高校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党建理论知识,深入分析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的突出问题、形成原因,着力就如何推进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实现常态化的目标、原则、内容、机制等展开探讨。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就是始终高度重视、常抓不懈,使高校党的作风建设成为一种经常的、平常的、正常的状态,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是我们党基于不断提高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水平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由于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的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党必须对作风建设进行经常性地管理,由此带来的管理方法、手段和措施等的经常运用,形成了相对固化的体制机制,逐渐塑造出科学有效的作风建设体系,作风建设由此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最终成为被广泛认可的常态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作风建设常态化的过程。论文认为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问题主要从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五个方面表现出来,这些问题主要有政治信仰与理想信念缺失、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滋生、享乐主义与奢靡之风蔓延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体系不健全、长效机制不完善、理想信念教育缺乏等。常态化是解决高校党的作风问题的必然选择,而要实现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必须坚持制度建设与思想建设相结合,要在“一个核心”,即群众路线为核心;“三种意识”,即问题意识、制度意识、法制意识;“四个常态”,即常态化的思想教育、常态化的制度机制建设、常态化的群众监督、常态化的法制方式的框架基础上,重点从构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的长效机制、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中的作用这三个方面着力。

陈烨[7](2021)在《毛泽东官僚主义批判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官僚主义作为一种不良风气,长久以来严重危害了党和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它的实质表现为脱离群众、脱离实践,违背了党的宗旨和原则,与党一贯以来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相背离。因此,每一个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党和国家都必须正视官僚主义问题,这是关乎党和国家存亡、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在毛泽东的带领下,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在与反官僚主义的长期斗争中总结了许多经验,为后世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研究了毛泽东在时代背景的条件与限制下,其官僚主义批判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反思了毛泽东官僚主义批判思想对当代社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首先,本文从现实背景层面挖掘青年毛泽东的平民情结,展现其批判官僚主义的人民立场的渊源,同时分析了历史唯物主义对毛泽东认识官僚主义产生的影响,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理论对其官僚主义批判思想产生的影响,从一种思想的发生角度来思考问题,可以深入探究这一思想的理论基础与思想继承。其次,本文总结并叙述了毛泽东对官僚主义主要表现、主要危害、产生原因的分析,理清毛泽东官僚主义批判思想的基本内容,意在引起读者对官僚主义的警惕。再次,本文对毛泽东批判官僚主义的方法举措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毛泽东如何用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理论批判官僚主义,挖掘了其从社会主义认识层面批判官僚主义方法举措的特点。最后,本文总结了毛泽东官僚主义批判思想的历史定位与当代价值,总结这一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在结合当前党中央开展反官僚主义行动的基础上,为党和国家推动反官僚主义斗争更加向前提供重要的思想武器与经验指导。

焦海博[8](2012)在《美国工具主义法律观研究》文中指出为了回应理论上“法律是工具还是目的”的争论,更为了回应中国实践中法律要“服务大局”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种新法律工具主义,本文选取了最为发达同时也最为典型的美国工具主义法律观作为主题进行研究,以期透过美国工具主义法律观的历史与现状,得出一些对中国法律而言有益的启示。本文包括导论、正文两部分,正文部分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导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论文的写作思路。所谓美国工具主义法律观,首先,它是一种法律观点的统称;其次,它更多的是一种对待法律的态度而非法律理论。从历史过程上讲,美国工具主义法律观经历了起源、早期、衰落、复兴、当代新发展几个阶段,且未完结。正文部分。第一章,论述了美国工具主义法律观的缘起。美国早期法律文化的主流是非工具主义法律观。18世纪,美国人对普通法的理解是一种传统性理解,到19世纪,对普通法的科学性理解占有主导地位。在法院对从英国继受而来的普通法进行改造时,一种功能性对待法律态度开始出现,使得法官面对因迥然异于英国的美国独特环境产生的新奇问题进行了有效处理。但是,伴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的急剧变革,人们对普通法的固有理解使得普通法遇到了危机:不仅表现在普通法变得难以有效处理社会出现的新问题,更表现在之前为推动美国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法院系统频频对立法工具宣布无效而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反面力量。为了重新拉近法律与社会的距离,一种法律的工具主义改革率先从立法领域中兴起,它主张将立法作为处理社会新问题的工具。第二章,论述了美国早期的工具主义法律观。继立法领域兴起工具主义法律观之后,普通法领域陆续展开了对形式主义法律观的批判,工具主义法律观得以在美国20世纪上半叶逐渐兴起。以古典实用主义哲学作为智识来源,早期法律工具主义者以霍姆斯为开创者,以卡多佐、庞德、卢埃林等为跟随者。虽然他们的法律思想是有区别的,但是他们都主张将法律视为达到一定目标的工具。此外,伴随着联邦最高法院对罗斯福新政立法立场的改变,联邦最高法院的工具主义审判观也确立了起来,且一直持续了下去,进而影响到整个司法界。第三章,论述了美国工具主义法律观的衰落与复兴。由于二战的影响,早期工具主义法律观受到人们的广泛谴责而陷于了短期的衰落。法律过程学派兴起并成为美国20世纪50年代主流的法律理论,它对法律现实主义进行了回应,试图在形式主义法律观与工具主义法律观之间作出调和。可是,这种调适最终失败了,它的信条受到了沃伦法院的致命打击。在20世纪60、70年代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在法律精英由团结走向破裂的法律界背景下,在相对主义盛行、广泛质疑气氛浓厚的思想背景下,之前处于衰落状态的工具主义法律观得到了复兴,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盛行于整个法律界。那一时代受到工具主义法律观训练的法学院学生,成为了当代美国社会中各式各样的法律人。当代美国主流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都深深受到了这一时代的影响而带有此时代持久的印记。第四章,论述了工具主义法律观在当代美国法律理论中的体现。法律的经济分析、批判法律研究运动、法律与社会发展运动、法律实用主义、形式法治理论等等,在根本上都对法律持有工具性的视角:法律的经济分析将法律视为社会财富最大化的工具;批判法律研究运动将法律视为政治统治的工具,其两个延续性流派种族主义批判运动和女权主义批判运动分别将法律视为种族压迫的工具和男性统治的工具;法律与社会发展运动以工具主义法律观作为经验研究的假定前提,自治型法向回应型的转变是为了更好的发挥法律工具的作用;法律实用主义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它对法律同样持有工具性的观点;形式法治理论的两大代表人物富勒和拉兹都对法律持有工具性的观点:富勒将法律视为空洞的容器,是可以用来服务于任何目标的工具;拉兹将法律看做是中立性的工具,就像刀子一样既可以用来切菜也可以用来杀人。此外,即使不属于上述任一阵营的法律学者,也基本上都持有工具主义法律观。当然,非工具主义法律观也继续存在着,但对于以无穷尽怀疑为特征的现代社会来讲已经太晚了。第五章,论述了工具主义法律观在当代美国法律实践中的表现。工具主义法律观已经在法律实践中完全释放了,为了控制、影响法律工具以增进自己的利益,法律的每一个竞技场上都在上演着激烈的斗争。司法实践中,由于法官个人的意识形态往往决定着司法判决,法官的意识形态因素受到重视。为了确保与己方意识形态一致的法官作出对己方有利的判决,围绕法官选任的斗争无论是在联邦层面还是在州层面都在激烈的进行着。律师实践中,法律职业危机与工具主义法律观关系紧密,两种意义上的工具主义法律观处处体现在律师执业中:第一种意义上,律师是达成当事人目标的工具;第二种意义上,律师工具性的操作法律。立法与行政实践中,工具性质的公共选择理论大行其道,各利益群体积极通过金钱赞助、游说渗透等手段试图影响立法者制定对己方利益有利的法案、行政官员采取对己方利益有利的规制。作为最具野心、最典型的工具主义法律观表现形式,公益诉讼试图通过法院的判决来实现社会改革。众多代表各利益群体的公益诉讼组织基本上都采取同样的战略来实现其改革目标。这些组织都声称自己是为了公共利益,但实际上它们是在致力于为实现自己所代表的利益。第六章,论述了美国工具主义法律观之评价与启示。美国工具主义法律观的核心观点就是视法律为达成一定目标的工具,而非目的本身。其具有三大特征:首要特征是重实质而轻形式;第二个特征超越主客二分、自然法与实在法之争的价值理论;第三个特征是对法律后果的关注。它对美国法律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美国法律文化的显着特色。美国工具主义法律观是一把双刃剑,有其优点,亦有其负面作用。中国法律工具主义与美国工具主义法律观相比较而言,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显着区别。无论你赞成还是反对,对待法律的工具主义态度俨然已成为现代法律的命运。从没有“高级法背景”的中国法律实际出发,我们的选择只能是:以世俗的眼光看待法律,以经世致用的态度运用法律,以民主的方法制约法律;其次,工具主义法律观也是以维护法治而非瓦解法治为出发点,中国新法律工具主义的出现与运用已成为主导法治建设进程的重要事实,我们对待它的立场应该是大力开发、有效限制,而非一味批判。

黄健江[9](2004)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史研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制定与实施》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末,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充分汲取人力资本理论这一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加大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执政思想,并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制定并实施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一“党的教育纲领”。中共中央希望通过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推进中国的人力资源开发事业,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走出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发生的重要执政行为,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主题。笔者希望通过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制定和实施过程的系统研究,达到总结历史经验,为今后我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历史借鉴的目的。 论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制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笔者认为,改革开放初期,在邓小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思想指导下,我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个阶段的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这突出地表现在政府教育投入不足,严重地制约到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高;基础教育发展薄弱,初、中级人力资源开发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职业技术教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大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教育的应试倾向太重,难以适应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教师的待遇过低,严重制约其积极性的发挥等等。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这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988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他们既严厉批评了执政党和政府在领导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事业中的失误,又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政策建议。这次讨论引起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央决定深入研究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酝酿制定新的教育政策以解决问题。 随后,论文呈现给老师和读者们的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制定过程。在这一部分,笔者初步分析了这一政策文本历经5年起草时间方才浮出水面的基本原因,研究了《纲要》最终成型的决定性因素。笔者的观点是,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政治风波以及随后一段时间里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些复杂情况严重地干扰了《纲要》的起草和修改工作。90年代初,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加大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执政思想正式形成。在它的指导下,《纲要》起草者对政策文本进行了彻底的修改,形成了体现这一执政思想的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体系。到此时,《纲要》定稿并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定后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颁布实施。 对《纲要》及随后出台的《实施意见》进行研究,分析这一公共政策体系确定的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目标以及实施思路,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比分析,笔者确认,《纲要》及其《实施意见》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大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优势的执政思想。尤其是这个政策体系确定的努力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将初、中级人力资源的开发列为90年代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强调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等等政策思想,既是解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关键手段,又是满足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人力资源提出的质量要求的核心途径。这些重要政策的实施,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事业的发展,推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纲要》是指导20世纪90年代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事业发展的系统性政策体系。这个系统性政策体系的实施特点是,一方面时间跨度大,前后历经8年之久;另一方面,系统工程的特点十分突出,涵盖了从“两基”到“Zn工程”建设,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到教材课程改革等多个方面和领域。笔者在研究《纲要》的实施过程时,将8年的《纲要》实施时间划分为两个大的历史阶段:“八五”时期和“九五”时期,对党和政府在这两个历史阶段为推动《纲要》实施而作出的重大举动进行了重点分析;并从“普九”、“扫除青壮年文盲”、职业教育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211工程建设”、成人教育和岗位培训、实施素质教育、教材课程改革、招生和考试制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经费增长等多个维度具体分析了《纲要》各大重点政策目标的贯彻实施情况。 对《纲要》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保证评价的客观性,笔者采用了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90年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绩效、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等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全面地评价了《纲要》的实施效果。 作为20世纪90年代指导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事业的基本政策体系,《纲要》的制定和实施,对当前乃至今后我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落实,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王铁钢[10](2015)在《建国十七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及其演变研究(1949-1965)》文中研究指明建国后十七年(1949-1965)是我国文化建设历程中很关键的一个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党和国家充分吸取了苏联文化发展僵化、专制的教训,继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制定了一系列有效政策、措施和制度,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转型,建立了社会主义文化新形态,开创了独立自主的文化发展道路,构建了中国化的文化建设理论体系,为改革开放后的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和实践经验。从文化政策演变过程来看,这个历史时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年至1956年,为文化政策的转型和初创期。面对人民群众对文化需要空前高涨但文盲率却高达80%的状况,党和国家在这个阶段的文化政策主要是开展扫盲运动,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改造旧文化教育体制,建立新文化体系。在人民群众文化水平得到提高之后,党和国家开始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教育,在思想文化领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改善知识分子政策,激发了全社会巨大的文化创造力,建立起了新的社会主义文化政策体系。第二个阶段是1957年至1960年,为文化政策的冒进和曲折发展期。由于执行了反右扩大化、“拔白旗”、大跃进等政策,党和国家的文化政策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反复波折,文化发展受到一定阻碍。首先是知识分子政策发生转折,知识分子被定义为向无产阶级发起进攻的资产阶级敌人,成为批判的对象,受到接二连三的政治批判,基本上失去了文化生产热情。其次是“双百”方针被异化为“两花",即马克思主义的“香花”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毒草”,“二为"方向狭隘地演变成了唯政治化,只强调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文化批评、文艺争鸣都变成文化战线上进行革命的手段。第三个阶段是1961年至1965年,为文化政策的调整和提高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国际、国内形势进行了反思,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文艺、教育、科研等领域也制定了一系列调整政策,重新认识知识分子的价值、作用,恢复知识分子名誉和地位,进一步深化“双百"方针的内涵,并深入探索文化发展的规律,使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再次繁荣起来。但是这种提高随着“左”倾思想再次泛滥而很快中止,文化政策出现畸形巨变,“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文化领域阴云笼罩,政治批判代替了正常的学术争鸣和批评,并最终演化为“文化大革命”。从政策的制定、调试、实施环节来看,建国后十七年党的文化政策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人民性是文化政策制定的基本价值取向,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造更多受人民群众欢迎、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同时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热情。第二,政治性是文化政策调整的主要根源,由于对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认识不清晰,过分强调了文化的政治性,导致文化处于从属于政治的地位,使文化政策随政治需要而起伏变化,政策生命周期短暂。第三,多样性是文化政策实施的主要表现形式,文化作为精神产品,具有多样化特征,因此,文化政策也有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约束不同的对象,政策效应发生的形式多样。建国后十七年党的文化政策发展曲折变化,反复波动,也留下深刻的经验教训,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文化政策必须符合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文化自身的特殊性和文化生产的特殊性;二是文化政策必须正确对待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在“二为”方向指引下防止各种过“左”或过右的思想倾向;三是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并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政策,保持创作风格、手法、题材、学术观点的多样化公平发展,促进文化发展异彩纷呈:四是文化建设必须始终落实好知识分子政策,要将知识分子作为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发挥他们无限的创造力。虽然这十七年文化政策和文化建设曲折波动,失误频发,但它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第一,开创了一条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即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尊重文化发展客观规律,批判地继承和学习,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文化与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第二,构建了中国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体系框架,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双百”方针为基本原则、以批判地继承和学习为主要方法、以知识分子为主要动力等理论。第三,建立了初具规模的社会主义文化新形态,包括各种文化组织、管理机构、艺术形式、产品体系等,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完整的社会组织结构。

二、下大力扫除形式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大力扫除形式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1)求真务实必须扫除“三大”障碍(论文提纲范文)

一、扫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障碍
    1.自觉端正思想路线, 是扫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障碍, 做到求真务实的根本保证。
    2.增强执政为民的责任意识, 是扫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障碍, 做到求真务实的基本要求。
    3.提高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勇气, 是扫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障碍, 做到求真务实的重要途径。
    4.坚持“两个务必”, 是扫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障碍, 做到求真务实的精神动力。
二、扫除制度和机制不良环境的障碍
    1.从制度和机制双重层面上看:
    2.从制度层面上看:
三、扫除利益倾向的障碍

(2)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分析
        一 研究现状的回顾
        二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四节 几个重要概念
        一 农村
        二 扫盲教育
        三 社会控制
    第五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继往开来与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
        一 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缘起
        二 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
    第二节 “政治挂帅”与扫盲教育的“亚健康”发展: 1958年-1965年
        一 “大跃进”与扫盲运动“大跃进”(1958年-1960年)
        二 挫顿后的调整与扫盲教育的缓慢恢复(1961年-1966年)
    第三节 意识形态极端化与扫盲教育的“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
        一 人为之灾与扫盲教育的尽乎停滞
        二 努力抗争与夹缝中的扫盲坚守
    第四节 经济重心与扫盲教育的“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
        一 扫盲教育正规化 制度化道路的重返及发展
        二 经济建设下的“经济”扫盲观
    第五节 非均衡理念与扫盲教育发展的“表”“里”:1993年-2005年
        一 “两基”初始齐驱与扫盲制度的继续调整(1993年-1996年)
        二 划片推进与扫盲依次攻坚(1997年-2000年)
        三 “双向导”旨趣与扫盲教育的“东”“西”理路(2001年-2005年)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第三章 重建与变迁:农村社会控制与扫盲组织关系探微
    第一节 农村社会强势控制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趋同化:1949年-1957年
        一 强势“硬”“软”控制与国家权力的逐渐下渗
        二 农村扫盲组织的“枝繁叶茂”
    第二节 农村社会控制偏差与扫盲教育组织的“沉”“浮”:1958年-1965年
        一 社会控制过度与教育权力的困顿
        二 扫盲组织的“沉”“浮”:结构及功能泛政治化的凸显
    第三节 农村社会相对失范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解构:1966年-1976年
        一 农村社会控制的相对失序与教育危机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扫盲组织形态及功能的解构
    第四节 文革后农村社会控制重建与扫盲教育组织的多维呈现
        一 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与乡村秩序的重建
        二 现代农村扫盲组织的“差序格局”
第四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上):扫盲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
    第一节 教育理念转型:扫盲教育思想重心的从低到高
    第二节 扫盲教育内容及教材分析
        一 扫盲教育内容的解析
        二 扫盲教材解读
第五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下):形式 师资及农民学习心理
    第一节 多样的扫盲学习形式
        一 集中学习
        二 分散学习
    第二节 扫盲师资及教师教学心理
        一 扫盲师资的选择与培养
        二 扫盲教师心理剖析
    第三节 学习心理与动机:农民学习心理解读
        一 主动性参与扫盲
        二 被动性参与扫盲
第六章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和发展路向的若干思考
    第一节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的指向
        一 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成效及局限
        二 建国以来农村扫盲教育的经验及其对当代扫盲教育实践的启示
        三 新世纪扫盲教育的新理念
    第二节 扫盲教育路径的比较与整合
        一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不同理路
        二 扫盲教育发展路径的整合
参考文献
后记

(3)当前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形式主义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依据、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依据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与评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之处
    1.5 基本概念界定
        1.5.1 基层党组织
        1.5.2 形式主义
2 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形式主义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认识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形式主义的相关论述
        2.1.1 内容与形式
        2.1.2 现象与本质
        2.1.3 群众史观
    2.2 中国共产党对于形式主义的认识和批判
        2.2.1 毛泽东对形式主义的认识和批判
        2.2.2 邓小平对形式主义的认识和批判
        2.2.3 江泽民对形式主义的认识和批判
        2.2.4 胡锦涛对形式主义的认识和批判
        2.2.5 习近平对形式主义的认识和批判
    2.3 西方公共行政领域中有关形式主义的相关论述
        2.3.1 帕金森定律关于形式主义的论述
        2.3.2 彼得原理关于形式主义的论述
        2.3.3 行政生态学关于形式主义的论述
3 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形式主义问题的表现与成因
    3.1 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形式主义问题的现实表现
    3.2 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形式主义问题的巨大危害
    3.3 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形式主义问题的成因
        3.3.1 思想上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作怪
        3.3.2 组织上干部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3.3.3 工作上存在的官僚主义与脱离群众的作风
4 解决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形式主义问题的对策
    4.1 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教育
        4.1.1 加强党的宗旨教育
        4.1.2 加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教育
        4.1.3 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4.1.4 建立长效的学习教育机制,巩固思想教育成果
    4.2 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
        4.2.1 实现组织机构扁平化
        4.2.2 改革基层党组织选人用人机制
        4.2.3 从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4.3 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4.3.1 强化服务意识
        4.3.2 提升服务能力
        4.3.3 优化服务内容
        4.3.4 构建服务机制
        4.3.5 加强服务考核与监督
    4.4 加强党内反对形式主义文化建设
        4.4.1 营造以实干为荣的浓厚文化氛围
        4.4.2 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
        4.4.3 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三不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基本概念阐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三不腐”机制的理论源泉和文明成果借鉴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中的反腐败思想
        二、列宁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理论中的反腐败思想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廉政思想借鉴
        一、以廉治国理政
        二、以廉选吏治吏
        三、以廉修身为官
    第三节 国际反腐败文明成果借鉴
        一、注重道德教育和职业保障
        二、坚持对公权力的监督制约
        三、发挥法治的引领作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坚持从思想上建设党
        二、严肃党的纪律
        三、重视民主监督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一、集中开展思想教育和惩治腐败
        二、探索建立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
        一、始终坚持教育为主
        二、着力强化制度建设
        三、加强权力监督制约
        四、保持惩治腐败力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代“三不腐”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三不腐”机制的提出及其必然性
        一、“三不腐”机制的提出过程
        二、“三不腐”机制提出的必然性
    第二节 构建“三不腐”机制的实践进程
        一、构建不敢腐机制的主要实践
        二、构建不能腐机制的主要实践
        三、构建不想腐机制的主要实践
    第三节 “三不腐”机制的深刻内涵
        一、“三不腐”机制的基本内容
        二、“三不腐”机制之间的内在关系
        三、“三不腐”机制的实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代构建“三不腐”机制的成效和经验
    第一节 构建“三不腐”机制的显着成效
        一、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二、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
        三、人民群众信任支持提升
        四、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五、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
    第二节 构建“三不腐”机制的重要经验
        一、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结合
        二、政治统领和全面推进相统一
        三、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融合
        四、抓住少数和管住多数相并重
        五、自我革命和加强监督相协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面临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腐败存量和腐败增量并存
        二、规范权力运行的笼子还未严丝合缝
        三、涵养自律意识的土壤尚未完全厚植
    第二节 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面临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复杂
        二、党自身结构变化带来多重影响
        三、党内政治生态改善存在薄弱环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的价值导向和基本考量
    第一节 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的价值导向
        一、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题中之义
        二、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
        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
        四、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根本要求
    第二节 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的基本考量
        一、传承经验和改革创新有机结合
        二、重点突破和集成联动齐头并进
        三、内在活力和外部动力同向发力
        四、常态效能和长效机制并驾齐驱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时代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完善健全三大运行机制
        一、强化以惩治震慑为重点的惩戒机制
        二、健全以监督制约为重点的预防机制
        三、完善以教育引导为重点的自律机制
    第二节 强化制度和责任保障机制
        一、持续强化制度保障机制
        二、严格落实责任保障机制
    第三节 发挥纪检监察机关专责作用
        一、始终坚守政治机关定位
        二、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三、打造一支纪检监察铁军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党群关系的相关概念
        (一) 新时期
        (二) 党群关系
        (三) 党群关系的内涵和实质
    二、党群关系的研究动态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一)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党群关系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群关系的论述
        (一) 马恩关于党群关系的论述
        (二) 列宁关于党群关系的论述
    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党群关系的论述
        (一) 毛泽东关于党群关系的论述
        (二) 邓小平关于党群关系的论述
        (三) 江泽民关于党群关系的论述
        (四) 胡锦涛关于党群关系的论述
        (五)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党群关系的论述
第二章 党群关系的国际借鉴和历史经验教训
    一、党群关系的国际借鉴
        (一) 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明成果
        (二)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
    二、党群关系的历史经验
        (一) 具有高度自觉的历史使命感和明确的奋斗目标
        (二) 牢固树立宗旨意识
        (三) 切实贯彻群众路线
        (四)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五)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三、党群关系的历史教训
        (一) 背离群众路线,严重损害党群关系
        (二) 脱离社会现实条件,以主观臆断代替实事求是
第三章 新时期党群关系的基本状况
    一、新时期党群关系得到改善和加强
        (一) 改善和加强的基本情况
        (二) 改善和加强的基本原因
    二、新时期党群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四章 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
    二、有利于提高党决策的科学性
    三、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四、有利于实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第五章 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原则
    二、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引导原则
    三、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原则
    四、坚持内外有别、积极稳妥原则
    五、坚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原则
第六章 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一、以全面从严治党为重点,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一) 以从严管好党员干部为重点
        (二) 以完善党的制度建设为基础
        (三) 增强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
        (四) 扎实推进作风建设
        (五)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实现党群良性互动常态化
        (一) 建立健全畅通有序的群众利益表达和民意沟通机制
        (二) 建立健全规范理性的群众利益实现机制
        (三) 建立健全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的群众利益协调机制
        (四) 建立健全有效管用的群众工作监督评价机制
    三、以方式方法创新为突破,提高党群工作成效
        (一) 推行真情服务
        (二) 收集民情反映民声
        (三) 推进协商民主
    四、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为推手,提高群众生活满意度
        (一) 回应群众的民生期待
        (二) 维护社会公平
        (三) 正确处理好与有关群体的关系
    五、以加强人民群众教育为依托,消除党群思想和情感距离
        (一) 引导群众合理表达利益诉求
        (二) 疏导网上民意
        (三) 开展接地气的思想宣传工作
    六、以全面依法治国为抓手,引导党和群众尊法守法
        (一) 贯彻落实依法执政
        (二)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三) 培养法治思维方式
        (四) 依法解决涉访涉诉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现有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难点
        1.4.2 创新点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党的作风概念
        2.1.2 党的作风建设内涵
        2.1.3 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内涵
    2.2 相关理论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
        2.2.2 其他学科相关理论的借鉴
3 党的作风建设历史回顾与常态化新要求的提出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作风建设历史回顾与反思
        3.1.1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作风建设历史的简要回顾
        3.1.2 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反思
    3.2 常态化是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要求与新目标
        3.2.1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选择
        3.2.2 有效应对严峻挑战的必然选择
        3.2.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4 常态化是解决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问题的必然要求
    4.1 新时期高校解决作风问题的成就与经验
        4.1.1 牢牢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
        4.1.2 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4.1.3 提升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制度化水平
        4.1.4 深入开展高校反腐倡廉工作
    4.2 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4.2.1 思想作风方面的问题
        4.2.2 学风方面的问题
        4.2.3 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
        4.2.4 领导作风方面的问题
        4.2.5 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
    4.3 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官本位思想与教条主义滋长
        4.3.2 校园行政化影响与和谐校园环境受到侵蚀
        4.3.3 作风考核体系不健全与监督体系不完善
        4.3.4 学校干部任用机制不完善与制度缺陷
        4.3.5 权力过于集中与实用主义蔓延
    4.4 通过常态化来破解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难题
        4.4.1 常态化是践行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基本原则的具体表现
        4.4.2 常态化是落实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主要内容的根本途径
5 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的制度体系构建
    5.1 制度体系构建必须遵循的原则
        5.1.1 科学性原则
        5.1.2 时效性原则
        5.1.3 针对性原则
    5.2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高校制度体系常态化建设
        5.2.1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思想作风制度常态化建设
        5.2.2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学风制度常态化建设
        5.2.3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工作作风制度常态化建设
        5.2.4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领导作风制度常态化建设
        5.2.5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生活作风制度常态化建设
        5.2.6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各项制度的监管与落实
6 完善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的长效机制
    6.1 建立健全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机制的重要性
        6.1.1 永葆高校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6.1.2 提高执校能力的重要措施
        6.1.3 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
    6.2 建立健全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的长效机制
        6.2.1 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权力制约机制
        6.2.2 建立健全高校教育宣传机制
        6.2.3 建立健全高校组织领导机制
        6.2.4 建立健全高校干部管理机制
        6.2.5 建立健全高校监督预警机制
        6.2.6 建立健全高校惩处激励机制
7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中的作用
    7.1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党的作风建设的作用
        7.1.1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作用
        7.1.2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党的学风建设的作用
        7.1.3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党的工作作风建设的作用
        7.1.4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党的领导作风建设的作用
        7.1.5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党的生活作风建设的作用
    7.2 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来推动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
        7.2.1 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来推动高校党的作风常态化建设
        7.2.2 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开展高校党的作风常态化建设
        7.2.3 借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提升高校党的作风常态化建设的实效
        7.2.4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来夯实高校党的作风常态化建设的基础与保障
        7.2.5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来优化高校党的作风常态化建设的宏观环境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提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毛泽东官僚主义批判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毛泽东官僚主义批判思想溯源
    一、现实缘由
        (一) 平民情结的影响
        (二) 唯物史观的传播
    二、理论背景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官僚主义的批判
        (二) 列宁对官僚主义的批判
第二章 毛泽东官僚主义批判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官僚主义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一) 作风上的形式主义
        (二) 工作上的老爷主义
        (三) 领导上的命令主义
        (四) 生活上的享乐主义
    二、官僚主义产生的原因
        (一) 思想根源:意志衰退
        (二) 现实环境:封建残余
        (三) 上层建筑:制度短板
    三、官僚主义的危害
        (一) 败坏党的作风
        (二) 违背民主精神
        (三) 阻碍国家发展
第三章 毛泽东批判官僚主义的方法举措
    一、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
        (一) 创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渡时期理论
        (二) 创立中国特色化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理论
    二、毛泽东批判官僚主义的方法举措
        (一) 以实行公有制为目标
        (二) 以实行计划经济为手段
        (三) 以实行按劳分配为措施
第四章 毛泽东官僚主义批判思想的历史定位与当代启示
    一、毛泽东官僚主义批判思想的历史定位
        (一) 历史反思
        (二) 历史价值
    二、毛泽东官僚主义批判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 理论启示
        (二) 实践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取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美国工具主义法律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
    二、 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 选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四、 论文的写作思路
第一章 美国工具主义法律观的源起
    一、 美国早期的非工具主义法律观
        (一) 对普通法的传统性理解
        (二) 对普通法的科学性理解
    二、 功能性对待法律态度的出现
        (一) 出现的原因
        (二) 对工具主义法律观产生的推动
    三、 工具主义法律观在立法领域的产生
        (一) 工具性立法的出现与扩张
        (二) 立法与司法的争斗
        (三) 法官背后的形式主义法律观
第二章 早期美国工具主义法律观
    一、 智识来源:古典实用主义哲学
        (一) 皮尔士原理与詹姆斯的真理观
        (二) 杜威的工具主义思想
    二、 早期法律工具主义者的法律观
        (一) 工具而非形式:对形式主义法律观的批判
        (二) 经验而非逻辑:对司法判决真正基础的揭示
        (三) 手段而非目的:对法律功能的定位
        (四) 社会福利:对法律目的的强调
    三、 联邦最高法院的工具主义审判观
        (一) 联邦最高法院的非工具主义审判观
        (二) 联邦最高法院工具主义审判观的确立
        (三) 联邦最高法院工具主义审判观的影响
第三章 工具主义法律观的衰落与复兴
    一、 工具主义法律观的衰落
        (一) 工具主义法律观之批评
        (二) 法律过程学派对形式主义和工具主义的调和
    二、 工具主义法律观的当代复兴
        (一) 法律过程学派的衰微
        (二) 法律精英间的破裂
        (三) 工具主义法律观的当代复兴
第四章 当代美国工具主义法律观的理论分析
    一、 法律经济分析
    二、 批判法律研究运动
    三、 法律与社会运动
    四、 法律实用主义
    五、 形式法治理论
第五章 当代美国工具主义法律观之实践
    一、 律师实践中的工具主义法律观
        (一) 律师作为实现当事人目标的工具
        (二) 律师工具性的操作法律规则
        (三) 工具主义法律观何以在律师实践中践行
    二、 司法实践中的工具主义法律观
        (一) 工具主义法律观影响下法官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二) 围绕联邦法院法官选任的斗争
        (三) 围绕州法院法官选任的斗争
    三、 立法与执法实践中的工具主义法律观
        (一) 工具性理论在立法与行政过程中的运用
        (二) 利益群体为掌控法律工具而进行的斗争
    四、 公益诉讼中的工具主义法律观
        (一) 公益诉讼的起源与发展
        (二) 以公益为名来追求实现私益
第六章 美国工具主义法律观之评价与启示
    一、 美国工具主义法律观之评价
        (一) 美国工具主义法律观之宣言
        (二) 美国工具主义法律观之评价
    二、 美国工具主义法律观之启示
        (一) 中美工具主义法律观之比较分析
        (二) 美国工具主义法律观之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20世纪末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史研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制定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一、 选题立意
    二、 研究目的及方法
第一章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出台的历史背景分析
    一、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回顾(1978--1987)
    二、 1988年“两会”上的教育问题大讨论
第二章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制定及其政策体系
    一、 《纲要》的制定
    二、 《纲要》所确定的政策目标和实施思路
第三章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历程
    一、 “八五”期间《纲要》的实施情况
    二、 “九五”期间《纲要》的实施情况
第四章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绩效分析
    一、 《纲要》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
    二、 《纲要》产生的人力资源开发绩效
    三、 《纲要》在解决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中取得的成效
结束语
    一、 《纲要》制定及实施的历史启示
    二、 新世纪、新蓝图、新政策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10)建国十七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及其演变研究(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学术研究综述
        三、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第二节 文化与文化政策
        一、文化概念
        二、本文的文化概念
        三、文化政策概念及政策文本
    第三节 十七年中国共产党文化政策的历史背景
        一、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
        二、机械学习苏联文化建设模式的弊端
        三、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第一章 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转型与初创
    第一节 政策转型的前提:扫除文盲,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
        一、扫除文盲、普及文化运动的社会背景
        二、扫除文盲、普及文化运动的主要措施
        三、扫盲运动对文化政策的启示
    第二节 政策转型的基础:改革旧文化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文化新形态
        一、改革旧文化教育事业
        二、改革旧文艺,建立社会主义新文艺
        三、改革语言文字,推广简化字和普通话
    第三节 政策转型的标志: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一、建国初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复杂形势
        二、编辑出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着作
        三、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
        四、进行思想改造,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第四节 政策初创的发韧:推行“双百”方针
        一、“双百”方针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二、“双百”方针提出的过程
        三、实施“双百”方针的有效途径:批判地继承和学习
        四、“双百”方针实施的效果
    第五节 政策初创的动力:发挥知识分子作用
        一、思想改造首先是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二、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初步认定
        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发挥其动力效应
第二章 1957-1960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曲折发展与冒进
    第一节 政策深化:“双百”方针深入推进
        一、“双百”方针受到质疑
        二、毛泽东对实施“双百”方针的推动
        三、其他领导人和理论界对“双百”方针的支持
    第二节 政策偏差:知识分子政策和“双百”方针中断
        一、知识分子政策发生颠覆性转折
        二、“双百”方针遭遇寒流
        三、“文化革命”概念的异化
    第三节 政策冒进:文化领域“大跃进”
        一、文化“大跃进”的社会背景
        二、文化“大跃进”的政策嬗变
        三、文化“大跃进”下的文化实践
        四、文化“大跃进”政策的纠偏
第三章 1961-1965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调整与提高
    第一节 文化政策的全面调整
        一、“八字方针”的提出
        二、文化各领域的政策调整
        三、“双百”方针的复苏
    第二节 文化政策的提高
        一、纠正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
        二、“双百”方针内涵的深化
        三、文化政策调整下的实践效果
    第三节 文化政策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探索
        一、文化建设要体现精神产品的本质特征
        二、文化创作要遵循文化自身规律
        三、文化建设要处理好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第四节 文化政策逐渐发生畸变
        一、“以阶级斗争为纲”对文化政策的影响
        二、文化政策畸变之始:毛泽东对文艺的两个批示
第四章 十七年中国共产党文化政策的基本特征、经验教训及历史价值
    第一节 十七年文化政策的基本特征
        一、人民性是文化政策制定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政治性是文化政策调整的主要根源
        三、多样性是文化政策实施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二节 十七年文化政策实施的经验教训
        一、文化政策必须符合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文化政策必须正确对待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三、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并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政策
        四、文化建设必须始终落实好知识分子政策
    第三节 十七年文化政策的历史价值
        一、探索出一条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
        二、构建了中国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体系框架
        三、指导建立起初具规模的社会主义文化新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下大力扫除形式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求真务实必须扫除“三大”障碍[J]. 李忠旭.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09)
  • [2]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D]. 马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3]当前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形式主义问题研究[D]. 王晓菲. 河北经贸大学, 2019(09)
  •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三不腐”机制研究[D]. 薛韡.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研究[D]. 雷虎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 [6]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研究[D]. 任鹏.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2)
  • [7]毛泽东官僚主义批判思想研究[D]. 陈烨. 扬州大学, 2021(09)
  • [8]美国工具主义法律观研究[D]. 焦海博. 山东大学, 2012(12)
  • [9]20世纪末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史研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制定与实施[D]. 黄健江.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3)
  • [10]建国十七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及其演变研究(1949-1965)[D]. 王铁钢.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一扫形式主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