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现代语境中的科层制困境及其变革(论文文献综述)
渊令龙[1](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农安县部门协同能力提升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政府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对提升政府效能至关重要,尤其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跨部门的协同治理,是社会发展、民生诉求、深化改革的客观需求,是实现人们美好生活愿望的重要抓手,也是多个国家、政府、地区在发展的新阶段所必经之路,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本文选取农安县作为案例,意在通过分析部门协同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个现阶段可行的实施方案,希望能让政府部门间的合作更加优化、协同和高效。采取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访谈调研法等方法,通过对国内国外、从古至今的一些政策和案例的分析对比,找到部门协同的历史遵循,用沉淀下来的规律性做法给数据时代下农安县部门协同提供参考,并对农安县各级领导、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等进行走访调研,了解现有的工作流程和各自存在的问题,切实有效地分析农安县部门协同能力提升的途径。综合分析后,发现农安县部门协同大方向存在参与主体、技术层面、制度层面三方面问题,提出信息化与机制化建设是一条可行的路径,但行政协同的终极目标不会因技术发展而自动实现,因此,结合农安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步走的阶段实施方案,即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区块联动,分步进行实施,这样人们的观念有个转变的过程,技术也有磨合提升的空间,从而最大限度节约政府成本,能够最大限度适应新形势,为实现“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规划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于晓川,刘勃[2](2019)在《论深化依法行政背景下政务公开的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政务公开作为建设法治政府、联系群众的一座桥梁,作为民众了解政府活动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作用日益彰显。但由于我国开展这一工作起步较晚,水平低,经验不足,因此还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相差较远。文章从政务公开的理论依据入手,分析目前我国政务公开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原因,对今后如何完善政务公开工作提出对策及建议。
刘祺,彭恋[3](2018)在《“互联网+政务”的现实困境及其优化策略——以广东省为例》文中认为"互联网+政务"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政府治理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推动着政务改革与创新。以广东省为例,展现"互联网+政务"改革的实践与成效,并提出优化"互联网+政务"发展的策略,即秉持"互联网+"思维理念,全面统筹分步实施;构建跨部门业务协同体系,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整合政务信息资源,统一技术与服务标准规范。
俞晓波[4](2014)在《扁平化架构下的大都市政府结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行政生态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科层制结构已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因其过分理性化、不透明、组织僵化等特征,日益表现出呆滞性;而扁平化结构由于信息传递层次少,更加具有环境适应性和灵活性,便于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政府结构合理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结构扁平化既继承了科层制的工具理性,又融入了以民主参与、合作沟通为导向的后现代价值理性,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以政府扁平化作为理论研究的基础平台,从大都市发展的角度,构建政府结构扁平化变革的相合性模型,并以上海作为研究个案,梳理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结构的发展轨迹、演变趋势以及各类权变因素的相合性,分析总结上海政府结构优化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大都市政府结构改革的经验,提出结构优化的具体路径和制度创新,为我国大都市政府结构扁平化变革提供思路。本文由导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述本研究选题的缘由与意义、与研究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框架(包括研究的基本思路、重点难点、创新点以及论文的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正文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对扁平化结构理论的产生背景、内涵、特点、具体实践等进行阐释,结合国外政府实际运用的情况论述这一理论的优势与作用,为研究我国大都市政府扁平化结构变革提供理论支撑。本章内容主要是对理论工具的阐释,为进一步分析问题奠定基础。第二章探讨大都市政府结构变革面临的外部现实条件、内部要素对结构变革的影响及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合性关系,进而构建大都市政府结构扁平化变革的相合性模型。本章内容是将政府扁平化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从宏观层面建立理论模型。第三章从城市发展背景入手,深入研究纽约、伦敦、东京三大全球城市的政府结构,探讨大都市政府的组织机构设置和政府结构改革,进而总结国外大都市政府结构的总体特征及发展趋势,并提出对我国大都市政府结构优化的启示。本章内容是从国外大都市政府的结构演变中找到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第四章以上海作为我国大都市的典型代表,进行实证研究,重点考察其以扁平化为导向的政府结构优化实践,从历史沿革、发展现状、成效与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和剖析。本章试图通过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从上海延伸到全国大都市,提出政府结构变革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第五章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扁平化框架下建构大都市政府结构优化理论,针对政府结构变革面临的问题提出实现大都市政府结构扁平化的具体路径。本章内容主要是在宏观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对策。第三部分结语:对本文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重点和衍生问题。
沈广和[5](2011)在《扁平化:当代中国政府过度分化的有效整合》文中研究说明政府管理领域的扁平化不仅是一种时尚,还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的时代里,随科层制垂垂暮暮并日益衰退,扁平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结构,取得了更坚实的成长基础和机遇。政府扁平化反映企业扁平化理论在公共组织领域的应用过程,涉及政府内部纵向关系、横向关系以及与外部关系的重大调整,并形成新的政府组织形态,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但因扁平化理论简单易懂、应用方便、效果立竿见影,多有人推行其实践,而鲜有人对其深入研究,造成理论落后于实践的状况。为了更好的指导政府扁平化的实践,提高政府效率、发挥政府功能、增强政府合法性,有必要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事实上,任何领域的组织变革都起因于组织与环境是否匹配,也就是说,当组织不适应环境需求时,为获得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组织变革必须开启。这时候,组织变革是为了获取新的功能,以满足环境需求,从而获取组织生存发展所必须的资源。由于特定的功能必然需要特定的结构,而特定的结构也必然具有特定的功能,所以组织结构的变革决定组织能否获取预期的功能。然而,结构变革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新结构对旧结构的取代要经历复杂的过程。因为旧结构一经形成,就会同化和吸纳周边各种因素,形成庞大而固化的结构体系,单纯从结构形态上推进变革,而不改变旧结构体系中的核心运行机制,所起到的变革效果很容易被旧结构体系吸纳,这大概是许多组织结构变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组织结构的变革必定是权变、系统、全面的变革,以结构变革为核心获取组织效能,以组织战略为指引获取组织方向,以支持体系为支撑获取组织资源,同时三大因素的协同获取战略执行力、资源储备量以及组织能力,这将大大提升组织变革的成功率与有效性。在把上述组织结构变革逻辑具体应用于政府扁平化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重新认识政府扁平化这一变革工具。扁平化舶来于西方企业管理领域,只有拨开其形式化的面纱,才能探查它的本质。在与科层制的对比中发现,它既继承了科层制的工具理性,以发挥组织效能为旨归,又浸染了后现代管理的价值理性,以民主参与为导向,是对科层制的扬弃和发展。同时,其在政府部门的应用,必然要和公共部门的特征紧密结合,具备公共性是政府扁平化区别于企业扁平化的特质。此外,利用扁平化实施政府变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分化和整合的框架基本概括了政府扁平化的目标,政府无非是通过扁平化达到组织分化与整合的平衡,其中“3S(Strategy;Structure;Support)”战略性组织变革的方法有助于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当前我国政府扁平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政府与环境的不匹配,结构与功能的脱节,表现为政府过度分化。虽然政府内部横向职能分化、纵向权力分化,以及政府外部的功能分化,都体现了政府随环境变迁而发展必然性,但是必然的分化并不总是呈现出满足人们需要的优良性,反而走向事物变化的反面——过度分化。呈现出政府分化失度、分化割离和分化不清的状态,这直接导致政府的功能困境。一方面导致政府规模膨胀,公务员数量、行政支出和机构数量的激增;另一方面导致政府自我管理的功能困境,效率低下、缺乏协调、部门冲突和寻租分肥;再一方面导致政府治理外部环境的功能困境,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还是社会治理上,都表现出分化的不虞效应。作为随环境变迁和政府发展而伴生的过度分化,折射出政府与环境匹配度的锐减。然而,政府扁平化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变革工具,必须在分析过度分化的根源中寻求其被选择的合理性。改革开放后,政府以推动经济增长为获得合法性的手段,从满足人民的需要中获取执政地位的稳定和持续,而为了经济增长必须进行必要的政府分化,由此“政府合法性——经济增长——政府分化”之间建立了递推逻辑。但在政府科层结构的特征下,“增长—分化”的逻辑被大大强化并日渐失控,进入劣性的路径闭锁。其中科层结构的扩张效应、目标置换、分割效应、权力异化和人性压制是政府分化路径依赖的根源。同时科层结构同化了政府战略和支持体系,形成庞大而固化的科层结构体系,消弭了政府自我运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和自我支持的能力,导致其在过度分化的路径闭锁中难以自拔。扁平化因其具备科层结构无法披靡的优势和整合功能,能够把政府从过度分化的泥潭带出,但这必须依赖于有效的变革方法——即“3S”的战略性组织变革。在“3S”的变革模式下,政府整合是政府扁平化的战略导向。这既是对政府过度分化的回应,也是为了政府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因为缺乏整合的社会组织必然脆弱而且无能,无一例外地会陷入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境地。通过分析政府整合的理论意涵和主体地位,确立了政府整合的政治引导、政府效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四大功能取向,这将有利于政府获得合法性资源。然而,现实中我国政府却处于整合危机中,究其根源是我国过渡社会特有的异质性、重叠性和形式主义所致,因此必须在权力、利益、价值和制度的维度重塑政府整合功能。同时,在考虑后现代社会中的全球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等因素的基础上,政府整合还必须具备分权性、主动性和灵活性的特征。这种多维度、高难度的整合,作为救治过度分化的路径选择,必须有使整合收益递增的强化机制,形成政府内部新的学习效应、协作效应和适应效应。“服务”可以取代“增长”成为整合的强化机制,并形成“服务—整合”的良性循环模式。最后,根据目前政府资源的丰富度和效率的高低,确立政府变革的整合策略,即以扁平化的结构变革获取优质的整合功能。政府扁平化的关键是要有一定的结构支撑。以整合为战略导向的政府扁平化结构必须使政府内部各部分、各环节分工有序,整个政府协调统一,政府系统与环境关系协调平衡。为此,必须实现政府治理结构的扁平化,包括以普通公民为导向、以普通公务员为核心、以基层政府为中心;政府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包括层级结构精简、政府部门重组以及政府与外部环境的合作;政府行政过程的扁平化,包括政府沟通、决策、执行和调控的扁平化。从而改变政府的权力结构,组织效能以及对分权的控制,形成了一个直面公众、面向基层、向下分权、结构弹性、回应加强、链条缩短、调控有效、统筹兼顾的扁平型政府。同时,政府扁平化的变革还需要一定的支持体系。只有在支持体系提供智力资本、技术资本、社会资本以及文化资本等资源的支撑下,才能保证政府扁平化的持续有效。而支持体系与政府扁平化结构的结合,创造出实现政府整合功能所必须的政府能力,改变过度分化的路径依赖,形成政府扁平化的两大有力支点。政府扁平化的理论研究必须在实践中检验,并进一步作用于实践,才能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当前我国政府正在进行的扁平化变革有很多,省管县是最为典型的一例。省管县体制源于市管县体制的衰退,市管县的局限体现了政府与环境的不匹配。市管县的结构也难以发挥政府的经济社会功能,需要政府在更大区域作出调控,而不是成为经济发展的藩篱。这种不匹配以政府过度分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分化割离、层级政府间的分化冲突以及政府机构的分化膨胀,都是过度分化的现象。、省管县体制是对市管县体制的变革,就是为了转变政府过度分化走向政府整合,实现政府结构与功能的匹配,最终使政府与外部环境匹配。然而,科层结构主导的“增长—分化”的路径依赖也存在于市管县体制中,改革开放后倡导的市管县体制一经形成,就迅速影响周边的各类因素,形成围绕市管县体制为核心的运转体系。基本上,形成了“经济发展—市管县体制—行政区冲突、管理矛盾”的路径依赖。因此,省管县的改革也必须是以扁平化为核心的政府战略性组织变革,才有可能从根源上消解市管县带来的政府过度分化。具体而言,一是省管县的战略导向调整,由单纯的发展经济、提升政府内部效能到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实现政府与社会的整合;二是省管县的结构调整。从单纯的纵向政府层级压缩,转向发挥组织结构、治理结构和政府过程的耦合效应;三是省管县的支持体系构建。改变之前单纯的信息技术支持,构建包括人力、技术、制度等全方位的支持体系。最终,达成有效的政府整合。
沈广和[6](2011)在《政府扁平化:概念、问题与展望》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政府规模的扩大、财政压力的加剧、社会问题的增多和政府效率的低下,如何通过政府扁平化解决问题和矛盾、提升政府效能、促进政府整合、形成政府发展的合力,成为行政管理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系统梳理政府扁平化的学术背景与研究脉络、内涵界定和理论地位、逻辑起点和影响变量、实现路径与变革阻力,从而展现出政府扁平化研究的学术图景。政府扁平化的研究从无到有彰显了学术界对实践问题把握的敏锐性和开放度,但由于政府扁平化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概念界定、理论发展、研究路径和实践运用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挖掘,以使政府扁平化理论体系臻于至善。
蔡英辉,刘文静[7](2011)在《建构信任合作的府际关系:总体性治理根基》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导致政府间缺乏理解、信任、对话、互动。多元行政主体受制于科层制窠臼而难以建构合作机制,行政层级的位势差导致了中央及部委、地方政府及地方部门之间信任度较低。总体性治理尊重行政主体的个体独立性,破除信任危机和营造诚信原则方法,建构起多元县市、省市及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部门之间平等信任的伙伴关系;对府际关系的历史发展趋向予以引导,在共同的语境下将共识转换成多元主体皆可接受的符号,建构符合发展规律的自生自发秩序;立基于公义建构宪政秩序和法律规则,主动协调多元政府和社团间关系,破除行政层级的束缚,全方位实现政府层面的跨界相互依赖和社团层面的多元共治。
李蓉[8](2007)在《司法的“官僚化”与“后官僚化”——现代化语境下的刑事审判权管理》文中认为司法组织的官僚化是法治社会到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司法在组织结构上向现代官僚制发展是司法目标、诉讼价值目标以及社会环境变化的结果。司法官僚制具有明显的优点:它有助于提高法律适用的统一性;有助于加强系统内的权力监督;增强司法权对外部干预的抵御能力。但过分"官僚化"则会产生更多问题,如与司法民主的社会诉求相悖,影响审级制度的正常运行,制造新的公正危机,并从整体上降低司法审判的效率。针对我国国情,在对传统司法组织进行改造时,一方面应当继续深化职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改革,另一方面则应当努力解决过度官僚化带来的问题,如民主问题、等级问题等,这些解决途径主要包括:对司法组织进行"扁平化"改造;提高诉讼的民主参与程度;科学分权,均衡各层级法院的权力等。
李岩[9](2005)在《地方政府体系改革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文中认为上世纪末,“三农”问题日益凸现,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随着新一届领导集体的上台,“三农”问题更是被定格为我国目前最需要解决的第一大问题。无论是党的十六大,党的十六界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还是今年召开的两会,“三农”问题都被无数次的重点强调。随着“三农”问题的提出,各种解决方法也应运而生。从中央到学术界,都对此提出各种解决途径,但不可否认,这些方法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进行了多年,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对政府机构设置的改革。今年的两会再次提出政府机构设置改革还是今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本课题就是力图从我国政府体系设置这个角度找出“三农”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对策。本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指出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结构、意义、方法、创新。第二部分首先分析了本文写作的理论支撑,即马克思关于政治与经济关系和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的论述;接着对国内外关于地方政府体系改革和“三农”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提出国内外关于两个问题的主要观点;最后又回顾了我国地方政府体系改革的历程和“三农”问题的大脉络,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借鉴。第三部分对我国现行地方政府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有层级过多,机构臃肿和财政供养人员过多,条块分割严重,财权与事权不对等四个大问题。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正是地方政府体系设置的不合理,导致“三农”问题的解决遇到了障碍,成为各种解决方法得以有效实施的壁垒。第四部分首先进行了个案分析,即作为政府体系改革试点的湖北监利县和咸安县,把它们改革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加以总结;然后提出我国地方政府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接着为如何改革提出具体的改革对策,即实现真正的村民自治,撤乡并镇,强县扩权,撤消地市,分省和增设直辖市;最后对改革中应该注意的重点问题和将会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对策。
潘丽霞[10](2003)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公共行政范式的演变》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尝试探讨知识经济条件下公共行政范式的演变。以威尔逊的行政理论和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为核心形成的官僚制范式适应了19世纪以来大工业生产对政府职能和效能所提出的要求,成为100年来公共行政的主导范式。 然而随着信息革命、市场经济革命尤其是90年代知识经济的爆发,使得官僚制政府的生存环境发生变迁,官僚制范式的内在局限性和不适应性日益暴露出来。公共行政范式的危机在理论方面主要表现为古立克以同质性原则、西蒙以效率标准以及当代政治经济学家以公共选择视角对把官僚制组织作为提供公益物品和服务的唯一方案的制度安排所进行的挑战。这些挑战无疑为解决范式危机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基础,为了革除官僚制的弊端,对官僚制范式进行调整,西方各国都开始了大刀阔斧的行政改革,并创造了五种行政改革模式。它们是企业家政府模式、解除政府管制模式、授权模式、灵活政府模式、政府再造模式。美国的“重塑政府”运动和香港的“去官僚化”的行政改革就是在上述五种行政改革模式指导下的改革实践。改革引人注目之处就在于民主的取向成为贯穿其整个过程的基本价值取向。这些改革模式与实践通过放松官僚制范式的基本原则,局部缓和了范式危机。 为了彻底克服官僚制范式的危机,人类必须寻找一种新的替代范式。议会主导向行政主导转变、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以及公域和私域由分离到相互渗透都奠定了确立民主制范式的现实基础。公共行政的范式最终将由官僚制向民主制过渡,尽管这一时期会很漫长。
二、后现代语境中的科层制困境及其变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现代语境中的科层制困境及其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数据的农安县部门协同能力提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比较分析法 |
1.4.3 访谈调研法 |
1.5 研究的创新性 |
第2章 政府协同治理理论 |
2.1 理论溯源 |
2.1.1 协同概念 |
2.1.2 治理概念 |
2.1.3 协同治理理论 |
2.2 政府中的跨部门关系 |
2.2.1 政府跨部门冲突 |
2.2.2 政府跨部门协同 |
第3章 基于大数据视角部门协同的可行性 |
3.1 传统模式和大数据视角下部门协同的对比分析 |
3.1.1 传统模式的部门协同分析 |
3.1.2 基于大数据视角的部门协同分析 |
3.2 部门协同的必要性 |
3.2.1 部门协同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
3.2.2 大数据促进了部门协作模式的转型 |
3.3 大数据视角下部门协同的可行性 |
3.3.1 大数据提高政府为民服务能力 |
3.3.2 大数据视角下部门协同的路径和策略 |
第4章 大数据视角下农安县部门协同运行状况分析 |
4.1 农安县基本概况 |
4.2 农安县机构设置基本情况 |
4.3 基于大数据视角下农安县部门协同现状 |
第5章 大数据视角下农安县部门协同实现的制约因素 |
5.1 参与主体横向沟通机制不健全制约协同 |
5.2 大数据技术隐患制约协同 |
5.3 传统行政体制惯性制约协同 |
第6章 大数据视角下推动农安县部门协同能力提升的实现路径 |
6.1 加强部门数据统筹的协同机制建设 |
6.2 建立数据管理标准 |
6.3 分阶段推进大数据支持下的跨部门协同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论深化依法行政背景下政务公开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充分把握依法行政背景下政务公开的理论依据 |
(一)政务公开的内涵 |
(二)政务公开的必要性 |
1. 政务公开是深化依法行政的本质要求 |
2. 政务公开是新时代建设法治政府的有力手段 |
二、深刻认识我国目前政务公开的现状 |
(一)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务公开的发展状况 |
(二)政务公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 |
2. 政务公开观念尚显淡薄 |
3. 政务公开流于表面化、形式化 |
三、完善我国政务公开的主要对策 |
(一)制定一部专门的政务公开法,提高法律效力层级 |
(二)转变政务公开观念,加大培训力度,增强意识观念 |
(三)创新政务公开方式,用互联网提升公开的量与质 |
(3)“互联网+政务”的现实困境及其优化策略——以广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互联网+政务”的概念及其核心载体 |
二、“互联网+政务”应用过程面临的问题 |
(一) 部分地方缺乏改革统筹安排且改革理念存在误区 |
(二) 条块分割体制和部门利益导致跨部门业务协作受阻 |
(三) 地区差异以及标准不一致使创新扩散面临困境 |
(四) 地方领导改革协调工作欠缺且本位主义依旧存在 |
三、“互联网+政务”广东样本的做法及其成效 |
(一) 广东省政务信息化的革新历程 |
(二) 广东省“互联网+政务”改革的成效 |
四、优化“互联网+政务”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 秉持“互联网+”思维理念, 全面统筹分步实施 |
(二) 构建跨部门业务协同体系, 优化政务服务流程 |
(三) 整合政务信息资源, 统一技术与服务标准规范 |
(四) 深化政务数据应用,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
(4)扁平化架构下的大都市政府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问题的提出 |
0.1.3 研究意义 |
0.2 文献回顾与述评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论文的基本结构 |
0.3.1 论文研究的主题思想 |
0.3.2 论文的篇章结构 |
0.3.3 论文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0.3.4 论文的创新点 |
0.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0.4.1 大都市 |
0.4.2 政府结构 |
0.4.3 扁平化结构 |
0.5 论文的研究方法 |
0.5.1 文献分析法 |
0.5.2 案例研究法 |
0.5.3 比较分析法 |
0.5.4 访谈调查法 |
1 政府结构扁平化的理论与实践 |
1.1 政府结构扁平化理论的历史考察 |
1.1.1 政府结构扁平化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
1.1.2 政府扁平化理论产生的现实依据 |
1.2 政府结构扁平化的理论溯源 |
1.2.1 组织理论 |
1.2.2 新公共管理思想 |
1.3 政府结构扁平化的理论阐释 |
1.3.1 政府结构扁平化的内涵界定 |
1.3.2 扁平化结构与科层制结构比较分析 |
1.3.3 对政府结构扁平化的认识偏差 |
1.4 政府结构扁平化理论在西方国家的实践应用 |
1.4.1 结构重组 |
1.4.2 分权改革 |
1.4.3 公共部门私有化 |
1.4.4 公共服务社会化 |
2 大都市政府结构扁平化变革的相合性模型 |
2.1 大都市政府结构扁平化变革模型的构建 |
2.1.1 大都市政府结构扁平化变革的原则 |
2.1.2 大都市政府结构扁平化变革模型 |
2.2 影响大都市政府结构扁平化的权变因素 |
2.2.1 环境 |
2.2.2 战略目标 |
2.2.3 政府规模 |
2.2.4 信息技术条件 |
2.2.5 行政文化 |
2.2.6 管理人员素质 |
2.3 大都市政府结构扁平化变革的相合性分析 |
2.3.1 大都市政府结构扁平化变革的相合性 |
2.3.2 大都市政府结构扁平化变革策略的选择 |
3 国外大都市政府结构模式及发展趋势 |
3.1 美国纽约政府“市—行政区”结构模式 |
3.1.1 美国纽约城市背景 |
3.1.2 纽约“强市长型”结构 |
3.1.3 纽约政府机构设置 |
3.2 英国伦敦政府“市—都市自治区”结构模式 |
3.2.1 英国伦敦城市背景 |
3.2.2 伦敦政府改革:从地方分治到两级制 |
3.2.3 伦敦政府机构设置 |
3.3 日本东京政府“都—区”结构模式 |
3.3.1 日本东京城市背景 |
3.3.2 东京政府改革 |
3.3.3 东京政府机构设置 |
3.4 国外大都市政府结构特征、发展趋向及对我国的启示 |
3.4.1 国外大都市政府结构所表现的特征 |
3.4.2 国外大都市政府结构发展趋向 |
3.4.3 国外大都市政府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
4 上海市政府结构改革的演进轨迹 |
4.1 上海城市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 |
4.1.1 经济运行态势严峻 |
4.1.2 城市人口规模急剧增长 |
4.1.3 城市基层治理结构亟待完善 |
4.1.4 城市政府的改革创新有待推进 |
4.2 “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结构沿革与机构改革 |
4.2.1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政府结构沿革 |
4.2.2 上海市政府机构设置现状及机构改革特点 |
4.3 上海市政府结构优化的主要举措 |
4.3.1 调整管理幅度,提高城市政府的回应性 |
4.3.2 缩减政府规模,探索大市场大监管模式 |
4.3.3 以流程再造为重点,为公众提供扁平高效的服务 |
4.3.4 以政府购买服务为抓手,推进基层社会自治 |
4.4 上海市政府结构优化的文本解读 |
4.4.1 形态结构的规范化有待增强 |
4.4.2 运行结构的弹性化不足 |
5 实现大都市政府结构扁平化的路径选择 |
5.1 文化培育,树立创新管理理念 |
5.1.1 政府结构扁平化变革的阻碍因素 |
5.1.2 树立政府结构扁平化变革的创新理念 |
5.2 结构再造,缩短政府管理链条 |
5.2.1 政府职能结构调整 |
5.2.2 政府组织机构重组 |
5.2.3 政府权力关系划分 |
5.3 技术推进,改造传统信息沟通模式 |
5.3.1 正确看待电子政务 |
5.3.2 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 |
5.3.3 加强公务员的信息化培训 |
5.4 强化能力,提升公务员队伍素质 |
5.4.1 加强市级机关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 |
5.4.2 提高基层公务员队伍的素质水平 |
5.4.3 发挥好聘任制公务员的作用 |
5.5 协同合作,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
5.5.1 完善制度顶层设计和政策架构 |
5.5.2 健全政府购买服务运作机制 |
5.5.3 政府购买服务与培育社区内社会组织相结合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扁平化:当代中国政府过度分化的有效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 政府扁平化是战略性课题 |
(二) 政府扁平化是前瞻性课题 |
(三) 政府扁平化是紧迫性课题 |
(四) 政府扁平化是理论性课题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三、研究论域 |
四、研究框架 |
(一) 政府与环境关系的两面性 |
(二) 政府过程中的结构与功能 |
(三) 有效的战略性组织变革 |
(四) 研究框架的整合 |
五、论文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一) 世界观层面的研究方法 |
(二) 方法论层面的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径层面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政府扁平化的理论认知 |
第一节 扁平化与政府 |
一、扁平化的提出 |
二、扁平化:扬弃科层制的工具理性 |
三、扁平化:后现代语境的价值理性 |
四、政府扁平化:公共组织中的公共性 |
第二节 政府扁平化与变革 |
一、政府扁平化的理论澄清 |
二、政府扁平化的组织变革 |
三、政府扁平化的变革框架 |
第三节 政府变革中的分化与整合 |
一、组织的权变理论 |
二、组织设计中的分化和整合 |
三、政府变革理论的分化与整合 |
第三章 过度分化:政府扁平化要解决的问题 |
第一节 政府分化的三重维度 |
一、政府横向职能分化 |
二、政府纵向权力分化 |
三、政府与外部环境的功能分化 |
第二节 政府过度分化的劣质性 |
一、政府分化失度 |
二、政府分化割离 |
三、政府分化不清 |
第三节 过度分化——导致政府的功能困境 |
一、政府规模过度膨胀 |
二、政府自我管理的功能困境 |
三、政府对外部环境的治理困境 |
第四章 过度分化的根源:政府扁平化的选择依据 |
第一节 路径依赖的理论与选择 |
一、路径依赖的理论 |
二、路径依赖理论的选择性应用 |
第二节 政府分化的路径依赖 |
一、政府合法性与经济增长——政府分化的开端 |
二、“增长—分化”模式的强化与异化 |
三、政府分化的路径锁定 |
第三节 政府分化路径锁定的根源分析 |
一、政府科层结构的反功能 |
二、科层反功能影响下的政府战略和支持体系 |
三、科层结构下政府能力的短缺 |
第四节 政府扁平化:过度分化的路径转换 |
一、政府扁平化何来优势 |
二、政府扁平化何以整合 |
三、政府扁平化何以行进 |
第五章 政府整合:政府扁平化的战略导向 |
第一节 政府整合的理论分析与功能取向 |
一、整合的理论意涵与启示 |
二、政府整合的主体地位 |
三、政府整合的功能取向 |
第二节 当代中国政府整合的危机与重构 |
一、政府整合的当代危机 |
二、政府整合危机的根源 |
三、政府整合的基本内容 |
四、政府整合的特征取向 |
第三节 当代中国政府整合的蓝图与实现 |
一、政府整合的蓝图描述 |
二、“服务—整合”的强化机制 |
三、政府整合的扁平化结构 |
第六章 结构与支持:政府扁平化的两大支点 |
第一节 政府治理结构的扁平化 |
一、以普通公民为导向的治理结构 |
二、以普通公务员为核心的治理结构 |
三、以基层政府为重心的治理结构 |
第二节 政府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
一、政府层级的精简 |
二、政府部门的重组 |
三、政府与外部环境的合作 |
第三节 政府行政过程的扁平化 |
一、政府沟通的扁平化 |
二、政府决策的扁平化 |
三、政府执行的扁平化 |
四、政府调控的扁平化 |
第四节 政府扁平化的支持体系 |
一、政府扁平化的人力支持 |
二、政府扁平化的技术支持 |
三、政府扁平化的制度支持 |
四、政府扁平化的文化支持 |
第七章 当前政府扁平化的实践与改进——以省管县为例 |
第一节 省管县的历史背景 |
一、市管县体制的发生与发展 |
二、市管县体制的历史有效性 |
三、市管县体制的现实局限性 |
第二节 省管县的实践与问题 |
一、省管县的积极探索 |
二、省管县的初步成效 |
三、省管县的实践问题 |
第三节 省管县的逻辑与不足 |
一、省管县的逻辑分析 |
二、省管县的理论反思 |
三、省管县的路径整合 |
第四节 省管县的趋势与改进 |
一、明确省管县的战略导向 |
二、优化省管县的政府结构 |
三、构建省管县的支持体系 |
结语 |
一、基本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政府扁平化:概念、问题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治扁平化研究的学术背景与研究脉络 |
二、政府扁平化的内涵界定与理论地位 |
1. 政府扁平化的内涵界定。 |
2. 政府扁平化:不同范式的共同选择 |
三、政府扁平化的逻辑起点与影响变量 |
1. 结构矛盾因素。 |
2. 财政体制因素。 |
3. 信息技术因素。 |
4. 社会治理因素。 |
五、政府扁平化的实现路径与变革阻力 |
1. 层级精简。 |
2. 流程再造。 |
3. 分权实施。 |
4. 技术推进。 |
5. 变革阻力。 |
六、政府扁平化的文献评述与研究展望 |
1. 厘定“政府扁平化”的概念。 |
2. 构建“政府扁平化”的理论。 |
3. 规范“政府扁平化”的研究路径。 |
4. 加深“政府扁平化”的实践意义。 |
(7)建构信任合作的府际关系:总体性治理根基(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任合作的正义一元性 |
二、府际治理中的信任合作 |
三、历史的、个体的“总体性治理” |
四、总体性治理的基础———建构多元政府间合作关系 |
(8)司法的“官僚化”与“后官僚化”——现代化语境下的刑事审判权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司法组织的官僚化:法治社会到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1) |
二、司法官僚化产生的权力管理问题 |
三、刑事审判权的科学划分与管理 |
(一) 我们面临的问题:官僚化还是后官僚化? |
(二) 审判权的均衡化:对官僚制司法的改造 |
四、结语 |
(9)地方政府体系改革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结构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结构 |
1.3 研究意义 |
1.3.1 学术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综述法 |
1.4.2 德尔菲法 |
1.4.3 头脑风暴法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
2.1 地方政府体系改革与“三农”问题关系的理论支撑 |
2.1.1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关系原理 |
2.1.2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的论述 |
2.2 地方政府体系改革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3 “三农”问题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外相关研究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3 我国政府体系改革历程与“三农”问题回顾 |
3.1 我国政府体系改革的历程 |
3.2 我国“三农”问题大脉络 |
4 我国地方政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制约 |
4.1 我国地方政府体系存在的问题 |
4.1.1 层级过多 |
4.1.2 机构臃肿,财政供养人数过多 |
4.1.3 条块分割严重 |
4.1.4 财权与事权不对等 |
4.2 地方政府体系存在的问题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制约 |
4.2.1 层级过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制约 |
4.2.2 机构臃肿和财政供养人员过多对“三农”问题的制约 |
4.2.3 条块分割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制约 |
4.2.4 财权与事权不对等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制约 |
5 基于地方政府体系改革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方案设计——从个案分析入手 |
5.1 基于个案研究的启发 |
5.1.1 湖北监利的改革教训 |
5.1.2 湖北咸安的改革经验 |
5.2 改革我国现行地方政府体系的总体思路 |
5.3 改革的具体对策 |
5.3.1 实现真正的村民自治 |
5.3.2 撤乡并镇,建立农会 |
5.3.3 强县扩权 |
5.3.4 撤消地级市 |
5.3.5 分省和增设直辖市 |
5.4 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
5.4.1 财权与事权划分的对等统一是改革的重点 |
5.4.2 消除“条条”的部门利益驱动——改革难点之一 |
5.4.3 做好人员分流——改革难点之二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1.1 地方政府体系改革与“三农”问题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
6.1.2 地方政府体系改革和“三农”问题都是我国当前的重大问题 |
6.1.3 我国现行地方政府体系严重制约了“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 |
6.1.4 改革要循序渐进,但必须整体实施 |
6.1.5 改革中必须着重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解决 |
6.2 未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10)知识经济条件下公共行政范式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公共行政的官僚制范式 |
1.1 范式的基本内涵 |
1.2 官僚制范式的基本内容 |
1.3 官僚制范式确立的历史必然性 |
第二章 知识经济对官僚制范式的挑战 |
2.1 日益兴起的知识经济及其特征 |
2.2 知识经济导致的官僚制政府生存环境的变迁 |
2.3 知识经济条件下官僚制范式内在局限性的暴露 |
第三章 官僚制范式的危机和公共行政范式的变革 |
3.1 公共行政的范式危机 |
3.2 对官僚制范式的调整--当代西方的行政改革模式 |
3.3 行政改革的实践 |
第四章 公共行政未来的范式选择--民主制范式 |
4.1 民主制范式确立的历史背景 |
4.2 民主制范式的基本内容 |
4.3 范式选择的机会成本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后现代语境中的科层制困境及其变革(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数据的农安县部门协同能力提升问题研究[D]. 渊令龙.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2]论深化依法行政背景下政务公开的优化[J]. 于晓川,刘勃. 时代报告, 2019(11)
- [3]“互联网+政务”的现实困境及其优化策略——以广东省为例[J]. 刘祺,彭恋.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2)
- [4]扁平化架构下的大都市政府结构研究[D]. 俞晓波. 武汉大学, 2014(01)
- [5]扁平化:当代中国政府过度分化的有效整合[D]. 沈广和. 南京农业大学, 2011(12)
- [6]政府扁平化:概念、问题与展望[J]. 沈广和.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3)
- [7]建构信任合作的府际关系:总体性治理根基[J]. 蔡英辉,刘文静. 廉政文化研究, 2011(01)
- [8]司法的“官僚化”与“后官僚化”——现代化语境下的刑事审判权管理[J]. 李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 [9]地方政府体系改革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新思路[D]. 李岩. 重庆大学, 2005(08)
- [10]知识经济条件下公共行政范式的演变[D]. 潘丽霞. 四川大学,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