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方红<Ⅰ>型内燃机车柴油机启动马达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周浩[1](2019)在《三棵树机务段机车用能精细化管控研究》文中提出自“十二五”起,国家对铁路投入不断加大,根据中铁总“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总体战略部署,铁路发展已经进入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的关键阶段。在牵引动力升级换代的同时,铁路牵引成本支出的结构和规律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呈现出技术性强,波动周期复杂,多种影响因素相互交织,密切关联的全新特征。三棵树机务段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旗下唯一的纯客运机务段,在担当全局近60%旅客列车牵引任务的同时,也是年均支出近10亿元的成本大户。机车牵引用能是该段直接生产成本中占比最大的项目,应用精细化思想建立管控体系,节约机车用能成本,对改善企业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作者在三棵树机务段多年来从事机车用能精细化管控的实际工作经历为背景,从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技术实现的双重视角入手,对该段开展机车用能精细化管控前相关管控体系存在的各种粗放问题进行了分析梳理;在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应用精细化方法构建了适用于该机务段生产实际的机车用能成本精细化管控体系,在将精细化基本方法与三棵树机务段机车用能管控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基础上,对相关粗放问题逐一给出了解决方案。文章最后对精细化管理思想与铁路机车用能管控工作结合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要点进行了探讨。本论文内容对新形势下各铁路机务段,尤其是内电混合机务段在机车用能领域实施精细化管控,减少成本支出,改善企业效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姜启堂[2](2018)在《特殊气候对载人航天工程内燃机车设备的影响与维修改进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风4B型内燃机车是中国铁路运输的主要牵引动力之一,其维护和保养也成为铁路运输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承担着日益繁重的国防科技试验、物资和人员运输任务,进出中心的设备和物资主要依靠铁路运输来实现,作为首当其冲的排头兵--东风4B型内燃机车则承担着机车牵引动力的重任,为载人航天试验运输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动力保障。为确保东风4B型内燃机车正常、安全运行,本文首先分析了我部东风4B型内燃机车因常年运行于气候条件恶劣的环境,如风沙、低温和高海拔等因素对内燃机车的影响;并指出了当前其故障特点、维修状况和计划预防修处在维修过剩与维修不足两大弊端。然后,依据多年来这款内燃机车在特殊气候条件下运行过程中的维修与保养经验,进行了总结探讨,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检修方案,在机车柴油机原空气滤清系统增加“附加抽尘装置”,提高了整个滤清效率;并对管内机车维修策略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取的一系列工作,探索新形势下铁路运输发展规律,查找和应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更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机车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类似管内机务段运用区段提供参考。东风4B型内燃机车维修与保养及时与否、有效与否都将直接影响其运行的安全性和使用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加强对内燃机车的维修与保养,是保证机车正常营运所必须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保证铁路运输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要求。
张建伟[3](2014)在《内燃机车控制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子技术、微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内燃电传动机车微机控制的研究和开发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内燃电传动机车微机控制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内也已经有装车,它将称为今后我国内燃电传动机车的发展方向。内燃机车控制器正是在吸收了和美国GE公司合作的东风6的微机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再创新研制成功的。内燃机车控制器是一个以Intel 87C196为CPU的内燃机车多功能实时控制系统,该系统的软、硬件均为开放式设计,因此具有较大的应用范围。其主要功能如下:柴油机转速控制;恒功率控制;辅助发电(110VDC)控制(电压调整器);磁场削弱控制(过渡);实时异步通讯等。由于这些优越的功能,机车装备内燃机车控制器ADLC后步进可以使柴油机实现全速范围内的恒功率,明显地提高机车的牵引性能,而且还可以取代机车原有的电压调整器、步进电机驱动电源、过渡装置等,使机车系统得到极大地简化。首先,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内燃机车控制器,本文先介绍了东风4B型内燃机车的电机和机车电传动调节原理。然后,介绍内燃机车控制器的硬件组成,包括内燃机车控制器的主机、信号装置,对内燃机车控制器的主要功能和控制原理作了阐述,控制原理包括恒功率励磁控制系统、110VDC辅助发电控制系统、柴油机转速控制系统等,以及内燃机车控制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和调整作了介绍。最后,对ADLC内部的问题可以通过本文介绍的DLC试验台进行检测,使维修人员更快捷的找到故障点。
王光明[4](2014)在《拖拉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的特性、控制与故障诊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拖拉机作业工况复杂,需从事犁耕、播种、道路运输等多种作业形式,为了适应各种工况下的负载和行驶速度要求,拖拉机变速箱往往需要设置较多的工作档位,从而使得变速箱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且经济性难以保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即实现拖拉机的无级调速。作为世界上首次成功应用到拖拉机上的无级传动方案,液压机械无级传动融合了机械与液压两种传动形式的优点,不仅传动效率高,而且传递功率大、抗动载冲击能力强,通过多区段设计,可实现大速比范围的变速箱无级调速。我国对该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加之技术封锁,我国至今未能在国产拖拉机上使用这一技术。为此,在农业部948项目“大型拖拉机全自动换档变速箱的引进与研发”资助下(项目编号:2010-Z18),本课题自行设计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一台,该变速箱匹配发动机功率132.5 kW,是国内首次针对轮式拖拉机设计的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针对第一台试验样机,本论文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理论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取得成果如下:(1)搭建了该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的试验台架,进行了相关设备的标定工作,同时基于单片机、Matlab GUI与Labview完成了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及软件开发,所设计的集成控制系统可同时对变速箱与测功机等设备实现计算机的远程一体化控制。(2)对该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的传动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一方面,分析并计算了该变速箱样机的转速、转矩、泵-马达系统的压力、流量等特性,并进行了相关试验验证;另一方面,分析了该变速箱样机的功率分流特性,并建立了其传动效率的计算模型,通过试验校准,反复修正未知参数,使计算模型尽可能逼近实际系统,而后,利用校准后的计算模型对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的效率特性场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变量泵排量与段位离合器的协同控制,可实现该变速箱速比的连续调节,从而验证了设计理论的正确性;根据仿真结果,该变速箱在HM1/HM3段马达正转及HM2/HM4段马达反转时存在液压循环功率,其效率有所下降,变速箱的效率水平与发动机转矩成正比,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其额定工况下的最高满负荷效率为81.5%,进一步研究证实,通过提高泵前齿轮副传动比,虽无法改变液压功率分流比的理论计算结果,但却增加了马达轴负载及进出口油路的压力水平,从而促使泵-马达系统的传动效率提升,加之泵轴转速降低引起泵轴和马达轴的粘性阻尼损耗减弱,进一步提高了整个变速箱的传动效率。经估算,如对变速箱齿轮传动比及其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完全可以使得该变速箱的满负荷传动效率稳定在80~90%。(3)对该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一方面,通过阶跃试验对变速箱泵-马达系统进行了辨识,据此获得了该液压子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并将其阶次定为3阶,与理论分析相吻合;另一方面,通过充油试验、单因素换段试验、组合因素换段试验等一系列试验,得到了对换段过程影响最为重要的4个因素依次为:离合器充油流量、负载转矩、主油路供油压力、发动机转速,且各种工况下的最佳参数组合为:离合器充油流量5 L/min,主油路供油压力4 MPa。(4)对该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的过程控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一方面,分别通过点位控制、继电式神经PID复合控制、模糊控制等算法对该变速箱的开环、闭环及负载自适应速比控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点位控制具有确定的速比调节时间,不受发动机调速特性等外部条件干扰;继电式神经PID复合控制综合了开闭环两种控制模式,速比调节过程稳定,无静差,且换段过程可靠;模糊控制应用于负载自适应调节可将发动机功率锁定,不仅可以防止过载,而且为变速箱与发动机的速比匹配铺平了道路。另一方面,通过充油试验发现了换段时油压陷阱的存在,表明在油压陷阱的下陷期内进行重叠换段是安全可行的,通过带载试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并发现重叠时序可显着减小换段过程中的车辆冲击问题。(5)对该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与发动机的速比匹配进行了仿真研究。一方面,在SimulationX下构建了该变速箱及拖拉机整机的仿真模型;另一方面,通过向仿真模型植入匹配策略与过程控制算法,对该变速箱与发动机的一元与二元速比匹配进行了研究。在一元速比匹配中,通过调节变速箱速比,使发动机沿着最佳经济工作线进行作业,从而实现其燃油经济性,同时为了确保拖拉机整机的经济性,限制了各段变量泵排量的变化范围,从而提升传动效率。在二元速比匹配中,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各行驶速度下的发动机最佳经济转速,结果表明,在该匹配模式下,发动机最佳经济转速所对应的变量泵排量比始终位于零值附近。针对每一种匹配策略,分别通过犁耕与播种两种工况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证实了两种匹配策略的可行性。(6)对该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的故障诊断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考虑到当前关于变速箱机械系统故障诊断的研究比较充分,本研究侧重于对其离合器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进行讨论:一方面,通过试验获得了所需的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基于Fisher准则与核方法,对每一类故障样本进行特征选择并建模,结果表明,本研究所使用的核方法对于该变速箱的故障诊断是非常有效的,对于给定的正常模式与3类故障模式,其对测试样本进行模式分类的正确率均在95%以上,大多可以达到100%。另一方面,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基于Arm数据采集卡与VB平台开发了较为实用的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综上所述,通过对所设计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的特性、控制与故障诊断进行研究,不仅为后续的大田试验铺平了道路,而且为该类变速箱的改进优化及其控制器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与方法支持。
韩洪江[5](2012)在《无缝线路钢轨的连接与焊接技术研究 ——无缝线路钢轨铝热焊焊接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国民经济发展迅速,而作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则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铁路系统将高速、重载作为铁路的发展方向。钢轨接头是铁路轨道结构的薄弱环节之一。有缝线路中,由于轨缝的存在,在车轮与轨缝接触的瞬间所产生的冲击力是十分巨大的,该冲击力可以降低机车和整个轨道结构的各个部件的使用寿命;影响旅客的舒适度;增加能源的消耗;危及铁路行车安全。传统的有缝线路已不能满足列车高速、重载的需求,为彻底解决钢轨接头的稳固与平顺,无缝线路应运而生。无缝线路的诞生标志着轨道结构技术有了标志性地进步,也是适应满足现代铁路高速、重载需求的最优选择。要实现无缝线路,消除钢轨有缝连接接头,焊接技术是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应用于无缝线路钢轨焊接的焊接技术主要有闪光焊焊接技术、气压焊焊接技术、铝热焊焊接技术和电弧焊焊接技术。进行厂内钢轨焊接时,闪光焊焊接技术是最佳选择。进行无缝线路线上轨道铺设时,应用于钢轨焊接的焊接技术有:气压焊焊接技术、电弧焊焊接技术和铝热焊焊接技术。本论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针对铁路的发展史进行简单的叙述,其中包括:铁路轨道发展简史、机车发展简史和我国铁路的发展简史。其次,对铁路轨道的基本结构及其构成部件分别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钢轨的功用、基本要求、材质和机械性能;轨枕的功用、轨枕的种类;钢轨与钢轨间的连接零件、钢轨与轨枕间的连接零件;道床的功用、种类和材料。然后,对传统的有缝线路及连接形式进行了描述。最好,阐述了无缝线路的由来、类型和超长无缝线路及动车组。第二部分:对应用于无缝线路钢轨焊接的三种焊接技术,即闪光焊、气压焊、电弧焊分别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闪光焊的焊接原理、焊接设备(固定式闪光焊机和移动式闪光焊机)、焊接工艺流程(固定式闪光焊工艺流程和移动式闪光焊工艺流程)、焊缝金属的组织结构和微观缺陷、焊缝的机械性能以及闪光焊的优点和存在问题;气压焊的焊接原理、焊接设备、焊接工艺流程、焊缝金属的组织结构和微观缺陷、焊缝的机械性能及气压焊的优点和存在问题;电弧焊的焊接原理、焊接设备、焊接工艺流程、焊缝金属的组织结构和微观缺陷、焊缝的机械性能及电弧焊的优点和存在问题。第三部分:首先,对无缝钢轨铝热焊焊接技术作专题介绍。其中包括:铝热焊的焊接原理、焊接设备、焊接工艺流程、焊缝金属的组织结构和微观缺陷、焊缝的机械性能及铝热焊的优点和存在问题。然后,对德国铝热焊、法国铝热焊和中国铝热焊焊接技术进行比较,得出中外铝热焊焊接技术的差距。其次,分析了能够影响钢轨铝热焊焊接质量的各种因素,并提出能够保证和提高钢轨铝热焊焊接质量的措施。第四部分:对铁路车辆和轨道的发展进行整体的概括,并总结了无缝钢轨焊接的技术关键,并将钢轨铝热焊技术与电弧焊技术的优缺点进行综合,提出铝热-电弧复合焊接方法。综上所述,本论文介绍了铁路轨道的发展过程、机车的发展过程和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无缝钢轨焊接技术进行描述,分析了各种焊接方法所具备的优点和存在问题;以“无缝钢轨铝热焊操作培训”为基础,进行了无缝钢轨铝热焊技术专题介绍,提出了能够保证铝热焊接技术质量的措施和能够提高钢轨焊接质量的改进方法,并对德国、法国和中国三种铝热焊焊接工艺进行比较,得出国内外钢轨铝热焊焊接技术多存在的差距;综合考虑无缝钢轨铝热焊和电弧焊焊接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铝热-电弧符合焊接方法。
苏华山[6](2011)在《基于瞬态流场分析的YJ系列液力变矩器性能预测》文中认为为了分析液力变矩器的流场特性,文章对YJ某型液力变矩器进行建模和数值模拟。模型采用多叶排全流道的瞬态几何模型,仿真得出的数据和实测力矩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应用多叶排流道全流道的几何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介绍了液力变矩器的发展历史、应用范围、传动原理及研究现状。2)分析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流动方程以及湍流的模型理论。3)用PROE软件对液力变矩器进行三维实体造型,获得液力变矩器各个工作轮流场模型,然后使用GAMBIT进行网格划分前处理,得到理想的离散网格。4)对流道进行一些假设,在FLUENT中设置边界条件,选择合适的湍流模型以及解算模型,设置收敛条件,调整松弛因子,并进行了各个工况下的流场的数值计算。5)据FLUENT计算结果,分析在二个典型工况下,各个工作轮流道的速度和压力分布、进口面流线特征。针对其分布特点,分别对泵轮、涡轮、导轮提出一些改进方案。并且对变矩器流场进行了综合分析。6)数值模拟液力变矩器内流场,并与试验结果相对照,验证分析数值模拟准确性,深刻揭示液力变矩器内流场特征形态及工作机理;7)全文进行总结:本课题的研究突破了原有一元束流设计理论,可以缩短设计周期、减少试验次数、提高设计精度、改善产品的传动效率,对新产品设计开发和现有产品改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徐光斌[7](2007)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工程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作者利用在机务段工作近18年的经验,针对机车上一些不足开展研究,分析原有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并研制出相应的装置。装置应用到实际中,达到了预期目标,起得了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论文主要研究有如下几个方面:SS4电力机车单双节快速切除装置研制。针对大功率机车SS4不能在故障状态切除单节的问题,研制出SS4改电力机车单双节快速切换装置,实现了故障情况下的快速单节切除,大大减少机破概率。DF4内燃机车电传动控制电路故障检测及自动处理装置研制。针对DF4机车的电传动部分经常发生故障,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引起机破的现状,开发并研制出DF4内燃机车电传动控制电路故障检测及自动处理装置,能快速进行故障定位,能自动应急处理故障并维持机车的运行。机车速度信号综合处理装置的研制。针对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速度传感器不稳定,直接影响机车控制及列车运行安全监控器的正常工作的问题,研制出机车速度信号综合处理装置,能综合多路速度传感器信号,分析信号故障通路,在少数传感器故障时仍能给控制系统提供速度信号,维持机车的正常运行。机车撒砂控制器的研制。原有的机车撤砂控制在紧急制动制动后引起大量撒砂,在机车入库和出库试验时也要多次撒砂,不仅会引起砂的浪费,增加了清扫工作量,来严重时影响轨道电路正常工作,造成撞车事故。为此研制机车撒砂控制器,能根据实际情况限制撒砂器动作,减小了不必要的撒砂。上述装置的研制都以项目形式由武汉铁路局分局立项,项目都已完成并通过武汉铁路局科技成果鉴定,其中SS4电力机车单双节快速切除装置研制和机车撒砂控制器已在实际中推广使用,使用效果良好。
胡德忠[8](2004)在《机车柴油机低温条件下使用低标号柴油的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寒冷气候条件下机车柴油机使用低标号柴油是铁路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对冬季影响使用低标号柴油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分析,掌握了相关理论、方法、技术措施。采用先进的技术,对绥化机务段的储油罐、输油管等进行了保温处理,合理组织了柴油装卸和发放,保证了供应机车的柴油油温保持在0℃以上,使机车柴油机冬季可以燃用-20#轻柴油。针对运用中DF4型内燃机车预热系统出现的问题,对其进行了改造试验,即燃油泵进油管、连接燃油旁通管和燃油系统回油管加装电热套,并在机车燃油预热器进油口前安装了温度控制阀。运用考核试验表明,系统改造后机车柴油机预热效果良好,能保证机车柴油机在寒冷的冬季使用-10#柴油。
马福聚[9](2002)在《基于事例推理的内燃机车解体工艺系统》文中研究表明基于事例推理方法是一门新兴理论,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有着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它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对以前工作的借鉴,它能够克服当前知识处理系统中的一些缺陷,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推理求解能力。基于事例推理的内燃机车解体工艺,是该理论在工程方面的具体应用。它是为了解决洛阳机车厂开发新型内燃机车产品而作的研究。本论文作了如下工作: 首先对基于事例推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解体工艺的特征,提出了内燃机车解体工艺知识的事例框架表示法。在此基础上,又研究了解体工艺特征项和权值的确定方法,并分析了确定权值依据的权值分配法则,依照权值分配法则对解体工艺的各特征项进行了权值分配。 其次,基于事例推理系统的核心是推理机。根据解体工艺的知识表达方法,解体工艺的特点等,把事例推理和规则推理过程相混合,提出了基于事例推理的解体工艺混合推理机。根据推理机和文献知识引导策略的工作要求,建立了基于事例推理的解体工艺知识引导模块和解体工艺解释规则系统。 第三,分析了基于事例推理所使用的数据库结构和数据库的数据存放方法,提出了解体工艺网状结构事例库和解体工艺事例在事例库按照链接法存放。建立了大型的解体工艺事例库。 第四,研究编制了基于事例推理的解体工艺系统软件,它采用C++语言编程,建立了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并利用该软件推理求解出了新型的东风8内燃机车解体工艺。 基于事例推理的解体工艺系统的研究,是基于事例推理首次在内燃机车解体工艺方面的应用。该系统采用的知识表达方法能详细描述解体工艺,推理机效率高,建立功能模块利事例库维护方便,程序通用性强。本论文提出的基于事例推理的解体工艺系统,对于机械工程中其它设备的解体工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赵燕春,陈岩[10](1999)在《建国以来大连机车车辆厂内燃机车产品简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东方红<Ⅰ>型内燃机车柴油机启动马达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方红<Ⅰ>型内燃机车柴油机启动马达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三棵树机务段机车用能精细化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的写作背景 |
1.1.2 论文的写作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
1.2.1 国外机车用能管控研究情况 |
1.2.2 国内机车用能管控研究情况 |
1.2.3 国内外机车用管控研究综述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研究视角及主要内容 |
1.3.2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三棵树机务段概况及机车用能管控基本内容 |
2.1 三棵树机务段概况 |
2.2 三棵树机务段机车用能管控基本情况 |
2.3 铁路机车用能管控相关概念及精细化管理相关理论 |
2.3.1 铁路机车用能管控的基本术语及相关概念 |
2.3.2 精细化管理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棵树机务段机车用能管理问题及分析 |
3.1 内燃机车运行用油管控方面的问题 |
3.1.1 牵引动力配置相关评价体系缺位 |
3.1.2 司机操纵节油考核客观性不足导致激励作用弱化 |
3.1.3 运用系统擅自改变作业规范造成机车用能浪费 |
3.1.4 机车热工状态不佳导致能耗成本上升 |
3.1.5 机车燃油整备及交接管理粗放 |
3.2 内燃机车非运行用油管控方面的问题 |
3.2.1 冬季打温作业温间隔落实不到位 |
3.2.2 打温期内暖库资源利用不充分 |
3.2.3 内燃机车检修用油管控不力导致浪费 |
3.3 内燃机车冬季燃油低烧方面存在的问题 |
3.4 电力机车用电管控方面的问题 |
3.4.1 司机操纵节电评价不够客观及高铁动车组节电管控缺位 |
3.4.2 牵引用电计量设备不良导致计量失真 |
3.4.3 牵引用电用管分离导致电费管控实质性缺位 |
3.5 内电共用区段牵引力选择方面的问题 |
3.6 绩效考核政策方面的问题 |
3.7 三棵树机务段机车用能管控粗放问题的归纳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棵树机务段机车用能精细化管控体系的构建 |
4.1 机车用能精细化管控体系的基本目标及原则方法 |
4.1.1 基本目标 |
4.1.2 构建原则及方法 |
4.2 三棵树机务段机车用能精细化管控体系的构建 |
4.3 内燃机车用油精细化管控解决方案 |
4.3.1 内燃机车运行用油精细化管控解决方案 |
4.3.1.1 建立高度显性化的司机操纵精细化分析系统 |
4.3.1.2 建立内燃机车牵引力利用程度定期评价机制 |
4.3.1.3 清理影响内燃机车用油的不合理规定 |
4.3.1.4 建立内燃机车热工状态分析管控机制 |
4.3.1.5 建立内燃机车燃油交接及燃整作业质量监控机制 |
4.3.2 建立内燃机车非运行用油管控机制 |
4.3.3 探索内燃机车燃油低烧节支潜能 |
4.4 电力机车及动车组用电管理体系的优化 |
4.4.1 加强电力机车及动车组用电日常管理 |
4.4.2 开展针对高铁动车组用电的专项研究 |
4.4.3 加强机车用电计量及电量抄记管理 |
4.4.4 加强与供电部门的横向沟通与协作 |
4.4.5 开展内电共用区段用能成本对比分析 |
4.5 机车用能相关绩效考核政策的调整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棵树机务段机车用能精细化管控体系实施效果及保障措施 |
5.1 三棵树机务段机车用能精细化管控体系实施效果 |
5.2 铁路机车用能管控领域开展精细化管控需要的保障措施 |
5.2.1 关于数据保障 |
5.2.2 关于制度保障 |
5.2.3 关于人才保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特殊气候对载人航天工程内燃机车设备的影响与维修改进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内燃机车运用概述 |
1.1.2 企业情况简述 |
1.2 内燃机车发展概况 |
1.3 内燃机车运行中的典型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管内内燃机车介绍 |
2.1 管内内燃机车的基本介绍 |
2.1.1 构成与功能 |
2.1.2 内燃机车的原理 |
2.2 管内内燃机车故障分析 |
2.2.1 机车自然损耗 |
2.2.2 机车故障特点 |
2.3 管内内燃机车检修特征 |
2.3.1 机车维修种类 |
2.3.2 机车检修特点 |
2.3.3 机车维修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特殊气候对管内内燃机车影响分析 |
3.1 春秋风沙对内燃机车影响 |
3.1.1 多风沙气候对机车电器影响 |
3.1.2 多风沙气候对机车走行部影响 |
3.1.3 多风沙气候对机车柴油机影响 |
3.2 冬季气候因素对内燃机车影响 |
3.2.1 低温对机车运行影响 |
3.2.2 温差对机车运行影响 |
3.3 地理环境因素对内燃机车影响 |
3.3.1 坡道对内燃机车影响 |
3.3.2 海拔对机车运行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管内内燃机车安全行车和维修改进措施 |
4.1 风沙对管内内燃机车的安全行车和维修措施 |
4.1.1 保障机车电器部分安全性采取措施 |
4.1.2 保障机车走行部安全性采取措施 |
4.1.3 保障机车柴油机安全性其改造方案设计 |
4.2 冬季气候对内燃机车的维修保养 |
4.2.1 冬季气候柴油机保养措施 |
4.2.2 电机及电器的冬季保养常识 |
4.2.3 制动走行部分的冬季保养常识 |
4.3 管内内燃机车维修改进措施 |
4.3.1 明确机车检修周期指标 |
4.3.2 实施机车状态维修 |
4.3.3 优化机车维修间隔期 |
4.3.4 强化机车维修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5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内燃机车安全行车分析 |
5.1 实施效果 |
5.2 存在问题与差距 |
5.2.1 人员素质相对滞后 |
5.2.2 部分装备落后性能老化 |
5.2.3 部分行车设备缺乏必要的监控手段 |
5.2.4 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
5.2.5 行车安全保障体系尚需完善 |
5.2.6 缺乏可靠性指标 |
5.3 改善措施 |
5.3.1 探索新措施提升安全行车 |
5.3.2 建立健全管理法规提高人员素质 |
5.3.3 进行设备改造提高设备性能 |
5.3.4 加快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 |
5.3.5 确立以小修和临时抢修为主检修理念 |
5.3.6 划分模块,加强乘务员的检查 |
5.3.7 逐步建立机车可靠性评价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内燃机车控制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内燃机车的发展状况 |
1.2 内燃机车控制器的优点 |
2 东风4B型内燃机车的电机和机车电传动调节原理 |
2.1 牵引电动机 |
2.1.1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2.1.2 牵引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速度调节 |
2.2 同步牵引发电机 |
2.2.1 同步牵引发电机工作原理 |
2.2.2 同步牵引发电机的工作特性 |
2.2.3 牵引发电机的理想外特性 |
2.2.4 牵引发电机的自然外特性与理想外特性 |
2.2.5 牵引发电机的调整特性 |
2.3 恒功率调节系统 |
2.3.1 励磁系统的组成及联合调节器 |
2.3.2 调节过程 |
2.4 牵引电动机的速度调节 |
2.4.1 调节牵引电动机端电压Ud |
2.4.2 牵引电动机磁场削弱 |
3 内燃机车控制器 |
3.1 内燃机车控制器概述 |
3.2 ADLC硬件组成 |
3.2.1 ADLC主机 |
3.2.2 信号装置(SCP3) |
3.3 ADLC软件系统 |
3.3.1 柴油机转速控制系统 |
3.3.2 恒功率控制系统 |
3.3.3 辅助发电控制系统 |
3.3.4 实时异步通讯系统 |
3.4 ADLC在机车上的应用 |
3.4.1 电源 |
3.4.2 主控制板供电电路 |
3.4.3 辅助控制板供电电路 |
3.4.4 转速控制 |
3.4.5 辅助发电励磁控制 |
3.4.6 主发励磁控制 |
3.4.7 主要技术参数 |
3.5 调整 |
3.5.1 信号装置SCP3调整 |
3.5.2 功率调整 |
3.5.3 功率修正功能试验 |
4 内燃机车控制器的检测 |
4.1 概述 |
4.2 功能及主要技术参数 |
4.3 ADLC控制器的测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拖拉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的特性、控制与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拖拉机无级变速箱的发展历程 |
1.2.1 机械式无级变速箱 |
1.2.2 液力液压式无级变速箱 |
1.2.3 液压机械式无级变速箱 |
1.3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研究背景 |
1.4.2 课题研究目标 |
1.4.3 课题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变速箱试验台架及其测控系统设计 |
2.1 试验台架构成 |
2.1.1 台架整体布局 |
2.1.2 动力源与加载器 |
2.1.3 传感器选型 |
2.2 设备标定试验 |
2.2.1 转速转矩仪标定 |
2.2.2 泵-马达系统排量比标定 |
2.3 测控系统硬件构成 |
2.3.1 控制电路概述 |
2.3.2 数据采集模块 |
2.3.3 驱动电路 |
2.3.4 测功机控制器 |
2.4 测控系统软件设计 |
2.4.1 通信协议设计 |
2.4.2 时基与通信时序设计 |
2.4.3 单片机软件开发 |
2.4.4 工控机软件开发 |
2.4.5 通信安全与可靠性设计 |
2.4.6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变速箱传动特性的理论分析与试验 |
3.1 变速箱传动方案简介 |
3.1.1 变速箱设计目标 |
3.1.2 变速箱传动方案 |
3.2 变速箱无级调速特性的理论分析与试验 |
3.2.1 液压机械段HM_1/HM_3的速度特性 |
3.2.2 液压机械段HM_1/HM_3的转矩特性 |
3.2.3 液压机械段HM_2/HM_4的速度特性 |
3.2.4 液压机械段HM_2/HM_4的转矩特性 |
3.2.5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2.6 变速箱无级调速特性试验 |
3.2.7 无级调速过程中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特性试验 |
3.3 变速箱循环功率流的计算与分析 |
3.3.1 循环功率概述 |
3.3.2 HM_1/HM_3段循环功率的计算 |
3.3.3 HM_2/HM_4段循环功率的计算 |
3.3.4 液压分流功率的计算 |
3.4 变速箱传动效率的计算模型与校准试验 |
3.4.1 变速箱效率特性的研究方法 |
3.4.2 液压系统模型 |
3.4.3 行星轮系与定轴轮系模型 |
3.4.4 变速箱整箱模型 |
3.4.5 传动效率的台架试验与参数校准 |
3.4.6 试验结果与校准模型的对比分析 |
3.5 变速箱效率特性的仿真研究 |
3.5.1 满负荷工况下的效率特性 |
3.5.2 部分负荷工况下的效率特性 |
3.6 变速箱传动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3.6.1 液压子系统的传动效率 |
3.6.2 泵前齿轮副传动比对变速箱传动效率的影响 |
3.6.3 变速箱潜在效率特性评估 |
3.6.4 变速箱方案优化与效率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变速箱动态特性的理论分析与试验 |
4.1 变速箱液压系统的辨识试验 |
4.1.1 液压系统的基本方程 |
4.1.2 液压系统激励试验 |
4.1.3 液压系统模型与参数辨识计算 |
4.2 离合器控制系统的充油特性试验 |
4.2.1 离合器控制油路设计 |
4.2.2 油压、流量对换段时间的影响试验 |
4.3 负载换段过程的试验方法与评价指标 |
4.3.1 试验台架的改装与试验方法 |
4.3.2 换段过程评价与参数范围确定 |
4.4 单因素换段过程的试验研究 |
4.4.1 发动机转速对换段质量的影响 |
4.4.2 负载转矩对换段质量的影响 |
4.4.3 主油路供油压力对换段质量的影响 |
4.4.4 离合器充油流量对换段质量的影响 |
4.5 组合因素换段过程的试验研究 |
4.5.1 试验方案设计 |
4.5.2 组合因素对速度降的影响 |
4.5.3 组合因素对冲击度的影响 |
4.5.4 组合因素对动载荷系数的影响 |
4.5.5 组合因素下的变速箱换段参数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变速箱过程控制算法与试验 |
5.1 控制模式与档杆 |
5.2 变速箱速比的开环控制与试验 |
5.2.1 点位控制系统的原理 |
5.2.2 点位控制器设计 |
5.2.3 控制系统试验与结果分析 |
5.3 变速箱速比的闭环控制与试验 |
5.3.1 控制系统原理 |
5.3.2 开环控制器设计 |
5.3.3 神经PID闭环控制器设计 |
5.3.4 继电器逻辑与开闭环复合控制 |
5.3.5 控制系统试验与结果分析 |
5.4 变速箱速比的负载自适应控制与试验 |
5.4.1 发动机功率控制与Ryan机构原理 |
5.4.2 模糊控制系统构成 |
5.4.3 控制器结构与语言变量 |
5.4.4 模糊规则 |
5.4.5 模糊推理与模糊控制表 |
5.4.6 控制系统试验与结果分析 |
5.5 换段时序优化控制与试验 |
5.5.1 时序优化问题的提出 |
5.5.2 重叠时序充油试验 |
5.5.3 油压陷阱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
5.5.4 控制系统换段时序的优化试验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变速箱-发动机系统匹配策略的仿真研究 |
6.1 拖拉机整机仿真模型的构建 |
6.1.1 发动机模型 |
6.1.2 变速箱模型 |
6.1.3 后桥与轮胎模型 |
6.1.4 负载模型 |
6.1.5 过程控制器模型 |
6.2 拖拉机作业工况与性能评价指标 |
6.2.1 拖拉机作业工况分析 |
6.2.2 性能评价指标 |
6.3 基于功率点追踪的一元速比匹配 |
6.3.1 发动机特性插值与最佳经济转速计算 |
6.3.2 工作段位的确定 |
6.3.3 控制系统原理 |
6.3.4 匹配控制器建模 |
6.3.5 犁耕工况的仿真分析 |
6.3.6 播种工况的仿真分析 |
6.4 基于系统万有特性的二元速比匹配 |
6.4.1 变速箱-发动机系统的万有特性 |
6.4.2 速比匹配的原理与过程实现 |
6.4.3 仿真模型的构建 |
6.4.4 犁耕工况的仿真分析 |
6.4.5 播种工况的仿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变速箱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
7.1 故障类型与样本数据获取 |
7.1.1 变速箱故障类型 |
7.1.2 变速箱故障数据的获取 |
7.2 基于核的Fisher故障模式识别 |
7.2.1 特征变量的选取 |
7.2.2 核映射与核函数 |
7.2.3 基于核的Fisher模式识别 |
7.3 故障诊断的试验验证 |
7.3.1 训练样本的模式分类结果 |
7.3.2 测试样本的模式分类结果 |
7.4 故障诊断系统硬件设计 |
7.4.1 系统硬件构成 |
7.4.2 数据端子分配 |
7.5 故障诊断系统软件设计 |
7.5.1 程序构架 |
7.5.2 接口程序 |
7.5.3 滤波器与数据解析 |
7.5.4 过程监测与故障诊断 |
7.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无缝线路钢轨的连接与焊接技术研究 ——无缝线路钢轨铝热焊焊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轨道、车辆的发展简史 |
1.1 铁路轨道发展简史 |
1.2 铁路机车发展简史 |
1.3 中国铁路发展简史 |
1.4 轨道结构 |
1.4.1 轨道的组成 |
1.4.2 钢轨有缝连接 |
1.4.3 无缝线路 |
1.4.4 动车组 |
1.5 钢轨焊接面方位结构的改进 |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拟定工作 |
第二章 无缝钢轨焊接技术 |
2.1 无缝钢轨闪光焊接技术 |
2.1.1 闪光焊的原理 |
2.1.2 闪光焊设备 |
2.1.3 闪光焊的工艺流程 |
2.1.4 闪光焊的组织结构和微观形貌 |
2.1.5 闪光焊的机械性能 |
2.1.6 闪光焊的优点及存在问题 |
2.2 无缝钢轨气压焊接技术 |
2.2.1 气压焊的原理 |
2.2.2 气压焊设备 |
2.2.3 气压焊的工艺流程 |
2.2.4 气压焊的组织结构和微观形貌 |
2.2.5 气压焊的机械性能 |
2.2.6 气压焊的优点及存在问题 |
2.3 无缝钢轨电弧焊接技术 |
2.3.1 电弧焊的原理 |
2.3.2 电弧焊设备 |
2.3.3 电弧焊的工艺流程 |
2.3.4 电弧焊的组织结构和微观形貌 |
2.3.5 电弧焊的机械性能 |
2.3.6 电弧焊的优点及存在问题 |
第三章 无缝钢轨铝热焊焊接技术 |
3.1 铝热焊的原理 |
3.2 铝热焊的设备和工艺流程 |
3.2.1 断轨修复铝热焊的设备和工艺流程 |
3.2.2 钢轨无缝区间锁定铝热焊的设备和工艺流程 |
3.2.3 道岔铝热焊焊接设备和工艺流程 |
3.3 钢轨铝热焊的机械性能 |
3.4 钢轨铝热焊的组织结构与金相形貌 |
3.4.1 德国“SKV”铝热焊焊缝的组织结构与金相形貌 |
3.4.2 法国“QPCJ”铝热焊焊缝的组织结构与金相形貌 |
3.4.3 中国铝热焊焊缝的组织结构与金相形貌 |
3.4.4 铝热焊微观缺陷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
3.5 上述三种铝热焊剂工艺参数和机械性能的比较 |
3.6 铝热焊存在的问题、焊缝质量的保证措施及改进方法 |
3.6.1 铝热焊优缺点及存在问题 |
3.6.2 影响铝热焊质量的主要因素 |
3.6.3 铝热焊质量的保证措施 |
3.6.4 提高铝热焊焊接质量的改进方法 |
第四章 车辆轨道的回眸及无缝钢轨焊接的关键和发展的战略思考 |
4.1 车辆轨道的回眸 |
4.1.1 轨道材质与初始结构 |
4.1.2 工字钢轨 |
4.1.3 无碴道床和水泥轨枕 |
4.2 无缝钢轨焊接技术的关键 |
4.2.1 闪光焊技术的关键 |
4.2.2 气压焊技术的关键 |
4.2.3 铝热焊技术的关键 |
4.2.4 电弧焊技术的关键 |
4.2.5 简化厂焊技术 |
4.3 钢轨无缝焊接发展的战略思考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瞬态流场分析的YJ系列液力变矩器性能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液力传动概述 |
1.2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1.3 液力传动在国内外的应用 |
1.4 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与特性分析 |
2.1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
2.2 液力变矩器的特性 |
2.2.1 液力变矩器的内特性 |
2.2.2 液力变矩器的原始特性 |
2.3 动态数学模型简化 |
2.4 液力变矩器基本性能的评价和分析 |
第三章 液力变矩器几何参数计算 |
3.1 液力传动基础方程 |
3.1.1 流体在叶轮中的运动 |
3.1.2 理想液体及实际液体运动微分方程 |
3.1.3 叶片式水力机械的基本方程式 |
3.1.4 速度的计算 |
3.1.5 液体与叶轮的相互作用力矩 |
3.2 环量分配法 |
3.3 等角射影法 |
3.3.1 投影于单圆柱面的等角射影法 |
3.3.2 投影于多圆柱面展开的等角射影法 |
第四章 液力变矩器内流场数值模拟 |
4.1 基本假设 |
4.2 液力变矩器模型 |
4.3 模型的网格划分 |
4.3.1 结构化网格生成技术 |
4.3.2 非结构化网格生成技术 |
4.3.3 混合网格生成技术 |
4.4 GAMBIT 中建模 |
4.5 湍流模型的选择 |
4.5.1 RNG k-ε模型 |
4.5.2 流场的算法 |
4.6 求解器的设置和边界条件 |
4.7 收敛准则及计算过程 |
4.8 仿真结果 |
4.9 流场计算结果分析 |
4.9.1 泵轮流场分析 |
4.9.2 涡轮叶片分析 |
4.9.3 导轮的叶片分析 |
4.10 小结 |
第五章 液力变矩器对比试验 |
5.1 液力变矩器试验概况 |
5.1.1 液力变矩器性能试验台简介 |
5.1.2 外特性试验 |
5.1.3 内特性试验 |
5.1.4 轨迹法 |
5.1.5 杨氏条纹法 |
5.1.6 灰度分布图像相关法 |
5.2 性能试验 |
5.3 结论 |
第六章 基本参数的计算及其优化模型 |
6.1 液力变矩器工作轮参数优化的数学模型 |
6.2 液力变矩器工作轮参数优化的方法实现 |
6.3 液力变矩器工作轮参数优化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工程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发展概况 |
1.3 内燃机车和电机车运用中典型问题 |
1.3.1 内燃机车运行中的典型问题 |
1.3.2 电力机车运行中的典型问题 |
1.4 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SS4电力机车单双节快速切除装置研制 |
2.1 问题的提出 |
2.2 技术方案、组成、主要技术指标及功能 |
2.2.1 技术方案 |
2.2.2 主要技术指标 |
2.3 电路的工作原理 |
2.3.1 主断路器分闸分开控制电路 |
2.4.2 主断合闸分开控制电路 |
2.4.3 切除时主断断开保护电路 |
2.4.4 预备556KA得电电路 |
2.4.5 辅控电路 |
2.4.6 本装置的控制与显示电路 |
2.5 实验结果 |
2.6 使用效果及推广应用 |
第3章 DF4内燃机车控制电路故障检测及自动处理装置的研制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组成、主要技术指标及功能 |
3.2.1 主要设计思想 |
3.2.2 主要技术指标及功能 |
3.3 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
3.3.1 系统框图 |
3.3.2 系统工作原理 |
3.4 装置的研制情况 |
第4章 机车速度信号综合处理装置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总体技术方案 |
4.3 系统组成、功能及主要指标 |
4.3.1 系统组成 |
4.3.2 系统功能 |
4.3.3 主要技术参数 |
4.4 工作原理 |
4.4.1 速度信号输入及脉冲信号调理检测 |
4.4.2 速度信号分析及处理 |
4.4.3 速度信号输出电路 |
4.4.4 数字、模拟显示电路 |
4.5 试验结果 |
4.6 装置的应用情况 |
小结 |
第5章 机车撒沙装置速度控制器 |
5.1 概述 |
5.1.1 研究背景 |
5.1.2 本设计的创新性 |
5.2 设计原理 |
5.3 系统软、硬件设计 |
5.3.1 硬件设计 |
5.3.2 软件设计 |
5.4 参数设置及抗干扰技术 |
5.4.1 材料的选择与主要技术参数 |
5.4.2 抗干扰技术 |
5.5 研制过程及推广应用 |
5.6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 |
发表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获奖情况 |
(8)机车柴油机低温条件下使用低标号柴油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提高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方法 |
1.1.1 燃用高标号柴油 |
1.1.2 兑油提号法 |
1.1.3 柴油低温流动性能改进剂 |
1.2 柴油储运的保温技术研究 |
1.3 柴油机低温启动的辅助措施 |
1.3.1 冷态启动 |
1.3.2 热态启动 |
1.3.3 汽车使用的低温预热启动装置简介 |
1.3.4 柴油机低温启动的辅助装置实例 |
1.4 内燃机车的保温技术研究 |
1.5 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提高柴油低温流动性的研究 |
2.1 柴油的性质及使用要求 |
2.1.1 机车柴油机燃烧对柴油的要求 |
2.1.2 轻柴油的性质、牌号和适用范围 |
2.1.3 寒冷条件对柴油的影响 |
2.2 柴油机冬季使用低标号柴油的可行性 |
2.3 提高柴油低温流动性的常用措施 |
2.3.1 兑油提号法 |
2.3.2 流动性改进剂 |
2.4 柴油供应时的保温技术 |
2.4.1 柴油储存的保温技术措施 |
2.4.2 卸油加油装备的技术进步 |
2.5 结论 |
3 柴油机及机车的保温技术的研究 |
3.1 寒冷地区柴油机使用的问题 |
3.1.1 柴油机低温启动困难的原因 |
3.1.2 寒冷气候条件对柴油机启动和运行的影响 |
3.1.3 寒冷气候条件对机车运用的影响 |
3.2 寒冷地区内燃机车的防寒与预热 |
3.2.1 内燃机车的防寒措施 |
3.2.2 寒冷季节内燃机车的预热问题 |
3.3 结论 |
4 机车柴油机冬季使用低标号柴油的试验研究 |
4.1 机车柴油机冬季使用-20 #柴油的试验研究 |
4.1.1 储油罐、输油管进行保温处理方案 |
4.1.2 储油罐保温的热工计算 |
4.1.3 运用效果 |
4.2 机车柴油机冬季使用-10 #柴油的试验研究 |
4.2.1 DF4型内燃机车预热系统介绍 |
4.2.2 DF4型内燃机车预热系统的改造试验 |
4.2.3 改造试验结果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事例推理的内燃机车解体工艺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内燃机车大修和解体工艺 |
1.2.2 人工智能 |
1.2.3 基于事例推理 |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基于事例推理方法 |
2.1 基于事例推理的原理 |
2.2 知识的表示方法 |
2.2.1 知识的产生式表示法 |
2.2.2 语义网络表示法 |
2.2.3 框架表示法 |
2.3 知识的获取 |
2.4 检索(索引和检索—推理机) |
2.4.1 专家系统的推理 |
2.4.2 基于事例推理 |
2.4.3 相似度 |
2.5 修改 |
2.6 解释 |
2.7 事例库和存储 |
第3章 内燃机车解体工艺的基于事例推理系统 |
3.1 内燃机车解体工艺 |
3.1.1 内燃机车解体工艺分类的依据和分类目的 |
3.1.2 内燃机车解体工艺分类 |
3.2 采用基于事例推理技术研究机车的解体工艺 |
3.2.1 根据解体工艺的特点选择知识的表示方法 |
3.2.2 基于事例推理的推理机 |
3.2.3 解体工艺的特征值和权值 |
3.2.4 三级解体的权值分配 |
3.2.5 基于事例推理的数据库 |
3.2.6 控制模块 |
3.3 事例库的索引与检索 |
3.3.1 推理的过程流程图 |
3.3.2 检索过程 |
第4章 事例库及其它数据文件 |
4.1 数据库 |
4.1.1 层次结构 |
4.1.2 网状结构 |
4.1.3 关系结构 |
4.2 事例库 |
4.2.1 事例库的结构 |
4.2.2 事例库事例的存放及各参数 |
4.2.3 事例库的创建与维护 |
4.2.4 事例库的修改和补充的原因 |
4.3 其它数据文件 |
4.3.1 其它数据文件的种类 |
4.3.2 用数据文件存放事例和其它文件的特点 |
第5章 用该系统编制东风8解体工艺 |
5.1 东风8内燃机车 |
5.2 检索修改过程 |
5.2.1 检索 |
5.2.2 修改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建国以来大连机车车辆厂内燃机车产品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东风 (东风3) 型内燃机车 |
东方红2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 |
东风4型内燃机车 |
东风4型重联机车 |
东风4B型货 (客) 运内燃机车 |
东风4B型高原机车 |
TFN7030型特种发电车 |
东风4C型内燃机车 |
东风5型内燃机车 |
东风6型内燃机车 |
东风10型内燃机车 |
GKD1型调车内燃机车 |
GKD01型调车内燃机车 |
GKD02型调车内燃机车 |
CKD7型内燃机车 |
GKD03型调车内燃机车 |
东风5B型调车内燃机车 |
东风4D型内燃机车 |
GKD5型调车内燃机车 |
CKD8A型内燃机车 |
GKD5B、GKD5C型内燃机车 |
CKD8B型内燃机车 |
东风10F型客运内燃机车 |
CKD6A型内燃机车 |
GK1L型调车内燃机车 |
东风10D型调车内燃机车 |
东风4DF型内燃机车 |
东风4D型调车内燃机车 |
大连机车车辆厂生产的内燃机车 (一) |
大连机车车辆厂生产的内燃机车 (二) |
大连机车车辆厂生产的内燃机车 (三) |
大连机车车辆厂生产的柴油机 (四) |
四、东方红<Ⅰ>型内燃机车柴油机启动马达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棵树机务段机车用能精细化管控研究[D]. 周浩.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5)
- [2]特殊气候对载人航天工程内燃机车设备的影响与维修改进措施[D]. 姜启堂.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3]内燃机车控制器的研究[D]. 张建伟. 辽宁科技大学, 2014(06)
- [4]拖拉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的特性、控制与故障诊断研究[D]. 王光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8)
- [5]无缝线路钢轨的连接与焊接技术研究 ——无缝线路钢轨铝热焊焊接技术研究[D]. 韩洪江. 吉林大学, 2012(10)
- [6]基于瞬态流场分析的YJ系列液力变矩器性能预测[D]. 苏华山. 兰州理工大学, 2011(09)
- [7]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工程问题的研究[D]. 徐光斌.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4)
- [8]机车柴油机低温条件下使用低标号柴油的技术研究[D]. 胡德忠. 南京理工大学, 2004(02)
- [9]基于事例推理的内燃机车解体工艺系统[D]. 马福聚. 西南交通大学, 2002(02)
- [10]建国以来大连机车车辆厂内燃机车产品简介[J]. 赵燕春,陈岩. 内燃机车, 19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