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处理器价格快速下降(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岩[1](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指出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鄢显俊[2](2010)在《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文中提出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代最重要的科技-产业革命,它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的美国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造着人类社会。就技术和社会互动的角度观察,在美国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是一个复杂的、与社会相互作用中展开的过程,美国社会为信息技术革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经由信息技术革命“重塑”的当代资本主义被称为信息资本主义,在其形成过程中诞生了信息垄断,它指独占信息核心技术的信息产业垄断资本、凭借其市场权力,滥用知识产权以攫取高额利润而实施的一种垄断,是当今资本主义微观经济领域最值得关注的现象,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它鞭辟入里的解剖将为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提供一扇独特的“视窗”。信息垄断起源于信息经济形成和信息产业勃兴的20世纪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信息垄断的实质是对知识的垄断,其表现形式是垄断IT核心技术。信息垄断的发展史也就是全球计算机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和CPU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的发家史,其产业代表是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结成的Wintel联盟。而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所造成的影响逐渐引起国际社会普遍担心:它有可能成为信息时代美国控制互联网“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信息垄断生态环境模型”揭示了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它由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产品基础和法律环境三大要素构成。信息垄断厂商熟练地运用法律策略和无所不用其极的商业策略打压竞争并侵害消费者。为此,它遭遇了美欧日韩各国频频发起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信息垄断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对抗自己的“内生反对力量”。这就是“自由软件”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开源软件”运动。前者坚决反对微软代表的资本主义“私有软件”制度,堪称“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空想社会主义。后者试图探索一条“自由软件”商业化运作的道路,而且获得成功,这是理想妥协于现实的必然结果。信息垄断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入信息时代的特殊体现。任由信息垄断泛滥将对经济公正乃至社会公正产生重大危害。而且,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强大的“战略武器”,信息垄断还能够被广泛运用于国家利益之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除了信息垄断这一微观层面的经济现象外,还表现在中观和宏观的其他所有领域,在信息技术范式的“重塑”下,信息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表现为“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除此,“数字鸿沟”代表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探讨国家间“数字鸿沟”的测度方法和量化表现,将更有助于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内在规律以及所蕴藏的危机。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信息时代最复杂的“两制”关系,其特征可用:“共时态并存中的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信息资本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生紧密联系和互动,这种复杂关系的演进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促使这种错综复杂关系产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日愈全球化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动能所致,这是马克思早年所指的“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诸多引人注目的新变化。但资本主义的本质依旧。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两大本质特征仍旧如故,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即商品生产无所不在;第二,社会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榨取剩余价值。综合马克思“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解读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必须看到,“两个必然”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而“两个决不会”则强调了不同社会生产方式更替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总之,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有长足的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是:以变化的眼光看待变化本身。信息技术革命开启了人类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变迁历程。运用ORBICOM提供的测量方法,通过多维度量化考察中国特色的信息化进程,比较它与信息资本主义的差距及中国的追赶特点。可以看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创的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是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中超常规发展的典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应对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典型代表的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中国的国策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赖国伟[3](2004)在《基于模块化的商务模式创新——以PC产业为例》文中指出“商务模式”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风险投资业界非常流行的一个术语,风险投资商用这个词来概括初创企业如何获利的逻辑。然而,考察“商务模式”在学术文献上出现的时机和被使用的目的,商务模式显然不仅仅是风险投资和初创企业的专用名词。任何一个组织(如企业、非盈利组织等)都有自己的商务模式,企业的商务模式是为了盈利,但不能仅仅以简单的一句话来表述。国内外将“商务模式”作为专门研究对象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屈指可数,商务模式理论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前提假设、理论体系和内容、研究分析方法、与现行企业管理理论的联系和区别等课题仍然有待于建树;商务模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商务模式的好坏、商务模式与产业、技术的关系等实证问题有待于研究。因此,本文从国内外关于“商务模式”的研究现状出发,进一步研究商务模式理论的一些内容,构建企业商务模式的创建路径和工具,并对PC企业商务模式创新演化路径进行案例研究,以此证明商务模式创新的存在和普适性。 本文在翁君奕(2003)提出的商务模式理论框架和价值分析体系的基础上,以复杂系统的模块化分析方法,以商务模式核心界面价值分析、商务模式创新的设计和演化为主要内容。全文分为六章: 导言 回顾了国内外商务模式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界定了商务模式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作为企业整体活动解决方案的商务模式定义。此外,导言还对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结构和创新作了简要介绍。 第一章 对商务模式核心界面进行了价值分析,利用以客户为中心和以企业为中心的价值分析方法,构建了商务模式价值分析矩阵。企业可以采用该矩阵分析工具来对自身和其它企业的商务模式状态进行分析评价。本章为第二章构建商务模式设计矩阵和模块化奠定企业活动分析基础。 第二章 首先阐述了商务模式是一个复杂系统,可以采用模块化方法分解;其次,本章介绍了模块化方法的起源、概念和在管理领域的研究情况;再次,本章分析了商务模式核心界面内部以及相互之间的复杂联系,并将这些联系参H基于模块化的商务模式创新:以PC产业为例数化,构建了商务模式设计参数矩阵,确定了商务模式的设计规则;最后,本章以模块化的六种操作来说明商务模式创新和演化路径。 第三、四和五章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对PC产业中的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和戴尔公司三家主导企业的商务模式模块化创新和演化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正是它们独特的商务模式创造了竞争对手难于模仿的竞争优势。 第六章对全文的研究结论、不足和研究展望进行了简要的叙述,是本文的结语。
刘志利[4](2019)在《食用油掺入棕榈油检测仪器的研制与应用》文中提出本文研究开发了一种食用油掺入棕榈油的检测仪器,并采用光谱分析法进行食用油掺入棕榈油的半定量检测。目前,我国标准评估食用油品质的方法和文献报道中的食用植物油掺伪检测方法中都要求对样品进行复杂的前处理,需要专业的检测人员,只能局限于实验室完成。根据食用油掺入棕榈油现场检测的需求,本文研究开发了一种食用油掺入棕榈油现场检测仪。在样品前处理研究中,采用臭氧氧化的方法消除样品溶液中的干扰物质,适用于不同种类掺入棕榈油食用油样品的前处理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气体流量装置、样品反应器、尾气处理器、整体电路和软件、显示系统和性能测试系统。在食用油掺入棕榈油仪器的硬件结构设计方面,本仪器包括微处理器模块、光检测模块、温度控制模块等。微处理器模块采用ARM7的LPC系列的控制芯片,具有数据处理、定时计数、信号控制和串口传输等功能。光检测模块的光源采用超高亮发光二极管,具有耗能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光检测模块的工作原理是测量光源照射到样品上样品吸收后产生的反射光,采用光电传感器S1133进行光信号采集,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二级放大电路把电信号放大,再通过压频转换器进行电压频率转换,最后传入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温度控制模块可以精确地控制仪器的定点温度和降温速率。制冷系统采用的是半导体制冷片,具有制冷快和安全可靠的优点。控制电路通过场效应管来控制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在食用油掺入棕榈油仪器的软件设计方面,包括频率测量、程序降温控制系统。频率测量采用的是周期测数法,采用微处理器的两个定时器T0和T1分别进行计时和计数,精确地计算出采样频率。程序降温控制系统,采用的是优化的PID算法,在基本的PID算法上进行改进,缩短了到达稳定的时间并提高了控制的精度。在食用油掺入棕榈油仪器的研制方面,进行了食用油掺入棕榈油检测仪器的整体设计、各模块器件的选型、光频转换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人机交互界面。仪器的整体设计的核心器件是样品测量池,样品测量池设计的兼容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仪器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关键器件的选型包括反射光检测器、光源、微处理器、打印机、蓝牙模块、液晶显示器和温度传感器。仪器的核心控制系统采用光频转换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美观且操作简单。在食用油掺入棕榈油仪器的方法应用方面,将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作为变量逐一进行实验,选取最优的样品容量、测量方式、样品池温度,样品温度、测量时间和LED光强强度。根据实验得出的数据计算精密度和R2值满足了仪器的预期标准,并对市场上销售的19种大豆油进行了测定,所得结果与色谱仪器方法相吻合。
王志龙[5](2020)在《基于FPGA的近红外小型光谱仪的硬件电路设计》文中指出近几十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衍生了各种各样的近红外光谱仪器。因其定性和定量检测的独特优势,在农业生产、食品安全、石油化工、国家安全等领域被广泛使用。但传统的近红外光谱仪器有着体积较大,功耗较高以及价格昂贵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环境。而MEMS技术的出现让近红外光谱仪器的光学结构得到了极大的优化,使得近红外光谱仪器的微型化得以实现。目前国内自产的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器成本较高,因此研发一款高性价比的近红外光谱仪尤为重要。本课题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进行了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制了高速、高精度的数据采集系统,同时基于项目组自主研发的近红外光谱仪,设计和开发了多功能、高性能的近红外微型光谱仪并实现了近红外光谱检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综述如下:1.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分析了近红外光谱仪研究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近年国内外微型光谱仪的类型以及发展现状。2.介绍了光谱仪及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具体步骤及其优势。3.搭建了探测系统的整体框架,通过采用FPGA+ARM的硬件架构,实现了数据协同处理一体化的集成设计理念。基于近红外微型光谱仪的应用与元器件价格的考量,选用了高云GW1N系列FPGA芯片,滨松公司C14384MA的CMOS光电探测器件,亚德诺公司LTC2368CMS的AD转换器件以及意法半导体STM32系列微处理器。逐步完成了C14384MA的驱动电路设计,并根据CMOS器件输出信号分析设计了LTC2368CMS驱动电路、设计了FPGA配置电路、FPGA时钟电路、微处理器的最小电路系统及其外部设备电路设计和FPGA系统的电源电路设计。4.基于GOWIN软件对FPGA进行开发设计,包括:驱动模块、模拟前端接口模块、数据存储和处理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利用Verilog语言编写源文件设计驱动脉冲时序,ModelSim(Questa Sim)等软件进行仿真,最后通过Synplify pro软件生成资源报告。5.将FPGA配置文件下载到FPGA芯片中进行板级验证,通过对大豆光谱的检测验证了光谱仪系统的功能性,实现了光谱仪的微型化。
郭锦川[6](2013)在《基于最大化的平台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革命特别是网络的出现,使原先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向多元化、柔性化(定制)生产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创新,以及消费者收入的提高带来的需求变化,使得新的行业和大量的新产品不断出现。与以往的情况相比,这就给企业带来了新的问题。首先,消费者需求的增长和变化要求行业内新的产品市场从初始到成熟的速度比以往要迅速得多。企业如何才能加速自身的产品市场从初始的、不完全的市场快速向成熟的市场转变。其次,由于产品技术的深入、扩散和衍生导致分工的细化和重构,企业生产的产品可能与其他企业生产的组件和相关产品息息相关。同时,消费者群体的需求也不断细分,这就使消费者从购买产品到购买产品集合(包括服务)转变。因此,企业在自身产品的使用、销售、定价、收费和升级等等各个方面都受到其他相关企业的影响。那么,企业如何处理与这些相关企业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则是企业通过平台功能来尝试解决的。以平台为中心的多边市场在经济体中逐渐显露并不断增加其比重。许多学者及时关注了这一新的课题。基于网络外部性的研究是最初的研究视角,继而多边市场的收费也成为重要的切入点。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比较零散,往往是对于某些案例的较为孤立的分析。本文认为,从行业的中观层次考察以平台为中心的多边市场较为恰当。多边平台的主要参与者大多在行业的产品市场之内,对于其中的企业而言,它必然与其产品的相关组件、产品、服务等的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发生关系。同时,由于平台内消费者所购买或者消费往往是一个产品集合,还需要对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集合内的产品结构进行分析。在这个前提背景下,本文从以平台为中心的多边市场出发,讨论平台结构中平台的功能及企业相应的行为策略。行业内的企业和企业群体采用平台策略,可以实现如下功能。在对外方面,是新出现的产品市场从不成熟向成熟市场转变的要求。市场的成熟程度和相应交易费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基础设施。由于新兴行业和高科技行业的特点,其层出不穷的创新和专业性,对于行业或者新的产品市场的行业基础设施提出很高的要求,相应的基础设施如果不到位,就会出现瓶颈问题。企业采取以平台为中心的多边结构,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对内方面,由于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多样化和更深层次的需求,往往需要多个产品组合在一起才能较好的实现消费者需求。这就将相关的产品生产企业相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那么,采用平台结构,不但可以便于组合和生产出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或者产品集合,还可以通过以平台为核心变革原有的价格体系和收费方式,以便更好的处理平台内各企业的利润分配。同时,针对产品消费的长期性和多层次性,采用平台结构收费才能更好的区分不同消费者的效用,从而更好的为不同消费者提供适当的服务,同时也有利于相关的服务企业的收费分成。在宏观层次,技术进步和市场的飞速发展使企业环境与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快速变化,平台结构也会在这个背景下相应变迁。不断出现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持续推动原有的产品市场产生复杂的变化。一方面,随着行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和积累,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原有的产品不断加深认识。对于生产者而言,产品可以在不断提高质量的同时降低产品成本;对于消费者,随着产品性能的提高,可以不断发现产品的新的用途,并对产品提出新的要求。由此,产品的平台体系和其问产品结构更加成熟,交易成本不断降低,因而产品价格不断下降,性能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技术和创新也可能创造出新的需求,在原有的平台体系上新的产品,新的平台随之出现。新的平台可能开拓新的市场,也可能挤占原有的平台市场份额。原来的平台结构中的领导企业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将不断丢失原有市场份额,被新的平台领导者代替。
梁运文[7](2005)在《产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机制研究 ——基于战略演化和制度动态变迁的视角》文中指出20世纪70~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态势中出现了一个独特而有趣的现象,即:在20世纪的最后30年中,美国经济与日本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反差态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的10年中,美国新经济的繁荣和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分别长期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把交椅的美国经济和日本经济,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研究的重点,而1970~2000年日美经济动态演变过程中表现出的彼消此长独特态势,更是各方探讨研究的焦点。 对此,本文通过分别对美国与日本产业竞争力在20世纪70~90年代动态变迁趋势的研究,再对20世纪70~90年代日美产业竞争力进行动态比较,结果发现一个与20世纪70~90年代日美经济巨大反差相同步的反差现象,即日美产业竞争力变迁在20世纪的最后30年里,亦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有趣现象:1970~1985年间,美国产业竞争力不断衰退,滑向低谷,而同期日本产业竞争力则蒸蒸日上,趋向巅峰;1985~2000年间,日美产业竞争力态势则出现惊天大逆转,美国产业竞争力“风光无限好”,日本产业竞争力则承受“失去的10年”之痛苦。由于宏观经济伺题的根源在于微观经济,因此,本文认为,日美宏观经济在20世纪70~90年代出现的彼长此消的巨大反差态势,其根源在于微观经济中日美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变迁;同时又由于企业竞争优势根源于产业竞争力,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具备强大竞争力的产业,不可能孕育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故此,本文把日美经济发展态势巨大反差现象“幕后”驱动力的本质,归结为日美两国产业竞争力的“创造性毁灭”。作者认为,正是日本与美国产业竞争力的彼长此消导致了日美宏观经济在20世纪70~90年代发展态势的巨大反差。 把日美经济巨大反差现象的驱动力归结为日美产业竞争力的“创造性毁灭”,必然存在三个需要加以研究的逻辑问题。本文认为,唯有完满地解答了这三个问题,方能对日美产业竞争力的动态变迁做出全面的解释并揭示其中的规律。这三个必然的逻辑问题分别是: 问题1:产业竞争力产生的因果传导链是什么?构建这样一条产业竞争力产生的因果链,是探寻20世纪70~90年代日美产业竞争力此消彼长态势规律的基础。 问题2:产业竞争力从强盛到衰退的变迁机制是什么?对于日美经济巨大反差现象而言,其现象背后的本质,就是日美产业竞争力的动态变迁,解释日美产业竞争力的动态变迁是日美经济巨大反差现象研究的根本核心所在。探讨产业竞争力从强盛到衰退的动态变迁机制是探寻20世纪70~90年代日美产业竞争力此消彼长态势规律的关键所在。 问题3:保证产业竞争力动态变迁路径平滑化,以获取可持续国家竞争力为目标的战略模式是什么?作为问题1和问题2的逻辑延伸,鉴于20世纪70~90年代日美经济
廖湘科,肖侬[8](2016)在《新型高性能计算系统与技术》文中提出高性能计算技术是信息时代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激烈竞争的技术制高点.本文针对未来新型高性能计算技术的挑战,从微处理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高性能并行算法与应用等多个核心技术来分析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趋势与挑战,从基础研究的角度阐述我国未来高性能计算系统理论与技术领域需重点开展研究的领域(或科学问题)与相关政策建议.
姚凯,刘明宇,芮明杰[9](2009)在《模块化体系结构创新的网络协调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以IT为代表的模块化产业体系,在不断的技术进步和网络发展的背景下,模块规模报酬递增、模块操作和网络效应的叠加形成了模块化的价值创新网络,但是受到体系瓶颈的约束,价值创造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这提供了模块化体系结构创新的价值推动力,也决定了不同的创新协调机制.与模块的创新不同,模块化体系结构的创新需要整个网络的创新协同.开放的网络结构、关于创新的知识集成,以及通过开放的知识产权策略建立信任和合作机制,在模块化体系结构创新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周坤[10](2019)在《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独居老人跌倒检测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独居老人的安全问题随着我国独居老人数量的增加日益引起社会关注。独居老人跌倒后不能及时告警得到救助而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使得跌倒成为威胁独居老人安全的第一因素。因此,设计一套可随身穿戴、能够在老人跌倒时准确判别、主动报警的系统,对于保障独居老人生活安全,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较为突出的工程价值和社会意义。基于人体跌倒的运动学特征,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跌倒检测系统,使用先进的九轴运动传感器实时获取人体姿态角信息,同时将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跌倒检测算法与人体姿态检测算法结合,设计了基于多级阈值的跌倒检测算法,提高了跌倒判别的准确性。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有:1、分析阐述了研究独居老人跌倒检测系统的现实意义,介绍当前已有的跌倒检测技术,最终确定了本文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跌倒检测方案及以阈值为基础的跌倒判断方法;介绍了人体运动姿态及跌倒相关的理论,通过对人体各部位质量占比确定检测系统佩戴的最佳位置,结合最佳位置建立人体笛卡尔坐标系对人体的跌倒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引入人体姿态角参数进行姿态解算。2、明确系统需求,完成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具体硬件平台搭建,完成了包括微处理器、人体运动传感器、通信定位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以及电源管理模块的选型与系统电路设计,编写程序并对系统进行实际测试。3、完成系统的软件设计。软件重点在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实现了以人体加速度、角速度以及姿态角为特征参数的多级阈值跌倒检测算法;对算法进行实验测试,对比验证了以“加速度+角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姿态角”分别作为特征参数的两种跌倒检测算法的有效性,实验表明引进人体姿态角参数的跌倒检测算法能够进一步提高跌倒检测的准确率。本文实现了可穿戴的独居老人跌倒检测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设计,并研究了跌倒检测算法的优化与实现。该设计对相关工程应用与理论研究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微处理器价格快速下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处理器价格快速下降(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问题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的方法 |
二、文献综述 |
(一)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及内涵 |
(二) 信息技术革命促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
(三) 垄断理论的争鸣及信息产业的垄断现象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革命 |
(二) 信息化、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 |
(三) 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与信息垄断 |
四、研究的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难点 |
(二)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与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信息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历史原因 |
一、信息技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科技-产业革命 |
二、信息技术革命的社会历史原因:基于SST理论的分析 |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
一、信息垄断前史——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萌芽 |
二、信息垄断的萌芽——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迅速发展阶段 |
三、信息垄断的形成与发展——信息经济基本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
第二章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及"另类信息垄断"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Wintel联盟" |
一、何谓Wintel联盟 |
二、信息垄断暨Wintel联盟的特征 |
第二节 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 |
一、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的含义 |
二、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所面临的压力及其变革 |
第三章 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信息产业及其加速度规律 |
一、"摩尔定理"(Moore's law)揭示信息产业的加速度规律 |
二、"摩尔定理"(Moore's law)对信息垄断的意义 |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产品基础:信息产品的诸多特性 |
一、信息产品的生产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 |
二、信息产品能够对用户产生极强的"锁定"(Lock-in)效应 |
三、信息产品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
四、信息产品具有"网络效应" |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法律环境:严密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
一、美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简介 |
二、美国在全世界率先开启对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先河 |
第四章 信息垄断厂商的市场策略及其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 |
第一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法律策略:用"知识产权的大棒"维护垄断 |
一、计算机软件保护肇始之作:盖茨"致计算机爱好者的公开信" |
二、专利权从来都是英特尔克敌制胜的不二法宝 |
三、微软的全球反盗版行动 |
第二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商业策略:"知识霸权"主宰下的赢家通吃 |
一、"捆绑"(Bundling)策略 |
二、OEM策略 |
三、"歧视性价格"策略 |
四、"标准战争" |
第三节 信息垄断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魔道相长的激烈对抗 |
一、美国反垄断法律制度与微软、英特尔遭遇的反垄断调查及诉讼 |
二、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针对微软、英特尔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 |
第五章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本质及危害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 |
一、"自由软件"运动: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的空想社会主义 |
二、从"自由软件"到"开源软件"的嬗变:自由精神如何不被商业湮灭 |
第二节 "开源软件"对微软垄断的挑战及微软的应对 |
一、"万圣节文档":微软内部机密备忘录 |
二、"开源软件"反抗微软垄断的苦斗及初现的曙光 |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本质及危害 |
一、信息垄断的本质 |
二、信息垄断的危害 |
第六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及其新型的两极分化 |
第一节 信息技术范式对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 |
一、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技术经济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转型 |
二、信息技术范式框架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创造性破坏"的一般描述 |
三、信息资本主义新变化种种:"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 |
第二节 信息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数字鸿沟" |
一、"数字鸿沟"及其测量模型 |
二、信息资本主义"数字鸿沟"的种种量化表现 |
三、各国"信息状态"暨"数字鸿沟"的演进比较 |
第七章 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共时态并存中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的"两制"关系 |
一、"两制"关系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A-B(1975-1979) |
二、"两制"关系深入、全面且曲折发展的历史阶段B-E(1992-2008)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
一、中国特色信息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
二、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与当代资本主义信息化的综合比较 |
三、信息化进程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应对信息技术革命挑战的方略 |
一、创新型国家与与国家创新体系 |
二、中国特色的主创新道路及国家创新体系 |
结束语 |
一、全文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基于模块化的商务模式创新——以PC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节 什么是商务模式?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 |
第一章 商务模式界面的价值分析矩阵 |
第一节 商务模式价值分析体系 |
第二节 商务模式客户界面价值分析矩阵 |
第三节 商务模式内部构造价值分析矩阵 |
第四节 商务模式伙伴界面价值分析矩阵 |
第二章 模块化的商务模式创新 |
第一节 商务模式是复杂系统 |
第二节 模块化的内涵与意义 |
第三节 商务模式的模块化 |
第四节 模块化的商务模式创新 |
第三章 英特尔公司商务模式创新分析 |
第一节 PC产业商务模式的前提条件 |
第二节 英特尔公司商务模式价值分析 |
第三节 英特尔公司商务模式创新演化 |
第四章 微软公司商务模式创新分析 |
第一节 微软公司商务模式价值分析 |
第二节 微软公司商务模式创新演化 |
第五章 戴尔公司商务模式创新分析 |
第一节 戴尔公司商务模式价值分析 |
第二节 戴尔公司商务模式创新演化 |
第六章 论文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食用油掺入棕榈油检测仪器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棕榈油的分类、性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1.1.1 棕榈油的分类 |
1.1.2 棕榈油的性质 |
1.1.3 棕榈油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1.2 棕榈油检测方法和仪器 |
1.3 食用油掺伪检测方法 |
1.3.1 食用油掺伪的检测方法 |
1.3.2 本文食用油掺入棕榈油的检测方法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食用油样品前处理装置研制 |
2.1 样品前处理装置的基本原理和总体设计 |
2.2 气体流量装置设计 |
2.2.1 气路模块 |
2.2.2 控制模块 |
2.2.3 控制软件模块 |
2.3 臭氧发生器的设计 |
2.3.1 臭氧发生器整体结构设计 |
2.3.2 臭氧发生器放电管选型分析 |
2.3.3 臭氧发生器专用电源选择分析 |
2.3.4 臭氧发生器控制系统设计 |
2.4 样品反应器的选择 |
2.5 样品前处理装置电路设计 |
2.6 样品前处理装置软件设计 |
2.6.1 前处理装置软件总体设计 |
2.6.2 A-D转换的软件设计 |
2.6.3 PWM软件设计 |
2.6.4 温湿度和大气压传感器软件设计 |
2.7 液晶显示系统的设计 |
2.8 样品前处理性能测试 |
2.8.1 臭氧流量稳定性 |
2.8.2 臭氧流量安全性 |
2.8.3 臭氧浓度检测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食用油掺入棕榈油检测仪器的系统硬件设计 |
3.1 光频转换电路 |
3.1.1 S1133 |
3.1.2 放大电路 |
3.1.3 电频转换电路 |
3.1.4 电源电路 |
3.2 温度控制电路 |
3.3 微处理器最小系统电路图 |
3.4 温度传感器电路 |
3.5 I~2C总线电路 |
3.5.1 AT9531电路 |
3.5.2 AT24C1024电路 |
3.6 时钟电路 |
3.7 蓝牙模块电路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食用油掺入棕榈油检测仪器的系统软件设计 |
4.1 DS18B20的软件设计 |
4.1.1 DS18B20的写时序 |
4.1.2 DS18B20的读时序 |
4.1.3 DS18B20的程序流程图 |
4.2 AT9531的软件设计 |
4.2.1 软件编程顺序 |
4.2.2 AT9531软件程序流程图 |
4.3 AT24C1024的软件设计 |
4.3.1 写操作 |
4.3.2 读操作 |
4.3.3 AT24C1024的程序流程图 |
4.4 PWM的软件设计 |
4.4.1 PWM的工作原理 |
4.4.2 PWM的程序流程图 |
4.5 光频转换的软件设计 |
4.5.1 光频转换软件的设计原理 |
4.5.2 光频转换软件流程图 |
4.6 温度控制的软件设计 |
4.6.1 采用PID算法控制温度 |
4.6.2 PID算法与PWM共同控制温度 |
4.6.3 温度控制流程图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食用油掺入棕榈油检测仪器的研制 |
5.1 仪器的总体设计 |
5.1.1 样品池 |
5.1.2 仪器的总体电路设计 |
5.1.3 仪器的总体软件设计 |
5.2 器件选择 |
5.2.1 反射光检测器 |
5.2.2 制冷片 |
5.2.3 光源 |
5.2.4 微处理器 |
5.2.5 蓝牙模块 |
5.2.6 液晶显示器 |
5.3 仪器的光频转换系统 |
5.4 仪器的温控控制系统 |
5.5 仪器的人机交互系统 |
5.6 不同种类食用油掺入棕榈油的初步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豆油掺入棕榈油实验的应用研究 |
6.1 仪器的结构和原理 |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1 豆油中掺入棕榈油的检测参数优化 |
6.2.2 样品容量的影响 |
6.2.3 测量方式的影响 |
6.2.4 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6.2.5 光源强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6.2.6 样品溶液温度的影响 |
6.2.7 仪器标准曲线的制备 |
6.2.8 仪器的精密度 |
6.2.9 仪器的检测下限和检测范围 |
6.2.10 实际样品的测定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FPGA的近红外小型光谱仪的硬件电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近红外光谱仪研究的意义 |
1.3 微型光谱仪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近红外小型光谱仪的原理和构造 |
2.1 光谱仪的基本原理 |
2.2 近红外光谱分析基本概念 |
2.3 近红外光谱仪光学系统基本理论 |
2.3.1 色散原理 |
2.3.2 光谱仪的性能参数 |
2.4 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光学系统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探测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
3.1 探测系统的整体框架 |
3.1.1 控制器和处理器的选择 |
3.1.2 系统框架的提出 |
3.2 CMOS驱动电路设计 |
3.2.1 CMOS工作原理分析 |
3.2.2 CMOS器件C14384MA |
3.2.3 CMOS驱动电路设计 |
3.3 CMOS模拟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
3.3.1 CMOS输出信号特性及处理分析 |
3.3.2 模拟前端LTC2368CMS及应用设计 |
3.4 FPGA电路设计 |
3.4.1 FPGA配置电路设计 |
3.4.2 FPGA时钟及电源设计 |
3.5 微控制器电路设计 |
3.5.1 微处理器的选择及其优势 |
3.5.2 微处理器电路设计 |
3.6 微处理器外部设备电路设计 |
3.6.1 USB设备接口电路 |
3.6.2 网口电路 |
3.6.3 光源驱动电路 |
3.6.4 其余电路原理图 |
3.7 电源电路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探测系统的逻辑设计 |
4.1 开发工具及模块划分 |
4.1.1 FPGA开发工具简介 |
4.1.2 模块划分 |
4.2 CMOS驱动模块设计 |
4.3 CMOS模拟前端驱动模块 |
4.4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4.5 控制模块设计 |
4.5.1 ADC控制模块 |
4.5.2 FIFO控制模块 |
4.5.3 UART接口模块 |
4.6 逻辑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便携式光谱仪的整体调试 |
5.1 样品的选择与模型建立 |
5.2 实验过程与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内容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基于最大化的平台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基本概念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视角 |
1.5 本文结构与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外部性的研究 |
2.2 双边市场研究 |
2.3 结论 |
3 平台与行业基础设施 |
3.1 基础设施的层次 |
3.2 行业的基础设施的发展 |
3.3 平台企业与行业基础设施 |
4 平台的产品结构和价格体系 |
4.1 平台内的产品结构 |
4.2 平台内产品的价格体系和收费结构 |
5 平台结构的变迁 |
5.1 平台结构的变化 |
5.2 平台中产品创新的理论 |
5.3 企业在平台变迁中的分析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7)产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机制研究 ——基于战略演化和制度动态变迁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迈向产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的研究 |
0.1 巨大的反差:20世纪70~90年代的美国经济与日本经济 |
0.2 日美现象的驱动力:产业竞争力的“创造性毁灭” |
0.2.1 20世纪70~90年代美国产业竞争力动态变迁 |
0.2.2 20世纪70~90年代日本产业竞争力动态变迁 |
0.2.3 产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日美现象驱动力 |
0.3 波特对日美产业竞争力动态变迁的研究及其不足 |
0.3.1 日美产业竞争力动态变迁中的三个根本问题 |
0.3.2 波特教授对日美产业竞争力巨大反差的解释 |
0.3.3 波特教授的不足:基于演化观的视角 |
0.4 论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
0.5 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0.5.1 文献综述 |
0.5.2 研究方法 |
0.5.3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基于价值的产业竞争力观 |
1.1 产业竞争力的价值观 |
1.1.1 产业竞争力视角下的波特竞争理论内在矛盾观 |
1.1.2 产业竞争力的价值本质与波特竞争理论的内在统一 |
1.2 产业竞争力价值结构 |
1.2.1 产业竞争力价值网络 |
1.2.2 产业竞争力价值结构 |
1.3 产业竞争力资源要素驱动机制:以IT产业为例 |
1.3.1 对劳动价值论模型的修正 |
1.3.2 IT产业竞争力资源要素驱动机制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竞争力因果机制 |
2.1 战略、国家创新体系与产业竞争力 |
2.2 从战略到产业竞争力 |
2.2.1 差异化战略与竞争优势 |
2.2.2 全球化战略与竞争优势 |
2.2.3 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的转化 |
2.2.4 从战略到产业竞争力因果传导机制 |
2.2.5 战略的产业竞争力驱动本质:创新、企业家精神和机会 |
2.3 从国家创新体系到产业竞争力 |
2.3.1 李斯特的国家专有因素与幼稚工业保护论 |
2.3.2 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机制与企业家精神机制 |
2.3.3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形成 |
2.3.4 从国家创新体系到产业竞争力:钻石体系理论 |
2.3.5 钻石体系的扩展及其评述 |
2.4 战略与钻石体系的耦合:产业竞争力因果机制 |
2.4.1 基于国内市场竞争的战略与钻石体系之耦合 |
2.4.2 基于产业集群的战略与钻石体系之耦合 |
2.4.3 产业竞争力因果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战略惯性与产业竞争力衰退 |
3.1 机会创造和利用动力机制与战略生命周期 |
3.1.1 机会与战略 |
3.1.2 战略生命周期 |
3.1.3 环境与战略生命周期 |
3.2 从战略演化轨迹到产业竞争力路径:一个描述性分析 |
3.2.1 从战略生命周期到战略演化 |
3.2.2 战略演化的类型及一般化路径 |
3.2.3 基于战略演化“平滑化轨迹”的产业竞争力变迁路径 |
3.3 战略与环境的共同演化 |
3.4 战略惯性与产业竞争力衰退机制 |
3.4.1 共同演化中的“环境囚徒困境” |
3.4.2 资源边际陷阱 |
3.4.3 战略惯性与产业竞争力衰退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战略决策生态机制与可持续产业竞争力 |
4.1 Intel公司战略演化与美国微处理器竞争力的持续 |
4.1.1 Intel公司平滑化战略演化:从存储器到微处理器 |
4.1.2 Intel公司平化化战略演化与美国微处理器可持续竞争力 |
4.2 战略决策生态机制 |
4.2.1 战略演化与战略决策 |
4.2.2 Intel公司平滑化战略演化中战略决策的本质特征 |
4.2.3 战略决策生态机制模型 |
4.3 Intel公司战略演化平滑化的内部生态环境探析 |
4.3.1 Intel公司的引导型战略过程 |
4.3.2 Intel公司的自发型战略过程 |
4.3.3 引导型战略过程与自发型战略过程的同步:修订公司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路径依赖与产业竞争力衰退 |
5.1 钻石体系的自组织演化:相互作用模型 |
5.1.1 作为动力系统的钻石体系 |
5.1.2 钻石体系自组织演化:相互作用模型 |
5.2 从钻石体系演变到产业竞争力路径:一个描述性分析 |
5.2.1 基于创新价值的钻石体系分类 |
5.2.2 钻石体系进化的路径及其分类 |
5.2.3 绝对进化、相对进化与产业竞争力 |
5.3 钻石体系进化的动力学机制初探 |
5.3.1 “Brusselator”动力学模型 |
5.3.2 钻石体系进化动力机制 |
5.4 路径依赖与产业竞争力衰退 |
5.4.1 路径依赖 |
5.4.2 路径依赖、锁定与钻石体系相对退化 |
5.4.3 钻石体系相对退化与产业竞争力衰退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动态能力机制与可持续产业竞争力 |
6.1 钻石体系的“锁定”与日本产业竞争力的衰退 |
6.1.1 缺乏对高风险高投资规模属性生产要素的充足创新升级 |
6.1.2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适应效率的劣化:以金融业为例 |
6.1.3 日本政府比较优势的消失 |
6.1.4 日本企业组织结构比较优势的消失 |
6.1.5 相对退化、战略驱动力与日本产业竞争力衰退机制 |
6.2 全球化竞争与产业竞争力“大”动态能力机制 |
6.2.1 钻石体系中产业竞争力生存沃土:企业生态群落 |
6.2.2 从资源、核心能力、动态能力到“大”动态能力 |
6.2.3 产业竞争力“大”动态能力机制 |
6.2.4 “大”动态能力下的产业竞争力可持续机制 |
6.2.5 结论:全球化竞争、“大”动态能力机制与可持续产业竞争力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全文总结以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全文总结 |
7.2 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模块化体系结构创新的网络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块化体系结构创新的价值动力 |
1.1 基于技术进步的报酬递增 |
1.2 基于需求导向的价值创新 |
1.3 基于消费外部性的网络价值创新 |
2 模块化体系结构创新的网络协调机制 |
2.1 网络效应与模块化体系结构创新 |
2.2 模块化体系结构创新的知识集成机制 |
2.3 模块化体系结构创新的信任机制 |
3 案例:英特尔与PCI总线 |
3.1 英特尔公司面临的困境 |
3.2 英特尔的策略 |
3.3 结果 |
4 结论与启示 |
(10)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独居老人跌倒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人体运动姿态与跌倒相关分析 |
2.1 人体活动模式分类 |
2.1.1 日常活动行为(ADL) |
2.1.2 跌倒行为 |
2.2 人体跌倒相关分析 |
2.2.1 人体坐标系定义 |
2.2.2 跌倒模型物理分析 |
2.2.3 佩戴位置的确定 |
2.3 姿态解算 |
2.4 本章小结 |
3 系统需求分析与硬件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目标群体分析 |
3.1.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1.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 系统功能概述与总体方案设计 |
3.3 微处理器模块选型与设计 |
3.4 运动传感器模块选型与设计 |
3.4.1 运动传感器选型 |
3.4.2 MPU9250 介绍 |
3.4.3 MPU9250 外围电路设计 |
3.5 GPS/ GPRS模块 |
3.6 SD卡模块 |
3.7 电源模块 |
3.7.1 电池选型 |
3.7.2 系统稳压供电电路(4V、3.3V、1.8V) |
3.7.3 USB充电电路及剩余电量检测模块 |
3.8 本章小结 |
4 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程序框架 |
4.2 人体运动数据采集与处理 |
4.2.1 系统初始化 |
4.2.2 人体运动数据读取 |
4.2.3 姿态解算 |
4.2.4 预处理 |
4.3 典型活动行为人体特征数据分析 |
4.3.1 加速度变化 |
4.3.2 角速度变化 |
4.3.3 角度变化 |
4.3.4 跌倒相关参数的选取与综合分析 |
4.4 跌倒检测算法设计 |
4.5 跌倒报警 |
4.6 本章小结 |
5 实验测试及分析 |
5.1 跌倒检测结果定义 |
5.2 “加速度+角速度”跌倒检测算法检测结果分析 |
5.3 “加速度+角速度+姿态角”跌倒检测算法检测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跌倒检测系统原理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微处理器价格快速下降(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2]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 鄢显俊. 云南大学, 2010(08)
- [3]基于模块化的商务模式创新——以PC产业为例[D]. 赖国伟. 厦门大学, 2004(04)
- [4]食用油掺入棕榈油检测仪器的研制与应用[D]. 刘志利. 吉林大学, 2019(03)
- [5]基于FPGA的近红外小型光谱仪的硬件电路设计[D]. 王志龙.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6]基于最大化的平台功能研究[D]. 郭锦川.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2)
- [7]产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机制研究 ——基于战略演化和制度动态变迁的视角[D]. 梁运文. 武汉大学, 2005(05)
- [8]新型高性能计算系统与技术[J]. 廖湘科,肖侬.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6(09)
- [9]模块化体系结构创新的网络协调机制研究[J]. 姚凯,刘明宇,芮明杰.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9(04)
- [10]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独居老人跌倒检测系统研究[D]. 周坤.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