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革命的“三结合”(论文文献综述)
陈明明[1](2015)在《“旧制度”与“大革命”——“革命委员会”的权力结构及其演变(19671973)》文中提出"革命委员会"的权力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群众组织的代表、原党政领导干部的代表和驻地军队的代表。"革命委员会"的筹建以及是否得到中央的承认和支持,从而成为一个享有权威进行地方治理的国家机构,理论上取决于它能否落实"三结合"的方针,能否维持这三种力量在权力结构中的平衡。"文化大革命"的实践表明,这三种力量的平衡是相当脆弱的,"造反派"的代表从来没有真正在这种"三结合"体制中取得自己的地位,在经过"军管政府"主导的阶段后,权力回到了"文革"原来力图排斥和整肃的前党政官员手中。"革命委员会"权力结构的演变为"文革"的失败提供了一个分析视角。
韩玉玲[2](2013)在《试论毛泽东关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的思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泽东关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的思想,是毛泽东干部队伍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优化领导班子的结构,不仅指党的领导班子结构,还包括党领导下的军队、政府、各级各界人民团体和组织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的构建,关乎着党、政、军等各种组织的战斗力的强弱、革命性的高低和胜利的能否取得。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就充分认识到了合理的领导班子结构对于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在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更在实践层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毛泽东关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的思想,本文以为主要包括优化领导班子的政治代表性结构,地域结构,知识能力、性格结构,年龄结构等。具体而言,毛泽东关于抗日民主政权贯彻“三三制”、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和政治协商制度、关于“革命三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尝试,是其优化领导班子政治代表性结构思想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具体内容。毛泽东关于优化领导班子地域结构的思想则主要表现在其倡导“五湖四海”用人才,注重处理本地干部与外来干部的关系及对民族地区领导干部的组成和民族干部的选择任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毛泽东关于优化领导班子知识能力结构的思想,包括毛泽东既重视社会科学知识,也重视自然科学知识;既重视知识,更重视能力;既重视“专才”,更重视汇集“专才”成“通才”。毛泽东关于优化领导班子性格结构的思想则主要体现在他能够“知人善任”,搭建“性格互补”的领导班子。毛泽东关于优化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的思想则集中体现在其“老中青三结合”的思想。毛泽东关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的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因其产于实践用于实践而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因其结合国情结合历史发展的趋势而具有鲜明的前瞻性,因其源于中华历史文化,根植于中国独特国情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不仅极具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更为我们当前和今后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方法论指导。
陈立旭[3](2005)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三结合”》文中研究说明
张志明[4](1995)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委员会研究》文中提出革命委员会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形势由局部夺权发展到“全面夺权”,直至全局失控的严峻情势下,历尽磨难后才靠军队“支左”与多种力量的平衡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地方国家权力机构。 革命委员会经历了由鼎盛、平复和衰亡的历史嬗变过程。在鼎盛时期,它是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类似于军事管制的机构;在平复和衰亡时期,它逐渐演变为各级党委领导下的地方政权机构。最终为地方人民政府所取代。 打破“文革”前政治体制后新建的革命委员会,不仅没有克服原体制中的弊端,而且将其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革命委员会的结构和运行机制适应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需要,同时它也承担了管理其他社会事务的一些基本职能。 革命委员会的产生除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外,还与“文革”前业已形成的体制、政治文化和思想理论中的弊端和错误有着深层的社会历史联系。 反思革命委员会的历史教训而知,唯有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深刻变革,才能逐渐实现对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的超越;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发育、完善和确立,无疑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昭示了光明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海庭[5](1992)在《对“文化大革命”中“三结合”的述评》文中研究表明 “三结合”是对“文化大革命”中中国领导机构内部人员构成和运行方式进行概括而形成的特定术语。其内涵几经变化,在中国领导体制的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对“三结合”这一现象进行剖析,再现其发展的历史轨迹,探讨其产生及演变的社会原因,希望能为中国领导体制的改革提供一点历史的借鉴。
陈闯[6](2019)在《“评法批儒”运动时期的古典学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曾经对当代学术发展产生影响的重要政治事件,“评法批儒”运动先后引起了政治史、思想史研究者的瞩目。“评法批儒”是一场在文化领域内展开的政治运动,其在思想层面包含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已为学术界所认识。然而,“评法批儒”时对相关古籍的校注整理及研究究竟有无价值,是否在客观上为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种前期的积累,尚未得到相关研究者认真的对待。“评法批儒”所催生的大量的法家着作注释本的特点如何,那些缘起于“评法批儒”收尾于七八十年代的作品,在相关领域内的学术价值如何等问题,至今还未得到细致梳理与探讨。另外,“评法批儒”作为一代学人成长历程中不能忽视的客观存在,其影响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掉了。有鉴于此,笔者拟在既往政治史研究及思想史探讨的基础上,对“评法批儒”时的“法家”着作的整理与研究情况进行一个初步的梳理与分析。“评法批儒”运动的缘起、发展、落幕及影响等事实的厘清是相关研究开展的基础。九一三事件后,党中央在毛泽东的指示下,将政治运动从“批林整风”转向“批林批孔”,折射出批判运动的方向从批“极左”转向批“极右”;又因毛泽东无意将“批林批孔”从意识形态层面发展为串联、武斗等,故运动实施者江青不得不将运动的侧重点转向“评法批儒”。以往,两场运动被视为合二而一的,但实际上二者的发展线索、逻辑、侧重点均不相同。儒法对立的极端化及“影射史学”的滥用,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评法批儒”运动落实到实践层面上,表现为对扩大化的“法家”着作的出版与注释。这项任务并非从事政治运动者所能承担。为此,许多专业人才被召集至各种各样的注释组,以注释佶屈聱牙的“法家”着作,以便在人民大众中普及。作为政治运动的“评法批儒”持续时间较短,但普通学者的注释工作,持续到“文革”以后。因此,“评法批儒”时的“古籍热”,包括运动期间产生的注释本,也包括那些缘起于“评法批儒”,收尾、出版于七八十年代的作品。为注释法家作品,全国范围内组织成立了各种各样“三结合”的注释班子,典型的有南京大学《韩非子》注释组、山东大学《商君书》注释组等等。由“评法批儒”所催生的出版物数量众多,具体而言,官方报刊的文章是研究的政治风向标;各类选注、小册子、活页文选等有重复率高、发行量大、政治色彩浓郁等特点;相较而言,一些学者及“三结合”注释组的作品具有较高学术含量。“评法批儒”激发的“古籍热”,还使法家以外的相关古籍也得以出版。这个另类的“古籍热”现象,是政治运动干预学术的结果,其主观动机与学术无关,却在客观上造就了一些学术成果。“评法批儒”期间,对众多“法家”人物代表作品的注释、研究并不均衡,《商君书》《韩非子》《荀子》《盐铁论》可谓是注释、研究的重中之重。关于《商君书》的研究,学术含量较高的有高亨的《商君书注译》、章诗同的《商君书》、山东大学的《商君书新注》《商子译注》等。其中,尤以高亨之着为代表。高氏此书是其诸子研究系列的延续,也是高氏多年来对《商君书》校勘、注译、研究的汇总。此书在行文上带有一定的时代色彩,但瑕不掩瑜,是《商君书》研究史上绕不开的存在。山东大学《商君书》注释组先后出版《选注》《新注》两书,其后注释组历经“三结合”到“专家组”的转变。“专家组”在前两书基础上编写了《商子译注》一书。关于《韩非子》的研究,代表性的有南京大学的《韩非子校注》《韩非子札记》《韩非子索引》等。“文革”后,周勋初将“评法批儒”时关于《韩非子》的注释成果进行加工、整理,分别以注释组和个人的名义出版了《韩非子校注》和《韩非子札记》两本书。周钟灵等人还编写了《韩非子索引》一书,填补了“韩学”研究的空白。不同于商鞅和韩非,荀子究竟是儒家还是法家曾在历史上引起争议。但“评法批儒”时,荀子因宣扬法后王、讲求革新、强调天人之分、倡导制天命而用之等被视作法家,《荀子》也成为出版界的“宠儿”。《天论》篇因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贴合了运动的主流思想,而在《荀子》的单篇注释中独占鳌头。与《荀子》相关的注释本以章诗同的《荀子简注》及北京大学的《荀子新注》为代表。《荀子简注》因注者遵循古籍校注的基本规范而成为此时期研究的代表,但“简注”体例限制了其对《荀子》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荀子新注》一书的编写启动于1974年,出版于1979年,时代形势的变化使此书褪去了儒法斗争的色彩,学术性得以突显。此书因注释详略得当利于初学,而在时下稍经改写后再版。《盐铁论》因以桑弘羊为代表的御史与各郡国的儒生讨论盐铁之利的事,被认为是儒法斗争的代表性事件而受到重视。20世纪前80年的《盐铁论》研究,虽不乏其人,但始终不温不火,“评法批儒”时的研究实为《盐铁论》研究史上低谷中的小“高峰”,但这个小“高峰”的研究儒法斗争色彩较为浓厚。以《本议》篇的注译为例,注译者明显态度偏颇,偏向所谓“法家”桑弘羊一方,声讨贤良、文学一方,相关评论极不客观。“评法批儒”时,法家队伍急剧扩大,柳宗元、王安石、章太炎等都成了“法家”代表。毛泽东“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一诗,造成了《封建论》研究的流行。王安石因“三不足”精神成为北宋的法家代表,其“三不足”精神还受到了毛泽东的首肯。清代以前,王安石因施行变法而“受谤七百有余年”,自清代以来,王安石政治家、改革家的形象才得到世人认可。这种正面评价在“评法批儒”时达到了顶峰,并在1980年代的改革语境下得到延续。“评法批儒”时,邓广铭对其《王安石》一书的失败改写较为引人注目。“文革”后,邓氏又两修此书,造就了其“四写王安石”的学林佳话。章太炎因赞扬秦始皇统一之功,肯定商鞅、韩非等人思想的进步性,认可远藤隆吉“孔子之出于支那,实支那之祸本也”的观点而被视为“法家”代表。毛泽东布置注释《秦政记》《秦献记》直接导致章太炎研究的“大热”,其中以《章太炎诗文选注》为代表。“文革”后,编注组的朱维铮、姜义华又合力编注了《章太炎选集》一书,深化了“评法批儒”时的章太炎研究。这些缘起于“评法批儒”的学术成果,有一些共性。首先,这些注释本大都选取了可靠的底本,这是它们能够进入后人研究视野的基础。其次,这些注释本整体的校勘成就并不突出,但也有佼佼者如《商君书新注》《韩非子校注》等。第三,这些注释本在注释与今译方面的成就较为突出,对“法家”作品的普及作用重大。第四,这些注释本都包含一个“说明”部分,以对所注释篇章的基本内容与思想进行概括。此部分时代色彩较为浓厚,也是“文革”后重点改写的部分。“评法批儒”为学界带来的最重要的学术遗产,是参与运动的中年专家以特殊的方式培养了一批学术种子。这些青年存在两大特点,一是学术上“先天不足”。他们既无家学,也无书可读,“文革”后高校一度停止运转,使他们失去了晋升的渠道。二是处于知识饥渴状态,时刻在寻找各种学习的可能性。“评法批儒”这个荒谬的政治运动却为他们提供了接触、研读古籍的机会,进行了学术基本功的训练。“评法批儒”运动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法家”的研究,但不能忽视的是这些出版物中存在的病态现象:首先,无可避免地带有儒法斗争的分析模式;其次,在文字的表述上充斥着夸张的革命化语言以表明其政治正确性;其三,那些开端于“评法批儒”出版于“文革”后的作品,大都经历了文字的消毒工作,且出版时间愈晚,出版物的学术价值越高。另外,“评法批儒”时,儒、法两家在政治的主导下与此期主流文化形成了一种非正常的共存状态。这种状态随“文革”的结束而终结,但如何理性处理当下政治需求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一个值得长久思考的问题。
刘玉东[7](2011)在《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资源配置与结构演变研究》文中指出社区结构是社区治理活动中各个行为主体,由其相互关系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利益维护是共同体得以维系的动力所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必然会体现出社区治理主体不同的互动关系,并由此体现出社会变迁与社区结构演变在历史顺序上的一致性。城市社区结构在计划体制下的几次重大转变,以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新变化,都遵循了一个基本规律,就是各种需求压力促使政府改变了对城市功能的定位;城市功能定位的转变又促使政府重新调整了职能形式;政府职能的调整进一步改变了社区获取和利用资源途径和方式,从而形成新的社区结构。这是社区结构形成和演变的基本路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党政机构力图以权力控制的方式,集中管理社区事务。政府依靠行政命令进行社区管理的模式,是基于对资源配置的全面垄断才得以实现的。行政性社区结构的建立是计划体制下资源配置方式的产物:一方面,政府通过改变社区治理的资源系统改造了社区结构;另一方面,社区结构的转变强化了政府对社区的控制。这个结构演进的结果是,在全国形成了单位社区与街居社区相互涵盖,并且在功能上相互配合的结构体系,单位社区的结构特征尤为突出。行政性社区结构的整体概貌,也会因城市功能定位的阶段性差异而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如城市人民公社时期、文革初期和文革后期的社区结构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社区结构的改变支持了城市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功能需求。社区结构在计划体制下的演变路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生了改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政府对城市功能的定位发生了转变,在强调城市的生产功能的同时,城市的生活功能也受到了重视。这意味着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形成了新的平衡关系。为了提高城市生活功能的质量,商业和服务业得到了发展。市场关系的成长为社区带来了多元的资源配置方式,促成了社区结构多元化地持续演变:一方面,社区成员依托可以自主支配的资源,自发地管理社区事务;另一方面,政府减少了对社区的直接管理,将部分职能以费随事转等形式委托给社区组织。社区的自治组织、民间组织的成长是社区结构多元化的主要特征,形成了承接政府职能的自治组织、维护社会公益的公益性社区组织、维护社区组织内部成员共同利益的互益性社区组织等组织形式。此外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在社区中的治理作用也迅速增强。这些社区成员的不同组合使社区结构更加丰富多彩,但不论社区结构的具体形式有何差异,政府管理与社区自治的有效衔接,始终是社区建设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社区结构的多元化演进强调社区治理的民主价值和优善结果的实现,自治成为政府推动社区改革的努力方向。政府减少对社区事务的直接管理,必须以社区自治的跟进管理为条件,这决定了社区改革的规则创制必须做到:第一、新的规则要有利于非政府组织获得自主支配的治理资源;第二、新的规则要能够保证资源利用的功效。只有满足这两个基本条件,新创制的规则才能够坚持下来,否则就会在实践中最终被人们所抛弃。总之,城市社区结构的演变以资源的配置状况为条件。与单一的资源配置关系相对应的是单一的社区结构,行为主体间的互动以支配与服从为显着特征;与多元的资源配置关系相对应的是多元的社区结构,行为主体间的互动以协商合作为显着特征。不同的互动关系的本质是,不同社区成员之间责、权、利关系的构建,体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民主状况。本文认为,资源配置关系越是多样化,社会结构的分化程度也就越高,实现民主的条件也就越充分。公民能否占有保证其自主活动的资源,国家能否以再分配的形式实现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是国家民主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关海庭[8](1991)在《“革命委员会”始末》文中认为 “革命委员会”是文化大革命中我国省及其以下各级政权和各基层单位领导机构的基本组织形式,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当做新生事物大加赞颂,在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深入研究“革命委员会”这一组织形式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从中总结出有益的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在“革命委员会”出现之前,1966年8月8日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指出:文化革命委员会是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自己教育自己的最好的新组织形式,它是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权力机构。文化革命委员会不应当是临时性的组织,而应当是长期的
广艳辉[9](2004)在《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革命委员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玉东[10](2015)在《“文革”时期社区治理的结构与功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革"期间的社区治理模式,是计划体制时期比较特殊的一种形式,但又没有超越计划体制下行政社区的基本特征。国家在治理资源配置中的垄断地位,使社区的组织体系始终依附于行政体系,并随着不同阶段的政策和体制调整,变革自身的结构与功能。这期间社区治理的单位制和街居制两种管理方式相互配合,对于保障和平衡国家需求与社会需求,起了重要作用。"文革"时期的社区治理模式体现了行政社区的一般特征,以及在这个前提下的应变能力,其经验教训对今天的社区建设仍有镜鉴意义。
二、论革命的“三结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革命的“三结合”(论文提纲范文)
(1)“旧制度”与“大革命”——“革命委员会”的权力结构及其演变(19671973)(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五回到“旧制度” |
六余论 |
(2)试论毛泽东关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的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及论文创新点 |
1.3 研究思路及重点难点 |
第1章 毛泽东关于优化领导班子政治代表性结构的思想 |
1.1 毛泽东关于“三三制政权”的思想 |
1.1.1 全民抗战背景下扩大政治代表性结构的现实需求 |
1.1.2 毛泽东“三三制”政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
1.2 毛泽东关于优化新中国领导班子政治代表性结构的思想 |
1.2.1 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
1.2.2 多党合作的制度化:政治协商制度 |
1.3 毛泽东关于“革命三结合”的思想 |
1.3.1 毛泽东论“革命三结合”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
1.3.2 毛泽东论“革命三结合”思想的主要内容 |
1.3.3 毛泽东“革命三结合”思想的局限性 |
第2章 毛泽东关于优化领导班子地域结构的思想 |
2.1 毛泽东关于“五湖四海”的思想 |
2.1.1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 |
2.1.2 “要照顾各个山头” |
2.2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本地干部与外来干部的关系的思想 |
2.2.1 发挥本地干部和外来干部各自的优势 |
2.2.2 重视本地干部进领导班子 |
2.3 毛泽东关于民族地区领导班子结构的思想 |
2.3.1 少数民族自治 |
2.3.2 重视民族干部进领导班子的思想 |
第3章 毛泽东关于优化领导班子知识能力结构和性格结构的思想 |
3.1 毛泽东关于优化领导班子知识能力结构的思想 |
3.1.1 毛泽东重社会科学知识,也重自然科学知识 |
3.1.2 毛泽东重知识,更重能力 |
3.1.3 毛泽东关于领导班子汇集“专才”成为“通才”的思想 |
3.2 毛泽东关于领导班子中的干部性格互补的思想 |
3.2.1 毛泽东历史人物观与优化领导班子性格结构的关系 |
3.2.2 “知人善任”与“性格互补”的用人艺术 |
第4章 毛泽东关于优化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的思想 |
4.1 毛泽东关于领导班子“老中青三结合”的思想 |
4.1.1 毛泽东对老中青不同年龄干部特点的分析 |
4.1.2 “老中青三结合”是优化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的原则 |
4.2 毛泽东“老中青三结合”思想的价值与误区 |
4.2.1 一个效能最大化的设计 |
4.2.2 一个有利于革命事业延续的思想 |
第5章 毛泽东关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思想的特点和价值 |
5.1 毛泽东关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思想的特点 |
5.1.1 实践性 |
5.1.2 前瞻性 |
5.1.3 中国特色 |
5.2 毛泽东关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思想的价值 |
5.2.1 历史价值 |
5.2.2 现实价值 |
5.2.3 方法论价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3)“文化大革命”中的“三结合”(论文提纲范文)
毛泽东有一个改变中国权力结构的良好愿望 |
“一月革命”的现实, 改变了毛泽东当初的打算 |
毛泽东做出了建立“三结合”的临时权力机关的决定 |
“三结合”关键点的变化:由军队代表当核心 |
毛泽东确定了“三结合”临时权力机关的名称和“基本经验” |
“三结合”变成了“两结合” |
革命委员会被取消, “三结合”生命终结 |
(4)“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引言 |
第一章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 |
第一节 “不破不立“:毛泽东笃信只有通过“天下大乱”才能达到“天下大治”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初朝的改组和夺权 |
第三节 批判“资反路线”导致全国“全面夺权” |
第二章 从“上海人民公社”到“全国一片红” |
第一节 “一月革命”和“上海人民公社”的出现 |
第二节 毛泽东对夺取后新生政权名称的慎思和“上海人民公社”名称的改变 |
第三节 全局失控、进退维谷:毛泽东号令人民解放军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 |
第四节 “全国一片红”的曲折历程 |
第三章 革命委员会的历史嬗变 |
第一节 革命委员会的鼎盛时期(1967年1月—1969年4月) |
第二节 革命委员会的平复时期(1969年4月—1972年8月) |
第三节 革命委员会的衰亡时期(1972年8月—1979年9月) |
第四章 革命委员会的结构及功能 |
第一节 革命委员会概念考 |
第二节 革命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
第三节 革命委员会的社会功能及实际运作 |
第五章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一节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体制条件 |
第二节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政治思想条件 |
第三节 革命委员会产生的理论条件 |
第六章 反思与超越:对革命委员会的历史评述 |
第一节 毛泽东提出的重大历史课题 |
第二节 毛泽东理想与现实的悖论之源 |
第三节 政权机构与经济体制的辩证法 |
结语 |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
谢辞 |
(6)“评法批儒”运动时期的古典学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难点、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评法批儒”运动的缘起与发展 |
第一节 从“批林整风”到“批林批孔”的转变 |
一、从批“极左”到批“极右”:“批林”与“批孔”的联合 |
二、晚年毛泽东扬法抑儒观念的形成 |
三、批林批孔运动的高潮:《林彪与孔孟之道》 |
第二节 “评法批儒”运动的开展 |
一、专注意识形态领域革命:“批孔”转向“评法” |
二、“法家”人物谱系的确立 |
第三节 “评法批儒”的影响 |
一、儒法对立的极端化 |
二、“影射史学”的滥用 |
第二章 “评法批儒”运动时的“古籍整理热” |
第一节 法家着作注释出版规划座谈会激发的古籍注释热潮 |
一、遍地开花的校注组 |
二、校注组的运行体制 |
第二节 法家相关着作的喷涌 |
一、古籍及相关研究着作的出版 |
二、法家着作选注及数量庞大的小册子 |
三、活页文选的大规模发行 |
第三节 法家之外的古籍整理 |
一、“批儒”作品的盛行 |
二、儒、法“同盟军”作品的大量面世 |
第三章 法家着作的整理与研究(上) |
第一节 《商君书》研究 |
一、名目繁多的《商君书》出版物 |
二、从三结合到专家组:山东大学《商君书》注释组的变迁及研究 |
三、高亨及其《商君书》研究 |
第二节 《韩非子》研究 |
一、韩学:子学研究的热点 |
二、《韩非子校注》的成就及失误 |
三、“韩学”研究的遗产——以《韩非子札记》与《韩非子索引》为中心的探讨 |
第四章 法家着作的整理与研究(中) |
第一节 喧嚣一时的《荀子》研究 |
一、《荀子》相关出版物及特点 |
二、章诗同《荀子简注》评析 |
三、《荀子新注》的成就与失误 |
第二节 备受瞩目的《盐铁论》研究 |
一、“评法批儒”时《盐铁论》研究的“高峰” |
二、“儒法斗争”色彩浓厚的《盐铁论》研究 |
三、《本议》篇注译的偏颇态度 |
第五章 法家着作的整理与研究(下) |
第一节 “评法批儒”催生的《封建论》研究 |
一、《封建论》研究的流行 |
二、没有代表作的“扭转期” |
第二节 “三不足”精神与王安石研究 |
一、为荆公辩诬:李绂、蔡上翔着作的大量发行 |
二、众多出版物合力:王安石改革者正面形象的塑造 |
三、一次失败的改写:邓广铭的《王安石》 |
第三节 章太炎研究的开展及推进 |
一、“评法批儒”时的章太炎研究热 |
二、章太炎着作编注组及《章太炎诗文选注》 |
三、朱维铮、姜义华等人的章太炎研究 |
第六章 “评法批儒”运动的学术遗产及反思 |
第一节 政治运动的学术遗产 |
一、“法家”研究的成就 |
二、由“评法批儒”开启的若干研究领域 |
第二节 政治风潮中的学术种子:中青年一代的成长 |
一、古籍注释的中坚力量 |
二、学术青年的成长 |
第三节 学术视角下“评法批儒”运动的反思 |
一、“法家”研究扩大化的歧途——以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为中心的探讨 |
二、政治批判对古籍校注的渗透 |
三、“革命”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共存 |
结语 |
附录: “评法批儒”产生的相关作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资源配置与结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述评 |
三、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基本内容 |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二章 资源视角下城市社区结构的演变逻辑 |
一、资源对社区主体的整合 |
二、功能目标与社区结构的演变 |
三、价值目标与社区结构的演变 |
四、社会条件与社区结构的演变 |
五、小结 |
第三章 行政性社区结构的形成及根源 |
一、资源多元与国家权力局限 |
二、资源国家化与国家权力强化 |
三、政府配置资源与街居社区结构 |
四、单位配置资源与单位社区结构 |
五、小结 |
第四章 行政性社区结构的类型演变 |
一、资源配置与行政性社区结构的概貌 |
二、人民公社配置资源与"内部单位"的社区结构 |
三、军管会配置资源与"军事单位"的社区结构 |
四、革委会配置资源与"行政单位"的社区结构 |
五、小结 |
第五章 社区治理多元结构的形成及根源 |
一、社区多元治理结构的形成 |
二、市场配置资源与社区多元结构 |
三、政府职能转变与社区多元结构 |
四、小结 |
第六章 新型资源与社区民间组织的兴起 |
一、新型资源与社区民间组织的关系 |
二、"社会人"与新型资源的配置能力 |
三、新型资源与公益性社区民间组织 |
四、新型资源与互益性社区民间组织 |
五、小结 |
第七章 新型社区结构中资源配置与互动关系 |
一、资源的政府配置与压力型互动 |
二、资源的白组织配置与平等型互动 |
三、规则的标准化约束 |
四、小结 |
第八章 制度创新与资源配置方式的惯性——以南京市淮海路街道办事处改革为例 |
一、撤销街道办事处扩大社区自治的改革个案 |
二、资源配置方式的惯性与制度创新失败 |
三、小结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革命委员会”始末(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10)“文革”时期社区治理的结构与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革”初期军管会的市政职能与社区治理结构和功能的变革 |
二、“文革”中后期革委会的市政职能与社区治理结构和功能的变革 |
三、“文革”时期社区治理结构与功能的基本概况和特征 |
四、小结 |
四、论革命的“三结合”(论文参考文献)
- [1]“旧制度”与“大革命”——“革命委员会”的权力结构及其演变(19671973)[J]. 陈明明.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 2015(02)
- [2]试论毛泽东关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的思想[D]. 韩玉玲. 湘潭大学, 2013(06)
- [3]“文化大革命”中的“三结合”[J]. 陈立旭. 党史文苑, 2005(05)
- [4]“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委员会研究[D]. 张志明. 中共中央党校, 1995(12)
- [5]对“文化大革命”中“三结合”的述评[J]. 关海庭. 中共党史研究, 1992(05)
- [6]“评法批儒”运动时期的古典学术研究[D]. 陈闯. 山东大学, 2019(09)
- [7]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资源配置与结构演变研究[D]. 刘玉东. 南京大学, 2011(12)
- [8]“革命委员会”始末[J]. 关海庭. 中共党史研究, 1991(06)
- [9]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革命委员会[J]. 广艳辉. 党史纵横, 2004(02)
- [10]“文革”时期社区治理的结构与功能[J]. 刘玉东.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