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需水量及灌溉增产效果研究

大豆需水量及灌溉增产效果研究

一、大豆需水规律与灌溉增产效果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向雁[1](2020)在《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文中指出粮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水和耕地是支撑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种植结构优化的重点区域,研究其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对促进区域粮食可持续生产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1990-2017年时序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态势;利用LMDI、虚拟耕地、综合灌溉定额等方法探讨了粮食生产与耕地、水资源利用的关联关系;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阐明了三者的关联状况;建立了LSTM模型,预测了水-耕地-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诊断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的基本态势和时空演变特征。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偏少,地下水供水比例及灌溉用水占比偏高,水资源总量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空间分布错位,三大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偏高。1996年以来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耕地去向由生态用地为主,转变为建设用地为主,增加耕地来源以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为主,形成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地占用生态用地”占补格局;耕地利用结构主要变化方向为旱地向水田转化,水田面积及占比上升。1990-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09.82万hm2;水稻和玉米面积占比分别上升11.09个和14.00个百分点,大豆、小麦、杂粮分别下降3.16个、13.42个、8.51个百分点。水稻生产向三江和松嫩平原地区聚集,玉米生产在中部至南部地区发展较快。(2)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二元关联关系。粮食-耕地关联分析表明,粮食生产中的低产作物转向高产作物,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0.24 hm2/t降至2017年的0.17 hm2/t,粮食种植结构向节地方向发展。粮食-水关联分析表明,水稻面积占比上升,旱地作物面积占比下降,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838.30 m3/hm2增至2017年的2192.52 m3/hm2,粮食种植结构向耗水型方向发展。水土匹配分析表明,基于水资源自然本底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两种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差距较大。(3)建立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测算了四种情境下的关联关系。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域尺度均处于不平衡状态,并且均缺水;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87.96%和82.41%的地市处于不平衡状态,主要为缺水状态。表明将全部耕地发展为灌溉耕地是不现实的。基于粮食生产现有灌溉耕地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级尺度均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在不增加灌溉面积情况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是平衡的;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47.22%和44.44%的地市处于水多地少状态,说明还有一定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潜力。水多地少区域主要集中于山区,可采取水权流转方式实现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区域均衡。(4)构建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三者关联状况,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到2030年,在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仍处于缺水状态;基于粮食灌溉耕地面积,吉林省和辽宁省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继续保持平衡状态,黑龙江省将变为轻度缺水状态。耕地资源、水资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灌溉定额等因素对水-耕地-粮食关联具有直接的影响,针对各地市水-耕地-粮食关联特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水土资源配置,是改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的有效手段。创新点:(1)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评价水、耕地与粮食生产的适宜和满足程度;(2)建立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3)揭示了东北地区粮食结构调整与水、耕地资源的关系,提出精准调控策略。

闫泽宇[2](2019)在《基于ISAREG模型岭东南地区喷灌补灌大豆需水特性与灌溉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大豆生产基地之一,大豆的稳定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及促进当地农户增产与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喷灌是我国农业生产中有效的节水增产方法之一。本论文主要开展了内蒙古呼伦贝尔阿荣旗喷灌条件下大豆生长特性以及灌溉制度研究。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以大豆为试验材料,采用相同灌水次数不同灌水定额的方法,以当地实际农业生产情况不进行灌溉(CK)为对照处理,设计4个不同灌水梯度,对大豆生理生态指标、生育期耗水量、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等分别进行了研究,通过当地当年的气象数据计算作物生育期内参考作物腾发量ET0以及作物系数Kc,运用模型评价实际灌溉制度,并对此进行优化选择。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对不同灌水处理下大豆土壤水分特性进行研究,发现喷灌灌水条件下,大豆土壤含水率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幅度为15.74-25.67%。在生育期0-40cm的含水率变化幅度较大,深层土壤40-60cm的含水率变化幅度较小,60-80cm的含水率基本保持不变。大豆在生育期的耗水范围为326.71-435.85mm。日耗水强度均值大小比较为:结荚期>鼓粒期>开花期>成熟期>分枝期>苗期。(2)喷灌大豆棵间土壤蒸发量为116.19-132.59mm,占生育期耗水量的29.68-39.21%。大豆棵间蒸发主要在降雨或者灌溉后土壤表层相对较为湿润时候。(3)不同喷灌处理大豆叶面积指数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单峰变化,结荚期叶面积指数最大为4.9;在开花期以及结荚期进行灌溉处理可显着提高大豆的生理特性,是大豆生长的主要时期。运用Logistic曲线拟合大豆地上部分干物质累积过程随生育期的变化过程结果较好。(4)经过气象因子和ET0间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日最高、平均、最低相对湿度与ET0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日降雨量与ET0间的相关性很弱;2m处风速与ET0在全生育期、开花期在0.05区间内为显着正相关。大豆生育期作物系数为:苗期Kc=0.43,分枝期 Kc=0.51,开花期 Kc=0.74,结荚期 Kc=1.01,鼓粒期 Kc=0.63,成熟期Kc=0.44,全生育期Kc=0.63,作物系数在生育期内呈现出生长初期较低、生长中期增大、后期降低的变化趋势。(5)运用ISAREG模型对当地灌溉制度进行评价以及优化,得到枯水年、平水年、丰水年3种年型下的灌溉制度,枯水年优选灌溉制度为:灌水时间:6月17日,7月2日,7月11日,7月22日,7月30日,灌水定额分别为32.8mm,36.1mm,48.7mm,52.9mm,43.1mm。平水年优选灌溉制度为:灌水时间:6月17日,7月14日,8月8日,灌水定额分别为30mm,42mm,34mm。丰水年优选灌溉制度为:生育前期25mm,生育中期30mm,生育后期35mm。结果可为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实施大豆喷灌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对实现当地节水增产行动的实现以及北方节水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杜建斌[3](2020)在《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旱灾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分析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趋势及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提高粮食主产省的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系统的分析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和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以部分省份为例总结不同区域的抗旱减灾措施,最后基于全球气候模型,模拟预测RCP4.5和RCP8.5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全国范围及粮食主产区不同干旱等级发生的频率及不同干旱等级所占比例,预测未来情景下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干旱的演变趋势,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旱灾受灾和成灾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均高于其他三个粮食主产区,其中内蒙古省粮食平均受灾和成灾率均最高,其次为辽宁。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黄淮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旱灾显着降低粮食单产和总产,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呈负相关。大部分粮食主产省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年变化率负相关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较大的年份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减产较大的年份相对应。(2)不同的种植区域有不同的抗旱减灾措施,东北地区针对玉米主要有育苗移栽、垄作、薄膜覆盖和免耕等抗旱措施,针对大豆有调整耕作方式和应急补灌等抗旱技术。黄淮海地区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主要有秸秆覆盖、应急补灌技术和优化灌溉措施等抗旱减灾技术。西南地区四川省抗旱减灾措施主要有合理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合理的耕作技术、调整合适的播期和管理技术以避开旱灾的影响以及灾后的减灾农艺措施等四个方面。长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年降雨量较大,但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在湖南省主要采用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使用化学制剂调控避旱减灾技术以及干旱适应性防控高产栽培技术等。(3)在气候持续变暖情况下我国干旱发生将进一步加剧,本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我国2031-2060干旱程度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RCP4.5情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大于1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在15%以上,其中黑龙江北部、山东南部、江苏、广东、福建、江西、四川、陕西和西藏南部等地干旱发生频率在25%以上。在RCP8.5情景下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差异较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低于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30%,其中黑龙江东北部、辽宁南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40%。RCP8.5情景下干旱频率和干旱程度比RCP4.5情景高,对我国不同粮食主产区干旱预测表明在RCP8.5情景下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频率和程度比RCP4.5情景下进行加重,而西南地区在RCP8.5情景下干旱比RCP4.5情景下有所减缓。

常耀中,宋英淑[4](1983)在《大豆需水规律与灌溉增产效果研究》文中认为试验表明:大豆是需水较多的作物。为了保证其生育有一定的繁茂度,和促进生殖器官的健壮生长,增加开花、结荚数,一般在黑土地区苗期至分枝期土壤含水量占最大持水量的65—70%以下时,就要进行灌溉。但此时灌水量不宜过多,过多就会降低地温,影响生育或招致节间伸长,生育期易徒长倒伏。大豆在开花之后,鼓粒以前需水最多,土壤含水量在占最大持水量的85%时,生育最佳。但在大田条件下很难达到,一般占最大持水量的80%,就可满足需要。鼓粒后需水量虽逐渐减少,但也不能低于占最大持水量的75%,当降到70%以下时,即要进行灌溉。灌溉方法因地势和条件而不同。一般平地可沟灌,岗地需要喷灌,以满足大豆对水分的需要。

王婧[5](2009)在《中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不匹配的现状,分东北灌区、东北旱区、黄淮海灌区、黄淮海旱区、西北灌区、西北旱区六个区域研究各区主要作物及种植制度的耗水特性,给出节水种植结构调整建议,比较各区节水种植模式的产量与节水效益,分析各区主要节水技术的节水效果、经济效益与参与式农民调查结果,主要结论如下:(1)东北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主要通过节水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来实现。该区水稻为高耗水作物,玉米、大豆相对耗水较少,可适当“压稻扩玉豆”,以一年一熟制为主,发展粮食作物单作,节水技术优先发展耕作保墒类、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覆盖保墒类等技术。(2)东北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节水养地,建立环境友好型的高效农作制度,主要通过节水种植模式的筛选与节水技术的配套提升来实现。该区玉米、大豆为高耗水作物,花生、谷子为低耗水作物,花生、谷子耗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率好于大豆、玉米,可“稳玉豆,扩谷油,增林经”,坚持一年一熟制,发展粮食作物单作,适当发展果-粮、饲-粮间作,优先发展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覆盖还田技术、耕作保墒类、覆盖保墒类等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3)黄淮海灌区中,丰水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节水,主要通过节水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来实现。该区小麦、玉米均是高耗水作物,玉米耗水与降水的耦合率较好,可“稳定麦玉”,并以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为主,发展节水套作;平水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不增加或者略有削减农业水资源的情况下,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主要通过调整熟制,进行节水种植模式筛选与节水技术的配套来实现。该区冬小麦与棉花为高耗水作物,夏棉花、夏玉米与春棉花耗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率好于冬小麦,应适当“压麦扩棉”、“压粮-粮扩粮-经”,以一年两熟为主,适当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小麦-玉米→春棉花→小麦-玉米三年五熟制;缺水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降低农业水资源的用量,主要通过节水种植结构调整来实现。该区冬小麦为高耗水作物,与降水量的耦合率也最差,必须“压麦扩棉”,适当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小麦-玉米→春棉花两年三熟制,或者大面积推广小麦-玉米→春棉花→小麦-玉米三年五熟制,并适当发展粮-饲、粮-果节水间套模式。节水技术优先发展水肥耦合、秸秆覆盖还田类、地面灌溉类、耕作保墒类等技术。(4)黄淮海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有限水资源生产效益,主要通过节水种植模式筛选与节水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来实现。该区玉米、冬小麦、春甘薯为高耗水作物,夏玉米作物耗水量与降水耦合程度较好,可“压麦扩薯谷油”、“稳经扩饲”,以两年三熟制为主,实行节水粮-粮→经间套作模式,节水高产。节水技术应优先发展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覆盖还田类技术、耕作保墒类、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等。(5)西北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水资源的效益产出,主要通过节水种植模式筛选与节水技术应用来实现。该区春玉米、棉花、马铃薯、冬小麦为高耗水作物,春小麦相对耗水量低于其它,该区作物耗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程度较差,可“压麦扩经”,以一年一熟粮食作物单作为主,节水技术优先发展地面灌溉节水技术、耕作保墒、节水灌溉制度等。(6)西北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护脆弱的生态,建立可持续的农业生产结构,主要通过节水种植结构调整来实现。该区玉米、大豆、马铃薯耗水水平近似,马铃薯生育期内需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率较好,可“压夏扩秋”、“压杂扩薯”,坚持一年一熟粮食作物套作模式,节水高产。节水技术应优先发展耕作保墒、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等。综合上述对东北灌区、东北旱区、黄淮海灌区、黄淮海旱区、西北灌区、西北旱区六个区域深入研究结果可见,改革现有的水资源高耗低效型农作制度,建立基于粮食与水资源双重安全的水资源低耗高效型节水农作制度,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不匹配现状的重要途径。各个区域应根据当地粮食生产与农业水资源实际情况,采用适合当地特点的,包括节水种植结构调整方案、节水种植模式、节水种植技术等在内的节水农作制度。

车升国[6](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认为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姜秋香[7](2011)在《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江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源丰富,其自然条件较适宜农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建设,三江平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在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干扰下,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供水结构不合理和水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等诸多不合理的现象,并且严重威胁着三江平原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进行了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问题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为区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分析经过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构成及其利用分析得出,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整体表现出“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欠缺”的态势,而并非惯称的“水土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从水资源的可利用量与耕地资源的匹配角度,构建了水土资源匹配测算模型,并对三江平原地区水土资源匹配系数进行了计算和匹配程度的划分。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整体水土资源匹配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江平原区划内,七台河市水土资源匹配程度最差,而鹤岗市和穆棱市水土资源匹配程度最好。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的判断可为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土地开垦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参考。2、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及空间组合分别从水资源承载力和土地资源承载力出发,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采用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区域差异分析,并对水、土资源的承载力水平进行空间组合。根据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特点,可将其分为四类:双鸭山市和穆棱市属于水土资源无压力区,七台河市属于水资源无压力-土地资源平衡区,依兰县属于水资源平衡-土地资源无压力区,鹤岗市、佳木斯市和鸡西市属于水土资源平衡区。结合区域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状况,可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以保证水土资源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持续供给能力。3、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构建由于三江平原区划内的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和水土资源承载力均处于较差级别,因此,以佳木斯市为研究区域,在分析水土资源系统结构、运行机制和因果反馈关系的前提下,进行了模型边界的确定、系统因果关系分析子模块的划分、变量之间定量关系的确定和模型有效性检验,完成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构建和检验。由模型的构成和检验结果可知,该模型共包括8个子模块和96个变量,并且模型的结构合理,能够较好地定量反映真实系统的运行特征。同时,甄别出对模型运行结果影响较大的9个敏感参数,后续将根据对敏感参数的调整,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设计。4、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动态仿真及优选通过对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延续动态仿真可知,未来佳木斯市水资源供需的严重不平衡是制约区域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此,从解决佳木斯市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出发,设计了5种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并对其进行动态仿真和评价。仿真和评价结果表明:自然延续方案、开源方案和节流方案下未来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束缚仍然存在;综合方案下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工农业生产规模、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等均为五种方案中最高,但该方案将造成水资源的过量开采和严重浪费,有悖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协调方案不仅可以解决佳木斯市水资源供需矛盾,而且在加快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实现了水土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的目标,该方案为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优方案。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最佳方案的确定,可为佳木斯市乃至三江平原的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政策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5、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在分析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数量、开发利用现状、空间匹配状况和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借鉴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最佳策略,提出了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为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政策支持。综上所述,通过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空间匹配格局、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研究,可全面了解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土资源协调发展能力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与此同时,对三江平原区划内的佳木斯市进行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构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设计和优选,可为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的调整提供借鉴,为实现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孙于卜[8](2019)在《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及调控》文中提出土壤水分作为植物需水的直接来源,是晋西黄土区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子,同时也是该区果农间作系统中果树和作物水分竞争的直接对象,严重制约着该区果农间作系统生产力的发展,目前一些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导致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的种间土壤水分竞争激烈,影响了果农间作系统的功能和效益的发挥。而目前对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的研究多集中在现象的描述,缺乏对土壤水分竞争机理及管理措施的深入研究。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果农间作系统的功能和效益,研究果农间作系统中苹果树和作物对土壤水分的竞争状况、竞争机理及调控管理措施,为高效、稳定及高产的果农间作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晋西黄土区典型的苹果-大豆间作系统和苹果-花生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单作苹果、单作大豆和单作花生为对照,研究果农间作系统的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水分效应的时空分布特征,解析果农间作系统的种间土壤水分竞争状况;研究果农间作系统细根的空间分布、分布变异及与土壤水分的关系,探究果农间作系统中苹果树和作物对土壤水分的竞争机理,量化果农间作系统的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强度,提出缓解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的田间管理及调控措施;并针对提出的田间管理及调控措施对苹果树和作物的生长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筛选出可以有效缓解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并提高间作系统生产力的措施,旨在使果农间作系统的种间土壤水分竞争最小化,降水资源利用最大化,为该地区果农间作系统调控和管理技术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决策依据。结果表明:(1)果农间作系统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水分效应时空分布特征:苹果-花生间作系统的土壤水分状况优于苹果-大豆间作系统,且两者的土壤含水量均随着间作苹果树树龄的增大而降低,随着距苹果树行距离的增加而增多,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多,且两间作系统的土壤含水量在各土层深度均小于相应的单作苹果和单作作物。果农间作系统土壤水分效应:苹果-大豆间作系统的土壤水分负效应较苹果-花生间作系统大,且两者均在作物的开花期-结荚期的土壤水分负效应最大,其次是结荚期-成熟期及苗期-开花期;两间作系统的土壤水分负效应均随着间作苹果树树龄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距苹果树行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苹果树树龄3、5、7年的苹果-大豆和苹果-花生间作系统中苹果树和作物对土壤水分的主要竞争区域分别为距果树行南北两侧0.9m、1.3m及1.7m范围内。(2)果农间作系统细根特征及土壤水分竞争利用:水平方向上,随着距苹果树行距离的增加,苹果细根逐渐减少,而作物细根逐渐增多。垂直方向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苹果树细根生物量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其中20-40cm 土层分布最多,且集中分布在0-60cm 土层深度。而作物的细根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主要集中在0-20cm 土层深度。细根分布变异:相比单作苹果和单作作物,间作导致苹果树的细根移向更深的土层,而作物的细根移向更浅的土层,且两者的细根垂直重心均随着距苹果树行距离的增加向更深的土层移动。总细根量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两间作系统的总细根生物量密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着(P<0.01)的负线性关系。土壤水分竞争指数:苹果-大豆间作系统的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强度较苹果-花生间作系统大,且两者均随着间作苹果树树龄的增大而增强,随着距苹果树行距离的增加而降低。苹果树树龄3、5、7年的苹果-大豆和苹果-花生间作系统分别在距苹果树行0.5-0.9m、0.5-1.3m和0.5-1.7m区域的种间土壤水分竞争较为激烈,且种间竞争强度指数均大于0.5。(3)果农间作系统田间管理措施及水分调控:对苹果-大豆和苹果-花生间作系统分别采用秸秆覆盖和薄膜覆盖措施,并对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的树行南侧激烈竞争区、中心竞争区及树行北侧激烈竞争区分别进行畦灌,在作物的苗期-开花期、开花期-结荚期及结荚期-成熟期的灌水下限分别设置为田间持水量的55%、85%和70%,对苹果树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新枝生长量有一定的增益作用,且有助于缓解果农间作系统的种间土壤水分竞争,提高大豆和花生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李明阳[9](2020)在《生物炭和调亏灌溉对大豆生长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大豆总产量的稳定上升,大豆的种植也从单一的增产目标向着节水高产优质的多目标转变。调亏灌溉是在作物生育期内进行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减少营养生长,促进养分向生殖器官运移和分配,达到节水目的的一种灌溉技术。尽管调亏灌溉可以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但调亏程度大历时长会显着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因此使用生物炭作为节水材料,根据其持水保肥的特性,使作物在调亏条件下实现稳产或增产。通过两年盆栽试验,研究在调亏灌溉条件下施加生物炭对大豆生长特性、生理特性、干物质累积、根系特性、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确定了基于调亏模式下的最佳生物炭施用量,为实现大豆节水高产的目标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在充分灌溉和轻度调亏条件下添加6t/hm2生物炭增加大豆株高和叶面积指数,两处理差异不显着。重度调亏处理下添加生物炭与不添加生物炭处理相比增幅较小,且与正常水平有很大差异。(2)轻度调亏和重度调亏灌溉显着抑制大豆地上部分干物质累积量,相比于充分灌溉平均减少9.6%-27.54%,轻度调亏灌溉对大豆根部干物质累计量的影响与充分灌溉差异性不显着;在调亏模式下大豆地上部分及根部干物质累积量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从根系形态上来看,在调亏灌溉条件下添加生物炭会增加大豆根长,但对根体积的影响并不显着。(3)在开花期大豆SPAD值(SPAD值是衡量植物叶绿素的相对含量)受到调亏处理的影响显着降低,到结荚期产生一定的补偿效应,表现为轻度调亏处理与充分灌溉处理无显着性差异;在相同调亏处理下,生物炭能提高大豆SPAD值,相比于不添加生物炭处理平均提高5.04%-6.86%。(4)在进行调亏灌溉后大豆的净光合速率表现出降低趋势,降低幅度23.97%-38.4%,在开花后第20天大豆的净光合速率表现出补偿效应,补偿程度表现为轻度调亏处理大于重度调亏处理;在轻度调亏处理条件下添加生物炭,使大豆叶片未出现因水分亏缺导致气孔导度降低的现象,同时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与充分灌溉无显着性差异;在调亏条件下随着气孔导度的增加,蒸腾速率增加的幅度小于净光合速率增加而幅度,最终提高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调亏处理与充分灌溉处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12.62%-64.89%。(5)添加生物炭对大豆品质的影响并不明显。重度调亏处理可以显着增加大豆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与充分灌溉和轻度调亏处理相比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增加0.89%-2.4%、1.08%-4.85%。通过排队评分法综合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可得W3B1处理(重度调亏灌溉下添加6t/hm2生物炭)最优。(6)轻度调亏处理和充分灌溉处理下添加生物炭会显着增加大豆产量,其中添加生物炭比不添加生物炭处理平均增产5.03%-28.42%,两年试验产量最高的处理为W1B1(充分灌溉下添加6t/hm2生物炭)和W2B1处理(轻度调亏灌溉下添加6t/hm2生物炭),其中W2B1处理耗水量最低,节水10.37%,水分利用效率也最高。基于模糊选优模型对大豆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多目标进行选优得出W2B1为最优处理。综上所述,大豆种植应用轻度调亏灌溉(55%-60%θf)加6t/hm2的生物炭,在保证生长生理特性正常的条件下,还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及品质,并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节水高产优质的最佳组合。

张凤云[10](2013)在《间作垄沟灌溉作物水分调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间作是世界范围内提高和保持粮食产量稳定性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以往有关间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充分灌水和平地大水漫灌条件下,虽然提高了产量,但不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了农业生产系统的稳定性。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将沟灌节水模式引入间作复合群体,提出了“间作垄沟灌溉种植模式”,简称“垄沟间作”。于2010年4月9月春播作物生长季和2010年7月11月夏播作物生长季进行大田试验,以玉米和大豆作为供试材料,在春播405mm(W1)、270mm(W2)和135mm灌水量(W3)、夏播180mm(W1)、90mm(W2)和0mm(W3)灌水量下设105cm垄沟间作(RF105)、90cm垄沟间作(RF90)、75cm垄沟间作(RF75)、60cm垄沟间作(RF60)、传统间作(TI)、玉米单作(SM)和大豆单作(SS)7个种植方式,研究间作垄沟灌溉模式对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和耗水特征、作物光合生态生理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初步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垄沟间作在作物生育前期增大了土壤蒸发量,明显降低播种玉米拔节期/大豆花芽分化期0-40cm土壤含水量,其中以RF60较平作下降幅度最大。在作物生育后期,垄沟间作有利于抑制蒸发,促进蒸腾,在水分充足时将将更多的水分保蓄在土层中,在缺水时,通过尽可能的消耗土壤贮水而为作物多供水。2)不同地表操作和栽培措施明显影响土壤水分在各层次之间的一致性。随着灌水量降低,垄沟间作各处理不同土层水分之间的一致性增强;在相同灌水处理下,RF75各土层土壤水分变化之间一致性较好,有利于外来水分的入渗和农田水分的保蓄。3)灌水量对生育期总耗水量影响显着,种植方式间总耗水量无明显差异。随灌水量减少,农田总耗水量以及灌水占农田总耗水量的比例显着降低,降雨和土壤贮水消耗量占农田总耗水量的比例显着升高。春季作物135mm灌水和夏季作物不灌溉条件下垄沟间作能通过对土壤水分的充分利用尽可能的较少产量损失。棵间蒸发占蒸散量的比例(E/ET)随灌水量减少而降低。垄沟间作显着降低E/ET,在W1、W2、W3下较传统间作分别降低7.14%和7.35、11.83%。特别是RF90和RF75在生育后期较TI明显降低E/ET,增加农田耗水的有效性。4)全生育期内,W2玉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较W1和W3分别平均提高9.37%和2.82%。在W1、W2和W3灌水量下分别以RF75、RF90和RF75叶片WUE最大,较TI处理分别提高15.66%、27.46%和21.77%。大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在W2和W3灌水下分别较W1下提高33.62%和46.71%。间作处理提高大豆功能叶WUE,其中,在W2和W3灌水下,RF90和RF75叶片水平WUE较TI明显提高。W1灌水下,垄沟间作较TI对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效果不明显,甚至有所降低。5)不同灌水量和种植方式对复合群体作物总产量影响显着。玉米//大豆垄沟间作春播作物在W2下增产效果最好、夏播W3增产效果最好。间作较SM减产,但较SS明显增产。适宜的垄沟间作处理土地当量比(LER)较TI显着提高,尤其是RF75,较TI平均提高9.86%,增产效应最大。通过土地当量比与垄宽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垄沟间作条件下,在W1、W2和W3灌水条件下,当垄宽分别为85.07cm、75.87cm和72.71cm时,春季作物可以获得最大的增产潜力,当垄宽分别为95.63cm、74.91cm和71.5cm时,夏季作物可以获得最大的增产潜力。而且,垄沟间作和传统间作相比,能够通过转化农田组分之间的竞争关系而获得更高的产量。6)春播作物W1、W2和W3下间作系统的平均WUE分别为9.95kg·hm-2·mm-1、12.93kg·hm-2·mm-1和14.34kg·hm-2·mm-1,分别较SM降低28.26%、23.67%和28.18%,较SS升高239.43%、168.38%和189.02%。夏播作物间作系统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在W1、W2、W3下分别较SM降低13.87%、13.95%和-4.83%,较SS升高234.73%、189.36%和185.15%。RF75处理WUE较SM降低幅度最小较SS增加幅度最大,节水优势明显。回归分析表明,在W1、W2和W3灌水下,垄沟间作分别在85.17cm、77.16cm和79.33cm垄宽下可以取得最大的水分利用效率。

二、大豆需水规律与灌溉增产效果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需水规律与灌溉增产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耕地-粮食安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1.1.2 我国水-耕地-粮食安全出现新的挑战
        1.1.3 东北地区面临新一轮粮食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的压力较为突出
    1.2 研究意义
        1.2.1 为水土资源匹配以及水土粮的关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1.2.2 为相关部门提供“控”与“调”的决策参考
        1.2.3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灌溉定额及灌溉需求的认识
        1.2.4 有助于强化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区域
        1.3.2 研究目标
        1.3.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多源信息复合
        1.4.2 多模型与多指标综合
        1.4.3 多研究尺度整合
        1.4.4 总体研究与分类研究结合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耕地-粮食的研究进展
    2.1 耕地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1.1 耕地数量、质量和粮食生产的表征关系
        2.1.2 耕地数量保障范畴与目标争议
        2.1.3 耕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两大类方向
        2.1.4 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2.2 水资源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2.1 水资源配置思想的转变
        2.2.2 水资源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2.2.3 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承载力
        2.2.4 粮食作物虚拟水与水足迹
        2.2.5 灌溉需水量与作物需水量
        2.2.6 灌溉与雨养的产量差距
        2.2.7 灌溉定额与种植结构
    2.3 水土资源匹配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3.1 水土资源匹配的重要性
        2.3.2 水土资源匹配的生态学与地理学解释
        2.3.3 水土资源匹配测算
        2.3.4 粮食结构调整的水土资源效应
    2.4 总结评述
        2.4.1 粮食结构调整对不同时空尺度的耕地利用的影响研究有待加强
        2.4.2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有待加强
        2.4.3 水土资源匹配的测度存在较大差异
        2.4.4 水-耕地-粮食三者的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2.4.5 耕地、水、粮食的未来情景预测方法仍有改进与丰富的空间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概述
    3.1 概念界定
    3.2 理论基础
        3.2.1 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3.2.2 农业经济学理论
        3.2.3 资源地理学理论
    3.3 分析模型
        3.3.1 耕地利用与粮食空间分布分析模型
        3.3.2 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3 水-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4 水-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5 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
    3.4 研究区概况
        3.4.1 地形地貌
        3.4.2 气候特征
        3.4.3 土壤条件
    3.5 数据来源
第四章 水-耕地-粮食时序变化特征
    4.1 耕地变化特征
        4.1.1 耕地总量
        4.1.2 耕地利用结构
        4.1.3 耕地灌溉面积
        4.1.4 耕地质量等别
    4.2 水资源变化特征
        4.2.1 水资源总量
        4.2.2 供水能力
        4.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4.2.4 用水量变化
        4.2.5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4.2.6 农田灌溉用水
    4.3 粮食作物生产特征
        4.3.1 粮食生产
        4.3.2 水稻生产
        4.3.3 玉米生产
        4.3.4 小麦生产
        4.3.5 大豆生产
        4.3.6 杂粮生产
    4.4 章节小结
第五章 水-耕地-粮食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1 耕地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1.1 水田与旱地的空间分布
        5.1.2 “水改田”与“旱改水”分布区域
        5.1.3 新增耕地来源与分布区域
        5.1.4 减少耕地去向与分布区域
    5.2 水资源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2.1 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
        5.2.2 供水量空间分布
        5.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级分区评价
        5.2.4 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的空间匹配分布
        5.2.5 灌溉用水量空间分布变化
    5.3 粮食作物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3.1 粮食生产空间自相关分析
        5.3.2 粮食生产重心移动特征
        5.3.3 粮食生产空间分布
        5.3.4 各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分布
        5.3.5 粮食种植结构空间聚类
    5.4 章节小结
第六章 粮食-耕地(LF)关联研究
    6.1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效应
        6.1.1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6.1.2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时序差异
        6.1.3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空间分异
        6.1.4 耕地利用效应主导因素
    6.2 粮食生产结构对虚拟耕地的影响
        6.2.1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特征
        6.2.2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的影响
        6.2.3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空间聚类
        6.2.4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幅度的空间差异
        6.2.5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影响的空间差异
        6.2.6 结构及单产变化对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增减变化的影响
    6.3 章节小结
第七章 粮食-水(WF)关联研究
    7.1 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对综合灌溉定额影响
        7.1.1 粮食作物综合灌溉定额时序变化
        7.1.2 粮食种植结构对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的阶段特征
        7.1.3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空间分布
        7.1.4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因素
    7.2 粮食生产变化对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
        7.2.1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
        7.2.2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的影响因素
        7.2.3 粮食生产变化对需水强度的影响
        7.2.4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
        7.2.5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因素空间特征
        7.2.6 粮食作物需水强度主要影响因素
    7.3 章节小结
第八章 水-耕地-粮食(WLF)关联研究
    8.1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
        8.1.1 粮食生产可利用水资源
        8.1.2 粮食生产可利用耕地资源
        8.1.3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变化
    8.2 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研究
        8.2.1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时空变化
        8.2.2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变化影响因素
    8.3 章节小结
第九章 未来水-耕地-粮食(WLF)关联及调控
    9.1 预测模型构建
        9.1.1 LSTM模型构建
        9.1.2 对比模型构建
        9.1.3 模型评价指标
    9.2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情况预测
        9.2.1 耕地总面积预测
        9.2.2 耕地复种指数变化预测
        9.2.3 粮食面积比例变化预测
    9.3 粮食种植结构变化预测
        9.3.1 水稻播种面积预测
        9.3.2 玉米播种面积预测
        9.3.3 大豆播种面积预测
        9.3.4 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测
        9.3.5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预测
    9.4 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情况预测
        9.4.1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预测
        9.4.2 粮食灌溉用水量预测
        9.4.3 农田灌溉用水效率预测
        9.4.4 灌溉耕地面积预测
    9.5 未来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预测
    9.6 水-耕地-粮食关联调控策略
        9.6.1 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9.6.2 灌溉水资源管理
        9.6.3 灌溉用水效率优化
        9.6.4 灌溉定额管理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之处
        10.2.1 方法创新
        10.2.2 内容创新
        10.2.3 实践创新
    10.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基于ISAREG模型岭东南地区喷灌补灌大豆需水特性与灌溉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我国大豆生产发展现状
        1.2.2 喷灌灌溉技术研究
        1.2.3 不同水分处理对作物需水量的影响
        1.2.4 不同水分处理对作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1.2.5 ISAREG作物模型的发展
    1.3 研究内容及其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试验区概况和试验设计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区气象资料
    2.3 试验区土壤资料
    2.4 试验材料
    2.5 试验设计
    2.6 试验观测内容及观测方法
        2.6.1 土壤含水率
        2.6.2 作物生理指标
    2.7 数据分析
    2.8 田间管理
3 不同水分处理对喷灌大豆水分变化和耗水特性的影响
    3.1 不同水分处理对大豆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3.2 不同水分处理下大豆生育期需水规律研究
        3.2.1 水量平衡法
        3.2.2 基于水量平衡法喷灌大豆耗水规律
        3.2.3 不同水分处理对大豆耗水模数的影响
    3.3 灌水量与耗水量的相关关系
    3.4 耗水量和叶面积指数的相关关系
    3.5 参考作物蒸腾蒸发量
        3.5.1 大豆生育期内气象环境因子的变化
        3.5.2 参考作物腾发量ET_0的计算方法
        3.5.3 参考作物腾发量ET_0的变化规律
        3.5.4 参考作物腾发量ET_0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3.5.5 喷灌条件下的大豆作物系数K_C值
    3.6 喷灌大豆土壤蒸发的变化规律
        3.6.1 大豆棵间蒸发的日变化
        3.6.2 棵间土壤蒸发占阶段耗水量的比例
        3.6.3 土壤蒸发占蒸腾蒸发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3.7 小结
4 不同水分处理对喷灌大豆生理生长和光合指标的影响
    4.1 不同水分处理对地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4.1.1 不同水分处理对株高的影响
        4.1.2 不同水分处理对大豆茎粗的影响
        4.1.3 不同水分处理对叶面积指数的研究
    4.2 不同水分处理下对大豆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
        4.2.1 不同水分处理对大豆光合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4.2.2 不同生育期大豆光合性能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4.3 不同水分处理对大豆地上干物质量的累积影响
        4.3.1 大豆在不同水分处理下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的变化过程
        4.3.2 不同水分处理大豆生物量累积模型比较
        4.3.3 不同水分处理下大豆各生育期的生物量分配
    4.4 小结
5 不同水分处理对大豆产量、产量构成要素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5.1 不同水分处理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研究
        5.1.1 不同水分处理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5.1.2 不同水分处理对大豆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5.2 不同水分处理对大豆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回归模型
        5.2.1 不同水分处理对大豆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2.2 大豆水分利用效率的回归模型
        5.2.3 大豆产量与叶面积指数的相关分析
        5.2.4 大豆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相关分析
        5.2.5 大豆生育期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5.3 大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的综合评价研究
        5.3.1 主成分综合分析方法
        5.3.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大豆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评价
    5.4 小结
6 基于ISAREG模型大豆喷灌灌溉制度评价优化研究
    6.1 ISAREG模型
        6.1.1 模型原理
        6.1.2 模型数据
        6.1.3 作物数据
    6.2 喷灌大豆灌溉制度评价
        6.2.1 喷灌大豆灌溉制度参数验证
        6.2.2 验证数据
    6.3 喷灌灌溉制度优化
        6.3.1 大豆灌溉制度设计与优化
        6.3.2 不同水文年灌溉制度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1.3 旱灾的发生及抗旱对策
        1.3.1 旱灾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1.3.2 我国农业旱灾发生的原因
        1.3.3 防旱抗旱措施及对策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旱灾的发生情况
        1.4.1 国外旱灾发生
        1.4.2 我国旱灾发生特点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2 数据来源
    2.3 指标测定
    2.4 计算方法
第三章 我国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东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2.1 黑龙江
        3.2.2 吉林
        3.2.3 辽宁
        3.2.4 内蒙古
    3.3 黄淮海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3.1 河北
        3.3.2 河南
        3.3.3 山东
    3.4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4.1 安徽
        3.4.2 湖北
        3.4.3 湖南
        3.4.4 江苏
        3.4.5 江西
    3.5 西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5.1 四川
    3.6 讨论
        3.6.1 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的时空变化
        3.6.2 粮食主产省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
        3.6.3 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区域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东北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3.1 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3.2 大豆抗旱技术研究
    4.4 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4.1 夏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4.2 冬小麦抗旱技术研究
    4.5 西南地区
        4.5.1 水稻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2 玉米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3 小麦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6 长江中下游地区
        4.6.1 红黄壤坡耕旱地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
        4.6.2 农业化学节水制剂研制与避旱减灾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4.7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干旱发生的趋势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干旱指标
    5.3 我国不同区域的干旱演变趋势
        5.3.1 轻旱演变趋势
        5.3.2 中旱演变趋势
        5.3.3 重旱演变趋势
        5.3.4 特旱演变趋势
        5.3.5 干旱演变趋势
    5.4 我国粮食主产区干旱特征演变
        5.4.1 东北地区
        5.4.2 黄淮海地区
        5.4.3 长江中下游地区
        5.4.4 西南地区
    5.5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生产的影响及未来抗旱对策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中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作制度研究进展
        1.2.2 节水农业研究进展
        1.2.3 节水农作制度研究进展
    1.3 研究区域、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区域
        1.3.2 研究数据来源
        1.3.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节水农作制度相关理论与原则
    2.1 节水农作制度的内涵和特征
    2.2 构建节水农作制度的主要原则
        2.2.1 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2.2.2 适应性原则
        2.2.3 效益原则
        2.2.4 参与式原则
第三章 我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东北区节水农作制度现状与问题分析
        3.1.1 东北区水资源自然状况与用水特点分析
        3.1.2 东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分析
        3.1.3 东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焦点问题
        3.1.4 东北区分区自然概况
    3.2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制度现状与问题分析
        3.2.1 黄淮海区水资源自然状况与用水特点分析
        3.2.2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制度分析
        3.2.3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焦点问题
        3.2.4 黄淮海区分区自然概况
    3.3 西北区节水农作制度现状与问题分析
        3.3.1 西北区水资源自然状况与用水特点分析
        3.3.2 西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分析
        3.3.3 西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焦点问题
        3.3.4 西北区分区自然概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北方各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4.1 东北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4.1.1 东北灌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4.1.2 东北旱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以辽宁阜新为例
    4.2 黄淮海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4.2.1 黄淮海灌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4.2.2 黄淮海旱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以河南洛阳为例
    4.3 西北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4.3.1 西北灌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以甘肃张掖为例
        4.3.2 西北旱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以陕西长武为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北方地区节水种植模式研究
    5.1 东北区节水种植模式研究
        5.1.1 东北灌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5.1.2 东北旱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5.1.3 小结
    5.2 黄淮海区节水种植模式研究
        5.2.1 黄淮海灌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5.2.2 黄淮海旱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5.2.3 小结
    5.3 西北区节水种植模式研究
        5.3.1 西北灌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5.3.2 西北旱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5.3.3 小结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1 东北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1.1 东北灌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1.2 东北旱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2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2.1 黄淮海灌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2.2 黄淮海旱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3 西北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3.1 西北灌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3.2 西北旱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策略探讨
    7.1 东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策略
    7.2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策略
    7.3 西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策略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本研究创新点
    8.3 讨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3.1 研究方法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3.1 引言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3.2.1 配方依据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3.5 模型评价
    3.6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4.1 引言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5.1 引言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6.1 引言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6.5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7.1 引言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7.5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8.1 引言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8.5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9.1 引言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9.5 小结与讨论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0.1 引言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10.5 小结与讨论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1.1 引言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11.5 小结与讨论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12.1 主要结论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数据来源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致谢
作者简介

(7)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立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2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1.4 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动态
1.5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动态
    1.5.1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1.5.2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研究
1.6 主要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资源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河流水系
    2.1.5 土壤与植被
    2.1.6 矿产资源
    2.1.7 湿地资源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3.1 水资源总量
    2.3.2 用水结构
    2.3.3 水利工程现状
    2.3.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3.5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2.4 农业生产概况
2.5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分析
3.1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构成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3.1.1 水资源构成及其利用
    3.1.2 土地资源构成及其利用
    3.1.3 水土资源空间分布格局
3.2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及测算
    3.2.1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测算模型
    3.2.2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的测算
3.3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
    3.3.1 水土资源匹配程度分析
    3.3.2 水土资源匹配的区域特征
    3.3.3 水土资源匹配的空间差异
3.4 本章小结 4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及空间组合
4.1 水资源承载力概述
    4.1.1 水资源承载力定义
    4.1.2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4.1.3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性
    4.1.4 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4.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3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的确定
4.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4.3.1 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4.3.2 粒子群优化方法
    4.3.3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4.4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区域差异
    4.4.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4.4.2 水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
4.5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4.5.1 土地资源承载力概述
    4.5.2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5.3 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5.4 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级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
    4.5.5 土地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分析
4.6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及区域差异
4.7 本章小结 5 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SD仿真模型的构建
5.1 佳木斯市概况
    5.1.1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
    5.1.2 地形地貌
    5.1.3 土壤
    5.1.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1.5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1.6 农业生产概况
    5.1.7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5.2 系统动力学简介
    5.2.1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
    5.2.2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5.2.3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过程
    5.2.4 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简介
5.3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SD仿真模型的构建
    5.3.1 模型边界的确定
    5.3.2 模型因果关系分析
    5.3.3 模型的构建
5.4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SD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5.4.1 模型的直观和运行检验
    5.4.2 模型的历史检验
    5.4.3 模型的灵敏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动态仿真及优选
6.1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延续动态仿真
    6.1.1 水资源供需结构动态仿真
    6.1.2 农业生产及社会经济发展动态仿真
6.2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设计
6.3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动态仿真
    6.3.1 水资源供需动态仿真
    6.3.2 农业生产能力动态仿真
    6.3.3 国民经济动态仿真
    6.3.4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动态仿真
6.4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评价及优选
6.5 本章小结 7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及展望
7.1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7.1.1 开源节流并重
    7.1.2 合理配置水土资源
    7.1.3 科学利用水土资源
    7.1.4 健全水土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7.2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展望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及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农林复合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
    2.2 农林复合系统细根及生态位特征
    2.3 田间管理措施及水分调控
3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土壤
        3.1.4 气候
        3.1.5 植被
    3.2 社会经济条件
4 研究内容和方法
    4.1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4.1.1 研究目标
        4.1.2 研究内容
    4.2 试验材料
    4.3 研究方法
        4.3.1 果农间作系统土壤水分时空分布
        4.3.2 果农间作系统细根空间分布
        4.3.3 果农间作系统田间管理措施及水分调控
    4.4 数据处理方法
        4.4.1 土壤水分效应
        4.4.2 细根生物量密度
        4.4.3 细根垂直重心
        4.4.4 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强度指数
        4.4.5 灌水量
        4.4.6 耗水量
        4.4.7 水分利用效率
        4.4.8 数据处理分析
    4.5 技术路线
5 果农间作系统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水分效应时空分布特征
    5.1 果农间作系统土壤含水量时空分布
        5.1.1 土壤含水量时间变化
        5.1.2 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
    5.2 果农间作系统土壤水分效应时空分布
        5.2.1 土壤水分效应时间变化
        5.2.2 土壤水分效应空间分布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果农间作系统细根特征及土壤水分竞争利用
    6.1 果农间作系统细根空间分布
        6.1.1 细根水平分布
        6.1.2 细根垂直分布
    6.2 果农间作系统细根分布变异
        6.2.1 苹果-大豆间作系统
        6.2.2 苹果-花生间作系统
    6.3 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利用
        6.3.1 果农间作系统总细根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6.3.2 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强度指数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果农间作系统田间管理措施及水分调控
    7.1 果农间作系统田间管理措施
        7.1.1 田间管理措施对果农间作系统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7.1.2 田间管理措施对苹果树生长的影响
        7.1.3 田间管理措施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7.1.4 讨论
    7.2 果农间作系统水分调控
        7.2.1 有效降水量
        7.2.2 水分调控对果农间作系统土壤储水量的影响
        7.2.3 水分调控对果农间作系统中苹果树生长的影响
        7.2.4 水分调控对果农间作系统中作物的影响
        7.2.5 讨论
    7.3 本章小结
        7.3.1 果农间作系统田间管理措施
        7.3.2 果农间作系统水分调控
8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果农间作系统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水分效应时空分布特征
        8.1.2 果农间作系统细根特征及土壤水分竞争利用
        8.1.3 果农间作系统田间管理措施及水分调控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生物炭和调亏灌溉对大豆生长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调亏灌溉应用于作物生产的研究进展
        1.2.2 生物炭对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1.2.3 调亏灌溉及生物炭互作对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观测指标及方法
        2.4.1 株高的测定
        2.4.2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2.4.3 叶绿素的测定
        2.4.4 光合指标的测定
        2.4.5 植株干物质累积量的测定
        2.4.6 根系的测定
        2.4.7 产量的测定
        2.4.8 大豆耗水量的测定
        2.4.9 水分利用效率的测定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生物炭和调亏灌溉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3.1.1 生物炭和调亏灌溉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3.1.2 生物炭和调亏灌溉对大豆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1.3 讨论
    3.2 生物炭和调亏灌溉对大豆干物质累积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3.2.1 生物炭和调亏灌溉对大豆地上部分干物质的影响
        3.2.2 生物炭和调亏灌溉对大豆根干重的影响
        3.2.3 生物炭和调亏灌溉对大豆根系指标的影响
        3.2.4 根系指标和大豆产量的关系
        3.2.5 讨论
    3.3 生物炭和调亏灌溉对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
        3.3.1 生物炭和调亏灌溉对大豆SPAD的影响
        3.3.2 生物炭和调亏灌溉对大豆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3.3 生物炭和调亏灌溉对大豆蒸腾速率的影响
        3.3.4 生物炭和调亏灌溉对大豆气孔导度的影响
        3.3.5 生物炭和调亏灌溉对大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3.6 大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与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3.3.7 讨论
    3.4 生物炭和调亏灌溉对大豆耗水规律的影响
        3.4.1 生物炭和调亏灌溉对大豆总耗水量影响
        3.4.2 生物炭和调亏灌溉对大豆不同生育阶段耗水量的影响
        3.4.3 讨论
    3.5 生物炭和调亏灌溉对大豆品质的影响
        3.5.1 生物炭和调亏灌溉对大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5.2 讨论
    3.6 生物炭和调亏灌溉对大豆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3.6.1 生物炭和调亏灌溉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3.6.2 生物炭和调亏灌溉对大豆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6.3 生物炭用量与产量的关系
        3.6.4 讨论
    3.7 大豆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综合评价
        3.7.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3.7.2 权重的确定
        3.7.3 综合评价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间作垄沟灌溉作物水分调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间套作节水增产效应评述
        1.2.2 沟灌节水增产研究评述
    1.3 存在的问题与本研究的切入点
        1.3.1 间套作复合群体生态生理效应研究
        1.3.2 垄作种植作物的水分生产率问题
        1.3.3 以间套作为主体的多熟种植与节水农业的结合点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思路和试验设计
    2.1 试验区概况
    2.2 技术路线
    2.3 试验设计
        2.3.1 试验设计
        2.3.2 种植方式和施肥
    2.4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2.4.1 土壤含水量
        2.4.2 棵间蒸发
        2.4.3 光合作用
        2.4.4 株高、叶面积和干物质量
        2.4.5 作物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
        2.4.6 作物耗水量
        2.4.7 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地当量比
第三章 间作垄沟灌溉模式对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3.1 间作垄沟灌溉模式对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的影响
    3.2 间作垄沟灌溉模式对不同层次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3.2.1 0-40cm 土层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3.2.2 40-120cm 土层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3.2.3 生育期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关联分析
    3.3 间作垄沟灌溉模式对关键生育时期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3.3.1 玉米拔节期/大豆花芽分化期
        3.3.2 玉米扬花期/大豆开花结荚期
    3.4 讨论
        3.4.1 间作垄沟灌溉对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3.4.2 间作垄沟灌溉对农田土壤水分关系的影响
        3.4.3 间作垄沟灌溉对农田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间作垄沟灌溉模式对农田耗水特性的影响
    4.1 农田总耗水量
    4.2 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农田耗水量
    4.3 农田耗水特征
    4.4 土壤蒸发变化
        4.4.1 土壤蒸发的时间动态
        4.4.2 生育期土壤棵间日均蒸发量
        4.4.3 不同生育阶段棵间日均蒸发量
        4.4.4 土壤蒸发日变化
    4.5 土壤蒸发占蒸散量比例(E/ET)
    4.6 不同生育阶段土壤蒸发和蒸散量占田间耗水量的百分比
    4.7 讨论
        4.7.1 间作垄沟灌溉对农田耗水特征的影响
        4.7.2 间作垄沟灌溉对土壤棵间蒸发量和作物蒸腾量的影响
    4.8 小结
第五章 间作垄沟灌溉对作物生态生理指标的影响
    5.1 不同灌水和种植模式对功能叶 Pn、Tr 和叶片水平 WUE 的影响
        5.1.1 不同灌水和种植模式对功能叶 Pn 的影响
        5.1.2 不同灌水和种植模式对功能叶 Tr 的影响
        5.1.3 不同灌水和种植模式对作物功能叶 WUE 的影响
    5.2 不同灌水和种植模式对作物功能叶 Gs 和 Ci 的影响
        5.2.1 不同灌水和种植模式对作物功能叶 Gs 的影响
        5.2.2 不同灌水和种植模式对作物功能叶 Ci 的影响
    5.3 不同模式对农田作物功能叶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3.1 玉米生育期功能叶相对叶绿素含量
        5.3.2 不同灌水和种植模式对大豆生育期功能叶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4 讨论
        5.4.1 间作垄沟灌溉模式对作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和蒸腾速率的影响
        5.4.2 间作垄沟灌溉模式对作物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间作垄沟灌溉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1 间作垄沟灌溉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6.1.1 玉米产量
        6.1.2 大豆产量
    6.2 间作垄沟灌溉的增产效应
        6.2.1 总产量
        6.2.2 土地当量比(LER)
        6.2.3 种间相对竞争力(Acs)
    6.3 间作垄沟灌溉的生物产量
        6.3.1 生物产量
        6.3.2 生物产量种间竞争力
    6.4 间作垄沟灌溉对作物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5 讨论
        6.5.1 间作垄沟灌溉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6.5.2 间作垄沟灌溉模式对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5.3 间作垄沟灌溉模式对土地当量比(LER)的影响
    6.6 小节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四、大豆需水规律与灌溉增产效果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D]. 向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2]基于ISAREG模型岭东南地区喷灌补灌大豆需水特性与灌溉制度研究[D]. 闫泽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3]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D]. 杜建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4]大豆需水规律与灌溉增产效果研究[J]. 常耀中,宋英淑. 大豆科学, 1983(04)
  • [5]中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研究[D]. 王婧. 沈阳农业大学, 2009(12)
  • [6]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7]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D]. 姜秋香.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2)
  • [8]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及调控[D]. 孙于卜.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9]生物炭和调亏灌溉对大豆生长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研究[D]. 李明阳.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10]间作垄沟灌溉作物水分调控试验研究[D]. 张凤云.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3(10)

标签:;  ;  ;  ;  ;  

大豆需水量及灌溉增产效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