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章“改造成大滚筒的联合收割机”的补充

对文章“改造成大滚筒的联合收割机”的补充

一、《改装成大滚筒的联合收割机》一文的补充(论文文献综述)

闫增鑫[1](2019)在《2018年车里雅宾斯克州农业专题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翻译实践报告选取的是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2018年04月05日农业部长阿列克谢·弗拉基米尔维奇·科贝林(КобылинАлексейВладимирович)的讲话及2018年09月05日车里雅宾斯克副州长谢尔盖·尤里耶维奇·苏什科夫(СушковСергейЮрьевич)就地区农业问题接受《共青团真理》电台的采访。选取上述两段音频材料作为口译练习和研究材料,其目的首先在于,近年来俄罗斯农业增长及农产品贸易出口,成为俄罗斯经济新的增长点。农产品贸易已经成为中俄贸易的一大亮点,而翻译是两国间开展农业合作、交流的一个重要纽带。随着中俄农业合作的不断增强,中国市场越来越需要既懂俄语又懂农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其次,两段材料分别为会议发言和电台采访,两种形式不同的材料可以更加全面的考察译者的能力,在翻译过程中发现自身问题,从而提高翻译能力。本课题的研究着重发现并阐释在听辨和译语表达方面遇到的翻译难点。基于具体案例分析,讨论应对策略和翻译技巧。通过本次模拟交传实践口译,能够发现自身存在很多问题,也从中体会到成为一名合格翻译的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还要不断的加强俄汉互译能力,丰富自己的实践经历,争取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优秀的译者。

李响[2](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文中研究表明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沈阳具有“东方鲁尔”之称号和“共和国工业的长子”之美誉。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这一时段内,妥善接收城市并迅速恢复各项功能之后,在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影响和推动下,沈阳城市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不仅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工业城市和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而且对此后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历史学为基础,兼用城市社会学、城市形态学、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以沈阳城建档案和当时报刊为主要资料,研究了这一时期沈阳城市的发展背景、历程、建设成果及其影响,并对这一时段的城市发展做出评价,以期为当今城市建设和深入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启示。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探讨解放后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沈阳城市的恢复建设,为沈阳城市大规模建设奠定了基础。沈阳解放后,沈阳军管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的完成了接收和管理工作,成为全国大城市接收的典范。在国家的支持和城市人民的努力下,沈阳恢复和新建了市内工厂,使其在规模上和技术上达到或超过建国前水平。在工业恢复的同时,残破的城市得以修复,社会重新运转并进一步走向安宁有序,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的恢复建设,不仅壮大了沈阳工业经济实力,更为此后大工业发展计划的确立、规划和实施创造了条件。第二章论述了沈阳城市发展的规划设计。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城市建设的方针和计划是围绕工业化制定和实施的。基于国内外现实条件和沈阳自身基础,国家在此布置了较多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和配套项目。为与工业化建设相适应,沈阳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化也有了新的规划,将城市发展计划与工业建设协调起来。因此沈阳不仅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建立了城市现代工业体系,而且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现代城市骨架结构,为城市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章论述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的城市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历程。沈阳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市范围内形成了4个完整的工业区,完成建设项目近1500项,其中重点项目50多项,形成了以机床、电机电器制造工业和航空工业为核心的国家重工业基地。作为工业建设的载体,城市道路、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交通、供水、供电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公园、广场、文体场馆等公共空间丰富多样,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的呈现成为沈阳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沈阳被苏联专家誉为当时“中国八大城市之一,中国独一无二的大工业城市。”第四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的重构。随着工业建设和市政建设的发展,城市空间也获得了超常规发展,形成了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沈阳模式。从城市整体布局的调整出发,扩建成铁西和大东两个工业体系较为完整、生产规模宏大的工业区,新建陵北工业区和沈海工业区;配合工业发展,形成了南北两个文教区,教育科研机构规模和数量较为庞大;按照社会主义的城市空间布置调整了行政中心位置;逐渐形成了市、区、住宅区3层商业中心。城市以市政府为新的城市中心,构建了南北和东西轴线,沿轴线、铁路和陆路交通线向外拓展趋势明显。城市内部结构得到重构,外部形态得以扩展,重塑了沈阳作为东北工业化首位城市的空间形貌。第五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的更新。“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使中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一大步,也促进沈阳城市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动,出现了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工业城市水平相吻合的城市社会基层管理机制——单位制,城市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变动,科学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符合社会主义工业城市特征。在此基础上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丰富,这一过程不仅深刻反映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也映射在今天的生活范式中。第六章阐述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的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业绩成就了沈阳中国重工业第一城和东北首位城市的地位,也决定了城市发展方向;以工业建设为依托,沈阳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空间形貌得到重塑,也奠定此后城市发展格局结构;城市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生活水平提高,也造就了辉煌的工业历史和独具魅力的工业精神。同时,这一时期沈阳城市发展也具有局限性,体现在城市建设落后于工业化,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设备与技术更新缓慢,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动力等,这些问题对当今城市发展也产生了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沈阳乃至东北城市发展史上的最重要时期,是巨大的更新也是辉煌的起点。在铭记昔日成就的同时,经验与教训均值得汲取,更需要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深思,寻求解决之道。要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沈阳,如何发挥辽宁精神,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研究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历程可获得借鉴和启示。

杜晓斌[3](2018)在《钙果机械采收梳脱特性及装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钙果是我国特有树种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生态价值,开发潜力巨大。随着市场推广与认知,其种植面积逐年增长,发展势头迅猛。由于人工采收效率低、成本高,严重制约了钙果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课题团队致力于钙果机械化收获的研究,已经发明双对辊式机械脱果装置,可实现钙果从割下枝条的脱果。随着钙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要求有更高效的采收方式。钙果田间采收,首先要解决成熟期钙果枝条倒伏问题,同时也要求减少脱果时的机械损伤。本研究工作提出了梳脱式采收方案。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钙果的物理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几何参数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钙果植株外形尺寸差异较大,果实为扁圆形,可近似看作球体。钙果连接力试验表明,钙果连接力品种差异明显,影响钙果连接力的唯一显着性因素为成熟度,取样位置和果实直径对连接力影响不显着,连接力可作为判断钙果成熟度的标准之一。枝条拉伸试验表明,钙果品种和成熟度对枝条拉伸强度影响均不显着。钙果压缩试验表明,不同成熟度下品种间压缩特性差异较大,同一品种随着成熟度增加,试验力、破坏应力、弹性模量、破坏能和坚实度减小,位移、破坏应变增加,说明成熟度增加,果实更易造成挤压变形和损伤。(2)基于赫兹理论分析钙果梳脱过程,以挤压变形量作为判断钙果损失的依据,得到梳脱作用力约束关系。以钙果损失率为指标,在自制试验台上进行台架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梳齿间距、梳脱速度和梳齿曲率半径与钙果损失率均呈线性正相关,正交试验确定较优参数组合为梳脱速度为200 mm/s,梳齿间距为8 mm、梳齿曲率半径为6 mm。该参数对不同钙果品种均有较好适用性,钙果损失率小于15%。(3)设计钙果田间采收试验平台,其动力源为装载机,利用装载机的工作特性完成钙果根部喂入,以解决钙果倒伏问题。对采收装置工作过程进行运动分析,得到梳脱过程中梳齿齿尖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与加速度。(4)在完成梳脱式钙果田间采收试验平台的试制和加工后,进行田间试验。统计结果表明钙果采收试验平台钙果收集率约为79.72%,破损率为4.9%,综合损失率为24.19%,枝条损伤率为48%,其中严重损伤率为12%。(5)设计了偏心摆动钙果梳脱机构,实现梳齿水平梳脱的同时使梳齿尽可能从钙果根部喂入。通过结构分析,确定了偏心机构偏心距,曲柄摇杆机构长度关系,梳齿排数和梳齿轮半径和安装高度,采用同步带传动。(6)试制和加工偏心摆动钙果梳脱装置,并进行台架试验。以钙果损失率为响应指标,梳齿轮转速、喂入速度和梳齿摆角为因素进行回归试验,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优化得到较优参数组合为梳齿轮转速为5 r/min、喂入速度为0.2 m/s和梳齿摆角为7.5°,优化后的钙果损失率实际值为6.34%。

师丽娟[4](2016)在《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工程是将工程技术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加工以及农村生活与生态环境维护和改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工程技术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起着重要作用。中外农业工程学科以其研究对象的相同而具有一定的共性,又因中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较晚而致中外学科所关注具体问题及发展阶段产生一定的差异。分析比较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农业工程学科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可为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此,论文以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历史演进为主线,从纵横两个维度对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历程进行全方位研究,基于国内外学科发展规律,建构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框架,为学科科研队伍建设与优秀人才培养提供支撑,以此推动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运用积累变革规范理论,系统分析了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创建、发展及变革历程,归纳总结了学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表明,中外学科遵循相同的发展规律,学科发展过程呈现出周期性波浪式前进的态势,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运用内生型与外生型发展理论,分别对中外学科启动时间、形成条件、推动力量、发展路径等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研究表明,欧美农业工程学科属于先发内生型发展模式,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属于后发创新型发展模式。(3)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与可视化知识图谱技术,从科学研究视角可视化揭示并比较分析了中外学科知识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中外农业结构不同造就学科研究各有侧重;动力与机械等学科传统研究领域中外出现关注度相对下降现象;中国追赶国际学科前沿的步伐明显加快,但智能农业等新兴研究主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学科创新动力虽明显加强,仍需在原始创新方面进行重点突破。(4)运用文献研究与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外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发展与演变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两种模式的有机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应立足地域需求,创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国外通识教育强调知识的广度,课程内容更趋多元化,国内则强调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教育。中国应通过强化基础理论教学,文理并重,积极推进通识教育课程改革。(5)探讨了中外高等工程教育最新变革趋势以及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面临的环境。研究表明,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欧美CDIO工程教育模式指导思想高度一致,二者为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农业工程学科的创新应遵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深化企业与高校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田光辉[5](2016)在《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瓦乡人,是指居住在湖南省沅水中游及其支流流域,以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和古丈等县交界地带为主要分布区域且具有独特文化和语言“乡话”的族群。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瓦乡人人口达50多万人,其中沅陵县瓦乡人人口最多,达30多万人。瓦乡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族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瓦乡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具有本族群特色的世代传承的族群文化。根据湖南省《关于沅陵县民族成分遗留问题的批复》(湘族[1994]27号)文件,沅陵瓦乡人分别归属到苗族、土家族和汉族等民族之中。尽管大部分瓦乡人获得了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身份,有的瓦乡人家庭甚至存在汉族、苗族、土家族三种民族成分。但是,瓦乡人依然认同以独特文化和语言“乡话”为标志的瓦乡人族群身份,族群认同意识依然强烈。瓦乡人是一个曾在民族识别中存在广泛争议的族群,也是置身于汉族、苗族、土家族、侗族等民族间的边缘族群。长时间的边缘族群身份使得瓦乡人淡化了民族身份意识,这让瓦乡人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融合力,成为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重要推力。瓦乡人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些传统文化积淀着瓦乡人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瓦乡人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瓦乡人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包括:抵御外侮、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安土重迁、热爱家乡的族群自尊意识;诚实守信、情义为本的为人处世规范;团结和睦、互助协作的社会关系法则;自强不息、勤劳朴实的族群自立之道等等。瓦乡人传统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当前我国全力推进“四个全面”建设背景下,加强瓦乡人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创新,有利于增强瓦乡人凝聚力,激发瓦乡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促进瓦乡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文化变迁是当今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并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有关瓦乡人文化与社会发展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对瓦乡人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领域,有关瓦乡人传统文化变迁的研究成果还比较稀少,也缺乏较深入的调查和研究。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事业的不断推进,原本相对封闭的瓦乡人社会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瓦乡人传统文化也正在发生变迁。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人口学、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等相关知识作为理论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文本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对瓦乡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及其变迁进行研究。试图总结出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反思其得失,以期通过对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研究,可以弥补瓦乡人文化研究方面的缺失,同时,也为那些具备相似经历的边缘族群的文化研究提供参考。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七个部分。导言部分阐明了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并介绍了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采用的理论、研究方法和主要观点等。第一章对瓦乡人历史源流及其传统文化背景进行了系统地介绍。第二章通过对田野调查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和分析,详细分析了瓦乡人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传统文化及其当代变迁。第三章详细分析了瓦乡人政治、经济、婚丧寿诞、家庭与教育等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第四章重点分析了瓦乡人宗教信仰、节日文化、生产生活习俗、口头文学与表演艺术、思想观念等精神文化的当代变迁。第五章分析了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特点,并从历史地理环境、教育、民族通婚、社会变革等方面分析了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影响因素。最后,对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视阈下瓦乡人的文化适应、文化自觉与文化发展等进行了思考与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瓦乡人文化在不断变迁的过程中应积极进行文化的自我扬弃,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并实现异质文化互动,从而形成新的进步的瓦乡人文化,实现瓦乡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严霄云[6](2013)在《符应理论视角:职业教育与中国新产业工人的生产 ——一项对H市XS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职校工(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农民工问题的立意要与中国特定的工业化过程相联系,而具体工人的生产与不同管理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工厂制度相结合。中国农民工向新产业工人转换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但与世界主要国家工业化相比较也具有共同点,都是符合工业化进程对劳动力有着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这一客观规律。自工业革命起,工厂制度作为资本积累方式和劳动生产组织在国家干预、市场力量、劳动过程共同作用之下发生着变迁,根本目的在于控制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和社会阶级结构的再生产。鲍尔斯与金蒂斯归纳了美国历史上工厂制度变迁与教育制度改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联系教育过程与劳动过程的“符应原则”。狭义上的“符应原则”指学校教育的社会关系与工厂劳动的社会关系之间的对应性,而广义的“符应原则”指国家通过学校教育将潜在劳动力统合至社会经济结构中去。中国的中等职业学校是为工业化提供产业工人的教育机构,近年来农村户籍的学生逐渐成为中职教育的主体,毕业之后成为企业一线用工的主体。但鉴于工业社会中教育层次与职业层次的联系,中等职业教育一直存在“阶层再制还是劳动力提升?”的争论。学校和工厂都已成为培养产业工人的地方,本文应用“符应原则”运行机制从知识技术、个性品质、阶层意识三个方面对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职校工(生)在中职学校、制造业工厂接受的训导进行分析,应用“符应原则”传送机制对这一潜在劳动力成为产业工人的过程进行区分,从中反映出国家意识形态、工厂制度的强制与同意因素。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劳动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现代化的工业劳动。但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对农村劳动力采取封闭措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才使得农村劳动力成为产业工人的一员。与这段历史相似的是,中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一开始只招收少量农村家庭的精英子女,1992年之后开始对农村人口放开,但之前的分配工作、落户等政策不再具备,中等职业教育逐渐成为一种生存教育。工业生产体系内部是多元化的,即使是在制造业工厂,工作岗位也分若干层次,而教育与职业之间的联系在所有工业社会中本质都是一样的,有着很强的相关性。“符应原则”的传送机制就是要将社会身份不同的潜在劳动力分配到分层化的教育格局和劳动格局中去。中国建立了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对应着不同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并通过教育分流进行分配。农村家庭子女由于受限于各种资本,客观的结果是其进入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逐年扩大,而其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层次有降低的趋势,难免引起教育再生产的讨论。工业化带来的另一相似影响是企业与工人之间是资本--劳动力的市场化劳动关系,在国际分工领域,中国位于产业链的中后段,国际资本强调的是弹性的积累,在劳动领域表现为低层次工人工作的临时性和不稳定性。中国制造业需要在竞争中壮大,提升产业工人的人力资本成为转型的关键,这也对中职校工(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工厂往往通过劳动分工和等级区分对企业进行复杂控制。统治阶级在教育政策有两大目标:一是劳动力的再生;二是生产关系的再生。“符应原则”在学校层面的运行机制在中国的中等职业学校也显示了它的作用:在知识技术训导方面,中职学生由于性别、家庭经济条件、个人喜好等因素,选择的专业也不尽相同,这对其进入制造业一线生产岗位产生了影响;在个性品质训导方面,中职学生特别强调纪律约束和规范内化,这与之后的工作要求是对应的;在成层意识训导方面,中等职业教育宣传的是蓝领文化,通过隐性课程来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中职学生在此训导之下分化为积极、消极制造两类群体。进入工厂之后,极大多数中职校工(特别是流水线生产上的用工)被安排在劳动等级制分工的较低层次,工厂对等级制分工所需要的知识技术、个性品质有着更为明确的要求,中职校工(生)必须接受工厂的再次训导,职业教育再次发挥了作用。与学校教育的相对公平而言,工厂的训导更带有技术、官僚控制的意图。在结构的限制之下,部分上进的中职校工(生)寻求工厂外部的职业教育资源,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达到符合职业层次提高所需要的条件。工厂制度的物质基础是资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对劳动过程的控制,与发达国家的工厂制度的变迁相比,中国沿海开发区的制造业工厂在劳动分工、管理制度、劳动力市场分割等方面呈现趋同性,当然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下沙开发区的制造业有四大行业,每个行业的一线生产的工种基本上可以分为普工和技工。“符应原则”的传送机制在中职校工(生)被分配至东部沿海开发区时出现了新的内容,与制造业专业关系不大的中职校工(生)主要通过劳务派遣形式来工厂充当普通操作工人,地区差异成为异地工作制造同意的基础。在市场环境下,劳动力在工厂内部转换为劳动,光靠强制手段是不行的,必须结合同意才能达到有效生产的目的。技术控制和官僚控制成为下沙制造业工厂普遍采用的控制方式,这一控制方式的合法性来自于工业社会普遍适用的技术决定论--选优任能论。工厂对处于劳动等级制分工不同位置的中职校工(生)进行再次整合,并促使其形成与工作相联系的阶层意识。而整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分化的过程,中职校工(生)发挥个人主动性追求个人的利益时也在维护着工厂的利益。由于企业职级的金字塔结构是既定的,中职校工(生)最终成为一线生产的主体,部分中职校工(生)经过时间磨砺成为技术工人和基层管理者,从而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的目的和“符应原则”所反映的劳动等级制分工的再生产。农村户籍的中职校工(生)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需要一系列稳定性因素的保障。受葛兰西思想的影响,鲍尔斯、布洛维从教育过程与劳动过程两方面探讨阶级结构稳定化的作用机制,强调国家干预导致霸权制度的出现。将青年人统合到社会经济结构中去是“符应原则”传送机制的功能,而这一功能的发挥与工厂制度的变迁紧密联系。下沙开发区的工厂制度正发生着重构,这一案例体现了政府、资方、劳工各自的变化情况。总体上说,开发区的工厂制度是向着好的方面发展,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出现若干问题。职业是工业社会中进行社会分层的主要依据,教育--职业--阶层是分层与流动的逻辑。调查数据显示:中职校工(生)在下沙开发区制造业初步形成了稳定的职业群体,标志着这一群体向产业工人进一步的转化,从而说明中等职业教育的有效性。整个工业社会都力图将工人变为具有权利与义务的工业公民,而不是阶级的一员来建构,但“符应原则”最终揭示的是“少数人控制着大部分生产资料,大多数人只有劳动力”的社会现象,对这一社会现象的理解必须重返

忽培元[7](2012)在《长河——马文瑞与新中国建设》文中研究指明序曲踏遍青山,两位开国老部长国庆观礼重逢,天安门上欣然回望旭日初升……1995年10月1日,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六周年纪念日。这天晚上,首都北京华灯齐放,人们沉浸在喜庆的节日气氛中。天安门广场张灯结彩。八点多钟,江泽民、李鹏等中国第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同首都各届代表和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数以万计的人民群众观赏节日焰火。在这举国同庆,万众同乐,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焰火的新中国

王优[8](2011)在《新型玉米摘穗装置工作机理的基础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由于玉米机收损失率高,机具稳定性差、适应性差、农机与农艺不适应等问题,导致目前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最低。到2008年底,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率接近10.6%,与小麦机收80%和水稻机收50%水平相比,差距甚大。因此,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玉米摘穗装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玉米收获机械的工作效率,玉米摘穗装置要求其籽粒损失小、籽粒破碎率低、断茎秆少。由于传统玉米摘穗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靠对玉米茎杆和果穗的拉伸与挤压作用完成摘穗作业,无法根本上解决摘穗辊对玉米穗的挤压与啃伤作用。因此,基于减轻摘穗机械损伤、改善玉米摘穗质量,需要重新探索玉米穗的收获机理,设计新型玉米收获机械。介绍了四种传统的玉米摘穗装置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由于摘穗辊的转速、摘穗辊的直径、摘穗辊的表面形态、摘穗辊的长度及倾角对摘穗效果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大多数圆柱形摘辊采用表面附加螺旋凸棱的结构,这样虽然可以增加抓取茎秆的能力,但是根据研究表明,螺旋凸棱会对果穗的根部造成二次抓取而造成果穗的损失,而且凸棱越高,其冲击力越大。除此之外,由于基圆也与果穗根部有接触,在不断旋转的过程中,因为要不断拉引茎秆,就会对果穗根部产生挤压和揉搓的作用力,当这种作用力对玉米粒造成的冲击大于玉米粒与穗轴的连接力时,玉米籽粒就会脱落,造成籽粒损失。测量了玉米穗柄的尺寸参数,并得出穗柄长度与穗柄直径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设计并制造了能够夹持玉米穗柄和玉米果穗的夹具,通过WDW-20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测量收获期玉米果穗与穗柄的拉伸断裂力和弯曲断裂力。通过对比玉米穗柄与果穗拉伸断裂实验和弯曲断裂实验,发现拉伸断裂力的范围在217N797N,平均断裂力为515.58N;弯曲断裂力的范围在10.26N185.6N,平均断裂力为56.85N。弯曲断裂力明显小于拉伸断裂力。通过分析含水率﹑直径和抗拉载荷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现含水率并不是越大,抗拉载荷就越大。在一定范围内,抗拉(弯)载荷与含水率的关系有正相关和负相关两种。在含水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随着穗柄直径的增大,抗拉(弯)载荷也会有递增的趋势。但是,由于生物本身细胞结构和组织结构的特异性,也有部分数据出现不符合推论的规律的现象。通过分析含水率与单位面积抗拉载荷和抗弯载荷的关系,可以知道第一批样本的单位面积抗拉载荷和抗弯载荷的峰值在含水率为81%84%左右,第二批样本单位面积抗拉载荷和抗弯载荷的峰值在含水率为66%左右,相同品种的玉米基本受力情况一致。根据新型玉米摘穗装置的摘穗原理,分析了新型玉米摘穗装置摘掉果穗的三个假设条件:第一个条件为拨穗辊对果穗所产生的拨穗力的水平分解力要大于穗柄与果穗连接力的水平分解力;第二个条件为穗柄和果穗的连接力与果穗支点所产生的力矩要小于拨穗力的最大值与果穗支点产生的力矩;第三个条件为果穗对穗柄的拉力等于夹持装置对穗柄所产生的拉力最小值。为了验证新型玉米摘穗装置的掰穗效果,设计了新型玉米摘穗装置的实验台,并进行理论分析计算,验证实验台尺寸结构的可行性。在工厂对零件图纸进行加工,并在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实验室进行装配以及调试。通过玉米摘穗实验台进行玉米植株掰穗试验,验证了新型玉米摘穗装置的可行性,并分析了摘穗过程中掉落的果穗带苞叶和不带苞叶两种情况的原因。通过观察,验证了新型玉米摘穗装置不会出现损坏果穗及籽粒的推断,并推论由于拨穗辊本身提供足够的弯折力和弯折角度,穗柄直径的大小对掰穗状况并没有影响。分析了本次试验的不足之处主要存在于夹持链的同步性调节,夹持链位置的调节,苞叶易堵塞果穗导轨与茎秆夹持板的间隙,试验数据并不能全面反映全部玉米果穗的掰穗情况以及果穗喂入时朝向与导轨平面夹角对摘穗的影响。通过分析观察试验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在喂入装置上添加能够调节玉米茎秆的高度以及果穗的朝向的装置;在拨穗辊的环形钢筋上添加刀片状切割装置,以方便切割掉堵塞的苞叶,并添加苞叶收集装置;改进拨穗辊形状及表面形态,以达到更稳定、更有效率的拨穗效果。

陈智刚[9](2010)在《整体式超深井海洋防爆测井拖撬的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现代测井是石油工业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产业部门之一,在石油工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海洋测井拖橇是测井系统中的关键设备,是为海洋油、气、水井进行测井、射孔和打捞等作业而生产的专用设备。海洋测井作业具有环境复杂、作业风险大等特点。随着钻井装备技术的发展,海洋钻井深度已达到了12000m以上,为了满足这类深井和超深井的探测要求,本文完成了整体式超深井海洋防爆测井拖撬的设计研究。整体式超深井海洋防爆测井拖撬的设计要点如下:1)对海洋测井拖撬的主要部件、类型及海洋测井工艺要求进行了概述,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海洋测井拖橇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开发设计整体式超深井海洋防爆测井拖撬的目的、意义。2)说明了整体式超深井海洋防爆测井拖撬的基本要求、功能、原理,在对其主要组成部件的结构、组成形式进行分析选择的基础上,并通过方案对比分析,确定了最优传动方案。3)对整体式超深井海洋防爆测井拖撬进行总体结构设计和基本参数的确定,在此基础上,对其主要组成系统如滚筒、液压系统、刹车系统、主刹车系统、柴油发动机等进行了详细的参数设计和配套选型,对柴油发动机参数进行了校核。4)根据测井速度的范围要求,建立了双马达驱动模式的液压系统,并从液压系统传动原理入手,对液压元器件的选型和参数进行了设计校核。5)根据12000米滚筒及主要部件的特点,对滚筒轴从模型简化、受力分析、应力计算、静强度、疲劳强度和可靠性等多方面入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计算,并对滚筒轴进行了强度安全校核。6)建立整体式超深井海洋防爆测井拖撬绞车转速与扭矩、绞车速度与液压系统之间的关系及滚筒提升性能曲线,着重研究发动机的速度控制、正压防爆控制等控制系统。7)通过设计研究,总结整体式超深井海洋防爆测井拖撬的性能特点,同时对该类产品的前景进行展望。

武园园[10](2010)在《农机产品再制造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再制造工程作为一种节能、节材、环保的新兴产业,再制造工程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修复技术,缓解资源浪费和短缺的矛盾,最大程度降低了废旧产品对环境的危害,进而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利用水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机产品再制造工程不仅可为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和经济快速增长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首先,在分析再制造工程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条件及农业机械再制造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农机产品再制造工程的技术体系,总结了农机产品再制造的一般工艺流程,发展农机产品再制造的可行性及发展农机再制造的一些必要措施,进而提出农机产品的再制造工艺流程并进行技术分析。其次,通过对机电产品再制造性评价体系的分析、调整和补充构建了一个针对农机产品的再制造性评价体系。通过对已存在的机电产品的再制造性评价体系的深入研究,从技术性、经济性、环境性和资源性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完整的评价指数体系。针对农机行业的低利润特点,着重分析了农机产品再制造的经济性评价指标,弥补了已有评价体系中对经济性评价过于简单的的不足。最后,运用构建的农机产品再制造性评价体系对联合收获机的割台进行可再制造性的评价并开发了以综合评价为主的再制造性评价原型系统。本文通过农机产品再制造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并认真分析联合收获机割台的再制造性指数,构建以综合评价为主的再制造性评价原型系统。从农机产品再制造评价体系入手,对农机产品实施再制造的产业条件和产品条件进行系统分析,为再制造企业涉足农机领域以及农机制造企业引入再制造项目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工具,研究成果将对我国农机再制造领域产生积极的理论贡献和借鉴意义。

二、《改装成大滚筒的联合收割机》一文的补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装成大滚筒的联合收割机》一文的补充(论文提纲范文)

(1)2018年车里雅宾斯克州农业专题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第一节 翻译任务背景
    第二节 语料简介
        一、语料内容
        二、语料特点
第二章 翻译过程描述
    第一节 译前准备
        一、梳理农业汉语平行文本
        二、搜集车里雅宾斯克州农业背景资料
        三、制定术语表
    第二节 口译过程
第三章 翻译实践分析
    第一节 听辨障碍问题分析
        一、词汇听辨障碍
        二、精力分配不当
        三、讲话内容密度高
    第二节 译语表达问题分析
        一、词汇搭配不当
        二、表达冗余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第一节 实践心得
    第二节 尚未解决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术语表
附录二:原文/译文
致谢

(2)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资料、研究方法和创新
第一章 解放后沈阳城市的接收和恢复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沈阳城市接收
        一、城市接收前的准备工作
        二、城市接收的过程与实施
    第二节 城市管理和建设工作次第开展
        一、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
        二、市政建设恢复
        三、教育、卫生事业进步
    第三节 城市工业的恢复和改造
        一、解放前沈阳工业状况
        二、国营工业的恢复和新建
        三、私营工商业的恢复和改造
    第四节 配合抗美援朝战争动员的城市社会生产运动
        一、全市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支援
        二、配合战争动员进行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
    第五节 新政权的巩固与城市社会秩序的稳定
        一、收缴武器弹药,确保城市安全
        二、进行城市救济、收容散兵、乞丐和无业游民
        三、封闭妓院,教育改造妓女和暗娼
        四、严禁贩毒吸毒,肃清烟毒流害
        五、镇压反革命运动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规划
    第一节 “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过程和原因
        一、国家工业发展策略中沈阳地位的确立
        二、“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原因
    第二节 新的城市规划设计
        一、《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制定基础
        二、《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形成过程
        三、《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具体内容和评价
第三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
    第一节 城市工业飞速发展
        一、铁西区工业的扩充
        二、大东区工业的调整
        三、新工业区的工业建设
    第二节 城市建设逐步完善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
        二、城市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
        三、城市公共空间丰富多样化
        四、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呈现
第四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重构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一、原有工业区的充实和调整
        二、新工业区和工业居民点的规划和兴建
        三、文教区的新建
        四、行政区域迁移和构建
        五、等级化商业区的出现
    第二节 城市空间总体形态及特点
        一、更新与拓展——总体城市形态
        二、扩张与重构——城市形态特征
    第三节 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演变逻辑
        一、城市发展动力综合分析
        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逻辑
第五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变迁
    第一节 单位制在城市社会基层管理中占主导
        一、单位制的形成
        二、沈阳地区单位制的特征
    第二节 城市社会人口结构变化
        一、城市人口数量增长
        二、城乡人口结构变动
        三、人口经济结构的变化
        四、女性劳动人口增加及意义
    第三节 科学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突出
        一、科学和教育事业突飞猛进
        二、医疗卫生条件有质的飞跃
    第四节 城市居民生活变迁
        一、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变迁
        二、城市居民文体娱乐活动丰富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评述
    第一节 沈阳城市发展成就与历史影响
        一、谱写辉煌时代,建成新中国重点工业城市
        二、形成以沈阳为核心的辽宁中部城市产业集群
        三、重构工业城市形态,奠定城市发展格局
        四、城市精神初步形成
    第二节 沈阳城市发展的局限性
        一、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水平落后于工业化
        二、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
        三、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
        四、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自下而上的动力
结论
    一、革新与辉煌:建国初期城市整体风貌变革
    二、辐射与担当:城市职能的转变
    三、反思与梦想: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与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钙果机械采收梳脱特性及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生长分布
        1.1.2 钙果特点
    1.2 钙果机械采收技术研究现状
    1.3 林果机械化采收研究现状
        1.3.1 振动式采收
        1.3.2 气力式采收
        1.3.3 梳脱式采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收获期钙果物理特性研究
    2.1 钙果几何参数测定
        2.1.1 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2.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2 钙果连接力试验
        2.2.1 试验材料及方法
        2.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 枝条拉伸试验
        2.3.1 试验材料及方法
        2.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 果实压缩试验
        2.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钙果梳脱特性分析与优化
    3.1 钙果梳脱特性分析
    3.2 钙果机械损伤评价标准
        3.2.1 评价标准
        3.2.2 损伤判定
    3.3 梳脱部件台架试验
        3.3.1 试验设备与材料
        3.3.2 试验指标
        3.3.3 梳齿间距对脱果效果的影响
        3.3.4 梳脱速度对脱果效果的影响
        3.3.5 梳齿曲率半径对脱果效果的影响
        3.3.6 正交试验
        3.3.7 梳脱参数对钙果品种的适应性
    3.4 本章小结
4 钙果田间采收试验平台研制与采收试验
    4.1 试验平台及主要技术参数
        4.1.1 总体方案
        4.1.2 工作原理
        4.1.3 机构运动轨迹分析
    4.2 田间采收试验
        4.2.1 试验条件
        4.2.2 试验指标与方法
        4.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偏心摆动钙果梳脱机构设计与试验
    5.1 结构与工作原理
    5.2 关键参数设计
        5.2.1 偏心机构设计
        5.2.2 曲柄摇杆机构设计
        5.2.3 偏心轮安装高度与梳齿半径
        5.2.4 梳齿排数
        5.2.5 传动系统设计
    5.3 梳脱机构仿真
        5.3.1 机构运动学仿真
        5.3.2 机构动力学仿真
    5.4 梳脱性能试验
        5.4.1 设备与材料
        5.4.2 试验指标
        5.4.3 梳齿轮转速对梳脱效果的影响
        5.4.4 喂入速度对梳脱效果的影响
        5.4.5 梳齿摆角对梳脱效果的影响
        5.4.6 响应面试验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及创新
        6.1.1 主要结论
        6.1.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6.2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4)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d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基本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述评
    2.1 积累与变革规范
    2.2 内生型与外生型发展理论
    2.3 科学计量学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学科发展模式与规律
    3.1 农业工程学科的缘起
    3.2 学科发展阶段性特征
    3.3 学科发展模式及演进规律
    3.4 学科发展模式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科学研究视角的学科知识结构演化
    4.1 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
    4.2 国外可视化结果与分析
    4.3 国内可视化结果与分析
    4.4 中外知识结构演化之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演变
    5.1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5.2 中国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5.3 中外农业工程课程体系之变迁
    5.4 中外农业工程课程体系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业工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6.1 学科专业、学位制度及专业认证
    6.2 欧美CDIO工程教育模式
    6.3 中国特色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6.4 中国农业工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进一步研究设想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5)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文化变迁研究综述
        (二)国内文化变迁研究现状综述
        (三)瓦乡人文化研究综述
    三、主要研究内容
    四、采用理论与研究方法
        (一)采用理论
        (二)研究方法
    五、关键概念界定、主要观点、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关键概念界定
        (二)主要观点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四)不足
    六、田野点概貌、田野调查情况和有关事项说明
        (一)田野点概貌
        (二)田野调查情况
        (三)有关事项说明
第一章 瓦乡人历史源流及其传统文化植根的环境
    一、瓦乡人历史源流
        (一)瓦乡人的族源
        (二)瓦乡人的族称与族属
        (三)瓦乡人的族群意识
        (四)瓦乡人主要聚居区域隶属沿革
        (五)新中国成立后瓦乡人的人口与分布
    二、瓦乡人传统文化植根的环境
        (一)瓦乡人传统文化
        (二)瓦乡人传统文化植根的自然地理环境
        (三)瓦乡人传统文化植根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瓦乡人物质文化的当代变迁
    一、服饰文化的当代变迁
        (一)瓦乡人传统服饰的特点
        (二)瓦乡人服饰文化的当代变迁
    二、饮食文化的当代变迁
        (一)瓦乡人传统饮食习俗
        (二)瓦乡人饮食文化的当代变迁
    三、居住文化的当代变迁
        (一)传统住房的式样与建造
        (二)居住文化的当代变迁
    四、交通运输和通讯方式的当代变迁
        (一)传统交通运输和通讯方式
        (二)交通运输和通讯方式的当代变迁
    五、生产生活用具的当代变迁
        (一)生产生活传统用具
        (二)生产生活用具的当代变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瓦乡人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一、政治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一)瓦乡人地区传统的政治制度文化背景
        (二)瓦乡人政治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二、经济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一)瓦乡人地区传统的经济制度概况
        (二)瓦乡人经济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三、婚姻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一)瓦乡人传统婚姻制度文化
        (二)瓦乡人婚姻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四、家庭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一)瓦乡人传统家庭制度文化
        (二)瓦乡人家庭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五、丧葬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一)瓦乡人传统丧葬习俗
        (二)瓦乡人丧葬习俗的当代变迁
    六、寿诞礼仪的当代变迁
        (一)瓦乡人传统寿诞礼仪
        (二)瓦乡人寿诞礼仪的当代变迁
    七、教育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一)瓦乡人传统教育
        (二)瓦乡人传统教育的功能
        (三)瓦乡人教育制度文化的当代变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瓦乡人精神文化的当代变迁
    一、宗教信仰的当代变迁
        (一)瓦乡人传统信仰
        (二)瓦乡人地区外来宗教
        (三)瓦乡人宗教信仰的当代变迁
    二、节日文化的当代变迁
        (一)瓦乡人传统节日文化
        (二)瓦乡人节日文化的当代变迁
    三、生产生活习俗的当代变迁
        (一)瓦乡人生产生活传统习俗
        (二)瓦乡人生产生活习俗的当代变迁
    四、口头文学与表演艺术的当代变迁
        (一)瓦乡人传统口头文学
        (二)瓦乡人传统表演艺术
        (三)瓦乡人口头文学与表演艺术的当代变迁
    五、思想观念的当代变迁
        (一)价值观念转变
        (二)维权意识增强
        (三)健康观念增强
        (四)审美观念转变
        (五)思维方式转变
        (六)文化意识增强
        (七)族群认同强化
        (八)国家认同强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特点、影响因素与模式
    一、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特点
        (一)国家意识形态起主导作用
        (二)积极吸收以汉族文化为主的其他文化
        (三)民间文化艺术发生巨大变化
        (四)族群语言传承面临极大挑战
        (五)不和谐文化因素增多
        (六)变迁程度不平衡
        (七)同质化倾向明显
        (八)具有不可逆与可引导性
        (九)按由外到内的层次递进
    二、影响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因素
        (一)地理环境
        (二)教育
        (三)大众传媒
        (四)族际通婚
        (五)社会变革
        (六)国家政策
        (七)经济与技术发展
    三、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模式
        (一)文化涵化
        (二)文化传播
    本章小结
思考与讨论
    一、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视阈下瓦乡人的文化适应与文化自觉
        (一)瓦乡人社会变迁中的文化适应
        (二)瓦乡人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文化自觉
    二、瓦乡人文化的未来——在调适中发展
        (一)瓦乡人的文化发展
        (二)在文化调适中寻求社会发展
    三、瓦乡人的族群认同及其对族群理论的启示
        (一)瓦乡人是一个多民族复合体
        (二)瓦乡人的族群认同
        (三)瓦乡人族群认同对族群理论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B 调查问卷(节选)

(6)符应理论视角:职业教育与中国新产业工人的生产 ——一项对H市XS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职校工(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职业教育与社会阶层关系的研究论述
        (一) 教育在阶层中的作用 功能主义与冲突理论的歧见
        (二) 职业教育 阶层再制还是劳动力提升
        (三) 职业技术分层 产业工人在生产关系中的位置
    三、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理论概念与研究方法
    一、 理论概念
        (一) 教育的阶级再生产理论
        (二) 劳动过程理论
        (三) 核心概念
    二、 研究内容
        (一)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二) 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说明
第三章 国家产业政策与农村家庭劳动方式、中职教育的选择
    一、 农业劳动方式向工业劳动方式转化
        (一) 农村劳动力农业劳动方式的维系
        (二) 农村劳动力转向工业劳动用工的机会
    二、 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村家庭职业教育选择
        (一) 工业化与中等职业教育政策
        (二) 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家庭的影响层面
    三、 农村家庭子女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具体选择
        (一) 考试制度
        (二) 社会选择
        (三) 分流的反应
    四、 小结
第四章 中职教育 中职校工(生)的初次整合
    一、 职业知识技术训导
        (一) 两类不同意愿的学生
        (二) 各自专业的技术训导
        (三) 与工厂有关的知识技术训导
    二、 职业个性品质训导
        (一) 中职学校的时空控制
        (二) 纪律约束中的个性品质
        (三) 规范内化中的个性品质
    三、 职业教育成层意识训导
        (一) 学校的成层文化
        (二) 中职校生成层认同意识
        (三) 中职校生成层抵制意识
    四、 小结
第五章 职校到工厂 中职校工(生)初次整合后的分配
    一、 职业资格与顶岗实习
        (一) 职业资格空间
        (二) 实习与顶岗实习
    二、 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背景与劳动力市场
        (一) 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背景
        (二) 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劳动力市场
    三、 中职校工(生)劳动力“符应”分配机制
        (一) 初职的符应分配机制
        (二) 符应分配机制产生的认同与抵制
    四、 小结
第六章 制造业工厂制度 中职校工(生)的再次整合
    一、 下沙制造业工厂的劳动组织控制结构与中职校工(生)的定位
        (一) 下沙制造业工厂的劳动分工与等级
        (二) 下沙制造业工厂的时空控制
        (三) 中职校工(生)在下沙各类制造业企业中的职业层次与变动依据
    二、 制造业工厂职业知识技术再训导
        (一) 职业知识技术训导的推动力与中职校工(生)的认识
        (二) 职业知识技术训导论的途径与中职校工(生)的选择
    三、 制造业工厂个性品质再训导
        (一) 以工厂纪律为基础的规则定向再训导
        (二) 以工厂考核为指向的规范内化再训导
    四、 小结
第七章 制造业工厂制度的延伸 国家意识形态下的中职校工(生)向产业工人阶层的转变
    一、 下沙开发区制造业工厂制度(体制)的变迁与中职校工(生)的认识
        (一) 制造业工厂内部层面的问题
        (二) 制造业工厂外部层面的问题
    二、 下沙开发区制造业中职校工(生)的职业流动与阶层意识
        (一) 中职校工(生)的职业流动
        (二) 中职校工(生)的阶层意识
    三、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一、 主要结论
    二、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成果
后记

(8)新型玉米摘穗装置工作机理的基础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玉米收获机械化现状
        1.2.1 国内玉米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发展
        1.2.2 国外玉米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发展
        1.2.3 玉米机械化收获形式
    1.3 玉米收获机械类型
    1.4 玉米收获机械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1.5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传统摘穗装置工作原理及籽粒损失分析
    2.1 实现玉米摘穗的理论基础
    2.2 传统玉米摘穗装置分类
        2.2.1 纵卧式摘穗装置
        2.2.2 立式摘穗装置
        2.2.3 横卧式摘穗装置
        2.2.4 摘穗板与拉茎辊组合式装置
    2.3 传统辊式摘穗装置工作原理及籽粒损失分析
        2.3.1 传统辊式摘穗装置抓取茎秆条件
        2.3.2 传统辊式摘穗装置不抓取果穗条件
        2.3.3 传统辊式摘穗装置碾拉断果穗的条件
        2.3.4 传统辊式摘穗装置籽粒损失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玉米拉伸弯曲试验研究
    3.1 试验目的
    3.2 玉米穗柄几何形状
        3.2.1 穗柄尺寸参数
        3.2.2 穗柄尺寸参数关联分析
    3.3 玉米果穗拉伸与弯曲试验
        3.3.1 试验设备
        3.3.2 试验材料
        3.3.3 试验用夹具
        3.3.4 试验方法
        3.3.5 穗柄含水率测定
        3.3.6 玉米穗柄断裂特征及断裂力相关测量数据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1 玉米穗柄拉伸与弯曲断裂力比较
        3.4.2 玉米穗柄拉伸曲线分析
        3.4.3 玉米穗柄弯曲曲线分析
        3.4.4 含水率、穗柄直径、断裂力三者关系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玉米摘穗装置实验台的设计
    4.1 新型摘穗装置原理及摘穗损失分析
        4.1.1 新型摘穗装置原理
        4.1.2 新型摘穗装置摘掉果穗的条件
    4.2 设计总方案
        4.2.1 设计目的
        4.2.2 设计要求
        4.2.3 传动夹持方案
        4.2.4 总体布局
    4.3 实验台技术支持
        4.3.1 实验台功率选择
        4.3.2 实验台电机功率的选择
        4.3.3 零件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玉米摘穗试验台摘穗试验
    5.1 实验台建立目的
    5.2 玉米摘穗实验台摘穗试验
        5.2.1 收获试验准备
        5.2.2 实验台摘穗试验方法
        5.2.3 摘穗试验的结果及分析
    5.3 实验台摘穗试验的不足
    5.4 摘穗实验台改进意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整体式超深井海洋防爆测井拖撬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海洋测井拖撬概述
        1.2.1 海洋测井拖撬的主要部件及其功用
        1.2.2 海洋测井拖撬的类型与特性介绍
        1.2.3 海洋测井工艺对海洋测井拖撬的要求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状况
        1.3.2 国内研究状况
        1.3.3 发展趋势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课题来源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来源与背景
        1.5.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整体式超深井海洋防爆测井拖撬总体方案设计研究
    2.1 整体式超深井海洋防爆测井拖撬的基本要求
        2.1.1 功能要求
        2.1.2 绞车使用性能要求
        2.1.3 工况适应性要求
        2.1.4 法规与标准化要求
    2.2 整体式超深井海洋防爆测井拖撬功能、原理
        2.2.1 海洋测井拖撬的主要功能
        2.2.2 海洋测井拖撬功能的逻辑分析
        2.2.3 海洋测井绞车工作原理
    2.3 整体式超深井海洋防爆测井拖撬主要部件形式设计
        2.3.1 撬体总成的结构分析选择
        2.3.2 动力类型的分析选择
        2.3.3 传动系统的分析选择
        2.3.4 滚筒形式的分析选择
        2.3.5 刹车类型的分析选择
        2.3.6 排缆装置的分析选择
    2.4 整体式超深井海洋防爆测井拖撬传动方案设计及结构特点
    2.5 整体式超深井海洋防爆测井拖撬传动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整体式超深井海洋防爆测井拖撬总体结构及性能参数设计
    3.1 整体式超深井海洋防爆测井拖撬总体结构设计
        3.1.1 总体结构图设计
        3.1.2 总体传动结构设计
        3.1.3 总体结构设计特点
    3.2 整体式超深井海洋防爆测井拖撬主要部件性能参数设计
        3.2.1 基本参数的确定
        3.2.2 滚筒工作参数设计
        3.2.3 海洋测井绞车关键件滚筒轴的设计和校核
        3.2.4 液压系统设计
        3.2.5 主刹车参数设计
        3.2.6 发动机参数校核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整体式超深井海洋防爆测井拖撬控制系统研究
    4.1 发动机速度的控制
    4.2 液压传动系统的电气控制
    4.3 整体式超深井海洋防爆测井拖撬防爆功能的实现
        4.3.1 常用电气设备的正压防爆结构
        4.3.2 正压防爆系统方案的研究
        4.3.3 正压防爆系统的组成和应用
        4.3.2 正压防爆系统的参数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论文的主要工作
    5.2 主要结论
    5.3 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详细摘要

(10)农机产品再制造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再制造工程的出现
        1.2.2 再制造工程的领域研究
        1.2.3 再制造性评价研究
        1.2.4 国外实践现状
        1.2.5 国内实践现状
    1.3 课题的提出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2 农机产品再制造工程
    2.1 农业机械概述
        2.1.1 农业机械分类
        2.1.2 农业机械行业特征
    2.2 农机产品再制造性特征分析
        2.2.1 农机产品实施再制造的条件
        2.2.2 农机产品实施再制造的潜在风险
    2.3 农机产品再制造工程技术体系
    2.4 农机产品再制造工艺分析
        2.4.1 概述
        2.4.2 农机产品再制造工艺流程
        2.4.3 农机产品失效类型及修复方法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农机产品再制造性评价
    3.1 再制造性评价的意义
    3.2 机电产品再制造性评价体系
    3.3 农机产品再制造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3.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3.3.2 技术性评价指标
        3.3.3 经济性评价指标
        3.3.4 环境性评价指标
        3.3.5 资源性评价指标
        3.3.6 综合评价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联合收获机部件—割台再制造性评价
    4.1 联合收获机再制造的典型意义
    4.2 联合收获机再制造性分析
        4.2.1 联合收获机的一般构造
        4.2.2 联合收获机的失效形式分析
        4.2.3 实例分析
    4.3 割台的再制造性的评价
        4.3.1 技术性评价指数
        4.3.2 经济性评价指数
        4.3.3 环境性评价指数
        4.3.4 资源性评价指数
        4.3.5 再制造性综合指数
    4.4 本章小结
5 农机产品可再制造性评价系统原型的开发
    5.1 再制造性评价系统的开发目标与原则
        5.1.1 评价系统的开发目标
        5.1.2 评价系统的开发原则
    5.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5.3 产品再制造性评价信息类型
    5.4 系统的实施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四、《改装成大滚筒的联合收割机》一文的补充(论文参考文献)

  • [1]2018年车里雅宾斯克州农业专题翻译实践报告[D]. 闫增鑫.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2]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D]. 李响.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3]钙果机械采收梳脱特性及装置研究[D]. 杜晓斌. 山西农业大学, 2018(06)
  • [4]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D]. 师丽娟.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5]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研究[D]. 田光辉. 中南民族大学, 2016(05)
  • [6]符应理论视角:职业教育与中国新产业工人的生产 ——一项对H市XS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职校工(生)的研究[D]. 严霄云. 上海大学, 2013(05)
  • [7]长河——马文瑞与新中国建设[J]. 忽培元. 中国作家, 2012(16)
  • [8]新型玉米摘穗装置工作机理的基础性研究[D]. 王优. 吉林大学, 2011(09)
  • [9]整体式超深井海洋防爆测井拖撬的设计研究[D]. 陈智刚. 西安石油大学, 2010(06)
  • [10]农机产品再制造性评价研究[D]. 武园园. 河北农业大学, 2010(11)

标签:;  ;  ;  ;  

对文章“改造成大滚筒的联合收割机”的补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