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板玻璃方便提运钩”案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何沐轩[1](2015)在《食品纸包装安全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社会当中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让人们不禁开始对其追根溯源,发现其问题之一便是食品包装的安全问题。用材不卫生、不环保、包装造假、对食品不能起保质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都对人和环境不同程度地造成危害。食品包装是食品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食品的安全性产生着极大的影响。而纸材是食品包装中的四大材料之一,本文就食品纸包装这一包装材料类别,在其安全性设计方面着重进行分析与研究。文中先分别介绍了纸包装及食品纸包装的相关概念,运用调查法和归纳法找出食品纸包装中存在的材料安全性问题,并对影响食品纸包装安全性的因素进行了综合探究。同时,本文从物质层面、人的心理和生理层面及环境的层面强调了食品纸包装的综合安全性需求,呼吁设计师在进行食品包装设计时需多方面多角度的考虑其安全性。文章根据三大层面所作出的需求分析提出了对应的设计策略。从物质层面出发,在材料和技术上对具有先进科技性的新型食品纸包装,印刷技术和防伪技术进行了重点性的归纳;从艺术设计角度考虑,在符合人的心理安全需求上,提出需从食品纸包装的视觉感和触觉感两个方面进行安全感设计;在基于人机工程学的理论上,提出食品纸包装在流通中及使用中的操作安全设计;在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绿色设计理念下提出食品纸包装的减量化、包装功能的再利用和回收改造方面的设计。最后对文章中的论点进行了设计实践,经过对市面上出现的水果包装问题分析,结合水果、人、环境三大角度,从而设计出具有相对安全性的,能保护食品、便利消费者和有益于环境的,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果纸包装。本文所论述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望能在食品纸包装实际应用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实用价值。
马立[2](2016)在《基于并行工程的当代建筑建造流程研究》文中指出将并行工程理论与方法、数字制造领域的技术成果引入当代建筑建造系统,回溯与反思传统建造方式与传统建筑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探讨适宜于当下及未来人居模式的建筑建造方式及运行流程。课题从三个层面进行研究:信息集成层面,应用数字制造中工艺规程规划方法、数据标准与接口技术,结合建筑学科已有的数字设计及数字建造领域的研究成果,建立从数字设计到数字建造的集成体系,使得传统意义上、基于普适层面的设计与建造分离现状得以改观,从而运行建筑“设计-制造”一体化流程;材料集成层面,应用可再生能源提供动力、借助制造业中的叠层实体制造法、三维打印技术完成材料集成过程,形成低碳材料集成体系,以改观传统化石能源供能模式下的分层砌筑现象;组织模式层面,利用质量功能配置方法完成设计因素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划分及拆解三维数字化模型,使集成建筑信息模型从传统意义上的生成阶段拓展到拆解、制造阶段,并利用Solidworks系统进行可装配性评价验证,在划分建筑结构的跨学科团队、数据管理系统建立的基础上,进行并行化操作。在此基础上,并行化操作模式下、应用集成数字技术体系、低碳材料集成体系,从而构建划分建筑结构的装配式建造模式。论文创新性成果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借助数字制造领域的工艺规程与数据交换技术,优化了数字设计系统中几何模型到数控设备中加工生产模型转变的集成路径,完成划分建筑模块及层级拆解,从而运行“设计-制造”一体化流程;其次,利用跨学科团队以集成建筑信息模型平台协同工作为基础,借助质量功能配置方法、过程建模技术、数据管理系统技术,整合了并行化建筑运作模式;第三,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及Solidworks系统进行模块划分与可装配性验证,结合建筑学学科内的研究基础,综合集成化建造流程与并行化操作模式,构建了分布式环境下装配式建造方式。
肖慧慧[3](2019)在《超大型水利渡槽槽上运槽安全性评价》文中认为南水北调中线沙河渡槽施工采用了“槽上运槽”技术,即在已架设好的薄壁渡槽槽顶架设运槽轨道,运槽车驮运待架设的1200吨超大型水利渡槽行走在已架设好的渡槽上,驮运超大型渡槽的运槽车和承载槽槽体的安全性已成为超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渡槽预制架设施工工法成功实施和推广的技术瓶颈和关键。为切实解决运槽过程中已建渡槽的安全性、运槽车与所运1200吨槽体的安全性、稳定性、均衡性等问题,论文利用有限元技术分析运槽车结构性能和承载槽力学性能,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部分以运槽车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绘图软件SOLIDWORKS创建运槽车三维实体模型,再建立SOLIDWORKS软件与ANSYS Workbench软件的无缝连接,在ANSYS Workbench中对运槽车结构进行网格划分,得到运槽车有限元模型,设定相关参数和施加载荷后进行运槽车静力分析,提取运槽车整体结构在实际工况载荷下的应力和应变分布图;对运槽车进行模态分析,计算运槽车前十阶固有频率,分析运槽车前十阶固有频率的振型图,检验了运槽车结构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第二部分以渡槽架设施工中的承载槽为研究对象,使用VB6.0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了U形薄壁支撑渡槽在运槽车槽顶行走的内力计算程序,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承载槽进行有限元计算,得到承载槽在四种工况载荷作用下的纵向应力、横向应力以及变形情况,验证了承载槽槽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现代设计技术手段,验证了在已架设好的薄壁渡槽上“槽上运槽”技术合理可行,为更好的推广应用超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渡槽预制架设施工技术提供了数据支撑。
王媛媛[4](2019)在《移动新闻直播的生产社交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Web 2.0媒介技术背景下,移动新闻直播的新闻生产模式具有明显的社交化趋势。一方面表现为,用户在收看新闻直播时,可以通过评论、转发、上传图片音频、分享位置等一系列行为协同新闻媒体机构参与新闻报道;在海外,甚至出现媒体还未达到现场,海量用户就以自发组建“新闻直播地图”的形式完成了“新闻报道”的现象。另一方面表现在,受社交媒体和用户社交习惯的影响,传统媒体组织在无形中迎合“大众口味”。媒体从业者的内容选择标准日益趋近新闻素材在网络中易于进行社交。一种“网络社交化”的思维正在影响整个新闻生产机制。本文以移动端新闻直播为研究对象,深入探析“社交”为移动端新闻直播生产环节带来的实践与理论变革。在绪论部分,文章首先剖析“新闻生产社交化”的两点内涵:第一,网络时代的用户通过点赞、评论、融入场景等社交行为参与新闻内容的产出,获得与传统媒体平等的“主体”身份;第二,“网络社交化”理念正在影响传统媒体组织的新闻生产标准与传播形态,传统媒体面临“去中心化”危机,专业新闻主义受到冲击。第二章详析移动新闻直播的兴起与发展,铺展海内外移动新闻直播图景;第三章结合具体案例,归结移动新闻直播生产社交化为三种以用户为主导的生产模式:海量UGC众包生产、UGC+PGC同步生产、社交互动反馈生产。再由浅入深,讲述“网络社交化”思维在新闻工作者、移动新媒体部门、新闻意义生成三个层面的逐层渗透。第四章从理论视角,证明新闻生产社交化引发的“趣味性”和“显着性”新闻价值要素偏向;大众话语模式、大众画面构图的流行以及传统新闻理论中的“把关人”角色的局部消解。第五章辨证看待移动新闻直播生产社交化的优势与缺陷,结合社会现实,提出优化移动新闻直播生产社交化的三点策略:培养专业人才、深耕评论区、创新用户体验。
赵静[5](2015)在《临沭柳编手工艺型格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临沭柳编手工艺型格”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临沭及其周边地区的柳编手工艺历史遗泽、发展现状、造型特点、风格特征、生产方式、技艺特征、文化习俗等的调查研究,研究临沭柳编手工艺型格特征及转换规律,进而投射临沭柳编手工艺造物体系的发展规律。本文提出“型格”概念,认为“型”是柳编手工艺造物的外型特征,包括造型、样式、花式、色彩等要素,“格”是其内在特征在视觉形象上的整体呈现,指柳编手工艺造物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出的整体风格与格调;“型”与“格”二者合一,是对柳编手工艺造物内在与外在形象特征的整体把握。型格虽可由物的外观显现,但却受到其背后功能、技艺、使用方式、审美方式、文化习俗等因素的深切影响,因此柳编手工艺造物的型格亦是柳编手工艺整体造物特征在视觉形态上的投射。本文希望通过对柳编手工艺型格转变的研究,由点及面地透视临沭柳编产业在从传统到现代转型过程中的规律与本质。本文对传统柳编手工艺型格的形成及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对传统与现代柳编手工艺的型与格要素及特征分别归纳。同时文章认为功能是柳编手工艺型格产生的先决条件,技艺是型格实现的现实保障,使用方式是型格的模塑要素,审美方式决定型格的美学方向,民间生产和生活习俗则是型格延续的文化力量;本文对临沭柳编手工艺型格形成的决定因素一一进行分析与阐释。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临沭柳编手工艺型格转变的机制进行深入分析。首先,临沭柳编手工艺型格具备存在的必要以及完备的作用机制。在一定条件下,柳编手工艺型格会发生转换。而传统柳编器物由于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脱节,在现代社会环境中显现出自身局限性与生存危机;产生于现代社会的现代临沭柳编手工艺则能够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表现出强大的时代适应性。同时,本文认为临沭柳编型格的转变受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的共同影响,前者以社会环境的变革、经济因素的触动、科技发展的助力、文化环境的变迁等因素为主要表现,后者则包括柳编手工艺功能需求的转换、技艺特性的转变以及审美方式的变迁等因素。最终本文将临沭柳编手工艺型格转换的本质归结为其价值体系的转变,即从技艺主导到设计主导、从生产先导到消费先导、从功能满足到情感关照、从尊崇自然到生态符号等价值观念的转变;并对临沭柳编手工艺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刘锋[6](2017)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品位提升机理与系统集成研究》文中提出在分布式能源和工业用能领域,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升温型热泵)技术可以提升热能品位并使其得到高效利用,是解决低温热利用难题的一种有效手段。本学位论文深入研究了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实现热能品位提升的机理与系统集成方法。基于能的品位概念,建立了与溶液温度和浓度相关联的溶液(?)和溶液品位的表达式。运用品位分析的方法,对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关键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变化现象进行分析,剖析了过程热(?)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机制,揭示了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品位提升机理,为第二类热泵循环创新和集成高效分布式能源系统提供理论依据。针对传统第二类热泵因低温排热难以利用所造成的总体热利用水平不高的问题,提出新型复合热泵循环。该循环将通过蒸发/发生过程耦合,将第二类热泵和第一类热泵有机结合,利用中温输入热产生高温热的同时,提高低温热的排放温度,使之也能满足采暖或工艺过程对低品位热的需求,大幅度提高对中温热的总体利用水平。建立新型复合热泵模型,对复合热泵进行关键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包括温度、循环倍率、系统温升等参数对能比、(?)损失和(?)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存在最佳循环倍率和最佳系统温升,使得系统(?)效率最高,提高系统温升以降低能比为代价。研制了有用输出热量为20 kW的立式降膜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分别开展了热源水、冷却水、热媒水的温度或流量变化对系统温升和性能系数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热源水入口温度,降低冷却水入口温度,降低热媒水入口温度,均有助于系统性能的提高;提高热源水流量、冷却水流量、热媒水流量,均可以提高系统性能,但是要考虑由液体高速流动引起的冲刷腐蚀对系统寿命的影响。开展了热泵系统在直接产蒸汽工况条件下,热源水温度、流量和输出蒸汽压力对系统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发现在相同的热源水入口温度或流量条件下,热泵输出蒸汽时可以达到与输出高温热水时相同的输出热量。为提高系统变工况运行性能,提出恒定倍率法的变工况运行的调节手段,并且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提出了三种集成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用能系统。提出利用第二类热泵回收工厂显热余热进行海水淡化的系统,分析了关键参数对性能的影响;提出采用第二类热泵回收食品行业杀菌工艺潜热余热用于制取蒸汽返回工艺再利用过程的系统,并进行了性能分析;建立了第二类热泵提升太阳能集热品位用于制取低压蒸汽的系统模型,开展了四季典型日性能分析,并提出了该系统在变辐照条件下的混合调节法。进一步对集成第二类热泵的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分析,综合评价了余热类型、燃料价格、燃料种类、运行时长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总的来说,在上述过程中,第二类热泵可以大幅度提高系统的热利用水平,同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本论文研究表明,第二类热泵技术在分布式能源和工业用能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赵树国[7](2010)在《PSI公司销售物流系统的优化》文中认为在当前以买方市场为特征的激烈竞争环境下,先进、高效的物流网络对企业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对企业来说,销售物流网络的构建与优化是企业物流系统规划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物流系统的整体运作效率,并直接决定企业物流系统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与综合管理水平。因此,企业销售物流是现代企业物流研究和优化的重点。企业对物流系统进行改革和创新,就是要寻求降低物流成本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提高物流环节的运行效率,整合传统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并借助计算机网络为企业的物流系统服务,正是企业必须也是必然的发展之路。本论文以涂料企业PSI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理论论述、分析诊断和优化研究三个层面对PSI公司销售物流系统的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本论文首先阐述了销售物流优化的内容和方法;然后具体介绍了PSI公司及其销售物流运作模式,通过分析PSI公司原有销售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结合公司产品的物流要求和企业销售物流的特性,提出了PSI公司销售物流系统优化的原则和思路。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销售物流系统优化方案,重点从订货流程、销售物流中心的选址和第三方物流的重新选择等三个方面对PSI公司的销售物流系统进行优化;最后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定性评价,研究表明通过优化销售物流系统,可以显着提高企业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提高客户服务率,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邹德悦[8](2015)在《STE公司在上海自贸区背景下的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在经历了2008、2012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持续低迷。在新一届领导集体不断强调“简政放权和对外开放”的背景下,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万众瞩目与期待中横空出世。在新的外部环境下,STE公司的发展战略亟需调整。本文运用了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以及SWOT分析法等战略分析工具对STE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出了STE公司在上海自贸区背景下内外部环境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而后构建分析矩阵,通过不同内外部条件下的战略匹配确定了公司将选择SO(优势-机会)发展战略,在近期利用公司现有的优势资源巩固好核心业务项目,拓展客户群体,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同时,推进信息化建设和业务创新能力建设;在中期,通过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优秀的创新能力实现多元化发展,拓展新业务,开展增值服务,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长期与马士基、外代等行业佼佼者建立战略联盟,通过优势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公司最终发展为综合物流行业唯一的领导者。本文还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对公司的竞争战略进行了分析,得出应当采取总成本领先战略和海运电子订舱平台的集中化战略;在公司层和业务层战略确定之后,从市场营销、运营管理和人力资源三个方面构建了STE公司的职能层战略,最后介绍了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步骤及保障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传统的SWOT分析赋予数值并进行数据处理,并在STE公司发展战略研究上结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这一因素,充分体现了“任何企业的发展都要紧贴时代背景”这一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
丁萍[9](2014)在《动趋式与位移事件的表达 ——以矢量为“离开”的动趋式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矢量为“离开”的动趋式为例,讨论动趋式与位移事件表达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把动趋式纳入到Talmy的五类框架事件理论下,研究趋向补语的语义演变。讨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典型位移句与非典型位移句的区别及其事件结构差异;2)根据位移路径的特征对位移事件进行类型划分;3)不同类型的位移动词在位移事件中充当的事件成分;4)位移事件的取景方式;5)位移事件的体貌特征;6)趋向补语的语义演变与其表不同事件类型之间的关系;7)不同的事件类型对述语动词的选择限制机制等。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就汉语空间位移表达中存在争议较多的理论问题进行厘定,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同时,总结出以下论点:1)用连续统的观点来解决汉语位移事件语言表达类型问题;2)变以往以语言整体为研究对象,把语言分成不同类型的研究思路为把位移事件的语言表达方式分成不同的构式类型,考察不同语言在位移事件表达上存在差异的研究思路;3)依照Talmy的研究成果构建出位移事件表达的事件结构,其内容包括位移事件、构件及构件参数、位移事件的取景与报道视角等;4)区分了位移事件的不同类型,包括位移事件与非位移事件、现实位移事件与虚拟位移事件,内动力位移事件与外动力位移事件、自主位移事件与非自主位移事件,目标到达型位移事件与非目标到达型位移事件、边界跨越位移事件与非边界跨越位移事件;5)根据位移动词在Talmy宏事件的框架结构中承担的位移角色的不同,将汉语的位移动词划分为路径动词、位移方式动词和位移原因动词三类,并建立起了位移方式动词、位移原因动词与主体位移事件和客体位移事件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三章从“V出”位移句入手研究动趋式“V出”与位移事件的表达。借鉴原型范畴理论,结合Talmy的“核心图式”学说,对三大类、五小类“V出”位移句表达的位移事件,在句法、语义、信息传递及事件构型等方面表现出的细微差别进行较为详细的对比分析与认知解释,区分了典型位移句与非典型位移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出”既可以标引位移起点,也可以标引位移终点,还可以标引位移的经过点。第四章讨论动趋式“V出”表达的事件类型及趋向补语“出”的语法意义。根据原型范畴理论确定了事件也是一种原型范畴,也具有层级结构,并从事件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两个不同视角对事件范畴连续统进行讨论,指出位移事件和实现事件位于事件连续统的两端,而变化事件则处于连续统的过渡地带。在此基础上梳理出趋向补语“出”的语义演变轨迹及其对述语动词的选择限制机制。第五章根据Talmy的事件合成理论对动趋式“V起来”表达的事件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出表达不同事件类型的“V起来”中“起来”的语法意义,并进一步梳理出趋向动词“起来”的语义演变轨迹;运用当代情貌理论对表达不同事件类型的动趋式“V起来”中述语动词“V”的情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第六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动趋式“V开”表达不同事件类型及趋向补语“开”的语义演变轨迹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趋向补语“开”表“离开”矢量,其路径成分“开”只表路线,不表方向;2)对于“V开”表达的位移事件而言事件的报道者可以从起点取景和终点取景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报道;3)归纳出表达不同事件类型的“V开”中“开”的语法意义,并梳理出趋向动词“开”的语义演变轨迹;4)从自然性语义特征和情状类型两个方面探讨不同事件类型对述语动词的选择限制机制。第七章以矢量为“离开”的动趋式“V出”、“V起来”、“V开”为对比研究的对象,讨论了三者表达位移事件时,在位移事件的类型及事件结构方面的差异;总结了趋向补语“出”、“起来”、“开”的语义演变轨迹的区别及其形成原因;对比了三个动趋式表达不同事件类型的差异,重点探讨了三者表变化事件与实现事件的具体区别。第八章为结束语。
冯晓巍[10](2017)在《全长锚固系统失效机制及耐久性探究》文中提出为揭示全长锚固系统的失效机制,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实验室测试、现场实践探讨了决定全长锚固系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研究涉及了锚固对象承载力修复细观机理、锚固界面的渐进损伤过程以及岩层离层下的损伤过程、全长预应力锚固的可靠性测试及实施、分段钢管锚固下的锚固失效机制、以及循环载荷下锚固系统耐久性评价,最后对全长锚固系统的发展方向做以简要展望,主要结论如下:(1)提出了一种新型注浆树脂材料来实现全长锚固,并采用这种材料对常见煤系地层的煤样和砂岩试样进行了峰后强度修复测试。测试表明该注浆树脂在加固碎裂煤岩体方面有一定优越性,同时提出了实现全长锚固的具体流程。对全长锚固系统锚固剂-围岩黏结界面的失效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渐进式的失效特征,对不同黏结状态下的界面剪力和轴力分布形式展开了理论分析,从界面黏结状态改变的角度上探讨了锚固力骤降机制。(2)研究表明层状顶板离层条件下锚固界面保持其弹性状态时对应一个临界离层宽度。未超过离层宽度时,界面剪应力分布对离层位于锚固系统中的具体位置不敏感,锚固系统也相对稳定;超过该宽度后,离层两侧界面的黏结状态将发生改变且对离层位置变动较为敏感。当离层位于锚固系统端头位置附近时,锚固系统受到的影响最大,而位于尾部时,受到的影响最小。实验室测试验证了离层两侧界面剪力分布的合理性。(3)研究提出一种新型水泥基锚固袋来实现预应力全长锚固。实验室拉拔测试表明预拉力全长锚固系统相较于传统端锚更稳定,承载力更强。声发射测试表明预拉力的升高带来损伤事件总数的降低,且事件分布逐渐向杆体自身和锚固端头方向迁移,高预拉力条件下决定全长锚固系统承载性能的为杆体抗拉强度。研究成果在青海能源大通煤矿得到成功应用,围岩变形控制效果显着。(4)为模拟不同厚度互层岩体下锚固系统失效特性,研究了由不同分段钢管通过端面黏结形成的组合钢管在锚固拉拔作用下的分离机制。研究认为锚固系统的失效形式、拉拔力波动特点、拉拔力和拉拔位移大小都和钢管夹持端的分段钢管长度有紧密关联,研究同时提出了钢管内应力分布的理论模型。(5)探讨了不同直径锚杆锚固系统在循环载荷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实验证实了锚固钢管内合理的应力分布形式,特定循环模式下锚固系统也具有“变形记忆”特性和流变特性,但是较难观察到类似于岩石在循环动载下所表现出的“塑性滞回环”特征。锚固系统的失效形式与锚固方式、循环动载特性都有很大关系。
二、“平板玻璃方便提运钩”案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板玻璃方便提运钩”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食品纸包装安全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食品纸包装概念及安全性概述 |
2.1 纸包装的内涵要义 |
2.1.1 纸包装的含义及历史文化 |
2.1.2 纸材的结构特点 |
2.1.3 纸包装的性能分析 |
2.2 食品纸包装的内涵要义 |
2.2.1 食品及食品包装的概念 |
2.2.2 食品包装纸和纸板的分类 |
2.2.3 食品纸包装的优势 |
2.3 食品纸包装的材料安全性问题 |
2.3.1 安全的意义 |
2.3.2 原材料处理问题 |
2.3.3 加工制作问题 |
2.4 影响食品纸包装安全性的因素 |
2.4.1 人的因素 |
2.4.2 环境的因素 |
2.4.3 管理的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食品纸包装安全性设计需求分析 |
3.1 物质层面需求 |
3.1.1 食品纸包装的用材 |
3.1.2 食品纸包装的流通环节 |
3.1.3 食品纸包装生产管理 |
3.2 人的层面需求 |
3.2.1 心理层面---安全感 |
3.2.2 生理层面---操作安全 |
3.3 环境层面需求 |
3.3.2 节约资源 |
3.3.3 环境保护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食品纸包装安全性设计策略 |
4.1 新型纸包装与包装应用技术 |
4.1.1 新型纸技术 |
4.1.2 印刷技术 |
4.1.3 防伪技术 |
4.2 安全感设计 |
4.2.1 食品纸包装的触觉感 |
4.2.3 食品纸包装的视觉感 |
4.3 操作安全设计 |
4.3.1 流通过程中的操作安全 |
4.3.2 使用过程中的操作安全 |
4.4 环保设计 |
4.4.1 减量化设计 |
4.4.2 包装功能的再利用设计 |
4.4.3 废弃后的改造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果纸包装安全性设计实例 |
5.1 水果包装的问题分析 |
5.2 水果纸包装安全性设计方案 |
5.2.1 设计来源 |
5.2.2 设计实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2)基于并行工程的当代建筑建造流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提出问题 |
1.1.1 串行运作流程 |
1.1.2 设计与建造分离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意义与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解析与界定 |
2.1 并行工程概念与特征 |
2.2 数字制造定义与内涵 |
2.3 建造模式与建造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造与制造关联性 |
3.1 工业革命催生机器美学 |
3.2 流水线生产促成标准化建造 |
3.3 柔性化制造演绎个性化定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造演化机制解析 |
4.1 建造主体的变迁过程 |
4.1.1 工匠作为主体的营造方式 |
4.1.2 建筑师与专业建造团队的协作方式 |
4.1.3 建筑师参与的多工种协同建造 |
4.2 建造逻辑方式的渐变与突变 |
4.2.1 手工建造工艺受控比例理论 |
4.2.2 工业制造工艺依循数学计算 |
4.2.3 数字建造工艺遵照函数关系 |
4.3 不同建造方式对人类生存空间的影响 |
4.3.1 宜人尺度 |
4.3.2 抽象尺度 |
4.3.3 复合尺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造逻辑真实性原则 |
5.1 结构体系决定形式呈现 |
5.2 连接方式表征力学传递 |
5.3 材料呈现反映本真质料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息集成—集成化建造流程 |
6.1 传统建造方式变迁过程 |
6.1.1 杆件接合 |
6.1.2 单元砌筑 |
6.1.3 先“框架”后“填充” |
6.1.4 表皮承重 |
6.2 设计向建造延伸 |
6.2.1 网格控制 |
6.2.2 秩序组构 |
6.3 从数字设计到数字建造 |
6.3.1 数字设计 |
6.3.2 集成建筑信息模型 |
6.3.3 工艺规程规划 |
6.3.4 数据标准与接口技术 |
6.3.5 数字建造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材料集成—低碳新材料技术 |
7.1 传统材料技术回顾 |
7.1.1 低技生态技术 |
7.1.2 能源密集型技术 |
7.2 集成材料制备过程 |
7.2.1 预制集成 |
7.2.2 打印集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组织模式集成—并行化操作模式 |
8.1 传统运作模式解析 |
8.1.1 前工业化时期的并行化操作雏形 |
8.1.2 文艺复兴至工业革命时期的“串-并”行方式 |
8.1.3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矩阵型模式 |
8.1.4 当代中国的串行运作模式 |
8.1.5 国内低效运行的BIM系统 |
8.2 并行化操作模式构建 |
8.2.1 需求分析 |
8.2.2 质量功能配置(QFD) |
8.2.3 划分建筑结构的跨学科团队(IBT) |
8.2.4 过程建模 |
8.2.5 数据管理(BDM)系统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建造集成—装配式建造方式 |
9.1 过程重构:图纸→模型 |
9.2 划分模块 |
9.3 装配建模 |
9.4 可装配性评价 |
9.5 三维定位 |
9.6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超大型水利渡槽槽上运槽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大型槽型梁安全性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运槽车安全性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2 DY1300 运槽车结构分析及相关软件介绍 |
2.1 运槽车结构介绍 |
2.1.1 结构组成 |
2.1.2 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
2.2 主要技术参数及工作环境 |
2.3 有限元理论及所用软件介绍 |
2.3.1 有限元理论介绍 |
2.3.2 ANSYS Workbench简介 |
2.3.3 SolidWorks软件简介 |
2.4 本章小结 |
3 运槽车有限元静力分析 |
3.1 强度和刚度条件的确定 |
3.2 运槽车主结构有限元模型 |
3.2.1 运槽车钢结构模型的简化 |
3.2.2 SolidWorks与 ANSYS Workbench的无缝连接 |
3.2.3 定义材料属性 |
3.2.4 边界条件的设置 |
3.2.5 网格划分 |
3.3 施加载荷及约束 |
3.4 有限元静力分析结果 |
3.4.1 空载工况静力分析结果 |
3.4.2 满载工况静力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运槽车模态分析 |
4.1 模态分析概述 |
4.1.1 模态分析目的 |
4.1.2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
4.2 模态分析提取方法 |
4.3 模态分析各个参数的设置 |
4.4 运槽车模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槽上运槽承载槽内力计算及程序开发 |
5.1 内力计算基本理论 |
5.1.1 影响线概念 |
5.1.2 绘制影响线方法 |
5.2 利用影响线求内力 |
5.3 承载槽体内力计算程序开发 |
5.3.1 程序设计语言简介 |
5.3.2 交互界面设计 |
5.4 部分编程内容及程序运行流程图 |
5.5 程序操作及相关界面显示 |
5.6 本章小结 |
6 槽上运槽承载槽的有限元计算 |
6.1 渡槽模型建立假设及钢筋模拟方法介绍 |
6.1.1 基本假设 |
6.1.2 混凝土渡槽建模方法 |
6.1.3 渡槽中钢筋模拟方法 |
6.2 U型渡槽三维有限元建模 |
6.2.1 渡槽结构参数及特点 |
6.2.2 渡槽材料特性 |
6.2.3 有限元建模 |
6.3 载荷计算 |
6.4 有限元分析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论文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移动新闻直播的生产社交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念界定 |
1.1.1 移动新闻直播 |
1.1.2 新闻生产社交化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背景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第2章 移动新闻直播的兴起与发展 |
2.1 移动新闻直播的兴起 |
2.2 移动新闻直播的发展 |
2.2.1 国内移动新闻直播发展现状 |
2.2.2 国外移动新闻直播发展现状 |
第3章 移动新闻直播的生产社交化 |
3.1 移动新闻直播生产社交化的三种模式 |
3.1.1 海量UGC众包生产 |
3.1.2 UGC+PGC同步生产 |
3.1.3 社交互动反馈型生产 |
3.2 移动新闻直播生产社交化的三层渗透 |
3.2.1 移动新闻直播工作者的社交媒体使用 |
3.2.2 移动新闻直播部门建制运营 |
3.2.3 新闻意义的反复生成消解 |
第4章 移动新闻直播生产社交化对传统新闻模式的冲击 |
4.1 新闻专业标准重构 |
4.1.1 偏重“趣味性”与“显着性” |
4.1.2 流行大众叙述模式 |
4.2 消解部分新闻“把关人” |
第5章 移动新闻直播生产社交化辨析 |
5.1 移动新闻直播生产社交化的优点 |
5.1.1 事实呈现完整 |
5.1.2 新闻效果优化 |
5.1.3 平台黏性增强 |
5.2 移动新闻直播生产社交化的缺陷 |
5.2.1 碎片化内容质量参差不齐 |
5.2.2 舆论引导难度增大 |
5.2.3 用户参与飘忽不定 |
第6章 移动新闻直播生产社交化优化策略 |
6.1 培养专业人才 |
6.2 深耕评论区 |
6.3 创新用户体验 |
第7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人民日报》客户端直播内容新闻价值要素统计表》2018.07.01-2019.02.28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临沭柳编手工艺型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临沭柳编手工艺发展状况及研究价值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柳编手工艺的研究角度 |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临沭柳编手工艺型格的形成 |
第一节 型格形成的必然 |
第二节 型格形成的条件 |
一 自然地理环境 |
二 民风民俗 |
第三节 型格形成的过程 |
一 型的出现 |
二 格的基础 |
三 传统型格的形成 |
四 现代型格的形成 |
第二章 柳编手工艺的传统型格 |
第一节 型 |
一 器型 |
二 样式 |
三 花式 |
四 色彩 |
五 质感与肌理 |
第二节 格 |
一 质朴 |
二 统一 |
三 原生 |
四 中性 |
第三章 临沭柳编手工艺的现代型格 |
第一节 型之变 |
一 器型的更新 |
二 样式的增生 |
三 花式的繁衍 |
四 色彩的丰富 |
五 质感与肌理的变化 |
第二节 格之变 |
一 独立的形式 |
二 多元风格 |
三 造型情感化 |
第四章 临沭柳编型格形成的决定因素 |
第一节 型格的存在基础 |
一 功能作为型格存在的原动力 |
二 传统柳编功能与型格 |
三 现代柳编的功能与型格 |
第二节 型格的实现要素 |
一 取材 |
二 用具 |
三 工艺 |
四 技艺作为型格的实现要素 |
第三节 型格的模塑要素 |
一 使用方式对型格的塑造作用 |
二 型格对使用方式的影响 |
第四节 型格的审美取向 |
一 审美与器型 |
二 审美与样式 |
三 审美与花式 |
四 审美与色彩 |
五 审美与格 |
第五节 型格的延续力 |
一 与使用相关的习俗 |
二 与生产相关的习俗 |
三 习俗与型格的关系 |
四 习俗对型格延续的作用 |
第五章 临沭柳编手工艺型格转换的机制 |
第一节 型格转换的条件 |
一 传统柳编型格的局限 |
二 现代柳编型格的适应性 |
第二节 型格转换的外因 |
一 社会环境的变革 |
二 经济因素的触动 |
三 科技发展的助力 |
四 文化环境的变迁 |
第三节 型格转换的内因 |
一 功能需求的转换 |
二 技艺特性的转变 |
三 审美方式的变迁 |
第四节 型格的价值体系转换 |
一 从技艺主导到设计主导 |
二 从生产先导到消费先导 |
三 从功能满足到情感关照 |
四 从尊崇自然到生态符号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6)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品位提升机理与系统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概述 |
1.2.1 吸收式热泵概述 |
1.2.2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原理 |
1.2.3 第二类热泵性能指标与评价方法 |
1.3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研究进展 |
1.3.1 第二类热泵循环研究进展 |
1.3.2 吸收式循环的工质对研究进展 |
1.3.3 吸收式热泵传热传质强化研究进展 |
1.3.4 第二类热泵性能优化研究进展 |
1.3.5 第二类热泵系统集成研究进展 |
1.3.6 第二类热泵系统经济性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溶液作功能力和热泵品位提升机理 |
2.1 概述 |
2.2 溴化锂水溶液的物性参数 |
2.2.1 溴化锂在水中溶解度 |
2.2.2 溴化锂水溶液的Gibbs自由能 |
2.2.3 溴化锂水溶液的焓 |
2.2.4 溴化锂水溶液的熵 |
2.2.5 溶液中水和溴化锂的活度 |
2.3 溶液(火用) |
2.3.1 溶液物理(火用) |
2.3.2 溶液化学(火用) |
2.4 溶液品位 |
2.4.1 能的品位 |
2.4.2 预混过程 |
2.4.3 溶液品位的计算 |
2.5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循环升温机理和过程品位分析 |
2.5.1 吸收式热泵升温机理 |
2.5.2 溶液发生过程品位分析 |
2.5.3 溶液吸收过程品位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复合吸收式热泵性能研究 |
3.1 概述 |
3.2 新型复合吸收式热泵系统 |
3.2.1 复合吸收式热泵系统流程 |
3.2.2 复合吸收式热泵循环假设 |
3.2.3 复合吸收式热泵模型建立 |
3.2.4 复合吸收式热泵性能指标 |
3.2.5 复合吸收式热泵模型验证 |
3.3 复合吸收式热泵性能研究 |
3.3.1 复合吸收式热泵性能 |
3.3.2 主要温度参数对系统性能影响 |
3.3.3 溶液换热器效能对系统性能影响 |
3.3.4 循环倍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3.5 系统温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实验研究 |
4.1 概述 |
4.2 实验系统 |
4.2.1 热泵实验系统流程 |
4.2.2 立式降膜热泵主机 |
4.2.3 实验辅助系统 |
4.2.4 数据测量与采集系统 |
4.3 第二类热泵实验性能研究 |
4.3.1 实验数据处理 |
4.3.2 实验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
4.3.3 实验结果分析 |
4.4 第二类热泵变工况性能实验研究 |
4.4.1 热源水入口温度变化对系统性能影响 |
4.4.2 热源水流量变化对系统性能影响 |
4.4.3 冷却水入口温度变化对系统性能影响 |
4.4.4 冷却水流量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5 热媒水入口温度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6 热媒水流量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5 热媒水直接产蒸汽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
4.5.1 热源水温度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5.2 热源水流量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5.3 输出蒸汽压力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5.4 变工况调节方法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集成第二类热泵的系统性能研究及经济性分析 |
5.1 余热驱动第二类热泵海水淡化系统 |
5.1.1 概述 |
5.1.2 系统说明 |
5.1.3 系统性能分析 |
5.2 第二类热泵回收杀菌工艺余热系统 |
5.2.1 食品杀菌工艺简介 |
5.2.2 热泵回收工艺余热系统说明 |
5.2.3 系统性能分析 |
5.3 太阳能驱动第二类热泵制蒸汽系统 |
5.3.1 概述 |
5.3.2 太阳能热泵制蒸汽系统说明 |
5.3.3 系统性能分析 |
5.4 系统经济性分析 |
5.4.1 经济性分析模型 |
5.4.2 杀菌工艺余热回收系统经济性分析 |
5.4.3 太阳能热泵制蒸汽系统经济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主要创新点 |
主要符号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申请专利目录 |
博士学位论文科研项目背景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7)PSI公司销售物流系统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的思路 |
第二章 物流基础理论概述 |
2.1 物流的概念 |
2.1.1 物流定义 |
2.1.2 物流在我国发展状况 |
2.2 销售物流的概念 |
2.2.1 企业物流 |
2.2.2 销售物流的概念 |
2.2.3 销售物流的组成 |
2.2.4 销售物流的成本构成 |
2.2.5 销售物流的服务模式 |
第三章 PSI 公司现有物流系统分析 |
3.1 PSI 公司简介 |
3.2 PSI 公司现有销售渠道和销售物流渠道概况 |
3.3 PSI 公司现有销售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PSI 公司销售物流中存在的问题 |
3.3.2 PSI 公司销售物流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SI 公司销售物流管理的优化策略 |
4.1 PSI 公司销售物流优化原则及思路 |
4.1.1 优化原则 |
4.1.2 优化思路 |
4.2 销售物流流程的优化 |
4.2.1 销售物流流程优化的方法 |
4.2.2 新流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 |
4.3 销售物流网络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销售物流网络的优化 |
5.1 销售物流中心的选址原则和影响因素 |
5.1.1 销售物流中心概述 |
5.1.2 销售物流中心选址的原则 |
5.1.3 销售物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
5.1.4 PSI 公司销售物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
5.2 物流中心的选址 |
5.2.1 选址问题分类 |
5.2.2 选址方法类型 |
5.3 PSI 公司销售物流中心的选址 |
5.3.1 多点物流中心选址方法 |
5.3.2 单点物流中心选址方法 |
5.3.3 交叉中值模型选址 |
5.3.4 应用重心法模型验证 |
5.4 第三方物流的选择 |
5.4.1 按送到价对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
5.4.2 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选择 |
5.5 物流优化后的成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STE公司在上海自贸区背景下的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战略管理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战略管理理论 |
2.1.1 战略管理的含义 |
2.1.2 企业的战略层级 |
2.1.3 战略管理过程 |
2.2 战略分析工具 |
第3章 STE公司介绍及内部环境分析 |
3.1 STE公司概况 |
3.1.1 SC集团公司 |
3.1.2 ST股份有限公司 |
3.1.3 STE公司 |
3.2 关键内部环境因素分析 |
3.2.1 人力资源因素分析 |
3.2.2 财务能力因素分析 |
3.2.3 营销与创新能力因素分析 |
3.3 STE公司的内部资源分析 |
3.3.1 硬件设施 |
3.3.2 综合服务能力 |
3.3.3. 全球网络体系 |
3.3.4 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 |
3.3.5 品牌资源 |
3.3.6 人力资源 |
3.3.7 财务资源 |
3.3.8 营销资源和创新资源 |
3.4 公司经营状况与潜在问题 |
3.4.1 公司近两年经营状况 |
3.4.2 潜在问题 |
第4章 上海自贸区背景下STE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4.1 PEST分析 |
4.1.1 政治与法律环境因素分析(P) |
4.1.2 经济环境因素分析(E) |
4.1.3 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分析(S) |
4.1.4 技术环境因素分析(T) |
4.2 上海自贸区背景下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
4.2.1. 区位优势有利于物流行业发展 |
4.2.2. 自贸区创新政策将促进物流企业发展 |
4.2.3. 自贸区带来的便捷的贸易条件将为物流发展带来利好 |
4.3 上海自贸区的背景对STE公司战略制定的影响分析 |
4.3.1 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STE公司的影响 |
4.3.2 自贸区“境内关外”的海关制度对STE公司的影响 |
4.3.3 自贸区税收政策和金融制度创新对STE公司的影响 |
4.3.4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对STE公司的影响 |
4.4 STE公司竞争环境分析 |
第5章 STE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 |
5.1 STE公司SWOT分析 |
5.1.1 上海自贸区环境给STE公司带来的机会与威胁 |
5.1.2 上海自贸区政策凸显出STE公司的优势与劣势 |
5.1.3 基于自贸区政策背景下的SWOT战略匹配 |
5.2 STE公司使命和战略目标 |
5.2.1 STE公司的企业使命 |
5.2.2 STE公司的战略目标 |
5.3 STE公司发展战略制定 |
5.3.1 公司层战略 |
5.3.2 业务层战略 |
5.3.3 职能层战略 |
第6章 STE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及战略评价 |
6.1 STE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 |
6.2 STE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及战略评价 |
6.2.1 推进资源整合,加强业务协同 |
6.2.2 加强风险和成本控制提高服务水平 |
6.2.3 打造个性化的企业文化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
6.2.4 完善人力资源结构和制度,调动员工积极性 |
6.2.5 完善管理制度,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
6.2.6 战略实施评价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主要学术研究成果 |
(9)动趋式与位移事件的表达 ——以矢量为“离开”的动趋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理论背景 |
1.3.1 事件语义学 |
1.3.2 认知语言学 |
1.3.3 语言的不对称现象 |
1.4 结构安排与语料来源 |
1.4.1 结构安排 |
1.4.2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与位移事件表达相关的理论问题 |
2.1 问题的源起 |
2.2 位移事件类型学理论 |
2.2.1 Talmy 的位移事件类型学理论 |
2.2.2 汉语位移事件语言表达类型 |
2.2.3 位移事件类型学理论再认识 |
2.3 位移事件表达构式类型理论 |
2.3.1 Croft 的位移事件表达构式理论 |
2.3.2 其他学者的研究 |
2.3.3 位移事件表达构式类型理论的不足与启发 |
2.4 空间位移事件概念框架理论与事件结构 |
2.4.1 空间位移事件概念框架理论 |
2.4.2 国内学者的观点 |
2.4.3 位移事件与事件结构 |
2.5 位移事件类型 |
2.5.1 位移事件与非位移事件 |
2.5.2 现实位移事件与虚拟位移事件 |
2.5.3 现实位移事件的类型 |
2.5.4 位移事件的下位类型 |
2.6 位移动词 |
2.6.1 以往研究回顾 |
2.6.2 范围界定 |
2.6.3 位移动词的内部分类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V 出”位移句与位移事件的表达 |
3.1 引言 |
3.2 “V 出”位移句 |
3.2.1 “V 出”位移句中“出”后成分的性质 |
3.2.2 原型范畴理论及其应用 |
3.3 “V 出”位移句的典型成员与非典型成员 |
3.3.1 “V 出”后既无宾语也无补语的句式 |
3.3.2 “V 出”带宾语的句式 |
3.3.3 “V 出”带补语的句式 |
3.4 典型位移句的核心图式 |
3.4.1 B3 类句式的核心图式 |
3.4.2 C 类句式的核心图式 |
3.4.3 “了”与位移事件的取景方式 |
3.5 典型“V 出”位移句对应的事件类型 |
3.5.1 边界跨越位移事件与非边界跨越位移事件 |
3.5.2 位移事件的类型与趋向补语“出”的语法意义 |
3.5.3 C 类“V 出”位移句与述语动词的不兼容现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框架事件与“V 出”表达的事件类型 |
4.1 引言 |
4.2 事件连续统 |
4.2.1 事件范畴 |
4.2.2 两种不同视角的事件范畴 |
4.2.3 从时间属性看事件范畴的层次性 |
4.2.4 从概念结构看“V 出”表达的事件 |
4.3 不同事件类型与“出”的语义 |
4.3.1 “V位移出”表达的事件类型 |
4.3.2 变化事件 |
4.3.3 实现事件 |
4.3.4 体相事件 |
4.4 不同事件类型对述语动词的选择限制 |
4.4.1 表达位移事件的述语动词 |
4.4.2 表达变化事件的述语动词 |
4.4.3 表达实现事件的述语动词 |
4.4.4 表达体相事件的述语动词 |
4.4.5 事件类型对述语动词的选择限制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 起来”与事件表达及“起来”的语义分化 |
5.1 引言 |
5.2 动趋式“V 起来”表达的事件类型 |
5.2.1 “V 起来”与位移事件的表达 |
5.2.2 从时间结构看“V 起来”表达的位移事件 |
5.2.3 “V 起来”与体相事件的表达 |
5.2.4 “V 起来”与实现事件的表达 |
5.3 不同事件类型对述语动词的选择限制 |
5.3.1 述语动词的分类 |
5.3.2 A 组动词的情状特征 |
5.3.3 B 组动词的情状特征 |
5.3.4 C、D 两组动词的情状特征 |
5.3.5 E 组动词的情状特征 |
5.3.6 述语动词的情状类型与事件类型之间的选择限制机制 |
5.4 不同事件类型“V 起来”的句法表现 |
5.4.1 对“受事同现准则”的质疑 |
5.4.2 处所状语与源点状语的对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V 开”表达的事件类型看“开”的语义演变 |
6.1 引言 |
6.2 “V 开”与位移事件的表达 |
6.2.1 路径成分“开” |
6.2.2 注意力视窗与“V 开”表达的位移事件 |
6.2.3 动趋式“V 开”表达的位移事件类型 |
6.3 “V 开”与其他事件的表达 |
6.3.1 “V 开”表变化事件 |
6.3.2 “V 开”表实现事件 |
6.3.3 “V 开”表体相事件 |
6.4 不同事件类型对述语动词的选择限制 |
6.4.1 述语动词的分类 |
6.4.2 表位移事件的动词 |
6.4.3 表变化事件的动词 |
6.4.4 表实现事件的动词 |
6.4.5 表“容纳”义的动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矢量为“离开”的动趋式比较研究 |
7.1 引言 |
7.2 位移事件的差异 |
7.2.1 事件类型差异 |
7.2.2 事件结构差异 |
7.3 趋向动词语义演变轨迹的差异 |
7.3.1 “出”的语义演变轨迹 |
7.3.2 “起来”的语义演变轨迹 |
7.3.3 “开”的语义演变轨迹 |
7.4 表不同事件类型的差异 |
7.4.1 不同动趋式表达的事件类型 |
7.4.2 事件类型之间的差异 |
7.4.3 表实现事件的差异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全长锚固系统失效机制及耐久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我国全长锚固锚杆发展回顾 |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全长锚固注浆树脂对碎裂煤岩体的加固效应 |
2.1 开挖巷道周边破坏岩体分区 |
2.2 声发射探测技术简介 |
2.3 测试设备、材料及方法 |
2.4 砂岩测试结果及分析 |
2.5 煤样测试结果及分析 |
2.6 美固364测试及分析 |
2.7 基于新型注浆树脂的全长锚固实施流程 |
2.8 本章小结 |
3 煤巷全长锚固支护系统的渐进式破坏分析 |
3.1 全长锚固系统渐进式脱黏机制 |
3.2 界面脱黏失效分析 |
3.3 全长锚固系统渐进式破坏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层状顶板离层对全长锚固的界面损伤影响 |
4.1 锚固界面上剪切力分布特征 |
4.2 锚固区域内岩层离层对界面剪应力的影响 |
4.3 离层两侧剪应力分布合理性的实验性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全长预应力锚固系统承载性能测试及现场验证 |
5.1 实施全长锚固支护的背景 |
5.2 实验设备、材料及方法 |
5.3 测试结果及讨论 |
5.4 预拉力全长锚固锚杆的实施方案 |
5.5 工程实践 |
5.6 本章小结 |
6 不同长度分段钢管锚固下全长锚固系统失效机制 |
6.1 实验室尺度下锚固系统锚固机理 |
6.2 测试设备、材料及方法 |
6.3 测试结果与讨论 |
6.4 拉拔数据综合比对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循环载荷下全长锚固系统失效机制 |
7.1 试验设备及材料 |
7.2 不同直径锚杆全长锚固系统极限值检测及钢管应力分布 |
7.3 循环载荷下 18 mm锚杆全长锚固系统力学特征 |
7.4 循环载荷下 20 mm锚杆全长锚固系统力学特征 |
7.5 循环载荷下 22 mm锚杆全长锚固系统力学特征 |
7.6 本章小结 |
8 全长锚固系统发展方向及展望 |
8.1 实施全长锚固的新构件、新材料 |
8.2 全长锚固系统展望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研究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平板玻璃方便提运钩”案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食品纸包装安全性设计研究[D]. 何沐轩. 湖南工业大学, 2015(01)
- [2]基于并行工程的当代建筑建造流程研究[D]. 马立. 天津大学, 2016(12)
- [3]超大型水利渡槽槽上运槽安全性评价[D]. 肖慧慧.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4]移动新闻直播的生产社交化研究[D]. 王媛媛. 南昌大学, 2019(02)
- [5]临沭柳编手工艺型格研究[D]. 赵静.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11)
- [6]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品位提升机理与系统集成研究[D]. 刘锋.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17(08)
- [7]PSI公司销售物流系统的优化[D]. 赵树国.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2)
- [8]STE公司在上海自贸区背景下的发展战略研究[D]. 邹德悦. 天津财经大学, 2015(08)
- [9]动趋式与位移事件的表达 ——以矢量为“离开”的动趋式为例[D]. 丁萍.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4)
- [10]全长锚固系统失效机制及耐久性探究[D]. 冯晓巍.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1)
标签:钢筋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