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冷轧薄板的织构(论文文献综述)
高智君[1](2021)在《2507双相不锈钢成形机理及变形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507双相不锈钢是一种含碳量低,含高铬、镍、钼、氮等元素的双相不锈钢。由于奥氏体和铁素体相晶体结构和性能方面的不同,双相不锈钢具有比单相组成的不锈钢更复杂的塑性变形行为。随着双相不锈钢应用的普及,对其成形性能的研究极为迫切,而对双相不锈钢成形机理及其变形行为研究的不足局限了双相不锈钢板材的二次加工。因此,本文以2507双相不锈钢板材为研究对象,基于双相不锈钢板材的力学性能,成形性能指标,采用OM、EBSD、TEM等分析方法,通过平面各向异性,宏观织构,微观组织以及微观晶粒取向等方面,对2507双相不锈钢板材的成形性能及两相变形行为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通过冷轧过程中冷轧方向的改变,弱化了不利织构对板材成形性能的影响,提高了板材的r值,为改善板材的成形性能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对2507双相不锈钢实验板材各项成形试验研究以及不同方向的拉伸试验,研究了实验板材的基本成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方向力学性能差异明显,与轧制方向呈90°方向上的抗拉强度最大,比45°方向上的抗拉强度高出约6.3%。不同方向的Lankford系数(r值)呈倒“V”型分布,RD方向r值最小,只有0.45,45°方向的r值达到峰值,为1.05,约为RD方向r值的2.3倍,TD方向r值在两者之间,为0.88。福井锥杯试验表明实验板材锥杯值较大,为47.4 mm。凸耳试验表明实验板材冲压制品易产生45°型凸耳。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埃里克森杯突试验表明实验板材的杯突值受变形速度,润滑条件的影响。通过对2507双相不锈钢实验板材Swift拉深试验及微观织构研究,揭示了双相不锈钢两相中不同的织构特点。研究发现,实验板材铁素体相中以轧制织构α纤维织构(<110>//RD)为主,集中在{001}<110>到{112}<110>取向之间,奥氏体相中晶粒取向主要集中在β取向线附近,以及一定的再结晶R织构。不同方向的冲压筒形件壁厚分布不均匀,底部圆角处是易破裂区域,发现筒口处的折叠裂纹是由于压边力的不足以及两相变形不均匀性共同导致的。通过对实验板材不同厚度层的织构分析发现,板材厚度方向存在明显的织构梯度。2507双相不锈钢实验板材在拉伸变形过程中,45°的方向上的{001}<110>取向晶粒发生偏转,成为{115}<110>取向晶粒,从而导致45°的方向较RD和TD方向有着最大的{111}/{001}体积比,使45°的方向上的r值最大。通过对实验板材不同应变速率的拉伸试验研究发现,实验板材对拉伸速率不敏感,并揭示了不同变形量下两相的塑性变形机制。通过不同应变下的两相微观硬度值的变化发现铁素体相的显微硬度小于奥氏体相的显微硬度。较软的铁素体在变形的初始阶段承载了更大的变形,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变形开始传递到较硬的奥氏体相,两相协调变形。同时,通过对两相微观变形形貌的观察,研究发现应变在铁素体和奥氏体相中分布不均匀,位错在相界处塞积,位错的运动受到相界面的阻碍,降低了奥氏体和铁素体相之间的协调变形能力。通过对比不同冷轧轧制方向对实验板材成形性能影响的研究,揭示了不同轧制工艺对实验板材成形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控制总压下率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冷轧轧制方向对实验板材的强度影响不大,但是对板材的r值有明显的影响,横向轧制后板材r值提高到0.98,比常规轧制后的r值提高了 8.9%。同时发现横向轧制下,可以有效弱化板材铁素体相中的轧制织构,尤其是冲压不利织构{001}<110>的织构强度。横向轧制退火后,实验板材中{001}<110>织构的强度下降了约41.7%,大大降低不利织构对板材成形性能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板材的r值,改善了成形性能。
鞍钢钢研所金属物理室[2](1976)在《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冷轧薄板的织构》文中研究指明 由于高斯织构的存在.使冷轧变压器硅钢片具有高磁感低铁损的电磁性能。重深冲08铝镇冷轧汽车薄板也由于有(111)[1■0]和(111)[11■]等织构,而提高了深冲性能和冲压合格率.我们配合检验和研究工作,对它们的织构作过一些测定。本文简要介绍我们应用 X 射线衍射仪测定上述冷轧薄板织构的方法。
杨传铮[3](1983)在《《1982年全国X射线衍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及题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金属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于1982年12月15~20日在上海宝山宾馆联合召开了《1982年全国 X 射线衍射学术会议》现将会议宣读论文的摘要与书面交流论文的题目刊登于下,以供从事这方面专业的读者参考.
鞍钢钢研所金属物理室[4](1976)在《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冷轧薄板的织构》文中研究指明 由于高斯织构的存在,使冷轧变压器硅钢片具有高磁感低铁损的电磁性能。重深冲08铝镇冷轧汽车薄板也由于有(111)[110]和(111)[112]等织构,而提高了深冲性能和冲压合格率。我们配合检验和研究工作,对它们的织构作过一些测定。本文简要介绍我们应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上述冷轧薄板织构的方法。
李慧[5](2015)在《Fe-6.5wt%Si合金中有序相的形成规律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Fe-6.5wt%Si合金(又称高硅电工钢)具有高磁导率、高电阻率、低铁损和几乎为零的磁致伸缩系数等优异的软磁性能,对于提高电器效率、降低设备噪音以及节约能源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该合金的室温脆性和低的加工性能严重制约了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本课题组已经通过逐步增塑法成功制备出0.05-0.1min厚的冷轧薄板,那么进一步明确高硅钢的脆性本质,深入分析影响高硅钢塑性的因素,研究制备过程中逐步增塑机理便成为本论文的主要目标。本文系统研究了Fe-6.5wt%Si合金中有序无序转变过程及其对各种力学性能的影响,明确了高硅钢的脆性本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冷却速度及形变过程对有序相的影响,为高硅钢塑性的改善提供了方法和思路;探索了有序相定量计算方法,研究了高硅钢整个制备过程中有序相的演变规律,为逐步增塑法制备高硅钢薄板提供了理论依据。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确定了Fe-6.5wt%Si合金有序无序转变温度,A2-B2和B2-D03的相转变温度分别为760℃和640℃。B2有序相是在A2无序相的基础上发生Fe和Si原子的近邻有序化而形成的,B2相的长大符合经典的晶粒长大的动力学公式;而D03有序相是在B2相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生Fe和Si原子的次近邻有序化而形成的。当DO3相长大到一定程度,畴内发生分解,沿<100>方向析出另一种Si原子占位的D03’有序相,从而形成了规则排列的条状衬度。(2)在D03相区做有序化处理,会使Fe-6.5wt%Si合金的力学性能恶化。将无序化后的Fe-6.5wt%Si合金分别在不同相区(B2和D03相区)保温不同时间,得到不同有序相含量的合金。在B2相区保温过程中,流变应力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合金的显微硬度值基本保持稳定,且均表现出良好的塑性:而在D03相区保温过程中,显微硬度与流变应力在lh以内,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超过lh之后,基本保持稳定,而且合金的塑性随着有序化时间的延长是逐渐变差的,且均为脆性解理断裂。(3)热处理或制备过程中快的冷却速度,例如淬火、空冷和快速凝固,可以抑制D03脆性有序相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而在慢冷条件下,比如炉冷和普通浇铸,D03有序相充分形成并长大,有序化程度和有序相含量均很高。D03有序相的存在降低了超位错的可动性,位错容易在晶内或者晶界处聚集,并发生反应形成位错网络,从而进一步阻碍了位错的运动,容易引起应力集中,导致合金塑性降低,容易引起脆性穿晶断裂或沿晶断裂。(4)形变过程可以破碎B2或D03有序相,不断减小有序畴尺寸,降低有序相含量及有序度,即发生形变诱导无序化。形变诱导无序化是超位错滑移的结果,合金的无序化是从滑移面上的反相畴界(APBs)开始的。大量超位错的运动会逐渐扩大无序化面积,降低合金有序度。当合金在高温无序相区经过形变后,高密度位错缺陷的存在将会阻碍空冷过程中有序相的形成,降低有序相的含量。(5) Fe-6.5wt%Si合金在中温有序相区变形的过程中表现出显着的加工软化现象,其加工软化机制为形变诱导无序化和动态回复。在中温形变过程中,有序相的含量、尺寸及有序度不断降低:在形变后期产生了大量的位错胞和亚晶组织,发生了明显的动态回复,使位错密度大大降低,有效消除了部分加工硬化。两方面的作用使合金得到了有效的软化。(6)尝试利用电子衍射积分强度对Fe-6.5wt%Si合金中的有序相进行定量计算,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验证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利用电子衍射积分强度定量法对Fe-6.5wt%Si合金整个制备加工过程中有序相的变化做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合金的铸造-锻造-热轧-温轧-冷轧过程中,有序相的含量是逐渐降低的,为逐步增塑法制备高硅钢薄板提供了理论依据。
周永忻,黄清珠,陈乾■,邓定庆,蒲绍康[6](1978)在《铜对08A1冷轧薄板再结晶织构的(井彡)响》文中认为 引言低碳冷轧钢板的主要使用性能是深冲性能,而决定深冲性能的主要冶金因素是再结晶织构,这已为近十余年来大量的生产实践及科研工作所证实。深冲性能所要求的有利织构应保证薄板具有垂直塑性各向异性,亦即要求薄板在厚度方向的强度大于平均强度,这样就可以保证薄板在冲压成形时主要由板面内的塑性流动完成而不易减薄,因而就可减少冲压破损率。从晶体学考虑,为获得这样的塑性各向异性需要再结晶后各晶粒的<111>晶轴垂直
韦贺[7](2021)在《铜镍硅系合金中织构对性能和残余应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文中指出铜镍硅系合金因具有强度高、弹性高、导电性能优良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制造集成电路用引线框架和封装材料之中。随着电子信息产品不断向小型、薄型、轻量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集成电路向大规模和超大规模方向发展,这就促使引线框架材料除了需要具有高强、高弹、高导之外,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塑性及成形性能,即:平直度好,残余应力小。铜镍硅系合金板带材的机械性能、导电性及内部残余应力分布与织构密切相关。本文系统的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下铜镍硅系合金的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变规律,及织构对性能和残余应力的影响,并建立了织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宏观和微观残余应力的综合评价体系。本文详细研究了热轧、固溶、冷轧和时效等工艺对Cu-Ni-Si-Co合金织构演变规律的影响,并从机理上分析了织构的强化机制。结果表明:热轧板中的晶粒择优取向并不明显;大变形冷轧板中主要含有黄铜织构和R型织构;固溶处理使晶粒的择优取向消失,且对黄铜织构影响更为明显;时效板中主要含有R型织构,且含量超过40%。晶粒取向靠近[111]晶面时,位于硬取向区,此时Schmid值较小,材料的强度较大,同时[111]晶面为密排面,导电性能也较好;而靠近[100]晶面的织构,位于软取向区,力学和导电性能则较差。本文探讨了多次深冷轧制+低温时效工艺,对Cu-Ni-Si-Co合金的性能及织构演变规律的影响,并阐述了合金中位错、析出相和孪晶等组织特征及强化机制。结果表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导电率分别达到了 937.27 MPa和45.57%IACS,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应力松弛能力。低温时效合金中主要含有黄铜、R型和铜型织构,其体积含量分别为30.2%,29.2%和20.3%。合金内部存在大量的位错缠结、位错墙、位错胞及变形孪晶。合金内部既含有300-600 nm粗大的颗粒析出相,又含有5-10 nm棒条状纳米析出相,其成分为(Ni,Co)2Si。350℃/2 h低温时效样品中的平均位错密度ρ=(35.967±1.513)×1014m-2,层错或孪生几率Psf=(14.414±0.333)×10-3。基于XRD和HEXRD高能同步辐射衍射结果,修正了 Voigt和Reuss晶粒间相互作用应力模型,使其能够更准确地表征织构样品中的残余应力。对于Cu-Ni-Si-Co合金,残余应力与杨氏模量呈正相关,因此造成(111)衍射晶面所测的残余应力较大,表现为残余压应力在面心立方密排面上的分布最大。基于经典的X衍射sin2ψ法测残余应力,针对织构材料,提出了一个具有加权平均意义的残余应力计算模型,为利用X射线测量织构材料的残余应力,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利用纳米压痕法和FIB-DIC环芯法,研究了 Cu-Ni-Si-Co合金微观织构和微观残余应力间的关系。晶粒取向靠近[111]晶面的杨氏模量和残余应力较大,即密排(111)晶面具有使应力集中的效果;而靠近[100]晶面的杨氏模量和残余应力较小。另外,大变形细小亚晶粒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高于晶体取向的影响。此外,本文还以织构为桥梁,定义了一个具有加权意义的宏观应力与微观应力间的关联模型,扩展了织构对残余应力影响的基础理论。
杨磊[8](2011)在《TA18钛合金管材织构的研究》文中指出TA18钛合金(Ti-3Al-2.5V)是美国上个世纪中期开发的航空用钛合金材料,其早期是为飞机管路液压系统而开发的。该合金为低合金化近α型的α+β型钛合金,不仅具有良好的室温、高温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而且具有优异的冷、热加工工艺塑性、成型性和焊接性能,是制作管材的理想材料。但TA18钛合金管材在制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织构将导致性能的各向异性,从而严重影响管材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因此,通过调控钛合金管材制备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改善TA18钛合金管材的性能,就成为该研究领域内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不同规格、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加工的TA18钛合金管材,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对其织构进行测定。同时采用极图和取向成像图对管材试样的织构进行了定性表征。此外,还分别通过X射线衍射法得到的极图数据以及电子背散射衍射数据,采用不同方法计算了不同规格TA18钛合金管材试样的Kearns系数及CSR值,从而为管材力学性能的分析及制备工艺的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TA18钛合金管材在轧制变形后内部晶粒出现了明显的择优分布,内部晶粒基面主要分布在试样RD+TD面内,其中极密度最大值偏离测试平面法向约30-40°,主织构为径向织构,所占比例为0.6左右,周向织构和轧向织构比例较小。大部分管材通过极图法计算得出的CSR值与实测CSR值接近,但周向织构为主的试样通过极图法计算得到CSR值与实测CSR值偏差较大,由电子背散射衍射法计算得到的Kearns系数和CSR值较准确。在得到管材的Kearns系数和CSR值之后,本文又结合管材的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重点讨论了制备工艺对管材织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适当增加管材的总变形量或提高管材的Q值,都有利于产生综合性能较好的径向织构。同时对进口管材的织构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与国产管材相比,进口管材径向织构所占比例较高,fr为0.665,周向织构所占的比例较低,ft为0.241。推测其适当地增加了加工变形量及Q值,从而获得了径向织构较高,周向织构较低的理想织构状态。此外,管材织构的产生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产中应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相关工艺参数,从而得到理想的织构。
蒋虽合,毛卫民,杨平,叶丰[9](2014)在《Fe-6.5Si合金D03有序化及对磁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用X射线直接比较法表征Fe-6.5%Si合金D03有序化,衍射强度受织构及三相多数衍射峰重叠影响而造成困难。选择D03{111}特征峰与三相重叠峰D03{444}、A2B2{222}比较,由于衍射面均为晶体学{111}晶面,结合有序化转变的特征可知该方法可避免织构的影响,两峰强度的比值实为D03相体积分数与表示其次近邻有序化程度参数的乘积。用方法表征了Fe-6.5%Si合金(温轧板A2相区退火后空冷)500℃时效过程中的D03有序化。结果表明,空冷首先使其转变为亚稳定的D03相,时效前期以B2相析出为主,后期两相分离及D03相有序化程度升高。分析认为该合金相的含量、有序化程度及分布形态均影响其磁性能。
伍诗伟[10](2019)在《微结构对Al0.1CoCrFeNi亚稳高熵合金变形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同时实现高屈服强度、高塑性和高疲劳极限是结构材料不断追求的目标。面心立方(face-centered cubic,fcc)中熵和高熵合金具有高抗拉强度、高塑性和高断裂韧性。但由于缺乏对位错运动的阻碍,其屈服强度在室温下一般低于400 MPa,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工业发展的要求。通过传统的强化方法,如固溶强化、位错强化、晶界强化和析出强化能大幅提高fcc中熵和高熵合金的屈服强度但往往会牺牲大部分的塑性。本文受传统相变诱发塑性结构材料启发,结合近期对于fcc中熵和高熵合金机械稳定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工作,系统研究了 fcc Al0.1CoCrFeNi高熵合金在室温拉伸下的机械稳定性和变形行为,首次在fcc高熵合金中发现了 fcc→密排六方(Hexagonal closed-packed,hcp)(fcc→hcp)和hcp→fcc马氏体相变,证明了在室温下hcp和fcc结构均不稳定。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铸态Al0.1CoCrFeNi高熵合金在室温拉伸过程中发生了马氏体相变。开始变形后发生fcc→hcp转变,纳米hcp马氏体在宽厚形变孪晶的晶界形成,应变为16.2%时hcp马氏体的体积分数达到最大为16.7%。继续变形发生hcp→fcc转变,纳米hcp马氏体含量降低(断裂后仅为1.48%),厚度减小。马氏体相变是铸态Al0.1CoCrFeNi高熵合金重要的应变硬化机制。细化晶粒严重抑制Al0.1CoCrFeNi高熵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和孪生变形。与铸态高熵合金相比,晶粒细化增大了 1073 K退火态高熵合金的形变孪晶间距,减小了孪晶厚度,后者削弱了孪晶界的局部应力集中,从而抑制了 1073 K退火态高熵合金的fcc→hcp马氏体相变。导致在应变硬化的第二阶段,1073K退火态高熵合金的应变硬化率随应变降低,而铸态高熵合金的应变硬化率随应变升高,降低了前者的均匀延伸率。建立了冷轧、低温和高温退火、显微组织和变形行为之间的关联。Al0.1CoCrFeNi亚稳高熵合金的屈服强度和平均晶粒尺寸服从霍尔-佩奇关系,且具有较高的点阵阻力和霍尔-佩奇系数。冷轧态和673 K退火态高熵合金强度高,变形由动态回复主导,应变硬化率随应变迅速降低至接近于零,所以塑性很低(<2%)。铸态,1073和1273 K退火态高熵合金随着晶粒尺寸减小,马氏体相变和孪生形变逐渐被抑制,导致在应变硬化的第二阶段,铸态高熵合金的应变硬化率随应变逐渐升高,1073和1273 K退火态的逐渐降低(1273 K退火态的降低速率小于1073 K退火态)。通过冷变形然后中温退火可以有效地在Al0.1CoCrFeNi亚稳高熵合金内部引入复杂的异质结构。用这种方法在Al0.1CoCrFeNi高熵合金合成的异质结构由轧制晶粒(体积分数~10%),部分再结晶(~37%)和再结晶晶粒(~53%)组成。该异质结构具有优异的强度-塑性综合性能(屈服强度~711 MPa,抗拉强度~928 MPa,均匀延伸率~30.3%),超过了目前已报道的所有fcc中熵和高熵合金。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fcc中熵和高熵合金在室温下的机械稳定性和马氏体相变,进一步认识其塑性变形机理和应变硬化行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从而开发高强度-塑性的相变诱发塑性高熵合金,以及其亚稳材料提供依据。
二、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冷轧薄板的织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冷轧薄板的织构(论文提纲范文)
(1)2507双相不锈钢成形机理及变形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双相不锈钢的分类和应用 |
1.2.1 双相不锈钢的分类 |
1.2.2 双相不锈钢的特点及其应用 |
1.2.3 双相不锈钢的发展及研究趋势 |
1.3 2507双相不锈钢概述 |
1.3.1 2507双相不锈钢的特性 |
1.3.2 主要合金元素及其作用 |
1.3.3 双相不锈钢的加工特点 |
1.4 双相不锈钢的织构研究 |
1.4.1 织构以及取向分布函数的定义 |
1.4.2 织构的检测方法 |
1.4.3 双相不锈钢织构的研究现状 |
1.5 双相不锈钢成形性能的研究 |
1.5.1 成形性能的评价方法 |
1.5.2 板材的塑性应变比对冲压成形性能的影响 |
1.5.3 板材的加工硬化指数对冲压成形性能的影响 |
1.5.4 织构对成形性能的影响 |
2 研究内容、路线及创新性 |
2.1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创新点 |
3 2507双相不锈钢基本成形性能测试 |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板材室温力学性能 |
3.2.1 拉伸试验 |
3.2.2 Lankford系数(r值) |
3.3 板材拉胀性能研究 |
3.4 板材凸耳类型研究 |
3.5 润滑及成形速度对胀形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2507双相不锈钢深冲变形行为研究 |
4.1 实验方法 |
4.2 2507双相不锈钢晶粒取向研究 |
4.2.1 微观织构的研究 |
4.2.2 不同类型织构对板材凸耳的影响 |
4.3 实验板材不同拉深比筒形件分析 |
4.3.1 拉深位移载荷曲线 |
4.3.2 不同方向壁厚变化 |
4.4 筒形件不同位置微观组织观察 |
4.5 拉深比为2.18时筒形件不同部位变形机理探究 |
4.6 本章小结 |
5 2507双相不锈钢各向异性行为及织构梯度的研究 |
5.1 实验方法 |
5.2 实验板材显微组织及物相分析 |
5.3 2507双相不锈钢实验板材的各向异性 |
5.4 2507双相不锈钢实验板材织构梯度分析 |
5.4.1 实验板材不同厚度层织构 |
5.4.2 实验板材织构梯度 |
5.5 2507双相不锈钢板材微观晶粒取向 |
5.5.1 实验板材不同方向的反极图分析 |
5.5.2 不同取向晶粒对各向异性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2507双相不锈钢应变分配及塑性变形行为研究 |
6.1 实验方法 |
6.2 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拉伸试验 |
6.3 2507双相不锈钢板材微观组织演变 |
6.3.1 三维金相组织表征 |
6.3.2 显微硬度测量 |
6.4 拉伸变形中两相应变分配分析 |
6.4.1 不同拉伸变形下EBSD显微组织 |
6.4.2 两相中局部取向差分布 |
6.5 2507双相不锈钢拉伸变形机制分析 |
6.5.1 不同拉伸变形TEM微观组织 |
6.5.2 拉伸变形机制探究 |
6.6 本章小结 |
7 冷轧方向改变对2507双相不锈钢成形性能的影响 |
7.1 实验方法 |
7.2 不同轧制工艺对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
7.2.1 拉伸试验 |
7.2.2 Lankford系数分析 |
7.3 不同轧制工艺对板材微观组织的影响 |
7.3.1 金相组织 |
7.3.2 EBSD微观组织 |
7.4 不同轧制工艺板材的宏观织构研究 |
7.4.1 冷轧织构 |
7.4.2 退火织构 |
7.4.3 不同工艺下两相织构对比 |
7.5 不同轧制工艺的微观晶粒取向的研究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Fe-6.5wt%Si合金中有序相的形成规律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Fe-6.5wt%Si合金中的有序相 |
2.1.1 Fe-Si相图 |
2.1.2 有序相的结构 |
2.1.3 其它有序相 |
2.2 有序相中的反相畴界 |
2.2.1 反相畴界的类型 |
2.2.2 反相畴界的衬度 |
2.3 Fe-6.5wt%Si合金的脆性机理 |
2.4 物相定量分析方法 |
2.4.1 衍射强度对比法 |
2.4.2 极密度修正衍射强度定量法 |
2.4.3 极图总强度直接比较法 |
2.4.4 单峰拟合法 |
2.4.5 Rietveld全谱拟合定量法 |
2.5 Fe-6.5wt%Si合金中物相定量分析的困难 |
2.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2.6.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2.6.2 研究内容 |
3 Fe-6.5 wt%Si合金的有序无序转变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有序无序转变温度的确定 |
3.2 有序无序转变过程 |
3.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2.2 A2→B2的转变过程 |
3.2.3 A2→B2的转变动力学分析 |
3.2.4 B2→D0_3的转变过程 |
3.2.5 B2→D0_3的转变机理分析 |
3.3 不同有序相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3.2 不同有序相区处理后合金硬度的变化 |
3.3.3 不同有序相区处理后合金压缩性能的变化 |
3.3.4 不同有序相区处理后合金拉伸性能的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冷却速度对有序相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制备方式对有序相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1.2 制备方式对有序相形成的影响 |
4.1.3 制备方式对力学性能影响 |
4.2 热处理方式对有序相及性能的影响 |
4.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2.2 热处理方式对有序相形成的影响 |
4.2.3 热处理方式对力学性能影响 |
4.2.4 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5 形变对有序相的影响 |
5.1 形变诱导无序化 |
5.1.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1.2 形变对B2有序相的影响 |
5.1.3 形变对D0_3有序相的影响 |
5.1.4 讨论 |
5.2 无序相区形变对有序相形成的影响 |
5.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2.2 显微组织分析 |
5.2.3 有序相分析 |
5.2.4 高密度位错阻碍有序相的形成 |
5.3 本章小结 |
6 Fe-6.5 wt%Si合金中温变形行为及机理研究 |
6.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6.2 中温热变形行为 |
6.3 加工软化机制 |
6.3.1 真应力-应变曲线特征 |
6.3.2 显微组织分析 |
6.3.3 有序结构分析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电子衍射积分强度定量分析 |
7.1 定量计算原理及公式 |
7.2 实验材料及方案 |
7.3 定量方法的实验验证 |
7.4 定量方法的应用及结果 |
7.5 优缺点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铜镍硅系合金中织构对性能和残余应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引线框架材料的发展与现状 |
2.2 Cu-Ni-Si系合金研究现状 |
2.2.1 Cu-Ni-Si系合金的发展状况 |
2.2.2 Cu-Ni-Si系合金的强化机制 |
2.2.3 Cu-Ni-Si系合金的导电机制 |
2.2.4 Cu-Ni-Si系合金的应力松弛特性 |
2.3 Cu-Ni-Si系合金的织构 |
2.3.1 织构的形成原理 |
2.3.2 织构的检测和表征方法 |
2.3.3 Cu-Ni-Si系合金板材中常见织构 |
2.4 织构对性能的影响 |
2.4.1 唯象理论 |
2.4.2 力学性能 |
2.4.3 成形性能 |
2.4.4 物理性能 |
2.5 Cu-Ni-Si-Co板材织构及残余应力表征 |
2.5.1 X射线表征宏观残余应力的方法 |
2.5.2 晶粒间相互作用模型表征宏观残余应力的方法 |
2.5.3 纳米压痕表征微观残余应力的方法 |
2.5.4 FIB-DIC表征微观残余应力的方法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3.3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3.1 实验材料与工艺 |
3.3.2 试样方法和实验样品制备 |
4 Cu-Ni-Si-Co合金织构演变及性能的研究 |
4.1 Cu-Ni-Si-Co合金宏观织构的演变规律 |
4.1.1 热轧及固溶处理对合金织构的影响 |
4.1.2 冷轧工艺对合金织构的影响 |
4.1.3 时效工艺对合金织构的影响 |
4.2 Cu-Ni-Si-Co合金微观织构的演变规律 |
4.2.1 冷轧EBSD微观晶粒取向分析 |
4.2.2 时效EBSD微观晶粒取向分析 |
4.3 Cu-Ni-Si-Co合金的组织和织构对性能的影响 |
4.3.1 Cu-Ni-Si-Co合金热轧及固溶织构对性能的影响 |
4.3.2 Cu-Ni-Si-Co合金冷轧织构和微观组织对性能的影响 |
4.3.3 Cu-Ni-Si-Co合金时效织构和微观组织对性能的影响 |
4.3.4 Cu-Ni-Si-Co合金的Taylor、Schmid factor和孪晶层错几率 |
4.4 本章小结 |
5 Cu-Ni-Si-Co合金组合热处理工艺优化及组织和性能研究 |
5.1 制备工艺对Cu-Ni-Si-Co合金性能的影响 |
5.2 低温时效工艺对Cu-Ni-Si-Co合金宏观织构的影响 |
5.3 低温时效工艺对Cu-Ni-Si-Co合金的微观晶体取向影响 |
5.4 低温时效工艺对Cu-Ni-Si-Co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5.5 Cu-Ni-Si-Co合金的位错密度、层错和孪晶含量测定 |
5.6 本章小结 |
6 Cu-Ni-Si-Co合金的应力表征和晶粒交互作用模型 |
6.1 织构对Cu-Ni-Si-Co冷轧板宏观残余应力的影响 |
6.1.1 冷轧板的织构分析 |
6.1.2 晶粒交互作用修正模型 |
6.1.3 晶粒交互作用修正模型表征冷轧板的宏观残余应力 |
6.2 HEXRD评估织构Cu-Ni-Si-Co合金晶粒交互作用的应力模型 |
6.2.1 板材的时效织构分析 |
6.2.2 晶粒交互作用修正模型表征时效板的宏观残余应力 |
6.3 织构对点阵畸变及残余应力测定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Cu-Ni-Si-Co合金的微区残余应力表征 |
7.1 纳米压痕法表征织构材料的微区残余应力 |
7.1.1 合金的微区织构分析 |
7.1.2 合金的微区晶体取向特征与残余应力分布分析 |
7.2 FIB-DIC环芯法表征织构材料的微区残余应力 |
7.2.1 合金的微区冷轧织构与残余应力分析 |
7.2.2 合金的微区时效织构与残余应力分析 |
7.3 合金微观应力与宏观应力间的关联模型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9 拟得到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TA18钛合金管材织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TA18钛合金简介 |
1.2 钛合金管材的制备技术 |
1.2.1 管坯制备技术 |
1.2.2 管材轧制技术 |
1.2.3 表面处理技术 |
1.3 织构分析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
1.3.1 织构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
1.3.2 织构的测试技术 |
1.3.3 Kearns系数与CSR值的应用 |
1.3.4 织构对管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
1.4 TA18钛合金管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样的制备 |
2.3 X射线衍射试验 |
2.4 电子背散射衍射试验 |
2.5 Kearns系数的计算原理 |
3 管材织构的测试及讨论 |
3.1 管材织构测试结果 |
3.2 测试结果Kearns系数的讨论 |
3.3 极图法计算结果出现异常的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工艺参数对管材织构的影响 |
4.1 总变形量对管材织构的影响 |
4.2 Q值对管材织构的影响 |
4.3 进口管材织构的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录1 X射线极图法计算Kearns系数及CSR值 |
附录2 电子背散射衍射法计算Kearns系数 |
(9)Fe-6.5Si合金D03有序化及对磁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1.1 试验材料及工艺 |
1.2 性能测试及表征 |
2 D03有序化的表征 |
3 D03有序化及对磁性能的影响 |
4 结语 |
(10)微结构对Al0.1CoCrFeNi亚稳高熵合金变形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熵合金的发展历史 |
1.3 高熵合金的四大效应 |
1.3.1 高熵效应 |
1.3.2 晶格扭曲效应 |
1.3.3 缓慢扩散效应 |
1.3.4 “鸡尾酒”效应 |
1.4 高熵合金的相形成规律 |
1.5 高熵合金的制备方法 |
1.6 高熵合金的力学性能 |
1.6.1 高熵合金的力学性能 |
1.6.2 fcc中熵和高熵合金的变形行为 |
1.6.3 fcc中熵和高熵合金的强化机制 |
1.7 fcc中熵和高熵合金的结构稳定性 |
1.8 Al_(0.1)CoCrFeNi高熵合金的变形行为 |
1.9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铸态Al_(0.1)CoCrFeNi亚稳高熵合金的马氏体相变 |
2.1 引言 |
2.2 实验过程 |
2.3 实验结果 |
2.3.1 马氏体相变 |
2.3.2 马氏体的显微表征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Al_(0.1)CoCrFeNi亚稳高熵合金马氏体相变和孪生变形的晶粒尺寸效应 |
3.1 引言 |
3.2 实验过程 |
3.3 实验结果 |
3.3.1 变形前的微结构 |
3.3.2 变形行为 |
3.3.3 变形微结构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低温和高温退火对Al_(0.1)CoCrFeNi亚稳高熵合金显微组织与变形行为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过程 |
4.3 实验结果 |
4.3.1 变形前的微结构 |
4.3.2 变形行为 |
4.3.3 变形微结构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第五章 中温退火对Al_(0.1)CoCrFeNi亚稳高熵合金显微组织与变形行为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过程 |
5.3 实验结果 |
5.3.1 变形前的微结构 |
5.3.2 力学性能和变形行为 |
5.3.3 有效应力和背应力 |
5.3.4 变形微结构的演化和变形机理 |
5.4 讨论 |
5.5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冷轧薄板的织构(论文参考文献)
- [1]2507双相不锈钢成形机理及变形行为研究[D]. 高智君.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2]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冷轧薄板的织构[J]. 鞍钢钢研所金属物理室.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1976(01)
- [3]《1982年全国X射线衍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及题录[J]. 杨传铮.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1983(02)
- [4]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冷轧薄板的织构[J]. 鞍钢钢研所金属物理室. 理化检验通讯(物理分册), 1976(01)
- [5]Fe-6.5wt%Si合金中有序相的形成规律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D]. 李慧. 北京科技大学, 2015(09)
- [6]铜对08A1冷轧薄板再结晶织构的(井彡)响[J]. 周永忻,黄清珠,陈乾■,邓定庆,蒲绍康. 武钢技术, 1978(01)
- [7]铜镍硅系合金中织构对性能和残余应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D]. 韦贺.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8]TA18钛合金管材织构的研究[D]. 杨磊.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11(10)
- [9]Fe-6.5Si合金D03有序化及对磁性能的影响[J]. 蒋虽合,毛卫民,杨平,叶丰. 物理测试, 2014(03)
- [10]微结构对Al0.1CoCrFeNi亚稳高熵合金变形行为的影响[D]. 伍诗伟. 上海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