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及溴水的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1](2020)在《乙炔与溴水反应原理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借助手持技术对比探究了乙炔气体分别与溴水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原理,从基本理论、实验数据和相关文献知识全面分析了乙炔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机理,得出在检验乙炔的性质时,使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比使用溴水的效果更好的实验结论。
钟保英[2](2020)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比较研究 ——基于新手型与专家型教师的课堂观察》文中研究说明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源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是决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为课堂上很多引起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有效教学行为都以问题为开端,而有效的问题设计是前提,所以研究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是研究教学的有效性的基础和关键。本研究基于18节课堂观察,利用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有效性评价量表对专家型和新手型教师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丰富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评价工具。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修改和补充,进一步丰富了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有效性评价量表,并对二级维度(亦称“题项”或“题目”)内容进行解读,提出了题项具体的分值划记的操作参照依据。利用SPSS 25.0软件进行信效度检验,最终确定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有效性评价量表。(二)选取专家型与新手型教师各一名,分别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三类课中具有代表性的9个常规教学新授课为研究课例,对课例进行梳理分析,提取问题样本,并利用评价量表和二级维度等级评判参照表对1002个问题样本记分。(三)利用SPSS 25.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根据统计数据对专家型和新手型教师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如下:1.同样的常态课中专家型教师设计的问题数量多于新手型教师。总体上、不同类型课例(含三个类型9个课题内容)教学中、问题的内容设计维度(F1)和问题功能设计维度(F2)上专家型教师的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显着优于新手型教师。2.《氮的氧化物》和《乙醇》的F11题项,《离子反应》、《化学反应的限度》和《甲烷》的F24题项,《乙烯》的F25题项上,专家型与新手型教师间不存在显着差异。《化学键》和《化学反应的限度》的F11题项,《离子反应》的F23题项,《化学反应的限度》和《乙醇》的F25题项上,没有差异。3.专家型教师平均得分最高的题项是F21,最低的是F23,新手型教师平均得分最高的题项是F12和F21,最低的是F23。两者在问题内容及表述科学准确、引起学生注意上较有效,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方面有待提高。(四)结合专家型和新手型教师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比较分析结论,得出问题设计有效性的启示,提出了有关问题设计有效性的思考,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更加有效的设计问题提供参考。
王霞琳[3](2020)在《高中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实践研究 ——以“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主题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以往只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以及注重高考分数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此国家提出“素养为本”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传授学生对该学科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放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首,且具有明显的学科特点,学科知识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因此如何把“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有效的融入教学实践,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和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极为重要。本论文以“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主题为案例,围绕培养和提升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研究。论文主要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绪论,交代了论文的背景,目的以及意义,还有内容、框架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行综述;第三部分主要是介绍相关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是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调查和分析,发现现阶段对学生在该素养的培养意识比较薄弱;第五部分是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内容设计以及实践,并对实践内容进行测试以及分析;第六部分是实践结论以及论文的不足进行概括和总结。研究结果说明,实验班的学生更加活跃,且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对照班的要好。实验班的学生成绩比对照班的学生好一些。这表明将“宏观辨识与微观分析”的核心素养融入教学设计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对高中化学教学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穆慧慧[4](2020)在《基于高中化学实验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文中研究指明教育部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作为第一个维度,既体现化学学科的本质和思维特点,也是其他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而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更是连接宏观和微观的桥梁,化学实验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法总结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起源自宏观——微观——符号化学三重表征,学生学习的困难在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转换,同时从相关文献中总结出关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实验与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通过以上研究并结合教学经验,总结出五种基于化学实验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具体如下:(1)情境的创设,作为课堂引入,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可视化”内容进行教学,即通过宏观现象反应出微观本质,能够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和核心知识的突破;(2)实验探究,学生在微观原理和符号学习的基础上,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参与实验准备过程、完成实验、汇报总结,在过程中多次进行宏微结合、宏微转化的训练,并结合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产、生活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模型教学,在有机化合物、原电池原理、元素周期律等内容中从物理模型或概念模型到思维模型的教学使学生的宏微结合能力从外显到内化,体现了知识关联和认识思路的结构化,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学会应用;(4)借助多媒体,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预测实验现象先形成实验方案,再通过多媒体展示,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同时利用多媒体可进行微观模拟便于学生对知识原理的理解;(5)改进实验,使实验探究变得更容易,同时具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便于学生宏微知识的转化和应用,又能培养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五种教学策略不是并列关系而是相互渗透、结合,从而更好地完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培养,而通过化学实验的教学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本文中的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实际教学中进行了应用,并在课后对学生进行了访谈、听课教师进行了评课,得到了师生的良好的评价。针对教学内容和“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培养制定了知识测试问卷,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调查,实验班学生的成绩高于对照班,学生对宏微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强。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可行性,有利于高中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并为广大高中化学教师提供了一种教学思路。
王贺[5](2020)在《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高中化学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以“苯及芳香烃”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的学习主动性,是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ARCS动机模型”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凯勒(J.M.Keller)首先提出,是探讨学习者内在学习动机的理论范式。该模型包含注意(Attention)、相关性(Relationship)、自信心(Confidence)、满意(Satisfaction)四个要素,简称“ARCS”动机模型。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化学“苯及芳香烃”的知识内容为例,结合有关文献,提出了在教学中融入动机要素的“四环节”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型,并在和田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进行教学实践。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概述。主要叙述动机模型的研究背景,根据新课标对学习动机的培养要求,阐明选题缘由,综述ARCS动机模型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介绍本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及思路。第二部分: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对ARCS动机模型及混合式教学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整理动机模型的相关理论以及该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对ARCS动机模型的构成要素进行介绍。第三部分:动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首先对实验班以及对照班的学业水平现状进行前测,收集前测数据,选用SPSS 25.0数据分析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保证所选班级化学成绩无明显差异。通过问卷前测调査,了解学生对苯及芳香烃的学习现况。第四部分: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基于前几章的分析,以“苯及芳香烃”的知识点为教学实例。并混合PPT、图片、视频、教科书等多种教学资源,将ARCS动机模型四要素融入混合式教学的“四环节”教学设计中。应用“四环节”教学设计模式,设计了《苯》《苯的同系物》及《芳香烃》的教学案例。第五部分:结果与分析。教学实施完成后,进行“苯及芳香烃”相关知识的专项测试及学习状态的后测调查。使用SPSS 25.0软件对两个班的成绩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问卷星”软件分析实验班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对教学实施结果进行评估。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最后一部分基于教学案例的实施情况汇总研究成果,阐述研究工作的创新点,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与展望。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论证了将动机要素融入混合式教学设计中的可操作性,提出了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动机要素的“四环节”教学设计模式,并进行了“苯”、“苯的同系物”及“芳香烃”的教学案例设计,以期为中学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刘益真[6](2020)在《提升三重表征能力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以《有机化学基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彰显“结构决定性质”思想的高中有机化学教学面临着课时偏少和聚焦有机化学特点的教学策略偏少的事实。三重表征理论指导下建构的有机化学教学既是契合学生的认知方式,也是体现出有机化学课程特点的教学策略,新时期聚焦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以学生三重表征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与策略能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逐渐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的思路与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有机化学的有效学习。鉴于结合三重表征理论进行有机化学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的事实,本论文在三重表征理论的指导下展开高中有机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第一章引言部分,梳理了本课题提出的背景,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文献综述了有关化学三重表征、有机化学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而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研究内容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理论研究部分,界定了“表征”、“教学设计”、“有机化学基础”等与本课题相关的概念。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支撑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根据教材和新课标分析了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第三章高中有机化学教学设计部分,主要探讨了有机化学教学设计的原则、策略以及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第四章教学设计案例部分,主要是在上述原则、策略以及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的指导下提出了三个基于三重表征的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设计案例即:有机化合物的教学设计案例、有机反应的教学设计案例、有机合成的教学设计案例。第五章教学实践部分,首先将教学实践转化为课堂实录,然后围绕之前提出的四个教学设计策略并结合三重表征理论对本节课进行评价与反思。第六章为启迪与反思部分,主要是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评价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本论文总体呈现了提升三重表征能力的高中有机化学教学设计模型和典型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为高中有机化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
姜玮[7](2020)在《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设计与实施》文中认为证据推理作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化学科学的思维方法,是高中化学重要的课程目标。而有机物结构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是发展学生证据推理素养的重要内容载体。论文在综述国内外关于证据推理和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证据、推理、证据推理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探究式教学、图尔敏论证教学模式、Sampson科学论证模型理论指导下,利用课堂观察与文本分析法对高中化学教师的《甲烷分子的结构》和《苯分子的结构》课堂教学、视频资料及相关文本进行观察与分析,获取了高中化学有机物结构教学现状,分析并总结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此为依据,从观点、证据、结论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角度入手提出了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策略,具体包括:以证据意识—收集—筛选为切入点,提高证据应用能力;借助证据进行推理,使思维活动外显化;以系统化的证据推理活动为依据,构建有机物空间结构认识思路;以科学探究过程为主线,建立观点—证据—结论恰当联系。在上述策略的指导下,从教学设计的视角将教学策略应用于实际教学设计中。基于高中必修阶段有机物结构知识的特点及教学要求,选择《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新授课和《有机物结构专题》单元复习课进行了基于证据推理的具体教学设计,形成了系统的教学设计方案,以期推动证据推理核心素养在高中有机物结构课堂教学中落地。以“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为指导,制定了基于证据推理教学的《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有机物结构专题》教学设计评价表,利用文本分析法展开了对教学设计效果的评价。进而将《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教学设计方案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利用活动表现评价对教学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教学设计注重了从多个角度收集证据、能引导学生依据证据展开分析推理,能够有意识地在证据、观点和结论三者之间建立联系,但深度有待加强;《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教学实施较好地达成了预期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在促进学生证据推理核心素养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赵红菲[8](2020)在《高考试题研究与教学策略改进 ——以“有机化学基础”为例》文中指出“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是大学入学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历经“恢复与发展”、“标准化改革探索期”、“改革深入期”和“综合测试的探索期”,到现今的“课程标准下的创新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学生的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高考一直在考查内容和考查形式上不断地更新与改革。基于我校的学生情况,“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两道选做题选取《有机化学基础》展开学习。有机化学不仅对生活、生产、农业、环境、生物、海洋、材料、科技、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而且高考中“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共21分,在高考中占近20%的分值。教材中涉及的内容分别在《必修二》和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考查内容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组成与结构、命名、性质、应用及一般有机物的研究方法。通过学生学习有机化合物各类物质的代表物,如甲烷、乙烯、乙炔、苯、溴乙烷、乙醇、苯酚、乙醛、乙酸、乙酸乙酯等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树立学习化学的自信,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爱国情怀。研究高考“有机化学基础”模块试题及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策略和解题策略是非常重要且非常有意义的。为了全方位综合的培养学生,“有机化学基础”部分如何考查?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基础时,在基础知识认知、思维能力建构和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解决方面有什么限制?学生如何理解有机物的结构、掌握有机物的性质,才可以在有机化学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如何依托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落实、深化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知识迁移、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期望通过研究,慢慢探索,分析上述问题,得出的答案,借助本次的调研对有机化学基础的教学提供参考意见。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有很大的差别,知识体系、学习方法均不同于无机化学的学习。首先,有机化学更多地是探讨有机物的结构,组成决定结构,结构决定性质,思维的转变是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困难之一。其次有机物的种类是无机物种类的近百倍,种类繁多,数目庞大,需要记忆的也非常多,因此构建知识思维导图帮助记忆理解尤为重要。最后,形成了有机化学的思维方法,掌握了有机知识思维关系图的基础上还必须学会思维、知识、方法的迁移与应用,万变不离其宗。因此,通过研究2017--2019年全国Ⅰ卷、Ⅱ卷、Ⅲ卷“有机化学基础”试题整理并分析,获得最近几年关于“有机化学基础”试题的热点和难点,并针对学生在学习掌握时存在的困难,编制出适用于“有机化学基础”的教学策略和全国卷的解题策略——思维导图建构策略、建构模型和多媒体结合策略和知识、能力迁移策略。应用思维导图将这些看似一盘“散沙”的知识点,建立联系,长时记忆,深入理解,并且将复杂繁多的知识变得简单、系统。通过建构模型和多媒体结合帮助学生建立有机物的空间立体感,理解有机化合物的三维立体结构和有微观反应机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对高考有机推断题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题将大学有机化学中的简单化学反应作为已知信息呈现给学生,最佳处理方法是教给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分析、推测陌生化学反应原理并且如何加以应用的方法,提升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能力,从容的面对高考。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也为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基础”提供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积累、思维模式的形成、解答问题能力的提升、更全面发展的愿望。
潘越[9](2020)在《中美数字化实验比较研究 ——以中学有机化学实验为例》文中指出实验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化学实验又是中学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国内外有大量关于数字化实验和实验比较的研究,但没有以中学有机化学数字化实验为对象的的比较研究。本研究比较了中美中学有机化学部分的数字化实验,希望为我国数字化实验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借鉴。本论文以建构主义、结构主义、比较教育学为理论基础,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以美国的《威尼尔有机化学实验手册CHEM-O》、《威尼尔AP化学实验手册APCHEM》中的31个中学有机化学数字化实验和中国教师设计的35个中学有机化学数字化实验为对象进行比较研究,寻找两者在实验内容、实验设计以及实验教学价值方面的异同点,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在实验内容上,中美实验都重视物质的分离检验和合成设计;美国实验侧重分离和鉴别,中国实验侧重抽象概念的“可视化”。(2)在实验设计上,中美实验都基于真实情境开展实验,都利用生活材料开展实验;美国实验更重视对曲线的加工和处理,中国实验更重视对曲线的分析和解释。(3)在教学价值上,中美实验都引导学生从微观层面认识有机物,都引导学生基于证据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美国实验更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科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借鉴美国实验重视对数据的处理加工,重视科学方法的应用,重视实验设计能力培养的特点,本研究开发设计了两个实验案例。通过在高中研究性学习中的实践应用,初步说明比较借鉴美国的上述特点,有利于提高我国有机化学数字化实验质量。
向太平[10](2020)在《增加对比实验 注重对比分析——记对乙烯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学习》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将乙烯通入不同酸碱性环境高锰酸钾溶液、溴水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对比试验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实现了知识的自然过渡和升华,有利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二、浅谈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及溴水的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及溴水的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乙炔与溴水反应原理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验探究 |
(一)实验仪器 |
(二)实验药品 |
(三)实验过程 |
(四)实验数据 |
二、实验分析 |
(一)理论分析 |
(二)数据分析 |
(三)原理分析 |
三、实验结论 |
(2)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比较研究 ——基于新手型与专家型教师的课堂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言 |
1.1 问题提出 |
1.1.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的颁布 |
1.1.2 高中化学课堂问题设计的低效、无效现象 |
1.1.3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发布 |
1.2 研究现状 |
1.2.1 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研究 |
1.2.2 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研究 |
1.2.3 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4.1 探索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
1.4.2 促进不同成长阶段教师的自我反思和专业化成长 |
1.4.3 推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和课程改革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课堂教学有效性 |
2.1.2 问题设计 |
2.1.3 新手型与专家型教师 |
2.2 理论基础 |
2.2.1 有效教学理论 |
2.2.2 问题教学理论 |
2.3 研究工具 |
2.3.1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有效性评价量表”的编制 |
2.3.2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有效性评价量表”等级解读 |
2.3.3 工具信效度 |
第3章 新手型与专家型教师课堂教学课例分析与问题评判 |
3.1 样本选取 |
3.2 课例分析 |
3.2.1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类课例分析 |
3.2.2 “元素及其化合物”类课例分析 |
3.2.3 “有机化合物”类课例分析 |
3.3 课例梳理与问题统计 |
3.3.1 课例梳理 |
3.3.2 问题统计 |
3.4 问题评判与数据处理 |
第4章 新手型与专家型教师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总体比较与分析 |
4.1 问题设计有效性的总体比较与分析 |
4.2 不同课型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总体比较与分析 |
4.3 不同维度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总体比较与分析 |
4.3.1 问题内容设计维度的有效性总体比较与分析 |
4.3.2 问题功能设计维度的有效性总体比较与分析 |
第5章 新手型与专家型教师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内容设计有效性比较与分析 |
5.1 不同课型问题的内容设计有效性的比较与分析 |
5.1.1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类 |
5.1.2 元素及其化合物类 |
5.1.3 有机化合物类 |
5.2 三个题项问题的内容设计有效性的比较与分析 |
第6章 新手型与专家型教师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功能设计有效性比较与分析 |
6.1 不同课型问题的功能设计有效性的比较与分析 |
6.1.1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类 |
6.1.2 元素及其化合物类 |
6.1.3 有机化合物类 |
6.2 五个题项问题的功能设计有效性的比较与分析 |
第7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思考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高中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实践研究 ——以“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主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发展的需要 |
1.1.2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在学科中的地位 |
1.1.3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的地位及特点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界定以及研究综述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核心素养 |
2.1.2 化学核心素养 |
2.1.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
2.2 研究综述 |
2.2.1 国外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
2.2.2 国内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
2.2.3 有机化学教学研究现状 |
3 理论基础 |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3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4 中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的调查 |
4.1 调查内容和目的 |
4.2 调查对象 |
4.3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4 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 |
4.5 结果分析 |
4.5.1 前测试卷调查 |
4.5.2 访谈结果分析 |
5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培养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
5.1 课标中“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的要求 |
5.2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策略 |
5.3 教学实践案例 |
5.3.1 案例一: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
5.3.2 案例二:乙烯 |
5.3.3 案例三:乙醇 |
5.3.4 案例四:乙酸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后测成绩数据分析 |
5.4.2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水平层次的整体比较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基于高中化学实验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及化学实验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手段 |
2.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3.基于化学实验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 |
3.1 情境的创设 |
3.2 实验探究 |
3.3 模型教学 |
3.4 借助多媒体 |
3.5 改进实验 |
4.基于实验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
4.1 教学设计 |
4.2 教学设计说明 |
5.教学效果分析 |
5.1 学生、教师访谈 |
5.2 问卷调查及分析 |
6.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5)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高中化学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以“苯及芳香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课标对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培养要求 |
1.1.2 高中化学学科学习现状的需求 |
1.2 ARCS动机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1 ARCS动机模型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 ARCS动机模型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ARCS动机模型的概念界定 |
2.1.1 学习动机概念 |
2.1.2 学习动机分类 |
2.1.3 ARCS动机模式的构成要素分析 |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1 混合式教学 |
2.2.2 游戏教学 |
2.2.3 数字化微格教学与微课 |
2.2.4 PBL教学 |
2.2.5 CBL教学 |
2.2.6 思维导图 |
2.3 理论基础 |
2.3.1 人本主义理论 |
2.3.2 建构主义理论 |
2.3.3 期望价值理论 |
2.3.4 成就动机理论 |
第三章 动机教学前期分析与准备 |
3.1 学业水平成绩的前测统计与分析 |
3.2 学生动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2.1 前测调查问卷编制与发放 |
3.2.2 前测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
3.3 教学课时安排 |
3.4 教学微课设计及制作 |
3.4.1 基于ARCS动机要素的化学微格教学技能整合 |
3.4.2 微课的前期制作 |
3.5 ARCS动机教学模型的建构 |
3.5.1 教学模型的建构 |
3.5.2 教学研究对象 |
3.5.3 教学实施方案 |
第四章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
4.1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苯”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
4.1.1 教材分析 |
4.1.2 学情分析 |
4.1.3 教学目标 |
4.1.4 教学思路 |
4.1.5 教学过程 |
4.1.6 教学反思 |
4.2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苯的同系物”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
4.2.1 教材分析 |
4.2.2 学情分析 |
4.2.3 教学目标 |
4.2.4 教学思路 |
4.2.5 教学过程 |
4.2.6 教学反思 |
4.3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芳香烃”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
4.3.1 教材分析 |
4.3.2 学情分析 |
4.3.3 教学目标 |
4.3.4 教学思路 |
4.3.5 教学过程 |
4.3.6 教学反思 |
第五章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教学实施结果与分析 |
5.1 课堂教学实践展示 |
5.1.1 教学课堂展示 |
5.1.2 学生思维导图作品展示 |
5.2 学业水平后测成绩的统计与分析 |
5.2.1 “苯及芳香烃”专项习题编制 |
5.2.2 “苯及芳香烃”专项试卷编制 |
5.2.3 “苯及芳香烃”专项试卷成绩统计与分析 |
5.3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
5.3.1 后测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发放 |
5.3.2 后测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附件四 |
附件五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6)提升三重表征能力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以《有机化学基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1.2.2 有利于提高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
1.2.3 有利于推进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改革 |
1.3 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化学三重表征的相关研究 |
1.3.2 高中有机化学教学设计相关研究 |
1.3.3 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策略相关研究 |
1.4 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 |
1.5 研究内容 |
1.6 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课题相关理论研究 |
2.1 课题相关概念鉴定 |
2.1.1 表征 |
2.1.2 教学设计 |
2.1.3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 |
2.2 课题研究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信息加工理论 |
2.3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分析 |
2.3.1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内容分析 |
2.3.2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学习要求分析 |
2.3.3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特点分析 |
第三章 基于三重表征的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设计 |
3.1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设计原则 |
3.1.1 教学目标素养化原则 |
3.1.2 教学内容结构化原则 |
3.1.3 教学活动多样化原则 |
3.1.4 宏微符相结合原则 |
3.1.5 教学评一体化原则 |
3.2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设计策略 |
3.2.1 情境问题教学设计策略 |
3.2.2 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
3.2.3 发展学科思维教学设计策略 |
3.2.4 发现主体教学设计策略 |
3.3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设计一般流程 |
第四章 基于三重表征的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设计案例 |
4.1 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案例-苯酚 |
4.1.1 “苯酚”教学设计的前期准备 |
4.1.2 “苯酚”教学设计的框架 |
4.2 有机反应教学设计案例-消去反应 |
4.2.1 “消去反应”教学设计的前期准备 |
4.2.2 “消去反应”教学设计的框架 |
4.3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案例-医用胶单体分子合成 |
4.3.1 “医用胶单体分子合成”教学设计的前期准备 |
4.3.2 “医用胶单体分子合成”教学设计框架 |
第五章 基于三重表征的《有机化学基础》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
5.1 基于情境问题的教学设计策略角度 |
5.1.1 有机化合物教学实践案例——苯酚 |
5.1.2 有机反应教学实践案例-消去反应 |
5.1.3 有机合成教学实践案例-医用胶单体分子合成 |
5.2 基于发展学科思维的教学设计策略角度 |
5.2.1 有机化合物教学实践案例——苯酚 |
5.2.2 有机反应教学实践案例-消去反应 |
5.2.3 有机合成教学实践案例-医用胶单体分子合成 |
5.3 基于发现主体教学设计策略角度 |
5.3.1 有机化合物教学实践案例——苯酚 |
5.3.2 有机反应教学实践案例-消去反应 |
5.3.3 有机合成教学实践案例-医用胶单体分子合成 |
5.4 基于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角度 |
5.4.1 有机化合物教学实践案例——苯酚 |
5.4.2 有机反应教学实践案例-消去反应 |
5.4.3 有机合成教学实践案例-医用胶单体分子合成 |
第六章 启迪与反思 |
附录一 基于三重表征的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案例一以酚为例课堂实录 |
附录二 基于三重表征的有机化学反应教学设计案例——消去反应教学实录 |
附录三 基于三重表征的有机合成教学设计案例一以医用胶单体合成为例课堂实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学生证据推理核心素养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目标 |
1.1.2 有机物结构在高中有机物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
1.1.3 高中化学学业评价对有机物结构提出了明确要求 |
1.2 研究现状 |
1.2.1 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的研究现状 |
1.2.2 证据推理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探究式教学理论 |
2.1.2 图尔敏论证模式 |
2.1.3 Sampson科学论证模型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有机物结构 |
2.2.2 证据 |
2.2.3 推理 |
2.2.4 证据推理 |
第3章 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选择课堂观察与文本分析的课题 |
3.2 确定课堂观察与文本分析的对象 |
3.3 制定课堂观察表 |
3.4 实施课堂观察与文本分析 |
3.4.1 《甲烷分子的结构》课堂观察与文本分析 |
3.4.2 《苯分子的结构》课堂观察与文本分析 |
3.5 课堂观察与文本分析的结果分析 |
3.5.1 《甲烷分子的结构》课堂观察与文本分析的结果分析 |
3.5.2 《苯分子的结构》课堂观察与文本分析的结果分析 |
3.6 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现状总结 |
第4章 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策略 |
4.1 以外显化的“观点表达”为切入点为证据收集指明方向 |
4.2 以证据意识—收集—筛选为突破点提高证据应用能力 |
4.2.1 以“证据库”的收集建立为契机提高证据意识 |
4.2.2 善于从多个角度收集证据提升取证的丰富性和科学性 |
4.2.3 注重筛选支持性证据形成具有特定逻辑关系的证据链 |
4.3 以系统化的推理活动为关键点构建有机物空间结构认识思路 |
4.4 以科学探究过程为主线建立观点—证据—结论恰当联系 |
第5章 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设计 |
5.1 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有机物结构新授课教学设计——以《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课时教学为例 |
5.1.1 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分析 |
5.1.2 学情分析 |
5.1.3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
5.1.4 教学过程设计 |
5.1.5 教学反思 |
5.2 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有机物结构复习课教学设计——以《有机物结构专题》单元教学为例 |
5.2.1 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分析 |
5.2.2 学情分析 |
5.2.3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
5.2.4 教学过程设计 |
5.2.5 教学反思 |
第6章 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设计与实施评价 |
6.1 基于文本分析的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设计评价 |
6.1.1 制定教学设计评价表 |
6.1.2 教学设计评价的实施过程 |
6.1.3 教学设计评价结果分析 |
6.1.4 教学设计评价结论 |
6.2 基于课堂观察的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实施评价 |
6.2.1 制定活动表现评价表 |
6.2.2 教学设计实施过程 |
6.2.3 教学实施效果分析与评价 |
6.2.4 教学实施效果结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高考试题研究与教学策略改进 ——以“有机化学基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对高考化学试题的整体研究 |
1.2.2 对选择题的研究分析 |
1.2.3 对化学工业流程题的研究分析 |
1.2.4 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分析 |
1.2.5 对化学实验试题的研究分析 |
1.2.6 对有机推断题的研究分析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理论依据和相关概念界定 |
2.1 理论依据 |
2.1.1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2.1.2 建构主义理论 |
2.1.3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高考 |
2.2.2 试题分析 |
2.2.3 思维导图 |
2.2.4 教学策略 |
3.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分析 |
3.1 试题样本的选取 |
3.2 2017-2019 年全国Ⅰ卷、Ⅱ卷、Ⅲ卷高考化学试题统计分析 |
3.2.1 试卷结构分析 |
3.2.2 试卷内容统计分析 |
3.2.3 知识分布统计 |
3.3 高考有机化学试题特点 |
3.4 失分原因分析 |
3.5 结论与启示 |
4、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策略和解题策略 |
4.1 有机化学教学策略 |
4.1.1 思维导图建构策略 |
4.1.2 建构模型和多媒体结合策略 |
4.1.3 知识、能力迁移策略 |
4.2 基于有机化学教学策略的教学实践 |
4.2.1 教学设计 |
4.2.2 教学成绩 |
5. 研究结论、反思 |
5.1 研究结论 |
5.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中美数字化实验比较研究 ——以中学有机化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现状 |
2.1 国内中学有机化学部分数字化实验研究 |
2.2 国外中学有机化学部分数字化实验研究 |
2.3 中外化学实验比较研究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建构主义理论 |
3.2 结构主义理论 |
3.3 比较教育学 |
第四章 中美有机化学数字化实验比较 |
4.1 比较对象选择 |
4.2 课程标准的比较 |
4.3 实验内容的比较 |
4.4 实验设计的比较 |
4.5 实验教学价值的比较 |
4.6 对比较结果的初步思考 |
第五章 基于实验比较的实验案例设计与实施 |
5.1 设计意图 |
5.2 实验案例一:利用旋光度鉴别有机化合物 |
5.3 实验案例二:测定食醋的总酸度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附录1 美国有机化学数字化实验 |
附录2 中国有机化学数字化实验 |
附录3 利用旋光度鉴别有机物 |
附录4 测定食醋的总酸度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增加对比实验 注重对比分析——记对乙烯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重新设计演示实验,侧重现象对比分析 |
1.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现象的再分析 |
2.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现象的再分析 |
三、乙烯与溴水反应机理的探究 |
1.增加乙烯与溴水反应实验,分析对比明了反应机理 |
2.新教材将乙烯与溴水反应改为溶溴四氯化碳溶液的原因 |
四、浅谈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及溴水的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乙炔与溴水反应原理的探究[J]. 王春.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0(06)
- [2]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比较研究 ——基于新手型与专家型教师的课堂观察[D]. 钟保英.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3]高中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实践研究 ——以“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主题为例[D]. 王霞琳.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4]基于高中化学实验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D]. 穆慧慧. 西南大学, 2020(01)
- [5]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高中化学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以“苯及芳香烃”为例[D]. 王贺.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提升三重表征能力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以《有机化学基础》为例[D]. 刘益真. 扬州大学, 2020(05)
- [7]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设计与实施[D]. 姜玮. 鲁东大学, 2020(01)
- [8]高考试题研究与教学策略改进 ——以“有机化学基础”为例[D]. 赵红菲. 西南大学, 2020(01)
- [9]中美数字化实验比较研究 ——以中学有机化学实验为例[D]. 潘越.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10]增加对比实验 注重对比分析——记对乙烯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学习[J]. 向太平.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