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外柱上电容器组存在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吴锦虹,余伙庆[1](2019)在《户外配变低压综合配电箱的改进》文中研究指明文章设计一种安装于户外的配变低压综合配电箱,具有四个独立隔室的配变低压综合配电箱。配变低压综合配电箱的材料为不锈钢,安装在户外台区变压器上,集计量、电能分配、无功补偿功能于一体。配变低压综合配电箱分为四个独立的隔室,四个隔室相互独立,采用冷轧钢板分开,在一个室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其他隔室;箱在侧面、电容室底部开有通风进气孔,通风进气孔内侧焊接有不锈钢丝网,既满足通风的要求,又可以满足防护等级的要求。箱体顶部采用"人"字形结构的顶盖,同时在顶盖的长边开有通风孔,用于出风散热;在箱体的底部开有进出线孔,采用专用的电缆进线格兰,防护等级高;在箱体的两侧装有M16的铜螺柱,用于搭接进线侧接地线,方便施工;门板采用内凹槽设计,凹槽内贴有硅橡胶,箱门关闭时压住箱体的凸出部,保证防护等级。
陈志伟[2](2017)在《基于纳米材料磁状态可调整的多功能电力变压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电网中出现日益严重的直流偏磁现象,会引起变压器铁心振动加剧、谐波增大、电压畸变等问题,并且会给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带来严重的威胁;此外,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能源战略发展的需要,电力网中非线性负载占有大部分比例,该类负载具有冲击性、无功功率不平衡等特征。因此,研究一种综合具有偏磁补偿及无功调节能力的新型电力变压器,对保证电网安全可靠地提供优质电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工程价值。本文针对目前电力系统中日益突出的直流偏磁现象和线路无功不平衡问题展开研究,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基于新型纳米两相复合磁性材料,构建一种全新的、内在磁状态可以自我调节的铁心结构,并将变压器铁心与电抗器铁心磁路集成。利用纳米材料导磁和励磁之间的有效转换,创新性地在一台变压器本体上实现了多种功能的转换,比如:可调电抗、无功调节、直流偏磁补偿等。为电网智能化安全运行提供一种新的节能型、智能化电力设备。首先,本文利用磁交换耦合作用,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电力系统电磁装备的软、硬磁两相复合型纳米磁性材料,建立材料数学模型并确定材料剩磁和矫顽力的关系,确定了复合型材料制备工艺和磁性能处理技术。针对纳米复合磁性材料对外磁场具有快速反应的特性(高剩磁、低矫顽力),并结合电力电子技术,设计了一套阶梯型交、直流脉冲混合电源,用于复合磁性材料磁性能调节,实现了材料在硬磁相和软磁相之间有效的转换,为完成调节铁心磁状态的目的奠定了基础。然后,为了满足变压器直流偏磁磁通定向补偿和电感值连续可调整的目标,运用磁路磁阻理论和磁集成技术,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电力变压器新结构。重点研究了复杂磁场作用下纳米磁性材料磁特性之间相互转换机理及其控制方式,通过改变磁性材料的剩磁实现了对偏磁磁通反向补偿及调节电感铁心磁饱和程度的能力,进而减小了直流偏磁对变压器的危害。完成了电感值连续可调的目的,实现了线路无功实时、快速调节的需求,可以消弱电网谐波污染,提高了线路无功补偿的可靠性以及整个电力系统的性能。实现了电磁装备工作点从“电调整”到“磁调整”的改变,该结构的特点是不改变变压器外部中心点接线方式,可以有效的保证中性点安全接地。基于纳米两相复合磁性材料的磁特性,提出一种磁集成解耦策略,解决了电感绕组和变压器绕组之间的解耦问题,在保证变压器功能的条件下集成了电抗器功能。最终实现了单台变压器兼具变压、平波、直流偏磁抑制和快速线路无功功率调节的能力,降低或消除电网谐波污染,减小了电力装置体积,完成了装备一体化设计。最后,制作了两台10kVA兼具直流偏磁补偿及电感调节能力的新型电力变压器;搭建基于新型电力变压器的小型配电系统;完成直流偏磁补偿和线路无功调节实验,验证了本文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为我国智能化电网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刘承鑫,潘悦[3](2016)在《上海市奉贤区10KV配电线路现状分析及改善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市奉贤区10KV配电线路,主要由城区供电、农村供电和城乡结合部电网所组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几年电力用户对用电量的需求不断增加,对10KV配电线路的供电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10KV配电线路的供电能力,时刻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奉贤地区的10KV配电线路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通过分析线路上广泛使用的户外跌落式熔断器的故障现象和使用现状,反思目前10KV配电线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改善10KV配电线路的有效措施。
黄水平[4](2015)在《分级绝缘高压并联电容器组状态监测装置的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规模和容量在逐年增大,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与电源分布都发生了显着的改变,运行环境越趋复杂。在快速发展的超高压、特高压等级系统中无功补偿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无功补偿装置特别是补偿电容器应用的优劣关系到电力系统供电质量的优劣,也直接影响着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针对现有的并联电容器组运行状态监测分析装置无法应用于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容器组的不足,在深入研究500kV变电站35kV电容器组故障特性和谐波特征的基础之上,分析导致电容器组损坏的各种因素,计算各种故障情况下电容器的电流变化情况,总结规律,提出电容器组的故障判断和测量方法;建立分级绝缘并联电容器组状态监测模型,模拟电容器在各种故障条件下的电流电压变化情况,分析比较模拟试验与理论计算结果,为现场安装调试奠定基础。在以上理论的基础上,设计研发一套分级绝缘高压并联电容器组状态监测装置。该装置具有良好的电位隔离和通信能力,可实时监测整组及单台电容器的运行状态,并能发现电容器故障原因和故障过程,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目标地对电容器组进行改造和运行维护,提高电容器装置和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选取佛山地区某500kV变电站内一组35kV电容器组作为应用对象,安装分级绝缘高压并联电容器组状态监测装置,分析比较模拟试验和现场运行的结果,检验系统在模拟环境与现场运行的异同点,为监测系统的优化改进提供合理的依据,及找出电容器故障的关键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石一峰[5](2015)在《苏州配网自动化试点区域建设方案的研究》文中提出配电自动化是远程监控配网运行状态,能自动检测并隔离故障,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的一种电力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可极大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同时减少维护费用和人力成本。国内外对此项技术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和实际应用,获得了较多的成果,但很多高级功能目前还仅处在研发阶段。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战略发展目标为配电自动化注入了新的内涵,指明了发展方向。随着经济规模和用电体量的高速增长,苏州地区的用户和居民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苏州供电公司选择古城区和工业园区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域开展配电自动化试点工作。配电自动化环节众多,为合理规划、设计试点区域内配电一次设备、通信、主站、子站及配电终端的功能和配置要求,需要认真研究各环节应用技术,包括网架接线方式、馈线自动化技术、配电通信技术、配电终端后备电源配置、分布式电源接入影响等,通过分析与比较,结合现状,综合考虑建设成本与预期效益,最终制定配电自动化分阶段实施目标与方案。本文认真分析了配电自动化相关应用技术、苏州配网现状,通过对试点区域网架结构、一次设备、自动化系统、通讯系统、信息系统现状深度调研,剖析了配电自动化改造各环节中需解决的问题,制定了总体规划、网架改造、主站升级、一次设备、配电终端、通信网络、信息交换等方面的建设目标,根据此目标详细编制了苏州配电自动化改造试点建设方案。通过试点建设配电自动化,可有效提高苏州城市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有效缩短配电线路故障停电时间,提升企业运营和管理水平,提高用户满意度,实现配电网的卓越运营。
陈昊[6](2015)在《配网自动化系统站点监控方案设计》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短时停电和电压波动都有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传统的配电网运行管理方法已很难进一步提高配电网的管理水平与供电可靠性。实现配电自动化可以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同时还可以合理分配电能和降低损耗。站点监控系统是配网自动化技术方案的核心内容,选择的依据是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目标以及配电网的实际状况。配电网中需要纳入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监控考虑的站点主要有柱上开关、开关站、配电站、箱变以及台架变等。对站点的监控,包括一遥(遥信)、二遥(遥信/遥测)、三遥(遥信/遥测/遥控)、就地控制4种基本实现方式。配电网站点监控系统覆盖一个城市或城市中的部分城区,涉及成千上万套设备,其建设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浩大工程,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很难想象系统建成后能够正常运行并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实施配电网站点监控,要重视系统的方案设计,科学合理地确定系统的建设目标与监控方案,为建设一个可靠、实用、经济的配网自动化站点监控系统打好基础。本课题围绕配网自动化四种站点监控方案的特点、对供电可靠性指标所做出的贡献等方面展开研究分析,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了解配网自动化实施范围、系统结构、站点监控、终端功能配置及信息采集等情况;例如配电终端的工作特性、配电子站的概念、配电终端与子站以及子站与主站之间是通过怎样的通信网络来实现海量数据的传输。(2)研究分析配电网站点监控方案的每一种作用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具体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包括一遥、二遥、三遥以及就地控制这四种站点监控方案。(3)分析A-E五类地区配网自动化建设目标以及配电网的实际状况与所采用的站点监控方案之间的联系。(4)举例分析G市五类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各供电分区供电负荷密度以及对供电可靠率指标的要求,根据上述的研究内容提出一套最适合G市基本情况的的配网自动化站点监控方案。本文提出的配网自动化站点监控系统方案选择原则,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存在的缺乏统筹兼顾等问题,而且简单可靠,易于实现,可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投资成本,更好的达到预想的效果。
边静涛[7](2013)在《农村电网电压质量及无功补偿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农村电网负荷的迅速增长,同时农村电网负荷分散、地域性、季节性等特点尤为明显,如不能及时得到治理,将导致农村电网电压质量及其电网经济性能也随着逐年降低。随着,百姓对电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电网无功补偿工作仍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电力供需矛盾逐年加深,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无功补偿在农村电网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凸现的尤为紧迫、重要。无功补偿装置在农村电网的合理应用,不但能提高线路的电压质量,提高农网功率因数,增强设备的出力水平,也给供电企业及电力用户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本文对无功补偿的原理进行了分析,举例阐明了其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从以电压、功率因数的提升等多种目的着手,对农网应用无功补偿装置的选择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包括无功装置的补偿方式、补偿容量以及无功补偿装置施工注意事项等;针对满城县供电辖区杨佐525线路及辖区大工业用户进行无功改造的实例,对改造前后的各项参数进行对比,进一步明确了无功补偿的重要性。通过改造前后其经济性对比,设备投入资金与投入后企业效益提升的对照,更有力说明了无功补偿应用的必要性,让供电企业及更多有需要的电力用户认可无功补偿的应用,避免无功对电网的影响,提升农网经济可靠运行水平。无功补偿装置的改造升级是农村电网建设技术改造升级的重要内容。无功补偿地点、容量、方式的合理选择,能够更好的保证农村电网的电压质量,增强其稳定性,是节能降损的一种小投资、高回报的方案。通过优化无功管理,提高线路功率因数、降低输电线路和变压器损耗,减少供电设备容量,提高设备出力。
廖文彪[8](2013)在《新型无功补偿方式在变电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系统电压波动、无功功率过剩和不足已经成为影响供电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采取基于FC+MCR型实时动态无功补偿方式可以很好地稳定母线电压和最大限度地保持无功功率平衡,从而大大地提高系统供电质量。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同时说明了目前国内外对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研究情况;接着对“磁阀”式可控饱和电抗器的本体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电抗器的数学模型来分析其工作状态及电磁特性。接着对目前变电站电压无功功率综合控制方式进行具体分析,介绍分析了传统的九区图控制策略的不合理动作,同时得出了基于FC+MCR复合型动态无功补偿的十七区图控制策略;随后对江门110kV创利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波形进行分析,得出创利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波动大的特点,并根据变电站运行数据对负荷进行建模仿真,同时用FC+MCR复合型动态无功补偿方式进行无功补偿系统设计,然后通过仿真和样机试验两种方式下分析基于FC+MCR复合型动态无功补偿方式的无功补偿效果。最后针对动态无功补偿系统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后台无功监控软件,同时介绍了此后台监控软件与下位机和地区调度部门之间的通信及通讯规约。
曹小鹏[9](2012)在《110kV张梁变电站工程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电力负荷的增长,定边县域电网出现电网结构薄弱、输送容量不足、运行方式不灵活等问题。根据电力负荷的预测数据,到2008年,特别是县域西部电网的负荷能力已经达到极限,到2013年将有130MW的新增负荷应由张梁变电站来供电。张梁变电站的建设可极大改善西部电网的网络结构,解决目前西部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榆林电网决定新建110kV张梁变电站。论文对张梁变电站的电气一次系统、电气二次系统、系统调度自动化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并介绍了本工程的系统通信。110kV张梁变电站建成后,全站设备接受榆林地调的统一调管。对于线路部分,本次设计仅做了张梁变电站至110kV盐砖线的π接线路工程。同时完成了变电站土建消防环保设计。站址选择靠近负荷中心,并对站区总平面布置进行了设计。为确保110kV张梁变电站工程安全施工、质量创优、按期完工,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论文设计了详细的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进度。为实现工程建设的质量目标,设计了质量管理措施,并给出了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技术措施。设置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机构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给出了安全组织的技术措施。同时给出了一些危险点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张梁变电站现已顺利按期完工,表明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变电站自投运以来,所有设备运行正常,电压合格,功率因数满足要求,防雷系统良好。同时给出变电站目前的运行情况,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邱凌[10](2011)在《青山湖区配网无功优化方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农村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农网改造后的电网构架已初具规模,县级供电企业的工作重点由保证用户“用上电”向“用好电”转变。提升配网电压无功管理水平,是提高供电质量、加强降损节能的重要举措。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目前无功补偿方式相对简单,部分配电线路在生产高峰负荷时段电压偏低,而在负荷低谷时段电压偏高。本文对青山湖区配网电压无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从变电站并联补偿电容器改造、10千伏线路自动无功补偿、配变和低压线路智能调压等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并提出利用三级联调控制系统使之形成一个整体,实现补偿效果的最优化。
二、户外柱上电容器组存在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户外柱上电容器组存在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户外配变低压综合配电箱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户外配变低压综合配电箱的现状 |
2 户外配变低压综合配电箱的一次方案及分析 |
3 新型户外配变低压综合配电箱的改进设计 |
4 结束语 |
(2)基于纳米材料磁状态可调整的多功能电力变压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合磁性材料研究现状 |
1.2.2 直流偏磁研究现状 |
1.2.3 可控电抗器研究现状 |
1.2.4 无功调节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解决的问题 |
第2章 纳米复合磁性材料制备及磁性能研究 |
2.1 磁性材料 |
2.2 复合磁性材料 |
2.2.1 纳米复合磁性材料粉末获取 |
2.2.2 纳米复合磁性材料性能热处理 |
2.2.3 纳米复合磁性材料磁制备 |
2.3 纳米复合磁性材料磁性能调节 |
2.3.1 复合磁性材料充磁研究 |
2.3.2 复合磁性材料退磁研究 |
2.3.3 改进型磁性材料退磁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种磁状态可调整的新型电力变压器设计 |
3.1 直流偏磁补偿结构设计 |
3.1.1 直流偏磁补偿机理研究 |
3.1.2 基于磁路磁阻理论变压器直流偏磁补偿结构设计 |
3.2 集成可调电感变压器结构设计 |
3.2.1 磁集成技术 |
3.2.2 两种磁集成解耦方式 |
3.2.3 集成可调电感变压器磁路解耦设计 |
3.2.4 基于解耦理论集成可调电感变压器结构设计 |
3.3 具有直流偏磁补偿和电感调节能力的新型电力变压器电磁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电力变压器仿真研究 |
4.1 系统模型的建立 |
4.1.1 交直流脉冲混合电源设计 |
4.1.2 新型电力变压器三维仿真建立及可行性验证 |
4.2 具有直流偏磁抑制和无功调节能力变压器仿真研究 |
4.2.1 直流偏磁补偿仿真 |
4.2.2 集成可调电感调节仿真 |
4.3 新型电力变压器温升及振动仿真研究 |
4.4 新型电力变压器模态分析与仿真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纳米复合磁性材料新型电力变压器实验研究 |
5.1 交直流脉冲混合电路设计 |
5.1.1 单相AC-DC-AC电路 |
5.1.2 驱动电路的设计 |
5.1.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2 充退磁装置磁化线圈 |
5.3 新型电力变压器实验电路设计 |
5.3.1 直流偏磁及其补偿实验研究 |
5.3.2 线路无功及其调节实验研究 |
5.4 新型电力变压器铁心振动测量及模态实验 |
5.5 新型电力变压器直流偏磁补偿及无功调节实验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分级绝缘高压并联电容器组状态监测装置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容器组状态监测国内外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电容器状态监测基本原理及方法 |
2.1 引言 |
2.2 导致电容器损坏的主要因素及测量方法 |
2.2.1 系统谐波对电容器的影响及测量方法 |
2.2.2 系统过电压对电容器的影响及测量方法 |
2.2.3 其他因素对电容器运行的影响分析 |
2.3 电容器故障电流计算分析 |
2.3.1 无内熔丝电容器的工作电流计算 |
2.3.2 内熔丝电容器的工作电流计算 |
2.4 故障判断和测量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级绝缘并联电容器组状态监测的建模分析 |
3.1 引言 |
3.2 35kV高压并联电容器组结构及状态监测装置的技术指标 |
3.2.1 35kV电容器组结构特点 |
3.2.2 35kV装置功能要求 |
3.2.3 主要技术指标 |
3.3 故障电流计算方法 |
3.4 仿真及实验室模拟 |
3.4.1 分合闸及故障过程仿真 |
3.4.2 实验室模拟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级绝缘并联电容器组状态监测装置的总体设计 |
4.1 引言 |
4.2 存在的技术难点及关键技术指标分析 |
4.2.1 存在的技术难点 |
4.2.2 技术指标分析 |
4.3 总体设计方案 |
4.3.1 硬件组成模块及功能要求 |
4.3.2 软件组成模块及功能要求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级绝缘并联电容器组状态监测装置的运行分析 |
5.1 引言 |
5.2 装置安装 |
5.3 调试过程 |
5.4 现场应用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苏州配网自动化试点区域建设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配电自动化在发达国家的开发和利用情况 |
1.2.2 配电自动化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状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配电自动化相关应用技术比较与分析 |
2.1 配网接线方式比较 |
2.1.1 双电源环网接线 |
2.1.2 多分段、适度联络接线 |
2.1.3 N供一备接线方式 |
2.2 馈线自动化模式比较 |
2.2.1 就地控制模式 |
2.2.2 集中控制模式 |
2.2.3 分布式智能控制模式 |
2.2.4 馈线自动化模式比较 |
2.3 几种配电通信方式的比较 |
2.3.1 无源光纤专网通信技术 |
2.3.2 有源光纤专网通信技术 |
2.3.3 无线专网 |
2.3.4 配电线载波技术 |
2.3.5 无线公网技术 |
2.3.6 配电通信技术比较 |
2.4 配电终端装置几种后备电源比较及设计要点 |
2.4.1 蓄电池与普通电容器 |
2.4.2 超级电容器 |
2.4.3 备用电源应用设计要点 |
2.5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馈线自动化的影响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苏州配电自动化工程规划 |
3.1 现状分析 |
3.1.1 试点区域概况 |
3.1.2 配电网架现状 |
3.1.3 配电一次设备现状 |
3.1.4 早期配电自动化系统现状 |
3.1.5 配电通信网络现状 |
3.1.6 相关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 |
3.2 规划目标 |
3.2.1 整体规划目标 |
3.2.2 网架和一次设备规划目标 |
3.2.3 主站规划目标 |
3.2.4 配电终端规划目标 |
3.2.5 配电通信系统规划目标 |
3.2.6 信息交互系统规划目标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苏州配电自动化工程实施方案 |
4.1 总体方案 |
4.2 配电网架改造 |
4.2.1 改造原则 |
4.2.2 改造方案 |
4.3 主站改造 |
4.3.1 改造原则 |
4.3.2 实施方案 |
4.4 配电子站改造 |
4.4.1 改造原则 |
4.4.2 实施方案 |
4.5 配电设备及终端改造 |
4.5.1 改造原则 |
4.5.2 实施方案 |
4.6 配电通信网络改造 |
4.6.1 改造原则 |
4.6.2 实施方案 |
4.7 信息交互总线改造 |
4.7.1 改造原则 |
4.7.2 实施方案 |
4.8 效益分析 |
4.8.1 管理效益 |
4.8.2 经济效益 |
4.8.3 社会效益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配网自动化系统站点监控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2 国内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配网自动化系统研究及其构成 |
2.1 概述 |
2.2 配网自动化终端 |
2.2.1 监控终端类型及功能 |
2.2.2 监控终端电源 |
2.3 配电子站 |
2.4 配网自动化监控系统通信组网技术 |
2.4.1 概述 |
2.4.2 通信技术 |
2.4.3 常规通信协议 |
2.5 配网自动化监控系统主站 |
2.5.1 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硬件构成 |
2.5.2 配电网主站软件系统 |
2.6 高级应用功能 |
2.6.1 馈线自动化 |
2.6.2 网络拓扑 |
2.6.3 状态估计 |
2.6.4 故障信息管理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配网自动化站点监控方式 |
3.1 一遥站点监控方式 |
3.2 二遥站点监控方式 |
3.3 三遥站点监控方式 |
3.4 就地控制站点监控方式 |
3.4.1 电压控制型 |
3.4.2 电流控制型 |
3.4.3 电压电流控制型 |
3.4.4 “看门狗”分界断路器开关 |
3.4.5 分析评价与应用情况 |
3.5 各种自动化实现方式对供电可靠性的具体贡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配网自动化站点监控方案规划设计 |
4.1 配网自动化实施范围 |
4.1.1 外部需求条件 |
4.1.2 内部基础条件 |
4.2 供电可靠性指标 |
4.3 站点监控方案选择原则 |
4.3.1 柱上开关监控方案 |
4.3.2 环网柜监控方案 |
4.3.3 开闭所监控方案 |
4.3.4 配电变压器台架监控方案 |
4.3.5 配电室监控方案 |
4.4 配网自动化经济效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市配网自动化站点监控方案 |
5.1 G市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
5.2 各类供电分区供电负荷以及对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要求 |
5.2.1 A、B、C、D、E五类供电分区 |
5.2.2 各分区供电可靠性评估 |
5.3 G市配网自动化监控方案设计 |
5.3.1 柱上开关监控 |
5.3.2 开闭所监控方案 |
5.3.3 配电变压器台架监控方案 |
5.3.4 配电室监控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7)农村电网电压质量及无功补偿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当前农村电网无功补偿研究动态及标准制定 |
1.2.1 农村电网无功补偿的标准 |
1.2.2 农村电网功率因数的要求 |
1.2.3 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 |
1.2.4 无功补偿装置变革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农村电网无功补偿原理 |
2.1 无功补偿的意义和作用 |
2.2 无功补偿的原理 |
2.3 无功补偿的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选择及电气元件配置 |
3.1 确定无功补偿容量的方法 |
3.1.1 从功率因数的提高数值确定补偿容 |
3.1.2 从降低线损需要来确定补偿容量 |
3.1.3 从提高运行电压需要来确定补偿容量 |
3.2 电气元件的配置 |
3.2.1 接线方式 |
3.2.2 各类电器元件配置 |
3.2.3 控制方式 |
3.3 无功补偿装置安装与调试 |
3.3.1 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 |
3.3.2 操作步骤、质量标准 |
3.3.3 无功补偿装置的调试及注意事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满城县农网无功补偿改造案例分析 |
4.1 杨佐 525 线路整体介绍 |
4.2 杨佐525线路无功补偿方案的选择 |
4.2.1 装置概述 |
4.2.2 装置特点 |
4.2.3 运行条件 |
4.2.4 主要技术参数 |
4.2.5 结构及工作原理 |
4.2.6 装置的保护功能 |
4.2.7 主要设备清单 |
4.2.8 技术数据表 |
4.2.9 安装方式 |
4.2.10 补偿效果 |
4.3 用电企业配电变压器无功补偿应用 |
4.3.1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
4.3.2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计算方法 |
4.3.3 玉峰石渣厂无功补偿装置应用 |
4.4 无功补偿应用效果分析 |
4.5 存在的问题和后续改进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新型无功补偿方式在变电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无功补偿方式的研究状况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FC+MCR复合型SVC补偿原理 |
2.1 FC+MCR复合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基本结构 |
2.2 “磁阀”式可控饱和电抗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2.3 “磁阀”式可控饱和电抗器基本电磁方程及等效电路 |
2.3.1 “磁阀”式可控饱和电抗器基本电磁方程 |
2.3.2 “磁阀”式可控饱和电抗器数学模型等效电路 |
2.4 FC+MCR复合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特点 |
2.5 FC+MCR复合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应用情况及前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FC+MCR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 |
3.1 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现状概述 |
3.2 VQC控制目标及控制模式 |
3.2.1 VQC控制目标 |
3.2.2 VQC的控制方式 |
3.3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基本原理 |
3.4 FC+MCR对变电站电压无功的控制 |
3.5 变电站的电压无功功率自动控制策略 |
3.5.1 传统九区图的VQC控制策略 |
3.5.2 传统九区图控制的不合理动作分析 |
3.5.3 基于FC+MCR的VQC控制策略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门创利变电站动态无功补偿系统设计 |
4.1 创利变电站简介 |
4.2 创利变电站系统运行数据分析 |
4.3 基于MCR的动态无功补偿系统设计 |
4.3.1 基于“磁阀”式可控饱和电抗器的系统构成 |
4.3.2 “磁阀”式可控饱和电抗器的本体介绍 |
4.3.3 补偿系统的控制模式 |
4.3.4 补偿系统的电压调节闭环控制流程图 |
4.3.5 补偿系统控制屏的结构及功能介绍 |
4.3.6 补偿系统保护的工作原理 |
4.4 补偿系统的通讯及数据传输 |
4.5 基于FC+MCR无功补偿系统的Simulink建模 |
4.6 FC+MCR无功补偿效果仿真分析 |
4.6.1 负荷仿真模型验证 |
4.6.2 MCR仿真模型验证 |
4.6.3 基于FC+MCR无功出力分析 |
4.6.4 稳压效果分析 |
4.7 FC+MCR无功补偿效果样机试验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CR后台监控软件设计 |
5.1 后台监控软件概述 |
5.2 后台监控软件的功能介绍 |
5.2.1 后台监控软件登陆界面设计 |
5.2.2 实时数据显示 |
5.2.3 实时波形显示 |
5.2.4 故障报警提示 |
5.2.5 电抗器本体控制动作 |
5.2.6 修改电流和电压互感器变比 |
5.2.7 数据存储 |
5.3 后台监控软件的通信 |
5.3.1 后台监控软件的通信规约 |
5.3.2 上下位机之间的通信方式 |
5.3.3 变电站与调度部门之间的通信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110kV张梁变电站工程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定边县域电网状况 |
1.2 变电站建设的必要性 |
1.2.1 定边县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2 电力负荷预测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1.3 工程建设概况 |
1.3.1 变电部分 |
1.3.2 线路部分 |
1.4 接入系统方案 |
1.5 工程投资估算与效益 |
1.6 本文所做的工作 |
1.7 小结 |
2 张梁变电站电气设计 |
2.1 设计依据 |
2.2 电气一次系统设计 |
2.2.1 电气主接线 |
2.2.2 潮流计算 |
2.2.3 短路计算 |
2.2.4 导线及主要设备选型 |
2.2.5 线路部分设计 |
2.2.6 过电压保护 |
2.2.7 总平面及配电装置布置 |
2.2.8 其它 |
2.3 电气二次系统设计 |
2.3.1 监控系统 |
2.3.2 元件保护 |
2.3.3 系统继电保护 |
2.3.4 安全自动装置 |
2.3.5 二次设备布置 |
2.3.6 UPS 系统 |
2.3.7 直流系统 |
2.3.8 微机防误闭锁系统 |
2.3.9 对侧变电站 |
2.4 系统调度自动化 |
2.4.1 系统通讯 |
2.4.2 系统调度自动化 |
2.5 小结 |
3 变电站土建消防环保设计 |
3.1 站址选择 |
3.2 工程概况 |
3.2.1 站区总平面布置 |
3.2.2 竖向布置 |
3.2.3 站区道路 |
3.2.4 屋外构支架及其它 |
3.2.5 给排水部分 |
3.2.6 消防部分 |
3.2.7 采暖通风 |
3.2.8 环保及绿化 |
3.3 小结 |
4 施工组织设计 |
4.1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
4.2 施工组织 |
4.3 施工方案 |
4.3.1 机具配置 |
4.3.2 设备及材料管理 |
4.3.3 施工方案及计划 |
4.3.4 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案 |
4.3.5 施工技术措施 |
4.4 施工综合进度 |
4.5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 |
4.5.1 质量目标 |
4.5.2 质量管理的措施 |
4.5.3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
4.6 工程建设安全管理 |
4.6.1 安全管理目标 |
4.6.2 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
4.6.3 危险点及预控措施 |
4.6.4 特殊项目安全技术管理 |
4.7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
4.8 小结 |
5 变电站运行情况 |
5.1 变电站运行情况及分析 |
5.1.1 实际运行情况 |
5.1.2 负荷接入情况 |
5.1.3 期间的故障情况及分析 |
5.1.4 其他 |
5.2 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青山湖区配网无功优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背景 |
1.2 青山湖区经济发展与电网现状 |
1.2.1 区域概况与经济发展情况 |
1.2.2 电网现状 |
1.2.3 农村低电压情况 |
第2章 配网无功优化 |
2.1 配网无功优化的必要性 |
2.1.1 无功功率与电压损耗的关系 |
2.1.2 无功功率与有功网损的关系 |
2.1.3 无功功率与功率因数的关系 |
2.2 配网无功优化的目的 |
2.2.1 调整配网电压 |
2.2.2 校正功率因数 |
2.2.3 平衡负荷 |
2.3 配网无功优化的原则 |
2.4 无功调节的主要手段 |
2.5 无功优化算法 |
2.5.1 常规优化算法 |
2.5.2 现代算法 |
第3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 |
3.1 电压无功实时监控有待建设完善 |
3.2 电网电压无功调控能力有待建设改造 |
3.2.1 110千伏义生变电站无功补偿现状 |
3.2.2 10千伏线路无功运行现状 |
3.2.3 配变及低压线路低电压情况 |
3.3 农村配网无功优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
3.4 项目可行性 |
第4章 实施方案 |
4.1 总体思路 |
4.2 建设内容 |
4.2.1 电压三级联调控制系统应用 |
4.2.2 变电站电压无功优化 |
4.2.3 线路电压无功优化 |
4.2.4 配变电压无功优化 |
4.2.5 低压线路调压装置应用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下一步工作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配电网全网电压调控系统技术文件 |
1 总体要求 |
2 系统架构要求 |
2.1 软件功能架构 |
2.2 硬件架构 |
3 主要功能要求 |
3.1 图形系统 |
3.2 数据接口 |
3.3 控制程序 |
3.4 WEB展现 |
4 速度安全性能要求 |
4.1 速度要求 |
4.2 安全性要求 |
附录B 变电站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技术文件 |
1 标准、规范 |
2 技术要求 |
3 成套装置主要技术参数 |
4 主要部件参数 |
附录C 10千伏线路自动无功补偿装置技术文件 |
1 装置概述 |
2 环境条件 |
3 技术指标 |
4 装置构成 |
5 装置特点 |
6 安装图 |
附录D 宽幅有载调压变压器技术文件 |
1 宽幅有载调压变压器 |
2 低压综合配电柜 |
3 技术条件 |
4 运行环境 |
5 基本功能 |
6 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
附录E 低压线路智能调压装置技术文件 |
1 工作原理 |
1.1 产品概述 |
1.2 补偿变压器调节电压原理 |
2 设备安装、接线与投运 |
2.1 设备安装 |
2.2 设备接线 |
2.3 设备的投运操作 |
四、户外柱上电容器组存在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户外配变低压综合配电箱的改进[J]. 吴锦虹,余伙庆.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04)
- [2]基于纳米材料磁状态可调整的多功能电力变压器研究[D]. 陈志伟. 沈阳工业大学, 2017(08)
- [3]上海市奉贤区10KV配电线路现状分析及改善措施[J]. 刘承鑫,潘悦. 科学中国人, 2016(15)
- [4]分级绝缘高压并联电容器组状态监测装置的设计与应用[D]. 黄水平. 华北电力大学, 2015(05)
- [5]苏州配网自动化试点区域建设方案的研究[D]. 石一峰. 华北电力大学, 2015(03)
- [6]配网自动化系统站点监控方案设计[D]. 陈昊. 山东理工大学, 2015(04)
- [7]农村电网电压质量及无功补偿应用研究[D]. 边静涛. 华北电力大学, 2013(S2)
- [8]新型无功补偿方式在变电站中的应用研究[D]. 廖文彪. 广东工业大学, 2013(10)
- [9]110kV张梁变电站工程设计及应用研究[D]. 曹小鹏. 西安科技大学, 2012(02)
- [10]青山湖区配网无功优化方案研究[D]. 邱凌. 南昌大学, 2011(07)
标签:无功补偿;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配网自动化; 能源; 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