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论文题目

发表论文题目

一、已发表的论文题录(论文文献综述)

苏闫兵[1](2021)在《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演进趋势与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从人文学科的视角,首先对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发展沿革和合作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从主题演化和引文网络两个维度分析了该领域研究的演进趋势与发展脉络,进一步以学科交叉视角,定量揭示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交叉的结构特征,以期对研究领域的演进趋势和发展脉络有更清晰的认识,为学者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多学科诊疗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国内外数据库收录的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论文为对象。数据来源国内数据:以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作为国内数据来源,分别检索肿瘤多学科诊疗相关论文题录数据,经融合去重、去除无效和不相关数据后,最终获得国内数据库论文题录数据4159条,每条数据包含标题、期刊、作者、机构、关键词、摘要等信息。国际数据:选取Web of Science(Wo S)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anded(SCIE)和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为国际数据来源,检索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论文题录数据。每篇文献包含标题、作者、来源期刊、发表年份、摘要、关键词、作者地址信息、参考文献和被引频次等信息。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检索、调查、阅读和分析肿瘤多学科诊疗和科学计量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书籍和政策文件,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挖掘新的创新点,以求全面客观的梳理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发展的历史脉络、探索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交叉的演化规律。2.科学计量学方法科学计量学是应用数理统计和计算技术等数学方法对科学活动的投入(如科研人员、研究经费)、产出(如论文数量、被引数量)和过程(如信息传播、交流网络的形成)进行定量分析,从中找出科学活动规律性的一门学科,本文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分析了国内外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3.社会网络分析使用Pajek、VOSviewer和Gephi等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实现节点中心性分析、网络聚类分析等,并绘制网络图。4.引文分析法使用Histcite软件构建引文网络,利用Cit Net Explore实现引文网络可视化和聚类分析,并利用Pajek软件提取引文网络主路径。5.专家咨询法针对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向肿瘤学领域相关专家请教,对论文观点不合理之处及时改正,结合专家的意见和看法完成论文中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聚类的凝练。研究结果1.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国际:1971年到2019年间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论文稳定增加,2006年以来,呈现指数式增长趋势;美国发文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地区,我国大陆国际论文2010年以后开始快速增长,但是发展速度与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梅奥诊所、麻省总医院和法国的古斯塔夫鲁西研究所是影响力最高的科研机构;国际学术界关注度最高的是乳腺肿瘤、肺肿瘤、头颈部肿瘤和结直肠四种肿瘤;期刊分析发现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受到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Annals of oncology、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等高影响力期刊的广泛关注。国内:1983年到2019年,我国肿瘤多学科研究呈现稳定增长趋势,2009年到现在为快速发展期;合作网络指标和发文分析发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八个医院不但自身影响力较为突出,而且在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科研合作中发挥着引领的作用;结直肠癌、肺癌和肝癌是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关注最多的癌症;精准医学、大数据、加速康复外科、新辅助治疗、免疫治疗、住院时间等是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近几年新增加的热点。2.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合作现状分析1971年到2019年间,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作者、机构和国家/地区三个层次合着率和合作规模均呈上升趋势;国家/地区合作论文被引频次要高于国内机构间合作论文,高于同机构作者合作论文,并且都要高于独着论文;科研合作研究的全球区域分布极不平衡,欧美发达国家之间合作最为密切,并处于国家/地区合作网络的核心,而我国大陆则处于网络的边缘位置,而且合作伙伴比较单一,与美国合作论文占到我国跨国/地区合作论文的60%以上;机构合作网络形成8个具有地理临近特征的聚类;机构和作者合作网络都呈现出明显的小世界网络特征。3.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发展脉络20篇领域内高被引论文中16篇发表在2006年及以前,并且有5篇关键论文与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没有直接关系;主路经分析发现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可以分为早期应用研究阶段,中期的学科团队结构、功能和组织实现的探讨阶段和最近的多学科团队决策的质量影响因素的探讨阶段;多学科诊疗的临床应用和效果评价一直是该领域关注的重点主题,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逐渐开始深入关注多学科团队的组织形式和决策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引文网络聚类分析发现6个规模较大的类团、规模最大的聚类关注乳腺癌、肺癌、结肠癌和结直肠癌等不同肿瘤的多学科诊疗组织构架、患者管理、诊断分期、治疗决策的制定和实施结果的评价以及多学科诊疗相关的政策方面的研究,其余5个规模相对较大的聚类中论文主题相对集中。4.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演化分析1971年到2019年间,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关键词不断增加、关注的主题不断扩展,继承关键词占比不断升高,领域内研究内容和研究主题不断丰富并且稳定性不断增加;主题演化分析表明,诊疗手段、姑息治疗和诊断方法是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近四十年来持续关注的主题;近十年来,精准医学和肿瘤心脏病学相关的主题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主题的出现、成长、分化及转移分析发现,持续性的研究主题内容逐渐丰富和细化,如姑息治疗主题从最开始的疼痛管理在后期逐渐扩增了疲劳、抑郁、质量指标、护理质量、生活质量的评价等内容。5.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领域学科交叉研究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内学科交叉现象日渐显着,学科交叉网络的规模与学科交叉指数在时间序列上均持续增长,表明该领域涉及的学科越来越多;各个国家/地区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学科交叉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相同时间段内,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跨学科程度差异并不明显;美国在不同学科方向均要领先于其他国家/地区,我国大陆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要局限于肿瘤学、外科学、内科学、胃肠病和肝病学和呼吸系统几个学科;肿瘤学、外科学、内科学和核医学与医学影像学等学科一直是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领域的主流方向。研究结论1.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发展较快,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外数据库论文发文趋势均显示,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论文2009年以后均进入快速发展状态,但是从国际数据库中国家/地区论文的分布分析发现,我国肿瘤多学科研究起步较晚,并且无论是发文量还是引文影响力,都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机构发文和被引分析同样发现,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麻省理工总医院和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构均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相较于上述机构,我国一些实力雄厚的三级甲等医院在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术圈的影响力仍然偏低。2.科研合作日益受到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重视,但是全球分布不均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作者、机构、国际/地区合作率和篇均作者、机构、国家/地区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机构合作增加尤为明显,逐渐成为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主流合作方式。国家/地区合作分析发现,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领域合作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之间,并且逐渐形成了以这些国家/地区为中心的合作网络,而我国大陆、土耳其和埃及等中低收入国家/地区合作论文数量较少而且处于国家/地区合作网络的边缘。3.肿瘤多学科团队的有效配置、组织和实施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从内容和时间维度上总体可以分为早期探索、肿瘤多学科团队结构、功能、组织实现的探讨和如何提高多学科团队决策质量三个阶段。多学科会议时间优先级的高低、患者的诊断和病理信息是否充分、需要讨论病例的数量、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的特征等均为多学科团队决策能否有效实施的影响因素。尽管目前缺乏充分的证据证明多学科诊疗可以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但是多学科诊疗的临床应用和效果评价一直是该领域关注的重点主题,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逐渐开始深入关注多学科团队的组织形式和决策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分析。4.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内容逐渐丰富和细化,治疗手段和姑息医学是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主要内容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呈多样化发展,新的研究主题不断涌现,研究内容更加丰富。研究发现,从1971-2000年期间到2016-2019年期间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数量持续上升,研究热度明显提高,主题之间演化更加复杂;主流演化方向稳定发展并持续成为研究热点,新的研究主题和稳定的专业主题不断出现。“治疗手段”、“姑息治疗”一直是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主题,受到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科研人员的持续不断的关注,而“精准医学”、“肿瘤心脏病学”作为领域的新出现的主题,部分学者开始聚焦相关问题,但是关注度仍然有待提高。5.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交叉现象日渐显着,各国/地区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分布差异明显学科交叉网络的规模在时间序列上持续增长,代表着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领域涉及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学科交叉指数总体上也在持续增长,意味着该领域研究的学科交叉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总体上看,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发文量排名前20的国家/地区主要倾向于从肿瘤学和外科学这两个学科角度来研究肿瘤诊疗相关的问题。美国从不同学科对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重视程度都要领先于其他国家/地区。而其他国家,除了在肿瘤学和外科学的研究比较集中以外,英国在内科学、核医学与医学影像学、胃肠病和肝病学领域,法国在核医学与医学影像学和泌尿科学,意大利在核医学与医学影像学、胃肠病和肝病学和血液学等领域表现突出。我国大陆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涉及的学科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胃肠病和肝病学、医学研究与实验科学和呼吸系统,而其他学科研究比较薄弱。对策建议1.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推动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的顺利实施通过增加资金的投入来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我国肿瘤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应当制定适当的政策,推动肿瘤多学科诊疗在我国各个省区的顺利实施。2.通过加强合作,促进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区域间协调发展一方面应当鼓励我国各区域之间积极开展跨区域多中心的合作研究,尤其是东部和西部的合作,以促进各区域肿瘤多学科诊疗质量的共同提高;另一方面,我们应当积极参与跨国/地区科研合作,寻求新的跨国/地区合作伙伴,加强与不同发达国家/地区之间的合作,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尽可能地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自身多学科诊疗的科研水平和实践水平。3.完善学科体系,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多学科诊疗学科体系,在强化固有学科方向的同时,加强对护理学、康复医学和临床心理学等医学领域学科和生物学、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材料科学、工程生物医学、数学与计算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非医学领域学科的重视,从不同学科视角对肿瘤的诊疗进行研究,从而促进我国肿瘤诊疗决策质量的提高。主要创新点肿瘤多学科诊疗受到科研人员的大量关注,但还主要集中于临床诊疗实践和评价、多学科诊疗团队的构成等方面,缺乏对领域产生、发展、演化状况的分析,本研究将科学计量学指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主题战略图、引文网络主路径分析和学科交叉测度等方法有机结合,同时运用信息可视化方法更加直观、科学的展示领域合作网络、知识演化和学科交叉图谱,系统梳理了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现状、合作、演化脉络和学科交叉情况。研究不足与展望本研究以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论文为对象,对领域研究现状、合作、知识演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缺乏多学科团队成员学科构成和不同学科专家在团队中角色的深入探讨。下一步,我们将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对国内外肿瘤领域论文中作者添加主题标签,结合领域内专家建议,对作者的学科进行识别,探索不同国家/地区同一或者不同肿瘤诊疗团队成员的学科构成是否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访谈方法确定不同学科专家在肿瘤多学科团队中的角色定位。希望通过研究揭示肿瘤多学科团队专家学科构成的一般特征,为我国肿瘤多学科专家团队的组织实现提供参考。

徐海龙[2](2021)在《可见光促进溴炔参与的C-C,C-P,C-S键的构建》文中提出可见光促进的有机化学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化学的发展概念,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大多数光化学反应需要在光催化剂条件下进行,所用光催化剂价格昂贵、合成困难。因此发展在无光催化剂条件下实现化学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在无光催化剂且不形成EDA络合物的情况下,通过可见光促进溴炔参与的C-C和C-P键偶联反应,以及实现溴炔与亚磺酸或亚磺酸钠的多分子反应,具体如下:1.在无光催化剂和添加剂的条件下,通过可见光引发,实现溴炔自身的C-C键偶联反应,构建了二溴代共轭烯炔化合物;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仲膦氧化物时,会阻断溴炔的头尾偶联,实现溴炔与仲磷氧化物的C-P键交叉偶联反应,构建了炔基膦氧化物。2.在无光催化剂和添加剂的条件下,实现可见光促进溴炔与亚磺酸的多组分串联反应,构建α,α-双磺酰基芳基酮;使用芳基亚磺酸钠代替亚磺酸时,发现另一个多组分反应,构建了多取代的共轭二烯;根据控制实验的结果,给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于威[3](2021)在《硝酸铁促进β,γ-不饱和肟的环化反应及分子碘催化1,3,5-三嗪与吲哚的烷基化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硝酸酯类化合物在有机化学合成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如何建立高效引入硝酸酯基官能团的合成方法备受有机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因此,许多科研工作者陆续报道了关于硝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在已报道的方法中,大多数是通过硝酸酯、硝酸以及金属硝酸盐来合成硝酸酯化合物,而以硝酸铁为硝酸酯基源合成硝酸酯有机物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发展了一种绿色、经济且高效的九水硝酸铁促进β,γ-不饱和肟的自由基环化加成反应。即在Fe(NO3)3·9H2O作为促进剂和硝酸酯基源的条件下,实现β,γ-不饱和肟自由基环化加成反应,并且在烯烃末端引入硝酸酯基官能团。该反应能以高收率和高区域选择性获得各种含有硝酸酯基官能团的异恶唑啉衍生物。该反应体系具有良好的底物广谱性、且环化产物的转化也比较容易,能够分别合成含有I、N3、OAc、OH等基团的异恶唑啉化合物。吲哚及其衍生物在制药和农业化学领域中有着广泛地应用,关于吲哚参与的新型有机合成化学反应备受有机化学家的关注,尤其是吲哚的C3位的富电子特性可以引入多种基团。此外,由已报道的文献可知1,3,5-三嗪这类含氮六元环有机物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可以进行扩环和氨基甲基化反应,但是关于1,3,5-三嗪参与烷基化反应合成含有NH2化合物的方法尚未报道。本论文利用分子I2为催化剂,系统探究了吲哚与1,3,5-三嗪进行C3位置的烷基化反应,可以用于合成含有NH2的吲哚类化合物。该方法避免使用金属催化剂及氧化剂,仅使用催化量的I2,可以方便得到系列吲哚衍生物,产物收率良好。

纪鑫[4](2021)在《叔胺催化磺基偶氮与β-二酮的重排反应以及和联烯酸酯的[2+4]环加成反应》文中研究指明有机碱催化基于活泼炔或联烯与亲电试剂的化学反应,是构建各种化合物的有效合成策略。前期的研究工作所使用的亲电体主要是含有活泼的C=C,C=N及C=O双键的有机分子。我们以往工作主要关注利用活泼偶氮化合物,例如磺酰偶氮、偶氮酮和偶氮酯,作为新型亲电试剂参与有机碱催化的反应。本论文仍然继续选择以磺基偶氮作为亲电体,在有机碱催化作用下,与β-二酮以及联烯酸酯反应,构建复杂的含双氮杂原子的有机分子,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发展了吡啶催化的β-二酮与磺基偶氮的反应,该偶合反应是通过去磺基和重排反应过程完成的,并以中等至良好的产率获得二氮杂的β-二酮类化合物。2.DMAP催化的磺基偶氮和联烯酸酯的[2+4]环加成反应,可用于高效合成多取代的哒嗪杂环化合物的方法。该环化反应可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制备较好收率的哒嗪化合物。

许月园[5](2021)在《猪基因组顺式调控元件鉴定及功能SNP注释》文中研究指明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猪参考基因组的日益完善。然而猪基因组中绝大多数的顺式调控元件尚不明确,这限制了猪作为动物蛋白供应和生物医学模型的遗传改良与应用。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空白,本研究采用类似于DNA元件百科全书(ENCODE)和Roadmap表观基因组计划的策略,基于转录组测序(RNA-seq)、染色质可及性测序(ATAC-seq)和组蛋白修饰(H3K27ac和H3K4me3)的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h IP-seq),系统地阐述了4个猪种的12种不同组织中的顺式调控元件及其功能。为了进一步探索猪基因组的三维结构,本研究进行了高通量染色体构象捕获(Hi-C)实验。此外,由于猪基因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大多位于非编码区域,以致于很难解释这些SNP的功能,因此本研究结合猪的表观基因组特征对SNP进行了功能注释。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通过自建库总共生成了199个数据集。基于猪sus Scr11参考基因组,总共鉴定出3316个猪基因组未被注释的新转录本,其中包括1713个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总共鉴定出220,723个无冗余的猪基因组潜在顺式调控序列,其中包括37,838个启动子,146,399个增强子和137,838个开放染色质区域。通过与前人研究结果的对比以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的实验验证,证实了本研究所鉴定顺式调控元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基于不同组织内的基因表达量或增强子H3K27ac信号强度,本研究识别出4510个组织特异性基因和15,753个组织特异性增强子,功能富集分析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它们的组织特异性。此外,在每个品种的每种组织内分别鉴定了414-1306个超级增强子、418-1899个宽H3K4me3峰和13,971-20,138个活性启动子,并且发现这些顺式调控元件与猪的基因表达相关。(3)构建了猪骨骼肌组织的Hi-C互作图谱,鉴定出40kb分辨率下的2305个拓扑相关结构域(TAD)和11,838个染色质环(loop),基于相同TAD内增强子和/或基因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筛选出了显着相关的增强子-基因对(R>0.5)、增强子-增强子对(R>0.5)和基因-基因对(R>0.8)。此外,本研究发现79.15%的猪TAD边界与人类基因组功能保守,表明TAD结构在猪和人类之间具有很强的保守性。(4)比较了顺式调控元件在不同物种之间的保守性,发现人类与猪的保守性高于人类与小鼠的保守性。猪和人类的一对一同源基因在相对应地多个组织中呈现出相似的表达模式,并且同源基因附近(±500 kb)的H3K27ac信号强度在两个物种之间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显着高于非同源基因附近的H3K27ac信号强度的相关系数。这些结果可以为猪作为动物模型研究人类疾病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5)本研究对4个猪种的5种组织分别进行了基因表达的品种间差异分析,总共鉴定出7708个无冗余的差异表达基因(FDR<0.05),这些差异基因的活性启动子或显着相关增强子的H3K27ac信号强度与这些差异基因的变化趋势一致,该结果表明品种间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与其启动子或增强子的差异组蛋白修饰相关。(6)本研究总共鉴定出了251,361个位于活性启动子或增强子区域且中西方猪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的SNP。其中Chr1:190035161位点的T/C SNP和Chr12:5451199位点的G/C SNP可能与大白猪和恩施黑猪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SIX1,SIX4和ACOX1相对应的顺式调控元件活性相关。本研究还发现增强子在已发表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显着相关的SNP附近高度富集,说明这些增强子在猪复杂性状的遗传调控中具有潜在的调控功能。(7)根据SNP位点所在的功能区域及其影响转录因子结合的可能性,本研究对22,926,176个SNP(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不小于0.0407)进行了注释和分类,最终筛选出了6,071,960个潜在的功能SNP位点,为筛选影响猪重要经济性状或疾病表型的关键调控位点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源。其中位于猪基因组Chr14:23914097位置的T/C SNP可作为猪黑色素瘤研究的一个关键候选位点。

陈阳[6](2021)在《刺激响应性智能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多功能水凝胶因其性能优于传统水凝胶而在软材料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作为一种热响应性水凝胶,因其体积相转变温度(LCST)接近生物体温度而广泛用作温敏性智能材料,应用于软致动器、光学开关、伤口敷料和药物递送等领域。本文利用自由基共聚合反应,以NIP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壳聚糖(CS)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形成复合水凝胶(P(AMPS-NIPAm)/CS)。通过平衡NIPAm、AMPS和CS的质量比确定了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和有效自修复性能的智能水凝胶(P(AMPS-NIPAm)/CS)的最佳投料比,并对其温敏性、溶胀性、机械强度以及自修复性能进行研究。将丙烯酰胺(AM)引入P(AMPS-NIPAm)/CS水凝胶体系中,合成了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双层水凝胶(BLGEL),经过冻融处理得到冻融双层水凝胶(F-BLGEL)。研究了F-BLGEL水凝胶的形变-恢复、形状记忆和抗疲劳性能,深入分析了形变-恢复的原理。通过反复形变和承重试验,证明了F-BLGEL水凝胶优异的抗疲劳性能。1.固含量保持在20%的前提下,(AMPS+CS)/NIPAm质量比为0.6:1时,P(AMPS-NIPAm)/CS水凝胶的机械强度最大;当AMPS/CS质量比介于1:1-1.8:1之间时,水凝胶的自修复性能最好。2.AMPS/CS质量比对水凝胶的温敏性有显着影响。AMPS/CS-1.2:1、AMPS/CS-1.4:1和AMPS/CS-1.6:1水凝胶的LCST分别为16℃、37℃和58℃。AMPS/CS-1.8:1水凝胶样品无温敏性。3.AMPS/CS-1.4:1水凝胶的网络结构较为规则,显示出较快的溶胀速率。AMPS/CS-1.2:1、AMPS/CS-1.4:1、AMPS/CS-1.6:1和AMPS/CS-1.8:1的平衡溶胀率分别为4.99、30.33、122.13和178.53 g/g。4.P(AMPS-NIPAm)/CS水凝胶的拉伸强度在87 KPa-95 KPa之间,断裂伸长率均在200%-235%之间,表现出较好的拉伸性能。交联密度越大,水凝胶压缩强度越高,AMPS/CS-1.4:1水凝胶显示出最好的压缩强度,达到4.0 KPa。5.当AMPS/CS的质量比为1.2:1、1.4:1、1.6:1和1.8:1时,P(AMPS-NIPAm)/CS水凝胶的自修复率分别为81.74%、98.51%、65.01%和77.34%。其中,AMPS/CS-1.4:1水凝胶具有最高的自修复效率。6.双层水凝胶(BLGEL)弯曲形变-恢复过程与两层水凝胶厚度比有关。BLGEL0.5:1、BLGEL1.0:1、BLGEL1.5:1水凝胶弯曲形变达到360o所需的时间分别为6 min、7 min、16 min,再恢复到初始状态的时间分别为160 min、70 min、45 min。7.BLGEL水凝胶具有优异的结构稳定性,能容忍-18 oC下长期冻结(三个月)和在去离子水中长期浸泡(三个月)等极端条件,BLGEL水凝胶仍能保持结构完整没有任何界面分层,两层之间具有较强的界面附着力。8.冻融双层水凝胶(F-BLGEL)的形变过程明显加快,F-BLGEL0.5:1,F-BLGEL1.0:1,F-BLGEL1.5:1水凝胶弯曲形变达到360o所需的时间分别为30 s、30 s和90 s。冻融处理使双层水凝胶样品弯曲形变至360o所需的时间分别缩短了92%、93%和91%。9.F-BLGEL1.0:1水凝胶形变恢复程度可精准调控。10.F-BLGEL具有良好的抗疲劳能力。F-BLGEL1.0:1水凝胶可完整重复形变-恢复过程至少5次。F-BLGEL1.0:1水凝胶形变后,能承载自身干重25倍的重物,并且能持续支撑重物2 h以上。11.基于F-BLGEL水凝胶能在外界温度高于相变点时发生形变行为,可作为智能可控的形变材料,是构建智能水温报警开关的理想选材。

刘涛[7](2021)在《海藻基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功能智能水凝胶不仅保持着水凝胶的传统性能(如高吸水性,高强度等),且通过对水凝胶进行修饰可以获得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的能力,如温敏性、p H敏感性、耐冻性、压阻性能等。本文首先以海藻酸钠(SA)为原材料,依次通过Ca2+和Zn2+离子交联,制备了双金属离子交联海藻基水凝胶,系统研究了水凝胶的抗冻性和抗压缩抗拉伸性能。针对离子交联海藻基水凝胶机械性能较差的问题,利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对海藻酸钠进行改性,赋予海藻酸共聚合性能,再与丙烯酰胺(AM)共聚形成具有高机械强度和高溶胀性能的共价交联水凝胶(GMA-SA-PAM)。并进一步将GMA-SA-PAM水凝胶与NaCl复合,获得了具有导电性能的水凝胶(GSP-Na),系统研究了水凝胶的溶胀性能、机械强度以及电化学性能。1.在海藻酸钠与Ca2+初步交联中,交联时间对水凝胶压缩强度有较大影响,最佳交联时间为24h。进一步引入Zn2+为交联剂,成功制备了具有优异抗冻性的钙锌离子双交联海藻基水凝胶,得到最佳合成条件。钙锌离子双交联海藻基水凝胶(含水量67.32%)分别在25℃、-18℃下,其压缩强度可达118.88 KPa、97.3KPa,拉伸率达到142%和129%,说明即使在-18℃低温条件下,水凝胶仍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2.基于SA与PAM成功制备了不同BIS用量的半互穿网络水凝胶(SA-PAM),随着BIS用量的增加,水凝胶溶胀性能逐渐减小,当BIS用量分别为1 Wt%、2Wt%时,合成的SA-PAM水凝胶的交联密度适中,溶胀性能良好。SA-PAM水凝胶的机械性能研究表明,当BIS用量为1 Wt%时,水凝胶的压缩强度为4.6 KPa,拉伸强度为0.59 MPa,扯断伸长率为368.3%,机械性能表现良好。3.通过Ca2+交联SA-PAM水凝胶,成功制备了全互穿网络结构的Ca-SA-PAM水凝胶,随着交联时间的延长,水凝胶的机械性能逐渐增大,交联48 h时,水凝胶的交联密度最大,水凝胶的压缩强度为26.37 KPa,拉伸强度为0.77 MPa,扯断伸长率为209.12%。实验表明,Ca2+与SA-PAM水凝胶的充分交联,可以使得水凝胶的交联密度增大,网络更加紧实。4.为了增加海藻酸钠的共聚合性能,将GMA引入在海藻酸钠长链上,得到改性海藻酸钠(GMA-SA),其接枝率为20.45%。5.将GMA-SA与AM共聚得到具有全互穿网络结构的水凝胶(GMA-SA-PAM),该水凝胶有着更加优异的溶胀性能和机械性能,水凝胶的压缩强度为21.63KPa、拉伸强度为0.86 MPa以及扯断伸长率为407%。6.通过负载NaCl,赋予了GMA-SA-PAM水凝胶导电性能,经过电化学测试,GSP-Na水凝胶拥有较大的电导率,达到了5.26s*m-1,GSP-Na水凝胶的机械性能以及稳定性都有着良好的表现,可用于基于电化学的应变传感器。

周娇[8](2021)在《基于多功能DNA探针构建光学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分子光谱分析方法作为常用的一种分析检测方法,能够定性、定量分析复杂样品,具有操作简单、实时检测等优点,具有应用潜力。其中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散射光谱法,广泛运用于环境监测、疾病治疗等领域。DNA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编程性,能够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设计成为不同的结构。此外,DNA可作为分子探针特异性识别目标物,常与核酸信号放大技术联用实现对目标物的灵敏检测。本文以DNA为分子识别探针,结合纳米材料或者核酸信号放大技术分别构建了比色、荧光单信号光学生物传感器和荧光、散射双信号光学生物传感器,并将其用于疾病标志物、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C-Ag+-C发卡探针和目标诱导催化发夹自组装策略构建比率传感器可视化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基因基于Ag+与错配的胞嘧啶-胞嘧啶(C-C)碱基的特异性结合,Ag+离子对脲酶的高效抑制作用以及苯酚红对p H的快速、灵敏响应,设计一种灵敏的可视化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基因(HIV DNA)的比率传感器。这个传感器利用HIV DNA打开含有C-Ag+-C结构的发卡DNA探针,启动催化发夹自组装(CHA)反应,释放出Ag+,抑制脲酶催化尿素水解过程,阻止溶液的p H值升高。以苯酚红在两种波长下的吸光度比值(A559/A432)为输出信号,在CHA放大策略的辅助下,该传感器能够灵敏、高选择性地检测10-130 n M浓度范围内的HIV DNA,检出限低至7.8 n M。此外,该传感器能够可视化区分一定范围内的HIV DNA含量,且在1%的血清样品中具有良好的加标回收率,这将为生物传感器的设计、试纸条测试、血液检测和其他临床疾病预防提供新思路。(2)基于发卡DNA探针构建双链DNA纳米桥增强结晶紫/G-四链体复合物荧光检测铅离子和结晶紫作为通用识别元件,DNA酶和G-四链体能实现多功能信号的放大和读出,在生物传感器和纳米器件的设计方面显示出了巨大潜力。利用单链DNA(ss DNA)打开哑铃形状的发卡DNA探针,将生成的双链DNA(ds DNA)构建为纳米桥,所释放的富G序列折叠形成的两个G-四链体作为村落。ds DNA纳米桥连接两个G-四链体村落,增强结晶紫/G-四链体复合物的荧光。荧光发射强度与结晶紫(CV)浓度在10-250 n M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CV的灵敏检测。此外,结合Pb2+-DNA酶,构建生物传感器,灵敏检测Pb2+。在5-25μM的浓度范围内,随着Pb2+浓度的增加,荧光信号逐渐增强。该方法对Pb2+的定量检出限为5 n M,且对多种水样中Pb2+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回收率。此外,该传感器通过控制Pb2+和CV的输入,成功地创建了分子逻辑与门。更重要的是,这种策略能通过改变金属离子对应的DNA酶序列实现对各种金属离子的灵敏检测,在环境监测方面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3)基于Co2+-DNA酶探针和Co OOH纳米片构建荧光、共振瑞利散射双模式生物传感器用于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检测Co2+-DNA酶探针能够辅助核酸信号放大,Co OOH纳米片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瑞利散射强度,能够吸附单链DNA。利用Co2+-DNA酶探针和Co OOH纳米片层构建荧光、共振瑞利散射双模式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以及研究其掩蔽作用。ALP特异性催化抗坏血酸-2-磷酸酯水解生成抗坏血酸,抗坏血酸还原Co OOH纳米片层为Co2+离子。Co2+离子活化Co2+-DNA酶,使得标记了荧光基团和猝灭基团的底物链裂解。作为结果,荧光基团与猝灭基团相互远离,518 nm处的荧光信号恢复,Co OOH纳米片层在405 nm处的瑞利散射强度降低。在荧光模式下,该传感器能够灵敏响应0.2-2000 U L-1范围内的ALP,对应的检出限为0.05 U L-1。此外,还验证了两种经典的ALP抑制剂(EDTA和Na3VO4)的作用机理,可以用于ALP抑制剂的筛选。

马媛媛[9](2021)在《钛基MOFs制备及吸附除磷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磷不仅是人类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之一,也是难以再生的自然矿物资源。全球磷矿储量远远满足不了人类各项生产生活的需求,因而需要考虑磷资源的回收利用。从富营养化水体中吸附并解吸磷是可能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传统的吸附剂往往有吸附量低、选择性差等劣势。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因其比表面积大、热稳定性好等优点成为热门材料之一。钛基材料对磷酸根有着良好的选择性和出色的水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吸附材料。本课题通过制备新型钛基MOFs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吸附除磷来探索解决富营养化问题的新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用传统的水热合成法,以四异丙醇钛为金属离子、1,4-苯二甲酸为有机配体制备了钛基MOFs材料—Ti-MOFs。然后利用SEM、TEM、XRD、FT-IR、TGA、N2吸附-脱附分析和XPS等测试方法对Ti-MOFs材料进行表征,观察了吸附剂的微观形貌和内部结构,分析了吸附剂的物相组成及其特征官能团等。其次对Ti-MOFs材料进行批量吸附除磷性能研究。利用单一变量影响因素实验分析了投加量、时间、p H、磷溶液初始浓度、温度、共存离子等对除磷效果的影响。批量实验得出了Ti-MOFs材料吸附除磷效果随单因素变化的规律,确定了Ti-MOFs的最佳投加浓度为1 g/L、反应平衡时间为24h、吸附剂的p H使用范围为2~10、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吸附量以及不同浓度的CI-、NO3-、SO42-的存在对磷酸盐吸附没有显着影响等。接着对Ti-MOFs材料进行数学模型分析,发现Freundlich模型比Langmuir模型的线性相关性好,属于一种多分子层的吸附过程,并利用Langmuir模型计算出35℃时饱和吸附容量Qm为38.17 mg/g。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吻合Ti-MOFs的吸附过程。利用颗粒内扩散模型分析证实颗粒内扩散是限速步骤。进行吸附热力学分析,得出吸附熵?S>0,吉布斯自由能?G<0,吸附焓?H>0,说明反应是自发的、吸热的、优先发生在吸附表面的。随着温度的增加?G不断减小,说明在较高温度下,吸附反应可行性增加。为了进一步提高吸附剂的吸附量,在Ti-MOFs材料的基础上引入氨基基团,制备功能化的MOFs材料—Ti-MOFs-NH2。通过同样方法表征Ti-MOFs-NH2材料,并对比Ti-MOFs材料发现,改性后的吸附剂在成功引入氨基基团后不仅使微观形貌发生巨大改变,也大幅度增加了比表面积和孔容(Ti-MOFs:113.993 m2/g、0.1289 cm3/g;Ti-MOFs-NH2:593.152 m2/g、0.3853 cm3/g)。通过对Ti-MOFs-NH2材料进行单一变量吸附除磷实验,发现Ti-MOFs-NH2材料除磷效果随单因素变化规律与Ti-MOFs材料相同,但相同条件下,Ti-MOFs-NH2材料的吸附量得到进一步提高(Ti-MOFs:38.46mg/g;Ti-MOFs-NH2:46.35 mg/g)。同时改性后吸附剂对磷酸根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Ti-MOFs-NH2材料吻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是限速步骤;Ti-MOFs-NH2材料的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同时存在;热力学分析得出?S>0、?G<0和?H>0,表明反应是吸热的、可自发以及优先发生在吸附表面的熵增大的过程。为了更深入了解钛基MOFs材料对磷酸根的吸附机理,进行Ti-MOFs材料和Ti-MOFs-NH2材料吸附前后的对比表征,利用SEM、XRD、FT-IR和XPS等测试手段,并结合先前的数学模型分析证实两种材料的吸附机理可归纳为自身表面吸附作用、静电作用和配位交换作用三者协同带动。因为钛羟基会与磷酸根进行配位络合反应生成内层络合物Ti-O-P,不仅在碱性条件下有一定的除磷效果,而且吸附量不受离子强度影响。Ti-MOFs-NH2材料因其更大的表面积和孔容会存在更大的自身表面吸附作用;氨基基团会在H+离子的作用下质子化成-NH3+离子,与磷酸根阴离子产生更强的静电吸引作用,所以Ti-MOFs-NH2材料比Ti-MOFs材料的吸附量更高、性能更出色且更具潜力。最后研究了Ti-MOFs-NH2材料的再生效果,循环3次后Ti-MOFs-NH2材料的磷的去除率仍然能达到78.7%,证明了该材料具有一定的可重复利用性。图[64]表[11]参[122]

索传军,于淼[10](2021)在《国外期刊论文同行评议创新态势述评》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意义]综述国外期刊论文同行评议的创新实践,以期为国内学术出版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对国外期刊论文同行评议的创新实践加以述评,分析其优势和挑战,总结创新实践的整体趋势。[结果/结论]预印本和发表后同行评议反映了人们对同行评议更快捷的期待,非选择性同行评议和注册报告反映了人们对同行评议更客观的期待,开放同行评议和协作同行评议反映了人们对同行评议更公平的期待,而这些创新实践具有各自的优势及挑战。国外期刊论文同行评议的创新实践总体上呈现出加快发表速度、拓宽发文范围、弱化以刊评文、促进科学民主和认证审稿贡献的趋势。

二、已发表的论文题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已发表的论文题录(论文提纲范文)

(1)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演进趋势与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肿瘤多学科诊疗的发展概况
        1.2.2 科学计量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1.3.1 研究方法
        1.3.2 分析工具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 论文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历史脉络分析
    2.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2.2 结果分析
        2.2.1 引文网络总体分析
        2.2.2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关键知识基础
        2.2.3 引文网络主路径分析
        2.2.4 引文网络聚类分析
    2.3 讨论和小结
3 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态势分析
    3.1 数据处理和研究方法
        3.1.1 数据处理
        3.1.2 分析方法
        3.1.3 相关指标
    3.2 结果分析
        3.2.1 国际数据库论文年度分布
        3.2.2 国际数据库论文国家/地区分布特征
        3.2.3 国际数据库论文机构分布特征
        3.2.4 国际数据库论文作者分布特征
        3.2.5 国际数据库论文期刊分布特征
        3.2.6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不同肿瘤分布特征
    3.3 讨论和小结
4 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论文合作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4.1.2 合作类型
    4.2 结果分析
        4.2.1 研究论文合作率变化趋势
        4.2.2 合作规模分析
        4.2.3 不同合作类型引文影响分析
        4.2.4 国家/地区合作网分析
        4.2.5 科研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4.2.6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4.3 讨论和小结
5 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演化分析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5.1.1 研究方法
        5.1.2 数据预处理
        5.1.3 研究时区划分和关键词阈值的选择
    5.2 结果分析
        5.2.1 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演进覆盖动态分析
        5.2.2 不同时区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分析
        5.2.3 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动态演化路径分析
    5.3 讨论和小结
6 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现状、趋势与热点分析
    6.1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6.2 结果分析
        6.2.1 国内数据库发文趋势分析
        6.2.2 国内数据库论文机构分布和合作分析
        6.2.3 国内数据库论文作者分布和合作分析
        6.2.4 国内数据库论文期刊分布
        6.2.5 不同肿瘤多学科诊疗相关论文的时间趋势分析
        6.2.6 国内数据库论文主题聚类和热点分析
    6.3 讨论和小结
        6.3.1 当前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6.3.2 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机构之间合作深度有待加强
        6.3.3 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科研团队初步形成,但跨团队合作尚需深化
7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交叉及国家/地区差异动态演化
    7.1 研究方法
    7.2 结果分析
        7.2.1 学科整体状况分析
        7.2.2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交叉测度的数据构建及测度
        7.2.3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国家/地区学科交叉程度差异分析
    7.3 讨论和小结
8 讨论与结论
    8.1 研究结论
        8.1.1 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发展较快,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8.1.2 科研合作日益受到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重视,但是全球分布不均
        8.1.3 肿瘤多学科团队的有效配置、组织和实施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8.1.4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内容逐渐丰富和细化,治疗手段和姑息医学是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主要内容
        8.1.5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交叉现象日渐显着,各国/地区学科分布差异明显
    8.2 对策建议
        8.2.1 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推动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的顺利实施
        8.2.2 通过加强合作,促进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区域间协调发展
        8.2.3 完善学科体系,促进不同学科交叉融合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可见光促进溴炔参与的C-C,C-P,C-S键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背景介绍
    1.1 引言
    1.2 可见光促进碳-碳(C-C)键构建的有机化学反应
    1.3 可见光促进碳-氮(C-N)键构建的有机化学反应
    1.4 可见光促进碳-磷(C-P)键构建的有机化学反应
    1.5 可见光促进碳-硫(C-S)键构建的有机化学反应
    1.6 可见光促进其它化学键构建的有机化学反应
    1.7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可见光促进溴炔参与的C-C和C-P键的构建
    2.1 研究背景
    2.2 溴代炔烃的头尾C-C偶联反应
        2.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2.2.2 反应底物的拓展
    2.3 溴代炔烃与仲膦氧化物的C-P键偶联反应
        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2.3.2 反应底物的拓展
        2.3.3 反应机理的研究
        2.3.4 小结
    2.4 实验部分
        2.4.1 仪器与试剂
        2.4.2 实验操作步骤
        2.4.3 化合物表征数据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可见光促进溴炔参与的C-S键的构建
    3.1 研究背景
    3.2 溴代炔烃与亚磺酸制备α,α-双磺酰基芳基酮
        3.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3.2.2 反应底物的拓展
    3.3 溴代炔烃与亚磺酸钠制备多取代的共轭二烯
        3.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3.3.2 反应底物的拓展
        3.3.3 反应机理的研究
        3.3.4 机理研究的测试数据
        3.3.5 小结
    3.4 实验部分
        3.4.1 仪器与试剂
        3.4.2 实验操作步骤
        3.4.3 化合物表征数据
    3.5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Ⅰ 部分产物NMR图谱
附录Ⅱ 硕士研究生期间已发表论文题录
致谢

(3)硝酸铁促进β,γ-不饱和肟的环化反应及分子碘催化1,3,5-三嗪与吲哚的烷基化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硝酸酯基官能团参与的有机化学反应
        1.2.1 硝酸酯、硝酸提供硝酸酯基官能团的有机化学反应
        1.2.2 金属硝酸盐类化合物提供硝酸酯基官能团的有机化学反应
    1.3 近几年关于β,γ-不饱和肟的环化官能化反应
    1.4 有关 1,3,5-三嗪参与的扩环及氨基甲基化的有机化学反应
    1.5 小结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硝酸铁促进β,γ-不饱和肟的自由基环化反应
    2.1 研究背景
    2.2 β,γ-不饱和肟与Fe(NO_3)_3·9H_2O反应的研究
        2.2.1 条件优化
        2.2.2 底物拓展
        2.2.3 底物转化应用
        2.2.4 反应机理研究
        2.2.5 小结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操作步骤
        2.3.2 化合物表征数据
    2.4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分子碘催化1,3,5-三嗪与吲哚的烷基化反应
    3.1 研究背景
    3.2 二苯基吲哚与1,3,5-三嗪反应的研究
        3.2.1 反应条件优化
        3.2.2 反应底物拓展
        3.2.3 小结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操作步骤
        3.3.2 化合物表征数据
    3.4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Ⅰ部分产物NMR图谱
附录Ⅱ 硕士研究生期间已发表论文题录
致谢

(4)叔胺催化磺基偶氮与β-二酮的重排反应以及和联烯酸酯的[2+4]环加成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有机碱催化合成反应
    1.1 引言
    1.2 近年来叔胺催化的化学反应
        1.2.1 叔胺催化的重排反应
        1.2.2 叔胺催化下的环加成反应
        1.2.3 叔胺催化的异构化反应
        1.2.4 叔胺催化的其他反应
    1.3 小结
    1.4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吡啶催化磺基偶氮与β-二酮的重排反应
    2.1 研究背景
    2.2 吡啶催化磺基偶氮与β-二酮的重排反应
        2.2.1 条件优化
        2.2.2 底物拓展
        2.2.3 反应机理
        2.2.4 小结
    2.3 实验部分
        2.3.1 原料的制备
        2.3.2 实验操作步骤
        2.3.3 产物表征数据
    2.4 参考文献
第三章 DMAP催化磺基偶氮和联烯酸酯[2+4]环加成反应
    3.1 研究背景
    3.2 DMAP 催化磺基偶氮和联烯酸酯[2+4]环化反应
        3.2.1 条件优化
        3.2.2 底物拓展
        3.2.3 反应机理
        3.2.4 小结
    3.3 实验部分
        3.3.1 原料的制备
        3.3.2 实验操作步骤
        3.3.3 产物表征数据
    3.4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Ⅰ 部分产物谱图
附录Ⅱ 硕士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论文题录
致谢

(5)猪基因组顺式调控元件鉴定及功能SNP注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1 前言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1.2 文献综述
        1.2.1 顺式调控元件的功能及相关表型变异研究
        1.2.2 DNA元件百科全书计划
        1.2.3 猪基因组顺式调控元件研究进展
        1.2.4 顺式调控元件的物种保守性
        1.2.5 中西方猪的品种特征及差异比较
        1.2.6 猪基因组SNP的功能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实验材料
        2.2.1 组织样品
        2.2.2 细胞样品
    2.3 实验方法
        2.3.1 RNA-seq文库构建和测序
        2.3.2 ChIP-seq文库构建和测序
        2.3.3 ATAC-seq文库构建和测序
        2.3.4 原位Hi-C文库构建和测序
        2.3.5 细胞培养
        2.3.6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2.3.7 反转录PCR(RT-PCR)
        2.3.8 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猪基因组的转录表达分析
        3.1.1 RNA-seq数据质控
        3.1.2 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分析
        3.1.3 新转录本的鉴定
    3.2 猪基因组顺式调控序列的鉴定与分析
        3.2.1 测序数据的比对与质控
        3.2.2 顺式调控序列的鉴定
        3.2.3 顺式调控元件的组织特异性
        3.2.4 顺式调控元件的验证
    3.3 猪三维基因组结构的鉴定与分析
        3.3.1 猪骨骼肌组织Hi-C互作图谱构建
        3.3.2 A/B compartment的划分
        3.3.3 TAD的鉴定以及TAD内显着相关增强子-基因对的筛选
        3.3.4 loop的鉴定以及loop锚点的motif富集分析
    3.4 顺式调控元件及TAD的物种保守性分析
        3.4.1 顺式调控元件在不同物种之间的保守性比较
        3.4.2 猪和人类同源基因的表达模式比较
        3.4.3 TAD的物种保守性分析
    3.5 猪不同品种间的多组学差异分析
        3.5.1 品种间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3.5.2 组蛋白修饰的差异分析
        3.5.3 基因组序列差异与组蛋白修饰差异的关联分析
    3.6 猪基因组功能区域SNP的筛选
        3.6.1 中外猪种差异等位基因频率SNP的鉴定
        3.6.2 猪GWAS相关SNP附近的增强子富集
        3.6.3 猪基因组功能SNP的注释与等级分类
4 讨论
    4.1 猪基因组顺式调控序列的概况
    4.2 猪基因组的三维染色质结构
    4.3 顺式调控元件的物种保守性
    4.4 猪品种间基因表达、基因组序列和组蛋白修饰的差异分析
    4.5 具有潜在调控功能的猪基因组SNP
5 小结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与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特色
    5.3 本研究不足之处与下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题录
致谢

(6)刺激响应性智能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水凝胶
    1.2 水凝胶网络的构建与交联条件
        1.2.1 水凝胶网络的构建种类
        1.2.2 水凝胶的交联机制和条件
    1.3 智能响应性水凝胶的应用
        1.3.1 基因治疗
        1.3.2 变色窗户
        1.3.3 电触发分子释放
    1.4 智能自修复性水凝胶的应用
        1.4.1 组织工程
        1.4.2 防污、抗菌
        1.4.3 伤口敷料
    1.5 形变-恢复和形变记忆性水凝胶的应用
        1.5.1 医学支架
        1.5.2 药物载体
        1.5.3 传感器
        1.5.4 其他应用
    1.6 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智能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实验仪器
        2.2.2 主要实验试剂
        2.2.3 P(AMPS-NIPAm)/CS水凝胶的合成
        2.2.4 P(AMPS-NIPAm)/CS水凝胶温敏性的研究
        2.2.5 P(AMPS-NIPAm)/CS水凝胶溶胀性的研究
        2.2.6 P(AMPS-NIPAm)/CS水凝胶机械强度的研究
        2.2.7 P(AMPS-NIPAm)/CS水凝胶自修复性能的研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AMPS-NIPAm)/CS水凝胶的合成
        2.3.2 P(AMPS-NIPAm)/CS水凝胶的合成条件优化
        2.3.3 P(AMPS-NIPAm)/CS水凝胶温敏性的研究
        2.3.4 P(AMPS-NIPAm)/CS水凝胶溶胀性的研究
        2.3.5 P(AMPS-NIPAm)/CS水凝胶强度性能研究
        2.3.6 P(AMPS-NIPAm)/CS水凝胶自修复性能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可控形变-恢复和形状记忆水凝胶的制备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实验仪器
        3.2.2 主要实验试剂
        3.2.3 水凝胶的合成
        3.2.4 水凝胶的特性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双层水凝胶的合成
        3.3.2 BLGEL水凝胶形状改变行为的研究
        3.3.3 F-BLGEL水凝胶温敏性与形状记忆行为研究
        3.3.4 F-BLGEL_(1.0:1)水凝胶抗疲劳性能的研究
        3.3.5 F-BLGEL_(1.0:1)水凝胶的智能性应用
    3.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相关学位论文题录

(7)海藻基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水凝胶
    1.2 水凝胶的制备材料
        1.2.1 透明质酸
        1.2.2 硫酸软骨素
        1.2.3 肝磷脂
        1.2.4 右旋糖酐
        1.2.5 海藻酸钠
        1.2.6 纤维素
        1.2.7 甲壳素和壳聚糖
        1.2.8 明胶
        1.2.9 丝素蛋白
        1.2.10 白蛋白
        1.2.11 弹性蛋白
        1.2.12 角蛋白
        1.2.13 工程多肽
    1.3 水凝胶的合成方式
        1.3.1 通过自由基聚合交联
        1.3.2 通过点击化学交联
        1.3.3 酚醛基氧化交联
        1.3.4 Schiff碱交联
        1.3.5 二硫交联
        1.3.6 可逆Diels-Alder交联
        1.3.7 物理交联
    1.4 生物基聚合物水凝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1.4.1 水凝胶支架的生物制造
        1.4.2 药物释放
        1.4.3 组织粘合剂和密封剂
        1.4.4 互穿网络生物聚合物水凝胶
    1.5 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双金属离子交联海藻基抗冻水凝胶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实验试剂
        2.2.2 主要实验仪器
        2.2.3 水凝胶的制备
        2.2.4 水凝胶的压缩强度测试
        2.2.5 水凝胶的拉伸强度的测试
        2.2.6 .水凝胶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双金属离子交联海藻基水凝胶的制备
        2.3.2 双金属离子交联海藻基水凝胶的抗冻性能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藻基高强度水凝胶的合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实验仪器
        3.2.2 主要实验试剂
        3.2.3 海藻酸钠(GMA-SA)的接枝改性
        3.2.4 水凝胶合成
        3.2.5 水凝胶的溶胀性能测试
        3.2.6 水凝胶压缩强度的研究
        3.2.7 水凝胶的拉伸强度研究
        3.2.8 水凝胶GSP-Na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改性海藻酸钠(GMA-SA)的合成与表征
        3.3.2 SA-PAM半互穿网络水凝胶合成
        3.3.3 SA-PAM水凝胶的溶胀性能
        3.3.4 SA-PAM水凝胶压缩强度的研究
        3.3.5 SA-PAM水凝胶的拉伸强度研究
        3.3.6 Ca-SA-PAM全互穿网络水凝胶的合成
        3.3.7 全互穿网络水凝胶Ca-SA-PAM的溶胀性能
        3.3.8 Ca-SA-PAM水凝胶的抗压缩性能
        3.3.9 Ca-SA-PAM水凝胶的抗拉伸性能研究
        3.3.10 GMA-SA-PAM改性水凝胶的合成
        3.3.11 GMA-SA-PAM水凝胶的溶胀性能
        3.3.12 GMA-SA-PAM水凝胶的抗压缩性能研究
        3.3.13 GMA-SA-PAM水凝胶的抗拉伸性能
        3.3.14 GSP-Na导电水凝胶的溶胀性能研究
        3.3.15 GSP-Na水凝胶的抗压缩性能
        3.3.16 GSP-Na水凝胶的抗拉伸性能
        3.3.17 GSP-Na水凝胶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相关学位论文题录

(8)基于多功能DNA探针构建光学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DNA探针概述
        1.1.1 分子信标探针
        1.1.2 DNA酶探针
        1.1.3 核酸适配体探针
        1.1.4 其他DNA探针
    1.2 核酸信号放大技术
        1.2.1 酶辅助信号放大
        1.2.2 无酶信号放大
    1.3 光学生物传感器
        1.3.1 比色生物传感器
        1.3.2 荧光生物传感器
        1.3.3 共振瑞利散射生物传感器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2章 基于C-Ag~+-C发卡探针和目标诱导催化发夹自组装策略构建比率传感器可视化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基因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与仪器
        2.2.2 凝胶电泳成像
        2.2.3 HIV DNA的可视化检测
        2.2.4 血清样品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HIV DNA可视化检测原理
        2.3.2 可行性分析
        2.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2.3.4 HIV DNA的检测
        2.3.5 选择性和稳定性测试
        2.3.6 血清样品中HIV DNA的检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发卡DNA探针构建双链DNA纳米桥增强结晶紫/G-四链体复合物荧光检测铅离子和结晶紫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和仪器
        3.2.2 结晶紫的检测
        3.2.3 Pb~(2+)的检测
        3.2.4 实际水样中Pb~(2+)的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双链DNA增强结晶紫/G-四链体复合物荧光
        3.3.2 Pb~(2+)的检测原理
        3.3.3 可行性分析
        3.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3.3.5 Pb~(2+)的检测
        3.3.6 选择性分析
        3.3.7 分子逻辑与门的创建
        3.3.8 实际水样中Pb~(2+)的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Co~(2+)-DNA酶探针和CoOOH纳米片构建荧光、共振瑞利散射双模式生物传感器用于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与仪器
        4.2.2 CoOOH纳米片的合成
        4.2.3 ALP的检测
        4.2.4 抑制作用的评估
        4.2.5 血清样品中ALP的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的选择
        4.3.2 CoOOH纳米片的表征
        4.3.3 ALP的检测原理
        4.3.4 可行性分析
        4.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4.3.6 传感器的灵敏度研究
        4.3.7 选择性分析
        4.3.8 ALP的抑制评估
        4.3.9 血清中ALP的检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部分相关论文题录

(9)钛基MOFs制备及吸附除磷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
        1.1.1.全国水质富营养化的现状
        1.1.2.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1.2.水体中除磷的研究
        1.2.1.水体中磷的来源
        1.2.2.水体中磷的存在形式
        1.2.3.水体除磷的方法
    1.3.吸附法除磷的研究
        1.3.1.吸附剂的种类
        1.3.2.吸附机制分析
    1.4.金属有机骨架MOFs的简介及应用
        1.4.1.MOFs材料的分类
        1.4.2.MOFs材料的合成方法
        1.4.3.MOFs材料在吸附领域的应用
    1.5.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1.5.2.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实验材料
        2.1.1.实验试剂
        2.1.2.实验仪器和设备
    2.2.材料的合成
        2.2.1.Ti-MOFs的合成
        2.2.2.Ti-MOFs-NH_2的合成
    2.3.材料的表征方法
    2.4.批量吸附除磷实验步骤
        2.4.1.实验前处理
        2.4.2.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2.4.3.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2.4.4.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2.4.5.磷酸盐初始浓度和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2.4.6.共存离子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2.5.吸附实验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
        2.5.1.吸附剂去除率百分比和吸附量的计算
        2.5.2.吸附动力学分析
        2.5.3.吸附等温线分析
        2.5.4.吸附热力学分析
第三章 Ti-MOFs吸附除磷的性能研究
    3.1.引言
    3.2.Ti-MOFs材料的表征分析
    3.3.Ti-MOFs吸附除磷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3.3.1.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3.2.溶液p 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3.3.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3.4.磷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3.5.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3.6.共存离子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4.Ti-MOFs的吸附动力学分析
    3.5.Ti-MOFs的吸附等温线分析
    3.6.Ti-MOFs的吸附热力学分析
    3.7.Ti-MOFs吸附前后材料对比
        3.7.1.Ti-MOFs吸附前后SEM分析
        3.7.2.Ti-MOFs吸附前后XRD分析
        3.7.3.Ti-MOFs吸附前后FT-IR分析
        3.7.4.Ti-MOFs吸附前后XPS分析
    3.8.本章小结
第四章 Ti-MOFs-NH_2吸附除磷的性能研究
    4.1.引言
    4.2.Ti-MOFs-NH_2材料的表征分析
    4.3.Ti-MOFs-NH_2吸附除磷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4.3.1.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3.2.溶液p 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3.3.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3.4.磷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3.5.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3.6.共存离子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4.Ti-MOFs-NH_2的吸附动力学分析
    4.5.Ti-MOFs-NH_2的吸附等温线分析
    4.6.Ti-MOFs-NH_2的吸附热力学分析
    4.7.Ti-MOFs-NH_2吸附前后材料对比
        4.7.1.Ti-MOFs-NH_2吸附前后SEM分析
        4.7.2.Ti-MOFs-NH_2吸附前后XRD分析
        4.7.3.Ti-MOFs-NH_2吸附前后FT-IR分析
        4.7.4.Ti-MOFs-NH_2吸附前后XPS分析
    4.8.Ti-MOFs-NH_2的吸附机理
    4.9.本章小结
第五章 Ti-MOFs-NH_2再生和实际应用前景
    5.1.引言
    5.2.实验部分
    5.3.Ti-MOFs-NH_2再生效果
    5.4.Ti-MOFs-NH_2实际应用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题录

(10)国外期刊论文同行评议创新态势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审稿与发表顺序变化的创新态势
    2.1 预印本
        2.1.1 预印本的优势
        2.1.2 预印本的挑战
    2.2 发表后同行评议
        2.2.1 发表后同行评议的优势
        2.2.2 发表后同行评议的挑战
    2.3 审稿与发表顺序变化的述评
3 审稿标准的变化
    3.1 非选择性同行评议
        3.1.1 非选择性同行评议的优势
        3.1.2 非选择性同行评议的挑战
    3.2 注册报告
        3.2.1 注册报告的优势
        3.2.2 注册报告的挑战
    3.3 审稿标准变化的述评
4 审稿匿名性及交互性的变化
    4.1 开放同行评议
        4.1.1 开放同行评议的优势
        4.1.2 开放同行评议的挑战
    4.2 协作同行评议
        4.2.1 协作同行评议的优势
        4.2.2 协作同行评议的挑战
    4.3 审稿匿名性及交互性创新模式的述评
5 期刊论文同行评议发展的总体态势
    5.1 加快发表速度
    5.2 拓宽发文范围
    5.3 弱化以刊评文
    5.4 促进科学民主
    5.5 认证审稿贡献
    5.6 期刊论文同行评议实践创新路径的述评
6 国外期刊论文同行评议创新对我国学术期刊的启示
    6.1 建议发展中文预印本平台
    6.2 建议创立中文发表后同行评议期刊
    6.3 建议试验开放同行评议模式
    6.4 建议探寻审稿贡献认证体系
7 结语
作者贡献说明:

四、已发表的论文题录(论文参考文献)

  • [1]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演进趋势与特征分析[D]. 苏闫兵.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可见光促进溴炔参与的C-C,C-P,C-S键的构建[D]. 徐海龙. 淮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硝酸铁促进β,γ-不饱和肟的环化反应及分子碘催化1,3,5-三嗪与吲哚的烷基化反应[D]. 于威. 淮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叔胺催化磺基偶氮与β-二酮的重排反应以及和联烯酸酯的[2+4]环加成反应[D]. 纪鑫. 淮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猪基因组顺式调控元件鉴定及功能SNP注释[D]. 许月园.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6]刺激响应性智能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陈阳.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7]海藻基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刘涛.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8]基于多功能DNA探针构建光学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研究[D]. 周娇. 西南大学, 2021(01)
  • [9]钛基MOFs制备及吸附除磷应用研究[D]. 马媛媛.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10]国外期刊论文同行评议创新态势述评[J]. 索传军,于淼. 图书情报工作, 2021(01)

标签:;  

发表论文题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