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论文文献综述)
安静[1](2020)在《嘉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小康社会的建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通过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为农业的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嘉兴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地涌入城市,转向非农部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移虽然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但是农村的资金和人才也在不断地流失,与目前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不匹配。本文以嘉兴市为例,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旨在实现嘉兴市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进一步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第一部分,对研究背景进行阐述,明确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目的,并阐述了国内外现状及相关理论,主要包含第1章和第2章。第二部分,以目前嘉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为基础,对转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本文先对嘉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供给情况进行总结,再对嘉兴市当前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进行评价,最后以发达国家的经验为基础,从特点以及数量的角度出发,对嘉兴市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劳动力需求进行分析,评价嘉兴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主要包含第3章的内容。第三部分,实证分析。在分析嘉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对现代化农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的过程中,本文主要使用的方法计量经济法中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法,主要包含第4章和第5章的内容。第四部分,以研究结论为依据,总结了本文的不足之处,且为嘉兴市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矛盾提出建议,希望借此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主要为结论中的内容。
周凌[2](2020)在《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为应对挑战,国家作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深化农业制度改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补齐农业发展短板,推动农地流转的同时,细分农地经营权,进一步深化社会分工,促进农地规模经济与服务规模经济融合。在农地流转深入推进的同时,我国农业领域出现一系列结构性变化,存在要素活力不足、生产结构不能完全适应消费需求等问题,农地流转也面临“小农复制”、“内卷化”、“非粮化”等挑战。讨论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机理,实证分析产业结构效应的大小,提出扩大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对策,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围绕“农地流转——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农业经济增长”主线,从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产业融合结构三个方面,以及数量比例关系、技术效率关系两个维度,构建一个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进而作用于农业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分析框架。通过对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农地流转引起农业资本和劳动力在农户间以及农业和非农部门间转移,导致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发生变化;农地流转对农业要素投入的数量比例变动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对农业要素投入技术效率变动部分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农地流转对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动的影响总体较弱;农业要素投入结构数量比例变动较明显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但技术效率变动存在弱的负向影响。(2)农地流转扩大农地经营规模,有助于推高粮经比,对农业生产结构数量比例变动有显着影响;促进农业要素优化配置,有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提升农业生产结构技术效率具有较显着正向影响;农业生产结构数量比例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促进作用不显着,技术效率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弱的负向影响,对高度化形成较显着正向影响。(3)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存在显着影响;对效应的进一步分解发现,农地流转能够增强农业产业融合结构的市场驱动力,提升农业产业融合结构的技术支撑力,增强农业产业融合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高,与农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呈现弱的反向趋势。(4)农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较弱的直接促进作用;通过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经济增长形成正向影响,但效应较弱;通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其中通过合理化产生弱的负向效应,通过高度化产生明显的正向效应,即农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产业结构效应。本文主要的创新在于:第一,从产业结构视角构建一个分析农地流转结构效应的理论框架,讨论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机理和效应,将农地流转的经济影响分析推进到产业结构变动及农业经济增长领域;第二,理论研究方面,运用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来解释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实证研究方面,借助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地流转经由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第三,从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产业融合结构三个方面,以及数量比例关系、技术效率关系两个维度,分析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深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效应的研究。
聂玉丽[3](2020)在《河南省劳动力流动、土地规模经营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应置于重要的位置,我国在发展工业现代化的同时也在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然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是农业机械化的普及。2004年我国专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政策的支持直接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此外,在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的冲击下,劳动力的价格在不断提高,农村家庭劳动力为获得更多的收入则会选择从农业生产转移到非农产业工作,农村劳动力的这一流动会直接影响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进一步会使投入到农业中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发生变化,劳动力的流动使农业机械作为替代方式成为了农业生产所需,也即是由于农业劳动力的流动对农业机械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外,如今我国在倡导土地规模化经营,农地流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使土地经营规模发生了变化,然而土地规模经营对农业机械化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河南省为代表,通过分析自从2004年颁布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来河南省农业机械化的进程现状及农业生产条件,进而来论证影响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因素,从而为河南省制定相关政策推广农业机械化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以劳动力流动、土地规模经营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为题,试图回答劳动力流动到非农业后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效果是否显着?土地经营规模扩大后会不会显着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本文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并指出本文创新之处,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以往研究并未着重区分劳动力流动、土地规模经营对农业机械化产生影响的具体路径机制,本文将把农业机械看作劳动力的替代因素定义为“替代效应”,将农地规模扩大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定义为“规模效应”,并进一步检验替代效应与规模效应的大小。因此,本文进行相关理论分析并提出了有待检验的假说性命题,假说1:农村劳动力流转就业人数越多,农业机械作为替代因素需求会越多,农业机械化水平会提高,“替代效应”会越大;假说2:土地经营规模扩大,为农业机械工作提供条件,农业机械化水平会有所提高,“规模效应”会增加;假说3:劳动力流动与土地规模经营对农业机械化综合作用明显,替代效应与规模效应依旧显着,本文提出假设后在一定的计量方法上进行检验。本文筛选2004-2018年河南省18个地市共15年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研究,选取亩均农业机械动力(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面积)衡量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对数化处理后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农村劳动力流转就业总人数衡量劳动力流动指标并作为解释变量,选取户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乡村总户数)衡量土地规模经营指标,进行对数化处理后作为解释变量,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控制变量构建合适计量模型,通过多重共线性检验等证明所选的主要解释变量指标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可以对研究假说进行回归分析检验。依据回归结果得出:第一,劳动力流动指标变量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显着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并且农业机械化替代效应较显着;第二,土地规模经营指标对农业机械化影响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不显着,说明河南省土地经营未达到一定的规模化,同时河南省人多地少矛盾较突出,只有进一步提高土地经营规模,才能更好使用农业机械,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规模效应才会明显,河南省土地规模经营有待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户均国家补贴、户均固定资产投资及地形地貌对农业机械化影响都非常显着。本文依据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为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首先,要在保留足够农业生产劳动力情况下有序转移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其次,政府部门应因地制宜积极倡导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并适当提高农业生产补贴;最后,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配套服务水平,为农业生产更有效率适当培育一些技术农民,同时应进一步鼓励农户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
李家亿[4](2019)在《城镇化下鞍山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测算及分担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全面推动新型城镇化,重点关注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的背景之下,农业转移人口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成为农业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里市民化的过程不仅需要经历自身身份的转变,同时还需要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地位、待遇以及同等福利保障等。以上过程的实现,除了必要的制度政策作为保障外,还需要一定量的资金作为支撑,即市民化成本问题。本文首先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理论的研究背景及内涵做了界定,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及成本分担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相关研究理论,我国已经有相关的成本研究出现,但大多集中在国家或省级以上的单位;运用文献分析法,整理已有研究,结合对186位农业转移人口的实际调研数据,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鞍山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其现状特征进行描述,对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其次以农业转移人口主体城市生存角度,结合先前学者研究成果和国家相应政策,确定鞍山市农业转移人口成本构成内容,主要分为公共成本、企业成本和个人成本三个方面。将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各项成本支出通过分类加总法进行测算,得到当前鞍山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总额需要约11万元,其中占比最高的为住房成本(38.03%)以及住房保障成本(21.92%)。再次分别构建有关政府(中央及地方)、企业、和农业转移人口个人的利益相关函数,并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得到影响各利益相关主体成本分担收益的因素。运用动态博弈相关理论,构建利益相关者之间两两博弈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矩阵,得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过程中的最优均衡解。然后对全部利益相关主体建立成本分担的一次动态博弈模型,并对模型采用逆推归纳法得到纳什均衡解。结果得到仅当博弈各方采取积极市民化的策略时,才能达到帕累托效率最优状态。最后以此为出发点,从市民化成本分担角度入手,构建成本分担总框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并从资金方面给予其保障性建议。
徐梦洁,史敏琦[5](2019)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伴随中国城市化发展而生的必然现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近年来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本文将现有研究划分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特点与存在问题、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因素、劳动力转移的效应、转移劳动力的管理等4个方面,通过总结已有研究的重点、难点与不足,了解与把握劳动力转移相关研究的现状与进展,进而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为日后开展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方师乐[6](2017)在《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农业机械化:跨区服务的视角》文中提出发生在中国最近20年内的农业机械化过程是美国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农业机械化过程的缩影。但是,在传统的关于农业技术进步的文献中,对于中国快速农业机械化的理解依然是表面化和模式化的。本文通过对农业机械跨区服务这一现象的深入剖析,结合中国特有的农业资源禀赋和城镇化的发展历史,从理论和实证上回答了有关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如下3个关键性问题:(1)在人多地少、土地极度细碎化的农业资源禀赋约束下,中国为何能够发展农业机械化?(2)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分别走过了农机小型化阶段和农机大型化阶段,那么是怎样的因素引致了这种发展模式的变迁?(3)中国的农机跨区服务是否会导致农业机械化水平对谷物产出的空间外溢性?这种外溢性的空间分布规律如何,而这种规律又怎样和中国特殊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地理特征相统一?简而言之,就是回答农业机械化为什么会发生(Why)?为什么现在发生(Why now)?以何种方式实现(How)?以及有何影响(Impact)?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形成了本文的主要结论:(1)关于农业机械化为什么会发生和为什么现在发生的问题,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农业机械化是在更广的经济发展大背景——城镇化和就业非农化的引导下发生。宏观层面的实证结果表明: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短期内城镇化和农业机械化之间是竞争关系;但从长期来看,农业机械化所释放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会促进城镇化发展,而城镇化进程中对于农业劳动力的吸收从客观上要求农业实现机械化,二者是正相关关系。微观层面实证结果表明,非农就业总体上增加了农户的农业机械支出。(2)关于以何种方式实现的问题,本文在在俱乐部理论理论的框架下指出,农机跨区服务这一现象的本质其实是生产性农业机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俱乐部商品。中国国土在纬度上的纵横辽阔,不同地区同一农作物的同一生产环节时间跨度大,为农机跨区作业赢得了时间差,保障了俱乐部成员的充足,而中国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这又降低了俱乐部成员的边际成本。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中国一样幅员辽阔、基建完善、耕地极度细碎化的国家,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很难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推行的原因。(3)关于有何影响的问题,本文认为,农机跨区服务这种特殊的农机化实现方式已经改变了粮食生产方式,这种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存在是农业分工和专业化的体现。进一步,本文认为,大规模的农机跨区服务必然导致农业机械化在空间上的溢出效应,这种效应表现为农机化水平不仅作用于当地的粮食生产,也对周边地区的粮食生产产生辐射作用,实证结果验证了这一假说。总体而言,本文从实际现象出发,运用主流经济学分析工具将现实理论化、模型化,最后又通过实证分析将理论与现实统一,从而加深了对实际现象的认知,其中可能的创新体现如下:首先,从研究视角方面:(1)非农就业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客观现象,但是本研究认为,农民的非农就业不仅导致了农业与非农部门之间的分工,更促进了农业产业内部的分工,在中国家庭联产承包的制度安排下,这种分工表现为形成了专业化的农机服务市场,而这是过去10年中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从农机跨区服务这样一个现象切入,认为这种行为必然导致农业机械化水平在空间上具有溢出效应,并试图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测算这种效应的显着性和规模。(3)虽然部分研究指出农业机械跨区服务是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殊模式,但对这一现象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化和模式化的描述阶段,尚不能构建一个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去解释这一现象发生的机理以及外部冲击如何影响农机跨区服务的趋势,本文试图通过公共经济学领域下的俱乐部理论解释农业机械使用者和所有者分离的内在机制,分析小农户和大机械同时存在的缘由,并指出这是在中国现有的制度安排和资源禀赋条件下的必然现象。其次,从研究方法方面:(1)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农业机械化水平对谷物产量的空间溢出效应,这在有关农业机械化的研究中是较早的。(2)利用更加微观的大样本数据研究城镇化和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关系,在模型的设计中考虑两者的滞后效应,将长期和短期关系分离,从而更为深刻地揭露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城镇化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王珊珊[7](2015)在《安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是全球性的社会经济转型现象,是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目前我们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促进发展的潜力也在城镇化。而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只有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农业人口的转移问题。不仅如此,农民进城后,如何保障他们在城里享受较为优质的服务,最终还是依赖产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与产业密切相关,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前提,产业的聚集效应吸引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一定区域集中,城镇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场所,城镇化不断发展。而根据产业发展理论表明一方面农业发展提供农产品剩余,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粮食和生产资料。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为工业和第三产业提供劳动力。另一方面工业的发展和聚集,第三产业发展,又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农业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化转移。在产业的共同作用下,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城镇数量增多,实现城镇化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安徽城镇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5-2013年安徽城镇人口从2313万人增加到3316万人,城镇化率从35.5%提高到47.86%。但是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每年都有大量农民工流向沿海发达地区。与此同时,安徽城镇化建设较多采用设置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县改区”、“乡改镇”等行政规划的方式实现,虽然在短期能够暂时推动城镇化发展,但是产业基础薄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足,阻碍了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以及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促使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安徽凭借优越地理位置、要素成本低等优势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及2015年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意见中首次将安徽纳入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这些国家发展战略无疑会为安徽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提供重大机遇。因此以安徽为对象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支撑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以传统农业大省、产业基础薄弱的安徽为研究对象,围绕四大重要问题展开。一是归纳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的研究成果,探讨城镇化进程中产业支撑的理论问题。二是归纳总结典型国家、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中产业演进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探讨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实践问题,为安徽城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三是定性和定量分析了三次产业对安徽省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以及存在问题。四是聚焦安徽省情,以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为目标,探索安徽城镇化建设产业支撑的路径选择问题。根据美国、英国、韩国等城镇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城镇化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实现城镇化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而坚实经济基础的体现就是产业发展。缺乏工业和经济充分发展将会造成严重的城市病,阻碍城镇化的正常发展。建立在工业高度发达基础上的服务业将逐步取代工业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后续动力。同时正反两方面经验表明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要注重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护农业,农业剩余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首要前提条件。在借鉴国外城镇化发展中产业支撑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安徽三大产业发展现状,构建产业支撑城镇化发展的一般框架。在此框架下,分别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对安徽城镇化进程中产业支撑状况进行剖析,并运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安徽城镇化进程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产业发展薄弱、产业支撑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农业效率低下,占用过多人力资源;工业企业规模小,产业聚集度低,国有经济比重高,工业内部结构调整缓慢;第三产业发展不平稳,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试图从三大产业入手完善安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体系:一是从农业发展方面,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增加农业人力资本存量;退耕还林,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从工业发展方面,提升工业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三是从第三产业方面,要做大做强服务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优化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坚持市场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
田宇杰[8](2014)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农民农村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已经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但同时也遇到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即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民观念陈旧、城乡发展失衡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是多次强调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性,使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再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农民农村思想再次被提起,他们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和城乡融合思想都为当前中国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想指导。本文在借鉴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全面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农民农村思想的形成条件、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进而阐述了这些思想的当代价值。本文主要由以下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是背景分析,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农民农村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进行了总体分析。这一部分首先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农民农村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进而论述了这些思想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是理论支撑,对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农民农村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全面论述。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农民农村思想中的三个重要内容:农业现代化思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城乡融合思想。第三部分是当代启示,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农民农村思想的当代价值。这一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农民农村思想的当代启示: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启示、对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启示、对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启示。
夏添[9](2014)在《政府植入的现代性农业改造 ——以许昌市万亩小麦高产示范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明确了家户小农的生产经营地位。然而,土地的碎片化耕作和家户化经营不利于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当前,农业现代化既是世界发展的大势,也是我国的重要战略选择,如何将家户小农带入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征程将是现实的难题,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以河南省许昌市政府推动建设的万亩小麦示范区为个案,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政府是如何开展现代农业改造的以及效果如何;二是,不同利益主体对政府现代农业改造的反应如何。本文认为,在中国的语境下,关于现代性农业改造的技术论、人力资本论、市场论等分析路径因缺乏主导型的推动力量而显得能量不足。由此,本文尝试引入“政府植入”的分析路径。首先,许昌县陈曹乡的万亩小麦示范园是政策驱动下的产物,为了打造现代农业的典范,政府将着眼点放在各种现代要素的引入上,力图型构现代要素与农业的对接;其次,现代要素在农业改造上的集聚催生了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农民的增收期求,市场经营主体的利润收益,基层政府的政绩亮点等多元主体的利益共容与张力影响了现代性农业改造的成效。陈曹乡万亩小麦示范区的现代农业改造的成功案例表明,政府植入在中国的现代农业改造中既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而这种有效的塑造是建立在政府的要素带入、资源整合和利益协调基础之上的。从农业现代化的长远发展来说,政府植入只是一种催生力,这就决定了政府植入有其限度,持久的改造力量在于通过政府植入培育和激发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何海弟[10](2012)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农村滞留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如何充分利用和合理分配这部分劳动力资源成了各界人士关注的重点。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以及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从农业向非农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出现了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模式并存的现象。伴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其转移方式、转移速度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鉴于此,本文整理了我国28个省市1996-2010年的相关数据,针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进行了研究。理论方面:以收入为桥梁,研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机制,然后通过收入过渡到农村居民消费问题上。具体表现在:过剩的农业劳动力通过转移到农村非农业和城市,可以充分利用剩余的劳动力资源创造更多的劳动价值,从而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进而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消费水平。同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将城市新的消费方式、消费习惯带回农村,改善了农村相对落后的消费观念,最终有利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逐步升级。实证方面:按照转移方向的不同将农业剩余劳动力分为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模式,分别讨论两种模式的转移如何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果发现:(1)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但通过收入来间接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还直接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影响。(2)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两种转移模式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在:异地转移显着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同时也改善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就地转移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效果不明显,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3)由于我国各省市以及三大区域经济体之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量和转移度存在显着差异,东部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幅度远远大于全国。最后,在总结全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二、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1)嘉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不足和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涵 |
2.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涵 |
2.1.3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
2.1.4 当前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理论 |
2.2.2 农业现代化相关理论 |
2.2.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关系 |
3 嘉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的现状 |
3.1 嘉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
3.1.1 嘉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
3.1.2 嘉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3.2 嘉兴市农业现代化的现状 |
3.2.1 嘉兴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 |
3.2.2 估算嘉兴市实现农业现代化所需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 |
3.2.3 嘉兴市实现农业现代化所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特点 |
3.3 嘉兴市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求关系 |
3.3.1 比较供给与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 |
3.3.2 比较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质量 |
4 嘉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分析 |
4.1 嘉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产出的影响 |
4.2 嘉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土地利用的影响 |
4.3 嘉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
4.4 嘉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人员素质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政策建议 |
5.1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5.2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
5.2.1 规范农村基础教育,有效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水平 |
5.2.2 增加教育资金,改善教育条件 |
5.2.3 建设农村的精神文明 |
5.2.4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 |
5.2.5 以外国经验为基础,促进农民教育的提高 |
5.3 坚持科教兴农 |
5.3.1 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5.3.2 对农民进行新技术方面的培训 |
5.3.3 完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机制 |
5.4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
5.4.1 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完善保障体系 |
5.4.2 健全土地流转程序 |
5.4.3 加强规模经营管理制度 |
5.5 促进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
5.5.1 积极探索和建立多样化的农村养老模式 |
5.5.2 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医疗保障制度 |
5.5.3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扶贫帮困的新路子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动态与述评 |
1.3.1 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动态 |
1.3.2 农地流转的经济影响研究动态 |
1.3.3 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动态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地 |
2.1.2 农地流转 |
2.1.3 农业产业结构 |
2.1.4 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 |
2.2.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2.2.4 农业发展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农业技术进步与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机理分析 |
3.1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 |
3.1.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
3.1.2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3.2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动的机理 |
3.2.1 农地流转与农业技术进步 |
3.2.2 农地流转与农业要素相对价格变化 |
3.2.3 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动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3.3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机理 |
3.3.1 农地流转与农产品需求变化 |
3.3.2 农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条件改善 |
3.3.3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3.4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的机理 |
3.4.1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融合市场需求 |
3.4.2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融合技术创新 |
3.4.3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融合主体利益 |
3.4.4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融合政策创新 |
3.4.5 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现状分析 |
4.1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总体情况 |
4.1.1 农地流转情况 |
4.1.2 农业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
4.2 农地流转对农业要素投入结构的影响情况 |
4.3 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情况 |
4.4 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融合结构的影响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地流转的农业要素投入结构效应 |
5.1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要素投入结构的理论模型分析 |
5.1.1 模型假设 |
5.1.2 模型分析 |
5.2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要素投入结构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构建 |
5.2.2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检验 |
5.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2.4 进一步的讨论 |
5.3 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
5.3.1 模型构建 |
5.3.2 指标测算 |
5.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地流转的农业生产结构效应 |
6.1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理论分析 |
6.1.1 需求因素对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 |
6.1.2 供给因素对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 |
6.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和数据检验 |
6.2.1 模型构建 |
6.2.2 变量选取和描述性分析 |
6.2.3 数据检验 |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1 对农业生产结构数量比例的影响分析 |
6.3.2 对农业生产结构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 |
6.4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
6.4.1 模型构建 |
6.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地流转的农业产业融合结构效应 |
7.1 农业产业融合的类型及结构特性 |
7.1.1 农业产业融合的类型 |
7.1.2 农业产业融合结构的特性 |
7.2 模型构建、变量选择及描述性分析 |
7.2.1 PVAR模型构建 |
7.2.2 变量选择与数据测算 |
7.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 模型检验及实证结果分析 |
7.3.1 模型检验 |
7.3.2 脉冲响应分析 |
7.3.3 方差分解 |
7.4 效应的进一步分解 |
7.4.1 模型构建 |
7.4.2 实证结果分析 |
7.5 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
7.5.1 模型构建 |
7.5.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地流转、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经济增长 |
8.1 研究假设 |
8.2 模型构建、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8.2.1 模型构建 |
8.2.2 变量选取 |
8.2.3 数据处理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8.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农地市场化流转 |
9.2.2 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快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9.2.3 夯实市场化改革基础,提升农业要素配置效率 |
9.2.4 改善融合发展条件,加快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河南省劳动力流动、土地规模经营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主要内容 |
(二)技术路线图 |
四、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农业劳动力流动与农业机械化关系研究 |
二、土地规模经营与农业机械化关系研究 |
三、劳动力流动与土地规模经营之间关系研究 |
四、劳动力流动、土地规模经营双因素与农业机械化关系研究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分析 |
一、劳动力流动、土地规模经营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
(一)劳动力流动对农业机械化影响的理论分析 |
(二)土地规模经营对农业机械化影响的理论分析 |
(三)劳动力流动、土地规模经营对农业机械化综合影响的理论分析 |
二、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劳动力流动、土地规模经营对农业机械化影响实证分析 |
一、河南省农业生产现状描述 |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 |
(二)播种面积与农业机械总动力情况 |
(三)河南省耕地面积情况 |
二、研究设计与模型的设定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筛选及说明 |
(三)计量模型的设定 |
(四)变量的分析 |
三、劳动力流动、土地规模经营对农业机械化影响的计量分析 |
(一)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二)模型的回归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城镇化下鞍山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测算及分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及依据 |
2.1 基本概念辨析 |
2.1.1 农业转移人口 |
2.1.2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2.1.3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 |
2.1.4 成本分担机制 |
2.2 理论依据 |
2.2.1 劳动力转移理论 |
2.2.2 城乡预期收入差异理论 |
2.2.3 推拉理论 |
2.2.4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2.2.5 博弈论相关理论 |
3 鞍山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状及成本构成分析 |
3.1 鞍山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状 |
3.1.1 农村土地 |
3.1.2 城市就业 |
3.1.3 城市收入 |
3.1.4 城市生活基本支出 |
3.1.5 城市居住 |
3.1.6 社会保障 |
3.1.7 随迁子女义务教育 |
3.1.8 落户意愿 |
3.2 鞍山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约因素分析 |
3.2.1 制度因素 |
3.2.2 社会文化因素 |
3.2.3 经济因素 |
3.3 鞍山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构成分析 |
3.3.1 成本构成现状 |
3.3.2 成本构成内容选取及分析 |
4 鞍山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测算 |
4.1 市民化成本测算原则 |
4.2 市民化成本分类测算 |
4.2.1 公共成本 |
4.2.2 企业成本 |
4.2.3 个人成本 |
4.2.4 测算结果 |
4.3 小结 |
5 基于博弈论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
5.1 利益相关者分析 |
5.1.1 中央政府 |
5.1.2 地方政府 |
5.1.3 企业 |
5.1.4 农业转移人口 |
5.2 模型基本假设 |
5.3 利益相关主体间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博弈模型 |
5.3.1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农业转移人口成本分担博弈 |
5.3.2 地方政府和输入地企业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博弈 |
5.3.3 输入地企业与农业转移人口对市民化成本分担博弈 |
5.4 利益相关主体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的一次博弈模型 |
5.4.1 模型假设 |
5.4.2 模型的构建 |
5.4.3 模型求解 |
5.5 鞍山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
5.5.1 成本分担原则 |
5.5.2 成本分担总框架 |
5.5.3 成本分担具体实施方案 |
5.5.4 成本分担机制的保障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一: 鞍山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状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概述 |
1.1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特点与存在问题 |
1.2 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力因素 |
1.3 劳动力转移的效应 |
1.4 劳动力转移的管理 |
2 研究特点 |
2.1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难点 |
4 不足与展望 |
4.1 已有文献的研究尺度和研究区域都有所偏重 |
4.2 研究内容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
4.3 已有研究的现势性不足, 对宏观和中观层面 |
(6)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农业机械化:跨区服务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研究假说、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假说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业机械 |
2.1.2 农业机械化 |
2.1.3 城镇化 |
2.1.4 农机跨区服务 |
2.1.5 空间溢出效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
2.2.2 城乡二元经济理论 |
2.2.3 俱乐部理论 |
2.2.4 农户模型理论 |
2.2.5 农业分工和专业化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非农就业对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增长的贡献 |
2.3.2 非农就业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
2.3.3 农业机械化对非农就业的贡献 |
2.3.4 关于耕地细碎化和农业机械化的争论 |
2.3.5 农业机械化和粮食产出之间的关系 |
2.3.6 本文在文献上可能的贡献 |
3 研究背景 |
3.1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 |
3.1.1 农业机械化的起步阶段: 1949-1980年 |
3.1.2 农业机械小型化阶段: 1981-2001年 |
3.1.3 农业机械大中型化阶段: 2002年至今 |
3.2 中国城镇化和人口流动的历史 |
3.2.1 全面管制阶段: 1949-1982年 |
3.2.2 逐步放开阶段: 1983-2002年 |
3.2.3 加速推进阶段: 2003年至今 |
3.2.4 中国就业非农化和农业机械化的历史趋同性 |
3.3 中国农机跨区服务发展的历史 |
3.3.1 初级发展阶段: 1996年之前 |
3.3.2 井喷式发展阶段: 1996-1999年 |
3.3.3 全面推进阶段: 2000-2013年 |
3.3.4 回落阶段: 2014年至今 |
4 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路径分析: 俱乐部理论的视角 |
4.1 农户使用农机服务的“俱乐部模型” |
4.1.1 数理模型 |
4.1.2 图形分析 |
4.2 在中国农机作为俱乐部商品的可行性 |
4.2.1 自然禀赋的可行性 |
4.2.2 制度安排的可行性 |
4.2.3 市场竞争的可行性 |
4.3 俱乐部视角下中国农机化的发展路径——相对静态均衡分析 |
4.3.1 非农就业增加,农业劳动力工资上升 |
4.3.2 国家扶持农机工业,对大中型农机给予补贴 |
4.3.3 农民收入提高、耕地规模增加 |
4.4 本章小结 |
5 城镇化拉动农业机械化的规律和内在动力 |
5.1 引言 |
5.2 文献回顾 |
5.3 理论模型 |
5.4 计量模型、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4.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5.4.2 变量的选取和说明 |
5.4.3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5.5 计量检验与结果分析 |
5.5.1 初步回归结果 |
5.5.2 农业劳动力密度中介效应的检验 |
5.5.3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6 非农就业、农机投资和农机服务利用 |
6.1 引言 |
6.2 理论基础和文献回顾 |
6.3 农户模型 |
6.4 数据、计量模型和样本统计性描述 |
6.4.1 数据来源 |
6.4.2 计量模型和估计方法 |
6.4.3 样本描述性统计 |
6.5 回归结果和讨论 |
6.6 稳健性检验 |
6.6.1 异常值的干扰问题 |
6.6.2 非农就业的内生性问题 |
6.6.3 来自山东省调研数据的验证 |
6.7 本章小结 |
7 农业机械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分布规律 |
7.1 引言 |
7.2 问题的提出:来自全国数据和省级数据的矛盾 |
7.2.1 背景与假设 |
7.2.2 回归结果与讨论 |
7.3 空间上的统计分析 |
7.4 空间计量分析 |
7.4.1 基本模型设定与估计 |
7.4.2 空间溢出效应的空间分布规律 |
7.4.3 跨经纬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和政策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7)安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一) 世界城镇化 |
(二) 中国城镇化 |
(三) 安徽城镇化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一) 有关城镇化的研究 |
(二) 有关产业的研究 |
(三) 城镇化与产业的互动关系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 有关城镇化的研究 |
(二) 有关产业的研究 |
(三) 城市化与产业的相互关系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一) 比较研究方法 |
(二)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
(三) 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城镇化的内涵、类型与发展阶段 |
一、两个主要概念的辨析 |
(一) 城市化 |
(二) 城镇化 |
二、城镇化的类型 |
(一) 根据城镇化进程中产业发展的特征划分 |
(二) 根据产业的主导功能划分 |
三、城镇化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城镇化的理论基础 |
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一)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
(二)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
(三) 乔根森模型 |
(四) 托达罗模型 |
二、产业发展的效应分析 |
(一) 产业的聚集效应 |
(二) 产业的扩散效应 |
(三) 产业的收入效应 |
(四) 产业的关联效应 |
第三节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
一、古典经济学时期产业结构演变的思想 |
(一) 从报酬递减规律的角度 |
(二) 从平衡增长的角度 |
(三) 从经济发展阶段的角度 |
(四) 从产业两大部类的划分角度 |
二、二战后对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分析 |
(一) 主导产业转换规律 |
(二) 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换的规律 |
(三) 产业层次叠加规律 |
第三章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发展模式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英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 城镇化起步阶段(16世纪--18世纪) |
(二) 城镇化发展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 |
(三) 实现高度城镇化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
(四) 城镇化稳步发展阶段(20世纪以来) |
二、美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 建国至19世纪70年代 |
(二)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
(三) 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
(四) 20世纪80年代至今 |
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韩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 城镇化史前时期(1876-1947年) |
(二) 城镇化起步阶段(1948-1960年) |
(三) 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1961-1987年) |
(四) 城镇化平稳发展阶段(1988年至今) |
二、台湾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 日据时期台湾城镇化(1895-1945年) |
(二) 经济恢复时期城镇化(1946-1952年) |
(三) 初级经济发展阶段与城镇化(1953-1963年) |
(四) 1964-1986年工业经济为主的阶段 |
(五) 服务业为主的阶段(1986—至今) |
第三节 拉丁美洲国家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 |
一、巴西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 巴西城镇化进程 |
(二) 巴西产业结构演进轨迹 |
(三) 巴西城镇化的影响 |
二、墨西哥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 城镇化初期阶段(1940年之前) |
(二) 城镇化缓慢发展阶段(1940-1960年) |
(三) 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1960-1980年) |
(四) 城镇化平稳发展阶段(1980-至今) |
总结 |
第四章 安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第一节 安徽产业结构演进 |
一、演进历程 |
(一) 建国到1978年 |
(二) 1978年至今 |
二、安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
第二节 安徽城镇化发展 |
一、安徽城镇化发展历程 |
(一) 1978年以前城镇化曲折发展阶段 |
(二)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阶段 |
二、安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一) 安徽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判断 |
(二) 安徽城镇化发展现状 |
(三)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三、安徽城镇化的目标与机遇 |
第三节 安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安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二、城镇化过程中安徽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
第四节 安徽省城镇化产业支撑的实证分析 |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
三、协整检验 |
四、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
(一) 脉冲响应 |
(二) 方差分解 |
总结 |
第五章 三次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现状及问题研究 |
第一节 第一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作用 |
一、农业对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一) 直接作用机理 |
(二) 间接作用机理 |
二、安徽第一产业发展情况 |
(一) 安徽第一产业发展历程 |
(二) 安徽省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
三、安徽省第一产业支撑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均衡且主要农产品单产产量偏低 |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处于初级阶段 |
(三) 就业结构转型滞后 |
(四) 农民收入水平低,消费水平与层次难以提升 |
(五) 农户生产性投资较少 |
第二节 第二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作用 |
一、工业化与城镇化 |
(一) 工业化的内涵 |
(二) 工业化发展阶段 |
(三)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
(四) 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标准结构 |
二、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分析 |
(一) 安徽省工业化阶段判断 |
(二) 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度分析 |
三、安徽省工业现状及拉动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 安徽省工业现状 |
(二) 安徽工业拉动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三) 建筑业与城镇化 |
四、乡镇企业是农村城镇化的重要经济基础 |
(一) 安徽乡镇企业的发展轨迹及其与城镇化发展 |
(二) 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三节 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研究 |
一、第三产业与城镇化 |
(一) 第三产业的含义 |
(二) 第三产业推动城镇化的作用 |
二、安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一)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
(二) 第三产业在推动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安徽第三产业各层次与城镇化的实证分析 |
(一) 变量选择 |
(二) 单位根检验 |
(三) 协整方程 |
(四) 格兰杰因果检验 |
(五)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
1. 脉冲响应 |
2. 方差分解 |
第六章 三次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路径研究 |
第一节 第一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路径研究 |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一) 基本原则 |
(二) 主要发展措施建议 |
二、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
(一)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 |
(二) 提升农民整体素质 |
(三) 退耕还林,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第二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路径研究 |
一、提升工业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
(一) 做大做强企业,实现规模经营 |
(二) 搞好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聚集 |
二、优化、调整和升级工业结构 |
(一) 优化、调整轻重工业内部结构 |
(二)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三) 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
第三节 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路径研究 |
一、做大做强服务业,提升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
二、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
(一)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
(二)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
三、坚持市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生论文及科研成果 |
(8)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农民农村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0.1.1 选题目的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本文研究方法 |
0.4 本文创新之处 |
1 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农民农村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1.1 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农民农村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1.1.1 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将农业纳入了工业体系 |
1.1.2 资本主义城市化激化了城乡的矛盾 |
1.1.3 农业农民农村被卷入市场经济之中 |
1.2 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农民农村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 |
1.2.1 法国重农主义论农业基础地位 |
1.2.2 空想社会主义论城乡关系 |
1.3 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农民农村思想的发展历程 |
1.3.1 马克思恩格斯对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初步论述 |
1.3.2 马克思恩格斯对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深入关注 |
1.3.3 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农民农村思想走向成熟 |
2 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农民农村思想的主要内容 |
2.1 农业基础论和农业现代化思想 |
2.1.1 农业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生产的基础 |
2.1.2 现代大农业取代小农经济的思想 |
2.1.3 工业反哺农业的思想 |
2.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想 |
2.2.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
2.2.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
2.2.3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现路径 |
2.3 城乡由对立走向融合的思想 |
2.3.1 城乡对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
2.3.2 城乡由对立走向融合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
2.3.3 城乡由对立走向融合的途径 |
3 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农民农村思想的当代启示 |
3.1 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农民农村思想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
3.1.1 尊重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
3.1.2 生产技术的科技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动力 |
3.1.3 农业生产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
3.1.4 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
3.1.5 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3.2 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农民农村思想对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启示 |
3.2.1 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
3.2.2 改革二元体制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举措 |
3.2.3 城市带动农村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举措 |
3.3 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农民农村思想对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启示 |
3.3.1 转变观念,正视农民工市民化现象 |
3.3.2 调整制度政策,扫除农民工市民化障碍 |
3.3.3 发展城市第三产业,培养农民工市民化载体 |
3.3.4 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市民化能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政府植入的现代性农业改造 ——以许昌市万亩小麦高产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外关于现代农业改造的理论综述 |
(二) 国内关于我国农业现代化改造的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样本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样本介绍 |
四、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思路 |
五、相关概念的阐释与说明 |
(一) 政府植入 |
(二) 现代农业 |
(三) 现代农业改造 |
第一章 万亩示范区的建立:农业困顿中的政府决策 |
一、背景:“以农为主”向“以农为辅”的转变 |
(一) “食之无味”的农业耕种 |
(二) “弃之可惜”的兼业格局 |
二、示范区进村:政府的现代农业改造计划 |
(一) 有潜力难挖掘的农业之困 |
(二) 政策驱动的现代农业示范 |
(三) 政府植入的组织保障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要素植入:政府与农业现代化 |
一、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农业实现的外部条件 |
二、土地要素:政府主导的土地流转 |
(一) 土地流转的必要性 |
(二) 示范区的土地流转策略 |
三、市场要素:现代农业的产出体系 |
(一) 实现农业的产业化 |
(二) 健全农业经营服务体系 |
(三)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 |
(四) 农业专业化组织 |
四、人的要素:培育新型农民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植入反应: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博弈 |
一、盼与忧:农民对现代农业的反应 |
(一) 盼科技化发展农业,忧知识储备少 |
(二) 盼多元化农业服务,忧质量无保证 |
(三) 盼规模化经营土地,忧生活无保障 |
(四) 盼专业化合作组织,忧运行不透明 |
(五) 农民盼与忧的行为逻辑分析 |
二、涉农公司:政府扶持后的发展问题 |
(一) 下乡:国家政策的驱动扶持 |
(二) 涉农公司的经营与运作 |
三、基层政府:积极的行动者 |
(一) 产业需求: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 |
(二) 政绩需要:谋求地方政府工作的亮点 |
四、博弈共识:希冀现代性农业的发展 |
第四章 植入后果: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利弊 |
一、政府植入带来的积极后果 |
(一) 农业基础条件得到快速优化 |
(二) 现代经营模式轮廓初现 |
(三) 现代农业主体迅速成长 |
(四) 农民获得政策实惠 |
二、政府植入的隐忧 |
(一) 增产增收的边际效益在下降 |
(二) 土地流转的配套措施亟需完善 |
(三) 涉农公司的经营有着多重隐忧 |
(四) 政府目标与农民理性的差异 |
三、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政府植入与现代农业改造 |
一、政府植入的必要性 |
(一) 人力资本植入:短期效果不显着 |
(二) 技术投入:亟需理顺体制不规范问题 |
(三) 市场改造:市场发育不健全 |
(四) 发展规模经营: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 |
(五) 小结 |
二、政府植入的有效性 |
(一) 政府角色:推动与参与 |
(二) 推动手段:政策激励与资源整合 |
三、政府植入式改造的可能误区 |
四、政府植入式改造中的农民前景 |
(一) 农民的行为逻辑:从生存向发展迈进 |
(二) 政府角色差异:保护者与改造者 |
(三) 农民向何处去:外部社会结构与制度对农民的接纳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收入效应的文献综述 |
1.2.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居民消费水平影响的文献综述 |
1.2.3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文献综述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传导机制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 |
2.1.2 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 |
2.1.3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理论 |
2.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传导机制 |
2.2.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机制 |
2.2.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传导机制 |
2.2.3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传导机制 |
第3章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 |
3.1.1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现状 |
3.1.2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现状 |
3.2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
3.2.1 消费水平层面 |
3.2.2 消费结构层面 |
3.3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
3.3.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消费水平的现状分析 |
3.3.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消费结构的现状分析 |
第4章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 |
4.1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研究 |
4.1.1 模型的建立和数据说明 |
4.1.2 相关系数检验 |
4.1.3 模型的估计 |
4.1.4 实证结果分析 |
4.2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 |
4.2.1 模型的建立和数据说明 |
4.2.2 相关系数检验 |
4.2.3 实证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策建议 |
5.1 加快推进异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市民化”的步伐 |
5.2 迅速提高就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收入 |
5.3 稳定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完善农村消费品市场 |
5.4 逐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论文参考文献)
- [1]嘉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研究[D]. 安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2]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 周凌.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3]河南省劳动力流动、土地规模经营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D]. 聂玉丽. 河南大学, 2020(02)
- [4]城镇化下鞍山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测算及分担研究[D]. 李家亿.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5]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进展[J]. 徐梦洁,史敏琦. 天津农业科学, 2019(01)
- [6]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农业机械化:跨区服务的视角[D]. 方师乐. 浙江大学, 2017(02)
- [7]安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研究[D]. 王珊珊. 安徽大学, 2015(10)
- [8]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农民农村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 田宇杰. 辽宁大学, 2014(03)
- [9]政府植入的现代性农业改造 ——以许昌市万亩小麦高产示范区为例[D]. 夏添.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10]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D]. 何海弟. 湖南大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