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桃树——美登木素类化合物含量高的国产原料植物

滑桃树——美登木素类化合物含量高的国产原料植物

一、滑桃树——一种美登素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国产原料植物(论文文献综述)

罗亚军[1](2021)在《西藏来源放线菌多样性分析及代谢产物潜能初步探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小曼[2](2019)在《药用功能导向的细菌美登木素合成生物学结构优化》文中认为美登木素(maytansinoids)属于安莎类大环内酰胺,根据其来源可分为植物美登木素和细菌美登木素两大类,都有极强的抗菌和抗肿瘤活性。2013年,首个针对实体瘤的抗体偶联物药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s,ADC)ado-trastuzumab entansine(商品名Kadcyla)被FDA批准用于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美登木素ADC的研发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美登木素ADC的重要中间体—丙氨酰美登醇的制备仍然是采用传统方法,即以安丝菌素(细菌美登木素)为原料,经还原脱去C-3位酯基,然后再选择性丙氨酰化。该方法不但成本高、产率低,还有不易分离除去的副产物,严重阻碍美登木素ADC的研究、生产和临床应用。通过生物合成高效制备丙氨酰美登醇将可能极大加快美登木素ADC的研发进程,由此开展了本学位论文研究。本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前言,对安莎类抗生素的结构类型、生理活性和生物合成进行了综述,对美登木素的生物合成、生物活性和来源进行了详细综述。第二章详细描述了本论文研究所涉及的实验材料与方法。第三章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得到多个具有不同排列方式的细菌美登木素基因簇,并重构了其可能的祖先基因簇和进化过程;发现稀有放线菌Amycolatopsis alba DSM 44262菌株的asc基因簇具有独特的基因排列方式;通过基因失活和饲喂实验发现了安莎生物合成起始单元3-氨基-5-羟基苯甲酸(3-amino-5-hydroxybenzoic acid,AHBA)的生物合成与其它代谢途径的协同作用。第四章以asc基因簇为对象,研究了细菌美登木素糖苷的后修饰途径。首次报道了美登木素糖苷C-3’位O-甲基转移酶基因orf9和C-3位O-氨甲酰基转移酶基因asc21b;深入研究了其它重要后修饰基因的功能,包括酰胺N-糖基转移酶基因asc25、4,5-环氧化酶基因asc11和O-氨甲酰基转移酶基因asc21a;通过基因失活和异源表达实验,分离得到了系列美登木素衍生物,包括七个新化合物,其中两个显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有潜力成为美登木素ADC的先导化合物;4,5-环氧化酶基因asc11的异源表达得到了美登醇产量提高的突变株,有潜力成为美登醇的替代来源。第五章以安莎三烯的丙氨酰化酶AstC为研究对象,对其基因缺失突变株的代谢物进行分析,发现了安莎三烯聚酮骨架的多样性,并提出了推测的生物合成途径;通过异源表达实验,发现AstC可以在体内催化N-desmethyl-4,5-desepoxy-maytansinol C-3位羟基的丙氨酰化,得到一个具有良好抗肿瘤活性的新化合物,提示AstC可以用于丙氨酰美登醇的合成;本章还构建了 AstC蛋白TE-结构域的系列截短体,并初步探索其结晶的条件,为理性改造AstC的TE-结构域使其更高效地识别美登醇为底物打下了基础。综上,本论文综合应用生物信息学、化学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前沿学科,围绕细菌美登木素的生物合成和药用功能导向的结构优化展开了系统研究。本课题的成果不仅为解决美登木素来源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发现了这类天然产物的新型构效关系,为美登木素类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潜在先导化合物和理论基础,还进一步揭示了安莎骨架的多样性、聚酮合酶和酰胺合酶的底物兼容性,同时发现美登木素类化合物丙氨酰化的生物合成途径,对探索天然药物发现与创新的新途径有重要意义。

张健[3](2018)在《毛泡桐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菌株KLBMP-Pt686代谢产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内生真菌种类多样且能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是天然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获得新的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及其代谢产物成分,本研究对毛泡桐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筛选及活性菌株种属鉴定,并对高活性菌株KLBMP-Pt686代谢产物进行了分离及鉴定。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1、选用5种真菌培养基对河南毛泡桐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共分得内生真菌92株。以7种植物病原真菌和4种病原细菌为指示菌,利用平板对峙法和琼脂块法对毛泡桐内生真菌进行抗菌活性初筛,共有10株内生真菌对至少一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效果,有9株内生真菌对至少一种病原细菌具有抑制作用。选取甘薯黑斑病菌为指示菌,利用牛津杯法进行发酵液的抑制真菌活性复筛,共得到7株对甘薯黑斑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真菌,其中菌株KLBMP-Pt630、KLBMP-Pt675和KLBMP-Pt686的抑菌圈直径大于25 mm。利用滤纸片扩散法对这3株内生真菌的乙酸乙酯相粗提物进行拮抗病原细菌的复筛,菌株KLBMP-Pt675和KLBMP-Pt686对4种病原细菌都有抑制作用。2、选择抑菌活性较好的内生真菌KLBMP-Pt630,KLBMP-Pt675和KLBMP-Pt686进行种属鉴定。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分子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出菌株KLBMP-Pt630属于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菌株KLBMP-Pt675为棒曲霉(Aspergillus clavatus)、菌株KLBMP-Pt686为肉座菌目真菌(Hypocreales sp.)。综合菌株的活性和种属关系,最终选择KLBMP-Pt686为目标菌株进行代谢产物的分离。3、利用单一因素方法对KLBMP-Pt686进行拮抗甘薯黑斑病菌的培养基碳氮源和发酵条件优化。结果显示:培养基最佳碳氮源为葡萄糖,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是培养时间为9 d,培养温度26℃,培养转速为160 r/min,接种量4%。优化后的拮抗甘薯黑斑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37.67 mm,比未优化时的抑菌活性提高了15.3%。4、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对菌株KLBMP-Pt686乙酸乙酯相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共分离出6种化合物,分别为:2-(1-羟基-2-乙酰氧基)丙基-7-氧杂二环[4.1.0]-2,4-庚二烯、2-乙酰氧基-4-羟基-5-丙烯基-7-氧杂二环[4.1.0]庚烷、16-二十碳烯酸、11-羟基-24-氢化毛蜂窝菌素C、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其中,化合物2-(1-羟基-2-乙酰氧基)丙基-7-氧杂二环[4.1.0]-2,4-庚二烯和2-乙酰氧基-4-羟基-5-丙烯基-7-氧杂二环[4,1,0]庚烷在与Sci-Finder数据库比对时没有发现相同结构的化合物,化合物2-(1-羟基-2-乙酰氧基)丙基-7-氧杂二环[4.1.0]-2,4-庚二烯对甘薯黑斑病菌具有抑制活性。5、采用醇沉法对菌株KLBMP-Pt686的胞外多糖进行提取,并利用凝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两种胞外多糖,其中胞外多糖1为浅棕色絮状固体,胞外多糖2为白色絮状固体。对两种多糖的糖含量、分子量和单糖构成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胞外多糖1糖含量为94.12%,分子量为53.0 kDa,单糖组分构成及摩尔比为:鼠李糖:D-阿拉伯糖:葡萄糖=7:12:427;胞外多糖2的糖含量为92.17%,分子量为9.4 kDa,单糖组分为单一的葡萄糖。通过Alamar Blue法测定多糖对过氧化氢造成的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胞外多糖1能较好地保护过氧化氢造成的细胞损伤。

赵宏程[4](2018)在《珍贵束丝放线菌发酵生产安丝菌素过程中重要杂质的检测和控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当前抗肿瘤效应物美登素的类似物安丝菌素的发酵生产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与其他成熟的大发酵产品相比,产品纯度、主产物相对含量、杂质种类及含量等质量指标普遍不高的现状,本研究以珍贵束丝放线菌橙色亚种(Actinosynnema pretiosum subsp.Auranticum ATCC 31565)为生产菌,分别在摇瓶和10L级发酵罐上建立了成熟的发酵工艺,作为后续生产的标准对照。摇瓶级别的初始对照水平为:采用Y3YM培养基(麦芽糖25 g/L;玉米糊精30 g/L;棉籽饼粉30 g/L;酵母浸膏5 g/L;氯化钙10 g/L;碳酸钙5 g/L;异丁醇1 g/L;灭菌前pH7.5±0.2),摇瓶装液量30 mL/250 mL,26℃/220 rpm振荡培养7d所得安丝菌素总效价为200~250 mg/L,主产物安丝菌素P3组分(A-P3,五种同系物之一)的占比(P3%)达97%~98%。10 L发酵罐上的初始对照水平为:运行10 d放罐,安丝菌素总效价264.88 mg/L,其中P3%=94%(罐上工艺条件为:底料采用Y3YM培养基,初始装液量6 L;接种量8%;初始通气量0.5 vvm,视溶氧情况逐步调升至1 vvm;罐压0.8~1.2 kg/cm2,视DO状况调整;起始搅拌转速300 rpm,视溶氧水平上调,最高不超过700 rpm;接种前KOH调pH7.2,发酵全程pH自然;26℃恒温培养)。接下来,将上述工艺下制得的发酵液作为研究材料,以安丝菌素P3标准品为参照物,综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质联用仪(LC-MS)、高分辨质谱(HR-MS)、核磁共振(NMR)等分析手段,从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子量、核磁氢谱等分析数据入手,对发酵液中安丝菌素P3组分及其同系物,以及主要杂质进行了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其中,确定该菌株的发酵液中含有P2/P3/P3’/P4/P4’共五种安丝菌素同系物;除此以外,还对HPLC谱图上8种吸收峰面积比较大的杂质进行了研究:以A~H分别对其命名,逐一分析了其分子量,并借助ChemDraw等工具对其中的5种杂质进行了结构拟合。由此得知,A/B/C三种最主要杂质中,杂质A、杂质B分别是安丝菌素P3(A-P3)母核生物合成过程中缺失-CH3和缺失-CI的中间产物;杂质C暂无法确定其结构,但由于其出峰位置极为接近主产物P3,直接影响P3组分的纯化,因而也列为后期发酵工艺优化研究中需要控制其生成量的重点对象。最后,基于上述发酵液组分分析的结果,以安丝菌素同系物组成(各组分相对占比)以及重要杂质的种类和数量控制为目的,重点对10L级发酵罐上的发酵控制工艺及其配套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研究,在保证安丝菌素总产率不降低的情况下,最终获得主产物P3组分占比高,杂质种类少且含量低的高质量发酵液。本研究最终确定了一套适用于10L级发酵罐的主发酵工艺:采用T3配方培养基,接种量5%,连续流加异丁醇,搅拌转速300~400 rpm,通气量0.5~1vvm,26℃恒温培养13 d后安丝菌素总效价286.29mg/L,P3%=95%,杂质A相对含量<0.1%,ABC三种重要杂质总相对含量<5%。在此基础上最终制备得到的终产品质量指标为:安丝菌素同系物总色谱纯度达99.9%,其中P3%=99.1%,最大单杂<0.1%,达到较高质量标准。

陈彦[5](2018)在《印楝内生放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从印楝中分离出的放线菌菌株R6为研究对象,系统的研究了该菌株的分类地位和发酵液抑菌活性,菌株R6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优化,发酵液中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对分离纯化出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及解析,以及单体化合物抑菌活性测定和对作物安全性的测定。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印楝中分离筛选具高抑菌活性的内生放线菌R6。采用组织法和标准法从印楝叶片和果仁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114株,内生细菌26株,内生放线菌85株。采用平板对峙法,测试85株内生放线菌对1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24株放线菌具有杀真菌活性。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喷雾法分别对24株放线菌进行细菌抑菌活性和杀虫活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抑菌活性较强的菌株G20、G27、G49、G60和R6 5株菌株杀虫活性较弱。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抑菌活性较强的5株菌株进行化学初筛,综合抑菌活性和化学筛选的试验结果,确定具有高杀菌活性,产生丰富物质的菌株R6为目标菌株。2.通过传统分类学和生物学鉴定菌株R6为密旋链霉菌。对放线菌菌株R6的形态学特征和培养特征进行观察,对生理生化特性进行测定,对16S r DNA序列进行分析比对。通过序列比对,放线菌R6菌株与密旋链霉菌和橄榄色链霉菌在同一系统进化分支上,与密旋链霉菌相似度为98.87%,与橄榄色链霉菌相似度为98.85%,结合R6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征,与密旋链霉菌的特征基本一致,因此,最终确定R6菌株为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3.放线菌菌株R6发酵工艺的优化。综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对菌株R6进行发酵工艺优化。综合活性和条件筛选结果,确定优化后发酵条件:种龄为3 d,培养时间为7 d,温度为28.0℃,摇床转数为180 r/min,装液量为100 m L,接种量为8.0%,p H值为8.0。综合碳、氮源等筛选结果,确定优化后培养基配方:可溶性淀粉20.0 g、葡萄糖10.0 g、蛋白胨5.0 g、酵母浸粉5.0 g、NaCl 4.0 g、K2HPO4 0.5 g、MgSO4·7H2O 0.5 g、CaCO3 2.0 g、pH 8.0。4.从菌株R6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Y1、Y2、Y3。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和溶媒萃取法,提取获得菌株R6的粗提物11.58 g;采用活性跟踪法,对粗提物进行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粗提物对植物病原菌细菌和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通过一级硅胶柱层析对粗提物中的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得到C1、C2、C3、C4、C5、C6,合计6个馏分。经过对番茄灰霉病菌和胡萝卜软腐病菌的活性测定,对抑菌活性较强的两个组分C1、C2进行分离纯化,经过多次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薄层层析以及高效液相制备等多种方法,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Y1:48.2 mg;Y2:24.4 mg;Y3:81.6 mg。5.经结构鉴定Y1和Y2为聚酮类新化合物。3个单体化合物通过IR、MS、NMR、旋光度测定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结构鉴定,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活性检测。经过综合分析测定后的相关数据和查找的文献,最终鉴定:Y1和Y2是新化合物,均为聚酮类化合物,分别命名为Lobophorin N,Lobophorin O,分子式分别是C33H44O6和C39H54O9。Y3为已知化合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Divergolide C,分子量为549,分子式是C31H35NO8。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对细菌和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化合物Y1的活性最强,对番茄细菌性斑疹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胡萝卜软腐病的MIC值分别为7.81μg/m L、15.63μg/m L和3.91μg/m L。化合物Y1对番茄灰霉病的MIC值为1.95μg/m L。6.化合物Y1对番茄灰霉病抑菌活性高且对番茄植株安全。聚酮类化合物Y1采用了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菌丝干重法等多种技术手段对番茄灰霉病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菌丝生物量的产生、分生孢子的产生以及菌核的产生进行了抑制作用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升高,化合物Y1对番茄灰霉病菌各项测试指标的抑制作用在增加。当浓度达到最高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为100%。产生微量菌丝,不产生菌核和分生孢子。采用盆栽法测定生物活性和安全性。化合物Y1在浓度为7.81μg/m L时,防效最高,达到85.44%。化合物Y1防治番茄灰霉病效果良好,并且对番茄植株安全。

李玉霞[6](2016)在《巴豆和结香茎皮的生物活性及其活性成分研究》文中提出巴豆Croton tiglium和结香Edgeworthia chrysantha是传统土农药,本文在部分活性跟踪的基础上,首次对巴豆茎皮和结香茎皮进行活性成分系统研究,以期明确其农用生物活性物质基础。经研究,巴豆茎皮对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的活性部位为流分bd85和bd75,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的活性部位为流分bd85和bd75,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活性部位为流分bd85和bd95,对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的活性部位为流分bd75、bd85和bd95。采用硅胶柱层析、D301R柱层析、MCI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溶剂重结晶等分离方法,对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共得到了25个化合物,鉴定了24个。其中,包括1个新二萜类化合物ent-trachyloban-17-oic acid(1),其余化合物鉴定为:扶桑甾醇(2)、β-谷甾醇(3)、十六烷酸二十四烷酯(4)、豆甾醇(5)、二十八烷酸乙酯(6)、乌苏酸(7)、桦木酸(8)、3β-acetoxysitost-5-en-7-one(9)、(24S)-3β-hydroxy-5α-stigmastan-6-one(10)、7β-hydroxy-4,22-stigmastadien-3-one(11)、(22E,24S)-3β-hydroxy-5α-stigmastan-22-en-6-one(12)、28-羟基二十八酸(13)、3,4-di-hydro-4,4-dimethyl-2H-1-benzopyran(14)、stigmast-4-ene-3β,6β-diol(15)、5α,6β-dihy-droxysitosterol(17)、cerevisterol(18)、6,9-epoxy-ergosta-7,22-dien-3-ol(19)、(R)-2’-hy-droxy-N-[(2S,3S,4R)-1,3,4-trihy-droxypentacosan-2-yl]octadecanamide(20)、β-sitosteryl-3-O-β-glucopiranoside(21)、5,6-二氢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22)、acetoxy-sitost-5-en-7-one-3-O-β-D-glucopyranoside(23)、stigmasterol glucoside(24)、β-sitosteryl-3’-glucopyranoside-6’-O-palmitate(25)。本次从巴豆茎皮中分得的新化合物ent-trachy-loban-17-oic acid(1)是巴豆中首个出现的此类二萜结构。化合物2、4、5、6、7、8、9、10、11、12、13、14、15、17、18、19、20、21、22、23、24和25等22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结香茎皮对福寿螺P.canaliculata、白纹伊蚊A.albopictus和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表现显着的活性,对福寿螺P.canaliculata、白纹伊蚊A.albopictus的活性部位为乙酸乙酯部,对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的活性部位为乙酸乙酯部和氯仿部。采用常规方法对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共得到了16个化合物,鉴定了15个:β-谷甾醇(26),7-hydroxycoumarin(27),daphnoretin(28),7-hydroxy-3-[(2-oxo-2H-1-benzopyran-6-methoxyl-7-yl)oxy]-2H-1-benzopyran-2-one(29),β-sito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30),5,7-dimethoxycoumarin(31),edgeworoside C(33),tiliroside(34),edgeworin(35),edgeworthin(36),5,8-二羟基香豆素(37),22,23-dihydrospinasterol-3-O-β-D-gluco-side(38),edgeworoside A(39),edgeworoside C(40)和5,6,3"-trihydroxyl-edgeworo-side A(41)。其中,化合物7-Hydroxy-3-[(2-oxo-2H-1-benzopyran-6-methoxyl-7-yl)-oxy]-2H-1-benzopyran-2-one(29),edgeworthin(36),5,8-二羟基香豆素(37)和5,6,3"-trihydroxyl-edgeworoside A(41)首次在结香中发现。研究表明,巴豆茎皮中活性成分及活性如下:在0.05 mg/mL浓度下,化合物17和25对福寿螺P.canaliculata的24 h毒杀活性相当,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1.11%和70.00%;化合物17、18、19对白纹伊蚊A.albopictus 3龄幼虫毒杀活性显着;化合物2、3对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均表现出良好的触杀活性。结香茎皮中活性成分及活性如下:化合物28对福寿螺P.canaliculata的活性最好,0.05 mg/mL时致死率达到89.76%,化合物36与之差异不显着,二者是结香中重要的杀福寿螺P.canaliculata活性成分;化合物27、28、35以及36为杀白纹伊蚊A.albopictus活性成分;1.50 mg/mL时,化合物28和36杀死所有供试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触杀效果明显,0.15 mg/mL时,化合物28和36的致死率仍高于60%。在杀螺、杀蚊和杀螨试验中,化合物27、28和36表现突出,因此进一步探讨了三者对果蝇神经细胞膜电生理的影响,发现化合物27、28和36对果蝇神经细胞膜电位和自发膜电活动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巴豆茎皮中富含的甾体类化合物和结香茎皮中富含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值得深入研究。此外,巴豆茎皮中发现的ent-trachylobane型二萜值得关注。

邢鹤[7](2016)在《藜芦根内放线菌筛选、抑菌活性初探及Plantactinospora veratri新种鉴定》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常规技术的不断应用和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使得从土壤等传统分离源中分离新的放线菌和化合物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动植物、海洋和沼泽等分离源。药用植物中天然活性物质种类多样,放线菌与植物长期共存,很有可能通过基因水平转移获得其遗传特性,使得其中一些内生菌也具有产生某种相同或相似生物活性物质的能力。因此实验中将药用植物藜芦作为分离源,以增大后期从中分离到新型天然活性化合物的概率,并为其研究提供后备菌种。实验中在五常凤凰山采集了药用植物藜芦(Vertrum nigrum L.)的样品,以根部作为放线菌的分离源,使用四种分离培养基对其进行放线菌筛选,通过管碟法和平板对峙法测定了它们的抑菌活性,并从中挑选了一株形态较为少见且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活性的菌株进行了多相分类学鉴定。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本实验对3株中国传统中药藜芦根部中的放线菌进行了筛选,分别从HV、高氏一号、改良高氏二号培养基和GGXAG培养基上分离得到7、15、4和1株放线菌,共计27株。经形态学初步鉴定,这些菌株大部分分布于链霉菌科(Streptomycetaceae)和小单孢菌科(Micromonosporaceae)。(2)细菌活性测试中,有9株菌LL1,LL2,LL3,LL4(NEAU–FHS4),LL7,LL16,LL18,LL20,LL25的发酵浸提液对枯草芽孢杆菌和藤黄微球菌中的至少一种有抑制作用;真菌活性测试中有4株(LL1,LL2,LL7,LL18)放线菌对3种以上的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活性。LL2活性较好且具有广谱抑菌作用,对实验中的9种植物病原真菌及2种指示细菌均具有较强或较弱的抑制作用。(3)对一株形态较为少见,且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NEAU–FHS4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地位鉴定。首先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发现该菌株与植物产孢放线菌属(Plantactinospora)的三株菌形成一个分支。然后通过对该菌株与相似菌株在多种培养基上的形态特征、耐受度和酶学实验、细胞化学组分以及分子水平的同源性等方面的比较,确定NEAU–FHS4属于植物产孢放线菌属的一个新种,并命名为Plantactinospora veratri。

苗智[8](2016)在《夹竹桃内生真菌J14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文中提出内生真菌是指生活史的全部阶段或者某一阶段生活在植物组织内,对植物组织没有造成明显病害的真菌,与宿主植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惠共生关系。植物内生真菌能够产生多种与宿主植物成分相同或相似的次生代谢产物,它们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抗菌、抗氧化、抗肿瘤、杀虫等作用,在医药和农业等行业中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因此,研究植物内生真菌的活性成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以一株分离自夹竹桃茎部且具有较高活性的内生真菌J14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将菌株J14鉴定为链格孢属真菌(与Alternaria sp. SPS-04的同源性为99%)。利用大米培养基对菌株J14进行固体发酵,发酵产物阴干粉粹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提取,提取液经减压蒸馏后得到代谢产物浸膏460 g。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代谢产物浸膏进行分离,再经过重结晶纯化,得到了15个化合物。对这15个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核磁共振谱、高分辨质谱等进行分析,最后确定这15个化合物依次为:交链孢甲醚(1)、过氧麦角甾醇(2)、交链孢酚(3)、malforminA1(4)、胸腺嘧啶(5)、尿嘧啶(6)、赤藓醇(7)、黄嘌呤(8)、次黄嘌呤(9)、腺嘌呤(10)、二乙酸甘露醇酯(11)、尿囊素(12)、胸腺嘧啶脱氧核苷(13)、尿嘧啶核苷(14)、甘露醇(15)。其中,化合物4、5、6、8、9、11、12、13、14均为首次从链格孢属真菌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本课题首次报道了二乙酸甘露醇酯(11)的核磁碳谱数据,并对化合物11的核磁数据进行了全部归属。以4株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10株植物病原真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白菜黑斑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炭疽病菌、芍药炭疽病菌、玉米大斑病菌、油菜菌核病菌)作为测试菌,分别选用青霉素钠、硫酸链霉素、多菌灵作为阳性对照,对所得15个化合物进行抑菌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交链孢甲醚)和化合物3(交链孢酚)对这4株细菌和10株植物病原菌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其活性和阳性对照结果相当;化合物4 (malformin A1)和化合物12(尿囊素)对这4株细菌和10株植物病原真菌也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选用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对所得15个化合物进行清除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测试,其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6(尿嘧啶)、化合物10(腺嘌呤)和化合物12(尿囊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通过对夹竹桃内生真菌J14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发现其次生代谢产物种类繁多。且该菌株可以产生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香豆素类化合物,也可以产生具有一定清除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因此,夹竹桃内生真菌J14有望成为一种抑菌剂和抗氧化剂的新资源。

战妍[9](2015)在《黑龙江省不同生境野生大豆内生真菌的分离与功能初探》文中提出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不同生境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为试材,对不同材料根、茎、叶中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利用不同内生真菌ITS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以期明确野生大豆及栽培大豆内生真菌种属特性及分类地位;同时通过对发酵培养不同内生真菌菌株多糖及次生代谢产物黄酮、三萜类及酚类物质含量进行分析,并对不同内生真菌的酸碱耐受性、盐胁迫及重金属镉的耐受性,致病菌的抑制作用进行了分析与检测,以期探究野生大豆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其生物功能,为新型农用(植物疫苗)、药用(抗肿瘤)及工业用途的活性化合物筛选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6个不同类型野生大豆和6个栽培大豆为材料,共分离内生真菌菌株302株。野生大豆含有更丰富的内生真菌,其中野生大豆(包含野生豌豆、半野生大豆)共分离内生真菌215株,栽培大豆共分离87株;302株内生真菌在根、茎和叶中的分离比例分别为24.17%,28.8%和47.01%,表明叶中含有更丰富的内生真菌,但不同大豆材料有所差异。利用半培养基法完成菌株形态学及显微结构观察与鉴定,初步获得菌株的显微结构特征和种属特性。2、通过PCR方法对分离纯化的162株大豆内生真菌ITS序列进行鉴定与分析,序列分析显示,野生大豆根中的内生真菌主要为镰刀菌属,茎中的内生真菌则大部分属于子囊菌,只有少数属于镰刀菌,叶中的内生真菌多属链格孢属,存在部分镰刀菌属。Blast结果显示有5株内生真菌序列与其他菌株同源性≤95%,疑似为新菌株,分别为WDL2(Dothideomycetes sp.相似度 95%)、24(Dothideomycetes sp.相似度 92%)、Y2S1(Gibberella moniformi 相似度 91%)、Y5L13(Pleosporales sp.相似度 95%)、Y5R4(Fusarium sp.相似度 76%)。3、利用MEGA 6.0软件,采用邻接法(NJ),对分离纯化的162株大豆内生真菌ITS序列进行系统发育树构建,获得的已测序的菌株共分布25个属,其中,划分于镰刀菌属(Fusarium sp.)的菌株有73株,占总分离菌株数量的45.06%,在不同大豆材料根、茎、叶部位均有分布,可以认为镰刀菌属的内生真菌在寄生数量和范围上为优势菌群。其次,数量较多的为附球菌属(Epicoccum sp.)和赤霉菌属(Gibberella moniformis)分别为20株和24株。4、以分离纯化的60株野生大豆内生真菌进行发酵培养,分别检测内生真菌菌丝和发酵液中次生产物含量。结果表明,1)Y2S9、WDL2、WDL3、YSYS1四株内生菌菌丝多糖含量较高,其菌丝多糖平均含量为49.013mg/g,其中以Y2S9多糖含量最高,达85.51mg/g。2)菌丝黄酮含量较高的四株内生真菌为Y1S9、Y6S8、WDS7、WDS8,最高含量菌株为Y6S8,达2.989mg/g。发酵液中黄酮含量较高的三株内生真菌为Y6R2、Y1S8、SYS4,最高含量菌株为SYS4,达4.89 mg/L。3)菌丝中总三萜含量较高的内生真菌为Y6S8、Y2R1、Y6R2,最高含量菌株为Y6S8,含量达25.548mg/g。YSYL2、Y1S8、WDL3三株菌株发酵液中总三萜含量较高,以菌株WDL3含量最高,达42.975 mg/L。4)菌丝中总酚含量较高的内生真菌为WDS7、Y5S6、Y1S5,其中以WDS7菌株最高,达22.651mg/g。发酵液中总酚含量较高的内生真菌为Y4S1、Y2L5、WDL3,以菌株WDL3含量最高,达3.679mg/L。综合分析显示共获得22株高产次生产物菌株。5、15株野生大豆内生真菌进行抗重金属镉离子、抗盐、抗酸碱筛选,结果表明,1)对重金属镉离子耐受性最强的菌株为Y2R14、RWDL4-1、Y1S5和Y5R11,在氯化镉浓度为400mg/L仍然可以生长,其中Y2R14为高耐镉菌株;2)抗盐筛选结果显示,在含5%NaCl的PDB液体培养基中,与对照相比,菌株Y5L11的菌丝生长量显着增加,比对照提高21.39%。3)抗酸碱筛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pH=7)相比,在pH=3的酸性条件下菌株YSYS1的菌丝生长量增加最为显着,比对照提高19.27%。在pH=9的碱性条件下,菌株Y2R5的菌丝生长量增加最为显着,比对照提高38.87%。对酸碱环境显示敏感的菌株为Y5R11和菌株Z3,过酸、过碱条件均不利于菌株生长。6、以次生产物较为丰富的18株野生大豆内生真菌为材料,进行4种致病菌(大豆菌核病15-2,大豆疫霉病1号小种,水稻稻瘟病P-46-2小种,玉米大斑病p51-2)的拮抗实验,结果表明,有7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拮抗性,其中4株内生真菌对水稻稻瘟病P-46-2和大豆菌核病15-2具有较强拮抗作用,分别为YSYL2、Y6R1、Y6R15、YSYL3,可进一步开发为生防菌加以利用。7、本实验获得的5株疑似新菌株WDL2、24、Y5R4 Y5L13、Y2S1的抗逆性及抑菌实验结果显示,菌株WDL2为较耐镉、耐酸,24为耐镉、酸碱敏感菌株,Y5R4为耐酸菌株,Y5L13为耐碱菌株,Y2S1为酸碱耐受性均较强的菌株。抑菌实验结果显示菌株Z4和WDL2能够同时抑制大肠杆菌Trans T1和脓杆菌LBA4404的生长,Y5L13能够抑制大肠杆菌Trans T1的生长。

朱晓媛[10](2014)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安丝菌素P-3的研究》文中提出安丝菌素(Ansamitocin)是微生物来源的美登素类(Maytansinoid)抗生素,具有很强的真核细胞毒性和抗肿瘤活性,其中安丝菌素P-3(AP-3)活性最显着。作为理想的靶向化药物的毒性物,安丝菌素在新型抗肿瘤药物抗体偶联物研究中备受关注。2013年罗氏抗体药物偶联物Kadcyla被FDA批准用于治疗HER-2阳性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此外,还有SAR3419、BT062、BAY94-9343等多个美登素类偶联物也都处于Ⅰ~Ⅱ期临床试验阶段,取得了显着的临床效果。目前,安丝菌素发酵水平低下,且市场价格昂贵,严重限制了对其进一步药理研究及应用。因此对珍贵橙色束丝放线菌发酵过程进行优化与调控以提高AP-3发酵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珍贵橙色束丝放线菌APSP-01为研究菌株,对其发酵生产AP-3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其进行放大研究,建立了发酵动力学模型,确定了最佳流加培养策略,得出以下结论: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均匀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对AP-3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了培养基中碳源、有机氮源和铵盐等成分对AP-3产量的影响,然后采用均匀实验设计U*15(157)对其进一步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4.22%,麦芽糖0.75%,玉米浆3.42%,乙酸铵0.41%,异丁醇0.43%。在最优培养基下进行验证试验,得到AP-3产量为(51.86±1.33)mg/L,与模型预测值相符,为后续实验提供了依据。对珍贵橙色束丝放线菌产AP-3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将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结合,并应用SAS8.1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二次回归拟合方程,模型P<0.01,回归模型极显着,相关系数R2=0.9696,模型拟合程度较好。解方程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3%、转速220r/min、初始pH为7.4、发酵时间8d,经试验验证,试验值与预测值非常接近,AP-3产量最大值达到82mg/L,较单因素试验提高了10.6%。利用5L发酵罐对APSP-01产AP-3的发酵工艺进行了放大,对其分批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发酵过程代谢特征进行了分析,确定AP-3合成属于非生长偶联模型。依据Logistic方程和Leudeking-piret方程,采用遗传算法对菌体生物量、AP-3合成、残糖含量按照模型进行参数估计,以此作为初始值,进一步对其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得出了该菌株分批发酵生产AP-3的菌体生长、AP-3合成以及基质消耗动力学模型及参数。所建模型基本能够描述AP-3分批发酵动态过程,为以后的补料分批培养试验提供参考。对AP-3的分批流加培养进行了研究。研究了补料时间、补料方式等条件对菌株发酵AP-3的影响,最终确定补料策略为:在发酵约84h,残糖浓度降至20g/L以下,采用恒速补料的方式补入流加培养基,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216h,最终AP-3产量达92.24mg/L,比优化前提高了28.11%。

二、滑桃树——一种美登素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国产原料植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滑桃树——一种美登素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国产原料植物(论文提纲范文)

(2)药用功能导向的细菌美登木素合成生物学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写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安莎类抗生素
        1.1.1 概述
        1.1.2 结构类型和生理活性
        1.1.3 安莎生物合成基因簇
    1.2 美登木素
        1.2.1 概述
        1.2.2 美登木素的生物合成
        1.2.3 美登木素的生物活性
        1.2.4 植物美登木素的来源
    1.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
        2.1.2 质粒
        2.1.3 试剂
        2.1.4 培养基
        2.1.5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株培养及保藏
        2.2.2 放线菌基因组提取
        2.2.3 PCR和RT-PCR
        2.2.4 质粒DNA提取
        2.2.5 DNA纯化
        2.2.6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
        2.2.7 质粒构建
        2.2.8 放线菌感受态制备及电转化
        2.2.9 放线菌接合转移
        2.2.10 放线菌发酵和产物检测
        2.2.11 化合物分离提取
        2.2.12 蛋白表达和纯化
        2.2.13 蛋白结晶条件筛选与优化
        2.2.14 抗肿瘤活性测定
        2.2.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细菌美登木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进化分析
    3.1 细菌美登木素基因簇的进化分析
        3.1.1 细菌美登木素基因簇的挖掘
        3.1.2 细菌美登木素基因簇的祖先重构
    3.2 ASCs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分析
        3.2.1 ASCs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确证
        3.2.2 asc基因簇边界的确认和注释
        3.2.3 非线性PKS基因的分析
    3.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ASCs生物合成后修饰的研究
    4.1 甲基转移酶Orf9的研究
        4.1.1 甲基转移酶基因orf9缺失突变株的研究
        4.1.2 重组甲基转移酶Orf9的体外酶活
        4.1.3 讨论与结论
    4.2 酰胺N-糖基转移酶Asc25的研究
        4.2.1 酰胺N-糖基转移酶基因asc25的敲除
        4.2.2 重组酰胺N-糖基转移酶Asc25的体外酶活
        4.2.3 细胞毒性
        4.2.4 讨论与结论
    4.3 环氧化酶Asc11的研究
        4.3.1 环氧化酶基因asc11的敲除
        4.3.2 环氧化酶基因asc11的异源表达
        4.3.3 重组环氧化酶Asc11的体外酶活
        4.3.4 讨论与结论
    4.4 氨甲酰基转移酶Asc21a和Asc21b的研究
        4.4.1 氨甲酰基转移酶基因asc21a和asc21b的敲除
        4.4.2 氨甲酰基转移酶基因asc21a和asc21b的异源表达
        4.4.3 重组氨甲酰基转移酶Asc21a和Asc21b的体外酶活
        4.4.4 细胞毒性
        4.4.5 讨论与结论
    4.5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安莎三烯生物合成D-丙氨酰化酶AstC的应用和改造
    5.1 敲除后修饰基因astC揭示安莎三烯PKS骨架的多样性
        5.1.1 astC基因缺失突变株的研究
        5.1.2 安莎三烯生物合成途径的推测
        5.1.3 讨论与结论
    5.2 AstC可以催化安丝菌素的D-丙氨酰化
        5.2.1 astC基因在HGF052+pJTU824-asm18中的组成型表达
        5.2.2 细胞毒性
        5.2.3 讨论与结论
    5.3 AstC蛋白A-结构域的替换
        5.3.1 杂合基因astC_L的构建和表达
        5.3.2 AstC_L的酶活测定
        5.3.3 astC_L基因在XZQH13OE△astF2△astC中的组成型表达
        5.3.4 astC_L基因在HGF052+pJTU824-asm18中的组成型表达
        5.3.5 讨论与结论
    5.4 AstC蛋白TE-结构域的结晶
        5.4.1 TE-结构域的截短
        5.4.2 TE-结构域截短体的表达和纯化
        5.4.3 结晶条件初筛和优化
        5.4.4 讨论与结论
    5.5 总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毛泡桐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菌株KLBMP-Pt686代谢产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1.2.1 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
        1.2.2 植物内生真菌生物活性研究
        1.2.3 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1.3 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
        1.3.1 真菌多糖的提取及纯化
        1.3.2 真菌多糖的生物活性
        1.3.3 真菌多糖的应用
    1.4 毛泡桐的研究进展
        1.4.1 毛泡桐概述
        1.4.2 泡桐属植物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
        1.4.3 泡桐内生真菌的研究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2 毛泡桐内生真菌的分离、筛选及活性菌株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样本
        2.1.2 主要培养基
        2.1.3 指示菌株
        2.1.4 主要仪器
        2.1.5 毛泡桐的采集
        2.1.6 毛泡桐表面消毒及可靠性验证
        2.1.7 内生真菌的纯化、保种和菌株活化
        2.1.8 拮抗病原菌的初筛
        2.1.9 拮抗甘薯黑斑病的菌株发酵液复筛
        2.1.10 拮抗细菌活性菌株复筛
        2.1.11 内生真菌的形态鉴定
        2.1.12 内生真菌DNA的提取及分子鉴定
        2.1.13 真菌序列同源性比对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 实验结果
        2.2.1 毛泡桐内生真菌的分离结果
        2.2.2 毛泡桐内生真菌的初筛结果
        2.2.3 抗甘薯黑斑病活性菌株发酵液复筛
        2.2.4 抑制细菌活性复筛
        2.2.5 拮抗菌株的形态学鉴定
        2.2.6 菌株KLBMP-Pt630、KLBMP-Pt675、KLBMP-Pt686的ITS序列分析
    2.3 讨论
3 菌株KLBMP-Pt686的发酵条件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主要仪器
        3.1.3 种子液的制备
        3.1.4 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
        3.1.5 数据处理和分析
    3.2 实验结果
        3.2.1 氮源优化结果
        3.2.2 碳源优化结果
        3.2.3 时间优化结果
        3.2.4 温度优化结果
        3.2.5 转速优化
        3.2.6 接种量优化
    3.3 讨论
4 菌株KLBMP-Pt686代谢产物化学成分初步研究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菌株
        4.1.2 实验材料和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1.4 菌株KLBMP-Pt686的发酵培养及乙酸乙酯相浸膏获取
        4.1.5 菌株KLBMP-Pt686各粗提相对甘薯黑斑病真菌的抑制活性
        4.1.6 菌株KLBMP-Pt686乙酸乙酯相成分的GC-MS分析
        4.1.7 菌株KLBMP-Pt686的分离纯化
        4.1.8 化合物抗菌活性检测
    4.2 实验结果
        4.2.1 菌株KLBMP-Pt686各相粗提物对甘薯黑斑病菌的抑制活性
        4.2.2 菌株KLBMP-Pt686乙酸乙酯相成分的GC-MS分析
        4.2.3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4.2.4 单体化合物抗菌活性检测
    4.3 讨论
5 菌株KLBMP-Pt686多糖的分离及对细胞氧化损伤保护的测定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5.1.1 实验试剂
        5.1.2 实验仪器
        5.1.3 多糖的分离纯化
        5.1.4 多糖含量的测定
        5.1.5 多糖分子量的测定
        5.1.6 单糖组成分析
        5.1.7 菌多糖的细胞氧化损伤保护实验
    5.2 实验结果
        5.2.1 分离纯化结果
        5.2.2 糖含量测定结果
        5.2.3 分子量测定结果
        5.2.4 单糖组成分析实验结果
        5.2.5 菌多糖对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损伤的保护结果
    5.3 讨论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珍贵束丝放线菌发酵生产安丝菌素过程中重要杂质的检测和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与缩略语说明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靶向抗肿瘤药物
        1.1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概念
        1.2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新星——抗体偶联药物(ADCs)
        1.2.1 抗体偶联药物(ADCs)的概念
        1.2.2 生物导弹弹头的选择
        1.3 美登素及其类似物——安丝菌素
    2 发酵法生产安丝菌素研究的提出与现状
        2.1 发酵法生产安丝菌素工艺的提出
        2.2 安丝菌素发酵生产工艺研究现状
    3 安丝菌素产品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3.1 安丝菌素同系物的概念
        3.2 杂质的概念
        3.3 发酵法来源安丝菌素产品的质控现状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发酵法生产安丝菌素基本工艺探索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
        1.1.2 主要培养基配方
        1.1.3 主要药品及试剂
        1.1.4 主要仪器设备
        1.2 方法
        1.2.1 制种
        1.2.2 摇瓶发酵
        1.2.3 10L自动控制发酵罐上发酵
        1.2.4 残糖检测方法
        1.2.5 目标产物检测方法
        1.2.6 目标产物及其同系物的结构确证
    2 结果与分析
        2.1 摇瓶发酵
        2.1.1 碳源优化实验
        2.1.2 氮源优化实验
        2.1.3 摇瓶工艺小结
        2.2 10L自动控制发酵罐上发酵
    本章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发酵液中主产物P3及其同系物与杂质的检测与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
        1.1.2 主要培养基与试剂
        1.1.3 主要仪器设备
        1.2 方法
        1.2.1 主产物P3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1.2.2 各同系物的定位与定量分析
        1.2.3 其他重要杂质的定位与结构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产物P3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2.2 各同系物的定位与定量分析
        2.3 其他重要杂质的定位与结构分析
    本章讨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控制重要杂质生成的发酵工艺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
        1.1.2 主要培养基与试剂
        1.1.3 主要仪器设备
        1.2 方法
        1.2.1 摇瓶水平优化
        1.2.2 10L级发酵罐上优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摇瓶水平优化
        2.1.1 培养基组分对杂质和目标产物生成的影响
        2.1.2 工艺参数(培养温度)对杂质生成的影响
        2.2 10L级发酵罐上优化
        2.2.1 摇瓶水平结论的放大验证与调整
        2.2.2 罐上特有工艺参数的优化
    本章讨论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文中所用培养基及试剂配方
致谢

(5)印楝内生放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植物内生放线菌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1.1 放线菌的分类概况
    1.2 植物内生放线菌的研究概况
    1.3 植物内生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概况
    1.4 印楝的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设计思路
第二章 印楝内生放线菌筛选及菌株R6的分类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印楝内生菌的分离、纯化和保藏
        2.2.2 放线菌菌株初筛结果
        2.2.3 化学初筛
        2.2.4 放线菌菌株R6的形态学特征观察
        2.2.5 放线菌菌株R6的培养特征观察
        2.2.6 放线菌菌株R6的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结果
        2.2.7 放线菌菌株R6的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印楝内生放线菌菌株R6发酵条件和发酵培养基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
        3.2.2 不同发酵培养基优化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放线菌菌株R6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放线菌菌株R6粗提物的制备及抑制作用结果
        4.2.2 放线菌菌株R6粗提物的薄层层析检测结果
        4.2.3 菌株R6粗提物一级硅胶柱层析各馏分纯化及抑菌结果
        4.2.4 菌株R6-C_1馏分分离纯化结果与分析
        4.2.5 菌株R6-C_2馏分分离纯化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放线菌菌株R6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及活性检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聚酮类化合物Y_1、Y_2结构鉴定
        5.2.2 大环内酯类化合物Y_3结构鉴定
        5.2.3 单体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抑制作用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聚酮类化合物Y_1对番茄灰霉病的生物活性测定及安全性评价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聚酮类化合物Y_1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6.2.2 聚酮类化合物Y_1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6.2.3 聚酮类化合物Y_1对番茄灰霉病菌分生孢子产生的影响
        6.2.4 聚酮类化合物Y_1对番茄灰霉病菌菌核产量的影响
        6.2.5 聚酮类化合物Y_1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6.2.6 聚酮类化合物Y_1对番茄灰霉病活体生物活性的测定
        6.2.7 聚酮类化合物Y_1对盆栽番茄的安全性测定结果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印楝内生放线菌筛选及菌株R6的分类鉴定
    7.2 放线菌菌株R6发酵工艺优化
    7.3 放线菌菌株R6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和鉴定
    7.4 聚酮类化合物Y_1对番茄灰霉病的生物活性测定及安全性评价
    7.5 本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论文图表统计

(6)巴豆和结香茎皮的生物活性及其活性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及其中英对照
1 前言
    1.1 大戟科植物的生物活性及活性成分
        1.1.1 巴豆属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现状
        1.1.2 巴豆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现状
    1.2 瑞香科植物的生物活性及活性成分
        1.2.1 结香属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现状
        1.2.2 结香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
        1.3.1 立题依据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供试软体动物
        2.1.3 供试昆虫
        2.1.4 供试细胞
        2.1.5 主要仪器设备
        2.1.6 主要试剂
        2.1.7 对照药剂
    2.2 实验方法
        2.2.1 植物材料的制备
        2.2.2 植物材料化学成分分离
        2.2.3 化合物结构鉴定
        2.2.4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2.2.4.1 福寿螺室内毒杀活性测定
        2.2.4.2 白纹伊蚊室内毒杀活性测定
        2.2.4.3 朱砂叶螨室内毒杀活性测定
        2.2.4.4 黄粉虫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2.2.4.5 离体昆虫细胞增殖抑制活性测定
        2.2.4.6 果蝇神经细胞膜毒性测定
        2.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巴豆茎皮的农药活性
        3.1.1 粗提物及流分对福寿螺的毒杀活性
        3.1.2 粗提物及流分对白纹伊蚊的毒杀活性
        3.1.3 粗提物及流分对朱砂叶螨的毒杀活性
        3.1.4 粗提物及流分对黄粉虫的生物活性
    3.2 巴豆茎皮的农药活性成分分离
        3.2.1 粗提物的D101柱色谱分离
        3.2.2 流分bd85化学成分分离
        3.2.3 流分bd75化学成分分离
        3.2.4 流分bd95化学成分分离
        3.2.5 bd75, bd85和bd95合并亚流分的分离
    3.3 巴豆茎皮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3.3.1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3.3.2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3.3.2.1 化合物2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其结构
        3.3.2.2 化合物3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其结构
        3.3.2.3 化合物4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其结构
        3.3.2.4 化合物5和 3 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其结构
        3.3.2.5 化合物6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其结构
        3.3.2.6 化合物7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其结构
        3.3.2.7 化合物8和 7 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3.2.8 化合物 9~12 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3.2.9 化合物13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3.2.10 化合物14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3.2.11 化合物15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3.2.12 化合物16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3.2.13 化合物17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3.2.14 化合物18和 19 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3.2.15 化合物20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3.2.16 化合物21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3.2.17 化合物22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3.2.18 化合物23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3.2.19 化合物24和 21 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3.2.20 化合物25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4 巴豆茎皮化学成分的农药活性测定
        3.4.1 化合物对福寿螺的毒杀活性
        3.4.2 化合物对白纹伊蚊的毒杀活性
        3.4.3 化合物对朱砂叶螨的毒杀活性
        3.4.4 化合物对黄粉虫的生物活性
        3.4.5 化合物对SL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
        3.4.6 化合物对果蝇神经细胞膜电生理的影响
    3.5 结香茎皮的农药活性
        3.5.1 粗提物及萃取物对福寿螺的毒杀活性
        3.5.2 粗提物及萃取物对白纹伊蚊的毒杀活性
        3.5.3 粗提物及萃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毒杀活性
    3.6 结香茎皮的农药活性成分分离
        3.6.1 结香茎皮乙醇粗提物的萃取分离
        3.6.2 结香茎皮石油醚部化学成分分离
        3.6.3 结香茎皮氯仿部化学成分分离
        3.6.4 结香茎皮乙酸乙酯部化学成分分离
    3.7 结香茎皮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3.7.1 化合物26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7.2 化合物27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7.3 化合物28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7.4 化合物29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7.5 化合物30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7.6 化合物31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7.7 化合物32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7.8 化合物33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7.9 化合物34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7.10 化合物35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7.11 化合物36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7.12 化合物37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7.13 化合物38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7.14 化合物39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7.15 化合物40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7.16 化合物41的理化和波谱数据及结构
    3.8 结香化学成分的农药活性
        3.8.1 化合物对福寿螺的毒杀活性
        3.8.2 化合物对白纹伊蚊的毒杀活性
        3.8.3 化合物对朱砂叶螨的毒杀活性
        3.8.4 化合物对果蝇神经细胞膜电生理的影响
4 讨论
    4.1 巴豆茎皮的农药活性及其活性成分
        4.1.1 巴豆茎皮的农药活性成分
        4.1.2 Ent-trachylobane型二萜酸类化合物的农药活性
        4.1.3 甾体类化合物及其农药活性
    4.2 结香茎皮的农药活性及其活性成分
        4.2.1 结香茎皮的农药活性成分
        4.2.2 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农药活性
        4.2.3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农药开发
        4.2.4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杀虫活性作用机理探讨
    4.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4.4 论文的创新之处
5 结论
    5.1 巴豆农药活性成分研究部分
    5.2 结香农药活性成分研究部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附录B 化合物图谱

(7)藜芦根内放线菌筛选、抑菌活性初探及Plantactinospora veratri新种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植物内生菌研究概况
    1.2 药用植物内放线菌的功能
        1.2.1 农业生产作用
        1.2.2 环境中的应用
        1.2.3 药用作用
    1.3 藜芦(Vertrum nigrum L.)
        1.3.1 藜芦的药理和毒理性质
        1.3.2 藜芦属植物化合物的多样性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的内容
    1.5 课题来源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样品
        2.1.2 活性测试菌株
    2.2 试剂与仪器
    2.3 主要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方法
        2.3.1 分离培养基
        2.3.2 纯培养培养基
        2.3.3 发酵培养基
        2.3.4 菌丝体培养培养基
        2.3.5 大肠杆菌培养基
        2.3.6 活性测试培养基
        2.3.7 生理生化实验培养基
        2.3.8 放线菌形态观察培养基
        2.3.9 主要试剂
    2.4 藜芦内生放线菌的分离与纯化
        2.4.1 采样及前处理
        2.4.2 藜芦内放线菌的分离、纯化
    2.5 抗菌生物活性的检测
        2.5.1 发酵液预处理
        2.5.2 发酵液抑制细菌活性检测
        2.5.3 抑制真菌活性检测
    2.6 新种的分类学鉴定
        2.6.1 形态和培养特征鉴定
        2.6.2 生理生化特征检测
        2.6.3 化学分类鉴定
        2.6.4 分子水平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藜芦内生放线菌分离
    3.2 抑菌活性检测
        3.2.1 抗指示细菌活性检测
        3.2.2 真菌对峙实验
    3.3 NEAU–FHS4鉴定结果分析
        3.3.1 16S rDNA基因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
        3.3.2 生长形态和培养特征
        3.3.3 生理生化特征
        3.3.4 细胞化学组分分析结果
        3.3.5 菌株的(G+C) mol%含量
        3.3.6 DNA同源性检测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5.1 本研究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夹竹桃内生真菌J14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内生真菌
    1.2 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方法
        1.2.1 内生真菌的分离
        1.2.2 内生真菌的鉴定
        1.2.3 内生真菌的发酵
        1.2.4 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提取、分离及鉴定
    1.3 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
        1.3.1 生物碱类化合物
        1.3.2 黄酮类化合物
        1.3.3 萜类化合物
        1.3.4 甾体类化合物
        1.3.5 醌类化合物
        1.3.6 苯丙素类化合物
        1.3.7 肽类化合物
        1.3.8 其他类化合物
    1.4 夹竹桃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拟采取的研究技术路线
2. 夹竹桃内生真菌J14的菌种鉴定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菌株
        2.1.4 培养基
        2.1.5 棉蓝染液
    2.2 实验方法
        2.2.1 内生真菌J14的菌种鉴定
        2.2.2 内生真菌J14的发酵
        2.2.3 内生真菌J14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内生真菌J14的菌种鉴定
        2.3.2 内生真菌J14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
    2.4 小结
3 夹竹桃内生真菌J14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内生真菌J14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
        3.2.2 内生真菌J14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4 夹竹桃内生真菌J14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试剂
        4.1.2 仪器
        4.1.3 培养基
        4.1.4 测试菌
    4.2 实验方法
        4.2.1 抑菌活性测试
        4.2.2 抗氧化活性测试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抑菌活性测试结果
        4.3.2 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
    4.4 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黑龙江省不同生境野生大豆内生真菌的分离与功能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野生大豆资源的研究进展
        1.2.2 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1.2.3 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2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2.1 实验材料
        2.1.1 材料
        2.1.2 主要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取样方法及灭菌处理
        2.2.2 内生真菌的分离培养
        2.2.3 内生真菌的形态学鉴定
        2.2.4 内生真菌的ITS序列鉴定
        2.2.5 系统发育树构建及ITS序列分析
        2.2.6 内生真菌菌种保藏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野生大豆内生真菌的分离与纯化
        2.3.2 野生大豆内生真菌菌落的形态学观察
        2.3.3 内生真菌的显微结构特征
        2.3.4 内生真菌ITS序列PCR及聚类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野生大豆内生真菌功能菌株的筛选
    3.1 实验材料
        3.1.1 菌株来源
        3.1.2 实验常用试剂
        3.1.3 实验常用培养基
        3.1.4 拮抗测试指示菌来源及活化
        3.1.5 主要实验仪器及耗材
    3.2 实验方法
        3.2.1 内生真菌的摇瓶发酵培养
        3.2.2 内生真菌菌丝及菌液中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分析
        3.2.3 抗重金属镉离子内生真菌的筛选
        3.2.4 抗盐内生真菌菌株筛选
        3.2.5 抗酸碱内生真菌菌株筛选
        3.2.6 内生真菌抑菌菌株筛选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野生大豆不同内生真菌菌丝生长量差异分析
        3.3.2 野生大豆内生真菌多糖含量差异分析
        3.3.3 野生大豆内生真菌黄酮含量差异分析
        3.3.4 野生大豆内生真菌总三萜含量差异分析
        3.3.5 野生大豆内生真菌多酚含量差异分析
        3.3.6 野生大豆内生真菌总酚含量差异分析
        3.3.7 野生大豆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总量分析
        3.3.8 野生大豆内生真菌抗重金属镉离子菌株的筛选
        3.3.9 野生大豆内生真菌抗盐筛选
        3.3.10 野生大豆内生真菌抗酸碱筛选
        3.3.11 野生大豆内生真菌对指示菌的拮抗作用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新菌株功能初探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菌株
        4.1.2 常用试剂
        4.1.3 指示菌活化
        4.1.4 内生真菌显微结构观察
        4.1.5 内生真菌发酵培养及处理
    4.2 实验方法
        4.2.1 重金属镉离子耐性实验
        4.2.2 盐胁迫耐性实验
        4.2.3 酸碱抗性实验
        4.2.4 内生真菌抑菌筛选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新菌株显微结构及菌落形态特征
        4.3.2 新菌株重金属镉离子耐受性
        4.3.3 新菌株盐胁迫耐性
        4.3.4 新菌株酸碱耐受性
        4.3.5 新菌株抑菌特性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微生物发酵法制备安丝菌素P-3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安丝菌素概述
    1.1 安丝菌素的发现
    1.2 化学结构及性质
    1.3 生物活性
        1.3.1 抗肿瘤活性及机理
        1.3.2 其他活性
    1.4 在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中的应用
    1.5 生物合成途径
        1.5.1 初始单元AHBA的合成
        1.5.2 安丝菌素前体的合成
        1.5.3 后修饰反应
    1.6 安丝菌素的发酵研究进展
        1.6.1 安丝菌素生产菌
        1.6.2 安丝菌素发酵工艺研究进展
        1.6.3 安丝菌素分离提取概况
    1.7 微生物发酵工艺的优化策略
        1.7.1 菌丝形态控制
        1.7.2 次级代谢调节策略
        1.7.3 发酵动力学研究
        1.7.4 流加培养策略
    1.8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8.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8.2 主要研究内容
2 安丝菌素P-3发酵培养基优化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菌种
        2.2.2 培养基
        2.2.3 主要药品和试剂
        2.2.4 主要实验设备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培养条件
        2.3.2 菌种筛选及保藏
        2.3.3 安丝菌素的测定
        2.3.4 单因素试验
        2.3.5 均匀设计试验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2.4.2 均匀设计试验结果与分析
    2.5 小结
3 安丝菌素P-3摇瓶发酵条件优化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菌株
        3.2.2 培养基
        3.2.3 主要药品和试剂
        3.2.4 主要实验设备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培养条件
        3.3.2 单因素试验
        3.3.3 响应面试验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单因素试验结果
        3.4.2 响应面试验结果
        3.4.3 验证试验
    3.5 小结
4 安丝菌素P-3分批发酵动力学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菌株
        4.2.2 培养基
        4.2.3 主要药品和试剂
        4.2.4 主要实验设备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种子制备
        4.3.2 分批发酵
        4.3.3 发酵过程中参数的测定
        4.3.4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发酵过程代谢特征分析
        4.4.2 动力学模型
        4.4.3 基于遗传算法确定初始模型参数
        4.4.4 OriginS.O软件非线性拟合
    4.5 小结
5 安丝菌素P-3补料分批培养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菌株
        5.2.2 培养基
        5.2.3 主要药品和试剂
        5.2.4 主要实验设备与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种子制备
        5.3.2 发酵过程中参数的测定
        5.3.3 补料时间的选择
        5.3.4 补料方式的选择
    5.4 结果与分析
        5.4.1 补料时间对AP-3补料分批发酵的影响
        5.4.2 补料方式对AP-3分批补料发酵的影响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四、滑桃树——一种美登素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国产原料植物(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来源放线菌多样性分析及代谢产物潜能初步探究[D]. 罗亚军.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2]药用功能导向的细菌美登木素合成生物学结构优化[D]. 李小曼. 山东大学, 2019(02)
  • [3]毛泡桐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菌株KLBMP-Pt686代谢产物的研究[D]. 张健. 江苏师范大学, 2018(08)
  • [4]珍贵束丝放线菌发酵生产安丝菌素过程中重要杂质的检测和控制[D]. 赵宏程.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5]印楝内生放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D]. 陈彦. 沈阳农业大学, 2018(11)
  • [6]巴豆和结香茎皮的生物活性及其活性成分研究[D]. 李玉霞.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2)
  • [7]藜芦根内放线菌筛选、抑菌活性初探及Plantactinospora veratri新种鉴定[D]. 邢鹤. 东北农业大学, 2016(02)
  • [8]夹竹桃内生真菌J14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D]. 苗智. 陕西科技大学, 2016(02)
  • [9]黑龙江省不同生境野生大豆内生真菌的分离与功能初探[D]. 战妍.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5)
  • [10]微生物发酵法制备安丝菌素P-3的研究[D]. 朱晓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滑桃树——美登木素类化合物含量高的国产原料植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