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列车U型转向架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孙晶晶[1](2021)在《提速客车转向架构架载荷谱建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载荷谱是可靠性设计的依据和结构疲劳试验的基础。国内外关于载荷谱编制的研究涉及众多领域,但关于转向架构架设计和疲劳试验的却较少。国内提速客车转向架构架种类繁多、运营工况复杂,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依据现行的国际标准,仅能在定性层次上分析转向架构架的结构强度和疲劳可靠性,显然已不足以保障国内运营安全。编制能够正确反映运营条件下转向架构架损伤情况的载荷谱是将现有的结构可靠性设计和可靠性试验评估从定性层次到定量层次的提升,也是保障国内铁路运输安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载荷进行正确解耦识别是编制可靠载荷谱的前提条件。由于一系悬挂(包括弹簧和减振器)的存在,构架承受的载荷和应变响应基本处于低频范围(小于10Hz),而构架弹性模态的第一阶固有频率通常在30Hz左右。在载荷识别的范畴中,构架的动载荷识别基本处于低频范围。本文对提速客车转向架构架的研究是基于现行国际标准,结合标定试验和线路实测,最终获得基于线路实测的随机载荷谱和动态应力谱,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可用于台架试验复现道路损伤的试验载荷谱。主要的工作重点如下:(1)提速客车转向架构架的基本载荷系分析。构架基本载荷系的完备性是载荷识别、建立随机载荷谱的研究基础。以现行国际标准所介绍的基本载荷系为基础,对构架基本载荷平衡力系进行分析,提出了抗蛇行载荷系,并通过实测载荷预测动应力与实测动应力的比较,验证了抗蛇行载荷系存在的重要意义,对于其它客运车辆(如高铁和地铁)构架载荷系的完善具有指导意义,使转向架构架的基本载荷系趋于完善,能够完整覆盖构架结构的变形特征和悬挂功能。(2)获得转向架构架在准静态下载荷-应力传递函数。在实验室内,通过构架标定试验台,对构架载荷系进行准静态标定试验,对识别方法进行多次试验以优化各载荷系解耦过程。针对构架载荷识别传递矩阵的病态特性,通过控制传递矩阵条件数,确保传递矩阵具备良好特性,进而有效控制载荷识别误差。(3)验证载荷解耦识别方法。在标定试验的基础上,通过线路实测,对各载荷系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将实测载荷预测的动应力和实测动应力进行对比,从实际应用中验证了构架载荷解耦识别方法的有效性。(4)编制试验载荷谱。通过试验载荷和试验动应力数据的统计分析,编制能够覆盖构架结构损伤情况的随机载荷谱是本文的研究核心。以随机载荷谱为基础,通过相关性研究,得到了各载荷系之间的相位关系,并提出了一种载荷系相位关系的编制方法,这是试验载荷谱编制的技术关键,并以此为基础编制了试验载荷谱。讨论了相位矩阵编制中各因素对于试验载荷谱正确反映构架实际运营工况下疲劳寿命的影响。
张亚禹[2](2021)在《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试验载荷谱建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转向架构架载荷谱是建立车辆可靠性评定标准和设计规范的基础,其中基础的工作内容是确认输入载荷的类型及作用方式。目前应用中,主要的指导规范是UIC 615-4、EN 13749与JISE 4207,上述规范将转向架技术参数代入相应的载荷计算方法得到载荷有效值,施加规定载荷作用次数后监测构架是否发生疲劳破坏。但实际情况表明,依据规范中的载荷类型和载荷工况模式进行构架疲劳强度评价时,结构服役载荷显着不同于规范中载荷,评价结果往往不能反映真实服役损伤。因此,为正确预测构架服役疲劳损伤,需开展真实服役条件下的构架载荷测试,获得构架真实服役载荷与疲劳损伤,进而研究建立疲劳试验载荷谱的方法。本文针对某型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进行研究,基于转向架的结构形式和运动特征,确定了构架上的载荷及作用方式。研究运用中构架的载荷耦合方式以及载荷相关行为,建立了能够预测构架服役疲劳损伤的载荷谱。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研究高速动车组构架的结构型式和承载状况的基础上,根据构架的运动特征确定了构架的主要输入载荷。搭建试验台采用真实构架进行加载试验,依据构架应变响应特征,在构架适当的部位进行应变片组桥,对所有载荷与响应间的传递关系进行解耦,实现传递矩阵对角化,消除载荷与响应间的相互影响,通过高精度的载荷解耦技术和低偏差的试验工装制作了测力构架,使其既承担运用功能又承担测力功能,并装于运用车辆获取构架服役载荷。(2)针对线路服役条件下得到的构架载荷、应力—时间历程,结合GPS和陀螺仪等辅助识别工具,分析了构架在不同典型工况下的载荷特征,通过对构架轴箱垂向力和轮轴横向力载荷趋势的研究,确认了轴箱垂向力和轮轴横向力中存在着其他载荷的被动力分量。进而,通过对轴箱垂向力和轮轴横向力进行力系分解,得到适用于台架加载的浮沉载荷系、侧滚载荷系、扭转载荷系和横移载荷系。(3)依据空间力系平衡原则,本文提出转向架载荷系都是以主动力与被动力相平衡的方式成组出现。从构架垂向载荷系和构架平面载荷系两个角度,同时采用理论计算、模拟仿真和台架加载验证力系平衡的可行性和正确性。进一步,提出以频域相干性和载荷损伤占比对载荷系进行识别确认,同时,分析了受力情况较为复杂的横侧梁及横纵梁连接根部区域出现的动态效应,它们是建立准静态完备载荷谱损伤差异的主要来源。(4)基于时域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建立构架的疲劳损伤模型,通过对构架关键区域控制部位实测等效应力,时域载荷计算应力和EN 13749计算等效应力三者对比分析可知,线路服役跟踪测试获得的实测载荷用于评价构架结构强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时域载荷计算应力更接近于实测等效应力。同时,利用载荷损伤占比验证构架载荷的完备性,最终确立了浮沉载荷,侧滚载荷,扭转载荷,电机垂向异向、同向载荷,齿轮箱异向、同向载荷,制动载荷,抗侧滚扭杆载荷,二系垂向减振器载荷,横移载荷,菱形载荷,抗蛇行减振器载荷,电机横向载荷,二系横向减振器载荷和牵引拉杆载荷等共计16种载荷。(5)为了准确预测构架服役疲劳损伤,需要建立符合台架加载的试验谱,建立有效试验载荷谱需要在确定载荷类型的基础上,还需要涵盖载荷作用幅值、载荷作用频次和载荷作用相位。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以损伤最小为目标的试验谱加载模型,利用全程载荷—时域历程Pearson相关系数定义因时域历程转换载荷谱过程中丢失的载荷相位信息,通过载荷同向加载和反向加载的方式模拟构架上的载荷耦合关系;同时,通过实测载荷等比例缩减的方式确定载荷加载频次,进一步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确定压缩试验谱的加载频次及其作用方式;最后,以雨流计数后的实测谱等损伤转换为作用频次对应的载荷作用幅值进行加载。通过实测动应力扩展损伤、时域载荷计算损伤、试验谱损伤和EN 13749计算损伤对比分析可知,本文建立的试验谱可以较好的还原实测载荷加载情况,相比于载荷规范EN 13749更接近构架真实的服役损伤。
李妍铭[3](2021)在《跨座式单轨车辆滚振试验台振动特性分析与隔振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服务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新型市域车辆,跨座式单轨车辆与传统双轨车辆相比,有以下独特优势:爬坡能力强、适应性强、噪声低、占地小、建设成本低、建造周期短,因而得到较为广泛应用。跨座式单轨车辆为新型车辆,大量的运行试验在车辆研发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由于国内的单轨车辆运营线路较少,无法进行大量的试验。若为单一车辆修建专门的试验线进行试验,成本高且无法兼容不同类型车辆;若建造单轨车辆滚振试验台,则造价低、建造周期短且可兼容不同类型车辆,优势更为明显。因此,研究设计可兼容不同型号转向架、可模拟多工况运行线路的跨座式单轨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对于提高车辆研发效率、节约成本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围绕试验台功能要求、技术要求进行单轨滚振试验台结构设计,包括:试验台旋转平台、超高调节平台、对滚系统及纵向固定反力架,并采用Creo软件进行三维建模。采用Hypermesh、Optistruct对试验台对滚系统进行有限元建模及模态分析,得到试验台对滚系统固有频率及振型,为对滚系统振动特性分析做铺垫。其次,基于频响分析理论、随机频响分析理论,以走行轮对滚系统与水平轮对滚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Optistruct软件分析两者分别在液压作动器简谐激励与随机激励、电机偏心力激励下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在受到液压激振器的简谐激励时,走行对滚轮系统第六阶模态易被激发,水平对滚轮系统第五阶频率易被激发。在受到液压激振器的随机激励时,走行轮对滚系统最大应力为30.95MPa,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功率谱密度响应曲线在x、y、z方向分别在35Hz、86Hz、71Hz处出现极大值,分别靠近系统第四阶、六阶、五阶固有频率;水平轮对滚系统最大应力为48.36MPa,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功率谱密度曲线x、y、z方向均在在第五阶固有频率处出现最大值。在受到电机偏心力激励时,走行对滚轮系统位移响应并未出现极大值,水平对滚系统第五阶固有频率容易被激发。最后,采用积极隔振方法,对试验台进行隔振系统设计。将隔振系统设计为一级减振系统,选取隔振指标为振动传递率不大于0.05,通过参数设计计算,隔振系统质量定为400t,隔振器总刚度为2304k N/m,经验算,隔振系统振动传递率为0.049,最大振动位移为0.46mm,隔振效果符合要求。结合所求参数,进行隔振台座设计与隔振器布置,隔振台座为混凝土材料,隔振器选取30个弹簧隔振器。为验证隔振效果,在Simulink中建立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隔振器刚度、隔振系统质量对隔振效果影响,结果表明:隔振系统振动位移随弹簧隔振器刚度的增大而减小,随隔振系统质量的增大而减小,隔振系统振动位移小于限值,再次验证设计参数合理,隔振效果达标。
张玉龙[4](2021)在《高速列车小半径曲线通过性能及轮缘异常磨耗研究》文中指出小半径曲线是铁路线路薄弱环节,列车在小半径曲线上运行时,由于轮轨动力作用导致轮轨磨耗严重的同时也降低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国内外对列车小半径曲线运行安全性及轮缘异常磨耗问题缺少系统的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根据实际工程问题中小半径曲线线路参数对列车曲线通过性能及轮缘磨耗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我国小半径曲线线路参数设计标准并结合CRH6A型动车构造特点和主要技术参数,利用SIMPACK仿真软件建立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实测试验,证明所建仿真模型的可靠性。(2)系统研究了列车小半径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因素,得到了曲线通过速度、曲线半径、曲线超高、轨距加宽、轨底坡、轮轨摩擦系数等参数对列车曲线通过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动车组小半径曲线通过性能主要由轮轴横向力以及轮对冲角控制,主要影响因素为曲线半径、曲线通过速度、曲线超高。提出了小半径曲线最大允许通过速度、曲线半径、曲线超高、轨底坡、轨距加宽等参数最优值,为小半径曲线线路设计及提高动车组小半径曲线运行安全性的建议。(3)研究了影响小半径曲线轮缘异常磨耗的主要因素,获取了曲线半径、曲线超高、摩擦系数、曲线通过速度对小半径曲线轮缘异常磨耗的影响规律;从线路设计及维修养护方面提出小半径曲线线路的减磨策略。
韩志华[5](2021)在《铁路货车转向架载荷自适应非线性二系悬挂系统设计》文中提出
邓卓鑫[6](2021)在《重载线路过度磨耗钢轨的打磨廓形设计》文中认为随着重载铁路技术在我国运用越来越广,兼具时效性与载运量的重载货车有效缓解国内铁路货运供需矛盾。重载铁路在运营过程中会难以避免的产生大量钢轨轨头严重磨损的过度磨耗钢轨,影响正常的轮轨关系,甚至会引起列车脱轨等严重安全事故。应对钢轨异常磨耗现象,对钢轨进行打磨廓形维护可以有效解决钢轨病害、延长钢轨的生命周期。针对过度磨耗钢轨进行打磨维护需要基于现场的测量情况进行打磨廓形设计,但现有的廓形设计方法多是以钢轨标准廓形为基础进行优化,难以适用于磨耗钢轨,亟需寻找针对过度磨耗钢轨延长钢轨使用寿命的打磨廓形设计方法。本文针对重载线路过度磨耗的外侧钢轨,提出一种以圆弧切点为表征的钢轨打磨廓形设计方法,集成遗传退火算法进行求解,获得优化钢轨廓形。研究成果如下:1、介绍了轮轨接触几何、接触力学参数以及车辆系统动力学求解方法,建立轮轨静态接触模型、钢轨磨耗模型、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为钢轨廓形优化设计建立了理论基础。2、为了得到代表重载线路曲线区段的钢轨廓形,采用最小二乘距离法、算术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和散点重构法得出四种钢轨代表廓形,并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Kendall秩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得出四种算法的钢轨代表廓形与实测廓形接触点概率分布曲线的相关性,取相关性最高的代表廓形代替。3、分析国内外钢轨构成元素,提出以圆弧切点为表征的钢轨廓形设计方法,集成模拟退火算法作为寻优方法,以降低钢轨预测磨耗量及钢轨打磨切削去除量为优化目标,以边界范围、廓形曲线凹凸性、脱轨系数、轮轨横向力作为约束条件。廓形优化结果表明,Ropt优化廓形位于Rwear磨耗廓形曲线的下方,可通过有限次的打磨实现,Ropt优化廓形的金属切削量是Rreal-gri实际打磨廓形是的0.35倍,金属切削量显着减少。对Ropt优化廓形和Rreal-gri实际打磨廓形进行轮轨静态接触、动力学和有限元分析。Ropt廓形具有更佳的轮轨匹配接触,更合理的等效锥度曲线,在重车工况下轮轨横向力、轮重减载有所降低;在空车工况下轮轨横向力则显着下降,轮重减载率略微下降,而车体横向、垂向振动加速度、轮轨垂向力、轮对横移量相差较小。综合重车与空车工况,Ropt廓形动力学性能未明显降低,具备更佳的轮轨静态匹配性能,预测磨耗量略微增加,但金属切削量显着下降,能有效延长钢轨生命周期。
任槿烔[7](2020)在《转向架焊缝等级质量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轨道交通已逐渐成为大众日常最主要的出行方式之一。国内各大城市相继开通城市轨道交通,人们对于地铁车辆的安全性、平稳性、舒适性等方面的要求也日趋提升。作为地铁车辆最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转向架构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地铁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安全性和车辆动力学性能,因此转向架构架的研究对于转向架的设计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地铁转向架为研究对象,对其静强度、模态、疲劳强度等进行分析,以探究转向架构架的结构设计是否满足安全要求,在分析基础上,研究了焊缝检测等级确定方法。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部分内容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疲劳分析的基本理论,焊接结构疲劳的基本特征以及影响焊接结构疲劳寿命的因素,并且阐述了英国BS7608标准和德国DVS1612标准基本内容和校核流程。其次,介绍了焊缝检测等级界定相关的标准EN15085,基于BS7608和DVS1612标准进行了两类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计算对比,在此基础上使用EN15085标准进行了焊缝检测等级研究。再次,利用有限元前处理软件Hyper Mesh对地铁转向架构架模型进行几何处理以及网格划分,并建立有限元模型,根据UIC615-4《转向架构架结构强度试验》标准确定出所需工况,结合第四强度理论计算转向架构架在静强度工况下的安全系数,以研究转向架构架的安全性。复次,介绍了模态分析的相关理论,并利用ANSYS软件对转向架构架进行模态分析,通过对各低阶振动频率和振型的分析可知,该转向机构架的固有频率大于地铁车辆的激振频率和轨道的激振频率,有效地避免了共振的现象。最后,基于DVS1612标准和EN15085标准,对地铁转向架进行了疲劳强度分析以及焊缝性能等级的研究。基于UIC615-4标准施加载荷工况,依据DVS1612标准研究转向架构架中关键部位焊缝的疲劳寿命,并基于EN15085标准确定转向架构架中关键焊缝的安全等级、焊缝性能等级、焊缝检测等级等重要参考指标,研究结果为轨道机车车辆及其部件等焊接结构的焊接接头设计与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
秦庆斌[8](2020)在《铁路客车铸造材料焊接构架疲劳性能及剩余寿命评估》文中提出截至2019年底,全国运营的铁路长度已超过139,000公里(其中包括约35,000公里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仅次于美国(约220,000公里)。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恢复,轨道交通行业的经济周期处于新的上升阶段。目前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在国家各项利好政策推动下,在稳固国内现有市场前提下,坚持践行国家“走出去”的发展政策,积极主动地抢占国际市场。转向架是铁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件,它起到支承车体并迫使车辆沿着轨道走行的作用,构架作为转向架的基础构件,其结构性能直接影响轨道车辆的运行品质以及行车安全。因此,转向架构架强度设计的首要目标就是结构安全。本文以某新型出口客车转向架焊接构架为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构架用G20Mn5铸钢及其焊接接头进行一系列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试验,包括微观组织观察、硬度测试、静载拉伸试验、高周疲劳试验、低周疲劳试验、裂纹扩展速率及门槛值试验、SEM观察、无损检测,获得了非常全面的材料参数。对焊接构架三维CAD模型进行六面体实体单元剖分,并根据UIC 515-4标准和EN13749标准,对构架有限元模型进行15项运营载荷工况和7项超常载荷工况仿真分析,依据第四强度理论对构架静强度进行评价,并绘制Goodman疲劳极限图进行疲劳强度评价。然后基于Miner疲劳累积损伤准则和线路实测载荷谱,对构架关键部位进行疲劳寿命评价。结果表明该构架的静强度及疲劳强度都可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构架关键部位的疲劳寿命均满足构架30年的使用要求。最后基于8级实测制动载荷谱,并结合缺陷规则化方法,在制动闸瓦吊座与横梁焊接热影响区植入不同深度的裂纹,结合Paris裂纹扩展模型及本次试验数据,用损伤容限方法对制动闸瓦吊座的剩余寿命进行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制动闸瓦吊座与横梁焊接热影响区的小于0.5 mm的铸造缺陷是不会发生扩展的;该处裂纹从1 mm扩展到14 mm理论上需要运行7098万公里,能充分满足设计寿命需求,并具有较高的安全裕度。
夏小敏[9](2020)在《H-Bahn车辆改进型转向架设计及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H-Bahn车辆改进型转向架为研究对象,主要完成其总体设计以及有限元分析,并在最恶劣超常工况下,对构架结构分别采用不同结构优化方法,从不同角度经过多次优化调整得到构架结构最优解。最后对优化后构架静强度、疲劳强度以及优化前后构架模态进行分析。本文研究重点和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设计并分析了H-Bahn车辆改进型的转向架以及其结构组成,分析得到构架超常工况和正常运营工况下所受载荷,设置边界条件后,分别完成构架静强度校核和疲劳强度校核,结果表明构架强度符合要求。分别对优化前后构架进行模态分析。并且结合预优化分析,构架整体结构具有优化潜力。2.采用基于变密度法的拓扑优化方法,根据构架实际结构情况以及各结构尺寸与布置位置,添加板材拟合方形梁并进行优化得到初步收敛结果,对应力校核中出现明显应力集中的制动闸瓦座与横梁焊接处进行局部优化调整后,对新的构架结构进行第二次拓扑优化得到可行解,并考虑减少新增结构并分析方案1和2,对比求解结果,采用方案2中构架结构,此时新的构架整体结构最大应力从265.4 MPa降为164.6MPa,优化效果明显。3.作为转向架承载和支撑的关键部件,构架轻量化对于降低整车质量起着很大作用,因此在保证构架强度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对构架进行轻量化优化设计。本文主要进行的轻量化设计分为第一次和第二次构架主要板梁多目标厚度优化。第一次多目标厚度优化与预优化、初步拓扑优化均为后续优化内容做好铺垫,第二次多目标厚度优化主要目的为轻量化设计,并对构架整体最大应力进行限制,以兼顾轻量化与低应力集中的目的,得到最终构架有限元优化最优解。4.对于最恶劣工况下完成多次结构优化后的新的结构,还需在完整超常工况下对构架进行静强度校核,由于吊架中心销板及电机固定轴板处厚度削减变化幅度过大,导致在部分工况下出现较为明显的新的应力集中,尺寸调整后再次静强度校核得到较好结果,最大应力仅为161.2 MPa。优化后构架总体积降低了12.4%,构架整体最大应力降幅度为104.2 MPa,最大应力降低了39.3%,取得了较好的构架优化结果,且优化后模型满足原有构架尺寸约束,并考虑加工工艺,新增区域加强圆角方形梁可用Q345材料无缝钢管焊接于构架原有结构,便于构架装配制造。
刘承聪[10](2020)在《160km/h市域车辆内轴箱非动力转向架设计及动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城市交通运输网络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2017年7月,我国发布了《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做好市域(郊)铁路发展整体规划和优化完善市域(郊)铁路网络[1,2]。市域铁路的发展离不开与之匹配的市域车辆的研究,而转向架作为市域车辆的走行部,对市域车辆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由于我国市域铁路起步比较晚,目前应用于我国市域铁路的转向架主要是从CRH2动车组转向架改进而来的CRH6动车组转向架。为了促进我国市域铁路的发展,本文结合市域铁路的特点和内轴箱转向架的优点,对适用于160km/h市域车辆的内轴箱非动力转向架进行方案设计和动力学性能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国内外的市域车辆非动力转向架和内轴箱转向架的结构特点,确定了160km/h市域车辆内轴箱非动力转向架的设计方案,对转向架的轮对、构架、轴箱、交叉支撑装置、一系悬挂装置、二系悬挂装置、基础制动装置等部件进行结构设计和参数研究,得到转向架整体设计模型;2.根据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化的原则,建立了配装内轴箱非动力转向架市域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建立车辆系统的二维力学模型,对车辆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从而建立车体、构架、轮对的垂向和横向运动方程;3.在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原始参数的基础上,根据单一变量法的原则,通过研究悬挂参数对评定指标的影响,逐一优化车辆模型的两系悬挂参数,得到一组适用于160km/h市域车辆内轴箱非动力转向架的悬挂参数;4.利用优化以后的悬挂参数对市域车辆的运行平稳性、曲线通过性和运行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证明配备内轴箱非动力转向架的市域车辆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
二、国际列车U型转向架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列车U型转向架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提速客车转向架构架载荷谱建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动载荷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动载荷识别技术 |
1.2.2 动载荷识别技术在轨道车辆领域的应用 |
1.3 载荷谱研究现状 |
1.3.1 国外载荷谱研究现状 |
1.3.2 国内载荷谱研究现状 |
1.3.3 国内铁路领域载荷谱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提速客车转向架构架基本载荷系构建 |
2.1 现有标准中转向架构架结构载荷描述 |
2.1.1 欧洲标准中转向架构架设计和试验工况 |
2.1.2 日本标准中转向架构架加载工况 |
2.2 提速客车转向架构架基本载荷 |
2.2.1 提速客车转向架构架结构形式和载荷描述 |
2.2.2 构架结构准静态基本载荷系 |
2.3 本章小结 |
3 结构准静态解耦载荷识别方法 |
3.1 基本原理 |
3.1.1 准静态法 |
3.1.2 解耦识别原理 |
3.1.3 条件数和传递矩阵病态特性 |
3.1.4 应变片的特性 |
3.1.5 电桥原理与载荷识别应用 |
3.2 构架结构载荷识别方案的确定 |
3.2.1 国际标准中载荷计算 |
3.2.2 转向架构架有限元分析 |
3.2.3 构架识别测点的选择 |
3.3 转向架构架标定试验 |
3.3.1 载荷系识别标定试验 |
3.3.2 动应力测点标定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4 结构载荷识别方法试验验证 |
4.1 基本理论 |
4.1.1 相关分析 |
4.1.2 等效应力 |
4.2 线路试验 |
4.2.1 试验线路 |
4.2.2 数据处理方法 |
4.3 209P转向架构架修正载荷系 |
4.3.1 载荷系与其平衡反力 |
4.3.2 摇头和抗蛇行载荷系 |
4.3.3 载荷系修正 |
4.4 预测精度评估 |
4.5 各载荷系对构架疲劳损伤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载荷谱编制方法研究 |
5.1 随机载荷谱的编制 |
5.1.1 随机数据平稳性检验 |
5.1.2 随机数据门槛值 |
5.1.3 数据载荷循环统计方法 |
5.1.4 总体分布估计及检验 |
5.1.5 载荷谱的编制 |
5.2 疲劳试验载荷谱 |
5.2.1 现行试验载荷谱编制方法 |
5.2.2 基于相关性的试验载荷谱编制方法 |
5.3 本章小节 |
6 疲劳试验载荷谱的编制 |
6.1 相位矩阵排列顺序的影响 |
6.2 相关性简化的影响 |
6.2.1 不相关和正相关 |
6.2.2 瞬时相关性分析 |
6.2.3 全局相关性分析 |
6.2.4 相关性关系构建相位关系 |
6.3 基准载荷系的影响 |
6.3.1 试验载荷谱的等效 |
6.3.2 以浮沉载荷系为等效基准载荷系 |
6.3.3 以侧滚载荷系为等效基准载荷系 |
6.4 本章小节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试验载荷谱建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设计载荷输入 |
1.2.2 载荷识别方法 |
1.2.3 车辆疲劳可靠性 |
1.2.4 铁路车辆载荷谱 |
1.3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2 高速动车组测力构架与测力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转向架构架及其载荷划分 |
2.3 载荷识别 |
2.3.1 载荷直接识别 |
2.3.2 传递矩阵病态问题 |
2.3.3 载荷识别系数 |
2.4 载荷-应力传递系数标定方法研究 |
2.4.1 试验台标定 |
2.4.2 传递系数精度 |
2.5 本章小结 |
3 典型工况载荷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时域特征分析 |
3.2.1 典型工况分析 |
3.2.2 轴箱垂向载荷 |
3.2.3 驱动载荷 |
3.2.4 平面载荷 |
3.3 载荷特性分析 |
3.3.1 耦合载荷分解 |
3.3.2 载荷传递特性 |
3.4 构架标准载荷介绍 |
3.5 本章小结 |
4 转向架构架载荷平衡模式验证 |
4.1 引言 |
4.2 转向架准静态平衡模式构建 |
4.2.1 构架垂向平衡力系建立方法 |
4.2.2 构架平面平衡力系建立方法 |
4.3 构架平衡模式载荷及响应分析 |
4.3.1 相干性分析 |
4.3.2 损伤占比分析 |
4.3.3 构架的动态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疲劳损伤累积模型的寿命评估 |
5.1 引言 |
5.2 疲劳损伤累积模型 |
5.3 损伤精度分析 |
5.3.1 准静态平衡载荷损伤对比 |
5.3.2 载荷系完备性 |
5.3.3 精简载荷损伤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高速动车组构架试验载荷谱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谱构建方法 |
6.2.1 载荷关联度 |
6.2.2 试验恒幅载荷相位研究 |
6.2.3 载荷作用频次 |
6.2.4 载荷作用次序 |
6.2.5 试验加载载荷值 |
6.3 试验谱结果 |
6.3.1 试验谱加载 |
6.3.2 疲劳程序谱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试验载荷谱加载结果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跨座式单轨车辆滚振试验台振动特性分析与隔振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滚振试验台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1.2.2 机械结构振动特性分析方法研究 |
1.2.3 试验台隔振方法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 |
第二章 振动特性分析基本理论基础 |
2.1 模态分析 |
2.1.1 模态分析理论 |
2.1.2 模态分析步骤 |
2.2 频率响应分析 |
2.2.1 频率响应分析理论 |
2.2.2 频率响应分析步骤 |
2.3 随机频响分析 |
2.3.1 随机频响分析基本理论 |
2.3.2 随机频响分析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滚振试验台结构设计及对滚系统模态分析 |
3.1 滚振试验台功能及技术要求 |
3.1.1 试验台主要功能 |
3.1.2 试验台技术要求 |
3.2 滚振试验台总体结构设计 |
3.2.1 试验台总体组成介绍 |
3.2.2 试验台总体结构设计 |
3.2.3 旋转平台及超高调节平台结构介绍 |
3.2.4 试验台走行轮对滚系统介绍 |
3.2.5 试验台导向轮、稳定轮对滚系统介绍 |
3.2.6 纵向固定反力架介绍 |
3.2.7 电机选型 |
3.2.8 试验台与车辆系统配型 |
3.3 试验台对滚系统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1 模型简化 |
3.3.2 滚振试验台对滚系统结构材料属性 |
3.3.3 边界条件和边界约束 |
3.3.4 网格划分 |
3.4 模态分析 |
3.4.1 试验台走行轮对滚系统模态分析 |
3.4.2 试验台水平轮对滚系统模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滚振试验台对滚轮系统振动特性分析 |
4.1 液压激振器激励分析 |
4.2 激振器作用下对滚系统频率响应分析 |
4.2.1 液压激振器对走行轮对滚系统频率响应分析 |
4.2.2 液压激振器对水平轮对滚系统频率响应分析 |
4.3 激振器作用下对滚系统随机频率响应分析 |
4.3.1 液压激振器随机激励确定 |
4.3.2 液压激振器对走行轮对滚系统随机频率响应分析 |
4.3.3 液压激振器对水平轮对滚系统随机频率响应分析 |
4.4 电机转子离心力对试验台对滚轮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
4.4.1 电机振动原因分析 |
4.4.2 电机不平衡振动理论 |
4.4.3 电机转子离心力作用下走行对滚轮系统频率响应分析 |
4.4.4 电机转子离心力作用下水平轮对滚系统频率响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座式单轨车辆滚振试验台隔振系统设计 |
5.1 试验台振动源分析与振动控制方法介绍 |
5.2 试验台隔振技术原理与隔振效果评估指标 |
5.2.1 隔振技术原理 |
5.2.2 隔振效果评估指标 |
5.3 隔振系统设计 |
5.3.1 滚振试验台外部载荷分析计算 |
5.3.2 隔振系统力学模型 |
5.3.3 隔振系统参数计算 |
5.3.4 隔振效果校核计算 |
5.3.5 隔振台座设计及隔振器布置 |
5.4 试验台隔振系统仿真分析 |
5.4.1 试验台弹簧隔振器刚度与隔振系统质量对隔振效果影响 |
5.4.2 隔振系统隔振效果仿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试验台对滚系统振动特性分析结论 |
6.1.2 试验台隔振系统设计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高速列车小半径曲线通过性能及轮缘异常磨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及仿真原理 |
2.1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求解方法 |
2.2 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理论基础 |
2.2.1 车辆系统模型 |
2.2.2 轮轨接触模型 |
2.3 SIMPACK车辆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 |
2.4 SIMPACK软件仿真功能及建模步骤 |
2.4.1 SIMPACK软件仿真功能 |
2.4.2 SIMPACK车辆-轨道系统建模步骤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半径曲线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
3.1 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 |
3.1.1 车辆系统自由度及技术参数 |
3.1.2 车辆-轨道系统简化 |
3.2 小半径曲线轨道建模 |
3.2.1 小半径曲线几何形位实例参数 |
3.2.2 小半径曲线线路几何形位建模 |
3.3 轨道不平顺模型 |
3.4 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非线性元件和环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车辆小半径曲线通过性能影响因素 |
4.1 车辆小半径曲线通过性能指标评价标准 |
4.1.1 轮轨动力作用评价标准 |
4.1.2 脱轨系数 |
4.1.3 轮重减载率 |
4.2 一般小半径曲线通过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曲线半径的影响分析 |
4.2.2 曲线超高的影响分析 |
4.2.3 轨距加宽的影响分析 |
4.2.4 缓和曲线长度的影响分析 |
4.2.5 轨底坡的影响分析 |
4.2.6 轮轨摩擦系数的影响分析 |
4.3 S形小半径曲线通过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曲线半径的影响分析 |
4.3.2 曲线超高的影响分析 |
4.3.3 夹直线长度的影响分析 |
4.4 提高车辆小半径曲线通过性能及安全性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列车小半径曲线运行试验 |
5.1 静态试验 |
5.2 动态试验 |
5.2.1 车辆动力学性能试验 |
5.2.2 结果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小半径曲线轮缘异常磨耗分析及减磨策略 |
6.1 车轮磨耗计算模型 |
6.2 车轮磨耗影响因素分析 |
6.2.1 曲线半径 |
6.2.2 曲线超高 |
6.2.3 摩擦系数 |
6.2.4 运行速度 |
6.3 小半径曲线轮缘减磨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及经历 |
致谢 |
(6)重载线路过度磨耗钢轨的打磨廓形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钢轨打磨国外研究现状 |
1.2.2 钢轨打磨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轮轨廓形优化国外研究现状 |
1.2.4 轮轨廓形优化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轮轨滚动接触理论寻优算法及磨耗模型 |
2.1 轮轨接触几何特性分析 |
2.1.1 轮轨坐标系 |
2.1.2 轮轨接触状态 |
2.1.3 三维接触几何求解 |
2.2 轮轨接触理论 |
2.2.1 Hertz接触理论 |
2.2.2 Carter二维弹性接触理论 |
2.2.3 Kalker简化理论 |
2.2.4 基于Kalker三维弹性体非Hertz滚动接触理论 |
2.3 模拟退火算法概述 |
2.3.1 模拟退火算法简介 |
2.3.2 模拟退火算法特点 |
2.4 钢轨磨耗计算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载货车动力学模型建模及验证 |
3.1 车辆-轨道动力学模型 |
3.1.1 重载货车模型 |
3.1.2 轨道模型 |
3.1.3 非线性力元的简化 |
3.2 仿真参数设置 |
3.3 车辆动力学模型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轨代表廓形的选取 |
4.1 重载钢轨型面分析 |
4.2 钢轨代表廓形选取算法 |
4.2.1 最小二乘距离法 |
4.2.2 算术平均法 |
4.2.3 加权平均值 |
4.2.4 散点重构法 |
4.3 钢轨代表廓形的评价方法 |
4.4 曲线钢轨廓形计算实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圆弧曲线钢轨廓形描述及求解计算 |
5.1 钢轨廓形构成元素分析 |
5.2 圆弧参数的钢轨廓形描述方法 |
5.3 钢轨廓形优化模型求解计算 |
5.3.1 优化设计流程 |
5.3.2 优化模型 |
5.3.3 模拟退火寻优计算 |
5.3.4 优化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钢轨优化廓形对比分析 |
6.1 静态接触对比分析 |
6.1.1 接触特性对比分析 |
6.1.2 等效锥度及滚动半径差对比分析 |
6.2 动态接触分析 |
6.2.1 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对比分析 |
6.2.2 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对比分析 |
6.2.3 轮轨横向力对比分析 |
6.2.4 轮轨垂向力对比分析 |
6.2.5 轮对横移量对比分析 |
6.2.6 脱轨系数对比分析 |
6.2.7 轮重减载率对比分析 |
6.3 磨耗预测分析 |
6.4 有限元接触应力对比分析 |
6.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6.4.2 有限元结果计算分析 |
6.5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转向架焊缝等级质量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2 转向架构架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转向架构架研发历程 |
1.2.2 国内外转向架构架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转向架疲劳研究情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疲劳分析的基本理论 |
2.1 疲劳理论 |
2.2 影响焊接结构疲劳强度的因素 |
2.2.1 焊接接头的几何不连续性 |
2.2.2 焊接缺陷 |
2.3 焊接结构疲劳分析相关标准 |
2.3.1 BS7608标准基本内容 |
2.3.2 DVS1612标准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焊缝抗疲劳性能评估及检测方法研究 |
3.1 EN15085标准基本内容 |
3.2 焊接接头分析及EN15085的应用 |
3.2.1 基于BS7608和DVS1612标准的焊接接头疲劳分析 |
3.2.2 EN15085的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转向架构架静强度分析 |
4.1 地铁转向架介绍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1.1 转向架的介绍 |
4.1.2 转向架结构及其参数 |
4.1.3 转向架构架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 转向架构架静强度评估标准 |
4.2.1 UIC615-4构架强度标准 |
4.2.2 静强度载荷加载标准 |
4.3 静强度计算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向架构架模态分析计算 |
5.1 模态分析概述 |
5.2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
5.3 模态分析方法 |
5.4 地铁转向架构架模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转向架构架焊缝疲劳评估及检测等级确定 |
6.1 疲劳强度分析方案 |
6.2 基于DVS1612标准对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强度分析 |
6.2.1 评估应力的提取 |
6.2.2 焊缝评估等级的确定 |
6.2.3 焊缝疲劳强度评估结果 |
6.3 转向架焊缝检测等级的确定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铁路客车铸造材料焊接构架疲劳性能及剩余寿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客车转向架的发展概况 |
1.3 国内外构架强度及寿命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疲劳评价理论及方法 |
2.1 焊接构件疲劳评定方法 |
2.1.1 名义应力法 |
2.1.2 热点应力法 |
2.1.3 缺口应力法 |
2.1.4 主S-N曲线法 |
2.1.5 断裂力学法 |
2.2 抗疲劳设计方法 |
2.2.1 无限寿命设计 |
2.2.2 安全寿命设计 |
2.2.3 损伤容限设计 |
2.3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2.3.1 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2.3.2 双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2.3.3 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2.4 断裂力学仿真关键技术 |
2.4.1 裂纹扩展速率模型 |
2.4.2 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 |
2.4.3 缺陷规则化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构架用G20Mn5铸钢材料试验 |
3.1 试验材料 |
3.1.1 材料基础参数 |
3.1.2 焊接工艺 |
3.2 试验方法 |
3.2.1 微观组织观察 |
3.2.2 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
3.2.3 疲劳性能试验 |
3.2.4 无损检测试验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金相组织 |
3.3.2 基本力学性能 |
3.3.3 疲劳性能 |
3.3.4 无损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焊接构架有限元分析及强度评估 |
4.1 有限元计算模型 |
4.1.1 焊接构架几何模型 |
4.1.2 构架有限元模型 |
4.1.3 边界约束条件 |
4.2 工况载荷计算 |
4.2.1 超常载荷 |
4.2.2 主要运营载荷 |
4.3 有限元分析结果 |
4.3.1 真、假摇枕模型典型工况计算结果对比 |
4.3.2 超常载荷工况 |
4.3.3 运营载荷工况 |
4.4 构架静强度评价 |
4.4.1 静强度评价准则 |
4.4.2 静强度评价结论 |
4.5 构架疲劳强度评价 |
4.5.1 构架多轴应力的转化方法 |
4.5.2 疲劳强度评价准则 |
4.5.3 疲劳强度评价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Miner理论的构架关键部位寿命评估 |
5.1 Miner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寿命评估流程 |
5.2 线路实测载荷谱的选择 |
5.3 有限元分析结果 |
5.3.1 浮沉载荷 |
5.3.2 横向载荷 |
5.3.3 纵向载荷 |
5.3.4 制动载荷 |
5.4 寿命评估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损伤容限法的制动闸瓦吊座寿命计算 |
6.1 裂纹缺陷植入方法 |
6.2 制动载荷谱的选择 |
6.3 有限元计算模型 |
6.4 有限元分析结果 |
6.5 寿命计算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构架母材关键部位节点应力数据 |
附录2 :构架焊缝关键部位节点应力数据 |
附录3 :伤损制动闸瓦吊座的剩余寿命计算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H-Bahn车辆改进型转向架设计及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H-Bahn车辆发展概况及研究现状 |
1.1.1 国外发展概况 |
1.1.2 国内发展概况 |
1.1.3 H-Bahn车辆研究现状 |
1.2 H-Bahn车辆特点 |
1.3 国内外车辆结构中优化技术应用简介 |
1.4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H-Bahn车辆改进型转向架总体设计 |
2.1 列车主要技术参数 |
2.2 转向架总体结构 |
2.2.1 构架结构 |
2.2.2 轮对驱动装置 |
2.2.3 导向轮和稳定轮组成 |
2.2.4 基础制动装置 |
2.2.5 悬吊牵引装置 |
2.3 转向架传力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转向架构架有限元模型 |
3.1 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 |
3.1.1 前处理阶段 |
3.1.2 求解阶段 |
3.1.3 后处理阶段 |
3.2 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
3.2.1 Hypermesh软件简介 |
3.2.2 ANSYS软件简介 |
3.2.3 OptiStruct软件简介 |
3.3 构架有限元模型 |
3.4 构架载荷计算与边界条件 |
3.4.1 边界条件 |
3.4.2 载荷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转向架构架强度分析与评估 |
4.1 转向架构架静强度分析与评估 |
4.2 结构疲劳强度基本理论 |
4.3 转向架构架疲劳强度分析与评估 |
4.3.1 多轴应力转化为单轴应力方法 |
4.3.2 疲劳极限图 |
4.3.3 构架疲劳强度计算结果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转向架构架综合优化设计 |
5.1 优化设计基本理论 |
5.2 构架整体预优化 |
5.3 构架主要板梁多目标厚度优化 |
5.4 构架分步拓扑优化 |
5.4.1 构架初步拓扑优化 |
5.4.2 构架结构局部优化调整 |
5.4.3 构架局部调整后二次拓扑优化 |
5.4.4 二次拓扑优化后模型重建有限元分析 |
5.5 综合优化结果二次多目标厚度优化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转向架构架优化结构强度校核及模态分析 |
6.1 优化后构架静强度校核分析 |
6.2 优化后构架疲劳强度校核分析 |
6.3 优化前后构架模态分析 |
6.3.1 模态分析基础理论 |
6.3.2 优化前构架模态分析 |
6.3.3 优化后构架模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10)160km/h市域车辆内轴箱非动力转向架设计及动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市域车辆非动力转向架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市域车辆非动力转向架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市域车辆非动力转向架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外内轴箱转向架发展现状 |
1.3.1 Flexx Eco系列转向架 |
1.3.2 SF7000转向架 |
1.3.3 BM3000-LIM转向架 |
1.3.4 波士顿地铁转向架 |
1.3.5 SF30转向架 |
1.3.6 SF40转向架 |
1.3.7 Syntegra转向架 |
1.3.8 SF2100IB转向架 |
1.3.9 LEILA转向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160km/h市域车辆内轴箱非动力转向架方案研究 |
2.1 转向架主要技术参数 |
2.2 转向架结构设计研究 |
2.2.1 轮对装置 |
2.2.2 轴箱和一系悬挂装置 |
2.2.3 基础制动装置 |
2.2.4 二系悬挂装置和牵引装置 |
2.2.5 交叉支撑装置 |
2.2.6 构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和运动方程分析 |
3.1 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2 车辆系统运动方程分析 |
3.2.1 车体运动方程分析 |
3.2.2 构架运动方程分析 |
3.2.3 轮对运动方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转向架主要悬挂参数优化 |
4.1 动力学性能评定指标介绍 |
4.1.1 平稳性指标 |
4.1.2 脱轨系数 |
4.1.3 轮重减载率 |
4.1.4 轮轨横向力 |
4.1.5 轮轴横向力 |
4.1.6 倾覆系数 |
4.2 主要悬挂参数的优化 |
4.2.1 钢弹簧垂向刚度的优化 |
4.2.2 一系垂向液压减振器阻尼的优化 |
4.2.3 转臂纵向定位刚度的优化 |
4.2.4 转臂横向定位刚度的优化 |
4.2.5 交叉支撑刚度的优化 |
4.2.6 抗侧滚扭杆刚度的优化 |
4.2.7 抗蛇行液压减振器阻尼的优化 |
4.2.8 二系横向液压减振器阻尼的优化 |
4.2.9 二系垂向液压减振器阻尼的优化 |
4.2.10 空气弹簧水平刚度的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优化参数的车辆动力学性能评估 |
5.1 运行平稳性分析 |
5.2 曲线通过性分析 |
5.3 运行稳定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专利及科研工作 |
附录 |
四、国际列车U型转向架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提速客车转向架构架载荷谱建立方法研究[D]. 孙晶晶.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试验载荷谱建立方法研究[D]. 张亚禹.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跨座式单轨车辆滚振试验台振动特性分析与隔振方法研究[D]. 李妍铭.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4]高速列车小半径曲线通过性能及轮缘异常磨耗研究[D]. 张玉龙.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5]铁路货车转向架载荷自适应非线性二系悬挂系统设计[D]. 韩志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6]重载线路过度磨耗钢轨的打磨廓形设计[D]. 邓卓鑫.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7]转向架焊缝等级质量评估方法研究[D]. 任槿烔.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8]铁路客车铸造材料焊接构架疲劳性能及剩余寿命评估[D]. 秦庆斌.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H-Bahn车辆改进型转向架设计及结构优化研究[D]. 夏小敏.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10]160km/h市域车辆内轴箱非动力转向架设计及动力学性能研究[D]. 刘承聪.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