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经营管理 提高银行效益——银行内部推行责任会计之浅议(论文文献综述)
于航[1](2013)在《商业银行效益审计评价研究 ——A分行效益审计评价实务》文中研究指明效益审计是现代审计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审计的增值性特点,是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2008年,审计署根据社会经济形势和审计工作的发展变化制定并发布了《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全面推进效益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机关责任追究制。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效益审计。同时明确要着力构建效益审计评价及方法体系。认真研究,不断摸索和总结效益审计经验和方法。在内部审计领域,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机制还不甚完善,但随着我国内部审计与国际接轨,商业银行自身加强管理,提高经营效益的需要,已有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将效益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实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但与之相配套的商业银行效益审计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探索和推进效益审计,总结和提炼符合我国商业银行特色的效益审计内容、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形成较为系统的商业银行效益审计思路和途径是提升审计层级和质量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阐述了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为下文提供充分性的研究依据,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商业银行效益审计相关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效益审计的内涵、效益审计在政府和企业审计中的应用、商业银行效益审计的内容以及商业银行效益审计的要素,为下文探究商业银行效益审计评价体系打好理论基础,由此着重分析了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内涵和确定原则、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以及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分析了商业银行效益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基于此,分析了商业银行效益审计实践应用,主要侧重于收入成长性效益审计、支出有效性效益审计、管理充分性效益审计,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商业银行效益审计实务应用进行了实证,同时在研究中发现,商业银行效益审计亦存在难点,针对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
高春雷[2](2012)在《基于PCA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多年以来,提高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一直都是中国政府、银行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也始终是中国金融问题得以解决的核心。文章在阅读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经济效益以及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特殊国情和商业银行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而分别分析了影响我过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我国10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样本,对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评价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查阅了各商业银行的年度财务报告和中国金融年鉴等商业银行资料,整理并计算得出相应的指标原始数据,在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指标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评价结果,结果认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运营管理水平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这些商业银行的各个主成分得分的排名呈现了较大的差异。在分析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并深入考虑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各个层面的因素,得出提高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对策
韦博源[3](2020)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FXY银行经济效益审计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经济效益审计是挖掘潜力的建设性审计。效益审计是现代审计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审计的增值性特点,是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商业银行开展经济效益的审计也是符合时代发展与自身进步的必然要求。实施经济效益审计,是商业银行加强经营管理和促进自身发展的必要手段,不仅利于商业银行改革与进步,改善和发展内部管理制度;同时通过完善商业银行内部风险调控机制,可以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制,使商业银行的管理决策更科学化,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运营能力以及整体收益。因此,如何高效的组织经济效益审计的开展成为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FXY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下经济效益审计问题。论文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以相关理论作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对FXY银行分别对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情况和经济效益审计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指出审计工作存在的经济效益审计质量独立性流于形式、对基础管理和基层管理的监督效果差、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存在缺陷以及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成效低等问题;其次,从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以及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等方面进行成因分析;最后,结合FXY银行的实际情况,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经济效益审计实施开展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性的优化建议,包括改善FXY银行内部审计的运作环境;创新审计理念;优化FXY银行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优化审计专业队伍的人员结构等建议,以此进一步提高FXY银行的经济效益审计水平。论文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下经济效益审计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改进管理,可以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对其他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毛俊涛[4](2019)在《县级农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对经营效益的影响分析 ——以广丰农商银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县级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现状的分析,并以广丰农商银行的具体实践为例,找出广丰农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业务转型的方向和实施路径,对于广丰农商银行推动高质量发展、适应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研究贷款博弈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建立模型分析贷款期限结构、担保结构、行业集中度对其经营效益的影响,结合近十年来广丰农商银行的信贷资源配置和经营效益数据,利用SPSS21.0对这些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找出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并结合实证分析结论提出广丰农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优化建议和相关保障措施。一般来说,可以使用的经营效益指标主要是资产回报率、净资产回报率、不良贷款率、流动性比率、以及资本充足率等,此外还有一些相对综合性的指标,如经济利润、每股盈余、托宾的q值以及资产增长率值等。本文对具体的考核指标进行选择时,首先考虑的是数据的可得性和真实性,尽量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指标,这样才能更接近银行真正的经营效益分析。综合考虑,本文主要从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这两个维度来研究广丰农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对其经营效益的影响。盈利能力选取了净资产回报率来量化,风险控制用不良贷款率来量化。实证检验中先提出假设,设立模型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结果显示“期限结构”对银行效益产生无明确影响,“担保结构”对银行效益产生正向影响,“行业贷款集中度”对银行效益产生负向影响。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分别从信贷期限结构、信贷担保结构、信贷行业集中度三个方面提出了广丰农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优化建议。其中优化广丰农商银行信贷期限结构方面提出了优化信贷期限情况,建立贷款退出的风险预警机制;优化广丰农商银行信贷担保结构方面提出了积极推进小额农贷,紧抓利率市场化契机做好贷款定价工作;优化广丰农商银行信贷集中度方面提出了优化行业集中情况,差异化制定信贷政策。最后文章从文化保障、人才保障、内控保障三个方面提出了广丰农商银行信贷资源优化配置的保障机制。
马炼[5](2006)在《我国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系研究》文中提出财务管理体系是中国商业银行必须构建的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参与大量相关实践活动并调查分析国内外大量资料基础上,本文对现代银行商业财务管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差距与改革的方向。 本文首先对现代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指出了现代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体系应该是多维立体的,并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特点和管理的弱点提出将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体系构建为财务控制、绩效评价、信息披露、财务分析、管理文化等五个子系统。 其次,本文对所构建的五个子系统进行了分类研究,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控制体系,应该运用战略控制、财务控制的强度合理的配比的方法,从而获得银行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对于我国的绩效评价体系,认为多元性绩效评价模式是更科学公正评价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方法,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体系,通过对发达国家的信息披制度与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对比分析,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全新的构建对策;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财务分析体系则以美国骆驼评级体系为蓝本,结合中国的商业银行的实际国情,从资本充足性、资产安全性、管理能力等方面全方位构建出我国商业银行财务分析体;最后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文化的塑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论述。 最后,对本论文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总结归纳,并对我国现代商业银行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周晨露[6](2020)在《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兴业银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像大气污染这样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高度重视。目前,借助金融手段改变资源配置方式、从源头上遏制环境风险成为了各国共识,绿色信贷成为银行业金融结构发挥杠杆作用、促进可持续发展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立足于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视角,选取我国最早的也是目前发展最好的“赤道银行”兴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对兴业银行发展的影响。本文概述了绿色信贷的概念、流程和特点,系统梳理了赤道原则、企业社会责任理论、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环境风险管理理论,并就绿色信贷影响商业银行发展机制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绿色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随后,本文剖析了兴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发展历程,通过案例分析发现,绿色信贷影响了兴业银行战略方向、品牌声誉、运营效率和风险控制;通过事件分析发现,推行绿色信贷对于兴业银行股价产生正向影响。分析发现,实施绿色信贷业务对于促进兴业银行的发展有着较好的效应,对其他商业银行有积极地借鉴作用。本文提出商业银发展绿色信贷业务的相应建议:商业银行应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赤道原则”,提高国际竞争力;商业银行应将绿色信贷理念内部化,给予更多的决策控制权地位;商业银行应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绿色金融的发展中;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郭宇骁[7](2019)在《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研究》文中提出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人将流动性不足但具有可预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资本市场证券化,转化成具有可交易和投资属性证券的过程。资产证券化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出现,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在提高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效率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把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转化为在资本市场上可以流通的证券化产品,从而获得融资。2005年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开始出现,但随着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我国一度中断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工作。直至2012年,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工作进程才再次启动。自从资产证券化试点在我国重启工作后,它为我国金融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并取得了显着的成绩。随着监管层面对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政策的不断放松,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实践证明,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盘活商业银行的存量资产、增加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缓解商业银行的资本压力等。然而,资产证券化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本文明确提出了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综合效益问题,建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必须遵循目的性、全面性和可行性原则,从提高商业银行经营安全性出发建立信贷资产证券化评价模型,通过回归分析,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作用效果及对上市商业银行影响效应进行了评价分析。结合招商银行招元2015年第一期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对其交易结构风险、违约概率及损失率、对房地产跌价的影响与信用增级水平等进行了分析,并对招商银行自身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本文从完善资本市场、培育市场参与主体;完善法律体系、健全实施细则;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完善审批制度与提高风险意识;丰富基础资产证券化种类、增强信用评级机构的公信力加强监管力度;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群体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满忆[8](2019)在《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供给侧改革的推动,国外的大型商业银行陆续进入到大陆金融市场,对我国国有的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增加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水平,国内银行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动。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经济工作以及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思想政治工作能创造出促进银行经济增长的强大经济价值,所以国有商业银行的健康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是稳定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思想保障。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分析,明确了国有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与特点、紧迫性与重要作用,并以交通银行辽宁省分行为例探究了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人才管理系统复杂、行内奖惩体系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陈旧等四个方面并分析其内在原因与外在原因。最后对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进行了探究,提出相关对策:从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充实国有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内容;从健全党组织建设和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两个方面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机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任务量去代替物质奖励以及通过“红色旅游”奖励形式代替传统货币奖励等方式实现奖惩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模式;将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工作互融共通,以及将大众传播与思想政治工作联建共促等方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
桂泽发[9](2004)在《中国商业银行再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世纪,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发展进一步深入,网络信息技术加快发展,对计划经济时代延袭下来的传统的银行体制、组织制度、支付制度、管理制度形成了强大的冲击:随着“入世”进程的推进,实施再造工程后的西方跨国银行纷纷进入中国,对中国银行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银行体制改革由于没有触及内部组织,进程十分缓慢。中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独资银行按照企业再造和银行再造理论。借鉴西方银行业的成功经验,抓紧实施再造工程,对传统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经营体制等进行适时地脱胎换骨地改造,将自身塑造成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藕合信息技术发展、接轨国际银行趋势的现代化商业银行,是当前中国银行业的明智选择。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指导,借鉴企业再造、银行再造理论以及现代金融组织学和管理学中的有关理论和观点,参照西方银行再造的一般规律和经验模式,结合我国银行实际,主要围绕什么是银行再造、为什么要进行再造以及再造什么和如何实施再造这样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的。文章在论述了银行再造的理论渊源、基本原则和银行再造的现实依据以后,集中笔墨研究中国银行再造的基本框架和实施路径,着重论述了业务流程再造、组织结构再造、经营体制再造。
于莹[10](2020)在《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规模迅速扩大,业务种类越来越复杂多样。但是由于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转变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处于重业务、轻管理,重绩效、轻内控的经营状态,使得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与风险并存,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逐渐暴露,内部控制也受到了考验。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亩前面临的外部环境来看,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现有行业竞争加剧,受宏观政策特别是环保高压政策的影响,实体经济面临困难,作为向地方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服务的各城市商业银行正处于金融风险易发、高发期,各城市商业银行目前的风险管理水平与其自身业务高速发展的现状不匹配。如何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对内部审计进行合理的完善与发展,对审计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合理利用,将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作为及时识别银行内部重大风险的重要方式,实现银行的自我革新和治理,从而使银行提质增效保持高质量运营,是当前形势下各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打好三大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根本要求。然而国内外的学者大多是针对国有银行或者大型股份制银行进行风险导向型的内部审计研究,但是很少将城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原理为研究起点,针对其含义、特征、基本流程进行简单阐述。然后以L市的城市商业银行-LS银行为切入点,通过在LS银行内部进行访谈、问卷调查,并具体分析内部审计案例的方式,对LS银行内部审计目前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为LS银行搭建了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框架及流程,并对LS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成果进行预估,最后基于出现的问题和可能导致这些问题的漏洞提出改进的方式,希望能够指导其他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完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制度的实行。
二、加强经营管理 提高银行效益——银行内部推行责任会计之浅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经营管理 提高银行效益——银行内部推行责任会计之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1)商业银行效益审计评价研究 ——A分行效益审计评价实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商业银行效益审计理论研究 |
2.1 效益审计基本理论 |
2.1.1 效益审计的内涵 |
2.1.2 效益审计在政府、企业审计中的应用 |
2.2 商业银行效益审计理论探讨 |
2.2.1 商业银行效益审计的概念 |
2.2.2 商业银行效益审计的内容 |
2.2.3 商业银行效益审计的要素 |
3 商业银行效益审计评价体系 |
3.1 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内涵和确定原则 |
3.1.1 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内涵 |
3.1.2 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确定原则 |
3.2 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 |
3.3 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
3.3.1 构建商业银行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 |
3.3.2 商业银行效益审计评价指标 |
4 商业银行效益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
4.1 商业银行效益审计的程序 |
4.2 商业银行效益审计的方法 |
4.2.1 查证法 |
4.2.2 调查法 |
4.2.3 访谈法 |
4.2.4 切入点法 |
4.2.5 分析法 |
4.2.6 评价法 |
5 商业银行效益审计实践应用 |
5.1 商业银行 A 分行效益审计开展的总体情况 |
5.1.1 A 分行经营管理的基本情况 |
5.1.2 A 分行效益审计的基本步骤 |
5.2 A 分行效益审计评价指标和权重设制 |
5.2.1 对一级指标设置权重 |
5.2.2 对二级指标设置权重 |
5.2.3 按照指标评价得分情况划分等级 |
5.3 A 分行效益审计评价结果 |
5.3.1 经营效益评价结果 |
5.3.2 经营效率评价结果 |
5.3.3 风险管理评价结果 |
5.3.4 经营结构评价结果 |
5.3.5 创新能力评价结果 |
5.3.6 其他类别评价结果 |
5.4 对 A 分行效益审计的建议 |
5.4.1 进一步提高法人客户存贷款的市场竞争力 |
5.4.2 增强贸易融资和小企业信贷业务对信贷结构调整的支持作用 |
5.4.3 加快推进不良贷款清收处置进度 |
5.4.4 加快中间业务发展,不断提高其对效益的贡献度 |
5.4.5 增强贷款资产的议价能力,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
6 商业银行效益审计的难点和对策 |
6.1 当前商业银行效益审计的难点 |
6.1.1 商业银行现有经营模式,形成效益审计难题 |
6.1.2 商业银行缺乏产品成本效益核算机制,加大审计难度 |
6.1.3 缺乏统一有效的效益审计评价标准,造成审计风险增大 |
6.1.4 审计工作人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影响审计效果 |
6.2 商业银行效益审计的对策建议 |
6.2.1 设计建立商业银行效益审计的框架结构 |
6.2.2 加快审计模式的创新发展 |
6.2.3 制定统一的、标准化的商业银行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
6.2.4 提高金融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
6.2.5 加强效益审计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基于PCA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内容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内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框架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相关理论研究 |
2.1 经济效益 |
2.1.1 经济效益的概念 |
2.1.2 经济效益的意义 |
2.1.3 经济效益与劳动消耗、企业生产以及发展之间的关系 |
2.2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 |
2.2.1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概念 |
2.2.2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的重要性 |
2.3 主要的经济效益评价研究方法 |
2.3.1 方法介绍 |
2.3.2 比较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我国主要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简介 |
3.2 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现状 |
3.3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4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说明及框架 |
3.4.1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说明 |
3.4.2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实证分析 |
4.1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 |
4.2 方法简介 |
4.2.1 主成分分析方法介绍 |
4.2.2 主成分分析模型计算步骤 |
4.3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分析 |
4.3.1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数据 |
4.3.2 模型处理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水平提升对策研究 |
5.1 不断更新商业银行的观念 |
5.2 提高商业银行的控制成本费用的能力 |
5.3 推行商业银行产权改革 |
5.4 加强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 |
5.5 强化商业银行内控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3)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FXY银行经济效益审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0.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0.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0.2.3 文献评述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本文的创新点 |
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1 相关概念 |
1.1.1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 |
1.1.2 经济效益审计 |
1.1.3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经济效益审计 |
1.2 理论基础 |
1.2.1 委托代理理论 |
1.2.2 资本保全理论 |
1.2.3 系统集成理论 |
2 FXY银行财务共享中心运行情况及其经济效益审计现状 |
2.1 FXY银行简介 |
2.2 FXY银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情况 |
2.2.1 FXY银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机构设置 |
2.2.2 FXY银行财务管理系统整体逻辑架构 |
2.2.3 FXY银行财务核算管理模式 |
2.3 FXY银行经济效益审计实施的现状 |
2.3.1 FXY银行经济效益审计基本步骤 |
2.3.2 XY银行经济效益审计实施内容 |
2.3.3 FXY银行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 |
2.3.4 FXY银行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 |
3 FXY银行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FXY银行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 |
3.1.1 经济效益审计质量独立性流于形式 |
3.1.2 对基础管理和基层管理的监督效果差 |
3.1.3 FXY银行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存在缺陷 |
3.1.4 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成效低 |
3.2 FXY银行经济效益审计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FXY银行公司治理不完善 |
3.2.2 内部审计参与信贷风险管理的程度不足 |
3.2.3 尚未建立统一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 |
3.2.4 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欠缺 |
4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FXY银行经济效益审计改进的对策 |
4.1 改善FXY银行内部审计的运作环境 |
4.2 创新审计理念 |
4.2.1 开拓思路 |
4.2.2 关注双基管理 |
4.3 优化FXY银行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 |
4.4 审计专业队伍的人员结构优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县级农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对经营效益的影响分析 ——以广丰农商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 |
2.1 研究的基本概念 |
2.1.1 信贷资源配置 |
2.1.2 银行效益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贷款博弈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章 广丰农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
3.1 广丰农商银行贷款业务开展现状 |
3.1.1 广丰农商银行贷款业务类型 |
3.1.2 广丰农商银行贷款业务现状 |
3.2 广丰农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情况 |
3.2.1 信贷资源配置的行业集中情况 |
3.2.2 信贷资源配置的期限情况 |
3.2.3 信贷资源配置的担保情况 |
第4章 广丰农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对效益的影响实证检验 |
4.1 研究假设 |
4.1.1 期限结构对经营效益影响的假设 |
4.1.2 担保结构对经营效益影响的假设 |
4.1.3 贷款行业集中度对经营效益影响的假设 |
4.2 指标筛选和研究数据来源 |
4.2.1 评价指标的筛选 |
4.2.2 数据来源 |
4.3 回归分析 |
4.3.1 广丰农商银行期限结构对经营效益影响的回归分析 |
4.3.2 广丰农商银行担保结构对经营效益影响的回归分析 |
4.3.3 广丰农商银行贷款行业集中度对经营效益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5章 广丰农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优化建议和相关保障措施 |
5.1 优化广丰农商银行信贷期限结构 |
5.1.1 调整信贷期限结构 |
5.1.2 建立贷款退出的风险预警机制 |
5.2 优化广丰农商银行信贷担保结构 |
5.2.1 积极推进小额农贷 |
5.2.2 紧抓利率市场化契机做好贷款定价工作 |
5.3 优化广丰农商银行信贷集中度 |
5.3.1 优化信贷投放行业集中情况 |
5.3.2 差异化制定信贷政策 |
5.4 广丰农商银行信贷资源优化配置的保障机制 |
5.4.1 文化保障 |
5.4.2 人才保障 |
5.4.3 内控保障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我国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基本理论和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商业银行财务控制体系 |
2.1 财务控制的概念及演变阶段 |
2.2 我国商业银行财务控制实践历程 |
2.3 商业银行财务控制系统构建与机制方式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 |
3.1 绩效评价的概念及评价方法综述 |
3.2 国外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实践综述 |
3.3 企业性绩效评价与公共性绩效评价 |
3.4 商业银行多元性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商业银行财务信息披露体系 |
4.1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产生与发展 |
4.2 商业银行财务信息披露的国际比较 |
4.3 我国商业银行财务信息披露体系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商业银行财务分析体系 |
5.1 商业银行财务分析体系概述 |
5.2 国内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理论研究现状 |
5.3 国内商业银行财务分析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
5.4 商业分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商业银行企业财务管理文化 |
6.1 现代企业文化概述 |
6.2 中外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文化的比较 |
6.3 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文化的理念构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主持或参加的课题研究 |
(6)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兴业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绿色信贷概念 |
1.2.2 绿色信贷流程 |
1.2.3 绿色信贷特点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
1.5 创新点分析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绿色信贷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理论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1.1 赤道原则 |
3.1.2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3.1.3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4 环境风险管理理论 |
3.2 绿色信贷影响商业银行绩效的机制 |
3.2.1 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
3.2.2 对商业银行市场绩效的影响 |
4 绿色信贷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4.3 研究假设和模型设定 |
4.3.1 研究假设 |
4.3.2 模型设定 |
4.3.3 模型检验 |
4.4 实证分析 |
4.5 稳健性检验 |
5 绿色信贷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案例分析—以兴业银行为例 |
5.1 兴业银行基本情况概述 |
5.2 兴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做法 |
5.2.1 发展历程 |
5.2.2 绿色信贷管理体系 |
5.2.3 绿色信贷产品与服务 |
5.2.4 绿色信贷模式 |
5.3 绿色信贷对兴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
5.3.1 对品牌声誉的影响 |
5.3.2 对信贷结构的影响 |
5.3.3 对运营能力的影响 |
5.4 绿色信贷对兴业银行市场绩效的影响 |
5.4.1 提升发展战略,增强市场绩效表现 |
5.4.2 强化风险控制,提振市场投资信心 |
6 绿色信贷影响商业银行市场表现的事件研究—以兴业银行为例 |
6.1 研究方法 |
6.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6.3 推进绿色信贷事件与兴业银行股价关系实证检验 |
6.3.1 模型建立 |
6.3.2 模型检验 |
6.3.3 不同事件窗内累积异常收益率的检验 |
6.4 实证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相应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7)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2 资产证券化概述 |
2.1 资产证券化原理 |
2.1.1 资产证券化概念 |
2.1.2 资产证券化核心原理和基本原理 |
2.1.3 资产证券化特征 |
2.2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分类、参与主体、运作流程 |
2.2.1 资产证券化分类 |
2.2.2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参与主体 |
2.2.3 资产证券化运作流程 |
2.3 资产证券化的动因 |
2.3.1 从基础资产原始权益人的角度分析其动因 |
2.3.2 从投资者角度分析其动因 |
2.4 中美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比较 |
2.4.1 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概况 |
2.4.2 美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概述 |
2.4.3 美国资产证券化经验借鉴 |
3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 |
3.1.1 贷款抵押债券(CLO)发展现状 |
3.1.2 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 |
3.1.3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RMBS)发展现状 |
3.1.4 个人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 |
3.1.5 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 |
3.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市场发育不健全 |
3.2.2 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 |
3.2.3 基础资产单一且分散风险程度不高 |
3.2.4 缺乏专业和权威的评级机构 |
3.2.5 金融监管滞后,项目审批不完善 |
4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效益分析 |
4.1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效益分析的理论基础 |
4.2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1 效益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4.2.2 代表性商业银行的选择与数据采集 |
4.3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效益评价模型的建立 |
4.3.1 研究假设 |
4.3.2 变量的选择 |
4.3.3 效益评价模型的建立 |
4.3.4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4.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 |
4.4.2 回归结果分析: |
4.4.3 扩展的检验 |
4.4.4 效益评价结果总体分析 |
5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 |
5.1 主要参与方履约能力 |
5.1.1 发起机构/贷款服务机构 |
5.1.2 资金保管机构 |
5.1.3 受托机构/发行人 |
5.2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概况 |
5.3 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及风险分析 |
5.3.1 信托账户与现金流支付 |
5.3.2 结构化安排 |
5.3.3 交易结构风险分析 |
5.4 信贷资产证券化违约概率及损失率分析 |
5.4.1 违约概率的界定 |
5.4.2 基准违约概率 |
5.4.3 其他违约概率调整因素 |
5.4.4 违约货款损失率 |
5.5 信贷资产证券化应考虑房地产市场变化与信用增级的影响 |
5.5.1 房地产市场和房产跌价比率参数 |
5.5.2 其他房产跌价影响因素 |
5.5.3 必要信用增级水平的确定 |
5.6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自身的影响 |
5.6.1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 |
5.6.2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安全性的影响 |
5.6.3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盈利性的影响 |
6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对策 |
6.1 完善资本市场,培育市场参与主体 |
6.2 完善法律体系,健全实施细则 |
6.3 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完善审批制度与提高风险意识 |
6.4 丰富基础资产证券化的种类 |
6.5 增强信用评级机构的公信力并加强监管力度 |
6.6 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群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五、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学习法 |
(二)人物访谈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问卷调查法 |
第一章 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概述 |
一、国有商业银行概念 |
二、思想政治工作概念 |
三、国有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内涵与特点 |
(一)国有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 |
(二)国有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
四、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性 |
(一)银行业内部的特点 |
(二)受金融危机后续影响 |
(三)基层员工思想复杂化 |
五、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 |
(一)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提升团队凝聚力 |
(二)有利于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 |
(三)有利于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
(四)有利于保证我国金融业的稳步发展 |
第二章 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分析 |
一、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现状 |
(一)党、团组织领导 |
(二)工会系统 |
(三)基层网点负责人 |
二、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 |
(一)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
(二)思想政治工作形式 |
(三)基层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 |
三、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
(二)人才管理系统复杂 |
(三)行内奖惩体系不完善 |
(四)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陈旧 |
第三章 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外在原因分析 |
(一)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
(二)利益分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困惑 |
(三)社会转型使价值观发生改变 |
二、内在原因分析 |
(一)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方法过于陈旧 |
(二)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阻力较大 |
(三)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 |
第四章 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
一、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一)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完善风险防范体系 |
(二)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坚韧思想内涵 |
二、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机制 |
(一)健全党组织建设 |
(二)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
三、将奖惩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 |
(一)通过“红色旅游”奖励形式代替传统货币奖励 |
(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任务量代替物质惩罚 |
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 |
(一)将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工作互融共通 |
(二)将大众传播与思想政治工作联建共促 |
结语 |
附录A:访谈提纲 |
附录B:关于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中国商业银行再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笫一章 银行再造一般分析 |
第一节 银行再造溯源:从企业再造到银行再造 |
第二节 银行再造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三节 银行再造基本原则 |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再造现实依据 |
第一节 经营环境的变迁促使银行再造 |
第二节 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呼唤银行再造 |
第三节 应对入世挑战逼迫银行再造 |
第四节 体制改革深化要求银行再造 |
第五节 提高资产质量亟需银行再造 |
第三章 我国银行业务流程再造 |
第一节 银行业务流程再造内涵、机理及主流模式特点 |
第二节 我国银行原有业务流程弊端、再造原则与思路 |
第三节 银行前台业务流程再造 |
笫四节 银行中台业务流程再造 |
第五节 银行后台业务流程再造 |
第四章 我国银行业务流程再造之二:流程外包 |
第一节 银行业务流程外包一般分析 |
第二节 发达国家银行外包的现状与特点 |
第三节 我国银行流程外包探讨 |
第五章 章我国银行组织结构再造之一:内部组织架构再造 |
笫一节 西方商业银行内部组织架构的演变及启示 |
第二节 我国银行组织架构再造的必然性和现实性 |
第三节 我国银行组织架构再造目标模式构建 |
第六章 我国银行组织结构再造之二:外部组织结构再造 |
笫一节 商业银行外部组织结构考察 |
第二节 我国银行外部组织结构缺陷与再造原则 |
第三节 我国银行外部组织结构再造思路 |
第七章 我国银行经营体制再造: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 |
第一节 银行经营体制再造一般分析 |
第二节 我国银行经营体制再造的趋势与障碍分析 |
第三节 我国银行混业经营思路构想 |
结论 |
引文出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城市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城市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相关概念 |
2.1.1 城市商业银行的界定 |
2.1.2 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
2.1.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 |
2.1.4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 |
2.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流程 |
2.2.1 审计计划阶段 |
2.2.2 审计实施阶段 |
2.2.3 审计报告阶段 |
2.2.4 后续审计阶段 |
2.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
2.3.1 战略管理理论 |
2.3.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3.3 系统理论 |
3 LS银行内部审计现状 |
3.1 LS银行基本情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组织架构 |
3.1.3 经营情况 |
3.2 LS银行内部审计现状 |
3.2.1 LS银行内部审计机构 |
3.2.2 LS银行内部审计标准 |
3.2.3 LS银行内部审计人员构成 |
3.3 LS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
3.3.1 审前准备阶段 |
3.3.2 审计实施阶段 |
3.3.3 审计终结阶段 |
3.4 LS银行内审部现场审计实例 |
4 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内部审计理念落后、审计方法不合理 |
4.2 内控制度存在漏洞,并且执行不力 |
4.3 内审力量无法满足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要求 |
4.4 考核机制不合理 |
4.5 信息化程度较低 |
4.6 内部沟通渠道单一 |
4.7 审计成果利用不足 |
5 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及流程构建 |
5.1 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 |
5.2 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 |
5.2.1 审计准备阶段 |
5.2.2 审计实施阶段 |
5.2.3 审计报告阶段 |
5.2.4 审计后续阶段 |
5.3 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预期对LS银行所起的作用及效果 |
6 完善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策 |
6.1 转变审计理念 |
6.2 加强内部控制降低审计风险 |
6.3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
6.4 改进平衡记分卡制度,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
6.5 加强信息化建设 |
6.6 加强内部沟通渠道建设 |
6.7 加强审计成果运用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文的局限性 |
7.3 论文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LS银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访谈提纲 |
附录2 :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调查问卷 |
四、加强经营管理 提高银行效益——银行内部推行责任会计之浅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商业银行效益审计评价研究 ——A分行效益审计评价实务[D]. 于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6)
- [2]基于PCA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 高春雷. 河北工程大学, 2012(04)
- [3]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FXY银行经济效益审计问题研究[D]. 韦博源. 辽宁大学, 2020(01)
- [4]县级农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对经营效益的影响分析 ——以广丰农商银行为例[D]. 毛俊涛.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3)
- [5]我国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系研究[D]. 马炼. 河海大学, 2006(03)
- [6]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兴业银行为例[D]. 周晨露. 浙江大学, 2020(02)
- [7]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研究[D]. 郭宇骁. 云南大学, 2019(03)
- [8]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 满忆. 大理大学, 2019(01)
- [9]中国商业银行再造研究[D]. 桂泽发. 福建师范大学, 2004(04)
- [10]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研究[D]. 于莹.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