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煤综合利用协会在南宁成立(论文文献综述)
陈军,张文娟,马保中,王成彦,陈永强[1](2021)在《机械活化在固相反应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机械活化可提高固体物料活性,加速进程,降低对反应温度和溶液剂量等条件的依耐性,是一项清洁、高效、低能耗的强化和制备工艺。对近些年国内外有关机械活化在固相反应中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包括机械活化的原理及储能变化、机械活化对物料特性的影响,并简要介绍了其应用。对今后有关机械活化在固相反应中的研究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董发勤,谭道永,王进明,徐龙华,李旭娟,丁文金,胡志波,黄腾[2](2021)在《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前景下的应用矿物学进展(2011—2020)》文中认为本文从冶金-工艺矿物学和矿物原料加工、新型工业矿物和岩石(宝石)、特种功能矿物材料、仿生矿物材料、生物矿物学、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矿物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矿山及周边土壤污染修复8个领域综述了近十年应用矿物学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了这些领域的相关重大进展,并提出了应用矿物学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的7个重要发展方向。
陈春玲[3](2020)在《STSE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案例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STSE是将科学信息(Science)、技术应用(Technology)、社会发展(Society)、环境保护(Environment)与化学教学紧密结合的教育思维与理念,强调灵活的将理论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组成之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是高中化学的基础,以初中化学教学为起点实施STSE教育理念,使化学课程取材于现实生活,不脱离社会生活实际,旨在培养学生的STSE能力,打开化学学科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大门。本课题研究基于STSE教育理念对初中化学课堂各教学环节探讨了实施策略,并进行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及案例实践研究,契合现代教育的需求。首先,通过查阅、整理关于STSE的文献及相关的教育文件,对人教版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的STSE内容进行整合,统计分析近五年来部分地区中考试题的STSE内容,同时对学生的STSE能力进行调查。其次,将STSE教育理念与化学课堂相结合,从新课导入、内容讲授、课堂总结及化学实验探究过程等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环节融入STSE教育理念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并以时下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信息为背景,结合化学知识自编了课后训练习题;再次,以STSE教育理念的教学策略为实施途径,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化学教学素材,设计了《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的二氧化锰催化作用的探究》、《金刚石、石墨和C60》、《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及《金属材料》四个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化学教学设计,以初三年级的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真实情境中探讨STSE教育理念在初中化学课堂的实施途径。教学实践后以课后作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关于STSE能力的调查,结合课堂观察及学生课后的反馈,统计分析了调查数据并总结论文结论。结合STSE教育理念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实践,有利于落实发展化学学科素养的课程目标,启迪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的科学、技术、社会及环境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通过教学实践,得出以下结论:1.新课导入、内容讲授、课堂总结、化学实验探究过程及习题训练均可作为STSE理念的实施途径;2.能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化学与科学史认知、化学与技术应用连结及化学与环境保护意识的思维能力;3.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的积极参与性,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4.能够增加学生小组合作的机会,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及合作能力。以STSE理念为指导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以教材为世界”的传统教学,向“以世界为教材”的观念转变,使化学课程取材于现实生活,不脱离社会生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STSE能力,发展科学精神与社会意识素养。
郝燕[4](2019)在《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文中研究说明农村能源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地区居民生活用能严重短缺,能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带来了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解决好农村能源问题,对缓解能源紧张,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农村能源政策,结合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的具体实践,分三个时段研究了1949-2006年中国农村能源的建设情况。第一阶段(1949—1979年),这一时期中国农村地区能源严重短缺,由于依赖于自给自足的半封闭经济环境,外部供给的能源的尤为匮乏。该时期,政策的设计以单项能源技术开发利用为主,技术政策的实施主要依托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各地因地制宜,集中力量发展小煤炭、沼气、小水电资源。第二阶段(1980—1995年),这一阶段农村能源政策实现了从“单项能源技术”到“多能互补”、从“注重解决能源短缺”到“注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从“讲求实效”到“讲求效益”的三大转变,在“开发与节约并重”方针导向下,进行了营造薪炭林试点、改灶节柴,推广省柴(煤)灶、生态农业试点三大实践,农村能源消费得到基本满足,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着。第三阶段(1996—2006年),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农村能源的建设工作逐步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转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为地方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各地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工作屡有创新,农作物秸秆气化技术的开发和试点推广,探索出了农村现代化的炊事用能方式;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创造出北方“四位一体”和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工程模式,满足了农民对高品质能源的需求。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费逐步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与此同时,农业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认为,1949—2006年中国农村能源的建设总体稳步发展,成绩显着;技术的进步与经费投入是农村能源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农村能源的选择受农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观念的制约。
祝培旺[5](2015)在《煤矸石及其灰渣中铝硅资源化利用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的发展促使我国对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煤炭作为中国最丰富的能源产品,仍是目前最主要的能源消费主体。煤炭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灰渣,直接堆放显然会影响环境。实际上,煤炭既是能源、也是资源。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提出的煤炭分级转化梯级利用技术,旨在充分发掘煤炭的能源特点、资源属性,有效利用煤炭产热、发电、制气,并进一步提取灰渣中的各种有价元素。一般而言,煤灰渣中最主要的元素就是硅和铝,若能将这两种元素回收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煤炭利用的经济性,还能保护环境、减少排放。煤矸石及其灰渣中硅铝资源的利用,有效的途径包括制备煅烧高岭土和单独提取氧化铝或氧化硅。本文所研究的煤矸石及其灰渣,不仅氧化铝和二氧化硅是其最主要的两种化学组分,而且硅铝比(Si/Al)也接近高岭石的理论值1.18:1。因此,本文在总结目前煤灰渣中铝硅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之后,研究了煤矸石及其灰渣制备煅烧高岭土的工艺条件,为单独提取灰渣中的铝和硅资源,创新性的提出了酸浸碱熔复合法铝硅联产工艺。铝硅联产工艺流程具体为:灰渣一次硫酸酸浸→一次酸浸渣加碳酸钠焙烧→焙烧产物水浸→水浸渣二次硫酸酸浸→两次酸浸液混合并蒸发结晶→煅烧→粗氧化铝碱浸→铝酸钠溶液晶种分离→氢氧化铝煅烧→氧化铝产品。通过对煤矸石、循环流化床炉渣和过水细灰三种样品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晶相结构等分析和酸浸正交除铁增白实验,分析它们用于制备煅烧高岭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煤矸石最适合用于制备优质煅烧高岭土。进一步研究煤矸石制备煅烧高岭土的实验表明,煤矸石适合用盐酸作除铁剂,其合适的酸浸条件为2mol/L酸浓度,40℃,2h和1:3的固液比,此时可保证浸出极少铝的同时提高铁浸出率,达到54.86%。穆斯堡尔谱微观研究表明,采用化学酸浸的方法很难脱出高岭土中的三价结构铁和由二价结构铁氧化而来的三价铁,故酸浸除铁应该放在煅烧工序之前,即此煤矸石样品宜选择先磨后烧工艺制备煅烧高岭土。按上述条件最终制备的煅烧高岭土白度达到75.8%。针对灰渣提取氧化铝,本文提出了酸浸碱熔复合法铝硅联产工艺。首先采用热力学理论计算,证明工艺的可行性。在工艺的一次酸浸阶段,同时研究了两种煤灰渣(A和B)的一次酸浸提铝工艺条件,对于灰渣A(Al2O3,35.67%),一次酸浸即可得到较好的铝浸出率,最高可达97.34%。而由于灰渣B(Al2O3,27.34%)中部分铝以晶态形式赋存,导致其一次酸浸的铝浸出率只有81.72%。因此,灰渣B适用于酸浸碱熔复合法铝硅联产工艺。往灰渣B的一次酸浸渣中添加碳酸钠焙烧活化,即可打破含铝晶体,并生成铝硅酸钠和硅酸钠矿物。实验确定的较优焙烧温度为860℃,在此温度下不仅可以打破一次酸浸残渣中的含铝晶体,还可以生成更多溶于水的硅酸钠固体,焙烧产物水浸时硅的溶出率为85.98%。水浸残渣做二次酸浸实验,当硫酸浓度为5 mol/L,酸浸温度为100℃时,铝浸出率达到99.06%。对二次酸浸法提铝的总效率计算,结果表明提取氧化铝的总效率达到97%以上,显着高于常规酸法铝浸出率。将上述两次酸浸液混合并在115~117℃条件下蒸发结晶,得到含杂硫酸铝晶体。硫酸铝煅烧实验结果表明,较优的煅烧条件是温度839℃下保温时间60min,升温速率为5℃/min。此时可保证硫酸铝充分分解,同时尽量减少生成不利于制备硫酸的SO2气体。煅烧生成的粗氧化铝经拜耳法提纯即可得到较为纯净的氧化铝产品。实验结果表明,因铝含量高且基本不含硅,粗氧化铝比较适合利用拜耳法提纯,氢氧化钠的利用率更高。在母液摩尔比ak=2.99的条件下,比较合适的溶出工艺参数是母液苛性钠(Na2Ok)浓度240g/L、反应温度220℃,溶出时间10 min和配料摩尔比1.75:1,此时铝的溶出率可达97.25%。晶种分解实验得到铝的分解效率为43.62%。氢氧化铝经过马弗炉在1200℃高温煅烧2h,得到的Al2O3纯度为98.51%。本文提出的酸浸碱熔复合法铝硅联产工艺,在酸浸阶段,可通过SO3的回收制酸实现硫酸的循环利用;在碱浸阶段,苛性钠溶液重复的溶出和分解,也能循环利用,故工艺物耗低。由于铝的浸出率高达97%以上,不仅基本实现铝硅完全分离,还副产白炭黑、硅酸钠和高铁渣。因此,该工艺是一种经济性好、资源综合利用率高、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的工艺技术。
方园园[6](2015)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外向型经济中的角色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推动了广西社会经济发展,更为广西带来一系列发展机遇。南宁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就是广西迎来的重大历史机遇之一。中国—东盟关系发展不仅需要经贸合作“硬”支撑,也不能离开人文交流的“软”互动,而博览会正是一个可从这两方面都能促进双边关系发展的平台。博览会举办11年来,它从哪些方面带动广西外向型经济发展以及对广西外向型经济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是本项研究工作的目的。在回顾这11年来博览会取得的成效和广西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基础上,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力求全面地反映前者对后者的辐射作用;列举与外向型经济密切相关的经济指标如外贸额、外资额、入境旅游、交通物流以及区域合作等,通过对比博览会举办前后的差异,以此分析博览会对广西外向型经济的具体影响。本项研究在客观反映博览会前后广西外向型经济变化的前提下,通过田野调查收集参展客商反馈信息、再把博览会与它省同类洽贸会比较,力求准确地对博览会在广西外向型经济中的角色进行评估,既肯定其积极影响也不过分夸大,认清它只是广西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抓手”之一,最后献策力求博览会越办越好。
于红[7](2014)在《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工业化的进程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基础上的,这一过程产生的污染和大量废弃物严重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污染程度和速度超出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的补偿和修复能力。改革开放30年,惯性赶超战略引领下的高位增长中,我们付出了昂贵的资源与环境代价,对资源的的巨大需求和过度开采消耗浪费,导致我国资源基础的退化和枯竭,造成重要资源稀缺度加大,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与资源匮乏局面形成长列反差的是,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大量废弃污染物破坏生态环境,直接损害民众的生存与健康。如果政府不果断采取正确决策,势必会加剧资源与环境的风险,丧失发展机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想目标就难以实现。由于长期采取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资源环境风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严峻问题。虽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要求“制定和推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那的经济政策、技术政策和税收政策》,包括考虑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经济核算体系”,但因“唯GDP至上”的惯性经济发展模式占据主流地位,如今,日益脆弱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资源环境风险仍不断加剧。由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到的“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到十八大报告的深度揭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昭示: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已经刻不容缓,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生态文明被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标志着中国正式跨入了新的阶段。生态文明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是衡量资源产业有序良性运转与否的重要标志,是最终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给子孙后代留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前提条件。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的最为深刻、全面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任何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地把生态文明发展作为立法最重要的理念。自然资源政府监管制度体系、地质灾害应急制度与新能源战略,无不体现着各个国家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发展的执政理念,经历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态化转型的制度变迁。迄今为止绝大部分战争都是为了争夺资源,国家利益争夺最尖锐地表现在对世界资源的控制,因此,资源是各国战略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世界各国发展极不均衡,但发展进步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伴随着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全球资源发展目标协同一致,就是在保障资源环境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问题必须从改革创新政策和制度设计入手,本文所研究的财政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本文的“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的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始的。论文的研究路径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风险——资源环境现状分析——资源环境问风险题的根源与成因——借鉴国外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问题的经验做法和财政政策——提出防范化解我国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与建议”的思路展开。本文首先对资源、环境、财政政策等与论题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论述,对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风险理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梳理与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问题进行了论述,为整个论文铺垫了理论基础。而后,本文对中国资源环境问题从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方面的问题和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重点量化分析了我国资源环境付出的代价和面临的风险。同时,阐释了我国资源环境风险产生的根源与成因。在研究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定性分析基础上,构建我国资源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并利用评价体系和方法进行分析,选取稀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破坏案例,为探索防范化解我国资源环境风险问题,提供了具体的量化分析依据。世界欧美等发达国家都经历过资源环境风险的问题,他们探索和实施了大量的治理措施和创新政策制度举措,比如依靠技术创新和政府主导的财政政策等方式,较好地化解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为开拓研究视野,本文选定了世界上较有代表性的国家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问题的经验做法和财政政策,具体包括梳理国外政府资源环境治理政策制度、矿山生态环境保证金制度、国外政府应急管理制度进行研究分析,以使研究成果更多地具有参考价值。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措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基于讨论中国资源环境现状问题,从需求、利用、配置、管理方面分析根源与成因,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强调财政改革要考虑生态文明假设的要求,也就是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在健全完善财政政策体系宏观思路设计、财政政策与制度性创新方面提出来具体举措与建议。
崔振民[8](2014)在《广西矿业比较优势及其变动规律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广西矿产资源丰富,矿业经济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广西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广西矿业经济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后备资源匮乏,产业发展受制;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技术工艺落后,综合利用水平较低;资源开发布局不合理,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根据广西“十二五”规划纲要,广西要打造14个千亿元产业,其中直接涉及到矿业的有石化产业、有色金属产业、冶金产业、建材产业等四个。要想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广西矿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保障。本文较系统地梳理总结了相关基础理论;整理分析了广西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矿产资源及矿业开发基本情况;具体评价了广西优势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和提取价值;分析研究了广西矿业优劣势变动规律;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与认识:1.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矿产资源评价比较指标体系,并对广西14种主要矿产资源进行了具体评价。通过对比分析研究,认为广西比较有优势的矿产资源主要是铝土矿、锰矿、稀土矿、锑矿、锡矿和铅锌矿。2.具体测算了广西93种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和提取价值。测算结果显示:铝土矿的潜在价值和提取价值最大,其次是煤炭资源。3.运用区位商分析法,从资源储量、矿产品产量、矿业总产值三个方面对广西矿业优劣势进行了的静态分析,针对不同时点、不同产业链进行了动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2年,广西矿业发展不断向好,取得了比较显着的成效,具有优势的产业(含一般优势和不稳定优势)由原来的1个增加到5个;采选环节、冶炼加工环节都有较大改观,4个采选业中,有2个具有优势;4个后续冶炼加工业中,有3个具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广西的铅、锌、锡、锑等有色金属产业的冶炼环节还需要不断加强、资源优势地位还需要进一步巩固。4.研究提出了广西矿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增加优势矿产资源储量;整合开发主体,提高市场集中度;加强后续加工环节管理,提高资源附加值;鼓励兼并重组,打造品牌优势矿业企业;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统一的管理平台。
甘迎[9](2013)在《论我国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文中研究表明以中共十八大关于“美丽中国”发展思路为契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和谐发展的美好家园。2008年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内容、方针以及原则,在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总量调控、评价考核、生产者的责任、重点企业的监督管理、统计、标准、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和产品资源消耗等方面建立起了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并且提出了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制度。围绕着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已经基本初步形成,基本制度及配套制度的建立已经能够看见。在《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的两年内,对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循环经济促进法》在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具体操作、技术转换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完善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体系,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文章作者在校学习期间还通过走访了南宁、梧州市有关部门,询问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废弃物循环利用在南宁和梧州地区的宣传情况,也进一步的了解到有关与《循环经济促进法》配套制度的制定情况以及政府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对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熟悉程度。在对两地发改委走访的过程中也收集到了有关企业实施循环经济项目的规划方案,在梧州市有色金属加工园区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广西有色再生金属有限公司在生产中对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以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所做的一些工作、取得的一些成就,因此文章会融入一些调研数据进行说明。本文的行文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全文的基础理论论述部分,通过参考专家学者的观点,以及参考工业行业对废弃物的定义,明确工业废弃物的界定。并向大家介绍循环利用的概念及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历史发展,为本文所指对象定义范围,使得文章在下面的论述中具有基础理论支撑,全文具有完整性。第二部分,对日本、德国,美国,法国的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进行分析,取其所长,获得借鉴和启示。日本的配套制度完善,德国的双轨制回收系统(DSD)处于世界先进,美国的保障手段完善及法国的公众信息畅通,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通过这些国家的优秀经验,充分挖掘符合自身发展的的道路。第三部分,对我国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的不足及原因进行分析,为提出完善建议奠定基础。目前我国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还存在诸多不足,例如规定的模糊性、配套设施的落后、观点的落后性、技术的滞后性、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不完善等等,导致目前我国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仍旧是处于初级阶段。只有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才能对症下药,推动我国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的发展。第四部分,分析完善我国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使措施的提出具有现实意义。分析必要性与可行性有助于告诉读者完善我国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迫切程度,完善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是目前我国的资源情况以及经济发展情况所决定的,我们在工业领域必须实现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方式,优化我国资源配置及资源的充分利用,进而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第五部分,针对我国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的不足提出建议,达到文章所要的效果及目的。文章所提建议是对应不足所提出的措施,既有宏观方面的指导建议,也有具体性的建议,努力达到综合解决困难,使得文章写作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对完善我国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有所帮助。
刘环玉[10](2010)在《基于循环经济的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从新疆煤炭产业发展的条件入手,通过分析新疆煤炭资源的优势、产业基础以及国内外能源开发利用趋势,认为煤炭将长期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大力开发新疆煤炭资源的时机已经到来,新疆煤炭产业面临着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大力开发新疆煤炭资源,在将新疆建设成为国家能源生产基地、国家特大型煤电和煤化工基地,发挥煤炭资源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地位,以及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论文分析了新疆煤炭市场现状、煤炭市场发展规律和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新疆煤炭需求量的预测依据、原则和方法。通过分别预测传统市场、深加工和转化市场、煤炭外运市场的煤炭需求量,预测新疆煤炭消费量2010年为13000万吨,2015年为20000-32000万吨,2020年为32000-100000万吨。但是,煤炭在为人们提供能量的同时,还带来了较大的环境问题。论文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了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及土地资源带来的巨大影响。论文认为,新疆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煤炭产业现行的发展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煤炭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就是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来实现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论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就是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改造传统发展模式,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新疆煤炭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可采取“新煤东运”战略、以火电为主的煤—电转化战略、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战略、集约化的企业集群发展战略和煤炭开发和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战略。论文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提出了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对煤炭行业发展产生的废弃物等进行再利用分析,对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链进行构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就是按照“3R”原则,逐步完成企业、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和社会三个层次的建设,将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交叉组合,形成完整的煤炭循环经济生态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论文还对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因素进行了分析。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还需要解决好煤炭产业组织优化问题,因为煤炭产业组织优化为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足够的动力,使煤炭产业自觉主动地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从而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了新疆煤炭市场结构的优化问题,指出新疆煤炭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模式是“以寡头煤炭企业集团为主导,大、中、小煤炭企业共存”,并指出了煤炭产业组织优化的具体途径。论文针对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客观要求,建议政府,制定和完善新疆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规;建立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财政和技术政策体系;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加快制定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加强规划指导,构建煤炭产业生态工业园区;创新产权制度;加强煤炭勘探勘查与开采的管理,为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制度保障。
二、石煤综合利用协会在南宁成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煤综合利用协会在南宁成立(论文提纲范文)
(1)机械活化在固相反应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机械活化原理及储能变化 |
1.1 机械活化原理 |
1.2 机械能储能变化 |
2 机械活化对物料特性的影响 |
2.1 物理性质变化 |
2.2 晶体结构变化 |
2.3 化学性质变化 |
3 机械活化在固相反应中的应用 |
3.1 凝胶材料 |
3.2 金属提取 |
3.3 纳米复合材料 |
3.4 陶瓷工艺 |
4 结语与展望 |
(2)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前景下的应用矿物学进展(2011—2020)(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冶金-工艺矿物学和矿物原料加工 |
1.1 冶金矿物学 |
1.2 工艺矿物学 |
1.3 矿物原料加工 |
2 新型工业矿物和岩石(宝石) |
3 特种功能矿物材料 |
3.1 超强矿物(复合)材料 |
3.2 超绝热储热矿物(复合)材料 |
3.3 超导矿物材料 |
4 仿生矿物材料 |
4.1 仿生矿物结构工程材料 |
4.2 仿生矿物功能材料 |
4.2.1 仿贝壳多功能材料 |
4.2.2 半球形人工视网膜结构多功能材料 |
4.2.3 人体纳米羟基磷灰石多功能材料 |
5 生物矿物学 |
(1)生物合成矿物。 |
(2)生物分子调控矿物生长。 |
(3)生物诱导结晶与溶解。 |
(4)生物模板自组装矿化。 |
6 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 |
6.1 文物成分鉴定及检测 |
6.2 文物加固 |
6.3 文物表面清洁 |
6.4 文物抗风化及耐腐蚀 |
6.5 自然岩溶景观修复保育 |
7 矿物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
8 矿山及周边土壤污染修复 |
8.1 矿山废水污染治理 |
8.2 土壤污染修复与治理 |
9 展望 |
(3)STSE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案例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STSE教育理念的要求 |
1.1.2 STSE教育理念符合发展化学学科素养的课程目标 |
1.1.3 STSE理念适应我国特色社会的发展 |
1.1.4 初中化学教育现状对STSE理念的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学术价值 |
1.2.2 教学实践价值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STSE教育相关概念及研究现状 |
1.5.1 概念界定 |
1.5.2 研究现状 |
1.6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1.6.1 STSE教育理论基础 |
1.6.2 研究方法 |
2 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STSE教育理念的理论研究 |
2.1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STSE教育内容的统计与分析 |
2.2 部分地区中考试题STSE教育内容的统计与分析 |
2.2.1 分值和题型角度分析 |
2.2.2 选题素材的角度分析 |
2.3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
2.3.1 调查目的 |
2.3.2 调查数据分析 |
2.4 初中生 STSE 能力调查问卷分析 |
2.4.1 调查目的 |
2.4.2 实验调查对象分析 |
2.4.3 调查结果分析 |
3 STSE教育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环节中的实施策略 |
3.1 新课导入环节植入STSE教育理念 |
3.2 内容讲授与STSE的有机结合 |
3.3 课堂总结时进行STSE教育渗透 |
3.4 化学实验过程中强化STSE意识 |
3.5 习题训练植入STSE教育内容 |
4 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与分析 |
4.1 案例1——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的二氧化锰催化作用的探究 |
4.2 案例2——金刚石、石墨和C60 |
4.3 案例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
4.4 案例4——金属材料 |
5 案例教学效果与分析 |
5.1 学生的STSE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
5.2 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动机分析 |
5.3 学生在生活中的STSE意识分析 |
5.4 学生成绩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初中化学课堂中STSE教育现状 |
附录二 STSE能力调查问卷 |
致谢 |
(4)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及断限与分期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以单项能源技术开发利用为主阶段(1949—1979 年) |
第一节 严重的能源短缺与不良生态后果 |
一、严重的燃料短缺状况 |
二、燃料短缺的原因 |
三、燃料短缺带来的不良影响 |
第二节 就地开发、分散用能背景下的农村能源建设 |
一、恢复开办小煤窑,就地供应农村民用 |
二、“土洋结合”办沼气,为解决燃料开辟新路径 |
三、坚持“小、土、群”建设小水电,推动农村电气化 |
第三节 1949-1978 年农村能源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
一、建设成效 |
二、建设中的不足 |
小结 |
第二章 “多能互补”的综合建设阶段(1980—1995 年) |
第一节 农村能源建设政策方针实现三大转变 |
一、建设格局从单项能源技术向“多能互补”转变 |
二、建设目标从重解决能源短缺向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转变 |
三、建设方针从“讲求实效”向“讲求效益”转变 |
第二节 “开发与节约并重”方针导向下的农村能源建设 |
一、营造薪炭林试点 |
二、改灶节柴,推广省柴(煤)灶 |
三、生态农业建设快速起步 |
第三节 1980-1995 年农村能源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
一、建设成效 |
二、建设中的不足 |
小结 |
第三章 以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阶段(1996—2006 年) |
第一节 农村能源概念内涵向可再生能源转变 |
第二节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措施 |
一、严禁焚烧秸秆,开发秸秆气化技术实现能源转化 |
二、北方“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工程模式 |
三、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工程模式 |
第三节 可再生能源建设呈现出两大特征 |
一、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注重技术创新 |
二、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服务体系和产业化建设步伐加快 |
小结 |
结论 |
一、农村能源建设总体稳步发展,成绩显着 |
二、技术的进步与经费投入是农村能源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 |
三、农村能源的选择受农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观念的制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煤矸石及其灰渣中铝硅资源化利用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煤灰渣的排放和危害 |
1.2 煤灰渣的物理化学性质 |
1.2.1 煤灰渣的物理性质 |
1.2.2 煤灰渣的化学性质 |
1.2.3 煤灰渣的矿物性质 |
1.3 煤灰渣里主要有价元素的资源现状 |
1.3.1 高岭土 |
1.3.2 氧化铝 |
1.3.3 二氧化硅 |
1.3.4 钒 |
1.3.5 铁 |
1.3.6 镓 |
1.3.7 锗 |
1.4 煤灰渣的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
1.5 煤矸石及其灰渣制备煅烧高岭土的意义 |
1.6 煤矸石及其灰渣制备煅烧高岭土的研究现状 |
1.6.1 显色元素的脱除 |
1.6.2 有机碳的脱除 |
1.6.3 暗色矿物和其它杂质的脱除 |
1.6.4 煤矸石制备高岭土的工艺研究 |
1.7 煤灰渣提取氧化铝的意义及可行性 |
1.8 煤灰渣提取氧化铝的研究现状 |
1.8.1 碱法提铝 |
1.8.2 酸法提铝 |
1.8.3 酸碱联合法提铝 |
1.9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
1.9.1 研究课题的提出 |
1.9.2 煤矸石及其灰渣制备煅烧高岭土的研究内容 |
1.9.3 酸浸碱熔复合法铝硅联产工艺原理 |
1.9.4 煤灰渣提铝提硅的研究内容 |
1.10 本章小结 |
2 煤矸石及其灰渣制备煅烧高岭土的试验研究 |
2.1 高岭土的理化性能指标 |
2.2 制备煅烧高岭土的原材料特性评价 |
2.2.1 物理化学性质 |
2.2.2 矿物学特征 |
2.2.3 形态学特征 |
2.2.4 酸浸除铁正交实验 |
2.2.5 实验小结 |
2.3 煤矸石制备煅烧高岭土除铁工艺的对比试验 |
2.3.1 煤矸石的煅烧实验研究 |
2.3.2 先磨后烧工艺中的酸浸除铁实验 |
2.3.3 先烧后磨工艺中的酸浸除铁实验 |
2.3.4 煤矸石样品及其三种产物的穆斯堡尔谱分析 |
2.3.5 实验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3 酸浸碱熔复合法铝硅联产工艺的热力学及机理研究 |
3.1 煤灰渣硫酸浸出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3.1.1 热力学中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
3.1.2 热力学中的标准平衡常数 |
3.1.3 酸浸过程中溶解反应 |
3.2 硫酸溶液在不同浓度下的沸点 |
3.3 碱熔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3.3.1 偏铝酸钠的生成反应 |
3.3.2 硅酸钠的生成反应 |
3.3.3 莫来石的分解反应 |
3.3.4 微斜长石的分解反应 |
3.3.5 白云母的分解反应 |
3.3.6 铝硅酸钠的生成反应 |
3.4 二次酸浸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3.5 含杂硫酸铝焙烧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3.6 粗氧化铝提纯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煤灰渣一次酸浸提取氧化铝的试验研究 |
4.1 煤灰渣的理化特性 |
4.2 煤灰渣A的硫酸酸浸实验 |
4.3 煤灰渣A酸浸实验的分析讨论 |
4.4 煤灰渣B的一次酸浸实验 |
4.5 煤灰渣B酸浸实验的分析讨论 |
4.6 一次酸浸工艺条件实验结论 |
4.7 本章小结 |
5 煤灰渣二次酸浸提取氧化铝的试验研究 |
5.1 一次酸浸残渣的物理化学性质 |
5.2 一次酸浸残渣焙烧活化实验 |
5.3 焙烧产物和水浸渣的物理化学性质 |
5.4 水浸渣的二次酸浸实验 |
5.5 二次酸浸残渣的物理化学性质 |
5.6 两步酸浸提取氧化铝的优越性 |
5.7 本章小结 |
6 硫酸铝晶体制备粗氧化铝的试验研究 |
6.1 含杂硫酸铝溶液的结晶 |
6.2 含杂硫酸铝晶体煅烧分解时的热重特性 |
6.3 含杂硫酸铝晶体煅烧分解时SO_2释放特性 |
6.4 煅烧温度及时间对粗氧化铝产品含硫量(ST%)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粗氧化铝拜耳法提纯试验研究 |
7.1 拜耳法的原理 |
7.2 粗氧化铝的物理化学特性 |
7.3 粗氧化铝溶出过程实验 |
7.3.1 母液苛性碱浓度的影响 |
7.3.2 溶出温度的影响 |
7.3.3 溶出时间的影响 |
7.3.4 配料摩尔比的影响 |
7.3.5 溶出实验结论 |
7.4 铝酸钠溶液晶种分离实验 |
7.5 氢氧化铝的煅烧及其产品质量 |
7.6 本章小结 |
8 酸浸碱熔复合法铝硅联产工艺效益的初步分析 |
8.1 酸浸碱熔复合法铝硅联产工艺物料平衡分析 |
8.2 酸浸碱熔复合法铝硅联产工艺经济效益估算 |
8.3 酸浸碱熔复合法铝硅联产工艺资源和环境效益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全文总结 |
9.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有待深入开展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符号表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外向型经济中的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概述 |
第一节 中国—东盟博览会创办的背景 |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
二、中国—东盟关系发展 |
第二节 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的缘由 |
一、中国政府的宏观考量 |
二、广西自身的优势 |
第三节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结构与功能 |
一、结构 |
二、功能 |
第四节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发展成就 |
一、硬件设施 |
二、经贸规模 |
第三章 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广西外向型经济的直接贡献 |
第一节 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外贸的贡献 |
一、活动 |
二、成效 |
第二节 中国—东盟博览会对经济合作的推动 |
一、活动 |
二、成果 |
第三节 中国—东盟博览会对会期旅游收益的拉动 |
一、活动 |
二、成果 |
第四章 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广西外向型经济的辐射效应 |
第一节 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广西对外贸易的影响 |
一、对广西整体外贸形势的影响 |
二、对广西—东盟贸易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广西吸收外资的影响 |
一、对外资数量与来源的影响 |
二、对外资流向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东盟博览会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 |
一、对旅游业的影响 |
二、对交通运输与物流业的影响 |
第四节 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广西次参与次区域合作的影响 |
一、对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影响 |
二、对参与北部湾合作的影响 |
第五章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发展现状 |
一、优势(Strength) |
二、劣势(Weakness) |
三、机遇(Opportunity) |
四、挑战(Threat)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发挥优势 |
二、克服劣势 |
三、抓住机遇 |
第六章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1.1 日趋严重的全球资源环境压力和风险 |
1.1.1.2 我国资源环境压力和风险 |
1.1.1.3 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选择: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 |
1.1.1.4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可发挥重要作用 |
1.1.2 选题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2.1 关于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2 研究方法说明 |
1.3 研究创新 |
1.4 论文逻辑结构 |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1.4.2 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资源与环境的定义与特征 |
2.1.2 资源与生态环境 |
2.1.3 生态文明 |
2.1.4 绿色财政 |
2.1.5 财政政策 |
2.2 相关理论 |
2.2.1 发展经济学 |
2.2.2 制度经济学 |
2.2.3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2.2.4 环境伦理学 |
2.2.5 多中心理论 |
2.2.6 贝克社会风险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1 资源约束与经济发展相关文献回顾与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2.1 资源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 |
2.3.2.2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研究 |
2.3.2.3 资源管制体制研究 |
2.3.2.4 资源产权制度研究 |
2.3.2.5 资源综合节约利用与有偿使用研究 |
2.3.2.6 资源综合评价研究 |
2.3.2.7 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研究 |
2.3.2.8 资源价值核算与管理研究 |
2.3.2.9 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发展研究 |
2.3.3 国外研究现状 |
2.3.3.1 资源环境经济研究的初步发展阶段 |
2.3.3.2 近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发展 |
2.3.3.3 现代资源环境发展的研究进展情况 |
2.3.3.4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的研究综述 |
2.3.4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税政策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资源环境的现状分析 |
3.1 土地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
3.1.1 土地资源环境现状 |
3.1.2 土地资源环境现状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
3.1.3 土地环境现状对统筹城乡新发展的影响 |
3.1.4 土地无法满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
3.1.5 土壤污染与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
3.1.5.1 土壤污染严重现状 |
3.1.5.2 水土流失现状严峻 |
3.2 水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
3.2.1 水资源现状 |
3.2.2 中国水资源环境影响分析 |
3.3 矿产资源与能源环境现状分析 |
3.3.1 矿产资源环境现状 |
3.3.2 能源供应基本情况 |
3.3.3 矿产资源和能源环境影响分析 |
3.3.3.1 水土流失现状严峻 |
3.3.3.2 矿产资源能源环境经济发展现状影响分析 |
3.3.3.3 矿产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污染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资源环境付出代价与风险 |
4.1 资源环境风险严重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 |
4.1.1 粗放式发展加剧经济运行风险 |
4.1.2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亟需调整升级 |
4.1.3 资源配置低效率与不合理使用导致产能过剩 |
4.1.4 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 |
4.2 水资源问题的经济代价和社会风险加剧 |
4.2.1 水资源稀缺和水污染付出巨大经济代价 |
4.2.2 水资源稀缺和水污染加剧社会风险 |
4.3 土壤污染代价风险 |
4.3.1 耕地土壤污染加剧风险 |
4.3.2 城市土壤污染加剧风险 |
4.3.3 资源开发损毁土地代价风险分析与预测 |
4.3.3.1 煤炭生产损毁土地代价和风险预测分析 |
4.3.3.2 金属生产损毁土地代价和风险预测分析 |
4.4 资源开发利用与枯竭问题加剧风险 |
4.4.1 典型恶性开发模式的代价与风险 |
4.4.1.1 典型恶性开发模式 |
4.4.1.2 典型恶性开发模式的代价和风险 |
4.4.2 典型恶性利用模式的代价与风险 |
4.4.2.1 典型恶性利用模式 |
4.4.2.2 典型恶性利用模式的代价和风险 |
4.4.3 资源开采破坏土地代价统计数据 |
4.4.4 资源开采引发地质灾害损失代价统计数据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资源环境风险产生的根源与成因 |
5.1 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综合判断 |
5.1.1 资源供给事关国家安全 |
5.1.2 我国在全球格局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
5.1.3 我国经济发展已严重受制于资源环境风险困境 |
5.1.4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减排压力和环境约束矛盾凸显 |
5.1.5 政府配置资源要兼顾代际公平 |
5.2 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与成因分析 |
5.2.1 需求原因 |
5.2.1.1 我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主要特点 |
5.2.1.2 我国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加大 |
5.2.1.3 我国对水资源的需求加大 |
5.2.1.4 我国对矿产资源能源的需求加大 |
5.2.1.5 我国对重要资源的需求 |
5.2.2 利用原因 |
5.2.2.1 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
5.2.2.2 资源分布不均衡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
5.2.2.3 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
5.2.2.4 尾矿资源利用存在问题 |
5.3 配置原因 |
5.3.1 资源产权配置不合理 |
5.3.2 资源价格扭曲导致我国资源过度使用与浪费 |
5.3.2.1 我国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
5.3.2.2 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 |
5.3.3 科技支撑乏力 |
5.4 体制与制度原因 |
5.4.1 管理体制机制未理顺 |
5.4.2 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备 |
5.4.3 制度和政策不健全 |
5.4.4 财税政策与制度亟需优化创新 |
5.4.4.1 缺乏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系统性的财税制度 |
5.4.4.2 现行财税政策制度难以发挥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作用 |
5.4.4.3 改革现行财税体制发挥资源环境风险调控功能的因素分析 |
5.4.4.4 资源环境风险加重财政支出负担,亟需优化政策完善制度 |
5.4.5 民众环保意识淡薄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资源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与典型案例 |
6.1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 |
6.1.1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2 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
6.1.3 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综合评价方法 |
6.2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
6.2.1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
6.2.2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与模型 |
6.2.3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 |
6.2.4 资源开采与环境影响模型 |
6.3 典型案例分析—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 |
6.3.1 我国稀土资源分布 |
6.3.2 稀土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 |
6.3.2.1 南方各省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
6.3.2.2 北方重稀土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 |
6.3.3 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7 国外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政策借鉴 |
7.1 美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分析 |
7.1.1 美国资源环境政策的发展历程 |
7.1.2 美国实施全球资源战略的财政政策 |
7.1.3 美国资源防范化解资源环境财政政策剖析 |
7.1.3.1 美国的矿产能源政策 |
7.1.3.2 美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分析 |
7.2 欧盟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政策分析 |
7.2.1 欧盟的资源环境风险财政政策的历史沿革 |
7.2.2 欧盟的资源环境政策 |
7.2.3 欧盟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分析 |
7.2.3.1 德国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政策案例 |
7.2.3.2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政策制度 |
7.2.3.3 德国资源开采保证金财政对策 |
7.3 韩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的财政政策分析 |
7.3.1 韩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政策的沿革 |
7.3.2 韩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 |
7.3.3 防范化解韩国资源环境风险其他配套政策 |
7.3.4 韩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的财政政策措施剖析 |
7.4 日本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分析 |
7.4.1 防范化解日本资源环境风险政策的沿革 |
7.4.2 日本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 |
7.4.3 日本防范化解资源环境的其他配套政策 |
7.4.4 日本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措施剖析 |
7.4.4.1 日本支持新能源替代等财政政策 |
7.4.4.2 日本地质灾害预警应急对策 |
7.5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
7.5.1 各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政策比较 |
7.5.2 各国能源财政政策比较 |
7.5.3 各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7.6 本章小结 |
8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建议 |
8.1 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的依据 |
8.1.1 十八大报告与基本精神 |
8.1.2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解读—提高财政重要性促进社会公平 |
8.2 破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资源约束困境的对策 |
8.2.1 防范化解破解我国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宏观政策体系设计思路 |
8.2.1.1 推动顶层设计,形成完善的治理结构 |
8.2.1.2 创新财政调控体制制度安排,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
8.2.1.3 完善财税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手段的激励作用 |
8.2.2 防范化解我国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 |
8.2.2.1 财政支持改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
8.2.2.2 加大法律法规和政策激励,财政支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
8.2.2.3 调整资源消费结构,财政支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8.2.2.4 财政助推加大科研投入,以科技创新带动资源高效利用 |
8.2.2.5 统筹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
8.2.2.6 财政支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能源发展 |
8.2.2.7 推进城镇化建设,注重资源节约,完善节能减排财政政策 |
8.2.2.8 财政以加强污染治理为着力点,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 |
8.2.3 防范化解我国资源约束环境风险的财政制度创新举措 |
8.2.3.1 进一步完善资源开发市场的政府规制 |
8.2.3.2 财政支持加快完善资源进出口机制和国家储备制度体系 |
8.2.3.3 加快完善有关资源环境的法制体系的配套措施 |
8.2.3.4 深化我国资源产业产权改革举措的说明 |
8.2.3.5 财政政策驱动环境管理制度创新 |
8.2.3.6 价值取向:用社会环境伦理创新化解中国资源环境风险制度创新 |
8.2.3.7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完善财政金融支持体系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研究结论 |
9.2 主要研究建议 |
9.2.1 财政政策 |
9.2.2 税收政策 |
9.2.3 金融政策 |
9.2.4 其他政策 |
9.3 本文研究的主要局限性 |
9.4 未来研究展望 |
9.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广西矿业比较优势及其变动规律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研究综述及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2 区域经济学理论 |
2.3 要素禀赋理论 |
2.4 矿业经济学理论 |
2.5 发展经济学理论 |
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矿业概况 |
3.1 广西自然地理概况 |
3.2 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3.3 广西矿产资源概况 |
3.4 广西矿业经济概况 |
第4章 广西矿产资源技术经济评价 |
4.1 广西区内矿产资源比较分析 |
4.2 广西区内主要矿产资源经济价值计算 |
4.3 综合评价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西矿业优劣势变动规律分析 |
5.1 广西矿业发展变化情况 |
5.2 优劣势判别原理及指标构建 |
5.3 广西矿业优劣势静态分析 |
5.4 广西矿业优劣势动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广西矿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论我国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概述 |
一、工业废弃物的界定 |
二、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的概念 |
三、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2章 外国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及借鉴 |
一、日本—完善的配套制度 |
二、德国—规范的双轨制回收系统(DSD) |
三、美国—有力的保障管理机构 |
四、法国—畅通的公众信息 |
第3章 我国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
一、《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模糊 |
二、地方配套法规滞后 |
三、相关主体的意识薄弱 |
(一) 政府意识薄弱 |
(二) 企业意识薄弱 |
(三) 消费者意识薄弱 |
四、推动技术革新的制度欠缺 |
五、政府扶持保障制度不足 |
六、监管企业执行制度成效低 |
七、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视角窄 |
八、公众监督激励制度不强 |
第4章 完善我国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一、完善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的必要性 |
(一) 转变传统工业经济模式 |
(二) 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矛盾 |
(三) 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
二、完善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的可行性 |
(一)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
(二) 国家循环经济立法及学术研究的进步 |
(三) 积极探索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实践经验 |
第5章 健全我国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的建议 |
一、“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 |
二、“立法先行”的发展思路 |
三、中央与地方法律法规相结合的实现方式 |
四、具体制度 |
(一) 加强专门机构及地方政府的职能制度 |
(二) 加强促进技术进步的配套制度 |
(三) 加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
(四) 加强工业废弃物的流通及市场准入制度 |
1、工业废弃物分类标准制度 |
2、社会工业废弃物回收组织制度 |
3、可再生工业废弃物资源的市场准入制度 |
(五) 加强对企业的激励制度 |
(六) 加强消费者绿色消费制度 |
(七) 加强普通公民参与制度 |
(八) 建立企业联动监督制度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词 |
(10)基于循环经济的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2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生态学理论 |
2.2 生态工业理论 |
2.3 生态经济理论 |
2.4 哲学理论 |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6 循环经济理论 |
2.7 产业组织优化的理论 |
2.8 本章小结 |
3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条件及规模分析 |
3.1 新疆煤炭产业现状 |
3.2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机遇和战略地位 |
3.3 新疆煤炭市场分析 |
3.4 新疆煤炭需求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
4.1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
4.2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 |
4.3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产生的废弃物预测 |
4.4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重点 |
5.1 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
5.2 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定位 |
5.3 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
5.4 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 |
5.5 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布局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循环经济的新疆煤炭产业发展模式 |
6.1 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 |
6.2 循环经济理论对煤炭行业发展导向分析 |
6.3 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 |
6.4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 |
6.5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 |
6.6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因素 |
6.7 本章小结 |
7 新疆煤炭产业组织优化 |
7.1 煤炭产业组织优化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关系 |
7.2 新疆煤炭市场结构的优化 |
7.3 新疆煤炭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 |
7.4 新疆煤炭产业组织优化的途径 |
7.5 本章小结 |
8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
8.1 制定和完善新疆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规 |
8.2 建立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 |
8.3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
8.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石煤综合利用协会在南宁成立(论文参考文献)
- [1]机械活化在固相反应中的研究进展[J]. 陈军,张文娟,马保中,王成彦,陈永强.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21(01)
- [2]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前景下的应用矿物学进展(2011—2020)[J]. 董发勤,谭道永,王进明,徐龙华,李旭娟,丁文金,胡志波,黄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2)
- [3]STSE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案例研究与实践[D]. 陈春玲. 南宁师范大学, 2020(02)
- [4]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D]. 郝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5]煤矸石及其灰渣中铝硅资源化利用的试验研究[D]. 祝培旺. 浙江大学, 2015(12)
- [6]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外向型经济中的角色研究[D]. 方园园. 广西民族大学, 2015(11)
- [7]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对策研究[D]. 于红.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12)
- [8]广西矿业比较优势及其变动规律实证研究[D]. 崔振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9)
- [9]论我国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D]. 甘迎. 广西师范大学, 2013(S1)
- [10]基于循环经济的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刘环玉. 新疆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