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尔精神与时代同行(论文文献综述)
郭永麟[1](2020)在《初识人物 了解情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前导读课》文中提出环节一:导入1.一转眼,同学们进入中学一年了,统编版教材名着导读部分给同学们推荐过很多部名着,这一年你们读过哪些名着?请同学们分享。教师活动:说导入语,组织学生分享读过的名着。学生活动:自由发言、分享初一读过的名着。明确(PPT展示):初一上:必读《朝花夕拾》《西游记》。选读《白洋淀纪事》《湘行散记》《猎人笔记》《镜花缘》。初一下:必读《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自主阅读《红岩》《创业史》《基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2.在阅读名着的时候,同学们使用过哪些巧妙的方法?教师活动:提问、引导、评价并组织学生分享名着阅
贾厚明[2](2018)在《中考名着阅读之“人物形象”》文中研究说明考点巧归纳在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阅读的名着中,小说书目占了绝大部分。而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为中心的文学体裁,"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之一,这就注定了"人物形象"会成为中考名着阅读考查的"重头戏"。近几年来,从内容角度看,"人物形象"考点主要考查相关小说名着(也包括少数散文名着)中人物的名称别号、性格特征(精神品质)、
徐全[3](2017)在《从当代中国几次文学论战看理想的文学批评之建构》文中认为本文所探讨的"十七年"时期姚文元所参与的文学论战、"文革"结束之后的《苦恋》论争风波以及2000年初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论战,代表了当代中国三个不同思想时空的文学批评论争样貌,但共同点是:论战一方希望维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学批评的主导观念和方法,进而达到巩固既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目的,故而他们将文学批评视为一种任务(task)或使命(mission);而另一方则试图将文学批评定位在艺术审美层面,一些知识分子更是将文学批评作为历史重构和解析的工具。因此,文学批评与文学的学术研究具有本质的不同,理想的文学批评乃是多元的观点、批评视角与批评方法的融合。
周婧[4](2017)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文中认为青春电影作为中国当下电影产业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青春电影相对稳定的类型范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产业的不断演进,青春电影也逐渐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青春自省发展为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情怀,杂糅进爱情、都市、浪漫、喜剧、犯罪等元素的多元化电影类型。青春电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并透过私人化的“青春”这一历时性过程透视中国现代社会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历史微缩于个人记忆中,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电影。本文以青春电影为研究主体,梳理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青春电影在类型生产、类型叙事方面的特征,并进而从美学、文化角度解读青春电影的内涵与主旨,剖析青春电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形成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电影,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引发了研究者对其类型形成的探索。青春电影主要指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精神困惑、生理及心理变化,以及青春主体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经历,围绕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为叙事内容和题材的电影。世界青春电影自电影产生之初发轫,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显着的类型特征:从青春影像的崛起到冷遇沉寂后的勃发,从个人化的经验投射到多元化的创作转向,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世界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电影类型。华语青春电影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经历了理想主义青春时代后,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向成熟,并在二十一世纪后出现类型的转向,逐渐由小众化、自传式的青春记录走向大众化、商业娱乐化的青春狂欢。虽然青春元素在华语电影中早已有之,但以青春题材和故事作为主体叙事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华语青春电影在类型叙事上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在叙事母题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中以青春主体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之间的冲突展现其在成长时期对爱与性的困惑;同时,对成人世界的向往与逃避使青春主体形成了既渴望成长获得成人资格又拒绝成长惧怕长大的内心迷茫;青春电影中也通过暴力与死亡展现青春世界的残酷与无序,在母题表达上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以青春主体、长者形象、“过客”形象三个群体构设人物图谱,青春主体的叛逆、迷茫与边缘化往往由“不在场”的母亲与“不称职”的父亲造成,家庭的破碎造成成长的歧路。教练、明星甚至偶遇的陌生人都可能成为青春主体的精神导师,引领青春主体走向成长。在影像叙事方面,以现实记录影像、残酷青春影像、浪漫怀旧影像、清新明丽影像演绎不同风格的青春电影,将青春世界以多重视角呈现于观众;在叙事结构方面,华语青春电影往往一反经典好莱坞叙事方式,运用反经典叙事、旅程式叙事、散文式叙事和回忆叙事的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以呈现出青春里复杂而敏感的情感维度。华语青春电影通过空间生产建构地域文化身份,青春主体的家庭空间是破碎与复杂的,家庭的残缺与破败、父母亲人的缺席与出走透视出独特的时代症候;而校园空间往往意味着规则与束缚,成为青春主体企图逃离与越轨的场域;相对而言,公共空间恰成为其活动与生活的主场,尽管放纵与游荡其中的青春主体仍感到迷茫,无法得到最终的救赎;村镇与都市是青春主体主要的生存空间,逐渐世俗化的乡村已不再具有曾经的诗意,落后与破败成为青春主体的禁锢空间,都市与城镇的现代化使青春主体迷失其中,成为堕落与放纵的乐园。除此之外,火车、游轮、高楼、四合院成为地域文化身份的符码,以青春世界的镜中之像管窥自我的地域文化身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青春电影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以青春为入口透视现实图景,以现实主义立场运用写实主义美学观念书写青春,青春故事背后演绎出的是对现实的强烈观照;同时,以青春为镜像通过青春主体的漂泊与“异化”表现出现代主义中对存在与价值的强烈追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青春电影,同样以青春的名义阐释了新时代青春消费主义的特征,并在影片中呈现出拼贴、碎片化、复制性以及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青春”不仅仅是人生中独特的成长阶段,同时,以青春为契机,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叩问。随着时代的更迭,青春电影演绎出不同的美学色彩与思想内涵。作为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电影必然带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色彩,然而,华语青春电影为西方文化理论中的青年亚文化找到了本土化的表达路径,青春电影本身成为表达越轨者思想的有力武器,成为青年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阵地,尽管结果无可避免地被强大的消费文化收编,但以影像维度表达青年文化的表征,仍将居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亚文化拉入到大众视野,完成了对青年文化的本土化表述。同时,女性亚文化也在青春电影中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呈现,关注青春时期女性自我的发现与建构,阐释青春女性在情感的坚守中完成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蜕变。华语青春电影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文化属性与电影类型特征,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中,如何保持受众对其的新鲜度与认同感,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商业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如何在情感维度上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将成为华语青春电影未来将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春电影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解读了青春电影类型形成的规律及其美学、文化属性。青春世界的绚烂与丰富,青春在每个人成长中的独特性决定了青春电影必将作为华语地区重要的电影类型持续发展下去,继续讲述不同时代的青春记忆。
李晓欢[5](2014)在《苏联电影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1950-196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共产党迫切需要在大陆开展一场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运动,进行意识形态整合,掌握文化领导权。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其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自然成为新中国学习和效仿的对象。而在众多的文化形式中,电影以它的大众化、通俗性、易于复制和推广在培养人民的社会主义认同感、建构民族想象的过程中发挥着更重大的作用。为此,学习苏联电影成为国家层面的策略和行动。在这个总体的框架下,苏联电影在中国的传播便呈现出复杂的图景,它与中国的国内政策、地缘政治特别是新中国国家形象的确立产生多重的关联。1950-1960年是中苏关系总体交好的十年,这期间大量的苏联电影被引进和放映。斯大林时期的经典电影对于革命战争历史的叙述、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想象,符合了新中国对革命战争性质的认识、对新型社会主义文化的设想,因此在新中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且这种积极影响蔓延到流行文化中。而苏联的“解冻电影”尤其是新战争片的人道主义思想,与新中国文化中对革命性的强调、对个人主义的批判相悖,而遭遇认同危机。与此同时,新中国展开了对电影民族性的探索。
何圆[6](2011)在《论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的培育》文中研究说明道德自律精神培育既是终身自我教育的内在要求,又是当代社会道德建设的诉求。道德自律精神作为人的一种高度稳定的道德意识,不是自生的,而是渐生的。“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提高其思想道德素养,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重视大学生的道德自律精神的培养。因此,本论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等,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大学生的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道德问题,采用多学科理论综合分析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的过程、原则以及方法。本文的重点是对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的过程、培育的原则和方法的探究。研究难点是对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的界说。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用“道德自律精神”来研究教育问题是一个新的视角,比较系统地分析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过程、原则和方法。正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的界说。这是本文的难点。首先,对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的含义进行界定。包括相关概念,即“道德自律精神”、“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的培育”进行了界定。其次,对国内外道德自律的理论渊源及相关代表性的论述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包括我国关于道德自律精神的代表性论述、西方学者关于道德自律精神的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自律精神的理论。第二部分:分析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现状。首先,对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的积极部分进行了肯定。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主流积极向上,为塑造道德自律精神提供了基础。其次,阐述了大学生在道德自律精神偏失的表现。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大学生道德自律认知不容乐观;二是大学生道德自律情感淡漠化:三是大学生道德自律意志较薄弱;四是大学生道德自律行为波动性较大。再次,挖掘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部分:阐述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的过程。这是本文的重点。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的过程主要包括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目标的确立、培育内容的选择、培育活动的运行、培育效果的评估和反馈。首先,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目标具有三个层次:层次一,根据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和心理发展特点,促进大学生履行社会道德规范。层次二,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切入点,促使大学生从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转化。层次三,融合精神教育,养成“慎独”的思维方式。其次,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内容是将道德自律精神培育融于社会道德规范教育、荣辱观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审美教育、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再次,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活动的运行是以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的产生为基础,经过道德自律的认知、情感体验、意志调控,最后转化为道德自律行为的。最后,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还需以评估和反馈作为落脚点。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的指导原则和具体实施方法,这也是本文的重点。首先,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的原则包括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的主导性与大学生主体性相结合原则、大学生个体道德自律精神塑造与群体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相结合原则、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工具性和目的性相结合原则、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知行相统一的原则。其次,大学生道德自律培育的方法主要包括通过思维训练法,深化大学生道德自律认知;通过情感陶冶法,调动大学生道德自律情感;通过修养指导法,培养大学生道德自律意志以及通过行为训练法,引导大学生道德自律行为。
何冬晖,刘西普[7](2010)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教育小说与两代中国读者》文中提出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如果您想生活得幸福,您必须要接受这个教育,因为幸福意味着最充分地发挥您的潜力;如果您想成为社区的一员,您必须接受这个教育,因为成为社区的一员您需要能够和其他成员的交流。——罗伯特·胡彻恩斯
马婷[8](2010)在《斯大林时期主流文学再审视》文中认为循着前不久刚刚发生的波兰总统坠机事件,“卡廷惨案”又成了最近热议的话题。而斯大林无疑更是避不开的。近几年也开始出现了重新评估斯大林的声音。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我们都知道,在整个的苏联历史中,斯大林时期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而这个时期的主流文学更是打着特定时代的烙印的,苏维埃前半期的文学,其主流文学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它是一种新型的文学,与政治斗争密切相连。30年代以苏联文学为代表,出现了全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繁荣,它们有着鲜明的无产阶级性和共产主义党性。这类文学具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集体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成为鼓舞人民、教育人民的有力武器。但在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当政以来,文学也随着当局的政策的摇摆,掀起一股重新审视过去一切的思潮,开始批判之前“粉饰现实”的作品,重新提出作家要“写真实”。并且这一趋势到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更是达到了一个高潮。对于斯大林时期的作品,人们是持不同意见的。首先我们要看到作品产生的时代,即那个年代苏联的现实环境中去。我们应当看到,优秀的主流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英雄主义精神不仅仅是那一时代的表征,同时也是人类灵魂中伟大正面价值的标志。如安年斯基所说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类作品向他们年轻一代展现了一个“新的现实”,它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中可能放弃了对现实中某些问题的反映,但那毕竟是一个人以其全部的热情对生命价值如何实现的思考。这个时代是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开创期,也是斯大林体制的形成时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人们是需要牺牲才能换取自由的,而今天的年轻一代在尽情享受着消费快感的时候,是否还需要类似保尔的那种体验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2002年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热播引发了一场大争论,本文尝试通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青年近卫军》这两部作品,来阐发主流作品对当今社会的意义和价值。由此可以想到,“红色经典”或许可以在精神缺失的新时代开发一片新的领地,并重建其宏大叙事的主导地位,当然需要伴随着的是人们对大众文化与私人叙事的厌倦。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斯大林”又成了一个热点话题,许多俄罗斯人开始重新评价斯大林的功过。重新认识斯大林,对于俄罗斯绝大多数人来说,是重新认识历史的一种必然过程。并且这并不意味着是为斯大林“平反”或者要回到斯大林的道路上去,对于苏联解体后,经历了多年动荡的俄罗斯人民来说,这种对历史的尊重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本文从这一现象背后挖掘出的其实质,进而联系斯大林时期主流作品进行重新审视。自1991年苏联解体之日起,苏联文学也已成为历史。而对这段历史的反思也成为近十年来中国学术界一直关注的话题。首先,对作为历史的苏联文学的回顾与思考势必成为对整个苏联进行反思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此外,鉴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受苏联文学的巨大影响,这一反思和审视也自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自我反思的一种表现。本文第一部分从十月革命开始主流文学作品由开始充满激情的理想主义色彩,到斯大林逝世后在“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历史背景下,主流文学开始灼伤后的反思,直至苏联解体后期随着政治气候和社会情绪的变化,主流作品的地位又发生了改变。通过分析斯大林时期主流作品的得与失,引发再审视的意义。第二部分具体首先介定主流文学和红色经典的关系。以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青年近卫军》为代表从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出发,这些作品反映了这个时代最伟大最深刻地时代精神,是斯大林时期文学的主流。第三部分虽然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主旋律的社会主义文学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这些主流文学在中国和俄苏文学发展史上也一直存在着批判地声音,从两国的批判视野下分析当时的主流文学作品。第四部分试图明确斯大林时期这些主流作品再审视的意义。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它曾创造过辉煌,对世界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同时也遇到过挫折,有不少的教训可以吸取。在政治虚化和经济凶猛的今天,它们依然存在,并且隔着历史和人为多重交叠的一组棱镜,在多元文化氛围中经受着考验。
陈国辉[9](2009)在《红色经典文本的艺术样式研究》文中提出“红色经典”一词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流行于本世纪初。目前,“红色经典”被人们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及,已经约定俗成为一部分具有相似创作年代、叙事特征与价值功能的艺术作品的代称。新世纪以来,一批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以反映战争为主要内容的“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和电影被相继改编成同名电视剧,文艺市场上涌动着一股强劲的“红色经典”热。“红色经典”改编剧的创作、热播和评论在中国电视剧界形成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本文旨在对产生在不同年代的红色经典文本进行纵向比较阐释,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不同艺术文本在不同年代所显示出的审美特征。本文分为引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论部分对“红色经典”进行了简单的界定和梳理,并分析了目前各界对“红色经典”改编剧研究探讨的成果。正文分为三部分。首先分析了“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文本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新中国刚刚成立,新生的政权要求文艺为政治服务的社会现实,从而总结出“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文本独特的审美特征:革命意识形态的渗透、二元对立的情感维度和宏大叙事与史诗的架构。其次,根据“十七年”的社会现实,在“红色经典”小说传播的基础上分析了“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形成的原因,从而概括出“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文本的审美特征,即革命英雄人物的确立、革命对爱情的放逐、电影语言的政治倾向性和崇高壮美的美学风格。最后,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时代精神、文化语境的变迁,审美趣味的变化以及大众消费逻辑的渗透,使得红色经典改编剧成了新世纪以来文化市场中的一个非常活跃的元素,并显示出与当今社会现实相符的审美特征,即商业世俗化的革命叙事和电视媒介对革命经典的再阐释。同时,还指出了当前的红色经典改编中存在的问题,如消费主义策略对历史集体记忆的扭曲、泛人性化的人物塑造和崇高壮美的美学风格的消解等。结语部分肯定了红色经典改编取得的成绩,同时又指出其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
何小忠[10](2005)在《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文中研究说明青少年偶像崇拜被凸显出来并受到人们的关注是近二十年来的事情,但偶像崇拜却是一种产生于人类远古并延及现代的“社会—文化—心理”现象。然而,遗憾的是,对于这样一种对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的广义教育活动,教育学界的理论探索却极为缺乏。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在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全面理解把握的基础上,并通过实证调查和个案分析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问题置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传播学以及宗教学等学科视野中,进行综合性解读,并提出教育和文化的建设性构想。全文共七章,另加导论和结语。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历时考察、现实描述、多维解读和实践建构。第一部分由三章组成,主要在历时维度上考察了“偶像”、“崇拜”和“偶像崇拜”在概念内涵和文化现象上的发生、演变历程及其意义,这是全文的基础。其中,第一章揭示了偶像是个体或群体自我选择和认同并受到极度尊敬、钦佩或极其欣赏、喜欢和向往的形象化的人格符号。现代人心目中的偶像主要有“明星”、杰出人物、虚拟人物、宗教的偶像等。偶像与榜样存在一种相互交融的关系。作为一种人格符号,在人的生存本体论意义上,偶像的产生具有其必然性。第二章指出,崇拜是指个人或群体对某一人格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极度尊敬、钦佩、欣赏、喜欢、向往等心理、情感及其引发的种种行为表现。在简析崇拜心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崇拜行为产生的根源,区别分出崇拜的几种对立性类型及其特征,如理性崇拜和非理性的崇拜、屈从性崇拜与创造性崇拜、表层性崇拜和实质性崇拜、抽象崇拜和具象崇拜等。第三章首先从两个维度解释偶像崇拜:一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偶像崇拜是特定个体或群体对自我认同的形象化的人格符号所表现出来的极度钦佩、尊敬、欣赏、喜欢和向往的心理、情感及其行为。其主要类型主要有宗教偶像崇拜、杰出人物崇拜、“明星崇拜”、虚拟人物崇拜及其他人格形象崇拜等。二是作为社会认同与心理依恋模式,偶像崇拜是一种以人物为核心的社会学习和依恋,它具有直接性模仿、全盘性接受、沉湎式依恋等特征。与其相对应的是以人物特质为核心的社会学习与依恋,即榜样学习。然后以个案的方式考察了传统偶像崇拜和新偶像崇拜形成的社会、文化及心理因素。在一定意义上,偶像崇拜具有社会认同与整合、规训和教化的社会功能以及寄托和抚慰的个体功能。第二部分即第四章,主要是实证研究。首先从流行的公众人物和影视中所塑造的青年典型形象两个方面,描述了20世纪后半期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演变。然后,运用社会学的方法、以调查报告的形式,描述了新世纪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基本状况,包括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主体、对象、内容、方式和特征。论述了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是一种与传统宗教偶像崇拜相区别的、以明星为主要对象的新偶像崇拜,并揭示新偶像崇拜的实质是信仰转向导致信仰悖论之后而产生的自我幻像。第三部分即第五章,是在多维视野中对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进行的归因分析。得出
二、保尔精神与时代同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尔精神与时代同行(论文提纲范文)
(1)初识人物 了解情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前导读课(论文提纲范文)
环节一:导入 |
环节二:名着阅读方法(一)观书名、猜内容 |
环节三:名着阅读方法(二)理情节、识人物 |
环节四:名着阅读方法(三)作对比、读原着 |
环节五:名着阅读方法(四)析摘抄、谈启示 |
环节六:作业布置 |
(2)中考名着阅读之“人物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1. 选文中“A”“B”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 (2016·河南)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 优缺点并存。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 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 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 |
2. (2018·四川成都) 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杨二嫂”最有可能是根据《朝花夕拾》中的哪位女性塑造的?理由是什么。 |
3. (2016·浙江金华) 人们说话的口吻通常与其性格相应。作家在塑造人物时, 也会借言谈来凸显其性格。下面是某名着中同一女性在不同场合所说的话, 根据你对下列小说人物的认识, 选出最有可能的一项。 () |
4. (2018·江苏盐城)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
5. (2017·甘肃庆阳) 下列句子描述的分别是名着中的哪个人物? |
6. (2018·浙江台州) 根据名着内容填空。 |
7. (2018·山东临沂) 阅读《骆驼祥子》选段, 根据要求填空。 |
8. (2017·天津) 阅读名着, 我们经常被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所吸引。阅读下面的文段, 写出画线代词所指代的人物。 |
(3)从当代中国几次文学论战看理想的文学批评之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七年”时期姚文元的文学批评回顾 |
二、改革时代的《苦恋》风波 |
三、改编的探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论争 |
结论 |
(4)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1、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的青春电影 |
2、青春电影与青年电影 |
3、青春电影与励志电影 |
4、青春电影与成长电影 |
5、青春电影概念辨析 |
第一章 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世界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
一、青春电影的发轫:青春影像的崛起(1900——1933) |
二、青春电影的回归:冷遇沉寂后的勃发(1934——1970) |
三、青春电影的发展:个人化经验的投射(1971-1990) |
四、青春电影的成熟:多元表述的转向(1990至今)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生产 |
一、类型萌芽:历史洪流下的青春表述(1930年代——1940年代) |
二、类型发展:理想主义青春时代(1950年代——1980年代) |
三、类型成熟(1990年代):困惑与反抗 |
四、类型转向(21世纪后):怀旧与狂欢 |
第二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 |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叙事母题 |
一、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 |
二、渴求成长与拒绝成长 |
三、青春暴力与死亡仪式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
一、青春成长中的主体形象 |
二、青春世界中的长者形象 |
三、青春成长路上的“过客”群像 |
第三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影像叙事 |
一、青春中的现实记录式影像 |
二、暴力下的残酷青春影像 |
三、创伤里的浪漫怀旧影像 |
四、青葱岁月里的“小清新” |
第四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模式 |
一、华语青春的反经典叙事模式 |
二、成长中的旅程式叙事模式 |
三、淡化离合的散文式叙事 |
四、多视角下的回忆叙事 |
第三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及地域文化身份 |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 |
一、家庭空间——残缺与出走 |
二、校园空间——压抑与越轨 |
三、公共空间——游荡与流浪 |
四、生存空间——村镇与都市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地域文化身份建构 |
一、个人化青春记忆的景观意象 |
二、群体性青春怀旧的镜中之像 |
第四章 时代青春的美学追求及自我价值追寻 |
第一节 以青春为入口的现实主义观照 |
一、青春背后的现实图景 |
二、写实主义美学观念的青春书写 |
第二节 以青春为镜像的现代主义追求 |
一、青春的漂泊与“异化” |
二、对存在与价值的追寻 |
第三节 以青春为名义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
一、新时代的青春消费主义 |
二、记忆拼贴与碎片化解构 |
三、复制青春与青春复制 |
四、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 |
第五章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亚文化表达 |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的本土化视野 |
一、华语青春电影与青年亚文化 |
二、讲述的权力背后——越轨者的思想 |
三、影像维度的背后——抵抗仪式与“自恋式”表演 |
第二节 女性文化的青春再现 |
一、多元化的青春女性影像 |
二、青春里女性的自我发现与建构 |
三、成长中女性情感的坚守与蜕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5)苏联电影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1950-196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1950年代中苏电影文化交流 |
第一节 1950年代新中国的政治与文化 |
第二节 中苏电影文化交流及其渠道 |
一 合拍片 |
二 译介 |
三 人员往来 |
第二章 热映:苏联电影的全面影响 |
第一节 影院放映与电影周 |
第二节 类型特征与观众评论——以苏联电影周为例 |
第三节 苏联电影与新中国的“工农兵电影” |
一 创作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二 电影主体——工农兵形象的塑造 |
三 艺术手法的借鉴 |
第三章 蔓延:流行文化中的苏联电影 |
第一节 经典台词与流行歌曲 |
第二节 连环画册与电影故事 |
第三节 苏联明星与时尚潮流 |
第四章 质疑与互动:中国电影对民族性的追求 |
第一节 中苏分歧与苏联电影的放映 |
第二节 认同危机——对苏联电影的批判 |
第三节 电影民族性的探索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致谢 |
(6)论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的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1. 研究缘由 |
2. 研究意义 |
(二)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1. 相关概念研究 |
2. 关于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理论基础、途径、方法研究 |
(三) 本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1. 本研究的重难点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四) 研究方法 |
1. 文献收集分析法 |
2.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3. 多学科整合的研究方法 |
一、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的界说 |
(一) 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的含义 |
1. 道德自律精神的含义 |
2. 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的含义 |
3. 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的含义 |
(二) 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 |
1. 我国关于道德自律精神的代表性论述 |
2. 西方学者关于道德自律精神的主要论述 |
3. 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自律精神理论 |
二、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现状分析 |
(一) 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现状 |
1. 大学生道德状况主流积极向上,是塑造道德自律精神的基础 |
2. 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偏失的表现 |
(二) 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偏失的原因 |
1. 大学生道德认知需要与高校德育课程设置存在差距 |
2. 大学生现实生活制约其道德自律情感的提升 |
3. 大学生道德理想信念转化和群体压力失效使其道德自律意志弱化 |
4. 大学生自我意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影响其道德自律习惯的养成 |
5. 其他因素 |
三、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的过程 |
(一) 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目标的确立 |
1. 社会对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目标的要求 |
2. 大学生自身发展对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目标提出的要求 |
3. 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目标的基本构想 |
(二) 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内容的选择 |
1. 社会道德规范教育 |
2.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
3. 精神教育 |
(三) 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活动的运行 |
1. 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的产生 |
2. 大学生道德自律认知的拓展 |
3. 大学生道德自律情感的体验 |
4. 大学生道德自律意志的调控 |
5. 大学生道德自律行为的引导 |
(四) 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的评估和反馈 |
1. 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的评估 |
2. 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的反馈 |
四、探究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的原则和方法 |
(一) 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的原则 |
1. 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的主导性与大学生主体性相结合原则 |
2. 大学生个体道德自律精神塑造与群体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相结合原则 |
3. 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工具性和目的性相结合原则 |
4. 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知行相统一的原则 |
(二) 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的方法 |
1. 通过思维训练法,深化大学生道德自律认知 |
2. 通过情感陶冶法,调动大学生道德自律情感 |
3. 通过修养指导法,培养大学生道德自律意志 |
4. 通过行为训练法,引导大学生道德自律行为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斯大林时期主流文学再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理想主义的嬗变 |
1.1 理想主义激情的兴起 |
1.2 "解冻":高扬批判的旗帜 |
1.3 理性精神的回归 |
第二章 主流文学的沙中之金——红色经典 |
2.1 主流文学与"红色经典" |
2.2 理性主义精神的激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2.2.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2.2.2 《钢铁》对我国的影响及"保尔热" |
2.3 英雄的诞生——《青年近卫军》 |
2.3.1 伟大的战争小说 |
2.3.2 《青年近卫军》在我国 |
第三章 主流意识形态压抑下的无奈 |
3.1 非主流文学的价值取向 |
3.1 俄国批评视野中的主流作品 |
3.2 我国批评视野中的主流作品 |
第四章 再审视的价值 |
4.1 道德与精神的回归之旅 |
4.2 斯大林时期主流意识形态下的关照 |
4.3 多元文化下的审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红色经典文本的艺术样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文本 |
(一) “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文本的产生 |
(二) “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文本的审美特征 |
二、“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文本 |
(一) “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文本的产生 |
(二) 红色经典电影文本的审美特征 |
三、新世纪以来红色经典改编剧 |
(一) 新世纪以来红色经典文本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
(二) 新世纪以来红色经典电视剧的审美特征 |
(三) 红色经典改编剧中存在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范围 |
三、研究现状 |
四、思路、方法和结构 |
第一章 偶像 |
第一节 偶像的涵义及其演变 |
第二节 偶像的类型和特征 |
第三节 偶像与榜样的区别 |
第四节 偶像存在的必然性:人的存在本体论考察 |
第二章 崇拜 |
第一节 崇拜的涵义及其演变 |
第二节 崇拜心理简析 |
第三节 崇拜行为探略 |
第三章 偶像崇拜 |
第一节 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偶像崇拜:概念和类型 |
第二节 作为社会认同与心理依恋的偶像崇拜:模式与特点 |
第三节 偶像崇拜的形成:偶像化 |
一、传统偶像的形成 |
二、新偶像的产生 |
第四节 偶像崇拜的功能 |
一、认同与整合:社会凝聚力的提高手段 |
二、规训和教化:文化软控制的实现方式 |
三、寄托与抚慰:心理困惑的消解途径 |
第四章 当代青少年的偶像和偶像崇拜 |
第一节 回溯50年: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演变 |
一、从流行的公众人物来看 |
二、从影视剧塑造的青年形象来看 |
第二节 现状调查:一项关于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调查报告 |
一、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主体 |
二、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对象 |
三、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内容 |
四、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方式 |
五、青少年对偶像崇拜的自我理解 |
六、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新偶像崇拜: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与传统偶像崇拜的区别 |
第四节 新偶像崇拜的实质:自我幻像 |
一、信仰转向和信仰悖论 |
二、自我幻像 |
第五章 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归因分析 |
第一节 青少年期身心发展过程中自然、普遍的成长现象 |
一、青春感性冲动与青春偶像崇拜 |
二、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学解读 |
第二节 价值观转型和社会心态流变的符号表征 |
一、价值观、社会心态及其与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关系 |
二、社会转型期的价值震荡与青少年偶像崇拜 |
三、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社会心态与偶像崇拜 |
第三节 转型期文化变迁的直接效应 |
一、当代中国文化变迁的特点 |
二、悄然勃兴的大众文化与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兴起 |
第四节 教育偏失和青少年片面性素质结构的伴生产物 |
一、教育偏失的表现及其后果 |
二、青少年片面性素质结构与偶像选择 |
第六章 偶像教育的理论探析和操作设想 |
第一节 作为“教育影响”的偶像和偶像崇拜 |
一、偶像和偶像崇拜是一种“教育影响” |
二、偶像崇拜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及其表现 |
三、怎样看待青少年偶像崇拜 |
第二节 偶像教育:一个教育新概念 |
一、偶像教育的概念、内涵和意义 |
二、偶像教育的基本原则 |
三、偶像教育的基本方法 |
第七章 建设偶像教育的综合性社会导向机制 |
第一节 重塑卓有成效的榜样文化 |
一、祛魅的榜样文化 |
二、重塑新时代的英雄榜样 |
第二节 建设合理的文化生态格局 |
一、文化生态及其现状 |
二、新时期的文化生态建设 |
三、个例分析:“流行文化”进教材 |
第三节 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 |
第四节 规范公众人物的社会管理 |
结语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后记 |
四、保尔精神与时代同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初识人物 了解情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前导读课[J]. 郭永麟.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0(Z1)
- [2]中考名着阅读之“人物形象”[J]. 贾厚明. 初中生世界, 2018(39)
- [3]从当代中国几次文学论战看理想的文学批评之建构[J]. 徐全. 华文文学, 2017(04)
- [4]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D]. 周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5]苏联电影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1950-1960)[D]. 李晓欢.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4(08)
- [6]论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的培育[D]. 何圆. 广西师范大学, 2011(05)
-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教育小说与两代中国读者[J]. 何冬晖,刘西普. 冷战国际史研究, 2010(02)
- [8]斯大林时期主流文学再审视[D]. 马婷.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3)
- [9]红色经典文本的艺术样式研究[D]. 陈国辉.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06)
- [10]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D]. 何小忠. 苏州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