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egener氏肉芽肿的胸部X线表现(附一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胡卫华,胡克,曾照富,姜毅[1](2022)在《以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为首发症状的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肉芽肿性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GPA)以前也被称为韦格纳氏肉芽肿病(Wegener 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与细胞质ANCA相关,属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疾病。该病常累及小、中、偶尔累及大动脉,导致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肾脏和中枢、周围神经系统的损害。但是以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为首发症状者则较少见。现将临床诊治的一例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合并肺部肉芽肿性疾病的病例及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苟渊[2](2021)在《儿童肺出血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儿童肺出血临床特征、病因构成及住院期间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肺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构成;并根据是否入住ICU分为危重组与非危重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的不同。通过Logistic回归对住院期间死亡患儿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共纳入肺出血患儿133例,男72例,女61例,中位年龄3.6岁。咳嗽102例(76.7%),咯血77例(57.9%),发热68例(51.1%),呼吸困难50例(37.6%),气促60例(45.1%)。影像学主要表现为累及多肺叶的浸润性密度增高影。2、引起肺出血的病因有感染性疾病61例(45.9%),心血管疾病27例(20.3%),血液系统疾病14例(10.5%),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14例(10.5%),免疫性疾病8例(6.0%),其他9例(6.8%)。3、与非危重组相比,危重组年龄偏小,发热、呼吸困难和气促以及查体时闻及啰音、发现肝脾增大和皮肤颜色改变比例高(P<0.05),而非危重组咳嗽和咯血比例高。危重组RBC、PLT和Hb较非危重组低,而CRP较非危重组高(P<0.05)。4、39例(29.3%)患儿治疗无效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肺出血患儿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小于等于2岁、合并休克、PLT低于50×109/L。结论:1、儿童肺出血多为急危重症,病死率高,年龄越小病情越重。2、儿童肺出血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见病因为感染性疾病。3、年龄小于等于2岁、合并休克、PLT低于50×109/L是肺出血儿童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应特别关注年龄小、PLT低的患儿,积极的预防和处理休克,以降低病死率。
钟健,钟弋,黄伟,杨斌[3](2020)在《韦氏肉芽肿病的CT表现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韦氏肉芽肿病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临床确诊为韦氏肉芽肿病患者的鼻窦和胸部影像学表现。结果:29例中6例鼻窦受累,表现为双侧鼻窦黏膜不同程度增厚,鼻甲、鼻中隔及鼻窦壁破坏;28例肺部不同程度受侵,其中20例以两肺多发结节灶为主,5例呈孤立性结节或肿块,3例出现多发斑片状实变。结论:韦氏肉芽肿病累及多器官,尤以肺部多见,临床症状与影像表现相结合可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水平。
谭静[4](2020)在《儿童肺脓肿94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儿童肺脓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94例肺脓肿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94例患儿中男57例、女37例,中位年龄2岁4月,原发性肺脓肿54例,继发性肺脓肿40例。常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胸痛。继发性肺脓肿组白蛋白降低者更多,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三位感染病原体分别是肺炎链球菌(24.69%)、金黄色葡萄球菌(20.99%)及肺炎支原体(17.28%)。94例患儿均给予全身抗生素,其中2例抗真菌治疗。18例患儿手术治疗。91例患儿好转出院,结局不良3例(2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均为继发性肺脓肿组,且继发性肺脓肿组进入ICU治疗者更多,住院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肺脓肿以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多见,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上升趋势。所有肺脓肿患儿均需抗生素治疗,大部分患儿保守治疗有效,部分需外科手术。继发性肺脓肿组较原发性肺脓肿组感染重,治疗时间长,绝大多数肺脓肿患儿疗效良好。
朱琳[5](2019)在《1603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诊治情况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国内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国内期刊发表的明确诊断的1603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诊断途径、治疗方法、预后情况等。结果1603例患者中,男性1070例,女性533例,比例约为2:1;年龄范围15~84岁,平均年龄(47±9)岁。有明确或可疑鸽、鸟类、土壤等接触史的有150例(9.4%)。无基础疾病1061例(66.2%),有基础疾病542例(33.8%)。496例(30.9%)无任何临床症状,1107例(69.1%)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n=879,79.4%),咳痰(n=589,53.2%),发热(n=368,33.2%),胸、背痛(n=324,29.3%),痰中带血、咯血(n=211,19.1%),胸闷、气喘(n=151,13.6%),乏力、盗汗(n=89,8.0%),呼吸困难(n=9,0.8%),体重减轻(n=24,2.2%),咽部不适(n=2,0.2%)。影像学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结节、肿块影(n=1134,70.7%),单发或多发斑片浸润影(n=190,11.9%),结节、斑片混合病灶(n=143,9.0%),实变病灶(n=98,6.1%),结节或肿块、斑片、实变、空洞同时存在的混合病灶(n=23,1.4%),单纯空洞性病变(n=12,0.7%),弥漫粟粒样结节病灶(n=3,0.2%)。1602例(99.9%)患者HIV阴性;195例(12.2%)患者行血清乳胶凝集试验,阳性率95.4%。经皮肺穿刺活检明确诊断703例(43.9%),经开胸或胸腔镜手术明确诊断666例(41.5%),经支气管镜活检明确诊断196例(12.2%),经内科胸腔镜肺活检明确诊断31例(2.0%),经组织培养明确诊断5例(0.3%),尸检确诊2例(0.1%);行PAS染色701例(44.0%),阳性率98.4%;行GMS染色443例(27.8%),阳性率96.2%;单纯药物治疗(n=971,60.7%),单纯手术治疗(n=239,14.9%),手术联合药物治疗(n=391,24.4%);1326例(82.7%)痊愈或显效,39例(2.5%)无效。结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好发于气候潮湿温暖的东部沿海地区,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中青年多见;多数患者无鸽或其他禽鸟类、霉变环境等接触史。我国原发性肺隐球菌病通常见于HIV阴性患者,绝大多数无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发热为主,无特异性;右肺多于左肺,下叶多于上、中叶;病灶多表现为结节或肿块。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病程长,极易误诊;经皮肺穿刺及手术活检病理是目前最主要的确诊方法;LAT可作为无创性辅助检查手段,提高诊断率。治疗方式首选药物治疗,对于手术治疗患者建议术后抗真菌治疗;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韩光辉[6](2017)在《肺部常见CT征象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范围,肺癌是患病人数最多、死亡率最高的第一大癌症,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则肺癌死亡率可大幅降低。肺部病变区域的计算机辅助检测对提高早期肺病诊断的正确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实践上,放射科医生阅片主要关注的是征象这个较小的粒度,以“征象”为单位进行计算机辅助检测的研究,与放射科医生的经验是一致的,因此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单独分析肺结节中GGO征象的研究工作,但是其它类型征象尚未被广泛关注。本论文梳理了现有的病变区域检测技术路径,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肺部常见CT征象数据库,并分别研究了肺部CT分叶征像、GGO征象和空洞征象的计算机辅助检测技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如下:(1)分析了现有肺部图像数据库的优缺点,设计、构建了公开可用的肺部常见CT征象数据库。数据是研究和实验的基础,构建的征象库将有助于促进面向征象的肺部病变区域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评估;同时能够辅助放射科医生做出诊断决策,医生能够通过参考数据库中具有相似视觉特征的CT图像和对应标注信息,增加其决策自信度;征象库还可以为培训年轻的放射科医生提供便利。(2)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特征和弯曲能的分叶征检测方法。该方法在滑动窗框架下实现了分叶征的直接检测,从而避免了因结节或肿块的错误分割而影响后续分类性能的问题;基于分叶征边界向内凹陷的弯曲特性,将弯曲能技术应用于分叶征检测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它对假阳性去除具有高效性能;揭示了全局信息和形状描述能力对分叶征检测的重要性,发现了仅依赖外观信息进行检测的局限性,以及综合考虑肺部组织分布和分叶征分布等领域内统计信息的必要性。(3)提出了基于融合采样与逐层精调机制的深度学习方法,用于三维GGO征象检测。我们根据GGO征象的三维形状特性,提出了基于多视角和多接受域的融合采样方法,一方面降低了计算资源消耗量,另一方面最大限度使采样平面具有代表性,使算法可同时处理多种尺寸的GGO征象,降低过小或过大征象区域的遗漏;将逐层精调策略结合进多模型融合架构中,前者负责获得最佳CNN精调模型,而后者则可获得优于任一单模型的检测性能,从而提升了系统整体检测性能。(4)提出了基于多接受域-多衰减窗融合采样和多特征融合的空洞征象检测方法。通过多接受域采样可同时处理多个尺度的征象,而多衰减窗采样则通过三通道伪彩色的方式保留了三个衰减窗的上下文信息,这些信息被整体送入CNN网络,相当于多了一个信息维度,为后续处理提供更多有区分度的信息。CNN与HOG、LBP的融合特征具有比任何单一特征更强的区分能力,提升了系统分类性能。
于建平[7](2017)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2例误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组由血管炎性病变引起的疾病的总称,可以累及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甚至淋巴管。因其受累血管的部位、大小、类型及病理等各不相同,使其临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目前已经认识的系统性血管炎至少有20种。按照受累血管的大小进行分类,包括小血管(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微静
史旭华,张永锋,谷丽,张曙,路跃武[8](2016)在《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并发液气胸一例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并发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并发液气胸患者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报道的24例进行总结。结果 1例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并发液气胸患者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胸腔引流治疗好转。连同文献报道共25例患者,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1670岁,平均(44±16)岁;病程0.83216周,平均(26±51)周。气胸11例,液气胸5例,脓气胸8例,血气胸1例。22例肺部见单发或多发结节伴/不伴空洞形成。ESR、CRP均增高。有记录的16例均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16例行胸腔引流,7例手术治疗。死亡9例,放弃1例,死亡原因有感染、呼吸衰竭、败血症、呼吸骤停等。感染患者中铜绿假单胞菌5例。病理显示肺结节/胸膜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空洞破入胸腔、胸膜纤维化、支气管胸膜瘘等。结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患者发生气胸有多种因素,感染及呼吸衰竭是常见死因,应规范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并适时外科干预。
赵应月[9](2016)在《3例存在肺泡毛细血管炎的弥漫性肺泡出血症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报告3例儿童存在肺泡毛细血管炎(pulmonary capillaritis, PC)的弥漫性肺泡出血症(diffuse alveolar hemorrhage, DAH)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复习文献,提高对PC的诊治认识及了解PC与DAH的关系。方法:总结病例的临床、胸部影像学、肺活检病理资料,肺组织进行直接免疫荧光实验,分析其治疗过程和效果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1、病例资料:3例病例均为女性,学龄期起病,临床表现为咳嗽、咯血、气促、呼吸困难以及不同程度贫血的症状和体征,2例病例出现血红蛋白降低、1例病例血沉升高,胸部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表现为双侧弥漫性肺浸润改变,行肺活检示肺泡毛细血管炎,病例1、病例2自身抗体、免疫荧光检查均为阴性,初步诊断孤立性寡免疫性肺泡毛血管炎(isolated pauciimmune pulmonary capillaritis, IPIPC);病例3有ANA1:32O,免疫荧光检查可见颗粒状IgG和少许颗粒状IgA沉积于肺泡壁,初步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合并PC。确诊PC后,3例病例均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随访时间内病情控制可。2、文献复习:21例PC均为国外文献报道,临床表现有呼吸道症状和肺外表现,呼吸道症状主要有咳嗽、咯血、喘息、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73.9%病例有中度贫血和41.7%ESR升高,胸部影像学呈不同程度弥漫性肺浸润表现,肺活检均为PC,经单用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72.7%病例病情控制。结论:1、儿童弥漫性肺泡出血症存在肺泡毛细血管炎;2、肺活检可确诊;3、存在孤立性肺泡毛细血管炎和与全身疾病相关的肺泡毛细血管炎两大类;4、一线治疗方案为单用糖皮质激素或联用免疫抑制剂,大多数患儿病情得到控制。
孙杨[10](2016)在《肉芽肿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治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肉芽肿性肺疾病(Granulomatous Lung Disease,GLD)或称肺肉芽肿病(1ung granulomatosis),是一组病因不同但均以肉芽肿形成为共同病理特征的肺部疾病的总称。肉芽肿性肺疾病在临床上较常见,包括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TB)和结节病等,也包括临床少见的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也称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GPA)、Churg-Strauss综合征(Churg-Stauss Syndrome,CSS,也称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allergic granulomatous angiitis,AGA,也称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EGPA)以及多种罕见疾病。各种疾病的病因不同,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治疗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目的:探讨肉芽肿性肺疾病的临床特点,归纳其现有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利于提高对肉芽肿性肺疾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通过检索Pub Med、CNKI、万方数据库等,搜集筛选相关中英文文献,总结肉芽肿性肺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肺结核、结节病、韦格纳肉芽肿、Churg-Strauss综合征等四种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各方面的研究现状,将对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的内容予以归纳,并总结肺结核与结节病、韦格纳肉芽肿与Churg-Strauss综合征鉴别诊断的要点。结论:肉芽肿性肺疾病根据肉芽肿形成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非感染性肉芽肿性肺疾病包括多种病因尚未明确的疾病,国内外文献认为遗传、环境、免疫、感染等多种因素参与其发病,但尚无统一共识。肉芽肿的形成是各种肉芽肿性肺疾病共同的病理学特征,而各种类型又具有各自的特点,常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关键证据。这些疾病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线索,但尚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的诊断手段。感染性肉芽肿性肺疾病的治疗主要是有效的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结节病、韦格纳肉芽肿、Churg-Strauss综合征等非感染性肉芽肿性肺疾病的治疗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手段单一,疗程长,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多,而且用量和减量速度不当可能会造成病情反复。肉芽肿性肺疾病的预后与早期有效的治疗密切相关。此外,某些类型与疾病累及脏器、有无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二、Wegener氏肉芽肿的胸部X线表现(附一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egener氏肉芽肿的胸部X线表现(附一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以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为首发症状的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病例资料 |
讨 论 |
(2)儿童肺出血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肺出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韦氏肉芽肿病的CT表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与方法 |
2 结果 |
2.1 胸部CT表现 |
2.2 鼻窦CT表现 |
3 讨论 |
3.1 病理表现 |
3.2 临床表现 |
3.3 影像学表现 |
3.4 鉴别诊断 |
(4)儿童肺脓肿94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临床表现 |
2.3 影像学检查 |
2.4 实验室检查 |
2.5 并发症 |
2.6 治疗 |
2.7 出院时情况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儿童肺空洞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1603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诊治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隐球菌病的诊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肺部常见CT征象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肺部医学图像数据库构建 |
1.2.2 计算机辅助检测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肺部CT病变区域检测方法综述 |
2.1 引言 |
2.2 肺部病变区域检测总体框架 |
2.3 预处理方法 |
2.3.1 图像增强 |
2.3.2 肺实质分割 |
2.3.3 肺部脉管检测 |
2.3.4 肺部淋巴结检测 |
2.4 候选病变区域分割 |
2.4.1 阈值法 |
2.4.2 数学形态学法 |
2.4.3 聚类法 |
2.4.4 分类法 |
2.4.5 概率方法 |
2.4.6 形态结构法 |
2.4.7 区域增长法 |
2.4.8 跟踪方法 |
2.4.9 混合方法 |
2.5 假阳性去除方法 |
2.5.1 遗传算法 |
2.5.2 聚类方法 |
2.5.3 统计模式识别 |
2.5.4 语义网络模型 |
2.5.5 混合方法 |
2.6 深度学习方法 |
2.6.1 从零开始 |
2.6.2 拿来主义 |
2.6.3 半监督训练 |
2.6.4 领域精调 |
2.6.5 策略选择 |
2.7 算法评测 |
2.7.1 评测指标 |
2.7.2 肺部CT图像集 |
2.7.3 现有检测方法性能分析 |
2.8 目前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
2.8.1 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
2.8.2 主要发展趋势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肺部CT常见征象数据库构建 |
3.1 引言 |
3.1.1 现有的肺部医学图像库 |
3.1.2 本章贡献 |
3.2 CT征象 |
3.2.1 什么是CT征象 |
3.2.2 医学意义 |
3.2.3 CT征象数据库的意义 |
3.3 LISS数据库的构建 |
3.3.1 CT实例的包含准则 |
3.3.2 征象的包含准则 |
3.3.3 扫描参数 |
3.3.4 图像标注与存储 |
3.3.5 隐私保护 |
3.3.6 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局部特征和弯曲能的分叶征象检测 |
4.1 引言 |
4.1.1 征象概述 |
4.1.2 本章贡献 |
4.2 预处理 |
4.2.1 CT值转换 |
4.2.2 肺实质近似分割 |
4.3 基于局部特征的候选区域提取 |
4.3.1 图像特征 |
4.3.2 征象候选区提取 |
4.4 基于弯曲能的结果求精 |
4.5 实验 |
4.5.1 实验设置 |
4.5.2 评价准则 |
4.5.3 实验结果 |
4.6 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融合采样与逐层精调深度模型的GGO征象检测 |
5.1 引言 |
5.1.1 征象概述 |
5.1.2 本章贡献 |
5.2 图像预处理 |
5.2.1 各项同性插值 |
5.2.2 肺实质分割 |
5.3 基于超体素的候选区域提取 |
5.4 所采用的深度网络 |
5.5 基于多视角的融合采样 |
5.5.1 多视角采样 |
5.5.2 多接受域采样 |
5.6 模型训练与融合 |
5.6.1 逐层精调策略 |
5.6.2 多模型训练与融合决策 |
5.7 实验 |
5.7.1 实验设置 |
5.7.2 评价准则 |
5.7.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深度融合特征的空洞征象检测 |
6.1 引言 |
6.1.1 征象概述 |
6.1.2 本章贡献 |
6.2 候选区域提取 |
6.2.1 CT值区域分割 |
6.2.2 干扰区域去除 |
6.3 基于多衰减窗的融合采样策略 |
6.3.1 多接受域 |
6.3.2 数据扩增 |
6.3.3 多衰减窗采样 |
6.4 传统特征与深度特征的融合 |
6.4.1 CNN深度特征 |
6.4.2 维度约减与特征融合 |
6.4.3 分类方法 |
6.5 实验 |
6.5.1 实验设置 |
6.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2例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
2讨论 |
(9)3例存在肺泡毛细血管炎的弥漫性肺泡出血症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对象与方法 |
2、直接免疫荧光实验 |
3、病例资料与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肉芽肿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治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国内外诊治现状 |
2.1 病因和分类 |
2.2 肉芽肿的形成 |
2.3 肺结核 |
2.3.1 病例报告 |
2.3.2 流行病学 |
2.3.3 病理特点 |
2.3.4 临床表现 |
2.3.5 影像学表现 |
2.3.6 实验室检查 |
2.3.7 治疗方法 |
2.4 结节病 |
2.4.1 病例报告 |
2.4.2 流行病学 |
2.4.3 病理特点 |
2.4.4 临床表现 |
2.4.5 影像学表现 |
2.4.6 实验室检查 |
2.4.7 治疗方法 |
2.4.8 预后 |
2.5 韦格纳肉芽肿 |
2.5.1 病例报告 |
2.5.2 流行病学 |
2.5.3 病理特点 |
2.5.4 临床表现 |
2.5.5 影像学表现 |
2.5.6 实验室检查 |
2.5.7 治疗方法 |
2.5.8 预后 |
2.6 Churg-Strauss综合征 |
2.6.1 病例报告 |
2.6.2 流行病学 |
2.6.3 病理特点 |
2.6.4 临床表现 |
2.6.5 影像学表现 |
2.6.6 实验室检查 |
2.6.7 治疗方法 |
2.6.8 预后 |
2.7 四种疾病的对比 |
2.8 肺结核和结节病的鉴别诊断 |
2.9 韦格纳肉芽肿和Churg-Strauss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
第3章 结论 |
第4章 展望 |
4.1 加强对结节病等病因不明的肉芽肿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
4.2 普及新诊断技术和方法,提高早期快速诊断率 |
4.3 拓宽治疗手段,提高治愈率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Wegener氏肉芽肿的胸部X线表现(附一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以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为首发症状的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并文献复习[J]. 胡卫华,胡克,曾照富,姜毅. 临床肺科杂志, 2022(01)
- [2]儿童肺出血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研究[D]. 苟渊.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3]韦氏肉芽肿病的CT表现分析[J]. 钟健,钟弋,黄伟,杨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05)
- [4]儿童肺脓肿94例临床分析[D]. 谭静.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5]1603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诊治情况分析[D]. 朱琳. 苏州大学, 2019(06)
- [6]肺部常见CT征象检测方法研究[D]. 韩光辉.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6)
- [7]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2例误诊分析[J]. 于建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09)
- [8]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并发液气胸一例并文献复习[J]. 史旭华,张永锋,谷丽,张曙,路跃武.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6(09)
- [9]3例存在肺泡毛细血管炎的弥漫性肺泡出血症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D]. 赵应月. 广西医科大学, 2016(02)
- [10]肉芽肿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治现状[D]. 孙杨. 吉林大学, 2016(09)